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 - 一门有前途的科学

地理学 - 一门有前途的科学

一、地理学——大有发展前景的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杨慧芹[2](2021)在《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愈演愈烈,人类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和反应已经成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大事。面对危机四伏的生存状态,人类开始积极审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生存?如何发展?这种生态式的绿色思索考验着人类的生态智慧,也引发出波澜壮阔的生态思潮。具体到戏剧理论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期,生态戏剧(Ecotheater)作为一种戏剧思潮和戏剧类型,在生态批评的发源地和研究中心美国悄然兴起,开启了西方戏剧绿色化的进程,之后迅速波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同时,在多元文化生态批评的推动下,生态戏剧批评(Ecotheater Criticism)作为戏剧研究与实践的绿色化构建初露端倪,它绝非一种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艺术革新,而是戏剧研究领域借鉴生态批评的相关成果,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做出的反应,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综合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述将生态戏剧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种戏剧批评立场,倡导从生态整体主义角度出发,衡量与指导戏剧艺术的文学创作实践,注重生态文学批评的介入性与戏剧表演艺术的实践性相结合,形成“以地球为中心”的表演理念,进而以协作对话的方式表现出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共生关系。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七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重点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研究之目的、思路与主要创新点。文学的生态批评正式兴起于1978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逐渐将生态批评引介到戏剧批评研究中,从而促成了生态戏剧批评的产生与发展。本文回溯生态戏剧批评40余年的演变过程与深化趋势,揭示戏剧批评与生态批评相互影响与促进的关系,勾勒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总体上来讲,本文试图对生态戏剧批评领域的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研究,从而丰富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生态戏剧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也为我国生态戏剧批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和理论资源。第一章对生态戏剧批评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学术背景进行总体论述。随着地球自然生态的日益恶化以及人类精神生态的严重失衡,生态学作为解决生态危机的科学基础,其理念的内涵与外延也相应地发生了新变化,形成了从自然学科领域向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广泛渗透。与此同时,人文学科的生态转向也催生出文化生态学、生态伦理学、文学生态批评、生态艺术研究、艺术生态批评等新兴学术领域,不断开辟出新的学术空间和拓展出新的学术维度,并激发出强大的生态智慧和永续的生态价值。正是在生态学多元叠加的跨学科、跨领域的背景下,生态批评得以延伸至戏剧艺术创作与研究领域,力求挖掘出戏剧艺术蕴含的生态智慧、生态理念和生态审美价值,让戏剧艺术成为建构生态文化的重要力量,为建构更为完善而开放的戏剧批评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生态批评的内容与范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对生态戏剧及其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进行详细梳理。本章追本溯源,探讨了生态戏剧及其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旨在厘清生态戏剧批评的源头、演变脉络与发展趋向。20世纪90年代之前,“生态问题和环境主题”不仅在戏剧文学创作中未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在戏剧表演领域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戏剧艺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与生态批评保持疏离。新千年以来,随着西方戏剧界用自己的艺术形式来关注生态话题,其理论框架的建构及学术活动的持续发展,决定了生态批评话语本身必须成长,呈现出从戏剧文本转向剧场景观、剧场表演的发展走势。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朝着生态戏剧的方向努力,我们急需一个有凝聚力的话语框架来组织这种语言,一个明确的、一致的方法论来指导与分析生态背景下的戏剧创作,从而形成生态戏剧批评自身独特的研究范式和方向。戏剧艺术的核心要素依次为戏剧文学、剧场空间与舞台表演,本文第三、四、五章依次围绕戏剧的上述三个核心要素,对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展开历时性比较研究及全面述评,各要素间互相联系又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其错落交叠的非线性发展轨迹丰富了生态戏剧批评的研究内容,拓展了生态戏剧批评的研究空间。具体内容如下:第三章“关于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主要探讨戏剧批评学者基于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戏剧文本和生态戏剧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文学生态批评之火首先在戏剧文学创作与研究领域点燃,引发了西方公众和学术界的关注,响应绿色戏剧文学的强烈号召,也得到了批评家与剧作家的广泛回应。本章首先选取了关于古希腊戏剧作品、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现实主义戏剧作品以及美国当代戏剧作品的生态戏剧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发掘戏剧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或是反生态意识,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关注大自然作为一个实体、事件、背景是如何在作品及其所处的社会与时代中屡屡受到威胁的,反过来,大自然作为被迫的受害者,是如何凝聚戏剧的力量,积极采取行动予以回应。为了进一步丰富论文研究视角,本章运用尤娜·乔杜睿的“生态病理学”、唐宁·克莱斯的“生态导演法”等相关理念,对经典文本的生态戏剧批评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充。最后,本章立足于认可和培育关注生态问题的“生态戏剧”创作,将生态问题、环境事件或危机置于戏剧行动或主题的中心,关注人为的气候变化对个人、地方、区域和全球的影响,号召剧作家和戏剧制作人参与到多元文化社会所面临的全球和本地生态问题中来。总之,戏剧文学生态批评不仅涉及对传统戏剧经典作品的生态重审与重评,而且引发了当代戏剧文学创作思维与方式的革新,并促使生态戏剧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形式。第四章“关于剧场空间的生态批评”,将“物质生态批评”、“浸入式剧场”、“生态整体意识”三者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放在一个整体框架中进行观照,从而阐明构建舞台上的“生物圈”是当代戏剧走向生态剧场的重要契机。随着生态戏剧批评的逐步深入,“物质性”与“物形”对于剧场空间营造的功能,促进了具有绿色意识的剧场批评实践之兴起,剧场也逐渐成为戏剧艺术家和生态批评学者的创意工作室。本章首先聚焦于生态戏剧构作理论。该理论上承戏剧文学文本,下接剧场表演文本,是一种以生态关系为中心的剧场实践,其自身涵盖批评工作(生态、戏剧)和艺术工作(戏剧创作、制作)两个部分,并围绕剧场空间生态化问题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探索:一,从剧场空间视角审视戏剧文本中蕴含的环境信息,使其生态意识和意义变得清晰可见;二,将剧场空间作为一种媒介来处理当代环境问题,创作、设计和制作涉及环境问题和主题的新剧目;三,审视剧场空间作为一种物质性存在,创造自己的生态足迹,减少剧场制作浪费,进而探寻剧场实践的新方法。这一新型的物质主义生态戏剧理论带来了戏剧研究的新范式以及戏剧制作的新方法和新挑战。此外,本章秉承巴里·康芒纳的第一生态学定律“万物与万物相连”,寻求人类和生态系统在剧场空间中的联系,目的在于阐明走进自然的“浸入式生态剧场”,是一种直接参与它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戏剧形式。观众对“浸入式生态剧场”的体验与对物质世界的体验具有同样的真实性,代表了一种生态剧场的发展方向与潜力。最后,本章结合海纳·戈贝尔斯的声音景观作品《斯蒂夫特的事物们》的剧场演出,反衬出无生命物质中的生命痕迹,进而探究在“减速剧场”语境下,地球上非人类生命的“他者”时间,凸显其不同于现代社会人类中心主义时间范式的积极意义。第五章围绕关于剧场表演的生态批评展开研究。当生态剧场试图跨越舞台的边界和剧场的墙壁以连接观众自身与外部世界时,仍然面临着表演框架的障碍。本章首先指明“以地球为中心”的绿色表演范式充分肯定和彰显自然万物的物质性及其施事能力,弥补了剧场表演与生态学之间的距离,继而探寻如何以富含伦理关怀和绿色审美要素的“景观表演”,作为实现人类与特定环境之间有机关联的途径与手段。随后,从“动物参与表演”与“人类表演动物”的双向研究路径出发,探究生态戏剧批评中的“跨物种表演”问题。一方面,“动物参与表演”路径从真实的动物自身具有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出发,运用“即兴表演”的理念,关注动物、动物性与表演的互动关联,逐步发展为生态戏剧表演实践的固有部分,但却无法回避人类单边确立的物种等级关系;另一方面,“人类表演动物”路径则围绕“生成动物”与“物种剧场”两个议题,旨在挖掘动物表演者与人类表演者的内在关联性,并将之整合到各种表演情景中,人类与动物的命运由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伦理观,展现生态系统“万物一体”的生存现实,树立人类生命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围绕生态戏剧批评的独特贡献对其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生态戏剧批评作为生态批评对象的延伸与拓展,成为国际学术界共同关心的学术话题,中国学者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结合我国当代的生态美学观与古代哲学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在国际交流中构建生态戏剧批评的中国形态。因此,对西方生态戏剧批评进行全面与辩证的研究,积累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不仅对我国生态戏剧的现实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戏剧批评研究体系具有鞭策与启示作用。

王梦琪[3](2021)在《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北麓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景观认知不足导致的空间策略失效是其根本原因之一,如何从整体性角度出发,探索能够引导秦岭北麓可持续发展空间策略提出的景观认知方法,已经成为秦岭北麓景观规划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景观特征评价作为一种景观认知工具引入秦岭北麓景观规划流程中,借鉴景观特征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从区域尺度展开景观认知。首先构建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景观认知方法体系,其次进行了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和景观特征判断两个阶段的研究,得到对研究区域景观特征类型和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结果、以及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两方面景观认知结果,最后基于认知结果提出相应的景观空间策略。本论文共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国内外文献综述进行整合归纳,梳理了国内外景观认知以及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景观特征评价作为秦岭北麓景观认知工具的适配性,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结合信息加工理论、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地理学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等相关理论与模型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构建,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借鉴景观特征评价流程框架,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景观认知方法体系;第四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结合室内案头研究内容和实地调研内容,确定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影响景观形成的关键景观特征要素、景观特征描述指标及内容,据此对研究区域进行景观特征分类及分区制图,并在分类基础上进行各景观特征类型主要景观特征的描述和分析,以实现对研究区域景观特征类型以及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第五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结合景观认知内容和景观生态可持续规划目标展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变化阈值鉴定和景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以实现对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的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确定保护、保持、强化、恢复、更新5类景观规划政策目标,得到各景观特征类型规划政策目标分区,据此制定各景观特征类型对应不同政策目标区域的景观发展导则,并提出区域整体景观空间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的5种景观特征类型及各类型景观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结果;(2)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的诊断结果;(3)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景观特征类型的规划政策目标分区、景观发展导则及空间策略。

魏肖杰[4](2021)在《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我国林业发展正处于结构升级和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产业集聚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典型地理特征,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发展组织形式,其对于我国林业产业持续、高效和均衡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机制性影响。论文聚焦我国林业产业地理集聚,分析其集聚特征及集聚机制,研究林业产业集聚对产业经济增长及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地区林业产业政策制定、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论文通过对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梳理,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对林业产业集聚及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分析,确定了研究思路和路线框架,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等方法手段,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等模型工具,较深入地研究了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特征、机理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得到了较丰富和系统的研究结论:(1)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显着,省域层面存在空间正相关性。文中分别采用行业集中度(CR)、空间基尼系数(G)和区位熵系数(LQ)等指标对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状况进行测度,发现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显着,同时区位熵系数还揭示各省域林业产业集聚的演变特征各异;采用莫兰指数I(Moran’s I)验证了我国省域间林业产业集聚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Moran散点图显示这种空间相关性在逐渐增强。(2)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之间存在互动机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各地林业产业集聚内部结构存在差异,依据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构建基于三次产业集聚度的面板数据VAR模型,分别从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同时对比分析了三大地区之间的互动机制差异。(3)空间因素深刻影响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制。通过将空间因素纳入林业产业集聚理论和实证分析,使林业产业集聚机制理论框架更趋完善,实证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各类空间计量模型中,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滞后系数非常显着,关键影响因素如产业基础和劳动力成本等的空间溢出影响也非常明显,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论都为地区间开展林业产业区域合作提供了依据支持。(4)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影响。文中通过理论分析阐明林业产业集聚将通过汇聚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经济增长要素,同时利用其集聚外部性效应,带来林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实证分析发现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符合威廉姆森假说,呈现倒U型特征,存在集聚效应向拥挤效应转化的趋势,但目前还处于左半边区域,通过提高产业集聚度来促进林业经济增长仍然具有广阔的空间;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关联同样深刻影响了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表现,而且林业产业集聚是林业经济增长收敛的关键条件因素。(5)林业产业集聚通过其三种外部性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林业经济增长效率的重要指标,文中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并分析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林业经济增长质量持续向好;理论和实证分析指出林业产业集聚的三种外部性,即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分别通过林业综合技术效率和林业技术进步指标,从产业内技术进步和创新、产业间技术交流和创新、企业竞争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等三个方面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机制类型。依据所得的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地区林业产业集聚;(2)加强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3)因地制宜,发挥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4)充分利用产业集聚的外部性效应,提升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5)加强林业产业的跨地区空间合作,形成林业产业集聚的新态势。

马晓庆[5](2021)在《清至民初珲春城的城市格局研究(1714-1930)》文中研究说明珲春位于吉林省东端,与俄罗斯接壤,分别与朝鲜和日本隔江隔海相望。“一眼望三国”是珲春地理位置的最好诠释。清初,珲春城地处满族的“龙兴之地”,清朝为阻止内地民人流入封禁区,防范朝鲜边民越境,始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在珲春地方设置协领,筑建珲春城,便于管理。珲春城历经雍乾嘉三朝修缮扩建,其城池较小,相对简陋。城内衙署与兵房设施具有数量少、规模小的特点;官兵训练设施、军事防御设施较多,文教设施的设置也是为旗人学习满语骑射而服务的;城中建有衙署,城外设有官祀;民用设施较少,商业设施无甚建设。道咸年间清廷仍然采取封禁政策,防守意识不强,珲春城的发展受限,故珲春城仍只是一个规模较小、行政等级较低、军政一体的边境军事驻防城。咸丰年间《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使珲春海疆尽失,与沙俄陆地接壤,成为吉林省边境的前哨。同治年间,朝鲜边民开始有规模的移民垦居,并愈演愈烈。为应对边疆危机,清廷于光绪七年(1881)设立珲春副都统衙门并筑土为城,管理珲春地区的军事、行政事务。因珲春城是一个北接俄壤、南临朝鲜的边界城,地理位置特殊,长期与朝鲜进行边境贸易。清廷对珲春城的防守意识加强,珲春城的军事地位得以提升。珲春城以土墙作为城垣,并修筑护城壕,城池规模扩大,且有专人常年修缮城池。城内衙署、兵房等设施趋于完善,并形成以珲春副都统衙门为中心、向珲春城的东西南北门辐射建设的特点;军事设施增多;官祀增多且有清真寺出现,文教设施布局初具雏形;珲春地区驿路设施有所发展,电报电线等近代化设施均有建立;珲春城西门内的商业设施分布较多,城外清廷还设有同朝鲜进行互市贸易的通商局等。短短几十年内,珲春城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军事职能扩大、行政职能有所加强、贸易职能初显的边界军事驻防城。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一役后,珲春城大半被俄军焚毁,百废待兴。清廷于清末实行的新政改革,民国政府及地方绅商对珲春城的行政管理、教育建设、农业改良、邮电路政等设施建设的投入,使珲春城进入一个重新建设的时期。光绪三十一年(1905)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的签订,使珲春成为约开商埠。民国年间珲春城正式开埠通商后,其作为边境贸易中心的地位得以巩固,珲春城的近代化发展进程加快。珲春城内公署设施呈现新旧公署并存且交错分布的布局特点;文教布局具有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宗教祭祀布局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邮电设施日益完善,且逐渐近代化;珲春的路政设施日益完善,为珲春城作为各国贸易往来的枢纽奠定了基础;珲春城西门外的商埠地逐渐发展为珲春城的城厢地区;珲春城的外事设施增多,城内外均设有日本领事馆。日、俄两国与我国在珲春城的交涉竞争愈发激烈,西方列强也试图进行宗教渗透,对珲春周边地区乃至边疆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清廷和民国政府的经营下,清末民初的珲春城成为一个行政功能齐全、文教邮电路政设施完善、完全民治意义上的近代化边界贸易城。

邸小松[6](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陆大道,刘彦随,方创琳,陈明星,王姣娥,席建超[7](2020)在《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三大分支学科之一。194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以来,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经历了萌芽、上升、成熟、波动和大发展等几个重要阶段,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和显着成效。经济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旅游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学科领域研究取得了开创性成就,带动了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整体创新和发展。研究所主持完成了系列国家重大任务,在农业区划与土地利用、工业基地建设与交通布局、城镇体系建设与城镇化、区域发展与规划等领域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为服务支撑国家发展战略,引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80年来地理资源所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的建立与成长历程、研究领域、研究队伍和学术成果,以及在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遴选地理资源所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发表的6216篇文献(中文文献4576篇,英文文献1640篇),梳理分析了几个主要阶段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学术成果。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战略,亟需创新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前沿理论、创建交叉新型学科体系,对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治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人地系统科学与国家现代化地理学创新等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考与展望。

冀晶娟[8](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陈彦洁[9](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探索》文中提出高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和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新高考制度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学生们却因缺乏生涯认知而无法做出决策。因此在国家政策和指导意见的推动下,生涯教育逐渐受到关注。但在升学为主要目标的大多数高中来说,独立于高中学科体系的生涯教育单薄无力,缺乏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支撑。将生涯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是当下最高效的生涯教育方式。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科是一个很好的学科生涯教育切入点。地理学科生涯教育不等同于选科指导和职业体验,其旨在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启生涯探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科,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兴趣、学科认知、学科技能和正确的职业观,具备自己做选择(生涯规划)的能力,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本文从文献研究、教材对比和问卷调查出发,分析我国的地理学科生涯教育发展现状,论证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根据新课标的内容和师生们的需求,探讨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的目标、原则,提出了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的发展策略:充分开发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素材、充分利用课堂渗透生涯教育内容、充分完善学校生涯教育的课程体系、充分结合社会力量开展生涯教育活动和充分发挥多元评价和交流分享的作用。在此研究基础上,笔者选取海南省H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学科兴趣、学科认知、学科技能在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教学实践后有显着提高。在教师的教学观察中还发现,地理学科生涯教育不仅对学生的选科倾向有显着的引导作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正向影响学生的地理成绩。

张馨锐[10](2020)在《中国化工产业增长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新建和在位企业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城市制度环境与产业区域环境,带动着产业和企业的巨大动态变化。化工行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的代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也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产业转移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大背景下,诸多化工新建企业顺应时代潮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蓬勃发展。此后“双创”政策的出台,也进一步促进了化工新建企业的成立和增长。但是,在能源、生态、安全等问题日益严峻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制约下,化工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和挑战。因此,加强对化学工业时空动态的分析,进一步明确我国化工产业空间布局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梳理产业、企业演化和化学工业发展、企业增长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对化学工业微观企业增长动态的探讨分析还比较薄弱,因此本文使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以新建企业和在位企业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首先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吸收要素禀赋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专业化多样性、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等相关思想,构建分析的理论框架;其次,通过化工行业区位商等方法,定量测度我国化工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运用地理空间技术手段对我国化工新建企业和在位企业其增长所做出的贡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使用空间自相关对全国化工新建企业增长的时空动态格局演变和集聚特征做出剖析;最后,通过使用Stata软件,构建面板计量模型,将2003年到2013年发展阶段的中国化工企业、化工新建企业、化工在位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找出化工不同类型企业增长因素的共性与差异。通过探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从时空分布格局看,化学工业的空间地理分布总体格局变动不明显,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和区位粘性;随着现代化全面发展,沿海地区由于优越的市场和交通等地理区位优势,化工产业逐步发展起来;化工产业产值增长迅速,规模经济效应的作用突出;部分资源型城市开始出现能源衰竭、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地区发展受阻,考虑以产业转型谋求发展;沿海口岸和开放地区化学工业的增长并没有那么显着,依赖资源型发展的化学产业在进行转变发展时具有相对的渐进式特性;与化工在位企业相比,化工新建企业对化工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显现出来。(2)从计量回归模型结果看:第一,2000年到2013年,化工企业总样本的发展以及子样本化工新建企业、化工在位企业增长受城市制度环境与企业异质性影响明显。化工企业的增长对城市产业环境并没有那么敏感,多依赖于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效益。第二,化工企业总样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的城市制度环境,专业化的产业环境。城市发展经济水平以及人才、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情况都对化工总企业增长具有深远影响。第三,化工在位企业子样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全球化、市场化的制度环境。城市发展的经济水平以及人才、科技、劳动力素质等要素也对化工在位企业增长影响较大。第四,化工新建企业在发展中主要受益于科技进步、人才支撑以及优良的市场化环境。为促进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建议:从国家层面来看,应进一步加强执行“放管服”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化工新企业的建立,激发市场活力,改良在位企业发展方式,增强化工在位企业的竞争力,释放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应注重营造优良的城市制度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在政策上对化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化工企业布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发挥企业规模经济效应,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化工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本身应加强技术研发,通过源头创新来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摒弃老旧的发展思路,坚持绿色发展、节约发展,努力发展成为科技领先型、生态友好型化工企业。且化工企业布局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地方群众的接受心理。

二、地理学——大有发展前景的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理学——大有发展前景的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生态危机与人文学科的生态转向
        一、生态危机根源: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二、人文学科生态转向:现代生态文明观
        三、生态哲学:生态整体主义的伦理观
    第二节 生态的文学观与生态的艺术观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范畴、策略及转向
        二、生态艺术的兴起及其批评策略
        三、生态美学视角下生态的艺术观
    小结
第二章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前期酝酿
        一、后戏剧剧场:剧场整体意识
        二、环境戏剧:多元戏剧空间
        三、哈钦森提出“自然界就是生态剧场”
    第二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初露端倪
        一、李首次提出“生态戏剧”的概念
        二、被压迫者的戏剧:民主与平等意识
        三、草根戏剧运动凝聚生态力量
    第三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星火燎原
        一、雅各布森正式提出“生态戏剧”的概念
        二、《戏剧》期刊发出绿色宣言
        三、从“隐喻化”转向“物质化”
    第四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全面兴起
        一、从生态文学批评到生态戏剧批评
        二、《地方/景观/戏剧》中景观视野
        三、《表演自然》:环境、文化和表演的关联性
        四、“舞台上的地球”生态戏剧艺术节
    小结
第三章 关于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
    第一节 生态批评视角下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一、喜剧与悲剧的生态重释
        二、生态经典戏剧的鼻祖:《人民公敌》
        三、莎士比亚戏剧的三种生态解读
        四、美国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
    第二节 经典戏剧的“生态病理学”诊断
        一、戏剧天生就是反生态的
        二、经典戏剧成为“自然”的镜子
    第三节 经典戏剧的“生态导演法”
        一、环境史视角下的戏剧文本批评
        二、《普罗米修斯》中的“生态傲慢”
    第四节 生态戏剧文学批评的独特贡献
        一、戏剧文学批评中的“地球问题”
        二、戏剧文学批评中的“气候问题”
        三、剧作家的“地方感”问题
    第五节 文化生态学的戏剧文学构想
        一、创造性心灵与戏剧文学创作
        二、戏剧文学中的“视听联觉”
    小结
第四章 关于剧场空间的生态批评
    第一节 生态戏剧构作与剧场空间的生态化
        一、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生成背景
        二、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内涵界定
        三、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实践意义
        四、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整体策略
        五、可持续的剧院设计和制作
    第二节 抵制剧场隐喻,迈向生态剧场
        一、传统剧场美学对自然的放弃
        二、反思剧场中的人造自然
        三、沉浸式环境剧场: 人与环境的新联系
        四、沉浸式生态剧场: 观众的生态想象
    第三节 海纳·戈贝尔斯的无等级剧场空间
        一、时间生态学与减速剧场
        二、景观戏剧中时间与空间场域
        三、《斯蒂夫特的事物们》中的声音景观
    小结
第五章 关于剧场表演的生态批评
    第一节 “以地球为中心”的表演方法
        一、生态表演的产生动因
        二、自然万物的施事能力
    第二节 构建空间化的“景观表演”理念
        一、景观视角下的生态表演
        二、特定场域下的生态表演
        三、城市空间下的生态表演
    第三节 构建跨物种表演的双向路径
        一、将表演理念拓展到动物行为
        二、跨物种表演的生态思想及其实现路径
        三、“动物参与表演”中的伦理问题
        四、人类表演动物:从生成动物到物种剧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现实问题与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2.3 研究单元范围的确定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景观认知相关研究
        1.5.2 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研究
        1.5.3 景观特征评价作为秦岭北麓景观认知工具的适配性分析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景观认知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景观认知基本概念
        2.1.2 景观认知相关理论
    2.2 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2.1 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概念
        2.2.2 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理论
    2.3 基于基础理论的分析框架构建
    2.4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构建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阶段方法和内容
        3.2.1 室内案头研究阶段
        3.2.2 实地调研阶段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阶段方法和内容
        3.3.1 景观特征判断目标确定
        3.3.2 景观特征判断内容确定
    3.4 本章小节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
    4.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形成机制分析
        4.1.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演变概况
        4.1.2 自然演替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4.1.3 人为干扰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4.1.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影响要素及相互作用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关键景观特征要素确定
        4.2.1 关键景观特征要素分类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3 关键景观特征要素分析
    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及分区制图
    4.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描述指标确定
    4.5 景观特征类型和主要景观特征识别结果
        4.5.1 乡村聚落景观
        4.5.2 城镇工业景观
        4.5.3 山地密林景观
        4.5.4 田园风貌景观
        4.5.5 河滩农田景观
    4.6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
    5.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目标和内容
    5.2 景观特征变化阈值鉴定
        5.2.1 景观特征变化研究方法
        5.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5.2.3 景观特征变化及阈值鉴定
    5.3 景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5.3.1 评价体系构建
        5.3.2 生态敏感性评价
        5.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5.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5.4 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诊断结果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规划政策目标
    5.6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发展导则
    5.7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空间策略提出
        5.7.1 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保持和更新
        5.7.2 山地密林景观——保护、强化和恢复
        5.7.3 河滩农田景观——保护、恢复和更新
        5.7.4 城镇工业景观——保持和更新
        5.7.5 田园风貌景观——保护、保持和更新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6.3.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6.3.2 本研究的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附录-Ⅳ 实地调研表
致谢

(4)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
        1.4.2 产业集聚及林业产业集聚
        1.4.3 林业产业集聚空间范围界定
        1.4.4 林业经济增长及其效率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的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聚理论
        2.1.1 静态视角的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2.1.2 动态过程视角的产业集聚演进研究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 经济增长理论
        2.2.1 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2.2.3 内生经济增长研究
        2.2.4 经济增长效率测度研究
    2.3 理论评述及研究启示
第三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概况及测度
    3.1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3.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及比较
        3.2.1 产业集中度(CR_n)
        3.2.2 空间基尼(G)系数
        3.2.3 区位熵(LQ)系数
    3.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3.1 林业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判断
        3.3.2 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研究
    4.1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的初步考察
        4.1.1 林业产业集聚度内部结构分析
        4.1.2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度的区域差异
    4.2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理分析
        4.2.1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的直观考察
        4.2.2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理分析
    4.3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4.3.1 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
        4.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5.1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理分析
        5.1.1 产业集聚的基本逻辑
        5.1.2 构建林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5.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制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5.2.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6.1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衡量及其空间差异
        6.1.1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衡量及描述分析
        6.1.2 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6.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6.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6.3.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6.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7.1 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和分析
        7.1.1 测度方法
        7.1.2 测度指标的描述分析
        7.1.3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7.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7.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7.3.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择
        7.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5)清至民初珲春城的城市格局研究(1714-193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史料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和不足
    (六)相关概念界定
一、清前中期珲春城的城市格局(1714——1858)
    (一)珲春城的初建缘由
    (二)珲春城的建设
    (三)珲春城的布局特点
二、晚清珲春城的城市格局(1858——1900)
    (一)珲春城的城市布局变化的时代背景
    (二)珲春城的扩建、新建
    (三)珲春城的布局特点
三、清末民初珲春城的城市格局(1900——1930)
    (一)珲春城布局变迁的背景
    (二)珲春城的重新建设(1907-1930)
    (三)珲春城的布局特点
结语
附录
    附图1:嘉庆二十五年(1820)珲春地区地图
    附图2:《吉林边防境域图·珲春舆图》
    附图3:《珲春市街图》
参考文献
致谢

(6)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一)“奠都”的考量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来源
附录二 表格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7)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学科发展与建设历程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学科研究进展与学术成就
    3.1 人生地理与经济地理组时期(1940—1957年)
        3.1.1 专业文献综述
        3.1.2 学科建设和研究内容
        3.1.3 主要贡献和成就
    3.2 经济地理研究室时期(1958—1982年)
        3.2.1 专业文献综述
        3.2.2 学科建设和研究内容
        3.2.3 主要贡献和成就
    3.3 经济地理部时期(1983—1999年)
        3.3.1 专业文献综述
        3.3.2 学科建设和研究内容
        3.3.3 主要贡献和成就
    3.4 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部时期(2000—2008年)
        3.4.1 专业文献综述
        3.4.2 学科建设和研究内容
        3.4.3 主要贡献和成就
    3.5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时期(2009年以来)
        3.5.1 专业文献综述
        3.5.2 学科建设和研究内容
        3.5.3 主要贡献和成就
4 学科发展展望

(8)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9)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中教育发展的需要
        1.1.2 生涯教育发展的需要
        1.1.3 高中地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2.1 研究意义
        1.2.2 创新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核心概念
        1.4.1 生涯教育
        1.4.2 学科生涯教育
        1.4.3 职业成熟度
    1.5 理论基础
        1.5.1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1.5.2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1.5.3 情境学习论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图
2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现状
    2.1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相关内容分析
        2.1.1 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相关内容
        2.1.2 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相关内容
    2.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2.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的原则、目标和策略
    3.1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原则
    3.2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目标
        3.2.1 总目标
        3.2.2 分段目标
    3.3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活动策略
        3.3.1 充分开发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素材
        3.3.2 充分利用课堂渗透生涯教育内容
        3.3.3 充分完善学校生涯教育的课程体系
        3.3.4 充分结合社会力量开展生涯教育活动
        3.3.5 充分发挥多元评价和交流分享的作用
4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实践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3 部分教学实践案例
        4.3.1 课堂教学——开学第一课
        4.3.2 课堂教学——习题编制
        4.3.3 职业体验型活动——海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4.3.4 职业访谈型活动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职业成熟度
        4.4.2 学科兴趣、学科技能、学科认知
        4.4.3 效果和反馈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二 高中学科生涯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
附录四 高中地理学科生涯教育现状调查
致谢

(10)中国化工产业增长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新建和在位企业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产业转移
        1.1.2 新建企业和在位企业的地位
        1.1.3 “双创”政策的促进
        1.1.4 化工行业的特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3.4 研究方法
    1.4 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
        1.4.1 概念界定
        1.4.2 数据来源
2 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工业区位理论
        2.1.2 人力资本理论
        2.1.3 “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1.4 要素禀赋理论
        2.1.5 环境规制理论
        2.1.6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2.2 理论分析框架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企业空间动态研究进展
    3.2 企业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3.3 国内外化工行业的相关研究
    3.4 文献评述
4 我国化工产业增长时空演变及集聚特征
    4.1 化工产业发展历程
    4.2 化工行业产值占比及变化
    4.3 化工产业集聚特征
    4.4 我国化工企业时空分布演变
        4.4.1 化工企业时空分布差异
        4.4.2 化工新建企业时空分布差异
        4.4.3 新建企业成立率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化工企业增长时空动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变量选择与解释
    5.2 模型运行
    5.3 回归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地理学——大有发展前景的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D]. 杨慧芹. 山东大学, 2021(11)
  • [3]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D]. 王梦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D]. 魏肖杰.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5]清至民初珲春城的城市格局研究(1714-1930)[D]. 马晓庆.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6]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J]. 陆大道,刘彦随,方创琳,陈明星,王姣娥,席建超. 地理学报, 2020(12)
  • [8]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9]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学科生涯教育探索[D]. 陈彦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10]中国化工产业增长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新建和在位企业的视角[D]. 张馨锐. 河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地理学 - 一门有前途的科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