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我想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一、我要收发电子邮件(论文文献综述)

廖旋[1](2021)在《对外汉语综合教材的语篇省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穷尽性地统计分析了《HSK标准教程》、《汉语教程(第3版)》和《发展汉语(第2版)》三套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中的语篇省略,共收集到1318条语料。将语篇省略归纳为名词性成分省略、动词性成分省略和多个成分省略三大类。其中名词性成分省略以名词(或名词词组)省略和人称代词省略为主;动词性成分省略以动词词组省略为主,且大多是动宾短语省略;多个成分省略主要以两个以上名词性成分省略为主,在句中作主语和宾语。研究发现汉语综合教材均注意到了语篇省略,教材课文大都呈现了各类语篇省略形式,语言点注释部分也均有简略说明,但课文语篇省略编排合理性不够,复现量不足;语言点注释不全面,未遵循“级差”原则;课后练习亦未能紧扣课文对应的语篇省略形式展开,题量不足,题型单一。编写汉语综合教材语篇省略相关内容时,建议:教材课文注意不同语篇省略类别的齐全,重视语篇省略的复现,语篇省略结构形式的难度与教材难度等级相当;教材语言点注释注意不同类别语篇省略的对比,注意在与其他语法知识点的结合过程中凸显语篇省略类型的特点;围绕课文语篇省略展开相关练习,增加广告语篇练习,依据练习层级性丰富语篇省略题型,保证习得语篇省略所需的练习量。

刘悦[2](2020)在《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开展策略——以“电子邮件”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领域中,电子邮件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无论是通过电子邮件与他人展开互联网交流,还是利用电子邮件发放和上传相关资料,都会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切实掌握电子邮件的运用能力,我们在利用互动讨论过程促使学生认识到电子邮件功能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实际操作为主线的电子邮件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了良好的电子邮件运用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关键的信息化素养。

滕建斌[3](2020)在《海洋观测数据采集发送预警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但海上环境变化莫测,为了有效规避海上自然灾害对海上施工过程造成的影响,需要对海洋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对突发海上环境变化进行及时预警。本课题结合海上施工对于内波流现象的监测预警需求,设计开发出集海上实测数据采集功能,卫星数据传输功能,数据库数据管理功能以及内波流监测预警功能于一体的海洋观测数据采集发送预警系统。该系统硬件平台依托海上锚系潜标设备,系统软件平台建立在本地服务器端。系统根据其各自功能部分分为数据采集端,卫星通信端,数据接收端与预警推送端。数据采集端的主要功能为利用锚系潜标中搭载的控制模块,周期性获取海上观测仪器的实时采集数据,并将采集数据通过串口通信发送至卫星通信端。卫星通信端的主要功能为将实时采集的观测数据,利用铱星卫星通信模块将数据以卫星通信的方式发送到铱星网关中,等待用户回收利用。系统数据接收端搭建在本地数据服务器中,其主要功能为利用铱星短报文Direct IP功能实时回收采集到的数据,并根据不同的观测仪器、采集时间等处理分类数据后存储至海洋观测数据数据库中。系统预警推送端搭建在数据服务器端,其主要功能为分析处理实时采集到的数据,监测海上内波流现象,并根据内波流尺度大小进行灾害预警,指导海上施工。本课题成功开发出海洋观测数据采集发送预警系统,并通过近海卫星通信测试,南海北部数据采集回收测试,南海北部内波流预警测试,验证了系统能够适应海上极端条件,实现观测数据实时获取的功能。通过处理非实时观测潜标回收的长时间完整温盐链的数据结果,并与实时监测预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系统对于大尺度内波流均能实现及时发现与预警,进一步验证内波流监测预警系统对于海上内波流现象预警的准确度。综上所述,该系统对于海上指导施工,规避自然灾害风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林文鹏[4](2020)在《基于中文文本挖掘的邮件过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普及,电子邮件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相当的便利,但是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风险,邮件的安全性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涉及保密等级比较高的单位,针对邮件安全问题本文以文本挖掘的方式,贝叶斯算法为理论基础,将理论应用工程实际,设计和实现了基于贝叶斯算法的邮件安全过滤系统。涉密邮件的过滤问题实际上就是电子邮件的分类问题,将文本挖掘技术应用于邮件过滤中,实际上就是用统计的方法来对电子邮件进行分类。利用文本挖掘的邮件过滤系统在英文邮件的应用中获得了比较好的过滤效果,本系统中加入了中文分词模块,设计和实现了基于中文邮件的过滤功能模块,并取得比较好过滤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象,然后介绍了文本挖掘的相关知识,为设计邮件过滤系统提供基本的技术知识,其次以及邮件预处理的方法,为邮件过滤系统的设计提供论基础,最后介绍了邮件过滤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过滤系统的实现,并对本文设计的涉密邮件过滤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

马文华[5](2019)在《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家对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对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抽样调查,掌握其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提高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有效的对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本文研究以山西省11个地市的3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300份,得到有效问卷282份。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应用SPSS19.0软件对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层级性多元回归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整体使用率偏低,经常使用教育信息技术的教师较少,更多的使用较为初级的教育信息技术,相对高级的教育信息技术则几乎不使用。在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有地域、学段、年龄、性别及学历的差异。(2)通过层级性多元回归得出性别、学段、学历、地域、培训对体育教师应用教育信息技术都具有一定的影响。(3)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的应用中,在地域、学段上,体育理论课和体育实践课中具有显着性差异;年龄上在体育管理中具有差异性;性别上无差异;学历上在体育理论课、实践课和体育管理中具有显着性差异。(4)通过对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得出,共有两个因子影响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分别是个人技能水平因素和学校教学管理因素。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个人技能水平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了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把体育教学与教育信息技术相整合,加大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支持程度,增加学校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的投入,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给予一定的硬件支持和技术培训,国家及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激励中小学体育教师应用教育信息技术。

曾红红[6](2020)在《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文中认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的改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并且国家出台了推进“互联网+教育”的相关意见和发展规划,教育部也提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智慧教学逐渐兴起,但智慧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一定差异。这些问题引起了学者们对智慧教学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国内外已经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学科上,又如何构建相对完善的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因此,通过解读智慧教学的内涵,以及雨课堂辅助课堂教学的优势,将对构建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提供帮助,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分析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XXX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结合雨课堂教学优势,明确了构建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2)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本文在依据Josh Bersin提出的教学过程四环节的基础上,结合智慧教学的内涵,设计了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前期分析,教学活动设计、活动实施和教学评价四个部分,本研究在对各个环节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雏形。(3)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为了验证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将其应用于上海市XXX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并从教师和学生角度设计了详细的行动方案。最后,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学生智慧“学”与教师智慧“教”进行评价,对该模式进行完善和改进。教学应用结果得出,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不但有助于教师智慧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师评价;而且通过智慧的“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均有所改善,学习的效率、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张玉玲[7](2018)在《元数据的收集与证据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数据证据地位的确立,电子数据在司法实务中的运用愈加广泛,但是,如何审查认定电子数据的关联性、真实性、完整性的难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这也阻碍发挥电子数据审查认定案件事实的作用。元数据,解读为“关于电子数据的数据”,能够为我们深入理解、研究电子数据的属性、特征提供条件,并且对运用元数据审查判断电子数据的关联性、真实性、完整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元数据的系统研究,以期能为司法实践中正确审查判断电子数据提供指导。文章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是引言部分,简要地描述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元数据的相关研究现状,并据此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论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元数据的概述,主要揭示了元数据的起源和在其他研究领域的应用,比较国内外元数据概念的差异,通过对元数据与相关概念辨析和元数据独特性分析进一步明确元数据的概念,以及依据国外元数据分类现状,结合司法判例提出单机元数据和网络元数据的分类,并简要介绍不同元数据表现形式,为后文元数据的收集问题和证据价值研究提供基础。第三部分关于元数据的收集研究,根据元数据收集现状,从立法和诉讼现状两个角度分析元数据收集存在的问题,提出全面无损的收集原则、明确元数据收集的一般和特殊主体以及基于不同类型元数据采用不同的收集方法的完善措施。第四部分是元数据的证据价值,这也是元数据在诉讼中运用的重要方面。结合具体的司法判例,分析电子数据关联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证明存在的困境,进而明确元数据对电子数据关联性、真实性、完整性这几个方面的证明作用。

张翔[8](2017)在《基于Java的邮件收发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当今信息交流社会中,电子邮件在人们日常工作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太多的人们使用其发送不同的多媒体附件数据,且这种趋势势必会继续增加。虽然,目前已经有不少的邮件收发系统,但是,大多数的邮件收发系统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因此,论文详细地阐述关于Java语言实现的邮件收发应用系统。本文使用Java的面向图形用户界面编程方式,并且利用了网络协议中SMTP和POP作为底层开发的基础,实现了从协议底层开发与设计邮件收发系统软件。SMTP协议的作用是发送邮件。POP3协议全称是邮局协议第三版,作用是接收邮件。本文中研发出完整的邮件收发系统,这个邮件收发应用程序可以发送纯文本邮件,也可发送带附件的邮件。当然,登陆系统时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SMTP服务器。经过开发测试,证明邮件收发系统软件满足用户需求。邮件收发应用程序开发涉及到整体的系统界面设计与实现、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系统功能实现编码工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本文的邮件收发系统主要包括邮件收发系统的登陆管理界面、邮件发送界面、接收邮件界面邮件定时发送界面和邮件提醒界面等基本功能,文中将会涉及到邮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法。在该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分析系统的逻辑结构图,其中主要包括:系统功能结构流程设计、系统的数据库表结构以及字段设计,业务功能的函数参数处理情况等等。在整个的论文设计过程中,本文详细规划了邮件系统的全部功能模块及其功能描述,系统导航条菜单项的设置等等。在本文的邮件系统的编码过程中,开发人员将会实现主要业务功能,系统的前段控件的事件处理过程以及页面美工实现。最后,根据论文的设计需求对邮件收发管理系统整体测试,并在此给出部分功能的界面截图效果。

王震[9](2017)在《电子邮件证据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电子邮件已成为网络用户信息交流的最基本方式,尤其是企业用户,因为电子邮件正式、便捷且交流范围极其广泛的特点而对其青睐有加。除了最基本的信息交流之外,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当出现纠纷时,电子邮件也成为了重要的证据。然而,电子邮件证据领域刚刚起步,很多规则并不完善,当电子邮件证据作为新兴的电子证据出现在法庭上时,就面临着诸如电子邮件用户身份无法确定、取得的电子邮件真实性无法保障以及公证电子邮件证据效力难以确定等问题。本文在简要介绍电子邮件及取证相关基础知识后,针对电子邮件证据范畴的界定、电子邮件证据所有者身份认证、公证以及免责声明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与电子证据进行比较分析,对电子邮件证据的适用有重大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文章的导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了研究电子邮件证据的重要意义。之后介绍了本文着力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意义。本章内容是文章的总体概括,介绍的问题贯穿了文章始终。第一章介绍了电子邮件取证的基础知识。研究电子邮件证据之前,必须对电子邮件取证有基本的了解,电子邮件取证的整个过程都可能出现法律问题。本章首先介绍了电子邮件的特点、结构以及电子邮件协议。了解电子邮件结构以及电子邮件协议是明确取证方向及提高取证效率的重要保证。其次,从事前与事后两个角度介绍了两种电子邮件取证方式并分析电子邮件的取证流程。电子邮件的专业性决定了它的取证过程与常规取证的不同,了解取证方式及取证过程,才能在遇到具体的电子邮件证据效力判断时,准确地找到电子邮件证据采集过程的法律盲点,最终准确地做出判断。第二章首先对电子邮件证据的范畴进行界定。当前司法界并无具体的电子邮件证据概念,因此在电子邮件证据范畴判断时经常会出现偏差。本章尝试给出电子邮件证据的定义,并概括其主要特点。之后,对电子证据和电子邮件证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电子邮件证据作为电子证据的一个子分类,他们有基本的共性,但也有很多区别,这些区别会导致它们在适用法律时有所不同。同时,对它们进行比较也更有利于电子邮件证据范畴的确认。最后,从关联性、真实性以及合法性三个角度论述了电子邮件证据效力的判断原则,并指出了电子邮件证据判断原则的特殊之处。第三章分析了当前司法实践中出现较多的几个电子邮件证据适用问题,尤其是身份认证和公证,不可回避。这一章的内容较为具体,出现在电子邮件证据适用的不同阶段。本章着眼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先介绍问题的产生,之后叙述当前司法实践中的做法,最后综合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一章是文章的结尾,总结之后予以展望,并对未来电子邮件证据领域的发展提出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本文对电子邮件证据的具体范畴予以界定,通过对电子邮件正文、附件以及其衍生文件的分析,得出电子邮件证据的定义。其次,对电子邮件证据与电子证据进行了详尽的比较,通过证据关联性、真实性、合法性的分析,得出电子邮件证据效力判断原则的特殊之处。最后,对电子邮件证据适用的几个重要问题诸如身份认证、公证以及免责声明进行深入剖析,并尝试给出解决办法。

蔡继永[10](2011)在《基于RIA的邮件收发模块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邮件已经成为Internet上最普及的应用。每个经常上网的人都会有一个甚至几个电子邮箱,由此可见电子邮件已经逐渐开始取代普通的信件,成为最主要的交流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款简单、方便、快捷的邮件系统已经成为用户们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制作一款能满足不同用户全方位体验要求的邮件系统也是设计者所追求的目标。RIA出现之前,传统网络程序都是基于页面服务器端数据传递的模式来进行程序开发的,在HTML页面上建立网络程序的表示层,基于传统的网络程序开发模式所开发出来的的系统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用户的更高的、全方位的体验要求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发出了富因特网应用程序技术。RIA是将传统的Web应用的部署灵活性和低成本与桌而应用程序的交互用户体验结合起来并提供互动多媒体通信的实时快捷的新一代网络应用程序。它集Web应用程序的快速、低成本部署与桌面应用程序的最佳用户界面功能以及互动多媒体通信的实时快捷于一体。功能丰富的网络应用RIA是Web2.0下的一种理论模型,基于这种模型,本文采用富互联网应用程序相关技术实现基于富客户端的邮件收发模块,这个模块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操作,完成各种复杂应用以满足用户的更高的、全方位的体验要求,并且保证良好的实时性和动态性。本文首先对Flex技术,数据库技术和RIA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基于RIA的邮件收发模块的结构、功能部件和系统数据模型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析。

二、我要收发电子邮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要收发电子邮件(论文提纲范文)

(1)对外汉语综合教材的语篇省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语篇省略相关研究
        1.2.2 语篇省略教学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第2章 三套汉语综合教材的语篇省略
    2.1 语料来源
    2.2 语篇省略的类别和特点
        2.2.1 课文中的各类省略
        2.2.1.1 名词性成分省略及特点
        2.2.1.2 动词性成分省略及特点
        2.2.1.3 多个成分省略及特点
        2.2.2 语言点注释中的各类省略
        2.2.2.1 名词性成分省略及特点
        2.2.2.2 动词性成分省略及特点
        2.2.2.3 多个成分省略及特点
        2.2.3 练习中的各类省略
        2.2.3.1 名词性成分省略及特点
        2.2.3.2 动词性成分省略及特点
        2.2.3.3 多个成分省略及特点
        2.2.4 小结
        2.2.4.1 名词性成分省略
        2.2.4.2 动词性成分省略
        2.3.4.3 多个成分省略
第3章 问题与对策
    3.1 存在的问题
        3.1.1 课文的语篇省略方面
        3.1.2 语言点注释的语篇省略方面
        3.1.3 练习的语篇省略方面
    3.2 建议与对策
        3.2.1 课文语篇省略的类别齐全与呈现
        3.2.2 语言点注释语篇省略的对比与结合
        3.2.3 练习语篇省略的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三套对外汉语综合教材的语篇省略语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2)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开展策略——以“电子邮件”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前言
二、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重要性分析
三、 小学信息技术“电子邮件”教学有效开展策略
    (一)利用互动讨论过程促使学生认识到电子邮件的功能
    (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服务商注册自己的电子邮箱
    (三)组织学生根据电子邮箱中的“通讯录”功能互换电子邮箱地址
    (四)帮助学生发出人生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五)为学生构建起科学维护电子邮箱的好习惯
四、 结语

(3)海洋观测数据采集发送预警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海洋观测数据采集发送端设计与开发
    2.1 引言
    2.2 观测平台搭建
    2.3 搭载仪器选型与配置
    2.4 卫星通信方式分析选择
    2.5 数据采集端设计与实现
    2.6 数据发送端设计与实现
    2.7 本章小结
3 海洋观测数据接收端设计与开发
    3.1 引言
    3.2 海洋观测数据服务器搭建
    3.3 海洋观测数据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3.4 海洋观测数据服务器接收端软件设计
    3.5 软件运行流程
    3.6 本章小结
4 海洋观测数据预警推送端设计与开发
    4.1 引言
    4.2 内波观测机制
    4.3 预警功能设计与实现
    4.4 内波流实时监测预警软件设计
    4.5 软件运行流程
    4.6 本章小结
5 系统实验与分析
    5.1 系统安装调试
    5.2 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中文文本挖掘的邮件过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内容介绍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文本挖掘技术背景
    2.2 文本挖掘技术
    2.3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介绍
        2.3.1 B/S体系架构
        2.3.2 ICTCLAS中文分词介绍
        2.3.3 Nginx技术介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需求分析
    3.1 系统概述
    3.2 系统网络结构和体系结构分析
        3.2.1 系统体系结构
        3.2.2 系统网络结构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3.1 系统后台功能需求
        3.3.2 系统客户端功能需求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5 运行需求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邮件过滤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2 系统设计目标
    4.3 系统服务端功能设计
        4.3.1 规则过滤模块设计
        4.3.2 邮件预处理模块设计
        4.3.3 系统训练模块设计
        4.3.4 系统分类模块设计
    4.4 系统客户端的功能设计
        4.4.1 账号模块
        4.4.2 策略管理模块
        4.4.3 事件模块
    4.5 数据库模块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邮件过滤系统实现
    5.1 服务器端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5.1.1 邮件采集模块的实现
        5.1.2 电子邮件预处理模块实现
        5.1.3 邮件过滤模块实现
    5.2 客户端的功能实现
        5.2.1 系统设置中心
        5.2.2 信息中心
        5.2.3 事件中心
        5.2.4 账号中心
        5.2.5 邮件策略中心
        5.2.6 报告中心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工具及环境
        6.1.1 硬件环境
        6.1.2 软件环境
        6.1.3 测试工具
    6.2 测试用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对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要求
        1.1.2 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1.1.3 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对“教育信息技术”概念的讨论
    2.2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相关研究述评
    2.3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相关研究述评
    2.4 已有研究不足及本研究思路
        2.4.1 已有研究不足
        2.4.2 本研究思路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4.1 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状况分析
        4.1.1 不同地域中小学体育教师应用现状比较
        4.1.2 不同学段中小学体育教师应用现状比较
        4.1.3 不同年龄中小学体育教师应用现状比较
        4.1.4 不同性别中小学体育教师应用现状比较
        4.1.5 不同学历中小学体育教师应用现状比较
    4.2 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整体使用量层级性多元回归分析
    4.3 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4.3.1 不同地域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比较
        4.3.2 不同学段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比较
        4.3.3 不同年龄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比较
        4.3.4 不同性别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比较
        4.3.5 不同学历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比较
    4.4 影响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因素分析
        4.4.1 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4.4.2 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影响因素个人技能水平因素
        4.4.3 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影响因素学校教学管理因素
    4.5 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策略
        4.5.1 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信息素养与体育学科相结合的能力
        4.5.2 学校加强在硬件设备、软件资源的投入及教师的培训
        4.5.3 政府行政部门给予政策、资金的支持及家庭环境因素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有关智慧教学的研究
        1.2.2 利用雨课堂辅助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
        1.2.3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研究现状
        1.2.4 文献总体述评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1 研究的基本问题
        1.3.2 研究问题的分解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雨课堂
        2.1.2 智慧教学
        2.1.3 教学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混合学习理论
        2.2.3 教育大数据驱动教学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设计分析
    3.1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基本框架分析
    3.2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构成要素的设计分析
        3.2.1 前期分析
        3.2.2 智慧教学活动设计
        3.2.3 智慧教学活动实施
        3.2.4 智慧教学评价设计
    3.3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应用实践
    4.1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应用前端分析
        4.1.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传统教学现状
        4.1.2 学习需求分析
        4.1.3 学习者分析
        4.1.4 学习内容分析
        4.1.5 学习环境分析
    4.2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应用
        4.2.1 行动研究概述
        4.2.2 行动研究总体方案
        4.2.3 第一轮行动研究与分析
        4.2.4 第二轮行动研究与分析
        4.2.5 第三轮行动研究与分析
    4.3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4.3.1 对学生智慧“学”的评测分析
        4.3.2 对教师智慧“教”的评测分析
        4.3.3 对雨课堂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功能评测分析
    4.4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改进与重构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总结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5.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1.2 创新点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展望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设计前期调查
附录二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应用情况调查
附录三 教师访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元数据的收集与证据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二章 元数据概述
    第一节 元数据的概念溯源
        一、元数据的概念
        二、元数据与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元数据的特点
        一、稳定性
        二、独立性
        三、隐蔽性
        四、分散性
    第三节 元数据的类型化研究
        一、元数据类型化的一般现状
        二、元数据常见类型
第三章 元数据的收集
    第一节 元数据收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一、元数据收集现状分析
        二、元数据收集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元数据收集的完善
        一、明确全面、无损收集原则
        二、明确元数据收集主体
        三、不同元数据类型收集方法探索
第四章 元数据的证据价值
    第一节 元数据与电子数据关联性证明
        一、电子数据关联性
        二、元数据与电子数据关联性证明
    第二节 元数据与电子数据真实性证明
        一、电子数据真实性
        二、典型案例分析:电子数据真实性证明难题
        三、元数据与电子数据真实性证明
    第三节 元数据与电子数据的完整性证明
        一、电子数据的完整性概念
        二、元数据与电子数据完整性证明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8)基于Java的邮件收发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此课题的意义
    1.4 论文的结构与组织
第2章 电子邮件的传输原理研究
    2.1 关于电子邮件
        2.1.1 电子邮件的接受与发送
        2.1.2 电子邮件地址的构成
    2.2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2.3 SMTP的工作原理
        2.3.1 POP3协议介绍
        2.3.2 POP3协议指令
        2.3.3 POP3工作原理
    2.4 电子信件格式的标准
        2.4.1 RFC822介绍
        2.4.2 信件的头部
        2.4.3 标准的信头字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子邮件系统设计
    3.1 开发步骤
        3.1.1 开发准备
        3.1.2 环境搭建
    3.2 系统实体分析
        3.2.1 实体分析
        3.2.2 实体类图分析
    3.3 邮件收发系统的模块与功能设计
        3.3.1 系统模块
        3.3.2 模块功能
    3.4 功能模块的流程图
        3.4.1 系统功能的总体框架图
        3.4.2 发送邮件流程图
        3.4.3 阅读邮件流程图
        3.4.4 邮件收发系统的详细功能图
    3.5 数据库设计
        3.5.1 数据库概念设计
        3.5.2 部分数据表结构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邮件收发系统的功能界面
    4.1 邮件收发系统登录界面
    4.2 系统的主界面
    4.3 发送邮件界面
    4.4 收件箱、回收站界面
    4.5 联系人界面
    4.6 新邮件提醒通知
    4.7 邮件收发系统的部分代码
        4.7.1 发送代码
        4.7.2 接收代码
        4.7.3 检查邮件
        4.7.4 联系人列表表格模型
        4.7.5 邮件操作代码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电子邮件证据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主要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电子邮件及其采集
    第一节 电子邮件的基本架构
        一、电子邮件的特点
        二、电子邮件的结构
        三、电子邮件协议
    第二节 电子邮件的采集
        一、电子邮件取证方式
        二、电子邮件取证流程
第二章 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属性
    第一节 电子邮件证据的概念及特点
        一、电子邮件证据概念的界定
        二、电子邮件证据的特点
    第二节 电子邮件证据与电子证据
        一、电子邮件证据和电子证据的共性
        二、电子邮件证据和其它电子证据的区别
    第三节 电子邮件证据效力判断原则
        一、关联性
        二、真实性
        三、合法性
第三章 电子邮件证据的适用
    第一节 电子邮件所有者的身份认证
        一、免费邮箱
        二、集体邮箱
        三、实名认证邮箱
    第二节 电子邮件证据的公证
        一、电子邮件证据公证的适用
        二、公证邮箱
    第三节 电子邮件证据免责声明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基于RIA的邮件收发模块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论文组织
2 RIA相关技术简介
    2.1 富互联网应用技术
        2.1.1 RIA开发技术
        2.1.2 RIA的特点和优势
        2.1.3 RIA应用模型程序
    2.2 Flex技术
        2.2.1 Flex图表组件
        2.2.2 Flex 3 SDK
        2.2.3 Flex应用程序部署
        2.2.4 编译Flex应用程序
        2.2.5 Flex的设计模式
        2.2.6 Flex数据传输方式
        2.2.7 Flex的开发模型
        2.2.8 Flex应用程序的典型开发步骤
    2.3 Flex RIA系统运行原理
    2.4 Flex的后台数据交互
    2.5 PHP技术
    2.6 MySQL数据库技术
    2.7 本章小节
3 邮件收发模块的概要设计
    3.1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3.2 邮件传输协议
        3.2.1 SMTP协议
        3.2.2 SMTP工作机制
        3.2.3 SMTP命令
        3.2.4 SMTP响应
    3.3 POP协议
        3.3.1 POP协议概述
        3.3.2 POP3工作机制
        3.3.3 POP3命令
    3.4 MIME协议
    3.5 发送邮件实现
    3.6 接收邮件的实现
    3.7 数据库的设计
    3.8 本章小结
4 邮件收发模块客户端的设计
    4.1 系统的技术架构
    4.2 邮件客户端
        4.2.1 SMTP客户端
        4.2.2 邮件发送过程举例
        4.2.3 POP3客户端
        4.2.4 POP3的传输过程
    4.3 邮件收发模块客户端功能模块介绍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我要收发电子邮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外汉语综合教材的语篇省略研究[D]. 廖旋.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3)
  • [2]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开展策略——以“电子邮件”教学为例[J]. 刘悦. 考试周刊, 2020(A1)
  • [3]海洋观测数据采集发送预警系统设计与开发[D]. 滕建斌.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基于中文文本挖掘的邮件过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林文鹏.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5]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马文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D]. 曾红红.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7]元数据的收集与证据价值研究[D]. 张玉玲.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8]基于Java的邮件收发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翔. 吉林大学, 2017(04)
  • [9]电子邮件证据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 王震.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7)
  • [10]基于RIA的邮件收发模块的设计与研究[D]. 蔡继永. 安徽理工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我想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