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晋西北高僧佛传合集

宋夏晋西北高僧佛传合集

一、《高僧传合集》与宋夏金时期西北的佛教(论文文献综述)

郭鹏宇[1](2021)在《河北金代佛教寺院研究》文中指出金初,受战乱等影响,河北佛寺饱受摧残。在社会稳定之后,河北佛寺在继承前朝的深厚信仰基础上继续发展。金朝迁都燕京之后,得益于政治地位的提升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河北佛寺发展更为迅猛。后随着金末战争和政治中心的转移,发展势头逐渐放缓。从地理分布上来看,河北地区金代佛寺受经济发展状况、交通条件以及自然地理情况和佛教信仰传统等影响,佛寺分布广泛,中西部密集、东部较少,形成了以真定府和大兴府为中心的两大密集分布区。从寺院建筑配置上来看,河北地区金代佛寺中,除鼓楼外,后世常见的山门、佛殿、法堂、经藏、佛塔、经幢、僧堂、斋堂、厨房、钟楼、丈室、库房等建筑在河北佛寺中均有出现。寺院建筑多以佛殿为中心,以塔和阁为中心的佛寺较少,反映了这时佛教中国化程度的加深。建筑布局受宋代禅寺布局影响较大。从佛教宗派上来看,这时期的河北地区受辽代和宋代影响,禅宗和密宗盛行。河北金代佛寺建筑的兴建,离不开皇室贵族、官员、普通信众以及僧人等各个群体民众的积极参与,其中既包括汉族信众,也包括女真族信众。受战争、社会治安、水火灾害、自然风化、雷暴等影响,河北地区金代佛寺也饱受摧残。此外,寺院开展了讲经说法、浴佛节、传戒大会、无遮大会、水陆大会等丰富的宗教仪式活动,对于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抚慰世俗人心、增添生活趣味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寺院还通过积极地活动,在社会中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如赈灾救济、收纳流亡、铺设桥梁、施药救人、寄存灵骨等。此外,河北金代寺院还开展了各种经营活动,如借贷、典当、种植经济作物等,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的进一步世俗化。通过以上考察和分析可以得知,迁都燕京对于河北金代佛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说明政治权力是影响佛寺建设和佛教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反映出政治中心对周边地区影响之大。在参与寺院修建的各个群体中,僧人对于寺院的修建发展起关键作用,而其中女真信众的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时女真族的佛教信仰状况。寺院在宗教与世俗两种角色间的转换灵活,表明此时佛教在社会中承担着多种责任,对于社会稳定发挥着独特作用。对于河北地区金代佛教寺院的研究,不仅旨在全面了解河北地区该时期佛寺的分布、修建等情况,同时也是以河北地区为样本把握金代佛寺乃至金代佛教的发展状况,并且对于了解河北“京畿文化”的早期发展演变也颇有价值。

史金波[2](2020)在《丝绸之路出土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与东西方文化交流》文中提出古丝绸之路上很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并形成了大量文献,是真实记录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展示出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反映了各民族对发展丝绸之路的贡献。丝绸之路造就了各民族的文化大师,他们为发展丝绸之路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展现了丝绸之路是各民族共同开辟的贸易交往和文化交流通道及丝绸之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多宗教现象,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流;同时也显示出这一带文化交流中民族融合、语言消亡、文字灭寂、宗教转换现象,体现出中国境内各民族文化的本土化趋向,形成相互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姜馥蓉[3](2020)在《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文中认为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这种适应一般会涉及其在底层社会的身份建构、被认同和信任等。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不同的地区的传播各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承个案是必要的。本研究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拟沿着民族志书写和解释人类学的范式,对一个在河西走廊有数百年盛名的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汉族社会的互融与共生情景进行描述并赋予一定的说明性,力求为更有效地对类似文化现象的解读提供案例参考。文章首先纵向梳理了历史时期藏传佛教进入河西走廊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及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传承概况;观察地方外部社会力量如何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的重建及其在地方社会的面貌;藏传佛教金塔寺在进入汉族村落以后如何对群体和个人产生影响,是否以及何种程度上参与并形塑信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以及藏传佛教金塔寺进入地方汉族文化环境后与地方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引起各自微妙的变化,并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在地方社会的融入。其次,在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基础上,提出结论和思考。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对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乃是个案中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并通过观察村民个体、村落整体以及村落社会中的一些宗教行为这三个方面,探讨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汉族村落的互融对后者产生的一些具体影响。提出考察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这样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入案例的价值即在于,更好理解多民族、多文化共生互动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等宏大理论提供具象的认知。此外,通过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文章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反思“民间佛教”的概念,提醒相关研究者在运用此类概念时,不能忽略佛教信仰者的内部视角;二是以案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以及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祝贺[4](2019)在《金代宗教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金代享国近百二十年,就宗教管理而言虽然多承前代,但亦有独特之处。金历代统治者虽不乏信奉佛道二教之人,但所推行的宗教管理多立足于统治,未因统治者个人信仰的偏好导致宗教管理有失偏颇。终金一代,金政权在大多数时间内都能与宗教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金代虽偶有因佛教信仰集结反抗政权的事例,但尚未对金统治造成致命的打击。而有金一代,尚未见因道教信仰集众对抗政权的事例。这些现象的出现多得益于金代所推行的适当的宗教管理。本文以金代宗教管理为研究对象,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六部分,从不同角度来论述和研究该内容:第一部分阐述金代宗教管理政策的沿革,按照金代宗教的发展情况将金代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详细分析金代统治者在不同阶段所推行的的宗教管理政策。金代从宗教信仰的发展来看,经历了以萨满教为主体、佛道二教初兴、佛道二教兴盛以及佛道二教由盛到衰四个阶段。总体来看金代统治者推行的宗教管理政策是围绕金代社会发展,立足于金代政权稳定,因时制宜而制定的,金代宗教管理政策的发展和演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家的兴衰,社会的变革。第二部分探讨金代国家对寺观的管理。金初统治者就开始着手对现有寺观情况进行排查,并通过敕额制度、设置各级各类的宗教管理机构、委任寺观主要僧道职等方式加强对寺观的管理。本章通过对史料的梳理明确了金代路、府、州、县所设置的宗教管理机构的具体情况。金代统治者鉴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虽多限制民间寺观的创修。但为了弥补国家财政的空虚,长期实行官卖寺观敕额的政策。这使民间无额寺观有机会通过进纳入粟的方式得到合法身份,这不仅是寺观自我保护的最优方法,也使得民间本已存在的大量无额寺观纳入到国家管理体系之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金代国家对寺观的控制,但也助长了民间创修寺观之风。第三部分探究金代国家对出家僧道的管控。金代世俗之人出家需要经过父母的首肯、至寺观为“童行”,获得政府颁发的度牒等程序才可成为被国家承认的合法的僧道。除要获得政府颁发的度牒外,僧道还要遵守各类清规戒律,更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否则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本章重点详述了金代统治者给予僧道的荣誉地位,金代统治者给予僧道的荣誉地位直接决定僧道社会地位及其在宗教界地位的高低。因此金代统治者惯以此为手段来拉拢佛道二教领袖人物,削弱抵触情绪,化解对立矛盾,引导佛道二教为国家、皇室服务。第四部分分析金代国家对俗家信众的控制。金代俗家信徒遍布社会各阶层,分布广,数目多,是存于社会上的特殊群体,其行为和活动对金代国家统治和社会秩序有重要影响。本部分将金代俗家信众分为皇室、官宦名士和民间普通信众三个阶层,分述不同阶层俗家信众的信仰程度、信仰活动及其影响。并探讨金代俗家信众的具体涉教行为及其金代民间因宗教信仰而自发形成的邑社组织,重点说明金代官方对俗家信众的有效引导途径。第五部分阐明金代国家对寺观经济的掌控。这部分首先对金代寺观财产的构成进行了说明。并详细探讨了金代寺观经济的来源及支出的具体情况。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知,除特定时期和原因外,金代政府一般情况下不直接参与寺观经济的收支。但金代寺观经济并非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其发展与金代统治者和国家政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国家政权。第六部分总结金代宗教管理的特点和影响。金代在推行宗教管理的过程中立足于统治,推行佛道二教兼举的政策,不仅促使佛道二教为统治者服务,也促进了佛道二教的传播和发展,更有利于儒释道的融通,也促使了民间赈济公益事业的进步。而金代统治者长期推行的宗教鬻卖政策除负面影响外,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一时的财政危机,促进佛道二教的传播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补益。总之,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梳理追溯了金代宗教管理政策的沿革,探究了金代在寺观、僧道、俗家信众、寺观经济等方面所实施的具体管理手段和途径,总结了金代宗教管理的特点及其影响,力图对金代宗教管理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

赵阳[5](2019)在《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学文献研究》文中认为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的黑水城文献,是研究西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重要的资料来源,它们不仅记录着西夏近二百年之兴衰,也从侧面反映着西夏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西夏文学研究来说,国内外各版本《中国文学史》对西夏文学的处理方式或粗陈概貌,或避而不谈,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材料阙如,不仅传世典籍中少见有关西夏文学的材料,就在已刊布的大量西夏出土文献中,也少有传统文学文献出现。佛教在西夏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俄藏黑水城文献中,佛教文献的数量也占据绝对优势,既然传统文学的材料有限,那么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先从佛教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以俄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为基础,对西夏佛教文学进行整理研究,以期部分还原西夏文学之概貌。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价值与重点以及研究思路做了阐述。其次对西夏佛教的发展历史做了概述,指出西夏佛教的发展轨迹与其国力的的盛衰成正相关关系;同时对西夏文学情况进行了梳理,指出学界对西夏文学的认识逐步加深,也总结出西夏文学具有追求对仗、儒释融合等特点;最后对西夏佛教文学文献进行了分类介绍,明确了西夏佛教文学作品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它不仅可以补充西夏传统文学、民间文学材料少见的不足,也对佛教文学异域交流价值等方面有所贡献。再次着重分析了在净土信仰影响下,西夏民众创造或使用的佛教仪式文学作品,指出这类作品不仅是净土信仰招徕信徒的重要方式,也是西夏净土信仰世俗化的具体体现。再次通过对宋夏时期禅宗发生的重要转变,即禅净合流、儒释道合流为背景,介绍了流传在西夏的禅宗语录、偈颂等文学作品,提出了西夏禅宗不仅与辽代华严禅关系密切,且部分作品与辽文学一脉相承的观点,反映了夏辽之间频繁的文化交流状况,同时指出宋境禅宗对西夏禅宗的影响多在民间,并以黑水城禅宗类文献《亡牛偈》为例,重点分析了其文学风格与宗教意义。最后以余论的形式讨论了佛教灵验传记在疑伪经流传过程中的作用,并以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疑伪经《高王观世音经》为例证,结合历代佛教灵验记中相同的故事蓝本,讨论了经文前的佛教灵验记的流传与转变过程,指出其由简入繁、情节愈发细致的特点,同时认为西夏疑伪经的流行,主要借助文学与图像进行宣传,尤其其中的灵异故事,是佛教世俗化过程中非常典型的文学创作,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与感召性。

李凤仪[6](2017)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道名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整体,记录了佛教、道教兴衰发展的轨迹。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管理、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呈现出“形”的破碎与“神”的缺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薄。在这一背景下,遵循历史演进的脚步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风景文化、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五台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促进风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五台山佛教的缘起和演进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科学、从宗教理学到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五台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研究。构建了“国土范围——境域范围——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来研究不同尺度下五台山的风景特征。在国土范围、境域范围等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五台山发展成佛教名山的客观背景,以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佛教世界观为切入点,挖掘五台山宏观地理区位特征和山岳格局的风景特征,找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空间格局以及佛教世界理想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在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等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在宗教文化影响下风景特征、寺院选址和寺庙园林理法。最后基于物质实体挖掘了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内涵和外延,完善了对五台山“形”与“神”的系统认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第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包括四点,分别为“圣几何式”的空间定位、“人间须弥式”的圣山格局、“村寺共生”的聚落系统、“形神兼具”的自然形胜;第二,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方面可总结为“境意相生”的的寺院选址、“因形就势”寺院布局、“礼制有序”的寺院形象、“脱凡入圣”的引导空间、“顺理成章”的寺院群体五个层面。本文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并在研究技术上借助Arc GIS、Google earth、IBM SPSS Statistics19等软件进行相关内容的定量化分析,实现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韩文慧[7](2016)在《佛教文化视域下的西域戏生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以来,人类文明就是在相互交流与影响的基础上不断向前推进的,世界上从来没有一种孤立的文化形态。同样,西域戏的发展也不例外,西域位于中国和西方交流的中间地带,从孕育初期的歌舞小戏直至后世元杂剧角色的形成,其在生成过程中的各戏剧要素都带着佛教文化的烙印。为说明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交往所具备的不同点,分析佛教因素在西域戏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从西域戏的形成、发展、繁荣三个阶段入手,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包含三方面内容,分别是西域与西域戏的界定、西域戏的内涵与生成以及本文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西域戏的时空界限,笔者主要将其地区限定在新疆与敦煌两个地区,时间设定在秦汉一直到元代之前这一历史时期。西域戏剧的内涵即产生在该地区、该时期所有的前戏剧形态,包括戏剧孕育期的歌舞小戏,戏剧形成发展期的讲唱艺术,也包括西域戏剧繁荣期的典型剧本《释迦因缘剧本》与《弥勒会见记》。本文的研究现状,笔者也自三方面展开:分别是西域戏与外来文化关系的研究、西域讲唱艺术中戏剧要素的研究以及西域剧本的考证评定。关于本文的研究思路,笔者自西域戏生成的孕育期、形成期、繁荣期三个阶段展开,进而分析佛教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影响。第一章概括讲了西域戏生成的发生背景。笔者自三方面展开:首先是宗教仪式与戏剧艺术两种形态的依赖与共生关系;其次,西域位于东方和西部地区交往的中间地带西域地区受印度文明的影响,印度舞蹈、音乐广泛传入西域;最后,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西域佛教文化异常繁盛。大致体现于两方面:首先是借助佛经翻译,佛教在西域回鹘民族中广泛传播,二是寻迹丝绸之路路线,自西域到中原的远古交通线上出现许多佛教石窟遗址。第二章是西域戏的孕育,主要讲音乐歌舞在戏剧产生前的准备。笔者以四种早期表演形态、戏剧角色、戏剧中的音乐与器乐以及一种初期的西域戏剧傀儡戏为主要内容来谋篇布局。四种与佛教相关的早期表演形态分别为苏幕遮、钵头、弄婆罗门、伎乐。对于西域戏剧角色中的参军与苍鹘,笔者分析后发现了其源头上的佛教文化因素。西域戏中的音乐大多为佛教音乐,主要包括佛教大曲、胡乐大曲、摩柯兜勒等。西域戏的器乐主要包括羯鼓、七弦琴、火不思三种佛教器乐。西域初期戏剧傀儡戏从最早的记载来看,它在形成初期与佛教的关系可以想见。第三章为西域戏的形成,主要从敦煌地区讲唱艺术中的部分代言体形式出发,分析其对戏剧形成所作的形式上的准备。关于讲唱艺术的表演手段,笔者自俗讲、转变、唱词与诸宫调四种形式展开分析。讲唱的道具即指图画,图画分立铺与横铺两种。音乐主要指讲唱音乐到戏曲音乐的过渡。曲辞方面笔者主要考察了敦煌讲唱艺术中的《苏幕遮五台山曲子》和《小小黄宫养赞》两首曲辞。西域戏的形成期较孕育期而言,戏剧艺术在代言体和故事性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讲唱艺术成为了西域戏最终形成的踏板。第四章是西域戏剧剧本个案研究。从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来看,剧本是戏剧艺术中重要要素之一。笔者从西域地区保存完整、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剧本《释迦因缘剧本》与《弥勒会见记》出发,对剧本的演变过程、戏剧史意义、剧本的情节、对话、独白所表现出的戏剧性作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释迦因缘》与《会见记》两个剧本的被探明,一方面为我国戏剧史增添了新的戏剧形式,从另一点说上,我国戏剧艺术的完成或依赖于它,具有极大的戏剧史意义。第五章是途经西域的佛教文化对后世戏剧的影响。笔者也自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佛教在体例上对元杂剧的影响,此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脚色和曲调的形成上。二是佛教对后世戏剧剧场的影响。“勾栏”、“瓦舍”等表演场所,从源头上看,都或与佛教文化相关。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对文章归纳后笔者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一是西域戏孕育期的歌舞小戏推进了戏剧形态的形成;二是西域戏形成与发展期的讲唱文学生成了代言体的表演手段;三是西域戏剧的繁荣期呈现出经典佛戏;四是西域戏从整个方面影对后来戏剧的发展有所借鉴。文化的发展是在交流互鉴中展开的,在我国西域戏的生成历程中,佛教体现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西域戏考证只是在起步时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西域戏研究会呈现出一个光明的前景。

刘振刚[8](2016)在《陕北与陇东金代佛教造像研究》文中认为两宋之前,佛教造像在美术史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佛教美术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但这并不代表佛教造像的衰落,相反,宋、辽、金、西夏时期,佛教石窟寺的建造依然兴盛,佛教造像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形成隋、唐之后中国佛教造像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金统治中国北方期间,也续建、开凿了一批石窟寺,就西北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陕北和陇东地区。尽管金代石窟寺佛教造像取得了显着的艺术成就,但由于文献记载甚少等原因,学术界对该领域的关注较少,有关陕北与陇东地区金代石窟寺造像的研究更是薄弱。本文对陕北与陇东地区金代佛教造像题记等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识读、梳理和分析,探讨了该地区金代石窟的窟型、造像龛的龛型及各石窟寺的分布状况;论述以有明确纪年的题记和造像为依据,以图表、图像为辅助手段展开,以涅盘造像、文殊与普贤的组合造像、十六罗汉造像、水月观音造像、飞天造像等为专题研究对象,阐述了金代佛教造像在内容、组合、风格等方面的变化;结合宋、金时期的佛教信仰、时代审美风尚,对造像服饰、装饰图案以及做工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总结了该地区金代佛教造像的艺术特征。相关题记等文献表明,金初陕北与陇东地区的工匠为北宋遗民和各地移民,由于工匠、粉本的传承等因素,金代早期与北宋时期的造像相似;金代中期,与北宋造像的差别逐渐明确,其风格更接近唐代造像,这可作为宋、金造像断代的依据。金代晚期只有零星造像,探讨较少。宋、金时期,陕北与陇东战略地位突出,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枢纽,这在该地区金代造像中也有反映。因此,金代佛教造像的研究应从区域研究开始,进而形成整个金统治区域的系统研究,这样,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研究才会完整,这也是本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所在。

张长彬[9](2014)在《敦煌曲子辞写本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敦煌遗书中保存着一批自称“曲子”或“杂曲子”的歌辞作品,这些歌辞连同那些体制相同但末标“曲子”之名的作品,共分布在53个写本之中。本文以这些写本以及写本上的曲子辞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由绪论及上、下二编组成.绪论从当今敦煌学的学科现状入手,分析了敦煌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以写本学的方法治理敦煌文学应是今後敦煌文学研究的大势。出於这种认识,绪论第二部分回顾并分析了写本学的发生发展状况,认为写本学是随着敦煌学的建立而自然发生的,在实践与理论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总体来说仍处在起步阶段。绪论第三部分介绍了本文对敦煌曲子辞写本研究的具体方法。上编以写本为单位对53个敦煌曲子辞写本进行了文献整理与分析,共分为辞集、丛钞、散钞三部分,进而按写本的物质形态分为卷子、册子、散纸三类。辞集、丛钞类写本钞有较多数量的曲子辞,相对更为重要,故以每号为一篇进行整理与分析。整理部分包括图版信息、写本形态、内容介绍以及曲子辞校录等顼,分析部分一般包括钞写顺序、时间信息、存在场所三项;部分有特殊意义之写本又另有别顼。散钞类写本共分卷子、册子、散纸三篇,各篇除对诸曲子辞予以校录以外,还对每件写本的图版、形态、背景文书、合钞文书、文书布局、书写状况、写本性质、钞写时间等项目进行了介绍或分析。敦煌写本有着刻本文献所不具备的丰富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但写本文献与刻本文献相比有一个先天的缺陷就是,它们一般不具备明确的时间和场所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对写本作年代判断、功能判断便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上编通过对53个曲子辞写本的整理与分析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对每件写本的时空特徵都作了较明确的定位。由於曲子辞写本上同时钞有多种其他文书,所以这种定位不仅为敦煌曲子辞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也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在这重意义上,敦煌文献中的许多写本也可以用此种方式进行重新整理。除了以上的成果以外,上编遗有一些其他的收获。在资料蒐集方面,从前贤发现的敦煌歌辞写本中甄别出52件曲子辞写本,并新发现曲子辞写本一件(伯4525第18分号)、曲子辞作品一种(浙敦113号之《定西番》)。在写本修复方面,将伯2682与伯3128、伯3911与桥川时雄摄影本进行了缀合。在正、背面关系辨证方面,纠正了以往对斯2607、伯4692写本正背面关系的错误认识。在人物考证方面,发现了龙兴寺道真与金光明寺道真本是二人。在曲子辞作者辨证等方面,论证了斯2607所载六首《菩萨蛮》并非唐昭宗及其臣下所作,同时也否定了先前人们对该组辞创作时间的结论。在曲子辞创作方法分析方面,解析了《望江南》 “敦煌郡”等三辞隐括诗歌的创作手法,并推断了其写作年代与写作背景。在曲调考证方面,纠正了前人误以为《浪涛沙》乃《浣溪沙》之讹的观点。在曲子辞校录方面,在前人丰富成果的基础上,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如首次校录了ⅡX02147本《曲子喜秋天》,并据此本纠正了前人对此套作品的一些误校;另外,对其他曲子辞的前人旧校也有一些修正,如伯3360“五台山曲子”中的“定水潜流一日三过到”之句,前人皆校为“定水潜流,一日二回到”,句意难通,本文认为此句当以斯2985本之“定水潜流一里三回倒”最为准确,即定水在一里之内有三次倒转回流之意。对於曲子辞写本上的其他文书,我们也作了相关考证。如写於斯6537卷背的“诸杂要缘字”一语从未见於别处,也未见前人解释,本文根据其字义并结合写本实际情况,判断“缘字”一词当是指可供借鉴的书信和条据范文,另外还根据原本的钞序质疑了前人将卷背写於“诸杂要缘字”之前的诸文都视为“诸杂要缘字”的看法。又如伯3718正面钞有多种邈真赞,为了对此本的场所进行准确定位,我们将之与伯4660邈真赞集进行了对比,发现前者乃钞件而後者为实用件,并根据伯4660的内容与形式信息判断出该集的制作地点在寺庙之真堂,其制作方法是将後入者贴在前件之右以卷子形态保存。下编主体部分有六章,首尾分别为引言与余论。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及“曲子辞”的定义,并制作了“敦煌曲子辞写本主要特徵表”第一章分4种视角介绍了敦煌曲子辞写本的文献形态:从作品聚合形式的角度,可分为辞集、丛钞、散钞三种形态:从作品记录方式的角度,可分为钞写、默写、听录三种形态;从写本的文书构成角度,可分为既有背景文书又有合钞文书、无背景文书而有合钞文书、曲子辞独立写本三种形态;从写本的物质形态角度,可分为卷子、册子、散纸三种形态。第二章是《云谣集》写本的个案研究。该章结论如下:斯1441、伯2838的核心文书首先是斋文,其次是抄在正面的《励忠节抄》与会计文书;而《云谣集》的抄入则是一个偶然事件。在较长一段时间裹,这两个写本是作为斋文集保存的。在敦煌写本中,这种斋文集有三种形态,对应于斋仪文集形成史上的三个阶段。斯144l第二群落、伯2838、斯1441第四群落的文书分别属之。考察斋文文集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两种形式变化,其一是更加重视分类,更加有序;其二是仪式性增强,文中人称渐由实指变为虚指。与此相对应,伯2838斋文集中的第二个“小组合”抄写于曹议金为“令公”之时,即928年至935年间。《云谣集》的抄写时间亦在这一时期或稍後。由此推断,中国第一部曲子辞总集《云谣集》至晚编成於935年。第三章是对曲子辞写本亲缘材料伯3539之研究。伯3539钞有着名的二十个音乐谱字,将它与曲子辞写本建立联系後我们发现:钞於斯7 1l l的《别仙子》辞与钞於伯3539的二十谱字类名为同一人所写,二者关系密切,因而敦煌写本中的曲子辞在当时必然是入唱的.此文还考证出伯3539的钞写者为上族文人,钞写时代在881年至藏经洞封闭的这一百余年间,并由此也定位了曲子辞写本斯7111的钞写时间。另外,此文还发现了归义军时期授官勅牒的形式变化,为判定部分写本的钞写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尺度。第四章是对曲子辞写本的一种特殊用纸一一兑废经写本的专题研究,本质上是为丰富写本学而做的一种尝试。它是从曲子辞写本出发的,但又是一种延伸性研究,此顼研究在实现了对曲子辞写本斯711l、伯4692、伯4525(18)的存在场所和钞写时代的认识以外,主要还有以下结论:兑废经在敦煌遗书中具有特殊纸张形态,在英法两国共藏一千余件,它们大都是归义军时期官方写经活动的遣存。其中带有合钞文书的四十余件兑废经信息丰富,可生动地复原当时官方写经活动在都司的组织下开展的全景。这种写经活动从九世纪中叶到十一世纪初在敦煌曾多次发生,它的组织形式与蕃占期的钞经活动迥然相异。研究遗发现:都司可能位於节度使衙内;兑废经合钞文书的书写者多为中低级官吏。第五章是对敦煌曲子辞写本上的各种异於今人观念的调名或题名方式的研究,通过研究,有如下认识:敦煌写本中存在着九首《浪涛沙》辞,这些作品被大多数学者判定为《浣溪沙》,并取得了越来越一致的认可。通过敦煌写本中的许多材料可以得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敦煌本《浪涛沙》曲子辞与唐代《浪涛沙》声诗关系密切,或为同曲之演化。伯3821《感皇恩》题下有两种句法的曲子辞各二首,後二首与《苏莫遮》格律一致,但它们也是《感皇恩》辞,它们的存在为《唐会要》所记录的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的历史事实提供了实证依据。敦煌曲子辞写本中存在着许多令人费解的“同前”辞,这种现象背後所隐藏的信息应引起注意。第六章是对以表演为主要传播方式的那部分曲子辞的文体研究。该章分析指出敦煌曲子辞写本上保存着的若干种被曲学研究者忽视了的演故事类表演底本,它们之中有代言类故事曲辞,有演故事之舞曲,有体制近同鼓子词的故事讲唱辞,有略具唱赚体制的故事类套辞,还有多宫调套曲之辞。这些体制不同的曲子辞作品可以弥合戏曲发展史上从唐曲子到宋元戏曲之间的一断“暗流”,证实了任半塘先生所预测的後世的曲体乃起源於唐曲子一说。另外,那些演故事性的套曲辞的某些篇章遗曾以只曲或组曲的方式流传,这一现象要求我们对敦煌曲子辞的文体构成乃至曲体的早期发展史都要进行重新的思考。余论部分遗就敦煌曲子辞写本的流行时间、敦煌曲子辞的风格分类、敦煌曲子辞在文本化过程中的文体独立意识等问题以及本文在写本研究中取得的一些经验作了简要说明.由於敦煌写本的构成因素复杂,对其进行写本学研究需要各学科通力合作,也需要以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考查.真正的写本研究还没有大规模开展,本文仅是自觉地以写本学方法对敦煌写本进行整理与研究的一次初步尝试,故论题较为分散,仅希望能为更广阔的写本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赵毓龙[10](2013)在《西游故事跨文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游故事”是产生于上世纪初,近年愈来愈受到学人青睐的“准术语”,但学界至今未有以之为对象,全面深入的专题研究。本文拟以之为对象,以跨文本为视角,对其生成、演化历史作一相对完整而纵深的描述与分析。所谓“西游故事”,笔者以为,指以玄奘取经为本事生成、聚合而成的故事群落。它由猴王故事、游冥故事、进瓜故事、取经故事四大单元衔接而成。其中,首尾两单元为主体(尤以取经故事为主干),中间两单元为“车钩”,每大单元内部又包含若干小故事。该故事群落的生成、演化与强势传播,是多种文本形态对其反复重述、再现的综合结果,而以百回本《西游记》小说影响最为深巨,故以之最主要的历史参照系。但以往研究倾向以百回本为本位,或在横向上忽略、遮蔽其他文本形态的作用与贡献,或在纵向上将研说区间截至百回本以前,基本属于“切片”式研究。本文试图克服这种研说倾向的消极影响,故选取小说、戏曲、说唱三种文本形态为代表(尤以后两者为主),考察其在对故事“互文性阐释”活动中的共性规律及个性特征,从而尝试重建故事演化历史的真实生态。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四章为历史描述,后两章为个案考察。第一章“发轫期”,笔者以“释徒传记”与“文人笔记”为中心,描述故事在唐五代从本事到故事,进而实现传奇化、世俗化、小说化的过程。在以“史笔”自律的僧侣作者笔下,基于朴素的历史构造思维,原来以空间地域为线索的“记录”碎片,被编译进以时间为序的事件流程,成为故事。而在富于宗教幻想的僧侣作者笔下,在“伟其事而详其迹”的文学构造活动中,故事得到“神异化”与“戏剧化”加工,开始由历史传记向传奇故事蜕变。文人阶层是故事由寺院流向市廛的重要中介,文人笔记更是使故事由宗教历史故事转型为“小说家言”的主要媒介。它具有“公共文化底色”,在滤去大量宗教氤氲和历史尘霾的同时,大胆想象,尽意点染,形成不少小说兴味浓重的文本,并为后来故事群落贡献了若干经典桥段。第二章“聚合期”,笔者以宋金元时期的队戏、杂剧、南戏、平话、图册等文本为主要数据源,描述故事群落化、神魔化、通俗化的过程。从故事形态看,一方面取经故事内部逐渐衍生、裂变出更多“自源故事”,开始由“单细胞形态”向“多细胞形态”进化,另一方面许多于本事前后出现的“他源故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独立发育后,也开始与取经故事发生关联,并向后者聚合,由非西游故事、准西游故事蜕变成为西游故事。在这内外两种“生化反应”的作用下,取经故事最终得以从简单低级的“故事链条”,进化成为-个自成系统的大型“故事群落”;从故事类型看,故事逐渐摆脱了“神怪故事”那种以主人公为中心点,向四围吸纳、黏着各种怪力乱神元素的原始结构模式,伴随着以神魔冲突引发者、维持者、解决者为角色功能项的神魔人物的介入,以神魔斗法为主体或焦点的神魔情节的比例加重与品位提升,以及以三教混融为文化底色的神魔意蕴的形成,最终摆脱了宗教神话与文人志怪的茧蛹,蜕变成为典型的“神魔故事”。而从文化品位看,在通俗媒介文本的“互文性”重述、再现过程中,故事最终蜕变为通俗文艺作品。第三章“定型期",笔者以戏曲与说唱两大文本系统为中心,以百回本为主要参考系,考察明代西游戏与西游说唱重述、再现故事的情况,主要分为三个层面:明代西游戏对故事的多元化呈现;明代西游宝卷与故事的递进性关联;明代西游神书与对故事的地域化重述。通过对这三种文本(系统)的考察,可以看到故事在趋于定型的大趋势下,内部依旧复杂活跃的演化生态。第四章“赓续期",笔者以戏曲与说唱两大文本系统为中心,考察故事在后百回本时代的持续演化态势。以往学界对此区间不甚关注,而笔者通过文本考察发现:尽管大都受到百回本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基于媒介本身不同的艺术目的、表述习惯以及构造、传播者差异性的文化教养和艺术经验,不同文本对故事的重述、再现活动仍是各具特色的,如在“宫廷—民间”与“连套—单元”双重体式维度下的西游戏、以“加、减、置换”为构造方法的鼓词小段、以“描红、细镂、嫁接"为艺术手段的鼓词大段,以“戏谑”与“风情”为叙事兴奋点的西游子弟书等文本中,我们可见西游故事是怎样在特定艺术体式与民间构造思维中迤逦演化的。第五、六章,笔者分别以“江流和尚故事”与“刘全进瓜故事”为个案,将镜头推进至具体的单元故事上,对围绕其产生的戏曲、说唱文本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地梳理、比较。一方面发掘不同时代、体式文本之间的逻辑勾联,描述故事源流轨迹,嬗变过程;另一方面以其为典型,讨论不同文本系统“互文阐释”的差异性及其对故事形态的影响。

二、《高僧传合集》与宋夏金时期西北的佛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僧传合集》与宋夏金时期西北的佛教(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金代佛教寺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河北金代佛寺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金以前河北地区佛教及佛教寺院发展概况
    第二节 金代河北地区的发展情况
第二章 河北金代佛寺的地理分布
    第一节 河北地区金代佛寺分布及其特点
    第二节 经济发展对河北地区金代佛寺分布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河北地区金代佛寺分布的其他因素
第三章 河北金代佛寺建筑及其修建与毁废
    第一节 寺院建筑
    第二节 寺院的修建与毁废
第四章 河北金代佛寺的社会活动
    第一节 作为宗教场所的河北金代寺院
    第二节 作为世俗空间的河北金代寺院
结语
附录一 部分金石录文
附录二 史料中所载河北金代佛寺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丝绸之路出土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与东西方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一丝绸之路出土多种民族文字文献及其贡献
    佉卢文文献
    焉耆—龟兹文文献
    于阗文文献
    粟特文文献
    突厥文文献
    回鹘文文献
    吐蕃文文献
    西夏文文献
    蒙古文文献
    察合台文文献
二丝绸之路造就了各民族的文化大师
    迦叶摩腾、竺法兰
    鸠摩罗什
    玄奘
    通米桑布扎
    野利任荣、斡通冲
    耶律楚材
    萨迦班智达、八思巴
    安藏
三丝绸之路沿线民族文化特点
四余论

(3)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
        (一)选题背景
        (二)田野点选取
        (三)研究问题: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乡村社会的融入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一)河西走廊
        (二)金塔寺与“金塔寺”
        (三)文化涵化
        (四)“文化边缘”与“文化边‘源’”
        (五)阶序理论
        (六)民间信仰
        (七)社会融入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宗教对话与宗教身份认同的研究
        (二)以往对藏传佛教寺院的研究概况
        (三)藏传佛教在藏区以外传播的研究概况
        (四)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研究概况
    四、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范式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五、金塔寺:文化汇聚地带的藏传佛教
        (一)田野点的自然地理概况
        (二)田野点的人文概况:“金塔寺”与金塔寺
第一章 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
    第一节 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概况
        一、河西走廊的藏族部落和人口
        二、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传播概况
        三、20世纪中期以前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 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
        一、20世纪中期以前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播概况
        二、20世纪中期以后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承状况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地方社会与寺院重建
    第一节 国家在场与金塔寺重建
        一、国家政权在制度、政策层面对寺院的管理
        二、国家政权在符号象征层面对寺院的影响
    第二节 民间力量与金塔寺的重建
        一、民间文化组织的公共号召力
        二、藏传佛教信仰群体对寺院重建的影响力
        三、民间社会力量之于寺院重建的意义
    第三节 既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与金塔寺的重建
        一、汉族传统民俗观念对寺院文化的接纳和承受
        二、现代经济发展对寺院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信徒身份表述
    第一节 居士群体中的城乡身份差异
        一、疏离寺院的村里人
        二、主动亲近寺院的城里人
    第二节 信徒身份的获得与维护
        一、基于情境性社会关系的信徒身份获得
        二、信徒身份的辨识、强化和维护
    第三节 民众宗教信仰实践中的文化调适
        一、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调试
        二、节日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融合
        三、生命历程中的宗教信仰表述与互动
    小结
第四章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文化的互动
    第一节 金塔寺与地方“神灵”的互动
        一、“神”之来路——地方多元信仰中的“神灵”
        二、藏传佛教对地方“神灵”因素的采借
        三、“众神和谐”——地方宗教信仰惯习
    第二节 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一、地方社会中的宗教神职人员
        二、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眼中的彼此
        三、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信仰在仪式层面的互动
        一、挂“红”——从红色被面向红色哈达的转变
        二、“被互动”的藏传佛教——记一位“神人”对金塔寺的特殊情感
        三、佛还是道:丧礼引出的困惑与确信
        四、众望所归——记一次供龙王法会
    小结
结论与思考
    一、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一)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藏传佛教与地方多元宗教互动与共生的事实与结果
        (二)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三)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影响
    二、对“民间佛教”概念的思考——基于内部视角
        (一)关于现行“民间佛教”等概念的回顾
        (二)对现行概念之暗示意味的反思
    三、对“宗教在地化”的思考——基于外部视角
        (一)田野案例体现的乡土社会宗教信仰实践逻辑
        (二)制度化宗教在基层社会践行“中国化”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金代宗教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金代宗教信仰及其宗教管理政策
    第一节 萨满信仰居于主体阶段:始祖至太祖时期
    第二节 佛道二教初兴阶段:太宗至海陵时期
    第三节 佛道二教兴盛阶段:世宗、章宗时期
    第四节 佛道二教被大肆利用阶段:卫绍王至哀宗时期
第二章 金代国家对寺观的管理
    第一节 金代寺观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金代宗教事务管理机构及僧道官制度
        二、金代寺观内部的行政管理制度
    第二节 金代寺观的敕额制度
        一、金代寺观敕额颁发
        二、金代官卖敕额制度
    第三节 金代寺观的修置
        一、金代寺观的修建
        二、金代寺观的存留
        三、金代寺观的改制
第三章 金代国家对出家僧道的管控
    第一节 金代僧道出家制度
        一、僧道剃度制度
        二、僧道日常管理制度
    第二节 金代僧道荣誉地位的颁给
        一、金代官方颁赐僧道荣誉称号的缘由
        二、金代官方颁赐僧道荣誉称号的种类
第四章 金代国家对俗家信众的控制
    第一节 金代俗家信众的来源
    第二节 金代俗家信众的涉教活动及社团组织
        一、金代俗家信众的涉教活动
        二、金代民间俗家信众的社团组织
    第三节 金代官方管控俗家信众的途径
        一、严厉打击因宗教集结反抗政权的行为
        二、严控官宦俗家信众过度崇佛信道
        三、官方宏观规范俗家信众的集体活动
        四、官方以宗教为依托推行慈善救济
第五章 金代国家对寺观经济的掌控
    第一节 金代寺观财产的构成
        一、寺观建筑
        二、寺观田产
        三、其他
    第二节 金代寺观经济的来源
        一、世俗的赏赐与布施
        二、僧道、寺观自营所得
    第三节 金代寺观经济的支出
        一、寺观、僧道一般性支出
        二、公益性支出
第六章 金代宗教管理的特点及其影响
    第一节 金代宗教管理的特点
        一、立足维护统治,超越统治者个人喜好
        二、佛道并举、宽严相济
        三、长期保持官方鬻卖带有宗教性质商品的政策
    第二节 金代宗教管理的影响
        一、促使佛道二教为国效力
        二、有利于加快佛道信仰传播
        三、加速了儒释道的融通
        四、有利于赈济慈善事业的发展
        五、促进僧道与世俗家庭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官卖敕额表
    附表2 金代经幢修置情况简表
    附表3 金代寺观修置情况简表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内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学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本课题研究对象的厘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本课题的研究价值、重点及难点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西夏的佛教与文学
    第一节 西夏佛教概述
    第二节 西夏文学概述
    第三节 西夏佛教文学文献的类型
    第四节 西夏佛教文学文献的特点与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夏的净土信仰与文学
    第一节 世俗化的净土信仰
    第二节 净土信仰与文学艺术的交融
    第三节 西夏净土信仰相关文学文献研究
        一 《弥勒上生经讲经文》
        二 《往生净土偈》与《西方净土礼》
        三 西夏净土礼赞文的文学表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夏的禅宗与文学
    第一节 宋辽金时期禅宗的变局
    第二节 西夏禅宗的流传与特点
    第三节 俄藏黑水城文献《亡牛偈》的宗教意义与文学表达
    本章小结
余论 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疑伪经与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1.1.2.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山岳格局与风景特征
        1.3.2. 寺庙园林
    1.4. 研究现状
        1.4.1. 概念解析
        1.4.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4.3. 寺庙园林相关研究
        1.4.4. 五台山历史文献材料和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调查法
        1.5.2. 文献研究法
        1.5.3. 跨学科研究法
        1.5.4. 个案研究及总结法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2. 五台山佛教发展及寺院空间分布格局变迁
    2.1. 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发展的基础
        2.1.1. 地质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环境
        2.1.5. 土壤及植被特征
    2.2. 以人文因素的介入为发展的驱动力
        2.2.1. 经典论证
        2.2.2. 皇家扶持
    2.3. 五台山历代佛教发展及寺院建设
        2.3.1. 前期:初传与鼎盛(东汉——唐)
        2.3.2. 中期:重创后复苏(五代——金)
        2.3.3. 后期:发展与复兴(元、明、清)
        2.3.4. 近期:衰落与开发(民国至今)
    2.4. 五台山佛教特征
        2.4.1. 文殊菩萨信仰
        2.4.2. 汉藏佛教并存
        2.4.3. 大乘八宗并行
        2.4.4. 十方子孙并重
    2.5. 小结
3. 国土尺度下五台山的空间定位
    3.1. 中国传统大地理观的产生与表现
        3.1.1. 古代空间测绘实践
        3.1.2.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3.1.3. 佛教世界的宇宙结构
        3.1.4. “大地理观”空间意识与空间表现
    3.2. 五台山空间定位中的大地理观
        3.2.1. 五台山与各朝都城的空间轴线关系
        3.2.2. 四大佛教名山的空间轴线关系
        3.2.3. 五台山与“四埵”的五方定位关系
    3.3. 国土范围内的五台山朝圣行为
        3.3.1. 五台山朝圣行为的双重意义
        3.3.2. 国土范围内五台山朝圣旅程
        3.3.3. 五台山周边的入山路线
        3.3.4. 朝圣行为衍生的空间标识
    3.4. 小结
4. 五台山境域山岳格局与朝山路线
    4.1. 五台山山岳格局中的传统理想景观模式
        4.1.1. 五台山仙山模式
        4.1.2. 五台山五方布局模式
        4.1.3. 五台山台怀地区的山水佳穴模式
        4.1.4. 五台龙脉
    4.2. 山岳格局影响下的朝山路线
        4.2.1. 历史上的朝山路线
        4.2.2. 朝山路线分类
    4.3. 基于朝台、朝寺路线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4.3.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选择
        4.3.2. 景观视觉敏感度各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4.3.3. 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
    4.4. 小结
5.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村寺共生聚落系统
    5.1. 寺院选址特点
        5.1.1. 寺院选址的地形特征
        5.1.2. 寺院选址与竖向相关性
        5.1.3. 寺院选址与水体相关性
    5.2. 村落分布特点
        5.2.1. 依谷而建
        5.2.2. 村寺相依
    5.3.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构成
        5.3.1. 小型村寺共生聚落组团
        5.3.2.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形态特征
    5.4.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的共生特征
        5.4.1. 历史上的社会经济联系
        5.4.2. 近现代的旅游服务联系
        5.4.3. 未来村寺共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5.5. 小结
6.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6.1. 寺院空间布局
        6.1.1. 古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2. 当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3. 寺院布局中的建筑元素
        6.1.4. 寺院布局中的园林特征
    6.2. 寺院引导空间序列组织
        6.2.1. 引导空间类型
        6.2.2. 引导空间构成元素
    6.3. 寺院群体布局及游线组织
        6.3.1. 向心式布局——灵鹫峰寺院群
        6.3.2. 念珠式布局——黛螺顶寺院群
        6.3.3. 聚集式布局——南山寺寺院群
    6.4. 结论
7.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
    7.1. 自然之境——自然景观中的文化意趣
        7.1.1. 地貌地质的文化意趣
        7.1.2. 草木植物的文化意趣
        7.1.3. 天时天象的文化意趣
    7.2. 人文之境——寺庙园林中的文化意趣
        7.2.1. 建筑艺术中的景象营造
        7.2.2. 文学艺术中的景意营造
    7.3.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传播及转译
        7.3.1. 文学
        7.3.2. 寺院造景及山岳名胜
        7.3.3. 清代皇家园林
    7.4.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产生机制
    7.5.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
        8.1.2.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8.2. 讨论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余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佛教文化视域下的西域戏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西域与西域戏的界定
    二、西域戏的内涵与生成
    三、本文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西域戏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宗教仪式与戏剧艺术的同质诉求
        一、宗教仪式与戏剧艺术的普遍联系
        二、“扮演”在二者关系中的同质诉求
    第二节 西域戏的丝路文化背景
        一、“汉代西域”与中原的文化交流
        二、“汉代西域”与印度的文化交流
    第三节 西域戏的佛教文化背景
        一、佛经在回鹘民族中的翻译
        二、丝路交通线上的佛教遗址
第二章 西域戏的孕育
    第一节 西域戏的早期表演形态
        一、西域早期的歌舞小戏
        二、西域戏早期的角色
    第二节 西域早期表演中的音乐与器乐
        一、西域戏剧音乐
        二、西域戏剧器乐
    第三节 西域傀儡戏
        一、西域出土初唐傀儡戏墓俑
        二、佛教文化对西域傀儡戏的影响
第三章 西域戏的形成
    第一节 西域敦煌讲唱艺术中的演出方式
        一、俗讲与转变
        二、唱词与诸宫调
    第二节 西域敦煌讲唱形式的道具
        一、西域敦煌讲唱艺术的工具、演出形式
        二、佛教讲唱音乐与戏曲的生成
        三、敦煌讲唱艺术的曲辞
    第三节 西域敦煌讲唱艺术的戏剧性
        一、敦煌讲唱艺术与戏曲
        二、敦煌讲唱艺术的戏剧性因素
第四章 西域戏剧本个案研究
    第一节 《释迦因缘剧本》分析
        一、《释迦因缘剧本》文本探析
        二、《释迦因缘剧本》的演变及意义
    第二节 西域剧本《弥勒会见记》
        一、《弥勒会见记》的戏剧性
        二、《弥勒会见记》剧本研究
第五章 途经西域的佛教对后世戏曲的影响
    第一节 佛教对后世戏曲体例上的影响
        一、佛教对元杂剧脚色的影响
        二、西域佛教对戏曲曲调的影响
    第二节 佛教对后世戏剧剧场的影响
        一、戏场的佛教源头
        二、勾栏、瓦舍与佛教
结语
参考文献
    专着
    期刊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专着
    期刊

(8)陕北与陇东金代佛教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简史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金代陕北与陇东兴建石窟寺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陕北与陇东之于宋、金政权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陕北与陇东的佛教文化渊源及金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
第二章 陕北与陇东金代佛教造像题记辑录
    第一节 陕北与陇东金代佛教造像题记的分布
    第二节 陕北与陇东金代佛教造像题记分析
第三章 陕北与陇东金代石窟的窟龛类型
    第一节 陕北与陇东现存金代石窟的窟型及特征
    第二节 陕北与陇东金代佛教造像之龛型
第四章 陕北与陇东金代佛教造像的题材与组合
    第一节 陕北与陇东金代石窟寺佛教造像的题材与分布
    第二节 涅盘造像的图式及组合分析
    第三节 文殊、普贤造像的图像构成与组合形式
    第四节 观音造像的组合形式及流行的图像模式
    第五节 十六罗汉造像与介氏工匠的艺术活动
    第六节 飞天造像在金代佛教艺术中的衰落及原因
第五章 陕北与陇东金代佛教造像风格试论
    第一节 陕北与陇东金代佛教造像的服饰变化
    第二节 陕北与陇东金代佛教造像的装饰图案探析
    第三节 陕北与陇东金代佛教造像的艺术风貌及形成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敦煌曲子辞写本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上编:敦煌曲子辞写本整理与分析
    凡例
    一、辞集
        (一) 卷子类
        斯一四四一+斯五七六三:云谣集杂曲子十八首
        伯二八三八:云谣集杂曲子十四首
        斯二六○七+斯九九三一二十九首
        斯二六八二+伯三一二八十五首
        津艺一三四十三首
        伯二八○九八首+三首
        斯六五三七八种共二十首
        伯三二七一七种共十三首
        (二) 册子类
        伯三九一一+桥川时雄摄影本十二首
        伯三八三六、伯三一三七缀合本十首
        伯三八二一十五首
    二、丛钞
        (一) 散纸类
        伯三三六○:大唐五台曲子五首寄在苏莫遮六首十一首
        斯二○八○+斯四○一二:[五台山曲子苏莫遮]六首
        斯四六七:五台山曲子六首六首
        斯二九八五:[五台山曲子藕莫遮]三首
        伯三二五一六首
        伯三三三三三首
        伯四六九
        斯四三三二三首
        斯四五七八:泳月婆罗门曲子四首
        斯七一一一三首
        Дx二一四七五首
        某《心经》写本五首
        (二) 卷子类
        伯二五○六五首
        伯二七四八三首
        伯三○九三三首
        伯三六三○+伯三七一八六首
        斯一四九七五首
        罗振玉藏《春秋後语》写卷三首
        (三) 册子类
        伯三九九四五首
        斯五五五六三首
        斯五六四三四首
    三、散钞
        (一) 卷子类
        伯二六四一一首
        伯二七○二二首
        伯三一五五二首
        伯三三一九一首
        伯三七○六一首
        斯三二九+斯三六一四首
        斯一五八九二首
        斯二一○四一首
        斯四三五九二首
        Дx一三六八、Дx二八四二+Дx二七五二、Дx六○五九+Дx六○一九+Дx二一五三+Φ二四七+Дx二一九七一首
        (二) 散纸颊
        伯三一二三一首
        伯三一五六P1一首
        伯四五二五(十八)一首
        斯四五○八一首
        斯五八五二曲子一本(存一首)
        Дx一四六八一首
        浙敦一一三一首
        历博五四一首
        (三) 册子类
        伯三九○六二首
        伯四○一七二首
        斯五五四○一首
下编:敦煌曲子辞写本研究
    引言
    第一章 敦煌曲子辞写本的文献形态
        一、敦煌曲子辞的聚合形态
        二、敦煌曲子辞的记录形态
        三、敦煌曲子辞写本的文书构成
        四、敦煌曲子辞写本的物质形态
    第二章 《霎谣集》写本斯1441、伯2838研究
        一、写本内容及文书关系
        二、三种形态的齐文文集
        三、《云谣集》写本的钞写年代
    第三章 曲子辞写本的重要亲缘材料——敦煌二十谱字写本伯3539研究
        一、伯3539写本内容及文书关系
        二、二十谱字的钞写者
        三、二十谱字的钞写年代
        四、伯3539、斯7111关系考
    第四章 曲子辞写本的一种特殊用纸——兑废经写本之研究
        一、英法藏兑废经文献综述
        二、兑废经合钞文书分析
        三、从兑废经写本看敦煌官方写经活动的人员与地点
        四、从兑废经写本看敦煌官方写经活动的历史面貌
        结语
    第五章 敦煌曲子辞调名辨正
        一、《浪涛沙》、《浣溪沙》之辨
        二、《感皇恩》、《苏莫遮》之辨
        三、令人困惑的“同前”辞
        结语
    第六章 敦煌曲子辞文体研究
        一、《菩萨蛮》七首:代言类演故事曲辞
        二、斯7111《别仙子》:演故事之舞曲
        三、孟姜女故事《捣练子》:体制近同鼓子词
        四、津艺134之辞:已具唱赚辞之体制
        五、斯2607卷首之“同前”残辞初露端倪的多宫调套曲
        结语
    馀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西游故事跨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设想
第一章. 唐五代:西游故事的发轫期
    第一节. 释徒传记的历史构造与文学想象
    第二节. 文人笔记中的世俗态度与小说兴味
第二章. 宋金元:西游故事的聚合期
    第一节. 群落化:故事生态的形成
    第二节. 神魔化:故事内质的转变
    第三节. 通俗化:故事品位的下移
第三章. 明:西游故事的定型期
    第一节. 明代戏曲对西游故事的多元化呈现
    第二节. 明代宝卷与西游故事的递进性关联
    第三节. 明代神书对西游故事的地域化重述
第四章. 清:西游故事的赓续期
    第一节. 双重体式维度观照下的清代西游戏
    第二节. 民间构造思维中的清代西游说唱
第五章. 个案考察之一:江流和尚故事
    第一节. 故事前期演化概述
    第二节. 故事在戏曲文本中的衰退态势
    第三节. 故事在说唱文本中的繁荣景观
第六章. 个案考察之二:刘全进瓜故事
    第一节. 故事前期演化概述
    第二节. 故事在戏曲文本中的更生轨迹
    第三节. 故事在说唱文本中的别样生态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高僧传合集》与宋夏金时期西北的佛教(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金代佛教寺院研究[D]. 郭鹏宇. 河北大学, 2021(02)
  • [2]丝绸之路出土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与东西方文化交流[J]. 史金波. 敦煌研究, 2020(05)
  • [3]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D]. 姜馥蓉. 兰州大学, 2020(12)
  • [4]金代宗教管理研究[D]. 祝贺. 吉林大学, 2019(02)
  • [5]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学文献研究[D]. 赵阳. 兰州大学, 2019(08)
  • [6]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李凤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佛教文化视域下的西域戏生成研究[D]. 韩文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1)
  • [8]陕北与陇东金代佛教造像研究[D]. 刘振刚. 兰州大学, 2016(06)
  • [9]敦煌曲子辞写本整理与研究[D]. 张长彬. 扬州大学, 2014(10)
  • [10]西游故事跨文本研究[D]. 赵毓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5)

标签:;  ;  ;  ;  

宋夏晋西北高僧佛传合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