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档案价值鉴定研究现状简述

国内外档案价值鉴定研究现状简述

一、档案价值鉴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管窥(论文文献综述)

徐浮光[1](2021)在《二十世纪英国档案学者档案鉴定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荣晓峰[2](2021)在《近代天津银两制度研究(1860~1933)》文中研究指明近代天津银两制度经历了一个由贸易而兴盛、由战争而变革调整、由政府强力废除而解体的过程。开埠之后,在国内外贸易的推动下,天津银两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在实银两制度层面,从开埠前各种银锭混用的状态演变为以化宝银为主的实银两体系,炉房建立起由其主导的改铸制度,19世纪末天津出现了由改铸制向公估局制的演进趋势,但由于炉房阻碍而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在虚银两制度层面,库平银和关平银构成天津官用银两的主体,民用银两呈现出明显的整合趋势,行平和公砝平成为主要的银两平砝,992成色成为化宝银的标准成色。行化银产生并发展为天津的标准银两,成为与上海规元银、汉口洋例银并行的国内三大虚银两。以银两票和银两拨码为主的银两信用制度形成,银两票主要由天津钱局银号等传统金融机构供给,信用稳定且流通广泛,但受到外国银行纸币的冲击。拨码制度便利了钱业资金清算,扩大了银号信用,是近代中国极具地方特色的票据清算制度。“庚子事变”对天津银两制度产生重大冲击,战乱对天津经济社会产生严重破坏,白银严重匮乏,金融秩序紊乱。天津相继爆发两次规模较大的银两货币危机即“贴水风潮”和化宝银危机,银两货币在信用货币和实体货币两个方面都受到冲击。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天津银两制度发生重大变革与调整。首先,实银主体发生变化,化宝银遭遇信用危机而被停止铸造,被白宝银取代退出货币市场。其次,关平银制度出现调整并导致关税补色风波。第三,天津的银锭保证制度正式由改铸制演变为公估局制,天津众商公估局终于成立,但发挥作用有限,由于外国银行低色化宝的公估重铸问题而引发风波,中外各方力量为维护自身利益展开激烈博弈,最终形成损害天津银钱业利益的方案而解决,公估局制度也得以巩固。第四,银两信用制度发生变化,天津银钱业发行的银两票遭遇严重信用危机,外国银行趁机大量发行银两票以控制货币市场,货币主权进一步丧失。天津拨码制度也同样遭遇危机,在经历短暂的废止后又重新恢复。民国之后,天津银两制度进入衰落期。银元在天津经历了以外国银元为主演变为以中国银元为主的过程。废两改元在天津经历了较为充分的酝酿,天津银行公会积极推进币制改革,推广孙像银币的使用。银行与钱业合组公库共同应对银元过剩危机,积极参与财政部开展的币制调查并提出中肯建议。1933年在国民政府的推动下,天津有力地执行了中央废两改元的决议,关平银和行化银先后被强力废除,天津银两制度最终解体。天津银钱两业多次向财政部申请重开天津造币厂以缓解银元短缺问题,但遭到拒绝。炉房和公估局在天津并没有立刻消亡,直到1935年才被勒令关闭。天津拨码制度转变为以银元记值而继续运行。废两改元对天津货币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金融机构也发生深刻变化。国民政府掌控的中央银行在金融领域的统制力继续增强;天津银号代表的传统金融势力虽然损失部分利益,但整体并未受到严重影响;华商银行代表的新兴金融势力摆脱钱业的束缚,力量进一步壮大;外国银行势力遭受一定打击,丧失了部分金融市场的主导权。近代天津的银两货币是在实银两基础上形成的复杂货币体系,整体呈现出由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演进的特征。通过信用扩张机制,发展出银两票、银两拨码、银两支票、银两汇票等信用货币形式,并承担不同的货币职能。天津银两票的发展总体呈现出外国银两票对本国银两票的“货币替代”特征。银两制度是近代天津金融市场建立的基础,行化银在近代天津洋厘市场、国内外汇兑市场和票据清算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天津的同业拆借市场也是在银两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外金融机构在天津银两制度的型塑中发挥了不同作用,传统金融机构、外国银行和华商银行分别扮演了银两制度的主导者、改造者和“终结者”的角色。近代天津的银两制度是在钱局、银号、炉房、公估局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主导下构建起来的;外国洋行和银行推动了银两制度的改造,并成为实际操纵者;华商银行势力不断扩大,并最终在政府的支持下实现了币制变革。银两制度对近代天津经济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银两制度在推动天津北方经济中心地位形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行化银对银两货币的统一促进了天津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银两货币为基础的洋厘市场、国内外汇兑市场、拆借市场和拨码制度的构建又便利了商业和贸易的开展。另一方面,银两制度的不完善、“两元并用”的格局以及银两制度在全国范围的不统一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增大了市场交易成本。银两制度呈现出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特征。以库平银为主的官用银两体系支撑着王朝政权以及直隶和天津府县各级衙门的运转,银两制度也被打上了封建时代的烙印。外国势力通过对银两制度的改造和利用,逐步渗透到天津的贸易和金融领域,以达到其操纵和控制天津经济的目的。银两本来为我国的主权货币,但在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之下,却逐步成为了它们控制中国经济和金融命脉的工具,这是银两货币主权丧失的表现,也是半殖民地的中国在货币制度中的真实写照。本文在近代中西交汇影响的历史背景下,将微观和宏观分析视角相结合,既深入微观层面剖析近代天津银两制度核心要素的变化,又从宏观层面将银两制度置于货币金融和社会经济的变迁中进行考察,将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有机结合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提出狭义和广义银两制度的概念并努力在框架和范式上进行创新。本研究表明,贸易、战争和强权三种力量是推动近代天津银两制度变迁的关键因素;近代天津银两制度整体呈现出从称量制度向记账和信用制度演进的主要特征;银两制度是近代天津金融市场形成的重要基础,在洋厘市场、国内汇兑市场、外汇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间传统金融机构在银两制度构建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较好地验证了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理论;外国势力通过对银两制度的改造和操控进而控制天津经济发展。近代天津银两制度是我国区域银两制度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对其变迁、运行及影响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近代中国区域银两制度的发展、货币金融市场的演变以及各区域代表性银两制度比较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范丽琴[3](2021)在《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指收录整个福建或福建某地区两个及以上作家作品的合集,其编纂者不限于本土文人,还包括客寓文人。福建最早的地方诗歌总集是唐代黄滔所编的《泉山秀句集》三十卷,现存最早的则是明代徐编、费道用等补录的《闽南唐雅》十二卷,此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福建文学的发展轨迹。从时间分布上看,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自唐代发端,宋代勃兴,元代延绵不绝,至明清时期得到全面发展,出现明代中期和清代中期两座发展高峰,福建各府涌现出大量着名的地方诗歌总集,并在清代呈现出总结性的特点。从空间分布上看,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主要集中在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邵武府、建宁府次之,其他各府零星分布。在福建文学发展过程中,文人积极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促使他们承前启后地进行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他们以“以人而存其诗”(选人)和“因诗而存其人”(选诗)的选录标准为主,对前人已刊刻或未付梓的总集、别集、诗话、笔记、方志、杂录等,甚至石刻藓壁、题画诗等多种文献载体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采用以人系诗、以体系诗、以主题系诗的编纂体例,编纂出诸如《闽海风雅》《全闽诗俊》《乾嘉全闽诗传》《闽诗录》《全闽明诗传》《国朝全闽诗录》《晋安风雅》《莆阳文献》《莆风清籁集》《清源文献》《螺阳文献》《丰州集稿》《昭阳扶雅》《建宁耆旧诗钞》《汀南廑存集》《柘浦诗钞》《建阳诗钞》《剑浦诗编》等一大批反映整个福建或某府某县诗歌发展状况的省级或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福建科举文化发展水平、福建地方文学家族的发展步伐相一致,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能够比较突出地体现福建地方文学的发展状况,其中所包含的正文和序、跋、凡例、人物小传、评注等附件资料不仅具有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拓展福建诗人群体研究、拓展福建诗歌批评研究等重要的文学意义,而且具有辑佚与校勘功能,具有保存作者资料、保存历史事件史料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记载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王春悦[4](2021)在《弗利尔搜集中国文物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间的文物流通越发频密,大量中国文物流散至各国,与之对应,海外中国艺术品收藏也渐成规模,美国着名东亚文物收藏家查尔斯·朗·弗利尔即是其中翘楚。弗利尔接续受到惠斯勒、费诺罗萨、劳费尔等艺术家、汉学家、考古学家的影响,经历了视野从欧洲移动到东方、由日本关注到中国的过程,并分别在1895年、1907年、1909年和1910至1911年四次赴华旅行和考察。笔者拟通过对弗利尔日记、史密森尼学会藏档案等相关文献史料加以分析,并结合弗利尔美术馆藏文物等实物资料,梳理弗利尔的学术背景、在华旅行史和收藏史,整理其旅行、收藏和考察的活动轨迹,对其所收购的文物之流散经历按图索骥,分析以弗利尔为代表的近代收藏家与学术界、文物市场之间的关系,呈现文物外流与收藏的模式和运作机制,展示海外中国文物收藏形成的过程及考古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从以下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绪论部分回顾了弗利尔的收藏史概况,对中外学人对弗利尔数次中国旅行、收藏和考察活动和弗利尔的中国文物收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爬梳,整理、分析研究现状与研究空间,阐明文章的研究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分析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东亚艺术研究与文物收藏的情况,以此为基础,论述弗利尔投身于文物收藏的肇始、社会背景和审美偏好。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论述受到惠斯勒和费诺罗萨的美术学、考古学理论的影响,分别于1895年、1907年两次在中国的旅行和文物收藏活动及相关成果。第三章依照时间线索论述弗利尔在1909、1910-1911年间在中国的旅行、收藏和考察活动,通过弗利尔在华期间与端方和福开森等人的交往情况、文物收藏情况、馆藏编号为F1917.396.1的玉器流散过程、对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等史迹的游览考察等内容进行分析,展现弗利尔在华旅行、收藏和考察的情况,呈现弗利尔中国文物的收藏模式与运作机制及其所受到的考古学的影响。结语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结果进行整体的梳理、归纳和总结。

陈天爱[5](2021)在《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档案法制建设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连续性,将档案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是档案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档案法制建设历史悠久,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逐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中心的档案法规体系,为档案管理的所有方面都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本文主要以静态的档案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从以下三方面对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情况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首先,对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的演变历程予以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建设时期,档案立法工作主要集中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法规的制定;遭受破坏和逐步恢复时期,档案法制建设工作经历了从停滞不前到重新走向正轨的过程,档案法规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档案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时期,我国已经构建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档案法规体系。其次,总结了档案法制建设在体系结构、制度设计和内容规范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从档案管理体制和档案立法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最后,全面阐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档案法制建设面临的机遇,进而提出完善档案法制建设的具体路径,以此把握档案法制体系建设的时代内涵与未来发展方向。

任慈[6](2020)在《“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政策是对华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民党败退台湾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传统的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冲击和挑战。早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一方面给予中国留学生等精英上层人物入境权和迁移权,使之免受1882年《排华法案》的影响,将中国留学生打造成美国移民政策和对华外交政策失衡的“调节剂”——既可安抚中国不断攀升的民族主义情感,又能为中美关系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减免部分庚子赔款并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试图教育中国学生使之“西方化”“基督教化”,继而让中国实现“美国化”。中国留学生遂成为美国收获对华贸易利益、扩大对华影响的一项重要工具。以上内容,也构成了美国长久以来具有理想色彩的国际主义对中国留学生政策基调。1949年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经历巨变,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震荡、迎来重要转型,从国际主义逐步蜕变成冷战主义和实用主义。美国政府解决中国“滞留”学生政策的变化,恰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参照。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让美国无法迈出承认新中国的关键一步。不仅如此,对共产主义思想在留美中国学生间蔓延的担忧,也促成了美国对“滞留”的中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援助、实施文化外交,进而渗透美国价值观和优越论。旅美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归留问题也成为冷战初期中美斗争的焦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美国通过调整移民政策,赋予旅美中国留学生居住权、工作权、免驱逐等一系列实质性特权,方便亲美及中间派中国留学生完成从留学生到难民再到永久居民的身份转换,让人才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所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强化离境管控,严防理工科领域的中国学生回国,继而从科学技术方面遏制新中国。中断与中国大陆的留学教育交流后,美国在50年代转向吸收港台地区中国学生赴美。至此,遏制共产主义和吸引人才,成为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战后美国总体留学生政策的双重轨道。在中美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留学生曾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粘合剂”的重要角色,连接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理念、语言迥异的两国。然而在冷战初期,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角色和影响更加复杂、多面。他们因所持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中美斗争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因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而开展的外交对话,由于不会引发国际争议、低政治风险和低投入,而被美国政府接受,因此也直接促成了中美官方对话,为两国关于其他问题的沟通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且少为学者探索的是,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战后整体留学生战略构建亦有重要作用。首先,历史上对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功性,是支持和激励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中国留学生作为当时旅美第二大留学生群体,也因持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第一批敲开美国移民大门的“有色族裔”留学生。其三,中国滞留学生和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学生,或以“战争流亡者”“难民”身份合法留美,或凭借其技术专长成为首选类移民优先入籍,对保守的、歧视性的美国移民政策传统造成了实质性冲击,让移民接收问题更看重移民的政治、经济价值。中国留学生帮助弥合了美国种族化移民限额制度和冷战外交战略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让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兼具实用主义的人才吸引目标,以及建构美国形象的冷战宣传目标。其四,中国留学生入籍美国,从地缘范围上讲,让美国留学生人才吸引的范围从欧洲拓展到亚洲。美国解决中国留学生身份困境的种种法律政策实践,也惠及了其他在美留学生群体,诸如韩国、印度学生纷纷效仿,带动了战后亚洲国家留学生和技术交流人员曲线移民美国的浪潮,成为60年代国际社会“人才流失”争议爆发的曲序和前奏。

顾娇妮[7](2020)在《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文中认为在英国,教育督导被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视为最优先考虑的事项,因为它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改进的动力源头,也是衡量国家教育先进性的主要标杆。本研究聚焦于英国教育标准局(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Children’s Services and Skills,为了论述方便,下文中简称为Ofsted)的学校督导制度,并建立起学校督导制度的分析框架,对学校督导制度的发展轨迹、形态特征、功能作用展开了深入研究。本研究涉及到三个核心概念,分别是教育督导、学校督导和学校改进。对三个概念的界定和相互之间逻辑关系的解释,是本研究首先要阐释的基本问题。本研究的理论线索有两条,一条线索是宏观的理论思潮,另一条线索是微观的理论基础。宏观的理论思潮主要是指对督导实施的主体——Ofsted的组建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和社会的背景思潮,其中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教育监管改革浪潮是推动英国督导制度变革的最核心的两大因素。另一条微观的理论基础是影响Ofsted学校督导政策制定和体系建设的背景理念,以CIPP模式评价理论和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核心,作用于督导的流程设计、指标框架和现场实施等环节,成为学校督导制度的灵魂。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Ofsted的指向改进的学校督导制度,围绕这一内容研究者设计了两条研究主线:一是对Ofsted的研究,它是制定政策和实施督导的主体;二是对英国学校督导制度的研究,它的目标设定、内容发展和实施策略都会影响到学校改进的过程和结果。对Ofsted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它的发展历程和当代形态。Ofsted的当代形态包含了宏观职能与愿景、组织任务、内部构架和各类督学的管理等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保证一个非内阁组织有效运作的主要元件。研究者通过对Ofsted职能与愿景的解读,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更加深层次的分析了Ofsted存在的价值。研究者从系统论的角度阐释了Ofsted为学校改进服务的运作机制。督学的质量是保证督导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Ofsted十分注重对督学的遴选和培训。研究者对这六类督学的任职资格、职责内容、在职培训等方面做了较全面地分析,尤其是督学在新时期不断变换的角色定位,正是决定了指向学校改进的督导能顺利发挥作用的时代特征。研究者对Ofsted学校督导系统的剖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督导流程、框架指标和学校自评,三元素构成了学校督导的核心内容。在CIPP督导模式框架下,深入分析引领学校变革改进的督导流程,督导前、督导中和督导后几个阶段的任务与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理念一一对应,充分说明了督导流程的合理性。在对Ofsted的框架指标分析中,研究者使用了因素分析法,深入探究指标框架的逻辑体系、指标内容、观测手段等。不仅阐明学校督导指标体系“是什么”的问题,更探究它之所以呈现出这种样态的背后机理,解释“为什么”的问题。学校自我评价作为Ofsted外部督导的补充形式,具有一套完整的自洽的运行机制。研究者从原则、要素和改进逻辑三个方面切入,阐释了它的自循环逻辑以及发挥的改进学校的作用和效果。最后,研究者深入分析了Ofsted学校督导经验与启示。这是对Ofsted学校督导的再次解剖和重构。在分析中,研究者反思了前文中所描述的督导涉及到的组织、人员、技能、财物、对象、方法等各个要素,这些要素通过合理的组织与科学的实践,达到了改进学校的效果,为中国的督导工作找到新的思路和方法,加强督导的实效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价值。

宋哲琦[8](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祝云柳[10](2020)在《“大档案观”下的“准档案”管理实践与档案馆职能拓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档案事业的最高目标是为国存史、保存社会记忆,传承人类文明。基于这一目标,为避免记忆盲区,所有具有社会记忆功能的事物及其载体,档案界都有责任就现有条件选择性的将其保存下来。目前口述史料、网站信息资源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实物档案”等类材料或文本尚未被列入档案范畴,本文试用“准档案”概念来指称这些存在一定争议的文献载体或实物,并初步探讨其概念、范围、价值和管理实践,并建议档案馆拓展自己的职能,以适应未来档案部门服务的发展趋势,传承社会记忆。本文主体内容分以下方面:第一章是对大档案观和准档案的概念辨析,首先阐述了对大档案观的看法,大档案观的内涵,再介绍“准档案”概念、范围、“准档案”和档案的关系以及“准档案”的价值“准档案”据现有实际情况,大致主要包括四大类:口述史料、网络信息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实物档案”。第二章描述口述史料、网络信息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实物档案”等四类“准档案”近年来管理实践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第三章基于“大档案观”的档案馆职能拓展,分析档案馆职能拓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档案馆职能拓展的方向:改变传统观念,担负起独立的主体责任;改革收藏模式、扩大档案资料的接收范围;健全档案机构体系、发展多种类型的档案馆;向真正的文化事业机构发展,并提出了档案馆职能拓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协作、鼓励社会各层面构建社会记忆。

二、档案价值鉴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管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档案价值鉴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2)近代天津银两制度研究(1860~193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1.3 相关说明
    1.2 学术史回顾
        1.2.1 银两制度研究
        1.2.2 货币金融研究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
第二章 银两制度概论
    2.1 基本术语及界定
        2.1.1 银锭与银两
        2.1.2 实银两与虚银两
        2.1.3 化宝银与行化银
    2.2 我国银两制度的发展
        2.2.1 古代银两制度的发展
        2.2.2 近代银两制度的发展
    2.3 银两制度的主要内容
        2.3.1 银两价值构成
        2.3.2 银两制度分类
        2.3.3 实银两制度
        2.3.4 虚银两制度
第三章 开埠后天津银两制度的发展
    3.1 实银两制度的发展
        3.1.1 实银两体系的建立
        3.1.2 改铸制度的形成与式微
    3.2 虚银两制度的构建
        3.2.1 官用银两的发展
        3.2.2 民用银两的整合
        3.2.3 行化银向标准银两的发展
    3.3 银两信用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3.3.1 银两票的产生与发展
        3.3.2 拨码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3.4 小结
第四章 庚子事变后天津银两制度的变革
    4.1 天津银两制度变革的背景
        4.1.1 八国联军对天津的破坏
        4.1.2 租界的扩大和外国金融势力的扩张
        4.1.3 天津金融中心的转移
    4.2 银两货币危机的爆发与影响
        4.2.1 “贴水风潮”
        4.2.2 化宝银危机
    4.3 化宝银实银主体地位的丧失
    4.4 关平银制度的调整
        4.4.1 津海关道对关平银制度的调整
        4.4.2 关税补色风波的产生与解决
    4.5 改铸制度的破坏与公估局制度的建立
        4.5.1 炉房势力的衰落与改铸制度的破坏
        4.5.2 公估局制度的建立
    4.6 外国银行低色化宝补色风波与中外力量的博弈
        4.6.1 低色化宝补色风波的产生
        4.6.2 低色化宝银补色风波的“僵持期”
        4.6.3 低色化宝银补色风波的“谈判期”
        4.6.4 低色化宝补色风波的“化解期”
    4.7 银两信用制度的变化
        4.7.1 外国银两票的泛滥
        4.7.2 拨码制度的废止与恢复
    4.8 小结
第五章 废两改元与天津银两制度的终结
    5.1 银元在天津的兴起与发展
        5.1.1 外国银元主导时期(1860~19世纪末)
        5.1.2 天津自铸银元和中外银元并用时期(19 世纪末~1914年)
        5.1.3 中国银元主导时期(1914~1933年)
    5.2 天津废两改元的历史背景
        5.2.1 清末的“两元之争”
        5.2.2 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废两改元的酝酿
        5.2.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废两改元的实施
    5.3 废两改元在天津的酝酿
        5.3.1 天津华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5.3.2 天津银行公会的成立
        5.3.3 孙像银币在天津的推广
        5.3.4 天津银钱业合组公库
        5.3.5 积极参与财政部币制调查
    5.4 天津银两制度的终结
        5.4.1 虚银两的废除
        5.4.2 银元的兑换与重开天津造币厂的努力
        5.4.3 炉房和公估局的消亡
        5.4.4 拨码制度的演变与废除
    5.5 废两改元对天津货币金融市场的影响
        5.5.1 白银货币的统一
        5.5.2 金融市场的变化
        5.5.3 金融机构的消长
    5.6 近代天津银两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5.7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天津银两制度与区域金融的关系
    6.1 银两制度与货币信用
        6.1.1 银两形态的演进与货币职能的发挥
        6.1.2 银两货币的信用扩张机制
        6.1.3 货币替代与天津银两票发展的特征
        6.1.4 天津拨码制度的运行机制与作用
    6.2 银两制度与金融市场
        6.2.1 近代天津银钱比价的变化
        6.2.2 天津洋厘市场建立的基础
        6.2.3 构建国内区域性汇兑网络
        6.2.4 推动天津外汇市场的建立
        6.2.5 同业拆借市场建立的基础
    6.3 银两制度与金融机构
        6.3.1 传统金融机构对于银两制度的主导与构建
        6.3.2 外国银行对于银两制度的影响与改造
        6.3.3 中国新式银行对于银两制度的抵制和终结
    6.4 小结
第七章 近代天津银两制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7.1 银两制度与经济发展
        7.1.1 银两制度对天津经济的促进作用
        7.1.2 银两制度对天津经济的消极影响
    7.2 银两制度与社会政治
        7.2.1 天津地方官府维持统治的基础
        7.2.2 外国势力操控天津经济的工具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目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考察
    第一节 考察缘由
        一、作家别集文献保存较少
        二、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文献丰富
    第二节 现存文献的馆藏及版本考察
        一、现存文献的馆藏情况
        二、现存文献的版本情况
    第三节 已佚文献的着录考察
        一、已佚文献着录书目种类
        二、已佚文献的着录特点
    第四节 文献考察结果分析
        一、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发展特点
        二、原因分析
第二章 明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第一节 福州府的省级、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一、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二、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第二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一、明郑岳《莆阳文献》
        二、明昌应时《郊居诗抄》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三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一、明何炯《清源文献》
        二、明朱炳如等《温陵留墨》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四节 其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零星编纂
        一、建宁府:《建宁诗选》《潭阳文献》《潭阳文献录》
        二、邵武府:《樵川二家诗》
        三、汀州府:《杭川风雅集》《临汀集》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第一节 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勃兴
        一、清代前期(清初至雍正)
        二、清代中期(乾嘉)
        三、清代后期(道光后至清末)
    第二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繁荣
        一、清陈澍《螺阳文献》
        二、清柯辂《清源文献纂续合编》
        三、清周学曾等《温陵赋钞》
        四、清陈国仕《丰州集稿》
        五、其他诗歌总集
    第三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兴盛
        一、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
        二、清涂庆澜《国朝莆阳诗辑》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四节 邵武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异军突起
        一、清朱霞《樵川二家诗》
        二、清周揆源《昭阳扶雅》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五节 其他各府编纂的零星出现
        一、清江远涵《建阳诗钞》
        二、清杨澜等《汀南廑存集》
        三、清高镛《剑浦诗编》
        四、清何澄《台湾杂咏合刻》
        五、其他诗歌总集
第四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因素研究
    第一节 编纂者
        一、官吏、乡绅
        二、学者、诗人
        三、藏书家、刻书家
    第二节 编纂缘由
        一、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
        二、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
        三、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
        四、“接迹前人,流示后昆”
    第三节 选录标准
        一、“以人而存其诗”的选人标准
        二、“因诗而存其人”的选诗标准
    第四节 编纂材料来源
        一、前人所编的诗歌总集
        二、先贤诸家遗文
        三、石刻藓壁、题画诗、稀见方志等
    第五节 编纂体例
        一、正文编排
        二、附件编排
第五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学意义
    第一节 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
        一、编纂理论概括文学发展脉络
        二、编纂实践体现诗歌发展脉络
    第二节 拓展了福建诗人群体研究
        一、拓展了结社诗人群体研究
        二、拓展了家族诗人群体研究
    第三节 拓展了福建诗歌批评研究
        一、诗歌总集编纂者自撰诗话文献
        二、人物小传辑评中富含诗歌批评文献
        三、诗歌评注中富含诗歌批评观点
第六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价值
    第一节 保存诗歌文献
        一、仅存之作
        二、集外之作
        三、集内之作
    第二节 保存作者资料
        一、人物传记
        二、人物辑评
        三、诗话中的作者资料
    第三节 其他史料记载
        一、历史事件史料
        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
        三、其他文化史料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弗利尔搜集中国文物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界现有研究情况综述
        一、关于弗利尔四次赴华旅行、收藏和考察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弗利尔其他方面的研究现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弗利尔收藏之肇始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东亚艺术研究与艺术品收藏
        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东亚艺术研究和收藏与欧洲的关系
        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东亚艺术研究和收藏与日本的关系
    第二节 弗利尔的收藏肇始
        一、弗利尔的生平与收藏起始
        二、收藏的转折:弗利尔与惠斯勒的结识与来往
第二章 弗利尔的第一次、第二次在华旅行和收藏活动(1895、1907)
    第一节 惠斯勒的艺术理论与弗利尔的第一次在华旅行和收藏活动
        一、惠斯勒的艺术理论及其对弗利尔的影响
        二、弗利尔的第一次亚洲旅行和在华旅行与文物搜集活动
    第二节 费诺罗萨的考古学、美术学理论与弗利尔的第二次在华旅行和收藏活动
        一、费诺罗萨的考古学、美术学理论及对弗利尔的影响
        二、弗利尔的第二次亚洲旅行和在华旅行与文物搜集活动
第三章 弗利尔第三次、第四次在华旅行、收藏与考察活动(1909、1910-1911)
    第一节 弗利尔1909、1910-1911 年在华旅行、收藏与考察梗概
        一、1909 年在华旅行、收藏与考察活动轨迹
        二、1910-1911 年在华旅行、收藏和考察活动轨迹
    第二节 弗利尔在华期间的文物收藏活动
        一、中外鉴藏家与文物商和弗利尔的交往及影响:以端方和弗利尔为例
        二、弗利尔在第三次、第四次在华旅行期间的收藏文物情况
        三、F1917.396.1 的流散个案:文物收藏之步骤及与考古学的关系
    第三节 弗利尔在华的史迹旅行与考察
        一、弗利尔在洛阳、杭州、大连、旅顺等地史迹的旅行与考察概况
        二、弗利尔的洛阳旅行与考察所受西方考古学界研究之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弗利尔生平年表
    附录二 底特律自由通讯(Detroit Free Press)1890年3月30 日刊登对弗利尔拜访惠斯勒之采访
    附录三 弗利尔与游筱溪等人的部分通信档案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内容
    四、课题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发展演变历程
    第一节 档案法制初步建设时期
        一、有关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法规的制定
        二、有关统一领导与加强档案行政工作法规的制定
        三、有关档案机构建设法规的制定
        四、有关发展科技档案工作法规的制定
    第二节 档案法制遭受破坏和逐步恢复时期
        一、档案法制建设的停滞
        二、档案立法工作的恢复与整顿
        三、关于党政机关档案工作法规的调整
        四、开放历史档案的决定与档案馆工作法规的制定
        五、规范科技档案工作法规的制定
    第三节 档案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时期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出台
        二、有关专门档案管理法规的制定
        三、档案法规体系的正式确立
        四、档案法规的全面修订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
    第一节 档案法制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对档案工作的根本性问题逐一作出规定
        二、档案工作走向法制轨道
        三、档案法规体系的确立与完善
    第二节 档案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法规体系缺乏一定的协调性
        二、档案法规制度设计不甚合理
        三、档案法规内容不全面
    第三节 档案法制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档案管理体制变动频繁
        二、档案法规修订的滞后性
        三、档案立法机制不健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面临的机遇及应对举措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为档案法制建设提供的机遇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迫切要求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档案工作重视法制化建设
        三、档案法制建设顺应“依法治档”战略需求
        四、思想意识的提高为档案法制提供精神动力
        五、网络环境拓展了档案法制的约束范围
    第二节 完善我国档案法制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档案立法机制
        二、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法规体系
        三、健全档案法规配套制度
        四、重视档案法规的公共性价值取向
        五、借鉴国外档案法制建设的有益经验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地方档案法规修改情况统计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旨
    二、中美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意义与不足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第一章 中美关系视域下的赴美留学潮
    第一节 “不匹配的齿轮”:中美友好的悖论
        一、“华人问题”
        二、中国学生与美国对华政策
    第二节 中国学生:让中国更加美国化的实验
        一、“试验田”与前后相接的留学潮
        二、中国教育自主与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博弈(1927—1943)
        三、中美战时同盟与美国援助中国学生
    第三节 中美“蜜月期”与赴美留学的高峰(1943—1948)
        一、维护同盟与《排华法案》的废除
        二、赴美留学与培训的新浪潮
        三、中国与富布莱特项目
    小结
第二章 争取人心:美国对中国“滞留”学生的政治化援助
    第一节 中国学生“滞留”问题
        一、“中美关系神话”的破碎
        二、中国学生“滞留”与“中国人难题”
        三、“救中国留学生,救中美关系”
    第二节 美国政府政治化的“人道主义”援助
        一、政府资助:中国留学生的“专属特权”
        二、“中国留学生紧急援助项目”的出台
        三、“反共第一”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大规模援助
    第三节 “争取人心”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
        一、从“幕后”到“台前”:美国政府角色的转变
        二、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的主要内容
    小结
第三章 从外交到移民: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的争夺
    第一节 冷战与中国留学生特权
        一、朝鲜战争前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的策略
        二、争夺人才
        三、中国留学生身份的变化
    第二节 美国的离境控制与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权利斗争
        一、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离境控制政策
        二、“移民扣押”与中国留学生争取回国权利的抗争
        三、美国离境限制政策的松动
    第三节 移民外交:中美两国关于“滞留学生”问题的谈判
        一、中美关于“滞留”人员回国的谈判
        二、远非圆满的中美《1955年平民归国协议》
    小结
第四章 带动留学生移民——中国学生对战后美国留学生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留学生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一、从中国留学生到所有留学生
        二、选择留学生
        三、教育交流还是价值观输出?
    第二节 “吸引人才”:美国留学生政策的移民效用
        一、冷战与大国的移民选择
        二、可利用的难民学生
        三、“两年规则”的嬗变
    第三节 中国留学生对战后留学生移民的影响
        一、中国“滞留”学生与美国吸引留学生移民的制度化
        二、战后东亚学生移民美国路径的异同比较
        三、“学成不归”与“人才流失”
    小结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1.1 教育督导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
        1.1.2 教育督导是学校改进的动力源头
        1.1.3 英国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质量与标准的标杆示范
        1.1.4 指向学校改进的督导模式是我国学校督导改革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1.2.1 理论与实践价值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述评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教育督导
        2.1.2 学校督导
        2.1.3 学校改进
    2.2 相关研究述评
        2.2.1 国内对英国教育督导的研究
        2.2.2 国外对英国教育督导的研究
        2.2.3 国内外对英国Ofsted的研究
        2.2.4 国内对英国学校改进的研究
        2.2.5 国外对英国学校改进的研究
第3章 Ofsted督导改革的背景思潮及理论基础
    3.1 教育督导制度变革的背景思潮
        3.1.1 新公共管理运动
        3.1.2 教育监管改革浪潮
    3.2 教育督导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3.2.1 CIPP模式
        3.2.2 发展性评价模式
        3.2.3 理论运用浅析
第4章 Ofsted发展历程审视与当代形态
    4.1 Ofsted的成立
        4.1.1 成立背景
        4.1.2 改革举措
    4.2 Ofsted的历史沿革
        4.2.1 正规化与统一化:保守党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4.2.2 精致化与完善化:工党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4.2.3 多样化与简洁化:联合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4.3 Ofsted的当代形态
        4.3.1 宏观职能与愿景
        4.3.2 具体任务及内容
        4.3.3 内部组织与架构
        4.3.4 督学遴选与职责
    4.4 发展特征与流变规律
        4.4.1 从权威走向合作:学校改进的合伙人
        4.4.2 从问责走向改善:学校改进的协助者
        4.4.3 从他评走向自评:学校改进的助推者
第5章 Ofsted学校督导系统剖析
    5.1 督导系统和流程引领学校改进方向
        5.1.1 督导前的准备——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
        5.1.2 督导实施阶段——CIPP模式的过程评价
        5.1.3 督导反馈阶段——CIPP模式的结果评价
        5.1.4 对Ofsted督导流程的评价
    5.2 督导框架和指标体系聚焦学校改进要件
        5.2.1 贴近教育本质的指导思想
        5.2.2 构建分级分类的指标体系
        5.2.3 对框架和指标的深度反思
    5.3 Ofsted指导下的自我评价开拓学校改进手段
        5.3.1 自我评价的基本原则
        5.3.2 自我评价的核心要素
        5.3.3 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
第6章 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经验与启示
    6.1 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经验分析
        6.1.1 督导人员的专业性是助力学校改进的灵魂
        6.1.2 督导设计的合理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支柱
        6.1.3 督导实践的科学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航标
        6.1.4 督导循证的有效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关键
        6.1.5 督导研究的近地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保障
    6.2 对我国学校督导的启示
        6.2.1 强调循证原则,为教育研究建立督导的大数据库
        6.2.2 注重服务功能,为社会和民众提供信息
        6.2.3 加强改进职能,从以督政为主向督政与督学并重转变
        6.2.4 增进指导功能,推动学校自评体制建设
        6.2.5 加强公正客观,尝试第三方评估机构建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10)“大档案观”下的“准档案”管理实践与档案馆职能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大档案观理念下“准档案”概念的提出及理论内涵
    第一节 大档案观理念下“准档案”概念的提出“准档案”的概念
    第二节 “准档案”的理论内涵
        一、“准档案”的范围
        二、“准档案”和档案的关系
        三、“准档案”价值
第二章 “准档案”管理实践及其现状分析
    第一节 口述史料
        一、口述史料及相关概念
        二、口述史料的特点
        三、口述史料管理机制平台的构建
    第二节 网络信息资源
        一、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存档项目建设情况
        二、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存档项目发展策略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及责任主体
        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数据库
    第四节 “实物档案”
        一、“实物档案”的构成和价值
        二、完善“实物档案”的收集和利用
    第五节 “准档案”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落后,“准档案”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二、档案馆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三、档案管理体系的内在矛盾
第三章 基于“大档案”观理念的档案馆职能拓展
    第一节 档案馆职能拓展的必要性
    第二节 档案馆职能拓展的方向
        一、转变传统观念,担负起”准档案”管理主体责任
        二、改革收藏模式,扩大档案资料的接收范围
        三、健全档案机构体系,发展多种类型的档案馆
    第三节 初步建立“准档案”管理体系
        一、做好“准档案”的主动采集
        二、加强对“准档案”的鉴定
        三、深度挖掘“准档案”的价值
        四、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协作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档案价值鉴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管窥(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英国档案学者档案鉴定观研究[D]. 徐浮光. 辽宁大学, 2021
  • [2]近代天津银两制度研究(1860~1933)[D]. 荣晓峰. 山西大学, 2021
  • [3]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D]. 范丽琴.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弗利尔搜集中国文物过程研究[D]. 王春悦. 兰州大学, 2021(02)
  • [5]我国当代档案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 陈天爱.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D]. 任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D]. 顾娇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大档案观”下的“准档案”管理实践与档案馆职能拓展研究[D]. 祝云柳. 苏州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国内外档案价值鉴定研究现状简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