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环境》,卷。 21、2002年第1-4位(共81-84位)

《四川环境》,卷。 21、2002年第1-4位(共81-84位)

一、《四川环境》2002年第21卷第1~4期(总第81~84期)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辉[1](2013)在《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野生药材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分布的非人工种植、圈养或养殖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本文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我国药材资源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诞生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不仅中药资源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着名的地道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药材需求量大,乱砍滥伐、盗猎现象严重,资源生境破坏,群众保护药材资源意识薄弱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减少和枯竭的态势,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资源迫在眉睫。保护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维持自身民族特色;有利于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利于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及法律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立法、执法、守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在界定野生药材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分类、历史沿革及重要性。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角度介绍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调研,分析该地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章对涉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做法进行介绍,提出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就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全面梳理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资源保护及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在梳理国内和西部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国际有关条约、国外有关立法和体制在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专题调研,选取一个省区内某个典型地区进行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调研,分析其有益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的创新,论文首次从法学角度出发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问题。二是研究范围的创新,首次全面关注西部12省区市的野生药材资源及保护状况。本文结合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全面介绍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在中药资源外,本文还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对其历史沿革、药材资源以及与中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在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立法中,提出要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全部野生药材资源和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要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作用。在执法层面,建议实行保护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在守法层面,建议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探索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

王庆山[2](2013)在《天津石化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低碳经济发展时代,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如何实现低碳化发展愈加受到各国的关注。我国及天津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需要在提高石化产业集聚度的同时,加快产业低碳化建设。本文通过建立产业集群弹性脱钩框架,运用Divisia指数分解、因果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天津石化产业低碳化影响因子,探索了天津石化产业集群低碳化发展路径,构建了石化产业碳交易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分析国内外石化产业发展现状,整理低碳化研究文献,归纳本文研究重点,明确本文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将产业集群评价因子引入弹性脱钩分析框架,建立产业集群碳排放弹性脱钩分析框架,以此分析天津石化产业整体低碳化发展现状,指出了天津石化产业低碳化发展面临的问题。3.运用Divisia指数分解方法,建立天津石化子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确定了天津石化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运用脱钩理论,预测了2015年天津石化产业减排缺口。4.针对石化子行业,从碳强度降低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方面,确定了石化产业子行业低碳化发展路径;借鉴了国内外现有碳交易市场一般机制,建立了天津石化产业碳交易机制。

沈瑾[3](2011)在《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基于唐山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特点、城市转型的演变规律、转型发展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回顾资源型城市典型的代表城市-唐山的产业及城市发展历程。结合唐山自身特点,分析城市转型的思路和确立的城市发展目标。重点研究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持、以及空间上的引导和落实,配合城市的经济转型,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产业结构转型的绿色策略;引导城市空间和产业向沿海布局的蓝色策略;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建设的红色策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的深绿策略。并提出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公共优先、生态优先、安全优先”等原则。论证发展策略的可实施途径。通过研究和探讨各策略间的内在联系,策略对城市发展建设中的相关决策制定产生作用与影响。形成在转型时期城市规划相应的工作思路。将具体的规划策略转化为操作层面能付诸实施的法定规划。通过对城市规划失效成因的解析、实效评估以及城市规划的再认识。分析目前规划领域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对规划变革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变革现有的城市规划运作模式,强化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建立具有实效性的规划编制方法。构建完备的城市规划研究和编制体系。研究通过对规划管理运行体系和决策体系相关制度的研究,希望能变革现有体制、机制的制度障碍,建立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建立在理性务实基础上,富有城市自身特色的城市规划研究、编制、决策、管理体系框架。

曾敏[4](2011)在《鄱阳湖区耕化与生态环境变迁(1840-2010)》文中认为在人类日益关注生态环境的今天,对于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生态环境的研究成果很多,但以往的研究主要从地理学、经济学和生物生态学的角度。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掌握的材料,对鄱阳湖近代生态环境变迁历史进行综合研究,并主要探究其中一个方面农耕化与生态环境变迁,希望能为正在兴起的鄱阳湖研究填砖加瓦。本文针对鄱阳湖研究的薄弱环节,着重研究了如下内容:第一章近代鄱阳湖区人口增长与湖区农耕化。主要对湖区的人口变化、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围湖造田和湖滩草洲垦殖等社会生态环境几个要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是鄱阳湖区社会生态环境变迁的主要因素。第二章鄱阳湖区自然生态的嬗变。由于湖区人口增长和农耕化,使湖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基本生态要素也发生了变化,并进一步导致湿地减少、水质污染、生物资源锐减、水旱灾害频发等问题。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湖区开发是把双刃剑,它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可能对环境造成难以逆转的破坏,酿下苦果。所以我们必须慎言开发,尊重自然。

杨勇[5](2011)在《北方农村民居全生命周期能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国家节能减排的顺利进行,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目前在建筑节能评价方面多是关注使用阶段的能耗利用情况,不能全面地对节能情况做出评价。而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模型是从更全面更深刻的意义上对建筑能耗的一种评价,对挖掘节能潜力和制定节能标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以全部生命周期分析法为基础,建立了北方农村民居全生命周期节能评价模型,用于量化分析在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能源消耗,并对建筑节能情况进行评价。本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朱庄村民居节能改造项目为例,对其全生命周期的能耗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到一些结论。在分析生命周期能耗时主要以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运输能耗、建筑项目的建设能耗、运营能耗以及拆除和回收能耗五个阶段为主。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建筑运营阶段是重要的能耗阶段。其次,节能效果随着建筑使用年限的增加越来越明显。最后,总体来看,建筑改造效果明显。

李璞琼[6](2011)在《环境风险防范原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对环境风险问题的忽视,养痈遗患,导致现在环境污染事故频发。而由于制度的缺失,在环境事故发生之后采取的应急、赔偿、补偿等措施的实施也差强人意。随着我国进入环境事故高发期,进一步加强环境风险防范,从源头防范环境事故的发生,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对环境风险防范原则在法规政策层面做了一定的建构,对于日后环境风险的立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首先明确了环境领域“风险”的定义。明确定义的意义在于能够初步对风险作出判断:哪些属于环境风险,哪些应该对其采取防范措施,并且可以根据定义的要求大致判断所采取的措施的方式与程度。接着笔者从防范思想出现的背景以及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来为“环境风险防范”下了定义。第三部分引出了本文的核心——环境风险防范原则。首先,介绍了环境风险防范原则的概念,并且将“环境风险防范”、“环境风险防止”、“环境风险预防”三者做了比较,使风险防范原则更加明确,这样的比较有利于在风险防范立法中将其与原有的制度加以区分,使得立法更加有效、准确。其后介绍了我国环境风险防范原则的立法现状以及相关制度评述。第四部分介绍了国际与国内环境风险防范立法实践,该部分旨在为今后的立法工作提供参考。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中之重。笔者在该部分对环境风险原则纳入立法做了制度上的建构,建构一部分是借鉴国外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另一部分是笔者参考已有的相关制度作出的创新性的制度建构。

马长海[7](2010)在《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研究》文中提出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目前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许多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但是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浪费。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一些潜伏的深层症结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资源税费单薄无力,失去了应有的调节作用;税费偏低导致资源价格相对较低,不利于资源消耗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尚需通过包括税费在内的各种手段加以治理;矿业权市场较薄,矿业权费不规范、不公平。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经济增速减缓,从而导致对矿产资源需求减弱,价格大幅下降,矿业突然进入寒冬。经历了经济冷暖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必须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调整包括矿产资源税费在内的相关政策,保护矿产资源国有权利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通过设立相关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使矿产资源开采外部成本内部化,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解决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推进矿产资源矿业权体制改革,加快矿业权市场体系建设,完善矿业权费制度。本文力图对这一理论与现实问题作出自己的探索。全文共分为8章,主要由理论分析和制度分析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制度分析又包括制度变迁和制度安排两部分。第0章是导论。第1-2章是理论分析。第3-6章是制度分析,其中第3章是制度变迁,第4-6章是制度安排。第7章是结论与展望。第0章,导论。分析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作了简要评述;介绍了本文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结构安排;指出了论文的可能创新点与主要不足。第1章,理论基础:矿产资源的经济分析。本章对矿产资源进行了经济分析,为矿产资源税费研究建立理论基础。首先,对矿产资源进行了一般经济分析,介绍了矿产资源及其分类、作用、特征和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详细介绍了本文采纳的资源定价方法即社会成本定价法及资源价格各部分的含义和内容;其次,介绍了矿产资源的市场供给、市场需求和市场结构;最后,从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矿产资源税费理论基础:对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代内、代际外部性,对开采时间行为市场失灵、国际垄断等造成的世界性矿产资源的市场失灵等予以矫正;通过明晰矿产资源产权,规范矿业权收费,满足矿产资源优化配置前提的要求。第2章,矿产资源税费的运行机制。本章包括矿产资源税费的课征机制和效应机制两部分。矿产资源税费的课征机制中介绍了矿产资源税费的相关利益主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国有矿产收益、矿产资源收费及矿产资源税收等不同性质税费的课征机理。矿产资源税费的效应机制又包括矿产资源税费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两部分。矿产资源税费微观经济效应主要对不同市场结构下,不同课征方式的矿产资源税费对开采量路径变动的影响进行了数理分析,并从课税对象、市场结构、课税方法等不同层面分析了矿产资源税费的负担与转嫁;矿产资源税费宏观经济效应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矿产资源税费与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经济周期的关系,其中重点分析了矿产资源税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将政府部门加入到彭水军等(2005)构造的包含不可再生资源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中,建立了五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存在政府的情况下,政府税费制度的合理(包括征收和使用)安排,可以保证经济稳定平衡增长。第3章,中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变迁分析。分析了我国自夏朝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尤其对我国建国以来矿产资源无偿使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详细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变迁的过程。对我国矿产资源税费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总体及各个具体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制度安排分析奠定基础。第4章,中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总体安排。在对国外普遍开征的矿产资源税费以及几个主要矿业国矿产资源税费体系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对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安排的启示与经验。详细阐述了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安排应坚持的效率、公平、可持续、合理分配四原则。提出我国矿产资源税费体系的总体构想,构想中的矿产资源税费体系包括权利金、矿业权费、特别收益金、收益调节基金和矿产资源环境税,并针对中国矿业实际情况,提出实现矿产资源构想的具体实施步骤。第5章,中国矿产资源税费子系统制度安排。本章是在上一章矿产资源税费体系构想的总体框架下,在详细分析对比各国具体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基础上,对税费体系内各税费子系统进行了制度安排。矿产资源权利金的课征依据源于国家矿产资源所有权和矿产资源代际优化配置两个方面。根据国际通行的权利金、资源租金权利金、红利制度的做法,将我国权利金设计成由基本权利金、优势权利金和预付权利金组成的权利金体系。收益调节基金的设立依据是矿山收益的周期性导致的矿山开采市场失灵,可借鉴耗竭补贴的设计原理,将收益调节基金设计成由收益调节税和收益调节补贴组成的制度体系。矿产资源环境税是矿产资源开发代内外部性内部化的合理选择,可借鉴部分国家对开发资源破坏环境而开征的环境税,安排我国矿产资源环境税制度。特别收益金的征收是由于国际垄断、投机操作等原因使国内开采具有国际流通性质的商品形成超额利润而产生的市场失灵。因此可参考开征“暴利税”的国家的成功经验,规范我国特别收益金制度。矿业权费的征收依据是国家为了实现市场准入、国家投资回收、加快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等目的。各国的矿业权费总体上包括矿业权取得费和矿业权保持费。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深化矿业权出让方式,逐步将我国矿业权费制度规范成只包括矿业权使用费的新型制度。第6章,中国矿业税费制度改革的推进与协调。本章从行业视角和体制视角审视了矿业税费改革。摈弃将矿业列为第二产业的错误观点,使矿业回归到第一产业,以此为基础指导我国矿业一般税费改革。基于行业视角,对矿业税费进行了国际比较,得出当前我国矿业税费负担总体适中,但存在矿产资源税费过轻、一般税费过重的结构问题。借鉴国外增值税、所得税及关税等矿业一般税费制度的成功做法,改革我国矿业一般税费制度,降低一般税费负担,推进矿业税费改革。分析了我国矿业体制的历史和现状,并针对当前矿业体制存在的问题,根据市场经济对矿业体制的客观要求,提出改革矿业体制及矿业权市场的具体措施。第7章,结论与展望。重点介绍了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并对未来研究予以了展望。本文基于矿产资源税费理论、我国矿产资源历史与现状分析及对国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借鉴,运用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借鉴分析与实情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尝试构建了一套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可能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研究视角的多维性本文综合应用了理论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及产权经济学,从资源属性、运行机制、税费适用性、考察区域等多视角、多层面全面深入地研究了矿产资源税费问题。(1)矿产资源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基于资源自然属性的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研究得出了解决外部不经济等市场失灵的各种手段;基于资源社会属性的产权视角分析,要求必须规范和健全两个矿业权市场、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及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2)矿产资源税费的运行机制包括课征机制和效应机制两方面。课征机制中分析了不同资源税费的课征机理;效应机制又包括两个层面:微观分析包括不同市场结构下,税费不同课征方式对开采路径的影响及税费负担转嫁与归宿;宏观分析包括矿产资源税费的经济增长效应、经济增长方式效应和经济周期效应。(3)矿业税费按其适用性可分为矿业专门税费(矿产资源税费)和矿业一般税费两个层面。在矿业税费结构中,矿产资源税费是本文分析的主题,但不是全部。在分析矿产资源税费的基础上,从行业视角审视矿业税费,得出完善矿业一般税费的具体措施。(4)矿产资源税费的考察区域包括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借鉴许多国家尤其是市场经济国家矿业税费制度及体制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税费现状及具体国情,探索矿业税费制度及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2.理论分析的拓展性(1)数理模型的拓展。本文在两方面对数理模型进行了拓展。第一,矿产资源优化开采路径模型的拓展。在矿产资源微观分析中,将不同征收方式的税费植入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矿产资源优化开采路径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在不同市场结构下不同税费征收方式的微观经济效应。第二,不可再生资源内生增长模型的拓展。将政府部门加入到彭水军等(2005)构造的包含不可再生资源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中,建立了五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存在政府的情况下,政府税费制度(包括征收和使用)的合理安排,可以保证经济稳定平衡增长。(2)矿产资源社会属性的阐释。提出矿产资源具有基础性、价值构成多重性、收益分配复杂性、负外部性等社会属性,为进一步对矿产资源税费进行分析奠定基础。(3)矿业产业性质的纠正。纠正长期以来将矿业列为第二产业的错误认识,揭示了由于矿业产业性质的错误认识导致的矿业一般税费负担过重的现状。提出恢复矿业第一产业地位,并将这一观念落实到矿业一般税制的具体安排中,改革现行增值税、所得税、关税等矿业一般税费制度。3.制度安排的系统性与应用性(1)提出了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的总体构想。针对中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基本国情以及其它矿业国家税费设计中的成功经验,构建了一套包括权利金、矿产资源环境税、收益调节基金、特别收益金和矿业权费在内的完整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具体见图4.2)(2)提出了系统的权利金制度设计方案。在借鉴国外权利金、资源租金税及红利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基本权利金、优势权利金及预付权利金的权利金制度体系。(3)提出了构建收益调节基金制度的设想。根据矿山收益和产量的周期性特点,为矫正资源开采时间行为市场失灵,提出建立由收益调节税和收益调节补贴组成的收益调节基金。

周慧[8](2008)在《新疆农业结构调整及其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说明和分析,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探讨了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第一,在新疆农业结构调整中,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幅度明显大于农、林、牧、渔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幅度;第二,新疆大农业结构调整系数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均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三,新疆种植业结构调整系数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均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同时,为了更好地认识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本文将新疆与全国同期农业结构调整的情况及其经济效应进行了对比,找出二者的异同、分析其原因,总结出了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与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对于今后新疆乃至全国的农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路光[9](2008)在《我国家庭体系磷素流动及其环境效应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家庭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显着变化,必将改变磷素养分流动模式及其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而带来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和严重的污染问题。为此,本研究利用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采用物质流分析的方法,就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家庭体系磷素流动特征、循环利用及其环境排放的影响、城镇化对全国和北京不同年代农田磷素循环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化的发展将大大增加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比重。城镇居民摄入的磷素来源于动物性食品的比例由八十年代的21%增加到2006年的41%;农村居民摄入的磷素来源于动物性食品的比例由八十年代的7%增加到2006年的14%。农村家庭动物性磷摄入量为城镇家庭的三分之一。情景分析表明,合理的膳食结构改变磷素流动去向。改变食物结构后,城镇和农村居民摄入磷素来源于动物性食品的比例将分别达到36%~38%和23%~25%。2.家庭体系输入的磷素数量总体在增加。城镇家庭输入的总磷量由1981年的6.4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9.3万吨,年均增长率为8%。人均输入家庭磷素数量在275~335克之间。农村家庭磷素输入量从1981年到2000年基本在30万吨左右。2000年之后,磷素输入数量呈现了下降趋势。1981年~2000年人均每年进入农村家庭的磷素数量为355克左右,2000年之后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情景分析表明,改变食物结构后,进入城镇和农村家庭的磷素分别为34.49万吨~44.61万吨和26.39万吨~29.05万吨,人均磷量分别是536~567克和400~410克。3.家庭体系排入水体的磷素呈上升的趋势。城镇家庭1981年向水体中输入的磷素数量为0.5万吨,人均进入水体的磷素数量为25克,2006年达到了12.2万吨,人均达到了212克。1981年农村家庭排入水体的磷量为2.3万吨,2000年达到了最高的10.4万吨,2006年降低到了9.3万吨。城镇家庭人均对水体磷素增加的贡献率是农村家庭的1.6倍。情景分析表明,未来进入水体的磷素城镇家庭将占到60%~80%,城镇家庭是排入水体磷素的主要来源。提高污水处理率和磷素的去除率将会使进入水体磷素数量减少。4.家庭体系进入农田的磷素数量持续下降。城镇家庭1981年磷素还田量为4.6万吨,2006年磷素还田量为2.2万吨。1981年人均还田数量为228克,2006年仅为38克。农村家庭1981年磷素还田量为21.1万吨,2006年磷素还田量为9.9万吨。1981年人均还田磷素数量为264克,2006年降低为134克。情景分析表明,如果城镇和农村家庭人粪尿利用率得到提高,那么还田再利用的磷素数量将会比现在高2.2~2.7倍。5.磷素循环利用率大幅度下降。八十年代,城镇家庭磷素循环利用率为35%~70%,九十年代下降为16%~30%,2000年至2006年循环利用率为13%~15%。八十年代,农村家庭磷素循环利用率为62%~75%,九十年代为47%~61%,2000年至2006年为43%~46%。情景分析表明,改变食物结构和人粪尿利用率的情下,城镇家庭磷素的循环利用率将会提高到34%~44%,农村家庭磷素循环利用率也将会提高到59%~67%。提高磷素的还田比例,是提高磷素循环利用率的最主要措施。6.在全国这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城镇化率与养分循环各指标都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单位面积肥料磷素投入量从1981年的49.1 kg/hm2增加到2005年的137.5kg/hm2,2005年是1981年的2.8倍。来源于有机肥的磷素占的比例由1981年的41.9%,逐渐下降到2005年的16.1%。单位面积养分盈余量由1981年的6.1 kg/hm2增加到了2005年的70.9 kg/hm2,单位面积养分盈余量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7.北京各区县2005年与1995年相比,养分循环各指标都随北京市整体城镇化率的提高大幅度增加。化肥磷素投入平均水平是近郊>远郊>市区。有机肥投入占肥料投入的比例是市区>远郊>近郊。土壤养分盈余量平均水平是市区>远郊>近郊。1995年北京各地区的城镇化率与化肥养分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有机肥养分量呈极显着相关关系,与养分盈余量相关关系不显着。2005年城镇化率与这些指标相关性均不显着。

付光辉[10](2007)在《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正受到了不断的蚕食,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保障粮食安全,土地整理正成为一项重要战略手段。然而,土地整理毕竟是借助于一系列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的综合整治,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水文、土壤、植被、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即生态风险)。在土地整理中引入生态风险评价,找出土地整理中可能产生的不利生态效应,并评定其危害的大小及范围,对土地整理过程中规避生态风险、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在总结已有的土地整理生态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案例的基础上,面向土地整理生态管理的要求,将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引入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开展了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原理、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具体来讲,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土地整理干扰的景观动力学原理和过程,构建了土地整理工程所引起的景观变化遵循的“驱动因子—景观变化—生态影响”模型,从而揭示了土地整理对整理区域的景观生态影响途径和效应,不仅为构建风险源与风险受体接触暴露关系的概念模型奠定了基础,也对土地整理生态评价和保护具有积极意义。(2)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步骤可概况为:问题描述与形成、受体分析与生态终点选择、风险源分析、概念模型与分析计划、暴露—危害分析、风险表征、不确定性分析以及风险管理等8个部分。其中,土地整理生态风险源可归纳为土地平整、植被破坏、沟渠路建设与零星地块的归并、作物种植与客土填充以及大规模土地开发中的居民点兴建与扩张;概念模型用于揭示风险源与风险受体接触暴露关系;暴露—危害分析可主要针对土地整理区微地貌、土壤性状、水环境和生物、生境与景观4个方面展开;风险表征即评估危害作用的大小以及发生的概率的过程,是风险评价的核心部分,目前主要有两种分析模型:综合指标评价模型、相对风险模型(RRM);不确定性研究采用当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蒙特—卡洛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展开,探索性的研究了生态风险评价过程的不确定性来源及评价方法;风险管理是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的一个必要步骤,它依据风险表征的结果,提出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实现研究区土地整理风险的最小化。(3)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土地整理项目和资料较全面的土地整理区域的综合指标评价模型,从土地整理对自然系统的影响、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和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等3个方面构建了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指标评价模型中可用于风险表征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灰色评价模型、敏感因子模型和定性分析推理(专家系统)等。综合指标评价模型按照“成因机制分析→风险小区划分→敏感因子分析和定性分析推理→数学模型分析→综合评价”这样一个综合运用流程进行。文章应用综合指标评价模型对大丰市沿海滩涂开发项目进行的实证研究,将草滩地、苇地、滩涂、坑塘与鱼虾塘、河流沟渠(包括河流、水渠)和居民点作为风险受体,构建了一系列指标形成生态终点集,通过上述流程和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通过了蒙特—卡洛模拟法的不确定性检验,证实了综合指标评价模型对土地整理项目生态风险评价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实证研究还将沿海滩涂开发区域分为5个风险等级:高风险区(Ⅰ级),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20%;较高风险区(Ⅱ级),占5.58%;中等风险区(Ⅲ级)占70.07%:低风险区(Ⅳ级)占1.62%;弱风险区(Ⅴ级)占1.53%,并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提出了生境调整等风险管理措施。(4)本文还将国外新近提出的相对风险模型(RRM)引入到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中。为了降低区域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改进了RRM模型中不同区域间压力源和生境相对密集度的确定方法,将原有的分段赋值法改进为比值法,使原来离散的密集度等级值变为连续的分值,实现了区域内不同评价小区间风险程度的比较。RRM模型的评价结果表征了不同评价小区间相对风险关系,因此适用于资料相对贫乏区域的评价。文章应用RRM模型开展大丰市域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时,选择物种多样性、生境质量和景观格局分布作为评价的生态终点,构建了大丰市土地整理区风险源—压力—生境变化—生态终点的暴露和响应路径的暴露模型,在表征土地整理压力与评估的生态终点之间的暴露和响应时,引入了“压力密度”和“生境丰度损失”的概念。通过综合计算区域风险源的压力密度、生境丰度损失、暴露系数和响应系数之积,针对不同风险源类型、不同生境变化、不同生态终点、不同风险小区计算出潜在风险的风险值。实证研究表明:大丰市东部大部分是土地开发区,虽然有效耕地增加较多,但生态风险较高;中部大部分属于中等风险区和低风险区;西部主要耕地整理区和废弃地复垦区,属于弱风险区,应成为大丰市土地整理的首选区域。相对风险模型虽然所表征的生态风险关系是一种相对风险关系,但同样能实现对区域采用分级系统对评价小区内的各类风险源及生境进行的等级评定。大丰市域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不仅通过了蒙特—卡洛模拟法的不确定性检验,也与实地调研结论吻合较好。(5)本文不仅提出了不同风险等级小区的降低生态风险的对策,还针对研究中发现的土地整理主要生态风险,提出了规避生态风险的政策建议,包括:①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加大耕地整理、废弃地复垦的力度;②对湿地等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应进行生境调整;③应用土地整理项目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开展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④建立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适度发展生态农业。全文共分五大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第1章导论,主要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论文结构、技术路线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包括第2和第3章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生态风险评价与土地整理生态问题研究的进展与研究方法、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的相关基础理论;第三部分含第4、第5和第6章,主要包括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概念、原理;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景观生态学分析;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程序、模型与方法。第四部分包括第7和第8章,分别以大丰市沿海滩涂开发项目和大丰市域为研究对象,应用综合指标评价模型和相对风险模型(RRM)进行的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内容为第9章,是全文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二、《四川环境》2002年第21卷第1~4期(总第81~84期)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环境》2002年第21卷第1~4期(总第81~84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概况
    第一节 野生药材资源概述
        1.1.1 野生药材资源的界定
        1.1.2 野生药材资源的特点
        1.1.3 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
        1.1.4 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1.1.5 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1.2.1 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药材资源状况概述
        1.2.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分布
        1.2.3 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状况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现状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2.1.1 国家层面关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2.1.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现状
        2.1.3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2.1.4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2.2.1 执法依据欠完善
        2.2.2 执法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
        2.2.3 环保部门执法能力不足
        2.2.4 执法体制外制约因素较多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守法现状
        2.3.1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现状
        2.3.2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第一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现状
        3.1.1 文山州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3.1.2 文山州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
    第二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措施
        3.2.1 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3.2.2 促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与执法
        3.2.3 探索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
        3.2.4 多方筹措自然保护区管护资金
        3.2.5 开展野生药材资源产业科研攻关
        3.2.6 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第三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3.1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
        3.3.2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职责交叉
        3.3.3 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
        3.3.4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困难较多
    第四节 文山州新一轮中药资源普查开展情况
第四章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借鉴
    第一节 国际条约中有关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规定
        4.1.1 生物多样性公约
        4.1.2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4.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4.1.4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4.1.5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二节 部分国家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措施
        4.2.1 美国
        4.2.2 欧盟
        4.2.3 澳大利亚
        4.2.4 印度
    第三节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
        4.3.1 详细阐述立法指导思想
        4.3.2 明确规定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4.3.3 及时更新法律规定
        4.3.4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
    第一节 健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5.1.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相关立法
        5.1.2 提高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质量
        5.1.3 突出自治立法特色
        5.1.4 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5.1.5 定期进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的清理
    第二节 强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法规的执法效果
        5.2.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的执法依据
        5.2.2 理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5.2.3 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5.2.4 协调野生药材资源执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第三节 促进公众守法及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参与
        5.3.1 加强宣传教育
        5.3.2 完善规章制度
        5.3.3 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
        5.3.4 探索环境公益诉讼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天津石化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脱钩弹性理论相关研究
    2.2 产业集群理论及发展
    2.3 碳交易相关理论
第三章 天津石化产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3.1 相关变量定义及数据选取
    3.2 分析框架构建
    3.3 碳排放影响因子分析
    3.4 碳排放因果链分析
    3.5 天津石化产业碳减排面临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津石化子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总体预测
    4.1 天津石化子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2 天津石化产业总体碳强度预测及 2015 年缺口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津石化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选择及研究
    5.1 基于碳强度降低的产业选择
    5.2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选择
    5.3 行业节能减排的低碳化路径研究
    5.4 行业结构调整的低碳化路径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津石化产业低碳化发展实现机制研究
    6.1 产业低碳化实现机制分析
    6.2 碳交易市场的一般机制
    6.3 天津石化产业碳交易机制的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基于唐山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的缘起和写作背景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时间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过程与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研究内容框架和写作章节安排
        1.4.1 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框架和写作章节安排
第二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的进展与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资源”的概念界定
        2.1.2 “转型”的概念界定
        2.1.3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概况
        2.2.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概况
        2.2.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概况
    2.3 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方法综述
        2.3.1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理论
    2.4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生
        2.4.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
        2.4.2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功案例及启示
第三章 唐山:资源型城市产业成功转型的典型代表
    3.1 唐山——典型的中国资源型城市概况
        3.1.1 唐山是典型因资源而兴的资源型城市
        3.1.2 唐山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基地
        3.1.3 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唐山
    3.2 产业发展概述
        3.2.1 近代工业的摇篮——建国前唐山产业的发展
        3.2.2 多舛的发展之路——1949 年—1978 年唐山产业的发展
        3.2.3 黄金发展时期——1979 年—2002 年唐山产业的发展
        3.2.4 转型之路——2003 年至今唐山产业的发展
        3.2.5 唐山产业转型初具成果
    3.3 城市发展概述
        3.3.1 建国前唐山城市的发展
        3.3.2 1949 年—1976 年唐山城市的发展概述
        3.3.3 1976 年—1985 年唐山城市的重建唐山大地震对城市的破坏
        3.3.4 1985 年—1994 年唐山城市的发展概述
        3.3.5 1994-2002 年唐山城市的发展概述
        3.3.6 2002 年至今唐山城市的发展概述
第四章 转型时期城市发展面临的产业及城市关键问题分析与目标的确定
    4.1 城市面临的产业及城市关键问题分析
    4.2 资源型工业城市规划转型的必要性
        4.2.1 资源性工业城市的特殊性要求
        4.2.2 修复恶化的生态环境的要求
        4.2.3 经济转型需要相应的城市规划转型以实现空间落实
        4.2.4 社会机制转型需要相应的城市规划转型以提供政策技术支持
    4.3 唐山城市转型所具备的条件、优势、机遇
        4.3.1 宏观区域发展带来的机遇
        4.3.2 曹妃甸成为国家战略空间
        4.3.3 国家战略资源的发现
    4.4 唐山城市规划的历程及不同时期目标的确立与调整
        4.4.1 1976 年以前城市规划的编制
        4.4.2 《唐山市恢复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
        4.4.3 《2000 年唐山市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4.4.4 《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
        4.4.5 《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4.5 唐山近三十年城市发展目标的调整与确立
第五章 应对资源城市产业转型的发展策略
    5.1 研究经济、生态与社会三者关系
    5.2 产业转型过程中唐山城市发展策略
        5.2.1 绿色策略——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
        5.2.2 蓝色策略——引导城市和产业向以沿海布局
        5.2.3 深绿策略——建设生态城市
        5.2.4 红色策略——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建设
    5.3 资源型工业城市规划转型引导的基本原则5
        5.3.1 采用问题导向型的规划思维
        5.3.2 强调动态调整的规划思维
        5.3.3 采用渐进的策略支撑城市转型
        5.3.4 走向城市规划的生态化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区域协调与空间布局策略
    6.1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格局的基本特点
        6.1.1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含义
    6.2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意义
        6.2.1 经济结构调整
        6.2.2 优化资源配置
        6.2.3 提高区域竞争力
        6.2.4 可持续发展及环境建设的需要
    6.3 唐山市空间结构结构转型的现实意义
        6.3.1 产业调整升级的经济转型需要新的承载空间
        6.3.2 城市功能的完善需要空间结构更新
        6.3.3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空间结构保障
        6.3.4 城市化的推进发展需要空间结构转型并建立空间体系支撑
    6.4 唐山市空间结构特点及发展趋势
        6.4.1 唐山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影响因素
        6.4.2 唐山市空间拓展的趋势与机遇
    6.5 京津冀都市圈背景下的城市发展
        6.5.1 唐山在区域中定位及京津冀都市圈相关研究及规划
        6.5.2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唐山的机会与挑战
    6.6 唐山市城市空间结构转型基本思路与框架
        6.6.1 唐山城市空间战略目标选择与发展策略
第七章 唐山城市的生态策略及实践
    7.1 唐山市生态城市条件分析
        7.1.1 唐山市的生态优势
        7.1.2 唐山市城市生态系统特征辨析
        7.1.3 唐山城市主城区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唐山城市转型目标与生态城市策略
        7.2.1 唐山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
        7.2.2 唐山市的生态策略
    7.3 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
        7.3.1 唐山市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研究
        7.3.2 南部沿海空间布局生态规划的研究(生态优先案例)
        7.3.3 唐山南部采煤塌陷区-南湖生态城的实践(生态重建)
第八章 唐山:城市转型发展与社会发展规划对策
    8.1 资源型城市的公共空间优先策略
        8.1.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
        8.1.2 公共开放空间在城市中的作用及意义
        8.1.3 唐山市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特征
        8.1.4 建立有鲜明唐山特色的公共开放空间体系
        8.1.5 塑造唐山市公共开放空间特色
        8.1.6 公共空间的实践---以凤凰山公园改造为例
        8.1.7 城市公共空间的实施保障
    8.2 资源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开发利用策略
        8.2.1 唐山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特点分析
        8.2.2 唐山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特点分析
        8.2.3 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及实践
        8.2.4 唐山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更新的目标、影响因素、原则及策略
        8.2.5 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更新的实施路径
        8.2.6 唐山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更新的实践-工业遗产及优秀近现代建筑
        8.2.7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8.3 资源型城市的文化策略
        8.3.1 城市文化的基本理论支撑
        8.3.2 唐山的文化认知与特色分析
        8.3.3 唐山市城市文化资本与城市文脉体系开发战略研究
        8.3.4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文化策略
    8.4 城市规划的安全策略
        8.4.1 影响城市安全因素概况描述
        8.4.2 主要规划对策
        8.4.3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与城市防灾避难空间整合策略研究
    8.5 城市理想住区模式的多视角研究
        8.5.1 关于理想住区模式研究
        8.5.2 目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5.3 住区空间模式的形态演变
        8.5.4 我国住区尺度相关因素分析
        8.5.5 城市理想住区模式的问题探讨
        8.5.6 理想住区的实践—以唐山凤凰新城居住区规划为例
第九章 城市规划的再认识与规划变革的途径
    9.1 城市规划本质的再认识
        9.1.1 城市规划应是一门关于空间营造的科学
        9.1.2 城市规划必须逐步向利益协调的公共政策转向
    9.2 城市规划实效评估与失效解析
        9.2.1 城市规划的实效
        9.2.2 城市规划失效成因解析
    9.3 提升中国城市规划实效的途径
        9.3.1 构建“中国范式”的城市规划理论
        9.3.2 构建合理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加强规划编制创新
        9.3.3 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
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研究与编制方法探讨
    10.1 加强区域研究,形成城市规划的坚实区域基础
        10.1.1 加强区域研究的必要性
        10.1.2 加强区域研究的重点
    10.2 加强多规融合,形成统一的空间引导与管制规划体系
        10.2.1 多规融合的必要性
        10.2.2 多规融合的难点
        10.2.3 推进多规融合的若干建议
    10.3 积极开展灵活的非法定规划,适应城市发展的多种规划需求
        10.3.1 开展非法定规划的必要性
        10.3.2 编制非法定规划应避免的若干误区
    10.4 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打破法定规划的技术锁定
        10.4.1 引入新技术,提高空间营造技术的科学性
        10.4.2 目前新技术的应用还不平衡,应用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拓展
        10.4.3 “三规合一”必须有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支撑基础
    10.5 法定规划编制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10.5.1 城市总体规划
        10.5.2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10.5.3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
        10.5.4 非法定规划的必要性和编制方法探讨
第十一章 构建决策管理新体系及规划管理变革探索
    11.1 转型期城市规划决策管理新体系及规划管理变革需求的背景
        11.1.1 市场经济对城市规划管理提出新的制度建设需求
        11.1.2 新时期国家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方针政策对城市规划改革的要求
        11.1.3 配合《城乡规划法》的实施,需要城乡规划制度进行创新
        11.1.4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薄弱的改善要求
        11.1.5 经营城市的技术工具
        11.1.6 体现空间公正的政府公共行为
    11.2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构建
        11.2.1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构建的目标
        11.2.2 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调整的几个方向
        11.2.3 新时期城市规划运行机制构建: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
    11.3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建设对策的研究
        11.3.1 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研究
        11.3.2 城市总规划师制度研究
        11.3.3 城市规划的动态评估与调整制度研究
    11.4 城市规划实施的公共财政保障制度研究
        11.4.1 建立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计划体系及相应的财政投资体系的有效衔接机制,重点推进“近期建设规划”实施
        11.4.2 建立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制度
        11.4.3 改进“组织方式”,协调公共财政配置
        11.4.4 采用“经济分析”研究,提高公共财政推进规划实施效率
    11.5 城市规划管理运行体系中相关制度的研究
        11.5.1 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
        11.5.2 建立城乡规划申诉机制的探讨
        11.5.3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
        11.5.4 城市规划公开听证会制度
        11.5.5 建立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平台
        11.5.6 构建城市规划决策管理三维支持系统
        11.5.7 城市规划动态监测与评估制度
        11.5.8 构建规划编制单位价值中立的城市规划环境
第十二章 结论和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2 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12.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12.2.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沈瑾2003 年-2010 年博士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插图目录
表格目录

(4)鄱阳湖区耕化与生态环境变迁(184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一) 非历史学角度的研究成果
        (二) 历史学角度的研究成果
    三、本文框架
    四、资料综述
    五、研究理论和方法
    六、创新和不足
    七、研究区域的界定
第一章 人口增长与湖区农耕化
    一、建置沿革
    二、湖区人口增长
    三、湖区的农耕化
    四、农进渔退趋势
第二章 鄱阳湖区自然生态的嬗变
    一、鄱阳湖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二、湿地减少和沙山扩大
    三、水质污染日趋严重
    四、水旱灾害频发
第三章 结论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二、变迁趋势和规律
    三、道法自然
附录
    附图一:鄱阳湖区全图
    附图二:鄱阳湖地形地貌图
    附图三:鄱阳湖区沙山分布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北方农村民居全生命周期能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生命周期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1.2.2 关于节能评价体系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点
    1.6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全生命周期建筑节能评价理论
    2.1 全生命周期建筑节能评价的相关概念
        2.1.1 全生命周期建筑节能评价的内涵
        2.1.2 全生命周期建筑节能评价的特点
    2.2 全生命周期建筑节能评价要素
    2.3 全生命周期建筑节能评价的技术框架
第3章 北方农村民居全生命周期节能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3.2 影响因素
        3.2.1 北方取暖地区的范围及气候特征
        3.2.2 农民生活行为特征
        3.2.3 农村建筑的住宅特征
        3.2.4 农民住宅供暖特征
        3.2.5 农民住宅建筑材料特征
    3.3 节能评价体系
        3.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3.3.2 评价等级的标准
        3.3.3 建筑能耗的计算
    3.4 综合评价模型
        3.4.1 层次分析法简介
第4章 评价模型的应用
    4.1 项目简介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介绍
    4.2 项目评价
        4.2.1 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
        4.2.2 建筑材料的运输能耗
        4.2.3 建筑项目的建设能耗
        4.2.4 运营能耗
        4.2.5 拆除和回收能耗
        4.2.6 农村居民建筑的总能耗分析
        4.2.7 农村居民建筑的时间能耗分析
        4.2.8 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节能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5.1 结论
    5.2 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环境风险防范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2 环境风险防范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环境风险概念界定
        2.1.1 风险概念
        2.1.2 环境风险概念(定义与特征)
    2.2 环境风险防范(定义)
3 环境风险防范原则与我国立法实践述评
    3.1 环境风险防范原则
        3.1.1 环境风险防范原则概念
        3.1.2 环境风险防范原则与传统环境风险防止原则的区别
        3.1.3 环境风险防范原则法律价值
    3.2 我国环境风险防范原则立法现状及其评述
        3.2.1 环境风险防范原则相关制度——环境风险评价制度与环境风险预警预案制度
        3.2.2 其他涉及环境风险防范原则的法律与规范
4 域外环境风险防范原则立法实践及其借鉴
    4.1 国际环境风险防范原则立法现状
    4.2 国外环境风险防范原则立法现状
5 贯彻环境风险防范原则的制度设计
    5.1 举证责任主体的转变——由实施风险行为者来证明环境无害的证明机制
    5.2 环境风险评价审批制度
    5.3 环境风险信息公开机制
    5.4 环境风险补偿制度
    5.5 环境风险危害赔偿制度和风险责任保险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回顾与评述
        0.2.1 文献回顾
        0.2.2 简要评述
    0.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0.3.1 研究方法
        0.3.2 结构安排
    0.4 创新与不足
        0.4.1 可能的创新
        0.4.2 主要不足
1. 理论基础:矿产资源的经济分析
    1.1 矿产资源的市场与定价
        1.1.1 矿产资源的一般分析
        1.1.2 矿产资源的市场供求与市场结构
        1.1.3 矿产资源的定价
    1.2 矿产资源优化配置:代际、代内外部性矫正
        1.2.1 矿产资源静态配置分析
        1.2.2 矿产资源动态配置分析
    1.3 矿产资源优化配置:其它市场失灵矫正
        1.3.1 开采周期收益的调节:矿业周期利润均化
        1.3.2 非正常收益的调节:弱化非努力收益
    1.4 矿产资源优化配置:产权制度前提
        1.4.1 探矿权
        1.4.2 采矿权
2. 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运行机制
    2.1 矿产资源税费的课征机制
        2.1.1 矿产资源税费的相关利益主体
        2.1.2 矿产资源税费的课征机理
    2.2 矿产资源税费的效应机制
        2.2.1 矿产资源税费微观经济效应
        2.2.2 矿产资源税费宏观经济效应
3. 中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变迁分析
    3.1 中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历史演变
        3.1.1 新中国成立前矿产资源税费
        3.1.2 新中国成立后矿产资源税费
    3.2 中国现行矿产资源税费体系的基本格局
        3.2.1 资源补偿费
        3.2.2 矿区使用费
        3.2.3 资源税
        3.2.4 矿业权费
        3.2.5 特别收益金
    3.3 中国现行矿产资源税费体系问题剖析
        3.3.1 现行矿产资源税费体系的问题
        3.3.2 现行矿产资源各税费的问题
4. 中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总体安排
    4.1 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4.1.1 国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基本情况
        4.1.2 代表性国家(地区)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
        4.1.3 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4.2 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安排的基本思路
        4.2.1 矿产资源税费体系安排的基本原则
        4.2.2 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实施方案
        4.2.3 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实施步骤
5. 中国矿产资源税费子系统制度安排
    5.1 权利金制度的再造
        5.1.1 权利金的课征依据
        5.1.2 权利金的国际借鉴
        5.1.3 权利金制度体系的安排
    5.2 收益调节基金的设计
        5.2.1 收益调节基金的设计依据
        5.2.2 收益调节基金的国际借鉴
        5.2.3 收益调节基金的制度安排
    5.3 矿产资源环境税的构建
        5.3.1 矿产资源环境税的构建思路
        5.3.2 矿产资源环境税的国际借鉴
        5.3.3 矿产资源环境税制的安排
    5.4 特别收益金的重塑
        5.4.1 特别收益金的征收依据
        5.4.2 特别收益金的国际借鉴
        5.4.3 特别收益金制度的安排
    5.5 矿业权费的规范
        5.5.1 矿业权费的征收依据
        5.5.2 矿业权费的国际借鉴
        5.5.3 矿业权费的制度安排
6. 中国矿业税费制度改革的推进与协调
    6.1 行业视角:矿业税费改革的推进
        6.1.1 矿业税费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6.1.2 中国矿业税费现状的总体分析
        6.1.3 矿产资源开采增值税的完善
        6.1.4 矿产资源开采所得税的完善
        6.1.5 关税的完善
    6.2 体制视角:矿业税费改革的协调
        6.2.1 矿业体制的历史与现状
        6.2.2 矿业体制的改革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外文部分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新疆农业结构调整及其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综述
        2、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综述
        3、本人对前人研究的评价
    (三) 相关概念说明
        1、农业
        2、农业结构
        3、农业结构调整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路径
二、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综合测度研究
    (一) 研究地区概况
    (二)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结构调整分析
        1、农业外部结构的变化
        2、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1) 广义农业结构的调整
        (2)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3) 粮食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三) 新疆农业结构调整幅度的定量测度
        1、农、林、牧、渔产值结构变动幅度的测量
        2、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幅度的测量
三、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实证研究
    (一) 经济计量方法及理论模型
    (二) 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分析
        1、对经济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2、对经济时间序列的协整检验
        3、对经济时间序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四、新疆与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比分析
    (一) 全国同期农业结构调整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1、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2、全国同期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分析
    (二) 新疆与全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异同
    (三) 新疆与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异同的原因分析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1、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2、新疆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二)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建议
        1、完善农业市场体系
        2、立足于本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效益型特色农业
        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
        4、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5、政府合理规划,加强指导,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6、加速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六、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9)我国家庭体系磷素流动及其环境效应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进展
        1.2.2 物质流分析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意义
    1.4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2.1 分析方法
        2.1.1 物质流分析法
        2.1.2 模型分析法
        2.1.3 文献资料分析法
        2.1.4 调查法
        2.1.5 统计分析法
    2.2 数据的获取
    2.3 计算方法
        2.3.1 家庭磷素流动模型建立
        2.3.2 家庭磷素流动模型参数确定
        2.3.3 农田磷素平衡计算参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城镇家庭体系磷素流动及其环境效应分析
        3.1.1 城镇家庭摄入磷素来源的变化
        3.1.2 城镇家庭磷素输入输出量的变化
        3.1.3 城镇家庭排入水体磷素数量的变化
        3.1.4 城镇家庭磷素还田量的变化
        3.1.5 不同年份磷素循环利用率的变化
        3.1.6 城镇化对家庭磷素流动的影响
    3.2 农村家庭体系磷素流动及其环境效应分析
        3.2.1 农村家庭摄入磷素来源的变化
        3.2.2 农村家庭磷素输入输出量的变化
        3.2.3 农村家庭排入水体磷素数量的变化
        3.2.4 农村家庭磷素还田量的变化
        3.2.5 不同年份磷素循环利用率的变化
        3.2.6 磷素流动变化对水体的影响
    3.3 未来磷素流动情景预测
        3.3.1 进入家庭磷素数量
        3.3.2 进入水体磷素数量
        3.3.3 还田磷素数量
        3.3.4 磷素循环利用率
    3.4 城镇化对我国不同年代农田磷素循环的影响
    3.5 城镇化对北京地区农田磷素循环的影响
        3.5.1 不同年代市区农田磷素循环
        3.5.2 不同年代近郊农田磷素循环
        3.5.3 不同年代远郊农田磷素循环
        3.5.4 市区、近郊、远郊农田养分循环的区别
4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10)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论文结构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资料来源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2.1.1 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历程
        2.1.2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2.1.3 生态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2.2 国内外土地整理生态问题研究现状
        2.2.1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风险
        2.2.2 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研究实例
    2.3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2.3.1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2.3.2 土地整理生态问题及评价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2.3.3 综合述评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生态学理论
    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3.3 可持续利用理论
    3.4 复杂系统理论
    3.5 区域差异理论
    3.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第4章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概念与原理
    4.1 土地整理的内涵、特征
        4.1.1 土地整理的内涵
        4.1.2 土地整理的目的与特征
    4.2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相关概念
        4.2.1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概念及其特点
        4.2.2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风险管理概念
        4.2.3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过程中的相关概念
    4.3 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景观生态学分析
        4.3.1 土地整理干扰的景观动力学原理和过程
        4.3.2 土地整理干扰引起的景观生态效应
    4.4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基本原理
        4.4.1 评价的基本假定
        4.4.2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论
        4.4.3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基本原则
    4.5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分类
    4.6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框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程序
    5.1 问题描述与形成
    5.2 受体分析与生态终点的选取
    5.3 风险源分析
        5.3.1 土地平整
        5.3.2 植被破坏
        5.3.3 沟渠路建设与零星地归并
        5.3.4 作物种植与客土填充
    5.4 概念模型与分析计划
    5.5 暴露—危害分析
    5.6 风险表征
    5.7 不确定性分析
    5.8 风险管理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
    6.1 综合指标评价模型
        6.1.1 模型基础
        6.1.2 综合指标评价简化模型
        6.1.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6.1.4 评价数学模型与方法
    6.2 相对风险模型(RRM模型)
        6.2.1 模型提出
        6.2.2 评价假设与基本公式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研究一:土地整理项目生态风险评价
    7.1 研究区域界定与概况
        7.1.1 研究区界定
        7.1.2 研究区域背景
        7.1.3 研究区景观结构
        7.1.4 沿海滩涂土地开发模式
    7.2 问题描述与形成
    7.3 受体分析与评价终点的选取
    7.4 风险源分析
    7.5 概念模型与暴露和危害分析
    7.6 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7.6.1 风险小区的划分
        7.6.2 风险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7.6.3 多方法综合评价
        7.6.4 定性分析推理
        7.6.5 评价结果评述
    7.7 不确定性分析
    7.8 风险区描述与风险管理
    7.9 本章小结
第8章 实证研究二:区域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
    8.1 研究区域界定与概况
    8.2 生态终点选择
    8.3 风险源分析
    8.4 概念模型
    8.5 暴露与危害分析
    8.6 风险表征
    8.7 不确定性分析
    8.8 风险管理
    8.9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本文结论
        9.1.1 关于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原理与理论框架
        9.1.2 关于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程序
        9.1.3 关于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四、《四川环境》2002年第21卷第1~4期(总第81~84期)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 张军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2]天津石化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与机制研究[D]. 王庆山. 天津理工大学, 2013(12)
  • [3]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基于唐山的理论与实践[D]. 沈瑾. 天津大学, 2011(06)
  • [4]鄱阳湖区耕化与生态环境变迁(1840-2010)[D]. 曾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11(06)
  • [5]北方农村民居全生命周期能耗分析[D]. 杨勇. 河北大学, 2011(11)
  • [6]环境风险防范原则研究[D]. 李璞琼. 浙江大学, 2011(04)
  • [7]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研究[D]. 马长海.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8]新疆农业结构调整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 周慧. 新疆大学, 2008(02)
  • [9]我国家庭体系磷素流动及其环境效应影响研究[D]. 路光.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10]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 付光辉.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四川环境》,卷。 21、2002年第1-4位(共81-84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