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神论与“天人合一”——郭沫若诗学的审美解读

泛神论与“天人合一”——郭沫若诗学的审美解读

一、泛神论与“天人合一”——郭沫若诗学的美学阐释(论文文献综述)

熊亚菲[1](2016)在《论中国早期左翼文论的哲学背景》文中提出中国早期左翼文论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对这一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研究集中在对“革命文学论争”的探讨当中。但是,早期左翼文论同时还表现出内容和形式上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代表的哲学理论的浓厚兴趣,文论家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其文学理论建立起合法性。本文对早期左翼文学理论哲学背景的研究即从此处入手,探讨早期左翼文论哲学背景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吸收,间接地实现了文论家们分别对西方传统哲学几个集中的重大哲学命题的回应。首先,本文对“中国早期左翼文论”的定义进行了阐述,说明了早期左翼文论在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地位。同时,介绍了本文对其哲学背景进行讨论时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合法性,表明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黑格尔哲学以及西方传统哲学这三个维度来对早期左翼文论的哲学背景进行观照。其次,本文从认识论、实体论、主体论三个西方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出发,对中国早期左翼文论的哲学背景进行了分析。中国早期左翼文论从对“现象”的重新认识出发,以“意识形态论”和否认“观念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为自己的“认识论”基础;同时,他们在对“革命”这个范畴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中,一方面否认西方传统哲学中“实体论”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建立起了早期左翼文论中新的“实体”;最后,早期左翼文论家们必须要在新“实体”建立起来的同时,明确自己作为文学家和革命家的地位,并确定自己和无产阶级之间关于领导权的争夺问题,这进一步削弱了早期左翼文论家们的“主体性”。最后,本文通过对“认识论”、“实体论”、“主体论”三个命题在西方哲学中传统和演变的追溯,并与中国早期左翼文论中对这三个命题的回应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从中揭示了左翼文论家们为自己的文艺理论试图建立起的哲学体系的相应特点。

董卉川[2](2016)在《论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进行论述。在绪论中首先对“张力”、“诗剧”等文学现象进行了细致的界定、分析与阐释。同时又论述了中国现代诗剧的历史流变,回溯并阐述了中国现代诗剧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正文共分为五个章节来讨论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第一章主要研究中国现代诗剧的语言张力。中国现代诗剧的语言蕴含着一种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高雅与通俗的交融和碰撞,这是一个语言张力的生成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的组合张力。基于中国现代文学语言“混杂性”的特质,必然会导致中国现代诗剧在具体应用中出现不同语体或文体的杂糅;二是语言的陌生化张力。中国现代诗剧作家一方面深受传统文化侵淫,另一方面又受到“五四”新思想的影响,新、旧两种思想的冲突与矛盾是使中国现代诗剧充满异质色彩的根源,而陌生化效应则是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的陌生化使文本在不同层面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特别是与传统的美学观念产生了激烈的对峙,这个过程伴随着艺术张力的不断迸发;三是语言的修辞张力,修辞艺术展现出的是语言的文辞之美,即一种含蓄美与曲折美,就是要使审美对象,不是全部展露在读者或观众面前,而是有所保留,距离产生美感。语言的含蓄美来源于修辞的应用,这是对直线情绪倾泻的拒绝,也是诗剧实现理性思维的基础,在感性与理性的融合过程之中使张力显现,这类修辞主要有夸张、折绕(婉曲)和象征。第二章主要研究中国现代诗剧的意象张力。意象的应用同样使中国现代诗剧富有了艺术张力。中国现代诗剧的意象张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意象的特质张力。即富有张力的意象分别具有客观性、隐喻性和原型性的特质。客观性的特质表现为“客观对应物”与“非个人化”。以上的诗学主张并不是否定个性与情感,而是强调要客观、间接地表达情思,这就为作者重拾理性奠定了基础。隐喻性的特质表现为能指与所指的互动,这种互动性是中国现代诗剧意象张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原型性的特质则表现为原型意象的衍变张力,是一种东方神话象征与西方神话象征的交融与碰撞,在互动后原本的原型意象被赋予了新的特质。二是意象的类型张力,由于意象所对应的物象、事象的基本性质均有所不同,进行划分后,意象的类型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如从认知角度划分出的陌生化意象:从内容角度划分出的自然意象;从心理学角划分出的超现实意象等。不同类型的意象超越了以往规则或认知对意象艺术应用的限制,这种创新性、颠覆性、对峙性激发出了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三是意象的组合张力,意象组合是诗剧艺术中最常用和最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建构方式,与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整体虽然由部分构成,但却又不等于部分之和相契合。主要表现为密集意象的集合张力,不对等意象的并列张力,相互矛盾意象的对峙张力。第三章主要研究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真正把悖论由逻辑学、哲学引入诗学、文学范畴,并使之获得重视,是始于英美新批评派。英美新批评派所讨论和研究的悖论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悖论(逻辑悖论与狭义悖论),而是一种广义悖论,他们所关注和提倡的悖论涵盖了文学、诗学、美学等诸多方面。“悖论”在英美新批评那里与“张力”一样,其内涵是不断扩充与发展的,悖论使中国现代诗剧的语言结构形成两个甚至多个层面,“正”中有“反”,“反”中亦有“正”,这就使中国现代诗剧具有了典型的悖论特质,在此过程中艺术张力生成。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表现在三个方面:反讽悖论张力、反语悖论张力和复义悖论张力。第四章主要研究中国现代诗剧的结构张力。诗剧是诗歌与戏剧融合后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文学体裁,因此诗剧的结构必定既有诗的特点,又有剧的特质。中国现代诗剧的主导结构不同于现代话剧的种种戏剧式结构,布局全文的核心是作者本人的情绪、情感与意念。因此中国现代诗剧的结构张力主要表现为情绪结构的艺术张力、意念结构的艺术张力和情感结构的艺术张力。第五章主要研究中国现代诗剧的文体张力。我们所讨论的文体与文学密切相关,即文学文体学中的文体,是一种对狭义上的文体(文学文体)进行研究的学说,是语言学与文学的结合。中国现代诗剧是一种新生的文体,其体裁既不同于新诗又不同于现代话剧,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剧的特质在于演出,诗的特征在于表现,中国现代诗剧的生成与发展实际上是一个诗歌与戏剧由对立走向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文体——诗剧,既要具有诗歌的表现(抒情)特征又要具有戏剧的效应(演出)特质。中国现代诗剧的文体张力主要表现为诗情与剧情的碰撞、诗与剧的文体变奏以及诗与剧的视角变更三个方面。

林洁[3](2015)在《莫言小说中的动物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有人性,物有物性,各尊其本,恪守其道。但是自古而来,人与动物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由动物发展进化而来,萨特在《七十岁自画像》中认为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而卡西尔在《人论》中却说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不管以“社会性”来定义人的属性,还是以“符号化”来探源人的本质,人的“动物性”都毋庸置疑。而且随着时代地推移,人类社会的许多文化观念和精神特质在动物身上都有所体现,动物甚至成为人类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化表征符号。因此,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解读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对动物的书写,既是作为社会存在主体的人对其他生命存在形式的认识和思考;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也是作家拨开历史迷雾地遮蔽,对人的生命本质的探寻和追思。因此,对作家笔下动物叙事的研究涉及到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探索。莫言的小说神秘而复杂,充满了丰富性与多义性。进入莫言的作品,满目皆是动物的踪迹。为什么莫言的作品里会出现如此多神奇的动物?莫言想通过动物的书写表现什么?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别的寓意?而这些千奇百怪的动物叙事又给莫言的小说带去了什么样的效果?笔者想通过对莫言小说动物叙事的研究理清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莫言对动物的叙事,寄寓着其对“人”的生命存在形式的深刻思考和关照。“人”常常是和动物密切相关联的,莫言文学作品中显在的“动物叙事”背后表达的是一个潜隐的“人的世界”。所以,“动物”是解读莫言复杂神秘、光怪陆离的叙述世界的钥匙之一。对动物的表达和书写,可以作为莫言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来对其精神世界和艺术特色进行深入挖掘,以期达到对其文学创作新的认识和思考。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三章)、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整理莫言的研究现状和动物叙事的研究现状,说明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二是通过梳理历来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动物书写的现象,对本文所讨论的动物叙事作内涵和外延的界定。第一章主要是从莫言小说动物叙事的发生与存在的角度出发,分析莫言作品中动物叙事的文化渊源及其动物叙事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一是从地域文化和民间传统、童年经验和阅读沉淀四个方面着手,分析莫言作品中动物叙事发生的文化渊源;二是从本相动物、异化动物等角度展现莫言的动物叙事在文本中诗性、寓言性和魔幻性的特点。第二章主要是从莫言小说动物叙事的文学叙述的角度,从动物的叙事视角、动物的叙事话语和动物叙事的文本功能着手,深入文本内部对莫言小说中的动物叙事的文本形式进行探讨。关注小说中动物的叙事视角带来的的陌生化效果和反讽意味,与动物相关的修辞话语和民间话语带来的象征性和民间性,讨论动物叙事在文本中的行动元功能和隐喻功能。第三章主要是从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意义的角度,对莫言小说中的动物叙事进行分析,探讨莫言小说中动物叙事的主题隐喻和审美意蕴。从生态意识、生命主体和现代文明三个层面着手,从文本外部试图探讨莫言小说在动物叙事背后,对人与自然,人与生命个体关系,人与社会的认识和思考,探索莫言小说的主题内涵。然后,从审丑和荒诞两个方面探讨莫言动物叙事的美学风格。最后,在结语中以辩证的思维反观其动物叙事文本中体现出来的诸如叙事的雷同、叙事态度的暖昧等局限性。

远思[4](2013)在《歌德《席勒的遗骨》与庄子《至乐》中死亡观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歌德在悼念挚友的诗作《席勒的遗骨》中表达了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诗中凝望头骨的沉思与《庄子·至乐》中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歌德与庄子都表现出对世俗物质生活的鄙弃,坦然面对死亡。他们分别秉承泛神论与"天人合一"思想,反对教条主义,崇尚自然,二人都主张到自然那里寻求拯救和解脱,从而达到"物我无间"的境界,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李媛[5](2011)在《东西融合 兼容并蓄——郭沫若《女神》生命美学精神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郭沫若的《女神》自面世以来受到了各方的关注,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思想影响深远。究其根源不难发现,在《女神》的创作思想内蕴丰富,兼容并蓄了东西方的生命哲学思想,并将其巧妙的熔铸在一起。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歌德的"浮士德"精神与中国传统的生命哲学相结合,这种独具一格的创造,开启了20世纪中国诗学界的新篇章。

叶红[6](2010)在《生成与走势:新月诗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月诗派是中国新诗史上重要而复杂的诗歌流派。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三种诗学形态相伴相生,使新月诗学观呈现出相互包容的诗学理念和不拘一格的艺术形式。由于新月诗派与中国着名自由知识分子社团——新月社之间关系复杂,决定了新月诗派不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的诗歌流派。本论文从新月诗派的生成与发展这一研究视角,将新月诗派投射于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的文化语境中,借助大量的历史资料,探讨新月诗派错综的发展轨迹。运用现代传媒的理论重新审视文学流派的生成与现代报刊之间的关系;借鉴“影响的焦虑”这一西方现代诗学理论中的某些观念,阐释新月诗人是如何摆脱“强者诗人”的“影响的焦虑”,通过创造性的误读,构建起新月诗学体系;运用“反优先权”的策略,研究诗派内部个体诗人间诗学理念的传承与超越;通过确认诗人的文化身份来分析诗歌流派的人员构成、诗歌气质、文化选择和审美价值形态。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新月诗派生成语境。概括论文的总纲目。报刊与流派的关系;“新诗人”(Ephebe)是如何超越“强者诗人”(Strong poet)成为诗歌流派的领袖;新月诗人的文化身份与新月诗派的文化品格之间的关系,新月诗学观的发展变化轨迹描述。本论文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一章:与媒体共生:新月诗派的生成与发展。主要探讨新月诗派的文艺沙龙特质;报刊与文学流派生成的关系,办刊方针对文学流派走向的影响,《新月诗选》的出版意义。第二章:新月诗派的“反优先权”策略。本章的理论依据是现代实用主义诗歌理论“影响的焦虑”,以此阐释新月诗派“新诗人”是如何通过“修正性误读”行为,逐渐取代“强者诗人”,成功引领中国新诗潮流。并进一步探究流派稳定之后,新月内部“新诗人”又是如何对流派内“强者诗人”的诗学观提出质疑,颠覆流派的稳定格局,使诗学理念不断更新,流派呈现多元、立体的美学格局。第三章:新月诗人群的文化身份。从文化身份与文化构建的文化视角,探讨诗人的文化身份和处于不断变动中的文化身份构建,对新月诗派的形成,诗学观的确立,诗学观的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按照新月诗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将新月诗人的文化身份分为三种类型,目的是考察文化身份如何干扰诗派的政治抉择、思想取向、文艺思想和文学实践。第四章:新月诗学:在变化中坚守。重点梳理、考察新月诗派前后期不同的诗学观。前期以浪漫主义、古典主义为主,提出着名的“新诗格律化”主张。后期的诗学观逐步转向现代派,结合诗人的创作实践,重点勾勒出新月诗派诗学观的变化轨迹及内在原因。结语:总结全文,阐释新月诗派的历史地位、对中国新诗发展的贡献以及这一流派存在的历史局限和艺术遗憾。

徐芳[7](2010)在《郭沫若与闻一多新诗理论比较》文中指出在中国二十世纪新诗发展史上,郭沫若、闻一多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他们是新诗奠基时期重要的诗人,又是新诗理论发展史上重要的诗学理论家。他们基于自身诗歌创作实践,结合中外诗坛发展状况,提出的新诗理论对早期新诗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对当前新诗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尽管他们的新诗理论存在诸多富有意味的不同乃至对立,但并不影响他们成为优秀的诗人并且创作大量优秀的诗篇。经过分析比较,郭沫若和闻一多的新诗理论确实存在诸多分歧,但很多分歧仅是表面的,往深层分析,他们是存在着契合之处。他们的这些诗学观念不仅放在特定的新诗发展阶段有其独特的价值,而且对当前诗学体系的建构也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基于郭沫若前后新诗理论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情况,拟将本文的研究范围缩小至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之间,也即将郭沫若前期的诗论与闻一多的新诗理论进行比较。如果有超出这个范围的材料且对问题的阐述大有裨益也将会被采用。郭沫若、闻一多二人在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成就,各自的诗论特色、比较价值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部分:诗艺创作观:“写”与“做”。基于不同的诗美追求,对于诗歌创作的具体态度,郭沫若主张‘写诗观’,闻一多倡导‘做诗观’。论文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1)从诗人诗歌创作的不同贡献阐发:郭沫若是“革命创造型诗人”、闻一多是“文化建设型诗人”;(2)新诗发展与诗材选择。从两个大方面来探究好诗的来源,及对新诗健康发展道路的探寻。第二部分:诗风追求观:“汪洋恣肆”与“含蓄蕴藉”。郭沫若和闻一多在诗作中对感情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郭沫若主张对自我的张扬和情感的放纵,闻一多偏重压抑自我的情感,具体采用以形节情、以理节情等方式。情感抒发方式的不同源自他们生活经历、艺术气质和外来影响的差异。被誉为文学之冠的诗歌,应该如何抒发诗人的感情,是汪洋恣肆好,还是含蓄蕴藉好?该部分将从诗人的文化功底、艺术气质、生活经历的不同来探寻造成这些不同主张的深层根源,并指出诗人的感情无论是汪洋恣肆还是含蓄蕴藉,只要合乎诗歌创作的艺术原则,把握好度,主情和节情都是可取可行并且都可以创作出佳作。第三部分:诗体建构观:“自由体”与“格律体”。从新诗诞生的具体历史背景出发,来探讨新诗的外在形式表现,即自由体与格律体并存的事实。在新诗诗体意识的自觉建构方面,郭沫若、闻一多共同致力于打破旧诗体、建设新诗体。在创作新诗时,郭沫若并非不讲究任何形式规范。他和闻一多在新诗诗体建构实验方面的努力同样都是不遗余力的。以郭沫若、闻一多为代表的第二代新诗人共同为新诗代替旧诗成为诗坛的正宗诗体起了决定性的影响。现在的许多诗体在他们二人那里其实已经大体齐备了。在对待新诗形与质完满的结合上,郭沫若、闻一多共同创造了时代的伟美之声。结语:新诗现状及远景分析。通过对当前坛发展状况的粗略扫描,对新诗存在的问题做出简要分析,指出某些问题的存在恰恰在于有悖郭沫若、闻一多早期对于新诗发展的理论主张,如诗歌表现内容的选择、诗体形式的革新、诗歌表现情感的炽热等方面。

王海涛,陈晓春[8](2009)在《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研究述略》文中研究指明学界对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研究主要涉及郭沫若接受泛神论的时间、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来源、内涵及其在郭沫若思想整体格局中所处的地位、影响等问题。在接受时间、内涵等问题的认识上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而在地位与影响等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分歧。

陈晓春[9](2007)在《《女神》、《屈原》的本原精神及谱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女神》、《屈原》分别代表着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郭沫若文学创作主要领域的代表作。关于两部作品的具体思想层面,我们已经有许多的表述,如爱国主义、个性解放思想、摧毁旧世界的战斗激情、创造新世界的理想愿望等等。结合作者创作的特定时代背景,两部作品在具体内容侧重点方面自然

宫下正兴[10](2006)在《以日本大正时代为背景的郭沫若文学论考》文中研究说明在留日10年间,郭沫若形成了他的早期文学观,在异文化的风土中成为一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的文学巨匠——《女神》在五四新文学界奠定了地位。他早年和鲁迅一样由拯救国民于“体”到拯救国民于“心”弃医从文转变。他的思想内涵广泛涉及到来自西方的近代思想,大正时代的日本文化等。其中,日本和歌、俳句及自我小说等对他产生深深的影响。他又曾娶日本人为妻并养育五子,与日本有了不解之缘。 虽然有一些人在感情上至今仍不能原谅郭沫若在1937年夏抛弃日本妻儿逃离日本返回中国后与于立群另组家庭一事,而且不能理解文革初期他对自己所做的违心自我否定,但是他不屈的追求文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尊重,他在某种意义和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二十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的文学群体存在。研究郭沫若文学是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的。 郭沫若留日10年,除了他本人自传性记述外,有事实考证性的论文并不太多,这种研究上的“重证据少论说”的空白与郭沫若这样一位文学大家的身份不太相配,关于这一课题对研究者们来说是存在一定困难,但是对此进行追踪郭沫若文学足迹是有一定价值的。从日本大正时代文化关系的视角对他的文学形成经纬进行考察又能有一些新的发现。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郭沫若早期诗学受西方文艺的启迪”。本章主要探讨郭沫若早期诗学的旧体诗创作方法构成了新诗的潜在因素。他是带着浓厚的中国古诗修养去接受外国文艺的。当时沉醉在五四精神中的郭沫若对中国社会的新生充满了希望,惠特曼提倡的思想解放、民主自由、浪漫主义、反抗旧传统的精神给他带来了启迪,被那种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使郭沫若打破旧诗的束缚,写出自我思想解放的诗歌。尼采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否定一切传统、提倡个人主义、自我意识使郭沫若得以借鉴和启蒙,因此在《女神》中呈现了力量扩张、自我表现、个性解放的呐喊。抒情独白、内在感情的表达真挚、想象丰富、崇尚自然与西方浪漫主义的结合,追求情感的“自然流露”,高扬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作

二、泛神论与“天人合一”——郭沫若诗学的美学阐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泛神论与“天人合一”——郭沫若诗学的美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1)论中国早期左翼文论的哲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 研究课题的确立
    二 本文的基本概念和界定
    三 中国早期左翼文论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中国早期左翼文论的哲学背景
    第一节 中国早期左翼文论哲学背景的文本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早期左翼文论哲学背景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中国早期左翼文论的认识论背景
    第一节 朱镜我的“现象一本质”理论
    第二节 彭康关于“认识论”的独断论
第三章 中国早期左翼文论的“实体论”问题
    第一节 郭沫若“革命”实体观对“泛神论”的承袭
    第二节 蒋光慈“罗曼谛克”的革命实体论
第四章 中国早期左翼文论家的“主体性”: “主体”如何与“实体”建立联系
    第一节 表同情于“时代”的文学家
    第二节 作为“革命的文学家”
    第三节 关于“智识阶级”的讨论
第五章 西方传统哲学视角下的中国早期左翼文论哲学背景
    第一节 “现象”的入场与“现象学”的缺失
    第二节 实体论倾向与对“实体论”的忽视
    第三节 文学与“实体即主体”的矛盾
参考文献

(2)论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艺术张力
    二、诗剧的内涵
    三、中国现代诗剧的流变
    四、中国现代诗剧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中国现代诗剧的语言张力
    第一节 语言的组合张力
        1. 白话与文言的组合
        2. 口语与书面语的组合
        3. 国语与欧化语的组合
    第二节 语言的陌生化张力
        1. 台词陈述的颠覆
        2. 话语权的转变
        3. 语言表述的异质
    第三节 语言的修辞张力
        1. “夸张”式辞格的曲折张力
        2. “折绕”式辞格的幽婉张力
        3. “象征”式辞格的交融张力
第二章 中国现代诗剧的意象张力
    第一节 意象的特质张力
        1. 非个人化的客观张力
        2. 能指与所指的互动张力
        3. 原型意象的衍变张力
    第二节 意象的类型张力
        1. 陌生化意象的张力显现
        2. 自然意象的张力显现
        3. 超现实意象的张力显现
    第三节 意象的组合张力
        1. 密集意象的集合张力
        2. 不对等意象的并列张力
        3. 相互矛盾意象的对峙张力
第三章 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
    第一节 反讽悖论的悲剧陈述
        1. 克制反讽
        2. 悲剧反讽
    第二节 反语悖论的表里对峙
        1. 愉快反语
        2. 讽刺反语
    第三节 复义悖论的多义语境
        1. 含混语
        2. 相反相成
第四章 中国现代诗剧的结构张力
    第一节 情绪结构的艺术张力
        1. 个人情绪与时空布局的对立统一
        2. 个人情绪与戏剧冲突的对立统一
        3. 个人情绪与戏剧情节的对立统一
    第二节 意念结构的艺术张力
        1. 诗式叙述与剧式角色的对立统一
        2. 诗式叙述与剧式冲突的对立统一
        3. 诗式叙述与剧式情节的对立统一
    第三节 情感结构的艺术张力
        1. 诗性思维与剧性动作的对立统一
        2. 诗性高潮与剧性高潮的对立统一
        3. 诗的叙事布局与剧的叙事布局的对立统一
第五章 中国现代诗剧的文体张力
    第一节 诗情与剧情的碰撞
        1. 主体与客体的融会
        2. 抒情性与情节性的协调
        3. 抒情性与动作性的调和
    第二节 诗与剧的文体变奏
        1. 剧中的诗对话的“唱白分离”
        2. 诗中的剧外向型“唱诗”与剧的融合
        3. 诗中的剧内向型“韵诗”与剧的融合
    第三节 诗与剧的视角变更
        1. 角色视角的杂糅
        2. 叙事声音的交汇
        3. 叙事视角的转换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3)莫言小说中的动物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莫言小说动物叙事发生的渊源及其表征
    第一节 莫言小说中动物叙事发生的渊源
        一、地域文化与民间传统
        二、童年经验与阅读积淀
    第二节 莫言小说中对动物的倾力书写
        一、本相动物的诗性书写
        二、异化动物的寓言书写
        三、人兽交织的魔幻书写
第二章 莫言小说中动物叙事的文本形式
    第一节 动物的叙事视角
        一、动物视角的陌生化效果
        二、动物之眼的反讽意味
    第二节 动物相关的叙事话语
        一、动物指涉的修辞话语与莫言小说的象征性
        二、动物相关的民间话语与莫言小说的民间性
    第三节 动物叙事的文本功能
        一、隐喻功能
        二、“行动元”功能
第三章 莫言小说中动物叙事的主题内涵与审美意蕴
    第一节 莫言小说中动物叙事的主题内涵
        一、生态意识层面:人与自然生态失衡的挽歌
        二、生命主体层面:人的生命主体精神的探寻
        三、现代文明层面:现代社会中的人性批判
    第二节 莫言小说中动物叙事的审美意蕴
        一、审丑:以丑关照美
        二、荒诞:以荒诞超越理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生成与走势:新月诗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新月诗学的生成语境
    二 诗派属性与美学特征
    三“影响的焦虑”:新诗生成的心理逻辑起点
    四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与媒体共生:新月的发生与传播方式
    一 “餐厅”“客厅”:闺中望“月”
    二 北京、上海——“月”转星移
    三 《诗镌》《新月》《诗刊》:三刊映“月”
        (一) 《晨报副刊·诗镌》——新月诗派的孵化器
        (二) 《新月》——新月诗派再聚首
        (三) 《诗刊》——新月诗派再出发
    四 杂志与流派:相伴相生
        (一) 报刊与群体传播
        (二) 同人刊物与文学流派
        (三) 编辑方针与流派走向
        (四) 《新月诗选》的意义
第二章 新月诗人的“反优先权”策略
    一 与“强者诗人”较量
        (一) 行动元:有预见性的“新诗人”
        (二) 行动策略:对“人生派”的误读性修正
        (三) 行动结果:走出偶像的遮蔽
    二 抢占言说空间
        (一) 言说的焦虑
        (二) 《红烛》的出版策略
    三 流派内部对“诗人优先权”的挑战
        (一) 求同存异:“音组说”与“工整说”
        (二) 形同神异:臧克家的流派归属
        (三) 神同形异:新月诗派的“终结者”
        (四) 内部论争:写实与现代的较量
第三章 新月诗人群的文化身份
    一 文化身份与流派生成
    二 新月诗人的文化身份
        (一) 新月诗人文化身份的同一性
        (二) 新月诗人文化身份的杂糅性
        (三) 新月派诗人的宗教情结
    三 新月诗人的文化身份类型
        (一) 众多“他者”型
        (二) 对“他者”自卫型
        (三) 拒绝“他者”型
第四章 新月诗学:在变化中坚守
    一 古典主义:在退守中前行
        (一) “学衡派”:新人文主义的传播者
        (二) 新月古典主义诗学的理论资源
        (三) 新月的古典主义诗学观
    二 巴那斯主义:镣铐下的舞蹈
        (一) 爱情·性灵·奇思
        (二) 唯美·绚烂·浓情
        (三) 自然·自我·自由
    三 现代主义:绚烂归于平静
        (一) 世纪末果汁
        (二) 走出象牙塔
        (三) 艰难的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集着作情况

(7)郭沫若与闻一多新诗理论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诗艺创作观:“写”与“做”
    (一) 革命创作与文化建设
    (二) 新诗发展与诗材选择
二 诗风追求观:“汪洋恣肆”与“含蓄蕴藉”
    (一) 主情与节情
    (二) 影响两种诗风形成的因素
    (三) 新诗生命力探寻
三 诗体建构观:“自由体”与“格律体”
    (一) “自由”与“格律”之争
    (二) 双方诗体建构的具体努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8)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郭沫若接受泛神论思想的时间
二、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来源
三、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性质与内涵
四、泛神论在郭沫若早期思想中的地位及作用

(10)以日本大正时代为背景的郭沫若文学论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郭沫若早期诗学受西方文艺的启迪
    第一节 郭沫若东渡日本之初──早期诗学萌芽
        一、旧体诗与新体诗相依结伴
        二、惠特曼思想对早期诗学潜移默化
        三、日本流行“尼采热”与早期诗学观
    第二节 郭沫若早期诗学与西方浪漫主义文艺思潮
    第三节 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形成经纬
第二章 《女神》与日本文化的关连
    第一节 郭沫若早期诗作与福冈的地理环境关系
    第二节 《女神》与日本文化的关连
        一、郭沫若早期诗歌与日本神话
        二、郭沫若早期诗歌中的日本神道意象
        三、郭沫若早期诗歌与日本和歌、俳句
    第三节 郭沫若早期诗歌与九州风物纪游
第三章 郭沫若早期文学与“安娜和五四新诗坛”
    第一节 早期诗歌与安娜的影响
    第二节 《女神》的主情、浪漫主义与五四新诗坛
        一、五四的白话新诗
        二、《女神》力倡主情主义、自我表现艺术
        三、《女神》的主旋律──浪漫主义
    第三节 郭沫若与安娜的悲欢离合对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 郭沫若早期自叙小说论考
    第一节 早期自叙小说与日本私小说的借鉴
    第二节 早期小说的猎奇梦幻与虚构的写作特征
    第三节 早期小说的追求幻美、抒发不平的基本情调
第五章 初期创造社与日本大正文学
    第一节 创造社结成与其同人像
        一、为兴办创造社激扬先鞭的张资平与郭沫若的友情和文学
        二、中日文化双重教养的郁达夫与佐藤春夫
        三、田汉与郭沫若从笔友步入文学同人堂
        四、陶晶孙与《Green》及其它
        五、郭沫若与创造社的黎明期
    第二节 初期创造社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
    第三节 初期创造社与日本唯美主义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代文学作品一览(1914~1924)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泛神论与“天人合一”——郭沫若诗学的美学阐释(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中国早期左翼文论的哲学背景[D]. 熊亚菲. 南京大学, 2016(06)
  • [2]论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D]. 董卉川. 山东师范大学, 2016(12)
  • [3]莫言小说中的动物叙事研究[D]. 林洁. 西南大学, 2015(02)
  • [4]歌德《席勒的遗骨》与庄子《至乐》中死亡观比较[J]. 远思.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07)
  • [5]东西融合 兼容并蓄——郭沫若《女神》生命美学精神探讨[A]. 李媛. 《女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青年论坛会议论文集, 2011
  • [6]生成与走势:新月诗派研究[D]. 叶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0)
  • [7]郭沫若与闻一多新诗理论比较[D]. 徐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8]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研究述略[J]. 王海涛,陈晓春. 郭沫若学刊, 2009(04)
  • [9]《女神》、《屈原》的本原精神及谱系研究[A]. 陈晓春. 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 2007
  • [10]以日本大正时代为背景的郭沫若文学论考[D]. 宫下正兴. 山东大学, 2006(05)

标签:;  ;  ;  ;  ;  

泛神论与“天人合一”——郭沫若诗学的审美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