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终极任务不是表达自己——一封关于11月30日音乐会给朋友的信

艺术家的终极任务不是表达自己——一封关于11月30日音乐会给朋友的信

一、艺术家的最终任务不在于表现自己——就国交11月30日音乐会致友人的信(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懿[1](2020)在《黄安伦《赋格四首》作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安伦先生是我国现代着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创作的音乐体裁丰富多样而且数量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二十多部大型交响乐,其最具代表作品有《g小调钢琴协奏曲》OP.25c(1981年创作)、《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47(1984年创作)、交响诗《鼓浪屿》(2006年创作)等;大约有十多部室内乐,其代表作品有《托卡塔慢板与赋格》大提琴合奏OP.39(1986年创作)等;九部舞剧和歌剧音乐,其代表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OP.24(1978年创作)、《敦煌梦》OP.29(1980年创作)、《战龙口》(1971年在陈紫先生领导下的集体创作)等;将近三十部合唱作品,其代表作品有《复活节大合唱》OP.38(1985年创作)、《启示录》(1988年创作)、《安魂曲》(2005年创作)等;将近有七十部器乐独奏作品及一些声乐和电影音乐作品,其代表作品有《钢琴前奏曲十二首》OP.5(1971年创作)、《塞北小曲三十首》OP.13(1972年创作)、声乐套曲《母亲与女儿》OP.49(1990年创作)等,可以说是作品最多的中国作曲家之一。其中钢琴独奏作品《赋格四首》是黄安伦先生专为音乐会而创作的赋格作品,其音响效果辉煌、宏大,是作曲家较为满意的作品。《赋格四首》OP.68分别为《d小调托卡塔,圣咏与赋格》、《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f小调前奏曲与赋格》、《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这四首作品的原型分别是大提琴合奏和管风琴作品,作曲家于2007年下旬完成这四首作品的改编。笔者以《黄安伦<赋格四首>作品研究》为论题,以《赋格四首》中赋格曲部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赋格曲式结构的分析,结合黄安伦先生创作理念,以研究其织体形态与创作技法特征以及赋格精神内涵。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是对黄安伦先生生平简介、钢琴独奏作品概述和创作理念。主要介绍作曲家个人经历,以及对已出版的钢琴独奏作品进行梳理,从而总结出黄安伦先生的创作理念。第二章节是对《赋格四首》中赋格曲部分进行曲式结构分析。通过对四首赋格曲的曲式结构、和声、织体进行分析,探究赋格曲的主题构成、调性调式布局特征。第三章节是在第二章节曲式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赋格四首》织体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并探究其丰富的织体变化形式带来的音响效果。第四章节是结合第二章节的曲式结构分析和第三章节的织体形态特征,归纳总结黄安伦先生创作技法的特点以及探究黄安伦赋格曲的精神内涵特征。通过对作品的研究,希望能为其他的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吴玉莹[2](2019)在《黄安伦钢琴改编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音乐创作及演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黄安伦的钢琴改编曲《卖火柴的小女孩》为研究对象,在了解作曲家生活经历、作品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创作手法与演奏技法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同时结合个人演奏的二度创作体会,旨在发掘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黄安伦先生的成长历程、艺术经历,并对其作品芭蕾舞剧钢琴改编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创作背景及主要内容进行介绍,为后文对作品更深层次的探究作出铺垫。第二部分:对钢琴改编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音乐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从结构特点、主题发展、旋律特征、和声应用、转调手法五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本体特征,力求全面把握作品的创作特点与音乐风格,从而对作品有一个全面透彻的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诠释这部作品。第三部分:对钢琴改编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演奏技法分析。结合自身的学习与演奏,从演奏时音色与触键把握、演奏难点、踏板的运用及钢琴演奏与朗诵的配合四个方面,细致全面的阐述了作品在演奏时的要求和原则,为演奏者更好的把握该作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演奏借鉴。

洪潇亭[3](2018)在《新神殿里的雄辩术 ——19世纪下半叶法国艺术展览与艺术批评》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社会,政局经历多次变革,经济不断增长,工业科技水平日益提升,以铁路为核心的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健全,中产阶级和新兴贵族逐渐在各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伴随着巴黎城市旧城改造、世博会以及世界艺术展览的举办等重大事件的发生,彼时由法兰西皇家学院举办的官方沙龙的展览模式及其评审标准已经统治欧洲100年之久,正是在此时,法国艺术世界发生了一个最为重要的一个变化,即学院沙龙逐渐从宝座上走下来,官方评审制度的权威逐渐受到艺术家和艺术家群体的质疑和挑战,沙龙展不再是唯一的展览,个人和协会机构都纷纷组织艺术展览,证明自己可以掌握自己及作品的命运。本文针对性地选择了这一时期不同类型的几个艺术展览,以此为切入点,并通过围绕这些展览的艺术批评进行研究,试图探究这一时期的艺术家、批评家和公众各自的视角变化,艺术展览中的核心问题以及批评术语的含义等问题。试图构建、厘清艺术展览批评在艺术家、艺术作品、公众之间的纽带作用,充分说明19世纪下半叶法国市民艺术趣味的确立很大程度上由此决定,并通过大量文献的解读试图纠正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似是而非的问题,尝试性地借助对展览批评的研究来修正美术史中的相关知识,也确信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肖珊珊[4](2018)在《“间”结构下的困境:多重身份的冈仓天心研究》文中认为日本思想家竹内好曾经这样评价冈仓天心:“天心是一位难以定论的思想家,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一位危险的思想家。”的确,作为亚洲言说者的冈仓天心,出版了《东洋的理想》(The Ideals of the East,1901-1902)、《东洋的觉醒》(The Awaking of the East,1903)、《日本的觉醒》(The Awaking of the Japan,1904)以及《茶之书》(The book of Tea,1906)等四部英文代表作,可以说他是因出版这样的“英语着作群”而被世界所熟知。尤其是在《东洋的理想》一书中,冈仓天心开篇就提出“Asia is one”,即“亚洲一体论”。这一思想在太平洋战争时期被作为日本帝国主义推动“大东亚共荣圈”建设,向外发动侵略战争的宣扬口号,由此冈仓天心也就被认为是“大东亚共荣圈”的主张者和辩护者,是一位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思想家。这样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与把握他?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化学的立场,通过解析冈仓天心作为世界旅行者、中国文明批评者、亚洲诠释者的多重身份,尝试探索隐藏在多重身份背后东洋与西洋、美术与政治、日本与亚洲之间的潜在关系,从而呈现出冈仓天心在这样的“间”结构下的精神困境。作为绪论,即第一章,首先提出本论的研究缘起,其次梳理和概述日本、中国的冈仓天心前期研究,最后基于研究缘起和前期研究,提出本论的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第二章的标题为“作为世界旅行者的冈仓天心”。在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的时代背景之下,冈仓天心开启其世界之旅。无论是最初以欧洲美术考察为中心的欧州之旅还是以中国美术探究为目的的第一次中国之行,或者是为了脱离日本美术学院经营困境而寻求精神解脱的印度之行,抑或是作为亚洲文明言说的美国波士顿之行,都为构筑作为“世界人”的冈仓天心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正是通过这样一系列西洋与东洋之间的旅行,才奠定了冈仓天心站在东洋与西洋、进而站在日本与中国、日本与亚洲的二元框架之内来思考东洋、思考日本的实证性支持。让冈仓天心在面向世界之际不仅言说东洋的文明与美术,还突出日本作为亚洲文明代表的“博物馆”或“领导者”角色。第三章的标题为“作为中国文明批评者的冈仓天心”。本论通过解构冈仓天心的中国文明考察,试图揭示冈仓天心“为了日本”的根本目的和动机。首先是基于儒教政治、老庄思想的文化风土考察,冈仓天心提出将中国的文化区域划为南北迥异、分而治之的格局,进而提出“在中国无中国”、“中国无共性”、指出“(日本)不必因为和中国不一样而感到耻辱”等话语,从而确认中国不具备国家“国性”的统一,不是欧美现代意义下的国家,意在打消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偶像崇拜”,否定中国的统一性与现代意义;其次冈仓天心通过基于美术、镜子和茶道的中国美学艺术考察,追溯作为日本艺术源泉的中国古代艺术的灿烂文明。但是,在冈仓天心的笔下,不论是中国的美术、镜子,还是茶道,最终都成为亚洲文明的过去,亚洲文明的接力棒早在历史的进程之中交接到了日本手中。中国只是亚洲文明的过去,而日本不仅是亚洲文明的“储藏库”,还是亚洲文明的现在乃至未来。第四章的标题为“作为亚洲诠释者的冈仓天心”。本论通过梳理冈仓天心的四部英文着作,探讨冈仓天心眼中的东洋与西洋,以及冈仓天心“亚洲一体论”的理念究竟为何。冈仓天心在《东洋的理想》一书中主张亚洲,即印度—中国—日本文明圈;在《东洋的觉醒》一书中,则高呼高举利剑,“反抗西方、回归东方”;在《日本的觉醒》一书中揭示日本国民得以自觉的渊源:在《茶之书》一书中则是在精神领域方面为东洋的生活方式进行辩护与反驳。概言之,冈仓天心的英文创作,是在确证日本文明的源泉——亚洲文明之后,落脚于当下日本文明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消除西洋人心中现代日本的“残忍形象”,树立起日本文明作为亚洲文明的代表地位。至此,冈仓天心的“亚洲一体论”亦可归结为如下三点:首先,站在东方美术史的立场,冈仓天心论述了日本美术史的发展历程,阐述自身的思想主题——亚洲的理想;其次,冈仓天心认为“亚洲是一体”的根源正是在于追求终极的、普遍的存在的“爱”;第三,在整个亚洲文明中,最有代表性、最为精粹的就是日本文明,“实现这种复杂中的统一,是日本的伟大特权。”作为结论,即第五章,笔者试图呈现出冈仓天心在多元“间”结构下的精神困境。作为世界的旅行者,冈仓天心处在东洋与西洋之间;作为东方美术的批评者,冈仓天心处在美术与政治之间;作为亚洲的叙述者,冈仓天心则处在日本与亚洲之间。也正是在这样的“间”结构之下,冈仓天心开始探索自身的、乃至日本的“现代性”的文化身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一种宿命式的“困境”之中。

迟铭明[5](2018)在《黄安伦钢琴组曲《敦煌梦》艺术风格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安伦1949年生于广东番禺,加拿大籍华人,当代着名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新音乐的代表人物。黄安伦的音乐作品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音乐创作领域,包括钢琴独奏,声乐,合唱,歌剧,电影配乐,室内乐等,堪称作品最多的中国作曲家之一。其作品气韵宏大,创作手法细致入微,将现代创作技巧与民族气息相结合,把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推向了世界,并为中西方音乐的融合与传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很多国际比赛多次选定他的音乐作品为指定曲目,如《舞诗第二号》被定为“中国第一届全国长笛比赛”的指定曲目;《舞诗第三号》被定为“鲁宾斯坦钢琴比赛”的必奏曲目。除此之外,黄安伦还创作了两部具有独特风格的舞剧作品:其中一部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于1977年完成;另一部是《敦煌梦》,于1980年完成。《敦煌梦》这部舞剧把敦煌艺术、西方舞蹈和交响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新而独特的风格,其中的三段钢琴改编曲:《羽人舞》、《伎乐天》、《波斯舞》,即钢琴组曲《敦煌梦》被收录在曲集《黄安伦钢琴作品新编》当中。本文以钢琴组曲《敦煌梦》为研究对象,它的原型是芭蕾舞剧《敦煌梦》,由黄安伦先生创作于1979年至1980年之间。这部舞剧扎根于敦煌艺术文化,把敦煌艺术与西方的芭蕾舞和交响乐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风格独特新颖,是一部充满幻想色彩的大型音乐作品。黄安伦先生将这部舞剧音乐中的三段乐曲,编配成组曲性质的同名钢琴组曲《敦煌梦》,于1980年完稿并收录。在中国钢琴作品史上,这部由舞剧改编成的钢琴组曲作品意义非凡。本文着重对钢琴组曲《敦煌梦》的艺术风格进行论证和阐述,对其创作背景,音乐本体,演奏以及艺术风格特征方面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分析梳理和总结。并从个人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探索作品的深层表现和文化内涵。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目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创新体现;第二部分介绍黄安伦生平及其部分音乐作品,并重点对钢琴组曲《敦煌梦》的创作背景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为钢琴组曲《敦煌梦》的音乐本体特征分析和演奏分析;第四部分,从作品艺术内涵和风格特点两方面着手,对钢琴组曲敦煌梦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语,对黄安伦钢琴组曲《敦煌梦》这部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总结性阐述,并探索这部作品对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起到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卞梁[6](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提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贾东方[7](2018)在《民国时期的甘肃流徙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的甘肃文学图景,由于地域的边缘性、材料的稀缺性而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也因之很难了解现代文化、现代文学是如何进入并影响这一地域的文化、文学形态。民国时期的甘肃现代文学,虽然在时间上比其他地区稍微迟滞一些,但无论是文化蕴藉还是精神内涵方面,仍经历了现代文学发展中的相关进程。论文在原始报刊文献材料的梳理基础上,以晚清民国时期的甘肃现代文化、现代文学发展脉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不同知识群体中的多元形态,并且从晚清民国易代之际、“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30年代“开发西北风潮”时期及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后期转折阶段等历时性的考察角度,进行了宏观的比较研究。在从近代文学形态到现代文学形态转变过程中,民国时期的甘肃文学一直也在通过现代报刊的文化传播、文学社团的聚合、文学运动的开展、文艺思潮的争鸣等方式悄然地发生着变化。论文揭示出了与民国甘肃文学发展息息相关的甘肃旅外学子、西北考察家、流徙知识分子等群体,并通过对他们的文学创作及文学活动的分析阐释,大致勾勒描绘出民国甘肃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独特面貌。在民国时期甘肃文学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特别是抗战爆发以来的“流徙知识群体”,对整个甘肃、西北乃至全国现代文学格局的影响都极为深远。就时效性影响而言,这些“流徙知识分子群体”本身就与全国的文艺组织及外地的文化人、文化刊物来往密切,在西北地区自发地聚合成文学群落以后,其本来具有的文化优势,也给予以理学为基础的甘肃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流徙至甘肃地区的作家,在“文章下乡”、“文艺大众化”、“文艺通俗化”、“街头诗、朗诵诗运动”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深入探讨,并通过文学创作、演讲教学、聚会结社、编辑刊物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着甘肃地区文学运动的开展。就大后方文学新的格局来谈,以少数知名作家为中心的“流徙知识分子群体”,也吸引、聚合了一批青年文艺爱好者在他们的周围,并构成了一个非常有活力的40年代西北地区“新生代作家群”。他们或承继了前一时期或同时期的文化精神资源而有所开创,如牛汉之于胡风、艾青、田间及后来的《七月》派作家群,唐祈之于盛澄华、杨晦、陈敬容及同时期的“西北联大——西北大学诗人群”;或秉持自我风格而有所转变,如于赓虞在“恶魔诗人”之后的“诗教理想”及编辑事业,李泊在波德莱尔“唯美——颓废主义”诗学理念之后的“现实主义”文学转向;或受到西北地区的地域面貌、文化风俗所影响,生命体验、思维观感都发生了变化,并进而融合西北的文化元素,开创出具有苍茫色彩、阳刚之美的西北现代文学新形态,如冯振乾之于新边塞诗的开拓,牛汉的“草原书写”与“西部情结”等等。就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传播使命与精神演变轨迹而论,民国甘肃的“流徙知识分子群体”,大多数都是在国破家亡、背井离乡中切身体会着家国劫难、悲苦命运,他们往往或多或少都会将文学创作及文学活动与家国命运、民生疾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承担起沉重的历史使命,在荒凉、寂寞的异乡背负着知识分子的文化重建使命,在默默耕耘中去发现民族的韧性精神,在归家无期、生命无着之时也在寻觅着精神的原乡归宿。当然,民国时期甘肃文学的局限也相当明显。以青年作家为主体的“流徙知识群落”,非常容易受到时代氛围的影响以及民族命运的感召,并进而用如火般炽热的生命与文学,来重塑个体灵魂、民族精神。然而,这种“战斗式的浪漫主义精神”也潜藏着危险,因为这是知识分子把“个体”融入到“民族”的整体之后才获得意义和价值的,很可能在认识到自我的软弱和无力之后,心理上会依附于强有力的“民族英雄”,也可能是选择一个规避痛苦、恐惧的避风港,然而这种规避的代价,正是主体精神、自我意识的丧失。此外,作为大后方的甘肃地带,固然给“流徙知识群体”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使得他们能相对从容地从事文学创作及其他文学活动,然而也会促使一部分人在意识到动荡时局中个人的渺小、无力之后,选择沉溺于暂时安逸的生活,放纵自我、醉生梦死,在精神原乡的寻觅之路上最终沉沦、迷失。

赵艺星[8](2016)在《黄安伦钢琴音乐《舞诗第三号》的演奏技法研究》文中认为黄安伦先生出生于1949年,他是中国当代着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音乐教育家。他的音乐创作作品主要涉及器乐音乐、舞蹈音乐以及戏剧音乐等领域,而器乐作品中以钢琴音乐为主。他将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作曲技法与近现代的和声技法相结合,探索出与中国作品风格相吻合的民族化和声,表现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以及颇高的艺术价值。《舞诗第三号》创作于1987年,是黄安伦送给好友许斐平(1)的钢琴作品,许斐平于1990年在北京首演之后得到了很好的反响,这不仅是一部钢琴独奏作品,而且是一部钢琴与芭蕾双人舞共同演奏的特殊曲体。黄安伦创作的很多作品都成为国内外大型比赛的必奏曲目,《舞诗第三号》被定为“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2)中必须演奏的一首中国钢琴作品。在分析这首作品时,笔者将音乐本体理论分析和具体的演奏实践相结合,重点探讨了这首作品的演奏技法。该作品是一部近现代的大型作品,演奏这部作品需要纯熟的技巧,细腻的内心表现,这对于演奏者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从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课题方法四个部分总结概括了整篇论文的轮廓。第二部分是对黄安伦的生平及主要作品的概述,阐述了黄安伦各个时期的生活环境以及不同时期作品的不同特点。第三部分是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调性特征、旋律特征四个部分来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作品进行演奏技法上的分析,在演奏时,从旋律、织体、力度表情、节奏与速度的变化、踏板的运用这几个方面来研究作品的演奏技法,从而可以更生动的演奏该作品,这也是本论文的难点和重点。

贾伟[9](2016)在《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文中指出本文从移民族群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对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现象和相关文学叙事做了梳理,着重分析了江南文化、乡土文化、市民文化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和影响。论文从移民族群的文化认同角度,提出了“上海客”、“都市乡愁”等概念,对移民作家、文学社团以及文学作品中的移民生活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解读和分析,认为20世纪上半页的上海移民不仅处在从乡土向都市的空间转换过程中,也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移民群体乃是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包括作家知识分子在内的移民族群一方面保留了诸多原有地域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又不断融入到上海这座大都市中,通过社会身份的重新建构和对城市的文化认同,逐渐成为新的都市市民。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和乡土一样可以成为人们心灵栖息的所在,在对城市生活和文学想象的不断深化中,一批批外来移民从“上海客”成为“上海人”,完成了他们的现代性身份的转换,也形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特殊的家园记忆。

宋奕莹[10](2014)在《让世界为中国音乐所感动——以黄安伦钢琴音乐创作为例兼论“中国乐派的建立”》文中指出黄安伦创作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在中国为数不多的钢琴协奏曲曲库中算是经典之作,本文仅通过该曲从创作到被演绎所经历的过程为依据,引发了对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现状的思考,进而得出"诠释经典还不是中国音乐家与国际接轨的最高层次"的结论,针对中国用怎样的音乐感动世界的评论是本文的亮点和独到之处。

二、艺术家的最终任务不在于表现自己——就国交11月30日音乐会致友人的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艺术家的最终任务不在于表现自己——就国交11月30日音乐会致友人的信(论文提纲范文)

(1)黄安伦《赋格四首》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黄安伦钢琴创作概述
    第一节 黄安伦生平
    第二节 黄安伦钢琴独奏作品简介
    第三节 黄安伦创作理念
        一、有调性音乐创作理念
        二、民族音乐文化理念
        三、宗教思想理念
        四、“中”“西”结合理念
第二章 《赋格四首》曲式结构分析
    第一节 《g小调赋格》曲式结构分析
    第二节 《f小调赋格》曲式结构分析
    第三节 《D大调赋格》曲式结构分析
    第四节 《d小调托卡塔,圣咏与赋格》曲式结构分析
第三章 《赋格四首》织体形态特征
    第一节 主复调织体相结合的形式
    第二节 织体密度的变化形式
    第三节 密接和应中主题的变化形式
    第四节 间插段中的音乐素材变化形式
第四章 《赋格四首》创作技法特征及精神内涵
    第一节 《赋格四首》创作技法特征
        一、传统调式上的多调性横向进化
        二、中西调式结合构成的主题
        三、为音乐会效果而使用的技术特征
    第二节 《赋格四首》精神内涵
        一、统一性
        二、规程性
        三、和谐性
        四、智慧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黄安伦钢琴改编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音乐创作及演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黄安伦与芭蕾舞剧钢琴改编曲《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一节 黄安伦生平介绍
    第二节 芭蕾舞剧钢琴改编曲《卖火柴的小女孩》概述
        一、芭蕾舞剧《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钢琴改编曲《卖火柴的小女孩》
        三、剧情介绍
第二章 钢琴改编曲《卖火柴的小女孩》音乐创作手法分析
    第一节 结构特点
        一、曲式结构
        二、曲式特征
    第二节 主题发展
        一、音乐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音乐主题的发展手法
    第三节 旋律特征
        一、抒情婉转的旋律
        二、跳跃欢快的旋律
        三、紧张激动的旋律
    第四节 和声应用
        一、和弦结构
        二、和声进行
    第五节 转调手法
        一、调性过渡转调
        二、减七和弦转调
        三、采用短暂离调进行调性扩张
        四、采用横向和纵向的调式交替
第三章 钢琴改编曲《卖火柴的小女孩》演奏分析
    第一节 音色与触键
        一、活泼灵动的音色与触键
        二、抒情柔美的音色与触键
        三、庄重辉煌的音色与触键
        四、多层次的触键方式
    第二节 演奏难点分析
        一、手指的快速跑动
        二、重音的处理
        三、震音的处理
        四、音符间大跨度的跳跃
        五、连续八度进行
    第三节 踏板的运用
        一、右踏板
        二、左踏板
    第四节 演奏与朗诵的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新神殿里的雄辩术 ——19世纪下半叶法国艺术展览与艺术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现代艺术展览与现代艺术批评的兴起
第一章 营建新的神殿——艺术展览
    1.接受与拒绝——官方沙龙
    2.官方与个人——艺术家个展
    3.艺术家与艺术流派——艺术家群体展
第二章 探寻新的雄辩术——为展览而生的艺术批评
    1.互动或反思——官方沙龙
    2.批评的艺术家与艺术家的批评——艺术家个展
    3.拥护或反对——艺术家群体展
第三章 拼织批评语汇的网——艺术批评中的核心问题
    1.艺术批评与现代主义理论
    2.艺术批评与公众趣味
    3.“为艺术而艺术”
    4.艺术气质与艺术技巧
第四章 搭建论争的平台——报刊业的发展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4)“间”结构下的困境:多重身份的冈仓天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冈仓天心生平
    1.2 研究缘起
        1.2.1 西洋的冲击与日本近代思潮
        1.2.2 冈仓天心“问题群”
        1.2.3 冈仓天心与中国形象
        1.2.4 “间”结构
    1.3 前期研究综述
        1.3.1 日本的前期研究综述
        1.3.2 中国的前期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核心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基本框架与核心内容
第二章 作为世界旅行者的冈仓天心
    2.1 冈仓天心的欧洲体验——以欧州美术考察为中心
        2.1.1 欧洲美术考察的动机
        2.1.2 欧州见闻
        2.1.3 归国演讲
    2.2 冈仓天心的美国体验——以“波士顿美术馆期间”为中心
        2.2.1 波士顿美术馆之行的动机
        2.2.2 启航波士顿及波士顿见闻
        2.2.3 世界博览会上的演讲——《美术的近代问题》
    2.3 冈仓天心的印度体验——以第一次印度之行为中心
        2.3.1 印度之行的动机
        2.3.2 冈仓天心的印度活动
        2.3.3 归国演讲
    2.4 冈仓天心的中国体验——以第一次中国之行为中心
        2.4.1 中国之行的动机
        2.4.2 中国见闻
    小结
第三章 作为中国文明批评者的冈仓天心
    3.1 文化风土的考察
        3.1.1 北方:儒家政治
        3.1.2 南方:老庄思想
    3.2 美学艺术的考察
        3.2.1 中国美术的考察
        3.2.2 镜子的考察
        3.2.3 茶道的考察
    3.3 中国文明考察的批评
    小结
第四章 作为亚洲诠释者的冈仓天心
    4.1 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眼中的东洋与西洋
        4.1.1 福泽谕吉与“脱亚”
        4.1.2 德富苏峰与日本的“扩张”
    4.2 冈仓天心眼中的东洋与西洋
        4.2.1 《东洋的理想》:亚洲文明圈的构想
        4.2.2 《东洋的觉醒》:东洋与西洋的冲突
        4.2.3 《日本的觉醒》:日本的使命
        4.2.4 《茶之书》:东洋精神的回归
    4.3 “亚洲一体论”的理念与批评
        4.3.1 “亚洲一体论”的认识
        4.3.2 “亚洲一体论”的批评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冈仓天心的多重身份
    5.2 “间”结构的批评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5)黄安伦钢琴组曲《敦煌梦》艺术风格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地调查法
        3.归纳法
    (三) 研究现状
    (四) 创新体现
一、黄安伦钢琴组曲《敦煌梦》的创作背景
    (一) 黄安伦及其音乐作品
        1.黄安伦简介
        2.黄安伦音乐作品
    (二) 黄安伦钢琴组曲《敦煌梦》的创作背景
二、黄安伦钢琴组曲《敦煌梦》作品分析
    (一) 音乐本体特征分析
        1.曲式分析
        2.部分典型和声分析
        3.调式调性
    (二) 演奏分析
        1.旋律分析
        2.节奏分析
        3.音色与触键
        4.踏板的运用
三、黄安伦钢琴组曲《敦煌梦》艺术风格分析
    (一) 钢琴组曲《敦煌梦》艺术内涵
        1.佛教、道教思想
        2.民族乐器的音色“模仿”
        3.民族文化与西方舞蹈相融合
    (二) 钢琴组曲《敦煌梦》风格特点
        1.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气质
        2.浓郁的民族语言特征
        3.与壁画融合丰富画面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民国时期的甘肃流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对象
    二、学术史回顾
    三、选题意义与思路
第一章 民国甘肃:现代文化演进中的边缘场域
    第一节 晚清民国之际的文化思潮
        一、晚清变革之音与“理学”保守思潮
        二、“五四”风云与《新陇》青年学子
    第二节 “开发西北”风潮与30年代的甘肃文坛
        一、《自由之花》与30年代初期的文学境况
        二、“开发西北”与纪行体文学的兴起
    第三节 “抗敌建国”与战争初期的文艺大众化倾向
        一、西北大后方文学中心的形成与抗战初期的文学境况
        二、《现代评坛》与“文艺大众化、通俗化”的讨论
    第四节 “战争余波”与四十年代中后期的文学形态
        一、黑暗时局与讽刺、批判现实的文学思潮
        二、黎明曙光与走向“人民文艺”的文学
第二章 民国甘肃“流徙文学”的形成及其演变进程
    第一节 “战时乱离体验”与“流徙文学”
        一、“流徙者”的乱离体验及其聚合
        二、“流徙文人”的韧性精神
    第二节 “流徙文学”的格局影响
        一、文化内迁与民国甘肃的人文期刊
        二、流徙文人与民国甘肃的戏剧运动
        三、流徙文人与甘肃地区的文学社团及文人圈
        四、流徙文人的文学创作及其与全国文坛的关联
    第三节 “流徙文学”的意义及其反思
        一、“地域意识”的形成及西北文艺的提倡
        二、西北青年的“发现”与“战斗文艺”的反思
        三、“精神原乡”觅寻中的迷失与重构
第三章 西北旅行及现代文艺的传播与反响
    第一节 萧军的“流亡之旅”
        一、亡国体验中的“奴隶”身份与觉醒的“斗士”精神
        二、鲁迅思想的影响、传播及其分歧差异
        三、战争时期的名士风流与浪子情缘
    第二节 茅盾的“文艺指导”
        一、西北风物的描绘与流徙作家的观感印象
        二、抗战初期文化境况及茅盾的文艺指导
        三、茅盾的战时文艺观及其在西北地区的反响
    第三节 老舍的“西行观感”
        一、文艺作家的“战时使命”与现实纠葛
        二、老舍的西北印象观感及文学活动
        三、战时的“通俗文艺观”及其反响
    附表:老舍行程及文学活动简记
第四章 边域书写及西部精神的内化与抒怀
    第一节 冯振乾的“血火吟唱”与“新边塞诗”倾向
        一、民族危亡时局中的“血”与“火”的吟唱
        二、“月夜漫游”与“生命情思”的凝成
        三、西北诗歌运动的开展及“新边塞诗”的探索
    第二节 于赓虞的“边域言行”与“诗教理想”
        一、激昂时潮中的孤独行吟
        二、“摩罗精神”的余音与异域文明的书写
        三、“诗教人生”的使命与“文艺复兴”的理想
    第三节 牛汉的“草原篇章”与“革命之路”
        一、“沙漠之子”与“西中国的歌吟”
        二、民族苦难记忆与家国命运的融合
        三、“革命斗士”的身份认同及其生命历程的转折
    附表:牛汉西北行程及文学活动简记
第五章 原乡求索及个体生命的沉迷与深思
    第一节 陈敬容“生命诗学”的变奏
        一、生命诞生的喜悦与爱怜之诗
        二、婚姻的痛苦磨难与忧郁之作
        三、自由理想的追求与忏悔之音
    第二节 回族诗人沙蕾的“浮世颓文”
        一、家国危难中的民族身份融合
        二、偏寓西北的抒情篇章与浮世颓文
    第三节 李泊的“唯美诗艺”与“现代书写”
        一、象牙迷宫中的美妙诗行与波德莱尔诗学
        二、暴风雨中的行吟及其“革命前文学”形态
        三、都市生活的现代书写及其“新综合”诗学趋向
    附表:李泊西北行程及文学活动简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黄安伦钢琴音乐《舞诗第三号》的演奏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黄安伦的艺术创作之路
    1.1 黄安伦生平
        1.1.1 青少年时期
        1.1.2 下放后的六年生活
        1.1.3 国内工作时期
        1.1.4 海外生涯
    1.2 黄安伦部分作品介绍
第二章 黄安伦《舞诗第三号》
    2.1 创作背景
    2.2 曲式结构
    2.3 调性特征
        2.3.1 传统和声理论基础上的有调性创作
        2.3.2 传统调式上的多调性横向进行
    2.4 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2.4.1 西洋技法和民族旋律的结合
        2.4.2 民族调式与传统和声的结合
第三章 黄安伦《舞诗第三号》之演奏诠释分析
    3.1 旋律的演奏
        3.1.1 呈示部
        3.1.2 再现部
        3.1.3 尾声
    3.2 织体的演奏
        3.2.1 呈示部
        3.2.2 再现部
        3.2.3 尾声
    3.3 力度记号
        3.3.1 呈示部
        3.3.2 连接部
        3.3.3 尾声
    3.4 踏板的使用
        3.4.1 呈示部
        3.4.2 尾声
    3.5 《舞诗第三号》的演奏心得与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题记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成果
    1.3 结构安排
第2章 近代上海移民与城市发展
    2.1 上海移民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2.1.1 近现代上海移民发展的主要阶段
        2.1.2 上海移民的主要特点
    2.2 上海移民与上海城市文化
    2.3 作为移民的作家知识分子
        2.3.1 关于作家作品的地域性问题
        2.3.2 移民作家的“再社会化”问题
第3章 江南移民与海派文学
    3.1 江南文化对海派文学的影响
    3.2 上海通俗小说中的娼妓文化
        3.2.1 晚清上海都市中的娼妓文化
        3.2.2 晚清狭邪小说中的娼妓形象
        3.2.3 娼妓在上海社会地位的变化
    3.3 旅沪苏州文人与鸳鸯蝴蝶派
        3.3.1 旅沪苏州文人的职业选择
        3.3.2 鸳鸯蝴蝶派中的苏州文人
        3.3.3 鸳鸯蝴蝶派的文学评价问题
第4章 从乡土小说到市民小说
    4.1 苏北移民与现代文学中人力车夫形象
        4.1.1 社会生活史中的苏北人
        4.1.2 上海文学中的人力车夫形象
        4.1.3 从被侮辱者到革命者
    4.2 怀乡与魔都:从移民视角看京派与海派之争
        4.2.1 京海之争中的移民问题
        4.2.2 京派中的移民作家
        4.2.3 从移民角度看“京海论争”的实质
    4.3 从上海市民小说看“都市乡愁”的形成
        4.3.1 侨寓背景下的乡土文学
        4.3.2 上海市民小说中市民身份的形成与确认
第5章 都市书写的困境:移民知识分子的政治选择
    5.1 师陀:蛰居在故乡与城市之间
        5.1.1 抗战之前
        5.1.2 上海体验
        5.1.3 团体归属问题
    5.2 予且:徘徊在附逆与平民之间
        5.2.1 予且的政治立场
        5.2.2 予且的文学立场
        5.2.3 予且笔下的上海市民
    5.3 于伶:斗士与诗人的结合体
        5.3.1 于伶对戏剧运动的组织
        5.3.2 于伶对“孤岛”上海的书写
        5.3.3 三种道路的不同选择
第6章 :从“上海客”到“上海人”——小结上海现代文学中的移民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艺术家的最终任务不在于表现自己——就国交11月30日音乐会致友人的信(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安伦《赋格四首》作品研究[D]. 李欣懿.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黄安伦钢琴改编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音乐创作及演奏分析[D]. 吴玉莹.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3]新神殿里的雄辩术 ——19世纪下半叶法国艺术展览与艺术批评[D]. 洪潇亭.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5)
  • [4]“间”结构下的困境:多重身份的冈仓天心研究[D]. 肖珊珊. 厦门大学, 2018(07)
  • [5]黄安伦钢琴组曲《敦煌梦》艺术风格之研究[D]. 迟铭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9)
  • [6]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民国时期的甘肃流徙文学研究[D]. 贾东方. 兰州大学, 2018(10)
  • [8]黄安伦钢琴音乐《舞诗第三号》的演奏技法研究[D]. 赵艺星. 河南师范大学, 2016(05)
  • [9]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D]. 贾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让世界为中国音乐所感动——以黄安伦钢琴音乐创作为例兼论“中国乐派的建立”[J]. 宋奕莹. 音乐创作, 2014(12)

标签:;  ;  ;  ;  ;  

艺术家的终极任务不是表达自己——一封关于11月30日音乐会给朋友的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