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国税收总量分析

广西全国税收总量分析

一、广西国税收入总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关礼,黄绪全,罗海山,李开林,邓小莲,胡德期,吴胜泽,高姣萍,何丁,邓霖,温溦[1](2019)在《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协调增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相协调,才能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2012~2017年,广西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不够协调:第一,与全国平均水平和经济体量相当的省份相比,广西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相关水平偏低,财政收入结构欠优;第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不高;第四,县级财政收入质量欠优。除经济下行及营改增等客观因素影响外,导致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增长不协调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和行业税收贡献不高,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优、投入产出效益低,县域税源基础薄弱,税收流失形势严竣,各项区域性减费政策导致当期收入减少,但长期培植财源效应还未体现等。为有效促进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协调增长,需紧紧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注重政策执行效果,加快释放政策红利;二是全面推动产业发展和融合,提高产业税收贡献;三是提升重点行业投入产出绩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四是夯实县域经济基础,提高县域税收贡献;五是切实保护税源,减少税收流失;六是创新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协调增长研究课题组,关礼,黄绪全,罗海山[2](2019)在《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协调增长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分析,2012—2017年,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增长不协调,主要内部原因是: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和行业税收贡献不高;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优,投入产出效益低;县域税源基础薄弱,税收流失严重;各项区域性减费政策使当期收入减少,长期培植财源效应还未显现等。对此,广西要注重政策执行效果,加快释放政策红利;全面推动产业发展和融合,提高产业税收贡献;提升重点行业投入产出绩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夯实县域经济基础,提高县域税收贡献;切实保护税源,减少税收流失;创新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李林林[3](2017)在《南宁、昆明、贵阳三市国税收入差异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南宁、昆明、贵阳作为西部省会城市,均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区位特征、发展机遇和发展形势具有相似之处,但税源结构和体量却各有特色。本文从三市的经济税收情况入手,通过对比分析2012~2016年三市税收支柱行业的国税收入差异,挖掘南宁税收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南宁如何应对新常态,构建税收增长新驱

金德谷[4](2016)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文中指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党中央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事关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在边疆民族地区先后推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或发展工程,同时出台了与国家战略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到边疆民族地区投资兴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筹集了资金。国家和地方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投入资金,推动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加快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当前,学界从经济学、税收学等学科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成果较多,却较少从民族学视角入手,分析和讨论税收如何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个案,在实地田野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考察税收在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此外,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笔者还将重点关注边民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民族关系状况。本文认为,税收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促进作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通常凭借两种途径: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税收政策,使之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发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税收收入作为国家资源再分配的工具,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等领域的动力来源和物质支撑,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凭借税收的途径促进了边疆民族的发展,增强了边民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推动并构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除绪论外,本文共分六个章节。在本文绪论部分,笔者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田野调查点概况。第一章为“满洲里市税收概况”。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简述满洲里市征税的历史,此后,运用税收学的分析方法对当前满洲里市国税和地税数据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状况。比如运用宏观税负分析,得出满洲里的税负在合理区间运行;运用税收弹性分析,表明满洲里的税收增长要快于经济增长。从税种结构来看,满洲里的税收主要来源包括营业税、增值税等;从产业结构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从企业经济类型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囊括了国有企业和股份公司。在本章的后半部分,笔者还借助个案访谈材料,对满洲里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税收情况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状况进行比较,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税收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影响。在第二章中,重点探讨了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那么,税收如何促进满洲里的经济发展?本章以税收三大支柱:对外贸易、旅游业和工业为主要分析对象,同时分析了税收对满洲里畜牧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对外贸易在满洲里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为满洲里财政收入贡献占60%。国家出台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在边疆民族地区鼓励发展边境贸易,对边境小额贸易企业采取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政策,之后调整为财政转移支付,扶持边贸企业发展。此外,对边民互市规定货值范围内的生活用品采取免关税的政策,激活了边贸市场,促进满洲里对外贸易的发展。旅游业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将西部地区旅游景点和景区经营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比如对农家乐、牧户游等旅游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旅游包机业务返还50%的营业税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旅游业发展。工业发展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满洲里市政府根据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税收政策制定了鼓励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工业发展减免企业所得税,企业设备抵扣税收等,促进了满洲里的工业发展。2005年1月,内蒙古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牧业税,这对满洲里的畜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调整营业税的起征点方面,满洲里市政府从2009年的5000元提高到2011年的2万元,鼓励各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从而促进满洲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总体而言,满洲里市的各项税收政策和措施,较快地促进了满洲里市的经济发展。在第三章中,笔者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当税收收入纳入财政收入之后,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途径,把税收资金(财政收人)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的重点项目和城市建设、民族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边民生活质量提高及文化发展。根据每年财政投入社会建设的资金分析,满洲里政府在社会各领域建设的资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而且重视民生事业发展,2013年,其民生领域的支出甚至占到财政总支出近40%。在社会保障与就业领域,满洲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130元提高到2014年的540元。同时当地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在就业方面,国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享受税收抵扣,促进当地失业人员再就业。2004年到2014年满洲里的城镇失业率维持在4%左右,反映了满洲里就业发展良好。边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满洲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提高,可支配收入从2009年到2014年提高了1.67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2005年到2014年提高了4.53倍。此外,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举办节庆活动,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文化发展。在第四章中,重点从当地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出发,探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关系。少数民族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上。政府通过投入财政资金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少数民族孕妇去医院住院生产,满洲里市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较快。此外,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到满洲里就业,这样外来少数民族的流入,带来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通过1990年、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笔者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原因。在生计方式变迁方面,历史上满洲里牧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从事游牧生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提供较好的工资待遇,很多牧民放弃游牧生计,选择到城市企业工作。国家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商家发展民族服饰,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还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收。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活动,比如蒙古族祭敖包、回族古尔邦节等节日屠宰牲畜免除屠宰税,之后又逐步取消了屠宰税,这对少数民族饮食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此外,在住房方面,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租房、廉租房,对少数民族棚户区改造,及其购买第一套住房享受契税低税率优惠,带来了少数民族住房的发展。在交通方面,政府投资修巷道、硬化道路,方便少数民族出行。这些措施提升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使得当地的民族关系得以和谐发展。第五章主要讨论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税收促进满洲里整体的社会发展,边民受益,从而增强了边民国家认同。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比邻国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这也增强我国边民对于自己国家的认同。在日常生活中,边民对于未来生活的选择往往有着非常理性的认知,“用脚投票”选择他们认为税收环境、发展环境更好的国家发展。在不同场域中,不管是少数民族、汉族的民族区分,还是中国人、蒙古人、俄罗斯人的国籍区分,边民往往会选择那种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身份来认同。在本文最后一个部分,笔者对税收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讨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税收功能、特点和影响,分析满洲里税收与经济的数量关系,分析税收杠杆与满洲里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内在关联,以及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讨论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税收如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

广西国家税务局课题组,李文涛,霍军,孔祥军[5](2016)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西港口经济发展的对策与财税支持政策》文中研究表明广西是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和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但受制于发展时间、基础条件、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北海、防城港和钦州三市(以下简称北部湾三市)的港口经济发展现状与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广西应抓住打造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围的历史发展契机,将北部湾三市打造成为依托港口优势,以陆海联运、临港产业和对外贸易为发展动力的经济新增长极。

叶春生,乔颖[6](2016)在《从税收角度看广西烟草行业的发展》文中指出烟草行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其存在和发展对于满足人们正常消费需求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广西烟草行业(包括烟草制品业和烟草批发业,以下同)也在不断的改造产品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外向联系,实现了快

龙文权[7](2015)在《广西东兴试验区“十三五”经济税收发展对策分析》文中认为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东兴试验区")获批已满3周年,其开发建设情况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东兴试验区凭借着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和政策优势,已经成为海内外瞩目的投资热土和发展宝地,三年来经济和税收都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东兴试验区经济税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探讨"十三五"期间东兴试验区经济税收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东兴试验区经济税收发展现状

孟宗民[8](2015)在《新常态下百色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瓶颈与突破建议》文中指出2015年3月20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以下简称《规划》),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百色市被确定为这一国家战略的核心区域。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这是百色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本文运用百色经济与税收关联数据,分析了影响百色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并结合《规划》和百色实际,提出加快百色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建议,以期加快百色振兴发展。一、百色经济和税源结构现状

莫祖波[9](2013)在《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研究:1935~1949》文中研究说明1935年是中国财政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是年国民政府对财政收支系统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第一次真正从法律上确立了县财政的独立地位,并使县财政真正有了属于自身的收支系统。1935-1949年这段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抗战到第二次国共内战,经历了激烈的社会更替,同时也见证了国民政府县财政“从有到无”的兴衰历程。这一时期的国民政府县财政研究也将会成为财政史研究的一个主要走向。国民政府县财政的表现形式是财政收支。财政收支是一个整体下的收入与支出两个不同方面。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研究特别是县财政收支研究是财政史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本研究主要以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作为出发点,利用大量文献资料,结合了历史学、财政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点到链的横向角度考察了这段时期国民政府县财政预算收支与实际收支,再从上到下的纵向视野比较了国民政府中央、省、县三级财政收支,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影响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的因素,并对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施行效果作了积极的评价。基于以上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集中考察了1935至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预算收支的规模与结构及其演变特征。通过对各时间段县财政预算收支规模与结构的考察发现,国民政府县财政预算收支以1940年为转折点经历了正常增长到疯狂增长,收支矛盾从缓和到尖锐的过程。第二章主要梳理及估计1935至1949年国民政府及各主要省县财政实际收支情况。经过梳理及估计发现,国民政府县财政实际收支与预算收支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这一个偏差在不断扩大。而从整个国民政府县财政实际收与支两个方面来看,收入与支出经历了“收支结余”到“收不抵支”且不断扩大的过程。第三章交互对比了1935至1949年国民政府中央、省、县三级财政收支的规模与结构。本章通过把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的规模与结构放在三级财政体系中去考察,较好地论证其在整个国民政府财政体系中的地位,那就是国民政府县财政的地位经历了“提高”-“下降”-“提高”-“下降”的过程,但国民政府所要建构的中央财政与县财政“并轨而行”的体系则在比较后会发现国民政府中央财政与县财政有并轨之名,并无并轨之实。第四章则从县财政收支与GDP、人口、物价的关系入手,找出了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与经济、人口、物价等方面的矛盾,并探究了影响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的政局、政策、经济等方面的因素。第五章则延续前面四章的内容,在指出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存在问题的同时也看到了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的施行有一定的积极效果,有利于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走向“制度化”与“统一化”及对当今的县财政体制改革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从县财政收支为切入点,论述了国民政府县财政“由有到无”的兴衰过程。

所蕾[10](2012)在《黑龙江省国税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税收是一国为完成其各项职能目标,依靠国家力量,遵照相关法规,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普遍方式。从中国目前税收体系看,中国的税收收入分为国家税税收收入和地方税收收入,一般简称为“国税”和“地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几年来,中国的税收呈现出了稳步且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据统计数据显示,仅2010年,全国共计实现税收收入77390亿元,占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93.15%,其中国税收入超过税收总量的70%。可以说,国税收入在我国财政总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十分重要的经济政治意义。“十一五”时期,黑龙江省国税部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共计取得税收收入3732.3亿元,总增收1726亿,年均增长率达6.8%,税收总额是前一统计周期的1.9倍。可以说,黑龙江国税部门良好的履行了国家赋予的使命职能,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财政基础。国税收入与经济增长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以说,国税收入的增长离不开经济的增长,同时经济增长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税收这一工具的使用。因此,研究国税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而高效率的制定和执行政策法规,采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从而促进税收收入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在税收及经济增长基本理论的研究基础上,以黑龙江省两个五年计划——“十五”、“十一五”期间省内经济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宏观经济、国税收入相关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从国税税收及经济增长的规模、结构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对黑龙江省国税税收收入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对黑龙江省国税系统的税收征管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支持和理论贡献。

二、广西国税收入总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国税收入总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协调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西财政收入与GDP不协调的几点表现
    (一)财政收入增幅明显下降,且2014年起低于GDP
        1. 财政收入增速呈快速下滑态势。
        2. 财政收入增速趋缓于GDP增速。
    (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
    (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不高
        1. 财政产出率较低。
        2. 税收比重偏低。
        3. 非税收入占比较大,调整空间较大。
    (四)县级财政收入质量欠优
        1. 县级财政收入比重较低。
        2. 县级财政收入增速慢。
        3.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结构不优。
二、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增长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一)受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政策的客观影响大
        1. 经济下行压力大。
        2. 积极落实国家有关的税费减免政策影响财税收入。
    (二)产业结构不优,层次低,税收贡献少
        1.产业结构不优。
        2. 整体产业层次较低。
        3. 创新能力、高端产业发展和高质量供给不足。
        4. 园区经济发展滞后。
    (三)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低
        1. 固定资产投资对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有限。
        2. 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投入结构不优。
        3. 固定资产投资对行业投资效益低。
    (四)县域经济基础薄弱,财税收入可持续动力不足
        1. 经济总量小、支柱产业少。
        2. 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
        3. 县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4. 县级财政自给率低。
        5. 对县域的扶持不均衡。
    (五)税收征管能力有待加强
        1. 重大项目的税收流失严重。
        2. 产业层次低加剧税收向外地转移。
        3. 总部经济发展滞后。
        4. 税收竞争和集中缴税导致税收流失。
    (六)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
        1. 部分政策规划的前瞻性、协调性有待提升。
        2. 政策落实还需持续跟进推动。
        3. 营商环境亟待优化。
        4. 部分市县在GDP与财政收入上有虚增现象。
三、外省经验借鉴
    (一)外省经验
        1. 定位准确,战略布局。
        2. 注重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 提高投资效益,有效发挥投资作用。
        4. 培育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5. 强化税收征管能力。
    (二)启示
        1. 抓有利条件。
        2. 勇于创新。
        3. 产业带动。
        4. 突出重点。
        5. 注重基础。
        6. 优化营商环境。
四、促进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协调增长的建议
    (一)围绕“高质量”推动政策制定与落实
        1. 强化财税贡献意识。
        2. 推动政策落地、持续跟进。
    (二)积极打造“产业林”,推动全链条拓展、集群式发展
        1. 发挥财政调整结构的职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2. 紧抓“扶、引、育”,着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3. 发挥特色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4. 抓好项目落地,培育地方品牌。
        5. 重视园区开发建设,推动产业园区发展。
    (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投资效益
        1. 引导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
        2. 投入重点行业,提升投入产出绩效。
        3.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1. 因县制宜,“对靶”施策。
        2. 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契机。
        3. 培育县域支柱产业。
        4. 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
        5. 加快拓展新型城镇化建设。
    (五)加强纳税和征税能力建设
        1. 积极发展总部经济。
        2. 提高税收征管能力。
        3. 加强跨省税收协调管理。
    (六)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 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3. 发挥财政金融联动作用。

(2)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协调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增长不协调的具体表现
    (一) 财政收入增幅明显下降, 且自2014年起低于GDP增幅
    (二)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
    (三)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不高
    (四) 县级财政收入质量欠优
二、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增长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一) 受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政策的客观影响大
    (二) 产业结构不优、层次低, 税收贡献少
    (三)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低
    (四) 县域经济基础薄弱, 财税收入可持续动力不足
    (五) 税收征管能力有待加强
    (六) 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
三、外省经验借鉴
    (一) 外省经验
    (二) 启示
四、促进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协调增长的建议
    (一) 围绕“高质量”推动政策制定与落实
    (二) 积极打造“产业林”, 推动全链条拓展、集群式发展
    (三)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投资效益
    (四)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五) 加强纳税和征税能力建设
    (六)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南宁、昆明、贵阳三市国税收入差异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市总体经济税收情况对比
    (一) 三市国税收入总体分析。
        1. 国税收入总量分析。
        2. 国税收入占GDP比重分析。
        3. 国税收入对GDP的增长弹性分析。
    (二) 三市国税收入中地方分享部分的分析。
二、三市经济税源结构差异比较
    (一) 传统支柱经济税源差异比较。
    (二) 产业税收差异比较。
        1. 烟草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
        2.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3. 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
        4. 南宁第三产业税收对房地产业的依存度比昆明、贵阳更为强烈。
        5. 南宁新兴产业税收比昆明、贵阳薄弱。
三、新常态下南宁优化经济税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优化经济税源的必要性。
        1. 南宁在西部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2. 面临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
        3.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 优化经济税源的可行性。
        1.“一带一路”战略落地的重要形式。
        2. 国家大力引导推进经济转型的契机。
四、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南宁优化经济税源的建议
    (一) 从产业政策规划着手, 培育经济新动能。
    (二) 重点打造农副食品加工和医药制造税源支柱产业。
        1. 农副食品加工业。
        2. 医药制造业。
    (三)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培育支柱性税源。
        1. 商贸流通业。
        2. 金融业。
        3. 体育、文化、娱乐、医疗等消费。
    (四) 结合加快城镇化步伐, 保障房地产业基础性税源。
    (五) 强化综合治税, 确保税收依法征收。
        1. 利用信息手段加强综合治税平台建设。
        2. 通过各部门协同合作强化涉税数据共享。
        3. 促进税收优惠政策有效落地。
        4. 完善对跨区经营纳税人的规范管理。

(4)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四节 田野调查点的概况
第一章 满洲里市税收概况
    第一节 满洲里税收史简述
    第二节 满洲里市的地税
    第三节 满洲里市的国税
    第四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满洲里市税收对比分析
    第五节 地税、国税的财政贡献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第二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第一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第三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工业发展
    第四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畜牧业、批发零售业发展
    第五节 税收与扶持民族企业发展
第三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第一节 税收促进边疆城市重点项目建设
    第二节 税收支持民族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第三节 税收稳定民族地区城市社会保障与就业
    第四节 税收保障边民生活质量提高与文化发展
第四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生计变迁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发展
    第三节 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发展
    第四节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
第五章 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
    第一节 边民互动中的国家认同
    第二节 税收环境与“用脚投票”
    第三节 民族关系、身份认同与家园选择
第六章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税收的功能、特点及影响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四节 税收杠杆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第五节 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
    第六节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税收与边疆城市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从税收角度看广西烟草行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西烟草行业税收收入基本概况
    ( 一) 生产效益和税收效益逐年攀升。
    ( 二) 烟草批发环节的税收和效益稳步增长。
    ( 三) 生产规模、经济效益仍有待提高。
二、影响广西烟草行业税收发展因素分析
    ( 一)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 二) 产品结构不断调整。
    ( 三) 地产烟销售低于区外烟。
    ( 四) 能耗高于全国水平。
    ( 五) 政策调整带来了税收增长。
三、广西烟草行业发展的建议
    ( 一) 转型环保,应对严峻控烟形势。
    ( 二) 创新营销模式,提高本地销售比重。
    ( 三) 积极发挥政府在企业转型中的扶持作用。
    ( 四) 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企业软实力。
    ( 五) 立足消费者,开发新产品。

(7)广西东兴试验区“十三五”经济税收发展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兴试验区经济税收发展现状
    ( 一) 经济税收增长迅速。
    ( 二)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 三) 重点税源不断壮大。
    ( 四) 小微经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二、东兴试验区经济税收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经济税收总量偏小。
    ( 二) 对重点税源依赖度高。
    ( 三) 短期内新增税源不足。
    ( 四) 产业集群效应不强。
三、促进东兴试验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税收发展的建议
    ( 一)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扶持试验区内发展前景看好的骨干企业。
    ( 二)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使其成为“十三五”后期财税增长的生力军。
    ( 三) 积极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提高重点税源抗风险能力。
    ( 四) 以“营改增”为契机,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完善经济结构。
    ( 五) 紧抓“互联网+ ”发展机遇,促进试验区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 六) 加强社会综合治税,为试验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税保障。

(8)新常态下百色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瓶颈与突破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色经济和税源结构现状
    (一)产业结构。
    (二)税源结构。
二、百色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瓶颈
    (一)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大,现代制造业比重较小。
    (二)工业“一铝独大”,但“大而不优”。
    (三)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规模较小。
三、加快百色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加快生态铝产业基地建设,做强做优铝产业。
    (二)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形成新的产业链条。
    (三)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替代产业。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壮大经济税收总量。

(9)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研究:193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及评价
        (一) 学术史回顾
        (二) 评价
    三、相关概念厘定及县财政的历史演变
        (一) 财政及县财政概念的厘定
        (二) 县财政的历史演变
    四、文章架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 文章架构和研究方法
        (二)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预算收支
    第一节 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预算收支的分类
        一、国民政府县财政预算收入的分类
        二、国民政府县财政预算支出的分类
    第二节 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预算收支的规模及演变趋势
        一、1935-1941年国民政府县财政预算收支
        二、1942-1945年国民政府县财政预算收支
        三、1946-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预算收支
    第三节 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预算收支结构
        一、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预算收入结构
        二、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预算支出结构
    小结
第二章 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实际收支梳理与估计
    第一节 1935-1949年国民政府主要省县财政实际收支的梳理及估计
    第二节 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实际总收支的估计及存在的不足
        一、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实际总收支的估计
        二、国民政府县财政实际收支估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小结
第三章 1935-1949年国民政府三级财政收支的比较
    第一节 1935-1949年国民政府三级财政预算收支规模的比较
    第二节 1935-1949年国民政府三级财政收支结构的比较
        一、1935-1949年中央、县财政收支结构比较
        二、国民政府省、县财政收支结构的比较
    小结
第四章 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存在的问题
        一、历年县财政收支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二、人民面临着沉重的财政压力
        三、国民政府县财政在物价高涨中艰难生存
    第二节 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的影响因素
        一、政局因素
        二、政策性因素
        三、经济因素
    小结
第五章 1935-1949年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施行效果的积极评价
    第一节 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走上制度化的轨道
        一、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预算的施行
        二、分税制的推行,县税制的完善
    第二节 国民政府在基层社会统治的巩固
        一、有利于地方制度的改革与推行
        二、调整了各省县财政收支的悬殊
        三、摊派苛杂的整理缓解了人民的负担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档案、史料、调查资料、方志
    二、着作
        (一) 1949年以前的着作
        (二) 1949年后的着作
    三、现代期刊论文类
    四、民国期刊论文类
附录
    一、国民政府重要的财政法规及主要税种介绍(县财政部分节选)
        (一) 财政收支系统法(一)
        (二) 县各级组织纲要
        (三) 改订财政收支系统实施纲要
        (四) 财政收支系统法(二)
        (五) 整理自治财政纲要
        (六) 国民政府县财政主要税种介绍
    二、国民政府县财政部分收支统计
        (一) 国民政府县财政部分课税预算收入统计
        (二) 国民政府县财政部分科目预算支出占总预算支出百分比统计
后记

(10)黑龙江省国税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税收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的分析
    2.1 税收与经济增长基础理论概述
        2.1.1 税收及税负概述
        2.1.2 经济增长及其通用指标
        2.1.3 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基础理论分析
    2.2 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性理论概述
        2.2.1 古典经济学税收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2.2.2 凯恩斯主义税收与经济增长理论
        2.2.3 拉弗曲线
    2.3 税收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模型分析
        2.3.1 税收乘数模型
        2.3.2 税收与新古典增长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国税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3.1 黑龙江省国税收入的实证分析
        3.1.1 黑龙江省国税收入的规模分析
        3.1.2 黑龙江省国税收入的结构分析
    3.2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3.2.1 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分析
        3.2.2 黑龙江省经济结构分析
    3.3 黑龙江省国税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
        3.3.1 黑龙江省国税收入与 GDP 总量相关性分析
        3.3.2 黑龙江省国税收入与三次产业相关性分析
        3.3.3 黑龙江省税收弹性分析
        3.3.4 黑龙江省国税收入宏观税负分析
    3.4 黑龙江省国税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基本判断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国税收入与经济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4.1 黑龙江省国税收入与经济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黑龙江省国税增长存在的问题
        4.1.2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4.1.3 黑龙江省国税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黑龙江省发展财源经济、促进国税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
        4.2.1 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4.2.2 保证经济税源增长的持续性
        4.2.3 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促进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四、广西国税收入总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协调增长研究[A]. 关礼,黄绪全,罗海山,李开林,邓小莲,胡德期,吴胜泽,高姣萍,何丁,邓霖,温溦. 中国财政学会2019年年会暨第22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集(第一册), 2019
  • [2]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协调增长研究[J]. 广西财政收入与GDP协调增长研究课题组,关礼,黄绪全,罗海山. 改革与战略, 2019(04)
  • [3]南宁、昆明、贵阳三市国税收入差异比较分析[J]. 李林林. 经济研究参考, 2017(35)
  • [4]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D]. 金德谷.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4)
  • [5]“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西港口经济发展的对策与财税支持政策[J]. 广西国家税务局课题组,李文涛,霍军,孔祥军. 经济研究参考, 2016(17)
  • [6]从税收角度看广西烟草行业的发展[J]. 叶春生,乔颖. 经济研究参考, 2016(05)
  • [7]广西东兴试验区“十三五”经济税收发展对策分析[J]. 龙文权. 经济研究参考, 2015(65)
  • [8]新常态下百色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瓶颈与突破建议[J]. 孟宗民. 经济研究参考, 2015(29)
  • [9]国民政府县财政收支研究:1935~1949[D]. 莫祖波.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10]黑龙江省国税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 所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广西全国税收总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