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定价药品管理新办法出台

政府定价药品管理新办法出台

一、政府定价药品新管理办法出台(论文文献综述)

段传秀[1](2022)在《廉价药消失的经济法学解析》文中研究指明

成瑞雪[2](2020)在《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文中研究表明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主要支撑,也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医院制剂及其调剂市场的存在满足了少数民族患者的用药需求。调剂市场的发展,对延长民族药产业价值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建设、对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市场,均有重要意义。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调剂了民族医医院之间制剂的余缺,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药安全、充分、公平和有效的使用,有利于缓解少数民族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本文运用系统抽象法,注重矛盾分析,结合田野调查材料全面考察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重要作用、市场结构、市场监管和市场发展趋势,为调剂市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民族药医院制剂是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主体涉及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医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由调出方、调入方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调剂价格等构成。拟调剂制剂具有商品化率低、可替代性弱、地域性强的特点。医院之间调剂制剂的程序、规则、范围都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制剂价格也由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由此形成了发育程度不同的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调剂市场进行了严格控制,从医院制剂注册、再注册和备案到管理制剂进入市场的数量、品种,再通过实施制剂调剂使用办法,管控着制剂市场的运行。药监部门对调剂程序的严格管控,缩减了制剂调剂规模、导致制剂市场调入调出不平衡、制剂调剂价格无法反映制剂供求关系、延长了制剂在调剂市场流通的时间、减少了医院利润,导致各民族医院内部出现大量的协定方剂以满足患者临床所需、增加民族医特色疗法提高医院收入,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在监管下具有显着的地方性和封闭性。从调剂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它最终会走向衰落,但还需要条件,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按药监部门对调剂市场的过严控制,阻碍了市场发展,加剧了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矛盾,医院为保障患者用药与维持运营只能购入国准字成药和使用协定方剂。但根据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医保目录中所纳入的民族药品可报销的范围和比例来看,过快取缔调剂市场不可行,医院制剂“简、便、廉、效”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因此,应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规模,定期将部分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降低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在逐步发展中提高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和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为促进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最终消亡创造条件。

苏冬冬[3](2020)在《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在医药技术、医药经济和公共健康备受关注的当下,如何有效对医药发明进行专利保护,既可以激励医药技术创新和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又可以满足药品可及性和保障公众健康权益的实现,已成为国内外学界和产业界讨论的重点话题。目前,我国药品注册审批环节不审查拟上市药品的专利状况,导致上市后的药品面临着专利侵权和退市的双重风险。药品注册审批环节缺乏有效的专利争议解决机制,难以有效保护药品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为此,制度上需要引入一种机制将药品的注册审批与专利权的保护相联系。美国1984年的《Hatch-Maxman法案》首创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并在2003年的《医疗保险处方药改进和现代化法案》(MMA)中得到优化和完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是一个复杂的制度体系,包括程序链接和职能机构链接,涵盖简化新药申请程序、专利信息公示、专利声明、暂缓审批期、专利挑战机制、首仿药市场独占期等内容。我国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仅是对药品的审评审批与专利的权属状态之间的联系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尚未建立实质意义上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我国既有规定过于简单宽泛,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实际运行效果不佳,难以满足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此,国家从宏观政策和立法层面提出要探索构建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这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讨论。为了保障医药创新政策的有效部署落实和立法工作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建构方案。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进行全方位和体系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产生的缘由、创立的背景、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发挥的功效,挖掘该制度所蕴含的宗旨和价值理念,剖析制度的内在运行机理及其缺陷,探寻该制度建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和重要影响因素,发现和解决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协调与衔接问题,剖析制度运行中产生的竞争法问题,在对比分析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国家的立法实践、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实施效果、所进行的革新举措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不同立法模式的优缺点,吸收、合理借鉴这些国家在药品专利保护与药品监管制度改革方面所进行的有益尝试、探索和经验,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医药创新政策和制度环境,确立我国的药品专利链接立法模式和构建出科学、合理、健全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完善我国药品专利保护与药品监管制度体系。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由六章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解读。本章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涵出发,厘清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含义及其适用范围,明晰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立的判断标准,梳理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产生缘由与演变过程,剖析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其缺陷,确定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功能及作用,分析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基本内容。本章的内容为全文探讨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奠定了基础。就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本身而言,其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促进新药研发和及时确定专利法律状态的正效应时,也具有阻碍仿制药竞争和危及药品可及性的负效应。第二章,我国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章通过深入剖析药品专利链接的制度逻辑及其合理内核,挖掘出该制度建立的正当性基础和基本价值取向,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医药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探寻该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为药品专利权人提供了在药品上市前解决专利纠纷的途径,是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得以实现的手段之一。该制度遵循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的宪法原则、契合利益平衡的立法旨趣、合乎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符合最优资源配置的要求和我国的知识产权政策立场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目标。该制度有助于强化药品专利权的保护,激励药品创新;有利于促进仿制药与创新药的充分竞争,实现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有助于解决公民健康需求与药品供给不足的矛盾。该制度是解决我国药品专利保护不力、医药产业创新不足和高质量药品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国家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创新政策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制度设计。第三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比较法考察。本章主要考察了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同时结合近年来签订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有关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规定,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和实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国家,其后得到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响应和仿效实施。实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国家基于本国实际和政策目标采取了不同的链接模式,且产生了不同的实施效果。美国将国内立法中的药品专利链接机制通过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方式向其他国家或地区推行。现阶段,由于各成员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结构不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尚无法在国际范围内形成统一的标准。未来将会成为国际药品专利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准则。第四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配套法律制度。本章详细介绍了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相配套的药品试验例外、药品专利期限延长、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制度内容,分析了这三个制度的功能及作用、制度本身的利与弊,以及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之间的关系。这几个制度实质上是围绕着药品专利保护与创新药研发之间的矛盾和药品专利权人的私人利益与和社会福利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而展开。药品试验例外制度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制度的并行实施,起到了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作用。药品试验数据保护是药品专利链接的基础,药品专利链接是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延伸。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相关的各个制度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平衡,能够起到共同激励创新药物的开发和加快仿制药及时上市的作用。第五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探讨了美国和加拿大在应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问题方面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同时也考察了欧盟在应对相关问题上的经验做法。从微观的角度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实施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挖掘法院对同类案件作不同处理的法理依据,总结归纳相关行为的违法性判定要件。针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实际、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提出了我国应对相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滥用主要表现为药品专利常青(药品专利不当登记)和反向支付协议两类典型行为。药品领域的专利常青、反向支付协议问题本质上反映了药品创新激励保护和市场自由竞争之间的冲突与平衡问题。运用反垄断法规制药品专利常青行为和反向支付协议行为具有正当性基础,对这些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应遵循合理分析原则,综合衡量其垄断行为对竞争的正负效应,以判定是否落入反垄断法的规制范畴。第六章,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构建的体系化思考。本章在梳理及评析现有药品专利链接模式,分析我国与药品专利链接相关的现行立法规定、实施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参考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立法与实践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和法制环境,提出该制度在我国建构的基本设想和具体实施方案。我国与药品专利链接相关的现行立法规定主要存在规定缺乏上位法依据、规定不具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突出问题。在药品注册审批实践中因药品注册申报引发的专利纠纷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而,在我国构建药品专利链接制度需要补充制度创设的依据和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专利链接方案。同时,在具体制度设计时,需要立足我国实际、注重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协调与衔接,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法律机制。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合理内核在于利益平衡,其通过一系列精巧的平衡设计,激励原研药企业继续研发新药并推向市场,鼓励仿制药企业挑战原研药企业的专利,使原研药行业与仿制药行业保持良性协调发展。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有效实施及其所追求的利益平衡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制约、配合和支撑,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促进原研药与仿制药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在中国语境下实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应当警惕该制度滥用可能带来的反竞争风险。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应科学评估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利弊,克服制度本身的内在缺陷,消解该制度对药品可及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李晨雪[4](2019)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BZ医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药品加成政策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06年的提出的:“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销售药品,以实际购进价为基础,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作价,在加价率基础上的加成收入为药品加成”。在当时国家财政比较紧张的条件下,药品加成政策对于保证公立医院经营和发展有很大作用,对于保证国家提供基础医疗服务有很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医疗健康保障的需求不断提升,而医疗服务供给能力的提升却难与之相匹配,需求与供给的失衡,导致“看病难、看病贵”和“多用药、用贵药”的现象非常突出。因此,国家在2012年新医疗体制改革中,公立医院补偿由原来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财政补助三个渠道减少到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取消药品加成对诸多方面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立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中药饮片除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值,医疗服务价格纳入财政医保支付范围。这就要求公立医院要与“以药养医”的老形式脱钩,积极在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质量上下功夫。B市BZ医院是一家公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具有医疗技术水平领先、接诊能力较强、管理理念较新的运行管理特点,具备政策实施代表性。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BZ医院的运行总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存在患者单次就诊费用不降反升,就医获得感不强,医院内控管理亟需进一步加强,医疗价格改革还需继续深入等问题。通过对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BZ医院的实施效果分析研究,可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加强政府医改投入责任、提升医院内控管理等方面提供有益经验。本论文对药品加成政策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产生的影响以及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各方利益主体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和讨论,同时,运用B市公立综合性三甲医院HIS报表数据,采取趋势分析法,对该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前后的运营情况及数据,如营收数据、财务结构数据、均次费用等运行指标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综合性医院运行的影响,列举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B市公立综合性三甲医院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总结B市公立综合性三甲医院对公立医院运行管理理念转变的有益探索。

王青宇[5](2018)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制药领域中,95%以上化学药品为仿制药。近几十年来,仿制药在保障基本医疗供给,满足人民群众药品可获得性及可负担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国产仿制药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与原研药存在一定差距。2012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中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连续发文推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进行监测,对改革背景、政策目标、改革进程、激励政策等进行分析、探讨,对美、日等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实施过程、政策效果等进行比较研究,对一致性评价利益相关者支持度进行调查分析,对一致性评价与药品标准的关系进行探讨,以为我国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提供政策建议。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及临床试验数据自查和核查,开启了仿制药注册申报及质量严格监管的良好开端,但目前政策推行中遇到一些问题。首先,作为阶段性政策,一致性评价推动多以国务院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为主,缺乏上位法的联系和衔接,缺少前瞻性及长期制度设计,包括仿制药市场准入制度、上市后再评价制度以及仿制药欺诈惩罚制度等;其次,参比制剂可获得性较低或者不匹配,基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豁免品种有待进一步探讨,复杂、特定仿制药指南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三,首批基本药物目录中2007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前批准的289个口服固体制剂品种(以下简称289品种)完成率较低,企业评价动力不足,改革任务重、困难大等。第四,部分仿制药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不足。在对美、日历史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分析中,发现美国的DESI评价方法是依据政府、企业以及科学文献三方证据,日本药品有效性评价参考了美国的DESI,评价方法上确立了科学文献筛选评价品种,企业提交证明材料、药事委员会审议等方法。药品品质再评价主要采用体外溶出试验的方法,以制剂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溶出曲线比较来进行评价。我国方法主要采用市场准入制度,人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为主。在代表药物药品标准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药品标准的比较中,我国药品标准中部分项下规定不够详细、标准较低,这将会对仿制药品质量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在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工作中,还应该注重药品质量标准的提升,建立适合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注册标准及国家药品标准等标准体系。问卷调研部分,受访者认为总体上仿制药在安全性方面与原研药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厂家仿制药疗效和安全性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抗生素、心血管类仿制药在临床使用时受到抱怨或投诉。药师对我国目前仿制药信任度较低,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支持度较高。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中信息透明度较高,沟通渠道多样,上市药物目录集数据库初步建立。但目前基本药物目录中289品种一致性评价通过率较低,建议考虑国情与患者需求,时间上有一定缓冲期。继续加大289品种一致性评价的激励制度,包括完善财政激励、采购、医保支付政策等。尽快完善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参比制剂应尽早明确,基于BCS分类豁免品种应逐步公布,完善特定、复杂仿制药审批指南。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集中采购、使用、医保支付政策等应逐渐细化、落实。防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变为“一次性评价”,需要建立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制度。不断提升仿制药信任度,发挥药师主体责任,逐步推行仿制药替代政策,不断完善仿制药政策。本论文主要创新点:(1)对仿制药及参比制剂定义的要素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2)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的背景、进程及阻碍、利益相关者、审评透明度等进行了监测分析和评价。(3)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和药品标准关系进行了辩证思考。(4)本研究对国内药师对仿制药知识、观点及一致性评价的看法等进行了详细调研。开放式问题的设计则为未来循证药学研究以及真实世界证据的研究提供参考。

吴政宇[6](2018)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我国药品价格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品价格问题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头戏。从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健全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到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价格体系”,足以看出药品价格问题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药品是药物保障体系中的关键部分,药品价格水平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全体居民的基本健康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疾病风险能否得到保障,更关系到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然而我国自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改以来,药品价格水平不合理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充分解决,严重阻碍了我国药品保障体系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因此,保障居民的健康权利,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解决药品价格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管制俘虏理论,并结合博弈模型、计量模型、矩阵模型等分析工具,从与药品价格直接相关的各利益主体着手分析,探究以政府、居民、医保、公立医院、医药企业等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在药品价格问题中的地位、作用与问题。由此得出我国政府在药品价格治理过程中行政干预太多,管制内生性问题较为突出;公立医院在药品市场中的“双重垄断”地位,使“以药养医”较为严重,加剧了药价虚高;作为药品服务的买方,医保与居民在药品领域内的弱势地位,使医保的议价控费功能失灵,居民用药的自主性受到严重影响;医药企业是药品的生产供应方,对药品信息的掌握拥有绝对优势,在缺乏有效监督审查机制的背景下,医药企业道德风险频发,导致药品流通缺乏效率,药品定价存在不合理等问题。最后,根据对各利益主体所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在药品领域内的治理经验,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背景下的多元共治策略,提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路径。即在协同治理的顶层框架下,各利益相关者坚持统一的原则与要求,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面对药品价格问题,并对药价问题采取目标一致的治理行动,促进药品价格问题得以解决,药品价格水平恢复合理状态。

彭翔,申俊龙[7](2016)在《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演变分析——基于对政策文件的考察》文中提出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是计划价格阶段,也就是药品价格管制机制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期,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阶段,也是药品价格管理机制不断探索、完善的阶段;2009年以来,是药品价格治理机制初现端倪的阶段。第一阶段,我国事实上将药品、医疗服务视为公共物品,政府决定了药品的价格。虽然这一时期我国的药品价格非常低,但是这一提供方式造成了资源分配的失效;第二阶段,药品的公共物品属性内涵逐渐减少,其私人物品属性的内涵逐渐增多。由于对药品特殊性的认识不足,出现了过度市场化的倾向。在整顿药品价格方面,政府也出现了失灵的情况;第三阶段,我国对药品的物品属性进行重新认识,更具体地说是对药品的物品属性进行区别对待。基于这一认识,我国提出了依靠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运用支付方式、谈判机制等手段约束药品价格。

钱沛[8](2016)在《我国药品价格监管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药品价格是关系人民福祉的一件大事。从世界范围看,药品价格的扭曲现象一直存在,药价呈现“虚高”或者“虚低”的问题。2015年6月以前我国的药品价格是由药品成本加成为导向,同时考虑社会成本做出定价。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弊端,药品的质量、安全性、有效性等临床价值很难在定价中考虑完全。社会平均成本很难量化,基本上只能依靠药品企业自己核定的成本来核算,没有具体的监管措施,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抬高成本以谋得更多的利润。我国药品价格中生产成本的比例相对流通环节的派生成本较小,流通环节多、药品顺价加价也是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药品集中招标政策的缺陷也使得医院的药品价格普遍高于药店。所以政府定价的药品价格政策已无法满足现在药品市场的发展。我国2015年6月1日正式实行药品价格放开的政策,药品的价格开始真正回归市场,但在药品价格由市场主导的同时,我们不能够忽略对药品价格的监管。药品不是普通的商品,它具有一定公共产品的属性,作为公共产品就不能绝对化的放任由市场作为主导。政府对药品价格的开放的真正意义是让药品价格回归市场规律的调节,而不再以强制价格出现。市场有其天然的缺陷,即市场失灵。在药价回归市场后,政府需要做的是对药品的市场进一步规范,需要对药品的生产、流通、招标、医疗报销制度等方面进行监管和调控。所以在市场化的前提下,依然要用到管制经济学的理论。本文整理了我国2015年6月药品放开后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目前的医药市场的现状。阐述了我国目前的相关政策和法律以及药品扭曲的原因。希望从中得到今后药品市场规范的法律途径。文章一共有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同时对中外对影响药品价格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药品价格监管的基础理论。第三章,首先简述了我国药品价格的监管的历史;其次分析了我国目前医药市场的现状和我国现有药品价格的相关政策和法律;随后对我药品价格监管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第四章分析了国外药品价格的监管模式以及对我国药品价格监管的启示。第五章,基于之前的分析研究提出我国药品价格监管的对策和建议。最后一章对全文做出总结。

刘晏余[9](2016)在《基于公共治理的药品市场定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品价格的涨跌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药品定价业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以及公共政策公信力影响力的关节点。药价居高不下,似乎成了社会顽症。提高药品市场定价机制的公共治理能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公共治理就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围绕一定目标,政府、市场、社会、个人等多主体的协同治理,具有治理范围的专属性、治理权力多中心化、治理者之间及其治理对象之间的互动性等特性。药品市场定价要结合公共治理理论,用治理的手段来克服市场本身的局限性。现阶段,我国药品市场定价处于初级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药品市场定价不仅让市场承担了药品定价的责任,也让市场承担了治理过去药品定价机制引发的问题的责任。如药品价格形成的非公共因素影响、药品价格社会监管薄弱、药品行业监管者缺乏监管、药品非法经营打击不力等,以致药品价格虚高不下且屡降屡升、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恶性竞争、药品非法生产经营屡禁不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越招越贵、利益相关者陷入囚徒困境。这些都需要涉及药品市场定价的各个社会责任主体通过共同治理来完成因此,完善药品市场定价机制,进一步规范药品市场,必须在公共治理框架下,运用广泛适用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选择有效的药品市场定价方法,发挥多元药品定价主体的责任的互动性,形成药品价格利益相关者协同监管新体系,促成药品市场定价综合治理的新格局。

马特[10](2015)在《基于Hedonic价格模型的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药品价格过高导致的医疗费用负担过重是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我国由政府直接管理大量药品价格,以及依据平均生产成本和市场平均价格定价的机制,在降低虚高药品价格,减轻群众负担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体制改革和治理不正当竞争、鼓励创新等方面仍有不足,应尽快进行改革。本文在对药品、药品市场、价格政策体系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力求发现政策设计与市场规律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在国家和部分省级价格、医保部门支持下,对20多万条实际中标价格、真实生产成本和国际市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较为公正、客观地评价当前药品价格水平、政策执行情况,更加准确地抓住突出矛盾。运用Hedonic价格模型对药品价格特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单个、多个特征参数对药品价格和价格趋势的影响,以及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对国际药品价格管理主流模式的比较研究,提出优化我国药品价格政策体系的路径和具体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改变国内普遍采用的平均价格分析方法,首次提出按照价格分布区间和质量层次进行分类研究,根据不同价位药品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市场营销特点,制定差别化政策。二是国内尚未发现Hedonic模型在药品价格研究方面的应用。本文运用该模型,对药品价格特征参数及其作用机理、效果,以及外部环境影响等进行量化研究。此外,本文从药品生产成本、流通差率、剂型、包装、销售策略等多个角度、全程评估价格政策和招标政策实施效果,而非常用的简单价格比较。对全部政府定价的专利、原研制药品国际、国内价格以及上市时间、同品种剂型价差等的研究,拓展了国内研究此类问题的范围和领域。在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方面,本文提出放开对大部分药品价格管制,由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加强医药卫生、药品招标、医疗保险部门联动,建立买方、付费方、监督方相互制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行性。提出的完善定价规则,修改定价程序、规范成本结构,压缩流通环节、保持合理比价关系的具体操作办法在现行政策规定下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对遏制药品价格过快上涨,减轻群众负担,促进合理用药具有积极作用。应该指出,本文的研究、分析多立足于完全竞争市场,建立模式时,对消费者心理、经济承受能力等隐性因素考虑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政府定价药品新管理办法出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府定价药品新管理办法出台(论文提纲范文)

(2)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政府控制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
    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研究的新领域
    三、系统抽象法在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中的运用
第一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市场调剂的重要性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及其地位
        一、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医院制剂
        二、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品种
        三、民族药医院制剂在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支撑
        一、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二、医院制剂在各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发挥的作用
        三、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的用药范围
    第三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保障
        一、民族医医院的结构及其分布
        二、民族医医院调剂使用制剂的原因
        三、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调剂制剂所占比重
    第四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重要保障
        一、少数民族患者大多愿意接受民族医治疗
        二、民族地区常发病、多发病民族药有独特疗效
        三、少数民族患者使用民族药医院制剂药费低
    第五节 医院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的发展
        一、能增加制剂调出医院的收入
        二、有利于提高民族药医院制剂的生产质量和水平
        三、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特色的形成
第二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结构
    第一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调出方和调入方
        一、调出方(卖方)
        二、调入方(买方)
        三、调入方和调出方买卖制剂的特点
    第二节 调入方与调出方的调剂协议与批准
        一、买卖双方协议的达成
        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三、制剂调剂是一个有严格监管的市场
    第三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价格
        一、制剂的调剂价格由物价部门制定执行
        二、医院制剂调剂价格的评价
        三、民族药品市场内部价格变化对调剂市场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一、调剂市场主要涉及藏、蒙、维吾尔族药医院制剂
        二、五藏区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三、八蒙区蒙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四、维傣彝苗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第三章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注册与再注册
        一、对民族药医院制剂注册的要求
        二、有效期与再注册
        三、高昂的注册与再注册成本阻碍民族药医院制剂发展
        四、注册困难限制了市场调剂制剂的品种与结构
    第二节 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一、对每一笔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的批准
        二、调剂市场监管阻碍市场正常运行
        三、大量院内协定方剂产生和民族医特色疗法产生
        四、制剂调剂市场行政控制地方性和封闭性突出
    第三节 从注册制到备案制的转变缩小了制剂调剂市场规模
        一、备案制的出台及其主要内容
        二、备案制必将导致调剂市场规模缩减
第四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发展的趋势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消亡的条件
        一、中药医院制剂所走过的道路
        二、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必须增加
        三、医疗保险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提高
    第二节 现阶段必须扩大民族药医院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
        一、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有限
        二、市场是民族医医院之间调剂制剂余缺的唯一途径
        三、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满足少数民族患者用药需求
    第三节 为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消亡创造条件
        一、定期将部分民族药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
        二、降低医院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
        三、逐步增加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国药比重
        四、提高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解读
    第一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基本内涵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含义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适用范围
        三、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溯源与发展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立的背景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正式确立
        三、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立的缘由及标准
        四、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运行机制及缺陷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在运行机制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在缺陷
    第四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功能定位及作用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功能定位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作用解析
    第五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药品可及性
        一、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二、对医药产业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提升我国医药行业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医药行业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二、我国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三、我国医药政策的演变
        四、我国医药产业的总体评价
        五、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二节 保障公民健康权与生命权的重要途径
        一、药品取得是公共健康的重要保障
        二、利于解决药品短缺这一现实问题
    第三节 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规则制定的需要
        一、提升我国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对药品专利国际规则变革的需求
    第四节 制度移植可行性的多维分析
        一、遵循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的宪法原则
        二、契合利益平衡的立法旨趣
        三、合乎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
        四、符合最优资源配置的要求
        五、因应公共政策价值目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第一节 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效果
        三、评价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加拿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加拿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加拿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效果
        三、加拿大与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异同
        四、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韩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韩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韩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情况
        三、评价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四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自由贸易协定下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
        二、国际药品专利规则的未来走向
        三、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前景展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配套法律制度
    第一节 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例外
        一、药品试验例外的创立
        二、药品试验例外的正当性及制度功用
        三、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例外相互制衡
        四、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例外的冲突与解决
    第二节 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专利期限延长
        一、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二、药品专利期限延长的制度评价
        三、药品专利链接与专利期限延长的关系
        四、我国的制度因应
    第三节 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数据保护
        一、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创立与发展
        二、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制度评价
        三、药品试验数据保护与药品专利链接的关系
        四、我国的制度因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法律规制的理论溯源
        一、创新激励与自由竞争之间的差异性
        二、创新激励与自由竞争之间的协调性
        三、专利法与反垄断法适用的竞合及取舍
    第二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的表现形式
        一、药品专利常青
        二、反向支付协议
    第三节 药品专利常青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典型国家的规制路径之考察
        二、我国的规制路径之选择
    第四节 反向支付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典型国家的反垄断执法实践之考察
        二、我国对典型国家执法经验的现实借鉴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构建的体系化思考
    第一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的规定及实践之评价
        一、我国现行药品专利链接规定之梳理
        二、我国现有实践之考察
        三、我国现行规定及实践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本质定位与立法选择
        一、药品专利链接模式梳理与评介
        二、推行以利益平衡为核心的强保护模式
        三、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规范设计
        一、补充制度设计的法律依据
        二、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衔接
        三、药品专利链接的具体操作流程
        四、药品专利信息的公示
        五、暂缓审批期的设定
        六、专利挑战制度的设计
        七、首仿药市场独占期制度的设计
    第四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其他制度的衔接
        一、与药品试验例外制度的衔接
        二、与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制度的衔接
        三、与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制度的衔接
        四、与诉前禁令制度的衔接
        五、与药品专利诉讼制度的衔接
        六、与专利行政处理制度的衔接
    第五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机制之完善
        一、简化药品上市审批程序
        二、适当提高医药发明可专利性标准
        三、修改和完善专利无效程序
        四、建立首仿药替代制度
        五、完善药品价格管控机制
        六、健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BZ医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主要内容框架
    1.6 主要的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公立医院
        2.1.2 药品加成
    2.2 相关理论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市场与政府失灵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利益规制理论
第三章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影响分析
    3.1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共性影响分析
        3.1.1 对患者的影响
        3.1.2 对医务人员的影响
        3.1.3 对医院的影响
        3.1.4 政府的影响
    3.2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BZ医院的实施概况
        3.2.1 BZ医院概况
        3.2.2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该院的实施情况
    3.3 政策实施后对BZ医院的具体影响
        3.3.1 政策实施后对BZ医院业务量的影响分析
        3.3.2 政策实施后对BZ医院收入的影响
        3.3.3 政策实施后对BZ医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分析
    3.4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BZ医院的积极影响
        3.4.1 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优化医院服务及收入结构
        3.4.2 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体现医务劳动的价值
        3.4.3 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医院运营效率的提高
        3.4.4 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费用控制
第四章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医疗总费用还需控制
    4.2 医疗服务还需提升
    4.3 医疗服务价格还需理顺
    4.4 药品采购制度亟需改革
    4.5 医保管理体制弊端显现
    4.6 医院内部管理还需加强
    4.7 财政补偿制度存在问题
    4.8 药品生产价格亟需理顺
第五章 国内外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经验借鉴
        5.1.1 日本医药体系特点
        5.1.2 德国医药体系特点
        5.1.3 经验启示
    5.2 国内经验借鉴
        5.2.1 深圳试点
        5.2.2 浙江试点
        5.2.3 试点小结
第六章 完善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有效性的思路和对策
    6.1 强化政府职责
        6.1.1 落实政府财政投入责任
        6.1.2 完善财政补偿制度
    6.2 理顺市场秩序
        6.2.1 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6.2.2 创新药品招采模式
        6.2.3 健全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6.3 探索医改方向
        6.3.1 加强医院内控管理
        6.3.2 规范医生用药行为
        6.3.3 开辟多元补偿渠道
        6.3.4 加强宣传引导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本论文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简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1 仿制药与原研药体外溶出试验、体内BE试验
        1.3.2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相关政策研究
        1.3.3 仿制药及参比制剂研究
        1.3.4 仿制药上市后与原研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系统综述
        1.3.5 医生、药师和患者对仿制药信任度的研究
        1.3.6 仿制药价格、可获得性、可负担性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理论研究
        1.4.3 比较研究
        1.4.4 问卷调研
        1.4.5 统计分析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仿制药、参比制剂、标准制剂
        2.1.2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等相关概念
        2.1.3 质量及其度量
        2.1.4 政策、政策过程、药物政策
    2.2 相关理论
        2.2.1 质量源于设计
        2.2.2 全面质量管理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章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回顾
    3.1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背景
        3.1.1 政治、经济背景
        3.1.2 行业背景
    3.2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监测
        3.2.1 政策目的及观点
        3.2.2 政策文件
        3.2.3 政策立法及实施
        3.2.4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申报程序
    3.3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进展
        3.3.1 一致性评价品种来源分类
        3.3.2 分品种、分剂型阶段实施
        3.3.3 公布的参比制剂分析
        3.3.4 已获批品种、剂型、厂家分析
        3.3.5 一致性评价审评受理情况
    3.4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激励措施
        3.4.1 国家层面激励措施
        3.4.2 各省、市对一致性评价的激励措施
第四章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进程中呈现的问题
    4.1 参比制剂相关问题
        4.1.1 参比制剂选择争议
        4.1.2 参比制剂的可获得性问题
    4.2 基于BCS分类的BE豁免的研究
    4.3 特定、复杂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问题
    4.4 一致性评价进程中基药通过率过低
        4.4.1 从企业角度分析
        4.4.2 从管理主体角度分析
        4.4.3 从行业角度分析
    4.5 部分仿制药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
        4.5.1 盐酸二甲双胍片
        4.5.2 阿司匹林片
        4.5.3 伊曲康唑胶囊
        4.5.4 注射用头孢他啶
        4.5.5 小结
第五章 国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及借鉴
    5.1 美国仿制药相关制度
        5.1.1 美国Hatch—Waxman法案
        5.1.2 药物有效性研究实施项目
        5.1.3 美国橙皮书及参比制剂选择
        5.1.4 特定、复杂仿制药的审批
    5.2. 日本仿制药相关政策
        5.2.1 日本仿制药市场准入制度
        5.2.2 日本仿制药再评价政策
    5.3 中美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比较
第六章 药师对一致性评价政策态度调研
    6.1 目的
    6.2 方法
        6.2.1 问卷设计
        6.2.2 数据收集的时间和方法
        6.2.3 数据处理及统计
    6.3 结果
        6.3.1 调研概况
        6.3.2 药师对仿制药的认知及观点
        6.3.3 药师对仿制药信任度及政策支持度
        6.3.4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建议
    7.1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需进一步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7.2 一致性评价期限、方法
    7.3 一致性评价特殊考量
        7.3.1 参比制剂的界定应尽快明确并考虑例外情形
        7.3.2 尽快建立基于BCS分类豁免品种名单
        7.3.3 建立特定药品仿制药审批路径
    7.4 基本药物一致性评价品种激励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
    7.5 通过一致性评价政策后的品种管理
        7.5.1 防止一致性评价变“一次性评价”
        7.5.2 提升仿制药信任度
        7.5.3 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上市后药品再评价
        7.5.4 逐步推行仿制药替代制度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8.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8.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卫生政策改革监测问卷
附录2: 药师对仿制药认知及一致性评价政策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致谢
附件

(6)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我国药品价格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探讨药价治理模式
        1.3.2 关注医保控费作用
        1.3.3 分析药品定价问题
        1.3.4 思考药品流通绩效问题
        1.3.5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1.7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利益主体阐述
    2.1 药品价格治理的理论基础
        2.1.1 管制俘虏理论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 主要利益相关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2.2.1 政府
        2.2.2 居民
        2.2.3 公立医院
        2.2.4 医药企业
        2.2.5 医保
        2.2.6 各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我国药价治理的历史沿革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药品价格治理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3.1.1 计划经济时期(1949年~1977年)
        3.1.2 宏观调控时期(1978年~1995年)
        3.1.3 强化管制时期(1996年~2008年)
        3.1.4 探索治理时期(2009年~至今)
        3.1.5 我国药品价格治理的现状
    3.2 药品价格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药价虚高与虚低并存
        3.2.2 政府管制不当损伤医药企业利益
        3.2.3 公立医院“以药养医”依旧存在
        3.2.4 医保对药价的调控功能失灵
        3.2.5 药品定价存在问题
    3.3 药价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药价水平
        3.3.2 政府管制缺乏激励相容机制
        3.3.3 公立医院药品销售利润链未被斩断
        3.3.4 医保支付标准与支付目录设置不合理
        3.3.5 药品定价体系与配套制度不健全
第四章 药品价格治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4.1 厚生劳动省集中管制下的日本药价治理
    4.2 谈判评审主导下的加拿大药品价格治理
    4.3 利润控制下的英国药品价格治理
    4.4 市场竞争为主的美国药品价格治理
    4.5 国外药价治理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我国药品价格治理的对策建议
    5.1 药品价格协同治理模式构建
        5.1.1 协同治理的基本要求
        5.1.2 协同治理的顶层架构
    5.2 有效发挥各利益主体的作用
        5.2.1 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定位
        5.2.2 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5.2.3 加速构建契约型医保支付体系
        5.2.4 建立政企激励约束相容机制
        5.2.5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配套制度建设
        5.2.6 培育居民参与治理的意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演变分析——基于对政策文件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药品价格管制机制时期
二、药品价格管理机制探索与完善时期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
    (二)药品价格的整顿时期:20世纪90年代
    (三)药品价格管理框架建立的时期:2000年-2005年
    (四)新形势下的继续探索:2006年-2008年
三、药品价格治理机制探索时期
    (一)价格管理部门主导的价格治理机制:2008年-2013年
    (二)市场机制主导的药品价格治理机制:2014年至今
四、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演变与医疗领域物品属性演变的内在联系

(8)我国药品价格监管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2.1 药品定价的有关研究
        1.2.2.2 药品价格形成因素的研究
        1.2.2.3 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对药价的影响
        1.2.2.4 流通环节的相关研究
        1.2.2.5 药品报销制度的研究
        1.2.3 简要评价
2.药品价格监管的理论基础
    2.1 药品及药品价格的定义
        2.1.1 药品的定义
        2.1.2 药品价格的定义
        2.1.3 药品的特征
    2.2 药品价格监管经济学理论分析
        2.2.1 经济性监管
        2.2.2 社会性监管
        2.2.3 价格监管
    2.3 非对称信息产生的供给诱导需求
3.我国药品的价格监管
    3.1 我国药品价格监管历史
    3.2 我国医药市场的现状
    3.3 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律
    3.4 我国药品价格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4.1 药品定价机制有待完善
        3.4.2 药品流通市场的监管问题及成因
        3.4.3 药品顺价加价问题
        3.4.4 商业贿赂和权力寻租
        3.4.5 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的缺陷
        3.4.5.1 职权设定方面
        3.4.5.2 评价要素的不合理
        3.4.6 医疗卫生体制有待完善
        3.4.6.1 医药分业未完成
        3.4.6.2 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制度不完善
        3.4.6.3 医务人员薪酬制度的不合理
        3.4.6.4 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缺陷
4.国外药品价格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4.1 国外药价管理模式
        4.1.1 美国药品自主定价模式
        4.1.2 英国药价管理模式
        4.1.3 加拿大药品监管模式
        4.1.4 德国药品价格监管
        4.1.5 日本药品价格管理经验
        4.1.5.1 日本医药行业与政策背景
        4.1.5.2 药品价格管理范围、方式及宗旨
        4.1.5.3 药品价格监管模式
        4.1.5.4 日本药价政策取得的成绩
    4.2 国外药价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4.2.1 总结药品价格监管模式
        4.2.2 药品价格监管的经验启示
5.我国药品价格监管的法律完善
    5.1 完善药品定价的法律监管体系
    5.2 我国药品流通体制的完善
        5.2.1 优化药品产业结构
        5.2.2 加强药品流通领域的行政监管
    5.3 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5.4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5.4.1 破除以药养医机制
        5.4.2 完善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
        5.4.3 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的完善
        5.4.4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5.5 规范药品生产环节
    5.6 打破医疗机构的垄断
    5.7 规制药品市场行为
        5.7.1 价格行为
        5.7.2 非价格行为
        5.7.2.1 商业贿赂的规制
        5.7.2.2 严格界定新药
6.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基于公共治理的药品市场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与框架
        3.1 研究方法
        3.2 基本框架
    4 主要创新点
    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治理与公共治理
    1.1 治理、公共治理、药品市场定价的涵义
        1.1.1 治理的涵义
        1.1.2 公共治理的涵义
        1.1.3 药品市场定价的涵义
    1.2 治理理论与药品定价
        1.2.1 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实践
        1.2.2 公共治理理论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
    1.3 公共治理在我国医药领域的探索
第二章 我国药品定价机制的发展脉络
    2.1 我国药品定价机制的历史回顾
        2.1.1 计划经济时期的药品价格政策
        2.1.2 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药品定价
    2.2 药品市场定价面临的历史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2.1 药品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2.2.2 药品定价现存问题的诱因
第三章 基于治理的药品市场定价要素与责任主体分析
    3.1 药品市场定价的要素分析
        3.1.1 药品市场定价依据的广泛性
        3.1.2 药品市场定价方法的有效性
        3.1.3 药品市场定价程序的互动性
    3.2 药品市场定价责任主体的多元性分析
        3.2.1 政府主体
        3.2.2 企业主体
        3.2.3 销售主体
        3.2.4 患者主体
第四章 药品市场定价与公共政策完善
    4.1 药品市场的特殊性
        4.1.1 药品的特殊性
        4.1.2 药品市场的垄断性
    4.2 药品定价的政府与市场边界
        4.2.1 政府定价药品的范围
        4.2.2 市场定价药品的范围
    4.3 药品市场定价的公共政府责任
        4.3.1 进一步完善公共药品政策
        4.3.2 实行药品定价的多主体、全方位、全过程监管
        4.3.3 严厉打击药品的非法生产经营
        4.3.4 开展药品政策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于Hedonic价格模型的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我国药品市场理论分析和价格机制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药品市场的复杂性
    2.3 药品市场分类
    2.4 药品的流通
    2.5 药品市场的理论分析
    2.6 我国的药品价格机制
第三章 我国药品价格管制政策研究
    3.1 我国药品价格管理政策体系的形成
    3.2 我国现行药品价格管理政策和执行情况
    3.3 我国现行药品价格管理政策评析
第四章 我国药品价格评价和比较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药品价格水平分布
    4.3 药品生产环节成本、费用研究
    4.4 流通环节费用研究
    4.5 政府定价执行情况研究
    4.6 专利、原研、仿制品价格比较分析
第五章 基于Hedonic模型的药品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5.1 Hedonic模型的理论基础
    5.2 Hedonic模型应用于药品价格研究的现实基础
    5.3 药品价格模型的建立
    5.4 我国总体药品价格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5.5 我国不同地区典型政策、市场环境下的药品特征价格研究
第六章 药品价格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和国内应用探讨
    6.1 各国典型的药品价格管理模式和方法
    6.2 当今世界主要的药品价格管理模式及其比较
    6.3 国外药品价格管理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第七章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优化管理体系的建议和措施
    7.1 我国药品价格管理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7.2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7.3 改进价格管理方法
    7.4 调整药品价格结构
    7.5 理顺药品比价关系
    7.6 推进相关体制机制和配套制度改革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探索性研究成果
    8.2 本研究的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世界各国药品定价政策比较
    附录2各国药品定价机构与过程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政府定价药品新管理办法出台(论文参考文献)

  • [1]廉价药消失的经济法学解析[D]. 段传秀. 中国政法大学, 2022
  • [2]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D]. 成瑞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D]. 苏冬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BZ医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李晨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5)
  • [5]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研究[D]. 王青宇. 沈阳药科大学, 2018(06)
  • [6]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我国药品价格治理研究[D]. 吴政宇. 福州大学, 2018(03)
  • [7]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演变分析——基于对政策文件的考察[J]. 彭翔,申俊龙.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6(05)
  • [8]我国药品价格监管的法律制度研究[D]. 钱沛. 兰州财经大学, 2016(06)
  • [9]基于公共治理的药品市场定价研究[D]. 刘晏余. 南华大学, 2016(03)
  • [10]基于Hedonic价格模型的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马特. 天津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政府定价药品管理新办法出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