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粮食萧条年气候异常特征

重庆粮食萧条年气候异常特征

一、重庆市粮食大歉年的气候异常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邓弟蛟[1](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研究说明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丁朋[2](2020)在《英山城变迁研究》文中提出英山县位于大别山区,鄂、皖两省交界处,现隶属于黄冈市。英山县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本文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梳理英山城变迁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英山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南宋末年,英山设县,至今已有750余年的历史。英山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足,气候温暖,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温泉镇是全县的政治中心,交通便利,经济状况相对较好。自建县以来,温泉镇便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历史时期,英山县人口流动频繁。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既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对英山县风俗习惯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英山县城墙始建于元初,最初只是土墙。土墙倾圮后,明代中期才重新筑城。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内建筑逐渐增多,城区平面格局基本完善。清代英山城形成了以县署为中心,学宫、城隍庙、文昌宫等为补充的城市平面格局。历史时期,英山城人口数量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波动,但是,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长期以来,英山县的农业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还有一定数量的经济作物种植。但是,由于地理条件较差和生产技术落后,所以,粮食产量不高。长期以来,英山城的手工业较为落后,商业仅仅在抗战时期有过短暂繁荣。受制于落后的经济,英山城的教育事业也不发达,不过仍然有所发展。明清时期,英山城的县学、书院从无到有,缓慢发展,为英山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英山县最流行的宗教是佛教,其次是道教。近代也有天主教,但是影响很小。英山县的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夯实了英山县的文化底蕴。英山县解放后,英山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英山城发展尤为迅速,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科教文卫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城市规划较晚,县城又在20世纪60年代有过一次整体搬迁,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城市化进程中凸显出来的问题比较严重,因此,我们要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促进英山城又好又快地发展。

张媛[3](2020)在《四川盆地区油菜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文中提出四川作为中国重要的粮油产地,粮油供应地位突出,优势明显,2018年四川“天府菜油”行动启动,划定油菜籽保护区,将四川油菜产业纳入“10+3”农业产业体系,为四川油菜产业提质升级提供了良好契机,对油菜种植的农业环境条件将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依据农业气象灾害评价“四因子论”,采用农业气象风险概率评价法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法对四川盆地油菜主产区油菜种植面临的几种主要气象灾害进行风险评价;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油菜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空间分析,对各因子分布的强度和频率进行解读,以期为四川油菜种植方案的制定以及产业提质升级提供技术支撑。论文的主要结论有:(1)四川盆地区油菜致灾因子危险性西南高东北低,总体由西向东递减,其存在多个高危险性中心,如盆地西南的荥经、名山、天全、雅安,盆地东南的泸州、纳溪,以及北部的阆中、绵阳等区县。从危险性指数分布梯度来看,盆地南部地区受气象条件波动影响更大,危险性更高,成都平原区及盆地北部地区气候稳定性更强,危险性总体低于南部。(2)基于对四川油菜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防灾减灾能力各因子权重结果的分析,可以明确四川油菜主产区气象条件的致灾贡献率并不高,成灾的主要原因在于油菜作物对不利气候条件的敏感性强,且集中连片式的种植格局暴露性强,这两大因素放大了气象灾害对油菜的影响。此外,区域内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弱,客观上加大了灾损。(3)四川盆地油菜主产区油菜种植风险整体偏低,高风险地区集中分布在盆地西北和南部少数个别地区;东北部的丘陵区和成都平原区油菜种植风险普遍较低;仅有个别地区存在较高风险;从侧面反映了四川油菜种植适宜性强,但御灾能力低的问题。同时,文章主要结合了气象风险概率评价法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法,在没有获取到油菜种植分布的遥感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提取行政区质心点的属性值,对质心点进行插值,通过这个方式使按行政分区统计的属性值栅格化,能够更好的进行空间分析。

俞书傲[4](2019)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以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着区,1951~2017年我国升温率达到了每10年0.24℃,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我国是人多地少的人口大国,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尤其口粮安全,一直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农业的区域格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经济最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浙江已从过去的粮食主产区转变为主销区,如何实现浙江等主销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于2016年提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高省内农业生产稳定性。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的影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全面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1987~2016年气候数据,首先采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ell气候突变检验等气候统计学方法,刻画了过去30年浙江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等三大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然后运用H-P滤波分析技术,对浙江水稻(早稻和中晚稻)、小麦、玉米、大麦、大豆、薯类和油菜等8种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分解为趋势单产和气候单产,并根据相对气候产量、平均减产率和减产变异系数等指标来分析气候变化对浙江主要农作物生产波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1996~2015年全省73个县(区、市)的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和1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候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构建了包含气候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生产投入要素的空间误差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因素变化以及极端高温(低温)和极端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对浙江8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边际影响。进一步地,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实证估计了考虑气候要素变化情况下的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指数、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与不考虑气候要素变化情况下的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映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浙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气温升高已经成为浙江最近30年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增温速率达到了 0.42℃/10a,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降水量和日照均值未出现明显变化,但存在一定的年际波动及地区和季节差异。(2)近30年气候变化对浙江不同农作物单产波动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水稻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气候歉年和灾年次数最少;而玉米、小麦、大麦和油菜等旱田作物的气候灾年数量较多,气候平均减产率较高,减产变异系数也高于其他作物,受气候变化冲击影响较大。(3)不同气候要素变化对不同农作物单产的边际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生长期有效积温变化对早稻、中晚稻、小麦和油菜单产的影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态势,气温每升高1℃对这4种作物将分别增产3.61%~4.42%、2.95%~3.64%、3.12%~3.63%和 1.14%~2.18%。有效积温对玉米和大豆单产的影响显着为负,但气温每升高1℃可使玉米和大豆减产不大。生长期降水量对小麦、大麦、薯类和大豆单产的影响也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态势,其中降水量增加对薯类单产的边际增产效应最明显。生长期降水量对早稻、中晚稻和玉米单产的影响显着为负。生长期日照时长对所有农作物单产的影响并不明显。(4)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作物单产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其中极端高温天数每增加]天,可使早稻和中晚稻分别减产3.9%~5.1%和2.3%~2.8%,极端低温天数每增加1天,油菜将减产0.5%~0.8%;中晚稻平均每年因生长期内极端降水减产的幅度也达到了 14.1-17.7公斤/亩。(5)农作物生产中的自然适应和人为适应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增产或减产影响,提高农作物单产稳定性;化肥、机械和灌溉等生产要素投入与温度和降水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而与日照的关系并不明显。(6)气候变化阻碍了浙江农业生产前沿面的提升,对浙江农业TFP产生负面影响,并在省内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平原地区农业TFP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程度大于沿海地和山地丘陵地区,这意味着忽略气候变化因素可能会高估浙江农业TFP。随时间推移,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TFP的负面影响呈现出覆盖面扩大、程度增强的趋势,这意味着未来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TFP的不利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加深。(7)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促进农业稳产增产,改进田间管理技术、缓解极端天气影响,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户适应能力和完善气候预警机制、做好事前事先应对等四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是:(1)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以8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气候变化对不同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差异;同时本文以浙江为例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拓展了现有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更具现实针对性。(2)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单产波动性、单产边际影响和农业TFP等3个方面来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拓展了现有研究主要从单产边际影响视角来研究的局限性。(3)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一方面引入农学和气候学领域中的概念与方法分析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作物单产波动性,另一方面构建了包含标准化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来实证估计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单产的边际影响,同时还将气候变化因素引入了农业TFP的研究,考察了气候变化对农业TFP的影响问题,这在现有研究中尚不多见。

冯佳[5](2019)在《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文中提出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发生在敌后抗战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此次灾荒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灾荒,持续时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灾害种类之繁令人震惊。为何这场灾荒前后历时两年并造成如此巨灾,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因素,而且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这场灾荒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数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如何救灾以及能否救灾,直接关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存发展以及政权的稳固,更关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兴衰成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救助灾荒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极大重视。在领导根据地政府和军民救助中原大灾荒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救助灾荒视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与历史使命,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救灾思想中的精髓,沿袭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救灾机制与程序,而且将救灾上升到政治高度,将其视为凝聚民心、改造农村、促进社会变革、激发抗战决心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以生产自救为根本原则,舍弃了“政府包办”的依赖型救灾体制,将治标措施与治本措施结合起来,采取了以积极生产为主、政府帮助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救灾模式,从而帮助军民成功抗击了灾荒,使党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救灾的成功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同时为当前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全文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中原大灾荒的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创新点与难点。正文总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章:灾情概述。介绍了中原大灾荒的受灾区域以及自然灾害种类。此次灾荒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平、陕西、安徽北部、湖北北部等黄河中下游的广泛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受到极大影响。灾荒具有时代背景复杂、受灾区域广泛、灾种循环相生等特点。形成灾荒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日军侵略、国民政府迟缓救灾等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此次灾荒对人口、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应急救灾举措。灾荒发生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立即采取宣传动员、发放粮款、减免税负、社会互济、节约募捐等应急救灾举措,这些“治标”措施对于遏制灾荒蔓延、缓解灾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发展救灾举措。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在采取“治标”措施的同时,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激发群众战胜灾荒的内生动力,必须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自发进行生产自救。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政府和军民采取了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发展纺织、建立合作社等“治本”措施,从而逐渐形成了标本兼治的救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救灾效果。第四章:党政、社会体制与救灾。根据地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陆续开展了整风、精兵简政、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等运动,这些运动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救助灾荒而开展的,但是促进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间接起到了利于救灾工作的效果。第五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救助中原大灾荒的成效、特点与现实启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战胜了灾荒,保证了军民的基本生活,稳定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并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这次救荒的主要特点是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从单纯救济转向服务抗战大局。这次救荒也为当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财富。

罗广昭[6](2019)在《广东省高州市水稻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文中提出本研究立足于高州市水稻的种植的现状,通过系统调查研究、入户调查访谈、资料收集整理,掌握该地区的水稻种植情况,了解农户在种植生产水稻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探索制约高州市水稻种植发展的重大因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从而进一步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的单产、增加水稻的总产,对高州市水稻种植的稳定增长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全面阐述高州市水稻种植的基本情况,对高州市的水稻种植现状、自然资源有利条件、土壤肥力状况、农业基础设施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初步明确了制约高州市水稻种植的几个主要因素:一是耕地抛荒严重、农业基础设施差、机械化水平落后等问题,影响了高州市水稻种植生产的稳定;二是因种植户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水稻病虫害威胁大、种植技术落后、农业推广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高州市水稻的单产的提高;三是水稻品种改良推进缓慢、水稻收获以及存储不规范、耕地质量下降等因素,制约了高州市水稻的品质。本论文从种植面积、单产、品质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高州市水稻种植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是要通过严控耕地抛荒,搞好基础设施增强抗灾能力、发展种植规模化及专业化、调整农田补贴方式以及提高机械化水平等手段继续改善种植面积;二是要推广新技术、加大投入、加大示范区建设等措施挖掘单产提升能力;三是通过优化种植布局、创建品牌、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提升水稻品质能力。

聂选华[7](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刘晓璐[8](2019)在《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河南省干旱特征及模型预测研究》文中提出干旱是由于长期降水少或没有降水,蒸发旺盛,土壤中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甚至绝收的农业气象灾害。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全球气象灾害频发,气候不稳定性增强,全球干旱发生愈发频繁,因此,干旱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河南省位于季风气候区,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交界处,秦岭淮河穿过,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气候敏感脆弱,因此干旱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基于河南省气候特征,进行干旱研究对该地区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定量地研究各干旱指数不同时间尺度、河南省各个不同区域的变化情况,定性地分析河南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基于遥感数据和气象站数据的各干旱指数分别对河南省旱情的响应状况,以土壤湿度数据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每个干旱指数对河南省的适用性。基于多源异构的数据源进行干旱研究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够综合遥感空间数据和气象数据的优势,而且能反映各干旱因子特征的信息。综合多源异构的数据源优点后建立的综合干旱指数模型,既能提高干旱监测的精度,又能进一步分析、评价旱情。本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成果和结论:(1)基于遥感的干旱监测发现:河南省冬小麦最容易发生干旱的生长期为返青期—扬花期,夏玉米最容易发生干旱的生长期为抽雄期—乳熟期;河南省最容易发生干旱的季节为春季和夏季。结合遥感监测空间分辨率高、面积覆盖大等优势对河南省干旱分析表明:基于MODIS数据计算的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和植被供水指数(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VSWI)均能从不同角度反映河南省的干旱状况,其中TVDI相对更适合河南省干旱研究。TVDI对于旱情的监测着重反映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干旱情况,基于该指数发现:冬小麦最容易干旱的生长阶段为返青期—扬花期,夏玉米最容易发生干旱的生长阶段为抽雄期—乳熟期;VSWI则趋向于反映不同季节河南省不同区域的旱情特征,基于VSWI发现河南省最容易产生干旱的季节为春季和夏季。运用TRMM降尺度后数据计算的降水距平百分率(Pa)分析得到:1998-2018年河南省最干旱年份为2014年,且该年气候极不稳定,7月和12月份河南省全省均为重旱。此外,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引入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对TRMM数据降尺度研究对于河南省具有可行性。(2)基于气象站点干旱监测发现:标准化降水指数更适合河南省的干旱研究,且河南省各个区域的干旱特征和干旱趋势差别较大。基于气象站点数据精度高、连续性强的优势对河南省干旱分析表明: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rtranspiration Index,SPEI)在进行干旱研究时的区域适用性不同。SPI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SPEI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对比1个月、3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间尺度的干旱指数,3个月尺度的干旱指数更适合该地区的干旱研究。以10年作为时间尺度,河南省前5年气候不如后5年气候稳定。空间上:河南省豫西、豫北旱情呈减轻趋势,而豫东、豫中和豫南旱情呈增强趋势。(3)基于多源异构数据得到的综合干旱指数(Composite Drought Index,CDI)模型综合了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优点,通过运用土壤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证明了该模型对于河南省干旱研究具有可靠性。基于遥感和站点数据建立模型较多,但同时考虑植被指数、温度、降水、蒸发等多个参量、多数据源信息进行综合干旱模型较少,因此选取SPI,TVDI和Pa建立综合干旱模型(CDI)作为本论文研究特色和创新点之一。总体来看,站点数据的相关系数高于遥感数据,且综合干旱指数(CDI)能很好的反映河南省的干旱特征分布。微波遥感SMAP L3土壤湿度数据对于小范围的干旱监测适用性差。(4)基于综合干旱指数应用时发现,农作物受灾面积与该指数成反比;日照、降水和空气湿度是影响河南省干旱权重最大的3个因子。将河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与综合干旱指数(CDI)进行相关性分析时发现:综合干旱指数与农作物受灾面积呈反比,根据CDI的干旱分级,农作物受灾面积与综合干旱指数相关系数R2大于0.5,从侧面反映了超过一半的农作物受灾是由干旱造成的,说明干旱是造成河南省农作物受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致旱因子研究发现:日照、降水和空气湿度是影响该区域干旱权重最大的3个因子。基于以上较大敏感因子对CDI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CDI与敏感因子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5(日照因子的绝对值),说明综合干旱指数模型能够反映河南省致旱敏感因子的信息,适合河南省干旱的研究。

赵哲文[9](2018)在《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本文简称为陕、甘、宁)是玉米主要种植区域,近二十多年来,玉米播种面积迅速增加,成为西北地区玉米的主要产区。低温冷害是一种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分布十分广泛,西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气温波动性高,增加了玉米产量和品质受冷害影响的风险。遥感技术在空间和时间上相比于传统的人工调查有着显着优势,并且已经有很多研究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业灾害的监测与评估中。目前利用遥感技术对玉米低温冷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在我国西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历年气象观测资料和星地多源时空遥感数据,采用综合赋权法、时序分析、决策树模型、被动微波温度反演、尺度变换、气温估算、作物模型模拟等方法,对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进行风险评估、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以丰富西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遥感研究的相关资料,为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的监测与评估提供可靠的技术指导。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1.陕甘宁三省(区)玉米种植区提取利用陕甘宁三省(区)MODIS分类产品,通过GIS技术得到研究区潜在耕地作为掩膜图层,根据研究区站点观测的发育期数据推算潜在耕地范围内的玉米主要发育期天数。在NDVI时序曲线滤波的基础上,选用不同时相的NDVI遥感影像数据结合陕甘宁主要作物样点的发育期,采用决策树方法进行玉米种植区提取,通过该方法基于玉米与其它作物在特定时相遥感影像NDVI值的差异特征,对栅格影像像元进行综合判断,获得了陕甘宁三省(区)春玉米和夏玉米可能种植区像元。选用陕、甘、宁玉米种植面积统计资料进行验证,检验结果显示玉米种植区遥感估算面积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为9.26%,基本可以满足玉米冷害风险评估、冷害监测与损失评估的需要。2.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根据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理论,选用1971-2016年气象站点观测资料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和GIS技术,构建了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本文主要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三个方面对陕甘宁研究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数、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和承灾体脆弱性指数,并且应用GIS技术对风险评估指数进行地统计分析和制图。在对上述三种指数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时,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赋权方法确定综合风险指标中各分量的权重系数,利用指标权重建立玉米冷害风险综合评估模型,通过综合风险指数将陕甘宁研究区划分为低、中、中高和高四个等级的冷害风险区域。最后应用地理统计方法得到陕甘宁三省(区)各县市的冷害风险评估等级区划,并利用冷害年的统计减产率对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验证,冷害综合风险指数与减产率之间存在0.05水平显着相关,说明该风险评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3.基于MODIS LST产品与AMSR亮温数据集的陕甘宁三省(区)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构建首先充分利用2003-2016年MODIS每日LST地表温度数据产品,包括两个平台两个时相共四景影像进行互补,得到MODIS每日地表温度LST融合影像。为了弥补该影像受云覆盖影响造成数据缺失的不足,再采用被动微波辐射计AMSR的亮温数据集,应用微波辐射传输模型进行时空连续的地表温度反演研究,经验证反演结果精度为2.5~3.0K。将反演得到的全覆盖地表温度数据通过尺度变换方法使得影像分辨率从25km提高到1km。最后将尺度变换后的1km分辨率LST数据与仍然有缺失像元的MODIS每日LST融合影像进行耦合插补,完成了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的构建,经检验2003-2016年耦合插补地表温度的RMSE 为 0.78~3.17K。4.陕甘宁三省(区)时空完备气温数据集构建与玉米低温冷害遥感监测针对气象台站气温数据缺乏空间连续性的局限,选用遥感数据进行时空连续的气温估算。利用2003-2016年的MODIS每日地表温度LST产品多平台融合数据与AMSR反演地表温度尺度变换数据进行耦合插补得到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将该数据集与气象站点观测气温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分别建立气温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这些统计模型计算得到陕甘宁三省(区)逐日全覆盖的时空完备气温数据集,其中作物地类型的气温估算模型精度指标RMSE为1.62℃。基于此估算方法得到的气温数据集,比较三种玉米冷害指标(指标A、指标B、指标C),选取与低温灾害统计数据相关性最好的指标C对陕甘宁玉米冷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2004、2010、2014、2008年为陕甘宁三省(区)近十几年来玉米低温冷害受灾较严重的年份。监测结果与农业气象灾害统计年鉴的低温灾害记录在时间和空间上基本吻合,说明该监测方法能够较好的反映实际冷害发生情况。5.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灾损评估为了对玉米冷害单灾进行有效的灾损评估,本研究尝试利用通用型作物模型WOFOST对玉米冷害损失产量进行模拟估算。在使用作物模型进行模拟之前,通过获取的站点气象资料、地面观测数据和查询文献,应用模型参数优化程序结合趋势产量等方法,对作物模型敏感参数进行本地化调整。采用优化后的玉米生长参数作为输入数据,结合模型的本地化调整结果,通过比较不同光温条件对WOFOST作物模型驱动产量的差异,计算得到2004年和2010年陕西省8县市玉米冷害灾损产量,实现了玉米冷害作为单一灾害造成损失的定量化评估,探索出利用作物模型进行单灾损失评估的可行途径。

吴祖葵[10](2017)在《我国玉米自然灾害特征与防范措施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牵挂的焦点,应对和防范农业自然灾害则是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会使农作物的生育期发生中断、作物产量大幅减少、农民利益受损,更有甚者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社会恐慌和市场混乱。由于我国气候多变,环境复杂,自然灾害特别的发生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隐患。因此,对农业自然风险进行研究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学术界对农业自然风险防控领域的关注也由来已久,国内外都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素材,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体系,为本领域的研究探索打下坚实基础。但农业自然风险是一个内容庞杂的命题,不仅涉及各种农作物、各类自然灾害,还牵扯到不同的农业参与主体,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有必要从小处着眼,用“解剖麻雀”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玉米作为我国四大主粮之一,种植范围地跨南北,产量位居首位,在我国农作物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我国农业主要遭受的自然灾害有水、旱、风雹、低温冻害及病虫害,但以受灾面积和减产影响而言,水旱灾害是我国农业最大的“天敌”。因此,本文着重将玉米的水旱灾害作为切入点,选取11个玉米主产省份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以点带面,对我国农业自然风险进行梳理。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序言部分,针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并对以往国内外自然风险防控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构建农业自然风险防控体系的思路,并对体系框架进行概述。第二章针对风险识别环节,通过对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灾情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出我国农业灾害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对各地区受灾状况进行表达和陈述。第三章为本文的核心内容,以玉米所受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进行风险评估。本章以玉米相对气象产量为研究基础,采用气象减产率和气象产量减产变异系数两个指标对各玉米主产省的受灾情况进行评估,使用灾损率和灾害异常指数对玉米主产省的主要灾种进行评价,并通过灰度重心模型对水旱灾情的空间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本章选取了11个玉米主产省份为研究对象,并对各省的风险情况进行表达。第四章为对策分析部分,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特别是玉米种植所面临的自然风险,本章从3个角度提出风险防控的措施,包括法制层面、技术层面和工具层面。本章不仅对目前国内外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整理,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整理汇总,提出了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对研究中存在的疑问进行了讨论,并对今后研究做出展望。

二、重庆市粮食大歉年的气候异常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粮食大歉年的气候异常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英山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有关英山县的史料状况
        1.2.2 有关英山县的研究现状
    1.3 理论和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英山城的兴起
    2.1 英山县建置沿革
    2.2 英山城居民
        2.2.1 历史概况
        2.2.2 风俗习惯
    2.3 英山城兴起的地理条件
        2.3.1 自然地理条件
        2.3.2 人文地理条件
    2.4 英山城的建立
        2.4.1 英山县的设置
        2.4.2 英山城的建立及城址迁移始末
第3章 英山城的演变
    3.1 英山城空间形态演变
        3.1.1 英山城城墙的演变
        3.1.2 英山城平面格局的演变
    3.2 英山城人口变化
        3.2.1 明代以前英山县人口
        3.2.2 清代英山县人口
        3.2.3 民国时期英山县人口
        3.2.4 明、清、民国时期英山城的人口
    3.3 英山城经济发展
        3.3.1 农业
        3.3.2 手工业
        3.3.3 商业
    3.4 英山城文化发展
        3.4.1 学校和教育
        3.4.2 宗教信仰
        3.4.3 历史文化名人
第4章 英山城的发展
    4.1 新中国成立以后英山城的发展
        4.1.1 英山县发展概况
        4.1.2 英山城的发展概况
    4.2 英山城保护和发展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四川盆地区油菜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1.2.1 农业气象灾害文献数据统计
        1.2.2 知识群组识别
        1.2.3 农业气象灾害研究主题变化
    1.3 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2 油菜种植现状
第3章 四川盆地区油菜气象灾害致灾因子评价
    3.1 四川盆地区油菜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识别
        3.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2 主要气象灾害因子筛选
    3.2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模型的构建
        3.2.1 苗期涝渍危险性评估模型构建
        3.2.2 越冬期干旱危险性评估模型的构建
        3.2.3 倒春寒危险性评估模型的构建
        3.2.4 综合危险性评估模型的构建
    3.3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3.3.1 苗期渍害危险性评估
        3.3.2 越冬期干旱危险性评估
        3.3.3 倒春寒危险性评估
        3.3.4 综合危险性评估
第4章 油菜承灾体脆弱性及暴露性评估
    4.1 四川盆地区油菜脆弱性评价
        4.1.1 油菜脆弱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4.1.2 油菜脆弱性评价
    4.2 四川省盆地区油菜物理暴露性分析
        4.2.1 油菜暴露性评价模型构建
        4.2.2 油菜暴露性评价
第5章 区域防灾抗灾能力评估
    5.1 防灾抗灾能力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5.1.1 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5.1.2 防灾减灾能力模型的构建
    5.2 防灾抗灾能力评价
        5.2.1 油菜防灾减灾能力评价
第6章 四川盆地区油菜综合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及区划
    6.1 综合风险评价
        6.1.1 综合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6.1.2 权重的确定
    6.2 综合风险区划
        6.2.1 风险区划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1.4 论文框架结构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
        2.1.2 趋势产量与气候产量
        2.1.3 有效积温与活跃积温
    2.2 理论基础
        2.2.1 气候统计学理论
        2.2.2 农业生产经济学理论
        2.2.3 气候变化经济学理论
        2.2.4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2.2.5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2.3.2 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制度的影响
        2.3.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3.4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2.3.5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主要研究方法
        2.3.6 总结性述评
3 浙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3.1 浙江地理与气候概况
    3.2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3.2.1 气候倾向率
        3.2.2 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
        3.2.3 数据来源
    3.3 气温变化特征
        3.3.1 年际变化
        3.3.2 季节变化
    3.4 降水变化特征
        3.4.1 年际变化
        3.4.2 季节变化
    3.5 日照变化特征
        3.5.1 年际变化
        3.5.2 季节变化
    3.6 本章小结
4 浙江农作物生产波动性研究:基于气候单产视角
    4.1 农作物生产现状
        4.1.1 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
        4.1.2 单产变化
    4.2 分析思路与方法
        4.2.1 分析思路
        4.2.2 单产分解
        4.2.3 气候减产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趋势单产
        4.3.2 气候单产
        4.3.3 气候减产
    4.4 本章小结
5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边际影响视角
    5.1 实证策略
        5.1.1 空间相关性检验
        5.1.2 空间误差面板模型
        5.1.3 考虑适应性的模型
    5.2 变量与数据
        5.2.1 变量设置
        5.2.2 数据来源
        5.2.3 描述性统计
    5.3 结果及讨论
        5.3.1 空间相关性:Moran's Ⅰ指数
        5.3.2 空间误差面板回归结果
        5.3.3 适应性回归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业TFP视角
    6.1 影响机制
    6.2 研究方法
        6.2.1 DEA-Malmquist指数法
        6.2.2 考虑气候因素的改进
    6.3 变量与数据
        6.3.1 变量设置
        6.3.2 数据来源
        6.3.3 描述性统计
    6.4 结果及讨论
        6.4.1 全省农业TFP分解及其变化趋势
        6.4.2 分地区农业TFP分解及其变化趋势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5)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1942-1943 年中原大灾荒概述
    第一节 中原大灾荒灾情概述
        一、受灾区域概况
        二、根据地灾情严重
    第二节 中原大灾荒的特点
        一、灾荒背景复杂
        二、涉灾地域异常辽阔
        三、灾害循环相生
    第三节 中原大灾荒形成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
        二、日本的侵略战争
        三、国民政府迟缓救灾
    第四节 中原大灾荒造成的影响
        一、对人口的影响
        二、对经济的影响
        三、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救灾思想与“治标”救灾举措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救灾思想回顾
        一、救灾思想的起源
        二、救灾体制
    第二节 宣传动员
        一、救灾前的宣传动员
        二、救灾中的宣传动员
    第三节 筹粮赈灾
        一、赈济粮款
        二、组织借粮
        三、开展对敌粮食斗争
    第四节 减轻税负
        一、减免公粮
        二、减租减息
    第五节 节约募捐与准备代食
        一、节约募捐
        二、准备代食
    第六节 处理灾荒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救助移民难民
        二、开展卫生防疫
        三、处理偷窃问题
        四、惩治贪污腐败
第三章 “治本”救灾举措
    第一节 创造农业生产条件
        一、兴修水利
        二、发展合作社
        三、开展捕蝗运动
    第二节 发展农业生产
        一、抢种补种农作物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
    第三节 发展副业
        一、发展纺织业
        二、发展家庭副业
    第四节 开展赎地救人运动
        一、开展赎地运动
        二、开展救人运动
第四章 党政、社会体制、民生运动与救灾
    第一节 加强政权建设以赢得阶级认同
    第二节 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以提高统领能力
    第三节 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
    第四节 开展民生运动以推动社会革新
第五章 救灾之成效、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主要成效
        一、成功度过灾荒
        二、推动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增进党群、干群、军民的关系
        四、战胜困难的能力得到提升
    第二节 主要特点
        一、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
        二、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三、从单纯救济灾民转向服务抗战大局
    第三节 现实启示
        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三、倡导以“自立更生、生产救灾”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策略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广东省高州市水稻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全球水稻种植现状
        1.2.1 全球水稻种植基本情况
        1.2.3 全球机械化概况
    1.3 我国水稻种植现状
        1.3.1 我国水稻种植基本情况
        1.3.2 我国水稻种植面临的问题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3 创新之处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高州市水稻种植现状分析
        3.1.1 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3.1.2 单产水平变化趋势
        3.1.3 总产变化趋势
    3.2 自然条件分析
        3.2.1 温度条件
        3.2.2 降水条件
        3.2.3 日照条件
    3.3 土壤肥力状况分析
        3.3.1 pH值
        3.3.2 有机质
        3.3.3 全氮量
        3.3.4 有效磷
        3.3.5 速效钾
    3.4 农业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3.4.1 水利设施现状
        3.4.2 耕地现状
        3.4.3 机械化现状
    3.5 制约高州市水稻种植的因素
        3.5.1 制约水稻种植面积因素
        3.5.2 制约水稻单产因素
        3.5.3 制约水稻品质提升因素
    3.6 高州市水稻种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6.1 挖掘水稻种植面积潜力
        3.6.2 挖掘水稻单产能力
        3.6.3 挖掘水稻品质提升潜力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8)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河南省干旱特征及模型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3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河南省旱情时空特征分析
    3.1 基于MODIS数据的河南省旱情时空特征分析
    3.2 基于TRMM数据降尺度研究及河南省旱情时空特征分析
    3.3 基于气象站点数据的河南省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第4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综合干旱预测模型及其运用
    4.1 综合干旱模型的参量选取
    4.2 基于Eureqa综合干旱模型构建
    4.3 综合干旱模型验证
    4.4 综合干旱模型的应用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性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9)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资助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作物低温冷害研究综述
        1.2.1 作物低温冷害风险评估研究
        1.2.2 基于遥感和GIS的作物低温冷害监测研究
        1.2.3 作物低温冷害损失评估研究
    1.3 作物低温冷害相关技术手段研究进展
        1.3.1 利用遥感技术提取作物面积研究进展
        1.3.2 利用遥感技术反演地表温度方法研究进展
        1.3.3 近地表气温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介绍
    2.2 研究数据选择与预处理
        2.2.1 气象数据选择与预处理
        2.2.2 遥感数据的选择与预处理
        2.2.3 地面观测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微波遥感技术反演地表温度方法
        2.3.2 地统计方法
        2.3.3 精度检验方法
    2.4 技术路线
3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种植区提取
    3.1 基于MCD12Q1土地覆盖类型产品的研究区潜在耕地分布
    3.2 陕甘宁玉米主要发育期时空分布模型构建
    3.3 基于决策树方法的陕甘宁玉米种植区提取
        3.3.1 NDVI时序曲线去噪方法
        3.3.2 陕甘宁玉米种植区提取方法
        3.3.3 陕甘宁玉米种植区时空分布
    3.4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种植面积提取结果的验证
    3.5 小结
4 基于GIS的陕甘宁三省(区)玉米冷害综合风险评估
    4.1 陕甘宁低温冷害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
    4.2 陕甘宁低温冷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4.2.1 致灾因子风险概率评估
        4.2.2 致灾因子波动性评估
        4.2.3 致灾因子危险性综合评估
    4.3 陕甘宁低温冷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
        4.3.1 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指标及其计算
        4.3.2 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估
    4.4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冷害综合风险评估
        4.4.1 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4.4.2 冷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的验证
    4.5 小结
5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遥感监测
    5.1 陕甘宁三省(区)MODIS LST多平台数据融合与AMSR地表温度反演的时空完备数据集构建
        5.1.1 基于多平台MODIS每日LST数据重建
        5.1.2 基于AMSR亮温数据的地表温度遥感反演
        5.1.3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构建
        5.1.4 多源遥感数据空间插补结果与检验
    5.2 基于时空完备地表温度数据集的陕甘宁三省(区)气温估算
        5.2.1 气温估算模型的建立
        5.2.2 时空完备气温数据集估算结果
    5.3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冷害遥感监测
        5.3.1 玉米冷害监测指标的选择
        5.3.2 玉米冷害遥感监测结果
        5.3.3 玉米冷害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5.4 小结
6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损失评估
    6.1 陕甘宁玉米低温冷害灾损评估方法
        6.1.1 玉米冷害损失评估技术路线
        6.1.2 趋势产量分离
    6.2 WOFOST作物模型参数本地化
        6.2.1 WOFSOT作物模型简介
        6.2.2 WOFOST作物模型参数优化方法
        6.2.3 WOFOST作物模型参数调整
    6.3 基于WOFOST作物模型的玉米冷害损失产量估算
    6.4 小结
7 研究成果与展望
    7.1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7.2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0)我国玉米自然灾害特征与防范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与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农业自然风险的概念研究
        1.3.2 农业自然风险防控体系的研究概述
        1.3.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与总结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农业自然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与风险识别
    2.1 农业自然风险防控体系框架概述
    2.2 农业自然灾害识别内涵
    2.3 我国农业灾情的识别与梳理
        2.3.1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总体概况
        2.3.2 我国农业旱情概况
        2.3.3 我国农业洪涝灾害概况
        2.3.4 我国其他农业灾害概况
第三章 我国农业自然风险评估——以玉米自然灾害评价为例
    3.1 玉米的生物特性及种植概况
        3.1.1 玉米特性概述
        3.1.2 我国玉米种植的特点
        3.1.3 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分布
    3.2 我国玉米种植自然风险的评估
        3.2.1 评估方法
        3.2.2 数据来源
    3.3 我国玉米主产区受灾情况分析
        3.3.1 我国玉米主产区自然风险分布情况
        3.3.2 我国玉米主产省主要灾种分析
        3.3.3 我国玉米主产省水旱灾情空间变化
        3.3.4 我国玉米主产省灾情评估结论
第四章 玉米自然风险的应对措施
    4.1 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决策环节的内涵
    4.2 从制度层面提升防灾减灾水平
        4.2.1 外国水旱灾害防治法制建设的借鉴
        4.2.2 我国水旱灾害防治制度建设及建议
    4.3 用科技手段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4.3.1 提高科技水平在防范农业水、旱灾害的作用
        4.3.2 玉米种植防、抗旱灾的技术应用
        4.3.3 玉米种植防、抗水灾的技术应用
    4.4 采用多样化工具分散农业风险
        4.4.1 采用农业保险进行风险分散
        4.4.2 积极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作用
        4.4.3 健全政府农业补贴政策,完善利益补偿机制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优点与不足
    5.3 研究展望
    5.4 理论拓展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重庆市粮食大歉年的气候异常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2]英山城变迁研究[D]. 丁朋. 湘潭大学, 2020(02)
  • [3]四川盆地区油菜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D]. 张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D]. 俞书傲. 浙江大学, 2019(02)
  • [5]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D]. 冯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广东省高州市水稻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D]. 罗广昭.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7]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8]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河南省干旱特征及模型预测研究[D]. 刘晓璐. 西南大学, 2019(12)
  • [9]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研究[D]. 赵哲文. 浙江大学, 2018(04)
  • [10]我国玉米自然灾害特征与防范措施研究[D]. 吴祖葵.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4)

标签:;  ;  ;  ;  ;  

重庆粮食萧条年气候异常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