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五种精神

企业家的五种精神

一、企业家的五种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周海江[1](2018)在《企业家要弘扬五种精神》文中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这是建国60多年来,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对照党中央、国务院对企业家的要求,企业家要弘扬好五种精神,即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学习精神和担当精神。"创业精神"是指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奋发图强、坚韧刚毅、勇于开拓。这是中华民族的传

张程,王泽杰[2](2018)在《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建材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创新能力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培育创新能力刻不容缓。这种趋势一方面使得军工新材料的需求量越发扩大,另一方面也确立了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军工新材料行业容量达到373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军工新材料行业市场容量将达到831亿元。如何实现全要素融合、促进建材业发展,已成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美国

中国非公经济人士浙江研究基地"浙商精神研究"第2课题组,范柏乃[3](2018)在《新时代浙商精神的内涵、功能与演进》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家精神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存在于一个个具体的地域性企业家群体身上。浙商是极具代表性的企业家群体,浙商精神是极有典型意义的企业家精神。新时代浙商精神可界定为:在浙江这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自然、地理、经济、文化、历史和社会等众多生态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浙江企业家群体在长期生产经营和创业创新过程中积累沉淀的知识、经验、能力、意志、道德和情操等的有效集成,主要体现为诚信精神、坚韧精神、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和担当精神等五种精神。

肖静[4](2009)在《天降大任——吴栋材与一个村庄的命运》文中提出引言不久前我去了一个颇为神奇的村庄——每天有许多城市精英开着轿车来这里上班,一些着名的专家学者每月乘飞机往返于这个乡村;这里有近百名农民开着轿车送自己的孩子去城市读重点高中;这里投资了埃塞俄比亚最大的国家级的工业园

李国军[5](2007)在《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结构和效应机制:人与创业匹配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创业精神是人力资本的关键形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本研究采用创业研究的建构主义思想和过程观点理解创业,定义创业为创业者与环境交互作用以创新结果追求持续发展的行为过程。通过回顾创业精神的个性特质、行为特征、能力资源和个体差异4个方面的研究文献,表明创业精神存在多方面的研究证据,但是缺乏整合的结论,匹配于创业活动的创业精神结构及其效应机制是创业领域基础而紧要的研究问题之一。本研究以人与创业匹配的观点作为理论焦点,来克服创业研究中以创业者为中心的特质范式和以创业过程为中心的行为范式之间的分离,通过以中国企业家为样本的4个研究,从创业者与创业活动的匹配关系中捕捉创业精神的内容结构并考察其在创业过程中的效应机制。创业精神的内容结构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经典模式的综合设计策略,通过:(1)创业者个案访谈和企业家创业案例的理论编码;(2)企业家对编码的审计和反馈;(3)领域专家对编码的讨论;(4)扩展样本数据的编码验证;(5)与相关研究证据系统的理论比较:(6)扎根中国文化传承和时代背景的讨论以及中西研究证据的对比考察,得到创业精神内容结构的定性理解:创业精神是个体主动追求持续成功的行为状态,它包括进取导向、成长导向、责任导向和创新导向4个维度,其中责任导向和成长导向表征了中国文化传承和时代背景的优异基因。创业精神与创业过程的关系研究整合过程理论和变量理论的分析策略考察创业者与创业活动的个案,提出了由创业精神、组织创业、创业绩效、智力资本和创业环境5个核心变量来理解创业精神在创业过程中的效应机制的理论模型:创业活动中体现的创业精神发动着组织创业,以实现御业绩效;创业环境塑造组织创业的行动策略,创业行动也塑造着创业环境:创业环境和组织创业影响组织的智力资本,智力资本也在创业过程中得到开发,并发挥着核心资源的作用。创业精神的结构效度和差异特征研究证实了创业精神的成份观4维度结构。创业精神进取导向、成长导向、责任导向和创新导向的4维度模型得到好的拟合,维度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维度的平均抽取方差与维度间相关系数的比较表明了创业精神测量较好的聚合效度和辨别效度。创业精神与创业胜任力在维度水平的相关分析支持创业精神的诺莫效度。创业精神对个体的生涯成功具有预测效度,维度水平的创新导向、进取导向和成长导向显着地影响生涯成功。比较不同个体和组织背景的受测者的创业精神表明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背景和成长特性方面。创业精神的效应机制研究表明:(1)创业精神对组织创业和创业绩效具有显着的效应。创业精神的4个维度都显着地影响组织创业,创新导向和责任导向显着地影响创业绩效。组织创业完全中介创业精神对创业绩效的效应。(2)创业环境及其社会支持和政策调控维度显着地影响创业绩效。组织创业充分中介创业环境对创业绩效的效应。组织创业及其创新领先、事业拓展、组织革新维度显着地影响创业环境。(3)创业环境对组织的智力资本具有显着的影响,社会支持、政策调控和资源配置3个维度都显着地影响智力资本。智力资本完全中介创业环境对创业绩效的效应。(4)智力资本对组织创业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的效应。(5)分别基于环境决定主义和战略选择观点的创业精神效应机制的理论模型都得到好的拟合,但是战略选择观点的模型拟合相对更优。研究证实了理解创业精神效应机制的理论模型,表明:创业者的创业精神激发组织创业,来塑造创业环境和提升智力资本,并通过智力资本实现创业绩效;创业环境显着地影响组织创业和智力资本,智力资本完全中介组织创业和创业环境对创业绩效的效应。总体上,本研究紧扣创业领域的理论发展,围绕关键任务取得了2个主要进展:(1)匹配于创业活动的创业精神的成份结构模型:创业精神的进取导向、成长导向、创新导向、责任导向4维度的成份结构在个体层面对生涯成功、在组织层面对组织创业和创业绩效具有预测效度。(2)人与创业匹配的创业过程模型:创业精神激发创业活动,创业活动塑造创业环境和提升智力资本,并通过智力资本实现创业绩效;创业环境影响组织的创业活动和智力资本,并受到智力资本的完全中介而影响创业绩效。整合本研究的主要进展得到以人为本的创业发展模型。模型凸现创业精神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智力资本为发展的核心资源;强调创业环境对创业活动的显着影响,突出创业活动对创业环境的塑造作用。模型对于深化创业和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建设企业家队伍和促进创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肖海燕[6](2006)在《新时期我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营企业家作为经济改革、体制转轨的产物,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作用日趋显着,并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法制环境不断完善,且在我国成功加入WTO以后,市场由卖方市场己向买方转变,竞争日益激烈与透明。因此,在新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的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机制面临新的探索与抉择。 我国的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带有明显的外部制度环境变迁的轨迹,不同的外部制度环境,就决定了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模式选择及其成长极限。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变迁,经历了一个渐进式的改革过程,而民营企业家的成长也从无到有,成长模式也从简单的经营模式发展到资本模式、创新模式、技术模式、组织模式以及代理模式等多种成长模式。找出外部环境变迁对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影响,分析当前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外部环境现状,探讨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外部环境就成为了本论文的内容的一个方面。 民营企业家的成长除了外部环境因素外,其由企业家主导的内部企业制度是影响企业家成长机制的另一重要方面。内部制度包括了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没有一种企业制度是民营企业家成长的万能制度,不同制度环境和不同成长阶段下企业所需要动员的生产要素特征不同,企业既定规模边界和组织制度下的最优制度选择也应不同。目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处在家族制度的模式下,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规模与效率以及企业的外部环境来分析,家族制的企业模式仍然有效的存在于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中。但是,其家族企业的内部产权配置必须明晰、合理、灵活。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发展规模和效率,对于己经越出家族制企业制度适用边界的民营企业,企业家应该主导民营企业的制度变革,向现代企业制度演进,解除民营企业家的自身管理能力约束,顺利实现二次创业的过渡。 因此,在充满着竞争与机遇的21世纪新时期,我国的民营企业家成长机制将是一个内外部机制协调作用以及糅合地域特色的综合企业家行为。

贾小明,赵曙明[7](2005)在《成功企业家内在素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界定成功企业家的内在素质规律,确是管理学上的一大难题。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深刻了解,提出从“信、进、念、定、慧”等五个方面来系统结构化地剖析企业家内在成功的规律,并提出如何提升和把握成功企业家真正的精神内涵,为企业长盛不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于艳君[8](2002)在《企业家的五种精神》文中研究表明 什么是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的人格化。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企业精神的人格化为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有什么内涵?企业家要具有创新精神、敬业精神、组织合作精神、全球战略精神和守则精神。中国经济成长需要这样的企业家,需要企业家具备这样的余业家精神。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企业家的内在素质和生存

田建国[9](2001)在《弘扬“五种精神”,实施以德治国——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文中研究指明弘扬“五种精神”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是高校新一轮发展 ,增强竞争力的紧迫课题。把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是对治国方略的完善和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德治的前提是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体系 ,根本目的是为了全民族的远大理想

田建国[10](2001)在《弘扬“五种精神” 实施“以德治国”》文中研究指明 江总书记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的五种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五种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精神的新总结、新概括和新发展。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紧扣时代脉搏,高

二、企业家的五种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家的五种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建材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企业家精神及其应用
    1.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内容
    2.企业家精神应用在建材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作用
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建材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影响因素及可预见问题
    1.工作分解结构法下影响建材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构建的因素
    2.构建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建材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中可预见的问题
在建材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中引入企业家精神的作法
    1.创新精神与建材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构建
    2.敬业精神与建材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构建
    3.合作精神与建材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构建
结束语

(3)新时代浙商精神的内涵、功能与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诚信是浙商勇立潮头的坚强基石
    (一) 诚信内涵
    (二) 诚信功能
    (三) 诚信演进
    (四) 诚信案例
二、坚韧是浙商砥砺前行的强大支撑
    (一) 坚韧内涵
    (二) 坚韧功能
    (三) 坚韧演化
    (四) 坚韧案例
三、冒险是浙商奋勇争先的不竭动力
    (一) 冒险内涵
    (二) 冒险功能
    (三) 冒险演化
    (四) 冒险案例
四、创新是浙商做大做强的重要法宝
    (一) 创新内涵
    (二) 创新功能
    (三) 创新演化
    (四) 创新案例
五、担当是浙商顶天立地的精神支柱
    (一) 担当内涵
    (二) 担当功能
    (三) 担当演进
    (四) 担当案例

(5)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结构和效应机制:人与创业匹配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思路
    1.3 选题的意义
2 文献研究
    2.1 创业与创业精神
        2.1.1 创业研究的演进:走向建构主义
        2.1.2 创业精神在创业研究中:文献综述框架
    2.2 个性特质的研究
    2.3 行为特征的研究
        2.3.1 创业管理
        2.3.2 创业领导
        2.3.3 创业导向
    2.4 能力资源的研究
    2.5 个体差异的研究
    2.6 中国企业家的创业精神
        2.6.1 定义和性质
        2.6.2 内容和结构
        2.6.3 企业家能力
    2.7 文献总结和待研问题
        2.7.1 文献总结
        2.7.2 待研问题
3 基于人与创业匹配观点的研究设计
    3.1 关键问题和研究任务
    3.2 理论焦点:人与创业匹配的观点
    3.3 研究构思和技术路线
4 创业精神的内容结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扎根理论
        4.2.2 研究设计
    4.3 研究实施
        4.3.1 创业者访谈
        4.3.2 编码过程
        4.3.3 审计与反馈
        4.3.4 编码结果
        4.3.5 领域专家讨论
        4.3.6 扩展样本的验证编码
        4.3.7 研究的可信性和效度
    4.4 结果讨论
        4.4.1 创业精神维度结构与国内相关研究证据的比较
        4.4.2 创业精神维度结构与西方研究证据的比较
        4.4.3 创业精神维度结构的文化传承和时代特性
        4.4.4 风险倾向与创业精神
        4.4.5 创业精神维度结构的理论巩固和动力特征
    4.5 研究小结
5 创业精神与创业过程的关系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案例研究方法
        5.2.2 过程理论和变量理论
        5.2.3 研究设计
    5.3 创业过程的叙述分析
        5.3.1 创业背景
        5.3.2 创业者
        5.3.3 创业过程
    5.4 创业过程的变量分析
        5.4.1 创业精神
        5.4.2 组织创业
        5.4.3 智力资本
        5.4.4 创业环境
        5.4.5 创业绩效
        5.4.6 创业精神与创业过程关系的理论模型
    5.5 结果讨论
    5.6 研究小结
6 创业精神的结构效度和差异特征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方法
        6.3.1 创业精神测量的编制
        6.3.2 样本
        6.3.3 测量
    6.4 数据分析
        6.4.1 创业精神测量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6.4.2 创业精神测量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6.4.3 创业精神与创业胜任力及生涯成功的关系
        6.4.4 不同特征和背景的受测者的创业精神的比较
    6.5 结果讨论
        6.5.1 创业精神的结构效度
        6.5.2 受测者创业精神的差异特征
    6.6 研究小结
7 创业精神的效应机制研究
    7.1 研究目的
    7.2 理论假设
        7.2.1 创业精神与组织创业及创业绩效的关系
        7.2.2 创业环境与创业过程的关系
        7.2.3 智力资本与创业过程的关系
    7.3 研究方法
        7.3.1 样本
        7.3.2 测量
    7.4 数据分析
        7.4.1 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
        7.4.2 创业精神对创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7.4.3 创业精神对组织创业的回归分析
        7.4.4 组织创业对创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7.4.5 组织创业对创业精神与创业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
        7.4.6 创业环境与创业过程的关系分析
        7.4.7 智力资本与创业过程的关系分析
    7.5 结果讨论
        7.5.1 创业精神对组织创业和创业绩效的效应特征
        7.5.2 创业精神效应机制的理论模型
    7.6 研究小结
8 总论
    8.1 研究过程和主要结论
        8.1.1 理论结合实践确立关键问题
        8.1.2 扎根理论编码创业精神的内容结构
        8.1.3 案例研究考察创业精神与创业过程的关系
        8.1.4 创业精神内容结构的定量验证
        8.1.5 创业精神效应机制的定量验证
    8.2 创新努力和主要进展
        8.2.1 本研究的创新努力
        8.2.2 进展之一:匹配于创业活动的创业精神的成份结构模型
        8.2.3 进展之二:人与创业匹配的创业过程模型
        8.2.4 主要进展的理论整合:以人为本的创业发展模型
    8.3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8.3.1 研究进展的理论意义
        8.3.2 研究进展的实践意义
    8.4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活动和科研成果
致谢

(6)新时期我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企业家的内涵和民营企业家的概念定位
    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3 本课题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2 我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历程分析
    2.1 我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外部制度变迁
    2.2 我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企业制度变迁及其诱因
    2.3 我国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模式
3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家成长机制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民营企业家队伍现状分析
    3.2 我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分析
    3.3 我国民营企业家成长所存在的问题
4 我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内部机制分析
    4.1 民营企业家成长的产权制度分析
    4.2 民营企业家成长的企业治理结构分析
    4.3 民营企业家成长的管理机制分析
    4.4 民营企业家成长的企业文化分析
    4.5 我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实证分析
5 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主要对策研究
    5.1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5.2 法制环境的优化
    5.3 政务环境的优化
    5.4 自身素质的提升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弘扬“五种精神”,实施以德治国——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弘扬“五种精神”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 要充分认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五种精神”的鲜明时代意义
    (二)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精神支柱
    (三) 弘扬“五种精神”,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四) 高校如何弘扬宣传“五种精神”
        1、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20年高校改革发展的经验。
        2、要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
        3、扎实有效地推进校风建设。
二、落实以德治国,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一) 要看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仍很艰巨
    (二)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很重视道德教育
    (三) 高校如何落实以德治国
        1、以德治国首先要以德立校。
        2、“以德立校”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 进一步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 要研究新情况, 迎接新挑战。
        3、德育工作需要创新。
        4、要把师德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5、要研究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四、企业家的五种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家要弘扬五种精神[J]. 周海江. 市场观察, 2018(08)
  • [2]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建材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研究[J]. 张程,王泽杰. 中国建材, 2018(02)
  • [3]新时代浙商精神的内涵、功能与演进[J]. 中国非公经济人士浙江研究基地"浙商精神研究"第2课题组,范柏乃.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8(01)
  • [4]天降大任——吴栋材与一个村庄的命运[J]. 肖静. 雨花, 2009(08)
  • [5]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结构和效应机制:人与创业匹配的视角[D]. 李国军. 浙江大学, 2007(03)
  • [6]新时期我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机制研究[D]. 肖海燕. 南昌大学, 2006(11)
  • [7]成功企业家内在素质研究[J]. 贾小明,赵曙明. 现代经济探讨, 2005(06)
  • [8]企业家的五种精神[J]. 于艳君. 经济月刊, 2002(01)
  • [9]弘扬“五种精神”,实施以德治国——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 田建国. 济南大学学报, 2001(02)
  • [10]弘扬“五种精神” 实施“以德治国”[J]. 田建国. 理论学习, 2001(04)

标签:;  ;  ;  ;  ;  

企业家的五种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