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重视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一、重视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伏超[1](2021)在《纳米技术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袁雅君,周武源,吴叶青[2](2021)在《世界主要国家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发展动向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后,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对降低环境负荷、采用节能省资源工艺、推进资源再生利用、服务医疗保健事业、建设安全舒适老龄社会等各种巨大的社会需求和挑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肩负着艰巨的任务。纳米技术、材料科学作为一个综合性战略性的科学技术领域可以直面上述众多的社会经济难题,出色地完成有关的使命。

樊春良,李东阳[3](2020)在《新兴科学技术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对美国国家纳米技术倡议(NNI)20年发展的分析》文中指出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建立一种相关角色参与的治理机制,共同管理这些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本文在考察治理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科学技术治理的含义。以美国纳米技术倡议(NNI)20年的实践为案例,概括了其治理纳米技术的特点,对其中三个主要的部分——愿景激励、战略规划和评估机制做了深入探讨,总结了NNI治理模式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可供借鉴的若干结论。

汪凌勇,董瑜[4](2020)在《美国国家纳米技术计划评估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公布了对"国家纳米技术计划"(NNI)的最新评估报告《国家纳米技术计划4年一度的评估:纳米科学、应用与商业化(预印版)》。本文介绍了此次评估的背景和主要目标、NNI运作框架和管理协调机制、NNI目标执行情况及效果与影响,以及国家纳米技术委员会关于NNI未来优先领域方向和实现该优先领域目标的建议,最后针对此次NNI评估提出了若干认识与思考。

包中华[5](2020)在《使用超重力旋转床制备纳米二氧化铈及其表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纳米材料的特性、应用及发展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二氧化铈的结构性质、资源状况和实际中的应用,总结了纳米二氧化铈的制备方法,并说明了制备纳米二氧化铈的研究状态与存在的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使用超重力旋转床制备纳米二氧化铈过程中各个参数对二氧化铈粒径的影响,同时与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制备纳米二氧化铈进行了比较。超重力旋转床制备过程研究了物料浓度、pH、分散剂用量、超重力旋转床参数、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于二氧化铈粉体粒径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制备条件。同时,对所制备的粉体进行Zeta电位、润湿性能、TG-DSC、XRD、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检测,进一步分析了在纳米二氧化铈制备过程中二氧化铈粉体的团聚状态、形貌、微观结构和晶体生长情况;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研究了使用不同的硝酸铈浓度、pH、填装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制备纳米CeO2粉末,并应用XRD、FE-SEM对制备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及分析了样品的粒度、比表面积及Zeta电位。主要得到如下结论:硝酸铈溶液初始浓度为0.7mol/L,初始pH为4-5,硝酸铈和碳酸氢铵摩尔比为1:3,分散剂OP-10的质量分数为30%,物料通入旋转床的流量为300ml/min,旋转床转速为1200r/min,铈的前驱体粉体在650℃焙烧1.5h后得到的二氧化铈粒径最小,结晶效果最好。纳米氧化铈前驱体在溶液中以胶体状态存在,通过氨水调控前驱体溶液的pH值为9时,Zeta电位的绝对值最大,铈的前驱体溶液存在状态更稳定,不易发生团聚。OP-10分散剂溶液缩短了前驱体的润湿时间,显示着优于水溶液的润湿性能。在分散剂溶液中用氨水调控pH=9可使亲水性达到最大,分散效果最佳。通过XRD进行定性分析,前驱体在50℃干燥得到的产物为Ce2(CO3)3·8H2O,在100℃烘干时,前驱体分解为Ce2O(CO3)2·H2O和Ce(CO3)2O·H2O,当温度大于350℃焙烧时得到了二氧化铈纳米粉体。但是在650℃焙烧得到的二氧化铈粉体结晶效果最好。通过电镜分析,前驱体小颗粒被分散剂包裹,形状为细小的条形颗粒,当在650℃焙烧1.5h后,得到纳米而氧化铈形,貌类似于球形,且颗粒分散效果较好,粒度约在200nm左右。通过TEM对所制备的氧化铈的晶格条纹和晶体衍射进行了分析。使用DigitalMicrograph软件测量晶格条纹规整区域的晶面间距,得到的晶面间距为0.19nm、0.27nm和0.32nm,正好对应(220)、(200)和(111)三个晶面。在进行了衍射分析后,衍射斑点也对应(220)、(200)和(111)三个晶面,在对应XRD测试结果,得到氧化铈的生长晶面为(220)、(200)和(111)。以Ce(NO3)3·6H2O为原料,通过超临界水氧化法制备的粉末为单一面心立方结构的纳米CeO2,结晶度良好。硝酸铈浓度低时制备的颗粒细小,形貌近似于球形;随着硝酸铈浓度增大和溶液pH降低,颗粒形貌从近球形变化为纤维棒状后又变为立方结构,但粒径明显增加;纤维棒状颗粒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为83.4 m2/g。当浓度为0.1mol/L、pH=2时,CeO2溶胶的Zeta值最高,溶液稳定性良好,不易团聚。超重力技术在制备纳米二氧化铈过程中无论是设备成本、使用环境及操作要求还是在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铈结果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超重力技术是工业化制备纳米二氧化铈的理想方法。

刘冬雯[6](2020)在《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及其防控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纳米技术是21世纪最关键的高新技术之一,目前已经被成功运用于环境保护、医学、农业、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纳米技术的不确定性后果以社会风险的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扩散,对于其引发的社会风险问题进行原因和防控对策探讨,可以引导纳米技术更好的发展。本文分五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目的和意义,从风险、风险社会、技术风险、纳米技术的风险、纳米技术风险防控对策角度展开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纳米技术的提出、范围和目前主要应用领域,然后分析了技术风险定义和特点,指出技术的社会化必然导致社会风险产生。第三部分详细介绍纳米技术的不正确使用会造成潜在社会风险,即生态环境风险、生命伦理风险、社会冲突风险、给国际政治与军事关系带来潜在挑战风险。第四部分将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作为一个整体,从技术观念、社会制度、社会监督、纳米技术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这四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第五部分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革社会制度、加强对于纳米技术的社会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纳米技术这四个维度着眼进行整体性的防控对策分析。

马锋[7](2019)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是决定科学技术成果能否转化成为经济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以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重要途径。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活动的义务之一,而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群体,更加需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国立科研机构作为国有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必然伴随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而国有资产管理的对象很多又与科技成果转化内容是交叉的。研究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然要解决其中的资产管理问题,所以,本文围绕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对全院105家研究院所进行问卷调查,而且,三年内分两个阶段先后对分布于东北、西北、京畿、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闽南等地区的中科院系统具有代表性的60多家研究院所、高校和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展开调研,并结合自身长期工作实践,对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研究。首先,深入了解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探寻制约成果转化和资产管理的问题,分析新时期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引述科研院所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结合中科院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分析借鉴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经验。其次,探讨中科院院属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其对应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通过梳理当前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模式,构建一套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以期对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进行科学评估。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做好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解决相应的监管和激励问题。因此,接下来进一步概括总结中科院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通过研究中科院院属科研院所在激励分配方面的成功经验,详细分析各种不同激励方案,对激励与分配问题展开研究,力求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同时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现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总结分析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最终对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国有资产管理这一对当前热门的研究问题,并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相关研究文献,而且研究结论对国立科研机构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将更具指导价值。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案例研究与实证调研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且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与以往学者采用的方法相比,增加了定量研究和案例研究的相关内容,使研究结论更全面、更具实践性。

张郑熠[8](2019)在《知识基础对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追赶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创新、竞争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密集型企业在经济发展及国家产业升级发展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业界普遍认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尤其纳米生物等战略新兴行业企业,能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跻身领头羊创造机会,并且成为推动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知识在企业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知识是指企业所涉及的各类技术领域的知识元素集合,包括技术诀窍、运行管理经验等等各方面。知识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而日益丰富的知识也是企业挖掘并维持竞争优势的源泉。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而言,知识更是最具战略意义的核心资源。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企业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平均周期逐渐缩短。中国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仅要考虑如何获取关键知识,更需要考虑如何取得持续竞争优势。而技术创新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企业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是经济发展的助力和支撑。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下,知识密集型企业充分参与到国内、国际间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实现技术进步甚至技术突破,已经成为众多知识密集型企业共同思考的战略问题。另一方面,技术复杂程度的增加、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速率的加快、以及客户对定制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等因素的出现,使得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迫在眉睫,如何通过产品创新以及流程创新实现定制化以及服务个性化已成为知识密集型新创企业追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从知识基础与创新模式的角度进行技术追赶的研究,是后发企业在企业创新实践中需要关注的重要话题。当前技术追赶已经从关注“追赶”全球技术前沿(主要涉及技术的“模仿”)发展到基于全球领先(追赶中)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的新知识开发的持续发展阶段。但现有的研究虽然对知识基础和技术创新进行了初探,并在技术创新在知识整合、利用方面的所带来竞争优势达成了共识,但更多关注的是自主创新以及模仿创新的选择上,并未对自主创新进行具体研究,企业内部知识基础如何具体作用于企业技术追赶绩效的研究黑箱仍未打开。此外,已有研究对知识存量与技术进步的研究存在分歧,有部分研究认为中国企业的科研存量过少,因而对技术进步没有促进作用,而知识密集型企业以知识、技术密集为特征,在知识基础上具有良好的积累,其知识基础对技术追赶起到重要作用将不同于其他行业。同时,知识密集型企业创新类型方面的研究也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目前的研究都缺乏对大型新兴经济体追赶情境特殊性的关注,对于中国技术情境中知识密集型企业是如何选择技术创新从而作用于技术追赶,更是甚少关注。再者,对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发展的现有研究大多局限在静态、横向的研究上,而事实上企业根据知识基础对创新类型、模式的选择和应用是不断动态演变的。最后,尽管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发展迅速,但关于中国后发企业在前沿技术行业的竞争追赶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基于以上现实意义和理论背景,本研究围绕“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追赶影响机制”这一基本问题,从知识基础和技术创新类型两个角度出发逐层深入探讨四个子研究问题:(1)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知识基础是如何影响企业的追赶绩效的?(2)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内部知识基础和技术创新类型作用于企业的技术追赶绩效的影响机制如何?(3)在技术差距和技术发展速度等不同的追赶情景下,知识基础通过技术创新类型间接作用于企业的技术追赶绩效的影响机制有何差异?(4)从动态发展视角看,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技术追赶过程中,知识基础与技术创新是如何演化的?子研究一通过对四家企业的案例研究,强调了知识密集型企业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基于流程创新的发展中国家前沿技术行业追赶的新模式,在这基础上,提出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知识基础通过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影响其技术追赶绩效的机制框架,以此解答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如何实现较好的技术追赶。子研究二结合子研究一的初步结论,结合进一步文献展开,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方法,运用探索性因子分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验证量表,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子研究一得出的知识基础与技术追赶绩效间的关系以及技术创新中介作用进行了验证,深入探讨了企业的知识基础水平通过提高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从而影响企业技术追赶的影响机制。子研究三在子研究二的基础上,运用二手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了技术差距和技术发展速度这两个技术追赶情境变量对知识基础-技术创新类型-技术追赶绩效的影响路径的调节作用。鉴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技术追赶过程是个动态、不断发展的过程,子研究四在前述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三家成功发展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案例分析,从动态的视角刻画知识密集型企业向新技术和市场发展过程中知识基础与技术创新的演化过程,以此从动态发展的视角进行研究。四个子研究的研究内容结合实证方法、动态视角共同论述、回答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知识基础如何影响技术追赶绩效。本研究通过子研究一对四家中国纳米技术公司案例的深入研究,确定了基于流程的创新(Process-based innovation)在中国新兴行业技术发展和赶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基于流程的创新模式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与在发达国家的区别。中国纳米技术公司具备基于流程创新的条件,该条件有利于企业实现定制化目标和实施利基市场战略。产品的定制化、相对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利润空间,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技术发展提供了克争优势。基于对四家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影响因素总结,子研究一进一步说明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对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在知识、专利与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得出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知识基础可以通过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影响企业技术追赶绩效的研究命题。本研究在子研究二中,通过对212家知识密集型企业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的知识基础对技术追赶绩效的影响是通过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为中介实现的。具体而言,本研究从知识基宽度和知识基深度两个维度进行衡量,知识多样性、知识深入掌握通过促进差异化产品生产、提供服务进而正向影响企业的技术追赶绩效;同时知识多样性以及知识深入掌握通过改进生产方法和调整流水线从而影响企业的技术追赶绩效。子研究三通过技术追赶情境的研究,本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技术环境下,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知识基础通过技术创新类型间接影响于技术追赶绩效的作用存在差异。技术差距和技术发展速度在知识基础对技术追赶绩效机制中起到调节作用,其中技术差距对知识基宽度通过产品创新作用于技术追赶绩效的影响路径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技术发展速度对知识基深度通过产品创新作用于技术追赶绩效的影响路径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子研究四通过对三家发展及创新比较成功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研究,使得对知识基础、技术创新和技术追赶之间关系的认识得到了加深拓宽:企业会根据技术、市场环境进行主导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从而维持持续竞争优势,对技术追赶产生影响。技术创新会使企业的知识得到不断的利用,从而实现累积,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积累的知识基础,也会使企业在技术创新的选择中做出相应的调整。且本研究发现知识密集型企业对主导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以及创新模式的变化是动态的,并不拘泥于单一类型的运用,可能同时存在几种创新模式。研究表明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技术发展以及后发追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即已有知识基础水平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根据其战略需求,选择不同创新类型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通过这四个子研究,本研究围绕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技术追赶影响机制这一问题,对以下理论进行了拓展和深化。首先,本研究以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为样本,再次强调了知识密集型行业不同其他行业,其知识科研存量对企业的技术追赶必然是促进作用,同时引入产品创新与流程创新这对知识密集型企业最关键的技术创新类型作为中介变量,探索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发展的核心机制。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于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知识密集型企业而言,知识基础于技术绩效关系有着关键作用,且研究还打开了内部知识基础如何具体作用于企业技术追赶绩效的研究黑箱,研究表明:流程创新带动和融合型的产品创新有利于中国后发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追赶,指出了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追赶过程中选择技术创新类型应依循的特定规律,有利于纠正只强调产品创新的错误倾向,也为科研成果商业化提供了思路。其次,本研究探索了知识密集型企业通过基于流程的创新模式(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同时进行)来实现技术追赶的作用机制。基于流程的创新为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技术发展带来了竞争优势,从而在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技术赶超,甚至跳跃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创新特性强调了本土创新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作用,从而为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带来新视角以及理论支持。同时,本研究结合动态演化的视角,提出了两种不同技术创新类型主导的创新模式。基于这三种创新模式的展开,本研究推进了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创新类型以及创新模式的研究。再者,本研究理论上研究并实证检验了技术情境对知识基础对技术创新影响的调节效应,从而拓宽了以往技术追赶影响因素研究的研究视角。最后,本研究将创新演化思想与知识基础、技术创新类型(模式)研究相融合,强调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类型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且不限于工艺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等单一创新类型的应用,更强调的是三者的交织运用。同时研究提出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追赶中需要考虑市场以及技术的影响,并提出了三条不同的创新演化路径。这为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以及其他后发企业选择追赶创新模式,实现技术追赶提供了新的视角。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基于知识基础,通过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类型从而构建有效技术创新产出的具体机制和过程进行分析,为正在发展兴起的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提供了理论指导。本研究还指出,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应将企业的知识基础、所在的具体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动态选择适合自身技术发展的创新类型组合和创新模式,且在此过程中注重知识基宽度的拓展和知识基深度的积累。企业需要战略性地关注企业自身的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并根据市场、技术环境及时调整企业技术创新类型组合以持续提升技术绩效。而各类园区需要重视知识密集型企业对流程创新能力的培育,在运用政策引导和激励知识密集型企业积极培育、发展和强化自身知识基础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加强合作来提升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

康海娇[9](2019)在《基于低维填料表面修饰的蛋白基复合材料增强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石油资源日益匮乏且高分子合成材料生物降解性差,导致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可降解天然高分子等材料的研究、开发成为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我国作为木制品生产、贸易大国,其人造板等木制品产量稳居第一且木材用胶黏剂消耗量持续增大。该脲醛树脂、酚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主的人造板胶黏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释放的甲醛、酚类等有毒气体严重危害环境并威胁人类健康。大豆蛋白来源于豆粕,广泛易得,应用于蛋白基胶黏剂及其复合材料等制备具有无毒环保等优势,并且在生产、运输上具有应用便利性。但其天然多级结构导致力学性能低、耐水性差。低维材料通过界面结构设计填充蛋白基复合材料可有效改善蛋白基复合材料的胶接性能。本研究利用不同低维无机/有机材料(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子、埃洛石纳米管、植物纤维)填充改性大豆蛋白基胶接材料,针对填充材料结构等差异,分别采用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子制备、贻贝仿生化学、同源高分子“自增强”等手段,通过温和、环保的界面结构设计方法,系统研究低维材料在大豆蛋白基质中的分散性及界面结合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聚乙二醇-b-聚苯乙烯两亲性纳米粒子可形成稳定的“壳-核”纳米结构,均匀分散于大豆蛋白水系溶液。该零维纳米粒子填充蛋白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高达到7.06 MPa,较空白组样品增加了 85.3%;同时,其断裂伸长率较空白组有所增加。其增强机理为:纳米粒子表面聚乙二醇亲水嵌段与蛋白分子相互作用,有效提高了二者界面相容性,缓解因界面应力集中而脆性增加的问题;随着水分的缓慢挥发,疏水性的聚苯乙烯嵌段向表面扩散,增加复合材料表面疏水性,其接触角由41.16°提高至51.46°,且复合材料吸水性(总可溶解物质(TSM))随着纳米粒子添加量的增加从42.14%降低至26.31%。(2)一维纳米管杂化增强蛋白基复合材料中,通过仿生贻贝表面化学结构设计在纳米管(HNTs)表面构建高活性复合聚多巴胺包覆层,研究表明:a.水系有氧环境下多巴胺通过有氧自聚合与HNTs纳米管内/外壁的铝/硅原子结合可构建聚多巴胺包覆层,X-电子能谱(XPS)、热重量分析(TGA)等测试手段表明该聚多巴胺包覆层在温和条件下有效引发环氧-硅烷偶联剂(KH560)二次接枝反应。HNTs纳米管内外表面的环氧/邻苯二酚等官能团使HNTs纳米管通过共价键或物理化学键等键合方式与内外缠结穿插(HNTs内直径约为19-32 nm)的蛋白分子结合,使二者的界面结合力增强,该一维复合蛋白基胶接材料的力学强度达到 8.73 MPa。b.多巴胺表面化学“一步法”共沉积方法可将聚赖氨酸长链与多巴胺小分子共沉积于HNTs纳米管内外表面,该HNTs纳米管表面结构设计通过XPS、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显示:聚赖氨酸长链(聚合度约为25-30)提高了 HNTs纳米管在蛋白水系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柔化蛋白分子并改善二者相容性;其丰富的水合氨基与多巴胺邻苯二酚官能团在氧化聚合过程中相互制约并保留了部分高活性官能团,使HNTs纳米管内外表面与蛋白分子间作用力增强,蛋白基复合胶接材料的杨氏模量提高了 166.4%,力学强度达到8.25 MPa。(3)高长径比植物质纤维(微晶纤维素(MCC)、同源蛋白纤维(SPFs))在开发全生物质胶接新材料具备优势。借助于温和仿生表面包覆理论及同源高分子“自增强”概念等,进一步研究了全生物质木材用胶接材料体系,结果表明:a.通过温和有氧浸涂方法,可使聚多巴胺层成功包覆于MCC表面。13C固体核磁(13C NMR)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表征显示MCC表面的多巴胺包覆层可使MCC与蛋白基质间通过化学交联或物理铆合等,提高二者界面结合强度,该生物质纤维/蛋白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相较于空白样品提高了 82.3%。b.SPFs“自增强”蛋白基胶黏剂材料,可提高蛋白复合胶黏剂的耐水胶接性能。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显示,纤维与基质间相容性良好、界面结合强度高,高效交联剂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PTGE)使SPFs与蛋白基质间构建有效的三维交联网络结构。该同源蛋白纤维自增强胶接新材料其胶合强度最高达 1.15 MPa(≥0.7 MPa,GB/T 9846-2015)。

刘欣[10](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二、重视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世界主要国家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发展动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美国
日本
欧盟
德国
英国
法国
韩国
俄罗斯
新加坡
印度
中国

(3)新兴科学技术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对美国国家纳米技术倡议(NNI)20年发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治理与科学技术治理
    (一)治理理论
    (二)科学技术的治理
        1.科学技术治理的客观需要
        2.科学技术治理的含义和作用
        3.科学技术治理的构成
二、NNI是美国纳米技术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
    (一)NNI发展简史
    (二)NNI的治理特点
        1.愿景激励
        2.跨机构协调
        3.法律保障
        4.评估机制
三、愿景激励的科学技术发展
    (一)远景激励
    (二)远景和目标
四、战略规划的构成和作用
    (一)战略规划的法律基础
    (二)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
    (三)战略规划的目标及措施
        1.战略规划的目标
        2.战略规划目标及实施措施的演进
    (四)计划构成领域
    (四)战略规划的作用
五、评估机制
六、结论与借鉴
    (一)NNI模式的总结
        1.高层领导与协调机制下的互动
        2. 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
        3.治理机制和政策工具的发展
        4.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
    (二)借鉴

(4)美国国家纳米技术计划评估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评估背景
    1.2 评估的发起、目标与主要思路
2 评估的主要内容
    2.1 对NNI管理的评估
        2.1.1 NNI运作框架和管理协调机制
        2.1.2 主要管理成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2 对NNI执行、效果与影响的评估(含国际比较)
        2.2.1 NNI 4大目标执行情况及效果
        2.2.2 NNI总的成就与影响、存在的问题及相比其他国家的不足
        2.2.3 中国的做法与成功经验
3 评估结论与建议
    3.1 评估的主要结论
    3.2 国家纳米技术委员会关于NNI未来优先领域目标以及为实现此目标针对计划管理和参与部门的建议
4 几点启示
    4.1 关于评估本身
    4.2 关于大团队科学与工程的作用和必要性
    4.3 关于报告内中美比较部分有关中国的数据、分析与结论

(5)使用超重力旋转床制备纳米二氧化铈及其表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纳米材料概述
        1.1.1 纳米材料特性
        1.1.2 纳米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1.2 二氧化铈简介
        1.2.1 二氧化铈的结构与性质
        1.2.2 二氧化铈的资源状况
    1.3 纳米二氧化铈的制备方法
        1.3.1 微乳液法
        1.3.2 超临界水氧化法
        1.3.3 溶胶‐凝胶法
        1.3.4 喷雾热分解法
        1.3.5 金属盐水解法
        1.3.6 超重力法
    1.4 制备纳米二氧化铈的研究状态与存在问题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及测试手段
    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2.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1.2 实验所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分析测试方法
3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铈
    3.1 物料浓度、pH和分散剂浓度对粒度的影响
        3.1.1 物料浓度对粒度的影响
        3.1.2 pH对粒度的影响
        3.1.3 分散剂对粒度的影响
    3.2 流量和转速对二氧化铈粒度的影响
        3.2.1 物料流量对粒度的影响
        3.2.2 超重力选转床转速对粒度的影响
    3.3 Zeta电位分析
    3.4 润湿性能分析
    3.5 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粒径的影响
        3.5.1 原料TG-DSC分析
        3.5.2 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粒度的影响
    3.6 XRD衍射分析
    3.7 二氧化铈形貌与微观结构分析
        3.7.1 二氧化铈形貌粉体
        3.7.2 二氧化铈微观结构分析
    3.8 小结
4 使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铈
    4.1 实验过程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1 XRD晶体结构分析
        4.2.2 FE-SEM形貌分析
        4.2.3 粒径与比表面分析
        4.2.4 Zeta电位分析
    4.3 小结
5 实验机理分析与两种方法优缺点的比较
    5.1 实验机理分析
    5.2 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及其防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创新以及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纳米技术与技术风险概述
    2.1 纳米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2.1.1 纳米技术的提出
        2.1.2 纳米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2.2 技术风险及其特点
        2.2.1 技术风险的定义
        2.2.2 技术风险的特点
第3章 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类型
    3.1 纳米技术的生态环境风险
        3.1.1 破坏自然环境
        3.1.2 破坏生态系统
    3.2 纳米技术的生命伦理风险
        3.2.1 威胁人体健康
        3.2.2 与基因技术结合带来潜在风险
        3.2.3 与生物技术结合带来潜在风险
    3.3 纳米技术的社会冲突风险
        3.3.1 信息安全风险
        3.3.2 纳米鸿沟
    3.4 挑战国际政治军事关系
        3.4.1 给国际政治关系带来的潜在挑战
        3.4.2 给国际军事关系带来的潜在挑战
第4章 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原因分析
    4.1 技术观念存在偏差
        4.1.1 技术发展观有偏差
        4.1.2 技术使用观有偏差
    4.2 社会制度的影响
        4.2.1 经济分配制度的影响
        4.2.2 法律行政制度的影响
        4.2.3 文化教育制度的影响
    4.3 社会监督的力度不够
        4.3.1 社会大众的监督力度不够
        4.3.2 专业人员的监督力度不够
    4.4 纳米技术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4.4.1 纳米技术应用流程不规范
        4.4.2 信息安全保护力度不够
        4.4.3 纳米技术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5章 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防控对策
    5.1 树立正确的技术观
        5.1.1 树立谨慎的技术发展观
        5.1.2 树立正确的技术使用观
    5.2 改革社会制度
        5.2.1 改革经济分配制度
        5.2.2 改革法律行政制度
        5.2.3 改革文化和教育制度
    5.3 加强对于纳米技术的社会监督力度
        5.3.1 社会大众要加强监督力度
        5.3.2 纳米技术专业人员要加强监督力度
    5.4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纳米技术
        5.4.1 规范纳米技术应用流程
        5.4.2 加强对于信息安全的保护力度
        5.4.3 减轻纳米鸿沟的负面效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文献综述
    2.1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进展
        2.1.1 科技成果转化的经典模式
        2.1.2 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2.2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进展
        2.2.1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
        2.2.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
    2.3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2.3.1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方式
        2.3.2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2.3.3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激励分配问题
    2.4 相关理论综述
        2.4.1 委托代理理论
        2.4.2 公共产品理论
    2.5 小结
第3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情况的调研与分析
    3.1 中科院科技成果管理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2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情况调查的调查与分析
    3.3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方式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典型案例研究
    4.1 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平台驱动案例分析
        4.1.1 成果转化方式
        4.1.2 资产管理方式
    4.2 西安光机所自创基金案例分析
        4.2.1 成果转化方式
        4.2.2 资产管理方式
    4.3 盱眙凹土中心科技引领特色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4.3.1 成果转化方式
        4.3.2 资产管理方式
    4.4 合肥物质院自创园区案例分析
        4.4.1 成果转化方式
        4.4.2 资产管理方式
    4.5 中科大借助资本市场促进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4.5.1 成果转化方式
        4.5.2 资产管理方式
    4.6 大连化物所知识产权运营案例分析
        4.6.1 成果转化方式
        4.6.2 资产管理方式
    4.7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孵化共赢案例分析
        4.7.1 成果转化方式
        4.7.2 资产管理方式
    4.8 泰州-河南中心对接案例分析
        4.8.1 泰州中心对接方式
        4.8.2 河南中心对接方式
    4.9 嘉兴-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案例分析
        4.9.1 嘉兴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方式
        4.9.2 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方式
    4.10 小结
第5章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5.1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参与主体
        5.1.1 财政部门
        5.1.2 中国科学院
        5.1.3 社会公众
        5.1.4 第三方独立主体
    5.2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5.2.1 评价原则
        5.2.2 评价思路
    5.3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设计
        5.3.2 评价指标内涵及说明
        5.3.3 评价指标赋值和权重确定
    5.4 小结
第6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研究
    6.1 孵化器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1.1 孵化器转化模式
        6.1.2 孵化器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1.3 孵化器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2 链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2.1 链式转化模式
        6.2.2 链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2.3 链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3 再生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3.1 再生式转化模式
        6.3.2 再生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3.3 再生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4 融合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4.1 融合式转化模式
        6.4.2 融合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4.3 融合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5 渗透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5.1 渗透式转化模式
        6.5.2 渗透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5.3 渗透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6 引领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6.6.1 引领式转化模式
        6.6.2 引领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6.6.3 引领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6.7 小结
第7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的激励分配问题研究
    7.1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及法律依据沿革
    7.2 中科院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政策简述
    7.3 院属研究所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情况调查
        7.3.1 调研范围及典型性分析
        7.3.2 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总体情况
        7.3.3 院属研究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主要类型
        7.3.4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政策差异原因简析
        7.3.5 典型案例
    7.4 小结
第8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
    8.1 制度、政策层面的问题
        8.1.1 政策冲突增加国有资产管理难度
        8.1.2 政策模糊迟缓工作进展
        8.1.3 政策缺乏操作性
    8.2 人才层面问题
        8.2.1 人员不稳定性提高
        8.2.2 成果转化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8.2.3 专业人才不足问题
        8.2.4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政策规定和体制限制偏离度较大
    8.3 工作流程问题
        8.3.1 资产评估备案审批程序繁琐、耗时长
        8.3.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依赖技术团队自身而非中介机构
    8.4 利益分配问题
        8.4.1 非在职人员奖励问题
        8.4.2 成果发明人与转化人员利益分配问题
        8.4.3 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协调问题
        8.4.4 我国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分配范围
    8.5 融资与技术成果估价问题
        8.5.1 科技成果转化“第一公里”资本金缺失
        8.5.2 科技人员在与企业合作谈判时往往高估技术成果价值的问题
        8.5.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阶段融资渠道相比发达国家要窄
    8.6 风险问题
        8.6.1 党员领导干部持股等问题
        8.6.2 无形资产在评估后折价入股时存在风险问题
第9章 加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9.1 政府层面
        9.1.1 简政放权,精简手续
        9.1.2 减税降负,提升动力
        9.1.3 设立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资本金
    9.2 中科院层面
        9.2.1 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相关细则
        9.2.2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人员专业技术系列岗位
        9.2.3 完善领导、干部股权激励分配方法和约束机制
        9.2.4 多措并举,保证研究所集体利益
    9.3 研究院(所)层面
        9.3.1 加强科技成果质量管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9.3.2 优化对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人员的激励
        9.3.3 完善非在职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
        9.3.4 激励分配额度宜采用累计递减模式
        9.3.5 探索建立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纪人工作机制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总结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知识基础对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追赶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意义
        1.2.1 理论研究意义
        1.2.2 实践研究意义
        1.2.3 研究意义总结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1.5.4 章节安排
    1.6 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技术追赶相关研究
        2.1.1 技术追赶的理论内涵和基础
        2.1.2 技术追赶情景和追赶绩效
        2.1.3 技术追赶影响因素分析
        2.1.4 研究评述
    2.2 知识基础相关研究
        2.2.1 知识基础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2.2.2 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定义以及知识基础等相关特征
        2.2.3 知识基础与技术追赶
        2.2.4 研究评述
    2.3 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2.3.1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2.3.2 技术创新与技术追赶
        2.3.3 知识基础与技术创新
        2.3.4 研究评述
    2.4 研究启示和本研究切入点
    2.5 本章小结
3 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技术追赶影响研究
    3.1 问题提出
    3.2 理论基础
    3.3 研究设计
        3.3.1 方法选择
        3.3.2 案例选择
        3.3.3 变量测度
        3.3.4 数据收集
        3.3.5 数据分析方法
    3.4 案例分析与讨论
        3.4.1 案例内分析和发现
        3.4.2 案例间分析和发现
    3.5 案例总结和研究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知识基础对技术追赶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技术创新类型的中介作用
    4.1 中介作用影响机制模型构建
        4.1.1 知识基础与技术追赶绩效
        4.1.2 产品创新/流程创新与技术追赶绩效
        4.1.3 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的中介假设
        4.1.4 研究模型和假设总结
    4.2 研究设计和方法
        4.2.1 问卷设计
        4.2.2 变量测度
        4.2.3 数据收集
        4.2.4 统计分析方法
    4.3 数据分析
        4.3.1 小样本预测
        4.3.2 共同方差检验
        4.3.3 信度与效度分析
        4.3.4 样本数据统计描述和相关分析
    4.4 回归分析
        4.4.1 多元回归三大问题检验
        4.4.2 模型回归分析
    4.5 分析与讨论
        4.5.1 已有知识基础与企业技术追赶绩效
        4.5.2 技术创新类型的中介作用
    4.6 本章小结
5 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知识基础对技术追赶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技术追赶情境的调节作用
    5.1 调节作用影响机制模型构建
        5.1.1 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
        5.1.2 技术差距和技术发展速度的引入
        5.1.3 技术差距的调节作用
        5.1.4 技术发展速度的调节作用
        5.1.5 研究模型和假设总结
    5.2 研究方法
        5.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5.2.2 变量测度和数据处理
        5.2.3 数据分析方法
    5.3 数据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5.3.2 多元回归三大问题检验
        5.3.3 回归分析结果
        5.3.4 稳健性检验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技术差距的调节作用
        5.4.2 技术发展速度的调节作用
    5.5 本章小结
6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追赶的动态演化研究
    6.1 研究综述和研究框架
    6.2 研究设计和方法
        6.2.1 案例方法
        6.2.2 案例选择
        6.2.3 变量测度
        6.2.4 数据收集
        6.2.5 数据分析
    6.3 案例分析
        6.3.1 C公司动态演化分析
        6.3.2 Z公司动态演化分析
        6.3.3 G公司动态演化分析
    6.4 案例讨论
        6.4.1 演化机制讨论-基于关键创新模式
        6.4.2 演化路径讨论-基于创新模式组合
    6.5 案例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
    7.3 管理意义
    7.4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企业调研提纲
附录二: 企业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9)基于低维填料表面修饰的蛋白基复合材料增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大豆蛋白基胶接材料研究进展
        1.1.3 国内外大豆蛋白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1.4 制备大豆蛋白基复合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二元复合材料界面化学修饰研究进展
        1.2.1 传统表界面化学修饰简介
        1.2.2 传统表界面化学修饰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1.2.3 贻贝蛋白仿生简介
        1.2.4 国内外贻贝蛋白仿生应用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2 实验药品、试剂及测试方法
    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2.2 测试仪器设备及测试方法
        2.2.1 嵌段共聚物结构及形态表征
        2.2.2 改性填料(MCC、HNTs)表面化学结构表征
        2.2.3 二元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3 零维双亲纳米粒子/大豆蛋白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自组装纳米粒子界面可控络合/分解基础研究
        3.2.1 PVEA-b-PS及PAA-b-PS纳米粒子制备
        3.2.2 PVEA-b-PS/PAA-b-PS纳米粒子的络合/分解制备
        3.2.3 PVEA-b-PS/PAA-b-PS纳米粒子的可控络合/分解
    3.3 PEG-b-PS/大豆蛋白复合材料
        3.3.1 PEG-b-PS纳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
        3.3.2 PEG-b-PS纳米粒子与大豆蛋白表界面微观结构表征
        3.3.3 PEG-b-PS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微观化学结构的影响
        3.3.4 PEG-b-PS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3.5 PEG-b-PS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表面耐水性及疏水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一维纳米管仿生界面设计增强蛋白基胶接材料
    4.1 引言
    4.2 多巴胺层“二次接枝”环氧包覆HNTs(PDHNTs-O)
        4.2.1 多巴胺包覆HNTs(PDHNTs)纳米管的制备
        4.2.2 PDHNTs表面二次接枝KH560的制备
        4.2.3 改性HNTs (PDHNTs-O)表面化学、热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
    4.3 “一步法”构建多巴胺/聚赖氨酸包覆层改性HNTs (DLHNTs)
        4.3.1 多巴胺/聚赖氨酸包覆HNTs纳米管的制备
        4.3.2 改性HNTs (DLHNTs)表面化学、微观结构及热力学性能
    4.4 改性HNTs (PDHNTs-O)/大豆蛋白复合材料
        4.4.1 改性HNTs(PDHNTs-O)/大豆蛋白复合材料制备
        4.4.2 PDHNTs-O纳米管与大豆蛋白表界面微观形态表征
        4.4.3 PDHNTs-O纳米管对复合材料微观化学结构的影响
        4.4.4 PDHNTs-O纳米管对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4.4.5 PDHNTs-O纳米管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改性HNTs (DLHNTs)/大豆蛋白复合材料
        4.5.1 改性HNTs (DLHNTs)/大豆蛋白复合材料制备
        4.5.2 DLHNTs纳米管与大豆蛋白表界面微观形态表征
        4.5.3 DLHNTs纳米管对复合材料微观化学结构的影响
        4.5.4 DLHNTs纳米管对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4.5.5 DLHNTs纳米管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植物纤维界面增强发展全生物质蛋白胶接新材料
    5.1 引言
    5.2 木质纤维(MCC)温和表面改性及表征
        5.2.1 温和改性MCC的制备
        5.2.2 改性MCC表面结构及性能表征
    5.3 改性MCC/大豆蛋白复合材料
        5.3.1 改性MCC/大豆蛋白复合材料制备
        5.3.2 改性MCC增强蛋白胶接新材料的化学结构、微观形态表征
        5.3.3 改性MCC增强蛋白胶接新材料的表面性能
        5.3.4 改性MCC增强蛋白胶接新材料的力学性能
    5.4 同源蛋白纤维“自增强”蛋白基复合新材料
        5.4.1 SPFs/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PTGE)/大豆蛋白胶黏剂及其胶合板的制备
        5.4.2 SPFs/PTGE增强蛋白基复合新材料的微观化学结构
        5.4.3 SPFs/PTGE增强蛋白基复合新材料的热力学性能
        5.4.4 SPFs/PTGE增强蛋白基复合新材料的微观形貌
        5.4.5 SPFs/PTGE增强蛋白基复合新材料的力学性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零维纳米粒子及其蛋白基复合材料
        6.1.2 一维纳米管仿生界面设计及其蛋白基复合材料
        6.1.3 植物纤维发展蛋白基胶接新材料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一、发表论文
    二、申请专利
致谢

(10)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重视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技术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D]. 伏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世界主要国家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发展动向分析[J]. 袁雅君,周武源,吴叶青. 杭州科技, 2021(01)
  • [3]新兴科学技术发展的国家治理机制——对美国国家纳米技术倡议(NNI)20年发展的分析[J]. 樊春良,李东阳. 中国软科学, 2020(08)
  • [4]美国国家纳米技术计划评估及启示[J]. 汪凌勇,董瑜. 全球科技经济了望, 2020(06)
  • [5]使用超重力旋转床制备纳米二氧化铈及其表征的研究[D]. 包中华.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6]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及其防控对策研究[D]. 刘冬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D]. 马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8]知识基础对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追赶影响机制研究[D]. 张郑熠. 浙江大学, 2019(02)
  • [9]基于低维填料表面修饰的蛋白基复合材料增强机制研究[D]. 康海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10]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重视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