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大豆世纪 1

扇贝大豆世纪 1

一、扇形大豆世纪1号(论文文献综述)

张睿,杨学,金慧,张举梅,吴玉娥,高嫱,周春薇,高媛[1](2021)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科合绿大豆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为促进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科合绿大豆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应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科合绿大豆1号是属于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引进日本大豆材料HZDD3605为母本、捷克大豆材料HZDD767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紫花,圆叶,棕色茸毛,株高70 cm左右,百粒重17.5 g左右。2018-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15.4 kg·hm-2,较对照品种黑河45平均增产10.2%。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科合绿大豆1号粗蛋白质(干基)含量高达49.2%。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豆20210050),生育日数108 d,适应于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区域种植。

杨林[2](2021)在《陕A群和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遗传解析》文中认为高产稳产是玉米育种的永恒目标,遗传改良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深入研究现有杂种优势群及其选育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遗传机理,挖掘分析优异等位基因及功能,对指导育种家丰富耐密种质遗传多样性、开展育种组合亲本选配及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西北旱区玉米生物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历时十余年构建的陕A群和陕B群玉米杂种优势群为基础,构建优良自交系KA105/KB020的F5:6重组自交系和126个自交系的关联群体,开展多环境穗部性状QTL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阐明陕A群和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遗传基础,以期指导提高陕A群和陕B群改良和选育效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陕A群选育自交系KA105和陕B群选育自交系KB020构建了包含201个家系的F5:6群体,采用靶向基因检测技术(GBTS)分型绘制了包含2248个Bin标记,总长度为2722.79 c M,平均标记密度1.21 c M的遗传连锁图谱。通过穗部性状表型解析发现,不同授粉处理下穗粗性状与其它性状均为极显着正相关,穗长与结实长、行粒数和穗行数,结实长与行粒数、穗行数,行粒数与穗行数之间极显着正相关。初步明确了不同授粉方式对玉米穗部各性状QTL定位存在明显影响。2)共检测到穗部性状QTL 66个。其中穗长QTL 8个,遗传贡献率为3.14%-11.58%;结实长14个,遗传贡献率为2.87%-13.04%;穗粗17个,遗传贡献率为2.15%-12.37%;穗行数10个,遗传贡献率为3.95%-17.16%;行粒数12个,遗传贡献率为4.21%-9.79%;穗粒数5个,遗传贡献率为4.13%-14.28%。检测到主效QTL 6个,两个环境以上稳定QTL 27个。明确了不同授粉方式下6个穗部性状QTL的加性增效差异,并利用稳定QTL筛选到了3个分别影响结实长、穗行数和行粒数的候选基因。3)利用陕A群和陕B群选育的126份玉米自交系开展GWAS分析,定位到穗部显着SNP位点116个,其中穗粗相关SNP 37个,穗行数相关SNP 42个,行粒数相关SNP 37个。检测到稳定SNP位点19个,其优异等位基因百分比为5.56%-88.89%,优异等位基因数与3个性状表现为显着正相关,其中拥有2-7个优异等位基因的自交系为54个,其产量显着低于71个拥有8-13个优异等位基因的自交系产量。指出了上述优异等位基因在陕A群和陕B群选育自交系中的分布情况,明确了3个性状可通过聚合优异等位基因实现产量提升,且穗行数和行粒数对产量提升更为有效。4)以116个显着SNP位点为基础,利用V18未成熟穗轴、授粉前穗轴和玉米花丝RNA-seq数据库,筛选到有表达基因558个,主要涉及苯丙素类生物合成、蛋白质输出、氨基酸合成及糖代谢等途径,表明这些途径与籽粒灌浆过程物质储存有关,参与穗部性状调控,筛选出穗行数、行粒数及穗粗相关候选基因5个,可作为玉米穗部发育相关基因进行功能分析。5)基于GWAS和QTL的联合分析,共发现13个显着SNP位点位于11个QTL标记内。这13个SNP候选区共筛出候选基因126个,其中76个在V18未成熟穗轴、授粉前穗轴和玉米花丝中有表达。通过GO分析和String蛋白互作分析,共挖掘到8个候选基因。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从上述全部候选基因(共16个)中筛选出Zm00001d028217、Zm00001d052442和Zm00001d031451等3个相对重要的候选基因,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验证和穗部形态功能基因组研究。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表型遗传解析和QTL定位结果分析,初步阐明了6个穗部性状的遗传机理,并利用GWAS对3个性状(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进行深入解析,通过穗行数和行粒数性状的改良,指导陕A群、陕B群亲本组配,提高了陕A群和陕B群的育种效率。筛选出Zm00001d028217、Zm00001d052442和Zm00001d031451等3个重要候选基因,进一步开展功能验证分析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同时明确了不同授粉方式对玉米穗部各性状存在明显影响。

李梦茹[3](2021)在《河北省邢台市岐山湖核桃观光园规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国家在全域旅游、农村农业发展等领域提出了系列扶持政策,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前景光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养生的追求愈加凸显,而核桃以其高营养保健价值,深受当代人的喜爱。核桃生产多以第一产业为主,当下进行核桃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核桃生产及营销方式的单一性,建设以核桃产业为主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将是旅游市场的新方向。河北省是核桃主要种植地之一,已经形成全国最大的文玩核桃种植基地及薄皮核桃生产基地。其中邢台市临城县核桃种植产业规模巨大,堪称“中国薄皮核桃产业龙头县”,这为建成以核桃农业为主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传统核桃观光园多以单一核桃种植为主,辅以采摘的形式出现,缺少文化特色,吸引力低。而本研究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探究核桃文化与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的依存关系,使丰富的核桃文化在园区建设中得到整理、保留、传承与发扬。通过对国内外农业观光园典型案例的借鉴,结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核桃观光园的主题文化设计、规划原则、景观布局、空间规划等内容,以期为其他同类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河北省邢台市岐山湖核桃观光园依据项目地基址现状、资源及文化概况,确定其规划定位为“可观光、高产出、聚文化”,设计主题为“品核韵,以核为乐”,“品”核味及核文化,“乐”玩赏核桃的意趣。该项目本着回归自然的初心,着重开发核桃农业,延伸核桃产业链,将核桃文化与乡土文化结合,深入挖掘核桃饮食、医药、把玩、文学艺术、民俗文化等内涵,构建可品、可游、可体验、宜居、购物等相融合的综合性旅游园区。全园采用“三主题四轴七区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布局,打造康养、体验、示范主题片区,包括入口综合服务区、核桃观光采摘区、核桃文化创意区、核桃养生度假区、山野活动休闲区、滨水游览活动区、核桃生产示范区七大功能分区。结合道路规划、植物规划、服务设施规划、竖向设计、驳岸设计等专项设计,将岐山湖核桃观光园打造成一个集观光游憩、体验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山水田园核桃游览胜地。

史晓玲[4](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木皓可[5](2020)在《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矿业废弃地带来的影响涵盖了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下滑和社会问题加剧等多个方面。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伴随矿业资源的进一步采竭,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必将遏制更多区域的生态、社会以及经济建设可持续。作为有效应对这一现象的手段,在政策以及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景观规划设计目前已逐渐成为我国矿业废弃地重建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当前的实践普遍存在急功近利、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并且相关系统性理论发展的滞后和对资源的保护不足也对矿业废弃地真正实现可持续造成了困难。梳理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法已成为我国当下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关键议题。以景观规划设计为手段的矿业废弃地重建历时已久,国内外都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了长期的相关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融入和发展。本文在明晰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等概念的基础上,以发展时序为线索,系统性的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废弃地景观重建的理论实践发展历程,提出了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在不同历史环境下由单一考虑景观美化到复合统筹多样效益的历史使命。随后,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文献分析,并结合相关优秀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完成了文章基础部分研究。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可以分为“环境资源评价”、“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及“实证研究”三个部分。通过基础研究部分的梳理和实地调研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文章首先将矿业废弃地中对游憩开发以及生态恢复两个维度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类型进行梳理总结,并以协调发展和保护为切入点,搭建了“矿业废弃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以此为空间布局提供指引。此外,为了使矿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能实现可持续的长效运行,在明确重要资源和借鉴前人具体实践方法的基础上,以规划设计落实为导向提出了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的规划设计策略,从“空间布局”、“生态修复”、“特色营造”三个维度进行论述,并具体以其内包含的十个方面阐述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法。最后,文章以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实证的载体,对规划设计路径进行了验证,以确保具体的可实施性。在承德市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发展的背景驱动下,论文从风景园林视角介入,以双峰寺铁矿文化遗址公园为实证案例,以期为相关同类型的矿业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提供路径与参考。

董伟[6](2020)在《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大豆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历史。而大豆种子携带的微生物会影响种子贮存、种子萌发和健康,严重的会造成病害流行,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对大豆种传病害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分析意义重大。本试验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对全国20个省份的67份大豆主栽品种的种子携带真菌情况进行鉴定;利用多重RT-PCR技术对全国疑似携带病毒的大豆种子进行大豆种子花叶病毒(SMV)和菜豆荚斑驳病毒(BPMV)检测;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对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14份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细菌进行鉴定;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来自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14份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微生物的多样性,并将其与常规分离鉴定结果进行了联合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并结合传统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我国大豆种子携带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取得结果如下:67份大豆样品共分离到2605个菌株,检测出27属56种,分离到的属包括镰孢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等,占总分离菌数的70%以上。在种子不同部位分离到的真菌比例不同、优势属相似,其中种子表面分离的最多,种皮其次,种子内部最少。种子表面分离到1963株真菌,优势属为镰孢菌属、曲霉属和青霉属,其分离频率分别为20.69%、10.40%和10.29%;种皮上分离到460株,优势属为镰孢菌属、链格孢属和曲霉属,其分离频率分别为5.34%、2.00%和1.65%;种子内部分离到182株,优势属为镰孢菌属、青霉属和链格孢属,其分离频率分别为2.46%、0.96%和0.81%。20个省份大豆种子带菌情况不同,山西省供试品种大豆种子表面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浙江省其次,新疆省最少;安徽省供试品种大豆种皮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江西省其次,浙江省最少;安徽省供试品种大豆种子内部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山西省其次,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省最少;总体来说安徽省供试品种大豆种子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其次是山西省,新疆省最少。2.病毒和细菌常规检测到的比较少:仅在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辽宁省的部分样品中检测到了SMV,并未检测到BPMV;东北三省14份大豆种子携带细菌研究发现,可分离到的细菌资源较少,其中分离频率较高的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泛菌属Pantoea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不同来源大豆种子携带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不大。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东北三省主栽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种子携带微生物差异较大,鉴定到真菌类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占真菌群落的75%以上;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细菌群落的95%以上。共检测并鉴定出4门21纲55目110科180属真菌,主要为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Boeremia等;检测并鉴定出22门37纲86目171科418属细菌,主要为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鞘氨醇单孢菌属Sphingomonas和金色单胞菌属Aureimonas等。其中可观察真菌物种为1000左右,可观察细菌物种为1400左右,整体来说大豆种子携带细菌多样性高于真菌。吉林省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更为丰富、均匀,黑龙江省次之,辽宁省所含真菌和细菌物种多样性最低。4.通过常规检测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东北地区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的结果发现: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检测到10倍于常规检测的真菌属和70倍的细菌属,而且高效迅速获得检测结果。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共鉴定出17个属真菌,6个属细菌,其中辽宁省大豆种子带真菌量最多,吉林省的种子带细菌量最多;而高通量测序技术共鉴定出180个属真菌和418个属细菌,其中吉林省大豆种子带菌量最多,黑龙江省其次,辽宁省最少。高通量测序技术不仅可以高效迅速全面的对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行分析,而且有利于全面分析种子携带微生物的种类,为种子健康检测和农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温苗[7](2020)在《四川主栽桑树品种和土壤因子对桑园AMF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桑树(Morus albaL.)属桑科桑属,是我国重要的多年生木本经济植物,川渝两地目前栽桑200万亩,蚕桑产值~70亿元,具有重要国计民生意义,选择适宜当地的品种是保障蚕桑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桑树是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F)依赖性植物,菌根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叶品质,增加桑树抗病抗虫性。然而关于桑树主栽区不同品种桑园AMF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论文采用菌根生理生态和高通量测序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强桑1号、白油桑、川桑98-1号)和凉山州宁南县(云桑1号、红芽桑、丰田5号)6个主栽品种桑园土壤AMF的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别检测根系AMF侵染率、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及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6个供试桑树品种根系均能与AMF形成共生关系,且不同品种桑树根系AMF活性存在显着差异。综合比较,田间桑树根系菌丝侵染率约为30~50%,泡囊侵染率为15~30%,丛枝侵染率为10~15%,且6个品种中川桑98-1根系AMF依赖性最高;桑园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表现为强桑1号最高,云桑1号最低。(2)两地桑园土壤pH、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出在宁南高而高县低;而碱解氮则在宁南低而高县高。桑园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着。主成分分析表明桑园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和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含量显着影响土壤质量。不同品种桑园土壤综合肥力排名为:丰田5号>云桑1≈红芽桑>强桑1号>白油桑≈川桑98-1号。(3)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显示两地桑园土壤中存在丰富的AMF真菌资源。AMF 群落由 7 个属组成,分别是Ambispora、Archaeospora、Claroideoglomus、Gigaspora、Glomus、Paraglomus 和 Scutellospora,其中Glomus和 Paraglomus分别占比61%和35%,为优势菌属。(4)不同品种桑园土壤中Glomus和Paraglomus相对丰度、AMF虚拟种(Virtual taxa,VT)的数量、AMF多样性均显着不同。在0-10 cm 土层,Glomus和Paraglomus相对丰度在川桑98-1(45%,28%)和强桑1号(39%,36%)土壤中最高,红芽桑最低(14%,21%),而在10-30cm 土层,红芽桑土壤中Glomus和Paraglomus相对丰度均显着增加。此外,不同品种桑园土壤中VT数在强桑1号最高,在红芽桑中最低。AMF多样性指数在红芽桑中最高,在强桑1号中最低。丰田5号、红芽桑、云桑1号及强桑1号的AMF多样性随土层的深度而降低,但在川桑98-1号和白油桑中则随土层的深度而升高。(5)主坐标分析(PCoA,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结果和 PERMANOVA(Permutational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统计分析表明桑园土壤 AMF 群落组成在强桑1号、白油桑和川桑98-1之间,它们与红芽桑、丰田5号云桑1号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但红芽桑、丰田5号云桑1号之间没有显着差异。(6)冗余分析(Hellinger transformation-based redundancy analysis,tbRDA)及Monte Carlo置换性检验结果表明品种是土壤AMF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单个土壤因子对AMF群落的影响不显着,但土壤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会显着影响土壤AMF群落,其中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和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7)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桑树品种对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和T-GRSP有显着直接影响,而T-GRSP对有机碳有显着直接影响。,此外,桑树品种对有机碳表现出显着间接影响。随着有效磷含量的增加,AMF多样性会显着降低;有机碳含量的增多会降低土壤AMF丰度,这表明随着T-GRSP含量的增加,会间接使AMF丰度显着下降;速效钾对AMF丰度呈不显着直接正影响,对AMF多样性呈不显着间接负影响。

鹿芳媛[8](2018)在《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杂交稻是品质优良的高产量水稻品种,目前已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其栽培要求少本稀植、利用分蘖能力提高产量。现有的水稻机械化播种技术难于满足杂交稻低播量精密播种要求,优良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不配套,杂交稻高产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导致杂交稻种植主要以人工栽插为主,制约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亟需进行杂交稻精密播种技术的机理研究,实现杂交稻精密播种技术要求,提高杂交稻机械化种植水平。本文研究了水稻种子在电磁振动和气动振动作用下的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的工作机理,基于离散元法、振动力学等理论分析了稻种在交叉导流式振动种箱配合螺旋勺式槽轮作用下的流动和充种过程,研究稻种在振动种盘T型板中的分布规律,建立稻种在种槽板内连续排队模型,提出在振动作用下匀种机构中稻种均匀分布、有序排队条件,结合试验研究对供种和匀种装置的工作参数和作业性能进行优化。基于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研制了杂交稻精密直播播种装置,并进行了精密直播装置性能试验研究,为水稻直播技术发展提供一种新装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系统地分析了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构建了供种装置多层交叉导流板配合螺旋勺式槽轮结构与稻种流动充种关系和匀种装置在气动振动下的稻种运动理论模型,形成了供种与匀种、电磁振动与气动振动的两级双振动式精密播种过程。基于散体力学和料仓内无限长缝隙孔结拱理论探究了交叉导流式振动种箱对稻种的流动和充填过程影响规律;通过振动播种性能试验优选气动振动器作为振动匀种装置的振源,构建了气动振动作用下匀种装置的单自由度受迫振动系统模型,建立稻种在振动种盘中的运动理论模型并解析出稻种的跳动及下滑行走条件,确定振动频率和振幅及种槽板夹角为影响稻种流动特性和播种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分析精密播种器的工作机理提供理论依据。(2)进行了水稻芽种的离散元关键参数标定,首次分析了稻种带种芽的离散元特征,构建出水稻芽种离散元模型,为水稻精密播种器离散元仿真奠定了基础。采用内壁坍塌法、侧壁坍塌法和重力平衡法进行稻种摩擦角仿真与实测试验,通过回归分析构建离散元仿真条件下芽种-不锈钢板间的静摩擦系数、芽种-芽种间的静摩擦系数和芽种-芽种间的滚动摩擦系数与芽种休止角α、休止角β和滑动摩擦γ间的三元回归方程;以摩擦角实测结果为修正指标求解回归方程,标定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稻种的接触参数;验证试验表明参数标定后的模拟误差小于2.75%,且该标定模型可用于国稻1号、恒丰优1179、软华优1179、华航38号、华航31号等水稻品种,为精密播种过程动态仿真提供理论依据。(3)采用EDEM软件模拟了定量供种装置的供种过程,创造性地采用稻种速度分布云图、种层断开、局部种群滞留及稻种分布蓬松度表征稻种在交叉导流式振动种箱内的供种流量特性,分析了定量供种机理。基于排种区域划分网格分析了稻种在直槽轮、螺旋勺式槽轮和窝眼轮充种凹槽或型孔内的充种姿态、受压缩力以及供种分布均匀性,确定螺旋勺式槽轮最佳供种性能;基于Python编程绘制种箱内稻种速度分布云图,并以不同种层断开时间、种群局部滞留区域面积以及充种区域稻种分布蓬松度,描述供种过程中稻种流速特性,明确了种箱振动板周期性小幅振动具有缓解种群漏斗流动,稳定稻种流速和分布密度的作用;结合供种性能试验研究表明电磁振动可提高装置供种频率3.645.52%,供种稳定性提高1.332.47%,优化了定量供种性能。(4)基于离散元法采用Hertz-Mindlin无滑动接触模型对振动匀种装置的匀种进行分析,首次采用计数网格和区域划分网格探究了稻种在T型板上的分布状态和在种槽板上有序排队规律,结合试验研究优化了精密播种器结构和参数。通过单粒稻种振动匀种过程仿真分析,与稻种运动理论模型建立联系,验证了匀种过程中稻种跳动与下滑行走交替发生的运动规律;研究振动种盘不同振动强度下稻种的分布规律及流动特性,确定了播种性能较优的气动振动器气压值范围为0.240.28MPa;设计了9种不同类型种槽板,通过各种槽夹角对稻种限位作用、流速均匀性和有序排队状态分析,优选了V-90°、V-105°、V-120°和U1型种槽板;以种槽板和气压值作为试验因素,进行常规稻与杂交稻播种性能全因素试验,得到低播量播种时采用V-120°种槽板、0.26MPa气压值,播种合格指数为93.91%,空穴指数为0.94%,常规稻播种时采用V-120°种槽板、0.28 MPa气压值,播种合格指数为96.10%,空穴指数为0,提高了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的播种性能和稳定性,实现了杂交稻低播量14粒/穴精密播种。(5)进行了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的直播应用研究,研制了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直播播种装置,并进行了杂交稻低播量精密穴直播和条直播播种性能试验研究,为杂交稻直播技术发展提供一种新装置。通过成穴机构和输种管进行先分配后输送的杂交稻精密直播播种过程,利用细口弯头投种管有效降低了稻种投种速度,提高了成穴性;通过直播播种试验,得到穴直播播种合格指数可达到90.00%,漏播指数低于4.00%,穴距合格指数达到91.33%,穴直播各行排种量变异系数小于7.10%,条直播各行排种变异系数小于7.89%,平均伤种率为0.67%,播种均匀性良好,基本满足杂交稻精密直播播种的农艺要求,为杂交稻一器十行的高效精密穴直播装备研发提供研究基础。

韩一航[9](2017)在《扇形文心兰(Erycina pusilla)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扇形文心兰(Erycina pusilla)是文心兰亚族原生种兰花,植株娇小,叶片扁平细长呈扇形排列,生长快速,幼年期短,成苗能够一年不间断的开放大而且形状特别的亮黄色花朵,花期终年不停且不受季节影响,是作为商品化瓶内观赏花卉非常适合的材料。本文从种子离体非共生萌发,生根壮苗,瓶内开花诱导,类原球茎诱导增殖,瓶内授粉以及瓶内果实发育这几个方面,对扇形文心兰的繁殖体系进行探究,摸索出扇形文心兰在离体条件下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的体系,不仅为扇形文心兰作为商品化花卉的工业生产打下基础,还为其作为兰科一种生命周期短的模式植物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扇形文心兰种子成熟程度受其果实发育期间环境影响较大,仅以授粉后天数(Day After Pollination,DAP)为标准偏差较大,难以确定播种适宜的DAP。结合DAP与形态指标,以果实发育超过110DAP,果实外棱转黄状态为合适播种的成熟程度,可操作性强且准确度高。2)天然附加物对扇形文心兰的萌发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椰乳、香蕉汁和马铃薯汁三种天然附加物中,以马铃薯汁的促进效果最为显着。花多多2号作为便捷性水溶花肥,相较于传统的MS和兰花常用的花宝1号,效果最好。通过运用正交试验资料直观分析方法,从试验中各因素极差表明因素主要效应的大小为天然附加物>水解蛋白>基础培养基>糖浓度,并推断出种子离体萌发的最优条件为3 g/L花多多2号+25 g/L蔗糖+2 g/L水解酪蛋白+10%马铃薯汁。正交实验中最优组培养基配方为:3 g/L花多多2号+20 g/L蔗糖+2 g/L水解酪蛋白+10%马铃薯汁,该条件下种子萌发率达到35.31%。3)椰乳相较马铃薯和香蕉对扇形文心兰生根壮苗促进效果最好,生根壮苗较优培养基方案为:1/2MS+20 g/L糖+0.5 mg/L NAA+10%椰乳+1 g/L活性炭+4.5 g/L琼脂,在该条件下培养60d时成活率为93.75%;培养100d时,扇形文心兰平均鲜重由最初的5.70 mg/株达到了194.80 mg/株,增加至34倍。4)扇形文心兰类原球茎诱导较为容易,不添加PGRs也有一定的诱导率,1 mg/L IBA+1mg/L NAA诱导率最高且死亡率最低,扇形文心兰PLBs诱导的适宜方案为:3 g/L花多多2号+25 g/L糖+10%椰乳+2 g/L大豆水解蛋白+1 g/L活性炭+4.5 g/L琼脂+1 mg/L IBA+1 mg/L NAA,诱导率比空白对照高出20%可达50%,死亡率比空白对照低5%为30%。5)花宝1号作为便捷的水溶性花肥,对扇形文心兰开花诱导效果较MS、1/2MS培养基更优,且在播种8个月时就有一定的开花率,适宜扇形文心兰试管内开花的培养基为3 g/L花宝1号+1 mg/L 6-BA+1 mg/LABA+40 g/L蔗糖,花蕾诱导率20%,开花诱导率5.56%。6)光照强度对扇形文心兰开花影响较大,光强过高或太弱都会使开花率降低,63μmol/m2s是最适合扇形文心兰试管开花的光照强度,此光强下,开花率达到23.33%。7)扇形文心兰果实发育培养基较优方案为3 g/L花多多10号+0.5 mg/L NAA+30 g/L蔗糖+10%马铃薯汁+1 g/L活性炭+4.5 g/L琼脂,授粉成功后于25°C、光照时间12 h/d、光照强度63μmol/m2s下培养130 d即达到可播种状态。

张怀仁[10](2015)在《大豆产量相关性状QTL的遗传解析及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文中指出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点,培育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一直是育种家的首要目标。随着现代大豆育种的进.程,大豆的遗传多样性下降,优异的等位基因丢失。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物种,是重要的大豆基因资源。大豆产量相关性状是复杂的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其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豆产量影响因素较多,包括生育期性状,生长形态性状,产量组分及籽粒性状等。由于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复杂性及育种手段的局限性,长期以来,传统的基于表型选择的高产育种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人们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大豆的高产机理及相关性状的基因定位提供了技术支撑。利用鉴定大豆基因组中与产量密切关联的功能位点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或利用控制产量性状功能基因来进行转基因育种可加速大豆育种进程。为了挖掘控制产量相关性状的功能位点,筛选优异的等位变异及优良的种质资源,本试验利用重组自交群体,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群体,对16个大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在多年多点的环境下进行调查,以SSR标记和全基因组的SNP标记对16个性状进行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对以科丰1号和南农1138-2构成的重组自交系16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2个亲本除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及分枝数外,其他产量性状均存在极显着差异;16个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均存在广泛的变异,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相关分析显示除个别性状之间相关程度不显着外,大多数性状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本试验在3个环境和BLUP预测值中共检测到59个QTL,分布于15个染色体上。其中生育期共检测到6个QTL,分布于6、8、20号染色体上,qFT6-2在3个环境中都能检测到,LOD值为2.6,表型变异解释率为8.94%。株高检测到6个QTL,其中5个能够在3个环境和BLUP预测值中稳定检测到,qPH6-2的LOD值为5.25,表型变异解释率为10.13%,qPH8-1的LOD值为5.41,表型变异解释率达24.85%,这两个QTL是主效QTL。单株粒数6个QTL,其中qTS12-2能在3个环境中检测到,表型变异解释率达10.45%,LOD值为4.14。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各1个QTL,但在年份中不稳定。分枝数,茎粗和主茎节数各检测到3个QTL,其中qNO6-1是稳定检测到,表型变异解释率为6.05%。粒型性状共检测到20个QTL,其中控制粒长高比的3个QTL(qLSH2-1、qLSH20-1和qLSH20-2)被稳定检测到,表型变异解释率较大,在5.42%到10.38%之间;在所有的QTL中,11个QTL是在3个环境以上检测到的,48个位点是本研究新检测到的QTL,13个QTL同时控制2个或2个以上性状;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对16个表型进行的QTL定位结果显示大部分QTL与CIM的结果一致,部分是新定位到的,此外本试验在16个性状上定位到130对上位性QTL,都是加性-加性上位性QTL,其中株型性状检测到27对,生育期性状20对,产量组分24对,籽粒大小及形状共56对。2.利用自然群体1112个全基因组SNP与16个产量相关性状在9个环境下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群体无论是在表型还是在基因型上都存在广泛的多样性,16个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除个别性状遗传力较高外,其他农艺性状遗传力较低。个体间亲缘关系较弱,群体结构显示本群体可以分为2个亚群,第一个亚群的材料主要来自中国南方生产区,成熟期较晚,第二个亚群的材料来主要来自于中国北生产区,成熟期较早。利用16个表型性状BLUP预测值进行聚类分析显示试验群体划分2个大类,结果与基因型聚类分析基本一致;表型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个主成分主要是粒型因子,贡献率为36.69%,第二个为产量构成因子,贡献率为32.62%,第三个为生育期因子,贡献率为16.09%,第四个为株型因子,贡献率为4.37%。LD在全基因组的平均衰减水平约为500Kb。关联分析发现共有80个标记与表型的显着关联,共有46个位点,其中16个位点与2个以上的性状关联,11个位点是本试验新定位到的。BARC-029185-06106位点与百粒重在6个环境中显着关联且在前人研究中在4个环境中也检测到显着关联,基于该标记对应基因的注释信息、大豆的LD及前人QTL的定位,Glyma03g32380初步认为是控制百粒重的一个候选基因,有待下一步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和转基因功能验证。根据稳定的位点和表型性状,发掘了优异等位基因和其对应的典型携带材料。3.对113份野生大豆的11个性状与85个SSR在3个环境和BLUP预测值中进行了关联分析和优异等位基因的挖掘,结果显示11个性状在年份间受环境影响较大,群体结构对生育期性状的影响在30%左右,对其他性状影响较小,11个性状均存在一定的变异,共有19个标记位点与野生大豆8个农艺性状显着关联,它们分布于C2、F、G、H、J、K、L和N连锁群上。有9个标记与百粒重相关联,其中satt521、satt516、satt641、satt316的表型变异解释率较大,分别为24.29%、40.10%、33.86%、41%;satt102与开花期显着关联,表型变异解释率为16.53%;satt521在2个环境中检测到与成熟期显着关联,表型变异解释率为18.21%;sct010在两个环境中与单株产量稳定关联,表型变异解释率大于14.55%。这19个位点当中,10个位点能够在2个环境以上检测到,个别位点是与前人报道的一致,大部分位点是本试验新发现的,但在年份间不稳定。根据显着的标记位点和基因型,分别发掘了优异的等位变异及等位变异携带的典型材料。

二、扇形大豆世纪1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扇形大豆世纪1号(论文提纲范文)

(1)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科合绿大豆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农艺及产量相关性状
    2.2 抗病性
    2.3 品质分析
3 产量表现
    3.1 鉴定试验
    3.2 区域试验
4 适宜种植区域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整地与科学施肥
    5.2 适时播种
    5.3 田间管理
        5.3.1 田间杂草防除
        5.3.2 田间虫害防治
        5.3.3 田间病害防治
    5.4 收获
6 选育体会
    6.1 选育目的
    6.2 高蛋白大豆的需求
    6.3 国外引进大豆种质资源的利用

(2)陕A群和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的重要性及产量提高途径
    1.2 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应用与改良
        1.2.1 国内外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与应用
        1.2.2 陕A群和陕B群杂种优势群构建与应用
    1.3 玉米复杂数量性状遗传机理解析方法
        1.3.1 连锁分析是经典的遗传分析方法
        1.3.2 关联分析是高精度的遗传分析方法
        1.3.3 高通量分子标记在数量性状解析中的应用
        1.3.4 联合连锁与关联是解析数量性状遗传的强有力工具
    1.4 玉米穗部性状研究进展
        1.4.1 玉米穗分化过程
        1.4.2 穗部性状是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
        1.4.3 玉米穗部性状的连锁解析
        1.4.4 玉米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分离群体的玉米穗部性状QTL定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田间管理与表型调查
        2.1.3 穗部性状遗传力分析
        2.1.4 基因分型与标记筛选
        2.1.5 遗传连锁图构建
        2.1.6 QTL定位
        2.1.7 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功能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亲本表型鉴定
        2.2.2 群体表型变异、相关性和遗传力分析
        2.2.3 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2.2.4 多环境联合QTL定位
        2.2.5 单环境QTL定位
        2.2.6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QTL定位
        2.2.7 穗部性状上位性QTL定位
    2.3 讨论
        2.3.1 自交系穗部性状遗传基础丰富
        2.3.2 授粉方式对穗部性状存在影响
        2.3.3 穗部性状候选基因预测
第三章 基于126 个自交系的穗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与表型调查
        3.1.3 表型数据分析
        3.1.4 基因分型与标记筛选
        3.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6 候选基因预测和功能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穗部性状遗传变异和遗传力分析
        3.2.2 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GWAS分析
        3.2.3 穗部性状的优异等位基因分析
        3.2.4 候选基因筛选与功能分析
        3.2.5 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的候选基因
    3.3 讨论
        3.3.1 自交系穗部性状遗传基础丰富
        3.3.2 不同性状间的共关联位点
        3.3.3 穗部相关调控通路复杂
        3.3.4 关联SNP位点可在种质改良中应用
第四章 玉米穗部性状候选基因预测与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连锁与关联共定位分析
        4.3.2 候选基因筛选及功能注释
        4.3.3 候选基因GO分析和调控网络响应
        4.3.4 候选基因的预测
        4.3.5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全文结论
    5.2 本研究创新点、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河北省邢台市岐山湖核桃观光园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农村农业发展
        1.1.2 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兴起
        1.1.3 核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农业观光园相关研究概况
        1.3.2 国内农业观光园相关研究概况
        1.3.3 国内外核桃农业相关研究概况
        1.3.4 存在问题及启示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点
2 核桃生态农业观光园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核桃文化
        2.1.2 农业与农业产业化
        2.1.3 生态农业
        2.1.4 农业观光园与生态农业观光园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生态学理论
        2.2.2 园林植物造景理论
        2.2.3 公共艺术学理论
        2.2.4 景观游憩学理论
        2.2.5 “康养+”模式理论
    2.3 相关设计策略
        2.3.1 核桃主题文化设计
        2.3.2 景观布局设计
        2.3.3 空间规划设计
3 案例研究
    3.1 海南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
        3.1.1 项目概况
        3.1.2 规划设计分析
        3.1.3 借鉴意义
    3.2 中华武夷茶博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规划设计分析
        3.2.3 借鉴意义
    3.3 日本MOKUMOKU农场
        3.3.1 项目概况
        3.3.2 规划设计分析
        3.3.3 借鉴意义
    3.4 上海南汇桃花村
        3.4.1 项目概况
        3.4.2 规划设计分析
        3.4.3 借鉴意义
    3.5 江苏盐城伍佑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
        3.5.1 项目概况
        3.5.2 规划设计分析
        3.5.3 借鉴意义
4 河北省邢台市岐山湖核桃观光园规划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地理环境概况
        4.1.2 当地资源概况
        4.1.3 基址现状分析
        4.1.4 项目SWOT分析
    4.2 发展定位
    4.3 设计主题
    4.4 设计理念
    4.5 规划设计依据
    4.6 规划设计原则
        4.6.1 主题性原则
        4.6.2 因地制宜原则
        4.6.3 生态性原则
        4.6.4 体验性原则
        4.6.5 艺术性原则
        4.6.6 产业联动原则
        4.6.7 可持续发展原则
    4.7 总体规划方案
        4.7.1 总体布局
        4.7.2 功能分区
        4.7.3 道路系统
        4.7.4 竖向设计
    4.8 分区设计
        4.8.1 入口综合服务区
        4.8.2 核桃观光采摘区
        4.8.3 核桃文化创意区
        4.8.4 核桃养生度假区
        4.8.5 山野活动休闲区
        4.8.6 滨水游览活动区
        4.8.7 核桃生产示范区
    4.9 专项设计
        4.9.1 植物规划
        4.9.2 驳岸设计
        4.9.3 服务设施规划
        4.9.4 照明设计
        4.9.5 分期规划
    4.10 经济技术指标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矿业资源采竭带来的危机
        1.1.2 矿业废弃地新生的转机
        1.1.3 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再思考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矿业废弃地
        2.1.1 矿业废弃地的概念
        2.1.2 矿业废弃地的特征
    2.2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2.2.1 景观重建的概念
        2.2.2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国外发展概况
        2.2.3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国内发展概况
        2.2.4 小结
    2.3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相关理论研究
        2.3.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3.2 生态规划理论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4 循环经济理论
        2.3.5 过程艺术
3 矿业废弃地重建相关案例研究
    3.1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3.1.1 项目概况
        3.1.2 问题及策略
        3.1.3 设计内容
        3.1.4 小结
    3.2 上海辰山植物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问题及策略
        3.2.3 设计内容
        3.2.4 小结
    3.3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3.3.1 项目概况
        3.3.2 问题及策略
        3.3.3 设计内容
        3.3.4 小结
    3.4 日本国营明石海峡公园
        3.4.1 项目概况
        3.4.2 问题及策略
        3.4.3 设计内容
        3.4.4 小结
    3.5 汤山矿坑公园
        3.5.1 项目概况
        3.5.2 项目总体思路
        3.5.3 设计内容
        3.5.4 小结
4 矿业废弃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建立
    4.1 矿业废弃地资源总结
        4.1.1 对场地生态重建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
        4.1.2 对场地游憩开发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
    4.2 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构建思路
        4.2.1 评价方法
        4.2.2 构建思路
    4.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4 评价指标选取
        4.4.1 “生态敏感性”适宜性
        4.4.2 游憩适宜性
        4.4.3 用地适宜性
    4.5 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5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策略
    5.1 规划设计原则
        5.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5.1.2 生态恢复优先原则
        5.1.3 体现地域特色原则
    5.2 规划设计策略
        5.2.1 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5.2.2 生态修复:师法自然,重建进程
        5.2.3 特色营造:显山漏底,文化为本
6 实证研究
    6.1 项目背景
        6.1.1 地理区位
        6.1.2 生态区位
        6.1.3 发展区位
        6.1.4 自然气候条件
        6.1.5 自然灾害概况
    6.2 场地条件概况
        6.2.1 设计范围
        6.2.2 历史发展概况
        6.2.3 矿业用地概况
        6.2.4 交通条件分析
        6.2.5 水文条件分析
        6.2.6 植被条件分析
        6.2.7 景观文化资源分析
        6.2.8 SWOT分析
    6.3 目标与策略
        6.3.1 设计定位
        6.3.2 设计目标
        6.3.3 设计原则
        6.3.4 规划设计策略
    6.4 适宜性评价
        6.4.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6.4.2 “生态敏感性”适宜性
        6.4.3 用地适宜性
        6.4.4 游憩适宜性
        6.4.5 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6.4.6 适宜性分区解读
    6.5 总体规划设计
        6.5.1 空间布局
        6.5.2 总体平面
        6.5.3 总体鸟瞰
        6.5.4 空间结构
    6.6 分区设计
        6.6.1 自然科普区
        6.6.2 文化感知区
        6.6.3 山地运动区
        6.6.4 艺术创意区
        6.6.5 休闲游憩区
        6.6.6 山林保育区
    6.7 专项设计
        6.7.1 竖向规划
        6.7.2 水系规划
        6.7.3 植物规划
        6.7.4 生境规划
        6.7.5 道路和边界规划
        6.7.6 标识系统和服务设施规划
        6.7.7 特色景观和游憩系统规划
        6.7.8 用地平衡表
7 结语
    7.1 总结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所获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6)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大豆种传病害研究进展
    1.1 大豆种传病害研究进展
        1.1.1 真菌性种传病害
        1.1.2 细菌性种传病害
        1.1.3 病毒性种传病害
    1.2 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
        1.2.1 肉眼检验法
        1.2.2 分离培养检验法
        1.2.3 分子生物学技术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现状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现状
        1.3.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环境微生物中的应用
        1.3.3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病原生物中的应用
    1.4 大豆种传病害的防治
        1.4.1 田间防治
        1.4.2 种子处理
    1.5 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大豆种子携带真菌检测
        2.1.3 大豆种子携带病毒检测
        2.1.4 大豆种子携带细菌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豆种子携带真菌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2.2.2 我国各地不同大豆品种的带菌率统计
        2.2.3 大豆种子表面携带真菌多样性
        2.2.4 大豆种皮携带真菌多样性
        2.2.5 大豆种子内部携带真菌多样性
        2.2.6 大豆种子携带病毒的鉴定
        2.2.7 大豆种子携带细菌的鉴定
    2.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东北地区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大豆种子
        3.1.2 试验方法
        3.1.3 分析流程
        3.1.4 测序数据处理
        3.1.5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
        3.1.6 样品多样性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测序数据预处理
        3.2.2 OTU分析
        3.2.3 物种分布情况
        3.2.4 样品复杂度分析
        3.2.5 多样品比较分析
        3.2.6 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显着性检验
        3.2.7 组间差异物种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
    4.2 东北地区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
    4.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7)四川主栽桑树品种和土壤因子对桑园AMF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桑树产业现状
    1.2 丛枝菌根真菌( AMF)概述
        1.2.1 AMF促进植物养分吸收
        1.2.2 改善植物水分代谢
        1.2.3 增强植物抗病性
        1.2.4 改善土壤结构
    1.3 AMF群落的影响因素
        1.3.1 生物因子对AMF群落的影响
        1.3.2 非生物因子对AMF群落的影响
    1.4 菌根桑研究进展
        1.4.1 菌根桑根系结构及多样性
        1.4.2 AMF对桑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桑树根系AMF侵染及桑园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样品采集
        3.1.3 分析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品种桑树根系AMF侵染差异
        3.2.2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空间分布
        3.2.3 不同品种桑树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变化
        3.2.4 土壤主成分分析
        3.2.5 桑树土壤理化性质间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桑园根围土壤AMF组成差异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样品采集
        4.1.3 分析测定方法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桑园土壤AMF组成
        4.2.2 不同品种桑园土壤AMF属水平相对丰度差异
        4.2.3 不同品种桑园土壤AMF虚拟种的多样性
        4.2.4 不同品种桑园土壤AMF群落OTU组成差异
        4.2.5 桑园土壤AMF群落Alpha多样性研究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不同桑树品种AMF群落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采样地概况
        5.1.2 样品收集
        5.1.3 样品分析
        5.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桑树品种及土壤因子对AMF组成的影响
        5.2.2 桑园AMF组成与品种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6.2 研究结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参加科研及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8)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水稻育秧播种设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水稻育秧播种设备研究现状
        1.2.2 国内水稻育秧播种设备研究现状
    1.3 水稻直播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水稻直播机研究现状
        1.3.2 国内水稻直播机研究现状
    1.4 离散元法在排种器方面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理论分析
    2.1 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定量供种装置主要构件及功能
        2.1.2 振动匀种装置主要构件及功能
    2.2 定量供种装置供种理论
        2.2.1 种箱交叉导种板导种理论
        2.2.2 稻种结拱临界条件
        2.2.3 排种轮理论排种模型
        2.2.3.1 排种轮充填区域计算
        2.2.3.2 排种轮理论供种量
        2.2.3.3 排种轮排种均匀性理论分析
    2.3 振动匀种装置匀种理论
        2.3.1 振动器选择
        2.3.1.1 振动电机
        2.3.1.2 双轴惯性振动器
        2.3.1.3 气动振动器
        2.3.1.4 不同振动器振动播种性能试验
        2.3.2 受迫振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2.3.3 稻种在振动种盘中的运动特性分析
        2.3.3.1 稻种在T型板中的运动特性分析
        2.3.3.2 稻种在种槽板中的运动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稻芽种离散元关键参数标定
    3.1 标定试验方法
    3.2 仿真模型创建
        3.2.1 水稻芽种颗粒模型
        3.2.2 接触模型选择
        3.2.3 几何体模型创建及参数设置
    3.3 基于图像处理的摩擦角试验测定
    3.4 摩擦角仿真测定与分析
        3.4.1 仿真测定试验方案
        3.4.2 仿真测定结果与分析
    3.5 仿真参数标定验证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定量供种装置供种机理研究
    4.1 排种轮排种性能仿真与分析
        4.1.1 稻种充种姿态分析
        4.1.2 供种模型创建与参数设置
        4.1.3 稻种在不同排种轮上的充种姿态
        4.1.4 稻种在不同排种轮中的受压缩力分析
        4.1.5 不同排种轮供种均匀性分析
    4.2 定量供种过程仿真与分析
        4.2.1 定量供种仿真试验方案
        4.2.2 种箱内稻种速度分布状态
        4.2.3 种层断开及种群滞留定义
        4.2.4 不同种层流动状态分析
        4.2.5 电磁振动对供种频率的影响
        4.2.6 稻种在充填区分布状态与流速分析
        4.2.7 低播量供种过程仿真与分析
    4.3 定量供种装置供种试验
        4.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振动匀种装置匀种机理研究
    5.1 气动振动对精密播种性能的影响
        5.1.1 不同振动参数下播种性能仿真试验与分析
        5.1.1.1 匀种模型创建与参数设置
        5.1.1.2 不同振动参数下播种性能试验结果
        5.1.2 稻种在T型板下部的分布及流速分析
        5.1.3 稻种在种槽板上的运动特性
        5.1.4 不同气动振动条件下播种性能试验
    5.2 单粒稻种运动仿真与分析
    5.3 不同类型种槽板对播种性能的影响
        5.3.1 不同种槽板设计与模型创建
        5.3.2 不同种槽板对稻种流速影响
        5.3.3 不同种槽板对种子排队状态影响
        5.3.4 不同种槽板对播种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
        5.3.5 不同种槽板播种性能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直播应用试验
    6.1 精密直播播种预试验
    6.2 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直播播种装置设计
        6.2.1 条直播播种装置设计
        6.2.2 精密穴直播播种装置设计
        6.2.2.1 成穴机构总体设计
        6.2.2.2 成穴槽轮设计与加工
        6.2.2.3 输种管设计
    6.3 精密直播播种装置性能试验
        6.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3.2 试验安排及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水稻芽种参数显着性判定软件程序
附录B 交叉导流式振动种箱内种子速度云图绘制软件程序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9)扇形文心兰(Erycina pusilla)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1 前言
    1.1 文心兰概述
        1.1.1 文心兰特性
        1.1.2 文心兰属
    1.2 扇形文心兰概述
        1.2.1 扇形文心兰植物形态与生活环境
        1.2.2 扇形文心兰的研究价值及开发应用前景
    1.3 文心兰离体繁殖研究进展
        1.3.1 文心兰种子无菌播种及萌发
        1.3.2 文心兰生根壮苗
        1.3.3 文心兰类PLBs的诱导
        1.3.4 文心兰离体开花及其调控
        1.3.5 文心兰离体授粉及果实发育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仪器设备和试剂
        2.2.1 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扇形文心兰的无菌萌发
        2.3.1 扇形文心兰授粉及果实成熟
        2.3.2 扇形文心兰种子数量和种子有胚率以及种子悬浮液的配置
        2.3.3 扇形文心兰种子的无菌萌发
    2.4 扇形文心兰生根壮苗
    2.5 扇形文心兰类原球茎诱导
    2.6 扇形文心兰瓶内开花的调控
        2.6.1 不同培养基组成因素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2.6.2 不同花宝类型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2.6.3 不同CA~(2+)、K~+浓度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2.6.4 不同浓度的蔗糖与葡萄糖组合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2.6.5 不同光照强度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2.7 瓶内授粉及瓶内果实发育
        2.7.1 扇形文心兰瓶内授粉
        2.7.2 扇形文心兰果实发育
3 结果与分析
    3.1 扇形文心兰无菌播种
        3.1.1 扇形文心兰种子有胚率的测定
        3.1.2 扇形文心兰果实成熟度
    3.2 扇形文心兰无菌萌发
    3.3 扇形文心兰生根壮苗
    3.4 扇形文心兰类原球茎诱导
    3.5 扇形文心兰离体开花调控
        3.5.1 不同培养基组成因素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3.5.2 不同花宝类型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3.5.3 不同CA~(2+)、K~+浓度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3.5.4 不同浓度的蔗糖与葡萄糖及其组合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3.5.5 不同光照强度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3.6 扇形文心兰果实发育
4 讨论
    4.1 扇形文心兰种子成熟度对离体萌发的影响
    4.2 扇形文心兰非共生萌发
    4.3 扇形文心兰生根壮苗
    4.4 扇形文心兰类原球茎诱导
    4.5 扇形文心兰诱导开花
        4.5.1 不同培养基组成因素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4.5.2 不同花宝类型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4.5.3 不同CA~(2+)、K~+浓度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4.5.4 不同浓度的蔗糖与葡萄糖组合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4.5.5 不同光照强度对扇形文心兰开花的影响
    4.6 扇形文心兰果实发育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大豆产量相关性状QTL的遗传解析及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大豆分子遗传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
        1.1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1.1.1 大豆分子遗传图谱
        1.1.2 大豆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标记和定位
        1.1.3 关联分析方法在大豆产量及产量相关QTL位点的挖掘
        1.2 植物数量遗传QTL定位的方法
        1.2.1 分子遗传学中的遗传标记
        1.2.2 遗传图谱的构建
        1.2.3 QTL定位的方法
        1.3 关联分析方法在植物数量遗传上的应用
        1.3.1 LD的可视化
        1.3.2 影响连锁不平衡生物因素
        1.3.3 影响连锁不平衡进化因素
        1.3.4 关联分析的方法
        1.3.5 关联分析的统计检测力
        1.3.6 如何开展关联分析
        1.3.7 关联分析可用的计算机软件
        1.4 关联分析和连锁分析的结合及分子育种策略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二章 大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QTL的检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
        2.1.3 田间试验设计
        2.1.4 性状测定
        2.1.5 表型数据分析
        2.1.6 QTL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本统计量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及遗传力
        2.2.2 16个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2.2.3 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大豆产量性状QTL
        2.2.4 采用混合线性模型(MLM)对16个产量相关性状联合分析
        2.2.5 16个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上位性QTL定位
        2.3 讨论
        2.3.1 产量相关农艺性状QTL定位及多环境下检测的稳定性
        2.3.2 联合数据分析对结果的影响
    第三章 栽培大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及试点
        3.1.2 试验设计及性状测定
        3.1.3 SNP分型及过滤控制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表型变异
        3.2.2 产量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3.2.3 群体结构,遗传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
        3.2.4 LD衰减
        3.2.5 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6 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
        3.3 讨论
        3.3.1 大豆产量性状的表型变异及相关
        3.3.2 群体结构及连锁不平衡对关联分析的影响
        3.3.3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位点及优异等位的挖掘
    第四章 野生大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挖掘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及性状调查
        4.1.2 DNA提取,PCR和SSR标记分型
        4.1.3 表型分析,群体结构控制及关联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野生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
        4.2.2 产量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
        4.2.3 野生大豆群体11个农艺性状与SSR标记多环境下的关联分析
        4.2.4 相关性状关联位点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
        4.3 讨论
        4.3.1 群体结构对关联分析的影响
        4.3.2 野生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QTL的鉴定及稳定性
        4.3.3 野生大豆作为重要的作物改良资源应用价值
全文结论
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扇形大豆世纪1号(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科合绿大豆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 张睿,杨学,金慧,张举梅,吴玉娥,高嫱,周春薇,高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12)
  • [2]陕A群和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遗传解析[D]. 杨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河北省邢台市岐山湖核桃观光园规划设计[D]. 李梦茹.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5]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D]. 木皓可.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6]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董伟.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7]四川主栽桑树品种和土壤因子对桑园AMF群落的影响[D]. 温苗. 西南大学, 2020(01)
  • [8]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D]. 鹿芳媛.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扇形文心兰(Erycina pusilla)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D]. 韩一航.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大豆产量相关性状QTL的遗传解析及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D]. 张怀仁.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扇贝大豆世纪 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