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徐志摩发烧》

来自《徐志摩发烧》

一、由“徐志摩热”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田天,田建民[1](2021)在《论飘逸诗人徐志摩“金刚怒目”的一面——从《努力周报》上的一组诗文谈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徐志摩被形塑为一个寄情风月、才性高妙的现代柳永,似乎"一生都在爱情故事里折腾"。这种认识是对徐志摩的偏见。徐志摩固然有其飘逸潇洒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充满血性的"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发表于《努力周报》上的《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北方的冬天是冬天》和《希望的埋葬》这一组诗文,通过对现实的黑暗与政治的腐败的揭露与批判,对不与军阀政府合作的抗争精神与高尚人格的赞颂,对"希望"的爱恋、不舍与颂扬,表现了诗人的"金刚怒目"式愤激抗争与高歌正义、坚守理想的一面。

徐勇[2](2021)在《现代文学丛书出版及其新时期“重构”》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文学在1980年代的地位提升,与彼时现代文学丛书的出版息息相关。某种程度上,现代文学丛书的出版充当了"重构"现代文学形象的功能和效果。这种重构既表现为作家全集、文集和选集的出版的变化上(即作家新增上),也表现在各类文学丛书彼此竞逐和竞相出版上。针对现代文学的平反和重评,与丛书出版密切结合,使得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意义凸显,在此情况下,以思潮、主义为核心的文学史论述框架和以现实主义所主导的文学格局逐渐解体。现代主义成为1980年代中后期文学创作的热潮,与彼时的现代文学流派丛书出版之间,有着一定的同构关系。

李运抟[3](2016)在《中国现代文学接源哲学的三种效应》文中指出中国文学接源哲学源远流长,如传统文史哲的不分家,先秦诸子散文的哲理思考,近代王国维接受西哲而融合中西的文艺研究等。中国文学大量接源哲学则始于五四后流行的"主义文学"。如前30年新文学曾舶来各种"主义",共和国新时期文学对表现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和存在主义等西方多种主义的借鉴。主义文学涉及思潮、流派和创作方法,但所依"主义"都有哲学背景。接源哲学极大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形上思考,涉及文学性质、作家认知、作品价值等评判问题。接源哲学有不同情况:或激励文学的探索和深化,或因教条而阻碍文学,甚至流于装点门面。对个体作家,哲学往往成为重要认知甚至灵魂性影响,也可能是表面认知。现代文学接源哲学主要有三种效应:主义文学接源多元哲学;影响个体作家认知;影响文学走向及其性质结构。从哲学认知入手,不少问题更能正本清源。

马晗敏[4](2014)在《徐志摩诗歌的“经典性”》文中提出徐志摩作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其诗歌作品自创作发表之初便因风格独特而广受读者欢迎。新诗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徐志摩的诗歌历经了不同时代的褒贬而流传至今,《再别康桥》作为新诗的"经典"作品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青睐。本文将回顾徐志摩诗歌在不同时代中教科书的选编情况,阐释其诗歌的"经典化"历程。

董延武,朱林国,应晓,孙晓娅[5](2012)在《徐志摩研究资料索引(1923—2012年)》文中研究表明一、徐志摩研究论文索引1.《读后感:徐志摩君的"曼殊斐尔"》,胡文,《小说月报》,1923年第8期,第4-5页。2.《杂感:徐志摩的妙论》,谭祥烈,《合作》,1924年第3期,第6页。3.《徐志摩先生的常识》,非子,《京报副刊》,1925年第81期,第5-6页。4.《阶升法与徐志摩》,郑德坤,《燕大月刊》,1929年第1期,第

亦风[6](2012)在《2012中国济南徐志摩研讨会会议综述》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6月4日上午,"2012中国济南徐志摩研讨会"在济南舜耕山庄召开。徐志摩先生的孙子徐善曾博士一家特意从美国前来参加此次研讨会。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中国诗歌学会和"以教育促进世界更美好"国际教育学会(PMME)联合主办,山东省

王永[7](2008)在《还原·想象·阐释 ——中国现当代诗人传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诗人传记的写作和出版蔚然可观。其中,一些诗人传记由于作者的学者、文学史家、诗歌理论家的身份和严谨的创作态度使其不同于一般的名人传记、明星传记的通俗性和消费性,而是具有学术研究的性质。本论文就是以这些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诗人传记为研究对象。现当代诗人传记的丰富性与自足性使其具备了作为研究对象的充分的形式独立性与内涵丰富性。基于诗人传记与诗人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对其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无疑可以丰富、整合已有的文学研究成果,同时,基于诗人传记文本细读而总结出的规律和发现的问题对诗人、作家传记乃至一般传记的写作与批评亦可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方法上的参考。本论文除前言和结语之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作为诗歌批评、作为诗人研究和作为诗歌史的互文这样三个角度对诗人传记的诗学研究性质进行了评述。第二章主要探讨的是诗人传记的内部构成要素,分成诗人传记中的诗歌表述、诗人传记中的视觉史料和诗人传记中的“诗歌地理”三部分。第三章着眼于诗人传记的“作品”,分析了诗人传记的文学性和“一人多传”的写作现象。第四章关注的是诗人传记的行为主体,即“作者”,对诗人传记的作者主体性和“求真意志”进行了论述。第五章则是个案分析与文本细读,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传记对于诗学研究的作用以及目前诗人传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朱杰[8](2004)在《选择与传播 ——中国现代文学的当代影视转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为复调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既是现代文学在当代的传播和接受史的研究,又是当代影视艺术中的一个独特领域——现代文学转换的影视作品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现代文学中被转换成为当代影视艺术的那部分作家作品,但由此部分的研究必然触及和引发对整个现代文学在当代的接受和传播现象的研究,而对其现象的研究又必然导致对其本体——本人和本文的研究。与此同时,对这些“被选择者”的本人和本文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又蕴含着对那些“不被选择者”的他人和他文的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从大众传媒视野中概观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生存条件和当代接受的特殊形态。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现代传媒与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二、现代传媒与现代作家,三、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中国现代文学不同于古典文学,主要是因其发表形式与生产流程不同,它是依附着现代传媒而产生、生存和发展的。现代出版和大众媒介,为文学与社会、作家与读者架设了一条快捷的通道。现代传媒的发展、现代报刊的繁荣,使作家的职业化成为了可能,也促使了作家文学观念、创作方式的转变;并带来了文学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变化。从本质来说,中国现代文学就是印刷时代的文学——媒介文学和社会文学。 第一章从时代和地域的两个维度,全景式的描述中国现代文学在当代影视转换的各种形态现象,一方面梳理现代文学在当代不同时段不同语境中的影视转换历程,另一方面将中国现代文学放置于它的目的地——当代社会的语境进行检验,从它在当代的传播和接受中展现它的历史价值,同时从它的当代价值再反观它被历史所遮蔽的本来价值。 影视艺术在当代中国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而存在和发展的。研究当代中国影视艺术,应该把它放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加以考察,它那独特的面貌才能显示出来。研究现代文学在当代影视转换,也同样如此。“十七年”新中国电影,是在那种中外电影史上少见的政治极其强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新时期影视艺术,也不可避免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如果不了解这个文化环境的特点,也就无法解读不同时期的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的复杂面貌。正所谓:“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话语的年代”。 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语境不仅体现为强烈的时代特色,还呈现出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这种地域特征集中地体现在电视剧的创作上。中国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实行的是所谓“四级办电视”的体制:即中央、省、地、县4级政府将当地电视台作为下属的一个行政部门进行经济扶持、业务管理、政治控制。因此各地电视台的一切行为必须最大限度地从本地利益出发。除新闻宣传外,电视剧的创作也必须实现本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各地在选择现代文学名着改编电视剧,或拍摄有关作家的人物传记片时,也都毫无例外地要选择本地籍作家,或与本地⑧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DISSERTATION 关系密切的作家作品。 第二章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鲁迅、老舍、茅盾、巴金、曹禺、张恨水等儿位在当代影视中 被转换得最多的、影响最大的作家,及其被转换的影视作品的个案研究上。本文选择以上作家 作为研究重点及对象,并非受近年来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重排现代作家在文学史的座次的风 潮影响.实则因为以上作家作品在当代影视转换中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名列前茅。本文名为 “选择与传播”,这“选择”并非本文作者的选择,而是影视艺术家的选择。而那些影视艺术家 对某一对象的选择,又并非凭空、随意的选择,而是有其深层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人动因。当 然,在当代影视对现代文学的“选择与传播”中,有为数不少的不准确的选择,但其结果,必 然是导致作品失败。因此,成功的选择还必然是时代的选择、观众的选择与转换者的选择共同完成的。 在这个意义上,茅盾作品的影视转换特别令人深思。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并非轻易得来,也不会轻易失去。但茅盾作品在当代、特别在新时期的影视转换却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改编者的陷阱。虽然电影《林家铺子》曾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中国影坛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但它在80、90年代的中国影视界却未必能再现辉煌.而根据茅盾代表作《子夜》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未能成功,这决非仅仅是改编者水平所限那么简单。有些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在当代影视中了无踪迹;有些在文学史地位并非显赫的作家,却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并受到观众欢迎;还有的作家一部作品被多次、反复搬上银幕和屏幕,并都取得了成功;这些现象及其本质缘由都值得深入探究。本章名为“镜像中的经典”,其本意就是希望通过影视转换这面独特的镜子,来观照现代文学作家作品谁能真正穿越时空,而成为经典. 第三章是从改编者的角度来探讨现代文学当代影视转换的成败得失。本章除了夏衍之外,着重探讨了从石挥、桑弧、水华、凌子风、谢铁骊等老一代电影导演,到于本正、谢飞黄蜀芹、李少红等第四、

朱小平[9](2001)在《由“徐志摩热”谈起》文中提出

蓝棣之[10](1988)在《徐志摩的诗史地位与评价问题——从《徐志摩诗全编》出版谈起》文中提出 一前几年,学术界曾经出现过好一阵子“徐志摩热”,现在这一阵热潮似乎是过去了,然而在青年中,对徐诗的热情似乎并没有减弱。近年来我分别为北师大中文系学生和清华大学理工科学生讲授现代诗歌课程,从课堂的反应和考查作业看,喜爱徐诗的青年仍然是很多的。大学本科、电大、夜大的毕业生选徐志摩作为毕业论文题目的,仍不乏其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告诉我,他们出版的《徐志摩选集》仍是本市的畅销书。现在,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徐志摩诗全编》,受到青年的热烈欢迎,争相

二、由“徐志摩热”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徐志摩热”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1)论飘逸诗人徐志摩“金刚怒目”的一面——从《努力周报》上的一组诗文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现代文学接源哲学的三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义文学”与多元哲学
二、个体作家的哲学认知
三、文学性质的证明

(4)徐志摩诗歌的“经典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徐诗在民国时期崭露头角
二、徐诗去“经典化”时期
三、徐诗重回学界和读者视野

(7)还原·想象·阐释 ——中国现当代诗人传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对象的提出
    二 对研究对象的概述
    三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作为诗学研究的诗人传记
    第一节 诗人传记:作为一种诗歌批评
    第二节 诗人传记:作为诗人研究
    第三节 诗人传记:作为文学史的互文
第二章 诗人传记的内部构成因素
    第一节 诗人传记中的诗作表述
    第二节 诗人传记中的视觉史料问题
    第三节 诗人传记中的诗歌地理
第三章 诗人传记的文学性与文本性
    第一节 诗人传记如何“文学”
    第二节 诗人传记的文本性
第四章 诗人传记的作者姿态与自我意识
    第一节 诗人传记作者的主体性
    第二节 诗人传记的“求真意志”
第五章 个案与文本细读
    第一节 个案分析:徐志摩传记
    第二节 诗人传记中的错讹举隅
结语:未完成的探问
参考书目、文献
后记

(8)选择与传播 ——中国现代文学的当代影视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提要
绪论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一、 现代报刊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二、 当代影视与现代文学的传播
第一章 时空的选择
    第一节 “十七年”电影:给缕阳光就灿烂
    第二节 复兴期:寻找回来的世界
    第三节 转型期:当艺术遭遇市场时
第二章 镜像中的经典
    第一节 穿越时空的经典:鲁迅、老舍作品的世纪之旅
    第二节 经典传播的时代陷阱:茅盾、巴金、曹禺作品的影视转换
    第三节 都市趣味与平民情怀:张恨水及其他通俗作品的当代意义
第三章 重构与传播
    第一节 “服从时代”与“尊重历史”开拓者的改编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历史人质的自我赎救: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曲线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的悬置:第四、五代导演的继承与颠覆
结语:
    一、 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化价值建构
    二、 现代文学在当代大众文化中的“失语”和“缺声”
参考文献:

(10)徐志摩的诗史地位与评价问题——从《徐志摩诗全编》出版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四、由“徐志摩热”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飘逸诗人徐志摩“金刚怒目”的一面——从《努力周报》上的一组诗文谈起[J]. 田天,田建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09)
  • [2]现代文学丛书出版及其新时期“重构”[J]. 徐勇.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05)
  • [3]中国现代文学接源哲学的三种效应[J]. 李运抟. 江汉论坛, 2016(07)
  • [4]徐志摩诗歌的“经典性”[J]. 马晗敏.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11)
  • [5]徐志摩研究资料索引(1923—2012年)[J]. 董延武,朱林国,应晓,孙晓娅.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2(01)
  • [6]2012中国济南徐志摩研讨会会议综述[J]. 亦风.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2(01)
  • [7]还原·想象·阐释 ——中国现当代诗人传记研究[D]. 王永. 首都师范大学, 2008(02)
  • [8]选择与传播 ——中国现代文学的当代影视转换[D]. 朱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3)
  • [9]由“徐志摩热”谈起[J]. 朱小平. 中国检验检疫, 2001(01)
  • [10]徐志摩的诗史地位与评价问题——从《徐志摩诗全编》出版谈起[J]. 蓝棣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8(04)

标签:;  ;  ;  ;  ;  

来自《徐志摩发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