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纵坑成虫生活习性及防治试验初报

云南松纵坑成虫生活习性及防治试验初报

一、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生活习性及防治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辉,张晓连[1](2019)在《云南省切梢小蠹属发生、危害及其防治研究概况》文中提出概述了云南省切梢小蠹Tomicus spp.的发生时间和空间分布、对松属Pinus植物枝梢和树干的危害、切梢小蠹的防治方法。提出在防治方法上应避免采用单一的化学农药防治,以免产生抗药性,应该将化学防治、物理诱杀、非寄主植物趋避和人工引诱剂结合起来,轮换使用以增加防治效果,保障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武承旭[2](2019)在《三种小蠹同域共存的化学生态学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小蠹是重要的林业害虫之一,它们不仅严重影响松树的健康生长,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云南切梢小蠹T.yunnanensis和短毛切梢小蠹T.brevipilosus同域危害寄主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给当地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损失。本研究从三种切梢小蠹蛀梢期和蛀干期种内和种间关系入手,采用行为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多学科交叉方法研究了同域竞争和共存的三种切梢小蠹种内和种间关系及其化学生态学机制,并从转录组水平分析挖掘了与切梢小蠹竞争与共存有关的调节信息化学物质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为三种切梢小蠹的行为调控的分子技术打下基础,并最终将具有高活性的切梢小蠹聚集信息素和抗聚集信息素用于“推-拉”防治策略的实践中,以期找出管理切梢小蠹种群和危害的更好的办法。研究结果如下:(1)重度受害样地中云南切梢小蠹种群密度显着高于横坑切梢小蠹,在轻度受害样地则相反;传统聚集指标法结果显示共域竞争共存的三种切梢小蠹种群在不同受害程度云南松中均为聚集分布,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聚集是由环境因素和昆虫本身的聚集习性引起;地统计学结果表明除重度受害样地中短毛切梢小蠹呈随机分布外,其余在不同种群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除重度受害样地横坑切梢小蠹外,其余空间依赖范围为4.01~7.45 m。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林分中拟合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在球形模型和高斯模型之间转换。竞争共存关系不影响不同种群密度下的切梢小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但影响其半变异函数模型和理论参数。(2)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侵入树干时分布均随时间推移呈现出动态变化过程。横坑切梢小蠹虫口密度在树干不同高度差异显着;而云南切梢小蠹则在蛀干后期差异显着。三种切梢小蠹雌、雄虫及其不同性别在时空资源的利用上存在差异。横坑切梢小蠹的竞争能力明显强于云南切梢小蠹,其时间生态位宽度大于云南切梢小蠹,但在空间资源利用上弱于后者。三者在1月份竞争最激烈。相对于云南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在梢转干期对空间资源的竞争能力不足通过对时间资源序列竞争的增强来弥补,短毛切梢小蠹竞争力最弱。(3)三种切梢小蠹均对同种同性别的小蠹具有明显的趋性,其他小蠹的加入均会抑制这种吸引行为。自然条件下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雌雄虫后肠中反式-马鞭草烯醇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9和0.09,0.22和0.05 ng/μL。当横坑切梢小蠹雌虫与各小蠹互作后,前者后肠含量增加至16.74~292.71 ng/μL。各切梢小蠹互作后后肠中马鞭草烯酮的含量也相应增加。云南切梢小蠹后肠中的含量明显低于横坑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分别对1,0.1和1ng/μL的顺式-,反式-马鞭草烯醇有更强的趋性,均对所有浓度的马鞭草烯酮没有行为反应,但其加入顺式-和反式-马鞭草烯醇后能够抑制吸引。(4)在野外调查中发现当种群密度高时会出现一梢多虫现象。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种群种内竞争和共存时,两蛀孔之间的距离均集中在2 cm左右。室内生物测定表明相比同种同性别的切梢小蠹雌虫之间的距离为2 cm的间隔距离时同种小蠹之间的趋向次数显着低于5 cm和10 cm时。横坑切梢小蠹雌虫后肠中反式-马鞭草烯醇和马鞭草烯酮的绝对含量在蛀孔相距2 cm时显着高于对照组和更长距离。通过GC-EAD分析,两种切梢小蠹雌、雄虫均对反式马鞭草烯醇和马鞭草烯酮反应强烈。(5)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了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种内和种间互作24和48 h后肠道和脂肪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总共获得204.14Gb条测序序列Clean Data,Q30碱基百分比在92.44%及以上,采用Trinity软件组装后共获得56,917条unigene,unigene的N50为3,804,SSR分析共获得13,578个SSR标记。进一步利用GO,COG和KEGG数据库对unigene进行注释和功能分析,分别注释29998,17017和25267个基因。并分析了两种切梢小蠹种内和种间处理后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KEGG数据库注释DEGs在昆虫激素合成通路,挖掘出了可能与信息素生物合成调控有关的多个基因:CYP306A1,CYP302A1,CYP314A1,CYP18A1,CYP307A等。(6)利用引诱剂反式-马鞭草烯醇和驱避剂马鞭草烯酮在野外进行生物测定,验证“推-拉”防治技术的效果,结果表明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的诱捕量显着多于空白对照和控制组。短毛切梢小蠹的诱捕量较少,且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单位面积中诱捕器数量显着影响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的野外诱捕量,呈负相关。诱捕器的悬挂位置和方式也影响切梢小蠹的诱捕数量,悬挂在树干中、下部能诱集到更多的切梢小蠹。

王慧敏[3](2019)在《针叶林蛀干害虫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与致病性研究》文中认为植食性昆虫与微生物自中生代以来就共存于针叶林内。其中,真菌和小蠹虫的伴生因昆虫宿主种类繁多、危害严重和伴生真菌的严重致病性,多年来一直是伴生关系中的研究热点。二者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在大多数情况下伴生真菌能够为植食性昆虫提供营养、改变其取食策略,协同克服寄主抗性,成功入侵寄主,而真菌也利用植食性昆虫进行传播扩散、栖息新环境。云南三种切梢小蠹、落叶松八齿小蠹和松材线虫媒介松墨天牛是当前危害我国针叶林的重要病虫害,一旦大面积爆发,则危害严重且持续时间长,直接造成针叶林的死亡,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本研究利用传统的组织分离培养、高通量测序和化学生态学等方法,以三种切梢小蠹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三种切梢小蠹、落叶松八齿小蠹和松墨天牛的伴生真菌多样性以及真菌区系组成,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并测定相关真菌的致病性。主要结果如下:利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对云南省五个地区(安宁、曲靖、玉溪、祥云、普洱)三种切梢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共得到772株长喙壳类真菌。对所有菌株进行培养特征归类、ITS序列初步鉴定的基础上,挑选代表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基于LSU,ITS,tub-2,tef-1α和CAL五个DNA片段的MP、ML系统发育分析,菌落特征、显微形态特征观察和生长速率测定,共鉴定出11个种,属于长喙壳类真菌的5个属。其中包括4个新种,Graphilbum anningense sp.nov.、Ophiostoma aggregatum sp.nov.、Sporothrix pseudoabietina sp.nov.、S.macroconidium sp.nov.,6个已知种Esteya vermicola、Leptographium yunnanense、O.brevipilosi、O.canum、O.minus、O.tingens和一个未鉴定种Ophiostoma sp.1。Ophiostoma canum、O.brevipilosi和O.minus分别为横坑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的伴生优势种,三个种的总分离率达87.3%;从中国北方侵染长白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体和坑道中分离出一个长喙壳类真菌新种O.olgensis。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O.olgensis与O.kryptum最为相似;从浙江省和山东省的松材线虫病染病马尾松、黑松树体内松墨天牛幼虫坑道和蛹室分离得到的254株长喙壳类真菌。代表性菌株系统发育分析和形态特征比较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共代表了长喙壳类真菌的6个种,包括一个已知种O.ips,三个新种O.album sp.nov.、O.massoniana sp.nov.、S.zhejiangensis sp.nov.,和两个未鉴定种O.cf.deltoideosporum,Gra.cf.rectangulosporium。Ophiostoma ips分离率超过90%,是我国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伴生真菌区系中的绝对优势菌。对云南省上述五个地区,三种切梢小蠹、梢干侵染时期成虫分别进行采集,共收集到1260头小蠹虫,分成45个样本(每个样本小蠹虫25-30头),利用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 Seq PE300测序平台,ITS1 DNA片段分析小蠹虫体表伴生真菌的群落组成。45个样本共产生1,326,579条序列,以97%的序列相似性聚类分析,得到6个门、29个纲、76个目、142个科、271个属、416个种和948个OTUs。云南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分别检测到641,604和261个OTUs。Venn图、群落结构分析图和Heat-map图分析显示,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体表真菌多样性明显高于短毛切梢小蠹,前两者体表真菌群落结构更为相似,不同于后者体表真菌群落结构。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侵染时期、小蠹虫种类、寄主和地理分布都会影响小蠹虫体表真菌群落组成,寄主和地理分布影响程度较大,侵染时期、小蠹虫种类影响程度较小。选取上述分离培养所得9个长喙壳类真菌种,每个菌种两个菌株,分别在5年生云南松幼苗上进行致病力测试,阐明不同长喙壳类真菌的致病性差异。初步试验结果分析表明O.aggregatum和L.yunnanense致病性最强;O.brevipilosi、O.minus、O.tingens、S.pseudoabietina和S.macroconidium次之;Gra.anningense和O.canum最弱。随后对9个菌种的18个菌株在云南松上的病斑区和健康区韧皮部挥发物分析发现,病斑区萜烯类挥发物的含量明显大于健康区。不同浓度的α-蒎烯、β-蒎烯标准品对真菌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蒎烯对长喙壳类真菌的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对有的菌种的生长甚至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蒎烯明显抑制真菌的生长;α-蒎烯比β-蒎烯对真菌生长影响效果更明显。综上所述,本研究共分离、获得与我国针叶林重要蛀干害虫伴生的长喙壳类真菌1032个菌株,鉴定为18个种,包括8个新种,7个已知种和3个未鉴定种。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侵染时期、小蠹虫种类、寄主和地理分布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小蠹虫体表真菌群落组成。长喙壳类真菌致病性研究发现,伴生真菌致病性不同,但都能对寄主松树造成一定的危害。近几年,长喙壳类真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在中国的研究不断继增。云南三种切梢小蠹、落叶松八齿小蠹、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伴生长喙壳类真菌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在中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明显的致病性。这些研究有助于与其他小蠹或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分布区相关伴生长喙壳类真菌种进行比较,进而更好地理解这些病虫害爆发背后的发生机制,为有效的害虫管理,检疫措施提供指导,减轻病虫害爆发后的生态、经济损失。

刘金林[4](2019)在《川滇桤木气味活性物质对云南切梢小蠹卵巢及胚后发育的影响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挥发物是植物与植食性昆虫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信号,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可影响或干扰昆虫的多种行为。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切梢小蠹属(Tomicus)昆虫,是我国西南地区以为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为特征的一类蛀干害虫。目前,对该虫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造成了“3R”效应加剧。为此,本研究以非寄主植物川滇桤木(Alnus ferdinandi-coburgii)为材料,采用顶空动态法、GC-MS、GC-EAD及行为学测试获取气味活性物质,再用气味活性物质干扰该虫的卵巢和胚后发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切梢小蠹卵巢发育及幼虫龄期划分云南切梢小蠹雌成虫卵巢位于第4腹节消化道侧下方,由1对卵巢、2根短侧输卵管、1根中输卵管、受精囊和附腺构成;卵巢包括四根管状的卵巢管,每个卵巢管前端延伸出端丝并集合成悬带,附着于体壁或脂肪体上。根据卵巢发育形态特征的变化,分为透明期(I级)、延伸期(Ⅱ级)、卵黄沉积前期(Ⅲ级)、卵黄沉积期(Ⅳ级)、产卵期(Ⅴ级)共5个等级,卵巢发育过程与蛀梢补充营养密切相关,每一级别可持续1-4月不等;I-Ⅳ级卵巢管长度增长较慢,Ⅴ级增长快速,而卵巢管宽度Ⅱ级和Ⅴ级增加快,卵巢面积呈幂指数级增长。同时以幼虫头壳宽为指标将云南切梢小蠹幼虫发育分为3个龄期,分别为初孵幼虫、二龄幼虫和三龄幼虫。(2)川滇桤木气味活性物质的筛选在川滇桤木中共收集到化合物45种,以萜烯类及酮类物质为主要成分。GC-EAD表明云南切梢小蠹对5种其为成分表现出触角电生理活性,分别为(Z)-Hex-4-en-1-ol、trans-2-Hexen-1-ol、4-Allylanisole、(1R)-(+)-alpha-pinene和4-Ethylacetophenone,其中4-Allylanisole的反应强度最大。行为学测试结果表明,(1R)-(+)-alpha-pinene和3-carene对云南切梢小蠹表现出引诱作用,其中(1R)-(+)-alpha-pinene的引诱效果强于3-carene;beta-Pinene,trans-2-Hexen-1-ol,(Z)-4-Hexen-1-ol,4-Ethylacetophenone,4-Allylanisole均表现出明显的驱避作用,以4-Ethylacetophenone的驱避效果最好;然而当beta-Pinene与3-carene、(1R)-(+)-alpha-pinene同时存在时beta-Pinene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驱避作用。(3)气味活性物质对云南切梢小蠹卵巢及胚后发育的影响气味活性物质干扰后云南切梢小蠹雌成虫主坑道、幼虫子坑道长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雌成虫产卵量未表现出明显变化,但当气味活性物质存在时云南切梢小蠹各龄幼虫体长及体重呈现增加趋势;同时,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可降低云南切梢小蠹雌成虫卵黄蛋白的合成。通过本研究,确定了该蠹虫卵巢发育动态和幼虫龄期,明确了川滇桤木气味挥发物中的活性成分及各成分对云南切梢小蠹的作用,为该害虫的综合治理和混交林的营造提供科学依据。

潘悦[5](2018)在《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侵染力及其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文中指出切梢小蠹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钻蛀性森林害虫,对该地区云南松造成持续多年的大面积灾害。国内外广泛认为,小蠹虫伴生真菌在小蠹虫蛀害中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以切梢小蠹伴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首次对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了伴生真菌的侵染力,揭示了伴生真菌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开展了主要伴生真菌群体遗传学研究,并对其环境适应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对长喙壳类伴生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获得10种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包括Ophiostoma canum,O.ips,Leptographium yunnanense,L.conjunctum,L.sinense,L.pini-densiflorae以及3个新种L.wushenense sp.nov.,L.panxianense sp.nov.,L.puerense sp.nov.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Ophiostoma tingens。再者,研究发现Ophiostoma canum是中国西南地区尤其云南省切梢小蠹主要的伴生真菌,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5.6%。10种伴生真菌分布于云南松、华山松、思茅松和马尾松林区,与当地云南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松芽小蠹和华山松切梢小蠹存在生态学关联。结果显示该区为世界上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阐释伴生真菌与切梢小蠹协同进化提供了重要线索。2.对10种伴生真菌侵染力检测发现,所有伴生菌接种云南松后均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L.puerense,L.conjunctum和L.panxianense导致寄主韧皮反应区较长,而O.canum导致寄主韧皮部韧皮反应区相对较短。结合云南松抗性诱导反应研究,发现部分伴生真菌如L.wushanense和L.sinense能诱导寄主产生显着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单萜物质含量变化,对云南松的侵染力较强。3.对非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研究表明,云南曲靖、永胜和宁蒗三地分离到的14株切梢小蠹伴生真菌经ITS测序和形态学比较均鉴定为Sydowia polyspora;接种实验证实,该菌能侵染云南松的树干和松针,导致其韧皮组织病变和部分松针黄化、褪绿。由此推测,切梢小蠹的传播可能会引发该菌对寄主的二次侵染。4.基于ITS1-5.8S-ITS2,EF-1α和GPDH三基因联合分析,伴生菌O.canum在中国西南地区的9个地理群体在分子水平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显着,再者,通过连锁和重组检测发现该菌在当地主要为克隆扩张,综合分析推测O.canum可能是当地新入侵的生物种。该研究对于确证西南地区伴生菌来源,阐释其伴生菌多样性丰富的成因具有重要科学价值。5.基于伴生菌O.canum对云南环境适应性分析表明,年际温度范围和最湿季降雨量是影响该菌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经Max Ent模型预测,该菌的适生分布区为滇中高原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即云南海拔2000 m以上,年降雨量1100 mm以下,且年均温15°C以下的地区,这对进一步开展该地区伴生菌地理分布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6.伴生真菌在切梢小蠹蛀害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揭示,切梢小蠹在自身携带或者侵入孔存在伴生菌的情况下,都可能侵染云南松,并且携带L.pini-densiflorae的切梢小蠧比不带菌入侵成功率和繁殖率高;野外调查发现,带O.canum的坑道内切梢小蠹繁殖率较不带菌坑道高。综合分析认为伴生真菌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入侵和繁殖有正向促进作用。上述研究为深入了解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的形成与发展现状,综合评估伴生真菌在该地区的潜在危害,全面阐释切梢小蠹成灾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沈绍伟[6](2017)在《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空生态位与松树主要生理指标变化》文中指出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 Kirkendall&Faccoli)和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Hartig))是中国西南地区两种危害松属(Pinus L.)植物的钻蛀性害虫,常共同危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通过蛀梢和蛀干为害导致树木衰亡。作者于2015~2017年在云南省祥云县普淜镇天峰山林场,通过样地调查和树木解析,对两种小蠹在“梢转干”及“干转梢”期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进行了研究,并对受小蠹危害后的云南松健康针叶及受害梢针叶进行光合生理分析,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为遥感监测云南松林的生物灾害提供了支撑依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蠹在蛀干期蛀食坑道的长度:云南切梢小蠹蛀干坑道长度主要集中在区间61~80mm和81~100mm,分别为23%、24%;横坑切梢小蠹则是在61~80mm的母坑道长度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7%。2.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蠹在蛀梢期对枝梢的选择偏好:均主要蛀食50~70 mm长度的枝梢;云南切梢小蠹的侵入孔至顶芽的平均距离为28.00±10.41 mm,横坑切梢小蠹的侵入孔至顶芽的平均距离为28.05±4.68 mm;云南切梢小蠹集中选择平均直径6.91±0.102 mm的枝梢,而横坑切梢小蠹则集中选择平均直径为6.65±0.114 mm的枝梢;云南切梢小蠹蛀食枝梢内的平均坑道长度为13.02±4.78 mm,横坑切梢小蠹蛀食枝梢内的平均坑道长度为13.55±6.41 mm,以上四个指标的差异均不显着。3.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蠹蛀干期在云南松上的空间分布情况:(1)在主干的分布为:横坑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树干的中下部,云南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树干的中上部;(2)在侧枝上的分布为:横坑切梢小蠹在侧枝上仅出现在1—2 m,2—3m,3—4 m高处的侧枝上,云南切梢小蠹在高于lm的侧枝上均有分布,集中于4—5 m和5—6 m,且数量较大;(3)在枝梢的分布为:在云南松从上至下,两种切梢小蠢从第1轮枝至第7轮枝均有发现,且是随机分布的。4.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蠢危害云南松的空间生态位:两种小蠹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值较大,说明在主干上的分布范围较广,但云南切梢小蠹的生态位宽度值大于横坑切梢小蠹,说明其蛀食范围更广;在侧枝上,云南切梢小蠹的生态位宽度值(0.6099)远大于横坑切梢小蠹(0.3408),说明云南切梢小蠹在侧枝上的生态位宽度要宽于横坑切梢小蠹;在枝梢上,两种切梢小蠹的生态位宽度值(0.8882,0.8114)很接近且很大,说明两种小蠹在梢上是均匀分布。从生态位重叠来看,在整棵云南松上,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较为接近,均较小,表明在整棵云南松上这两种小蠹能同时危害,且它们的分布趋于分离,对空间资源的共享程度较小。从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来看,两种小蠹在主干和梢上具有较高的值(0.5017,0.5785),说明在这两部分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的生态位较接近。从种间竞争系数来看,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在主干和侧枝上的竞争程度适中,但在梢上两种小蠹的种间竞争系数值达到了 0.9334,竞争激烈。5.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蠹“干转梢”和“梢转干”的高峰期:两种小蠹5月中旬进入“干转梢”阶段,同时进入羽化期,云南切梢小蠹在6月1日左右到达羽化高峰期,横坑切梢小蠹则比其晚l0d左右到达羽化高峰期;云南切梢小蠹“梢转干”的高峰期在2月下半月,横坑切梢小蠹则是在3月上半月前后到达了梢转干的高峰期,二者转干的高峰期相差了半个月左右。6.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间生态位:两种小蠹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基本上相等,而时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为0.7115,说明这两种小蠹在云南松的生长季节能同时危害,危害期均较长,危害部位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种间竞争系数高达0.8958,说明不同时期内,两种小蠹间存在竞争,虽然竞争较强,但两种害虫仍然能够在树干部共同取食危害。7.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蠢危害后云南松主要生理指标变化情况:(1)受两种切梢小蠹蛀梢危害后,不同树势等级的云南松上,未受害的健康枝梢针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在部分枝梢被危害后,其它梢上的健康针叶依然可以正常进行光合作用;(2)两种小蠹蛀梢后,受害梢上的针叶随着颜色由绿色向枯红色逐渐转变,其针叶的叶绿素含量显着降低,净光合速率(Pn)与健康针叶相比也显着降低。

牟文彬,张宏,田艳,周旭,熊智,熊忠平[7](2010)在《纵坑切梢小蠹研究概况》文中指出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种严重危害松属树种的世界性蛀干害虫。对国内外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历史、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种类分化等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继续研究的动向。

路荣春[8](2008)在《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生态学的研究及其有效引诱物质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云南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与横坑切梢小蠹(Tominus minor)是两种重要的林业害虫,每年都有几十万km2的云南松受到两种小蠹不同程度的蛀害。在我国云南省,两种小蠹以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为主要寄主树种。对两种小蠹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防治刻不容缓。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云南纵坑切梢小蠹与吉林地区的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鞘翅斜面处,两列生有刚毛的突起刻点之间清晰地排列着两列凹陷的刻点;而吉林地区的纵坑切梢小蠹鞘翅斜面处,两列生有刚毛的突起刻点之间只有一列凹陷的刻点。研究显示,两种小蠹转干的开始时间不同。云南纵坑切梢小蠹从11月份便开始大量转干,入侵树干的中上部;而横坑切梢小蠹是从12月份开始大量入干,入侵树干的中下部。观察发现,树干顶端的纵坑切梢小蠹的坑道长度最长,树干基部的横坑切梢小蠹的坑道的长度最长。在11月份,干上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坑道数量是横坑切梢小蠹的数倍,到2月份,二者的坑道数量基本持平。随后,横坑切梢小蠹的坑道数量逐渐超过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坑道数量。抽样调查显示,云南松新梢受两种小蠹危害的比率最高时达到20%以上。进入转干期以后,受害率下降到15%左右。在11月份,梢中横坑切梢小蠹的数量相对较多,12月份以后,数量不断减少,到2月份,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数量达到横坑切梢小蠹的三倍,随后,二者的数量差距开始缩小。两种小蠹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干上的云南纵坑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呈现负相关关系,随着转干小蠹数量的增加,负相关性逐渐增强。新梢上,两种小蠹在11月份呈现负相关关系,12月份以后,开始呈现正相关关系。研究显示,剥掉粗皮,留有韧皮的木段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的引诱效果最好,与只有木质部的木段、未作处理的木段及活立木相比诱虫量存在显着差异。引诱效果与木段在干上所处的位置无密切关系,应该与木段的粗度关系比较密切。云南纵坑切梢小蠹每天的迁飞高峰在16~17点,横坑切梢小蠹的迁飞高峰在15~16点。采用超临界萃取法和吸附溶剂洗脱法对云南松韧皮部的成分进行了采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超临界萃取法获得的云南松韧皮萃取物中分析鉴定出化合物12种。其中β-蒎烯、D-柠檬烯、3-环己烯-1-甲醇、茴香醚、E-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等成分的含量较高。吸附溶剂洗脱法获得的云南松韧皮的洗脱物中分析鉴定出化合物12种。其中α-蒎烯、表雪松烯和雪松烯等成份含量相对较高。利用云南松的超临界萃取物进行野外引诱试验显示,引诱效果不理想。“Y”型嗅觉仪生物测定未能发现对横纵坑切梢小蠹十分有效的引诱成分。触角电位仪测定结果表明,吸附溶剂洗脱法采集的云南松木段的挥发物中,有一种成分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具有活性;标准样品月桂烯当中,发现一种杂质成分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具有活性。具体成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健敏[9](2007)在《三种蛀干昆虫取食量、消化酶及对林木分解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蛀干昆虫暴发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寄主林木造成的损失都很大,前人对一些蛀干昆虫的危害和危险性分析都做过相关研究,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蛀干昆虫对寄主林木造成的损失却未见研究报道。本论文通过对松墨天牛、纵坑切梢小蠹和华山松木蠹象的取食量、消化生理和食物及昆虫排泄物生化成分对比的宏、微观三个不同角度的研究去分析和阐释三种蛀干昆虫对寄主林木造成的损失——损失的生物量,损失部分的微观物质组成及各种物质损失比重,损失部分中各种物质的实际分解利用程度等。三种昆虫导致的寄主林木损失的生物量(取食量)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个体造成的林木绝对生物量损失最大:整个幼虫期取食量呈近似指数增长,一头幼虫1~4龄的平均总取食量可达24.40cm3,成虫日均取食量达到305.74mm3,平均总取食量为25.28cm3。华山松木蠹象幼虫导致的林木生物量损失大于纵坑切梢小蠹幼虫;而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日均取食量大于华山松木蠹象成虫。纵坑切梢小蠹幼虫1~4龄的平均总取食量在0.29cm3左右,成虫(90天)的平均总取食量为0.89cm3;华山松木蠹象幼虫1~4龄的平均总取食量为0.37cm3,成虫(360天)的平均总取食量为1.64cm3。从寄主林木损失部分的微观物质组成及各种物质损失比重(成分分析)来看,林木损失部分主要由无机矿质元素和有机成分两部分构成。矿质元素部分金属元素的总体损失大于固体非金属元素。有机成分中果胶、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淀粉、粗脂肪及总糖的损失较大。从寄主林木损失部分中各种物质的实际分解利用程度(消化生理)来看,果胶、淀粉和纤维物质(包括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简单的均一多糖是蛀干昆虫的主要营养来源,也是寄主树木中被蛀干昆虫分解利用的主要部分。松墨天牛幼虫含10种消化酶,活性排序为:果胶酶>淀粉酶>Cx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β-1,4-葡萄糖苷酶>C1酶>脂肪酶>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成虫检测到8种,活性排序为:果胶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Cx酶>C1酶>脂肪酶>类胰蛋白酶);纵坑切梢小蠹含8种消化酶,活性排序为:果胶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C1酶>类胰蛋白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华山松木蠹象检测到6种消化酶,幼虫酶活排序为:果胶酶>淀粉酶>Cx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C1酶,成虫排序为:果胶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Cx酶>转化酶>C1酶。三种昆虫摄取的食物中真正被消化利用的可能有近一半是果胶。果胶酶性质测定得到:在55℃、pH值8.6时,果胶酶活性最高。果胶酶的米氏常数Km值为3.75,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2500。三种昆虫对纤维物质分解利用能力的大小排序是:松墨天牛>华山松木蠹象>纵坑切梢小蠹。天牛幼虫期导致的林木粗纤维损失量为3782mm3,实际分解消耗量为902.80m3。小蠹幼虫期导致的林木粗脂肪损失量为9.95mm3,实际分解消耗量为7.98mm3。

周建华,肖育贵,肖银波,郭亨孝,赵谦[10](2004)在《四川地区云南松切梢小蠹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四川云南松切梢小蠹发生有代表性的云南松林中采用漏斗状诱捕器和饵木堆在切梢小蠹梢转干高峰期 ,在目测踏查无切梢小蠹发生危害和切梢小蠹发生危害轻两种不同发生程度的云南松林分中使用漏斗状诱捕器和饵木堆两种方法对切梢小蠹是否发生、发生危害程度能进行有效的监测 ,两种方式的监测有效率均达 10 0 %。在无切梢小蠹发生危害和切梢小蠹发生危害轻的两种云南松林分中诱捕器监测准确率分别达 70 %和 6 0 %以上 ,监测有效半径为 30m ,安置方式为每 35m× 35m置漏斗状诱捕器 3套 ;饵木监测准确率分别达 80 %和 70 %以上 ,监测有效半径为 2 0m ,安置方式为每 30m× 30m置饵木堆 3堆 ,每堆 12根饵木按 #字型排立。两种方式的监测效果均高于人工目测踏查法

二、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生活习性及防治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生活习性及防治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切梢小蠹属发生、危害及其防治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切梢小蠹简介
2 切梢小蠹时空分布
    2.1 云南省切梢小蠹的时间分布
    2.2 云南省切梢小蠹的空间分布
3 切梢小蠹的危害
    3.1 对枝梢的为害
    3.2 对树干的为害
4 切梢小蠹的防治
5 展望

(2)三种小蠹同域共存的化学生态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切梢小蠹属概况
        1.1.1 切梢小蠹分类单元
        1.1.2 切梢小蠹的生活史、寄主和分布
        1.1.3 三种切梢小蠹鉴定特征
    1.2 切梢小蠹的危害
    1.3 三种切梢小蠹的时空生态位
        1.3.1 蛀梢期时空生态位
        1.3.2 蛀干期时空生态位
    1.4 小蠹信息化学物质研究概况
        1.4.1 聚集信息素
        1.4.2 抗聚集信息素/抑制剂
        1.4.3 寄主挥发物的作用
        1.4.4 非寄主挥发物的作用
        1.4.5 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及基因调控
    1.5 切梢小蠹化学生态学综述
        1.5.1 寄主挥发物及其作用
        1.5.2 切梢小蠹信息化学物质及行为概述
    1.6 种内和种间竞争关系及其化学生态学机制
        1.6.1 资源分配
        1.6.2 化学生态学机制
    1.7 小蠹的信息素防治概况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9.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9.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三种切梢小蠹竞争共存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时空生态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地概况
        2.1.2 调查方法
        2.1.3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切梢小蠹种群危害和分布状况
        2.2.2 三种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云南松林的种群空间格局
        2.2.3 回归模型分析
        2.2.4 地统计学分析
        2.2.5 在蛀干期树冠中三种切梢小蠹成虫时间生态位
        2.2.6 在蛀干期树冠中三种切梢小蠹成虫空间生态位
        2.2.7 蛀干期树干中云南松树干中切梢小蠹的分布及其时空生态位
    2.3 讨论
        2.3.1 空间分布格局
        2.3.2 分布规律
        2.3.3 时间生态位
        2.3.4 空间生态位
第三章 信息化学物质对三种切梢小蠹种内和种间关系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虫源的采集
        3.1.2 化学标准品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蠹种内和种间吸引行为
        3.2.2 小蠹种内和种间趋避行为
        3.2.3 互作小蠹后肠挥发物对小蠹行为的抑制作用
        3.2.4 后肠挥发物分析
        3.2.5 固相微萃取分析
        3.2.6 浓度剂量反应
        3.2.7 反式-马鞭草烯醇的高浓度抑制和马鞭草烯酮的趋避行为
    3.3 讨论
第四章 蛀梢期两种切梢小蠹信息化学物质的短距离调节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虫源的采集
        4.1.2 实验方法
        4.1.3 GC-MS分析
        4.1.4 气相色谱与触角电位连用(GC-EAD)分析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种内竞争的最适距离
        4.2.2 种内竞争影响其他小蠹的距离
        4.2.3 种内竞争距离对切梢小蠹后肠成分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信息化学物质合成通路调控两种切梢小蠹竞争共存的转录组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虫源采集
        5.1.2 RNA样本准备
        5.1.3 总RNA提取、浓度检测和质量分析
        5.1.4 cDNA测序文库的构建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两种切梢小蠹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价及组装结果
        5.2.2 转录组Unigene的功能注释
        5.2.3 差异基因分析
        5.2.4 关键基因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聚集信息素和抗聚集信息素的野外效果验证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地概况
        6.1.2 实验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推-拉”防治策略野外验证实验
        6.2.2 诱捕器高度对切梢小蠹诱捕量的影响
        6.2.3 玉溪三种切梢小蠹检测和诱捕
        6.2.4 三种不同人工配方引诱剂的验证
        6.2.5 大理切梢小蠹信息素的监测
    6.3 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讨论
    7.3 创新点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3)针叶林蛀干害虫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与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长喙壳类真菌的研究
        1.2.2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蠹虫伴生真菌群落结构的研究
        1.2.3 长喙壳类真菌的致病性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分析和新种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真菌分离和序列比较
        2.2.2 系统发育分析
        2.2.3 形态和分类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切梢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
        2.3.2 落叶松八齿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
        2.3.3 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伴生长喙壳类真菌
第三章 高通量测序分析切梢小蠹体表真菌群落组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3.1.3 数据库的构建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数据特征
        3.2.2 体表真菌区系多样性
        3.2.3 体表真菌区系分类鉴定
        3.2.4 影响真菌群落和丰度差异的因素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切梢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致病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2.1 致病性测定
        4.2.2 韧皮部萜烯类挥发物分析
        4.2.3 α-蒎烯和β-蒎烯对真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4.3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川滇桤木气味活性物质对云南切梢小蠹卵巢及胚后发育的影响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植物挥发物
        1.1.1 植物挥发物的组成与生态适应
        1.1.2 植物挥发物与昆虫的关系
        1.1.3 植物挥发物与营养级联间的关系
    1.2 非寄主植物挥发物
        1.2.1 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生态功能
        1.2.2 非寄主挥发物对小蠹虫多种行为的影响
    1.3 云南切梢小蠹研究概况
        1.3.1 云南切梢小蠹的分布
        1.3.2 云南切梢小蠹生活史及危害
        1.3.3 云南切梢小蠹防治现状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仪器及试剂
        2.1.1 试验仪器
        2.1.2 试验试剂及试剂盒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样地概况
        2.2.2 云南切梢小蠹的采集与解剖
        2.2.3 川滇桤木气味活性物质的筛选与分析
        2.2.4 川滇桤木气味活性物质对云南切梢小蠹胚后发育的影响
    2.3 数据处理
        2.3.1 GC-MS数据分析
        2.3.2 GC-EAD数据处理
        2.3.3 行为学测试数据处理
        2.3.4 化合物干扰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云南切梢小蠹卵巢发育分级及幼虫龄期划分
        3.1.1 云南切梢小蠹卵巢的位置与形态
        3.1.2 云南切梢小蠹卵巢发育分级
        3.1.3 云南切梢小蠹卵巢小管长宽及体积的级别变化
        3.1.4 云南切梢小蠹幼虫龄期划分
    3.2 川滇桤木气味活性物质的筛选与分析
        3.2.1 川滇桤木气味挥发物的组成
        3.2.2 不同状态下川滇桤木气味挥发物变化分析
        3.2.3 气味成分的GC-EAD测定
        3.2.4 云南切梢小蠹行为学测试
    3.3 川滇桤木气味活性物质对云南切梢小蠹胚后发育的影响
        3.3.1 气味物质干扰后云南切梢小蠹卵巢特征比较
        3.3.2 气味活性物质对云南切梢小蠹胚后发育的影响
4.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云南切梢小蠹卵巢发育与分级
        4.2.2 川滇桤木气味挥发物收集与分析
        4.2.3 云南切梢小蠹行为学测试
        4.2.4 气味活性物质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影响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5)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侵染力及其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小蠹虫伴生真菌种类研究
        1.1.1 长喙壳类伴生真菌概况
        1.1.1.1 Ophisotoma
        1.1.1.2 Leptographium
        1.1.1.3 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鉴定
        1.1.1.4 长喙类伴生真菌在国内外的分布
        1.1.2 关于非长喙类伴生真菌种类的研究
    1.2 小蠹虫伴生真菌对寄主的影响
        1.2.1 小蠹虫伴生真菌的侵染力
        1.2.2 小蠹虫伴生真菌对寄主植物诱导抗性的影响
    1.3 小蠹虫伴生真菌对小蠹虫蛀害作用的影响
    1.4 真菌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1.5 物种的适生区预测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长喙壳类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野外采样与真菌分离
        2.2.2 形态学研究
        2.2.3 DNA提取与测序
        2.2.4 系统发育分析
    2.3 结果
        2.3.1 菌种分离
        2.3.2 形态学研究
        2.3.3 系统进化分析
        2.3.4 分类学
        2.3.5 切梢小蠹伴生真菌的地理分布及其与寄主植物和切梢小蠹的关系
    2.4 讨论
第三章 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侵染力及对云南松的诱导抗性反应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10种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侵染力测定
        3.2.2 云南松对3种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抗性反应研究
        3.2.2.1 真菌接种
        3.2.2.2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3.2.2.3 单萜类物质含量测定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种长喙壳类真菌的侵染力
        3.3.2 长喙壳类真菌对云南松的侵染力
        3.3.3 长喙壳类真菌诱导云南松产生的抗氧化物酶活变化
        3.3.4 长喙壳类真菌诱导云南松产生的单萜物质含量变化
    3.4 讨论
第四章 非长喙壳类伴生真菌Sydowia polyspora的分离鉴定及对云南松的致病性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与菌株分离
        4.2.2 DNA提取和序列分析
        4.2.3 形态学鉴定
        4.2.4 致病性检测
        4.2.4.1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树干的致病性检测
        4.2.4.2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松针的致病性检测
    4.3 结果
        4.3.1 真菌分离
        4.3.2 系统发育分析
        4.3.3 形态学研究
        4.3.4 致病性检测
        4.3.4.1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树干的致病性检测
        4.3.4.2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松针的致病性检测
    4.4 讨论
第五章 切梢小蠹伴生真菌Ophiostoma canum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的采集和分离
        5.2.2 菌株的鉴定和相关基因的扩增
        5.2.3 系统发育树分析
        5.2.4 群体结构分析
        5.2.5 重组和连锁分析
    5.3 结果
        5.3.1 系统发育分析
        5.3.2 遗传分化研究
        5.3.3 克隆或重组的证据
    5.4 讨论
第六章 切梢小蠹伴生真菌Ophiostoma canum在云南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数据来源
        6.2.2 环境变量选取
        6.2.3 适生分布区模型
        6.2.4 不同温度对Ophiostoma canum生长速率的影响
    6.3 结果
        6.3.1 模型结果
        6.3.2 适生区预测
        6.3.3 环境因子与Ophiostoma canum平均适生指数的关系
        6.3.4 温度对Ophiostoma canum生长的影响
    6.4 讨论
第七章 两种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对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室内伴生真菌对切梢小蠹的影响
        7.2.2 野外伴生菌对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2.3 数据统计
    7.3 结果
        7.3.1 Leptographium pini-densiflorae对云南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3.2 Ophiostoma canum对云南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4 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空生态位与松树主要生理指标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云南切梢小蠹学名的变化
    1.2 分类地位
    1.3 寄主
    1.4 分布
    1.5 形态特征
        1.5.1 云南切梢小蠹
        1.5.2 横坑切梢小蠹
    1.6 生物学特性
        1.6.1 “梢转干”和“干转梢”过程的含义
        1.6.2 云南切梢小蠢的生物学特性
        1.6.2.1 生活史
        1.6.2.2 蛀梢
        1.6.2.3 蛀干
        1.6.3 横坑切梢小蠹生活习性
        1.6.3.1 生活史
        1.6.3.2 蛀梢
        1.6.3.3 蛀干
    1.7 危害情况
    1.8 检疫方法与处理
    1.9 防治
    1.10 小蠢虫生态位的研究进展
    1.11 两种切梢小蠹对寄主攻击规律的研究概况
    1.12 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与测定方法
        1.12.1 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12.2 叶绿素含量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13 植物受逆境胁迫后的光合生理响应
2 研究目的与意义、技术路线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区域概况
    2.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4.1 云南松危害程度调查
        2.4.2 两种切梢小蠢的生态位研究
        2.4.2.1 梢转干时期
        2.4.2.2 干转梢时期
        2.4.2.3 分析方法
        2.4.3 两种小蠢危害后云南松主要生理指标变化
        2.4.3.1 地面调查
        2.4.3.2 树木编号、定位及测量
        2.4.3.3 测定云南松光合生理指标
        2.4.3.4 数据处理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切梢小蠹蛀干及蛀梢的特点
        3.1.1 两种切梢小蠹蛀干坑道的长度分布规律
        3.1.2 两种切梢小蠹蛀梢的选择性
    3.2 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空生态位
        3.2.1 云南松被危害情况
        3.2.2 两种切梢小蠹的空间生态位
        3.2.2.1 两种切梢小蠹在云南松主干、侧枝和梢上的空间分布
        3.2.2.2 两种切梢小蠹在云南松不同部位的空间生态位变化
        3.2.2.3 两种切梢小蠹的种群比例及优势种
        3.2.3 两种切梢小蠹的时间生态位
        3.2.3.1 两种切梢小蠢的时间生态位变化
        3.2.3.2 两种切梢小蠹羽化的始见期和高峰期
        3.2.3.3 两种切梢小蠹梢转干的高峰期
    3.3 两种切梢小蠹梢转干的寄主选择和转干路径
        3.3.1 两种切梢小蠹梢转干的寄主选择
    3.4 两种小蠹危害后云南松的光合生理变化
        3.4.1 云南松样树特征
        3.4.2 不同树势等级的云南松健康针叶的光合生理分析
        3.4.3 不同受害阶段的云南松受害梢针叶的光合生理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纵坑切梢小蠹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纵坑切梢小蠹属名的演变及确立
2 纵坑切梢小蠹的分化及确定
3 纵坑切梢小蠹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3.1 寄主范围
    3.2 生活史
    3.3 形态特征
    3.4 伴生菌
    3.5 其他生物生态学特性
4 纵坑切梢小蠹的综合治理
    4.1 营林技术防治
    4.2 药物防治
    4.3 生物防治
    4.4 信息素在防治中的应用
5 结语

(8)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生态学的研究及其有效引诱物质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的形态特征
        1.1.1.1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
        1.1.1.2 横坑切梢小蠹
        1.1.2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特性
        1.1.2.1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特性
        1.1.2.2 横坑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特性
        1.1.3 云南松挥发性物质成分的研究
        1.1.4 云南松木段及其各种挥发性成分的诱虫活性研究
        1.1.5 植物挥发物成份的研究方法
        1.1.5.1 植物挥发物的采集技术
        1.1.5.2 植物挥发物的分离分析技术
        1.1.6 嗅觉生物测定技术
        1.1.6.1 室内嗅觉反应测定技术
        1.1.6.2 野外嗅觉反应测定技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几种小蠹虫形态结构的观察与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3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种群生态学的研究
    3.1 试验地概况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干上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坑道密度的月动态变化规律
        3.3.2 干上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坑道长度的月动态变化规律
        3.3.3 干上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坑道数量相对比例的月动态变化规律
        3.3.4 云南松新梢的被害率
        3.3.5 梢中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数量的相对比例的月动态变化规律
    3.4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相关性的研究
4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及其寄主的化学生态学研究
    4.1 云南松木段的野外引诱效果
        4.1.1 不同方法处理的木段对云南纵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引诱效果的比较
        4.1.1.1 材料与方法
        4.1.1.2 结果与分析
        4.1.2 树干不同部位的木段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的引诱效果
        4.1.2.1 材料与方法
        4.1.2.2 结果与分析
        4.1.3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的日扬飞时间观察
        4.1.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3.2 结果与分析
    4.2 云南松韧皮部的化学成分研究
        4.2.1 超临界 CO_2萃取法分析云南松韧皮部的化学成分
        4.2.1.1 材料与方法
        4.2.1.2 结果与分析
        4.2.2 吸附-溶剂洗脱法分析云南松韧皮部的化学成分
        4.2.2.1 材料与方法
        4.2.2.2 结果与分析
    4.3 云南横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韧皮部萃取物及挥发性成分的生物活性响应研究
        4.3.1 云南松韧皮部超临界萃取物的野外引诱试验
        4.3.1.1 材料与方法
        4.3.1.2 结果与分析
        4.3.2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与吉林地区的纵坑切梢小蠹的嗅觉测定比较
        4.3.2.1 材料与方法
        4.3.2.2 结果与分析
        4.3.3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挥发性成分的触角电位响应
        4.3.3.1 材料与方法
        4.3.3.2 结果与分析
        4.3.4 云南松韧皮部主要挥发性成分的野外诱集试验
        4.3.4.1 材料与方法
        4.3.4.2 结果与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
致谢

(9)三种蛀干昆虫取食量、消化酶及对林木分解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1.1 蛀干害虫的概况
        1.2.1.2 地理分布及危害
        1.2.1.3 生物学研究概况
        1.2.1.4 生态学研究概况
        1.2.1.5 防治技术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2.1 松墨天牛
        1.2.2.2 纵坑切梢小蠹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2.1 三种蛀干昆虫取食量的研究
        1.3.2.2 三种蛀干昆虫消化酶及消化途径的研究
        1.3.2.3 三种蛀干昆虫对取食食物的分解利用状况及结果分析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松墨天牛、纵坑切梢小蠹和华山松木蠹象的取食量研究
    2.1 试验地概况、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1.3.1 蛀干昆虫的人工饲养
        2.1.3.2 取食量的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松墨天牛取食量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1 松墨天牛幼虫的取食量研究
        2.2.1.2 松墨天牛成虫的取食量研究
        2.2.2 纵坑切梢小蠹取食量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2.2.2.1 纵坑切梢小蠹幼虫的取食量研究
        2.2.2.2 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取食量研究
        2.2.3 华山松木蠹象取食量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2.2.3.1 华山松木蠹象幼虫的取食量研究
        2.2.3.2 华山松木蠹象成虫的取食量研究
    2.3 结论与讨论
        2.3.1 主要结论
        2.3.2 讨论
第三章 松墨天牛、纵坑切梢小蠹和华山松木蠹象的消化生理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混合酶液的制备
        3.1.2.2 酶解产物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绘制
        3.1.2.3 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3.1.2.4 关键酶—果胶酶性质研究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松墨天牛消化生理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1 松墨天牛幼虫的消化酶组成和活性
        3.2.1.2 松墨天牛成虫的消化酶组成和活性
        3.2.1.3 松墨天牛幼虫和成虫消化酶比较
        3.2.2 纵坑切梢小蠹消化生理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3.2.2.1 纵坑切梢小蠹幼虫的消化酶组成和活性
        3.2.2.2 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消化酶组成和活性
        3.2.2.3 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消化酶比较
        3.2.3 华山松木蠹象消化生理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3.2.3.1 华山松木蠹象幼虫的消化酶组成和活性
        3.2.3.2 华山松木蠹象成虫的消化酶组成和活性
        3.2.3.3 华山松木蠹象幼虫和成虫消化酶比较
        3.2.4 三种昆虫消化酶组成和活性比较
        3.2.5 果胶酶性质测定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3.2.5.1 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3.2.5.2 溶液pH值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3.2.5.3 底物浓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及动力学参数测定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松墨天牛和纵坑切梢小蠹对林木分解作用的初步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松墨天牛幼虫对林木的分解作用
        4.2.2 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对林木的分解作用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论文总体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蛀干昆虫造成的森林生物量损失
        5.2.2 消化生理研究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推测
        5.2.3 蛀干昆虫与木材微生物对寄主的分解能力比较
        5.2.4 蛀干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分解及循环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表
图版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生活习性及防治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切梢小蠹属发生、危害及其防治研究概况[J]. 王军辉,张晓连. 浙江林业科技, 2019(05)
  • [2]三种小蠹同域共存的化学生态学机制[D]. 武承旭.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3]针叶林蛀干害虫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与致病性研究[D]. 王慧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4]川滇桤木气味活性物质对云南切梢小蠹卵巢及胚后发育的影响与评价[D]. 刘金林. 西南林业大学, 2019(08)
  • [5]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侵染力及其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D]. 潘悦. 云南大学, 2018(02)
  • [6]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空生态位与松树主要生理指标变化[D]. 沈绍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纵坑切梢小蠹研究概况[J]. 牟文彬,张宏,田艳,周旭,熊智,熊忠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5)
  • [8]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生态学的研究及其有效引诱物质的探索[D]. 路荣春.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9]三种蛀干昆虫取食量、消化酶及对林木分解作用的研究[D]. 王健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06)
  • [10]四川地区云南松切梢小蠹监测技术研究[J]. 周建华,肖育贵,肖银波,郭亨孝,赵谦. 四川林业科技, 2004(04)

标签:;  ;  ;  ;  

云南松纵坑成虫生活习性及防治试验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