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汉代彩陶纹饰鉴赏

新乡汉代彩陶纹饰鉴赏

一、新乡汉代彩绘陶器纹饰赏析(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朴真浩[2](2020)在《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夏家店下层文化以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遗址的发现、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依据类型学研究和碳十四侧年数据,其年代为BC2000BC1400年,大体相当于夏到早商时期。在本研究第二章中已分析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等级,依据聚落的面积大体分为7个等级,以其为基础再结合遗址分布情况又分为6个规模不同的社会组织单元:第一等级聚落为特大型中心聚落,第二等级聚落为大型中心聚落,第三等级聚落为中型中心聚落、第四等级聚落为小型中心聚落,第五、六等级聚落为大型周边聚落,第七等级聚落为小型周边聚落。从这些聚落分布看,基本上低等级聚落围绕着高等级聚落分布。这种聚落分布形态明确体现了社会结构上的层次。相比于辽西地区铁器时代之前的其他考古学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口的剧增,而人口的剧增导致聚落数量也呈快速增长之势。在已确认的5262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中,低等级聚落数量偏多,高等级聚落数量较少,呈现出金字塔式结构。其中第五、六、七等级聚落分布最为广泛,受地形的限制比较少。这些低等级聚落是整个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内的基础,同时,又围绕着高等级聚落呈向心分布状。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剩余生产的增多,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也变化发展。对剩余产品分配问题出现,聚落之间形成了竞争关系,结果出现控制社会矛盾的统治者或权力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是复杂化社会的必需条件。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夏家店下层文化在聚落和墓葬等方面都具有明确的等级与地位差别,且存在着不同的劳动分工,甚至女性和男性的社会地位有别。其社会的权力者控制居民,分配剩余产品,各个区域的权力者之间具有某种纽带,使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成为具有垂直的层级区别的组织体系。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在继承当地的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再融合石砌建筑物、三足陶器等外来文化因素,形成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这些过程中外来因素的作用比较大,夏家店下层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因素,促进了本地区文化的发展,结果新传入的文化因素比较容易传播到整个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内。对夏家店下层文化国家形成问题看,虽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范围内尚未发掘出具有多样的功能区的大城市,但城址分布非常紧密,成为一个具有系统网络的聚落群体。如果具有不同功能区的不同聚落,它们互相紧密地交流、交换、沟通的话,便能发挥跟一个大城市接近的作用。当时为建设大规模的石城或土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的建设工程,只在存在强制性威权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形式接近的建筑物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区比较广泛的出现,表明具有强制性的威权对各地施加了影响。这些劳动力与大甸子墓地中发现的仿制货贝一样,该文化社会已存在着原始税制的间接证据。可以说已具备了形成早期国家阶段的基本条件。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在辽西地区传统的文化因素基础上,吸收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因素而融合发展起来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在东北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中,夏家店文化不仅是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而且也是发展水平最高的一支。夏家店下层文化在东北地区早期青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突出的引领作用,中原地区和医巫闾山以东地区曾受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强烈影响。

王婉婉[3](2020)在《郑州地区汉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统一、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繁荣的重要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墓葬作为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选取两汉时期具有重要地位的郑州地区为研究范围,以该时期墓葬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汉代墓葬作综合分析。全文共分五个章节来进行阐述:第一章绪论。首先,对选题缘由和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对研究对象及其时空范围进行界定;再次,对郑州地区发掘并发表的汉墓进行梳理,并回顾前人研究现状,梳理学术史研究;最后介绍研究方法。第二章郑州地区汉墓的类型学研究与分期研究。首先,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进行型式上的划分;其次,对郑州地区汉墓分期研究,共分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新莽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期、东汉晚期等六期;最后,在类型学研究和分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作量化分析,展现各类遗存的发展演变趋势,归纳时代特征。第三章郑州地区汉墓文化因素分析。首先,探讨郑州地区汉墓中的各文化因素构成,从汉之前各国遗留文化因素和汉建立后主体文化因素来分析;其次对郑州汉墓中包含的文化因素进行动态分析。第四章郑州地区汉墓等级讨论。以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特征入手,结合学者研究成果,参考汉代官佚舆服文献,按照时代,分两节进行阐述。首先,将郑州地区西汉墓葬分为三类,对墓主人身份作合理推测:第一等级大致相当于中下层官吏;第二等级大致相当于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中小地主;第三等级相当于庶民。其次,在东汉时期,郑州地区汉墓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对应郡太守或二千石官吏墓;第二类推测为县令或相仿等级豪强地主墓;第三类推测为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中小地主墓;第四类推测为庶民墓。第五章郑州地区汉墓墓内祭祀探讨。首先,讨论墓内祭祀位置,主要分布在甬道、墓室前室、棺前、墓室后室。其次,从祭祀陈设用具、祭祀品类别两方面来分析墓内祭祀设施具有等级性的特点。第六章结语。

卢成敢[4](2019)在《渤海遗存的分区研究》文中认为渤海国存于公元698926年,疆域涵盖今中国东北、朝鲜半岛东北部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统治集团以粟末靺鞨族群为主,历经十一世十五王。渤海政权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学习唐王朝,与中原政权存在册封、朝贡的关系,中原史书誉称其为“海东盛国”,在东北亚历史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全文共分为5章,具体如下。第1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渤海社会的发展状况,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时空范围问题。发现简史部分概述了五类遗存中的关键性遗址,并对研究现状予以回顾、分析,该命题的学术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此为本文得以撰写的直接原因。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第2章为基础材料的梳理。渤海遗存的确认多数是依据考古调查,但考古调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加之调查者自身的学术素养不一,导致部分遗存同高句丽、靺鞨或辽金时期的遗存相混淆。本文以渤海典型的遗物、遗迹作为考察标准,同时参考其它因素,对八个自然地理区域内城址、墓葬、旷野型建筑址、寺庙址与村落址等五类“渤海遗存”进行了逐一辨识。将辨识后的遗存分为可确定时代、不可确定时代与可排除的三组。其中,可确定时代的渤海遗存约占总数的一半,后文研究均以之为基础。第3章为渤海遗存的文化分区研究。对前述自然地理区域内的典型渤海遗存进行分析,基于区域遗存所显示的文化面貌与特征,最终将渤海全境划分为四个文化区。Ⅰ区图们江流域流域的考古遗存,在总体上呈现出较强的唐文化与高句丽文化因素,靺鞨文化因素较弱,唐文化渗透到渤海社会的上层与中层。Ⅱ区是以敦化盆地为核心的牡丹江上游地区,该区遗存在总体上是以高句丽、靺鞨文化因素为主,唐文化因素较前二者为弱。Ⅲ区为牡丹江下游、绥芬河流域、第二松花江上游部分地区及中下游、俄罗斯滨海边疆中东部区域,其遗存在总体上表现出非常显着的靺鞨文化因素,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较小。Ⅳ区为第二松花江上游部分地区、鸭绿江流域与朝鲜东海岸一带,其遗存在总体上显现出非常明显的高句丽文化因素。第4章为渤海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划分,以及分区之下的都城、五京与政治体制研究。基于农业生产、政治中心、军事防御、交通联系、社会文化等几项要素,将图们江流域与牡丹江流域(以宁安盆地为核心)划作渤海的核心区,其余区域则划为边缘区。重新界定了西古城与八连城的性质,前者在早期曾发挥渤海政权都城的职能,中后期成为陪都,八连城则一直承担陪都的职能。鉴于两座城址为陪都的定性,以及城内尚未发现衙署设施的迹象,推断西古城与八连城极有可能与传统学术观点所认为的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并无关涉,显德府与龙原府的治所应另寻他处。关于渤海五京制度的设置,在大言义时期已开始出现,最迟在大彝震时期已完全确立。渤海的“京”与“都”并不能够等同,二者处于两个不同的维度。五京具有“点”与“面”的象征集合意义,但并不具备真正的行政管辖权力。五京制度的作用应与分域而治、政治格局重心及交通道等三个因素相关。关于渤海的政治结构考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主要是以中央、地方两个层面的政治制度完善为标志。同时,探讨了渤海不同核心—边缘分区之下的政治体制整合情况,北部的黑水靺鞨部落应为羁縻式控制,南部区域则为直接统治,渤海政权属于二元性体制。第5章为结语,对本文前述各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

裴世东[5](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指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汪笑楠[6](2019)在《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楚国日用漆器设计是楚人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器用,其不仅呈现出楚人的日用之道,展示出楚人的创造精神和早期工匠对于漆器设计无限可能性的探寻,亦全面的反映了楚地域在历史知识、民俗风尚、社会生活、文化传统上的独特性。作为中国漆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楚国日用漆器设计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漆器设计的基本走势,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楚国日用漆器的设计学研究,不仅是楚漆器设计史研究内容拓展和深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代楚式漆器设计发展的理论需要,其既有益于积极拨正模糊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现象的当代楚式漆器设计发展,也有益于恢复传统创造与当代生活的活泼关系。本文立足于楚国原初社会情境,以设计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以定性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结合的方式,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以设计的四重重要属性——“实用性”、“适用性”、“审美性”、“伦理性”为递进脉络,渐次深入的推进对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研究,力图从中探寻其与楚人以及楚人的生活方式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与楚先民所创造的文化事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建立起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综合形象,揭示出动态历史进程中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表现、存在及意义,进而为复兴楚漆器,发展当代日用漆器设计提供一种实践典范与理论参照。楚国日用漆器设计是从历史的洪流中浮现出来的经典造物,它离不开特定时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楚国社会的自然地理、文化传统、经济形态、政治环境等都有与日用漆器设计相互作用的长期经历,各项外部条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对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诞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楚人日常生活用品,日用漆器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社会接纳度,其品系繁多,覆盖至楚人衣、食、居、行的方方面面,其以实用为本,充分满足了各阶层、各身份人士日常生活的物用需求。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形态塑造以楚人生活方式和楚风楚俗为基础,其材工相宜,荷载与受力方式合理;其人器适合,较好的处理了器具尺度与身体尺度的适应关系,渐进性地满足了因人而异的物用需求,呈现出以适用性原则为主导的发展倾向。实用与审美在楚国日用漆器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其丰富的审美表现中,我们可以窥见楚人精神的丰富性,一方面,日用漆器呈现出浪漫与自由的审美特征,表达出楚人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日用漆器呈现出自然与亲切的特征,表达出楚人对社会生活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形成了独具楚式特色的集体性审美共识,其形态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暗合了黄金比例、等比数列等数理关系,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量度上的美感,具有“数”之美的内涵。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寓善于器,其通过文字叙述、色彩规定、艺术图像象征、塑造伦理情境等手段和方法,在本体中融入了“崇孝”、“正义”、“生态”等以“德善”为核心的伦理意识,其以器养德,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参与到社会体系,影响着楚人的道德感、责任感以及对善恶的判断能力,又以器循礼,良好的规范和处理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和谐关系。伦理意识在日用漆器中的融入与展现体现出楚人对于器用之善的追求,凸显了楚民族高洁深远的精神世界。综上所述,楚国日用漆器是在本域环境下立足于自身传统文化的器具设计,其以理性为主导,借用艺术形态与装饰表达出了楚人对天地、生命的超理性认识。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造物智慧集中体现为“用”——“美”——“善”,其不仅充分满足了楚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人伦需要和道德需要,同时传达出楚人造物制器“致用”的内在本质、“至美”的审美追求和“至善”的设计品格,它寓于日用常行之中,又超越于日用常行之上,不仅在楚人的生活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也成就了楚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

刘俊艳[7](2019)在《“TLV”图像的发展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TLV”图像,即在平面四方八极位置上,规律分布四组“T”、“L”、“V”形符号的图案布局,是战国秦汉之际普遍出现在四类材料之上的图案,包括六博、博局镜、《博局占》简牍和压胜钱。透过对各类材料的分别梳理,探索出六博博局上的“TLV”图像布局共四类,其布局经历了战国中晚期前后从无“T”纹到拥有完整的“TLV”图像、秦代前后从带有“一”到“一”字型纹消失的演变。图像布局中的辅助纹饰则由无到有、简繁共存。博局镜上的“TLV”图像自诞生以来,一直存在完整和简易“TLV”图像两种形态,其辅助纹样从西汉早期以蟠螭、草叶纹为主,到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镜型和数量增多,四神出现和大盛,再到东汉中晚期以少量几何纹为主,东汉之后以极少数简式和变形博局镜型为主。《博局占》占图上“TLV”图像为内外方对角线上有线条相连的形制,仅见于西汉。博局纹压胜钱纹样变化的阶段特征不明显,其“TLV”图像布局最显着的特征在于多见“V”纹两条边与内方四边连成一线,为“TLV”图像被借鉴至压胜钱上的独创,多伴有吉语类铭文和星云纹。结合文献记载发现,应用材料的多样性赋予“TLV”图像多重现实作用和墓葬功能。“TLV”图像的出现和发展与神仙思想的逐步成熟亦步亦趋,其鼎盛与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谶纬学说、天圆地方宇宙观等社会主流思潮紧密相关。该图像更是帝国文明统治下的社会治理目标(公平),行为准则(规矩)的物化表现,对该图像的研究将为探索古人所思所想所为提供新的视角和补充。

史晚晴[8](2019)在《三晋两周地区东周铜镜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东周时期三晋两周地区的铜镜,以考古发掘材料为基础,以部分传世材料为参考辅助。本文对出土铜镜进行了考古类型学研究,依据主题纹饰及工艺等分为七类,分别为:素镜类、纯地纹镜类、花叶纹镜类、山字纹镜类、禽兽纹镜类、蟠螭纹镜类、特种工艺镜类。通过类型学研究,以分析出土铜镜的纹饰、钮式、钮座、镜缘等变化为主,结合该区墓葬和典型器物,将本区出土铜镜的发展演变过程分为四期,分别为:春秋早中期、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战国中晚期及战国末期,并总结了各期特征。此外,以排列对比侧视图等方式,探讨了铜镜钮式、尺寸、镜缘等与分期相关的问题。据以上对出土铜镜的研究,可归纳出本区铜镜的纹饰风格,结合部分传世铜镜,从而总结出本区铜镜的风格特征:双圈式、双圈环绕式或三圈式布局;主纹多仿自本区青铜器的纹饰,有时作独特的顶视形象布置;几何纹等辅纹常以独特的填纹装饰法填于主纹内装饰;构图相对疏朗,多高浮雕、双粗线条,风格写实;铸制优良,工艺精绝,见有多种特种工艺,如彩绘、透雕、包贴、镶嵌等。此外,以镜范、镜模等相关遗存研究铜镜的常规工艺;分别从彩绘、包贴、镶嵌、透雕等四类工艺入手研究铜镜的特种工艺。最后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解析了本区铜镜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从铜镜的视角,探讨本区与其他区的文化交流,并找出本区铜镜的文化渊源。依目前所据材料,第一期周文化因素显着;第二期晋文化因素显着,融合仿商、周、北方系文化因素;第三期多个文化因素互相融合,见有仿商、周、北方系、晋、楚、秦及地中海文化等文化因素;第四期秦文化因素显着。在第二、三期,即本区铜镜的发展期和鼎盛期,晋文化因素最为显着,为本区铜镜的主体,确立了本区铜镜的基调。

陈康[9](2019)在《周代卫国考古学文化研究 ——以卫地遗址和墓葬为中心》文中提出卫国于西周初年始封,至秦代而亡,卫国的兴衰几乎是周王朝的兴衰的一个缩影。卫国的疆域在康叔时仅在今安阳一带,到康伯在位时,卫国向南已扩张至今新乡附近。卫国初都“康丘”应在今安阳殷墟周边地区,而“淇卫”应在辛村墓地周边的淇河沿岸,且“淇卫”和朝歌城并无关系。卫国自康叔时由“康丘”迁往“淇卫”,至卫懿公东迁前,一直以“淇卫”为都,卫国之所以称“卫”也即源于此。帝丘作为卫国唯一一个经过考古发掘的都城,在春秋中期卫国迁都于此即已修筑大城城墙,并在战国中期进行了加固。至春秋中期,狄人不断入侵,卫人对原西周至春秋早中期的统治中心地区即今鹤壁、安阳、新乡一带的控制力应大为减弱。至春秋晚期,随着三晋的崛起,卫国成为其附庸。到了战国晚期,卫国统辖范围只剩濮阳一地,其所辖城邑可能仅有帝丘城及其临近的戚城、铁丘、咸等。根据典型陶器的类型学分析,并结合层位关系,可将卫地周代遗存分为九期。各期年代分别为西周早、中、晚、春秋早、中、晚、战国早、中、晚,初步建立了卫地周代分期年代体系。卫地周代遗存出土日用陶器的文化因素分为主要文化因素和次要文化因素。其主要文化因素包括商文化因素、周文化因素及本地创新文化因素,次要文化因素包括李家崖文化因素、东夷文化因素等。辛村墓地作为西周至春秋早期卫国的公室墓地,埋葬有康叔至惠公之间的卫国国君、夫人等高等级墓葬。辛村墓地可分为三期,年代分别为西周早、中及春秋早期。辛村大墓M21墓主为卫康叔,M1、M6为卫康伯及其夫人之墓,车马坑M25应为卫考伯祔葬的车马坑,M42墓主为卫嗣伯的可能性较大,M2墓主当为卫嗣伯以后至卫厘侯之间的某位卫君,而M17、M5为卫庄公及其夫人,M24墓主为卫桓公。从辛村墓地的布局来看,每位国君均有其茔域,整个墓区尤其是西周时期以卫康叔之墓M1为中心,符合《周礼·春官·冢人》的记载,且具有昭穆制度的意味。西周早期到春秋早期,卫君茔域陪葬宗族成员墓葬数量由多变少,最后基本不再陪葬,国君及其夫人的墓葬与宗族成员墓葬逐渐分离,反映了周代宗法制度的松弛及血缘关系逐渐弱化。通过对周代卫地各阶段考古学文化特征的分析,认为墓葬中A1和A2组存续时间及分布地地域也与卫国在该地区的统治时间及统治区域接近,A1和A2组墓葬可看做卫国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出了A2组墓葬出土的典型器物即本文划分的Ca、Cb、Cc型陶鬲为“卫式鬲”的观点。“卫式鬲”综合了商文化因素盘口、饰戳印纹及周文化因素平裆、柱足高领等特色形成了高领、高裆的风格,是卫国考古学文化的典型和代表性器物。在西周早中期,卫国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今鹤壁地区及今安阳地区,遗址方面,其文化因素主要有商、周两种文化因素构成,其文化特征表现出强烈的二元结构。墓葬方面,既含有明显的商、周文化因素二元结构,又含有二者融合产生的本地文化因素。到了西周晚期,卫国考古学文化已扩张至新乡辉县及焦作温县一带,突出表现在卫式鬲在当地的发现。到了春秋早期,A1组和A2组墓葬以周文化因素及本地创新文化因素为主,表明卫国考古学文化在卫地已经确立。春秋晚期偏早阶段,卫国考古学文化开始衰落,表现在日用陶器组合仅剩A1组,三晋文化因素在该地区开始出现。春秋晚期偏晚阶段,卫国考古学文化基本退出新乡、鹤壁等地区,仅在今安阳地区的C2组墓葬中有所残余。到了战国时期,卫国考古学文化因素在卫地仍然有少量留存,应为卫国遗民的考古学文化。卫国考古学文化由商、周两周两种因素及二者融合形成的本地创新文化因素的构成,这一特征与西周时期卫地以殷遗民为主且封卫时周王授与卫国殷民、卫国统治者采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的统治策略相关。东周时期,卫国墓葬中陶器朴素原始的作风应与文献记载的“文质之辨”有关,是卫国严格遵守周礼的又一个反映。卫国考古学文化的形成、发展、扩张及衰落与卫国政治历史演进密切相关。卫国考古学文化在卫地的衰落虽然与狄灭卫这一事件直接相关,但其根源却是卫文公改革的不彻底性及卫国严守“周礼”相关。同时,也应看到卫国考古学文化的遵循周礼的传统是孔子长期在卫及秦、西汉以卫为周文化正统的根本原因。

周敏[10](2019)在《汉代铁器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两汉铁器遗存和出土物的日渐丰富,如何在汉代器物工艺和时代文化语境中认识其类型、制度、主体与艺术价值,是一个亟待开展的课题。为此,必须打破汉代铁器工具价值的惯有思维,在两汉社会文化情境中,讨论它对“铁器时代”两汉时段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价值。汉代政府将铁视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政治稳定的关键,故两汉铁器艺术,在战国、秦代的基础上,得到国家层面自觉的制度化推进。工艺技术上,铁矿开采、冶炼技术、加工工艺,尤其是炼钢技术的突破,促动了整个冶铁工业的变革;器物功能上,铁器加工的简便、高效与精巧化,使得农业、手工业器具,以及生活用具、兵器、其他装饰性器物应运而生,不仅满足汉代广大平民阶层生产与生活之需,也是地主贵胄阶层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器物类型,一些器物还在社会礼仪与祭祀活动中展现精神功能;生产主体上,两汉铁器遵循先秦以来“百工造物”的传统,依赖充列铁官机构中的员吏和生产一线的卒、徒、工匠;管理制度上,两汉着力推行官营模式,紧缩私营,又将其纳入中枢和地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专职铁官予以监管,保障了铁的开采、冶炼和器物加工的规模与效率;造型审美上,两汉铁器以其内含简括的形式美感与朴素自然的风格趋向,反映两汉百姓对美的质朴追求,体现工匠功能优先与形式充足的造物意识,蕴含人器以和的造物观念;工具价值上,铁器带来技术性革命,它提升了陶瓷工艺、汉代石刻、木雕、玉雕、砖瓦将作等工艺的效率,开拓了造型艺术材料提取、工艺加工和审美表现的能力,促生汉代艺术的多样风格。论文把技术背景、器物类型、管理制度、创作主体、审美与文化、价值影响看作阐释汉代铁器艺术的六个维度,认为只有从单个铁器,走向器物的综合应用,只有透过静态实物,观察器物的生产与使用,体察背后人的思想、观念与环境,才能相对客观地认识到,汉代铁器艺术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它面向汉代社会的大多数,在实用、简便的日常生产与消耗中,促成汉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发展,因此,它理应被视为汉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二、新乡汉代彩绘陶器纹饰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乡汉代彩绘陶器纹饰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辽西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二、辽西地区古环境特征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研究概况
        一、发现与命名
        二、分期与年代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分布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三节 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四节 教来河中游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教来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教来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五节 大凌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大凌河上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大凌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四、大凌河上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五、大凌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六节 孟克河中游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孟克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孟克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七节 柳河上游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柳河上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柳河上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八节 小结
        一、聚落分布与选址特征
        二、聚落等级划分与相互关系
第三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典型聚落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大甸子遗址与墓地
        一、发现与发掘
        二、房址
        三、灰坑
        四、夯土墙
        五、墓地
    第三节 二道井子遗址与墓地
        一、发现与发掘
        二、环壕与城墙
        三、院落与房址
        四、窖穴及灰坑
        五、墓地
        六、陶窑
    第四节 康家屯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及附属设施
        三、房址
        四、石筑穴
        五、石函
    第五节 丰下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房址
        三、墓葬
    第六节 三座店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
        三、院落
        四、房址
        五、窖穴及灰坑
    第七节 上机房营子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
        三、房址
        四、窖穴及灰坑
        五、陶窑
        六、双重石圆圈
    第八节 城子山遗址
    第九节 其他遗址
        一、西梁遗址
        二、大山前第一地点
        三、大山前第四地点
        四、东八家石城
        五、药王庙遗址
        六、点将台遗址
        七、蜘蛛山遗址
        八、四分地东山咀遗址
        九、红山石城
        十、宁城三座店遗址
        十一、喀喇沁河东遗址
        十二、水泉遗址
        十三、牛河梁地十六地点(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
        十四、萧杖子遗址
        十五、平顶山遗址
        十六、界力花遗址
        十七、向阳岭遗址
        十八、西大川遗址
        十九、代海遗址
        二十、马圈子遗址
        二十一、望宝山遗址
        二十二、西大砬子遗址
        二十三、大马口子南山遗址
        二十四、台山遗址
        二十五、盖子顶遗址
        二十六、上河首遗址
        二十七、朝阳热电厂遗址
        二十八、罗锅地遗址
        二十九、西灰同遗址
        三十、东水泉遗址
        三十一、西小山遗址
        三十二、下三家遗址
        三十三、卧龙山遗址
        三十四、水手营子墓葬
        三十五、胡金稿遗址
        三十六、小东沟遗址
    第十节 小结
        一、聚落的营建、使用及废弃
        二、聚落内部结构与布局特征
        三、聚落类型与功能划分
        四、不同功能聚落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经济形态研究
    第一节 农业经济
        一、植物考古证据
        二、农业生产工具
        三、农业生产方式与经济形态
    第二节 家畜饲养业
        一、动物遗存分析
        二、稳定同位素证据
        三、家畜饲养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狩猎采集经济
        一、动植物遗存考古证据
        二、狩猎采集工具
        三、狩猎采集经济传统的继承及意义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形态研究
    第一节 社会组织形式
        一、社会等级与社会分层
        二、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化
    第二节 社会关系
        一、内部社会关系
        二、对外社会关系
    第三节 祭祀与宗教信仰
        一、卜骨的发现与占卜术
        二、祭祀活动与社会背景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
        一、聚落方面
        二、经济方面
        三、社会方面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在中国青铜文化体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3)郑州地区汉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郑州地区汉墓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
        一 郑州地区汉代墓葬的考古发现
        二 郑州地区汉代墓葬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郑州地区汉墓的类型学研究与分期研究
    第一节 墓葬形制的类型学分析
    第二节 随葬器物的类型学分析
        一 鼎
        二 盒
        三 陶壶
        四 罐
        五 瓮
        六 仓
        八 井
        九 樽
        十 圈厕
        十一 奁
    第三节 郑州汉墓与随葬器物的分期及演变特点
        一 郑州地区汉墓与随葬器物分期研究
        二 郑州地区汉墓与随葬器物特征
第三章 郑州地区汉墓文化因素分析
    第一节 郑州汉墓文化因素分析
        一 汉之前各国遗留文化因素
        二 汉建立后主体文化因素
    第二节 文化因素历时性变化观察
第四章 郑州地区汉代墓葬等级讨论
    第一节 西汉墓葬等级与墓主人身份
    第二节 东汉(新莽)墓葬等级与墓主人身份
第五章 郑州地区汉墓墓内祭祀探讨
    第一节 墓内祭祀位置
    第二节 墓内祭祀设施的等级性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附表
个人简历
致谢

(4)渤海遗存的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1.2 发现简史与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第2章 渤海遗存的分布与分类
    2.1 Ⅰ区图们江流域分布区
        2.1.1 城址
        2.1.2 墓葬
        2.1.3 旷野型建筑址
        2.1.4 寺庙址
        2.1.5 村落址
    2.2 Ⅱ区牡丹江流域分布区
        2.2.1 城址
        2.2.2 墓葬
        2.2.3 旷野型建筑址
        2.2.4 寺庙址
        2.2.5 村落址
    2.3 Ⅲ区鸭绿江流域分布区
        2.3.1 城址
        2.3.2 墓葬
        2.3.3 旷野型建筑址
        2.3.4 寺庙址
        2.3.5 村落址
    2.4 Ⅳ区第二松花江流域分布区
        2.4.1 城址
        2.4.2 墓葬
        2.4.3 旷野型建筑址
        2.4.4 寺庙址
        2.4.5 村落址
    2.5 Ⅴ区辽河流域分布区
        2.5.1 城址
        2.5.2 墓葬
        2.5.3 旷野型建筑址
        2.5.4 寺庙址
        2.5.5 村落址
    2.6 Ⅵ区绥芬河流域分布区
        2.6.1 城址
        2.6.2 墓葬
        2.6.3 旷野型建筑址
        2.6.4 寺庙址
        2.6.5 村落址
    2.7 Ⅶ区朝鲜东海岸一带分布区
        2.7.1 城址
        2.7.2 墓葬
        2.7.3 旷野型建筑址
        2.7.4 寺庙址
        2.7.5 村落址
    2.8 Ⅷ区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东部分布区
        2.8.1 城址
        2.8.2 墓葬
        2.8.3 旷野型建筑址
        2.8.4 寺庙址
        2.8.5 村落址
第3章 渤海遗存的文化分区
    3.1 图们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1.1 和龙龙海墓区
        3.1.2 和龙河南屯墓葬
        3.1.3 和龙北大墓葬
        3.1.4 图们江流域的佛教遗存
    3.2 牡丹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2.1 六顶山墓葬
        3.2.2 永胜遗址
        3.2.3 细鳞河遗址
        3.2.4 虹鳟鱼场墓地
        3.2.5 三灵坟墓葬
    3.3 鸭绿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3.1 国内城、长白古城与河南屯城址
        3.3.2 民主村遗址
    3.4 第二松花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4.1 东清墓葬
        3.4.2 永安遗址
        3.4.3 大海猛遗址
        3.4.4 查里巴遗址
        3.4.5 老河深遗址
    3.5 绥芬河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5.1 小地营遗址
        3.5.2 契尔良基诺5 号墓地
    3.6 朝鲜东海岸一带渤海遗存的研究
        3.6.1 坪里墓葬
        3.6.2 弓心墓群
    3.7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东部渤海遗存的研究
        3.7.1 罗希诺墓地
        3.7.2 新戈尔杰耶夫斯科耶村落址
        3.7.3 科克沙罗夫卡-8 建筑址
    3.8 渤海各区域遗存特点及文化分区
        3.8.1 图们江流域遗存特点
        3.8.2 牡丹江流域遗存特点
        3.8.3 鸭绿江流域遗存特点
        3.8.4 第二松花江流域遗存特点
        3.8.5 绥芬河流域遗存特点
        3.8.6 朝鲜东海岸一带遗存特点
        3.8.7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东部遗存特点
        3.8.8 渤海遗存文化区的划分
第4章 渤海遗存的核心与边缘分区
    4.1 渤海核心区—边缘区的划分
        4.1.1 核心区—边缘区的自然因素考察
        4.1.2 核心区—边缘区的社会因素考察
        4.1.3 核心区—边缘区的划分结果
        4.1.4 渤海核心区的形成过程考察
    4.2 渤海的都城与五京制度
        4.2.1 历史地理学视角下的研究
        4.2.2 考古学视角下的研究
        4.2.3 渤海五京的设置
        4.2.4 渤海五京制度的内涵
        4.2.5 渤海五京制度的作用
    4.3 渤海的政治结构考察
        4.3.1 7世纪末至8 世纪50 年代末
        4.3.2 8世纪50 年代末至9 世纪30 年代
        4.3.3 9世纪30 年代至10 世纪前期
        4.3.4 核心与边缘分区下的政治体制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5)《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说明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相关概念的说明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2 研究路线与研究内容
        1.4.3 研究的方式与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
    2.1 楚立国以前日用漆器的设计积累
        2.1.1 楚立国以前日用漆器工艺
        2.1.2 楚立国以前日用漆器形态
    2.2 自然环境与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发展
        2.2.1 地理环境
        2.2.2 自然资源
    2.3 社会环境与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发展
        2.3.1 人才环境
        2.3.2 经济环境
        2.3.3 手工业管理环境
        2.3.4 政治环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品系及实用性
    3.1 衣之漆器
        3.1.1 漆衣与楚人的衣着习俗
        3.1.2 漆饰与楚人的配饰习俗
    3.2 食之漆器
        3.2.1 盛食类漆器与楚人的饮食习俗
        3.2.2 取食类漆器与楚人的取食方式
        3.2.3 储藏类漆器与楚人的食物贮存和食具收纳
    3.3 居之漆器
        3.3.1 楚人的起居习俗
        3.3.2 以漆席为中心的起居漆器
        3.3.3 居用漆制杂器
    3.4 行之漆器
        3.4.1 楚人的出行与楚地发达的水陆交通
        3.4.2 以车为主体的陆行漆器
        3.4.3 以舟为主体的水行漆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适用性
    4.1 楚国日用漆器工艺的合理性与规范化
        4.1.1 适宜的选材
        4.1.2 合理有序的制胎、髹漆与彩绘工艺
        4.1.3 稳固、灵活的结构设计——以便携式漆器结构设计为例
    4.2 楚国日用漆器的适用性设计与人体工学分析
        4.2.1 器具尺度与身体尺度的适应
        4.2.2 设计细部与操作活动的适应
        4.2.3 纹饰布局与视觉体验分析
    4.3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适用性走向
        4.3.1 礼器的减少与生活用器的增多
        4.3.2 一器多用至一器一用
        4.3.3 日用漆器的成套化、系列化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审美性
    5.1 基于感官的楚国日用漆器美感
        5.1.1 楚国日用漆器的材质与触觉美
        5.1.2 楚国日用漆器的色彩与视觉美
    5.2 楚人的审美心理与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审美表现
        5.2.1 炽热的生命情感:流动飞扬的线艺术
        5.2.2 执着的自由追求:形态上的浪漫化倾向
        5.2.3 淳朴的生活热爱:世俗百态的生动再现
        5.2.4 虔诚的巫术信仰:恢诡谲怪的巫风奇想
    5.3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形态塑造与美感构建
        5.3.1 用器与拟形的合二为一
        5.3.2 错落有致的布局形式——以漆酒具盒设计为例
        5.3.3 日用漆器形态构成的数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伦理性
    6.1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中伦理意识的构成
        6.1.1 尊长敬老的重孝意识
        6.1.2 惩恶扬善的正义意识
        6.1.3 趋利避害的尚吉意识
        6.1.4 欲不可纵的训诫意识
        6.1.5 天人和谐的生态意识
    6.2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中伦理意识的表达方式
        6.2.1 文字叙述
        6.2.2 色彩规定
        6.2.3 艺术图像象征
        6.2.4 伦理情境营造
    6.3 伦理化日用漆器设计的社会功能
        6.3.1 道德教化与价值认知
        6.3.2 文化认同与族群定位
        6.3.3 身份认同与器别尊卑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对当代楚式漆器设计发展的启示
    7.3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征引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附录A 楚国日用漆器品类汇总
附录B 楚墓出土日用漆器一览表

(7)“TLV”图像的发展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 本文研究的方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1.4.1 研究特色
        1.4.2 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二章 考古所见六博
    2.1 六博博局的考古发现
    2.2 六博博局的类型学分析
    2.3 六博博局的分期及其形制演变研究
    2.4 博局形制演变的原因分析
    2.5 文献中对“博”的记载
第三章 博局镜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3.1 博局镜的考古发现及类型分析
    3.2 博局镜的分期及其形制演变研究
第四章 《博局占》和压胜钱的考古发现及研究
    4.1 《博局占》的考古发现
    4.2 《博局占》的认识过程
    4.3 博局纹压胜钱的相关研究
第五章 “TLV”图像应用材料的综合研究
    5.1 完整“TLV”图像的孕育——先秦至战国中晚期
    5.2 “TLV”图像发展成熟——秦至西汉晚期
    5.3 “TLV”图像的全盛与衰微——新莽至东汉
    5.4 相关问题研究与再讨论
        5.4.1 论博局镜镜铭
        5.4.2 博局镜中的“天圆地方”宇宙观
第六章 “TLV”图像要素分析
    6.1 “TLV”图像要素概述
    6.2 天平、准和“胜”的相关发现与研究
    6.3 规、矩图像的发现与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三晋两周地区东周铜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时空范围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金石学时期:北宋至 19 世纪末
        二.考古学时期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晋两周地区出土铜镜的类型学研究
    第一节 发现概况
    第二节 类型学研究
        一.素镜类
        二.纯地纹镜类
        三.花叶纹镜类
        四.山字纹镜类
        五.禽兽纹镜类
        六.蟠螭纹镜类
        七.特种工艺镜类
第三章 三晋两周地区出土铜镜的分期研究
    第一节 分期研究
        一.第一期:春秋早中期
        二.第二期: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三.第三期:战国中晚期
        四.第四期:战国末期
    第二节 分期相关问题讨论
第四章 三晋两周地区铜镜的风格研究
    第一节 出土铜镜的纹饰研究
        一.几何纹类
        二.植物纹类
        三.动物纹类
    第二节 传世铜镜的对比分析
        一.传为洛阳金村战国墓所出铜镜
        二.传为洛阳及附近地区所出铜镜
        三.传为新乡地区所出铜镜
    第三节 风格总结
        一.布局
        二.主纹
        三.辅纹
        四.表现方式
        五.工艺
第五章 三晋两周地区铜镜的制作工艺研究
    第一节 常规工艺研究
    第二节 特种工艺研究
        一.彩绘工艺
        二.包贴工艺
        三.镶嵌工艺
        四.透雕工艺
第六章 三晋两周地区铜镜的文化因素分析
    第一节 仿商文化因素
    第二节 周文化因素
    第三节 晋文化因素
    第四节 北方系文化因素
    第五节 地中海文化因素
    第六节 楚文化因素
    第七节 秦文化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三晋两周地区铜镜统计总表
致谢

(9)周代卫国考古学文化研究 ——以卫地遗址和墓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畴
        一 研究对象
        二 时空范畴
    第三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 研究历史
        二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卫国都城与城邑
    第一节 西周时期卫国都城及其疆域
        一 康叔始封年代及始封地
        二 卫初都“康丘”地望及康叔时卫国疆域
        三 “淇卫”地望及其与朝歌城的关系
    第二节 东周时期卫国都城
        一 曹、楚丘
        二 帝丘
    第三节 一般城邑与东周卫国疆域
第二章 卫地周代遗址的分期
    第一节 考古发现
    第二节 陶器的器类分析
    第三节 典型陶器的类型学分析
        一 陶鬲
        二 陶盆
        三 陶簋
        四 陶罐
        五 陶瓮
        六 陶豆
        七 陶盂
    第四节 遗址的分期
        一 层位学依据
        二 遗址的分期
第三章 卫地周代墓葬分期研究
    第一节 考古发现
    第二节 陶器的种类与数量
    第三节 陶器组合
        一 一种陶器
        二 二种陶器的组合
        三 三种陶器的组合
        四 四种陶器的组合
        五 五种陶器的组合
        六 六种陶器的组合
        七 七种及以上陶器的组合
    第四节 典型陶器的类型学分析
        一 陶鬲
        二 陶簋
        三 陶罐
        四 陶豆
        五 陶盂
        六 陶鼎
        七 陶盖豆
        八 陶壶
        九 陶小壶
        十 陶盘
        十一 陶匜
        十二 陶舟
    第五节 墓葬分期
        一 层位学依据
        二 分期
第四章 卫地周代遗存的年代体系及文化因素分析
    第一节 遗址和墓葬综合分期
    第二节 各期年代推定
    第三节 出土陶器的文化因素分析
        一 日用陶器
        二 仿铜陶礼器
    第四节 辛村墓地的分期年代及相关研究
        一 分期及年代
        二 大墓墓主推断及墓地特征
第五章 卫国考古学文化的形成及变迁
    第一节 卫地各期考古学文化特征
    第二节 卫国考古学文化的特征及其变迁
    第三节 相关问题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一 周代卫地遗址分期图(一)
附图二 周代卫地遗址分期图(二)
附图三 周代卫地遗址分期图(三)
附图四 周代卫地遗址分期图(四)
附图五 周代卫地遗址分期图(五)
附图六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一)
附图七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二)
附图八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三)
附图九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四)
附图一〇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五)
附图一一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六)
附图一二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七)
附图一三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八)
附图一四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九)
附图一五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一〇)
附图一六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一一)
附图一七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一二)
附图一八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一三)
附图一九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一四)
附图二〇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一五)
附图二一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一六)
附图二二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一七)
附图二三 周代卫地墓葬分期图(一八)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汉代铁器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铁器”与“铁器艺术”
    三、资料综述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局限性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汉代铁器艺术的技术背景
    第一节 铁矿的初识与分布记载
        一、铁矿的初识与使用
        二、铁矿的地域分布与采铁记载
    第二节 采冶矿知识的进步
        一、找铁矿的标志
        二、采矿的方法
    第三节 冶铁术的起源与发展
        一、冶铁术的起源
        二、冶铁术的发展
        三、炼钢技术的进步
        四、铸造加工工艺的演进
    小结
第二章 汉代铁器艺术的基本分类
    第一节 铁器制作工具
        一、开采与冶炼工具
        二、铁的熔化与铸造工具
        三、铁器柔化处理工具
        四、炒钢与锻造工具
    第二节 铁质农具与兵器
        一、铁质农具
        二、铁质兵器
    第三节 铁质工具与生活用具
        一、铁质工具
        二、铁质生活用具
    小结
第三章 汉代铁器艺术发展的制度因素
    第一节 铁器的经营政策
        一、“纵民鼓铸”到“盐铁专营”
        二、“专营”与“官私并存”的交替
    第二节 铁器的管理体制
        一、少府系统
        二、大司农系统
        三、水衡都尉与太仆
        四、郡守与都尉
    第三节 铁官的组织构成
        一、铁官的性质与命名
        二、铁官与郡县的关系
        三、铁官作坊内部体制
    小结
第四章 汉代铁器艺术的创作主体
    第一节 创作主体与奴隶
        一、冶铁与奴隶的关系
        二、官私铁业中的奴隶成分
    第二节 铁作坊生产的人员构成
        一、管理生产的低级小吏
        二、承担生产的劳动者构成
    第三节 创作主体:卒、徒与工匠
        一、卒
        二、徒
        三、工匠
    第四节 铁匠的风俗信仰
        一、铁匠的行业风俗
        二、铁匠的信仰
    小结
第五章 汉代铁器艺术的审美与文化
    第一节 汉代铁器的造型分析
        一、功能分区与造型结构
        二、从材料组合看造型元素
        三、个性化的装饰手法
    第二节 汉代铁器的形式风格
        一、内含简阔的形式美感
        二、朴素自然的风格类型
    第三节 汉代铁器的文化承载
        一、装饰与娱乐
        二、祭祀与礼仪
    第四节 汉代铁器的造物思想
        一、内敛实用的造物意识
        二、“和”的造物观念
    小结
第六章 汉代铁器艺术对其他造型艺术的影响
    第一节 铁器对铜器的消减与推动
        一、铜镜的商品化
        二、錾刻纹铜器的流行
        三、铜钱流通的减少
        四、铁器物参拜祈福的普遍化
    第二节 冶铁对陶瓷艺术发展的影响
        一、鼓风设备带来的瓷器发展
        二、冶铁场中的“窑”制品的多样性
        三、铁匠的冶铁与陶工的彩釉
    第三节 工具钢化带来的雕刻艺术的转变
        一、铁制工具与碑刻
        二、铁制工具与汉画像石的雕刻
        三、铁质工具与玉器雕刻
        四、铁制工具与建筑装饰
        五、铁质工具之于阳刚精神
    小结
结论
余论
参考文献
图版来源
致谢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四、新乡汉代彩绘陶器纹饰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D]. 朴真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郑州地区汉墓研究[D]. 王婉婉. 郑州大学, 2020(02)
  • [4]渤海遗存的分区研究[D]. 卢成敢. 吉林大学, 2019(02)
  • [5]《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6]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研究[D]. 汪笑楠.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7]“TLV”图像的发展演变研究[D]. 刘俊艳. 西北大学, 2019(01)
  • [8]三晋两周地区东周铜镜研究[D]. 史晚晴.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9]周代卫国考古学文化研究 ——以卫地遗址和墓葬为中心[D]. 陈康. 郑州大学, 2019(07)
  • [10]汉代铁器艺术研究[D]. 周敏.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新乡汉代彩陶纹饰鉴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