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标准答案”的思考

关于“标准答案”的思考

一、“标准答案”引起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周序[1](2021)在《被建构的片面应试与高考阅卷改革》文中研究表明在高考阅卷当中,"标准答案"一直批而不倒。真正值得批判的并不是"答案有标准",而是"标准的答案"。在时间限制与人员构成的双重限制下,答案的标准被形式化,迫使教学不能追求学生素养的提升而是要迎合形式化的标准,从而建构出片面应试的现象。要改变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的片面应试现象,需从高考阅卷改革入手。应适当延长阅卷时间,合理人员配置,同时打破阅卷人员的"求稳心态",避免"言之成理皆可得分"沦为一句空话。

吕竹[2](2021)在《基于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结构不良问题设计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世纪我国更加关注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对人才有着更高要求,强调公民应具备面对复杂任务时创新性思考及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阶段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应重视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现已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教学,问题是教学的核心,因此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在问题式教学课堂中,教师自身应提高运用结构不良问题的意识,提升结构不良问题的设计能力,使问题具有开放性。现阶段如何在问题式教学中进行结构不良问题的设计,从而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对“问题式教学”与“结构不良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确定研究内容与方法。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探索,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厘清结构不良问题包括条件开放、策略开放、结论开放、情境开放四类,并对结构不良问题的特点、功能进行概述。第二部分:根据研究主题,对课堂观察和教学设计分析的样本进行筛选和确定。通过对教师问题式教学中结构不良问题设计现状的调查以及视频、文本案例分析,归纳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中结构不良问题设计与应用存在的不足:教师相关理论储备不足、情景素材来源有限、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问题设计趋于良好、结构不良问题设计不熟练,为本文后续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问题设计策略,包括:依据课程标准,设置问题核心要点;根据学生认知差异,设计问题层次;提升教师学科素养,追求问题质量;选择合适素材,进行问题研究;提升创新思维,设计多样化问题。结合以上研究,选取《土壤的形成》一节进行教学设计,为高中地理教师进行结构不良问题设计提供参考。

殷星媛[3](2021)在《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研究》文中认为议论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并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思维发展与提升”。由于议论文文体的特点,其本身就是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意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同时也是转变课堂教学理念,注重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此外,将思辨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本身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二者相辅相成,在学习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思维发展中助其学习。笔者从“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视角出发,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考察当前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现状中思辨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进一步探索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为注意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笔者在H市某中学通过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课堂观察法进行相关调研,调研内容紧紧围绕着思辨性思维的特质,即反思性、合理性、深刻性展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当前的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并没有注意到议论文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缺少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并且在议论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就学生而言,学生缺少问题意识、反思意识、探究意识,然而质疑、反思、探究是形成思辨性思维的重要因素。就教师而言,教师缺少思辨性思维教学理念,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教学方法较为欠缺。笔者针对议论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思辨性思维的特质,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第一,思辨性思维特质之反思性,质疑精神的培养。问题与反思意识的欠缺是学生缺少质疑精神的表现,质疑精神的培养主要通过三个教学策略进行,分别是预读文本,培养问题意识;设问激疑,启发学生思辨性思维;多元评价,培养学生反思能力。通过课前预习、课中设问、课后反思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第二,思辨性思维特质之合理性,逻辑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和以写作促思考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第三,思辨性思维特质之深刻性,探究品质的培养。探究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比较阅读以及课堂辩论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产生思辨,以辨析促探究。综上所述,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应紧紧围绕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思辨性思维的三个特质展开,即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逻辑能力、探究品质来促进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希望本研究在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冯秋桐[4](2021)在《基于问题驱动法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已逐渐成为了小学一线科学教师的教学导向。从教学设计的维度上来说,小学科学学科的一线教师们需要更进一步地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即思考如何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小学生在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以及如何支持小学生进行持续而深入地探究。部分教师已经采用了问题驱动法来优化自身的教学设计,因其能为如何关注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新视角。调查研究显示,问题驱动法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为基于问题驱动法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旨在为以后进行相关教学设计的教师们提供参考,并能更有效地运用问题驱动法。本文的研究方法以文本分析法为主,以文献分析法和访谈调查法为辅。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为基于问题驱动法的小学教学设计现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文本分析法,梳理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上运用问题驱动法的现状。将文本分析法与访谈调查法相结合,深入分析基于问题驱动法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经结合问题分析、原因分析以及相关的文献,提出基于问题驱动法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改进对策。经文本分析后发现,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上存在着教学分析、教学实施方案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这三方面的问题。如教师对教学分析的认识较片面、对问题驱动法的概念认识较模糊、并缺乏对教学评价进行预先设计的意识等。针对这些现实问题以及原因,从态度、认识以及行为的层面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例如在教学分析的态度层面上建议教师加强对教学分析必要性的认识;在教学实施方案设计的认知层面上建议教师明确问题驱动法的基本要素;在教学评价设计的行为层面上建议教师改进对策为优化教学设计顺序,即将教学评价设计优先于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以此来提高评价设计的有效性等。

刘飞[5](2021)在《“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在高中小说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说,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拓宽学生的眼界,还有利于学生阅读和作文水平的提升。但是,小说教学应有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怎样找到一条提高教学效果的道路,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的出现,为小说教学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其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形成一个成熟完整并且行之有效的体系。“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活力、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小说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把“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和高中小说教学结合,并依据具体教学内容,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以期提高小说教学的教学效果,使小说教学能够真正起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全文共由五部分组成,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缘起,并说明了“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和高中小说教学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最后说明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的现状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原则和策略。第二章从重要性、必要性、应用价值及可行性四个维度对高中小说教学应用“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的意义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高中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从教学设想、教学流程、教学反思三方面分别对《老人与海》《林黛玉进贾府》和《边城》进行“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应用前后的教学案例对比,将第一章所提出的“非指示性”小说教学策略应用于实践,使理论发挥其价值。本文在对“非指示性”教学理念以及高中小说教学现状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中“非指示性”小说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并设计了具体的教学案例,以期真正提高高中小说教学效果。

蒋小燕,赖燕妮,冯兆铭,刘皓南[6](2021)在《标准答案化教学模式对中学生阅读思维的影响探究》文中认为阅读理解是否需要"标准答案"曾经引发热议,标准答案之于阅读理解是一个很重要的关联,但标准答案式的阅读思维模式会将学生的阅读思维禁锢。该文从语文阅读标准答案、阅读思维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并针对语文阅读思维的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张亚兵[7](2020)在《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高中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越来越凸显出其在英语教学中的显着地位。目前有很多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意识到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这也是当今教育界以及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是掌握知识和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思维之一,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关键要素之一。我国高中传统英语阅读课堂将教学重点集中于阅读文本中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大体上缺少对于文本的内涵的解读,更缺少了对于阅读文本内容的批判性思考。因此,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成为重中之重。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图式理论和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角度出发,本研究认为个体获取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知识学习和传授的关键在于传授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接受者需要转换、加工和处理传授者传递的信息,这是一个双向互动和反复加工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输入”或者“输出”,知识获取的基础应该是理解和互动。并且本文认同图式其实是一种背景知识,传授者和接受者都会基于在这种背景下理解并回忆语篇,理解需要双方和语篇进行互动。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着重对目前我国高中英语阅读课程的主体、教学情景、教学设计进行研究。本文使用调查法对重庆市彭水中学(以下简称P校)300名高中生发放调查问卷分析批判性思维在英语阅读教程中的现状;并且通过实验的方式,测试常规教学组(即控制组)和批判性阅读教学组(即实验组)之间差异,检验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是否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影响;使用访谈法对教师进行访谈,分析教师层面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因素。发现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局限于应试教育老师不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缺乏批判质疑精神、教学设计传统落后等问题,并具体的提出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坚持教学理念的更新等几点建议,期望批判性思维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运用中能落到实处。

翟文茜,凤轶群,徐培亮[8](2020)在《“大学语文”非标准答案考核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非标准答案考核改革提升"大学语文"教学效果极具现实意义。非标准答案考核是"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改革的重中之重,需要学校、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实践中创新考核内容和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语文素质。实践证明,非标准答案课程考核能够有效指导"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值得进一步实践、完善和推广。

孙瑞霞,毕诗武[9](2020)在《论阅读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之“标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非标准答案考试的内涵,从篇章阅读的视角讨论了教师课堂任务的设计与学生答题的评价标准。采用非标准答案考试方式,阅读文章试题的评价标准具有开放性,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与质疑精神为目的,从清晰性、逻辑性、创新性角度评价学生答案。

许爽[10](2020)在《初中现代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其语文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标志之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其提升阅读能力和水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个性化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帮助学生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拓展阅读视界、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个性化阅读却也因其无规律和无具体章法可循,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不少问题。如教师和学生对个性化阅读这一概念的认知模糊、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过硬、学生不易理解等问题。研究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要解决认知层面和具体实施层面两方面的问题。在认知层面,本文首先从基本概念界定入手,结合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影响个性化阅读教学推进的多方面原因,然后立足于教师、学生、课堂环境、中考试题等多个角度,系统地探讨了有效展开和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具体实施层面,主要解决现代文阅读考查中开放性探究试题的作答问题,根据现代文考查的三种不同文体,总结出相对应文体的常见考查方式、辨别方法及解题规律。本文通过对初中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剖析,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出切实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标准答案”引起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准答案”引起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被建构的片面应试与高考阅卷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已有研究述评
    (一)已有研究的两个视角
    (二)技术层面的思考缺乏
二、批而不倒的“标准答案”
    (一)被批判的“标准答案”
    (二)“批而不倒”的缘由
三、标准答案对片面应试的建构
    (一)“标准”的形式化
    (二)时间限制与人员构成
四、如何改革高考阅卷工作
    (一)延长阅卷时间,合理阅卷人员配置
    (二)打破阅卷人员的“求稳心态”,避免“言之成理皆可得分”沦为空话

(2)基于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结构不良问题设计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变革发展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地理教育国际宪章鼓励基于问题的教学
        (三)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四)地理课堂教学中结构不良问题应用不佳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问题式教学
        (二)结构良好与结构不良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一)问题
        (二)问题式教学
        (三)结构良好与结构不良问题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三章 结构不良问题概述
    一、结构不良问题特点
        (一)开放性
        (二)指向性
        (三)相对性
        (四)复杂性
    二、结构不良问题分类
        (一)条件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
        (二)策略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
        (三)结论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
        (四)情境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
    三、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学功能
        (一)促进高级知识获取
        (二)增强学习内部动机
        (三)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四)加强获取及解读信息能力
        (五)培养创造性思维
        (六)提高实践能力
第四章 问题式教学中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与案例分析
    一、问卷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二)问卷结构及内容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二、文本与视频案例中问题设计分析
        (一)视频分析
        (二)文本分析
    三、问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教师相关理论储备不足
        (二)情境素材来源有限
        (三)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
        (四)问题设计趋于良好
        (五)结构不良问题设计不熟练
第五章 问题式教学中结构不良问题设计策略
    一、依据课程标准,设置问题核心要点
        (一)围绕教学目标开展
        (二)利于教学目标达成
    二、根据学生认知差异,设计问题层次
        (一)掌握认知水平
        (二)明确认知风格
    三、提升教师学科素养,追求问题质量
        (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二)积累丰富教学经验
    四、选择合适素材,进行问题研究
        (一)勤于收集整理素材
        (二)建立问题素材库
    五、提升创新思维,设计多样化问题
        (一)条件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设计
        (二)策略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设计
        (三)结论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设计
        (四)情境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设计
第六章 问题式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设计案例
    二、教学设计评析
结论
    一、结论
    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问题结构研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1.议论文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2.议论文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3.议论文写作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案例研究法
        3.课堂观察法
    (五)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思维
        2.思辨
        3.思辨性思维
    (二)议论文阅读教学与思辨性思维的关系
        1.议论文与思维
        2.议论文阅读教学与思辨性思维
        3.议论文阅读中培养思辨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辨析能力
        (3)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二、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思辨性思维培养的问题
    (一)问卷调查情况介绍
        1.调查对象与方法
        2.调查内容
    (二)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思辨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少问题意识
        2.学生缺少反思意识
        3.缺少探究品质的培养
        4.教师缺少思辨性思维教学观念
        5.教师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较为欠缺
    (三)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思辨性思维培养问题归因
        1.对“标准答案”的追逐销蚀着学生的思考能力
        2.“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3.教师本身缺少思辨性思维
三、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思辨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思辨性思维特质之反思性——质疑精神的培养
        1.预读文本,培养问题意识
        2.设问激疑,启发学生思辨性思维
        3.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二)思辨性思维特质之合理性——逻辑能力的培养
        1.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2.以写促思,加强思辨性思维训练
    (三)思辨性思维特质之深刻性——探究品质的培养
        1.比较阅读,促使学生辨析
        2.通过课堂辩论,培养辨析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4)基于问题驱动法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标给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带来挑战
        1.1.2 问题驱动法提供新视角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问题驱动法的研究
        1.3.2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研究
    1.4 概念界定
        1.4.1 问题驱动法
        1.4.2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1.5 理论基础
        1.5.1 自我决定理论
        1.5.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5.3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分析法
        1.7.2 文本分析法
        1.7.3 访谈调查法
    1.8 研究思路
第2章 基于问题驱动法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理念与原则
    2.1 基于问题驱动法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理念
        2.1.1 依据课标
        2.1.2 以学生为主体
    2.2 基于问题驱动法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原则
        2.2.1 针对性原则
        2.2.2 支持性原则
        2.2.3 有效性原则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文本分析的设计
        3.1.1 文本分析的目的
        3.1.2 文本来源
        3.1.3 文本分析量表的设计
    3.2 访谈调查的设计
        3.2.1 访谈调查目的
        3.2.2 访谈对象的选择
        3.2.3 访谈维度及指标的设计
第4章 基于问题驱动法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现状分析
    4.1 教学分析的现状
        4.1.1 学习者分析
        4.1.2 学习情境分析
        4.1.3 学习任务分析
    4.2 教学实施方案设计的现状
        4.2.1 引导性问题设计
        4.2.2 学习问题设计
        4.2.3 焦点问题设计
    4.3 教学评价设计的现状
        4.3.1 过程性评价设计
        4.3.2 结果性评价设计
第5章 基于问题驱动法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5.1 问题分析
        5.1.1 教学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5.1.2 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5.1.3 教学评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5.2 原因分析
        5.2.1 对学习者分析的认识较片面
        5.2.2 对问题驱动法的认识较模糊
        5.2.3 缺乏对教学评价设计的意识
第6章 基于问题驱动法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改进对策
    6.1 教学分析的改进对策
        6.1.1 态度上认同教学分析的必要性
        6.1.2 认知上明确教学分析的基本要素
        6.1.3 行为上参考教学分析的策略
    6.2 教学实施方案设计的改进对策
        6.2.1 态度上认同问题驱动法在小学科学上的适用性
        6.2.2 认知上明确问题驱动法的基本要素
        6.2.3 行为上参考问题设计的策略
    6.3 教学评价的改进对策
        6.3.1 态度上认同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6.3.2 认知上明确评价内容的判断依据
        6.3.3 行为上参考教学评价设计的策略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5)“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在高中小说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时代的要求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不断发展的语文新课改的要求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的概念界定
        二、高中小说教学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三、后现代课程理论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小说教学应用“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的意义
    第一节 应用的重要性
        一、“非指示性”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非指示性”教学理念能够培养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三、“非指示性”教学理念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第二节 应用的必要性
        一、适应新课标发展理念的要求
        二、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师生关系进行重新定位的要求
        三、适应教师的教育观从知识本位向发展本位进行转型的要求
    第三节 应用的价值
        一、有利于小说文本的多样化解读
        二、有利于突破教师的思维定势
        三、有利于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第二章 “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应用于高中小说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现状调查
    第二节 高中小说教学问题分析
    第三节 高中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
        二、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大
    第四节 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方面
        二、学生学习方面
第三章 “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节 应用的可行性
        一、“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的成熟
        二、学生对其的接受和适应程度较好
        三、“非指示性”教学理念适应了小说教学的特点
    第二节 应用原则
        一、以“非指示性”教学理念为引导
        二、以师生平等对话为基础
        三、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鉴赏能力为目的
    第三节 应用策略
        一、进行开放式阅读,丰富教学内容
        二、进行互动式交流,加强学习效果
        三、进行多元化解读,激发学习兴趣
第四章 “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应用前后的教学案例对比
    第一节 中国古典小说案例对比——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
        一、教学设想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反思
    第二节 “非指示性”中国现代小说教学案例对比——以《边城》为例
        一、教学设想
        二、教学流程
        三、教学反思
    第三节 外国小说案例对比——以《老人与海》为例
        一、教学设想
        二、教学流程
        三、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非指示性”教学理念了解及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高中小说教学情况调查问卷调查问卷
附录三 选文统计
致谢

(6)标准答案化教学模式对中学生阅读思维的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语文阅读理解中的标准答案
2 阅读教学模式趋向标准答案化
3 标准答案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呈现出来的问题
4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责任
5 针对问题提出阅读教学建议
    5.1 鼓励学生发挥思考,培养类比思维能力
    5.2 鼓励质疑,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5.3 层层递进,引导逻辑思维能力
    5.4 掌握方法,培养思维整体性
6 结语

(7)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本文的创新点
    1.4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批判性思维研究方向
        2.1.1 批判性思维分项技能
        2.1.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2.1.3 批判性思维定义
    2.2 国内外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2.2.1 国外批判性思维的研究
        2.2.2 国内批判性思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 图式理论
    3.3 批判性语篇分析理论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3.1 调查法
        4.3.2 实验法
        4.3.3 访谈法
第5章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P校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结果
    5.1 P校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5.1.1 学生缺乏课前预习习惯
        5.1.2 学生思维惰性明显
        5.1.3 机械阅读现象普遍
        5.1.4 缺乏质疑意识
        5.1.5 自主思考积极性低
    5.2 批判性思维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5.3 导致批判性思维课程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现状的原因
第6章 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6.1 坚持教学理念的更新
    6.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6.3 注重教学设计
    6.4 关注教师成长,持续推进批判性思维技能培养进程
    6.5 增加反思性思辨环节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批判性思维英语阅读调查问卷
附件二:访谈实录
附件三:批判性阅读前测试题
附件四:批判性阅读中测试题
致谢

(8)“大学语文”非标准答案考核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语文”非标准答案课程考核改革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语文”多元一体考核评价体系的建构
    1.细化形成性考核方案
    2.组织非标准答案终结性考核
    3.完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三.“大学语文”非标准答案课程考核改革的组织实施

(9)论阅读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之“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标准答案考试的内涵
二、非标准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博弈
    (一)标准答案“天经地义”
    (二)标准答案“根深蒂固”
    (三)非标准答案考试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
三、影响非标准答案考试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教师是引领者
    (二)非标准答案的标准
四、结语

(10)初中现代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1.个性化阅读的内涵研究
        2.个性化阅读教学现存问题研究
        3.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相关对策研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调查法
        4.案例分析法
一、初中现代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阅读教学
        1.个性化与个性化阅读
        2.个性化阅读的特点
        3.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概念内涵
    (二)倡导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1.接受美学之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论支撑
        2.建构主义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潜在影响
        3.语文课程标准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的纲领性依据
    (三)个性化阅读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1.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2.有助于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更新
        3.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及独立人格构建
二、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初中语文教师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1.教师对个性化阅读的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2.教师对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态度调查分析
        3.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查结果分析
    (二)初中生个性化阅读学习现状调查
        1.学生对个性化阅读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2.学生个性化阅读需求的调查统计结果
        3.学生的阅读动机调查结果分析
        4.学生阅读态度和阅读方法的调查结果
        5.阅读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三)现代文个性化阅读考查现状调查
        1.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个性化阅读考查文体状况
        2.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个性化阅读考查数量统计
        3.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个性化阅读考查区域调查
        4.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个性化阅读考查分值比较
    (四)初中语文现代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1.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因素
        2.个性化阅读学习的主体——学生因素
        3.课时与教材因素影响个性化阅读的推进
        4.应试评价体制标准(中考)对个性化阅读发展的制约
三、初中现代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设计
    (一)师生共同树立正确的个性化阅读理念
        1.提升教师个性化阅读的教学专业素养
        2.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个性化阅读观念
    (二)构建个性化阅读教学环境的可行性建议
        1.为学生创设助力于个性化阅读的学习环境
        2.营造充满激励的个性化阅读课堂氛围
        3.拓展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多方途径
        4.构建多元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三)探究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用性教学方法
        1.记叙文中的个性化阅读的文本借鉴法
        2.议论文中的个性化阅读的提炼概括法
        3.说明文中的个性化阅读的链接迁移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标准答案”引起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被建构的片面应试与高考阅卷改革[J]. 周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基于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结构不良问题设计研究与实践[D]. 吕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研究[D]. 殷星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问题驱动法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现状与对策研究[D]. 冯秋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在高中小说教学的应用研究[D]. 刘飞. 喀什大学, 2021(07)
  • [6]标准答案化教学模式对中学生阅读思维的影响探究[J]. 蒋小燕,赖燕妮,冯兆铭,刘皓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09)
  • [7]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D]. 张亚兵. 西南大学, 2020(05)
  • [8]“大学语文”非标准答案考核改革研究[J]. 翟文茜,凤轶群,徐培亮. 文学教育(下), 2020(09)
  • [9]论阅读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之“标准”[J]. 孙瑞霞,毕诗武.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12)
  • [10]初中现代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许爽. 鞍山师范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关于“标准答案”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