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建党前夕南下广东的原因

陈独秀在建党前夕南下广东的原因

一、建党前夕陈独秀南下广东之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沈慧俊[1](2021)在《教育家的生命历程研究 ——以教育家陈独秀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呼唤新教育,教育家办学及培养“教育家型教师”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过程中需直面的重要课题,根植于历史的浓厚脉络和现实的丰硕土壤。追溯历史,“教育救国”是近代中国改革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时代烙印,是一批又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教育工作者、先进知识分子摇旗呐喊、共同努力去追求实现的目标。立足现实,“教育强国”是迈入新时代改革助力共圆“中国梦”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赋予当今教育界新的发展战略任务。本研究以“教育家的生命历程研究”为主题,以美国当代着名社会学家G.H.埃尔德在陷入大萧条全社会危机的背景下所提出并构筑的生命历程理论为视角。同时基于2021年建党百年的重要时间契机,以“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为研究个案,剖析其在近代中国所起的教育功绩和影响,探索其作为教育家的生命历程。由“个人研究志趣—收集整合素材—建立理论架构—分析撰写内容—总结归纳结论”的逻辑路径依次展开。首先,在自身研究兴趣的基础上对陈独秀的教育着述进行初步的整合。其次,通过对陈独秀在上海、安庆、北京各地的生活工作轨迹进行实地考察所获取真实的历史素材深入研究。最后,以埃尔德的生命历程理论构建论文正文结构框架,对陈独秀的教育人生、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还原一个客观全面的教育家陈独秀形象。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窥探教育家陈独秀的生命历程,从而总结其教育功绩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历史价值,也可以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家的培养提供现实意义。另一方面,由独特性上升为普遍性,教育工作者之所以成就教育家,主要得益于其在个人的生命进程发展中体现的时代性、社会性和主体性。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家总能适时对时代做出回应同时以教育引领时代,在教育行动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社会关系网络,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建立具有丰富且有活力的教育家生命历程。

震江[2](2021)在《党的早期组织·广州 陈独秀南下与广东的革命风潮》文中研究指明江南目尽飞鸿远,隐约罗浮海外山。曾记盈盈春水阔,好花开满荔枝湾。1941年3月,居于重庆江津的陈独秀收到学生陈中凡的信件,陈中凡受中山大学之聘,将去文学院任职,来函相商于他,他复信"极表赞同",并寄去这首《春日忆广州绝句》回忆往事。陈独秀印象中的广州,草长莺飞,鸿雁成行,雄壮的罗浮山隐约可见,荔枝湾畔碧水盈盈,夹岸荔枝花鲜艳欲滴,碧水倒映花影,花影染上水波。此诗用花、鸟、山、水等意象勾勒出广州春天的美好,营造出明快生动的意境。

徐光寿[3](2020)在《建党前后陈望道与陈独秀关系二题》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学术界在研究建党前后陈望道与陈独秀的关系问题时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表述不够准确:一是陈望道在《新青年》杂志上海编辑部的身份和地位问题,二是陈望道在建党初期脱离中国共产党的原因问题,本文拟对这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见解,以求明晰建党前后陈望道与陈独秀的关系。此外,对待相关当事人的回忆录,要用历史的眼光和客观的态度进行分析。

王钦双[4](2021)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北京渊源——基于中共早期组织成员与北京关系之实证分析》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源头和组织基础,而北京则是中共早期组织骨干和干部的主要培养和输出之地。其培养和输出人数之多、分布范围之广,对中共建党发挥作用之大,都尤其显着。经初步考证,至中共一大召开前夕,各地中共早期组织中出自北京或与北京有密切关系的成员共有34人之多。他们或是各地中共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主要创建者,或是该组织的骨干与一般成员。北京之所以成为中共早期党员的重要来源地,是与当时北京所具有的独特政治地位、人文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密不可分的。

何成宁[5](2020)在《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爱国主义始终都是最重要的精神武器。抗战时期,毛泽东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在其以往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中华民族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潮流之中,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在其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所体现,伴随毛泽东的一生。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民族意识空前觉醒。在此背景下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了集中迸发,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同时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引领了整个抗日战争,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有了新的内容指向。毫无疑问,在任何时期爱国主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都需要大力弘扬。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宝库,对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着重大的意义。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是在毛泽东以往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在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关键时刻的历史背景下得以迸发和进一步发展的。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理论,它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思想的源泉。其二是中国爱国主义传统及近代以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与抗争精神都是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其三是世界反法西斯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是各个国家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尊严源源不竭的动力。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反对投降主义和卖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抗战时期,毛泽东以我国传统爱国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爱国理论以及反法西斯国际主义为来源,结合抗战的具体实践升华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思想,对爱国主义进行了全新的表达。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抗日救国、实现民族复兴;爱国主义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团结抗战的强大凝聚力。这个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一,抗日救国、实现民族复兴。在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使得抗战救国、实现民族复兴成为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勇担历史使命,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救国就要坚决抗战、持久抗战,在这一过程中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同时,抗战胜利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将抗战胜利和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相结合,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第二,爱国主义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是关键,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就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抗战中的主体作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凝聚人民力量是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爱国主义教育至关重要。同时爱国主义教育在抗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第三,爱国主义是团结抗战的强大凝聚力。首先,建立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建立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各阶级、党派的共同选择。其次,用爱国主义团结中华各民族共同抗战。最后,用爱国主义调动全民共同抗战。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救国力量,批驳卖国主义和汉奸言论,推动抗战不断取得胜利。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在抗战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促进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爱国主义理论。其二,启迪和滋养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理论。其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抗战时期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第一,高举新时代爱国主义旗帜,挖掘新时代爱国主义内涵。第二,发扬爱国奋斗精神、努力追逐中国梦。第三,始终重视爱国主义在民族复兴中的精神动力作用。第四,始终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第五,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总之,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董巍[6](2020)在《南京地下党与建政初期南京市第一次整党运动》文中认为本文考察了中共南京地下党与建政初期南京市第一次整党运动的历史。抗战胜利后,南京地下党重建机构和发展组织,展开迎接新政权建立的地下斗争。1949年4月,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为中共南下大军和地下党共同接管。双方既互相配合,也因对人事分配、接管政策的分歧以及工作、生活习惯和待遇等方面的差异,产生矛盾。原南京地下党市委书记陈修良在南下党和地下党的矛盾和冲突中首当其冲。中央高层实际上依靠南下大军管理新区城市,南下干部在新的党政机构居于主导地位。作为矛盾一方的南京地下党受到怀疑和责难。华东局及南下干部认定南京地下党在1948年末到1949年初的大发展,导致其“组织不纯”。在华东局的指示下,由外来干部主导的南京市委展开了一场针对地下党的整党运动。这是中共建政初期新区第一次地方性整党,也是专门针对地下党的一轮政治运动,反映出新区城市地下党与南下党之间关系的某些特点。

王乐逍[7](2020)在《留学生群体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文中研究表明留学生在早期中共党组织内部是具有较大的影响范围和贡献的群体,也被称为留学生群体。这一批优秀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远赴海外求学求知,在知识结构、政治敏感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都有自身独特的见解与看法。他们在传播和宣扬马克思主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其实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理论基础的准备。他们不仅创办报刊,组建学习团体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阶级基础。在留学生群体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作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上海共产党早期党组织,并且直接或间接地领导了各地党小组的成立,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一定的组织基础。所以在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中,留学生群体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作用。该群体积极的活跃在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是一股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他们的历史活动不仅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道路,并且对20世纪中国道路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这段时期的留学生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资料与历史文献贡献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留学生群体的概况,特点,主要活动和历史贡献等方面进行梳理,再根据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客观的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该群体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关系,并且做出相应的客观评价。

彭岩松[8](2020)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初状态;毛泽东作为中共领袖、中共形象的代表,其功勋彪炳日月,离开毛泽东谈党的创立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一大”代表也就与党的成立不可分离,那些参与“一大”且对共产主义事业始终忠诚的代表自然归入了党的创始人行列。回到历史的本真状态,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出发,党的理论先驱蔡和森、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周恩来、北京共产党支部元老张申府、《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中共建党“牵线人”杨明斋、华中地区独立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恽代英、华南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先驱杨匏安以及中共一大的筹备组织者张国焘等也应该算是党的创始人。这样说来,党的创始人不是三两个,而是有相当的数量,这正好反映了“群英结党救中华”的历史事实,也更能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文章为了论证这个主题,分为四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绪论对选题缘由及其意义,文章思路、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说明,对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梳理和评点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研究的相关成果。第三章探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的三种观点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判定的关联,并且对于相关创始人的历史贡献进行分析评价。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观点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相吻合。1921年7月,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观点导致了创始人“十三人说”和“六人说”两个观点。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个过程,其上限是五四运动,下限是中共二大乃至三大,过程说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群体说的成立。第四章提出了有关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问题的几点新思考,第一部分提出了在进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过程中应该强调实事求是,还原历史本真的评价标准,涉及到对存在历史争议的人物张国焘、张申府、李达和李汉俊的公正评价。第二部分提出了应该遵循约定俗成与观点创新相统一的评价原则,其中系统梳理了历代党中央对于陈独秀评价的变化历程。第三部分提出个人的特殊贡献也应该被列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的范畴之中,包括李汉俊、陈望道及杨明斋的特殊贡献。第四部分提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问题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进行判定和评价,从而寻求塑造良好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合理路径,其一是发挥中共领袖的招牌作用;其二是打造精神品牌,涉及到对极具精神特质的陈望道、杨明斋和杨匏安的评价问题。第五部分通过整体分析中共早期领导人的生平经历,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群英结党救中华”的最佳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

闫磊[9](2020)在《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文中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自身的革命理念紧密相关,换言之,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与制定的对外政策本身就是其追求革命目标的一部分。以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国际共运的发展为背景,考察中共在探索对外政策方面的独立自主之路,是本文的研究视角与思路。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列强诸国对中国社会控制之深,中国政局的变化深受外部势力的影响,中外关系错综缭乱,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在对外政策上长期保持了遵从苏联的基本方向。从本质上讲,中共对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上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中国革命为中心,将世界革命与民族革命,阶级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根据具体的实际形势,选取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区分内外,达到统战的目的。共产国际存在期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与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对国际共运的战略做了三次重大调整。这些战略转折深刻影响到中共的革命路线,几乎完全照应了中共革命的三个时期:大革命时期;苏维埃革命时期;抗战时期。第一次转折是在1921年前后,列宁与共产国际从发动欧洲范围的世界革命转向东方的民族殖民地革命,将东、西方两种性质的革命统一于世界革命的进程中。受此指导,中共成立初期的革命路线确定为与民族资产阶级组成联合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但比较而言,在革命的双重任务中,中共赋予了对外反帝以更为重要的意义。第二次转折是在1928年完成的,共产国际六大以“第三时期”为理论依据,形成了中期“左”倾路线。中共受此理论的影响,按照苏维埃革命的要求推行了两次“左”倾进攻路线。这期间,作为区域政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根据列宁主义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虽然仍饱含反帝卫苏的内容,但逐渐将重心转向抗日。第三次转折是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提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中共也根据国际七大的精神提出了具有统战性质的抗日外交政策。尽管在“慕尼黑协定”出台后,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中共对国民党和英美国家亦实行戒备。但此后以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为标志,特别是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意识到在革命立场上与共产国际根本相异,进而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以马列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内容的思想教育运动。同时,在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也走出了全面的、自主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外政策与世界革命相联系,且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又成为对内革命路线制定的现实依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后期探索出的外交道路与形成的外交思想,可总结为:将世界革命与国家革命,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统一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策略,积极利用国际局势与中外关系中一切有利因素,贯彻以统战思想为革命服务。在思想成果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的历史时段观照,本文最后从外力与内争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对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认识的演变,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外思想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三个角度,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陈龙[10](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研究说明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建党前夕陈独秀南下广东之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党前夕陈独秀南下广东之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家的生命历程研究 ——以教育家陈独秀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教育家
        二、生命历程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生命历程的研究现状
        二、教育家陈独秀的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空间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生命历程理论提出背景
    第二节 埃尔德的生命历程理论
        一、历史中的时空
        二、生活中的时机
        三、生活相互关联
        四、个人的主体性
    第三节 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危机时空下的成长
    第一节 社会的危机:陈独秀蜕化的外部环境
        一、外侮侵略下的过渡转型
        二、内忧压力下的救国探索
    第二节 家族的危机:陈独秀演化的内部环境
        一、义门陈氏世家历史的没落
        二、以书为业家庭名望的中落
    第三节 个人的危机:陈独秀内化的主观因素
        一、束缚于宽严相济的传统教育
        二、沐浴于选学妖孽的人生转变
第四章 时代机遇中的抉择
    第一节 以出国寻求国家维新良方:陈独秀的教育出路
        一、留学日本,挖掘先进教育
        二、编译新书,服务学校教育
        三、返回故地,带回教育火种
    第二节 以办报破除时代蒙昧思想:陈独秀的教育传播
        一、人人可学:推广社会教育
        二、民主科学:启发青年教育
        三、四大主义:普及国民教育
    第三节 以办学造就时代新式人才:陈独秀的教育实践
        一、参与创校,填补高校教育
        二、执掌广东,刷新地方教育
        三、指导上大,践行新式教育
第五章 共同目标内的联合
    第一节 力主教育救国:陈独秀与徽籍教育家
        一、协助兴学,促进教育发展
        二、主设学会,凝聚骨干力量
    第二节 开启教育启蒙:陈独秀与编辑社群体
        一、契合时代,反思教育之弊
        二、群英荟萃,共谋教育之策
    第三节 弘扬教育新风:陈独秀与北大众同仁
        一、慧眼独具,汇聚文化名师
        二、研究学理,孕育实用人才
第六章 个人主体性的发挥
    第一节 独到的教育家新式理念
        一、“注重在改良社会”:主张社会的教育主义
        二、“减少教育的效力”:采纳启发的教育方法
        三、“望教育是平民的”:重视多元的教育对象
    第二节 隽秀的教育家多重角色
        一、“持续的治本的”:有教育风格的爱国学者
        二、“思想界的明星”:有教育魅力的启蒙导师
        三、“吾人最后觉悟”:有教育信仰的革命志士
    第三节 独秀的教育家伟大功绩
        一、“欲脱蒙昧时代”:以救亡与启蒙统领教育
        二、“引到光明世界”:以民主与科学开辟教育
第七章 教育家的生命历程分析
    第一节 教育家生命历程的时代性
        一、回应时代的教育问题
        二、引领时代的教育发展
    第二节 教育家生命历程的社会性
        一、受制于社会网络的内外影响
        二、致力于社会网络的主导构建
    第三节 教育家生命历程的主体性
        一、享有崇高独特的历史地位
        二、肩负与时俱进的历史使命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党的早期组织·广州 陈独秀南下与广东的革命风潮(论文提纲范文)

南粤大地的爱国浪潮
“北李南杨”
“二十世纪之新主义”
“请促陈先生即日就途,千万,千万”
与无政府主义者决裂
陈独秀为什么没参加中共一大?

(4)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北京渊源——基于中共早期组织成员与北京关系之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与北京的渊源
二、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与北京的渊源
三、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与北京的渊源
四、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与北京的渊源
五、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与北京的渊源
六、旅法中共早期组织与北京的渊源
七、旅日中共早期组织与北京的渊源
八、结语

(5)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
    五、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实践价值
第一章 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背景
        一、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
        二、“甲午战争”与爱国救亡意识的觉醒
        三、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与五四爱国运动
        四、九一八事变和抗日爱国运动的兴起
        五、卢沟桥事变与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节 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理论
        二、中国爱国主义传统及近代以来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世界反法西斯国际主义
    第三节 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毛泽东早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
        二、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
第二章 爱国主义是抗日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
    第一节 抗日救国、实现民族复兴成为抗战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一、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二、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二节 坚决抗战、持久抗战是抗日救国的集中体现
        一、坚决抗战、挽救民族危亡
        二、持久抗战、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
        三、爱国主义是抗日救国的动力源泉
    第三节 民族复兴是爱国主义的目标
        一、抗战奠定民族复兴的基础
        二、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第三章 爱国主义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一节 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
        一、唤醒人民的爱国热情
        二、牢固树立民族意识、国家意识
        三、牢固树立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
        四、共产党人是践行爱国主义的先锋和表率
    第二节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一、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抗战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抗战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节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一、抗战时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抗战时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三、抗战时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
        四、爱国主义教育在抗战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第四章 爱国主义是团结抗战的强大凝聚力
    第一节 建立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建立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建立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各阶级的共同选择
        三、国共合作是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四、爱国主义是建立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用爱国主义团结中华各民族共同抗战
        一、团结中华各民族共同抗日救亡
        二、抗战时期的民族政策
    第三节 用爱国主义调动全民共同抗战
        一、发展壮大抗日救国力量
        二、批驳卖国主义和汉奸言论
        三、推动抗战不断取得胜利
第五章 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促进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爱国主义理论
        二、启迪和滋养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理论
        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
        二、爱国主义始终是凝聚全民族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三、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抗战时期与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相关着作
致谢
发表论文清单

(6)南京地下党与建政初期南京市第一次整党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起
    2.研究现状
    3.论文设计
一、南京地下党历史和新的党政机构
    1.南京地下党的由来和变迁
    2.解放南京的经过
    3.新党政机构的设立
二、南下党与地下党的合作和龃龉
    1.不应忽略的合作与信任
    2.人事安排的倾斜
    3.接管政策的分歧
    4.工作及生活习惯的冲突
    5.地下党大发展的争论
三、第一次整党运动的经过和结局
    1.运动发轫
    2.动员和学习
    3.党的公开
    4.审查鉴定和运动结束
    5.地下党的后续遭际及平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留学生群体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留学生群体的界定
    二、留学生群体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六、研究方法
        (一)资料与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第一章 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生群体概况
    第一节 留学生群体形成的条件
        一、国家民族危机加深
        二、社会教育资源的短缺和国内政府的支持
        三、外国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留学活动
    第二节 留学生群体的特点
        一、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更容易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
        二、热衷于救国之道
        三、对留学地抱有双重态度
第二章 留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一节 留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接受
        一、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概况
        二、部分留学生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三、现实社会的冲击导致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现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马克思着作的翻译与传播
        二、创办社会主义刊物
第三章 留学生群体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第一节 开办学校和建立早期的工会组织
        一、组织工人夜校和新式学校
        二、建立中国早期工会组织
    第二节 积极开展工人斗争
第四章 留学生群体的建党活动
    第一节 学术团体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着作的翻译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陆续成立
        一、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二、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三、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
        四、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
        五、长沙、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
        六、旅法、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最终成立
        一、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二、蔡和森和毛泽东讨论建党
        三、党的纲领顺利通过
第五章 留学生群体在建党上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自身的传统思想制约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理解
    第二节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理论性大于实践性
    第三节 评价与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创新之处
    1.3 相关概念阐释
        1.3.1 创始人
        1.3.2 共产党早期组织
        1.3.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2章 学术界现有观点述评
    2.1 国内中共一大研究述评
        2.1.1 中共一大的发起和筹备问题研究
        2.1.2 中共一大召开过程问题研究
    2.2 国外中共一大研究述评
    2.3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研究述评
        2.3.1 一人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是陈独秀
        2.3.2 二人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2.3.3 多人说:知识分子群体合作建党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关联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8 月说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判定
        3.1.1 上海发起组的成立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理由
        3.1.2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3.2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中共一大说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判定
        3.2.1 七月一日作为建党纪念的由来和依据
        3.2.2 十三位参会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3.2.3 六位优秀参会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3.3 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说与中国创始人的判定
第4章 历史评价、历史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问题的关联
    4.1 强调实事求是,还原历史本真的评价标准
    4.2 遵循约定俗成与创新观点相统一的评价标准
    4.3 确定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有利于进行党的形象塑造
        4.3.1 发挥中共领袖的招牌作用
        4.3.2 打造精神品牌
    4.4 个人特殊贡献应该纳入创始人评价范围
    4.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群英结党救中华”的体现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9)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2 学术前史
    1.3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
    1.4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概念的解释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共产国际成立初期的战略转变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1921—1927)
    2.1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反帝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
        2.1.1 共产国际世界革命战略的调整
        2.1.2 东、西方革命战略决定的革命路线
        2.1.3 世界革命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2.2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形成与演变
        2.2.1 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与中共联俄反帝对外政策的初步提出
        2.2.2 中共对外反帝的目标与策略
        2.2.3 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共反帝主张的激进与妥协
        2.2.4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对社会民主党的认识与态度
    2.3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内涵解析
        2.3.1 民族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认识
        2.3.2 反帝与打倒军阀的关系
        2.3.3 对外政策中的苏俄因素
第3章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路线与中共苏维埃革命前期的对外政策(1927—1935)
    3.1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理论的形成
        3.1.1 重提进攻路线和强调保卫苏联
        3.1.2 “第三时期”理论
        3.1.3 新的反帝路线
    3.2 苏维埃革命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毛泽东的独立探索
        3.2.1 共产国际主导中共六大和中共放弃反帝统战策略
        3.2.2 第三时期理论指导下中共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世界革命思想
        3.2.3 毛泽东独特的对外认识与策略
    3.3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外交政策与长征中的对外方针
        3.3.1 中共对“九·一八”事变的应对
        3.3.2 以苏联为榜样:区域政权形态下的对外政策
        3.3.3 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北上抗日与打通苏联
第4章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确立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转变(1935—1937)
    4.1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战路线形成的内部动因与矛盾
        4.1.1 共产国际政策转变的内部动力
        4.1.2 共产国际七大路线的内部矛盾
    4.2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外政策的转变
    4.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开端
        4.3.1 中国共产党形成以抗日为中心的对外政策
        4.3.2 国际统战性质的外交方针: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
        4.3.3 对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新认识:毛泽东与史沫特莱的谈话
第5章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反复(1937—1941)
    5.1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
        5.1.1 坚持统一战线,不放弃争取外援
        5.1.2 坚持独立自主,不可依赖外援
        5.1.3 民间外交到官方接触:卡尔逊到访延安
    5.2 共产国际路线倒退及其对中共外交政策的影响
        5.2.1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
        5.2.2 中共支持苏联与德订约
        5.2.3 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中共转向“革命外交”
    5.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初步形成
        5.3.1 “新民主主义论”的对外方针
        5.3.2 中国共产党处理“皖南事变”中的外交策略
        5.3.3 中共对美、苏与日接触的不同认识及对策
第6章 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的外交(1941—1945)
    6.1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自主性与全面性
        6.1.1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6.1.2 中共对共产国际再提保卫苏联的应对方针
    6.2 世界局势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挑战与机遇
        6.2.1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
        6.2.2 共产国际解散及中国共产党对苏关系的变与常
        6.2.3 中国共产党再次运用外交途径打退第三次反共高潮
    6.3 中国共产党对美苏对华新政策的迎拒与选择
        6.3.1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与美合作
        6.3.2 中国共产党与美观察组的接触及“联合政府”的提出
        6.3.3 赫尔利调解失败后中共对美认识的改变
        6.3.4 苏联重新介入远东和中共对外联苏反美
第7章 总结
    7.1 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审视中共革命道路
    7.2 中国共产党对外思想中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观念的演变
    7.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外政策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一)党管党报
        (二)全党办报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余论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四、建党前夕陈独秀南下广东之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家的生命历程研究 ——以教育家陈独秀为个案[D]. 沈慧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党的早期组织·广州 陈独秀南下与广东的革命风潮[J]. 震江. 国家人文历史, 2021(09)
  • [3]建党前后陈望道与陈独秀关系二题[J]. 徐光寿. 中共创建史研究, 2020(00)
  • [4]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北京渊源——基于中共早期组织成员与北京关系之实证分析[J]. 王钦双. 北京党史, 2021(02)
  • [5]抗战时期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何成宁. 新疆大学, 2020(06)
  • [6]南京地下党与建政初期南京市第一次整党运动[D]. 董巍.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7]留学生群体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 王乐逍.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8]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问题研究[D]. 彭岩松. 武汉理工大学, 2020(10)
  • [9]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D]. 闫磊.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10]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陈独秀在建党前夕南下广东的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