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关关系的图解推导方法

一种相关关系的图解推导方法

一、一种相关关系式的图示推导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韩景宏[1](2021)在《自由弯管的运动控制原理研究》文中指出复杂自由弯曲金属管件与传统结构相比,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轻量化,以及节约材料、外形美观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工业、汽车制造业等众多领域,但国内对关节摆动型数控自由弯管的成形运动控制了解极少。因此,本文基于关节摆动型自由弯管工艺原理及过程,进行成形运动控制原理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有:首先,提出并分析了成形运动时的不同运动控制过程。通过对自由弯管工艺成形原理和工艺过程的分析,对管件弯曲过程进行了“分段处理”描述,并提出了管件偏移与管件推进的不同控制过程;基于弹塑性数值模拟,对管件前滑、后滑运动状态进行了成形质量评价分析。然后,基于自由弯管的工艺原理和过程,建立了协调运动控制关系下的数学模型。针对管件推进与弯曲模偏移的协调运动状态,研究分析了管件弯曲成形运动过程的数学关系,求解了当推进速度一定时,偏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求解了回弹预测数学模型,给出了回弹角及回弹半径的求解公式,并分析了不同材料属性及不同参数对回弹的影响规律。进而,研究分析了控制过程与运动关系的约束条件。研究分析了管材弯曲成形设备自身的成形能力及管材塑性成形极限,并给出了由于设备结构所决定的约束关系及管材质量评价标准;基于弹塑性数值分析,建模仿真自由弯管成形过程,分析评价了不同推进速度、不同偏移速度下的成形质量。最后,研究分析了自由弯管成形智能控制系统。对已有的仿真数据和设备弯曲成形后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库分类总结,总体设计了数控自由弯管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了数控自由弯管成形工艺数据库结构框架,并采用神经网络智能学习的方法初步建立预测模型进行弯管预测。本论文针对自由弯管工艺原理和过程,进行了自由弯管的运动控制原理研究,对成形控制过程的运动关系进行了数学模型的建立,为此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并且为进一步智能控制的研究提供技术理论。

官彩依[2](2020)在《钢混纵向组合连续梁桥结构性能及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常见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中,用钢梁代替中跨部分混凝土梁段而形成的纵向混合梁桥可有效降低结构的自重,增大桥梁跨径的同时改善全桥受力状况,特别适用于边中跨比小的桥位处,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对钢混纵向组合连续梁桥的跨径布置、结合段受力以及动力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提出了三跨纵向混合梁桥跨径布置和钢梁合理长度的确定方法,推导了三跨纵向混合梁桥内力和位移的解析解。对悬臂混合梁桥提出了基于结构抗倾覆稳定性和弯矩均匀性的准则和基于悬挂孔处变形协调的准则;对连续混合梁桥提出了中墩处截面弯矩等效的准则和简化施工过程后,以结构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边支座不出现负反力的准则。(2)开展了钢混结合段构造和传力机理的研究。阐述了结合段的组成及各构件作用,对南京机场二通道秦淮河大桥的结合段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最不利荷载工况下各梁段的应力水平,计算结合段格室混凝土和其他钢板构件的传力比例,发现各排剪力连接件的传力效率不均匀。(3)推导了三跨纵向混合梁的自有振动频率的近似解析解。进一步的参数化分析表明,中跨混凝土箱梁占比较大时,假定的振型函数可以较好拟合结构的实际振型曲线,中跨钢梁长度占比较大时,桥梁结构主要由中跨梁段在参与自由振动。(4)分析了车辆总重和车辆速度对三跨纵向混合梁跨中位移响应的影响及冲击系数随车辆行驶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车速越大则冲击效应越强。

秦亥琦[3](2020)在《快堆堆芯组件异形结构流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堆芯组件是快堆的重要部件,其流动特性对于快堆安全与经济性运行有着决定性影响。快堆堆芯组件中存在着大量异形结构,结构复杂且种类繁多,因此针对异形结构流动特性的研究面临一定的困难。目前的研究工作一方面主要依赖于工程试验,但工程试验中关于几何参数对异形结构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很多研究侧重于开展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数值模拟,受制于有限的实验数据,数值结果的可靠性未得到充分的实验验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快堆堆芯组件异形结构的流动特性。本文依托快堆综合水力实验台架,以冷却剂在堆芯组件内的流动过程为内在线索,采用水力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快堆堆芯组件各类异形结构的流动特性,为快堆相关结构设计、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本文开展了快堆堆芯组件全组件、管脚、均匀稠密带绕丝棒束、非均匀稠密带绕丝棒束、迷宫密封、孔板节流件等异形结构的流动特性水力实验,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几何参数对其压力损失、阻力系数、流速分布等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针对快堆堆芯组件管脚,明确了不同应用需求下的管脚选型方案;制定了直通式管脚入钠孔孔径选型推荐方案与少孔直通式管脚替代方案;获得了各类管脚的阻力系数经验关系式与经验准则方程,用于预测管脚的流动特性或类似流动场景的建模;总结了控制棒组件多板节流件管脚入钠孔位置、连杆长度、节流板间距等几何参数对其流动特性的影响及非均匀布置方式下各节流板的调节效率,为结构优化提供了方向。针对均匀稠密带绕丝棒束、非均匀稠密带绕丝棒束与孔板节流件的阻力系数经验关系式进行了适用性评估。其中,CTS关系式可准确预测均匀稠密带绕丝棒束的流动特性;CTD关系式在预测非均匀稠密带绕丝棒束流动特性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二者是本文推荐的最佳经验关系式;MBDD关系式对BDD关系式计算参数的修正十分必要,更加突出了绕丝对棒束流动特性的影响,但误差较大,本文提出了优化绕丝附加因子的MBDD关系式,该经验关系式具有与CTS关系式基本持平的计算精度,且计算过程更为简单,具有突出的工程应用优势;流体阻力手册及R-G公式在预测孔板节流件流动特性与流出系数时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针对其他异形结构,经数值模拟与应力评定,出钠孔孔径30mm的开放式操作头有利于维持组件顶部压力平衡兼具排出残留气体的工程作用,性能最为优越。研究了非旋转直角梯形齿迷宫密封的流动特性,评估了几何参数对迷宫密封流动特性的影响,增大节流齿数、齿间距与齿厚均会提高其密封性能,而增大间隙宽度则不利于迷宫密封性能的提高;获得了迷宫密封漏流系数经验关系式,可用于类似非旋转密封结构漏流量的估算;揭示了迷宫密封的主要密封机理,包括节流效应、射流、涡流与横向湍流。

王怡[4](2020)在《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以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为例,研究其知识结构。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三点:第一,梳理本章节的知识结构以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认知结构;第二,发掘这单元的科学方法,希望以此引起教师对科学方法传授的重视;第三,分析层次不同的两所学校的知识结构与作业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这单元的教学建议。本文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梳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知识获得部分和知识应用部分的知识结构。结果表明,知识获得部分由9个子知识结构组成:第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二,v-t图像;第三,v=v0+at;第四,(?)=x/t=vo/vt/2=vt/2;第五,x=v0t+2/1at2;第六,s-t图像;第七,△x=aT2和xm-xn=(m-n)aT2;第八,v2-v02=2ax;第九,自由落体运动。知识应用部分可细化为12个知识结构:第一,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问题;第二,x-t图像问题;第三,v-t图像问题;第四,图像转换问题;第五,公式矢量性问题;第六,刹车问题;第七,比例问题;第八,第ns内位移问题;第九,多过程问题;第十,0-v-0型问题;第十一,时间间隔相等问题,第十二,追及相遇问题。知识获得部分的梳理过程显化了 7种物理科学方法:第一,实验探究法;第二,图像法;第三,公式推导法;第四,微元法;第五,极限思想法;第六,理想模型法;第七,类比法。在知识应用部分的梳理中发掘了 8种物理科学方法:第一,图像法;第二,逐差法;第三,分段法;第四,假设法;第五,逆向思维法;第六,图示法;第七,比例法;第八,临界法。选取层次不同的两所学校,分析本单元作业中考查的知识点发现:①作业涵盖4种题型:演算题型、图像题型、实验题型和基础题型。②演算题对不同的运动学公式考查的权重不同,对每个公式考核的权重也不同。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重点考查x=v0t+1/2at2和(?)=/t=vo/vt/2=vt/2,而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重点考查v=v0+at和x=v0t+1/2at2。x=v0t+1/2at2侧重求x和t,△x=aT2和xm-xn=(m-n)aT2重点求a。v=v0+at,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侧重求a,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重点求vt和t;v2-v02=2ax,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重点求vt,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侧重求x;(?)=x/t=vo/vt/2=vt/2,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重点求(?),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侧重求(?)和x。③图像题有v-t图像、x-t图像和5类图像转换,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没有考查x-t图像,而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均有考查。v-t图像,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侧重考查位移大小,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重点考查位移大小和速度方向;图像转换题,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均衡考查了每种情况,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侧重考查文字转v-t图的情况;x-t图像,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着重考查速度大小。④实验题主要涉及打点计时器,着重考查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⑤基础题考查了四方面的知识: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关系式的理解、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最后,从新课教学、复习教学和作业三个维度提出教学建议。

赵伟光[5](2020)在《微结构展开轮磨损对其展开性能的影响分析及寿命预测》文中研究说明使钢球全表面展开的展开轮是钢球缺陷检测机中的重要零部件。依靠展开轮两侧非对称双锥面与钢球接触引起的摩擦,对钢球形成侧向旋转的力矩,使待检测钢球在固定的检测镜头前实现表面完全展开。由于展开轮持续地检测钢球,并不断地与钢球产生摩擦,会使展开轮驱动面发生磨损,导致原本1的轴线倾角逐渐变小,展开效果与展开效率均会发生改变。若磨损使展开轮两侧锥轮的中轴线与其旋转轴线重合,则展开轮变为对称双锥面,将无法达到展开钢球的目的。为此,在展开轮表面采用微结构以减轻磨损,进行如下研究。首先,研究磨损对展开轮展开性能的影响,主要包括钢球的稳定性、钢球运动时的角速度以及展开轮展开钢球的效率等,得到钢球稳定性、钢球旋转角速度以及展开钢球的效率一般规律。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微结构表面的耐磨损性能优于光滑表面,将此微结构应用到展开轮上,对延长展开轮寿命有一定的作用。然后,对结构简化的微结构展开轮驱动面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验证展开轮两侧锥面受力的不同。接下来对微结构展开轮驱动面进行磨损有限元仿真,对任意接触点重复进行9次磨损仿真,根据所得到的有限元磨损仿真深度数据与累计磨损次数的关系,使用MATLAB软件对该组数据进行拟合,为展开轮寿命预测做准备。利用ADAMS软件对展开轮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在不同工况下进行模拟仿真,得到能够使展开轮展开最为理想的工况条件。对不同磨损程度的展开轮进行展开性能仿真分析,得出展开轮展开运动失效时的偏锥倾斜角度,并通过试验验证展开轮失效之前的展开性能变化。最后,对展开轮展开性能失效时允许展开轮磨损的最大深度值进行计算,并与展开轮展开效率失效条件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展开轮展开效率失效时允许展开轮磨损的最大深度值,综合分析磨损展开失效条件,并根据经典的Archard磨损寿命模型与粘着磨损理论推导磨损深度计算公式,建立展开轮的磨损寿命预测模型,根据实际工况做了磨损预测算例,并根据该算例对展开轮进行寿命预测。本文对微结构展开轮的展开性能进行研究,得到展开轮磨损的失效条件,并对微结构表面展开轮磨损寿命进行预测,对钢球表面缺陷检测质量的保证提供了理论支持。

李准[6](2020)在《油井能耗分析计算模型及相应的举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举升方式优化设计,立足于设计出能够满足指定产量的最优机、杆、泵参数,其实质是对能提供一定能量的举升装置(设备)本身的效率进行优化或优选,以达到既满足举升要求又节能的目的,但这种设计方法重点在于提高举升设备对外界(人工)输入能量的利用效率,忽略了生产井自身对储层所提供能量的有效利用情况的讨论。在地层能量不足的情况下,当井口压力为定值时,驱使一定的流体从井底流到井口的所需的总能量也是一定的,而在不同的举升位置举升时,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具有一定的差异,所需要举升设备提供的能量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在不同位置举升对天然能量利用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改善生产井对自身天然能量的利用情况,尽可能降低举升流体过程的能量消耗,对举升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使不考虑举升设备本身的效率问题,单从井筒多相流和油井流入动态的角度来说,在地层能量不足的情况下,下泵深度不同,泵所需提供的能量也是不同的,则天然能量利用效率也不同。本文首先基于这种思路研究直井不同产量下、不同深度处,保证正常生产所需举升能量的计算方法,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给出了油井本身效率的表征方法,建立油井效率的分析模型。定向井、斜直井等存在的不同倾斜程度的斜井段,为了研究井斜对井筒多相流能耗情况的影响,本文还建立了可以模拟不同倾角下的倾角井筒两相流动的实验装置,通过物理实验模拟研究了倾斜井筒倾角的变化对井筒多相流动规律特别是两相流流型转换界限的影响,为建立斜井对应的井筒能耗、举升压差和油井效率计算模型提供研究基础。本文还对深部油气藏和海上油田的开发过程中的深井、超深井所采用的组合式接替举升方式下的油井效率问题和系统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接替举升方式的油井本身的效率不仅和各个举升点在井筒的位置有关,还应考虑各个举升点能量的匹配关系。针对现有的人工举升优化设中普遍缺少考虑油井本身的效率的问题,本文还在油井流入动态和井筒多相流的基础上,结合油气井系统节点分析法的思路,对油井本身的效率进行表征和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综合考虑油井效率和举升设备效率的有杆泵优化设计方法。对于深井接替举升,研究不同举升位置组合、举升间距以及考虑各个位置所需举升压差的匹配关系下的井筒能耗和油井效率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对应的举升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路彦峰[7](2020)在《手征介质中电磁波传播特性及手征介质粒子对平面波的光散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手性是一个在许多常见材料都涉及的几何概念。手征物体是指不能通过任意平移或旋转操作使其与镜像重合的物体,任意方向平面波在手征介质传播都会发生偏振状态的改变:即产生旋光和圆二色性。手征介质展示出的电磁特性使其在物理、化学、生物医疗、超灵敏检测、超材料制备等许多理论和应用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手征介质(粒子)中电磁传播特性及散射方面展开研究工作:给出手征介质本构方程之间介质参数的相互转换关系;研究了手征参数在电磁波传播模式中的作用,推导了手征介质之间、手征介质-非手征介质分界面的反射功率和透射功率关系;研究了电大尺寸手征球、手征圆柱和手征椭球及介质平面附近手征球粒子对平面波的光散射。主要工作如下:给出了吸收介质目标光散射的几何光学近似研究流程,总结了吸收情况下的有效折射率、复透射角、相位变化等对散射光线复振幅函数的影响,研究了散射角与入射角的对应关系,通过与米理论解法的算例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简单介绍了米理论、广义洛伦兹米理论和复矢量射线等常用的光散射计算方法。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手征介质本构关系,基于麦克斯韦方程推导了这些本构关系下手征介质中电磁波传播满足的波动方程,研究了各本构关系的介电参数和手征参数之间的转换关系。从Post-Jaggard本构关系出发,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微分式推导了两手征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透射系数矩阵公式和相应的功率表达式。给出了手征介质1或2退化为非手征介质时相应反射和透射系数的推导思路,及手征介质1和2满足同极化波或交叉极化波折射率相等、阻抗匹配、镜像复共轭和理想电磁导体衬底条件时的反射和透射系数公式。数值分析了随着入射角变化过程中电磁波传播模式的变化和反射波、透射波的各种特性。讨论了任意极化方向电磁波在手征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分析了手征参数对手征介质中电磁波传播模式的影响。基于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的时间平均坡印亭矢量在分界面上的法向分量连续性关系,分别得到了任意极化方向入射波在非手征介质-手征介质平面/右旋圆极化波或左旋圆极化波入射到手征介质-非手征介质交界面上的归一化反射功率和透射功率表示式。数值分析了手征介质与非手征介质之间波数大小关系和阻抗匹配条件下的入射角、手征参数和介电常数等对反射功率和透射功率的影响。推导了电大尺寸手征介质球粒子对平面电磁波前向光散射的几何光学近似方法。首先基于电磁场在介质边界上的连续性条件,分析得到手征球内外表面上平面电磁波的反射和透射系数。然后研究了手征介质内部光线的传播轨迹及由于光的反射和透射产生的相位差,给出了包括球粒子外表面上的反射光、衍射光和经球粒子内部的一阶透射光的振幅叠加构成的几何光学近似的散射强度表达式。对电大粒径尺寸手征介质球的交叉极化和同极化散射强度分布进行计算,研究了手征参数、介电常数和球的粒径尺寸等对散射的影响。将几何光学近似扩展到非球形手征介质粒子的散射研究中。分析了无限长手征圆柱和椭球模型中的射线追踪过程。给出了椭球的各阶射线之间入射角、透射角和入射点坐标之间的递推关系;研究了两种模型下焦线、光学路程等对射线相位产生变化。给出了手征圆柱和手征椭球前向光散射的计算结果。研究了介质平面附近手征球粒子对平面波的散射。根据柱矢量波函数展开的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得到反射和透射系数;利用投影法得到了手征球粒子内外区域中的入射场、反射场、散射场、散射反射场和内部场满足的方程;研究了 TE波和TM波入射时影响手征球粒子微分散射截面的参数。

熊国军[8](2019)在《基于严密条件的轴对称极限平衡理论及其在土压力计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轴对称极限平衡理论是刚塑性力学的重要分支内容,在岩土工程中的土压力、地基承载力等的计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学者基于各种环向应力假定对该问题展开过大量研究。本文基于轴对称环向几何条件和轴对称相容性条件,通过概念分析、数学推导、对比验证,研究了轴对称极限状态的环向受力特点,揭示了其物理内涵,建立了两种形式的极限平衡理论,解决了环向应力假定导致的不严密性问题。将理论方法应用于轴对称极限土压力、非极限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和分布规律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轴对称极限状态的环向受力方程并揭示了轴对称极限状态的物理内涵。基于刚塑性力学的流动方程和轴对称环向几何条件,推导了环拱效应附加应力与环向应力的表达方程式;基于刚塑性力学的流动方程和轴对称相容条件推导了相容性应力方程式;基于环拱效应附加应力方程式和屈服条件的轴对称表达式,揭示了轴对称极限状态环拱效应的作用机制、轴对称极限状态的两重物理内涵。研究表明:轴对称极限状态的本质是子午面上的主剪应力与环拱效应应力的平方组合值达到介质的复合应力强度;轴对称极限状态的应力场不是固定场,而是随径向流动速度不断变化的动态应力场。(2)建立了严密的轴对称极限平衡理论及两类边界条件的一般性数学解答。分别将环向应力表达方程、相容性应力方程与轴对称平衡方程相组合,建立了两种形式的极限状态控制方程组;采用数学特征线法解答了控制方程组,建立了二元轴对称滑移线理论与三元轴对称特征线理论;根据两种理论的应力方程式与两类边界条件推导了两类边界条件的一般性数学解答。基于两种极限平衡理论和边界条件一般性解答的土压力计算结果与已有研究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与边界解答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两种理论的数学物理关系与边界条件的一般性解答共同表明:轴对称极限应力场与应力边界的径向流速有关,即为动态应力场;MohrCoulomb准则是Drucker-Prager准则在轴对称“静态”极限状态和平面极限状态下的特例。(3)建立了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揭示了极限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基于二元滑移线理论分别建立单层土中一般工况、多层土中水平地表工况下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差分与解析算法;研究了单层土中一般工况与多层土中四种典型地层工况的土压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轴对称极限土压力呈非线性分布,自重产生的土压力随深度单调增加,地表荷载与黏聚力产生的土压力则随深度趋于稳定;单层土中自重、地表荷载、黏聚力产生的土压力均随土体摩擦角、剪胀角、界面摩擦角、内衬倾角的增大而减小;自重土压力随地表倾角增大而增大,地表荷载与黏聚力产生的土压力随地表倾角增大而减小;层状土中的分布土压力在层内连续、层间跳跃,且跳跃方式与界面两侧的土体强度成反向关系;强度递增、强度递减、软弱夹层、坚硬夹层这四种典型地层中的土压力分别呈锯齿形增加、台阶形增加、内凹缺口形、外凸台阶状的分布特点。(4)提出了轴对称非极限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揭示了非极限土压力的基本特点。基于土体强度随侧移逐步发挥的基本概念,根据单元体的应力状态和土体双曲线应力应变关系,推导了轴对称问题中摩擦角随挡土墙侧移的发挥关系;根据等效介质极限状态的单元体平衡条件,利用环向应力表达方程式和相容条件应力方程式,分别建立了非极限侧移状态土压力计算的二元潜在滑移线法与三元特征线法;基于两种方法的土压力计算结果与非极限土压力实测值、现有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应用三元特征线法研究了六种典型侧移模式的非极限土压力。对比与研究表明:本文方法比现有方法所适用的摩擦角范围更广,且与试验结果吻合得更好;绕底端转动与上端悬臂模式的土压力呈凹形,合力点下移;绕顶端转动、下端悬臂模式、平移模式的土压力呈凸形,合力点上移;中部挠曲侧移模式的土压力呈S形,合力点基本稳定在H/3高度处。

胡晶晶[9](2019)在《重载铁路高架桥诱发环境振动分析预测与减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西北地区国民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铁路路段设计为高架结构,重载列车向着大轴重、高车速的方向发展,使得列车在高架桥上行驶诱发的周边环境振动越来越大,导致沿线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和人体的舒适性问题愈发凸显,尤其是在西北高寒地区,还涉及到冻融环境作用下边坡的动力稳定性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重载铁路的发展。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研究项目:重载列车对沿线构筑物振动影响评价和减振体系研究,以重载铁路高架桥诱发的周边构筑物振动为主线,在对朔黄重载铁路几个典型路段进行实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随机振动理论,建立列车-高架桥-场地-建筑物系统的分析模型,提出了高架周边场地的振动传播与衰减规律的预测公式,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评估了高架桥周边建筑物的振动响应和桥隧结合段冻融边坡的动力损伤,针对关键路段的敏感建筑,提出了合理的减(隔)振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随机振动理论建立了重载铁路高架桥系统环境振动传播链条的理论分析模型。分别求出多节车厢对桥面作用力功率谱密度函数、桥墩对地面作用力功率谱密度函数、场地振动响应函数和场地上建筑物在桥墩多点平稳激励下的振动响应,通过场地速度功率谱实测值对本文理论分析模型进行验证,揭示了不同参数下列车-高架桥-场地-建筑物系统的振动传播规律。结合车桥耦合振动方程和ZH活载最不利布置,提出重载铁路简支桥动荷载的识别方法。通过建立车桥系统的振动方程,引入列车动荷载系数,结合实测桥跨中挠度时程,求出列车动荷载系数;结合规范的静力荷载,识别出列车动力荷载。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列车动荷载计算方法,弥补了现有规范列车荷载没有考虑列车对桥梁的动力作用的问题。研究重载铁路周边场地振动波的衰减规律,提出重载铁路高架桥诱发地面振动速度的预测公式。在实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高架桥-桥墩-场地系统的三维计算模型,合理引入改进萨道夫斯基公式来拟合地面点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与距桥轴距离、列车载重、速度之间的关系,提出能量指标的概念,并建立能量指标与车速、车重之间的关系式。分析重载铁路周边建筑物的振动特性,评估建筑物的振动响应。运用朔黄铁路神山高架段和路基段的实测数据,对不同轴重、车速下建筑物的振动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沿线建筑物振动以40Hz以内的低频振动为主,高架附近建筑物卓越周期更加明显,与GB/T50355-2018规定的限值对比,离轨道较近的建筑物的部分频段振动接近或超过限值,要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分析列车动力荷载对高寒地区铁路沿线东风隧洞洞脸边坡的振动影响和损伤机理。基于室内冻融循环损伤试验和力学试验,分析不同孔隙率岩样在不同冻融次数下物理以及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不同含水量的岩样在不同冻融次数下的微观损伤演化特征;建立考虑岩体RHT损伤的隧洞-边坡模型,分析岩质边坡在列车动力荷载和冻融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变形特征和损伤分布。提出重载铁路高架桥诱发建(构)筑物振动的减振措施。研究三维隔振支座和蜂窝状波阻块对环境振动波的有效性,分析场地上不同参数建筑物的振动特性,验证蝶形弹簧组和隔振橡胶支座组合而成的新型三维隔振支座对框架结构三向振动的有效控制;分析蜂窝状波阻块的位置、深度、填充材料和填充方式对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近源处拟保护区范围内设置三排填充橡胶的蜂窝状波阻块能够有效减小场地上的低频振动。

李万杰[10](2019)在《地震作用下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加固路基及变形自传感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处于经济蓬勃发展阶段,道路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作为道路工程中的重要部分——路基,在建设和正常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地质灾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此外我国地震的频发,也给路基边坡带来了较多的并发灾害。近年来随着国家“智慧城市”理念的不断推广,对监测的智能化、信息化要求更高,而传统的路基边坡监测浪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实时性差,达不到智能化的要求,亟待新型监测技术的研发。土工格栅作为加筋材料常被埋设于路基边坡中,增加土体抗拉性,并与土体协调变形,达到加固边坡的作用。弱光栅传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工程监测技术,以其智能化、数据存储量大、操作简便、信息处理简单、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小,受到了较多研究人员的青睐。基于此,本文利用土工格栅加固技术和弱光栅传感技术制成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用于加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路基边坡并实现对路基变形的实时监测。通过研究提出了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的制作方法、信息处理公式,温度补偿技术等,在数值模拟中探究了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的加固效果、加筋位置及监测的可行性,并通过模型试验进一步研究了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的加固效应及监测效果。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结合土工格栅加固与弱光栅传感技术设计了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开展了塑料、玻纤、钢塑三类土工格栅用于传感器制作的适宜性试验研究,提出了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温度自补偿技术,利用有限差分法推导了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的信号与沉降变形间的关系,为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提供依据。(2)通过室内标定试验,标定了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的应变灵敏系数及格栅弯曲曲率与波长漂移间的关系,探究了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的传感性能,得到了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中心波长漂移与应变值的关系式,并验证了传感信号和沉降变形间算法公式的正确性。(3)结合工程实际,利用MIDAS/GTS NX数值模拟分析了加筋路基边坡与非加筋路基边坡在地震荷载下的变形动态响应,评价了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的加固效果,提出了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铺设方案,证明了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具有实现加固及自监测相结合的可行性。(4)开展室内加筋路堤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埋设加速度计及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于模型中,对模型进行实时监测,从实验应用角度验证了加筋作用对地震破坏具有削弱作用及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实现加固与自监测的可行性。

二、一种相关关系式的图示推导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相关关系式的图示推导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自由弯管的运动控制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弯管成形方法概述
        1.2.1 传统弯管成形方法
        1.2.2 自由弯管成形方法
    1.3 自由弯管工艺研究现状
        1.3.1 国内现状
        1.3.2 国外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管材弯曲力学分析及自由弯管工艺原理
    2.1 管材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2.1.1 本构关系
        2.1.2 力学准则
    2.2 管材弯曲工艺过程分析
        2.2.1 变形特点
        2.2.2 弯曲力矩
    2.3 自由弯管工艺原理与工艺过程
        2.3.1 自由弯管工艺原理
        2.3.2 管件分段与过程定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由弯管成形过程的运动控制方式研究
    3.1 运动控制方式研究
        3.1.1 控制方式
        3.1.2 前后滑状态
    3.2 自由弯管成形工艺分析模型的建立
        3.2.1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模型材料的定义
        3.2.2 网格划分与接触定义
        3.2.3 边界条件及求解设置
    3.3 管件前后滑的成形质量分析
        3.3.1 前后滑分析设置
        3.3.2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由弯管成形运动控制关系的理论分析
    4.1 弯曲方向的建立
    4.2 弯曲半径和角度的建立
        4.2.1 弯曲半径的建立
        4.2.2 弯曲角度的建立
    4.3 弯曲建立阶段协调运动分析
    4.4 弯曲撤销阶段协调运动分析
        4.4.1 管件回弹阶段运动关系分析
        4.4.2 弯曲模回退阶段运动关系分析
    4.5 弯曲成形全过程协调运动关系
    4.6 弯曲回弹分析
        4.6.1 回弹预测理论模型
        4.6.2 回弹因素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弯曲成形极限分析及成形质量评价
    5.1 成形能力
        5.1.1 管材参数约束
        5.1.2 弯曲设备约束
    5.2 成形极限
        5.2.1 管材成形极性及成形极限
        5.2.2 管材弯曲质量对成形极限的约束
    5.3 成形质量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由弯管成形工艺加载智能控制方案
    6.1 工艺控制数据库
        6.1.1 数据库总体结构框架
        6.1.2 数据库的信息关系
    6.2 智能控制及成形预测
        6.2.1 智能控制系统结构
        6.2.2 工艺智能控制的神经网络方法概述
        6.2.3 管件弯曲智能预测的实现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2)钢混纵向组合连续梁桥结构性能及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钢-混纵向混合连续梁特点及应用前景
        1.2.1 钢-混纵向混合连续梁特点
        1.2.2 钢-混纵向混合连续梁应用前景
    1.3 国内外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的应用
        1.3.1 国外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的应用
        1.3.2 国内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的应用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钢梁段长度选取研究
        1.4.2 钢-混结合段构造情况和传力机理研究
        1.4.3 动力分析研究
    1.5 本论文研究课题工程背景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三跨纵向混合梁桥跨径布置及钢梁长度的选择研究
    2.1 悬臂混合梁桥的挂孔钢梁合理长度
        2.1.1 基于受力均匀性的悬挂孔钢梁长度确定
        2.1.2 基于变形协调性的悬挂孔钢梁长度确定
        2.1.3 针对不同跨径组合和中跨钢梁长度占比的参数分析
    2.2 三跨连续混合梁桥内力和位移解析解
    2.3 连续混合梁桥跨径布置和中跨钢梁合理长度的确定
        2.3.1 基于中墩处截面弯矩等效的连续混合梁桥跨径布置和中跨钢梁长度确定
        2.3.2 基于压力储备后边支座受力的跨径布置和中跨钢梁长度确定
        2.3.3 针对不同中跨钢梁长度占比的参数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钢混结合段构造和传力机理研究
    3.1 钢-混结合段的组成及构造
        3.1.1 基本原则
        3.1.2 结合段的组成及作用
        3.1.3 构造分类及特点
        3.1.4 结合段各构件传力作用
        3.1.5 连接件的分类
    3.2 结合段有限元模型
        3.2.1 计算模型
        3.2.2 材料本构
        3.2.3 边界设定
        3.2.4 荷载工况
    3.3 局部受力分析
        3.3.1 混凝土梁段应力分布
        3.3.2 钢梁段应力分布
        3.3.3 结合段应力分布
        3.3.4 剪力连接件受力
        3.3.5 各构件传力比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合梁桥自振频率的解析计算公式
    4.1 预应力对简支梁自振频率的影响研究
    4.2 不等跨连续梁桥振动频率
        4.2.1 基于能量法的梁桥固有频率的一般计算方法
        4.2.2 不等跨连续梁桥的固有频率计算方法
    4.3 基于质量和刚度等效的等截面三跨混合梁桥基本振动特性分析
        4.3.1 分析思路
        4.3.2 质量和刚度等效
        4.3.3 混合梁固有频率计算方法
        4.3.4 中跨与边跨的振幅之比
    4.4 动力特性的参数分析
        4.4.1 固有频率
        4.4.2 振型函数
        4.4.3 中边跨振幅比
        4.4.4 固有频率公式修正
    4.5 变截面三跨混合梁桥固有频率解析解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合梁桥在移动荷载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5.1 各国桥梁规范冲击系数计算方法
    5.2 三跨混合梁在移动荷载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和参数分析
        5.2.1 桥梁动力响应指标选择
        5.2.2 结构动力特性
        5.2.3 跨中位移响应
        5.2.4 动力冲击系数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设计建议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快堆堆芯组件异形结构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快堆燃料组件及其管脚流动特性相关研究
        1.2.2 快堆燃料组件棒束流动特性相关研究
        1.2.3 快堆控制棒组件流动特性相关研究
        1.2.4 迷宫密封流动特性相关研究
        1.2.5 孔板节流件流动特性相关研究
        1.2.6 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与实验台架
    2.1 实验原理
        2.1.1 相似准则
        2.1.2 相似性分析
        2.1.3 主要实验参数
        2.1.4 阻力系数
    2.2 快堆综合水力实验台架(CHESFR)
        2.2.1 净水与缓冲系统
        2.2.2 主循环系统
        2.2.3 加热系统
        2.2.4 数据采集系统
        2.2.5 堆芯组件实验段
        2.2.6 迷宫密封实验段
        2.2.7 孔板节流件实验段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3.1 实验方法
        2.3.2 实验步骤
    2.4 数据处理方法
    2.5 不确定度
        2.5.1 主要测量参数
        2.5.2 不确定度分析
        2.5.3 不确定度评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快堆堆芯组件管脚流动特性水力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快堆燃料组件直通式管脚流动特性水力实验研究
        3.2.1 直通式管脚
        3.2.2 水力实验参数
        3.2.3 实验结果
        3.2.4 直通式管脚阻力特性
        3.2.5 直通式管脚入钠孔孔径选型
    3.3 快堆燃料组件少孔直通式管脚替代方案水力实验研究
        3.3.1 少孔直通式管脚
        3.3.2 水力实验参数
        3.3.3 替代方案可行性验证
        3.3.4 少孔直通式管脚阻力特性
        3.3.5 少孔直通式管脚流场分布
    3.4 快堆燃料组件板式节流件管脚流动特性水力实验研究
        3.4.1 板式节流件管脚
        3.4.2 水力实验参数
        3.4.3 实验结果
        3.4.4 板式节流件调节效率的评估
        3.4.5 板式节流件管脚阻力特性
        3.4.6 板式节流件管脚模化研究
    3.5 快堆控制棒组件多板节流件管脚流动特性研究
        3.5.1 多板节流件管脚
        3.5.2 水力实验参数
        3.5.3 实验结果
        3.5.4 数值模拟
        3.5.5 几何参数对多板节流件管脚流动特性的影响
        3.5.6 节流板非均匀布置调节效率的评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快堆堆芯组件棒束流动特性水力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带绕丝棒束阻力系数经验关系式及其适用范围
    4.3 37棒均匀稠密带绕丝棒束流动特性水力实验研究
        4.3.1 37棒均匀稠密带绕丝棒束
        4.3.2 水力实验参数
        4.3.3 实验结果
        4.3.4 均匀带绕丝棒束阻力系数经验关系式适用性评估
    4.4 37棒非均匀稠密带绕丝棒束流动特性水力实验研究
        4.4.1 37棒非均匀稠密带绕丝棒束
        4.4.2 水力实验参数
        4.4.3 实验结果
        4.4.4 非均匀带绕丝棒束阻力系数经验关系式适用性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快堆堆芯组件其他异形结构流动特性水力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快堆堆芯组件操作头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5.2.1 操作头
        5.2.2 基本几何参数
        5.2.3 数值模拟
        5.2.4 出钠孔对操作头流动特性的影响
        5.2.5 出钠孔孔径对操作头流动特性的影响
    5.3 快堆堆芯组件迷宫密封流动特性研究
        5.3.1 迷宫密封
        5.3.2 水力实验参数
        5.3.3 数值模拟
        5.3.4 几何参数对迷宫密封流动特性的影响
        5.3.5 实验结果的讨论
        5.3.6 迷宫密封机理的讨论
    5.4 快堆孔板节流件流动特性水力实验研究
        5.4.1 快堆孔板节流件
        5.4.2 水力实验参数
        5.4.3 实验结果
        5.4.4 孔板节流件流动特性经验关系式适用性评估
        5.4.5 孔板节流件流出系数经验关系式适用性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4)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和现状
        1.2.1 研究背景
        1.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状研究
        1.2.3 知识结构现状研究
        1.2.4 物理科学方法现状研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2.1 认知学习理论
        2.1.1 认知的概念
        2.1.2 物理知识结构的概念
        2.1.3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
        2.1.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2 物理科学方法
        2.2.1 物理科学方法的概念和分类
        2.2.2 物理科学方法的显化
    2.3 理论依据
        2.3.1 课程标准
        2.3.2 考纲要求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获得部分研究
    3.1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获得部分的结构图
    3.2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获得部分的梳理
        3.2.1 实验
        3.2.2 图像
        3.2.3 基本公式
        3.2.4 重要推论
        3.2.5 运动特例
    3.3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获得部分的总结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应用部分研究
    4.1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应用部分的结构图
    4.2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应用部分的梳理
        4.2.1 实验题型
        4.2.2 图像题型
        4.2.3 演算题型
    4.3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应用部分的总结
5 “匀变速直线运动”作业中考查的知识点分析
    5.1 分析说明
        5.1.1 分析目的
        5.1.2 分析对象
        5.1.3 分析方法
    5.2 “匀变速直线运动”作业分析
        5.2.1 作业的总体情况分析
        5.2.2 演算题型的作业分析
        5.2.3 图像题型的作业分析
        5.2.4 实验题型的作业分析
        5.2.5 基础题型的作业分析
        5.2.6 “匀变速直线运动”作业分析结论
    5.3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材习题分析
        5.3.1 教材习题分析
        5.3.2 教材习题分析讨论
6 教学建议与反思
    6.1 教学建议
        6.1.1 新课教学建议
        6.1.2 复习教学建议
        6.1.3 作业建议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基础题型作业调查数据
附录B:实验题型作业调查数据
附录C:图像题型的种类作业调查数据
附录D:v-t 图像作业调查数据
附录E:x-t 图像作业调查数据
附录F:图像转换作业调查数据
附录G:一个公式求解的演算题型作业调查数据
附录H:多个公式求解的演算题型作业调查数据
致谢

(5)微结构展开轮磨损对其展开性能的影响分析及寿命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表面微结构的摩擦磨损研究现状
        1.2.2 磨损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2.3 磨损寿命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展开轮工作原理及影响展开性能的因素分析
    2.1 展开轮展开钢球表面原理及展开机构工作原理概述
        2.1.1 展开轮展开钢球运动原理
        2.1.2 展开机构介绍
    2.2 展开轮展开钢球力学与速度分析
        2.2.1 展开轮展开钢球力学分析
        2.2.2 展开轮展开钢球速度分析
    2.3 磨损对微结构展开轮展开性能的影响
        2.3.1 磨损对展开轮展开钢球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2.3.2 磨损对展开轮展开钢球角速度的影响
        2.3.3 磨损对展开轮展开效率的影响分析
    2.4 表面微结构对展开轮驱动面磨损的影响试验分析
        2.4.1 试验方案设计
        2.4.2 试验结果分析
        2.4.3 减磨原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钢球检测展开轮磨损数值模拟
    3.1 展开轮力学数值模拟
        3.1.1 展开轮驱动面微结构参数的选定
        3.1.2 展开轮力学数值模拟流程制定
        3.1.3 钢球检测使用展开轮机构模型简化
        3.1.4 微结构展开轮机构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工况设置
        3.1.5 展开轮驱动面应力仿真模拟分析
    3.2 微结构展开轮驱动面磨损数值模拟仿真
        3.2.1 数值模拟接触及边界条件设置
        3.2.2 微结构展开轮磨损数值模拟仿真
        3.2.3 磨损数值模拟结果拟合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结构展开轮展开性能仿真与展开试验
    4.1 展开机构模型的展开性能方案设计与工况设置
        4.1.1 展开轮仿真流程设计
        4.1.2 展开机构运动约束设置
        4.1.3 不同磨损角度的展开轮展开性能仿真分析
    4.2 微结构展开轮展开试验研究
        4.2.1 物理试验台搭建
        4.2.2 试验结果记录
        4.2.3 试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结构展开轮寿命预测
    5.1 微结构展开轮展开钢球失效条件确定
    5.2 微结构展开轮展开效率失效条件确定
    5.3 微结构展开轮磨损寿命预测模型建立
    5.4 展开轮磨损寿命预测算例
        5.4.1 展开轮展开性能失效寿命预测
        5.4.2 展开轮展开效率失效寿命预测
        5.4.3 展开轮寿命预测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油井能耗分析计算模型及相应的举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井筒多相流研究
        1.2.2 常见人工举升方式的研究
        1.2.3 组合举升方式的研究
        1.2.4 系统效率计算方法研究
        1.2.5 系统效率计算模型研究
        1.2.6 小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直井油井效率计算模型分析
    2.1 直井流入动态研究
    2.2 井筒温度计算原理及步骤
    2.3 单点举升条件下的油井效率分析
        2.3.1 单相流情况下的油井举升效率分析
        2.3.2 多相流情况下油井效率分析
        2.3.3 直井单点举升情况下的举升压差计算方法研究
        2.3.4 不同举升位置举升压差敏感性分析
        2.3.5 直井单点举升情况下的油井效率计算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斜井单点举升情况下的油井效率计算模型
    3.1 斜井流入动态研究
    3.2 斜井多相管流研究
        3.2.1 倾斜井筒实验设计
        3.2.2 实验装置
        3.2.3 实验流程
        3.2.4 实验结果分析
    3.3 斜井单点举升举升压差和油井效率计算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接替举升方式下油井效率分析计算方法研究
    4.1 接替举升条件下油井压力剖面计算
    4.2 接替举升条件下的举升压差和油井效率计算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举升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5.1 有杆泵井抽油系统效率组成分析
    5.2 基于油井效率和设备系统效率的举升参数优化设计
    5.3 电潜泵井的系统效率计算方法
    5.4 接替举升条件下的油井效率和系统效率计算分析
        5.4.1 同种容积泵接替举升条件下的系统效率计算模型
        5.4.2 气举+电潜泵下的系统效率计算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软件编制和实例分析
    6.1 软件编制
        6.1.1 抽油泵系统优化设计
        6.1.2 潜油电泵优化设计系统
        6.1.3 气举+电潜泵设计内容
    6.2 实例计算分析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公式解释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手征介质中电磁波传播特性及手征介质粒子对平面波的光散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近况
        1.2.1 非手征介质粒子散射研究现状
        1.2.2 手征介质中电磁波传播研究状况
        1.2.3 手征介质粒子光散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粒子光散射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介质粒子光散射的基本理论
        2.2.1 LMT理论
        2.2.2 几何光学近似
        2.2.3 GLMT理论
        2.2.4 复矢量射线理论
    2.3 小结
第三章 手征介质中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研究
    3.1 手征介质的本构关系
        3.1.1 I.V Lindell本构关系
        3.1.2 Condon-Tellegen本构关系
        3.1.3 Post-Jaggard本构关系
        3.1.4 D-B-F本构关系
    3.2 手征介质分界面上的电磁波传播特性
        3.2.1 引言
        3.2.2 两各向同性手征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
        3.2.3 反射和透射功率系数
        3.2.4 几种特殊情况数值分析
    3.3 非手征介质与手征介质界面上电磁波的反射与透射
        3.3.1 电磁波从非手征介质入射到手征介质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
        3.3.2 电磁波从手征介质入射到非手征介质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
        3.3.3 手征介质与非手征介质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功率
        3.3.4 数值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手征介质球粒子前向光散射的几何光学近似研究
    4.1 引言
    4.2 手征介质球中的电磁波
        4.2.1 平面电磁波在各向同性手征球外表面上的反射和透射
        4.2.2 各向同性手征球内表面上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
    4.3 手征介质球的几何光学近似算法
        4.3.1 手征介质球内外区域的光线轨迹
        4.3.2 手征介质球的散射振幅函数
        4.3.3 手征介质球前向散射公式
    4.4 数值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手征无限长圆柱和椭球光散射的几何光学近似研究
    5.1 引言
    5.2 无限长手征介质圆柱的光散射
        5.2.1 几何光学近似理论推导
        5.2.2 数值计算及分析
    5.3 手征介质椭球的光散射
        5.3.1 理论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手征介质球粒子和介质平面系统对平面波的散射
    6.1 引言
    6.2 模型建立及理论分析
        6.2.1 介质板表面反射及透射
        6.2.2 散射场的理论分析
    6.3 数值结果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严密条件的轴对称极限平衡理论及其在土压力计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极限平衡理论研现究状
        1.2.2 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的小结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1.3.3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轴对称极限状态环向受力的客观描述及物理内涵
    2.1 引言
    2.2 极限条件与轴对称应力空间
        2.2.1 极限条件的选择
        2.2.2 极限条件在轴对称应力空间中的表达
    2.3 轴对称极限状态的环向受力特点及客观描述
        2.3.1 轴对称极限状态的环向受力特点
        2.3.2 基于轴对称几何条件的客观描述方程
        2.3.3 基于轴对称相容条件的客观描述方程
    2.4 轴对称极限状态的物理内涵
        2.4.1 第一重涵义(本质):复合应力强度特点
        2.4.2 第二重涵义(属性):动态应力场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环向客观受力条件的轴对称极限平衡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轴对称相容条件控制方程的应力特征线理论
        3.2.1 塑性区极限应力的控制方程
        3.2.2 应力特征线与特征关系的一般性解答
        3.2.3 边界条件的一般性解答
    3.3 基于轴对称几何条件控制方程的应力滑移线理论
        3.3.1 Drucker-Prager准则中的抗剪强度与滑移面
        3.3.2 塑性区极限应力的控制方程
        3.3.3 应力滑移线与应力关系的一般性解答
        3.3.4 边界条件的一般性解答
    3.4 两组极限状态的对比
        3.4.1 动态极限状态与静态极限状态
        3.4.2 轴对称极限状态与平面极限状态
    3.5 极限平衡理论的合理性及验证
        3.5.1 Drucker-Prager极限状态的合理性
        3.5.2 极限平衡理论的试验和数值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应力滑移线理论的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滑移线理论的单层土中的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研究
        4.2.1 单层土中一般工况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数值差分方法
        4.2.2 单层土中一般工况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解析计算方法
        4.2.3 单层土中一般工况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分布规律研究
        4.2.4 单层土中特殊工况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分析与讨论
    4.3 基于滑移线理论的层状土中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研究
        4.3.1 层状土中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数值差分方法
        4.3.2 层状土中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解析计算方法
        4.3.3 层状土中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分布规律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任意侧移模式的轴对称非极限土压力研究
    5.1 引言
    5.2 非极限概念与等效介质极限状态
        5.2.1 两类极限与非极限概念
        5.2.2 等效介质极限状态
    5.3 轴对称问题中摩擦角发挥关系
        5.3.1 从应力状态推导轴对称摩擦角发挥值
        5.3.2 简化方式建立轴对称摩擦角发挥值
    5.4 基于单元体平衡的轴对称非极限侧移平衡理论
        5.4.1 非极限状态的应力控制方程推导
        5.4.2 非极限应力控制方程的数学解答
    5.5 轴对称非极限侧移平衡理论的验证
        5.5.1 极限侧移状态的退化理论
        5.5.2 无侧移状态的验证
        5.5.3 非极限侧移状态的验证
    5.6 任意侧移模式的土压力分布规律与合力特点研究
        5.6.1 任意侧移模式极限状态的界定与侧移的描述
        5.6.2 轴对称非极限土压力分布规律与合力特点研究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附录A 三元轴对称平衡理论的应力控制方程组求解过程
附录B 二元轴对称平衡理论的应力控制方程组求解过程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9)重载铁路高架桥诱发环境振动分析预测与减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高架桥上列车荷载的模拟方法
        1.2.2 环境振动波的传播与衰减机制
        1.2.3 重载列车诱发环境振动影响
        1.2.4 环境振动减振体系研究
        1.2.5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的重载铁路高架桥系统振动响应分析
    2.1 引言
    2.2 车桥系统对地面作用力
        2.2.1 单节列车对桥面作用力
        2.2.2 朔黄轨道谱特征
        2.2.3 桥墩对地面作用力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2.2.4 桥墩振动算例分析
    2.3 场地振动传播随机分析
        2.3.1 弹性波在土体中的传播
        2.3.2 桥墩作用下的地表振动
        2.3.3 场地振动算例分析
    2.4 建筑结构受列车振动影响分析
        2.4.1 一致激励下结构响应
        2.4.2 多点平稳激励下结构响应
        2.4.3 结构振动算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载铁路诱发场地和建筑物振动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3.1 引言
    3.2 重载铁路高架段地面振动响应
        3.2.1 工程概况和测点布置
        3.2.2 振动评价标准与指标
        3.2.3 地面振动的研究方法
        3.2.4 地面振动响应分析
    3.3 重载铁路路基段地面振动响应
        3.3.1 工程概况和测点布置
        3.3.2 地面振动响应分析
        3.3.3 地面振动突变现象原因分析
    3.4 重载列车振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3.4.1 高架桥附近建筑实测结果分析
        3.4.2 路基附近建筑实测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载铁路高架桥诱发场地振动衰减规律的预测模型
    4.1 引言
    4.2 分析模型的建立
        4.2.1 工程概况及参数设置
        4.2.2 分析监测点布置
    4.3 列车动荷载的施加
        4.3.1 列车荷载动力系数
        4.3.2 模型中列车动荷载的施加
    4.4 计算结果分析
        4.4.1 数值与实测对比
        4.4.2 高架桥桥墩振动分析
        4.4.3 地面振动分析
    4.5 场地振动预测模型的建立
        4.5.1 车重与峰值振动速度
        4.5.2 车速与峰值振动速度
        4.5.3 场地系数的确定
        4.5.4 峰值振动速度的预测公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载列车对高寒地区桥隧结合段隧洞洞脸边坡的振动影响
    5.1 引言
    5.2 岩体冻融损伤机理分析
        5.2.1 岩体冻融损伤过程
        5.2.2 岩体冻融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5.2.3 荷载作用下冻融岩体的损伤本构关系
    5.3 冻融循环试验
        5.3.1 现场采样
        5.3.2 室内冻融循环试验
        5.3.3 电镜分析
        5.3.4 冻融循环后的力学试验
        5.3.5 损伤指标分析
    5.4 重载列车对冻融边坡岩体动力损伤分析
        5.4.1 工程概况
        5.4.2 模型材料参数
        5.4.3 岩质边坡损伤分析
        5.4.4 岩质边坡变形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载铁路高架桥诱发环境振动的减振措施研究
    6.1 引言
    6.2 三向隔振支座的隔振研究
        6.2.1 隔振的基本原理
        6.2.2 三维隔振支座设计
        6.2.3 多层隔振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
        6.2.4 不同参数建筑物的振动响应
        6.2.5 减振效果分析
    6.3 蜂窝状波阻块减振研究
        6.3.1 屏障隔振的基本原理
        6.3.2 屏障隔振方案设计
        6.3.3 高架桥场地激励的求取
        6.3.4 HWIB隔振参数选取
        6.3.5 HWIB隔振应用实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0)地震作用下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加固路基及变形自传感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本文研究背景
        1.1.2 本文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路基加固技术及方法研究
        1.2.2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方法研究
        1.2.3 弱光栅传感技术发展研究
        1.2.4 问题提出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传感器研发
    2.1 弱光栅的理论
        2.1.1 弱光栅的基本理论
        2.1.2 弱光栅的传感模型
    2.2 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设计
        2.2.1 设计原则与要求
        2.2.2 传感器结构设计
        2.2.3 温度自补偿技术
        2.2.4 不同种类土工格栅用于传感器制作的适宜性研究
    2.3 传感器监测信号与测量变形处理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室内标定试验
    3.1 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波长与应变关系标定
        3.1.1 试验目的
        3.1.2 试验设计及设备、材料简介
        3.1.3 试验过程
        3.1.4 试验结果
    3.2 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曲率变形标定试验
        3.2.1 试验目的
        3.2.2 试验准备
        3.2.3 试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4 地震荷载作用下有无加筋路基边坡数值模拟
    4.1 MIDAS/GTS NX软件简介及原理
        4.1.1 软件简介
        4.1.2 MIDAS/GTS NX软件动力分析方法原理
        4.1.3 边界处理
    4.2 振动荷载作用下2D路基边坡数值模拟
        4.2.1 工程背景
        4.2.2 模型概况
        4.2.3 计算模型
        4.2.4 地震波选取
    4.3 路基边坡动力变形响应分析
        4.3.1 加筋路基与非加筋路基边坡的变形响应分析
        4.3.2 加筋处土体位移与非加筋土体相同位置处位移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加固路基边坡振动台试验
    5.1 模型试验目的
    5.2 模型试验的设计
        5.2.1 试验设备
        5.2.2 相似关系
        5.2.3 模型设计
        5.2.4 模型箱选取
        5.2.5 传感器埋设与监测方案
        5.2.6 试验加载方案
    5.3 模型试验过程
    5.4 试验成果分析
        5.4.1 动力加速度响应分析
        5.4.2 动力位移响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一种相关关系式的图示推导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由弯管的运动控制原理研究[D]. 韩景宏. 燕山大学, 2021(01)
  • [2]钢混纵向组合连续梁桥结构性能及设计研究[D]. 官彩依. 东南大学, 2020(01)
  • [3]快堆堆芯组件异形结构流动特性研究[D]. 秦亥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结构研究[D]. 王怡.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4)
  • [5]微结构展开轮磨损对其展开性能的影响分析及寿命预测[D]. 赵伟光.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6]油井能耗分析计算模型及相应的举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 李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7]手征介质中电磁波传播特性及手征介质粒子对平面波的光散射研究[D]. 路彦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8]基于严密条件的轴对称极限平衡理论及其在土压力计算中的应用[D]. 熊国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重载铁路高架桥诱发环境振动分析预测与减振研究[D]. 胡晶晶.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地震作用下表面粘贴弱光栅式土工格栅加固路基及变形自传感监测研究[D]. 李万杰. 重庆大学, 2019

标签:;  ;  ;  ;  ;  

一种相关关系的图解推导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