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宽容与和平——我读过《鬼妻》

理解、宽容与和平——我读过《鬼妻》

一、理解、宽容与和平——我读《鬼妻》(论文文献综述)

金鑫[1](2018)在《墨学接受研究(隋唐宋金元)》文中研究表明《墨学接受研究(隋唐宋金元)》是以史学和文化传播的视角相结合,探索和分析隋唐宋金元时期墨学发展的情况,同时考察这几个朝代墨学与其他学说的关系。绪论部分主要交代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然后理清民国以来墨学研究的概况,搜寻其中墨学断代研究涉及隋唐宋金元的相关成果,同时将隋唐宋金元这几段处于墨学衰微期的因果关系作出简析。论文主体共分为三章:隋唐墨学接受研究、宋代墨学接受研究、金元墨学接受研究。以下各章皆先概述墨学发展背景,目的在于考察不同朝代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墨学发展演变的轨迹,然后再分别论述不同时期文人学士对墨学的接受,同时探索墨学同几段朝代各自时下主流思潮产生的融合或碰撞。第一章,隋唐墨学接受研究设立八节。首先归纳分析隋唐四大类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事类集》辑录《墨子》文本和引用墨家思想的特点;然后考察唐代儒墨关系较之前代发生的重要转变;最后解析唐代文人着作中的墨学引用和摘录情况,魏征《群书治要·墨子》、赵蕤《长短经》、马总《意林》较为典型,分别设专节专论;对于没有形成着述、无法系统考察其墨学思想的文人学士,则是采取收集分析其论及墨学的文论或者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墨学观,比如韩愈《读墨子》和其他文论中对墨学的取舍、柳宗元文论中的斥墨识墨论等。第二章,宋代墨学接受研究设立十节。第二节承接隋唐类书对墨学的考察方法,细致分析宋代三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辑录《墨子》条文的特点,并总结出其与隋唐类书吸收墨学的不同特征。第三节开始专论两宋文人学士的墨学观,北宋时期的文人学士接受墨学少有形成着述,但不乏专篇专论以及散见在文论、史着、注疏等作品中的观点,欧阳修、曾巩、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和苏辙的墨学观,即是以此法归纳和分析。从程颢、程颐论墨学,到南宋以后文人学士的墨学接受,则是着重于考察理学兴盛之后理学家们对墨学的批判,朱熹最为典型。最后补充以南宋文人笔记对墨学的接受,即洪迈《容斋随笔》和黄震《黄氏日抄》。第三章,金元墨学接受设立四节。先是考察道教转型、新旧交替中对墨学的吸收,然后列出南宋遗民文人作品对墨学的接受,马端临《文献通考》颇为独特。此章末尾则是将元末文人陶宗仪《说郛》中收录的《墨子节抄》和《读墨子随识》作具体分析,阐明其于元代保存《墨子》文献之功。

马晶[2](2018)在《《聊斋志异》风月世界研究》文中指出《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作者蒲松龄在为读者细细讲述奇幻诡谲的鬼怪神狐故事之余,生动描摹了古代社会的世间百态。其中,两情相悦的男女爱情故事是作者钟爱的题材,贯穿于整部作品中。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作品中男女交游的风月世界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来对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首先是对“风月世界”的概念作出较为清晰的界定,在充分结合作品的前提下,解读其与传统观念中交际场的关系,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是“风月”的“世界”,即为囊括男女两性交游的情爱过程中产生的整体感官世界。其次,综述《聊斋》中两性情爱世界研究的古今成果:从清初作品诞生之际不成系统、不成规模的只言片语的评点,到如今“聊学”研究的蔚为大观,总体而言,相关研究的热度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第二部分,立足作者的人生轨迹,对《聊斋》中的风月世界与作者蒲松龄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透过《聊斋》的风月世界,流露的是蒲松龄对两性世界的态度与幻想——蒲氏尝尽人生百态的甘苦滋味,能暂借笔下风月的世界获得精神的慰藉。于是,在精神慰藉和情感宣泄的双重需求下,蒲松龄在创造“聊斋世界”时,使其充满理想化的魅力,使其间接承载作者本身具有的性情、修养和道德特质。蒲松龄处于社会底层的身份,使他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尤其需要通过给予笔下两情相悦的痴男怨女们圆满结局的方式释放自身的愤懑和不平,但这种圆满只不过是作者在人生道路追求中和穷极无聊状况下的自我激励和安慰。由蒲松龄底层文人的特殊身份出发,《聊斋》风月世界的呈现的不仅是蒲松龄于现实以外的情感寄托,更是其同时代文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的平衡,换言之,《聊斋》中营造的风月世界正是他们的情感乌托邦。第三部分,对《聊斋》风月世界的发生机制作出较为详尽的剖析,即从其发生的时机、场域、参与者着手,试图解读古代两性交往应有的机缘场合,再现一个生动有趣又真实可感的情韵世界。从《聊斋》风月活动的参与者——人物着手,从阶层、性别、职业身份、性格等各方面一一展开,分析小说故事中反映的古代社会男女情欲世界中的人性之真挚美好。爱情是没有界限的,在情感的世界里,不论阶层、性别、职业身份,不论性格各异,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火花与内心相互吸引、碰撞产生的情感牵绊。第四部分,从审美对象、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及其不足处四个方面对《聊斋》风月世界的审美思想作出分析和评判。利用审美作为人类感官对愉悦事物的接受特质,从理解与感知、主客观认识、理智与情感的角度评判世界上美的存在,并深入研究以揭示美的内涵。《聊斋》所呈现的风月世界之美正需要审美剖析,成就其隽永与不朽。两性之间的吸引,离不开身体的直观感受,是由身到心的意识传递。本文由此生出灵感,试图从置身风月世界的感官直观感受出发,以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细细体味《聊斋》风月世界的丰富美好。

陈栋[3](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张帆[4](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张雪姣[5](2014)在《跨文化与本土化:泰国电影的叙事策略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泰国电影可谓是亚洲电影的一匹黑马,逐年高产的强劲势头,将东南亚独特的地域人文风貌展现在世界面前。一夜之间,这个亚洲旅游观光国家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成为亚洲电影强国之一,且大有占领亚洲市场之势。本文以1997年以后泰国电影的全新崛起为起点,对当今跨文化大背景下泰国电影的本土化叙事策略进行分析。

朱星瑶[6](2012)在《明清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家庭题材小说是世情小说中最具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几部章回体家庭题材小说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家庭题材文言小说领域的研究,却鲜有人涉足。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书写父子、夫妇、兄弟等主要家庭关系的文言小说进行文本和文化的分析,透视主流思想对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的影响,体察特殊时代文人的家庭理想,对明清家庭生活所折射出的世情探微发隐,结合时代背景挖掘小说作者对礼法和人情的哲理性思考。结合文本,对不同时代家庭题材文言小说在叙事方面的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比较家庭题材文言小说与白话短篇小说及章回体小说在叙事意图方面的异同,探讨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的思想深度和审美特征。第一章:概观明清时期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的文学和历史背景以及自身的发展状况。明前家庭题材文言小说虽然篇幅短小,叙事简单,却也为明清时期积累了素材和写作经验。从思想上看,宋代以前对家庭伦理关系有朴素的思考,宋代则多了理学气。明清时期是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时代特征,深深地影响着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的创作。明清家庭题材文言小说也因为时代文化的影响,而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二章:在中国传统社会,父子人伦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儒家文化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范是父慈子孝,这种伦理规范,在明清时期亦为大力宣扬的主流思想。因此以孝义为主题的文言小说数量众多,对明前同类作品特别是《夷坚志》张扬孝义的主题予以发扬光大。在具体的叙事内容和叙事策略上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力图使孝义故事更加感人。同时也融入了时代内容,如以孝义寓言忠义和士人节气,书写世情对父母子女关系的世俗影响等。第三章:夫妇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主要靠情感和礼法来维持,缺少恒定性,存在着很多变数,因此,夫妇关系会呈现出多种存在形态。明清家庭题材文言小说,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明前小说对夫妇情爱与负情负义主题的书写,宣扬传统节烈观,以激励士人,移风化俗;另一方面从明初“剪灯小说”开始,即表达了一种婚姻理想:婚姻内容不再仅仅是责任和道德,还有夫妇情感的琴瑟和鸣。在“忆语体”小说中表现得更为集中和典型,其婚姻理想和写作模式与《红楼梦》彼此借鉴,相互影响。同时进一步探讨自明末开始的在财货、名利、色欲等时代风潮的侵蚀下夫妇间情感被扭曲、至高无上的伦理规范受到无情挑战的种种现象。第四章:明清时期文言小说对兄弟关系的书写,基本上承袭明前兄友弟恭、兄虐弟敖的故事模式。不过,以传奇小说书写兄弟关系是前代所没有的。明清家庭题材传奇小说特别是清代传奇小说,更多地对现实中兄弟相争的利益关系进行了细致描摹,部分减弱了早期文言小说伦理劝诫的色彩,通过对兄弟失序的书写,反映出封建末世真实的世情世相。第五章:选取《古今谭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和《萤窗异草》中的家庭题材篇目作为个案研究,以揭示明末至康乾时期文人对家庭观念的深刻反思及在家庭叙事方面的新变化。《古今谭概》,作为“笑林体”的代表,以谐谑精神对传统的家庭伦理进行反思,并对后来的家庭题材文言小说有显着的影响;《聊斋志异》,在对人情和礼法的思考方面表现得更为近情,兼具文言和通俗小说的叙事技巧,令家庭题材文言小说从内容到艺术上升到一新的层级,并带动一批深得“聊斋”壸奥的传奇小说的涌现:《阅微草堂笔记》和《萤窗异草》,明确探讨情与理的矛盾,针对性更加鲜明。第六章:本章从叙事意图、叙事内容和审美特征几方面比较文言小说、章回体小说和白话短篇小说在家庭题材叙事方面的异同。白话短篇家庭题材小说重视“谐于里耳”,令其在对伦理道德观念的宣扬、对家庭生活中世情百态的暴露,以及对家庭中礼法和人情关系的反思中,常常充满了矛盾。章回体家庭题材小说,更多地凝聚了作者对各类人家庭生存状态、家庭观念、家庭关系、家庭问题的深刻思考,因此与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经典之作有相通之处。章回小说也有雅俗之分,那些有思想深度的章回体家庭题材小说,更多写心,而非射利,具有文言小说的审美特征。本论文从文本的相互继承和发展流变入手,分析明清时期家庭题材文言小说对三种主要家庭关系的书写,透视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家庭伦理观念的变迁,家庭矛盾和家庭问题的新质,把握不同作家的写作心理,对不同文体家庭题材小说的审美特征加以分析。力图对明清时期家庭题材文言小说进行多方位的观照和从文本到文化的把握。

王荣花[7](2011)在《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文中研究表明1937——1949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于现代中国历史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这一战争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也从此导致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变迁,这种变迁的发生,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社会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舞台,根据地成为坚持民族解放战争,刷新社会的“实验基地”,通过战争期间不断积累的社会变革而实现了社会的质变,彻底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社会格局,缔造了一个新型的社会。太行革命根据地是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挺进华北后,创建的以太行山脉为依托的革命根据地,地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不仅是晋冀鲁豫边区的发轫地和中心,也是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中共中央北方局(嗣后是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的驻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太行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对入侵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持久、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太行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放战争时期太行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然而,这一地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在根据地建立之前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之中。劳动群众沿袭着旧有的生产方式,民众生活因循守旧,老百姓世代承传着小农社会中固有的乡土文化。随着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壮大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该地区所发动的一系列革命性改造,这块落后、愚昧、封闭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迁,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鲜明亮点。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与乡村社会改造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根据地社会的两大主题。太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后,当务之急就是对根据地区域内的乡村实行新的社会整合,“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经济、政治改革的同时,又成功地控制和倡导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根据地的巩固、壮大和发展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抗日根据地建立在广大的乡村,尤其是抗战的政治领导力量与活动范围转入乡村,根据地文化宣传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充实文化建设队伍的也是农民,正因为如此,根据地农村文化运动便是根据地新文化运动的主体。战争爆发后,随着官方力量向乡村社会的渗透,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种特殊的战争环境下,文化作为战争宣传动员的阵地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以共产党抗日救亡主张为主导的,以动员民众抗日救亡为主要任务的抗日文化成为这一时期乡村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太行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新文化运动的特点,是农村的、战争动员的、统一战线的,是同敌人的奴化宣传、同封建迷信思想搏斗的,是走向新民主主义道路的。战时蓬勃发展的根据地农村文化运动,作为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相辅相成,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在根据地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太行根据地农村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对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教育的过程。文化走入乡村,真正启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培育了农民爱国主义情感,张扬了民族精神,活跃了民主空气,有力地破除了在农村广泛存在的封建迷信思想,促进了军民团结,推动了抗日战争,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通过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强化了农村基层政权,贯彻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积累了宝成经验。太行革命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文化宣传、普及和建设运动,同时也是农村社会改造运动。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冲击了农村中旧的封建统治秩序和旧的风俗习惯,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封建礼教开始被冲破了,买卖婚姻开始被废除了,广大妇女开始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旧的风俗、习惯、道德,凡是不利于人民的解放,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的,都被不断地清算和扫除着,新的事物、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品质,开始成长起来。广大农民群众在摆脱了旧习俗、旧文化的束缚的同时,逐渐认同和接受了中共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并自觉地将其行为纳入到新政权为他们规划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及文化模式中,而这一过程最终的结果表现为民众力量与国家政权的结合。通过社会文化革命,中共权威逐渐向民间渗透和并最终达到了对民间的控制。无疑,战争改变了社会,战争孕育着新生。与军事斗争和暴力革命不同,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乡村社会文化入手,将束缚在农民日常生活中旧的思想、文化体系打破,从而进行了一次乡村革命,这里的革命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政权变革,而是涉及到农村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从文化变革入手对乡村社会进行改造,是依靠乡村社会中的文化张力来完成的,是发生在乡村社会中静悄悄的革命,所以通过这一研究路径可以凸现文化变迁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太行根据地乡村社会文化变迁,是太行根据地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透视太行根据地乡村社会文化变迁,可以为人们了解与研究根据地社会变革的具体情形和普遍意义,提供具体生动的现实标本。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后太行山农村自然经济状态、土地占有状况、乡村权力结构、人文历史变迁以及对农村社会文化诸方面,如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教育、戏剧娱乐、家庭婚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并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农村实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改革政策相结合,对太行革命根据地区域社会文化演变的形式、特点与规律等展开深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在详实的史料和充分实证的基础上将中共革命中太行山农村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改革的过程予以“实相”的描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并结合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以及生态学等学科方法,从文化变迁的视野研究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在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被传统意识形态束缚着的落后的社会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控制和倡导了一种新的文化,并将这种新的文化纳入政权建设与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并且以超然的政治力量来唤醒和组织民众完成乡村社会改造的。

马媛媛[8](2011)在《两周秦汉社会对女性特质的建构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周秦汉社会既是中国传统礼教的形成阶段,也是女性伦理规范的逐步发展完备期,这个历史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女性特质之基础。本文将以两周秦汉这一较长时间段为考察范围,从社会思想与观念对现实女性建构的角度,对礼教的形成及礼教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影响现实女性等做一宏观考察,以探索这一时期思想要求与现实女性行为表现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周礼”中许多与女性相关的礼制是建立在周民族习俗和政治经验之上的,如异姓婚制、媒妁婚、嫡庶制度以及反对“牝鸡司晨”的思想等。这些形成于周民族文化之上的“周礼”,随着周部族的对外扩张和征服,进而影响了广大的“分封”地区。经过西周两百多年各部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周礼”逐步成为中原诸国贵族阶层之思想共识。但通过对西周传世典籍及出土文献的考察可知,西周女性并非处于严格的礼制要求之下,“周礼”对女性的影响力极为有限,春秋社会出现的大量女性“非礼”行为不是由于“礼崩乐坏”造成的结果,而是对西周女性行为的延续。“周礼”在东周时代已经成为中原诸国贵族阶层之思想共识,但对现实女性却并没有起到很好建构效果。从文献来看,“礼”对东周女性的建构结果是:“礼”成为部分贵族女性自觉遵守的规则,但大多数女性行为与礼制要求相差甚远,这表明以“礼”建构女性具有着极大的局限性,“礼”缺乏对社会的控制力与影响力。其原因在于:“周礼”对非周民族影响力有限;“周礼”本身强调的是贵族之间的等级尊卑,因此对非贵族阶层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东周社会“礼崩乐坏”造成“礼”的权威性、神圣性受到极大的挑战,中断了以“礼”建构女性之进程;最重要的是“周礼”在理论建构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必然会造成以“礼”建构女性的失败。“周礼”到了春秋时代已经不能对社会形成有效的控制,社会亟待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来取代“礼”。战国诸子争鸣的本质就是为形成新的文化体系做准备,诸子为“礼”寻找施行依据,并发展了“礼”的实质与内容,他们之间的学术辩论促进了社会女性理论水平的提高。儒家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得到了长足发展,进而形成了自身的女性理论。秦帝国在统一天下后,面临着社会秩序重建的艰巨任务,其中包括人伦秩序的重建。推行社会主流女性观的具体措施包括:在刻石中体现国家政权所希望的男女两性秩序;以《秦律》对女性行为进行约束;对不符合男权社会风俗进行整肃(迫害赘婿);开以国家名义表彰贞女之先河。这些措施突出体现了秦帝国以法立国之本质,为后世社会建构女性提供了政治实践经验。政治力量开始参与到建构女性的过程中,这与两周时代仅在思想领域强调“礼”不同,开启了社会思想建构女性的历史新阶段。汉初以黄老学说为政治指导思想,但黄老学说在理论方面却疏于对人伦秩序的建设。与此同时,儒家学说吸取政治教训,积极融合利于政治统治的各派学说思想,将过于理想化的先秦儒学改造成利于与政治结合的新儒学。政治形势的发展使得儒家思想最终取代黄老学说,为儒家女性理论建构女性提供了政治支持。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从理论上来说,完成了从战国儒家女性“三从”到“夫为妻纲”的理论建设。同时将儒家“女教”思想贯彻到儒家典籍经义的阐释中去。汉代“女教”思想大大加强了对女性的单方面要求,这表现在“妇无二适之义”、“七去”、“三不去”、“女子不二天”等教化被儒家强调与提倡上。刘向《列女传》、班昭《女诫》的出现标志着儒家女性思想朝通俗化、独立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列女传》将学术化的儒家女性理论具体到一个个女性榜样之上,以教化故事的形式发挥了极大的宣传功能。儒家女性思想建设方面的完备与统一,为女性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持。政治力量对社会女性建构的参与,促使汉代社会形成了上至国家、下至基层的社会教化系统:国家法律伦常化、以政府名义对贞妇进行表彰:国家官吏对儒家女性观念的倡导,及对地方女性榜样的表彰;“三老”向基层社会推行教化;社会舆论对女性行为的影响与纠正等等。这些因素使得儒家女性观对女性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汉代特别是东汉女性行为的儒家化趋势表明,儒家思想对社会女性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已经大大加强。由于思想对社会整体女性的建构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汉代还处于儒家思想对女性的初步建构阶段。

万益杰[9](2008)在《“新时期”泰国电影研究(1997-2007)》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末,泰国电影在经历了一次危机之后重新以一种崭新而充满自信的姿态出现,并逐渐成为在东南亚文化圈乃至国际影坛缺席已久、具有代表性的影像声音。为了呈现当代泰国电影的整体状况,揭示影片的真实价值,本文以近十年来泰国电影的复兴发展为研究范畴,立足要研究的作品本身,结合其所在的地域民族与历史文化来论述。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了电影在泰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和偶然,介绍了泰国的“新浪潮”电影运动,并结合当代全球化语境提出了泰国电影实现其本民族诉求并不断发展的主要途径即走本土化路线与发展本土类型电影。第二章分别从影片取材、文化观念以及视听语言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泰国电影的创作艺术及本土化特征。第三章是第二章观点的延伸。基于泰国电影走商业化、娱乐化类型电影的路线,本章一方面分析了“新时期”泰国本土化类型电影的发展情况和制作策略。另一方面,本章还结合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类型电影重点论述了在“新时期”泰国类型电影中泰国那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艺术想像力是如何得以体现的?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当代泰国电影在经历了一次阶段性低潮之后进入了她复兴发展的“新时期”。她那神秘张狂的情绪和文化宣泄的冲动是通过对本土现实、民族历史进行影像概括而得以彰显的。她的发展过程其实也是其具有本土特色的影像内容融入商业化模式制作并逐渐形成本土类型电影的过程。

董印红[10](2006)在《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观念及其变迁研究》文中认为对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观念及其变迁的研究,是本人基于民族学、社会学、女性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并结合田野调查得到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作为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这一有特点的群体,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广泛影响下所形成的女性观念,以及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而引起的观念变迁是我最感兴趣和选择研究的内容。对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观念的研究和探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虽然女性观念深深地打有时代的烙印,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女性观念的变迁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观念的更新和改变,并非女性个体的事情,而是关乎女性自身的解放与发展和整个傣族社会的进步。本文通过对前人之记载和成果的整理,结合笔者的实地田野调查对傣族传统女性观念进行了梳理,并对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下的女性观念变迁进行了探讨与揭示。绪论以外全文共分八个部分。 绪论。包括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自我评价等。 第一章:文化与观念。概述西双版纳傣族历史渊源、民族文化及其变迁,并论述文化与观念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女性观念及其变迁提供文化背景。 第二章:劳动观。在传统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中发挥着主体作用的女性在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今天,对劳动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女性劳动观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既为满足自己和家庭所需进行劳动,又有为发挥个人能力和希望经济独立为目的的劳动观念。观念的更新使女性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为实现自身发展和推动社会经济

二、理解、宽容与和平——我读《鬼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解、宽容与和平——我读《鬼妻》(论文提纲范文)

(1)墨学接受研究(隋唐宋金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三、墨学的“中绝”
第一章 隋唐墨学接受研究
    第一节 隋唐墨学接受概述
        一、隋唐墨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隋唐墨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隋唐四大类书辑录《墨子》及特点
        一、《北堂书钞》辑录《墨子》及特点
        二、《艺文类聚》辑录《墨子》及特点
        三、《初学记》辑录《墨子》及特点
        四、《白氏六帖事类集》辑录《墨子》及特点
    第三节 隋唐墨学发展与儒学
        一、儒墨并举观念延续
        二、儒墨关系的发展变化
    第四节 《墨子治要》及魏徵的墨学观
        一、从善择取、专为王治——《墨子治要》节录《墨子》文本
        二、助成帝王之术——魏徵史论、政论和疏表类文章中的墨学观
    第五节 赵蕤《长短经》引墨用墨
        一、儒墨并举
        二、推崇墨学
    第六节 韩愈《读墨子》及其墨学观
        一、从“崇儒排墨”到“儒墨相用”
        二、韩愈对墨家思想的取舍
    第七节 柳宗元的墨学观
        一、斥墨
        二、识墨
    第八节 马总《意林》引墨用墨
        一、收录《墨子》及墨家书
        二、马总的墨学观
第二章 宋代墨学接受研究
    第一节 宋代墨学接受概述
        一、宋代墨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宋代墨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宋代三大类书辑录《墨子》及特征
        一、《太平广记》辑录《墨子》及特征
        二、《太平御览》辑录《墨子》及特征
        三、《册府元龟》辑录《墨子》及特征
    第三节 欧阳修、曾巩论墨学
        一、欧阳修斥墨之论
        二、曾巩斥墨之论
    第四节 司马光论墨学
        一、史学着作引墨论墨
        二、文学作品引墨用墨
        三、注疏之作引墨注墨
    第五节 王安石《杨墨》论墨及其墨学观
        一、墨子之道非圣人之道
        二、对墨家学说的批判
    第六节 程颢、程颐论墨学
        一、墨学之害
        二、批判墨子之“兼爱”
    第七节 苏轼、苏辙论墨学
        一、苏轼斥墨
        二、苏辙斥墨
    第八节 朱熹论墨学
        一、评孟子辟墨
        二、非难韩愈之墨论
        三、辩护张载《西铭》非墨
        四、论墨学流弊
    第九节 洪迈《容斋随笔》引墨论墨
        一、专论墨子及墨学
        二、征《墨子》用以考证
        三、引墨子其人为例证
    第十节 黄震《黄氏日抄》引墨论墨
        一、论墨子及其学说
        二、论孟墨之辩及墨学之弊
第三章 金元墨学接受研究
    第一节 金元墨学接受概述
        一、金元墨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金元墨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金元新兴道教对墨学的继承和发展
        一、极苦:发扬墨家自苦精神
        二、极俭:继承墨家“节用”思想
        三、平等、非战:继承墨家“兼爱”“非攻”思想
    第三节 马端临《文献通考》引墨论墨
        一、辑录《墨子》及墨家书
        二、马端临的墨学观
    第四节 陶宗仪《说郛》辑录《墨子》
        一、《墨子节抄》
        二、《读墨子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墨学的“复兴”
后记
科研成果

(2)《聊斋志异》风月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风月世界界定
    1.2 《聊斋志异》风月世界研究综述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 蒲松龄的风月生活
    2.1 蒲松龄的风月生活经历
    2.2 蒲松龄对情爱生活的态度与幻想
    2.3 蒲松龄的风月生活经历和心态对其创作的影响
3 《聊斋志异》风月活动的发生机制
    3.1 《聊斋志异》风月活动的发生时机
    3.2 《聊斋志异》风月活动的发生场域
    3.3 《聊斋志异》风月活动的参与者
4 《聊斋志异》风月世界的审美思想
    4.1 《聊斋志异》风月世界的审美对象
    4.2 《聊斋志异》风月世界的审美情趣
    4.3 《聊斋志异》风月世界的审美价值
    4.4 《聊斋志异》风月世界的审美的偏狭与不足之处
总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一、婚姻
        二、丧葬
        三、生育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一、教育维稳
        二、教育支边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03 王韬《瓮牖馀谈》
04 王韬《遁窟谰言》
05 王韬《淞滨琐话》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10 沈起凤《谐铎》
11 沈瓒《近事丛残》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14 宋咸熙《耐冷谈》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16 俞蛟《梦厂杂着》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18 俞樾《隐书》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21 孙橒《馀墨偶谈》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24 徐昆《柳崖外编》
25 徐崑《遁斋偶笔》
26 徐震《女才子集》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35 张贵胜《遣愁集》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39 雷琳《渔矶漫钞》
40 杨望秦《巽绎编》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42 叶承宗《耳谈》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46 刘世馨《粤屑》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50 缪艮《涂说》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52 双保《铁若笔谈》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跨文化与本土化:泰国电影的叙事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借鉴国外机制重塑电影产业
二、商业市场意识促进电影产业崛起
三、本土化的电影包装突出民族特色

(6)明清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家庭题材小说概念的界定与命名的思考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本文的研究范围
    五、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和难点
第一章 明清家庭题材文言小说概观
    第一节 明清时期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的渊源
        一、宋前家庭题材文言小说
        二、宋元时期的家庭题材文言小说
    第二节 明清时期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的创作背景
        一、尊崇程朱理学的思想与政策
        二、明代中后期的学术思想和经济生活对家庭伦理规范的冲击
        三、乾嘉学派对程朱理学的的批判
    第三节 明清时期家庭题材文言小说分期
        一、发生期(明初至嘉靖时期)
        二、发展期(隆庆、万历、天启、崇祯时期)
        三、巅峰期(清初至嘉庆时期)
        四、衰微期(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第二章 孝与慈:父母子女关系的永恒主题
    第一节 对明前文言小说慈孝故事的承袭
        一、对宋前慈孝故事三主题的承袭
        二、对《夷坚志》的诸多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慈孝主题故事叙事内容、技法和策略的新变
        一、叙事内容的新变
        二、叙事技法与策略的新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情、节、妒:夫妇关系的三大主题
    第一节 对明前文言小说夫妇关系故事类型的沿革
        一、夫妇情的复杂性
        二、负情和受报的性别差异
        三、妒悍与惧内:更加喧哗的男性声音
    第二节 节与失节主题的文化与叙事
        一、以“剪灯”系列为主体的明代传奇小说的“节义”和“理气”
        二、清代传奇小说的节烈叙事
        三、文人创作节烈传奇的目的
    第三节 婚内恋情:文人的情爱理想和现实
        一、“剪灯二话”对夫妇之情的理想描画
        二、“忆语体”小说对夫妇情爱的理想描画
    第四节 受世情污染的夫妇关系
        一、色欲对夫妇关系的影响
        二、金钱对夫妇关系的影响
        三、人情之诈伪对夫妇关系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友悌到“敖虐”:兄弟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志怪轶事对明前文言小说兄弟关系故事类型的承袭
        一、兄弟情深一如既往
        二、无情受报之毒
    第二节 明清传奇小说对兄弟关系的书写
        一、理气十足的明代友悌传奇:《赵氏伯仲友义传》
        二、“聊斋体”小说中更加现实的兄弟关系
    第三节 受兄弟姐妹关系影响的其他关系
        一、与兄弟姐妹友爱相关的情感
        二、兄弟姐妹无情的间接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几部重要小说集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古今谭概》之“谐谑”对家庭观念和家庭叙事的影响
        一、《古今谭概》的写作背景
        二、《古今谭概》家庭观念的进步性
        三、谐谑风格对家庭题材小说的影响
    第二节 《聊斋志异》家庭观念和家庭叙事的进步性
        一、辩证的家庭伦理观念
        二、《聊斋志异》家庭叙事方面的成就
    第三节 乾隆时期家庭题材文言小说对礼法的维护与反思——以《阅微草堂笔记》和《萤窗异草》为例
        一、《阅微草堂笔记》对传统道德的依违
        二、秉承“聊斋”和“阅微”精神的《萤窗异草》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清文言与白话短篇及章回体小说家庭叙事比较
    第一节 家庭题材文言小说和白话短篇小说叙事比较
        一、对家庭伦理道德的宣扬模式不同
        二、对世情的不同态度导致叙述笔触的或尖锐或圆融
        三、对礼法反思程度的不同映现出不同的叙事意图
    第二节 家庭题材文言小说与章回小说叙事比较
        一、形象塑造方面重视表现家庭人物的主体意识和行动能力
        二、对人物命运和家庭关系的设置表达着作者对家庭问题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1.4.3 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文化与社会文化
        1.5.2 根据地文化
    1.6 太行根据地区划沿革
第2章 革命前太行山区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
    2.1 乡村社会
        2.1.1 自然经济状态
        2.1.2 土地的占有状况
        2.1.3 乡村权力空间
    2.2 乡村文化生活
        2.2.1 乡村娱乐
        2.2.2 乡村教育
    2.3 乡村妇女生活
    2.4 民风民俗
        2.4.1 民风民情
        2.4.2 节日风俗
        2.4.3 信仰风俗
        2.4.4 陈规陋习
第3章 中共政策与乡村社会文化变革
    3.1 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3.1.1 动员农民参加抗战
        3.1.2 动员农民积极参加土改
        3.1.3 动员农民积极参与政治
    3.2 农村文化教育
        3.2.1 文化教育方针政策
        3.2.2 农村小学教育
        3.2.3 成人教育
    3.3 农村文化娱乐
        3.3.1 农村文化组织
        3.3.2 农村文化宣传
        3.3.3 农民文化生活
    3.4 农村妇女的解放
        3.4.1 解放妇女政策
        3.4.2 妇女经济解放
        3.4.3 提高妇女政治地位
        3.4.4 保障妇女人权
    3.5 变易风俗
        3.5.1 破除迷信
        3.5.2 革除陈规陋习
        3.5.3 禁毒禁赌
        3.5.4 卫生运动
        3.5.5 新农村新风尚
第4章 崭新的娱乐形式:革命话语下的民间小戏
    4.1 太行山的秧歌:民间小戏的代表
        4.1.1 关于民间小戏
        4.1.2 秧歌与秧歌戏
        4.1.3 秧歌的乡村演出
        4.1.4 秧歌里的乡村抒写
    4.2 “民间”的重塑:革命话语下民间小戏的改造
        4.2.1 建立农村剧团
        4.2.2 戏剧活动
        4.2.3 旧剧的改造与利用
        4.2.4 左权小花戏:民间小戏改造的典范
    4.3 全新的“民间”:太行山的新秧歌
        4.3.1 崭新的民间形式:秧歌舞剧
        4.3.2 “民间”的缔造:新秧歌剧
        4.3.3 全新“民间”的展示
    4.4 民间与政治的互动:民间小戏与乡村社会
        4.4.1 乡村演出与民众动员
        4.4.2 娱乐与教化
        4.4.3 “民间”的改造与继承
第5章 婚俗新变:太行山农村社会文化透视
    5.1 择偶状态
        5.1.1 包办婚姻:抗战前夕及抗战初期主要的择偶方式
        5.1.2 婚姻自主:择偶方式的新选择
        5.1.3 政治包办:革命话语下妇女的择偶状态
    5.2 婚姻礼俗
        5.2.1 抗战前夕及抗战初期的婚仪
        5.2.2 婚姻程序的简化与新式婚礼
    5.3 离婚自由与寡妇再婚
        5.3.1 离婚风潮
        5.3.2 寡妇再嫁
        5.3.3 军属婚姻
    5.4 革除陋婚
        5.4.1 遏制早婚
        5.4.2 禁止买卖婚姻
        5.4.3 禁止童养媳
        5.4.4 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
第6章 丧俗变革:太行山农村社会风俗的变迁
    6.1 丧俗的传承与演变:抗战前及抗战初期太行山区的丧葬礼俗
        6.1.1 丧葬礼俗
        6.1.2 丧葬中的信仰风俗
        6.1.3 厚葬是丧葬的主导形式
        6.1.4 祭祀风俗
    6.2 烈士追悼仪式与丧俗的变化
        6.2.1 烈士追悼与政治动员
        6.2.2 烈士追悼与纪念
    6.3 村级追悼
        6.3.1 村级追悼仪式
        6.3.2 村级追悼与民俗使用
    6.4 民间丧俗的变迁
        6.4.1 丧俗的改革与变迁
        6.4.2 土地改革与根据地丧俗的转变
第7章 放足运动:太行山农村妇女形象的重塑
    7.1 抗战前夕及初期太行山的缠足陋俗
        7.1.1 “三寸金莲”:女性奴化的标志
        7.1.2 “缠缠放放”:女性身体解放的艰难
        7.1.3 小脚”犹在:抗战初期太行山区的缠脚遗风
    7.2 脚的解放与人的解放:太行根据地的放足运动
        7.2.1 厉行放足:太行根据地政府的放足措施
        7.2.2 “脚”的解放:放足运动的开展
        7.2.3 放足运动的成效与特点
    7.3 妇女放足与女性形象的新塑
        7.3.1 “劳动光荣”:新的劳动观念
        7.3.2 “走入社会”:崭新的女性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两周秦汉社会对女性特质的建构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写作思路
第二章 西周春秋——西周社会女性观念与影响及“周礼”形成过程
    第一节 建立在周民族习俗之上的“周礼”及对现实女性生活的影响
        一、建立在周民族习俗之上的“周礼”
        二、以“周礼”来影响广大的分封地区
        三、西周女性现实生活状态之分析——对西周女性礼制生活的质疑
    第二节 “周礼”成为春秋中原社会贵族阶层之思想共识
        一、礼制要求下的人伦秩序——“夫和妻柔,姑慈妇听”
        二、约束男女两性交往的相关“礼”制要求
        三、“戎事不迩女器”——排斥女性的政治势力
        四、“妻妾制”在礼制等级上的体现
        五、孝母思想在礼制及社会舆论上的体现
第三章 “礼”建构下的东周女性生活
    第一节 被“礼”建构的东周女性
        一、“礼”成为部分贵族在生活中自觉遵守的准则
        二、社会舆论对“礼”的强调与对“非礼”行为的纠正
        三、从青铜器铭文看“礼”对女性生活的影响
    第二节 从东周女性的行为表现看以“礼”建构女性的局限性
        一、东周社会女性参政问题突出
        二、“以庶代嫡”现象普遍发生
        三、“淫风流行”的东周社会
        四、“同姓不婚”制度的破坏
        五、“礼”面对现实的无奈
    第三节 以“礼”建构女性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一、“周礼”对非周民族的影响力有限
        二、“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对非贵族阶层的影响力有限
        三、东周乱世造成的“礼崩乐坏”——中断了社会建构女性之进程
        四、“周礼”在理论建构方面的缺陷
第四章 战国——传统社会女性观的理论准备期
    第一节 精英阶层对理想社会的设计
        一、诸子女性观本质的一致性——建立在“周礼”基础之上
        二、诸子女性观的各自特点——精英阶层对女性理论的深入探讨
    第二节 先秦儒家女性理论的发展与形成
        一、孔子的女性观念
        二、《易传》——儒家两性观念的哲学化总结
        三、战国儒家女性理论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 战国时代“以礼导民”思想的形成
        一、诸子“以礼导民”思想的表述
        二、“以礼导民”思想之实质——将贵族之“礼”变成全社会成员之标准
        三、法家与儒家在建立社会秩序方面的根本分歧
第五章 秦代——国家政权对社会主流女性观的提倡
    第一节 统一前后的秦国
        一、中原礼仪的传入及接纳——统一前的秦国社会
        二、社会秩序的重建——统一后秦帝国面临的任务
    第一节 国家政权对社会主流女性观的推行措施
        一、国家政权意志在刻石中的体现
        二、《秦律》对女性行为的规范作用
        三、对不符合男权社会风俗的整肃——迫害赘婿
        四、开以国家名义表彰“贞妇”之先河
第六章 两汉——儒家思想与政治力量对女性的共同建构
    第一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家女性观的推行提供政治支持
        一、汉初以黄老学说为政治指导思想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与政治的结合
        三、官吏的儒学化过程
    第二节 汉代儒学的统一与礼教的形成——为建构女性提供理论支持
        一、汉代儒家理论的整理与发展——为建构女性进行的理论建设
        二、汉代儒家典籍中的“女教”思想——思想领域建构女性的重要方面
    第三节 女性理论的通俗化、独立化发展——学术化儒家女性观的普及
        一、刘向《列女传》——学术思想的通俗化
        二、班昭《女诫》——女性理论的独立发展
    第四节 政治力量对社会女性建构的参与——社会教化系统的形成
        一、儒家“教化”思想的发展及汉代社会教化系统的形成
        二、国家政权对社会主流女性观念的官方倡导
        三、官员对儒家女性观念的推行
        四、三老——向基层社会推行教化
        五、社会舆论对女性行为的影响与纠正
    第五节 从女性行为的儒学化趋势看儒家思想对女性的初步建构
        一、儒学教育下的汉代女性——以儒学伦理为言行准则
        二、受到儒学伦理影响的后妃政治行为
        三、从汉代女性的节烈行为看儒家礼教对女性的初步建构
        四、从汉代女子复仇行为看儒家思想对女性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新时期”泰国电影研究(1997-200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处在“新时期”的泰国电影
    第一节 泰国电影发展进入“新时期”
    第二节 “新浪潮”:泰国电影的复兴运动
    第三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诉求
第二章 根植本土的泰国电影创作
    第一节 影片取材源于本土
    第二节 融入本土文化与观念
    第三节 极具本土特色的视听语言
第三章 本土化的泰国类型电影
    第一节 积极发展本土类型电影
    第二节 英雄史诗:泰国的神话史诗片
    第三节 民族尊严:泰国的泰拳动作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观念及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二、相关研究
    三、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自我评价
第一章 文化与观念
    第一节 傣族文化及其变迁
        一、历史轨迹
        二、民族文化及其变迁
    第二节 文化与观念的互动
        一、传统文化与观念的形成
        二、文化变迁与观念变迁
        三、观念变迁与文化发展
第二章 劳动观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中的女性
        一、水稻生产及两性分工
        二、农业辅助生产中的女性
        三、女性参与农业生产的主客观因素
    第二节 家务劳动及其性别分工
        一、女性为主体的传统家务劳动
        二、家务劳动的性别分工
        三、家务劳动性别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三节 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女性
        一、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与动机
        二、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
第三章 婚姻观
    第一节 择偶取向
        一、自主择偶
        二、择偶标准及其变迁
        三、择偶取向对婚姻习俗的影响
        四、择偶取向的特点及成因
    第二节 婚后居住期待
        一、从妻居
        二、独立门户
        三、婚后居住期待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夫妻关系
        一、维系良好夫妻关系的主观因素
        二、维系良好夫妻关系的客观因素
        三、夫妻关系的特点
    第四节 对离婚的态度
        一、传统离婚观念与特点
        二、女性对离婚的态度
        三、对方出现第三者
        四、离婚财产协调
第四章 家庭观
    第一节 家庭经济观
        一、家庭经济来源
        二、家庭经济权
        三、女性家庭经济观的特点
    第二节 生育观
        一、生育意愿
        二、对子女性别的偏好
        三、传统生育观念与民族人口发展
    第三节 养老观
        一、尊老传统与老年人的生活
        二、养老方式的多样性选择
        三、养老方式选择的特点
第五章 宗教观
    第一节 原始宗教观
        一、祖先崇拜中的主体女性
        二、祖先崇拜中的边缘女性
        三、原始宗教中的女性角色变迁
    第二节 佛教女性观
        一、小乘佛教中的女性
        二、佛教女性观
        三、女性与佛教活动
    第三节 宗教观念及行为方式的变迁
        一、宗教观念的变迁
        二、宗教活动行为方式的变迁
        三、影响女性宗教观念与行为方式变迁的因素
第六章 教育观
    第一节 传统教育中的女性
        一、传统教育的内容
        二、传统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三、传统教育观念的现代变迁
    第二节 现代教育中的女性
        一、学校教育的普及及对女性的开放
        二、女性学校教育观
        三、影响女性受教育程度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第七章 参政观
    第一节 传统社会政治的边缘女性
        一、男性中心的政权组织
        二、政治联姻中的女性
        三、女性政治边缘化的成因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女性参政
        一、政治制度的五十余年变迁
        二、女性执政与从政
        三、女性参政与议政
        四、女性参政的影响因素
第八章 余论:女性观念特征与未来发展
    一、女性观念特征
    二、女性观念的未来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四、理解、宽容与和平——我读《鬼妻》(论文参考文献)

  • [1]墨学接受研究(隋唐宋金元)[D]. 金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2]《聊斋志异》风月世界研究[D]. 马晶. 江西财经大学, 2018(12)
  • [3]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4]《<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5]跨文化与本土化:泰国电影的叙事策略探究[J]. 张雪姣. 名作欣赏, 2014(32)
  • [6]明清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研究[D]. 朱星瑶. 黑龙江大学, 2012(06)
  • [7]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 王荣花. 河北大学, 2011(12)
  • [8]两周秦汉社会对女性特质的建构过程研究[D]. 马媛媛. 南京大学, 2011(07)
  • [9]“新时期”泰国电影研究(1997-2007)[D]. 万益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08(01)
  • [10]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观念及其变迁研究[D]. 董印红.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理解、宽容与和平——我读过《鬼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