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的工程教育创新者——纪念宾步成校长逝世60周年

继往开来的工程教育创新者——纪念宾步成校长逝世60周年

一、继往开来的工程教育创新者——纪念宾步程校长逝世六十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罗雄[1](2020)在《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育人新目标,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才培养的总方向。时代新人培育的提出,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也延承了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心任务的变化而培养“新人”的历史传统。时代新人的培育,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回答了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是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迫切要求,是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青少年是时代新人培育的主体。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在时代新人培育上大有可为且应大有作为。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延承中国共产党“育新人”的传统,着眼于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反思。就理论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是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理论根基。就时代背景而言,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处于落实“四个伟大”战略、完成“强起来”历史任务、贯彻“四个服务”方针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背景、新征程、新境界和新使命之中。就现实反思而言,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必须正视教育现代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信息化等潮流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必须直面技术理性的“僭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带来的困扰。在培育原则上,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应坚持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在培育内容上,高等学校应着重培育青年大学生过硬的政治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卓越的学习和创新本领、无畏的担当精神、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培育路径上,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应着重从课堂引导、实践养成、组织保障、精准服务和队伍支撑上入手,构建时代新人培育的路径体系。具体而言,在组织保障层面,应以党的坚强领导推进时代新人培育,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高校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增强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组织力,强化班集体成员的主体能动性;在课堂引导层面,应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的互补;在实践养成层面,要做实以理论学习为基础的专业实践,做优以知行合一为原则的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精心打磨育人工作品牌;在精准服务层面,应扎实做好对青年大学生的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引导和就业指导;在队伍支撑方面,应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精心培养“大思政”育人队伍,尤其是要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工作队伍。总之,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健全和优化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从而形成育人合力,使时代新人培育取得更加显着的成效。

王新宇[2](2020)在《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初西方教育对中国教育产生强烈冲击,这一时期大部分艺术家兼具美术教育家的身份,他们对中国画的改革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并影响了之后中国画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但在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的迅猛发展中,部分先辈的思想逐渐被遗忘,蒋兆和作为二十世纪优秀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引西润中”的美术教育思想及基础造型体系的改革在五六十年代人物画教学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在之后的传承中被不断更新,以至于蒋兆和的思想和实践在很长时间内未受到重视,经过分析,其思想和实践在现当代许多高校中国画美术教育中仍具有生命力。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经历了奠基、探索和形成三个阶段。早期接受家庭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了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并较早地发现自己的艺术天分;后来接受徐悲鸿西方思维、知识的灌输,明确了他在艺术上的道路,且由于当时画坛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形成了关于中国画改良的论争,这些对于蒋兆和艺术思想的萌芽时期都有方向性的指引。而后在时代变化的推动之下,艺术创作风格的不断变化以及在不同时期、地点的美术教育经历等,逐渐形成了蒋兆和艺术与教学中“不摹古人、不学时尚、面向生活、融汇中西”的口号。蒋兆和的美术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践创作,另一方面是教学改革。观其五十年代以前的绘画作品,基本上是以关怀人生、社会写照为主,这是他美术教学思想产生的前提。五十年代之后一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在他任教期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对水墨人物画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蒋兆和在素描教学和基础造型的改革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和教学经验,总结出关于素描、白描、水墨人物写生三种课程相互关联的人物画写生教学模式。笔者在搜集关于蒋兆和教学改革和教学言论等文献资料的具体内容中,提炼出“辩证否定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引西润中:遵循不同民族表现规律”、“遵循中国画造型原则:骨法用笔与以形写神”的美术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成为指导蒋兆和基础造型体系成功改革的重要依据。蒋兆和的美术教育思想在中国当代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所推行的人物画基础课程改革方案在中央美术学院以及部分高校得到充分的肯定,不仅如此,对人物画教学模式的转变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艺术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后来几代的主流国画家在艺术上的成就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虽然由于种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蒋兆和在人物绘画、艺术思想以及教学模式上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整个二十世纪美术教育发展的历程中,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及相关实践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对于其美术教育思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刘燕燕[3](2018)在《宾步程《中德字典Deutsch-Chinesisches Wrterbuch》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05年问世的《中德字典》是第一本由国人编译的德汉双语词典,作为历史文本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承担着双向文化沟通的桥梁作用,是中德文化交流中的重要里程碑。西方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产生了大量新生事物,这些包含新学科、技术观念的术语通过双语词典实现了在汉语中的传递。以《中德字典》为研究对象,阐明编者身份、编纂缘由和体例,剖析词汇释义方法,梳理旧词汇、俗语俚语在德汉翻译中使用和外来语的翻译方法。

纪杨洋[4](2018)在《王鹏飞“中国气象史”研究之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王鹏飞(1920-2011),我国着名的气象学家、气象史志专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鹏飞学术研究发生重大转向,从之前的大气物理学研究转而全身心致力于中国气象史研究,具体涉及气象学科史、气象教育史、气象机构史、气象仪器史等学术领域,着述甚丰,卓然成一家之言,影响深远。本文以王鹏飞在中国气象史领域的相关论着为研究对象,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史的学科角度对相关问题予以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王鹏飞的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气象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性气象专家的学术发展轨迹,将研究主旨聚焦于王鹏飞在中国气象史领域的研究。同时通过对“中国气象史”概念及研究对象的界定,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内容和重点。其二,本文从王鹏飞的求学历程、工作经历、外部环境影响等方面分析出其转向中国气象史研究的原因是:第一、扎实的文史功底和气象学基础。第二、多年从事气象教育工作的积累。第三、受竺可桢先生和涂长望先生的影响。第四、自身对古文及古气象史感兴趣。第五、中国气象史研究的紧迫性。第六、个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其三,本文从自然气象史和社会气象史两个角度,详细探讨了王鹏飞在中国气象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王鹏飞中国气象史研究,在大气形成史方面,将中外大气科学史融为一体,对世界大气科学发展史作了系统概述;在气象学术史方面,写成当时最高水平并且唯一一篇气候学史文章,发现最有价值的古代天气形成理论,进一步挖掘古人对气象原理的认识;在气象教育史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拓展了气象教育史发展研究;在气象行政及科研单位史方面,研究得出古代天文、气象工作是在同一机构中进行,充实了该方面的研究内容;在气象仪器史方面,梳理风信鸡和鸾凤形风标历史沿革,丰富我国古代气象探测研究。最后,本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科建设三个方面来论述王鹏飞在中国气象史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在研究内容方面的贡献主要包括:发表了当时唯一研究气候学史的专业文章;首次纠正了测雨器的错误;首次考证出《田家五行》作者。在研究方法上的贡献,在于灵活自如地运用文献分析法、社会调查法和多学科交叉方法开展中国气象史研究。学科建设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参与创办南京气象学院、创建气象史志研究会和推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研究院的成立进程,促进气象史学科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为中国气象史研究的发展发挥了开拓、奠基和推动作用。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王鹏飞在中国气象史领域学术成果及学术贡献的分析,希望以此丰富中国气象人物的研究,进一步明晰中国气象史研究学术脉络,拓展气象史研究领域,为推进中国气象史学科建设尽以绵薄之力。

马楠[5](2018)在《民国时期中国传统题材油画形式语言研究》文中认为油画这一西方画种自明末进入中国始,一直面对一个如何与本土视觉艺术融合并且进行再创造的课题,其难度在于东西两种源远流长的视觉文化传统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民国时期是对这个融合与再创造的课题深入研究、努力实践的重要阶段,其方法之一是将传统水墨画题材用之于类似的油画题材进行创作,换言之,艺术家以中国人物、山水、静物题材与油画人物、风景、静物题材融合,并且将传统的诗情画意引入这种融合中。进行这种研究与实践的民国油画家众多,徐悲鸿、刘海粟、李毅士、王悦之、林风眠、关良、丁衍庸、常玉、潘玉良、颜文梁等为其中佼佼者。他们凭借深厚的中国文化与艺术的修养,负笈欧美、东瀛研习西画,汲取其艺术技巧和美学思想,进而研究两种视觉艺术的异同,探索融合之道,传统题材经过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的油画语言演绎和阐释,被赋予了时代意义,走出了油画本土化的独特道路。本文一共六章。第一章是纵与横的历史梳理,讨论民国时期传统题材融入油画的过程,包括学院中身兼艺术家与艺术教育家双重身份的油画家在融合方面的艺术与教育实践,洋画运动中传统题材与现代主义油画语言的融合,以及抗战期间救亡图存背景下油画向传统题材的回归。第二章至第五章为具体的融合实践的研究,手法上分为写实与表现,题材上则从中西人物画的异同、风景与山水的异同、静物与花鸟的异同结合前述十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讨论,并独辟一章专门讨论艺术家将文人画特有的诗情画意传统引入融合实践。第六章则试图对这种融合进行理念上、学理上的概括和梳理,包括传统题材元素的符号化运用、意象性表现语言的多样化、图形色彩的书写性特征和东方平面化装饰图式的构成倾向。本文试图通过这样的历史梳理以及学理和个案的研究走出改变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传统水墨题材及其美学与西洋美术一—文艺复兴美术与现代主义——融合的系统研究阙如状态的第一步。

张博强[6](2017)在《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向导》的舆论宣传研究》文中指出舆论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从工作对象来说,二者都是以人为目标,具有同一性;从工作目的来说,二者又都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政治目的有效方式,具有统一性。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舆论宣传这个重要一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报党刊是其开展舆论宣传工作的基本平台,《向导》即是其中之一。《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7月停刊,出版201期,发表文章1474篇,累计346万余字。《向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特别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舆论宣传工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的重要资料。《向导》创刊后,坚持“党管党报”的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独立宣传宗旨和编辑方针,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独具有中国共产党风格的报纸,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自其成立以来,党报党刊始终是其指导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要阵地,是联系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工具。尤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新闻媒体不发达,报纸是有效的平台。通过党报,加强思想引导和舆论传播,影响社会民众,培养马克思主义者,这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党的建设与发展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概括地说,中国共产党的舆论宣传工作在传播先进思想,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引领社会风气,引导公众舆论等方面均有独到的历史经验。论文以《向导》为研究对象,纵向上全面梳理该报的发展脉络,以其自身的演进为主轴,对《向导》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形势及其创刊、运作、主编、停刊等整体办刊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从主要报道和宣传内容入手,对其重点从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分析中国的基本国情,分析国际社会环境,推进第一次国共合作,指导工农革命运动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横向上仔细分析了该报的报道内容,厘清了其编辑理念、传播理念,分析概括出了《向导》的舆论宣传宗旨、宣传目的和宣传风格,系统研究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报纸来开展舆论宣传工作,如何传播先进思想,如何贯彻党的意志,如何组织群众,如何引领社会风气;最后,论文对《向导》给予了历史评价,总结了其贡献和教训,并对当下的党报和舆论宣传工作提出了在办报方式、文风、作风等方面的有益借鉴。

陈守湖[7](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指出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郭川[8](2017)在《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教人员”是对政府公务员和学校教职员的统称,在民国社会,公教人员是一个精英阶层,公务员是政府的执政基础,保证政府的正常运作;教职员则是政府的“智库”,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公教人员又是一个中间阶层,是政府和民众的联接纽带,在思想领域起着控制、教化和引领“民心”的作用。因此,公教人员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公教人员,内迁比例非常之高,不论从自身阶层来看,还是从整个内迁移民来看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是政府和国民抗战到底的精神支柱,公教人员的心态变化和由此引发的群体行为,对于战后中国历史的走向以及该阶层的历史进程,都是不容忽视的。抗日战争使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被卷入了一场现代化战争。整个战争期间,除了军事压力是迫在眉睫的威胁之外,国民政府坚持长期抗战面临的最大问题即是财政问题,面对内忧外患,国民政府由于生产能力和自救能力的不足,只能以滥发纸币的方式来饮鸩止渴,由此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恶性通货膨胀,进而引发物价不可遏制的飞涨,最终导致国民生活陷入困境,这既是一种连锁反应,也是一种恶性循环。在通货膨胀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公教人员阶层,由于恪守传统“士人”“谋道不谋食”的生活准则,这一阶层往往缺乏自我谋生能力,战争的暴发又剥夺了他们额外的经济来源,因此,在抗战时期,公教人员只能完全依赖政府薪金生活。在大后方的特定历史时空中,随着物价飞涨的愈演愈烈,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真正沦入了“十儒九丐”的地步。更重要的是,随着公教人员经济地位的滑落,自身尚且难保,更遑论成为民众的精神领袖。战时社会“士农工商”传统秩序的本末倒置,公教人员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同时滑落,使马斯洛所说人的“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种基本需要无一得到满足。这无疑击穿公教人员作为现代“士人”能够安贫乐道的底线,进而由物质的“不够”产生精神的“不平”,公教人员的群体心态也经历了对国民政府由拥护到离心,直至对立的嬗变。大后方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过渡期(1937-1939)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最为富庶的沿海地区迅速沦陷,使国民政府的收入骤减,所幸的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是粮食而非工业品,1937年、1938年,大后方连续两年粮食丰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价的上涨。对于初到大后方的公教人员来说,还有着法币对地方货币的兑换优势以及中央人对地方人的心理优势,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普遍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道义感所裹挟,也为“抗日救亡”的民族情绪所激励,这时公教人员普遍呈现“亢奋心态”,在行动上则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随着日军攻势的加强,大后方与华东各省、印度支那的联系被切断,同时大批难民涌入大后方,使外援减少而内耗加大。此时的公教人员,生活水准下降,战局的不利,也使公教人员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持续性和艰巨性,前期的亢奋心态开始冷却,代之以“沮丧心态”,在行动上则表现为开始消极怠工。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公教人员心态基本上处于由“亢奋”——“沮丧”的“过渡期”。二、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量变期(1940-1941)1940年,宜昌的陷落,使大后方运输的咽喉——长江航道被扼制,继之滇湎、滇越公路中断,大后方的物资匮乏情况进一步加剧,使该年成为中国通货膨胀的拐点,面对突如其来、势头汹涌的物价上涨,公教人员普遍出现“焦虑心态”,在行动上则开始出现要求加薪、“跳槽”等自发性群体行动;1941年,大后方开始出现绝粮,社会也随之发生动荡,公教人员对抗战前途开始感到悲观,普遍出现“迷惘心态”,只能寄希望于战争的提前结束,此期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出现了自觉性的群体行动,开始有组织地逐级上书要求改善待遇。由于此期的物价上涨大都与日军对大后方的“疲劳轰炸”相伴随,大后方物价问题被军事压力暂时掩盖,公教人员的关注焦点得到转移,虽然不满情绪开始萌生,但却在同仇敌忾中自我压抑,总之,这一阶段公教人员心态处于“焦虑”——“迷惘”的“量变期”。三、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转折期(1942-194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孤岛”消失,香港沦陷,大后方的海上走私渠道被彻底堵死,通往苏联的沙漠公路和通往印度的“驼峰航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后方的物资需求,恶性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日军将几乎全部的海、空军力量都转投到太平洋战场,再也无力对大后方实施成规模的轰炸,日军陆军的攻击重点也转向抗日民主根据地,大后方暂时得以相安无事。军事压力的减轻,反而使大后方前一时期得到遮蔽的物价问题凸显无遗,国民政府对物价的管控乏力再也难辞其咎。1942年,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推进,公教人员对战争的提前结束已不抱希望,普遍呈现“苦闷心态”,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开始暴发,群体性行动开始升级;1943年,国民政府限价政策的失败,使公教人员的心态由前期的量化积累来到质变转折点,公教人员开始出现对政府执政能力的“置疑心态”,群体性行动也越来越频繁,并且开始直接针对政府的越级上书,基层单位再也无力对此加以掌控。所谓“民无信不立”,至此,蒋介石已经基本上失去了民心。综合起来看,该阶段公教人员的心态处于由量变向质变的“转折期”。四、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质变期(1944-1945)1944年,大后方在工业生产能力下降的同时,粮食却获得丰收,大后方物价曾一度回落,但此时公教人员已不堪重负,普遍表现出一种“苦撑心态”,豫湘桂战役的惨败,彻底显露了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终于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开始公开发表不满言论,甚至并公开对政府进行抨击;1945年,随着日军进攻的恢复,大后方物价又开始疯涨,与盟国的凯歌高奏对照悬殊的社会现实,使公教人员普遍呈现出“绝望心态”,突如其来的抗战胜利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惨胜”而已,胜利的短暂狂欢难掩对政府、前途的绝望,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出现了对政府的群体性叛逆,满腹牢骚已经转化为要求政府改革乃至革命的要求,总体而言,无论是“苦撑”还是“绝望”,都已发生质变,这一阶段的公教人员心态可以用“质变期”来概括。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导致了精英阶层与政府的疏离。经过八年抗战,公教人员的左翼旗帜鲜明地站到了政府的对立面,右翼则感到心灰意冷,甚至对政府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抱怨,作为大多数的中间派则对政府采取漠然视之的态度。此时的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是百孔千疮,作为执政基础和思想精英的公教人员,出于绝望而对政府采取置身事外的态度,已然使政府无法正常运作,更何况还日益为政府的对立面所吸引和凝聚。体制内精英阶层的瓦解,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向。另一方面,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使之成为“脱序人”——即脱离了当时主流社会秩序的人。抗战期间,由于公教人员经济地位的下降,国民普遍对该阶层丧失敬畏之心,进而至于产生蔑视,该阶层的精英地位日益向边缘化滑落。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生活的窘境使之不得不采取有伤体面,以及有违于传统道德规范,甚至铤而走险的谋生手段,这使得公教人员在进行内省时自惭形秽,自我认同的失落使公教人员开始缺乏自信,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甚至对一惯坚守的信仰出现动摇;总之,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双重失落,使公教人员最终由吸附在体制内的精英阶层成为流离于体制外的“脱序人”,这使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落”成为势在必然的事。

欧晓彦[9](2016)在《习近平改革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出发,始终把改革作为化解前进道路上难题和挑战的唯一方法,强调要坚定不移改革开放,以抓改革激发社会活力。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习近平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改革思想。习近平改革思想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解决中国当前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它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关于改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回溯式研究方法对习近平改革思想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习近平改革思想是习近平对中国历史发展和现实问题的深刻考察中形成的。多年艰苦的农村生活使习近平深刻了解和体会到中国百姓的生活现状,使他在今后几十年从政生涯中形成了执政为民的思想和共产党执政使命担当的忧患意识,这是产生习近平改革思想的思想根源。作为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了如指掌,这些思想中关于改革的相关理论,为习近平改革提供了方法论和理论支撑,是理论基础。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的各届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改革实践,其改革实践成果为习近平改革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三十多年的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和积累了许多新危机和矛盾,亟待新的理论来指导和化解这些危机和矛盾,习近平改革思想正是为了满足当前国家发展的理论需要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化解现实危机和挑战的结果。习近平改革思想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改革的方方面面。本研究把习近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改革必然论、改革方向论、改革目标论、改革方法论和改革主体论五个部分。从内容结构来看,改革必然论阐述了习近平改革思想的立论依据和历史背景,改革方向论论述了习近平改革思想的精神实质,改革目标论叙述了改革的“总支点”和战略任务,改革方法论阐明了习近平抵御改革风险、防范于未然的思想,而改革主体论则道出了改革的出发点和成功保证。通过对内容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出:习近平改革思想是以社会生产力理论和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为逻辑起点,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国际形势的变幻为立论依据,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精神实质,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方向,以建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改革目标,以完善经济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党建制度为战略任务,以抵御和防范改革风险、落实各改革举措为根本保障,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及以依靠人民力量为成功保证,它们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改革思想的有机理论体系。从逻辑结构来看,习近平改革思想又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理论体系。改革必然论回答了“为什么改”的问题,改革方向论和改革目标论回答了“改什么”的问题,改革方法论和改革主体论回答了“怎样改”的问题,这五个组成部分按照“为什么改”、“改什么”、“怎样改”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的、层层递进,构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整体。此外,从理论层次看,习近平改革思想既包括基础理论,又包括应用理论,这些理论有力地指导着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作为指导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改革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而且还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从实践价值角度看,是实现“四个全面”的推进器和加速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强大思想武器;从理论价值角度看,它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鉴于此,我们必须深刻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改革思想的精神,用其理论武装头脑,指导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

刘达[10](2016)在《郑晓沧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郑晓沧是我国近代着名的教育家,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列强瓜分中国和教育救国的双重背景下,郑晓沧不仅身受国学传统教育的启蒙,又赴美接受了西方科学实用主义的熏陶,因此,无论他的个人性格亦或教育思想的特点,无不兼具浓郁的儒家色彩和西方的君子之风。郑晓沧不仅博古通今,有远大的理想和疯狂的求知欲,而且将身奉教,有宽厚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修养。在教育、翻译、诗词等领域都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尤其在教育领域,郑晓沧从26岁开始,在六十载的教育生涯中,总结并提炼出大量的教育理论,包括:教育本质论、教育目标论、教育方法论、学校教学论等,为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在儿童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成人教育等领域也分别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些理论和见解无论在当时还是现代无不对教育学的发展和学科应用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本论文正是以郑晓沧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从郑晓沧的生平和家庭背景为起点,介绍了郑晓沧的人生经历、教育活动、性格特征和思想渊源,对我们认识和理解郑晓沧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同时本论文重点梳理和总结了郑晓沧在教育领域的丰富实践和多面见解,最后论述了郑晓沧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郑晓沧教育思想的影响力渗透在教育系统的方方面面,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进步。

二、继往开来的工程教育创新者——纪念宾步程校长逝世六十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往开来的工程教育创新者——纪念宾步程校长逝世六十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一) 高等学校
        (二) 时代新人
        (三) 大思政
    三、 研究现状评述
        (一)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二) 相关研究成果评价
    四、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 研究的创新点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代新人培育的提出
    一、 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二) 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
    二、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 落实“四个伟大”战略的新背景
        (二) 完成“强起来”目标任务的新征程
        (三) 贯彻教育“四个服务”方针的需求
        (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
    三、 延承中国共产党“育新人”传统
        (一) 培养勇于开展革命斗争的革命者
        (二) 培养“红专”结合的劳动者与革命接班人
        (三)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 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反思
        (一) 人的现代化和“软件”的现代化亟需提升
        (二) 践行“理想的意图”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 技术理性的僭越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第二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原则
    一、 总体性原则
        (一) 培育目标的总体性
        (二) 培育视域的总体性
        (三) 培育体系的总体性
    二、 主体性原则
        (一) 克服教育活动中“无人”的倾向
        (二)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三、 导向性原则
        (一) 坚持政治导向
        (二) 坚持价值导向
        (三) 坚持问题导向
        (四) 坚持过程导向
    四、 实践性原则
        (一) 思政教育的实践属性
        (二) 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
第三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内容
    一、 培育过硬的政治能力
        (一) 坚定理想信念
        (二) 保持政治定力
        (三) 坚守人民立场
    二、 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 实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二)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三、 培育卓越的“学创”本领
        (一) 习得学习能力
        (二) 养成创新能力
    四、 培育无畏的担当精神
        (一) 对民族命运的担当
        (二) 对美好世界的担当
        (三) 对个人幸福的担当
    五、 培育健康的身心素质
        (一) 保持身体健康
        (二) 增进心理健康
    六、 培育开阔的国际视野
        (一) 提升时代新人全球胜任力
        (二) 认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第四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路径
    一、 组织保障
        (一) 以党的坚强领导推进时代新人培育
        (二) 构建高校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
        (三) 增强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力
        (四) 强化大学班集体成员的主体能动性
    二、 课堂引导
        (一)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贯通
        (二)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
        (三) “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互补
    三、 实践养成
        (一) 专业实践以“理论学习”为基础
        (二) 社会实践以“知行合一”为原则
        (三) 在实践中精心打磨育人工作品牌
    四、 精准服务
        (一) 学业辅导
        (二) 心理疏导
        (三) 生活引导
        (四) 就业指导
    五、 队伍支撑
        (一) 贯彻落实“四有”好老师标准
        (二) 建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蒋兆和早期文化思想奠基阶段(1904-1930)
        一、时代背景——中国画改良论争(20世纪初)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1910-1920)
        三、徐悲鸿对蒋兆和思想的影响(1927-1930)
    第二节 蒋兆和美术探索阶段(1931-1956)
        一、时代背景——现实主义与延安写实
        二、从绘画作品看艺术观念和创作认识的变化
    第三节 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形成阶段(1957-1985)
        一、时代背景——新旧国画之争:中国画创新与笔墨问题
        二、不同时期美术教育经历带来的经验和思考
        三、“不摹古人,不学时尚,面向生活,融合中西”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实践
    第一节 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辩证发展“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
        二、引西润中:遵循不同民族表现规律
        三、遵循中国画造型原则:骨法用笔与以形写神
    第二节 蒋兆和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
        一、国画系素描教学的改革
        二、完善水墨人物画写生的教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的时代贡献及局限
    第一节 对当代素描、水墨人物画美术教育的影响
        一、人物画教学模式的转变
        二、薪火承继——影响几代主流国画家的美术教学理念
        三、对当下美术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蒋兆和艺术与思想的时代局限性
        一、蒋兆和人物绘画的局限性
        二、蒋兆和艺术思想的局限性
        三、蒋兆和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蒋兆和美术教育年表
    附录B 五、六十年代中国画专业毕业生名单
    附录C 部分“徐蒋体系”的画家
    附录D 插图清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宾步程《中德字典Deutsch-Chinesisches Wrterbuch》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背景
    (一) 编者介绍
    (二) 编写缘由
    (三) 编排体例
二、《中德字典》的词汇释义
    (一) 完全对应词
    (二) 部分对应词
    (三) 零对应词
        1. 译注法
        2. 音译法
        3. 音译兼意译法
        4. 意译法
        5. 借用法
三、《中德字典》的意义和价值
    (一) 现代性和历史性
    (二) 一词多形
    (三) 语法描述
四、结语

(4)王鹏飞“中国气象史”研究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气象史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王鹏飞从事“中国气象史”研究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求学经历
    第二节 工作经历
    第三节 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王鹏飞“中国气象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脉络
    第一节 自然气象史研究
        一、大气形成史
        二、气象学术史
    第二节 社会气象史研究
        一、气象教育史
        二、气象行政及科研单位史
        三、气象仪器史
    第三节 王鹏飞“中国气象史”研究脉络
        一、王鹏飞“中国气象史”研究分期依据
        二、王鹏飞“中国气象史”研究各分期阶段
第四章 王鹏飞对“中国气象史”的贡献分析
    第一节 王鹏飞“中国气象史”研究之研究内容贡献
        一、当时中国唯一研究气候学史的专业文章
        二、首次纠正了朝鲜测雨器源自中国这一错误观点
        三、首次考证出《田家五行》由娄元礼与陆泳两人合撰
    第二节 王鹏飞“中国气象史”研究之研究方法贡献
        一、文献分析法
        二、社会调查法
        三、多学科交叉法
    第三节 王鹏飞“中国气象史”研究之学科建设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民国时期中国传统题材油画形式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缘起
    二、价值意义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四、前期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五、创新点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国时期油画中国传统题材探索的历程
    第一节 民国初期的新兴美术教育
        一、传统美术“画院”、“师徒制”向美术学校/系的转型
        二、油画家兼美术教育家的美术教学
        三、中西美术教材比较
    第二节 上海洋画运动中传统题材的运用
        一、上海洋画运动的意义
        二、传统题材油画与现代主义风格的互融
        三、西画社团共存的多元化格局
        四、女性人体写生对封建传统礼教的挑战
        五、西洋画传播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回归传统
        一、对民族传统艺术精神价值观的反思
        二、关于“抗战绘画”的中国传统题材与技法的应用
        三、纯粹美术思想的提倡对回归传统的影响
        四、艺术民族化与大众化思潮的倡导
        五、艺术宝库敦煌研究的风潮
        六、中国传统民族题材和形式的初步确立
第二章 写实性、表现性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人物题材
    第一节 中西人物画的同和异
        一、传统中西人物画的比较
        二、近现代中西人物画的传统沿袭与交融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代表性艺术家与其作品
        一、写实性油画与中国历史题材的融合——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二、戏曲性的视觉化——林风眠、关良的油画戏曲人物画
第三章 表现性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山水题材
    第一节 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的同和异
        一、传统风景画与山水画之同
        二、传统风景画与山水画之异
        三、山水画吸收风景画的美学和技巧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代表性艺术家及其作品
        一、风景油画中的表现性——中国表现主义先驱刘海粟
        二、“脉脉之思”——王悦之风景油画之表现性
第四章 表现性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花鸟题材
    第一节 西方静物画与中国花鸟画的同和异
        一、传统静物画与花鸟画之同
        二、传统静物画与花鸟画之异
        三、近现代静物画与花鸟画的同和异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代表性艺术家及其作品
        一、从东方马蒂斯到现代八大山人——丁衍庸静物油画中花鸟题材的表现性
        二、以花卉作为自我的观照——常玉静物油画中的传统花鸟题材意蕴
第五章 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与民国油画的意象
    第一节 西画的“诗画异质”与中国画的“诗画一体”
        一、诗画关系差异的哲学和美学背景
        二、从模仿说探寻西方诗画异质的必然性
        三、从意境论尝试中国诗画融合的必然性
        四、“意象性”——中西诗画关系的异中之同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代表性艺术家及其作品
        一、人物写实技法与古典诗词意蕴的融合——李毅士《长恨歌画意》
        二、意象与诗化——颜文梁写实性风景油画
        三、古典诗词意蕴的表现性——常玉、潘玉良的静物油画
第六章 民国时期传统题材油画形式语言的特征
    第一节 传统题材元素的符号化运用
        一、中国传统人物形象符号的运用和表现
        二、中国传统山水形象符号的运用和表现
        三、中国传统花鸟形象符号的运用和表现
    第二节 意象性表现语言的多样化
        一、东西方意象油画的渊源
        二、民国油画意象性表现语言特征
        三、油画作品中的个性化意象特征
    第三节 图形色彩的书写性特征
        一、西方现代派油画中的书写性
        二、中国画线性笔墨糅入西方油画笔触
        三、书写性与图形的生成
        四、书写性与色彩的挥洒
    第四节 东方平面化装饰图式的构成倾向
        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装饰美
        二、西方现代派中与东方艺术类似的平面性
        三、运用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平面构成形式
        四、“计白当黑”式平面构图形式
结论
    一、西方媒介中国精神
    二、传统题材的继承对当代架上绘画教育的启示
    三、艺术遗产与文化资源的当代转换
    四、现代美术史的拾遗补缺
    五、写实与表现:发展还是对垒?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6)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向导》的舆论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向导》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向导》的发展历程
        2.1.1 《向导》创办背景
        2.1.2 《向导》的创办与发展
        2.1.3 《向导》的历任主编
    2.2 研究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舆论宣传思想
        2.2.2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舆论宣传思想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向导》报道和宣传的主要内容
    3.1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介绍和传播
        3.1.1 对十月革命在中国的意义分析
        3.1.2 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辩争
        3.1.3 对列宁主义的宣传介绍
    3.2 对国际政治革命形势的观察和总结
        3.2.1 对国外政治形势的分析
        3.2.2 对国外工人罢工运动情况的报道
        3.2.3 对国外革命运动经验教训的总结
    3.3 对中国基本国情及中国革命国际环境的分析和判断
        3.3.1 对中国局势混乱的原因分析
        3.3.2 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盘剥的揭露
        3.3.3 对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路径分析
    3.4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指导和推动
        3.4.1 对中国共产党二大最低纲领的解读
        3.4.2 为国共合作做思想和舆论动员
        3.4.3 推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3.4.4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总结
    3.5 对工农运动的指导和推动
        3.5.1 对工人罢工的报道与指导
        3.5.2 推动中国进入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
    3.6 对北伐战争的指导和推动
        3.6.1 对军阀本质的揭露
        3.6.2 对北伐战争的舆论支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向导》舆论宣传的特点
    4.1 具备鲜明的舆论宣传宗旨
        4.1.1 宣传党的政策
        4.1.2 传播马列思想唤醒各阶层民众的觉悟
        4.1.3 联系党员群众指导推动革命斗争
    4.2 拥有多样而具体的舆论宣传目的
        4.2.1 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与支持
        4.2.2 对农民阶级的吸引和发动
        4.2.3 对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争取和引导
        4.2.4 对知识分子的团结与凝聚
    4.3 善用独特的舆论宣传风格
        4.3.1 报道聚焦时事争夺热点话语
        4.3.2 重大事件专题纪念借势强化宣传效果
        4.3.3 开门办报畅通读者参与形成合力扩大社会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向导》舆论宣传的历史评价
    5.1 《向导》的历史地位
        5.1.1 《向导》被明确为中国共产党的舆论宣传主阵地
        5.1.2 《向导》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声平台
        5.1.3 《向导》是鉴明时事的有力武器
    5.2 《向导》舆论宣传的历史贡献
        5.2.1 统一思想凝聚中国共产党党内共识
        5.2.2 扩大影响推动工农革命运动
        5.2.3 强化沟通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
        5.2.4 累积经验奠定中国共产党宣传基础
    5.3 《向导》舆论宣传的历史局限
        5.3.1 销量较少受众群体有限
        5.3.2 语言晦涩削弱宣传效果
        5.3.3 行文主观存在激进偏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向导》对党报和舆论宣传工作的启示
    6.1 对党报工作的启示
        6.1.1 坚持党管党报的优良传统
        6.1.2 发扬“政治家办报”的工作方式
        6.1.3 倡导朴实但不乏犀利和战斗性的文风
        6.1.4 坚持保持理论本色创新具体形式
    6.2 对舆论宣传工作的启示
        6.2.1 党管媒体要坚持党性原则发挥政治优势
        6.2.2 党管媒体要坚持在舆论宣传中的指导地位
    6.3 对工作作风的启示
        6.3.1 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6.3.2 注重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6.3.3 注重舆论宣传从业者的素养培养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7)“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的界定
        1、抗战大后方
        2、公教人员
        3、日常生活
        4、心态
        5、嬗变
    二、选题依据
        1、选题意义
        2、研究现状
        3、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概述
    第一节 衣食住行
        一、衣不蔽体
        二、食不果腹
        三、住不安居
        四、行步维艰
    第二节 生老病死
        一、生不能养
        二、老不能孝
        三、病不能医
        四、死不能葬
第二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过渡期(1937-1939)
    第一节 1937年—1938 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的“物价天堂”(1937-1938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亢奋心态(1937-1938 年)
        1、对自我的深刻反省
        2、对领袖的狂热崇拜
        3、对胜利的盲目信心
        三、积极投身于救亡运动(1937-1938 年)
    第二节 1939年的大后方物价与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物价开始飞涨(1939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沮丧心态(1939 年)
        三、公教人员开始消极怠工(1939 年)
第三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量变期(1940-1941)
    第一节 1940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通货膨胀的转折点(1940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焦虑心态(1940 年)
        1、对难以为生的焦虑
        2、对物价失控的焦虑
        3、对党国前途的焦虑
        三、公教人员的自发性群体行动(1940 年)
        1、要求改善待遇
        2、“跳槽”行为的蔓延
    第二节 1941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开始出现绝粮(1941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迷惘心态(1941 年)
        1、对“身世将安托”的迷惘
        2、对“社会在动”的担忧
        三、公教人员的自觉性群体行动(1941 年)
        1、高校教职员向学校的群体性上书
        2、“平价大案”中公教人员的兔死狐悲
第四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转折期(1942-1943)
    第一节 1942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通货膨胀的严重化(1942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苦闷心态(1942 年)
        1、对战争提前结束不再抱希望
        2、对政府不满情绪的出现
        三、公教人员群体行动的升级(1942 年)
        1、“跳槽”行为的普遍化
        2、“朱森事件”中公教人员的借题发挥
    第二节 1943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物价越限越高(1943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置疑心态—转折点(1943 年)
        1、苦闷心态已达顶点
        2、对政府能力的置疑
        三、公教人员群体事件频繁(1943 年)
        1、高校教职员向政府的群体性上书
        2、公教人员对《中国之命运》的抵触
第五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质变期(1944-1945)
    第一节 1944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与物价赛跑(1944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苦撑心态(1944 年)
        1、谁先到达终点
        2、对政府信心的丧失
        三、公教人员对政府的群体性批评(1944 年)
        1、个人抱怨的公开化
        2、对政府批评的公开化
        3、“陶云逵事件”中公教人员的口诛笔伐
    第二节 1945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物价的“天文数字”(1945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绝望心态(1945 年)
        1、对经济现状的绝望
        2、对党国现状的绝望
        3、对战后前途的绝望
        三、公教人员对政府的群体性叛逆(1945 年)
        1、中间分子呼吁改革
        2、激进分子号召革命
第六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原因
    第一节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物质原因—不够
        一、不兼职难以为生
        二、不典卖难以为生
        三、不挪借难以为生
        四、不贪腐难以为生
    第二节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精神原因—不平
        一、不患贫而患不均
        二、不患寡而患不公
第七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后果—沦为“脱序人”
    第一节 公教人员社会认同的失落
        一、遭人怜悯
        二、被人欺辱
        三、“士农工商”的倒置
    第二节 公教人员自我认同的失落
        一、君子也喻于利
        二、君子也及盗泉
        三、君子也食嗟来之食
        四、君子也有所争
        五、再也不做“读书人”
    第三节 公教人员与政府的疏离
参考书目
论文涉及人名索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9)习近平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习近平改革思想研究概况
        1.2.2 习近平改革思想研究综述
    1.3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研究重点
        1.5.2 论文研究难点
        1.5.3 论文研究创新点
    1.6 相关概念辨析
        1.6.1 改革的内涵
        1.6.2 习近平改革思想的内涵
        1.6.3 全面深化改革与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
第2章 习近平改革思想的形成
    2.1 习近平改革思想形成的历史轨迹
    2.2 习近平改革思想形成的思想根源
        2.2.1 习近平人生经历形成的执政为民思想
        2.2.2 共产党执政使命责任担当的忧患意识
    2.3 习近平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列宁主义改革思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2.3.2 中共历代领导人改革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
    2.4 习近平改革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4.1 毛泽东改革的实践成果
        2.4.2 邓小平改革的实践成果
        2.4.3 江泽民改革的实践成果
        2.4.4 胡锦涛改革的实践成果
    2.5 习近平改革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第3章 习近平改革思想的理论体系
    3.1 习近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3.1.1 改革必然论
        3.1.2 改革方向论
        3.1.3 改革目标论
        3.1.4 改革方法论
        3.1.5 改革主体论
    3.2 习近平改革思想的结构层次
        3.2.1 内容结构
        3.2.2 逻辑结构
        3.2.3 理论层次
第4章 习近平改革思想的理论特征
    4.1 突出了内容的系统全面
    4.2 贯穿了辩证的思维方式
    4.3 尊重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4.4 体现了思想的开拓创新
    4.5 运用了整体的战略谋划
    4.6 抓住了制度的关键作用
第5章 习近平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5.1.1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指南
        5.1.2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驱动力
        5.1.3 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器
        5.1.4 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加速器
    5.2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改革理论成果
        5.2.1 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道路
        5.2.2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5.2.3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精神
结语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郑晓沧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郑晓沧的生平与教育活动
    2.1 家塾传统教育的启蒙
    2.2 北上清华园和越洋美利坚
    2.3 执教浙江大学
    2.4 丰富多彩的创作成果
        2.4.1 译着蜚声
        2.4.2 诗心垂教
        2.4.3 剧作精湛
        2.4.4 委员之音
第3章 郑晓沧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教育基本原理
        3.1.1 教育目的
        3.1.2 学校教学论
        3.1.3 教育方法论
    3.2 儿童教育思想
        3.2.1 儿童本位论
        3.2.2 儿童教育原则和方法
        3.2.3 家庭儿童教育
    3.3 高等教育思想
        3.3.1 高等教育目标
        3.3.2 高等教育职能
        3.3.3 高等教育方法
    3.4 其他教育思想
        3.4.1 成人教育思想
        3.4.2 教师教育思想
        3.4.3 教育改革思想
第4章 郑晓沧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4.1 重视学生全人格的培养
    4.2 尊重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
    4.3 提升教师责任意识和科学理念
    4.4 关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继往开来的工程教育创新者——纪念宾步程校长逝世六十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D]. 罗雄. 湘潭大学, 2020
  • [2]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 王新宇. 河南大学, 2020(02)
  • [3]宾步程《中德字典Deutsch-Chinesisches Wrterbuch》研究[J]. 刘燕燕.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04)
  • [4]王鹏飞“中国气象史”研究之探析[D]. 纪杨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5]民国时期中国传统题材油画形式语言研究[D]. 马楠. 上海大学, 2018(02)
  • [6]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向导》的舆论宣传研究[D]. 张博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7]“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8]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D]. 郭川. 西南大学, 2017(10)
  • [9]习近平改革思想研究[D]. 欧晓彦. 南昌大学, 2016(02)
  • [10]郑晓沧教育思想研究[D]. 刘达. 河北大学, 2016(03)

标签:;  ;  

继往开来的工程教育创新者——纪念宾步成校长逝世60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