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书屋》编辑部的信

给《书屋》编辑部的信

一、致《书屋》编辑部的信(论文文献综述)

赵安妮[1](2021)在《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世臣散文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河、漕、盐、农、礼、刑、兵、货币、鸦片、抗夷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明确的经世意图。包世臣经世思想与散文创作是明清时期实学思想和经世散文发展的重要一环,对近代思想和经世散文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本论文以包世臣文集《安吴四种》中相关经世散文篇目及《说储》《小倦游阁文稿》部分经世散文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生平交游、文集编纂体例、传记书信研究以及价值影响四个大的方面入手,对包世臣经世散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考论包世臣的生平和交游。关于包世臣的生平,本文主要在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其经世散文创作为分期做一简单论述。研究包世臣的文学交游,主要论述以张琦为主的常州派文人对包世臣作经世文章的影响。本章重点和创新之处是在笔者所辑包世臣佚文的基础上对其交游做一补述。第二章是对包世臣文集版本及别集《安吴四种》编纂体例的研究。包世臣晚年手编的《安吴四种》并未遵循文人别集编纂体例的传统,而是另辟蹊径,赋予了文集体例突出的经世思想。故本章的重点即通过对包世臣编纂《安吴四种》过程、体例的论述,去深入挖掘包世文集编纂体例背后蕴含的经世致用思想,以及包世臣手编《安吴四种》在文集编纂体例史上的价值。第三章是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综论。首先,对学界关于明清时期实学的概念以及起止时间分期的讨论以及明清时期经世散文的创作情况做一概述,将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置于更大的视野下,更加客观、合理地看待其经世散文的价值。其次,对包世臣的经世散文整体的思想内容做一概述。第四章重点研究包世臣的书信和传记。包世臣作有一篇传记理论,明确地论述了传主选择的标准、作传目的及叙事理念。而他的书信,又能最为直观体现他的经世致用思想。故本论文选择其传记、书信两种文体作为研究重点,深入研究他经世散文中蕴含和体现的“务为有用”的经世思想。第五章研究包世臣经世散文在明清经世思想和散文创作发展中的价值和影响。主要有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经世散文中包含的未被后人重视的首发之语,客观上对鸦片战争之后的创作风气产生了影响。二是他在经世散文创作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对龚自珍、魏源等人的经世散文创作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可以说,他开启了经世散文创作的风气,算得上是启蒙民智的先驱。

李金迪[2](2021)在《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研究 ——以孔庆镕、孔传志、孔广森为例》文中指出孔氏家族被誉为“天下第一家”,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在中国历史上获得了无比尊崇的地位,独特的家族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孔氏家族重视后代子孙的教育,以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为目标,以儒学为教育的核心,注重儒家道德伦理的教化与“诗礼传家”家风的流传,注重培育后代的家国情怀,强调内在修己、重视亲情、心怀天下,逐步形成了“贵族——士大夫”的家族教育体系。孔氏家族教育被视为世家大族教育的典范,对中华民族的家庭、家族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本研究以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通过对方志、家谱、年谱、档案、诗词文集等多元化史料的使用,力图呈现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教育图景。本研究主要思路如下:首先,总体论述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孔氏家学源远流长,自孔子编纂六经教授子孙,奠定孔氏家学基础后,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至清代已形成比较稳定的家族教育形式。随着孔氏家族内部成员等级身份的分化,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出现分化,对处于不同层级的衍圣公、五经博士、孔氏族人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通过对孔氏家学、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的基本形式以及教育分化的梳理,较全面地展现出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的状况。其次,选取三个代表人物——衍圣公孔庆镕、五经博士孔传志、孔氏族人孔广森,作为考察对象,分别对其少年时期和成年时期的教育经历展开论述,呈现不同层级的教育培养状况。在家族教育的浸润与影响下,孔庆镕成长为“统摄宗族”的家族代表,孔传志成长为品学兼优、众所素佩的翰林院五经博士,孔广森入翰林、居京师,在经学、数学、骈文、音韵学等多个学术领域均有建树,最终成长为高才广学、成就颇高的孔氏学人。最后,总结分析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的特征与启示。通过对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总体教育及三位子孙教育状况的考察,总结出其家族教育的特征,全方位分层次的教育目的,以经学为主的教育内容,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并从中分析出重家风建设与家族教育等启示。

张建华[3](2020)在《《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书画收藏可追溯至西汉。作为西汉皇家图书典藏和编校机构,石渠阁在汉宣帝时曾一度成为储藏功臣和贤大夫画像的重要场所。随着西汉灭亡,“石渠阁”早已被毁,但“石渠”之名却保留下来。清乾隆时期,皇家书画收藏达致顶峰,乾隆皇帝遂借“石渠”之名,于乾隆九年(1744)钦命官修《石渠宝笈》;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再次下令编修《石渠宝笈续编》。嘉庆二十年(1815),嘉庆皇帝钦命编修《石渠宝笈三编》。《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总计255册,所收书画家共863人,收录书画作品计7757件,是宫廷书画着录的集大成之作。《石渠宝笈》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系统整理和总结,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唐中后期以来,随着题、款、记、跋、印成为文人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人画的文学性亦大大增强。在《石渠宝笈》收录的全部书画家和书画作品中,包括文人画家50人,文人书画作品1039件。其中,具有文学属性的“题”2280个,“款”1310个,“记”648个,“跋”856个,“印章”13796个。这为从《石渠宝笈》收录的文人画题、款、印、记、跋、印出发,探讨它们的文学内涵和文学价值提供了基本的文献支撑。题与款是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形式、位置与作品之间互相增益,使之成为统一整体。题始于唐,元代时,在画上题书诗文成为文人画作品上增添诗情画意的一种文学介入艺术的手段。题是画不尽意的补充与补白;款则起说明、叙事的作用。第一章“《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的文学属性”,以王维、苏轼、徐渭为个案,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不尽意,以言补之”“画如戏影”等方面,探讨《石渠宝笈》中文人画题款的文学类型、特征及价值。第二章“儒释道背景下的《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继续就《石渠宝笈》中的文人画题款展开深入讨论。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在文人画创作中有着深刻体现。本章大体按照儒释道三个思想来源,从作为儒家的帝王画家群体、作为佛家的禅宗画家群体和作为道家的道家画家群体入手,探讨儒家的“帝王品位”、禅宗的“不立文字”、道家的“技进于道”在《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中的具体表现。文人画中的词句印、成语印与文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画印因尺寸之限,不能洋洋洒洒,只能约而言之,但方寸之间亦可看出文人学者的绘画理念、文学理念和文人情怀,彰显文人印的文学属性。文人画记,也称文人画识,亦是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常规表现形式为一记、补记、再记,然后又记,或者一识、又识。从功能上看,《石渠宝笈》中收录的唐代文人画“记”以叙事为主,宋之后“记”开始借鉴诗赋的表达方式,逐渐产生了抒情和议论。第三章从画印之“闲章不闲”“乾隆闲章”以及画记之文学叙事、文学抒情等方面,详细阐述《石渠宝笈》中文人画印、记的文学表达。文人画的跋位于题款记印之后,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表达对文人画、题、款、记及印文的感受,它在画外另行书写并与画一起装裱,成为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探讨“《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元素”,基本结论是:文人画跋具有描写、叙事、抒情、议论等文学功能;文人画跋与辨伪、流传递藏密不可分,历代文人收藏家的跋文是古代题画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画跋形成了具有独立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格调,使中国绘画从游于技而上升到游于艺,最后上升到道的层面,从而与院体画、画工画、民间画等区别开来。《石渠宝笈》收录的大量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不仅拓宽了中国古代诗文的题材内容,而且以其诗画一体、文画一体、题画一体形式提升了题、款、记、跋、印文的艺术表现力。《石渠宝笈》文人画中的题、款、记、跋、印文,虽然主要作为文人画的附属品而存在,但却以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及其所包含的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入思考和精神价值的独特贡献,形成了与之相关的文人画题款文学、题记文学、题跋文学、印文文学。《石渠宝笈》文人画文学具有的哲学思考、文学内涵和精神品格,已使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苏日那[4](2020)在《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方法,获取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的第一手材料,据此分析该地区人文社会环境、日常生活领域、教育领域中的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和相关语言政策。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蒙古贞的历史变迁(历史背景、人口变化)、文化传承与变迁(语言文化、媒体接触)、蒙古族教育概况(起步期、探索期、调整期)等几个方面,介绍、分析蒙古贞地区人文社会环境和语言生活环境,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第二章审视和研究语言政策问题。首先,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有关定义和目标着手,通过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相关性,阐明了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如何影响语言实践;其次,基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从民族语文工作、民族教育工作、民族文化工作、民族干部培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蒙古贞地区民族政策落实情况;最后,针对语言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三章为分析和归纳日常生活领域部分。在蒙古族聚居区和蒙汉杂居区选择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被试,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方面对语言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语言价值观和语言实践的相互影响。其后,对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因素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四章为教育领域部分,在了解教学概况的基础上,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包括对教师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专项调查;对学生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学习态度等专项调查。在此之后,综合教育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五章系结语部分,以“正常情况下,语言与生活的万千变化没有偶然性,都是必然发生”为题,在调查分析、综合研究基础上分总结、结论、余论三个部分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总结部分,概括了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结论部分,对蒙古语使用现状、语言态度、语言流失概况等进行研究反思,并对其语言文化发展提出几点重要启示。余论部分,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李朝容[5](2020)在《清代陶瓷款识室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室名即人们对居处房室的命名,它承袭上古时期王室对宫殿的命名。随着时代的发展,取室名逐渐大众化,在文人间尤其流行。并且,它不再仅仅是对实体房室的命名,还作为人们表达情意、思想的特殊符号,浓缩了古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古人室名以三音节词为主,寥寥两三字却无不彰显着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本文以清代陶瓷款识中的室名为研究对象,在分类基础上,分析室名意义,挖掘其命名特点。本文首先进行室名语料的搜集和初步分析,确定研究对象为收集到的461个清代陶瓷款识室名;其次,根据室名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对清代陶瓷款识室名进行分类。接着,进行室名训释。对室名通名的训释,旨在梳理其意义发展来源;室名专名的释义,则重在解释其词义,明确其寓意。专名释义部分,本文仅列出《中国室名大辞典》《汉语大词典》等没有收录解释的室名。最后,从词义的发展与词的感情色彩两个角度,对清代陶瓷款识室名意义进行分析。从词义的发展角度来看,室名可以分为仅含本义和含引申义两类;其意义特点表现为引申义丰富。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室名引申义产生的方式,从而研究室名引申义丰富的原因。从词的感情色彩来看,清代陶瓷款识室名可以分为含褒义、含中性义这两类;其意义特点表现为褒义色彩强。清代陶瓷款识室名整体呈现褒义色彩,与室名的构词语素、修辞等息息相关,同时还受到室名语境的影响。

石杰[6](2020)在《清末陕西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出版活动研究》文中认为同治十二年(1873),陕西学政许振禕於陕西泾阳创办味经书院。光绪十七年(1891),陕西学政柯逢时创办味经刊书处,味经书院便开始大规模的刊书活动。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味经书院合崇实、宏道二书院改为宏道大学堂,而味经刊书处亦随即改制为味经官书局,开始排印新式书籍。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清末陕西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的出版活动。本文拟通过对清末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在陕西出版活动的调查,重新审视陕西书院文化及其近代之转型。经过两次赴陕调查,笔者查阅了陕西省图书馆与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近百种味经书院及味经官书局印本。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此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简史,主要对二者的创设及结局作了简要介绍,确定味经官书局的正确位置是本节最重要的发现;第三部分主要梳理了陕西味经印本的出版分期,同时考察了刘光蕡对味经书院刊书的贡献以及推动味经书院刊书的外部因素,对陕西味经印本的历史作了纵向研究;第四部分为刊书管理与运作模式,主要研究了味经书院及味经官书局的经费来源、人员配置、校书原则、书板情况及印本特征等;第五部分为味经出版物研究,通过对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出版物的调查,文章对这部分出版物作了分类研究;第六部分为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的学术成就与文化贡献,尤其是重新审视了味经重刻本《毛诗注疏》的价值;第七部分为结语,对本文作了简要回顾。正文后附有12个附录,或载录了陕西省图书馆所藏相关原始资料,如《味经传经书目合刻》《味经官书局书目》《味经官书局拟印书目》;或编纂了部分新的内容,如《味经印本编年》《味经印本存藏表》。

徐子淳[7](2020)在《清代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律学远绍秦汉,近迄明清,历两千年而不衰,实为中国古代法文化苑中的一株奇葩。中国传统律学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司法,而且与中国古代的立法及法律发展状况直接相关,故律学研究一直是中国法律史研究的重要领域。虽然律学在汉晋之际非常繁荣,汉晋的律学家们在律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致到了唐代,推出了代表古代世界最高法律水平的《唐律疏议》,中国传统律学也由此达到了一个高峰。但若论律学的水准与完善程度,清代无疑是我国古代律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代表了中国传统律学发展的最高水平。清人曾自豪地宣称:“近人诗文制器,均不如古,惟有三事远胜古人:一律例之细也,一弈艺之工也,一窑器之精也。”清代律学达到很高水平的主要标志是:清代的私家注律非常活跃,律学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超前代,并且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注律方法与律学流派。“有偏重于注释律例的辑注派;有潜心于‘考镜源流、辨其原委’的考证派;有侧重于指导司法的司法应用派;有专门为司法实践提供直接参考的案例汇编派;有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评价各自优劣得失、为现行法律提供借鉴的比较注释派;有以便于检索、阅览及记诵为目的而进行注释的图表派、便览派和歌诀派;有以宣传清帝圣谕为主旨的宣教圣谕派,等等”。可谓流派纷呈,注家辈出,各有专长,相互推动,使清代律学取得了超越前朝的历史性成就。在清代的诸多律学流派中,人们对辑注、考证、司法应用等流派研究较多,因为这些流派一直位居法律史研究之要津,但对歌诀派与图表派则较少关注,很少有学者对之作过系统的专门研究。这大概与学者们认为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偏重于“术”,内容过于简略,无法表现中国传统律学的丰富内容有很大关系。其实,“术”虽小道,其中亦有可观者矣!正如晋代律学家刘颂所言,律学非“穷理尽性”之学,它以准确适用法律为旨归,故律学的主体应为“术”,而非“学”。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研究中国传统律学中的“术”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将发扬中国传统律学中“术”的成分,即发掘清代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对之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分析,探讨其产生的法律与社会根源,深挖其思维方式的根基,揭示其在立法、司法以及普法中的作用。法律歌诀朗朗上口,便于习者记诵;法律图表形象直观,便于用者按图索骥。若能将这两大注律系统、两种不同的注律方法结合起来研究,既可丰富中国传统律学研究,又能作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有二:一是清代的法律歌诀,即清代有关法律知识以及法律适用经验的诗词、歌赋与口诀的总称,以乾隆年间程梦元的《大清律例歌诀》与梁他山的《读律琯朗》最具代表,此外还有程熙春的《大清律七言集成》、黄润昌的《大清律例歌括》,等等;二是清代的法律图表,即经过系统分类编辑的办案手册,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法律检索工具,便于快速搜索法律条文,以沈辛田的《名法指掌》为首,后又涌现出万维翰的《律例图说》、曾恒德的《律表》、邵绳清(又名邵春涛)的《读法图存》,等等。此外,还将研究置于清律典卷首以及载于其它律着中的特殊法律图表,如“服制图”(又称丧服图)、“例分八字图”,等等。此类法律图表看似简略,但其背后的内涵却非常丰富。一方面,“服制图”透漏着中国古代法律观念的发展以及家族观念的变迁,另一方面,“例分八字图”展示着中国古代立法技术的发展以及法律的进步。本文除第一章绪论与第六章结语外,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二章,清代以前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考释。首先重点探讨清代以前的法律歌诀。在中国古代,歌诀法源远流长,为社会各阶层所喜欢,这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具象性特点有很大的关系,法律歌诀亦不例外。法律歌诀最早的源头可追溯到晋代,张斐“注律表”中的某些论述可视为法律歌诀的雏形;唐代流传下来的法律歌诀仅《金科玉律》;至宋代,《刑统赋》成为雅语型法律歌诀的重要代表,相对地,通俗型的法律歌诀则以日用类书中的《事林广记》传播最广;明代的法律歌诀体例逐渐固定,对法律条文的归纳更加精炼和专业,部分律着以及日用类书中都载有各种类型的片段式法律歌诀,但仍属于业余型。以上各朝的法律歌诀为清代专业型法律歌诀的出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据考古发现,汉墓出土的《丧服图》帛书为最早的服制图实物,也就是说,法律图表出现的时间早于法律歌诀。元代以前,法律图表多表现以《丧服图》为主的图谱或表格形式,较少发现其它类型的法律图表;至元代,法律图表的类型逐渐增多,《元典章》里就出现多个表格集,王元亮的《唐律纂例》则是一部完全以《唐律疏议》为注释对象的完整的表格集律着;明代吸收元代法律图表中的“五刑图”、“例分八字”等精华,将八个“服制图”、“六赃图”等图表置于律首,使《大明律》的体例更趋合理和简明。鉴于清代以前较少发现其它类型的法律图表,因此,本章只用较少篇幅对清代之前的法律图表作简单梳理。第三章,重点考释清代的法律歌诀。在清代律注型的法律歌诀中,成书最早的是乾隆年间由程梦元编的《大清律例歌诀》,不仅有歌诀还有办案经验的总结;流传最广的是乾隆年间由梁他山编的《读律琯朗》,全书除了歌诀以外再无其它内容,堪称清律歌诀派中的秀珍之作,后世的《大清律例精言辑览》、《法诀启明》、《律例精言辑览》等中的歌诀多由抄录《读律琯朗》而来;最长的歌诀是光绪年间由程熙春辑的《大清律七言集成》,歌诀部分几乎涵盖了《大清律》的所有罪名,不仅有律例歌诀,还包含尸检歌诀,且参考诸多前人成果,实为清代法律歌诀的集大成者。相较于明代,清代的法律歌诀逐渐演变为专业型的法律歌诀,传播的对象也由普通民众转变成以地方司法人员为主体的法律官员、讼师以及刑名幕友。利用歌诀法具有高度凝练、言简意赅、易读易诵的特点,对《大清律》中须格外注意的法律条文加以概括,化繁为简,重点突出,借助歌诀的概括性、精炼性与简约性能够明显增强记忆法律条文的效果。第四章,重点考释清代的法律图表。清代的法律图表主要有两类:一是置于《大清律例》卷首的、起着统括作用的法律图表,如“服制图”(又称《丧服图》)、“例分八字之义”图等。通过研究历朝“服制图”中服制内容的变化,分析我国传统家族观念变迁的脉络以及刑事政策的变化状况。再从宋、元、明、清律学家对“例分八字”的解释及其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应用入手,探索中国古代立法技术与传统律学的发展历程;二是与律条相对应、可辅助使用者在司法审案中定罪量刑的律注型法律图表,以乾隆年间沈辛田的《名法指掌》以及万维翰的《律例图说》最具代表。本章重点研究律注型的法律图表。该类法律图表具有“条分缕析,纲举目张,切要简明,了如指掌”的特点,所列之表既具有索引功能,又能使阅读者快速检索、理解和掌握法律条文的重点内容。在清代图书检索技术的落后条件下,能做到按图索骥查找律例要点和相关解释,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这是对中国法律发展的一个很大丰富。第五章,综合探讨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在定罪量刑、法律传播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之处。歌诀法与图表法是我国古代独特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是古代法律人实践智慧的结晶,对我国古代法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当今的普法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更可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本土资源发挥作用。清代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更是直接为提高司法人员法律素养服务的,这两种方法在产生的时间上虽有先后之分,但在运用上若能相互配合,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研究清代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法文化,还有利于突出中国古代法律人对世界法律文明做出的贡献。最后,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传统法文化的特点出发,探讨法律歌诀或法律图表在中国传统律学中的作用,评价其在世界法律文明史上的地位,思考其现代价值。本文结构呈“总-分-总”的形式,即首先是一般性的总论,其次以历史为序,分别探讨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包括图谱)的源流,最后综合探讨两者的功能和作用、局限之处以及现代价值。当然,本文虽主要研究清代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但又不局限于此。例如,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古代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之“源”;还从不同朝代《丧服图》在内容上的差异入手,探讨了我国传统家族关系的变迁情况;再如,本文通过对不同朝代律学家对“例分八字”的解释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中国古代法律与传统律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本文能起到裨补缺漏的作用,即可丰富中国传统律学研究,亦能作为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参考,这也是本文最大的研究价值。

刘炎飞[8](2020)在《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幻莫测的时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催生了媒体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新的政治体制及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使媒介环境相对宽松,报纸结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民营报纸逐渐超越官报和政党报纸,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二,民营报业和民营报人成为此时中国新闻业的主力军。黄远生、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戈公振、林白水、胡政之、史量才、汪汉溪、黄天鹏、周孝庵为其代表人物。他们大都留学于欧美或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熏陶,也目睹了西方报纸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反观中国报纸“现多徘徊歧路,即已入迷途者,亦复不少。”于是,他们为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新闻事业,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在新闻实践、新闻学研究、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开启艰难的探索,撰写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着,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刊,开启了中国的新闻教育,为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民营报人作为北洋政府时期新闻战线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新闻学的探讨和总结,在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思想见解,为中国新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新的贡献。民营报人们首次提出报纸是社会的公共机关,应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强调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全面客观代表公众意见,在社会普遍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基础理论方面,民营报人最早构建了新闻学体系,提出了以事实为本源,读者为中心的新闻观,建立了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原则遵循。为保证报纸的“客观性”,民营报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道德规范,强调了记者道德修养和品性培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言论自由是报纸生存外在条件,独立自尊是记者的核心价值观,客观公正是记者恪守的报道原则。民营报人全面阐述了报纸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在业务活动中的操作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写作方式,以读者为本位的编辑宗旨,事实与意见分离的新闻范式,以事实为基础、力求客观公正代表民意的评论写作要求等经典业务理论。报刊经营方面,他们提倡经济独立,主张在广告和印刷等经营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而要义利兼顾。民营报人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的阐释、新闻业务操作规范的建立、新闻伦理道德的构想,以及报刊经营的思考,体现了公共性、客观性的新闻理念,折射出民营报人对新闻业职业化、专业化的追求。这些思想是民营报人在北洋政府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自身的角色立场,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中国新闻业实践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使中国关于新闻“有学”还是“无学”之争,第一次得到正面肯定的回答,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现代化、职业化转型,创建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对中国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博[9](2020)在《路翎《洼地上的“战役”》批评研究》文中提出路翎,一个被称为“天才”的作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其创作高峰期,因“胡风案”受到牵连,中断写作二十余年。新时期,路翎小说作品逐渐回到大家的视野中,大多将目光投向路翎早期的文学作品。本文聚焦于路翎的一篇争议小说《洼地上的“战役”》,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尽管这篇小说受到了巨大的批判和争议,但人们所给予它的关注依然不够。本文试图从围绕这篇小说的批评出发,梳理清楚批评的详细经过,以及批评背后的复杂原因,重新回到作品本身,给予这篇小说一个新的解读和定位。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从三个章节对问题进行分析。第一章还原当年围绕本篇小说的批评现场,尽可能全面地、有条理地梳理批评文章,包含批评家们的批评和作家反批评。从文章发表时间、批评阵地、批判的程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呈现,将历史现场中从一开始针对作品所呈现的批评,到后来对作家进行政治定性的风向变化展现出来。第二章着眼于这场批评,到后来甚至演变为批判的背后原因。从文本的外部环境,包括批评家与批评阵地的特殊性,胡风等“七月派”作家与新中国政治话语的矛盾,现实主义的理论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涉及到建国后对文学话语的监督、文学期刊功能的转变、批评家身份的特殊性、宗派主义问题、延安新文艺的新要求、路翎的特殊身份、现实主义的阐释等许多具体问题,正是这些具体问题从而构建了《洼地上的“战役”》这篇小说的外部环境。第三章回到文本本身,从小说中涉及到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主题入手。对其中所包含的不纯粹的感情——不能实现的爱情、她姓力量在小说中的参与和隐喻进行分析,最终指向更为广阔的主题,与同时期战争题材的小说进行对比,与苏俄战争小说进行对话,从超越普遍意义的角度重新审视这篇小说,反观《洼地上的“战役”》与同时代小说之间的审美距离,重新对小说进行定位。从方法上来说,本文将一个短篇小说作为切入点,立足于相关史料和围绕这一场域的大量资料,以路翎的文本为土壤,对文本内外的关系进行梳理,用过去的史料和批评作为基础,用当下的理论视角重新解读。

杨奕婷[10](2020)在《孙星衍的书法与金石纂辑研究》文中提出孙星衍是乾嘉时期典型的学者书家。本文首先以孙星衍的书法用印为切入点。一方面,借由印章,勾连其生平仕履的主要脉络;另一方面,通过对用印上限时间的考实,为其部分书法作品的断代和辨伪提供依据。孙星衍书法以篆书见称,其篆书的用笔特点为:长笔画行笔约至三分之一处出现飞白效果,并留下垂露点作装饰。此种用笔方法贯穿孙星衍终生,但其笔画中的飞白和垂露点呈现出随时间推逝而逐渐淡化的趋势。孙星衍篆书风格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篆中参籀,结字方整,风格与中、晚两期差异较大;中期有秀美朴茂、圆融古拙两种风格,字型修长;晚期在中期的基础上,融入徐铉《许真人井铭》一路篆书的风格,结字古拙,字型重心下移。综观孙氏篆书,其篆法取法以《说文》和“二李”为主,同时受到了王澍、钱坫、洪亮吉等人的影响。他在篆书书写上的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清代篆书的发展。除篆书外,孙星衍亦涉猎隶书、行书两种书体。其隶书主要师法《曹全碑》和《乙瑛碑》,结字、用笔无不合乎东汉碑刻隶书矩度。其行书早期面貌上接近馆阁体,用笔带有颜真卿《祭侄文稿》的痕迹;中期借鉴刘墉,风格厚重饱满;晚期取法董其昌,形成简淡雅正的风格。孙星衍金石收藏颇丰,纂辑成果丰硕。宋至清代,金石着述的纂辑方式、地位、功用发生了诸多变化。孙星衍在金石学日益成熟的时代背景下,编纂了独立于方志之外的《醴泉金石志》。此外,他所编纂的《寰宇访碑录》,体例有自,对后世影响深远。与在书法史上地位相类,孙星衍于金石学方面的功绩,主要在于继承。

二、致《书屋》编辑部的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致《书屋》编辑部的信(论文提纲范文)

(1)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二 研究综述
    三 选题意义
    四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包世臣的生平及交游
    第一节 包世臣生平——以经世散文创作为主之分期
        一 早涉忧患,零散为文
        二 心存大志,“文”如泉涌
        三 晚年归隐,着书编集
    第二节 包世臣的文学交游及交游补述
        一 与常州文派的文学交游
        二 辑佚基础上的交游补述
第二章 包世臣文集版本及编纂体例研究
    第一节 包世臣文集版本研究
        一 《安吴四种》版本梳理
        二 单行本版本梳理
        三 《包世臣全集》
    第二节 《安吴四种》编纂体例所体现的经世思想研究
        一 中国古代文人别集编纂体例概说
        二 包世臣别集编纂过程及体例
        三 《安吴四种》编纂体例所蕴含的思想及价值
第三章 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综论
    第一节 包世臣经世思散文创作背景
        一 明至清中叶实学思想的发展以及与经世散文创作的关联
        二 明中叶至清前中期经世散文创作概述
    第二节 包世臣经世散文的思想内容
        一 “饬邪禁非,有益于世”的经世之旨
        二 “更法图强,改革政治”的变世之法
        三 “重义轻利,礼制改革”的处世之思
    第三节 包世臣经世散文的风格趋向
        一 严谨务实的创作态度
        二 针砭时弊的批判精神
        三 平和保守的语言风格
第四章 包世臣经世散文专题研究---以传记、书信为例
    第一节 包世臣的传记理论与实践
        一 包世臣的传记创作理论
        二 包世臣传记的经世主题及表达方式
    第二节 包世臣书信研究
        一 包世臣书信的经世思想
        二 包世臣书信的经世表达
        三 包世臣书信中经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第五章 包世臣经世散文的价值与影响
    第一节 对近代国人心智的启蒙
        一 包世臣对于“衰世”的书写
        二 包世臣对待科举制的态度
        三 包世臣对西方长技的认识及其禁烟抗夷的决心
    第二节 包世臣对近代经世散文创作风气及艺术手法的引领
        一 包世臣对近代经世散文艺术手法的引导
        二 对后世经世散文创作风气的引导
    第三节 包世臣经世散文的地位
        一 上承亭林、常州余绪
        二 下启龚、魏及近代改革之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包世臣佚文
        对坝逼溜说
        辨爬沙船转水墩之误
        宝稧室法帖序
        简学斋诗存记
        咏秋词轩序
        津桂苑云梯定知得敢路云绮语用续哀词
    附录二:包世臣作品系年
        凡例
        作品系年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研究 ——以孔庆镕、孔传志、孔广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
        1.家族教育的重要性
        2.孔氏家族的特殊性
        3.丰富孔氏家族教育研究
        4.个人兴趣及导师启发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家族教育的相关研究
        2.家学的相关研究
        3.家风的相关研究
    (四)核心概念界定
        1.孔氏家族
        2.家学
        3.家族教育
        4.衍圣公
        5.五经博士
    (五)研究计划
        1.研究目标
        2.拟突破的难题
    (六)论文的创新或特色
        1.研究内容的创新
        2.研究视角的创新
    (七)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
        3.个案研究法
一、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总体概述
    (一)孔氏家学的发展历程
        1.先秦时期的孔氏家学
        2.西汉时期的孔氏家学
        3.东汉时期的孔氏家学
        4.魏晋时期的孔氏家学
        5.唐宋元明时期的孔氏家学
        6.清代的孔氏家学
    (二)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的基本形式
        1.家塾
        2.四氏学
    (三)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的分化
        1.衍圣公教育
        2.五经博士教育
        3.孔氏族人教育
二、世袭衍圣公孔庆镕:上公王者后,宗子圣人孙
    (一)少年时期的家族教育
        1.九岁袭爵,悉蒙恩礼
        2.就学于西学院,沐浴先辈遗风
        3.受教于黄文旸,先人世业引而日长
    (二)成年时期的家族教育
        1.奉祀之要
        2.居家处世之要
        3.读书明理之要
    (三)感激国恩,眷怀世德
        1.管束族人,督率训励
        2.关怀国事,心系天下
三、五经博士孔传志:世族贵介之子孙
    (一)少年时期的家族教育
        1.束髻学吟穷,承祖父之余业
        2.受教于顾彩,情深旧雨,日同笔砚
    (二)成年时期的家族教育
        1.屡膺大典,罔愆仪度
        2.与伯兄互相师友,兼倡“学步诗社”
    (三)品学兼优,众所素佩
        1.研精诗学,傍及词学
        2.厚德载物,扬博士之风
四、孔氏族人孔广森:年少入官,翩翩华胄
    (一)少年时期的家族教育
        1.幼秉异质,思述祖志
        2.长辈悉心教导,厚爱栽培
    (二)成年时期的家族教育
        1.参与迎驾,奉诏作赋
        2.入翰林,居京师
        3.与兄长切磋学问,互相砥砺
    (三)高才广学,不溺于富贵
        1.吟诗唱和,以文会友
        2.绍百世之宗风,阐明绝学
五、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的特征及启示
    (一)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的特征
        1.教育目的:全方位分层次
        2.教育内容:以经学为主的正统教育
        3.教育方式:多种方式相结合
    (二)启示
        1.重家风建设
        2.重家族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的文学属性——以王维、苏轼、徐渭为个案
    第一节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石渠宝笈》与王维
        一、文学与图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辋川图》(图像)与《辋川诗》的对应
    第二节 “画不尽意,以言补之”:《石渠宝笈》与苏轼
        一、苏轼的诗画关系论
        二、“画不尽意,以言补之”:《石渠宝笈》中的苏轼
    第三节 “画如戏影”:《石渠宝笈》与徐渭
        一、《石渠宝笈》所录徐渭《泼墨十二种》中的题
        二、《石渠宝笈》与徐渭《写生牡丹》
        三、《石渠宝笈》与徐渭《写生》
        四、《石渠宝笈》与徐渭画竹
        五、《石渠宝笈》与徐渭画荷
第二章 儒释道背景下的《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以帝王、禅僧、文学家三个团体为例
    第一节 作为儒家的帝王品位与《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
        一、《石渠宝笈》中的宋徽宗
        二、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辉煌:《石渠宝笈》中的明宣宗
    第二节 禅宗“不立文字”与《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
        一、《石渠宝笈》中的巨然
        二、《石渠宝笈》中的梁楷、法常
        三、《石渠宝笈》中的吴镇
        四、《石渠宝笈》中的朱耷、石涛
    第三节 道家“技进于道”与《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
        一、《石渠宝笈》与宋徽宗的《瑞鹤图》
        二、《石渠宝笈》中的黄公望
第三章 《石渠宝笈》文人画印记的文学表达
    第一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印之“闲章不闲”
    第二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印之“乾隆闲章”
    第三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叙论
        一、《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叙事
        二、《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议论
    第四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抒情
第四章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元素
    第一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功能
        一、《石渠宝笈》中文人画跋的描述功能
        二、《石渠宝笈》中文人画跋的言情功能
        三、《石渠宝笈》中文人画跋的评辨功能
    第二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流传递藏
        一、帝王收藏文人群体画跋
        二、文人名臣群体文人画跋
        三、商人收藏家群体文人画跋
        四、文人画家与理论家群体文人画跋
    第三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格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数据统计表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1.1 选点原因
        0.1.2 选题原因
        0.1.3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蒙古族语言生活概况
        0.2.2 蒙古贞语言生活概况
        0.2.3 研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0.3.1 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0.3.2 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文社会环境
    1.1 历史变迁
        1.1.1 历史背景
        1.1.2 人口变化
    1.2 文化传承与变迁
        1.2.1 语言文化
        1.2.2 媒体情况
    1.3 蒙古族教育概况
        1.3.1 起步期
        1.3.2 探索期
        1.3.3 调整期
    1.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4.1 存在的问题
        1.4.2 对策建议
    小结
第二章 语言政策
    2.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2.1.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相关定义
        2.1.2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目标
        2.1.3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
    2.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
        2.2.1 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综述
        2.2.2 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
        2.2.3 政策落实情况
    2.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3.1 存在的问题
        2.3.2 对策建议
    小结
第三章 日常生活领域语言使用现状
    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3.1.1 语言习得和习得环境
        3.1.2 语言能力
        3.1.3 语言文字学习途径和动机
    3.2 语言使用状况
        3.2.1 家庭语言使用
        3.2.2 社区语言使用
        3.2.3 行政司法语言接触
        3.2.4 媒体接触
    3.3 语言态度
        3.3.1 语言的社会地位评价
        3.3.2 语言文字发展前景期望度
        3.3.3 行为倾向和双语教育态度
    3.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4.1 存在的问题
        3.4.2 因素分析
        3.4.3 对策建议
    小结
第四章 教育领域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4.1 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4.1.1 教育现状
        4.1.2 学校概述
    4.2 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4.2.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4.2.2 语言使用状况
        4.2.3 语言文字学习动机和语言文字态度
        4.2.4 教学及科研
    4.3 蒙古语文学习现状
        4.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4.3.2 语言使用状况
        4.3.3 学习态度
    4.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4.4.1 存在的问题
        4.4.2 对策建议
    小结
总结与思考
    一、总结
    二、结论
    三、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田野采撷
    附录三 数据资料
致谢

(5)清代陶瓷款识室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现状
    0.2 研究对象及价值
    0.3 研究语料
        0.3.1 语料的搜集与确定
        0.3.2 室名语料
    0.4 研究方法
第1章 清代陶瓷款识室名分类
    1.1 按室名的形式分类
        1.1.1 含通名类
        1.1.2 无通名类
    1.2 按室名的内容分类
        1.2.1 状景托物类
        1.2.2 德行修养类
        1.2.3 祈愿祝福类
        1.2.4 励志笃学类
        1.2.5 遣兴抒怀类
        1.2.6 庋藏奇珍类
        1.2.7 志趣爱好类
        1.2.8 身份经历类
        1.2.9 敬贤崇哲类
    1.3 小结
第2章 清代陶瓷款识室名训释
    2.1 室名通名训释
    2.2 室名专名训释
    2.3 小结
第3章 清代陶瓷款识室名的意义及特点
    3.1 室名的意义
        3.1.1 从词义的发展看室名意义
        3.1.2 从词的感情色彩看室名意义
    3.2 室名意义的特点
        3.2.1 引申义丰富
        3.2.2 褒义色彩强
    3.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清末陕西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出版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1、系统总结陕西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的刊书活动
        2、推动陕西出版史研究
        3、深化对陕西书院文化的研究
    (三) 研究综述
        1、陕西书院研究
        2、陕西官书局研究
        3、陕西出版史研究
    (四) 亟需解决的问题
        1、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2、大量一手资料尚待发掘利用
    (五)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文献调查法
        3、个案研究法
二、陕西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简史
    (一) 陕西味经书院的历史
        1、味经及各地味经书院考述
        2、陕西味经书院始末
        3、历任山长、学政对味经书院发展的推动
    (二) 陕西味经官书局的历史
        1、陕西味经官书局简史
三、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刊书史
    (一) 出版分期
        1、求友斋时期
        2、味经刊书处时期
        3、时务斋与复邠学舍时期
        4、味经官书局时期
    (二) 刘光蕡对味经书院出版的贡献
        1、参与求友斋、味经刊书处、时务斋及复邠学舍的活动
        2、引进西式印刷机器
    (三) 推动味经书院刊书的外部因素
        1、梁启超与康有为的影响
        2、黄彭年的影响
四、刊书管理与运作模式
    (一) 刊书经费来源
        1、官倡民和
        2、租田收课
        3、商业利润
        4、售书获利
    (二) 人员配置
        1、管理人员
        2、校勘人员
        3、刻工
    (三) 校书原则
        1、校勘章程
        2、校书底本
    (四) 书板情况与印本特征
        1、书板情况
        2、印本特征
五、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印本研究
    (一) 正经正史及其它传统书籍
        1、正经正史
        2、算学书籍
        3、蒙学书籍
        4、其它传统书籍
    (二) 时务书籍
        1、时务书籍
        2、《时务斋随录》的创刊
        3、《时务斋随录》的性质与内容
    (三) 西学书籍与教科书
        1、西学书籍
        2、教科书
    (四) 报刊
        1、《关中学报》的创刊
        2、《关中学报》的性质与内容
    (五) 味经书目四种
        1、《味经傅经书目合刻》与《味经官书局书目》
        2、《陕西味经官书局拟印书目》
        3、《味经书院藏书目》
六、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刊书的学术成就与文化贡献
    (一) 学术成就
        1、校刊史书
        2、校刊经书
        3、《毛诗注疏》及其校刊
    (二) 文化贡献
        1、校经勘史,兴废继绝
        2、丰富典藏,兴复文教
        3、编选《随录》,刊印《学报》
七、结语
附录
    附录1: 《味经传经书目合刻》
    附录2: 《味经官书局书目》
    附录3: 《味经官书局拟印书目》
    附录4: 味经书院刻工刊书表
    附录5: 经史校勘诸生姓氏乡里表
    附录6: 刘光蕡佚文拾补
    附录7: 《刘古愚年谱》订补数则
    附录8: 味经印本编年
    附录9: 味经印本存藏表
    附录10: 陕西省图书馆藏味经书院及味经官书局印本目录
    附录11: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味经书院及味经官书局印本目录
    附录12: 补《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序录》一则
参考文献
    (一) 着作类
    (二) 期刊论文
    (三) 学位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清代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研究主旨与研究方法
2 清代以前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考释
    2.1 清代以前的法律歌诀
        2.1.1 晋唐:文学体
        2.1.2 宋代:雅俗并存
        2.1.3 明代:业余型
    2.2 清代以前的法律图表
        2.2.1 由汉至宋:释五服为主
        2.2.2 由元至明:由“一”到“多”
    2.3 清代以前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之特征
3 清代的法律歌诀考释
    3.1 歌诀律着的代表之作
        3.1.1 《大清律例歌诀》:成书最早
        3.1.2 《读律琯朗》:流传最广
        3.1.3 《大清律七言集成》:集大成者
    3.2 其它类型的法律歌诀
        3.2.1 通俗型的法律歌诀
        3.2.2 专业型的歌诀律着
        3.2.3 司检型的尸检歌诀
    3.3 风格特点与进步之处
4 清代的法律图表考释
    4.1 置于律首的统括图表
        4.1.1 “服制图”:表格之中存伦理
        4.1.2 “例分八字图”:撑起法律的骨架
    4.2 律注型的法律图表
        4.2.1 《名法指掌》:指掌之间藏乾坤
        4.2.2 《律例图说》:法律原是一幅画
        4.2.3 其它类型的律着代表
    4.3 风格特点与进步之处
5 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之功用、局限与价值
    5.1 功用分析
        5.1.1 法律素养的养成
        5.1.2 定罪量刑的助手
        5.1.3 普及法律的手段
    5.2 局限之处
    5.3 价值探讨
        5.3.1 丰富了传统律学的内涵
        5.3.2 中国特有的法文化遗产
        5.3.3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大清律例》“服制图”及“服制”卷
    B “例分八字”及“释十六字”之义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过往研究的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业的发展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第一节 新闻业发展的历史环境
    第二节 新闻业发展的政策空间
    第三节 新闻业的发展
    第四节 民营报人大量涌现的原因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第二章 民营报人对报纸功能的阐释
    第一节 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
    第二节 报纸以服务公众为目的
    第三节 报纸以代表公共意见为己任
    第四节 报纸是公众接受教育的机关
第三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新闻”与“报纸”的解释
    第二节 对“新闻”起源问题的探究
    第三节 对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
    第四节 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第四章 民营报人新闻伦理思想
    第一节 道德品格:记者的首要资格
    第二节 独立自尊:记者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言论自由:记者的追求与向往
    第四节 客观公正:记者的报道原则
第五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总结
    第一节 新闻采集思想
    第二节 新闻编辑思想
    第三节 报刊评论写作思想
第六章 民营报人的报刊经营理念
    第一节 报纸商业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义利兼顾的经营方针
    第三节 以广告为本位的经营理念
第七章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新闻事业的需要
    二、中西文化的影响
第八章 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
    第二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历史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代表性民营报人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后记

(9)路翎《洼地上的“战役”》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
第一章 还原现场:批评与反批评
    第一节 源源不断的批判声音
        一、围绕《洼地上的“战役”》的批评
        二、围绕周边创作的批评
    第二节 作家路翎的反批评姿态
        一、对批评家逻辑的质疑
        二、从整体到细节的驳斥
        三、针对路翎大规模的批判
第二章 批评背后:“宗派主义”政治与文学的暧昧关系
    第一节 批评家与批评阵地
    第二节 胡风等“七月派”作家与新中国政治话语的矛盾
        一、延安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里程碑意义
        二、路翎的身份问题——五四“知识分子”与成问题的“个人”
    第三节 两种“现实主义”的分歧
第三章 重读文本:内部世界与外部对话
    第一节 不“纯粹”的情感——不能实现的爱情
    第二节 路翎“她姓力量”的参与——反崇高的崇高
    第三节 超脱战争的“战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孙星衍的书法与金石纂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孙星衍的书法用印与其篆书作品辨伪
    第一节 孙星衍的生平、仕履与书法用印
        一、里居入幕——“孙喜”
        二、进士及第——“风流榜眼”与“丁未对策上弟”
        三、初官山左——“东方廉使”
        四、丁忧居家——“五松书屋”与“五松居士”
        五、再官山左——“东方督漕使者”“方伯监司之官”与“布政大夫”
    第二节 孙星衍篆书作品辨伪
第二章 孙星衍书风的分期与风格特征
    第一节 孙星衍篆书分期与风格特征
        一、早年:探索期
        二、中年:发展期
        三、晚年:稳定期
    第二节 孙星衍隶书探源
    第三节 孙星衍行书分期与风格特征
        一、早期:馆阁体为表、颜体为里
        二、中期:厚重饱满
        三、晚期:简淡雅正
第三章 孙星衍的金石着述与金石收藏
    第一节 宋、清两朝金石着述的纂辑方式、地位、功用之演进
        一、资料来源的演进——从“单一”到“多渠道”
        二、纂辑依据的演进——从“成书而录目”到“有目可依”
        三、着述地位的演进——从“方志附属”到“金石专书”
        四、着述功用的演进——从“研经证史”到“艺术评赏”
    第二节 《寰宇访碑录》的体例与续补、刊缪
        一、《寰宇访碑录》的体例
        二、《寰宇访碑录》续补、刊缪之作
    第三节 孙星衍的金石收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孙星衍书法艺术年表

四、致《书屋》编辑部的信(论文参考文献)

  • [1]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D]. 赵安妮. 兰州大学, 2021(02)
  • [2]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研究 ——以孔庆镕、孔传志、孔广森为例[D]. 李金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研究[D]. 张建华. 河北大学, 2020(02)
  • [4]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 苏日那.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5]清代陶瓷款识室名研究[D]. 李朝容. 湘潭大学, 2020(02)
  • [6]清末陕西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出版活动研究[D]. 石杰. 山东大学, 2020(09)
  • [7]清代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研究[D]. 徐子淳. 重庆大学, 2020(02)
  • [8]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D]. 刘炎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路翎《洼地上的“战役”》批评研究[D]. 刘博.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孙星衍的书法与金石纂辑研究[D]. 杨奕婷. 南京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给《书屋》编辑部的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