心力衰竭中的一氧化氮

心力衰竭中的一氧化氮

一、心力衰竭中的一氧化氮(论文文献综述)

孙敬辉[1](2021)在《miR-489调控心肌纤维化的机制及人参皂苷Re的干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发展至后期常见的病理改变,常常引起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是心室重构不断进展和不可逆的主要原因。MF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神经体液、生长因子、促炎性细胞因子和基因转录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是MF最主要的效应细胞,可在缺血、炎性因子等促纤维化因素的刺激下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激活的肌成纤维细胞会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导致心室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和心肌电信号传导异常,诱发难治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预后。目前MF的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因此探寻MF发病机制的关键因子及安全可靠的治疗药物,对于MF的治疗刻不容缓。MircoRNAs(miRNAs)是一类在真核细胞中广泛表达的短链非编码RNA。它们可以直接与靶基因的3’UTR区域结合,诱导靶基因mRNAs分解或阻碍其翻译,从而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miR-489在心肌细胞和CFs中广泛表达。在心肌细胞中miR-489过表达能够下调下游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的水平,减轻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重要的是,miR-489转基因小鼠体内AngⅡ诱导的MF明显减轻,说明miR-489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MF,miR-489可能是治疗MF的一个潜在靶点。然而,miR-489在MF中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尤其是在心肌梗死诱导的MF中miR-489是否也具有同样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中医学中没有MF的直接论述,但MF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发展至后期的病理改变,是一种相对慢性渐进性病变。中医传统理论认为“久病多虚”、“久病多瘀”,因此治疗当以补气活血为法。人参是传统医学中补气的要药,具有补益元气,健脾补肺,安神益智等功效,以及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纤维化等药理作用。人参皂苷Re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e具有抗心肌梗死后MF的作用,并且可以调控Smad2/3的表达。既往研究证实,Smad3是miR-489的直接下游靶点,那么人参皂苷Re是否可以通过调节miR-489来发挥抗MF的作用,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体外构建miR-489过表达和抑制的CFs模型,证实miR-489对MF和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以人参皂苷Re为干预手段,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梗死小鼠模型和AngⅡ干预的乳鼠原代CFs模型,观察人参皂苷Re的抗MF作用,并探讨人参皂苷Re对miR-489及其下游myd88/NF-κB通路的调控作用,为中医药抗MF,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一 miR-489调节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目的:在正常培养的CFs和AngⅡ干预的CFs中转染miR-489 mimic和inhibitor观察miR-489模拟物和抑制物对CFs表型分化、迁移和分泌等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提取乳鼠原代CFs,经波形蛋白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后,按照如下分组:(1)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的CFs中转染miR-489 mimic,构建miR-489过表达模型。CFs分为3组:正常组(Normal)、miR-489过表达组(mimic)、miR-489阴性对照组(mimic-NC)。(2)在AngⅡ干预的CFs中转染miR-489 mimic,构建miR-489过表达模型。CFs 分为 3 组:AngⅡ组(AngⅡ)、AngⅡ+miR-489 过表达组(AngⅡ+mimic)、AngⅡ+miR-489 阴性对照组(AngⅡ+mimic-NC)。(3)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的CFs中转染miR-489 inhibitor,构建miR-489抑制模型。CFs 分为 3 组:正常组(Normal)、miR-489 抑制组(inhibitor)、miR-489阴性对照组(inhibitor-NC)。(4)在AngⅡ干预的CFs中转染miR-489 inhibitor,构建miR-489抑制模型。CFs 分为 3 组:AngⅡ组(AngⅡ)、AngⅡ+miR-489 抑制组(AngⅡ+inhibitor)、AngⅡ+miR-489 阴性对照组(AngⅡ+inhibitor-NC)。采用qPCR技术检测miR-489 mimic转染的CFs中miR-489的表达水平,验证转染效果。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中α-SMA的表达情况,观察CFs的分化情况;检测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蛋白表达,观察CFs胶原蛋白的分泌情况;检测CFs中myd88、NF-κB p65和p-NF-κB p65的表达情况,观察miR-489的调控作用。结果:(1)经波形蛋白免疫荧光检测证实提取的CFs纯度在95%以上,符合实验要求。(2)与Normal组和mimic-NC组比较,mimic组miR-489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Normal组和mimic-NC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 miR-489 mimic 转染成功。与 Normal 组和 inhibitor-NC 组相比,inhibitor 组myd88表达显着上调(P<0.01),Normal组和inhibitor-N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miR-489 inhibitor转染成功。(3)在正常条件下培养的CFs和AngⅡ干预的CFs中,miR-489过表达均能够显着抑制myd88、α-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 Ⅲ的表达,降低p-NF-κB p65/p65的比值;抑制miR-489能够促进myd88、α-SMA、Collagen Ⅰ和 Collagen Ⅲ的表达,上调 p-NF-κBp65/p65 的比值。结论:在正常培养的CFs和AngⅡ干预的CFs中miR-489过表达均能够抑制下游myd88/NF-κB通路的活化,减轻CFs的纤维化反应;抑制miR-489能够激活下游myd88/NF-κB信号通路,促进CFs的纤维化反应。这表明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CFs中miR-489均可调节myd88/NF-κB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纤维化反应。研究二人参皂苷Re调节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e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小鼠心功能、血清学标志物、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人参皂苷Re改善梗死后MF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C57BL/6小鼠心肌梗死后MF模型。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低剂量人参皂苷Re组(L,19.5mg/kg/d)和高剂量人参皂苷Re组(H,39mg/kg/d),每组10只。术后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1次/天,连续灌胃四周。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观察心功能情况;通过心重指数(HWI)、心胫比(HW/TL)以及心肌中ANP、BNP和β-MHC mRNA的表达,观察心梗后心肌代偿性肥厚情况;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心肌损伤(CK-MB)、心力衰竭(BNP)、肝肾功能(ALT、S-Cr)和 RAAS(AngⅡ)等标记物的含量;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梗后心肌组织及纤维化的病变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 myd88、p-NF-κB p65、NF-κB p65、α-SMA、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等相关蛋白表达;qPCR技术检测miR-489和myd88的表达形况。结果:(1)与Sham组相比,Model组LVEF和LVFS显着减低(P<0.01);与Model组比较,低高剂量人参皂苷Re组LVEF和LVFS明显升高(P<0.01)。(2)与Sham组比较,Model组CK-MB、BNP和AngⅡ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Model组比较,低高剂量人参皂苷Re组CK-MB、BNP和AngⅡ水平显着下降(P<0.05),ALT 和 S-Cr 无明显变化(P>0.05)。(3)与 Sham 组比较,Model组HWI、HW/TL以及心肌中ANP、BNP和β-MHC mRNA的表达显着升高(P<0.01),给以低高剂量人参皂苷Re干预后,这些指标明显下降(P<0.05)。(4)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心肌结构排列紊乱,肌丝较粗,呈波状变化,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蛋白沉积。给予人参皂苷Re干预后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5)与 Sham 组比较,Model 组 myd88、p-NF-κB p65、α-SMA、Collagen Ⅰ和CollagenⅢ的表达明显升高,miR-489的表达显着下调(P<0.01);与Model组比较,低高剂量人参皂苷Re组myd88、p-NF-κB p65、α-SMA、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的表达明显降低,miR-489的表达显着上调(P<0.05)。以上检测中低高剂量人参皂苷Re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参皂苷Re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小鼠的心脏功能,抑制心肌代偿性肥厚,减轻心肌缺血损伤和胶原蛋白沉积,改善组织病理学病变,且未发现明显肝肾毒性。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心肌梗死后小鼠心肌中miR-489/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研究三 人参皂苷Re干预AngⅡ诱导CFs生物学行为改变的机制研究目的:采用AngⅡ诱导C57BL/6乳鼠原代CFs,观察人参皂苷Re对CFs分化、迁移和分泌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提取乳鼠原代CFs后,通过CCK-8法筛选人参皂苷Re的安全浓度范围。CFs被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ormal)、模型组(Model)和人参皂苷Re低、中、高剂量组。给以相应药物处理后,收集细胞进行相关检测。采用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CFs的迁移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α-SMA、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的表达情况,观察CFs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的分泌情况;通过q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iR-489、myd88、NF-κB p65 和 p-NF-κBp65 的表达情况。结果:(1)经 CCK-8 法选定 50μmol/L、100μmol/L 和 200μmol/L 为人参皂苷Re的干预浓度。(2)与Normal组比较,Model组穿过Transwell小室的CFs数量显着增多,迁移距离明显增长(P<0.01);与Model组相比,低中高剂量人参皂苷Re均能减少穿过Transwell小室的CFs数量,缩短迁移距离(P<0.01)。(3)与 Normal 组比较,Model 组α-SMA、Collagen Ⅰ和 Collagen Ⅲ的荧光强度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Model组相比,低中高剂量人参皂苷Re均能降低α-SMA、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的荧光强度和蛋白表达量(P<0.01)。(4)与Normal组比较,Model组miR-489水平显着降低,myd88的表达和p-NF-κB p65/p65比值显着升高(P<0.01),低中高剂量人参皂苷Re均能抑制这种趋势(P<0.05)。以上检测中低中高剂量人参皂苷Re组之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参皂苷Re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CFs迁移、表型分化和分泌等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AngⅡ诱导的CFs中miR-489/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张玉婕[2](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目的:芪苈强心胶囊(QLQX)由11种中草药组成,在中国已被临床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为治疗CHF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疗法。QLQX具有一般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治疗特点,故很难对QLQX组方中所有的药物靶点逐一进行研究。为了在系统层次深入了解QLQX抗CHF的药理机制,我们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本研究。材料与方法:1.QLQX抗CHF的网络药理学研究:QLQX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其中草药组成包括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香加皮、陈皮。首先,采用传统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联合中国知网、Google Scholar数据库和Pubmed文献数据库,逐一检索QLQX中所有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和靶点,构建QLQX中草药—化学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Cytoscape软件自带的分析模块计算靶点在网络中的拓扑参数、利用Rich Fun软件分析靶点在不同组织中的富集情况,利用Metascape在线数据库分析靶点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其次,利用多个在线数据库(Disgenet,Gene Card,TTD和Drugbank)检索CHF的治疗靶点,并利用韦恩图得到QLQX抗CHF相关靶点。利用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分析这些靶点在心脏内不同种细胞中的高表达情况,并建立QLQX抗CHF中靶点—高表达细胞种类相互作用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免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的高表达靶点分别进行生物学过程的富集分析,阐释QLQX对心脏中不同种类细胞的调节作用。最后,为了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水平研究QLQX抗CHF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对核心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2.QLQX改善CHF小鼠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损害:为了验证网络药理学的分析结果,我们采用微量泵泵入AngⅡ(1000ng/kg·min)制备慢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将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蒸馏水灌胃),CHF模型组(AngⅡ组,蒸馏水灌胃),芪苈强心胶囊给药组(AngⅡ+QLQX组,QLQX 1g/kg·d灌胃),卡托普利给药组(AngⅡ+Captopril组,Captopril 10mg/kg·d灌胃),每组各15只,在AngⅡ刺激的同时给予药物干预,实验时间为4周。每周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和血压。实验中止前1天,采用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对各组小鼠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进行检测,如左室收缩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期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等指标。提取各组小鼠血清及心脏,并对心脏进行称重,计算心脏肥大指数,包括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值(HW/BW)及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HW/HL)。制备小鼠心脏组织病理学切片,HE染色观察心脏的大体形态,WGA染色观察左心室心肌细胞横截面积,Masson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心脏纤维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脏中炎症反应的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BNP、IL-6、IL-1β和TNF-a的表达,评估心衰的严重程度及炎症水平。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脏中与心肌肥大、纤维化和炎症反应通路相关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1.QLQX抗CHF的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得到了700个CHF治疗靶点和239个QLQX作用靶点。QLQX作用靶点显着富集在人免疫细胞、心肌等细胞和组织中,参与了炎症反应,细胞黏附、迁移、凋亡的负调节和活性氧代谢过程等生物学过程,表明QLQX对CHF的潜在治疗作用。将QLQX作用靶点和CHF治疗靶点进行交集,得到99个交集靶点,分别在心脏内不同细胞中有着不同的高表达情况:免疫细胞(52个),内皮细胞(51个),心肌细胞(34个),平滑肌细胞(33个)和成纤维细胞(31个)。分析这些靶点在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免疫细胞中参与的生物学过程,该生物学过程与CH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核心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得到了一个含有99个节点,1747条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平均节点度值为38,其中节点表示靶点,边表示两个靶点之间的关联,度值表示关联的强度。关联强度前十的靶点分别是白细胞介素-6(IL-6)、白蛋白(ALB)、苏氨酸激酶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氮合成酶3(NOS3)、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趋化因子-8(CXCL8)和内皮素1(EDN1),提示它们在QLQX抗CHF中的重要性。对该网络中节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以P值排序,排名前15个与CHF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AGE-RAGE、IL-17、血流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HIF-1、TNF、NF-kappa B、c GMP-PKG、JAK-STAT、MAPK、AMPK、NOD样受体、PI3K-AKT、TGF-β、Toll样受体和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信号通路,提示QLQX很可能通过上述通路发挥治疗CHF的作用。2.QLQX改善CHF小鼠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损害:2.1小鼠血压情况:在实验初始,各组小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没有显着差异。在埋泵后1周,AngⅡ组小鼠收缩压较Control组明显升高。经药物治疗后,AngⅡ+QLQX组和AngⅡ+Captopril组小鼠收缩压均较AngⅡ组明显降低,且AngⅡ+QLQX组和AngⅡ+Captopril组小鼠收缩压差异不明显。与此同时,舒张压与收缩压的趋势相一致。提示QLQX可以降低AngⅡ诱导的小鼠血压的升高。2.2小鼠心功能情况:在埋泵后4周检测各组小鼠的心功能情况,AngⅡ组小鼠的心功能较Control组明显降低,可从EF和FS指标的降低反映出来。经药物治疗后,AngⅡ+QLQX组小鼠EF值较AngⅡ组显着升高,AngⅡ+Captopril组小鼠EF值亦较AngⅡ组显着升高,AngⅡ+QLQX组小鼠与AngⅡ+Captopril组小鼠EF值差异不明显,与此同时,FS值与EF值的趋势一致。各组小鼠血清中BNP水平及心脏超声结果LVIDd、LVIDs亦支持心功能结果,可见慢性心衰小鼠模型建立成功,且QLQX可以改善慢性心衰小鼠的心功能损害。2.3小鼠心肌肥大情况:心脏大体图片、HE染色、WGA染色显示:给予AngⅡ干预后,AngⅡ组小鼠心脏较Control组明显增大,给予QLQX或Captopril后可以缓解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心脏肥大指数(HW/BW、HW/TL)和心肌肥大指标(ANP、BNP、MYH7 m RNA)亦支持上述结果。此外,通过Western blot法发现,QLQX可以降低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脏中肥大相关通路ERK1/2、AKT/STAT3的激活,提示QLQX通过调节ERK1/2、AKT/STAT3通路缓解慢性心衰小鼠心肌肥大。2.4小鼠心肌纤维化情况:Masson和天狼猩红染色显示:给予AngⅡ干预后,AngⅡ组小鼠心脏纤维化程度较Control组明显增加,给予QLQX或Captopril后可以缓解Ang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RT-PCR检测的心肌纤维化指标(TGF-β、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亦支持上述结果。此外,通过Western blot法发现QLQX可以降低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脏中纤维化相关通路TGF-β/Smad3的激活,提示QLQX通过调控TGF-β/Smad3通路缓解慢性心衰小鼠心肌纤维化。2.5小鼠血清及心脏炎症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给予AngⅡ干预后,AngⅡ组小鼠心脏炎症指标IL-6较Control组明显增加,给予QLQX或Captopril后可以缓解AngⅡ诱导的心脏炎症反应。RT-PCR检测的心脏中炎症指标(IL-6、IL-1β、TNF-a)和Elisa检测的血清中炎症指标(IL-6、IL-1β、TNF-a)亦支持上述结果。此外,通过Western blot法发现QLQX可以降低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脏中炎症反应相关通路RAGE/NF-κB的激活,提示QLQX通过调控RAGE/NF-κB通路缓解慢性心衰小鼠心脏炎症反应。结论:1.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的分析模式,将QLQX化学成分、成分靶点、CHF疾病靶点、靶点高表达细胞种类等进行可视化,分析不同层面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研究QLQX治疗CHF的多靶点作用及在生物网络中重要的信号通路,排名前十的靶点分别是IL-6、ALB、AKT1、VEGFA、TNF、NOS3、EGF、MAPK8、CXCL8和EDN1,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包括AGE-RAGE、NF-κB、MAPK、AKT、TGF-β等。2.制备慢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和分子生物学多种方法证实QLQX改善AngⅡ诱导的慢性心衰小鼠心脏重构及心功能损伤,主要是通过对心肌肥大通路ERK1/2、AKT/STAT3,心肌纤维化通路TGF-β/Smad3通路,炎症通路RAGE/NF-κB这三个方面的调控产生治疗CHF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治疗特点。

刘超[3](2021)在《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力衰竭是一个严重的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着增加。心衰的特征是交感神经系统和RAAS激活,同时伴有心肌中ROS水平的增加。鉴于氧化应激在心力衰竭中的重要性,清除过量的活性氧来减轻心肌损伤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抗氧化治疗措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可能与药物在心脏的滞留时间和累积量不足,在其它脏器的非特异性分布较多以及药物的抗氧化能力不足等原因有关。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递送方式,以更好的靶向到心肌组织,从而实现减轻心肌损伤的目的。考虑到吸入给药操作简便、依从性好、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优点,我们构建了一种以抗氧化纳米药物(TPCD NP)为基础的无创雾化吸入递送系统,纳米药物可以通过肺循环到达心肌。另外,为了实现更好的靶向效果,我们通过在TPCD NP的外围修饰上线粒体靶向基团,以显着提高其心肌靶向效率;并通过包载抗炎多肽Ac2-26,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1.基于β-CD的活性氧清除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将Tempol(Tpl)和4-羟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PBAP)结合到β-CD上,合成了一种抗氧化材料TPCD。通过1H NMR和FT-IR对TPCD进行表征。2.溴代十八烷基三苯基膦(STPP)的合成与表征将溴代十八烷与三苯基膦溶于乙腈中,用正己烷和乙醚洗涤,干燥得到STPP。所得材料用1H NMR表征。3.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TPCD NP的制备将卵磷脂和DSPE-m PEG2000溶解于乙醇,然后加入去离子水中。将溶解在甲醇中的TPCD加入到上述水相中搅拌。除去机溶剂和多余的水后得到TPCD NP。4.活性氧清除性线粒体靶向纳米粒TTPCD NP的制备将卵磷脂、STPP和DSPE-m PEG2000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TPCD加入到上述液体中搅拌。除去有机溶剂和多余的水后得到TTPCD NP。5.活性氧清除性载药纳米粒ATPCD NP和活性氧清除性线粒体靶向载药纳米粒ATTPCD NP的制备将卵磷脂、DSPE-m PEG2000或卵磷脂、DSPE-m PEG2000与STPP溶解于乙醇,然后加入去离子水中。TPCD溶于甲醇,加入溶于DMSO的Ac2-26,将得到的溶液加入到上述水相中搅拌。除去有机溶剂和多余的水,得到ATPCD NP或ATTPCD NP。6.纳米粒的表征分别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纳米粒的外貌形态、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观察和测定。7.TPCD NP体外活性氧清除能力测定采用H2O2试剂盒和超氧阴离子检测试剂盒检测TPCD NP清除H2O2和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利用DPPH·来评价TPCD NP清除自由基的能力。8.TPCD NP细胞吞噬实验H9C2细胞与终浓度为50μg/m L Cy5/TPCD NP(Cy5标记的TPCD NP)孵育不同时间后,用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H9C2细胞对Cy5/TPCD NP的时间依赖性吞噬。同样,与不同剂量Cy5/TPCD NP孵育2 h后,研究细胞对纳米粒的浓度依赖性吞噬。在TTPCD NP吞噬实验中,线粒体用Mito-tracker Green FM染色,CLSM检测H9C2细胞对TPCD NP或TTPCD NP吞噬和线粒体共定位。将A549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H9C2细胞培养在12孔板中。H9C2细胞加或不加阿霉素(DOX),A549细胞、HUVECs和RAW264.7细胞不加DOX。细胞与Cy5/TPCD NP孵育不同时间后,收集细胞通过FACS定量分析细胞对纳米粒的吞噬。同样,与不同剂量Cy5/TPCD NP孵育2 h后,检测细胞吞噬情况。为了比较H9C2细胞对TPCD NP或TTPCD NP的吞噬情况。H9C2细胞加入DOX后。收集细胞进行FACS分析。9.TPCD NP对H9C2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先用不同剂量的TPCD NP干预H9C2细胞,再用DOX处理细胞。然后用DCFH-DA染色。采用CLSM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在FACS检测细胞内ROS生成的实验中,按照类似的方法,收集细胞采用FACS定量分析细胞内ROS水平。10.丙二醛(MDA)、肌钙蛋白I(c Tn I)、乳酸脱氢酶(LDH)的定量测定先用纳米粒预处理细胞,再用DOX作用于细胞。随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分别用c Tn I和LDH试剂盒检测c Tn I和LDH水平。同时收集细胞,反复冻融,直到细胞完全裂解。离心后收集上清。用MDA试剂盒检测MDA水平,BCA试剂盒定量总蛋白水平。11.细胞水平初步安全性检测将A549细胞、HUVECs、RAW264.7细胞和H9C2细胞与不同浓度TPCD NP共孵育一定时间。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12.TPCD NP经雾化吸入后在体内的分布雄性C57BL/6小鼠暴露在雾化箱中,用Cy7.5/TPCD NP(Cy7.5标记的TPCD NPs)雾化。在不同时间点采集全血及分离心脏等主要脏器。然后采用IVIS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进行检测,并计算荧光强度。通过比较气管内给药和雾化吸入给药,采用IVIS进行检测,并计算荧光强度,评估雾化吸入后的剂量,13.TPCD NP经雾化吸入后在肺组织细胞中的分布小鼠雾化吸入Cy5/TPCD NP 24 h后收集肺组织,肺切片分别与Ep CAM、CD31和CD68的抗体孵育。用CLSM检测Cy5/TPCD NP与肺上皮细胞、肺内皮细胞和肺巨噬细胞的共定位情况。另外,雾化吸入Cy5/TPCD NP 60 h后,分离心脏,冰冻切片,用CLSM检测Cy5/TPCD NP在心脏的沉积。Cy5/TPCD NP经雾化吸入24 h后,将肺组织研磨,消化后提取单细胞悬液。然后用CD45R、CD326、CD31、F4/80、CD11b抗体对细胞进行染色,采用FACS定量分析。14.TPCD NP经雾化吸入后在血液白细胞中的分布Cy5/TPCD NP经雾化吸入后12h,采集全血。然后用不同抗体对细胞进行染色,并用FACS进行定量分析。15.TPCD NP对DOX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疗效评价将10-12周的雄性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DOX和DOX+TPCD NP组小鼠均单次腹腔注射DOX(15 mg/kg)。DOX+TPCD NP组小鼠从给予DOX前2 d开始每天雾化吸入TPCD NP(4、10、25 mg/kg),持续7 d。取心、肝、脾、肺、肾等主要器官。计算器官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采集血样进行血常规和生化分析。为了评价右丙亚胺(DEX)的疗效,在给予DOX前2 h一次性腹腔注射DEX(200mg/kg)。7天后对小鼠实施安乐死。分离心脏和胫骨,计算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为了评价TTPCD NP的疗效,小鼠在给予DOX前2天雾化吸入TPCD NP或TTPCD NP(25 mg/kg)。7天后分离心脏和胫骨,计算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为了评价ATTPCD NP的疗效,小鼠在给予DOX前2天雾化吸入Ac2-26(14.75ug/kg)、TTPCD NP(25 mg/kg)和ATTPCD NP(25 mg/kg)。同样7天后分离心脏和胫骨,计算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16.小鼠心功能检测用异氟醚麻醉小鼠,通过动物超声进行检测、统计。17.血清c Tn I、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水平测定试剂盒检测血清c Tn I、LDH、CK-MB和CK的含量。18.氧化应激水平检测心脏冰冻切片与DHE在37℃避光中孵育30 min,荧光显微镜检测。使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分析荧光强度。心肌组织经匀浆后离心收集上清。并用ELISA试剂盒测定MDA和H2O2水平。19.病理学分析将心脏固定在4%多聚甲醛中。石蜡包埋切片,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20.TPCD NP的急性毒性评价雾化不同剂量TPCD NP。每天记录体重,7天后采集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分离主要脏器称重然后固定。记录肺组织的干重和湿重,计算肺组织的干/湿重比。取肺组织灌洗液,检测TNF-α、IL-1β水平。结果1.TPCD NP的制备与表征通过将Tpl和PBAP结合到β-CD上,合成了一种抗氧化材料TPCD。根据1H NMR谱上的质子信号,TPCD的每个β-CD分子上约有2个Tpl和5个PBAP。采用改进的纳米沉淀法/自组装法制备TPCD NP。TEM和SEM观察发现TPCD NP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1 nm,zeta电位为-29.4±1.7 m V。TPCD NP能有效清除H2O2和超氧阴离子。此外,TPCD NP对DPPH自由基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清除。2.TPCD NP的体外生物活性研究H9C2细胞、A549细胞、HUVECs和RAW264.7细胞能有效吞噬Cy5/TPCD NP,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此外,结果显示,DOX作用于H9C2细胞对Cy5/TPCD NP的吞噬效率显着高于未加DOX作用的细胞。TPCD NP预处理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DOX作用后H9C2细胞中ROS的水平,抑制MDA的生成,以及降低c Tn I和LDH的释放。3.雾化吸入后TPCD NP的心肌靶向能力及作用机制研究吸入的Cy7.5/TPCD NP逐渐被吸收并转运到心脏。免疫荧光分析显示,吸入后Cy5/TPCD NP与肺Ep CAM+上皮细胞、CD31+内皮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有共定位。FACS检测表明Cy5/TPCD NP的吸收和转运主要由肺上皮细胞和肺内皮细胞介导。通过比较气管内给药和雾化吸入给药肺部荧光强度,约4%的TPCD NP在肺内沉积。4.雾化吸入TPCD NP靶向治疗DOX诱导的心力衰竭TPCD NP可显着增加DOX引起的心脏重量和HW/TL的降低,减轻心功能障碍。同时降低了MDA、H2O2等氧化应激相关标志物以及c Tn I、CK-MB等心脏损伤指标的水平。5.TPCD NP和DEX对DOX诱导的小鼠心力衰竭的疗效TPCD NP和DEX均可增加DOX导致的LVEF和LVFS的降低,改善心脏功能。显着增加DOX导致HW/TL比值降低。降低心肌MDA、H2O2水平及血清c Tn I、CK水平。6.靶向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外生物活性研究TTPCD NP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4 nm,zeta电位为-14.3 m V。Cy5/TTPCD NP能被H9C2细胞有效吞噬。TTPCD NP的靶向性较TPCD NP提高。与这一发现相一致的是,TTPCD NP比TPCD NP更显着的减轻DOX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7.TTPCD NP的心肌靶向及对心衰模型疗效评价在心脏部位,Cy7.5/TTPCD NP具有相对较强的荧光。与TPCD NP相比,TTPCD NP更有效地抑制了HW/TL比值的降低。同样,TTPCD NP显着减轻心功能障碍,降低了心肌MDA和H2O2含量及血清c Tn I和CK水平。8.靶向载药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对心衰小鼠模型的的疗效评价采用改进的纳米沉淀法/自组装法将Ac2-26多肽包载到TPCD NP或TTPCD NP中,这种含有Ac2-26的TPCD NP或TTPCD NP平均粒径分别为103.9 nm和109.7 nm。zeta电位分别为-32.9±1.2 m V和13.3±0.2 m V。Ac2-26的载药量为0.59μg/mg。与Ac2-26相比,ATPCD NP和ATTPCD NP更有效的减轻DOX诱导的H9C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动物实验结果表明,ATPCD NP和ATTPCD NP可更有效的抑制DOX作用后心脏重量的下降、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以ATTPCD NP的效果最佳。9.TPCD NP体内安全性评价经与不同剂量的TPCD NP孵育后,H9C2细胞、A549细胞、HUVECs和RAW264.7巨噬细胞均有较高的细胞活力。吸入高剂量的TPCD NP后,小鼠的体重、脏器指数和肺干/湿重比均无显着变化。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β以及血常规和肝肾功没有出现异常改变,HE切片显示气管、肺和其他主要器官未见明显损伤。结论1.本研究通过将Tpl和PBAP结合到β-CD上,成功合成了抗氧化材料TPCD并制备了其纳米粒。体外实验表明,TPCD NP能被H9C2细胞吞噬,通过清除过量活性氧,减轻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2.雾化吸入的TPCD NP在肺部的吸收和转运主要由肺泡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介导,进入肺毛细血管的TPCD NP将进一步经过肺循环和体循环到达心肌。3.雾化吸入的TPCD NP可显着抑制DOX诱导的小鼠心肌功能失调,其疗效明显优于临床使用的药物右丙亚胺。4.通过线粒体靶向基团的修饰,TTPCD NP的心肌靶向能力、细胞吞噬效率较TPCD NP显着增强,治疗效果更加显着。TTPCD NP对DOX诱导的心功能障碍有更显着的改善作用。ATTPCD NP对小鼠的心功能保护作用较TTPCD NP进一步增强。5.初步急毒实验结果显示,雾化吸入高剂量的TPCD NP对小鼠无明显毒性作用。

郭丽君[4](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文中提出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死亡率及再住院率居高不下。西医标准化治疗降低了心力衰竭的全因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处于心血管事件高风险中,因此有必要应用更广泛的方法来降低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中医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和良好的安全性使其成为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等复杂疾病的安全有效药物。参附强心丸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代表性中成药之一,但目前关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为单一,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理。网络药理学可以通过整个网络系统来预测药物成分和疾病靶点,是发现药物与疾病联锁的关键技术;代谢组学是组学研究的终端,可用于研究中药复方引起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这两种研究方法与中医“整体观念”的理念相近。因此本课题拟采用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多角度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然而,网络药理学只是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机制,代谢组学技术目前尚未成熟,因此后续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动物实验+细胞实验)进行验证,并在细胞层面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第一部分参附强心丸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药效学研究目的:评价参附强心丸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疗效。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2周后构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培哚普利叔丁胺)组、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和假手术组,灌胃4周,利用超声评估参附强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参附强心丸对大鼠血清中心力衰竭标志物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采用 HE 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治疗4周后可提高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P<0.05),降低 ANP和BNP水平(P<0.01)。HE染色模型组心肌纤维结构紊乱、肌纤维变粗,呈波浪状改变;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心肌纤维排列较模型组清晰,心肌细胞束间隙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Masson染色模型组可见明显蓝色胶原纤维分布;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大鼠心肌细胞间蓝色胶原纤维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参附强心丸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提高LVEF和LVFS),降低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ANP和BNP的水平,延缓心室重塑。第二部分整合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探讨参附强心丸调控心力衰竭的关键靶点及代谢通路,并进行靶向代谢组学定量分析,综合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作用机制。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应用BATMAN-TCM数据库,筛查参附强心丸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DisGeNet、OMIM、TTD数据库综合筛选心力衰竭相关靶点。采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对二者交集的靶点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基因,并在Cytoscape 3.8.0软件中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标-疾病”可视化网络。使用DAVID工具对共同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潜在靶标的作用机制。结果:从参附强心丸中筛选出215个有效成分,涉及治疗心力衰竭的497个靶点。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富集的通路主要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鞘脂类信号通路、细胞凋亡、AMPK信号通路等。2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大鼠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选择药效学研究中效果最佳的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作为参附强心丸组。以大鼠血清为研究对象,基于液质联用分析技术,获得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参附强心丸组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手段,分析不同组别代谢物的变化及参附强心丸影响的代谢途径。同时将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与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整合,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核心靶点。结果:参附强心丸可以通过调节脯氨酸、胞嘧啶核苷、5-甲基胞苷、哌可酸、胞嘧啶和神经鞘氨醇等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这些代谢物与鞘脂代谢、嘧啶代谢、氨酰基tRNA的生物合成、氮素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通路密切相关。通过整合网络药理学与代谢组学筛选出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靶点为AKT1、MAPK1/3(ERK1/2)、TP53,这些靶点与自噬和凋亡密切相关。3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大鼠的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整合网络药理学与代谢组学结果,发现重合的代谢通路大部分与氨基酸代谢有关,因此基于已建立的靶向代谢组学平台,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模型组大鼠、假手术组大鼠、参附强心丸组大鼠血清样本进行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筛选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调控的氨基酸代谢物。结果:和假手术组相比,心力衰竭大鼠血清中组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瓜氨酸、亚牛磺酸、鸟氨酸、色氨酸、犬尿氨酸水平升高。其中参附强心丸可以回调苯丙氨酸、瓜氨酸、色氨酸、犬尿氨酸浓度。结论:网络药理学结合代谢组学研究是探索参附强心丸作用机制的有效工具,参附强心丸可能通过调控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第三部分 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初步预测结果表明参附强心丸可能通过调节自噬和凋亡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细胞自噬和凋亡之间又存在交互对话(crosstalk),那么参附强心丸是否影响自噬和凋亡的crosstalk?可能通过何种crosstalk形式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其可能的作用通路是什么?因此选用与自噬和凋亡密切相关的经典分子,通过动物实验及细胞实验验证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噬和凋亡,且影响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crosstalk,并进一步探索其潜在作用通路。1参附强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目的:明确参附强心丸通过调控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2周后构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4周后对各组大鼠心肌组织通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cl-2和Bax,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与凋亡密切相关的蛋白Bcl-2、Bax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以及与自噬密切相关的蛋白LC3-Ⅱ、Beclin 1和SQSTM1/p62的表达。结果:TUNEL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TUNEL染色标记的绿色荧光点明显减少,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免疫荧光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Bax荧光表达明显减弱,Bcl-2荧光表达明显增强。WB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Cleaved-caspase3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Bax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Bax/B cl-2降低(P<0.05);参附强心丸高、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组Bcl-2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LC3-Ⅱ表达量升高(P<0.05);阳性药组和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Beclin 1表达量升高(P<0.05);各组SQSTM1表达量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附强心丸可以降低凋亡指数,减少Bax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抑制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还可以上调LC3-Ⅱ和Beclin 1的表达促进心肌细胞自噬。2参附强心丸对氧糖剥夺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crosstalk的研究背景:既往研究表明参附强心丸的作用机制与MAPK(JNK、ERK1/2、p38)信号通路相关,其中MST1是MAPK信号通路的上游,JNK是MAPK信号通路的开关,MST1和JNK均可以在自噬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且MST1/JNK信号通路在心力衰竭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研究参附强心丸是否可以调控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crosstalk,及与MST1/JNK通路是否相关。方法: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进行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构建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通过CCK-8法及乳酸脱氢酶法筛选OGD的最佳干预时间及参附强心丸的最佳给药浓度。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参附强心丸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B检测参附强心丸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eclin 1)的影响。予以雷帕霉素及3-甲基腺嘌呤处理研究参附强心丸是否调控自噬和凋亡之间的crosstalk,同时WB检测MST1、JNK、p-JNK的表达以研究参附强心丸调节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与MST1/JNK通路是否相关。结果:流式细胞术表明参附强心丸可以降低OGD诱导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P<0.05),WB检测表明参附强心丸可以下调Caspase-3的表达量(P<0.05),上调Beclin 1(P<0.05)的表达量。与单独应用参附强心丸相比,3-MA减弱了参附强心丸促自噬和抗凋亡作用;雷帕霉素并没有进一步增强参附强心丸促自噬和抗凋亡作用。同时参附强心丸可以抑制自噬和凋亡交互作用的关键蛋白MST1的表达(P<0.05),抑制JNK的磷酸化(P<0.01)。结论:参附强心丸可以通过上调自噬活性抑制OGD诱导的凋亡发挥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其作用通路可能与MST1/JNK相关。

李妍[5](2021)在《外源性Phoenixin-14对心衰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和主要死因,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其损伤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Phoenixin(PNX)是于2013年首次鉴定的一种高度保守的分泌肽,广泛分布于下丘脑及心脏。PNX14是在心脏中发现的一种高表达的PNX亚型,在心肌缺血时大量增加,与其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173(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73,GPR173,又名SERB3)结合进行代偿性保护;同时给予外源性PNX14可以降低心脏的收缩并诱导舒张,减少梗死面积,显着改善收缩功能,对心肌缺血以及再灌注损伤有积极改善作用。同时研究还发现,PNX14能够上调Krüppel样转录因子2(Kruppel-like factor 2,KLF2),KLF2是KLFs家族中重要转录因子之一,维持心血管和内皮功能稳态有重要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的发现,本实验推测PNX14可能对心衰大鼠的心脏有保护作用。通过建立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心衰模型,探究PNX14对心衰大鼠心脏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以及KLF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PF级220g-260g Wistar大鼠40只,进行编号之后通过随机方式选用30只作为模型组构建心衰模型,剩余10只列为对照组。模型组经腹腔进行持续5周的异丙肾上腺素注射(ISO)(60mg/kg/d-1),以彩色超声心动仪对大鼠心功能进行检测,如果LVEF小于60%则代表CHF造模成功。正常组大鼠于腹腔进行持续5周的生理盐水注射,剂量与模型组等同。待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的大鼠通过随机方式再划分为模型组(CHF组)和注射PNX14模型组(PNX14-CHF组),对照组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组)和注射PNX14对照组(PNX14-Ctrl组)。其中,PNX14-CHF和PNX14-Ctrl组进行同剂量PNX14(80nmol/kg)的尾静脉注射,CHF组和Ctrl组进行同剂量生理盐水注射。3天后取材,取心脏组织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心脏损伤标志物(BNP、CK-MB、LDH)的含量,炎症因子TNF-α,氧化应激指标(SOD、MDA)以及PNX14的含量;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对各组大鼠心脏中的KLF2、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受体GPR173、TUNEL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技术(RT-q 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脏中PNX、GPR173及相关炎症通路NF-κB、VCAM-1和IL-6,抗氧化应激指标Nrf-2,KLF2及其下游血管保护性因子(HO-1、eNOS)的mRNA表达。结果1.成功建立大鼠心衰模型超声心动图:与Ctrl组相比,CHF组心肌厚度变薄,心腔扩大,心脏射血能力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2.大鼠心脏超微结构的变化心脏超微结构在透射电镜下的变化:Ctrl组与PNX14-Ctrl组线粒体丰富饱满、膜嵴结构清晰、间质无水肿,心肌细胞核呈椭圆形、结构正常,闰盘连接紧密而清晰,内皮细胞膜完整、细胞核形状规则、核膜完整、核仁清晰可见、染色质均匀分布;CHF组线粒体形态异常、嵴断裂融合或消失、呈空泡化改变,心肌细胞核无明显异常,闰盘连接破坏、结构松散而紊乱、部分结构消失,内皮细胞膜出现溶解脱落、细胞核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与CHF组相比,PNX14-CHF组线粒体结构完整嵴相对清晰,闰盘整体连接基本可显现、但部分结构模糊,内皮细胞形态正常。3.PNX14及其受体GPR173的表达变化(1)血清中PNX14的表达及心脏组织中PNX14的mRNA表达:CHF组明显高于Ctrl组(#P<0.05)。(2)心脏组织中GPR173的mRNA表达:与Ctrl组相比,PNX14-Ctrl组和CHF组表达均升高(*P<0.05,*P<0.05);与CHF组相比,PNX14-CHF表达相对升高(##P<0.01)。(3)心脏组织中GPR173免疫组化表达:Ctrl组中血管和心肌细胞中均有明显表达;与Ctrl组相比,PNX14-Ctrl组和CHF组中表达均升高(***P<0.001,**P<0.01);与CHF组相比,PNX14-CHF表达相对升高(###P<0.001)。4.PNX14对CHF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1)PNX14降低CHF大鼠心脏损伤标志物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 Form,CK-MB)以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表达和Ctrl组对比而言,CHF组(BNP、CK-MB、LDH)表达都有显着提升(****P<0.0001、**P<0.01、**P<0.01);和CHF组对比,PNX14-CHF组表达相对下降(#P<0.05、#P<0.05、#P<0.05)。(2)PNX14减轻CHF大鼠心脏组织凋亡1)心脏组织TUNEL细胞凋亡的变化:和Ctrl组对比,CHF组心脏组织出现显着凋亡(****P<0.0001);和CHF组对比,PNX14-CHF组心脏组织凋亡相对减少(##P<0.01)。2)大鼠心脏Caspase3蛋白水平表达变化:和Ctrl组对比,CHF组表达明显升高(****P<0.0001);与CHF组相比,PNX14-CHF组表达明显下降(####P<0.0001)。5.PNX14抑制CHF大鼠心脏炎症反应的表达(1)心脏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及下游炎症因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的mRNA表达变化:与Ctrl组相比,CHF组大鼠NF-κB和VCAM-1表达显着提升(***P<0.001,****P<0.0001);与CHF组对比,PNX14-CHF组NF-κB和VCAM-1表达有所降低(#P<0.05,#P<0.05)。(2)血清中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变化:与Ctrl组相比,CHF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CHF组相比,PNX14-CHF组表达相对下降(#P<0.05)。(3)心脏组织中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mRNA的表达变化:与Ctrl相比,CHF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CHF组相比,PNX14-CHF组表达明显下降(#P<0.05)。6.PNX14减轻CHF大鼠心脏氧化应激反应(1)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变化:和Ctrl组对比而言,CHF组表达有显着降低(****P<0.0001);和CHF组对比而言,PNX14-CHF组表达相对升高(#P<0.05)。(2)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变化:和Ctrl组对比而言,CHF组表达有显着提升(****P<0.0001);和CHF组对比而言,PNX14-CHF组表达相对下降(#P<0.05)。(3)心脏组织抗氧化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的mRNA表达变化:与Ctrl组相比,PNX14-Ctrl组和CHF组表达均相对升高(*P<0.05,***P<0.001);与CHF组相比,PNX14-CHF组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7.PNX14激活KLF2信号通路(1)心脏组织中KLF2的蛋白表达变化:与Ctrl组相比,PNX14-Ctrl组和CHF组表达相对升高(*P<0.05,***P<0.001);与CHF组相比,PNX14-CHF组表达明显升高(#P<0.05)。(2)心脏组织中KLF2的下游血管保护性因子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mRNA表达变化:与Ctrl组相比,PNX14-Ctrl组HO-1和eNOS表达相对升高(**P<0.01,*P<0.05),CHF组中表达明显升高(****P<0.0001,**P<0.01);与CHF组相比,PNX14-CHF组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5)。结论PNX14通过减轻心衰大鼠心脏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KLF2通路的激活有关。

刘小龙,吴健[6](2020)在《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文中提出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是一种无创的、简便的临床检测方法。目前FeNO相关临床应用研究不断报道,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心血管系统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不断拓展。本文就FeNO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彭杨芷[7](2020)在《基于LXR-RAAS/NF-κB通路研究“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温阳消饮方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通过对LXR-RAAS/NF-κB信号通路和涉及的部分效应指标或病理形态的研究,探讨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6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A组(n=15),B组(n=91),A组作为空白组(Control),B组作为造模组,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8周制备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模型。8周造模结束,判断模型成功后,将B组扣除死亡只数,再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温阳消饮方中剂量组(WYRF-MD),温阳消饮方高剂量组(WYRF-HD),卡托普利组(Captopril),温阳消饮方联合卡托普利组(WYRF+Captopril)。从实验第9周开始药物干预,空白组、模型组均以生理盐水灌胃(0.2ml/20g);其余各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每天一次,灌胃时间为早上10:00,疗程为4周。其中,温阳消饮方中剂量组予以温阳消饮方水煎剂灌胃(0.2ml/20g);温阳消饮方高剂量组以温阳消饮方水煎剂灌胃(0.4ml/20g);卡托普利组以卡托普利混悬液灌胃(0.1ml/20g);温阳消饮方联合卡托普利组用温阳消饮方中剂量水煎剂(0.2ml/20g)和卡托普利混悬液(0.1ml/20g)灌胃。检测指标:1.药效评价指标:(1)灌胃期间定期称量小鼠体重和观察死亡情况;(2)造模结束后和灌药4周后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3)ELISA法检测血清BNP、AVP浓度;(4)HE、Masson染色检测小鼠心室病理情况。2.温阳消饮法作用机制(LXR-RAAS/NF-κB通路及相关指标):(1)Western-blot及q RT-PCR检测小鼠心室组织LXRα表达;(2)ELISA法检测血清Renin、ANG-II、ALD浓度;(3)Western-blot及q RT-PCR检测小鼠心室组织NF-κB、TNF-α、INOS表达;(4)Tunel染色法检测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体重情况与模型评价:造模前三周,A组和B组小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第四周开始,A组小鼠体重逐渐增长,B组小鼠体重增长缓慢,显着低于A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造模第8周,心脏彩色超声显示,与A组相比,B组LVIDs、LVESV明显增加(P<0.05),EF、FS、HR显着降低(P<0.05),心功能受损明显,提示慢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建立成功。2.治疗后心脏彩色超声检测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LVIDs有明显的增厚(P<0.05),LVESV增大明显(P<0.05),EF、FS和HR都有显着下降(P<0.05);(2)与Model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心脏彩色超声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3)与WYRF-MD组相比,WYRF-HD组小鼠的EF、FS有显着改善(P<0.05)。3.血清BNP、AVP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血清BNP、AVP浓度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比较,各治疗组的血清BNP、AVP浓度明显的降低(P<0.05)。4.小鼠心室组织病理形态检测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核空泡变;小鼠心肌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增加(P<0.05);(2)与Model组比较,WYRF-MD组和WYRF+Captopril组部分小鼠可见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Captopril组和WYRF-HD组心肌细胞核部分肿胀,空泡变,心肌纤维卷曲,呈波浪状,部分心肌纤维溶解;WYRF-HD组、Captopril组及WYRF+Captopril组小鼠心肌胶原纤维面积显着减少(P<0.05)。5.各组小鼠心室组织LXRα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心室组织LX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LX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有显着的升高(P<0.05);(3)与Control组相比,WYRF-HD组LXRα的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与Captopril组相比,WYRF-HD组和WYRF+Captopril组中LXRα的mRNA表达升高明显(P<0.05)。6.各组小鼠血清中RAAS相关指标Renin、ANG-II、ALD浓度:(1)小鼠血清Renin浓度:(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Captopril组、WYRF+Captopril组的浓度有显着降低(P<0.05)。(2)小鼠血清ANG-II浓度:(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的浓度有显着降低(P<0.05);(3)与Control组相比,WYRF-HD组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WYRF-MD组、Captopril组、WYRF+Captopril组的浓度显着升高(P<0.05)。(3)小鼠血清ALD浓度:(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浓度有显着的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的浓度有显着降低(P<0.05),其余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各组小鼠心室组织NF-κB,TNF-α,i 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NF-κB表达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各治疗组的mRNA表达都有显着下降(P<0.05);WYRF-HD组的蛋白表达有显着下降(P<0.05),其余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NF-α表达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WYRF+Captopril组的mRNA表达都有显着下降(P<0.05);WYRF-HD组和Captopril组的蛋白表达有下降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NOS表达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Captopril组的mRNA表达有显着下降(P<0.05),其余治疗组的表达有下降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YRF-HD组、WYRF+Captopril组的蛋白表达都有显着下降(P<0.05)。8.各组小鼠心室组织Tunel细胞凋亡染色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着升高(P<0.05);(2)与Model组比较,WYRF-HD组、WYRF-MD组、WYRF+Captopril组及Captopril组小鼠心肌凋亡指数均显着降低(P<0.05);(3)与WYRF-MD组比较,WYRF-HD组和Captopril组降低更显着(P<0.05)。结论:1.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的方式可以构建小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使模型小鼠出现心功能异常、心室肥大等表现,造模周期为8周。2.温阳消饮法能够显着改善CHF小鼠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对心脏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能使EF、FS明显提升,降低LVESV,减少心室LVIDs,降低小鼠血清BNP、AVP浓度。3.温阳消饮法能够改善CHF小鼠心肌胶原纤维沉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室重构。4.温阳消饮法治疗CHF的机制可能通过调节LXR-RAAS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即通过调控LXRα的表达,调节RAAS,减少水钠潴留,减少左心室负荷。5.温阳消饮法可通过调控LXRα的表达,下调NF-κB,抑制相关炎症因子如TNF-α,INOS的表达,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6.温阳消饮方高剂量组对于CHF小鼠的疗效优于温阳消饮方中剂量组,且安全性更高。

汤瑜昳[8](2020)在《不同剂量褪黑素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褪黑素(Melatonin,MEL)对野百合碱(Mono 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将健康雄性的斯泼累格·多雷(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野百合碱组、褪黑素A组、褪黑素B组、褪黑素C组4组,每组12只,每组都分为14天、21天、28天、35天4个亚组。4组均用标准饲料在同等条件下喂养。4组均在第0天和第7天,腹腔内分两次注射20mg/kg MCT造模。野百合碱组:于造模后第835天每天连续给予1mL溶媒(2%乙醇溶液)。褪黑素A组:于造模后第835天每天连续给予褪黑素(溶于1mL溶媒)溶液10mg/kg腹腔注射。褪黑素B组:于造模后第835天每天连续给予褪黑素(溶于1mL溶媒)溶液20mg/kg腹腔注射。褪黑素C组:于造模后第835天每天连续给予褪黑素(溶于1mL溶媒)溶液30mg/kg腹腔注射。各亚组分别在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35天,麻醉大鼠用右心导管法测量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分开右心室(Right ventricular,RV)和左心室+室间隔(Left ventricular+septum,LV+S),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RVHI)=RV/(LV+S)。用HE染色观察肺动脉重构,并测量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的百分比(Vascular wall thickness/vascular external diameter,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Vascular wall area/total vascular area,WA%)。最后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平均肺动脉压的测定:从第14天开始,与野百合碱组相比,褪黑素A、B、C组大鼠的mPAP水平降低,褪黑素B、C组大鼠mPAP低于褪黑素A组,褪黑素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右心室肥厚指数的测定:从第14天开始,与野百合碱组相比,褪黑素A、B、C组大鼠的RVHI%水平降低,褪黑素B、C组大鼠RVHI%低于褪黑素A组,褪黑素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E染色观察肺动脉重构:从第14天开始,与野百合碱组相比,褪黑素A、B、C组大鼠的WT%及WA%水平降低,褪黑素B、C组大鼠WT%及WA%水平低于褪黑素A组,褪黑素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褪黑素能够降低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压。2.褪黑素剂量为20mg/kg可能是治疗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合适剂量。

陈亚昕[9](2020)在《基于P38 MAPK和ERK1/2信号通路研究四逆汤体外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通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研究四逆汤体外抗炎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四逆汤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记录的方法进行制备过膜分装以备使用;采用MTT的方法检测细胞活力,以此确定四逆汤的有效作用浓度。2.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通过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生化酶学检测法检测出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以确定四逆汤对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3.RT-q PCR检测细胞中IL-6、IL-10、i NOS、COX-2 m RNA的转录水平,并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IL-6、IL-10炎症因子的分泌;4.运用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P38、p-P38、ERK、p-ERK的蛋白表达水平;5.利用通路抑制剂(SB203580和PD98059)作用之后,按照一定的实验分组(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LPS+抑制剂组、LPS+药物组、LPS+药物+抑制剂组)检测细胞上清中的一氧化氮(NO)释放水平及用蛋白免疫印迹(WB)的方法检测各抑制剂对应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1.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四逆汤的有效作用浓度为:2.1mg/m L、2.4mg/m L、2.7 mg/m L、3.0 mg/m L;并利用检测细胞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分泌表明四逆汤组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再次确认药物有效作用浓度;2.四逆汤有效作用浓度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的释放NO水平(P<0.05)、LDH的水平(P<0.05),并且呈浓度依赖性;3.四逆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细胞炎症因子IL-6、IL-10的分泌(P<0.05)以及明显降低了IL-6、IL-10、i NOS、COX-2 m RNA转录水平(P<0.01);4.四逆汤不同程度地下调了LPS诱导后P38、ERK的蛋白磷酸化的水平(P<0.05);5.采用通路抑制剂(SB203580和PD98059)后,抑制剂+四逆汤组和LPS+抑制剂组以及LPS+四逆汤组+抑制剂组检测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的分泌有所下降(P<0.05),其中LPS+四逆汤+抑制剂组NO分泌降低最为显着(P<0.01);同样使用通路抑制剂后,与LPS组相比抑制剂+四逆汤组和LPS+抑制剂组两组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有所降低(P<0.05),且LPS+四逆汤组+抑制剂组对P38和ERK蛋白磷酸化水平抑制作用最为显着(P<0.01)。结论:四逆汤在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体外炎症模型中有一定抗炎效果。其发挥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与P38 MAPK和ERK1/2信号通路有关,是通过某些关键蛋白如P38、ERK蛋白磷酸化从而抑制激活信号通路,并对炎症因子表达和m RNA转录进行调控,最终发挥抗炎效果。

皮政建[10](2020)在《白介素-6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144例脓毒症患者的血清中白介素-6(IL-6)、生化指标和存活情况,探讨IL-6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09月01日至2019年06月30日收治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144例脓毒症患者的IL-6、乳酸、降钙素原(PCT)、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碳酸氢根离子、各脏器功能和诊治情况,根据IL-6的水平分为IL-6<150pg/ml组和IL-6≥150pg/ml组,统计分析两组间指标。再根据IL-6的水平分为血清IL-6水平分为IL-6<7pg/ml组,7pg/ml≤IL-6<150pg/ml组,150pg/ml≤IL-6≤250pg/ml组,IL-6>250pg/ml组,计算各组的入院后28天内病死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最后根据患者入院后28天内的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统计并分析两组间的相关性指标和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分析,描绘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索IL-6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按IL-6的水平分组:与IL-6<150pg/ml组相比,IL-6≥150pg/ml组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肌酐、乳酸、谷草氨酸水平显着增高,碳酸氢根离子水平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按IL-6的水平分成IL-6<7pg/ml组,7pg/ml≤IL-6<150pg/ml组,150pg/ml≤IL-6≤250pg/ml组,IL-6>250pg/ml组:入院后28天内各组的病死率各不相同,IL-6的水平越高,病死率越高。3.按入院后28天内的预后分组:与存活组相比较,死亡组的IL-6、C-反应蛋白、乳酸、年龄、白细胞水平均显着增高;碳酸氢根离子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采用统计学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和年龄均不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而IL-6(P=0.007 OR=1.013 95%CI,1.004-1.023)、C-反应蛋白、乳酸均是脓毒症患者入院后28天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血碳酸氢根离子是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36OR=0.846)。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IL-6等指标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的价值,结果显示IL-6截断值为120.350;曲线下面积为0.817;灵敏度为83.300%;特异度为71.400%;约登指数为0.547。结论:IL-6是脓毒症病人入院28天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并对脓毒症病人的预后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二、心力衰竭中的一氧化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力衰竭中的一氧化氮(论文提纲范文)

(1)miR-489调控心肌纤维化的机制及人参皂苷Re的干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心肌纤维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人参皂苷Re药理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研究
    研究一 miR-489调节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CFs形态学观察与纯度检测
        2 过表达miR-489抑制CFs分化和分泌
        3 过表达miR-489抑制myd88/NF-κB通路的活化
        4 抑制miR-489促进CFs分化和分泌
        5 抑制miR-489促进myd88/NF-κB通路活化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人参皂苷Re调节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人参皂苷Re改善AMI后心脏功能
        2 人参皂苷Re抑制AMI后心肌代偿性肥厚
        3 人参皂苷Re减轻AMI后心肌损伤
        4 人参皂苷Re改善AMI后心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5 人参皂苷Re抑制AMI后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
        6 人参皂苷R调控AMI后miR-489和myd88 mRNA的表达
        7 人参皂苷Re抑制AMI诱导的myd88/NF-κB通路活化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三 人参皂苷Re干预AngⅡ诱导CFs生物学行为改变的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人参皂苷Re干预CFs的浓度筛选
        2 人参皂苷Re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分化
        3 人参皂苷Re抑制AngⅡ诱导的CFs迁移
        4 人参皂苷R抑制AngⅡ诱导的CFs中胶原蛋白的表达
        5 人参皂苷Re抑制AngⅡ诱导的CFs中myd88/NF-κB通路活化
        6 人参皂苷Re调节CFs中miR-489和myd88 mRNA的表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结语
创新点
基金项目
主要仪器设备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芪苈强心胶囊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芪苈强心胶囊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小鼠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损害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心力衰竭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TPCD NP的构建及理化性能评价
    1.1 TPCD NP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1.2 TPCD NP的体外活性氧清除能力评价
    1.3 讨论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的体外生物学效应研究
    2.1 TPCD NP的细胞毒性及H9C2 细胞吞噬研究
    2.2 TPCD NP抑制H9C2 细胞内ROS的产生
    2.3 TPCD NP抑制细胞损伤标志物的生成和释放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的心肌靶向性和机制研究
    3.1 TPCD NP的心肌靶向性研究
    3.2 TPCD NP的肺部转运机制研究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体内实验研究
    4.1 TPCD NP对 DOX诱导的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4.2 TPCD NP和右丙亚胺对DOX诱导的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活性氧清除性线粒体靶向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内外疗效评价
    5.1 TTPCD NP的制备及表征
    5.2 TTPCD NP的体外生物学效应研究
    5.3 TTPCD NP的体内疗效评价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活性氧清除性线粒体靶向载药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内外疗效评价
    6.1 ATTPCD NP的制备及表征
    6.2 ATTPCD NP的体外生物学效应研究
    6.3 ATTPCD NP的体内疗效评价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的初步安全性评价
    7.1 TPCD NP的急性毒性评价
    7.2 讨论
    7.3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氧化应激在心肌损伤和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4)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凋亡和自噬及其交互作用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 细胞凋亡
        2 细胞自噬
        3 自噬与凋亡的crosstalk
        4 目前存在的挑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基于文献分析参附强心丸的研究进展
        1 参附强心丸文献分析
        2 参附强心丸的药物分析
        3 参附强心丸的基础研究
        4 参附强心丸的临床研究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参附强心丸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整合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引言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大鼠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大鼠的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第一节 参附强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参附强心丸对氧糖剥夺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CROSSTALK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外源性Phoenixin-14对心衰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1.3 主要试剂和药品
    2.实验方法
        2.1 主要溶液配制
        2.2 动物实验
        2.3 心脏组织石蜡包埋
        2.4 石蜡切片
        2.5 大鼠超微结构观察
        2.6 ELISA
        2.7 TUNEL细胞凋亡原位检测
        2.8 大鼠心脏组织总蛋白提取
        2.9 大鼠心脏蛋白浓度测定(BCA法)
        2.10 Western blot实验
        2.11 大鼠心脏组织总RNA的提取
        2.12 RNA逆转录
        2.13 实时荧光定量PCR
        2.14 GPR173免疫组化
        2.15 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1.成功建立心衰大鼠模型
    2.大鼠心脏超微结构的变化
    3.PNX14及其受体GPR173的表达变化
    4.PNX14对CHF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5.PNX14抑制CHF大鼠心脏的炎症反应
    6.PNX14减轻CHF大鼠心脏的氧化应激反应
    7.PNX14激活KLF2信号通路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心力衰竭中内皮功能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LXR-RAAS/NF-κB通路研究“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认识探源
        1.1 心衰病名略考
        1.2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认识源流探索
    2 基于痰饮理论探讨支饮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联系
        2.1 痰饮理论的萌芽与建立
        2.2 痰饮理论的发展延伸
        2.3 痰饮和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3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共性认识下不同的临床观点
        3.1 益气温阳
        3.2 温阳利水
        3.3 益气养阴
        3.4 益气活血
    4 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基于前人经验的拓展
        4.1 温阳法是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本虚”的治法
        4.2 消饮法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重要的一环
    5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以及与中医治疗的联系
        5.1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5.2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药物治疗
        5.3 中医治法与慢性心力衰竭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实验二 基于LXR-RAAS/NF-κB通路研究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温阳消饮方组方思路及该方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1.1 温阳消饮方的组成、方解及法方范畴讨论
        1.2 温阳消饮方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剂
    2 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评价
        2.1 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动物选择
        2.2 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造模方式选择
        2.3 模型评价
    3 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观察指标的选择
        3.1 疗效指标的选择
        3.2 LXR-RAAS/NF-κB通路及相关指标选择
    4 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效讨论
        4.1 温阳消饮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一般情况及体重的影响
        4.2 温阳消饮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心脏彩色超声的影响
        4.3 温阳消饮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血清BNP、AVP浓度的影响
        4.4 温阳消饮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心室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5 温阳消饮法对CHF模型小鼠LXR-RAAS/NF-κB通路的调控作用
        5.1 在温阳消饮法治疗CHF的作用机制中LXR作为关键因子介入
        5.2 温阳消饮法对LXR-RAAS路径的调控
        5.3 温阳消饮法对LXR-NF-κB通路和相关指标的调控
    6 从温阳消饮法防治慢性心力衰竭对于中药剂量的探讨
        6.1 本研究结果显示温阳消饮方高剂量的疗效优于中剂量
        6.2 从仲景用药遣量特点分析温阳消饮方不同剂量的作用
        6.3 药物剂量和治疗效果关系的探讨——受多种因素影响
结论
创新性与特色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综述 肝X受体在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不同剂量褪黑素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褪黑素对SD大鼠一般状况的影响
    3.2 褪黑素对SD大鼠m PAP的影响
    3.3 褪黑素对SD大鼠RVHI%的影响
    3.4 褪黑素对SD大鼠肺小动脉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3.5 褪黑素对SD大鼠肺小动脉WT%及WA%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P38 MAPK和ERK1/2信号通路研究四逆汤体外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引言
第一章 四逆汤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耗材
        1.4 药品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溶剂的配制
        2.2 四逆汤的制备与储存
        2.3 RAW264.7细胞的培养
        2.4 四逆汤对RAW264.7细胞的活力影响以及工作浓度的选择
        2.5 四逆汤对RAW264.7细胞的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分泌的影响
        2.6 统计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四逆汤对RAW264.7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工作浓度的选择
        3.2 四逆汤对LPS诱导的炎症细胞形态的影响
        3.3 四逆汤对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分泌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四逆汤对脂多糖(LPS)诱导的 RAW264.7 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及转录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耗材
        1.4 药品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四逆汤对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的转录影响
        2.2 四逆汤对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影响
        2.3 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四逆汤对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3.2 四逆汤对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四逆汤对LPS诱导RAW264.7 巨噬细胞炎症模型P38 MAPK和 ERK1/2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仪器
        1.3 药品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溶液的配置
        2.2 RAW264.7细胞的培养与分组
        2.3 Western Blot检测
        2.4 抑制剂组中细胞培养液一氧化氮(NO)的测定
        2.5 统计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四逆汤对ERK1/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2 四逆汤对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3 P38 MAPK和 ERK1/2 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SB203580 对四逆汤作用下LPS诱导的炎症细胞NO分泌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炎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白介素-6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资料数据的收集
        2.2.1 数据收集
        2.2.2 检测仪器
        2.2.3 病例分组
    2.3 统计与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特征
    3.4 按入院后28天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3.5 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3.6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IL-6、CRP、乳酸对脓毒血症预后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白介素-6 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心力衰竭中的一氧化氮(论文参考文献)

  • [1]miR-489调控心肌纤维化的机制及人参皂苷Re的干预作用研究[D]. 孙敬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D]. 张玉婕.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雾化吸入活性氧清除性纳米粒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D]. 刘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D]. 郭丽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外源性Phoenixin-14对心衰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李妍.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J]. 刘小龙,吴健. 国际呼吸杂志, 2020(15)
  • [7]基于LXR-RAAS/NF-κB通路研究“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D]. 彭杨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不同剂量褪黑素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疗效研究[D]. 汤瑜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基于P38 MAPK和ERK1/2信号通路研究四逆汤体外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D]. 陈亚昕.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10]白介素-6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D]. 皮政建. 南华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心力衰竭中的一氧化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