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词组对比(七)

汉英词组对比(七)

一、中英词组对照(7)(论文文献综述)

黄佳跃,熊德意[1](2021)在《句对齐研究综述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表明神经机器翻译是目前机器翻译领域的主流方法,拥有足够数量的双语平行语料是训练出一个好的翻译模型的前提。双语句对齐技术作为一种从不同语言端单语语料中获取双语平行句对的技术,因此得到广泛的研究。该文首先简单介绍句对齐任务及其相应的评测标准,然后归纳总结前人在句对齐任务上的研究进展,以及句对齐任务的相关信息,并简单概括参加团队所提交的系统,最后对当前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工作。

陈晓芳[2](2021)在《《HSK标准教程》练习指令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袁静[3](2021)在《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关于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研究,国内外学界以往主要关注其具体的句法特征,鲜少揭示其句法特征所隐藏的这两种语言的本质特性差异,更未曾论及这些表象差异背后的内在成因。本文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王文斌2013a,2013b,2019a)为视角,考察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将其分成整句型与短语型,试图以此切入,透视英汉谚语句法结构差异背后所隐藏的根性差异,同时也弥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至今尚未涉足对英汉谚语研究的欠缺。主要发现有三:(1)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反映了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其整句型的时间性特征与句内动词中心的分布、连接手段的种类以及显性主谓结构的组合紧密相关;其短语型的时间性特征与连接手段的种类以及主谓结构的省略程度密切关联,各类结构的时间性层级由动词主导。(2)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昭显了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其整句型的空间性特征与句内名词的主体地位、对称句段的数目以及显性对言结构的组合关系密切,其短语型的空间性特征与名词短语的数目与对言结构的完整程度具有紧密关系,各类结构的空间性层级由名词主导。(3)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源自印欧语的时间性编码方式,以谓语动词实现句法结构的时间范畴定位,动词编码区分句法结构的不同层次,以勾连性与延续性为其主要特征;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源自汉语的空间性编码方式,以名词实现句法结构的空间特征组合,名词编码区分句法结构的不同层次,块状性与离散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在探究英汉谚语句法特征与英汉民族思维取向的彼此联系时,主要以时贤所讨论的英汉时空性差异为视野,兼及洪堡特提出的“内蕴语言形式”观和中西思维模式的相关成果。英语谚语的形合与汉语谚语的意合,直接对应中西思维的理性与悟性之别;英语谚语的主谓结构与汉语谚语的对言格式,直接对应中西思维的演绎模式与类比模式之异。这两种差异的根因,均在于英民族的强时间性思维和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之殊,与“内蕴语言形式”观相契合。

马倩[4](2021)在《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文中指出政治话语研究包含两个基本主题:一是权力主体间基于权力争夺的冲突和对抗,二是权力主体间基于利益协商的合作性社会实践(Chilton&Schaffner2002)。外交话语是政治话语研究的重要领域,关注作为外交实践工具的话语如何反映并塑造外交意识形态和国际政治现实。国际关系中的外交话语实践根据以上两个主题可大致分为对立型外交话语和合作型外交话语。长期以来政治外交话语的研究主要关注话语的对立性特征,而对合作型外交话语的研究和系统性解读不足。从认知语言学的空间概念化视角来看,合作型外交话语应呈现与对立型外交话语不同的空间表征形式,Chilton(2004)话语空间理论以二元分界的空间概念化仅适用于后者而不能解释前者。本研究从话语空间建构视角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对合作型外交话语进行解读。鉴于二元分界式空间概念化的局限性,本研究借鉴Chilton(2004)提出的三维度(空间、时间、价值),并基于Kaal(2012,2015,2017)从政党话语的时空指涉范围反观政党世界观的话语空间分析路径,拓展话语空间的内涵和研究框架;通过分析中国“和合”话语的“空间-时间-价值”(STV)表征形式,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模式,以丰富认知视角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本文主要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价值维度各有哪些话语表征?(2)中国“和合”话语建构了什么样的话语空间?三个维度之间是什么关系?(3)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在话语空间表征上有何差异?为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本文以中国领导人68篇多边外交演讲为语料,遵循“文本特征→概念化表征→话语空间整体表征”的自下而上的分析步骤,以质性分析为主、量化分析为辅的方法进行语料分析。研究发现主要有三点:第一,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以包容性的空间“满格”表征反映全局视角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共存,在时间维度以延展性的时间“满格”表征反映广阔的历史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价值维度以相应识解策略反映共同价值取向,与时空“满格”相呼应。第二,中国“和合”话语的三维度表征共同形成延展包容的话语空间,以“和合”话语空间模型可视化呈现,三维度之间体现以价值维度为核心的两两交互关系。第三,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基于不同的空间概念化呈现不同的话语空间表征,前者在共同价值导向下以整体性、弱界限划分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外向扩展的包容性表征;后者在价值对立导向下以内外分界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内向压缩的对抗性表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上对Chilton(2004)的话语空间理论进行改造形成拓展框架以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特征,最终得出“和合”话语空间模型,丰富了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外延;实践上将合作型外交话语与对立型外交话语置于平等地位,扩大了话语空间研究范围,克服了前期话语空间研究偏重于关注政治话语对立性特征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语言学话语分析理据支撑,并对政治话语分析实践、外交话语翻译实践、中国价值观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孔德岚[5](2021)在《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处理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教材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重要媒介和材料,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其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效果。生词处理是汉语教材编写中的重要环节。对生词做出恰当的处理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有效地理解和学习汉语生词,从而提高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汉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习时他们也更加依赖教材对生词的释义和讲解来建立母语和汉语之间的联系。教材对生词的恰当的处理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由此,初级汉语综合教材(包括精读教材)中生词的编排和处理对汉语学习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考察了64套我们可及的且使用范围较广的初级汉语综合教材,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当前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中生词处理方式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分析,考察分析的角度主要分为三种:生词的编排方式、生词的释义方式、生词的讲解方式。在此基础上,再对中国学者(指汉语为自身基底语的学者,简称“CL1FL2学者”)和外国学者(指汉语为自身目标语的学者,简称“CL2FL1学者”)所编写的初级汉语综合教材进行对比。由于两类学者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他们所编教材在对生词的编排方式、释义方式和讲解方式上均有明显的差异,而同一类编者所编教材内部却呈现出相对的一致性,具体体现在教材中编排时会采用组构和解构的方式来编排生词和补充生词,释义时也多考虑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对容易出错的生词单独进行定义,讲解时关注学习者的母语,着重强调母语和目的语生词用法之间的对比和说明。最后,我们针对初级汉语综合教材中生词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关于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处理的建议。教材生词编排时需要运用灵活的编排方式将生词和生词的用法联系起来编排。释义时要采用多样化且合适的释义模式和方法。讲解时要添加生词的常用搭配和例句,重视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生词表达的对比,同时还需要对生词的文化内涵进行补充和说明,考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教材也应该从偏误分析的角度去讲解生词,不避讳偏误句的出现。

赵海莲[6](2021)在《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英语长句主要是指语法结构复杂,修饰成分较多,内容层次较多的简单句和复合句。英文学术文本中长句频繁出现,结构较为复杂,对长句的句式结构分析对于理解文本内容非常重要。英译汉过程中,不论是简单句还是复合句,由于英语长句内的句式结构较为复杂,较难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翻译困难。因此,研究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围绕《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翻译实践,分析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翻译实践过程中,经过译前、译中、译后三个阶段的分析、比较与修正,本文总结了《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首先是长句内省略结构和替代结构关系隐含;其次是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特别是动宾短语结构和非谓语结构的短语结构复杂;第三是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集中体现在因果结构复杂和递进结构复杂两个方面。经过初译和改译,通过分析这些长句结构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提出针对上述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解决方案。具体来看,针对长句内省略结构与替代结构关系隐含的问题,采用的翻译方法是补偿法与增词法;针对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释义法与换位法;针对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逻辑明晰法与拆分重组法。本文分析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来源于学术专着的翻译实践,希望能为同类文本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英译汉提供一些参考。

李颖[7](2021)在《《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理状态动词是一类基础的、由人发出的、根据外界状态展现相关情绪、情感、意愿、意志倾向等心理现象的动词。国内外,对于心理状态动词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是缺乏心理状态动词与词典学结合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结合词典学和语义学,从词典释义的微观角度分析表示心理状态义位动词的释义因子。本论文分为六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与心理状态动词相关的研究现状和外向型词典释义对比研究现状。心理状态动词为研究对象,语义场理论和释义因子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本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了《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和《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中所有的心理状态动词,并对两部词典共有的心理状态动词进行具体分析。第一章将《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所有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分为20类,其中限制因子分为限制性动作因子和限定因子,并根据释义因子的分布态势和频率将释义因子分成了三个等级。第二章是对《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所有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进行的分类,分为了20类。并得出《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准义核因子的频率占比要远高于《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准义核因子的占比,这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导致的。并分析了该部词典中的释义因子分布态势出现的原因。第三章通过两种算法来对比两部词典心理状态动词语义场下共有的心理状态动词分布态势、分布特点,以及这一分布所产生的问题。其次,对两部词典中共有心理状态动词语义场下的6个子语义场做出详细的对比与分析,并对《学汉语》中的6个子语义场提出了释义调整建议。根据以上6个子语义场释义模式的分析,根据释义因子的分布态势、释义因子频率高低和词典编纂原则,构想了一套新的释义优化模式,其中以“义核+客体+限定+程度+限制性动作”为基础优化模式。第四章对前三章出现的释义问题做出了总结。《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心理状态动词释义中出现的问题分为三个方面:释义用词方面、释义因子方面、释义模式方面。在此,本部分根据以上问题并结合具体子语义场提出编纂建议。同时,本文的研究者也思考了该语义场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并从中得到启发——将释义因子应用到针对同义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后一章是对论文的整体回顾与总结,并阐述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即过于关注语义缺乏在语用和语法方面的分析,对教学的优化建议只停留在构想层面,缺乏真正的实践。

黄家英[8](2021)在《世界卫生组织疾病治疗管理指南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材料《世界卫生组织成人和青少年癌痛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管理指南》(WHO Guidelines for The Pharmacological and Radio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Cancer Pain in Adults and Adolescents)是世界卫生组织于2019年1月正式推出的2018版癌痛指南。该指南主要是为癌症疼痛的管理提供循证医学指导,目标是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使其达到可以正常生活的状态。本报告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源语文本特点进行分析,并运用个案分析法,结合文本中的各种实例,分别从词汇、句法及语篇层面重点探究医学类文本翻译的重难点。本次的翻译材料中涉及大量药品名称、缩略语以及其他医学术语翻译,笔者通过阅读相关平行文本,参考医学专业词典,遵循音译、直译等常用方法进行翻译,以期体现医学文本的权威性。在面对复杂的长难句时,则是通过顺译法、逆译法、分译法等翻译方法处理。而在语篇层面,主要斟酌相关衔接手段在报告中的运用,并通过调整语序结构使得篇章更加连贯。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在探讨医学文本的翻译方法与技巧的同时,为相关医务工作者、公共卫生人员、方案管理人员等提供指导与借鉴意义。

吕焕[9](2021)在《旅游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潜江旅游指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特色旅游逐渐成为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主流,旅游指南的翻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潜江特色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水乡园林”“曹禺故里”“小龙虾之乡”的美誉,然而关于该地的英译旅游文本却十分缺乏。因此,潜江旅游指南译介不仅有助于宣传当地旅游特色,也有助于丰富旅游文本的翻译研究。本次翻译项目内容节选自潜江市人民政府网站资料“走进潜江”。笔者根据曾利沙对旅游指南文字信息的分类方法,将源语文本划分为事实性信息、文化信息和美学信息三大类,并尝试探讨这三类文字信息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此次翻译文本词汇丰富多样,涉及多领域的专有名词、四字格词语以及文化负载词等。笔者通过实例分析,论述了事实性信息中专有名词和四字词语的翻译方法;文化信息中景点名称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美学信息中修辞格以及意象形态的翻译策略。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认为翻译旅游文本时,首先应分析文本的语言特征和文体特征,其次划分文本类型,最后确定翻译策略和方法。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潜江的旅游特色传递给外国游客,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来潜江旅游,赏精致戏剧,尝美味龙虾。

陈则安[10](2021)在《《金摇篮月子中心员工培训手册》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员工培训手册是公司新入职人员必备的培训教材,可以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相关条例,明确岗位职责。笔者承接《金摇篮月子中心员工培训手册》汉译英的翻译项目,该项目的委托人为便于手册在公司内部培训使用,格外强调译本语言要具有简洁性,故笔者从委托方的要求出发,根据具体文本灵活使用合适的技巧,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调整译本语言追求简洁。本报告重点分析笔者在简洁化翻译的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在报告中,笔者从中文护理词汇的简洁翻译、重复和排比的简洁翻译、流水句的简洁翻译、否定句的简洁翻译、表格的简洁翻译和无主句的简洁翻译等几个角度归纳整理简洁化翻译的重难点,详细论述了所采取的具体翻译策略,如拆分合并、省略、使用缩写、分词结构和介词等。在保留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打破原文的束缚,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努力让译文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优化提升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效率,完成译者的桥梁角色和服务使命。

二、中英词组对照(7)(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英词组对照(7)(论文提纲范文)

(1)句对齐研究综述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句对齐任务
2 句对齐评测标准
    1) x已知
    2) x未知
3 句对齐任务的研究进展
    3.1 基于特征工程的句对齐
        3.1.1 基于句长特征的句对齐
        3.1.2 融入双语词组对照特征的句对齐
        3.1.3 结合扩充双语词表的句对齐
    3.2 基于神经网络的监督式句对齐
        3.2.1 基于词向量拼接的句子向量化表征
        3.2.2 基于神经机器翻译模型的句子向量化表征
        3.2.3 基于双编码器的句子向量化表征
    3.3 无监督句对齐研究进展
4 句对齐相关任务
    4.1 BUCC句对齐任务数据集
    4.2 句对齐系统结果描述
5 总结与未来展望

(3)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结构
2 文献回顾
    2.1 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研究概览
        2.1.1 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描写与分类依据
        2.1.2 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描写与分类依据
    2.2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相关对比研究
        2.2.1 对比语言学领域的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研究
        2.2.2 翻译领域的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研究
    2.3 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概观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用于谚语研究的依据
    3.3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用于谚语研究的理论假设
4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时空性特征分析
    4.1 英汉谚语的整句型结构与短语型结构的界定
    4.2 英汉谚语的整句型结构对比
        4.2.1 英谚的整句型结构分类及其时间性特征
        4.2.2 汉谚的整句型结构分类及其空间性特征
    4.3 英汉谚语短语型结构的对比分析
        4.3.1 英谚的短语型结构分类及其时间性特征
        4.3.2 汉谚的短语型结构分类及其空间性特征
    4.4 小结
5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特性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取向
    5.1 英汉语言的时空性编码方式在谚语句法结构上的体现
        5.1.1 英谚中时间为主导的编码方式
        5.1.2 汉谚中空间为主导的编码方式
    5.2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异质性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差异
        5.2.1 从英汉谚语之间的形合与意合差异看民族思维的时空性偏好
        5.2.2 从英汉谚语所昭显的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看民族思维的时空性偏好
    5.3 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与努力方向
参引文献

(4)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重要概念定义
        2.1.1 外交话语:对立型VS.合作型
        2.1.2 话语空间
        2.1.3 中国“和合”话语
    2.2 政治话语研究
        2.2.1 话语与政治
        2.2.2 政治话语研究视角
        2.2.3 认知视角的政治话语研究
    2.3 话语空间研究
        2.3.1 话语空间理论形成、发展及引介
        2.3.2 相关研究
        2.3.3 适用性和局限性
    2.4 合作型外交话语研究
        2.4.1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领域
        2.4.2 语言学领域
    2.5 现有研究局限及本研究创新点
        2.5.1 现有研究的局限
        2.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
        3.1.1 源流与内涵
        3.1.2 对中国外交话语的影响
        3.1.3 对话语空间研究的观照
    3.2 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拓展
        3.2.1 话语空间三维度
        3.2.2 话语空间分析路径
        3.2.3 本研究话语空间分析拓展框架
    3.3 认知识解
        3.3.1 认知识解理论概览
        3.3.2 认知识解与话语空间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语料构成
    4.3 分析步骤
    4.4 分析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维度表征
    5.1 空间指示
        5.1.1 空间范畴表达
        5.1.2 空间指示的“满格”表征
    5.2 人称指示
        5.2.1 自我中心指称VS.异我中心指称
        5.2.2 指示中心——“我们
        5.2.3 人称指示的空间“满格
    5.3 空间性隐喻
        5.3.1 容器隐喻
        5.3.2 空间隐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时间维度表征
    6.1 时间指示
        6.1.1 时间范畴表达
        6.1.2 时间“满格
    6.2 时间性隐喻
        6.2.1 旅程隐喻
        6.2.2 潮流隐喻
        6.2.3 建筑隐喻
    6.3 情态的时间植入
        6.3.1 “要”的时间植入
        6.3.2 “将”的时间植入
        6.3.3 “应该”的时间植入
        6.3.4 情态时间植入的未来导向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价值维度表征
    7.1 价值性隐喻
        7.1.1 色彩/画卷隐喻
        7.1.2 游戏隐喻
        7.1.3 关系隐喻
    7.2 图式化
        7.2.1 行动链图式
        7.2.2 平衡图式
    7.3 凸显
        7.3.1 句型凸显
        7.3.2 语义凸显
    7.4 转喻
        7.4.1 部分代整体
        7.4.2 整体代部分
        7.4.3 行为代行为体
    7.5 级阶调整
        7.5.1 详略度
        7.5.2 变焦
    7.6 观察点
        7.6.1 引用
        7.6.2 客观化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和合”话语的话语空间
    8.1 “和合”话语空间建构
        8.1.1 空间“满格”:“包容互鉴、和谐共处”
        8.1.2 时间“满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8.1.3 共同价值表征:“互利共赢”
        8.1.4 “和合”话语空间模型
    8.2 三维度互动关系
        8.2.1 时间-空间
        8.2.2 价值-空间
        8.2.3 价值-时间
    8.3 本章小节
第九章 两类话语空间建构对比讨论
    9.1 两类话语空间对比
        9.1.1 空间维度对比
        9.1.2 时间维度对比
        9.1.3 价值维度对比
        9.1.4 总体差异
    9.2 话语空间建构与国际话语权
        9.2.1 中国当代外交话语变迁:对立型话语空间转向合作型话语空间为主
        9.2.2 西方霸权话语:对立型话语空间作为合法化工具
        9.2.3 话语空间建构——透视话语议程设置
    9.3 本章小节
第十章 结论与启示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启示
    10.3 局限与展望
参引文献
附录

(5)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处理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汉语教材生词方面的研究
        1.3.2 关于中外学者所编汉语教材对比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编排方式分析
    2.1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编排方式
    2.2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编排的主要方式
        2.2.1 编有专门的词表
        2.2.2 以组构(build up)的方式代替词表
        2.2.3 以解构(break down)的方式代替词表
    2.3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编排方式利弊分析
第三章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方式分析
    3.1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方式
    3.2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的主要模式
        3.2.1 语言释义模式
        3.2.2 非语言释义模式
    3.3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的主要方法
        3.3.1 翻译法
        3.3.2 定义法
        3.3.3 分解法
        3.3.4 举例法
        3.3.5 综合法
    3.4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方式利弊分析
第四章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讲解方式分析
    4.1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讲解方式
    4.2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讲解的主要方式
        4.2.1 语法功能和用法的说明
        4.2.2 扩展搭配
        4.2.3 例句展示
        4.2.4 易混淆词分析
    4.3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讲解方式利弊分析
第五章 中外学者编写的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处理方式的对比分析
    5.1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编排方式对比
    5.2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方式对比
        5.2.1 释义模式对比
        5.2.2 释义方法对比
    5.3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讲解方式对比
第六章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编写建议
    6.1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编排方式的编写建议
        6.1.1 不拘泥于专门的生词表
        6.1.2 运用灵活的生词编排方式
    6.2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方式的编写建议
        6.2.1 采用多样化的释义模式
        6.2.2 选择合适的释义方法
    6.3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讲解方式的编写建议
        6.3.1 添加生词的常用搭配和例句
        6.3.2 注重中外语言表达的对比
        6.3.3 渗透生词的文化内涵
        6.3.4 从偏误分析的角度去讲解生词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

(6)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英语长句结构相关理论界说
    (一)英语长句的定义与结构特征
    (二)长句内句式结构的复杂性及其具体体现
三、翻译实践任务描述
    (一)翻译文本介绍
    (二)任务过程的描述
四、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长句内省略与替代结构隐含
        1.省略结构隐含
        2.替代结构隐含
    (二)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
        1.动宾结构复杂
        2.非谓语结构复杂
    (三)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
        1.因果结构复杂
        2.递进结构复杂
五、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长句内省略与替代结构关系隐含的解决方案
        1.针对省略结构的补偿法
        2.针对替代结构的增词法
    (二)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的解决方案
        1.针对动宾结构的释义法
        2.针对非谓语结构的换位法
    (三)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的解决方案
        1.针对因果结构的逻辑明晰法
        2.针对递进结构的拆分重组法
六、翻译实践总结
    (一)翻译实践的收获
    (二)翻译实践的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翻译术语对照表
附录B 原文和译文
致谢

(7)《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与心理状态动词相关的研究
        二、外向型词典释义对比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基本理论
        一、释义因子
        二、语义场理论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学汉语》释义因子的分布及其特点
    第一节 《学汉语》释义因子的分布及描写
    第二节 《学汉语》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的分布特点
第二章 《牛津中阶》释义因子的分布及其特点
    第一节 《牛津中阶》释义因子的分布及描写
    第二节 《牛津中阶》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的分布特点
第三章 《学汉语》与《牛津中阶》共有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对比及优化模式
    第一节 《学汉语》与《牛津中阶》共有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对比
        一、《学汉语》与《牛津中阶》共有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类型对比
        二、 《学汉语》与《牛津中阶》共有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因子分布特点对比
    第二节 《学汉语》与《牛津中阶》6 类心理状态动词释义模式分析及其优化
        一、尊敬类
        二、希望类
        三、想念类
        四、悔恨类
        五、讨厌类
        六、憎恨类
    第三节 《学汉语》与《牛津中阶》心理状态动词释义优化模式
第四章 《学汉语》心理状态动词的释义建议及教学建议
    第一节 《学汉语》心理状态动词的释义问题及建议
        一、释义用词方面
        二、释义因子方面
        三、释义模式方面
    第二节 心理状态动词释义的教学建议
        一、突出核心释义因子的中心作用
        二、合理选择相关附属释义因子的重要区分作用
结语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可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世界卫生组织疾病治疗管理指南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翻译项目简介
    1.2 翻译项目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实践报告结构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分析源语文本
        2.1.2 参阅平行文本
        2.1.3 制作术语表
    2.2 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
        2.2.1 医学术语的翻译
        2.2.2 长难句的翻译
        2.2.3 语篇的翻译
    2.3 译后工作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汇层面
        3.1.1 疾病、症状名称
        3.1.2 药品名称
        3.1.3 医药商标名称
        3.1.4 缩略语
    3.2 句法层面
        3.2.1 顺序译法
        3.2.2 逆序译法
        3.2.3 分句译法
    3.3 语篇层面
        3.3.1 语篇的衔接
        3.3.2 语篇的连贯
第四章 总结
    4.1 主要收获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术语表
附录2 表2 与表3 中英对照
附录3 中英对照文本
致谢

(9)旅游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潜江旅游指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项目简介
    1.1 翻译任务背景介绍
    1.2 旅游翻译研究现状
    1.3 翻译任务研究目标和意义
第2章 翻译任务流程
    2.1 译前准备
        2.1.1 源语文本分析
        2.1.2 平行文本查阅
        2.1.3 术语表制定
    2.2 译中难点记录
    2.3 译后阶段审校
第3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事实性信息的翻译
        3.1.1 专有名词的翻译
        3.1.2 四字词语的翻译
    3.2 文化信息的翻译
        3.2.1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3.2.2 景点名称的翻译
    3.3 美学信息的翻译
        3.3.1 修辞格的翻译
        3.3.2 意象形态的翻译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中的收获
    4.2 实践中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译文对照
致谢

(10)《金摇篮月子中心员工培训手册》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项目过程
    2.1 原文文本分析
    2.2 文献综述
    2.3 平行文本搜集
    2.4 术语表制作
    2.5 译后审校
第三章 示例分析
    3.1 中文护理词汇的简洁翻译
    3.2 重复和排比的简洁翻译
    3.3 流水句的简洁翻译
    3.4 否定句的简洁翻译
    3.5 表格的简洁翻译
    3.6 无主句的简洁翻译
第四章 结语
    4.1 收获与成长
    4.2 不足与改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及译文
附录二 表格原文及译文
致谢

四、中英词组对照(7)(论文参考文献)

  • [1]句对齐研究综述全文替换[J]. 黄佳跃,熊德意. 中文信息学报, 2021(08)
  • [2]《HSK标准教程》练习指令语研究[D]. 陈晓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3]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D]. 袁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D]. 马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处理方式研究[D]. 孔德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6]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赵海莲.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心理状态动词释义对比研究[D]. 李颖.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世界卫生组织疾病治疗管理指南汉译实践报告[D]. 黄家英.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旅游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潜江旅游指南为例[D]. 吕焕.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金摇篮月子中心员工培训手册》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陈则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标签:;  ;  ;  ;  ;  

汉英词组对比(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