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如何做好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一、浅谈如何做好师专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王真真[1](2019)在《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及其调适 ——基于温州高校的调研》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群体比例持续走高,许多高校的男女生比例呈现失调态势,关注女生群体已成为我国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在当代社会,女性群体在社会各界的作用日趋显着,未来女大学生步入社会,不仅是知识女性的主力军,也是社会和国家建设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会给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冲击,导致她们产生不同程度的思想困惑。那么,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婚恋观、职业观怎样,如何让她们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调适,富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温州高校的调研,通过对温州五所高校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数据分析,从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入手,将与女大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人生价值观、婚恋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作为问卷调查的三个维度,总结分析当代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表现和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调适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策略。当代高校女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思想困惑,主要表现在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职业观层面,价值理念模糊、忽视精神契合、个体素质羸弱等思想困惑异常突出,而究其成因,则主要与社会多元思潮、学校重技轻德、父母长辈溺爱、传统择业引导及女大学生个人自我调适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尝试提出了当代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消解调适策略,主要有:一是加强性别教育,强化立德树人;二是优化社会环境,清朗网络空间;三是提升家长素质,更新择业观念;四是保持积极心态,提高综合素质。本文期待通过研究,提升女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引导女大学生成人、成长和成才;同时,为女大学生群体更好地了解自身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早日成为一名拥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良性婚恋观和科学职业观的现代化女性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刘晓宇[2](2018)在《女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女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女性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动态、思想动向、行为方式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阶段是女大学生道德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义务感、荣辱感、正义感以及幸福感的认知、领悟及执行程度对于她们自身道德人格的完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道德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体验,它是个体思想品德构成中的一个重要要素,良好的道德情感能够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道德认知,锻造健康的道德意志以及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因此,为充分了解女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现状,提出适当的解决对策,本文对女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进行了研究,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言部分,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提出相关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是概述部分,主要介绍道德情感的内涵以及女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相关内涵,包括道德情感的概念、内容、功能以及女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概念以及产生的一般过程等内容,并提出对女大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对女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进行了调查,讲述了问卷的设计及回收等基本情况,在分析、整理数据后,概括出当前女大学生道德情感的表征并提出女大学生道德情感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分析女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的影响因素部分,经调查分析,家庭道德情感教育缺位、父母双方的不力引导、特殊家庭的负面影响;学校道德情感教育实效不强以及市场经济的逐利性,西方多元思潮的传入,丰富的大众传媒等都深刻影响女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养成。第五章是解决对策部分,在剖析了女大学生道德情感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从发挥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发挥家庭的基础性,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以及发挥社会的保障性等四个部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苏醒[3](2018)在《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以大理诺村白族女性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呈现出诺村女性追求“德气”的人生历程,在此基础上考察其性别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既体现了诺村白族社会的道德伦理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农村社会中行为规范与女性主体性之间的张力。众所周知,性别角色差异往往通过人们的行为、思想、情感等诸多方面呈现出来。通过对诺村女性的身体惯习与性别建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中的日常行为以及对传统惯习的遵守与打破等几方面的内容,勾勒出诺村女性日常生活的场景以及当代诺村女性在观念、行为等方面的变迁情况。一方面探讨惯习如何通过性别建构过程对女性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则探讨惯习如何彰显出女性的主体性。第一章聚焦于日常生活中诺村女性的身体、行为与“德气”的关联。惯习规约着诺村女性运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实践,使其符合“德气”的规范,也映射出当地文化场域中所固有的性别因素对诺村女性身体所产生的约束。第二章从诺村女性一天之中的生活安排、一年当中的劳作安排以及年度节庆活动等呈现出的日常生活节奏反映当地女性“以勤为中心”的“德气”象征。第三章通过展现诺村女性的日常生活与空间体验,反映出空间行为所凸显的身体惯习与性别构建的关系,空间生产背后隐匿着身体规训、性别权力等关系以及它对诺村女性以“德气”所反映出的行为方式、道德价值取向所产生的影响。第四章就部分诺村女性在两性关系、婚姻家庭、职业选择中追求“德气”的过程进行讨论与分析。在此过程中,女性既遵循传统惯习而获得“德气”的赞誉,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违背着传统惯习,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五章则从布迪厄的“惯习”概念出发,以心智结构双重历史性的个体生成与系统生成作为理论框架来讨论表现为“德气”的传统惯习的产生过程。一方面,诺村在多重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井地文化”对女性日常行为的形塑是惯习“系统生成”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诺村女性由婴儿养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所共同构成、作用的社会化过程则是惯习“个体生成”的途径。在对前文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论部分认为诺村经历了近年来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在物质层面已经越来越趋于现代化。然而,多元文化作用下形成的井地文化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它所导致的固有惯习、逻辑、机制仍然在主导着诺村社会的运行以及女性性别角色的建构。诺村女性追寻“德气”的人生轨迹并未停止,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正如布迪厄所说的“惯习不是宿命”,在目前的社会结构下,诺村的女性同样也能够通过主体性的发挥部分或者彻底地改变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身体惯习,对社会性别的建构方式进行修正或者重塑,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笔者通过诺村女性追求“德气”的人生历程发现:一方面,诺村人认知中的“德气”是在一种日常行为规范,也是一套在儒家文化浸润下产生的道德伦理关系。作为一种惯习,它不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口头上、外表上,同时在女性整个社会性别构建的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并内化在人们的思想与情感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消除。另一方面,人们的主体性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习以为常的文化,但这是一个漫长且犹如“水滴石穿”的过程。

王迎迎[4](2017)在《道德意愿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善良道德意愿是人们向往崇高道德境界、追求理想道德生活的力量之源。处于特殊的道德转型时期,新的道德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道德缺位、道德冷漠、道德焦虑等问题相继凸显;致使社会善意期待逐渐弱化,人们内心的道德意愿也不自觉地被遮蔽起来。道德意愿使道德的人和道德的社会成为可能,关注道德意愿及其培育问题,探寻个体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与规律,剖析当前道德意愿培育中的现实问题及成因,既是优化道德教育的理论前提,也是完善社会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举。论文围绕“道德意愿是什么”、“道德意愿如何生成”等问题,对道德意愿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系统化研究;同时聚焦道德意愿培育的现实问题,努力剖析问题成因、探寻解决之策。论文共分五部分,依次探讨了道德意愿的内涵、特征与作用,生成及影响因素;并在分析道德意愿培育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道德意愿培育的原则与方法,以及提升道德意愿培育效果的可能对策。第一部分为“道德意愿的内涵”,主要探讨道德意愿的概念、特征及作用。论文指出,道德意愿就是人的“善念”,包括修善之念和行善之念,心之所存的“道德愿望”和心之所发的“道德意向”象征不同发展阶段的“道德意愿”;论文还区分了“道德意愿”与“道德意识”、“道德意志”、“道德需要”、“道德动机”等相关范畴的区别和联系,指出道德意愿与相关范畴在个体道德发展中各司其职、相互促进。另外,论文概括了道德意愿的特征,论证了道德意愿的作用。第二部分为“道德意愿的生成及影响因素”,分析了道德意愿的生成条件、生成过程与规律、影响因素等问题。首先,论文从道德的个体生成与历史生成两个视角,反思当前有关道德生成问题的研究。论文归纳了道德意愿的生成条件,如道德共识、道德交往、道德实践、道德冲突等客观条件,以及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共情能力、道德感知能力、道德自控能力等主观条件。论文指出,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分为萌发“道德愿望”、激发“道德意向”、达成“道德意愿”三个主要阶段;其中“道德愿望”的萌发包括认知内化、情感内化、行为内化和交互内化等方式,“道德意向”的激发要经历情境感知、情境反应、情境判断等阶段,“道德意愿”的达成又区分为道德意愿的实现与升华两个阶段。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通常遵循“内化与外化的统一”、“能动性与制约性的对立”、“强化与弱化的交替”、“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同步”等规律。道德意愿的生成在宏观方面受风俗习惯的熏染和社会舆论的催化,在微观方面受道德榜样的激励和道德情境的制约。第三部分为“道德意愿培育的现实问题”,重点审视当前道德意愿及其培育的突出问题。论文指出,当前个体道德意愿呈现出意愿遮蔽、意愿弱化、意愿冲突等问题,具体表现为道德缺位与公德意识淡化、道德冷漠与道德责任落寞、道德焦虑与道德抉择茫然。关于当前道德意愿培育中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剖析,论文认为,自觉性的参与力量不足、科学化的内容考究不足、全局性的整体关注不足、持续性的理性驱动不足,是当前道德意愿培育中的突出问题;原因可能在于,政府与民间的互动关系尚未完整构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网络对舆论的引导功能尚未有效实现、培育与践行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第四部分为“道德意愿培育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道德意愿培育应坚持的主要原则,以及在自我修养和教育引导方面可采纳的具体方法。论文提出,道德意愿培育要在目标上坚持“知行转化”、在内容上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在方式上坚持“言传与身教同步”、在途径上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并举”。关于道德意愿培育的方法,论文提出,要在“自我修养”上树立崇德向善的理想追求、强化正心诚意的道德自省、重视少私寡欲的意志磨炼、养成与人为善的行为习惯、躬行慈爱扬善的公益实践;要在“教育引导”上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激发内隐性道德需要、培育基础性道德情感、建构远距离道德想象、增强道德失范免疫力。第五部分为“提升道德意愿培育效果的着力点”,从凝聚道德共识、引领道德追求、夯实道德力量和营造道德风尚等方面提出了道德意愿培育效果的提升对策。首先,以核心价值观凝聚崇德向善的道德共识;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意愿的共识性发展,将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意愿培育的全过程,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提升道德意愿。其次,以道德榜样引领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通过认识道德榜样的精神特质以增进榜样引领作用,推动榜样选树的现代转型以化解榜样疏离困境,发掘特定群体的榜样示范以激发榜样学习意愿。再次,以制度育人夯实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制度育人要做到立制彰显公正价值、立制系于人心人伦、立制固化善良意愿。最后,以环境育人营造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引导道德舆论传播、净化社会道德风气,加强道德舆论监督、规范媒体伦理责任,及时回应道德事件、合理引导道德舆情。

商奉献[5](2016)在《当代大学生道德偏差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遵守者和践行者。在全社会的支持配合下,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总体积极健康向上,但仍存在着偏离社会道德规范的动机、情感、意志和行为等,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引领全社会遵守和践行道德规范的典范作用。因此研究大学生的道德偏差状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结合国内外学者对道德问题和偏差行为等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大学生道德偏差的概念。同时根据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将大学生道德偏差的具体内容阐述为大学生道德动机偏差、道德认知偏差、道德情感偏差、道德意志偏差和道德行为偏差。第二部分,运用实证调查研究方法,分别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学习道德和个人品德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在动机、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上存在的道德偏差进行调查。经调查分析发现其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在社会公德方面,表现为动机上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社会道德现象认识不足;充当社会发展的旁观者;知行不协调。在家庭美德方面,表现为恋爱动机追求实用价值;家庭成员关系疏远;知行不一致。在学习道德方面,表现为动机过于狭隘;学习缺乏计划性或害怕困难;知行背离。在个人品德方面,表现为情感随意或错位;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知行矛盾。第三部分,通过对第二部分现状的调查分析,文章分别从社会环境的变化使道德环境更加复杂;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实效性不强;家庭道德教育功能存在偏差和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性不够四个方面阐述大学生道德偏差存在的原因。第四部分,根据第二、三部分对大学生道德偏差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文章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整合社会资源,改善社会环境;高校要加强道德教育和完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家庭道德教育功能;大学生要增强自我道德教育的自觉性。

赵瑞峰[6](2016)在《师专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调查研究 ——以山西省某师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时代,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形态。网络给人类提供了极大便捷,也引发了诸多新问题。网络道德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这把“双刃剑”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有关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以师专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山西省某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师专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讨论了与网络道德相关的一些概念,指出本文中研究的网络道德失范是指:在网络社会中,网络道德行为主体为了自己的欲望,不断地挑战不健全的网络道德规范,造成网络社会的混乱、失序状态。第二部分,通过调查呈现样本师专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调查问卷的设计包含学生在网络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反映出师专生网络道德存在认知偏差、情感冷漠、意志不坚定、行为失范和知行脱节等多方面问题。同时,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也对师专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三部分,分析了师专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基于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归纳出师专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主要在于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平衡,好奇心强,遇事容易极端,自身的道德水平、身份认同和自律能力差。同时,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刻板、网络认知偏差;学校道德教育滞后,教师网络道德素养欠缺;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社会舆论缺乏积极引导和监督;政府立法不完善,宣传不到位,监管不善都是重要的外在因素。第四部分,归纳了师专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提出解决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需要从五个方面共同努力,即学生的自我教育、学校的网络道德教育、家庭的日常道德教育、社会的舆论导向以及政府的管理和控制。第五部分,是本论文的结语。对师专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构建“多位一体”的教育建议和教育展望。

黄家周[7](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余文好[8](2015)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而中华传统美德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现代化是经济科技、人文道德等协调发展,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绝不是简单的工业化以及西方化。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百年历程,中华传统美德历经沧桑。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科玄论战”到八十年代“文化热”,中华传统文化(含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化的关系就一直是几代中国人苦心求索的问题。中华传统美德中的核心内容为近现代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所传承。当前,中华传统美德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肃家风民风政风党风、构建生态与网络文明、强化世界华人“中国人”意识等方面显示其时代新价值。基于在榕9所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抽样调查分析显示,当代大学生传统美德知行情况存在一定问题:认知方面突出表现为认知片面性明显、认知被动性明显、认同国家理想有待提升等;践行方面突出表现在家教家风问题、尊老敬贤问题、和合人际问题、慎独自律问题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于高校而言,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功能、立身处世教育功能、为学求真教育功能、心性修养教育功能等。世界高等教育发祥地的英国和儒家美德教育典范的新加坡,为我国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了借鉴。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对策应当进行系统构思。重视组织领导,明确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加强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领导力量。强化制度建设,国家要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法规和制度,高校要健全传统美德教育机制。优化教育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加强教材与课程建设,打造国学师资队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提高大学生传统美德认知能力;以传统节日、传统礼仪两个主题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激活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传统美德认同情感;通过组织体验传统文化馆、酌情安排生产劳动、有序开展基地化军事训练,提高大学生传统美德践行能力。

占丽琴[9](2015)在《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婚恋观研究由来已久,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人口学等角度对人们的婚恋观开展过调查研究。婚恋观的广泛被关注突显其与人们实际生活的息息相关。正如有学者提到:一个人的婚恋观除了维系其个人生活幸福之外,还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彰显,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标示其所在社会的精神文明和伦理道德水平。我国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且社会交往扩大。为此人们所持的传统婚恋观念和行为也随之发生改变。沐浴改革开放成长的当代女大学生在婚恋方面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引导当代女大学生树立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社会日益多样化发展相适应、与家庭美德相传承、有利于社会与个人健康成长的婚恋观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本论文对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相关研究的主要中外文献做了综述;对与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密切相关的恋爱、婚姻、婚恋观概念作了界定;梳理了当代女大生婚恋观所涉及的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西方爱情观、择偶因素理论、美满婚恋理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借鉴理论;通过大量查阅相关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数据,总结性概括出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基本状况、特点及存在问题;坚持内外因结合原则对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特点及问题作涉及女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因素分析;最后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对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对策。重点提到需重视对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丰富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内容;拓展女大学生在婚恋观教育的方法,力求在方法上达到疏与导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综合运用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载体,传播宣扬先进性别文化;另外更加强调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教育模式引导女大学生坚持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

宋燕金[10](2014)在《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以云南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还是维护边疆多民族聚居地文化安全的需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分析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概念、关联性和重要性基础上,运用文化认同研究的相关知识,对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实证调查数据、材料的分析探讨提高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效果的对策。全文包括导论、正文、结束语,其中,正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文中对“文化”、“主流文化”、“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厘清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内涵的分析理解,是开启本研究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同时,也指出了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理论依据,本文以“原生论”与“工具论”解释了文化认同的发生,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其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灌输”理论等均是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现状及高校教育现状。通过对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主流文化认同程度,但认同程度并不高。大学生在主流文化认同四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也不一致,其中,态度评价维度得分最高,认知维度得分最低。调查结果还显示,民族成分、政治面貌、任职情况对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有显着性影响;而性别、年级、家庭来源与宗教信仰对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没有显着性影响,但却有可能对构成主流文化认同四个维度当中的某一维度有显着性影响,且数据分析结果证实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另外,高校在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主要表现为:在显性教育上,有针对性的开设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以增强教育效果,不断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在隐性教育上,通过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在物质保障上,构建一套相对完整的助困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生活保障。第三,影响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主要原因。一是“边”、“远”、“山”、“穷”的自然经济环境,造成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主流文化影响力不足,且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基础薄弱;二是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广泛存在挤压了主流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空间,引起了主流文化与这些文化之间的竞争与冲突,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三是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不足、管理育人功能欠缺三个方面。第四,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对策。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确保教育活动顺利进行,首先确立了教育的目标、原则、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主要内容。同时,对儒家和国外一些国家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进行了借鉴。通过梳理发现,儒家文化认同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方法、实践示范方法、持续培养法等均是主流文化认同教育需要继承与发扬的有效办法。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西方国家通过承认多元文化存在、改进教育方法、塑造宽松的教育环境、把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教育融入文化认同教育等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苏联在文化认同教育中主动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单纯用行政命令处理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高校教育中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盛行最终导致国家分裂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最后,针对实证分析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与路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即夯实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物质基础、增强主流文化主导性地位、发挥民族特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实效性、提升校园文化隐性教育效果。

二、浅谈如何做好师专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如何做好师专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及其调适 ——基于温州高校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一、当代女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调研
        (一)人生观
        (二)价值观
    二、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调研
        (一)恋爱观
        (二)择偶观
        (三)婚姻观
        (四)性爱观
    三、当代女大学生职业观调研
        (一)职业定位
        (二)择业观念
第二章 当代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表现及成因
    一、当代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表现
        (一)个体意识强,但价值理念模糊
        (二)重物质利益,但忽视精神契合
        (三)高职业定位,但素质能力羸弱
    二、当代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成因
        (一)学校因素:性别教育的缺失,重技能轻德育的影响
        (二)社会因素:市场经济、多元文化思潮和社交网络的负面影响
        (三)家庭因素:父母的娇生惯养,长辈传统保守的择业引导
        (四)自身因素:心理较脆弱,自我调节与判断能力较差
第三章 当代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消解调适
    一、加强性别教育,强化立德树人
        (一)设置女性课堂,加强四自教育
        (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立德树人
    二、优化社会环境,清朗网络空间
        (一)优化社会环境,消除负面影响
        (二)清朗网络空间,强化责任意识
    三、提升家长素质,更新择业观念
        (一)提高自身修养,注重言传身教
        (二)更新择业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四、保持积极心态提高综合素质
        (一)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心理素质
        (二)积极参加实践,增强应变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2)女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女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内涵及基础理论
    2.1 道德情感的内涵
        2.1.1 道德情感的概念
        2.1.2 道德情感的内容
        2.1.3 道德情感的功能
    2.2 女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内涵
        2.2.1 女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概念界定
        2.2.2 女大学生道德情感的产生过程
    2.3 女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2.3.1 完善女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2.3.2 提升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
        2.3.3 营造“关心型”家庭氛围
        2.3.4 构建“道德情感型”社会
3 女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调查
    3.1 问卷设计及调查的基本情况
        3.1.1 问卷设计及回收
        3.1.2 调查的基本情况
    3.2 女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总体表现
        3.2.1 责任意识较强
        3.2.2 同情心较强
        3.2.3 人格较为完善
    3.3 女大学生道德情感的表征
        3.3.1 细腻性与内隐性
        3.3.2 丰富性与复杂性
        3.3.3 阶段性与层次性
    3.4 女大学生道德情感存在的问题
        3.4.1 部分女大学生对道德情感的概念缺乏充分的认知
        3.4.2 部分女大学生对荣辱感和幸福感的认知不深刻
        3.4.3 部分女大学生对道德情感的体验匮乏
4 女大学生道德情感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道德情感教育的家庭效果不佳
        4.1.1 道德情感教育的缺位
        4.1.2 父母双方的不力引导
        4.1.3 特殊家庭的负面影响
    4.2 道德情感教育的学校经验不足
        4.2.1 道德情感教育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4.2.2 道德情感教育的方式有待改进
        4.2.3 道德情感教育的实效有待提升
    4.3 道德情感教育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4.3.1 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扭曲道德价值取向
        4.3.2 西方思潮的多元性激发道德信仰危机
        4.3.3 大众传媒的丰富性引发道德心理问题
5 女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的解决对策
    5.1 强化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5.1.1 强化自身道德认知
        5.1.2 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5.1.3 投身道德情感实践
    5.2 夯实家庭的基础性
        5.2.1 营造浓厚的关心氛围
        5.2.2 运用民主的教育方式
        5.2.3 构筑和谐的家庭关系
    5.3 完善学校的主阵地
        5.3.1 丰富德育队伍的情感与素养
        5.3.2 剖析校园文化的底蕴与价值
        5.3.3 转变道德教育目标与方法
    5.4 发挥社会的保障性
        5.4.1 打造市场经济的道德诉求
        5.4.2 挖掘传统文化的道德意涵
        5.4.3 发挥网络传媒的积极效应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田野点与方法论
    四、概念、框架与意义
第一章 身体行为与女性“德气”
    第一节 “健美勤劳”:身体关注与女性“德气”
        一、对面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二、对手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三、对足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第二节 “进退有度”:诺村女性的身体动作
        一、身体动作与女子“德气”
        二、社会阶层、身体技能与女性“德气”
    第三节 怎么穿:服饰行为与女性“德气”
        一、有德气的穿着打扮:诺村女性的服饰
        二、为谁而美?
    第四节 “没有德气”的女性身体:破坏传统的身体惯用语
        一、对传统女性身体形象的破坏
        二、对传统女性身体行为的破坏
    小结
第二章 日常生活节奏与女性“德气”
    第一节 诺村女性的一天:日常生活节奏的“变”与“不变”
        一、变化的日常生活节奏
        二、不变”的“德气”衡量标准:以“勤”为中心的日常生活节奏
    第二节 年度时间安排:纵向时间历程中的诺村女性
        一、盐业生产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卤水的“旺”“淡”同步
        二、农业生产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劳作周期与自然节律同步
        三、旅游经营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人潮的“旺”“淡”同步
    小结
第三章 特定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第一节 固化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一、神圣空间中的女性与行为
        二、世俗空间中的女性与行为
    第二节 出行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一、出行空间中的人际互动:串门、走亲戚与做客
        二、逸出日常边界的体验:外出旅行
    小结
第四章 两性关系、婚姻家庭与女性“德气”
    第一节 “老实”——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的衡量
        一、婚前的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
        二、婚后的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
    第二节 从“相夫”到“共建小家庭”:婚姻家庭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一、从“相夫”到“共建小家庭”:“德气”衡量标准的变迁
        二、婚姻冲突:“女的更不有德气一些”
        三、传统“德气”衡量标准对女性的控制:“尽量不离”
        四、冲破惯习:离婚的女性
    第三节 “有德种德,以贤继贤”:生育行为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一、生育子女:衡量女性“德气”的重要标准
        二、不能生育的女性
    第四节 职业选择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一、相夫教子:传统女性的职业选择
        二、女性职业选择的改变
        三、冲突——惯习的破坏者
    小结
第五章 “德气”衡量标准的生成:从惯习的双重历史性说起
    第一节 “德气”衡量标准的系统生成:井地文化与诺村社会性别建构
        一、“井地文化”的形成背景与过程
        二、诺村“井地文化”的特点
        三、井地文化背景下的诺村社会性别
    第二节 “德气”衡量标准的个体生成:诺村女性的个体社会化
        一、婴幼儿养育
        二、家庭教育
        三、学校教育
        四、新媒体环境下的性别教育:微信、微博、网络中诺村女孩
    小结
结论
附录: 田野图片资料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道德意愿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道德意愿的内涵、特征与作用
    第一节 道德意愿的内涵
        一、道德意愿的概念界定
        二、道德意愿与相关范畴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 道德意愿的特征
        一、内存性与交往性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
        三、利己性与利他性
        四、理想性与现实性
        五、坚韧性与脆弱性
    第三节 道德意愿的作用
        一、确认道德主体存在的根据
        二、生成道德自觉的基本前提
        三、发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
        四、遵循道德规范的内生根源
        五、承担道德责任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 道德意愿的生成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关于道德生成问题的反思
        一、基于不同视角的道德生成问题研究
        二、道德的历史生成问题研究
        三、道德的个体生成问题研究
    第二节 道德意愿的生成条件
        一、道德共识与道德认知能力
        二、道德交往与道德共情能力
        三、道德实践与道德感知能力
        四、道德冲突与道德自控能力
    第三节 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及规律
        一、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
        二、道德意愿的生成规律
    第四节 道德意愿的影响因素
        一、风俗习惯的熏染
        二、社会舆论的催化
        三、榜样示范的激励
        四、道德情境的制约
第三章 道德意愿培育的现实问题
    第一节 当前道德意愿问题的现实状况
        一、意愿遮蔽:道德缺位与公德意识淡化
        二、意愿弱化:道德冷漠与道德责任落寞
        三、意愿冲突:道德焦虑与道德抉择茫然
    第二节 当前道德意愿培育中的突出问题
        一、自觉性的参与力量不足
        二、科学化的内容考究不足
        三、全局性的整体关注不足
        四、持续性的理性驱动不足
    第三节 道德意愿培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政府与民间的互动关系尚未完整构建
        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三、网络对舆论的引导功能尚未有效实现
        四、培育与践行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第四章 道德意愿培育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道德意愿培育的原则
        一、在目标上坚持“知行转化”
        二、在内容上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
        三、在方式上坚持“言传与身教同步”
        四、在途径上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并举”
    第二节 道德意愿培育的方法
        一、道德意愿的自我修养
        二、道德意愿的教育引导
第五章 提升道德意愿培育效果的着力点
    第一节 以核心价值观凝聚崇德向善的道德共识
        一、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意愿的共识性发展
        二、将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意愿培育的全过程
        三、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提升道德意愿
    第二节 以道德榜样引领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
        一、认识道德榜样的精神特质以增进榜样引领作用
        二、推动榜样选树的现代转型以化解榜样疏离困境
        三、发掘特定群体的榜样示范以激发榜样学习意愿
    第三节 以制度育人夯实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
        一、制度育人需立制彰显公正价值
        二、制度育人需立制系于人心人伦
        三、制度育人需立制固化善良意愿
    第四节 以环境育人营造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
        一、引导道德舆论传播,净化社会道德风气
        二、加强道德舆论监督,规范媒体伦理责任
        三、及时回应道德事件,合理引导道德舆情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当代大学生道德偏差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大学生道德偏差的内涵
    (一) 大学生道德偏差的概念
    (二) 大学生道德偏差的具体内容
        1. 大学生道德动机偏差
        2. 大学生道德认知偏差
        3. 大学生道德情感偏差
        4. 大学生道德意志偏差
        5. 大学生道德行为偏差
二、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偏差现状分析
    (一)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偏差现状分析
        1. 动机上从自身利益出发
        2. 对社会道德现象认识不足
        3. 充当社会发展的旁观者
        4. 知行不协调
    (二) 当代大学生的家庭美德偏差现状分析
        1. 恋爱动机追求实用价值
        2. 家庭成员关系疏远
        3. 知行不一致
    (三)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道德偏差现状分析
        1. 动机过于狭隘
        2. 学习缺乏计划性或害怕困难
        3. 知行背离
    (四) 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品德偏差现状分析
        1. 情感随意或错位
        2. 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
        3. 知行矛盾
三、大学生道德偏差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环境的变化使道德环境复杂
        1.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2. 公平正义的社会政治环境的不健全
        3. 社会不良文化的错误诱导
        4. 大众媒体的负面引导
    (二) 高校道德教育和管理实效性不强
        1. 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
        2. 高校道德教育管理不到位
    (三) 家庭道德教育功能存在偏差
        1. 认知功能存在偏差
        2. 引导功能发挥不当
        3. 示范功能存在失误
    (四) 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性不够
        1. 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欠缺
        2. 自我责任感不强
        3. 自我道德修养不足
四、大学生道德偏差的解决对策
    (一) 整合社会资源,改善社会环境
        1. 完善道德制度,明确道德规范
        2. 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
    (二) 高校要加强道德教育和完善管理制度
        1. 加强道德教育
        2. 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 充分发挥家庭道德教育功能
        1. 充分发挥认知功能——家长要提出明确的道德要求
        2. 优化引导功能——家长要积极地正面引导
        3. 强化示范功能——家长要做好道德表率
    (四) 大学生要增强自我道德教育的自觉性
        1. 自觉树立为善的道德需要和动机
        2. 自觉认知社会道德规范
        3. 自觉参与道德生活体验
        4. 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师专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调查研究 ——以山西省某师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网络道德
        (二)失范、道德失范和网络道德失范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师专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
    一、研究设计
        (一)基本情况
        (二)研究对象
        (三)问卷的编制与回收
    二、师专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
        (一)调查数据的呈现
        (二)调查反映的问题
        (三)调查结论
第三章 师专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一、师专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内因分析
        (一)师专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二)师专生自身的道德水平较低
        (三)师专生自我身份认同感危机
        (四)师专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二、师专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外因分析
        (一)家庭影响因素
        (二)学校教育因素
        (三)社会环境因素
        (四)政府管理因素
第四章 解决师专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学生要注重自我教育
        (一)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
        (二)陶冶强烈的网络道德情感
        (三)磨练坚韧的网络道德意志
        (四)养成规范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二、家庭要做好日常道德教育
        (一)提高自身网络素养
        (二)做好家庭督导工作
    三、学校要强化网络道德教育
        (一)创新教育方式,建立专业化教育阵地
        (二)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建立校园网络监督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四、社会要搞好舆论导向
        (一)提高传媒业的自律意识
        (二)发挥传媒业的监督作用
    五、政府要抓好管理和控制
        (一)加强技术控制
        (二)强化监督管理
        (三)制定法律法规
结语
    一、教育建议:构建“多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
    二、教育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山西省某师专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7)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8)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现代化的界说
        一、现代化概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及其主要特征
    第二节 中华传统美德的界说
        一、道德、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概念
        二、中华传统美德主要内容
        三、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特征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理论
        二、社会变迁理论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对象理论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传统美德知行情况调查分析——基于在榕9所公办本科高校抽样调查
    第一节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案设定
        二、样本基本信息分析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传统美德知行问题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美德认知问题分析
        二、当代大学生传统美德践行问题分析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传统美德的知行挑战
        一、物质主义挑战
        二、个人主义挑战
第三章 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境遇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传统道德的历史境遇
        一、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传统道德的历史挫折
        二、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发展
    第二节 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化关系的论争与评价
        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科玄论战”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
        三、评价与启示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美德价值新论
        一、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整肃家风民风政风党风
        三、构建生态与网络文明
        四、强化世界华人“中国人”意识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理想信念教育功能
        一、“天下为公”传统内涵及现代把握
        二、“天下为公”与中国梦教育
    第二节 立身处世教育功能
        一、仁爱厚德——培育大学生道德人格
        二、宽恕诚信——提升大学生交往能力
    第三节 为学求真教育功能
        一、志学——大学生“厌”学问题教育
        二、好学——大学生“欺”学问题教育
        三、博学——大学生“用”学问题教育
    第四节 心性修养教育功能
        一、孔颜乐处——大学生需求心理调适
        二、义以为上——大学生名利心理调适
        三、自省自强——大学生困境心理调适
第五章 发达国家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特色评析——以英国、新加坡为例
    第一节 英国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特色评析
        一、英国传统文化及其伦理道德思想
        二、英国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主要特点
    第二节 新加坡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特色评析
        一、新加坡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主要内容
        二、新加坡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基本特点
第六章 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组织领导
        一、明确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加强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领导力量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制度建设
        一、国家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法规和制度
        二、高校健全传统美德教育机制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传统美德认知教育路径
        二、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传统美德实践教育路径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含义及基础理论概述
    一、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相关概念界定
        (一)恋爱含义界定
        (二)婚姻含义界定
        (三)婚恋观含义界定
    二、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
        (二)西方相关婚恋理论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成果借鉴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当代女大学生婚恋基本状况
        (一)恋爱现象较为普遍
        (二)大学期间选择结婚比例甚少
        (三)婚恋渠道多样化及自主度提升
        (四)婚恋情感表达较主动开放
    二、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特点
        (一)恋爱动机以单纯浪漫为主
        (二)恋爱与婚姻关系区别看待
        (三)择偶标准倾向物质与精神双重结合
        (四)独立意识增强下仍有依附心理
        (五)性观念前卫且开放化
        (六)不同年级学科专业下婚恋观差异突显
    三、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存在问题
        (一)恋爱问题
        (二)择偶问题
        (三)婚姻选择盲目性问题
        (四)性体像悦纳及性行为问题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女大学婚恋观状况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女大学生自身因素
        (一)生理、心理因素
        (二)个人人格品德修养因素
    二、社会环境因素
        (一)市场经济环境因素
        (二)大众传媒环境因素
        (三)学校、家庭、朋辈环境因素
    三、社会性别观念因素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对策
    一、重视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二、丰富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内容
        (一)正确婚恋观基本认知
        (二)婚恋道德教育内容
        (三)婚姻家庭法律教育内容
    三、拓展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方法
        (一)疏与导相结合方法
        (二)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方法
        (三)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方法
    四、综合运用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载体
    五、形成通力合作的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模式
    六、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以云南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状况
        (三) 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二) 研究主要内容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处
    四、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的界定及抽查区域的选择
        (一) 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的界定
        (二) 抽查区域的选择
第1章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概念分析与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一) 文化
        (二) 主流文化及其特征
        (三)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
    二、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关系分析
        (一)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三) 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三、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理论依据
        (一) 文化认同发生理论
        (二)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四) 列宁的“灌输”理论
第2章 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现状分析
    一、实证调查基本情况
        (一) 问卷内容介绍
        (二) 问卷调查概况
        (三) 实地访谈情况
    二、主流文化认同调查总体情况
        (一) 主流文化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二) 主流文化认同相关性分析
    三、主流文化四个方面认同具体情况调查分析
        (一)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二) “改革开放和时代进步”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三) “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四) “倡导良好社会道德风尚与追求人民幸福”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四、主流文化认同四个维度相关性分析
        (一) “认知”维度相关性分析
        (二) “情感”维度相关性分析
        (三) “态度评价”维度相关性分析
        (四) “行为归属”维度相关性分析
    五、高校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现状
        (一) 注重课程建设与课堂教育
        (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三) 通过助困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保障
第3章 影响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原因
    一、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物质基础薄弱
        (一) 主流文化影响力不足
        (二) 主流文化建设物质基础薄弱
    二、多元文化条件下的竞争与冲突
        (一) 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竞争
        (二) 宗教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立与冲突
        (三) 外来文化与主流文化抢夺意识形态阵地
    三、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存在不足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
        (二) 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存在不足
        (三) 管理育人功能欠缺
第4章 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对策
    一、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目标、原则及指导思想
        (一)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目标
        (二)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原则
        (三)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
        (四)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主要内容
    二、儒家与国外文化认同教育的经验借鉴
        (一) 儒家文化认同教育的继承与发扬
        (二) 国外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借鉴
    三、完善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一) 夯实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物质基础
        (二) 增强主流文化主导性地位
        (三) 发挥民族特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
        (四)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实效性
        (五) 提升校园文化隐性教育效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校园访谈样板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浅谈如何做好师专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及其调适 ——基于温州高校的调研[D]. 王真真. 温州大学, 2019(01)
  • [2]女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研究[D]. 刘晓宇.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3]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D]. 苏醒. 云南大学, 2018(04)
  • [4]道德意愿及其培育研究[D]. 王迎迎. 武汉大学, 2017(06)
  • [5]当代大学生道德偏差及其对策研究[D]. 商奉献.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6]师专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调查研究 ——以山西省某师专为例[D]. 赵瑞峰.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7]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8]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研究[D]. 余文好.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9]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 占丽琴.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10]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以云南高校为例[D]. 宋燕金.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如何做好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