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代孟荀与鲁学、齐学的关系——兼与王宝轩先生商榷

论汉代孟荀与鲁学、齐学的关系——兼与王宝轩先生商榷

一、试论孟子、荀子与汉代鲁学和齐学的关系——兼与王葆玹先生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李玲玲[1](2021)在《西汉元、成时期的政治文化变迁与文学风貌》文中研究说明元帝、成帝时期是西汉政权由盛而衰的转折期。这段时期一方面皇帝平庸、宦官外戚专权,导致政治昏暗;另一方面,经学进入极盛时代,儒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积极将政治理想付诸实践。复杂的社会环境投射于文学,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呈现出新的风貌。此时期阴阳灾异说盛行,元帝、成帝因灾异而发的“罪己诏”明显增多,罪己诏具有缓和天人关系、调合阶级矛盾的功能,同时在“罪责”承担的反复宣告中,确立了皇帝的合法化君主身份。臣属的奏疏更着重于理想政治模式的构建,以灾异谴告作为工具,表达政治诉求。以宗庙和郊祀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将礼治作为社会改革和实践的重点,试图建立更合“礼”的、“纯任德教”的社会制度,此阶段的奏疏极具批判讽谏精神和挽救衰世的执着。“致太平”的使命感和对天命的关注,形成“周公辅成王”和“禅让”两大主题。两个主题的影响相互叠加,推动了莽新代汉的进程。此阶段,经学的发展对四言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焦氏易林》以诗体的形式解《易》,是此时期经典文化与世俗文化结合的典型。韦氏家族和《鲁诗》韦氏学发展中的相互促进,展示了元、成时期经学背景下儒生学术背景、仕途发展和家族实力扩大之间的互动。随着盛极一时的武帝时代的结束,与帝国气象同步发展起来的汉大赋显示出了与社会的不适应性,汉赋已形成的铺张扬厉之美无法适应社会新的审美要求,“炫耀才智”的发展倾向也无法实现时人以赋参与政治活动的功能期待,汉赋创作陷入低潮。西汉后期颂、箴、铭等文体的发展,虽然在文体学史上尚处于边界不十分明晰的早期阶段,但是创作中也表现出了对各自功能的不同追求,逐步走向“异用”,为东汉时期相关文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主持的大规模典籍整理工作,是对西汉以来学术系统的一次全面梳理,也对文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确立了“崇经”的评价标准,和子书的写定本,为后世着述的创作和整理提供了示范。在诸子的分类中,小说家有明显的特殊性,对小说文体的来源、特征、语言风格、社会评价等都具有长远影响。作为刘向子书的创作实践,《列女传》以经义为标准,服务现实政治和社会教化,成为了解汉代子书创作情况的重要媒介。另外,作家与作品的对应关系的确立,反映了此阶段文学观念的发展新变化。

闫咚婉[2](2021)在《黄帝神话传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历程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的演进历史。在历代史籍中,黄帝是一位集武功、发明、盛德等于一身的圣王典范;在汉画像石中,黄帝时而是威严的天神,时而是凡人羡慕的升仙者;在道教文献中,黄帝是一位潜心修道、拥有道门法术、升天得道的宗教偶像;在俗文学作品中,黄帝是一位垂衣裳而天下治,有道、有术、有德的明君。可以说黄帝神话传说在历代的发展中呈现出形象多元化、事件丰富化、意义多重化、体裁多样化的特点。黄帝神话传说的内涵实则为不同时代文化的内容体现,例如民族的思维模式、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民众的信仰需求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立足于讨论这样的黄帝形象——存在于历史、文学等书面文献,民间口承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的“黄帝”,不对其作历史真实性的专门考证工作。本文无意于对黄帝神话传说进行古史考据方面的突破,而是希望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中,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丰富的黄帝神话传说文本为基础,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利用,展现黄帝神话传说在不同时代的面貌以及以重要人物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叙事活动。发轫于民族觉醒初期、古史考辨运动中的黄帝神话传说研究,其发展不仅与国家政治、文化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各个参与学科的研究趋势也密不可分。历史学、古代文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不仅为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同时也从不同视角诠释了黄帝神话传说之于上古史建构、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民族精神构筑等的重要意义。全文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第一章到第四章,以阐述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历程为主。第一章围绕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展开叙述。以《山海经》为代表的黄帝故事展现出黄帝神话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其后的《左传》等史书中又呈现出古史传说的面貌。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盛况,诸子所载的黄帝神话传说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在记录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已经显现出“造神话”的主动性。这一时期黄帝身份的建构以祖先与圣王最为典型,先秦时期的黄帝神话传说,为汉及以后的黄帝神话传说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围绕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进行叙述。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具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出现在正史《五帝本纪》中,二是出现在汉代流行的谶纬神话中,三是保存在汉画像石中的神话内容。汉代是中国古代神话发展的高潮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深受汉代政治文化、社会信仰等影响。黄帝既是上古五帝之首,又是感生圣王,同时还是显赫的天神与升天的仙人。汉代黄帝神话传说呈现出多态性的发展特征,极大地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为黄帝最终形成华夏民族始祖与道教创教道宗两大民族文化代表提供了契机。第三章围绕道教文化影响下黄帝神话传说的演变与因此衍生的神话文本类型展开叙述。汉代以后,黄帝神话传说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道教化。道教自汉末兴起发展至唐成为国教,在宋代又备受统治者推崇。因此道教文化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影响成为唐宋时期黄帝叙事发展的主要背景。道教信仰影响下黄帝形象由最初的黄神演变为道宗,在道教文献中,他不仅是道门各类法术的重要传承者,更是当时为与佛教对抗而塑造的宗教偶像。围绕黄帝形成的道教神话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类型,在传统故事类型的基础上浸染了宗教意味所以更加生动。对道教黄帝神话文本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信仰。第四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由雅至俗的发展变化展开叙述。从中国古典神话的载录规律来看,文献性质的“雅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黄帝神话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俗化”品格。在宋代以及明清时期俗文学的大力发展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充分的俗化发展。宋代史学新变中上古史的重新整理、民间讲史之风的盛行等背景为它提供了契机,在讲史话本、早期文人拟作以及章回小说等俗文学类型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演绎。这一“俗化”运动,在保存旧情节、编创新情节的过程中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同时也完成了在民间普及上古历史、传承神话资源的任务。下编为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以黄帝神话传说中与黄帝密切相关的三组人物关系及其事迹展开讨论。客观来说,人物只存在于关系和行为中(1),探讨它们对神话传说叙事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把握黄帝形象、事迹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的故事展开论述。炎、黄神话主流意义的生成来源于中华民族追溯民族起源的客观需要,先秦、秦汉时期炎、黄神话的书写是其主流意义生成的基础,因此该时期的炎、黄神话传说是本章的聚焦点。重点对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异德之战的发生与意义等进行分析,展现二者形象向民族始祖发展的过程。第六章围绕黄帝群臣神话传说展开叙述。上古神话中君臣治世神话传说滥觞于此,君臣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文化的折射,同时群臣集群形象构成的“叙事母题”是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对群臣形象及事迹的集中探讨,可以有效揭示黄帝神话传说中的政治意义,并且挖掘黄帝帝王形象建构的内部逻辑。第七章以女性视角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进行解析。20世纪中期兴起的女性主义神话学,使得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转向上古神话中的女性问题。在上古帝王神话中,女性往往处于话语的边缘。帝妃与帝女的形象在帝王神话中总是作为附属角色存在,反映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史影。从嫘祖养蚕之功、嫫母巫觋之责、三女助父事功等女性对黄帝部族发展的贡献中皆可得到印证。同时黄帝三女传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叙事,对三女故事流传演变过程的关注,可以形成典籍与民间叙事的对话空间,进一步探讨民间神话传说的演变规律。

黄宁宁[3](2020)在《先秦时期《春秋》学思想观念研究 ——以《左传》、《谷梁传》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与思想学术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由宗法封建制基础上的城市国家向官僚郡县制基础上的广土众民国家转变,同时在思想学术上也由王官之学向六艺百家之学转变。《春秋》是鲁国的编年体史书,孔子将《春秋》作为教授学生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文本,并将《春秋》纳入到其所整理的经典系统中去,使得《春秋》由史家之学转变为经世之学。孔子继承发展了《春秋》的批判性,通过对史事的分析进行褒贬予夺,并通过《春秋》表达自己对于正义、良善的理解,对于实现良序、善治的志向,实质上体现了文明的自觉,是对文德之道的承续与发展。孔子的关注焦点集中在政事与人伦,以礼、德作为阐释《春秋》的核心理念。通过对礼义的分析,孔子强调正名,主张自上而下的社会政治秩序,并对当时的社会改革秉持反思与损益的立场。孔子以人文理性的精神解析《春秋》,并以忠信、仁义作为公共道德的重要内容。在孔子解析《春秋》的基础上,《左传》、《谷梁传》顺势展开,实现了《春秋》学由以史通经到以义释经的转变。《左传》以史通经,将各种题材的史料融为一炉,创造了全新的史学形式。以文辞、评论和书法义例作为解说《春秋》的重要方法。《左传》藉事明义,表现春秋时期两百多年间以周室之衰、侯伯之兴、卿族崛起为主要内容的变迁大势。《谷梁传》以义释经,注重经世之志,以义、道、正作为阐释《春秋》的核心理念,重视古道,推尊鲁学,承续孔子之志,并阐扬周道,其实质是在坚持以爱人为本的人伦之道。《左传》重视正时以顺事,一方面注重对各种灾害异象的记载,但又表现出明显的人文理性精神,并提出了以“三不朽”为主要内容的对于安身立命的终极思考。《谷梁传》以时月日例进行褒贬予夺,以王道贯通天人,而且较少言及灾异,多通过礼制和阴阳观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同时主张贞顺性命,将天道与性命贯通起来,并认为所有人在性命的禀赋上是平等的,只是因为阶层之别而有尊卑之异。《左传》认为礼制是一种根基于社会深层结构的社会体制和运行方式,一方面对春秋时期所进行的诸多社会改革提出批评与反思,一方面又抽绎出礼制的精义,并希望将当时的社会变革纳入到礼义的规范中去。《左传》主张尊卑上下有序的社会政治秩序,认为国家之间应该以礼义相处,并且以史家客观、通达的态度对待华夷关系。《谷梁传》注重以尊尊、重继嗣、亲亲、男女之别为内容的礼义之道,同时有着强烈的“存中国”的思想,一方面严防华夷之辩,一方面讬“狄秦”以反思当时诸国所进行的旨在富国强兵的社会改革。《左传》提倡君臣相协的共和行政,认为社会各个阶层之间有着相互的权利与责任,对春秋时期频发的“弑君”现象提出了比较开通的看法,并重视盟誓在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左传》有着突出的人本思想,既表示对于众人力量的注重,也提出了执政为民和得民者得政的重民思想。《谷梁传》倡导王道之义,以王道为权衡,对于社会各个阶层不符合礼义的行为都进行批评贬谪,主张以和而不同为特质的社会公义。同时有着突出的重众贵民的思想,认为众人之志是社会公义的体现,认为得众为贤,并给予众人以道义之高、执杀之权。《谷梁传》注重在农业生产、赋税、徭役、兵役等方面保护民生,并提出了保民而王的思想,认识到民众力量对于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左传》以实解《春秋》,注重对为政思想的撰述,重视典制、任官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明德慎刑的为政思想,注重选贤任能,同时有着丰富的军事思想,认识到战争对于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并且重视武备。《谷梁传》注重治道,主张在选用贤能与亲亲之间维持一种平衡,而且注重社会分工,一方面重视国家建设,一方面也反对政府对社会正常运行的过度干预。《谷梁传》提倡兴义师,主张文教武备并重,重视对军事规律的探讨,主张兴仁义之师以征伐无道。《左传》重视对于德行的讨论,对于以公义、诚信为内容的忠信之道多有表述,对于强调忠义、爱人的仁义思想也有很多论述。《左传》还重视义利之辨,强调德义为利益之本,并且表现出义利之辨与当时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紧密关联。《谷梁传》注重对德义的阐扬,主张忠孝之义,认为当两者出现冲突的时候当以忠义为重,并提倡复仇之义。同时高扬仁义爱人之道,在面对战国时期功利主义和强战兼并盛行的社会形势时,严防义利之辨,反对因利而败义。《春秋》学在先秦时期的形成与发展,由《左传》到《谷梁传》的顺势展开,体现了由基于共和行政的君子之德到基于王道正义的仁爱之志的发展,体现了《春秋》学在社会大变革中结出的精神果实,本质则是人文理性的爱人之道。

周小宁[4](2020)在《齐鲁士人与昭宣之治》文中研究指明西汉是儒家经学形成的时代,齐鲁之邦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汉武帝“独尊儒术”、“置五经博士”、“举孝廉”是汉家“王霸”之术在取士制度上的必然选择,士人阐释儒家经典的话语获得了霸权地位,齐鲁由此成为“万方中毂”之地。昭宣短祚,承武末亡国之失,士人阶层在此断裂时期实现了质的平稳的变革。昭宣时期的士人最终转型为承担着儒家正统意识形态的兼具文化活动和行政事务的“士大夫”官僚阶层。齐鲁士人代际承习儒学的传统,使其获得了入阁登坛的地域文化优势。昭宣时期宣扬“王道”的齐鲁士大夫成为政治文化的创造者、政治决策的参与者、政治势力的组织者,发展为朝廷新生的中坚力量,调和着社会的统治危机。昭宣时期的盐铁会议与石渠阁会议是齐鲁士人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参政,是儒家意识成为汉代正统意识进程中的关键插曲。“盐铁会议”是对武帝末期亡国之失的一次拨乱反正,汉廷统治开始表现出“守文”之势。盐铁会议上的郡国士人与“有司”共商国是,开启后世士大夫政治体制的滥觞。“石渠阁会议”中的齐鲁士人,“通经”“致用”于孝宣时政,流化天下,致于洽平。“石渠阁会议”由宣帝亲裁,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制宪会议,在西汉中后期政治“守文”转型的过渡中起到稳定器的作用。两次会议共同推进了帝室与士大夫共天下局势的形成,从而构建出“士人政府”的政权组织形式。齐鲁士人在政治角逐中,不断影响着政治制度和政治形态的发展,反之,随着帝国政治体制的波动变迁,齐鲁士人逐渐转化为汉廷统治中特殊的政治势力。齐鲁士人与“士大夫”政治体制的良性互动,将儒家的“礼治”精神与帝国的“法治”精神牢牢地结合起来,强化了“大一统”的国家政治意识,催生了“昭宣中兴”。

李鑫[5](2019)在《汉魏时期齐鲁《诗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儒家六经之一的《诗》,又称《诗三百》,西汉时期始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这三百多首古老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从多方面揭示和反映了西周迄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因而也极具文献学和历史学价值。汉魏时期是儒家经学的奠基时期,也是《诗经》学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时期。此时《诗经》学的繁荣和发展主要有赖于齐鲁籍学者的贡献。本文依据《史记》、《汉书》等相关文献,并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汉魏时期齐鲁籍学者的《诗》学研究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和探究。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荀子与汉初《诗经》学。首先通过对荀子生平事迹的考察来论证荀子是齐鲁文化发展、传播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次对荀子与鲁、齐、韩、毛四家《诗》的传授渊源展开具体说明。第二章至第五章则分别阐述了汉魏时期齐鲁籍学者与鲁、齐、韩、毛四家《诗》学的发展概况,这四章即为本文的主体部分。通过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共考得齐鲁籍学者61人,其中《鲁诗》学者24人,《齐诗》学者12人,《韩诗》学者11人,《毛诗》学者11人。由于文献散佚及其他诸种原因,部分学者的资料匮乏难觅,但笔者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之上力求全面,对四家诗的初创人申公、辕固、韩婴、毛公以及《诗》学贡献突出的郑玄、王肃等人均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和酌量。第六章为汉魏时期《诗经》学博士研究。本章不仅概说了“博士”一词的渊源及“博士”制度的流变过程,肯定了齐鲁博士在议论、制礼、传道授业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亦以前文统计的23位齐鲁籍《诗》学博士为研究基础,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搜集、考察及判断,对26位非齐鲁籍博士的籍贯、师从、出处等情况作出了相应的考证和材料整理,尤其对《齐诗》学的代表人物翼奉《诗》学思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究。

薛璞喆[6](2016)在《章学诚学术思想研究 ——以《文史通义》为中心》文中提出本文以章学诚《文史通义》为中心,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探讨,共分八章。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清代是传统学术思想总结的时期,学者们较为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前人的学术思想成果,但是其研究方法也暴露出了博古而不通今、难识古人之大体等局限性,章学诚提出打破经、史、子、集的“门户”之见,从整体和全局把握古代学术思想史的发展脉络,独辟了学术思想研究之蹊径。章氏学术思想中的“义”源自于其父章镳、“通”源自于启蒙老师柯绍庚先生。他提出“识古人之大体”的主张,并运用于方志编撰,是其学术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章氏的学术思想经历了由空谈义理、驰骛空虚到先徵实后义理、求真务实的转变,这主要得益于戴震和朱筠,他沉潜约八年后始撰《文史通义》,标志着章氏学术思想的最终形成。《文史通义》的撰述宗旨是以古代积累的学术成果为考察对象,条辨学术源流,评论历代群言得失,主张从整体把握,明学问本真之道。《校雠通义》的撰述宗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将经学、史学、文学、诸子之学等汇为一体,从中寻找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脉络。章学诚的学术思想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一脉相承至晚清的时代产物。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是以学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中国古代学术诞生于有文字记载之后,学术汇于一是萌芽阶段的主要特征。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经学的独尊地位,尊经的学术观念也由此形成。《史记》是尊经观念下的产物,其“厥合六经”而“成一家之言”,彰显了学术汇于一的观念。魏晋南北朝时,由于文笔才华成为了世家大族高贵生活的点缀和追求文义成为寒族进仕的主要阶梯,使原先依附于经学下的“文”异军突起,学术思想也由尊经转向崇文,生活于南朝宋齐间的刘勰,率先提出了以文为核心的学术理论,所撰《文心雕龙》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将经学、史学、方技、天文等学术成果统归于文,初创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至隋唐,伴随着唐代帝王史学意识的觉醒和史馆制度的建立,史学异军突起,学术思想由崇文逐渐转向重史,生活于唐中宗景龙年间的刘知几,率先提出了以史为核心的学术理论,所撰《史通》以史为核心的学术思想,继承了刘勰《文心雕龙》以文为核心的学术理论,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内涵。宋代以后,很多学者主张摒弃训诂笺释之法而倡导探究经旨义理,学术思想也由重史转向偏重义理,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这为章氏《文史通义》文史汇通学术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章学诚对学术史源头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其主张所有学术成果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的思想,多有借鉴启示意义。其中,六经是政教典章,三史是指《诗》、《礼》、《春秋》,六经演而为三史。《春秋》是纪传正史之源,《礼》是典章制度之源,《诗》是文辞诗赋之源,它们是中国古代学术史的源头。章氏指出,《诗》是文的源头,《春秋》是史的源头,强调史学在经学之前,又多得经学之遗,而集部之学则是子部之流变,依此大致可以缕析为史学和文学两大体系。章氏“文史”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他对中国古代学术成果重新认识基础之上的,因而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依学术源头而统合、依学术类别而统分是章学诚学术思想体系构建的原则,他所认为的学术源头,主要是指《诗》、《礼》、《春秋》;学术类别,则主要是指文、史两大学术体系。章氏学术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他认为经部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理论,史部是儒家思想的历史得失,子部是儒家思想外的学说,集部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儒家思想,而汇通四部之学足可明义,这就构成了章氏学术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同时,章氏特别强调融会贯通和“交相裨益”的学术方法论,以及延伸出来的以文证史和以史裨文两种具体方法,这开启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新思维。章学诚提出的先秦学术由“官师合一”走向“官师分途”的特点;汉魏六朝学术“通经传学”的特点;隋唐学术“纷然无统宗”的特点;宋明学术“有道而无器”的特点;清代乾嘉学术“考证过当”的特点,都具有深远的学术眼光,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特质。章学诚汇通明义和“交相裨益”的学术思想最有学术价值,前者与近代学者倡导的新史学多有契合之处,后者则是主张不同类别之间的互证通义,对近现代学者的影响较大。而“沉潜不足”和“高明有余”则是章氏学术思想的主要不足之处。总之,笔者认为,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文心雕龙》、《史通》和《文史通义》是三部有着继承关系的学术理论着作,其中《文史通义》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作了最为全面的总结阐释,堪称集大成者。章学诚所提出的文史汇通学术思想,既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一脉相承至晚清的产物,又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体系形成的标志。

王法强[7](2015)在《早期儒家齐学与鲁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早期儒学在不同文化圈内传播,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地域化形态,然而相关研究却相对薄弱,所以本文选取了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形态:齐学与鲁学作为研究对象。欲通过对齐学与鲁学的产生、发展过程,思想特征的异同比较,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等层面,从纵横两个维度全面展现早期儒学的精神面貌。该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以第二章齐学与鲁学的异同比较为重心,前后两章为其思想延伸。第一章,主要探讨了齐学与鲁学何以产生,其内因外缘如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儒学源出于邹鲁文化圈,由于受到深厚的礼乐文化传统与尚仁好学的社会风气的影响,获得了较为纯粹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严谨、保守风格的鲁学。而儒学在齐文化圈内传播,务实开放、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促使其积极调整自身,从而形成了兼采诸家之长、应时创新的齐学。总体看来,齐学与鲁学的共同性要大于差异性,而且存在着交融互补的密切关系。第二章,主要进行了齐学与鲁学的异同比较。通过对齐学与鲁学演变历程的简要梳理,分析归纳了它们异同关系产生的原因。由于齐学与鲁学的主体思想都属于儒学,对其进行共同性比较,便可转化为探讨儒家之为儒家的基本特征。大体而言,齐学与鲁学的共同性特征可概括为:宗师仲尼、祖述尧舜,尊奉六经、经典传承,仁爱民本、礼乐教化,修身齐家、经世致用等。然而,齐学与鲁学的差异性特征不容忽视,对其进行比较反而更能凸显出它们的思想特色。所以本文分别对其核心价值观、道德来源说、处世态度、治国理念、天人关系等层面展开了较为详细的比较研究。其中,齐学与鲁学核心价值的比较最为突出,一是由于仁义与礼义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又因为它们最能够代表齐学与鲁学思想差异,因而是本文立论重心。当然,其他层面的差异也都能反映出齐学与鲁学的思想差异。第三章,主要探讨了齐学与鲁学的历史影响以及其思想特征的现代价值。虽然齐学与鲁学作为独立的地域文化形态,在儒学上升为官学后逐渐消隐,但其独特的治学风格却一直在我国古代的学术发展中延续下来。不仅影响了汉代经学中的齐学与鲁学两派,而且还与“汉学”与“宋学”等中国古代学术风格密切相关。齐学与鲁学的思想特征,诸如其核心价值观、天人关系、学统与道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进而凸显了齐学与鲁学的现代价值。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早期儒学两大地域形态的异同比较,不仅深化了对早期儒学内部思想差异的认识,而且还初步探讨了儒学地域形态的产生、发展以及其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等问题,丰富了早期儒学的纵向比较,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陈钊[8](2015)在《石渠阁会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元前51年,汉宣帝在皇家图书馆石渠阁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学术会议,萧望之等五经诸儒二十三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过程记录称为石渠阁论,大部分已经散佚,但尚有只言片语流传后世。会议结果增设博士至十四人,比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更进一步,并对经学产生一系列影响。本文第一部分,以参加会议的二十三名儒者为为线索,理清他们的师承脉络,分析五经诸儒参加会议各自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他们在宣帝朝所做的事件,反映他们的思想状况,探析和石渠阁会议召开的联系,从而拓宽石渠阁会议研究视野,弥补会议记录散佚而造成的文献资料缺乏,证据缺乏的问题。第二部分就石渠阁会议残存的礼学遗文,以吉﹑凶﹑军﹑宾﹑嘉五礼的顺序进行叙述,通过对五礼的理解,解读石渠礼学遗文。结合汉宣帝本人的事迹,深刻认识石渠阁会议的礼学思想对汉宣帝政治统治的关系,加深对石渠阁会议理解。第三部分重点探讨石渠阁会议对汉代经学的影响,主要从博士官﹑齐学和鲁学﹑灾异符瑞﹑章句之学四个经学研究常提常新的方面,分析石渠阁会议前后汉代经学发生的变化,使石渠阁会议的研究更加完善。

马鹏翔[9](2014)在《君子与名士—汉晋士人理想人格转型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理想人格的建构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基本问题,先秦诸子尤其是儒道两家对此有特别的贡献,君子与名士就是在儒道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两种重要人格类型。君子是一种道德型理想人格,它由先秦儒家所建构,为两汉士人所尊奉。名士则是一种审美型理想人格,它是儒道思想交融冲突的产物,为魏晋士人所崇尚。本文以君子和名士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两汉君子是如何转型为魏晋名士的,从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和士人阶层的变迁和交互影响中探究这一时期士人理想人格转型的原因和过程,并揭示不同阶段的士人理想人格的特质。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将本为贵族通称的君子改造为一种人格类型,希望成为新崛起的士人阶层的理想人格,由此重建尊卑有序、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孔子所建构的君子人格以仁礼兼备为基本内涵,其后的儒者从“仁”和“礼”两个方向不断深化和丰富君子人格的内涵,并将其与天道相连接而获得终极价值。君子人格在社会上的落实需要政治制度的保障,汉武帝接受了经过董仲舒改造后更适应大一统政权需要的新儒学,将之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并建立以儒家思想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初建了名教世界,士人阶层由此转变为信奉儒学的士大夫阶层,君子人格逐渐兴起并在盐铁论会议上有所表现。到了东汉前期,以白虎通会议的召开为标志,一个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名教世界得以确立,君子人格成为整个社会崇尚的理想人格。东汉中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政权,破坏了名教世界的基础使之不断衰微。在与黑暗政治的抗争中,士大夫阶层中的清流集团彰显了君子人格的道德力量。伴随着名教世界的不断衰微,名实乖离的现象日益严重。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对名声的追求,使道家、法家思想以及人物品鉴之学受到重视,在士人中间开始流行隐逸之风和通达之风,名士人格也从君子人格中分化出来,出现了作为魏晋名士先导的汉末名士。汉末大乱及曹魏的名法之治和通达之风使君子人格陷入困境,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为门阀士族的崛起提供了保障。在正始时期,以道家思想为底蕴、以会通儒道为主要特征的魏晋玄学开始兴起,形成了以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人格。正始名士重老学,倡言以无为本,不废名教;竹林名士重庄学,追求率真自然,反对虚伪名教。两晋时期门阀士族占主导地位,因追求畸变的名士人格导致社会风气的严重败坏,引起了他们的自我反思。向郭的《庄子注》调和了自然与名教的紧张关系,提供了更为适合士族需要的人格理想。在东晋的门阀政治下,这种玄儒双修的理想人格为社会普遍崇尚,同时佛教思想也渗透其中,名士人格得以定型,名士风流在政治、清谈、艺术、交际等方面都得以彰显。君子和名士两种理想人格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士人关注社会和德行,多崇尚君子人格,而当其衰落的时候士人更关注自我和才情,多崇尚名士人格。

李静[10](2013)在《两汉时期的琅邪儒学》文中认为两汉时期琅邪地区儒学在中国儒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琅邪地区的儒学是齐鲁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琅邪名称的由来,史书中无明确记载,从出土的印章、封泥来看,“琅邪”属官方文书正式用字,而“琅琊”“琅琊”则多在民间流传。唐以后“琅邪”作为行政区划名称不复存在,“琅邪”两字在正史史书中的记载也就不多见了。两汉时期“琅邪”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经历了属诸侯国之郡—独立为诸侯国—属中央政府直辖之郡—独立为诸侯国的变化,治所也经历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迁移变化过程。其次,从两汉时期琅邪地区儒学发展的历程来看,琅邪地区儒学与齐鲁儒学的发展历程具有一致性。在汉初,琅邪儒学经历了它的凋敝阶段,在凋敝的同时,琅邪儒学也在缓慢的发展。之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得到西汉政府正式的官方认可,这就为儒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琅邪地区儒学开始在政府的护航下全面发展。到宣帝时期,虽然宣帝主张“霸王道杂之”,甚至对儒学进行了某些压制,但是琅邪儒学仍然开始向它的全盛期过渡。汉元帝时期之后直到西汉末,由于汉元帝的大力支持,琅邪儒学达到了它的全盛期。东汉初,琅邪儒学完全是全盛时期儒学的余韵,出现了衰退的迹象,琅邪儒学开始走下坡。而此时其他地方的儒学开始兴盛起来。东汉和帝之后,琅邪儒学完全没落下来。再次,在琅邪地区儒学自身的特征来看,琅邪地区的儒学受到齐学与鲁学的双重影响,而更倾向于齐学。从地理位置上看,琅邪属齐地,琅邪儒学应属于齐学,但是它又不可避免的受到鲁学的影响。琅邪地区的儒学以今文经学为主导,在古文经学为主导的东汉时期,全面的衰落,古文经学有所出现,但是经过东汉的统一战争之后,毁坏殆尽。琅邪地区的儒学的传播方士以私学为主。而私学又分为私家教授和家世传业两种方式。琅邪地区的儒学非常明显的具有以上三个特征。最后,两汉时期琅邪地区的儒学是齐鲁儒学的一部分,是中国儒学的一部分,既与齐鲁儒学有一致性,又有自己独特的地区特色。它培养儒学人才,补充政府官吏;着作儒学典籍,广泛传播儒学。而琅邪地区的儒学对琅邪地区的社会风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尚巫风俗、尚武民风和丧葬思想都产生了很大变化。

二、试论孟子、荀子与汉代鲁学和齐学的关系——兼与王葆玹先生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孟子、荀子与汉代鲁学和齐学的关系——兼与王葆玹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西汉元、成时期的政治文化变迁与文学风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西汉元、成时期政治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儒术独尊政治文化的确立
    第二节 儒学与政治互动的深化
    第三节 儒学的效用及阴阳灾异观念的泛化
第二章 元、成时期政治文化形态下的政论样貌
    第一节 诏书惧词及其程式化
    第二节 更化善治社会实践下的奏疏
    第三节 政论中“周公辅成王”和“禅让”主题的形成及表现
第三章 元、成时期诗赋的发展与变化
    第一节 四言诗的功能拓展
    第二节 汉大赋创作新变
第四章 刘向的文学实践和文学新观念的出现
    第一节 刘向校书的文学贡献
    第二节 《列女传》的文学意义
    第三节 文学观念的变迁及其新样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黄帝神话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资料来源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述略
上编:黄帝神话传说的生成演变
    第一章 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
        1.1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先秦黄帝神话
        1.1.1 《山海经》中黄帝神话的记录背景
        1.1.2 《山海经》黄帝神话文本的原始图景
        1.1.3 先秦其他文献中的黄帝神话
        1.2 春秋古史中黄帝传说的基本概貌
        1.2.1 《左传》中的黄帝传说
        1.2.2 《国语》中的黄帝传说
        1.3 战国诸子所载的黄帝传说及其特征
        1.3.1 道家——黄帝“得道者”形象的形成
        1.3.2 法家——黄帝成为“理想君主”
        1.3.3 杂家——黄帝“圣王”形象的深化
        1.3.4 纵横家——黄帝战争传说的运用
        小结
    第二章 两汉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
        2.1 历史传说——《五帝本纪》与黄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2.1.1 黄帝传说叙事“母本”的形成
        2.1.2 《五帝本纪》中黄帝传说的叙事依据
        2.1.3 黄帝传说的主要情节单元
        2.2 政治神话——谶纬思潮影响下的黄帝事迹
        2.2.1 谶纬思潮对黄帝神话的叙事影响
        2.2.2 纬书中黄帝事迹的神异品格
        2.2.3 纬书中的黄帝与西王母传说
        2.3 图像与信仰——汉画像石中的黄帝神话传说
        2.3.1 非纯粹地“讲故事”与有目的地“绘神画”
        2.3.2 汉画像石中黄帝神话传说的三个系统
        小结
    第三章 道教信仰与黄帝神话传说的道教化
        3.1 道教黄帝信仰及其形象塑造
        3.1.1 “黄帝”——异端神话崇奉的民间偶像
        3.1.2 “黄神”——民间阴界的护佑者
        3.1.3 “中央黄帝”——“中央”从政治空间到宗教空间的转变
        3.1.4 “道宗”——道教立教与黄帝形象的确立
        3.2 道教黄帝经典文本的构成
        3.2.1 托名黄帝的道教言辞
        3.2.2 道教黄帝传经神话与神灵谱系
        3.2.3 黄帝仙传类文学的书写
        3.3 道教经典中黄帝神话传说的叙事类型
        3.3.1 问道求业
        3.3.2 黄帝尊师
        3.3.3 神仙考验
        3.3.4 神授法术
        3.3.5 黄帝造物
        3.3.6 升天成仙
        3.3.7 黄帝时人
        小结
    第四章 俗文学的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由雅至俗
        4.1 宋代史学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准备
        4.1.1 材料的积累:修史之风与黄帝神话传说的古史整理
        4.1.2 方式的革新:史学新变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契机
        4.2 早期案头“拟作”文学中黄帝事迹的敷演
        4.2.1 “谱史于新词”——《廿一史弹词》
        4.2.2 拟话本之繁兴——《三言》《二拍》
        4.2.3 “按史”之作——《大唐秦王词话》
        4.3 章回小说中黄帝叙事的发展
        4.3.1 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黄帝形象
        4.3.2 神魔小说中黄帝事迹的情节演绎
        小结
下编:黄帝神话传说的专题研究
    第五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叙事
        5.1 层累建构: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
        5.1.1 弟兄身份:炎、黄共名的结构表征
        5.1.2 神农氏的介入:炎、黄关系的叠加生成
        5.2 异德之战:黄帝大于炎帝的叙事倾向
        5.2.1 战争起于炎、黄之际
        5.2.2 黄帝征战炎帝、蚩尤说
        5.2.3 炎、黄之战的性质界说
        小结
    第六章 君臣治世神话传说的滥觞——黄帝群臣故事
        6.1 封建统治的样板——黄帝群臣故事与君臣秩序的建立
        6.1.1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6.1.2 “君臣上下”始于黄帝
        6.2 群臣神话传说产生的学说背景
        6.2.1 帝道学说与群臣之兴
        6.2.2 神话圣数哲学与群臣结构
        6.3 黄帝群臣形象的塑造
        6.3.1 黄帝群臣的职属类型
        6.3.2 黄帝群臣的多重身份
        小结
    第七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角色——帝妃与帝女
        7.1 性别与身份——嫘祖养蚕之功确立的意义探释
        7.1.1 蚕神与先蚕考论
        7.1.2 黄帝先蚕身份的生成机制
        7.1.3 先蚕形象的文化移转
        7.2 丑貌与德行——嫫母丑妻形象塑造的文化依据
        7.2.1 “丑”之来源——原始图腾说的影响
        7.2.2 “丑”之为丑——早期身体美学思想的运化
        7.2.3 嫫母之丑与方相氏形象的产生
        7.2.4 嫫母之丑成为独立的文学意象
        7.3 黄帝三女——被发明的帝女传说
        7.3.1 元、明、清时期黄帝三女传说演进考
        7.3.2 黄帝三女传说演变的历史特点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先秦时期《春秋》学思想观念研究 ——以《左传》、《谷梁传》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春秋》学的研究
        (二)关于孔子与《春秋》的研究
        (三)关于《左传》的研究
        (四)关于《谷梁传》的研究
        (五)关于《春秋》三传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春秋》学的形成与历史展开
    第一节 鲁《春秋》
        一 书法义例
        二 《春秋》的结构
        三 《春秋》德义之维
    第二节 孔子与《春秋》
        一 崇学
        二 明志
        三 尊礼
        四 贵德
        五 获麟
    第三节 《春秋》学的历史展开
        一 《左传》
        二 《谷梁传》
    小结
第二章 对斯文之道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左传》以史通《春秋》
        一 《左传》的体裁
        二 表述志意
        三 藉事明义
    第二节 《谷梁传》以义释《春秋》
        一 明志意
        二 重古道
        三 尊鲁学
        四 倡周道
    小结
第三章 对相系相维的天人之道的追求
    第一节 《左传》人文化成的思想
        一 天人之际
        二 德以定命
    第二节 《谷梁传》道通天人的思想
        一 道通万方
        二 贞顺性命
    小结
第四章 对平正和谐的礼义之道的追求
    第一节 《左传》尊礼制的思想
        一 社会体制
        二 运行机制
        三 内外、华夷之道
    第二节 《谷梁传》正礼义的思想
        一 尊尊
        二 正继嗣
        三 亲亲
        四 男女之别
        五 存中国
    小结
第五章 对重公贵民的王道之义的追求
    第一节 《左传》的共和思想
        一 共和之义
        二 人本思想
    第二节 《谷梁传》的王道思想
        一 倡公义
        二 重民本
    小结
第六章 对保国安民的治世之道的追求
    第一节 《左传》明政事的思想
        一 重典制
        二 明德慎刑
        三 任贤与亲亲
        四 善武略
    第二节 《谷梁传》重治道的思想
        一 选贤任能
        二 社会分工
        三 兴义师
    小结
第七章 对高贵诚正的人伦德行的追求
    第一节 《左传》尊德行的思想
        一 忠信
        二 仁义
        三 义利之辨
    第二节 《谷梁传》明人伦的思想
        一 忠孝
        二 仁义
        三 敬让
        四 义利之辨
    小结
结语
    一 变革与损益
    二 由共和行政到王道正义
    三六 艺诸子与经史之学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齐鲁士人与昭宣之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汉代“士人”问题研究
        1、“士”的概念及分化问题
        2、“士大夫”政治体制问题
        3、“儒生”与文吏问题
        4、“士”与儒生关系
    (二)“盐铁会议”与齐鲁士人问题研究
        1、“盐铁会议”历史背景及会议性质问题研究
        2、“盐铁会议”内容问题研究
    (三)“石渠阁会议”与齐鲁士人问题研究
        1、会议召开的时间
        2、会议召开的原因
        3、会议的性质和意义
        4、会议的博士官设置
二、齐鲁士人的历史渊源
    (一)汉代的士人群体
        1、“士人”的代际演变
        2、“士人”的地域流变
    (二)齐鲁士人与齐鲁儒学
    (三)昭宣时期的齐鲁士人
三、齐鲁士人与“盐铁会议”
    (一)“盐铁会议”的召开
        1、武末昭初的社会危机
        2、会议召开的导火线
    (二)参会齐鲁士人生平概述
        1、丞相田千秋的生平
        2、贤良魏相的生平
    (三)齐鲁士人的会议发言及动态
        1、齐鲁士人的会议发言
        2、齐鲁士人在会议上的动态
    (四)齐鲁士人会后的走向
四、齐鲁士人与“石渠阁会议”
    (一)会议弁言——士人与嗣统
    (二)会议序章——宣帝与鲁学
    (三)会议正论——士人与经学
        1、梁丘临与《易》学
        2、欧阳、林、周与《书》学
        3、萧望之、韦玄成与《礼》学
        4、严彭祖与《公羊春秋》学
    (四)会议后记——士人与博士官
结束语
附:昭宣时期的齐鲁籍士人表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今人着作
    (三)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汉魏时期齐鲁《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一章 荀子与汉初《诗经》学
    第一节 荀子与齐鲁文化
    第二节 荀子传《诗》考
        一、荀子与《鲁诗》的传授
        二、荀子与《齐诗》的传授
        三、荀子与《韩诗》的传授
        四、荀子与《毛诗》的传授
第二章 汉魏时期齐鲁《鲁诗》学述略
    第一节 申公—《鲁诗》之祖
        一、申公的学术和政治活动
        二、申公的《鲁诗》学着作
    第二节 申公齐鲁籍传《诗》弟子
        一、王臧
        二、孔安国
        三、周霸
        四、缪生
        五、阙门庆忌
        六、瑕丘江公
    第三节 《鲁诗》韦氏学
        一、韦贤
        二、韦玄成
        三、韦赏
    第四节 许生与西汉《鲁诗》的传授
    第五节 东汉时期齐鲁籍《鲁诗》学者
        一、高诩
        二、魏应
        三、鲁峻
第三章 汉魏时期齐鲁《齐诗》学述略
    第一节 《齐诗》初祖—辕固
        一、“汤武受命放杀”之论
        二、言《老子》书为“家人言”
        三、“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第二节 夏侯始昌《诗》学思想
    第三节 后苍《诗》学思想
    第四节 萧望之《诗》学思想
        一、“经世致用”“好言阴阳灾异”
        二、礼仁为本的儒家思想
        三、解《诗》博取诸经
    第五节 匡衡《诗》学思想
        一、充分发挥《诗》之政治教化作用
        二、以情性解《诗》
    第六节 “师氏学”与“伏氏学”
        一、师丹与“师氏学”
        二、伏理与“伏氏学”
第四章 汉魏时期齐鲁《毛诗》学述略
    第一节 《毛诗》的始祖—毛公
        一、《毛诗》的创立
        二、《毛诗》的传授谱系
        三、毛亨与《毛诗故训传》
    第二节 卫宏《诗》学思想
    第三节 孔僖《诗》学思想
    第四节 郑玄《诗》学思想
        一、郑玄其人
        二、郑玄治《诗》特点
        三、郑玄《诗》学的地位及影响
    第五节 王肃《诗》学思想
        一、王肃其人
        二、王肃“申毛驳郑“的《诗》学观
        三、王肃反郑的历史原因及学术意义
    第六节 孙炎、王基“依郑驳王”
        一、孙炎
        二、王基
    第七节 刘桢《诗》学思想
        一、刘桢与《毛诗义问》
        二、刘桢与《鲁都赋》
第五章 汉魏时期齐鲁《韩诗》学述略
    第一节 《韩诗》初祖—韩婴
        一、韩婴其人
        二、《韩诗》的传授
        三、《韩诗外传》传《诗》论
    第二节 东汉时期齐鲁《韩诗》学者
    第三节 汉魏时期《诗经》学齐鲁籍学者一览表
第六章 汉魏时期《诗经》学博士的设立
    第一节 博士的产生和设置
        一、“博士”一词的渊源
        二、博士制度的逐步完备
    第二节 齐鲁籍博士的独特贡献
    第三节 汉魏《诗》学非齐鲁籍博士概况—以翼奉为主要考察对象
    第四节 汉魏非齐鲁籍《诗》学博士一览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章学诚学术思想研究 ——以《文史通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主要观点
第一章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其着作的撰述宗旨
    第一节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清代的学术环境
        二、章学诚学术思想的形成轨迹
    第二节 章学诚学术着作的撰述宗旨
        一、《文史通义》的撰述宗旨
        二、《校雠通义》的撰述宗旨
        三、其他
    小结
第二章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渊源(上)
    第一节 学术汇于一观念的萌芽
        一、政教合一与政教分途
        二、经学地位的确立与尊经观念的形成
        三、《史记》“成一家之言”的学术观念
    第二节 以文为核心学术思想的初创
        一、由尊经到崇文学术思想的转变
        二、崇文学术思想下的经学和史学
        三、《文心雕龙》以文为核心的学术思想
第三章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渊源(下)
    第一节 以史为核心学术思想的拓展
        一、由崇文到重史学术思想的转变
        二、重史学术思想下的经学和文学
        三、《史通》以史为核心的学术思想
    第二节 以义理为核心学术思想的新发展
        一、由重史向偏重义理学术思想的转变
        二、偏重义理思想下的史学和文学
        三、理学的兴盛与浙东学术
    小结
第四章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主旨
    第一节 “六经三史学术之源”
        一、从六经到三史的衍化
        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第二节 文史与学术的关系
        一、从“六艺之文”到“《诗》之文”
        二、从“《春秋》之史”到“六经皆史”
        三、文史与学术
    第三节 “典籍文章”与学术的关系
        一、典籍文章与学术源流
        二、典籍文章的思想特点
    小结
第五章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体系
    第一节 学术思想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依学术源头而统合
        二、依学术类别而统分
    第二节 学术思想体系的内容
        一、“义”是学术的内核
        二、“学术之学术”与学术发展规律
        三、“行道有得于心”与学术本质
    第三节 学术思想体系的方法论
        一、融会贯通的方法论
        二、“交相裨益”的方法论
    小结
第六章 章学诚对古代学术史的评论(上)
    第一节 从“官师合一”到“官师分途”的先秦学术
        一、“官师合一”的三代学术
        二、“官师分途”的春秋战国学术
    第二节 “通经传学”的汉魏六朝学术
        一、《史记》“总古今学术”论
        二、《汉书》“辨章学术”论
        三、《文心雕龙》“体大虑周”论
第七章 章学诚对古代学术史的评论(下)
    第一节 “纷然无统宗”的唐代学术
        一、《隋书·经籍志》为“不祧之成法”论
        二、《史通》的“史法体例”论
    第二节 “有道而无器”的宋明学术
        一、宋儒“道器分离”论
        二、朱熹“求一贯于多学”论
    第三节 “考证过当”的乾嘉学术
    小结
第八章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价值与不足
    第一节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价值
        一、汇通明义
        二、“交相裨益”
    第二节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不足
        一、“沉潜不足”
        二、“高明有余”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7)早期儒家齐学与鲁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齐学与鲁学的产生
    第一节 鲁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 邹鲁礼乐文化传统与社会风俗
        二、 早期儒家的弘扬传播
    第二节 齐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 齐文化传统及其特征
        二、 儒学传播与稷下学术交流
    第三节 齐学与鲁学的关系
        一、 大同小异
        二、 交融互补
第二章 齐学与鲁学的异同比较
    第一节 齐学与鲁学的演变历程及其异同探源
        一、 鲁学的演变历程
        二、 齐学的演变历程
        三、 齐学与鲁学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齐学与鲁学之同
        一、 宗师仲尼祖述尧舜
        二、 尊奉六经经典传承
        三、 仁爱民本礼乐教化
        四、 修身齐家经世致用
    第三节 齐学与鲁学之异
        一、 核心价值观
        二、 道德来源说
        三、 处世态度
        四、 治国理念
        五、 天人关系
        六、 其他
第三章 齐学与鲁学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第一节 齐学与鲁学的历史影响
        一、 汉代经学中的齐学与鲁学
        二、 齐鲁学风与中国古代学术风格
    第二节 齐学与鲁学的思想特征及其现代价值
        一、 “四维”、“五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二、 天人和谐与生态文明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石渠阁会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石渠阁会议的概念
    第二节 石渠阁会议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一、 对石渠阁会议的研究
        二、 对石渠遗文的研究
        三、 石渠阁会议与汉代经学问题的联系
    第三节 石渠阁会议的研究价值
第一章 石渠阁会议与经学人物
    第一节 石渠阁会议与《易》学
        一、 《易》学与会学者的历史记载
        二、 《易》学师承
        三、 《易》学博士
        四、 施雠、孟喜、梁丘贺争立博士
        五、 汉代其他《易》学流派与会议的联系
    第二节 石渠阁会议与《书》学
        一、 《书》学与会学者的历史记载
        二、 《书》学师承
        三、 《书》学博士
        四、 大、小夏侯的学术特色
        五、 夏侯胜对宣帝朝的政治贡献
        六、 《书》学其他流派对会议的影响
    第三节 石渠阁会议与《礼》学
        一、 《礼》学与会学者的历史记载
        二、 《礼》学师承
        三、 《礼》学博士
        四、 后仓之学
        五、 二戴《礼记》与《仪礼》学的差异
    第四节 石渠阁会议与《春秋》学
        一、 《春秋》学与会学者的历史记载
        二、 《春秋》学师承
        三、 《春秋》学博士
        四、 《春秋》学在石渠阁会议前后的变化
    第五节 石渠阁会议与《诗》学
        一、 《诗》学与会学者的历史记载
        二、 《诗》学师承
        三、 《诗》学博士
        四、 《诗》学者人物在石渠阁前后的事迹
第二章 石渠阁会议内容遗文
    第一节 五礼与石渠遗文
        一、 吉礼
        二、 凶礼
        三、 军礼
        四、 宾礼
        五、 嘉礼
    第二节 石渠遗文与汉宣帝
第三章 石渠阁会议的影响
    第一节 石渠阁会议使汉代博士体系趋于完善
    第二节 石渠阁会议促使齐学与鲁学的斗争与融合
    第三节 石渠阁会议促使灾异符瑞思想的兴起
    第四节 章句之学进一步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9)君子与名士—汉晋士人理想人格转型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旨趣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现况与问题
第一章 君子人格理论在先秦时期的演化
    第一节 礼乐制度的崩坏与士阶层的崛起
        一、礼崩乐坏的先秦
        二、士阶层的崛起
        三、君子溯源
    第二节 孔子的君子人格理论
        一、“仁”、“礼”兼备的君子
        二、修己安人的君子
        三、“知天命”、“畏天命”的君子
    第三节 战国儒者对君子人格理论的发展
        一、孟子的君子观
        二、《中庸》、《易传》的君子观
        三、荀子的君子观
第二章 两汉名教世界的建立
    第一节 “以法为教”和“黄老之治”
        一、“以法为教”的秦王朝
        二、汉初的“黄老之治”
    第二节 名教世界的制度建设
        一、“以孝治天下”与名教世界
        二、两汉的教育制度与名教世界
        三、察举制度与名教世界
    第三节 名教世界的理论建构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名教世界
        二、《白虎通》与名教世界
第三章 两汉士人君子人格的演变
    第一节 君子人格的初兴
        一、从游士到儒士——士大夫社会的形成
        二、大一统专制政权对士人的巨大压力
        三、君子人格的初兴——《盐铁论》中的贤良文学
    第二节 君子人格的定型
        一、西汉时期的士风
        二、敦励名节与东汉初期士风的转变
    第三节 君子人格的激变
        一、清流集团的形成——士大夫阶层的群体自觉
        二、党锢之祸与君子人格的激变
第四章 名教世界的衰微与汉末士人人格的分化
    第一节 东汉中后期名教世界的危机
        一、皇统屡绝的皇权
        二、名实乖离的社会
        三、经学的衰微与诸子学的复兴
    第二节 东汉中后期学风新变和士人人格的分化
        一、东汉中后期学风新变
        二、东汉中后期士人人格的分化
    第三节 名士人格的初显
        一、“名士”释义
        二、汉末名士综论
第五章 曹魏政局与名士人格的形成
    第一节 “名法之治”与“通达之风”
        一、门阀士族与“九品中正制”
        二、“名法之治”与“浮华”案
        三、“通达之风”与君子人格的困境
    第二节 正始玄学与名士人格
        一、正始名士
        二、正始玄学与名士人格
        三、正始名士的人格特质
    第三节 竹林玄学与名士人格
        一、竹林名士
        二、竹林玄学与名士人格
        三、竹林名士的人格特质
第六章 两晋政局与名士人格的畸变与定型
    第一节 两晋政局与门阀士族
        一、西晋重建名教世界的努力和失败
        二、玄儒兼治的门阀士族
        三、“王与马共天下”的东晋门阀政治
    第二节 西晋名士人格的畸变与反思
        一、中朝名士的人格畸变
        二、西晋士人的批评和反思
        三、向、郭《庄子注》与名士人格的重塑
    第三节 东晋名士人格的定型和特质
        一、名士人格的定型
        二、玄佛交融思潮对名士人格的影响
        三、风流——东晋名士的人格特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两汉时期的琅邪儒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两汉时期的琅邪
    一、“琅邪”名称的由来及其演变
    二、两汉琅邪地区的政区沿革
        1、两汉时期琅邪地区政区沿革过程
        2、治所的迁徙
第二章 儒学在琅邪地区的发展历程
    一、汉初琅邪儒学的凋敝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琅邪儒学的复苏
    三、元帝之后琅邪儒学的全盛
    四、东汉光武帝到和帝时期西汉琅邪儒学的余韵
    五、和帝之后琅邪地区儒学的衰落
第三章 琅邪地区儒学的地域特征
    一、深受齐学、鲁学的双重影响
    二、琅邪地区儒学以今文经学为主导
    三、传播方式以私学为主
第四章 两汉时期琅邪儒学的贡献及其影响
    一、两汉时期琅邪儒学的贡献
        1、培养儒学人才,补充政府官吏
        2、着作儒学典籍,广泛传播儒学
        3、积极参加学术论争,促进儒学发展
    二、琅邪地区儒学对其地方民风民俗的影响
        1、尚巫风俗的改变
        2、尚武民风的改变
        3、丧葬思想的改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试论孟子、荀子与汉代鲁学和齐学的关系——兼与王葆玹先生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汉元、成时期的政治文化变迁与文学风貌[D]. 李玲玲.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黄帝神话传说研究[D]. 闫咚婉. 山西大学, 2021
  • [3]先秦时期《春秋》学思想观念研究 ——以《左传》、《谷梁传》为中心的考察[D]. 黄宁宁. 西北大学, 2020(07)
  • [4]齐鲁士人与昭宣之治[D]. 周小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汉魏时期齐鲁《诗经》学研究[D]. 李鑫.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章学诚学术思想研究 ——以《文史通义》为中心[D]. 薛璞喆.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7]早期儒家齐学与鲁学比较研究[D]. 王法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8]石渠阁会议研究[D]. 陈钊.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9]君子与名士—汉晋士人理想人格转型之研究[D]. 马鹏翔. 南开大学, 2014(04)
  • [10]两汉时期的琅邪儒学[D]. 李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论汉代孟荀与鲁学、齐学的关系——兼与王宝轩先生商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