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儿河中下游景观格局形成及水环境效应分析

洮儿河中下游景观格局形成及水环境效应分析

一、洮儿河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的形成及水环境效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迪[1](2021)在《艾比湖流域典型区域水质评价及其与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艾比湖流域河川径流是新疆西北区域主要的灌溉水源,也是维系整个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生态平衡的主要供给水源,占据了重要的社会和生态区位。流域途径温泉县、博乐市、精河县等地区,受当地农耕,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其主要入湖河流精河和博尔塔拉河接收了来自周边城镇的生活、工业污水,最终自上游至下游汇入艾比湖,致使艾比湖水质状况令人堪忧。而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反映流域非点源污染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对于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地表水水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艾比湖流域典型区域(精河、博尔塔拉河/博河)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水质评价指数,平行因子分析法和数理统计学等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水质在干湿季(干季-2017年10月、2018年8月,湿季-2017年5月、2018年5月)下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同时利用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数据对影响水质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在人类及微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和景观格局变化对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研究区地表水质特征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除BOD5、NH4+-N、挥发酚和硫酸盐外,其余水质参数在干湿季均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TP含量在整个博河流程中数值普遍偏大,高值主要集中在中游段城镇人口较为密集区域。对精河与博尔塔拉河的CWQI值进行评价可以看出干湿季的艾比湖流域典型区域整体水质质量较差。(2)利用平行因子法、三维荧光区域积分法以及荧光指数对研究区河流水体DOM在干湿季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精河与博尔塔拉河水质在干湿季下的变化主要受微生物活动和生物或细菌活动的共同影响。受到精河与博尔塔拉河地区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农忙时节氮肥的排放是导致河流水体中FI、BIX和HIX变化的主要原因。(3)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在2017~2018年干湿季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是季节、环境(包括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所造成的。精河与博河干季时其他地类与盐渍地和耕地之间的转化较为明显。景观格局特征变化整体上以干季时精河与博尔塔拉河中下游的景观破碎化程度低,景观类型丰富度降低,不同类型间斑块的相互作用逐渐降低,斑块整体复杂性降低,而景观优势种优势度增加,景观的完整性和整体性越来越好,景观对人类活动干扰的抵抗力增加为主要特征;湿季以两条河流中下游景观边界及斑块形状较为复杂,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变化较为明显的高值点主要集中在城镇人口密集区域为主。两条河流干湿季景观破碎度的增加伴随着硫酸盐、NH4+-N和矿化度含量的增大而发生显着变化。

黄曦娇[2](2021)在《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对秦岭北麓保护与发展关系处理不当,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层出不穷,其根源在于空间管控失效。而生态健康评价是识别空间问题,进而实现有效空间管控的关键所在。如何从景观尺度进行具有空间管控导向的生态健康评价,使得健康评价兼具空间属性与生态内核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和PSR理论模型,采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景观格局指数法、指标体系法、层次分析法等基本方法,通过景观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景观尺度的健康评价体系,并基于此进行长安区段实证研究及空间管控策略提出,以期实现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和发展的协调。本研究主要内容包含4部分:(1)基础理论研究及分析框架的提出。概述景观健康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厘清景观健康的内涵,梳理相关理论,并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2)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Fragstats软件中的标准法和移动窗口法从景观整体水平及类型水平两个尺度分析长安区段1990-2020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对演变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识别出景观健康评价关键指标;(3)秦岭北麓景观健康评价体系构建。基于景观格局演变分析结果,结合秦岭北麓区域特征,运用指标体系法基于PSR模型构建适应于秦岭北麓的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8个项目层的17项具体指标;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4)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实证研究。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例,对其2000年、2010年及2020年的景观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对景观健康变化进行定量、定位分析,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诊断区域现存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空间管控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有4点:(1)提出了景观格局演变分析与景观健康评价的衔接关系;(2)构建了基于PSR理论模型的秦岭北麓景观健康评价体系;(3)评价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的景观健康变化状况;(4)指认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生态问题并提出空间管控策略。

方神光,江佩轩[3](2020)在《景观格局及其对河湖水环境与水生态影响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景观格局是影响河湖水环境与水生态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针对不同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分析研究进而反映河湖环境与生态过程是河湖生态评价与修复的热点研究方向。且随着3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景观格局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得多时空、多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分析更加简捷有效。在总结当前景观格局分析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详细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景观格局对河湖水文过程、水质、水生生物以及水岸带区域等4个方面的影响路径及其研究方法与成果,并以珠江流域为例,进一步总结珠江流域类似研究结论,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最后提出展望。

石彩霞[4](2020)在《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研究》文中认为建设国家湿地公园,重视湿地环境的保护利用,是缓解湿地资源保护与城市化进程矛盾的可行举措,是生态文明战略背景下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发展方向。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部分湿地景观逐渐趋向碎片化,湿地环境、景观质量、综合功能受到制约。旅游开发是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方式,在把握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其景观健康水平,并说明生态旅游开发下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国家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本文以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RS和GIS技术获取2008、2013、2018年三期遥感影像并建立湿地景观分类体系,首先运用景观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化趋势与演变特征,并定量识别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其次从湿地环境、景观格局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构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模型确定权重,以研判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程度;最后通过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体系,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探讨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82018年间,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主要景观向建设用地转移显着,景观分离化、破碎化趋势日益明显。(2)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在受到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制约的同时,城市化进程、旅游开发等人文要素对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日益显着,而地方政府对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维护的政策性关注有待提高。(3)整体来看,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湿地环境健康指数虽在健康范畴但持续减少,景观格局基本处于亚健康状态,破碎化显着,湿地公园社会经济功能有所提升,但是该方面的景观健康水平仍显偏低。(4)估算结果表明,20082018年间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减少。从价值量的维度衡量,供给服务、生态服务仍然是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的主要服务功能,而文化服务中的生态旅游服务功能价值呈逐年上升趋势。(5)在景观格局方面,景观健康程度与湿地景观分离度、景观多样性呈负相关关系。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面,景观健康程度与调蓄洪水、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的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湿地环境、景观质量、综合效益和湿地公园功能区划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从景观格局演变和景观健康水平视角丰富了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研究体系,但是对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与景观健康程度的互动机制以及旅游开发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张强[5](2020)在《挠力河中下游湿地生态补水方案研究》文中认为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改善水质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珍稀动植物提供栖息场所。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随着《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颁布,各国逐渐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工作,而合理的湿地修复方案是关乎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选取挠力河中下游湿地群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级计算法得到其需、补水量;进而通过对不同补水方案的补水效果进行比较,确定最优补水方案;最后对未来年份进行水文预报,采用最优补水方案对其进行人工补水模拟,并对补水效果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湿地生态需补水量是对其进行人工补水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生态学方法,分级计算得到湿地群生态需补水量。其中,生态需水量分为植被蒸腾需水、水面蒸发需水、土壤需水和动植物栖息地需水四部分,生态补水量选取75%来水频率年份作为水平年。经计算,挠力河中下游湿地群消耗型生态需水量为11.1亿m3,非消耗型需水量为1.63亿m3;消耗型生态需补水量为3.04亿m3,非消耗型需补水量为2.16亿m3。(2)本文依托EFDC模型,在时间尺度上,共设计全年一次性补水和全年多次补水两种人工补水方案。其中全年一次性补水贡献水量、NH4-N、TN和TP分别为5.55亿m3、58吨、224吨和41.7吨,全年多次补水贡献水量5.50亿m3、16吨、149.3吨和24.6吨。根据模拟结果,选取不同水深下的覆水面积、不同NH4-N/TN/TP浓度下的覆水面积和营养盐净通量等七个元素,共设计十种不同重要性组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两种补水方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9/30种结果均为全年多次补水综合得分高于全年一次性补水,最佳补水方案为全年多次补水。(3)本文通过建立ARIMA模型对挠力河流域主要支流进行水文预报,预报结果的准确性系数R2均在75%左右或以上,达到乙级预报水平,可以使用该结果。预报结果显示,2020年为丰水年,来水频率约为30%。根据该预报结果对挠力河中下游湿地群进行人工补水,采用最优补水方案进行EFDC模拟,结果表明人工补水对湿地的NH4-N、TN和TP的贡献量分别为6吨、42.6吨和6.4吨。

严青青[6](2020)在《基于SWAT模型的景观格局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 ——以鄱阳湖抚河流域为例》文中提出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气候变化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人类强烈干扰、改变地表景观结构的结果。径流量及其变化与景观格局存在着长期的相互作用,深刻认识并模拟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不仅可以为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也为开展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及耕地保护工作,合理制定林地植被管理政策提供实践指导。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抚河是其第二大流域。近24年来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及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显着地改变了流域景观格局,必然作用于该流域乃至整个鄱阳湖流域的水文循环。该研究对于认识区域水资源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抚河流域为案例区,基于DEM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壤数据和气象数据构建SWAT水文模型,并验证和评价SWAT模型在抚河流域的适用性,近而模拟31个子流域1990-1999年、2000-2008年、2009-2013年三个时期的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同时应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析抚河流域1990年、2000年、2008年三年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最后结合spearman相关分析法,定量分析抚河子流域尺度上景观指标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创建了抚河流域SWAT水文模型,经过率定和验证显示该模型在抚河流域具有高度适用性。本文划分了 31个子流域,模拟了三个时期子流域月平均径流量,并基于SWAT-CUP的SUFI-2算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测值拟合度较高,三个时期的R2和Ens分别为0.91、0.86、0.92和0.89、0.8、0.9,可见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径流量模拟在抚河流域有精度非常高。(2)抚河流域1990-2013年的年降水量和径流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累积距平法等分析抚河流域年径流量变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990-1999年径流量上升阶段、2000-2008年径流量下降阶段、2009-2013径流波动变化阶段。降雨与径流显着正相关,说明降雨与径流关系密切,但流域径流量的变率远比降雨量的变率强烈。因此,径流量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主要因素影响,且人类活动对抚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增加,甚至成为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3)1990年、2000年、2008年8种景观类型两个时期在空间上相互转换剧烈,但研究期内处于动态平衡中,耕地减少1062.54 km2,林地扩张701.46 km2,城乡建设用地扩大306.89 km2,湿地面积增加16.36 km2,水域先增加后减少。水田和旱地主要转出为林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转出为水田、林地。从景观指数来看,1990到2008年破碎化程度先增后减、整体呈减少趋势,斑块形状越来复杂,连通性先减后增、整体呈增加趋势,水田和草地是抚河流域最破碎的景观,而林地在抚河流域有着较大的优势度,各种类型斑块之间连接度很高。(4)景观水平上,斑块密度PD、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香农均衡度指数SHEI与径流量显着正相关,平均斑块面积MPS、面积加权分维数FRACAM与径流量显着负相关。从1990-2008景观格局的变化来看,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流域斑块形状越来越复杂、斑块分布不均增强,从而增加了降水截流,减少径流量。蔓延度CONTAG与径流量之间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着;斑块数量NP与径流量无显着相关。(5)景观类型水平上,旱地、水田、水域、城乡建设用地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PLAND指数和径流量显着正相关,而林地PLAND、FRACAM与径流量显着负相关,林地斑块形状的复杂化则增强了地表对降雨的截留和植物蒸腾作用,使径流量减少。城乡建设用地PLAND、PD和FRACAM显着正相关,城市面积扩张、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减少了径流消耗,促进了流域径流量的增多。总体上,景观格局的变化使流域径流量减少。

葛根巴图[7](2020)在《磴口黄灌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变化在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会在不同尺度上对生态系统的过程、结构和功能产生巨大影响,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和重点领域。深入研究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生态效应对区域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黄河灌溉绿洲不仅是西北干旱区贫困人口实现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也是防治风沙入黄的第一道生态屏障。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和水土资源开发程度的不断加剧,土地荒漠化、灌溉用水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威胁着荒漠绿洲的生存也限制了其生态保护作用的发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典型的黄灌区绿洲-内蒙古磴口为研究区,通过对比K-最近邻(KNN)、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等四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分类性能,筛选出适合磴口绿洲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并以此获得1988-2018年7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格网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数量特征、动态度、综合程度和转移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空间自回归分析测算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8个影响因子的贡献,明确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将最大斑块指数(LPI)、有效粒度尺寸(MESH)、蔓延度(CONTAG)、香农多样指数(SHDI)作为反映景观破碎化的指标,采用缓冲区分析研究黄河沿岸到绿洲内部景观破碎化的空间梯度变化特征,基于半变异函数和移动窗口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景观破碎化的特征尺度,并以此尺度分析其空间演变过程;利用景观生态风险指数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半方差分析、普通克里格插值获得了7期磴口绿洲生态风险分布图,从时序变化、空间变化和转移特征等方面研究了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规律和土地利用对其影响;利用修正后的磴口绿洲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结合格网分析、冷热点分析、重心转移分析以及价值流向分析探究了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定量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影响;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得出近30年磴口绿洲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生态效应,以期为磴口绿洲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四种机器学习算法中,RF在参数调优过程中稳定性、易用性和处理效率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其他三种算法,只是分类精度略低于ANN但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可作为磴口绿洲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的首选方法。高程、短波红外波段以及一些光谱指数对个别用地类型分类的重要性较高,应作为特征变量来构建分类数据集以提高分类的总体精度。(2)1988-2018年磴口绿洲各用地类型数量特征变化显着,具体表现为沙地大面积减少,耕地和城乡居民地大幅增长,林地、草地和水域等生态用地面积不同程度的小幅增长。土地利用程度和动态度均呈波动升高趋势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空间上分别呈现“东中部高、西部低”和“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土地利用转移具有阶段性特征,2010年为明显的转折点,此前主要转移类型为沙地、草地和耕地间的互相转化且转化面积较小,集中分布于绿洲中部和东部地区;2010年之后的主要转移类型为大面积的沙地转向耕地,同时伴随林地、水域、城乡居民地的剧烈转化,发生区域转向绿洲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地区。人类活动、降水和海拔是磴口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其中人类活动占主导地位。(3)1988-2018年磴口绿洲景观格局发生了显着的变化,LPI、MESH和CONTAG持续降低、SHDI持续升高,景观破碎化程度逐步加剧。除黄河沿岸外,所有缓冲带景观破碎化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以距黄河5-20 km范围的缓冲带破碎化加剧程度最为显着。基于移动窗口分析磴口绿洲景观破碎化空间演变的特征尺度为1800 m,在该尺度下,景观破碎化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由城镇中心和黄河沿岸向外辐射增强。(4)1988-2018年整个磴口绿洲高生态风险区面积急剧缩减,低、较低和中等生态风险区大面积增加,生态风险呈波动下降趋势,但在沙漠和绿洲过渡带明显升高。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存在阶段性特征,2015年为明显的转折点,此前绿洲东北部、中部和黄河沿岸区域为低生态风险区,高生态风险分布于绿洲西北部和整个南部地区,2015年之后绿洲南部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出现急剧下降,空间分布格局出现显着变化。生态风险存在明显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局部区域上1988-2015年期间各时期生态风险空间集聚格局较为明显,2015年之后逐渐转向均匀分布。沙地和其他用地转化为耕地和城乡居民地是致使生态风险变化的主导因素。(5)1988-2018年磴口绿洲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主要由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所贡献。耕地、水域和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不同时期均超过76%,是整个绿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体。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支持服务功能远大于生产与文化功能,其中土壤保持、食物生产、气候调节和气体调节增值最多。生态服务价值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空间分布特征,其中1988-2010年空间分布差异较小,2015年和2018年在局部地区出现显着变化。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增值热点重心从绿洲中东部地区向西南地区移动,而损失冷点重心则是先由黄河沿岸向绿洲内部转移后又回到绿洲东南部地区,致使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于耕地、水域和其余各用地类型间的相互转化。

陈希冀,郭青海,黄硕,杨一夫,孙艳伟,肖黎姗[8](2018)在《厦门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调整与建设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构成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依赖于自然-社会-经济各子系统之内的健康、协调发展。伴随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等多种水环境问题正威胁城市的持续性发展,亟需一个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基于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存在问题的讨论,结合可持续发展与景观生态学理论,提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调整与建设"这一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思路与实践框架,并据此建立逐步实现城市子系统到城市整个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可持续城市建设新途径。以厦门市为研究案例,分析流域水质在不同尺度条件下与景观格局的关系,模拟估算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阈值,从而规范厦门城市用地开发利用,达到改善城市流域水环境目标。通过厦门市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以水环境可持续为切入点调整城市景观格局,进而解决城市发展中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并实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思路,最后对城市未来水环境与景观格局调整提出展望。

邓灵稚[9](2018)在《基于GWR模型的景观格局与水环境相关性分析 ——以赤水河流域(贵州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观格局的演变直接改变了流域水资源利用特征和污染物排放过程,尤其是点源与非点源污染,景观要素不仅对地表水环境净化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产生直接影响,也对水环境承载力造成了重大压力。赤水河流域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涵盖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赤水桫椤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水环境质量直接决定了流域生态系统平衡、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流域水环境与景观格局的相关性,提出基于水环境保护的景观格局优化对策对赤水河流域开发、保护及科学管理,促进长江上游天然生态屏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赤水河流域景观格局与水环境的影响机制,本研究结合GIS和RS技术,以2014年和2017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和水环境检测结果为基本数据源,通过PLS和GWR模型模拟景观格局指数与水环境指标的相关性,并基于此提出了景观格局的优化对策。其研究结果表明:(1)20142017年赤水河流域林地、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类型面积变化显着,且集中于城市边缘带、林草过渡带和林耕过渡带。其中赤水河流域建设用地由2014年288.95km2上升至2017年的569.13 km2,年均用地增长面积为93.39km2,属土地利用变化最显着类别;其次,林地、耕地面积均呈大幅度下降,两者分别减少了364.79km2和206.3km2,年均下降率为1.36%和2.31%,但耕地、林地减少区域均集中于子流域Csh-3;未利用地、水域的空间分布和面积均未发生明显变化。(2)20142017年期间各子流域的斑块边缘密度(ED)、平均形状指数(SHAPEMN)和香农指数(SHDI)均呈增加趋势,其余景观指数因不同流域而不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从点状向线状、面状扩展,最小临近距离(LPI)、平均面积(AREAMN)、边缘密度(ED)和斑块密度(PD)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2.25%、19.57%、13.27%和13.02%;草地最大斑块面积比重(LPI)年均增长率为6.15%,而斑块密度却以年均3.89%的速度下降,说明草地面积增加,其斑块数目、边缘密度及邻近度指数逐渐降低,导致斑块破碎化程度下降,聚集度上升;林地、耕地同属面积显着下降的土地利用类型。相比于林地,耕地总面积虽然下降了203.3km2,但其平均斑块面积指数却增加了1.18km2,表明斑块破碎化程度上升,斑块间的蔓延度、连接度指数却逐年下降。(3)通过比较单因子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水环境安全进行评价的结果可知:单因子评价法评价结果以I类水质为主(2014年赤水河、鲢鱼溪断面的II类水质除外),而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结果则以II类水质为主,仅2014年的鲢鱼溪、茅台断面为I类水质,且流域水环境质量逐渐恶化。不难看出,后者评价方法对水环境安全评价更加严格,并能反映水环境变化趋势,其因为灰色关联分析法实现了水环境评价指标未知信息的输入,融合了相关隶属度信息,将监测指标值的变异系数作为评价权重,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4)通过对GWR和PLS模型回归方程残差、R2值比较发现,GWR模型的R2大部分高于同期的PLS模型分析结果。2014年和2017年GWR模型的R2均值为0.64和0.70,同比PLS模型均高出0.16以上。尤其是2017年GWR模型景观格局与水环境总体回归系数R2均值达0.702,比PLS模型的回归结果大0.28,同时其残差平均值比PLS模型分析结果低0.082,其因为GWR模型融入了空间信息,可实现景观格局与水环境相关性空间差异度量,对水环境空间模拟更加精细化,也使得回归分析结果拟合程度更高,更加符合实际情况。(5)流域景观格局优化对策主要包括:1)以实现流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平衡建设用地和耕地的矛盾,引导建设用地向坡地、林地扩展,降低建设用地的蔓延度和连通程度;2)分散林地、耕地空隙地带,保障城市边缘带优质耕作区的耕地空间及其质量;3)以河网、湖库等水域湿地为中心,构建地表径流的点源、面源污染生态防控屏障,优化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特征。

任嘉衍[10](2018)在《伊河流域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流域是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中、下游的地理单元,流域景观类型组成及其空间格局变化会对河流生态水文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功能产生显着影响。伊河流域地处黄河流域中下游的中心位置,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较高,但加速的城镇化进程改变了流域内的景观格局,并显着影响着河流水体质量。本研究基于伊河流域遥感影像数据(2017年)、精度为30 m的河南中原经济区高程数字模型(DEM),借助ENVI5.1、ArcGIS10.3和Fragstats4.2平台获取伊河流域2017年景观格局特征以及景观指数数据;选取伊河流域29个水质监测点,在2016-2017年枯、平、丰3个水期对7个水质指标进行采样、监测以获取基本的水质数据,包括pH、化学需氧量(COD)、电导率(EC)、溶解氧(DO)、浊度(Turbidity)、总磷(TP)、氨氮(NH4+-N)。通过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判别分析(DA)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等方法来探讨水质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差异;应用Pearson’s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对伊河流域景观格局与水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基于“源、汇”景观理论和水质指标对伊河流域景观特征的响应关系以及水质监测点周围的景观现状,提出了以改善流域水体质量、削减非点源污染为目标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林地和耕地是伊河流域的主要景观组成类型,二者占流域总面积的84%以上。林地的优势度和连通性最好,且从流域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建设用地和耕地的优势度、连通性则逐渐增大;河渠的连通性仅次于林地,库塘、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比例较小,分布分散,自然连通性差。全流域尺度上的斑块密度较大,景观斑块多样性较高,景观斑块的分离度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均表明景观格局有一定的破碎化趋势;流域上游的景观相对完整统一,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景观斑块的形状较为复杂,破碎化程度较低,中下游地区则相反。(2)伊河流域水质整体较好,DO和TP基本上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的标准,COD和NH4+-N在部分时间部分河段存在超标现象。主成分分析表明流域水污染在枯水期以有机污染为主,平水期以氮污染为主,丰水期以氮和有机污染为主。在水质的时空变化方面,平水期水质污染最严重,枯水期次之,丰水期流域水质最好;水质从上游至下游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下游的水污染相对严重。(3)景观组成类型面积比例对水质的影响:Pearson’s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平水期和全流域尺度上景观类型与流域水质指标(COD、TP、Turbidity、NH4+-N、EC、DO)的相关性更明显。冗余分析表明,在全流域尺度上,景观组成类型对水质指标的影响更显着:林地、草地和水域(库塘和河流)对水质具有正效应,建设用地、耕地对水质具有负效应,并且建设用地是流域3个水期耗氧污染物(COD)、物理指标(Turbidity、EC)、营养物(TP)的主要贡献者,枯、平水期水体中氮磷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耕地。(4)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在组成类型水平上,建设用地和耕地这两种景观类型的最大斑块指数(LPI)、聚集度指数(COHESION)与除DO之外的其他水质指标具有显着正相关性,林地和草地的LPI、COHESION与大部分水质指标分别具有显着的和弱的负相关性,河渠的LPI和库塘的COHESION与大部分水质指标在流域中游呈负相关,在全流域呈正相关。景观水平上,Pearson’s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从枯水期到平水期、从流域上游至下游,对面积加权斑块分形指数(FRAC—AM)、斑块密度(PD)、景观分离度指数(DIVISION)、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产生响应的水质指标逐渐增多,且大部分为正相关关系;冗余分析表明,全流域尺度上的SHDI、PD和FRAC—AM与丰水期COD、Turbidity、NH4+-N、TP呈弱负相关,而DIVISION与各水质指标不存在相关性。(5)增减关键地段尤其是沿河两岸的林地等“汇”景观和建设用地等“源”景观的斑块数量,调整“源、汇”景观斑块在流域中与河流水体的相对位置、相对距离、相对坡度和高度以及空间构型,提高流域内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以减少流域内非点源污染输出,改善水体质量,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洮儿河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的形成及水环境效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洮儿河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的形成及水环境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艾比湖流域典型区域水质评价及其与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和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括
    2.2 自然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3 社会经济条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收集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收集
        3.1.1 野外综合实验数据收集
        3.1.2 遥感影像数据
        3.1.3 水体荧光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水质综合评价
        3.2.2 三维荧光数据处理
        3.2.3 景观指数选取
        3.2.4 遥感影像处理
        3.2.5 缓冲分区
        3.2.6 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艾比湖流域典型区域水质空间分布格局识别
    4.1 艾比湖流域典型区域水质参数时空特征分析
        4.1.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评价指标选取
        4.1.2 精河流域地表水水质评价
        4.1.3 博河流域地表水水质评价
    4.2 各季节艾比湖流域地表水水质评价(CWQI)
        4.2.1 湿季流域地表水质评价
        4.2.2 干季流域地表水水质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艾比湖流域典型区域干湿季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及其与水质关系研究
    5.1 艾比湖流域典型区域水体的荧光组分在干湿期下的定性评价
        5.1.1 湿季地表水荧光组分综合定性评价
        5.1.2 干季地表水荧光组分综合定性评价
    5.2 艾比湖流域典型区域水体的荧光组分在干湿期下的定量评价
        5.2.1 湿季地表水荧光组分综合定量评价
        5.2.2 干季地表水荧光组分综合定量评价
    5.3 艾比湖流域典型区域水体荧光指数在干湿期下的变化
    5.4 艾比湖流域典型区域水体荧光指数与水质参数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艾比湖流域典型区域干湿季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和景观格局变化及其与水质关系分析
    6.1 精河流域干湿季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及景观格局变化评价
        6.1.1 精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评价
        6.1.2 精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评价
    6.2 博尔塔拉河流域干湿季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及景观变化评价
        6.2.1 博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评价
        6.2.2 博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评价
    6.3 干湿季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和景观指数与水质的相关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讨论
    7.3 特色与创新
    7.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参与导师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2)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确定
        1.2.2 时空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 生态评价相关研究
        1.5.2 景观健康相关研究
        1.5.3 景观格局相关研究
        1.5.4 压力-状态-响应(PSR)理论模型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景观健康评价理论与方法
        2.1.1 景观健康相关概念
        2.1.2 景观健康评价理论基础
        2.1.3 健康评价研究的时空尺度
        2.1.4 景观健康评价研究方法
    2.2 景观格局演变理论与方法
        2.2.1 景观格局相关概念
        2.2.2 景观格局演变理论基础
        2.2.3 景观格局演变相关研究方法
    2.3 连接景观格局与景观健康的理论
        2.3.1 格局-过程-功能理论
        2.3.2 PSR理论模型
        2.3.3 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4 基于上述理论方法的分析框架
        2.4.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4.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3.1.1 自然资源概况
        3.1.2 人文经济概况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1 多源数据
        3.2.2 土地利用分类及解译
        3.2.3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3.3 景观格局演变时空特征分析
        3.3.1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3.3.2 类型水平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3.3.3 景观整体水平景观格局演变时空特征分析
    3.4 景观格局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3.4.1 自然地理影响因子
        3.4.2 社会人文影响因子
        3.4.3 关键影响因子识别
    3.5 基于景观格局演变分析的评价时间节点选取与关键指标识别
        3.5.1 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评价时间节点选取
        3.5.2 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关键压力指标识别
        3.5.3 基于格局演变特征分析的关键状态指标识别
        3.5.4 基于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关键响应指标识别
    3.6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4.1 景观健康研究尺度与评价范畴
        4.1.1 研究尺度
        4.1.2 评价范畴
    4.2 基于PSR模型的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 评价指标内容解析
        4.2.4 指标数据标准化
        4.2.5 指标权重值确定
    4.3 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及等级划分
    4.4 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变化信息提取
    4.5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及空间管控策略
    5.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单因子评价
        5.1.1 压力层单因子评价
        5.1.2 状态层单因子评价
        5.1.3 响应层单因子评价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综合评价
        5.2.1 压力—状态—响应集成评价结果
        5.2.2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5.3 基于景观健康评价结果的生态问题指认
        5.3.1 宏观尺度——景观整体
        5.3.2 中观尺度——斑块廊道
        5.3.3 微观尺度——要素类型
    5.4 基于景观健康评价结果的空间管控策略
        5.4.1 空间管控原则
        5.4.2 空间管控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 Ⅲ 表格索引
致谢

(3)景观格局及其对河湖水环境与水生态影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进展
    1.1 景观格局研究方法
        1.1.1 景观格局指数
        1.1.2 空间统计学方法
        1.1.3 景观格局动态模拟模型
    1.2 景观格局分析的尺度问题
    1.3 3S技术与景观格局分析
2 景观格局对河湖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影响
    2.1 景观格局与河湖水环境
        2.1.1 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2.1.2 对水质的影响
    2.2 景观格局与河湖水生态
        2.2.1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2.2.2 对河岸带水域的影响
    2.3 珠江流域相关研究进展
3 展望

(4)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2 理论基础、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1 理论基础
        2.1.2 概念界定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湿地生态旅游
        2.2.2 湿地景观格局研究
        2.2.3 湿地景观健康研究
        2.2.4 研究述评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 景观格局指数获取
        3.3.1 斑块水平指数
        3.3.2 类型水平指数
        3.3.3 景观水平指数
    3.4 景观健康评价指标权重赋值与模型构建
        3.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
        3.4.2 熵权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
        3.4.3 主客观赋权确定指标综合权重
        3.4.4 景观健康评价综合模型
4 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
    4.1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时空演化趋势分析
        4.1.1 时间演化趋势分析
        4.1.2 空间演化趋势分析
    4.2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2.1 斑块水平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4.2.2 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4.2.3 整体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4.2.4 湿地公园景观格局综合演变特征
    4.3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4.3.1 自然因素
        4.3.2 社会经济因素
        4.3.3 政策因素
5 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
    5.1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指标标准化
    5.3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分级标准
    5.4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结果
        5.4.1 景观健康评价指标因子及权重值
        5.4.2 湿地环境指标及其健康状况
        5.4.3 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健康状况
        5.4.4 社会经济功能及其健康状况
        5.4.5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状况总体评价
    5.5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的影响因素
        5.5.1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5.5.2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的影响因素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保护湿地环境,明确生态内涵
        6.2.2 提高景观质量,完善产品体系
        6.2.3 拓展公园功能,开展环境教育
        6.2.4 贯彻生态文明,科学建设规划
    6.3 主要贡献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硕士毕业论文层次分析法专家问卷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挠力河中下游湿地生态补水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湿地生态需补水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水环境数学模型发展及现状
        1.2.3 三江平原湿地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2 挠力河中下游湿地群生态需补水计算
    2.1 湿地生态需补水计算方法
        2.1.1 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2.1.2 生态补水量计算方法
    2.2 湿地生态需水计算结果
    2.3 湿地生态补水计算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EFDC的挠力河中下游湿地群模型建立
    3.1 EFDC模型概述
    3.2 EFDC模拟区域概况
    3.3 EFDC模型建立及验证
        3.3.1 网格划分及模拟地形概化
        3.3.2 EFDC水动力模型验证
        3.3.3 EFDC水质模型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EFDC的湿地人工补水方案比选
    4.1 水平年的选取
    4.2 基础数据
    4.3 全年一次性补水方案模拟结果
        4.3.1 水动力模拟结果分析
        4.3.2 水质模拟结果分析
    4.4 全年多次补水方案模拟结果
        4.4.1 水动力模拟结果分析
        4.4.2 水质模拟结果分析
    4.5 方案比选
        4.5.1 方案对比分析
        4.5.2 方案比选
    4.6 本章小结
5 预测年份湿地人工补水效果分析
    5.1 挠力河中下游径流预测
        5.1.1 水文预报ARIMA模型简介
        5.1.2 水文预报模型建模步骤
        5.1.3 水文预报结果
    5.2 基于EFDC的人工补水效果分析
        5.2.1 水动力模拟结果分析
        5.2.2 水质模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基于SWAT模型的景观格局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 ——以鄱阳湖抚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2.2 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1.2.3 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水文响应研究进展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概述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SWAT模型与研究方法
    2.1 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介绍
        2.1.1 SWAT模型介绍
        2.1.2 SWAT模型产生与发展
        2.1.3 SWAT模型内部原理和结构
        2.1.4 SWAT模型的模拟过程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3.1 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2.1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
        3.2.2 土地利用数据(景观类型)
        3.2.3 土壤数据搜集
        3.2.4 气象数据搜集
        3.2.5 水文数据搜集
4 抚河流域SWAT模型的构建及适用性评价
    4.1 抚河流域SWAT模型构建
        4.1.1 河道和河网的生成
        4.1.2 子流域划分与水文响应单元生成
        4.1.3 数据输入与模型运行
    4.2 抚河流域模拟结果的适用性评价
        4.2.1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4.2.2 参数率定及校准
        4.2.3 模型评价和结果分析
5 抚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流域实测径流量变化特征和趋势分析
        5.1.1 径流量变化的阶段性划分
        5.1.2 年内径流量变化特征
        5.1.3 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
        5.1.4 年际径流量阶段性变化
    5.2 降雨量年际变化特征
    5.3 抚河流域气候(降雨量)及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
        5.3.1 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相关性分析
        5.3.2 抚河流域年降水量和径流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5.3.3 降水与径流双累积曲线
        5.3.4 抚河流域气候与人类活动变化对径流的定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抚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1 景观类型的结构变化特征
    6.2 景观类型动态转移过程
    6.3 景观要素的空间结构变化
        6.3.1 景观格局指数的筛选
        6.3.2 景观水平上景观指数的动态变化
        6.3.3 景观类型水平上景观指数的动态变化
    6.4 本章小结
7 抚河流域景观格局对径流量的影响
    7.1 流域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与径流量的相关性
    7.2 流域景观类型水平上景观指数与径流量相关性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磴口黄灌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1.2.2 绿洲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趋势及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1.2.3 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关键的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与水资源
        2.1.5 土壤条件
        2.1.6 植被状况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状况
        2.2.2 经济状况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遥感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1 数据来源介绍
        3.1.2 预处理流程
        3.1.3 光谱指数提取
        3.1.4 DEM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其他数据
    3.3 研究方法
        3.3.1 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分类性能比较
        3.3.2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分析
        3.3.3 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变化分析
        3.3.4 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3.3.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4 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分类性能比较
    4.1 参数调优对于分类结果的影响
    4.2 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分类精度比较
    4.3 RF算法的变量重要性评价
    4.4 讨论
    4.5 小结
5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
    5.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征分析
    5.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5.3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5.4 土地转移特征分析
    5.5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5.6 讨论
    5.7 小结
6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
    6.1 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变化分析
        6.1.1 景观破碎化时序变化特征
        6.1.2 景观破碎化缓冲带格局分析
        6.1.3 景观破碎化空间分析
    6.2 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6.2.1 生态风险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6.2.2 生态风险的半方差分析
        6.2.3 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6.3.1 生态服务价值时序变化特征
        6.3.2 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变化特征
        6.3.3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6.4 讨论
        6.4.1 景观破碎化时空变化分析
        6.4.2 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6.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6.5 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厦门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调整与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海绵城市
3 案例研究
4 讨论与展望

(9)基于GWR模型的景观格局与水环境相关性分析 ——以赤水河流域(贵州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1.2.1 评价对象与尺度效应
        1.2.2 评价视角、方法与技术
        1.2.3 景观格局与水环境治理策略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生物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土地利用概况
    2.4 数据来源
        2.4.1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
        2.4.2 社会经济数据来源
        2.4.3 水环境数据来源
3 景观格局与水环境时空特征分析
    3.1 遥感影像处理与土地利用解译
        3.1.1 遥感影像处理
        3.1.2 土地利用解译
    3.2 景观格局的时空特征
        3.2.1 景观指数提取
        3.2.2 景观格局的演变
        3.2.3 景观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3.3 水环境时空特征
        3.3.1 监测点空间分布与采样方法
        3.3.2 污染物时空特征
        3.3.3 水环境安全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景观格局与水环境相关性分析
    4.1 评价单元选取
    4.2 PLS模型与GWR模型
        4.2.1 基本原理
        4.2.2 PLS模型与GWR模型构建
    4.3 景观格局与水环境相关性分析
        4.3.1 PLS模型回归分析
        4.3.2 GWR模型回归分析
        4.3.3 方法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水环境保护的景观格局优化对策
    5.1 景观格局优化管理
    5.2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5.3 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创新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伊河流域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景观格局的研究现状
        1.2.2 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的研究现状
        1.2.3 流域景观特征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1.2.4 伊河流域水污染状况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植被土壤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环境污染状况
3 伊河流域的景观格局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遥感影像数据来源
        3.1.2 流域边界提取与小流域划分
        3.1.3 遥感数据处理和景观类型划分
        3.1.4 流域上中下游的划分
        3.1.5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计算
    3.2 伊河流域景观类型与面积特征
        3.2.1 全流域以及流域上中下游的景观组分特征
        3.2.2 典型小流域的景观组分特征
    3.3 伊河流域景观格局特征
        3.3.1 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特征
        3.3.2 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伊河流域的水质时空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样点设置
        4.1.2 样品采集及检测
        4.1.3 分析方法
        4.1.4 数据预处理
    4.2 伊河流域水质特征
        4.2.1 伊河流域水质指标的特征统计
        4.2.2 伊河流域水质指标的时间变化特征
        4.2.3 伊河流域水质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
        4.2.4 伊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异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4.3 本章小结与讨论
5 伊河流域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Pearson's相关分析方法
        5.1.2 多元逐步回归模型
        5.1.3 冗余分析
    5.2 伊河流域景观组成类型对水质的影响
        5.2.1 景观组成类型与水质的相关分析
        5.2.2 景观组成类型与水质的多元回归分析
        5.2.3 景观组成类型与水质的冗余分析
    5.3 伊河流域景观构型对水质的影响
        5.3.1 景观构型与水质的相关分析
        5.3.2 景观构型与水质的多元回归分析
        5.3.3 景观构型与水质的冗余分析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5.4.1 景观组成类型对水质的影响
        5.4.2 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
6 基于水环境保护的流域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6.1 流域景观格局优化依据
        6.1.1 不同景观组成类型对水质的影响
        6.1.2 景观组成类型的空间分布对水质的影响
        6.1.3 景观组成类型的空间结构对水质的影响
    6.2 伊河流域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6.2.1 景观组成类型的调整策略
        6.2.2 景观组成类型空间分布的调整策略
        6.2.3 景观空间格局的调整策略
    6.3 本章小结与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

四、洮儿河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的形成及水环境效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艾比湖流域典型区域水质评价及其与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的关系研究[D]. 王迪. 新疆大学, 2021
  • [2]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研究[D]. 黄曦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景观格局及其对河湖水环境与水生态影响研究进展[J]. 方神光,江佩轩. 人民珠江, 2020(09)
  • [4]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研究[D]. 石彩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挠力河中下游湿地生态补水方案研究[D]. 张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SWAT模型的景观格局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 ——以鄱阳湖抚河流域为例[D]. 严青青.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磴口黄灌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 葛根巴图.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8]厦门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调整与建设探讨[J]. 陈希冀,郭青海,黄硕,杨一夫,孙艳伟,肖黎姗. 生态科学, 2018(06)
  • [9]基于GWR模型的景观格局与水环境相关性分析 ——以赤水河流域(贵州段)为例[D]. 邓灵稚. 重庆师范大学, 2018(12)
  • [10]伊河流域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D]. 任嘉衍. 河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洮儿河中下游景观格局形成及水环境效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