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追星者——中国工人与彗星的故事

真正的追星者——中国工人与彗星的故事

一、真正的追星族——一个中国工人和彗星的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马赫[1](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汪琬琦[2](2020)在《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地方作家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庞大的创作数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创作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但目前学界对地方作家的研究并不充分,从研究对象上看,对知名作家个案的研究多,对地方作家群体的研究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单一的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多,地方作家的特征和困境研究少。即便是研究了地方作家存在的问题,也是描述现象多,揭示实质少。为此,笔者深入中部城市临淮,通过个案研究、实地研究、文本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筛选并建立了9个作家个案,从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产链条、作家生存状态三个维度对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进行描述分析。最后发现,临淮作协的许多功能濒临瘫痪,本该扶持作家发展的作协体制却成了临淮作家结构性压力的来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扩大经费来源、细化会员管理、开放资源系统、强化服务职能四个建议。

杨娇娇[3](2020)在《《人民日报》抖音号传播策略研究》文中认为

崔妍[4](2020)在《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的“民族心”、“民族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承担着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必须牢固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保证人尽其用国尽其才。随着微媒体时代的快速到来并融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整个社会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作为具有超前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点的群体,极易受到微媒体时代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爱国意识和爱国方式因此产生了非理性的倾向,给高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利用微媒体这把时代“双刃剑”更有效的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爱国主义常常有、时时新,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以驻青高校为主的全日制高校进行多层次宽领域的深入调研,全面把脉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微媒体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对微媒体与爱国主义的认识,坚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教育主题,针对性地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微媒体进行融合研究,并从微媒体环境、微媒体监管、微媒体应用形式、微媒体平台、微媒体宣传等五个方面提出教育对策,这既是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传承,也是微媒体健康发展的长久之道,更是做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关键引擎和重要任务。通过研究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顺应微媒体时代的潮流,让爱国主义教育永葆生机。

易菲[5](2020)在《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文中指出本论文将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上海作为研究起点,通过电影影像来透视近代的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并以影像下的女明星为切入点,重点研究早期影像与时尚观念的关系、影像衍生的电影刊物对时尚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影像中女明星的时尚元素、时尚设计的演变历程,以及影像牵引的时尚潮流和时尚消费等问题。1896-1949年,上海电影经历了一个从植入到快速发展的过程。“摩登”观念通过欧美电影传入上海,营造出一个新的时尚文化。20世纪20-40年代是上海电影繁荣发展时期,致使电影明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论文通过近代上海影片等影像资料,呈现上海近代都市典型生活形态的“样本”,并运用学科交叉视角,解读近代设计的时尚观念,探析都市生活与时尚设计的发展特性,从中发现影像下的明星不仅是近代时尚娱乐的产物,也是上海时尚文化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她们留下的图像、影像和文字资料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全新的都市时尚生活场景。而影像作为一种视角,还原了近代上海时尚生活,为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研究发现,电影与时尚设计、时尚文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影像下女明星的时尚设计来看,服装款式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设计风格、穿着理念都带有明显的西方烙印;从影像下时尚潮流与时尚演变的构建来看,时尚文化对上海时尚工业和时尚消费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论文从影像下女明星的角度来解读近代上海时尚,不仅可以了解近代上海时尚文化的进程和都市时尚生活方式,更能深刻地反映上海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时尚价值观、消费体系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时尚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陈程[6](2019)在《大众文化视野下中国情景喜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凭借其无所不在的影响力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之,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进入大众视野。情景喜剧作为舶来品,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磨合中走过了24年的本土化发展。情景喜剧以其独具特色的幽默性与深刻性兼具的魅力与现实生活相互建构,传达着时代精神。为适应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国内情景喜剧的创作队伍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渐渐枝繁叶茂,形成了中国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独特风格。本文以大众文化时代为背景,中国情景喜剧为研究对象,对中国情景喜剧的历史发展沿革、艺术创作手法的流变以及生存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同时针对情景喜剧所体现出来的大众文化意义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同时,在互联网极速发展的21世纪,情景喜剧凭借新媒体特有的草根性、互动性,逐渐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本文也对情景喜剧的亚类型——网络情景喜剧进行了探究。论文将中国情景喜剧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归纳为:剧本创作难度大、文化内涵的缺失、碎片变形的逻辑变形、功利主义的生产机制等三方面问题;并在第四章中相应地提出了两点内容创作方面策略性的突破,即对本土元素的有效利用,打造“明星”产业链,使其能健康长久地发展下去。

陈喜儒[7](2017)在《流光碎影》文中认为北京坛多,有"九坛八庙"之说。所谓九坛是指天坛、地坛、祈谷坛、朝日坛、夕月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社稷坛。为迎接21世纪,建了中华世纪坛,故京华现有十坛。这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还有看似虚无缥缈,但又确实存在的,如体坛、艺坛、书坛、画坛、影坛,等等。那么,文坛在哪儿呢?我以为,在中国作家协会,依据为:文人荟萃,办

胡凯基[8](2017)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在社会结构方面,国家权力主动收缩,社会自主性开始成长;社会流动加快;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缩小,不同乡村之间发展差距加大,沿海地区崛起。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政府松开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从原来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逐级控制农民集体生产核算变为取消人民公社、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自主经营)、城市企业管理(主要是放权让利)、特殊地区管理(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的控制之手,撤回上级对下级和企业、农民个人无偿征调物资的“平调”之手,对社队企业(从1984年起称为乡镇企业)发展伸出扶持之手;社会秩序领域强调安定团结,进行了严厉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活动,短时期内显着降低了犯罪发生率;生育领域加大力度推行计划生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然而不完全科学的人口出生率控制目标。政府府强社会弱、政府挤压社会的格局通过政府在保持强大的基础上主动把部分权力退还给社会,培育社会自主生长而开始迈向政府和社会双强的理想格局。在社会生活方面,婚姻恋爱进一步走向自主,商业化色彩变浓,女性地位进一步提高;社会风尚出现了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的转变,长期“左”的文化政策的结束后出现了求知爱美热;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在长期压抑之后显着增长;从相对封闭到对国外、境外各方面的交往大幅增加;精神生活虽有“左”的惯性思维的压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冲击,但总地来说是从禁锢大幅走向解放,帕累托改进带来了的全民满怀希望的可喜局面。在社会心理方面,社会各阶层都有变化,其中最显着的是农民、知识分子、个体私营经济者。农民开始摆脱依附性心理增强自主性心理,开始告别因循泥古追求生产生活的合理化,开始注意追求享受生活。政治上歧视和不信任的消失、对现代化前景的内在认同使知识分子焕发了崇高使命感,满怀热情地投入教育、科研、文化活动。相对于一般工人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快速致富,知识分子收入增长极其缓慢,这种长期存在而从这一时期开始愈益明显的物质生活待遇落差带来了从隐性到显性的心理失衡。个体私营经济者作为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其自我认同经历了从“边缘的人”到“光彩的人”的转变。在不同地区因为主政者的态度措施不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心理也有所不同。这些重大变迁实现了三个突破,即实现了对文革十年极左状态的突破,对1950年代以来传统社会主义中僵化思想与体制的突破,对几千年传统社会习俗指令经济加专制政治残余的突破。这些变迁和突破能够实现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这几年,总的来说,政府和民意实现了良性互动。二是建国前三十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使越来越多的领导和群众痛感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缺少活力不能再继续下去,也认识到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来补救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只能是雪上加霜。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几十年历史中形成的强大的党政军系统的支撑。四是自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积累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现代化因素。五是中国作为几千年来发达的连续文明体所享有的遗产。

周慧[9](2017)在《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有别于传统,甚或古典,同时又承续其本体精神的“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是以理解和适应现代(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纵向继承”和“横向借鉴”的途径对各种艺术资源进行甄别、筛选与有效融合的产物。其不仅具备与时俱进的“开放”与“兼容”姿态,具有综合程度更强的艺术表现力,也拥有保证舞台演出实现整体性艺术要求的主创团队。由于题材内容的变化、文本体制的演进、舞台形态的更迭、观众审美取向的转换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探索与建构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必然。历史与时代对中国戏曲提出这一要求的同时,也为其创造并提供了相应的可能:戏曲艺术本身即具备随历史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性,同时,两次国门打开为其提供了理论参考,科技的日新月异为其提供了物质准备,而新中国政府对戏曲的重视及相关“戏改”政策更为其提供了政治保障和外力支持。因为导演的自身能力,曾经的历史明证以及相应观念的形成等缘由,所以,“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重任,便有选择地落在了“导演”的身上。由此,所谓“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也即成为本文所要研究与探讨的内容。由于主、客观,内部、外界,自身、社会等多方因素的共同结果,原本分属两个不同审美系统、遵循不同美学原则、具有不同创作思维、运用不同方法手段和追求不同审美效果的戏曲导演和话剧导演,共同构成了“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探索与建构主体。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时期“推陈出新”的初步尝试开始,经上世纪“改革开放”后八、九十年代的“全面探索”,直至新世纪以来的“整合回归”,“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历经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创作风貌,也相应地暴露出了不同的问题。从上述三个阶段,长达近百年的探索与建构过程中,本文总结归纳出了“继承传统精神与开拓现代品格”、“关注‘一度’文本与统筹‘二度’舞台”和“把握‘赛场’与抓住‘市场’”等三组具有对立统一关系和规律的“多维观照”之创作经验。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一样,“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同样有其积极的、值得称道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引人深思的一面。本文以为,由于“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艺术特征,所以,关乎此项内容的导演探索与建构,也依旧还在路上。同时,这一探索与建构也将永远处于“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两难与纠葛中。但无论如何,观众,永远都应该是探索与建构最重要的检验标准。

姚奎栋[10](2016)在《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需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教育人民和推动发展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发源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大众文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在国内迅速发展并广泛传播,成为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三分天下”的文化形态。当前,大众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更是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生群体是年轻的、活跃的群体,这个群体对新鲜事物较为敏感,所以他们往往较早接触新兴的大众文化并成为其主要的传播者。如今,大众文化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大众文化在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时尚的、丰富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各个方面。大众文化的出现及其广泛流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内容和环境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首先,本文对大众文化的诸多概念进行了梳理,认为大众文化发源于现代工业文明,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文化全球化的兴起广泛传播的,并进一步分析了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本文同时对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其次,本文阐述了大众文化的理论基础及其相关借鉴。本文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思想的基础上的,同时还借鉴了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和后现代理论学派等西方关于大众文化的思想和观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思想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指导。这些理论都为探讨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提供了理论借鉴。再次,本文从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角度出发,通过对大学生文化生活现状、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表现形式、载体、主客体关系转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对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这引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思考。最后,针对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对策。这些对策包括:一是提出了大众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二是提出要充分借鉴大众文化,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动性;三是针对大众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运用大众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塑造更加健康丰富的文化环境。总之,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观点,客观地分析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大众文化消极影响的对策,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路。这必将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将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迪。

二、真正的追星族——一个中国工人和彗星的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正的追星族——一个中国工人和彗星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2)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困难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二、地方文学生态对作家的影响
第二章 环境:文学组织、文学期刊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 文学组织
        一、不受重视的作协
        二、由个体推动的作协改革
    第二节 文学期刊:亟待改革的《淮河》
        一、刊物形式混乱
        二、稿件质量堪忧
        三、改革之路
    第三节 文学活动
        一、会议例行公事
        二、比赛意义重大
        三、采风流于形式
        四、培训资源匮乏
        五、其他文学活动
第三章 链条:文学生产诸环节的游移与脱落
    第一节 生产
        一、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贫乏
        二、写:体裁的转向与题材的坚守
    第二节 流通
        一、发布平台的变与不变
        二、自费出版是绝对主流
    第三节 评介
        一、评论的困境
        二、奖项的失衡
    第四节 接受
        一、读者的缺席
        二、与市场博弈
第四章 作家:他们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
    第一节 社会轨迹与文学生涯
        一、相似的社会轨迹
        二、文学道路与线索人物
    第二节 身份认同问题
        一、体制迷梦
        二、文学工人
        三、外部认同
    第三节 存在与意义
        一、严肃的生存问题
        二、寻找写作的意义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发现的问题
        一、作协体制探析
        二、临淮作协的问题
        三、严格的审查制度
    第二节 可能的建议
        一、扩大经费来源
        二、细化会员管理
        三、开放资源系统
        四、强化服务职能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陈念新初次访谈纪要
附录2:吕家禾初次访谈实录
附录3:杨廷芝访谈实录
附录4:邱元田访谈实录
附录5:庄羽访谈实录
附录6:陈念新二次访谈实录
附录7:吕家禾二次访谈实录
附录8:程惠荪访谈实录
附录9:周亚丁访谈实录
附录10:唐玉雯访谈实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4)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目的
    0.2 研究意义
    0.3 国内外文献综述
    0.4 问题提出
    0.5 研究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0.6 研究方法
    0.7 创新之处
1. 微媒体时代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本概述
    1.1 微媒体时代基本概述
        1.1.1 微媒体时代的网络发展背景
        1.1.2 微媒体与微媒体时代
        1.1.3 微媒体时代的特征
    1.2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本概述
        1.2.1 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2.2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发展
    1.3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1.3.1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微媒体提供新平台
        1.3.2 高校爱国主义需要微媒体提供传播新途径
        1.3.3 微媒体健康发展需要爱国主义教育把控方向
2.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
    2.1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调查分析
    2.2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合理性
        2.2.1 以科技抢占大学生意识形态“头脑阵地”
        2.2.2 以微媒体手段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2.2.3 用微媒体技术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效传播新方法
    2.3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着
        2.3.1 全国各省市多措并举利用媒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
        2.3.2 教育者积极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政策
        2.3.3 当代大学生具有爱国情怀
    2.4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2.4.1 爱国意识受不良思想的冲击
        2.4.2 爱国热情高涨但稍欠理性
        2.4.3 传统爱国主义教育遇冷
    2.5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挑战的肇因分析
        2.5.1 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输出
        2.5.2 “言论”“自由”泛滥
        2.5.3 信息管控乏力
3 微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3.1 优化微媒体环境,坚定大学生爱国主义立场
        3.1.1 用微媒体传播时代新思想
        3.1.2 用微媒体弘扬爱国新情怀
        3.1.3 用微媒体传播时代新形象
    3.2 管控微媒体信息,守护大学生爱国主义阵地
        3.2.1 严抓微媒体管控力度,规范网络舆情朝健康方向发展
        3.2.2 监察微媒体信息传播,营造良好的校园爱国主义氛围
        3.2.3 增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辨别防控能力
    3.3 创新微媒体应用形式,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3.3.1 用微媒体技术创新延展思政课堂
        3.3.2 用微媒体传播理念提升教学技能
        3.3.3 用微媒体呈现形式美化受众视野
    3.4 建立微媒体平台,涵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3.4.1 构建微媒体党政平台,加强线上线下联系
        3.4.2 加速微媒体时政传播,厘清国内国际形势
        3.4.3 分化微媒体受众群体,设计花式爱国方案
    3.5 巧用微媒体宣传,讲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故事
        3.5.1 “旧”事“新”提——运用微媒体讲好爱国故事
        3.5.2 整合与创造——利用微媒体选好故事典型
        3.5.3 优化与推动——让微媒体送爱国故事入千家万户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调查
附录2 微媒体时代教育者爱国主义教育调查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课题相关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相关概念
    四、研究路径与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新旧交织:影像里的时尚观念植入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时尚交织
        一、“摩登”观念的兴起
        二、“摩登”与“时尚”的嬗变
    第二节 国际化都市的时尚诉求
        一、洋时尚的本土化过程
        二、洋时尚的冲突与认同
    第三节 新旧交织中的时尚业态
        一、转型期下的时尚社交
        二、墨守成规的反对质疑
        三、蠢蠢欲动的时尚动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颠覆传统:影像派生的时尚文化传播
    第一节 电影刊物的时尚媒介传播
        一、争奇斗艳的时尚专刊
        二、丰富多彩的时尚图像
        三、人尽皆知的时尚传播
    第二节 欧美电影的时尚文化载入
        一、好莱坞时尚文化的传入
        二、中西交融的时尚价值观
    第三节 明星效应下的时尚思潮
        一、明星身份的认同
        二、时尚模仿的狂热
        三、明星制造的时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霓裳舞动:影像繁衍出的时尚元素创新
    第一节 服饰文化的转型演变
        一、繁花似锦:旗袍的黄金年代
        二、走向奢华:服装款式百变化
    第二节 妆容配饰的魅力吸引
        一、面目一新:潮流元素影响
        二、自我创新:华丽风格塑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性缤纷:影像潮流牵引的时尚主义
    第一节 时尚潮流的新发展
        一、广告:明星价值的体现
        二、国货:时尚工业的促进
    第二节 新女性身份的新定义
        一、自由空间的拓展
        二、都市生活的主导
    第三节 时尚消费的新模式
        一、全新的消费观
        二、充足的消费能力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1 :《上海画报(上海1933)》封面女郎一览表
    附录2 :1937年《时代电影(上海)》的《国货明星点将录》
    附录3 :图注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
致谢

(6)大众文化视野下中国情景喜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情景喜剧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情景喜剧的概念和沿革
    第二节 中国情景喜剧的诞生
        一、大众文化的兴起
        二、美国情景喜剧的引进
        三、走向世俗的审美追求
    第三节 中国情景喜剧的本土化
        一、主流题材:家长里短
        二、军旅古装:题材突破
        三、创意喜剧:新潮元素
        四、网络文化:碎片吐槽
第二章 中国情景喜剧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叙事手法的颠覆
        一、模式:生活化转向
        二、结构:零散碎片化
        三、人物:边缘人物“中心化”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颠覆
        一、性别角色的转向
        二、“毒舌”型语言对白
        三、开放式的两性关系
第三章 中国情景喜剧的大众文化功能
    第一节 社会安全阀功能
        一、生命体验的释放
        二、主体意识的回归
    第二节 旧有格局的突破
        一、多元文化的呈现
        二、社会民主的拓展
    第三节 商业价值的文化兑现
        一、植入广告
        二、衍生产业链
第四章 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困境与展望
    第一节 瓶颈中的中国情景喜剧
        一、剧本创作难度大
        二、文化内涵的缺失
        三、碎片变形导致的逻辑变形
        四、利润至上的生产机制
    第二节 未来与展望
        一、本土元素的有效利用
        二、打造“明星”产业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电视情景喜剧汇总
附录2:各大视频网站播放的网络情景喜剧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范围界定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结构变迁
    一、国家权力与社会
        (一) 经济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二) 社会秩序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三) 生育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二、地区发展差距变动
        (一) 三类乡村发展差距变动
        (二) 沿海崛起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变迁
    一、婚姻恋爱
        (一) 进一步走向自主
        (二) 商业化加剧
    二、社会风尚
        (一)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
        (二) 从文化压抑到求知爱美热
        (三) 消费增长
        (四) 对国外、境外交往增加
    三、精神生活
        (一) 从禁锢走向解放
        (二) 帕累托改进带来的全民希望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理变迁
    一、农民心理变迁
        (一) 从依附性到自主性
        (二) 从因循泥古到合理化转向
        (三) 开始追求享受生活
    二、知识分子心理变迁
        (一) 使命感勃发
        (二) 物质待遇影响
    三、个体私营经济者心理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9)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一章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出现
    第一节 何为“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
        一、关于“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阐述与说明
        二、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之于传统,甚或古典叙述方式的同与异
        三、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所显现出的艺术优长
    第二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原因及可能
        一、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原因
        二、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可能
    第三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
        一、看似多余的说明——中国戏曲是否还需要专职导演
        二、自身的可能
        三、历史的明证
        四、观念的形成
第二章 探索与建构之二元主体:戏曲—话剧导演
    第一节 戏曲导演与话剧导演创作思维之异同
        一、所秉持的美学观念不同
        二、所遵循的假定性原则不同
        三、所凭借的创作方法不同
        四、所追求的审美效果不同
    第二节 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
        一、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所引发的质疑和批评
        二、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之缘由所在
        三、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的应有姿态和必要准备
    第三节 参与探索与建构之戏曲、话剧导演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类型特征
        一、戏曲导演的主要代表及其类型特征
        二、话剧导演的主要代表及其类型特征
        三、戏曲、话剧导演之外
第三章 导演探索与建构的三重阶段:“出新”—“探索”—“回归”
    第一节“推陈出新”阶段——从延安时期至“文革”之前
        一、“推陈出新”阶段的时代特征
        二、探索和建构于这一阶段的成功经验
        三、探索和建构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全面探索”阶段——“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
        一、“全面探索”阶段的时代氛围
        二、中国戏曲在这一时期的命运遭际
        三、探索和建构的主要特征
        四、此一阶段暴露出的问题
    第三节“整合回归”阶段——新世纪以来至今
        一、“整合回归”阶段的时代风貌
        二、探索和建构的整体表现
        三、这一时期显现出的不足
第四章 导演在探索与建构过程中的“多维观照”:“承前启后”—“左顾右盼”—“上下求索”
    第一节 承前启后:继承传统精神 开拓现代品格
        一、风格品貌上:民间色彩与人文情怀的交汇
        二、艺术本质上:抒情传统与叙事因素的均衡
        三、美学观念上:写意精神与写实原则的融合
    第二节 左顾右盼:关注“一度”文本 统筹“二度”舞台
        一、关注“一度”文本创作
        二、统筹“二度”舞台呈现
    第三节 上下求索:把握“赛场”抓住“市场”
        一、把握“赛场”
        二、抓住“市场”
        三、力求“赛场”叫好,“市场”叫座
第五章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成就和不足
    第一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意义和成就
        一、激活并促进了已渐趋固化状态之戏曲艺术的持续发展
        二、为戏曲艺术的现实存在找寻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三、拉近了戏曲艺术与当下观众之间的距离
    第二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问题和不足
        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戏曲艺术的原有美学特征
        二、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并置换着戏曲艺术的传统精神内核
        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并限制着戏曲演员自身的艺术创造力
余论
    一、探索和建构依旧在路上
    二、永远无法避免的“两难”纠葛
    三、观众,永远是最重要的检验标准
结语
    一、本文的核心观点
    二、尚待进一步思考的现象——“主流戏曲”之外
    三、对未来研究的构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10)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选题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个案访谈法
    1.5 本文创新之处
        1.5.1 引入校园微文化的概念
        1.5.2 提出借鉴大众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5.3 采取多学科理论借鉴方法
第2章 大众文化及其相关概念分析
    2.1 关于大众文化的解读
        2.1.1 关于“大众”的理解
        2.1.2 关于“大众文化”的诸多界定
        2.1.3 本文研究视域下的“大众文化”
        2.1.4 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相对应的大众文化
    2.2 大众文化兴起的社会背景
        2.2.1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
        2.2.2 文化全球化的兴起
        2.2.3 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
    2.3 大众文化的特征
        2.3.1 流行性
        2.3.2 娱乐性
        2.3.3 商品性
        2.3.4 通俗性
        2.3.5 可复制性
第3章 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相关借鉴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思想
        3.1.1 文化是劳动的产物
        3.1.2 文化具有阶级性
        3.1.3 文化具有实践性
    3.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思想
        3.2.1 关于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2.2 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
        3.2.3 关于文化多样性的思想
    3.3 西方大众文化的理论借鉴
        3.3.1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大众文化的理论
        3.3.2 英国伯明翰文化学派关于大众文化的理论
        3.3.3 后现代主义流派关于大众文化的理论
第4章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4.1 大学生文化生活现状分析
        4.1.1 文化产品与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4.1.2 文化消费支出增加
        4.1.3 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加大
    4.2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4.2.1 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2.2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
        4.2.3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4.2.4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化
    4.3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消极影响
        4.3.1 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仰
        4.3.2 混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4.3.3 降低大学生的审美标准
        4.3.4 大学生易出现非理性的行为
第5章 针对大众文化影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5.1 应对大众文化影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5.1.1 多样性与主导性相结合
        5.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5.1.3 政治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5.2 运用大众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5.2.1 利用影视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5.2.2 利用网络文化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
        5.2.3 利用娱乐文化加强诚信友善教育
    5.3 借鉴大众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5.3.1 运用流行语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
        5.3.2 运用校园微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5.3.3 运用大众文化传播规律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5.4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众文化的引导
        5.4.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
        5.4.2 运用大众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4.3 建设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5.5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
        5.5.1 提高大学生对大众文化的审美力和判断力
        5.5.2 引导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行为
        5.5.3 规范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真正的追星族——一个中国工人和彗星的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2]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D]. 汪琬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1)
  • [3]《人民日报》抖音号传播策略研究[D]. 杨娇娇. 上海财经大学, 2020
  • [4]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崔妍.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7)
  • [5]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D]. 易菲.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大众文化视野下中国情景喜剧研究[D]. 陈程.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7]流光碎影[J]. 陈喜儒. 作家, 2017(07)
  • [8]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D]. 胡凯基. 安徽大学, 2017(07)
  • [9]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D]. 周慧. 上海戏剧学院, 2017(02)
  • [10]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姚奎栋. 辽宁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真正的追星者——中国工人与彗星的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