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肺癌全身转移恶性疼痛1例报告

大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肺癌全身转移恶性疼痛1例报告

一、高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肺癌全身转移恶性疼痛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胡旭璇[1](2020)在《温针灸联合奥施康定对原发性肝癌疼痛镇痛作用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采用温针灸联合奥施康定对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评价温针灸在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肿瘤科、肝外科病区接受治疗原发性肝癌中度疼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奥施康定止痛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用奥施康定止痛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行为状态之卡氏评分标准(KPS)评分、中医症状分级评分,记录每次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数字分级量表(NRS),治疗后记录平均镇痛起效时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爆发痛发作次数、奥施康定总剂量,从而评价温针灸联合奥施康定对原发性肝癌疼痛镇痛作用的临床疗效。所得到的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NRS评分比较,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经球形检验,P<0.01,拒绝球形假设,则数据间存在相关性。主体间效应的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体内效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平均镇痛起效时间(29.85±2.816)分钟优于对照组(40.26±6.158)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治疗后,两组行为状态之卡氏评分标准评分(KPS)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0.01);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后,两组简明疼痛量表(BP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分级评分总分比较,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单项症状分级评分比较,除了痞块和消瘦外,其他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两组治疗后,观察组爆发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奥施康定总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奥施康定可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的疼痛水平,减少奥施康定口服剂量及其不良反应,能够提高整体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达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增效减副”的优势作用。

孙晨耀[2](2020)在《“指尖易筋”推拿手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方案治疗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骨转移是晚期肿瘤患者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乳腺癌、肺癌、肾癌、胃癌等,常发生于脊柱、骨盆、股骨、肱骨近端、肋骨等处,可导致顽固疼痛、病理性骨折、运动障碍等症状。目前,对症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痛的方法以“三阶梯止痛方案”为主,轻度疼痛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布洛芬,中度疼痛使用弱阿片类加减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曲马多,重度疼痛使用阿片类药物,例如奥施康定。然而,阿片类药物可导致恶心、呕吐、瞻望等不良反应,且长期服用须逐渐加量。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等中医疗法具有安全、有效、整体调节的优势,疗效在临床研究中已被证实。骨转移患者往往合并局部水肿、筋膜粘连,客观上适合推拿手法,但中医传统推拿手法通常是以痛止痛,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具有引起病理性骨折等隐患,因此既往极少参与骨转移疼痛治疗。“指尖易筋”推拿手法是一种轻柔的按摩手法,避开疼痛局部,采用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先阳后阴、以不痛解痛的治疗思路,临床实践中对中重度骨转移疼痛具有良好疗效,既能发挥推拿手法疏经通络止痛的治疗作用,又能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值得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目的通过对标准化三阶梯止痛治疗下的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进行“指尖易筋”推拿手法治疗,与单纯使用标准化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对照组作比较,观察“指尖易筋”推拿手法在恶性肿瘤患者骨转移疼痛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招募符合入组标准的中重度骨转移疼痛患者,患者自愿选择是否接受“指尖易筋”推拿手法治疗,若接受则纳入试验组,在三阶梯止痛治疗基础上合并手法治疗,不接受则纳入对照组,仅采用三级阶梯止痛治疗。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接受三阶梯止痛治疗,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止痛药物,试验组在三阶梯止痛治疗治疗的基础上,以课题设计的标准取穴、力度、振幅、频率、频次为患者行手法治疗,每次约操作20-30分钟,每周操作1-2次,以4次治疗为一个观察周期。对比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疼痛评分、爆发痛次数、止痛药用量、体力状况评分、疼痛影响评分、不良反应,以及试验组在手法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爆发痛次数、体力状况评分、疼痛影响评分。结果①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显效率有差异(试验组63.33%、对照组36.67%),但在本试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试验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3.30±2.04、对照组4.67±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爆发痛次数、阿片类药物用量、体力状况评分、不良反应频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试验组的疼痛影响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30.37±12.67、对照组34.33±7.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疼痛对情绪影响、疼痛对睡眠影响两个细目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日常工作、步行能力、正常工作、与他人关系、生活享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试验组手法治疗前后止痛药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评分由4.77±1.55下降至3.3±2.04(P<0.001),爆发痛次数由1.13±0.21下降至0.77±0.17(P<0.05);⑥试验组在手法治疗前后体力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影响评分由35.00±10.63下降至30.37±12.67(P<0.001),细目中,在日常活动、情绪、睡眠和生活享受方面有显着差异(P<0.01),在正常工作与与他人之间关系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步行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尖易筋”推拿手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方案治疗中重度骨转移疼痛,可在阿片类药物镇痛基础上进一步缓解疼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作为三阶梯止痛方案未完全止痛下的补充疗法。

夏中颖[3](2020)在《针灸治疗胃癌癌性爆发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胃癌患者癌性疼痛爆发时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爆发痛发作频次高,本研究观察针灸治疗胃癌癌性爆发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治疗胃癌癌性爆发痛提供新的方法。方法:该研究纳入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晚期胃癌的癌性疼痛患者,以肿瘤临床分期、爆发痛发作频次、止痛药使用剂量为分层因素,以是否接受针灸治疗非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药物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依照WHO三阶梯止痛原则予以的止痛药物为基础的规范止痛治疗。爆发痛发作时,针灸组立即予以针灸治疗,取穴足三里、内关,观察针灸治疗后1min、10min、30min、1h、2h时的疼痛缓解程度;药物组依照WHO三阶梯止痛原则予以止痛药物止痛,观察使用止痛药后1min、10min、30min、1h、2h时的疼痛缓解程度;予以止痛治疗后,观察并统计24h内止痛药副作用发生情况,24h内的下次疼痛发作时间。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评价,以NRS评分记录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以疼痛缓解率及疼痛评分变化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疼痛缓解持续时间,疼痛副作用发生情况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根据入组治疗后24h内的消化道反应和皮肤毒性等评价安全性。结果:对52例患者进行基线资料统计。治疗前,针灸组和药物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特征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可比。治疗后1min时针灸组完全缓解的共20例,部分缓解的7例,无效2例;止痛药组治疗后1min时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22例,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h时针灸组完全缓解的共16例,部分缓解的共12例,无效的1例;止痛药组2h时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2例,无效2例;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爆发痛发作频次、不同止痛药使用剂量的患者中,针灸均有更快的止痛效果,药物起效平均需要30min,针灸组疼痛缓解持续时间较药物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痛药副反应针灸组比药物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缓解胃癌癌性爆发痛的疼痛程度,降低疼痛等级,延长疼痛缓解时间,在爆发痛发作时对于临床分期III期的患者可以用针灸替代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且安全性更强;对于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爆发痛发作频次、用药情况的患者,针灸均具有缓解癌性爆发痛的作用,且安全性好;对于临床分期晚、疼痛程度重、止痛药剂量大的患者,针灸虽然也能止痛,但是相对于临床分期较早的患者止痛效果差。

侯公瑾[4](2019)在《蟾龙镇痛膏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及对骨癌痛大鼠模型镇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蟾龙镇痛膏联合奥施康定治疗中度癌性疼痛毒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探索其对骨癌痛大鼠模型的镇痛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第一部分:蟾龙镇痛膏联合奥施康定治疗中度癌性疼痛毒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将60例癌性疼痛患者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NRS)、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奥施康定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科学评价蟾龙镇痛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第二部分:蟾龙镇痛膏对骨癌痛大鼠模型的镇痛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选取50只雌性SD大鼠,通过右后肢胫骨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悬液的方法建立骨癌痛大鼠模型。通过影像学检测、疼痛行为学、病理HE染色判定骨癌痛大鼠模型成功情况,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蟾龙镇痛膏常规剂量组、蟾龙镇痛膏高剂量组、扶他林组,分别给予各组相应的药物,连续治疗21天。通过观察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L)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T)评价蟾龙镇痛膏的镇痛作用;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内啡肽(β-EP)含量;通过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分化群11b(CD11b)、磷酸化P38(p-P38)、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的表达,探索蟾龙镇痛膏可能的镇痛机制。结果:第一部分:蟾龙镇痛膏联合奥施康定治疗中度癌性疼痛毒瘀互结证临床研究1、治疗后两组NR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开始后d7、d14联合组NRS疼痛评分较西药组降低明显(P<0.05),疗效评价更佳(P<0.05);2、两组患者奥施康定起效剂量与起效时间无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奥施康定维持剂量较西药组减少明显(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治疗后KPS评分较西药组提高明显(P<0.05),疗效评价更佳(P<0.05)。4、联合组同西药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第二部分:蟾龙镇痛膏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1、与模型组比较,蟾龙镇痛膏能明显提高骨癌痛大鼠PWL和PWT(P<0.05)不同剂量组间无差异(P>0.05);2、与模型组比较,蟾龙镇痛膏能明显降低骨癌痛大鼠血清PGE2、IL-1β、IL-6、TNF-α的含量(P<0.05),提高β-EP含量(P<0.05),不同剂量组间无差异(P>0.05);3、与模型组比较,蟾龙镇痛膏能明显降低骨癌痛大鼠脊髓GFAP、CD11b、p-P38、p-ERK的表达(P<0.05),不同剂量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1、蟾龙镇痛膏联合奥施康定对中度癌性疼痛毒瘀互结证患者具有提高疼痛缓解度、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奥施康定维持剂量、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的作用;2、蟾龙镇痛膏可以明显改善骨癌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明显提高大鼠PWL和PWT,提高蟾龙镇痛膏剂量不能提升止痛效果;3、蟾龙镇痛膏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促进内啡肽释放有关;同时可能与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下调MAPK信号通路中p-P38、p-ERK1/2表达有关,以达到抑制中枢敏化,缓解疼痛。

董智,赵军,柳晨,唐丽丽,汪艳,李梓萌,陈麦林,李囡,郭锐,杨丹,石安辉,李东,潘峰,孙昆昆,李琳,李旭,朱翔,姜亮,曹宝山,易福梅,胡牧,牛晓辉,徐海荣,段建春[5](2019)在《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9版)》文中指出1概述我国肿瘤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在逐年升高,自2010年起,肿瘤已经成为首要死亡原因[1-3]。最新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肺癌发病率为57.13/10万人,总体发病人数78.2万,死亡人数为62.6万人,肺癌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仍居全国众癌之首[4]。且其发病隐匿,确诊时约

尹月,邱新野,张艳华[6](2017)在《临床药师参与3例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肺癌患者的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临床药师参与肿瘤患者疼痛治疗,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方法:临床药师通过熟练掌握芬太尼的药理学、不良反应以及其防治措施,对3例使用芬太尼透皮贴的肿瘤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在芬太尼透皮贴与克唑替尼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芬太尼透皮贴剂2.1mg的使用及在肝功能受损患者中的应用等方面对临床提出合理性意见与建议,患者最终顺利完成本周期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治疗并进行药学监护,使该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保证,促进癌痛规范化治疗。

董新军[7](2016)在《不同分割剂量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骨转移瘤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骨转移重要治疗手段,以往临床上多采用普通常规的放疗分割方式进行治疗,常规放疗方式多存在副作用较大,治疗时间长以及治疗费用高等不足之处。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将通过采用新型的放射治疗技术调强放疗手段,研究和评估大剂量分割方式治疗骨转移瘤的疗效,并与常规放疗方法相比较,目的在于发现新的更有效的放射治疗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肿瘤患者骨转移的治疗效果、较少放疗后的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以及降低治疗费用。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3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研究,该组患者临床资料齐全完整。骨转移瘤经ECT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T (Computed Tomography)、 MRI (Nucl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或 PET-C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T)诊断确诊。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分割和常规剂量分割两组。大剂量和常规剂量分割组患者分别为66和64例。放射治疗开始前应用专门的放疗体架制作体模,随后在螺旋CT下进行定位扫描,根据CT扫描的图像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患者设计三维调强治疗计划。靶区包括肿瘤靶区、计划靶区和临床靶区三部分。用6MV-X直线加速器进行调强放疗,大剂量分割组的每次剂量300cGy,每日一次,每周5次,总剂量3000cGy。常规剂量分割组给予每次200cGy,每日一次,每周5次,放疗总量5000cGy。病人疼痛程度分级按照0-10数字评分量表进行评定,一般状况评分采用Karnofsky评分方法评定,放疗后副反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进行评价。对大剂量和常规剂量分割两组骨转移瘤患者从疼痛强度、一般身体状况、骨痛缓解、放射后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费用和时间等几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检验水准α=0.05,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骨转移瘤患者的基本信息130例骨转移瘤患者中,男性66例(50.8%),女性64例(49.2%),男女比值为1.03:1;发病年龄38-85岁,中位年龄64岁,59±12岁。60岁以上患者53例(占40.8%);60岁以下77例(占59.2%)。单发骨转移24例(18.5%),多发106例(81.5%)。单纯骨转移25例占(19.2%),合并其它脏器转移105例(80.8%)。130例骨转移瘤患者有如下病理类型:57例肺癌中有腺癌32例、鳞癌16例、小细胞肺癌5例和大细胞癌4例;5例肾癌中有透明细胞癌4例及颗粒细胞瘤1例;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均为腺癌;鼻咽癌均为鳞状细胞癌。骨转移瘤诊断需要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共同确诊,所有130例患者中ECT检查有122例(93.8%),CT检查有115例(88.5%),MRI检查有85例(65.4%), PET-CT检查有19例(16.4%)和X-片检查有15例(11.5%)。130例发生骨转移瘤患者的原发恶性肿瘤中,以肺癌最多见,为57例(占43.8%);其次是乳腺癌38例(占29.2%);结直肠癌10例(占7.7%),胃癌6例(占4.6%);卵巢癌5例(占3.8%);肾癌5例(占3.8%);前列腺癌、肝癌和鼻咽癌共9例(共占7.1%)。本研究中130例骨转移瘤患者在不同骨骼区域分布情况是:脊柱区共有83例(占63.8%);骨盆区有62例(占47.7%);胸廓区有44例(占33.8%);四肢区有36例(占27.7%),颅骨区有12例(占9.2%)。结果表明130例发生骨转移瘤患者的骨转移部位主要见于脊柱和骨盆;130例患者中共发生237区域骨转移,每个病人平均发生1.82个区域转移。2.大剂量和常规剂量分割组对骨转移瘤患者治疗结果比较2.1放疗对骨转移瘤患者疼痛疗效评估130例患者经疗效评定,共有119例获疼痛缓解,总疼痛缓解率为91.5%,其中完全缓解86例(占66.2%),部分缓解25例(占19.2.%),轻度缓解8例(占6.2%),无效11例(占8.4%)。经统计学分析,放射治疗前后总疼痛缓解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由放射前均值7.71下降到放射后2.47,放射治疗前后的差异比较具有显着性(P<0.001)。通过对NRS疼痛评分的研究,也表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放疗后骨转移性疼痛缓解。常规剂量分割组治疗疼痛的有效率89.4%,大剂量分割组为90.0%,两组治疗疼痛的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揭示两种放射治疗方法具有相同的止痛效果。2.2放疗止痛的起效时间放疗后止痛开始起效的时间,常规剂量分割组平均时间7.7天,大剂量分割组则为5.5天,两组起效时间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大剂量分割放射治疗方法止痛起效快。2.3患者一般状况的改善情况常规剂量分割放疗组放疗前KPS分值平均为68.024±16.46,放疗后KPS分值平均为84.57±11.40;大剂量分割放疗组放疗前KPS分值平均为67.19±15.49,放疗后KPS分值平均为85.63±13.67。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评分比较后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间患者一般状况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大剂量分割放疗方法对患者一般情况改善与常规剂量分割法相同。2.4放疗后的不良反应常规剂量分割组发生消化道反应有27例(占42.2%),大剂量分割组有48例(占72.7%),差别有显着性(P<0.01),提示大剂量分割放疗反应重。但是,深入分析消化道副反应的程度,发现两组副反应差异主要在相对较轻的Ⅰ度和Ⅱ度损伤程度,而且对症治疗后很快恢复,无严重的不可逆损伤发生。常规剂量分割组发生白细胞下降有13例(占20.3%),大剂量分割组15例(占22.7%),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发生白细胞下降均在Ⅰ度和Ⅱ度损伤程度上,无感染病例发生,而且放疗结束后很快恢复。常规剂量分割组发生血小板下降只有2例(占3.1%),大剂量分割组有3例(占4.8%),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引起的血小板下降发生率较低,表现为轻Ⅰ度的损伤,对放射治疗没有影响,患者也无出血情况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也是常见的放射治疗副反应,常规剂量分割组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有53例(占80.3%),大剂量分割组有56例(占84.8%),两组间皮肤损伤程度及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以Ⅰ度和Ⅱ度为主,没有出现Ⅲ度和Ⅳ度皮肤损伤。2.5放疗费用常规剂量分割放射治疗时患者需要25次,大剂量分割治疗则需10次;放疗费每次按900元计算,常规剂量分割总共需放疗费22500元,大剂量分割则需放疗费9000元,常规剂量分割与大剂量分割的放疗费用之比为2.5:1。常规剂量分割放射治疗时间为33天,而大剂量分割治疗则仅为10天。结论1.本研究130骨转移瘤例患者中,原发性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容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瘤常在骨骼系统多处部位发生,以脊柱、胸廓、骨盆等部位多见。2.放疗对骨转移瘤止痛效果较好,大剂量分割放疗不但与常规剂量分割放疗具有同样的止痛效果,而且还具有止痛起效快的特点。3.放射治疗使患者一般状况明显改善,大剂量分割与常规剂量放射治疗具有相同的改善患者一般情况的效果。4.虽然大剂量分割治疗引起的消化道副反应较常规组严重,但副反应均为轻度,无严重的不可逆损伤。两种放射治疗方法在引起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以及放射性皮肤反应方面没有差别。5.在两种放疗方法疗效相同的情况下,大剂量分割放疗方法明显降低了医疗费用以及缩短了放射治疗时间。

卢伟[8](2012)在《癌痛平胶囊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导师临床经验,对癌痛的中医理论进行探讨,阐明癌痛的病因病机、病理性质及治疗大法,为癌痛平胶囊的研制提供中医理论依据。通过对癌痛平胶囊的临床观察及疼痛机制的实验研究,探讨中医治疗癌痛的优势。方法:1、理论研究:检索历代文献,通过整理分析,阐述中医学、现代医学对癌性疼痛的认识,根据中医理论和导师临床经验,对癌性疼痛的中医理论进行探讨。2、临床研究: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癌痛平胶囊治疗组和单用阿片类药物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肿瘤客观疗效、疾病进展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强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及副反应。3、实验研究:观察癌痛平胶囊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下丘脑、垂体、腰髓NO、β-EP的影响及对H22移植瘤小鼠的体重、瘤重、肿瘤细胞凋亡、肿瘤VEGF的测定及CXCL12-CXCR4生物轴的影响,探讨癌痛平胶囊治疗癌痛的机制。结果:1、理论研究:癌性疼痛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邪毒、七情内伤、正气亏虚、痰浊为患、瘀血内停、癌毒流串,病因病机的关键是癌毒弥散,阻滞气血经络,病理因素有寒、痰、瘀、毒,其中以癌毒为关键因素,病理性质总属于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病变部位不定,牵涉脏腑以肺、肝、肾三脏为主,癌痛早期主要以肺、肝为主,晚期涉及于肾。治疗癌痛的方法是消癌解毒、化痰祛瘀、通络止痛。2、临床研究:在原发肿瘤病灶的控制上,治疗组的稳定率为82.5%,而对照组为50%,治疗组的稳定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别具有显着性(P<0.01),显示了癌痛平胶囊能够控制肿瘤的生长速度,具有抗肿瘤作用。治疗组的TTP为55.80±21.38天,对照组为45.38±23.07天,治疗组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同时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控制癌痛时,联合癌痛平胶囊治疗的疼痛患者的强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明显低于单独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患者的使用量,相关的副反应也出现的较少,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较高。通过相应的癌痛治疗后,无论治疗组还是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提高的更为明显,有显着差异(P<0.01)。同时,患者在口服弱阿片类止痛药物时,出现便秘症状的发生率较高,而在治疗组的发生率很低,两者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3、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癌痛平胶囊能明显降低福尔马林致痛大鼠下丘脑、垂体、腰髓N0的含量;明显提高福尔马林致痛大鼠下丘脑、垂体、腰髓β-内啡肽的含量;癌痛平胶囊18g/kg和36g/kg剂量能够显着的抑制荷瘤小鼠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1.3%和55.3%,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癌痛平18g/kg和36g/kg能够明显诱导H22肝癌细胞的凋亡,且36g/kg癌痛平能够显着抑制VEGF的表达,降低肿瘤的血管生成。并且36g/kg癌痛平显着降低CXCR4的表达,降低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结论:癌痛平胶囊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的治疗癌性疼痛的中药复方新制剂,与对照相比,治疗组在控制癌痛的同时,还能够稳定瘤体;延长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和强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时,能减少患者的强阿片类类药物使用量及其副反应,这些均可使晚期癌痛患者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较长的生存期。癌痛平胶囊的中枢镇痛作用机理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中枢系统的神经递质,抑制伤害性信息的传导和痛觉产生;癌痛平胶囊抗肿瘤机制是多途径、多靶点的,癌痛平胶囊临床良好的的疼痛控制与癌痛平的抗肿瘤机制有关。

杜佳新,顾玉红,张博[9](2010)在《不同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对多发性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恶性肿瘤合并骨转移所致骨痛的效果。方法:对40例骨转移瘤伴有中度以上疼痛的患者随机分成每贴4.2mg、每贴8.4mg两个治疗组,每组20例,观察其止痛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两治疗组止痛显效率分别为85%和90%,差异无显着性。结论:芬太尼贴剂对于中度及重度骨转移疼痛是一种有效的镇痛剂且毒副作用小。

丁新梅,赵翌[10](2008)在《芬太尼贴剂治疗晚期消化道癌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芬太尼贴剂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中、重度癌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7例晚期消化道癌痛患者,治疗前均为中、重度疼痛,均因无法口服、不能耐受口服或因肛裂、痔疮不能耐受吗啡类肛注给药者,改用芬太尼透皮贴剂,以数字评分法评定止痛疗效,研究对食欲、睡眠、情绪、一般活动、人际交往、生活乐趣的影响,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至少观察30d。结果:全组47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9例(19.1%),明显缓解21例(44.7%),中度缓解16例(34%),总有效率为97.8%。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嗜睡等,患者可耐受。结论:芬太尼贴剂治疗中、重度消化道癌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强。

二、高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肺癌全身转移恶性疼痛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肺癌全身转移恶性疼痛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温针灸联合奥施康定对原发性肝癌疼痛镇痛作用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1.1 概述
        1.2 流行病学
        1.3 病因病理
    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疼痛的认识
        2.1 概述
        2.2 癌痛的发病机制
        2.3 原发性肝癌疼痛的机制
        2.4 癌痛的治疗
        2.5 奥施康定的使用现状
    3 祖国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疼痛的认识
        3.1 祖国医学对肝癌的相关记录
        3.2 肝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3.3 对肝癌疼痛的认识
        3.4 中医外治法治疗肝癌疼痛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中止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技术路线图
    3 观察指标
        3.1 安全指标
        3.2 主要评价指标
    4 疗效评价标准
        4.1 疼痛程度疗效评价标准
        4.2 体力状况的改善
        4.3 安全性分析
    5 统计方法
    6 伦理学原则
    7 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课题设计思路
        1.1 立题依据小结
        1.2 中医对HCC癌痛病因病机的再认识
        1.3 应用温针灸的依据
        1.4 选穴依据分析
        1.5 疼痛评分工具选择的依据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治疗前分析
        2.2 治疗后结果及分析
    3 温针灸的可能作用机制探讨
        3.1 中医的作用机理
        3.2 现代医学可能作用机制探讨
    4 课题存在问题与展望
        4.1 问题
        4.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指尖易筋”推拿手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方案治疗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痛的研究现状
        1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症状
        2 骨转移疼痛的发病机制
        3 骨转移疼痛的治疗
        4 结语
    综述二 中医学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痛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学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古代记载
        2 中医学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因病机的认识
        3 中医学对骨转移疼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4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痛的研究进展
        5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入组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的统计分析
        2.2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分析
        2.3 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2.4 统计结论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研究回顾
        1.1 样本构成
        1.2 研究不足
        1.3 研究展望
    2 讨论
        2.1 “指尖易筋”推拿手法治疗骨转移疼痛的中医机理
        2.2 “指尖易筋”推拿手法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现代医学机理
        2.3 疗效特点
        2.4 验案举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3)针灸治疗胃癌癌性爆发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癌性疼痛研究进展
        一、癌性疼痛评估
        二、癌性疼痛发生机制
        三、癌性疼痛治疗现状
        四、阿片类药物止痛的局限性
        五、癌性爆发痛的研究进展
        六、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癌性疼痛的研究概况
        一、中医对癌性疼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癌性疼痛的中医内治法
        三、癌性疼痛的中医外治法
        四、针灸止痛机制
        五、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二、结果
        (一) 基线资料
        (二) 结果
        (三) 结论
        (四)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蟾龙镇痛膏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及对骨癌痛大鼠模型镇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蟾龙镇痛膏联合奥施康定治疗中度癌性疼痛毒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给药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资料基本情况
        3.2 疼痛控制情况
        3.3 奥施康定使用剂量情况
        3.4 生存质量评价
        3.5 不良反应
    4 小结
第二部分 蟾龙镇痛膏对骨癌痛大鼠模型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前言
    实验一 :蟾龙镇痛膏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药物
        1.4 主要试剂
        1.5 主要仪器
        2 研究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分组方法
        2.3 给药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大鼠影像学X线摄片情况
        3.2 大鼠疼痛行为学情况
        3.3 大鼠病理HE染色情况
        4 小结
    实验二 蟾龙镇痛膏对骨癌痛大鼠镇痛机制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药物
        1.4 主要试剂
        1.5 主要仪器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造模方法
        2.3 给药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及内啡肽情况
        3.2 大鼠脊髓GFAP、CD11b表达情况
        3.3 大鼠脊髓p-P38、p-ERK1/2 表达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
    1.中医学治疗癌性疼痛的现状
        1.1 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现状
        1.3 中医外治法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2.现代医学治疗癌性疼痛现状
        2.1 现代医学对癌性疼痛的治疗手段
        2.2 现代医学治疗癌性疼痛存在的问题
    3.蟾龙镇痛膏的特色
        3.1 蟾龙镇痛膏的配伍特点
        3.2 组方用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4.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在癌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
    5.MAPK信号通路在癌性疼痛中的调节作用机制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病例报告表
附录2 受试者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3 阿片类药物剂量换算表
附录4 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附录5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5)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9版)(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2发病率
3病理与发病机制
4临床表现
5诊断
    5.1高危因素
    5.2诊断方法
        5.2.1放射性核素显像
        5.2.2 X线
        5.2.3 CT/增强CT
        5.2.4 MRI检查
        5.2.5骨活组织检查
        5.2.6骨代谢的生物化学标记 (bone biomarkers)
    5.3诊断标准
    5.4诊断流程
6治疗
    6.1骨改良药物
        6.1.1双膦酸盐
        6.1.2地诺单抗 (denosu mab, D-mab)
        6.1.3适应证
        6.1.4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
        6.1.5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6.1.5.1颌骨坏死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ONJ)
        6.1.5.2肾毒性
        6.1.5.3低钙血症
    6.2药物治疗
        6.2.1化疗
        6.2.2分子靶向治疗
        6.2.3免疫治疗
    6.3镇痛治疗[71-76]
        6.3.1疼痛评估
        6.3.2镇痛药物应用原则
        6.3.3常用镇痛药物种类及注意事项
    6.4放射治疗
        6.4.1体外放射治疗
        6.4.2放射性核素治疗
    6.5外科治疗
        6.5.1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
        6.5.2外科治疗的适应证
        6.5.3外科治疗时机
        6.5.4不同部位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
        6.5.5外科禁忌证
        6.5.6外科治疗的基本思想及关键点
    6.6介入治疗
        6.6.1消融治疗
        6.6.2骨成形术
        6.6.3近距离治疗
    6.7心理支持治疗
        6.7.1与肺癌及骨转移相关的心理精神症状的处理
        6.7.2心理治疗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6.7.3焦虑抑郁障碍的治疗
    6.8肺癌骨转移治疗流程
7诊疗推荐
    7.1诊断推荐
    7.2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推荐
    7.3放射治疗推荐
    7.4外科治疗推荐
    7.5镇痛治疗用药推荐
    7.6双膦酸盐治疗推荐
        双膦酸盐药物治疗骨转移的用法用量
        双膦酸盐适应证
        双膦酸盐停药指征
    7.7心理干预推荐[119]
        轻度焦虑抑郁
        中度焦虑抑郁
        重度焦虑抑郁
附件:
    附件1疼痛量化评估常用方法
    附件2 Karnofsky评分 (KPS, 百分法)
    附件3 ZPS评分
    附件4 WHO癌痛三阶梯止痛
    附件5常用癌痛治疗药物表
    附件6焦虑、抑郁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
        焦虑
        抑郁
        抗焦虑治疗
        抗抑郁治疗
    附件7肿瘤患者常用抗焦虑药物
    附件8肿瘤患者常用的抗抑郁药物

(6)临床药师参与3例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肺癌患者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
    1.1 病历资料及治疗经过
    1.2 芬太尼透皮贴剂减半使用建议
2 病例
    2.1 病历资料与治疗经过
    2.2 芬太尼与克唑替尼药物相互作用
3 病例
    3.1 病历资料及治疗经过
    3.2 肝功能不全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的监护
4 小结

(7)不同分割剂量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骨转移瘤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癌痛平胶囊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癌性疼痛的认识
    2 癌性疼痛的中医治疗现状
    3 病因病机探讨
第二部分 现代医学对癌痛的认识
    1 癌性疼痛的病因
    2 癌性疼痛产生的机制
    3 疼痛评估
    4 疼痛的治疗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一、癌痛平胶囊中枢镇痛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1、癌痛平胶囊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下丘脑、垂体、腰髓NO的影响
        2、癌痛平胶囊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下丘脑、垂体、腰髓β-EP的影响
    二、癌痛平胶囊抗肿瘤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1、癌痛平对H22肝癌小鼠的抑制作用
        2、癌痛平胶囊对H22小鼠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3、癌痛平对荷瘤小鼠诱导血管生成的影响
        4、癌痛平对肿瘤转移能力的影响研究
    三、讨论
第五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不同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对多发性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疼痛类型及治疗史
    1.3 治疗方法
        1.3.1 材料规格:
        1.3.2 使用方法:
    1.4 疗效判断指标
        1.4.1 按照WHO疼痛分级标准[4]:
        1.4.2 疼痛缓解标准[5]:
    1.5 不良反应观察和判定
2 结果
    2.1 止痛效果
    2.2 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四、高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肺癌全身转移恶性疼痛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温针灸联合奥施康定对原发性肝癌疼痛镇痛作用的疗效观察[D]. 胡旭璇.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指尖易筋”推拿手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方案治疗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研究[D]. 孙晨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针灸治疗胃癌癌性爆发痛的临床观察[D]. 夏中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蟾龙镇痛膏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及对骨癌痛大鼠模型镇痛机制研究[D]. 侯公瑾.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9版)[J]. 董智,赵军,柳晨,唐丽丽,汪艳,李梓萌,陈麦林,李囡,郭锐,杨丹,石安辉,李东,潘峰,孙昆昆,李琳,李旭,朱翔,姜亮,曹宝山,易福梅,胡牧,牛晓辉,徐海荣,段建春. 中国肺癌杂志, 2019(04)
  • [6]临床药师参与3例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肺癌患者的治疗[J]. 尹月,邱新野,张艳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03)
  • [7]不同分割剂量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骨转移瘤临床研究[D]. 董新军. 山东大学, 2016(02)
  • [8]癌痛平胶囊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 卢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9]不同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对多发性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J]. 杜佳新,顾玉红,张博.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02)
  • [10]芬太尼贴剂治疗晚期消化道癌痛的临床观察[J]. 丁新梅,赵翌.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01)

标签:;  ;  ;  ;  ;  

大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肺癌全身转移恶性疼痛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