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事件与“满洲国”的建立

“9月18日”事件与“满洲国”的建立

一、“九·一八”事变与“满洲国”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蔡波[1](2011)在《一九一一·一九二一·一九三一:现代中国历史上的关键之年》文中研究表明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让人们感到惊异的现象,比如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发现的世界级伟人同时出场的"轴心时代"[1]。百家争鸣、伟人竞现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属于那样的时代。另一种现象也时有发生,即决定历史进程或影响历史转折的关键事件都集中于某个历史时段:20世纪头三个十

达日夫[2](2011)在《中东铁路与东蒙古》文中研究指明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的关系问题不仅仅是中俄关系和沙俄侵略蒙古地区史的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近代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的研究课题。它的内容包括中东铁路的修建、运营及主权演变和东蒙古地区社会变迁的过程。本文利用中外各种基本史料中有关中俄交涉和国际关系的资料,力求从更为客观的视角和多元的框架来审视和重现这段多种因素交织,多种层次重叠和多种史实共存的历史。全文正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中东铁路的建设与当时的东蒙古”;对中东铁路的勘察测量、动工兴建到中东铁路公司、华俄道胜银行的产生以及与其对应建立的东三省铁路铁路交涉局等作了概略的记述。而重点则是对中东铁路经过的蒙旗境内的线路、车站、行车与客运状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考证。第二章,“中东铁路对蒙旗权益的侵夺”;主要分析研究中东铁路公司通过与清政府、吉黑两省和呼伦贝尔蒙旗签订的种种不平等“条约”、“合同”攫取的占地、开矿、伐木、渔捕等特权、专权和优先权,同时探讨铁路公司超出规定范围侵占和掠夺蒙旗各种资源的过程。第三章,“中东铁路与东蒙古的畜牧业、农业及工商业”;主要论述的问题有:首先,大批俄国人进入铁路沿线东蒙古地区经营牧场和各种加工制造业,改变了原有的畜牧业经济结构的同时带来了防疫、畜牧改良措施和近代工业管理模式和技术设备。其次,大量中国内地移民进入和进行开垦使东蒙古地区的社会矛盾更为复杂和加剧。再次,中俄在蒙古地区传统贸易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海拉尔、满洲里等车站成为农畜产品集散中心。工商业的发展刺激了新兴城镇的兴起。第四章,“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活动”,首先提出俄国派驻护路军实际上造成局部军事占领的结论。其次,乌泰俄债案为例论述了沙俄通过道胜银行,将其政治经济势力渗透到各蒙旗的行为。再次,对与中东铁路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呼伦贝尔和乌泰、巴布扎布的“独立”“自治”运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第五章,“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的国际竞争”主要以中东铁路的修建、日俄三次《密约》、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和“中东路事件”等为实例,论述了围绕中东铁路的国际国内斗争对东蒙古地区的影响以及最后将中东铁路售卖给日伪的过程。

范庆超[3](2011)在《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文中提出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可分为东北流亡作家和东北沦陷区作家两大创作群体。东北流亡作家即是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东北作家群”。其主要是由“九一八”事变后一批流亡到关内的东北文学青年组成。他们以笔为枪,发出了反帝抗战的最强音。其作品展现了日寇铁蹄下东北大地的苦难,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和对东北故土的眷恋之情。东北流亡作家主要包括萧红、端木蕻良、萧军、穆木天、舒群、李辉英、马加、骆宾基、罗烽、白朗、蔡天心、孙陵、林珏等。另一部分东北作家没有流亡关内,而是在东北沦陷区的暗夜中坚持创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利用曲折隐晦的笔触,暴露了东北沦陷区的社会黑暗,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表达了对光明和新生的盼望。这些作家包括山丁、秋萤、古丁、关沫南、金剑啸、小松、爵青、袁犀、疑迟、梅娘、金音、成弦、田贲、尹东柱、李旭、金昌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北流亡作家和沦陷区作家中,还有一个阵容较大的少数民族作家群体,他们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这些作家主要包括满族作家端木蕻良、舒群、李辉英、马加、关沫南、金剑啸、田贲等;朝鲜族作家尹东柱、李旭、金昌杰、姜敬爱、安寿吉、申采浩、宋铁利、金达镇、金朝奎、申尚宝、尹海荣、沈连洙、雪人等。抗战时期的东北流亡作家和东北沦陷区作家在创作中既表现出共性又表现出差异。就共性而言,两部分作家都在创作中表达了反帝抗战的基本创作取向。同时,他们还在创作态度、创作题材和语言运用等方面体现出共同的东北地域文化特征。就差异性而言,两部分作家在主题的表达、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上有所不同。在反帝主题的表达上,东北流亡作家主要采取了直接控诉、现场描写、呐喊怒吼等直抒胸臆的手法。而东北沦陷区作家则普遍选择了“描写真实、暴露真实”,在反封建主题中“见缝插针”,使用暗示、隐喻和象征等间接手法。在反封建主题的表达中,东北流亡作家倾向于“东北历史文化批判”,对旧观念、旧制度、国民性沉疴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而东北沦陷区作家对反封建主题的开掘较浅,大都因袭“五四”文学之初的传统笔法,侧重于揭示封建旧家庭的黑暗、展现知识分子的病态人格等,缺乏深入历史文化心理的深度批判意识。在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上,东北流亡作家主要选择了战争题材、乡土题材、胡子题材等。东北沦陷区作家对上述题材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示,但描写的角度与东北流亡作家不尽相同。东北沦陷区作家还将沦陷区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广泛纳入题材视野,其中工人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占有很大比重。东北流亡作家对这两类题材同样进行了揭示,但与东北沦陷区作家的观照视角有所差异。抗战时期的东北汉族作家和东北少数民族作家也都在反帝表达和地域文化描写等方面表现出共性。但二者的差异性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体裁的选择和民族风格的表达上。东北汉族作家的体裁选择主要以小说为主,而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体裁选择则呈现出“小说和诗歌并行”的格局。这与东北汉族和少数民族各自的文学传统有很大关系。就民族风格而言,东北汉族作家的创作主要呈现出沉郁冷峻的“内倾型”文风,这和汉族文人传统的忧患意识紧密相关。而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则主要显露出明朗、质直、疏放、率真、鲜活等“外倾型”文风。这与东北少数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民族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关系。抗战时期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取得了突出的创作实绩。他们在反帝抗战主题上进行了深广的开掘,凸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时代性,并凭借极富反抗性的文学写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学提供了抵抗文学的实证;通过对“中华全民族抗战”的深刻诠释,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动展示,对东北少数民族精神的高度阐扬,极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内涵。他们率先发出了反帝抗战的怒吼,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反帝抗战作品,无愧为抗战文学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肖莉[4](2011)在《民国湘籍外交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邻土、侵占中国权益,中外关系发生了极大地变化。为了适应突如其来的剧变、挽救民族危亡,对外交往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外交事务关系到民族的兴亡,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因此,近代外交在中国应运而生。随着近代外交的产生,外交官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民国时期已经产生了近代中国的外交官。他们折冲樽俎、挽救民族权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湖南籍的民国外交官也是这支外交队伍中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但是他们在民国对外交往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笔者统计,1919至1949年问,湖南共出现了14位外交官,他们职位不同,功过不一。本文将以14位民国湘籍外交官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出现的背景、基本情况、主要活动、特点与影响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湘籍外交官群体形成的背景。本文从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和职业外交官的产生、近代湖南教育的变革、湖湘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民国湘籍外交官群体的形成背景。本章将分析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和职业外交官的产生对民国湘籍外交官群体形成带来的影响,也将说明湖南近代教育的变革和湖湘文化对湖南外交人才的出现产生的影响。第二,民国时期湘籍外交官的基本状况。本文从民国湘籍外交官的学历背景、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婚姻状况、职务层次、入职年龄、入职途径、离职原因方面分析民国湘籍外交官的基本情况。第三,民国湘籍外交官的主要活动。本章主要介绍民国湘籍外交官的主要活动,包括争取外交支持、维护中外邦交、维护国家主权、践行国际正义以及对外情报的搜集和研究。第四,民国湘籍外交官群体的特点及影响。本文将民国湘籍外交官与晚清湘籍外交官做了纵向的比较,总结出民国湘籍外交官更加职业化、人数有所增加但未出现代表性的外交人才、外交官的来源多元化的特点;我又将民国湘籍外交官与民国其他地区的外交官群体做横向比较,总结出民国湘籍外交官具有数量少、功绩居小以及外交实践都发生在1930年以后的特点。最后,我分析了民国湘籍外交官群体的影响,民国湘籍外交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民国外交官丰富了湖南的人才群体;民国湘籍外交官对民国外交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张礼永[5](2011)在《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 ——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组织之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经过几番磨难,终于深刻地体会到新式教育的重要。教育行政者有感于教育的落后,故而从清末的“预备立宪”开始,到辛亥以后的“五族共和”,以及北伐后的“定都南京”,都将“教育普及”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只是中央政府愿虽宏,力却薄,且贫困至极,又不可能走“先富后教”的道路,只好借助民间的力量,但是千余年来民众未曾有过团体生活的训练,不能全部交由民间,故而只能走官倡民助的“第三条道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建立新式学堂,树立现代学制,没有丝毫的经验能够传承,也不能依靠一两位学者的个人见解,故而需要众人商议,群策群力,这就使得中国的教育研究,从最初就不是学者的业务,而是众人的事务,这就产生了中国式的教育会,与西方的不一样,这是当时教育研究组织的第一类。随着新式学校的逐渐发展,教育上出现了一些急需要解决、但是行政机关一时无力解决的问题,如职业教育问题、儿童教育问题、民众教育问题等,故而出现了指向于各种问题的各式教育社,它们是当时教育研究组织的第二类。到了一定的阶段,教育学术落后的问题开始突显出来,并且成为教育继续发展的障碍,故而又出现了新一类的教育研究组织,即教育学会。从地方型的教育会,到事业型的教育社,再到学术型的教育学会,由此构成了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组织的基本形态。它们是“第三条道路”的主要力量,三者随着新式教育发展逐渐出现:民国前期(辛亥革命后至北伐战争前),立足于地方的教育会,因中央及省级教育行政的萎缩,而联合组成全国性的教育会联合会,并和后起的教育社密切联系,在军阀混战的空隙中,直接指导了20年代的教育改革,实为本国民间教育研究运动的一个高峰。民国后期(北伐战争后至解放前),执政的国民党鉴于此前民众运动风起云涌,感受到了有“威胁”,故而对于社会组织加强了控制,地方的教育会面临着被停摆的困境,其后经过整顿才得以恢复,但元气已伤,不复此前光景。教育社当时亦受波折,随着社会环境的逐渐稳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类别、数量、人员诸方面均有进步。此后,它们与教育学会又联合组成了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在抗战的艰苦环境中,继续坚持着教育的研究,展现了我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三级教育研究组织自身也有所变化,如从自然人变成了社团法人,从会长制转向了委员制,就教育研究而言,从民间代议的形式,转向了民间合议等等。走中国式的“第三条道路”来发展教育,原本为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却有意料之外的收获,那就是符合国情,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至于走这条道路所经受的种种波折,以及道路本身的起起伏伏、疙疙瘩瘩,则可能是学习所免不了的学费。今日之中国,依然还很不富裕,普及教育的追求也未更改,教育学术研究水平依然需要加以提高,历史的经验值得加以关注。

朱蓉蓉[6](2010)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民间外交源自于近代国民思想的兴起与民族国家观念的更新,既是“外邦逼之、异种残之”的产物,又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它伴随着西方人民主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于清末输入中国,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间外交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发挥着政府外交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清末到民初,我国民间外交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外交受挫,促进了民间外交的复兴,为全面抗战爆发后民间外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面抗战爆发后,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悬殊,迫使中国政府必须积极争取外国的同情与援助。国际形势的恶化以及国民政府官方外交的困难重重,使得民间外交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外交形式,促使了抗战时期民间外交高潮的到来。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争取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战事业的支持,我国各界纷纷开展灵活多样的民间外交活动。中国的抗日外交呈现出举国一致、官民互动、相辅相成之局面,全国各界上下齐心、奋力争取国际社会援华制日,民间外交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爆发后中共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形成其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有利条件。中共积极调整其外交策略,以适应战时外交之需,并对民间外交的开展作出具体指示。战时中共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民间外交活动,主要表现为与国际友人、国际组织、国外新闻界以及美国政府等的交往。作为中共民间外交前沿的长江局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南方局与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和中共民间外交窗口的延安,也在中共民间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时中共民间外交虽困难重重,但对中共扩大对外交往、逐步走上国际舞台起到积极作用。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对战时政府外交的艰难,改变了其外交策略,采用官方斡旋与民间外交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利用舆论宣传的力量,积极开展民间外交;另一方面,派遣以宋美龄为代表的高层人物以私人身份访美,积极从事外交斡旋。此外,还利用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等半官方社团积极从事民间外交活动。国民政府的民间外交活动,是对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有力地配合了国民政府官方外交的开展,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事业的同情与支持。在国际形势对中国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名流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利用自己手中的人脉资源和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广泛开展民间外交。以宋庆龄、陶行知、张彭春等为代表的社会名流纷纷走出国门,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抗战主张,吁请各国政府和民众共同抵制法西斯的侵略,体现了社会精英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侨界、红十字会、宗教界等为代表的民间团体在政府外交受挫的时候,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团体优势,在海外开展主题鲜明的民间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为帮助政府争取海外援助和支持的重要力量。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活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外交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有力地弥补了官方外交的不足,为祖国的抗战争取了大量的援助,同时还加深了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民间外交的作用愈益凸显。作为我国整体外交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外交必将呈现空前活跃、多彩纷呈的崭新局面。

陈东[7](2010)在《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30年代初国共两党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着一场生死的搏杀,其中双方较量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围剿”与反“围剿”。国民政府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中共领导的苏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围剿”。江西省曾是国共武装冲突的主战场,1930年至1933年国共在江西进行了五次较量,特别是1933年10月,蒋介石督率100万军队对中共领导的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其中直接用于“围剿”江西的兵力达50万以上,这是十年内战期间国共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战役无论是从作战规模还是持续时间来讲都是空前的,最后的结果是国民党军队占领江西苏区,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但国共双方都不是胜利者,国民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把中共赶出了中央苏区,但没有彻底消灭红军。中央红军固然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损失惨重,被迫长征,最后却顺利到达陕北,保存了基干力量。国共双方人员在十年内战中大批地伤亡,最终是使中国的抗战力量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受到损失。日本乘此机会逐步蚕食华北,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30年代初国民政府把中共看成是心腹之患,在其制定的许多政策几乎都与“围剿”苏区和红军有关。国民政府曾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连续发动对中共和苏区的“围剿”。国民政府在江西第五次剿共战役胜利后,把政策的重点转向做好对日作战的准备。红军在江西战场的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华南一带转移到西北,这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30年代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战役的历史与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很大的关联,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有:首先对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战役前的国际环境做了比较详细地阐述。从国际化的视角解读了当时国民政府与德国、英美、日本、苏联等国的外交关系,作者认为,1933年国民政府面临的国际形势总体来说对于国内的剿共战争十分有利,使得国民政府能够集中力量对付中共及红军。其次对国民政府的剿共方针及其演变作了比较详细地考察。国民政府欲达到消灭中共的目的,先实行清党运动,30年代初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集中力量对中共领导的苏区和红军进行“围剿”。在江西战场连续四次剿共失利后,国民政府汲取以往的教训,开始实行新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军政方略。最后,本文从中共、国民党和共产国际三者的角度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的原因进行了重点的探讨。作者认为,中共在第五次反“围剿”过程中犯了一系列的错误是其失利的根本原因。国民党在第五次剿共战役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是其取胜的重要原因,而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陈志强[8](2010)在《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新闻职业与医生、律师、审计师等一样,经历了职业化的发展过程。胡政之的新闻生涯与民国历史相始终,而且他所主持的报刊和通信社,无论是业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因此考察他的新闻职业观,可以管窥民国新闻职业的发展历程;而在具体的考察思路上,应该结合职业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新闻职业的特殊属性,重点探讨胡政之的新闻职业性质观、新闻职业功能观,新闻媒介经营观、新闻职业人才观、新闻职业伦理观等。胡政之新闻职业观的发展与演变,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从1911年到1916年,胡政之在律师、教师、法官、记者、政府官员等多种职业中徘徊,最终选择了新闻业;1916年到1926年,他的新闻职业观因为“报道真确公正之新闻”和“铸造稳健切实之舆论”观念的提出而初步形成;1926年到1937年,他的新闻职业观在《大公报》天津版、上海版的实践中得到了发展;1937年到1949年,其新闻职业观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考验中趋于成熟。胡政之认为,新闻职业的性质是“代表国民说话”,而“代表国民说话”就要求新闻职业从业者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还要反对不合理的新闻检查;新闻职业的功能,则主要表现在真实报道、还原现实,引导民众、提高素养,客观述评、监测环境,记载历史、传承文化,引领社会、共同发展等方面。在中国新闻史上,胡政之以重视媒介的经营管理而着称,但其经营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赢利,而是为了保障新闻职业的独立自主。他的制度化管理、人性化操作、荣誉股激励等经营管理措施,未必是新闻业的首创;但是在兼顾企业经营管理和凸显新闻职业的规律性特征方面,他无疑代表了民国新闻业的最高水平。胡政之的新闻职业伦理观,在新闻报道方面表现为坚持公开的采访和真确的报道,坚决反对虚假报道和保护消息来源;在新闻评论方面则表现为不媚强梁和不媚世俗。他认为合格的新闻职业人才的基本条件是具备较强的个人能力、遵守新闻职业操守和热爱新闻工作;而对于新闻职业人才的养成,他主张以自我培养为主,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严把入口关、狠抓业务训练和以事业、待遇与感情留住人才的自我培养体系,这也是大公报社人才辈出和群星璀璨的根本原因。历史的考察胡政之,可以发现他不仅是新闻职业功能从政治工具到新闻媒介转换的推动者,而且还是新闻职业自主意识的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新闻职业声望的获取从外部给予转向内部授予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黄江华[9](2010)在《服务·信用·创新——爱国银行家陈光甫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哲学思辨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方法和知识,尝试对陈光甫一生的主要活动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力图探究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民营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发展轨迹,总结其成功之道,为当今民营企业、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对于陈光甫在抗日战争时期赴美谈判借款中所作出的贡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陈光甫是我国现代着名的银行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的主要成就是创办了民国时期最大的商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以及在抗日战争期间代表国民政府赴美借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后,陈光甫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服务社会、诚信为本、不断创新。通过开办小额储蓄存款、推行对物信用借款、积极参与工业和农业放款等业务,使这家不入流的“小小银行”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民国时期最大的民营银行。不仅在国内银行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国际金融界也享有盛名,陈光甫因此被称为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中国旅行社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附属机构,也是陈光甫生平中的一项重要的创新举措,它的创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旅游业的开端。中国旅行社本着服务社会的精神,专谋旅客便利,不仅为国家挽回了一部分利权,还进一步推广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业务。中国旅行社的创立,不仅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独树一帜,而且在中国近代经济史和文化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光甫也由此而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界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陈光甫以特使身份赴美谈判。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他忍辱负重,凭借其良好的个人信用及人格魅力,争取国际援助,打开美国援华的大门。完成了非他不能胜任,他人无法替代的谈判任务,为争取国际援助及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一个商人的身份出使美国,虽非职业外交家,却完成了许多职业外交家所未能完成的使命。陈光甫以其良好的个人信用被国际视为中国国家信用的一个标志,他在谈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和外交才能,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足以使其跻身于外交家的行列,陈光甫不愧为不辱使命的外交家。在新旧社会交替的关键时刻,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出于对共产党的疑虑,以及无法割舍的国民党情结,陈光甫未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时代的召唤,最后选择了国民党,在政治上“押宝”失误,以致被历史所遗忘。陈光甫作为旧中国最成功的银行家,他的成功之道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他提出“服务社会”的理念,讲究“稳健、诚信和创新”的经营方针,实行严格、高效的管理方法,为我们当今改革开放下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借鉴;为当前金融危机下,企业如何生存、发展总结出经验教训。服务、信用、创新不仅是经营企业的成功之道,也是从事一切事业的成功之道。

金海,姚金峰[10](2007)在《蒙疆政权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教育述略》文中研究表明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在中国东北地区成立满洲国以后,关东军又开始向内蒙古西部地区进行渗透和侵略,于1936年5月在当时的察哈尔盟化德县策划成立"蒙古军政府";"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占领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绥远省大部分地区,于1937年10月在当时的绥远省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将"蒙古军政府"改组成立"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并于同年11月在张家口由日本人为主成立了统辖"蒙古联盟自治政

二、“九·一八”事变与“满洲国”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一八”事变与“满洲国”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2)中东铁路与东蒙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况
    三、史料概况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东铁路的建成与当时的东蒙古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的中俄关系与东蒙古
        一、从中俄《尼布楚条约》到《北京条约》
        二、"三国干涉还辽"与俄国在东北和东蒙古地区势力范围的形成
    第二节 中俄密约到中东铁路的建成
        一、中俄《密约》与俄国的铁路修筑权
        二、中东铁路公司、华俄道胜银行及铁路交涉局的成立
        三、中东铁路的勘测与确定线路
        四、中东铁路修筑经过及主要建筑
    第三节 中东铁路经过的东蒙古地区概况
        一、呼伦贝尔地区的居民及社会经济状况
        二、西布特哈境内的居民及社会经济状况
        三、杜尔伯特与郭尔罗斯两旗境内的居民及社会经济状况
    第四节 中东铁路在东蒙古地区的线路与车站
        一、在各蒙旗境内的线路与车站
        二、在蒙旗境内的各车站概况
        三、中东铁路运营概况
    第五节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道路交通及邮电通讯
        一、中东铁路站点与周围地区道路交通概况
        二、中东铁路沿线地区的邮电通讯
第二章 中东铁路对蒙旗权益的侵夺
    第一节 中东铁路公司在蒙旗占地情况
        一、通过签订各种《条约》、《合同》占地
        二、强占蒙地过程中的纠纷
        三、中东铁路公司占地与三喇嘛借款
    第二节 中东铁路公司对东蒙古森林资源的掠夺
        一、中东铁路修建前东蒙古地区森林资源概况
        二、中东铁路与森林采伐特权
        三、呼伦贝尔自治时期的各种合同及俄营林场
    第三节 中东铁路公司对蒙旗煤矿资源的掠夺
        一、中东铁路与扎赉诺尔煤矿
        二、中东铁路公司强占其他煤矿
    第四节 中东铁路对呼伦贝尔地区鱼类及其它资源的掠夺
        一、中东铁路修筑前后的封禁与开禁
        二、呼伦贝尔独立时期的各种合同及俄营渔场
        三、中东铁路对东蒙古盐、碱、石渣等资源的掠夺
第三章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畜牧业、农业及工商业
    第一节 中东铁路沿线的畜牧业
        一、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畜牧业
        二、中东铁路与俄国移民及其经营之畜牧业
        三、中东铁路与畜群改良和兽医技术
    第二节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移民和农耕化过程
        一、中东铁路与农业移民
        二、中东铁路与筑路工人移民
    第三节 中东铁路与呼伦贝尔农畜产品加工制造业
        一、中东铁路洗毛厂
        二、屠宰场和制肠工厂
        三、皮革工厂
        四、奶酪工厂和奶油工厂
        五、中东铁路与农产品加工制造业
    第四节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商业贸易
        一、中东铁路修建前的中俄贸易概况
        二、中俄、中日条约与铁路沿线商埠的开放
        三、以中东铁路为中心的东蒙古商业贸易
        四、中东铁路职工消费公社与蒙古消费组合
        五、中东铁路对东蒙古地区商业贸易的影响
    第五节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新兴城镇
        一、中东铁路沿线东蒙古新兴城镇概况
        二、中东铁路沿线东蒙古城镇兴起的特点
第四章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活动
    第一节 俄国在东蒙古地区派驻护路军
        一、中东铁路与护路军的组建
        二、在蒙旗境内的护路军部署
        三、义和团运动与护路军性质的改变
        四、俄国军队在蒙旗的侵扰活动
    第二节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独立"、"自治"运动
        一、呼伦贝尔两次"独立"事件
        二、乌泰"借款"与乌泰"独立"事件
    第三节 华俄道胜银行与蒙旗境内卢布的泛滥
    第四节 中东铁路在东蒙古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医疗活动
        一、创办和发行《远东报》和《蒙古报》
        二、成立各种研究会和出版书籍
        三、中东铁路创建的各类学校
        四、中东铁路建立的医疗卫生机构
        五、中东铁路与东蒙地区的鼠疫灾害
第五章 中东铁路的国际争夺与东蒙古
    第一节 俄日等国在东蒙古地区势力范围的划分
        一、俄英瓜分铁路范围协定的订立及其影响
        二、日俄铁路范围协定的订立及其影响
        三、日俄三次《协约》和四次《密约》的签订
        四、中俄"满洲里界约"及其影响
    第二节 中国收回路权与"中东路事件"
        一、东三省自建铁路的建设
        二、"奉俄协定"与中东铁路
        三、"中东路事件"及其对东蒙古地区的影响
    第三节 中东铁路的转让与管理权的演变
        一、苏日关于中东铁路的交涉与转让
        二、中东铁路管理权的演变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二 1928年中东铁路公司组织结构图
附录三 中东铁路西线图
附录四 中东铁路南线图
致谢

(3)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及其创作
    第一节 东北流亡作家及其创作
    第二节 东北沦陷区作家及其创作
    第三节 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及其创作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东北作家创作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东北流亡作家与东北沦陷区作家创作比较
        一、反帝倾向的一致性
        二、共同的东北地域文化展示
        三、主题表达方式的不同
        四、题材选择与处理上的差异
    第二节 东北汉族作家与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创作比较
        一、体裁选择的不同
        二、民族风格的差异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贡献与地位
    第一节 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贡献
    第二节 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地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4)民国湘籍外交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三、研究状况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民国湘籍外交官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和职业外交官的产生
        一、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
        二、职业外交官的产生
    第二节 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湖湘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民国湘籍外交官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学历背景
    第二节 家庭、婚姻和宗教信仰
    第三节 职务层次
    第四节 入职年龄、途径和离职原因
第三章 民国湘籍外交官的主要活动
    第一节 加强中外合作,争取外交支持
        一、争取德国的军事物资援助
        二、向苏联寻求经济援助
    第二节 加强联系,维护中外邦交
        一、维护中德邦交
        二、处理中苏问题
        三、加强中土、中奥、中美的联系与交流
        四、维护中埃关系
        五、维护中泰关系
        六、处理中日关系问题
    第三节 维护国家主权,践行国际正义
        一、建议《开罗宣言》补充归还澎湖列岛的文字
        二、拯救犹太人
    第四节 对外情报搜集和研究
        一、对日情报的搜集和研究
        二、对欧战情报的分析和研究
        三、对"苏联策动新疆政变"问题的分析
第四章 民国湘籍外交官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节 特点
        一、与晚清外交官相比
        二、与民国其他省的外交官相比
    第二节 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 ——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组织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告别"鸡肋"的教育组织之研究
        一、本项研究的缘起
        二、相关研究之发达
        三、既有研究之不足
    第二节 民国时期教育组织再认识:中国探索教育建设之路
        一、从"教育政论"走向"教育新政"
        二、谋求新式教育在中国之普及
        三、贫困之国不可能"先富后教"
        四、贫困之国宜选"第三条道路"
    第三节 以教育研究推动教育普及的实现
        一、教育研究从学者事业到众人事务
        二、教育研究合众人之力的取向
        三、官办的教育研究组织之不良
        四、民治的教育研究组织之得力
第一章 教育会:地方自治制下教育事业的推动者
    第一节 教育会的"前三阶"
        一、努力兴学的各地学务会
        二、补助行政的奏定教育会
        三、改行研究的部定教育会
    第二节 各省教育会的事业
        一、教育会与地方自治
        二、教育会与地方教育
        三、教育会的权力漩涡
    第三节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一、教育研究的民间代议
        二、"双十节"的集议及议案
        三、全教联的建树与冒进
        四、全教联的消退与再议
        五、全教联的毁誉共存
    第四节 教育会的"后三段"
        一、教育协会的兴起及冲击
        二、教育会的恢复与调整
        三、成为法人的教育会
第二章 教育社:以推进教育事业为中心任务
    第一节 教育的"目的之会"
        一、地方之会与目的之会
        二、联合而成与扩充而来
        三、教育研究的民间合议
    第二节 业有专攻的教育社
        一、传播"新教育"的共进社
        二、改进中国教育的改进社
        三、发展职业教育的职教社
        四、推动儿童教育的儿教社
        五、促进社会教育的社教社
    第三节 教育社的事业
        一、对内的交流与向外的传播
        二、实现和未克实现的教育丛书
        三、拓宽了教育实验的范围
        四、与国际教育组织的交流
    第四节 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
        一、应对第七届世界教育会议之产物
        二、由联合办事处至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
        三、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之解散
第三章 教育学会:以开展教育学术研究为重点
    第一节 中国教育学会成立考
        一、别有隐情的成立
        二、三重的成立动机
        三、教育学者的自由结合
    第二节 教育学会的定位及事业
        一、中国教育研究的中心
        二、教育学会的七项任务
        三、教育学会与教育部的关系
        四、教育学会与编译馆的合作
        五、构建中国的教育专业组织
    第三节 中国教育学会的终结
        一、两支教育大军的会师
        二、又一次的教育七团体
        三、中国教育工会的兴起
结论
    第一节 民治教育研究组织发展的趋势及特征
        一、作为社会组织之一员有五点变化
        二、作为教育组织之一类有五点变化
        三、教育研究组织自身亦有五点变化
    第二节 教育研究意识的觉醒与规范之追求
        一、教育合群之道心智为上
        二、追求教育研究的规范性
    第三节 教育研究组织与教育行政机关的距离
        一、辅助机关与咨询机关之间
        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之中
    第四节 教育建设需契合本国国情的缩影之一
        一、贫困之国的权宜之计
        二、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6)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及相关文献资料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抗战时期民间外交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抗战前民间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一、清末民间外交的开启
        二、民初民间外交的发展
    第二节 局部抗战时期的民间外交
        一、政府外交的受挫
        二、民间外交的复兴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内环境的变化
        二、国际环境的演变
    小结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共的民间外交活动
    第一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有利条件
        一、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二、美英对华政策的转变
        三、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重要阵地
        一、民间外交的前沿
        二、民间外交的窗口
    第三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的主要活动
        一、与国际友人的往来
        二、与国际民间组织的联络
        三、对国外新闻界的争取
        四、与美军观察组的交往
        五、对在华日人的统战工作
    小结
第三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导的民间外交活动
    第一节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外交策略的转变
    第二节 战时的国际宣传
        一、战时对外广播宣传
        二、国际宣传处与战时国际宣传
        三、驻外使馆与战时国际宣传
    第三节 "夫人外交"的成功开展
        一、宋美龄的对外广播宣传
        二、宋美龄对美政府的民间外交
        三、宋美龄对美民众的民间外交
    第四节 半官方社团的民间外交
        一、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二、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三、中缅文化协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小结
第四章 抗战时期社会名流开展的民间外交活动
    第一节 宋庆龄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呼吁国际联合,支持中国抗战
        二、建立"保盟",争取国际援助
    第二节 陶行知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参加国际会议,谴责日本侵略
        二、多方奔走宣传,呼吁援华制日
        三、号召侨界团结,支持祖国抗战
    第三节 张彭春等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张彭春的民间外交活动
        二、其他人士的民间外交活动
    小结
第五章 抗战时期民间团体开展的外交活动
    第一节 华侨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积极募捐,为抗战提供经济支援
        二、开展爱国外交,促成国际援华运动
    第二节 红十字会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争取国际红十字会和海外侨胞经济援助
        二、联系国际援华医疗队,共同开展救助
    第三节 宗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回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二、天主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三、佛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四、本文研究结构和思路
第一章 20世纪30年代前期国民政府对中共政策及其演变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前期国民政府的国际环境
        一、德国对国民政府的支持
        二、30年代初美、英对华的政策
        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华的方针
        四、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华政策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前期国民政府对中共的政策
        一、国民政府的清党运动
        二、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确立
    第三节 国民政府发动剿共战役
        一、中共开展武装割据和中央苏区的成立
        二、国民政府江西四次剿共战役的失败
        三、四次剿共战役失败因素探析
    第四节 国民政府剿共政策的调整
        一、国民政府剿共方针的转变
        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方针的实施
第二章 国民政府发动第五次剿共战役
    第一节 国民政府第五次剿共战役前的形势
        一、中日《塘沽协定》的签订
        二、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平定
        三、中央苏区内部的危机
    第二节 江西战场国共双方军队的战斗序列和作战方针
        一、江西战场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和部署
        二、中共军队的战斗序列和作战部署与方针
    第三节 国民政府第五次剿共战役的爆发
        一、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战役的开始——黎川战役
        二、国共军队在赣东北的争夺战
    第四节 福建事变的发生
        一、福建事变
        二、中共对福建事变的态度及其处理"闽变"的失误
第三章 国民政府第五次江西剿共的胜利与中共军队的战略转移
    第一节 国民政府军队的进攻作战
        一、国民党军的进攻作战和中共军队战术的转变
        二、广昌会战
        三、占领筠门岭、建宁与国民党军的六路进攻
    第二节 中共战略转移方针的确定
        一、中共军队作战资源的困窘
        二、中共中央战略转移方针的酝酿和确定
        三、红军战略转移的准备
    第三节 国民党军队占领中央苏区与中共军队的战略转移
        一、兴国与石城的作战
        二、中共反"围剿"失利与中共军队的战略转移
    第四节 国民政府江西剿共胜利因素探讨
        一、从国民党方面看第五次剿共胜利的因素
        二、从中共方面看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因素探析
        三、共产国际与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刍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关键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难点
2 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形成的背景
    2.1 中国近代新闻业的职业化历程
    2.2 中国近代新闻业职业化发展的表现
3 胡政之新闻职业观的发展历程
    3.1 1911-1916年:选择新闻业
    3.2 1916-1926年:胡政之新闻职业观的初步形成
    3.3 1926-1937年: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在践行中发展
    3.4 1937-1949年: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在考验中成熟
4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性质观:"代表国民说话"
    4.1 "代表国民说话"要求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
    4.2 不合理的新闻检查干扰"代表国民说话"
5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功能观:报道新闻与铸造舆论
    5.1 真实报道,还原现实
    5.2 引导民众,提高素养
    5.3 客观述评,监测环境
    5.4 记载历史,传承文化
    5.5 引领社会,共同发展
6 胡政之的媒介经营观及其实践:为新闻职业的独立自主而做营业
    6.1 从依靠津贴到注重经营管理
    6.2 刚性的制度管理明确新闻职业岗位的责权利
    6.3 荣誉股激发新闻职业人才的主人翁精神
    6.4 因势变更报社的组织结构以适应新闻职业的专业化发展
    6.5 经营管理实践的特色:凸显新闻职业的规律性特征
7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伦理观及其实践:以"不媚"为中心
    7.1 公开的采访真确的报道
    7.2 不媚强梁不媚世俗
    7.3 新闻职业伦理和史家修养
8 胡政之的新闻人才观及其实践:职业培训模式与自我培养
    8.1 新闻职业人才的基本条件
    8.2 新闻职业人才的养成策略:以自我培养为主
    8.3 留住新闻人才的保障体系:事业、待遇和感情
    8.4 用人不疑:给予新闻人才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
    8.5 重用且宽容左派新闻人才
9 结论
    9.1 新闻职业功能从政治工具到新闻媒介转换的推动者
    9.2 新闻职业自主意识的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
    9.3 新闻职业声望的获取从外部影响转向内部授予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服务·信用·创新——爱国银行家陈光甫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相关的研究动态
    三、主要内容
    四、主要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杰出的银行家:创办旧中国最大的民营银行
    第一节 陈光甫生平简介
    第二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创立及初步发展(1915-1926年)
        一、创立的背景
        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创立
        三、营业方针
        四、主要业务
        五、主要成就
    第三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扩展(1927-1937年)
        一、储蓄业务的扩展
        二、银行业务的推广
        三、扶助民族工商业
        四、主要成就
    第四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收缩(1937-1949年)
        一、抗战中的上海银行:1937-1945年
        二、内战中的上海银行:1945-1949年
第二章 创新:银行创办旅行社
    第一节 陈光甫创办中国旅行社的原因
        一、服务社会
        二、发扬中华文化
        三、挽回中国利权
        四、推广行业务
    第二节 中国旅行社的创立及其发展
    第三节 中国旅行社的主要业务
    第四节 东方旅行社
第三章 不辱使命的外交家:赴美谈判
    第一节 币制改革与《中美白银协定》
        一、币制改革
        二、《中美白银协定》
    第二节 再创辉煌:中美桐油贷款和滇锡贷款
        一、中美桐油贷款
        二、中美滇锡贷款
第四章 "若即若离"的政治态度:1949年前后的陈光甫
    第一节 国民党的极力拉拢
        一、出任国府委员
        二、拒绝参加"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
    第二节 共产党的盛情邀请
    第三节 陈光甫的最后抉择
        一、电汇赔款事件
        二、对共产党始终心存疑虑
        三、来自台湾的"问候"
第五章 陈光甫独特的经营管理思想
    第一节 陈光甫的经营思想
        一、坚持"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
        二、信用高于一切
        三、善于不断创新
    第二节 陈光甫的管理思想
        一、严密的业务管理
        二、严格的人事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九·一八”事变与“满洲国”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九一一·一九二一·一九三一:现代中国历史上的关键之年[J]. 蔡波. 社会科学论坛, 2011(10)
  • [2]中东铁路与东蒙古[D]. 达日夫. 内蒙古大学, 2011(10)
  • [3]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D]. 范庆超.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4]民国湘籍外交官研究[D]. 肖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5]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 ——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组织之探析[D]. 张礼永.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6]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 朱蓉蓉. 苏州大学, 2010(06)
  • [7]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 陈东. 南京大学, 2010(08)
  • [8]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D]. 陈志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9]服务·信用·创新——爱国银行家陈光甫之研究[D]. 黄江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10]蒙疆政权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教育述略[J]. 金海,姚金峰. 蒙古史研究, 2007(00)

标签:;  ;  ;  ;  ;  

“9月18日”事件与“满洲国”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