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护理教育的比较与思考

中美护理教育的比较与思考

一、中美护理教育比较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高玉芳,王彩星,安慰,成彩红,吴超[1](2018)在《中美护理本科实践教育现状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实践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是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过程。该文通过对中、美两国护理本科实践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和考核、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美两国护理本科实践教育的差异,借鉴美国护理本科实践教育的先进经验,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护理本科的实践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刘林[2](2018)在《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西安X卫生学校为例》文中认为2003年12月《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中等护理教育承担着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输送合格中等护理人才的艰巨任务,是我国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应该消失或者撤销。然而,高等教育的普及、护理模式的变化和用人单位学历门槛的提高都对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但是我国的护理现状和国情决定了中等护理教育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通过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发展现状,有利于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培养质量,有效发挥其社会功能,从而尽快为我国输送一批高质量的中等护理人才。首先,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西安X卫生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和部分省市的护士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生源、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院校合作、师资队伍、实习实训与就业升学等进口到出口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大背景阐释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分别是学校整体生源质量不高、培养目标与市场融合度不高、课程设置中技能课和人文素养课数量明显不足、学生就业观不成熟且实际就业率不高、学校实践资源匮乏、“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且培训太少、教师授课方式滞后等问题。然后从国家资助政策的完善、职业教育行业管的局限、“三阶段”培养模式的局限、分类考试制度的完善等国家层面;职业教育的偏见根深蒂固、生源保护与有偿招生等社会层面;未深入了解市场反馈、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院校合作不紧密、就业指导不完善等学校层面;教师职业感倦怠等教师方面阐释造成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西安X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问卷访谈中一线护士和学校领导提出的对策建议以及国内外护理教育可借鉴的做法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主要从提高招生规模、培养目标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提高课程设置与教材教法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化、加强实习实训与就业升学针对性和质量、办学模式多样化六个方面进行论述。总之,在各项国家政策支持、医护比缺口大、护理人才易于流失、现代教育体系和分类招生考试制度的完善等社会大背景下,以及护理专业的特殊性都决定中等职业学校的护理专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本研究主要从生源质量、课程设置、培养目标、院校合作、师资队伍、就业升学与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发展的可行性对策。但文章主要是以西安X卫生学校为例,分析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尚不能代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发展情况,所以提出的发展对策不够全面,仍存在不足,希望能为后续相关研究起到基础性的参考作用。

程梅[3](2017)在《中美护理教育研究热点的可视化数据挖掘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美护理教育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数据挖掘分析,用科学知识图谱直观展示近十五年中美护理教育研究热点的现状,比较中国与美国护理教育的研究热点,并预测我国护理教育发展趋势,为我国护理教育研究者提供参考。研究对象:以中美护理教育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美国数据来源为“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以下简称“WOS”)数据库中2001-2015年有关护理教育(nursing education)的文献。应用主题检索。利用《医学主题词表》(Me SH)作为主题词检索工具。首先将中文词“护理教育”输入英文电子版字典中,得到对应英文词语“Nursing Education”。将其输入到Pub Med数据库的Me SH主题词框查找对应主题词,获得7个相关主题词:Education,Nursing;Nursing Education Research;Education,Nursing,Continuing;Education,Nursing,Graduate;Education,Nursing,Baccalaureate;Education,Nursing,Associate和Education,Nursing,Diploma Programs。应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构建检索表达式,检索式如下:(TS=”Education Nursing”OR”Nursing Education Research”OR”Education Nursing Continuing”OR”Education Nursing Graduate”OR”Education Nursing Baccalaureate”OR”Education Nursing Associate“OR”Education Nursing Diploma Programs”)检索时间段为2001年至2015年,国家/地区限定为美国(USA),文献类型限定为研究论文(Article)和综述(Review)。?国内研究对象为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2001-2015年有关护理教育的文献。应用主题检索。在CNKI高级检索中检索:主题=“护理教育”,模糊检索,检索时间段为200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来源期刊为全部期刊,检索时间为2016年10月20日。在万方数据库高级检索中检索:主题=“护理教育”,检索时间段为200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选择期刊论文,检索时间为2016年10月20日。为了解护理教育研究热点的纵向变化,分别对中美研究文献进行分阶段分析(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此外,再对中美护理教育研究热点进行整体比较(2001-2015年)和分阶段横向比较。研究方法:2.可视化方法利用美国费城Drexel大学陈超美(Chaomei Chen)教授开发的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绘制中美护理教育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2.词频分析法利用关键词或主题词在论文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频次越高的关键词或主题词表明被该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程度越高,所代表的文献内容便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3.比较法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比较的目的在于借鉴,当代美国护理教育是世界先进的典型代表,改革和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具有典型意义。通过比较法,分析中美护理教育研究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发现美国护理教育的可借鉴之处,预测中国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4.文献研究法对中美护理教育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结果进行二次文献检索,深入剖析文献研究结果中热点关键词的中心思想,从定性角度对某些有代表性的文献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论证。研究结果:WOS数据库共检出文献9957篇。剔除重复及不相关的文献,最终共纳入文献9232篇。将文献格式转换后导入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中,得到关键词节点141个,连线571条。分阶段研究显示,2001-2005年文献共1539篇,关键词节点102个,连线231条;2006-2010年共2929篇,关键词节点80个,连线212条;2011-2015年共4764篇,关键词节点87个,连线205条。CNKI共检出文献12104篇,万方数据库共检出文献11422篇,剔除重复、会议、新闻、与主题不相关文献后,最终共纳入文献9937篇。将文献格式转换后导入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中,得到关键词节点159个,连线87条。分阶段研究显示,2001-2005年文献共1828篇,关键词节点103个,连线208条;2006-2010年共3829篇,关键词节点94个,连线206条;2011-2015年共4280篇,关键词节点93个,连线205条。对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结果进行二次文献检索,剖析热点关键词的中心思想,结果显示2001-2005年美国护理教育研究热点为课程和教学内容(社区教育、正念减压、护理信息学、遗传学),教学模式(混合教学、人类患者模拟器、网络教育),症状管理,循证护理实践;2006-2010年研究热点为课程和教学内容(环境卫生课程、护理课程整合质量和安全内容、沟通技能教育),教学模式(以学习为中心、高保真模拟、团队学习),护士职业倦怠,临床护理教学(养老院作为实践教学场所、带教师资培养);2011-2015年研究热点为博士教育,教学内容(跨文化能力),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远程在线教育),临床护理专家,护士短缺,护士继续教育。2001-2005年中国护理教育研究热点为有关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的研究,包括: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和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2006-2010年研究热点为:临床护理教学(护生能力培养),护理本科生(专业行为与态度、职业发展),护理课程和教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客观结构化考试、隐形课程),循证护理的研究和社区护理;2011-2015年研究热点为:临床护理教学(师资培养),护理课程和教学(高仿真模拟、情景模拟、灾害护理),能力研究(核心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其他研究热点(社区护理、循证护理、老年护理、研究生)等。2001-2015年中美护理教育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整体比较显示,美国护理教育研究的关键词节点141个,关键词连线571条,关键词节点连线密集,研究合作性强;中国护理教育研究关键词节点159个,关键词连线87条,关键词节点连线较少,研究独立性强,成体系研究缺乏。分阶段比较显示美国护理教育研究热点由护理教学和基本技能到护士职业发展,再到护士继续教育和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中国护理教育研究热点由关注高等护理教育改革到临床护理教学再转向护理教育研究和发展等层面。中国护理教育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的研究中,通过Cite Space软件探测出中国护理教育文献中关键词的突现情况,对突现节点关键词的历史被引折现图进行总结,得出我国护理教育渐强型研究前沿为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最新研究前沿为:核心能力、人才培养。结论:美国护理教育研究热点以护理教学和基本技能到护士职业发展,再到护士继续教育和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各研究间存在较强联系。中国护理教育研究主题独立性较强,合作性和研究间的关联性较弱,同时也说明国内在护理教育研究方面,成体系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在侧重点方面,中国由关注高等护理教育改革到临床护理实践再转向护理教育研究和发展等层面。我国护理教育研究热点主题在总体趋势上与美国护理教育相比,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在慢慢变小。中国护理教育在未来将会以明确的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以及注重能力培养的临床护理教学为主要发展趋势。

姜新,Jennifer Kaiser,李春卉,王春艳,高金雪[4](2016)在《中美护理学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文章作者结合自身及在美国贝克学院和社区大学的访问交流经历,分析比较中美护理学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之间的差异,试通过对比的方式,提出适合我国护理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的新思路,为我国护理学教育提供借鉴。

黄婷婷[5](2015)在《中美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考察中美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发展现状和课程国际化水平,比较分析两国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与国际接轨的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和建议。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法、网络资源调查法、院校合作,搜集中美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相关资料,描述各自的课程发展现状与趋势。2.按地域分布,通过网络资源调查法、院校合作获取所选比较院校的课程相关资料,对资料内容分析,运用比较研究法,按照比较框架比较分析两国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异同点,描述两国课程差异及价值取向。3.在比较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思考我国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提炼可借鉴的课程建设经验和课程资源,立足于我国国情,提出构建我国国际化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议。研究结果1.描述了中美院校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特点。2.比较分析了中美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在各比较要素上的相同及相异之处。相同之处:①课程设置理念及依据:课程设置均紧贴实际护理工作需要,强调岗位胜任力;均强调整体护理和人文素养方面要求。②课程设置模式:美国院校临床实践贯穿于理论课中,国内院校在理论教学中也逐步融入临床实践,并也试行了生命周期课程模式。③课程体系结构:课程设置突出现代护理理念,均包括了必修课、选修课,课程知识体系基本相同,均重视临床实践。④核心课程内容体系:核心课程均强调对学生整体护理观及护理程序应用、解决问题等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均涉及临床与社区、个体与群体相关疾病的预防、评估、护理,护理伦理与法律、护理理论、评判性思维、循证护理等。⑤教学形式与策略方法:教学策略上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学习,教学双方互动,教学形式上均采用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临床教学,教学方法都采用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作业法等。⑥教学评价与考核:均采取过程评价与终末评价相结合,都采用了课堂讨论、阶段性测验、作业法等评价方法。相异之处:①课程设置理念及依据:美国各院校的课程设置理念及依据多样化,且与知识、能力要求结合,还强调具体的教育结局,及课程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国内院校课程设置缺乏理念的指导,未体现具体的教育结局及毕业生要求。②课程设置模式:美国院校临床实习与理论课并行,课程按“人的生命周期”或“健康”为核心的模式设置,部分院校课程按“进阶式”设计;国内院校多采用“2+1”课程运行模式、学科课程设置模式,课程按“三段式”编排。③课程体系结构:国内院校课程分类细致,但涉及领域狭窄;基础课程所占比例更高,课目更多,但专业课程、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比例低于美国院校;各院校专业课程较一致,多按临床分科设置,多为传统课程。美国院校课程分类简单,涉及领域广阔;更侧重专业教学,同时注重人文教育;各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多样化,但几乎都为整合课程,且开设更多专业发展性课程。④核心课程知识体系:国内院校核心课程重视医院和社区护理,以疾病相关知识为主,聚焦针对患者的照护及共性的健康需求,侧重生理及心理护理,围绕熟练实施护理操作的培养要求,强调护理在病人恢复中的作用。美国院校核心课程提供不同卫生保健场所中的护理实践知识,强调家庭护理,围绕安全、有效、高质量护理的培养要求,强调多元文化护理、领导、循证实践等多种能力及高层次认知技能、现代护士专业角色的培养;以健康为中心,强调全人口健康、整体健康、全方位护理、个性化健康需求、最佳健康水平,护理与多元化角色协作、持续性照护。强调患者安全目标及护理质量改善,贯穿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及循证护理与研究、护理理论的应用,融合护理领导、职业指导、专业发展新知识,国内核心课程中这些内容较为薄弱。⑤教学策略与方法:美国院校较国内院校更注重在实际中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课前准备,关注学生需求、提倡个性化教学。⑥教学评价与考核:美国院校突出过程评价,强调个体化评价、多元主体评价,小组学习项目等多样化评价方法应用更普遍,还更重视对总体及远期教学质量的综合考评。国内院校在实际实施中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过程评价占比重小,以教师评价为主。3.综合思考比较分析结果,提出构建我国国际化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议:①用先进的理念指导课程设置,提高课程建设的现代化水平。②改革课程设置模式,与国际护理课程对接。③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提高其国际化水平。④调整核心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体系。⑤优化课程实施过程,落实综合素质培养目标。⑥建立基于教育结局和事实表现的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结论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中美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异同点,并基于此提出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议。这些建议可为国内高职护理院校课程改革提供重要指导,为加快我国高职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吴隽彦,胡嘉乐,阮洪[6](2014)在《中美麻醉护理教育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中美麻醉护理教育的异同,为中国麻醉护理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采用贝雷迪的教育四步比较法,对中美两所学校麻醉护理教育现状进行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结果由于中美两国麻醉护理发展程度不同,两国在麻醉护理教育类型、教育层次、学生准入要求和培训课程内容方面存在差异。结论中国的麻醉护理教育应走职后教育类型,提高学生准入标准,开展麻醉护理职后教育相关研究,以推动中国麻醉护理发展。

沈娟[7](2014)在《中美护理教育的对比研究——以两所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中美两所学校护理教育模式的比较和研究,分析中美护理教育在教学理念、教育层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异同,以期给中国护理教育的发展带来相关启示。

胡静超[8](2014)在《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构建科学、客观、可操作化的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类目体系及质量分析框架,为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现状及质量分析提供参照依据。2.尝试在尽可能全面剖析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现状及质量的基础上,归结出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及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为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以及博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和启迪,进而推进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及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尽快达到国际水平。3.基于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现状分析与质量分析,提出提升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策略。方法:1.应用文献研究法,考察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及论文分析研究现状,把握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及论文分析的研究趋势,确定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研究的内容及方法。2.应用理论研究法,剖析高等教育质量观、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以及逻辑推理、比较等内容分析法的方法学思想等对本研究的理论指导意义,确立本研究的理论及方法学基础。3.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构建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现状分析类目体系以及质量分析框架,并通过预分析及课题组专家小组讨论确定类目体系的类目及操作性定义,以及质量分析框架的指标及评价标准,最终形成由6个一级类目及其所属的二级类目等所构成的类目体系,以及3个一级分析指标及其所属的二级分析指标等所形成的分析框架。4.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截至2011年底前上传至中国知网(CNKI)及PQDT数据库的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来源,分别选取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样本912篇、56篇进行论文现状分析及质量分析,同样选取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样本56篇进行论文现状分析及质量分析。5.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应用理论研究法,提出提升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策略。结果:1.运用内容分析法等构建了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类目体系。具体包括研究领域、研究问题的来源、文献综述类型、研究理论基础、研究设计类型、研究对象及方法共6个一级类目及所属二级类目,并对各级类目进行概念性界定、操作性界定及举例说明。2.在文献研究等基础上,构建了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分析框架。具体包括创新性、学术性、规范性共3个一级分析指标及所属二级分析指标,并对各指标要素内涵及评价标准进行明确界定。3.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结果如下:(1)基本情况分布:论文数量的时间分布总体呈起伏上升趋势,学校分布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最多为40篇(4.4%)。(2)研究领域及其主题分布:以社区卫生护理研究最多(34.1%),主要分布在社区弱势群体、妇女、老年等群体健康以及社区家庭健康研究等方面;其次为临床护理研究(27.4%),其中以症状管理研究主题最多(38.8%),其次为生活质量研究等。(3)研究问题的来源分布:以临床实践与经验来源最为多见(51.0%),其次为护理学文献来源等。(4)文献综述类型分布:以传统叙述性综述为主(84.8%)。(5)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布:应用理论或概念模式的论文占84.0%,主要以单理论或概念模式应用为主(69.1%),以非护理学理论或概念模式应用最为多见(60.7%)。(6)研究设计类型的分布:以量性研究为主(65.5%),其次质性研究(24.7%);量性研究以非实验性研究最多见(79.6%),质性研究以现象学研究最多见(29.3%)。(7)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以患者最为多见(40.0%);抽样方法以方便抽样最为多见(41.7%);资料收集方法以两种或以上方法最为多见(40.4%)。4.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结果如下:(1)创新性:受基金资助的论文比例为78%,理论或方法上具有创新性的论文比例为44.4%,所发表的SCI学术论文所占比例为65.2%。进一步分析也发现,选题视角、受基金资助情况及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产出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学术性:具有理论或概念框架的论文比例为92.9%,且所应用的理论具有一定影响力:文献综述的涵盖面较为广泛;隐含的研究工作量较大。(3)规范性:论文的结构基本能保持一致,引言独立成章节,少数学位论文存在参考文献的标注不够规范等问题。5.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结果如下:(1)基本情况分布:论文数量的时间分布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学校分布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最多为14篇(25.0%)。(2)研究领域及其主题分布:以临床护理研究最为多见(37.5%),其中以生活质量研究主题较为常见(33.3%);其次为社区卫生护理研究(21.4%),主要分布在社区妇女、老年和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研究等方面。(3)研究问题的来源分布:以临床实践与经验来源最多(32.1%),其次为护理学文献来源等。(4)文献综述类型分布:以传统叙述性综述为主(92.9%)。(5)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布:应用与未应用理论或概念模式的论文比例分别为51.8%及48.2%,主要以多理论或概念模式应用为主(69.0%),非护理学理论或概念模式来源为主(48.3%)。(6)研究设计类型的分布:以量性研究为主(64.3%),其次混合研究(28.6%);量性研究以非实验性研究为主(69.4%),质性研究以理论研究等常见。(7)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以患者最为多见(51.8%),其次两种或以上研究对象(23.2%);抽样方法以方便抽样最为多见(30.3%);资料收集方法以两种或以上方法为主(75.0%)。6.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结果如下:(1)创新性:受基金资助的论文比例为51.8%,理论或方法上具有创新性的论文比例为17.9%,所发表的SCI学术论文所占比例为18.2%。(2)学术性:具有理论或概念框架的论文比例为28.6%,部分理论应用的影响力及严谨性还不足;文献综述的涵盖面较为广泛;研究工作量较大。(3)规范性:论文的结构基本能保持一致,少数学位论文存在电子文献的标注格式不正确等问题。结论:1.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在研究现状及质量分析中既存在共性,又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分析其原因主要与中、美两国护理研究的发展、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体制、国家政府对护理科研的资金投入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故应在立足于我国现有国情的前提下,积极借鉴美国先进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经验,为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及导师指导指引方向,同时也为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供借鉴。2.以前述研究为基础,秉持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从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以及论文审核等方面探讨提升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策略。首先,探索改革博士研究生招生体制,优化护理学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其次,尝试改进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提升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最后,尽快完善博士学位论文审核机制,保障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孙华君[9](2014)在《中美两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麻醉学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工作内容不断增加[1],对麻醉医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缓解麻醉医师的工作负担,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关注麻醉质量的提高和手术病人的生命安危,逐渐兴起了麻醉护理学专业[2]。国际麻醉护理联盟(IFNA,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Nurse Anesthetists)对麻醉护理人员的定义为:对患者需要麻醉,呼吸护理、心肺复苏,以及其他各项危机生命需要进行复苏救治照顾时,麻醉护理人员提供(或者协助)各项专科护理与麻醉护理[3]。美国是世界上麻醉护理发展最早的国家,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相应的麻醉护理教育也有100多年的历史,麻醉护理教育起步早,职业特色突出,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系统,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一个完善的麻醉护士培养模式[4]。而我国麻醉护理教育由于起步晚(迄今仅20多年),各方面还处在一个摸索完善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麻醉护士培养模式。尽管国情不同,但了解、借鉴美国的经验对发展我国麻醉护理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对中美两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比较,综述了中国和美国注册麻醉护士招生与准入标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护士资格认证及考核等五个方面,从而总结两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特点,对比各自体系中的和劣势。进而在多专业的视角下,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深入审视麻醉护士培养模式在中美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共性规律和各自差异。最后为完善和健全中国特色的麻醉护士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意见,并对我国麻醉护士培养的发展趋势做预测[5]。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培养麻醉专科护士的必要性、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方案、比较步骤、比较原则、比较框架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中美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阐述通过对美国9所大学护理学院的研究显示,美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美国麻醉护士的培养方式为本科毕业后的硕士研究生教育;(2)人才准入门槛高,培养层次高;(3)以角色定位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4)麻醉护理课程设置的专业化、个性化、人文化;(5)美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完整性。通过对中国2所大学护理学院的研究显示,中国麻醉护理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中国麻醉护士的培养方式主要为学历教育,辅以有待规范的毕业后教育;(2)人才准入门槛低,培养层次低;(3)宏观性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4)麻醉护理课程设置主要有以下特点:学科式的课程设置模式,重视知识的系统性;重视政治理论和英语的学习;(5)培养模式的不完整性。第三部分:中美麻醉护理培养模式的比较由于中美两国的历史背景、基本国情和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在麻醉专科护士的培养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1)招生与准入标准:中国简单,美国灵活;(2)培养目标:中国宏观,注重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美国以角色定位,注重学生独立麻醉操作和专业能力的培养;(3)课程结构与类型:中国以政治、英语为主的公共文化课程所占比重较大,麻醉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小,美国公共文化课程比重小,麻醉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比重大;(4)课程内容:中国注重麻醉护理理论的系统掌握和知识传授,美国注重麻醉护理理论的临床应用,体现能力培养;(5)课程评价与课程标准:中国尚在建立,美国完善;(6)教学方法与手段:中国单一传统,美国灵活多样;(7)注册麻醉护士资格认证与考核:中国尚在建立,美国相对完善。第四部分:对中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建议对中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思考:(1)发展历程较短,部分麻醉医师认识不统一,在国内尚不普及;(2)麻醉护士的学历偏低;(3)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备;(4)缺乏具有专业特色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培训;(5)缺乏麻醉专科护士实践标准;(6)缺乏统一的资格认证体系。对中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建议:(1)对麻醉护士准确定位;(2)明确以职业角色定位的培养目标;(3)加强学历教育与建立规范性的毕业后教育基地,开展毕业后教育并进;(4)完善培养及资格认证体系。

张艳[10](2013)在《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构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顺应护理学国际化、专科化趋势的护理学学科体系,以丰富和促进护理学元理论研究,并为我国护理学科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不同类型的护理学研究生培养、专科护士培训提供方向性指导。2.比较不同成熟阶段的护理学科的发展特征,揭示影响护理学科演进历程的关键因素,为促进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提供策略性建议。方法:1.应用文献研究法,把握护理学科体系研究趋势,探讨护理学科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确定学科体系构建策略。2.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内容分析法,考察国内外护理学科体系的知识形态、组织建制现状,归纳出判断学科成熟程度的基本内容,形成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3.运用历史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进一步论证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合理性,经专家小组会议法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其条目内容。4.运用理论研究法,从分析护理学科概念内涵切入,确立护理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逐步推演出护理实践的逻辑范畴及其涉及的学科知识群。5.运用比较研究法,揭示国内医学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特点,形成构建护理学学科体系的本土化参考依据;结合逻辑起点推演结果,依据“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构建由二级学科群、二级学科、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组成的护理学学科体系。6.运用专家小组会议法,讨论、修订所构建的护理学学科体系,进一步辨析各层级学科的内涵差异,澄清模糊认识。7.运用理论研究法,通过与生态学概念交叉移植,结合“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内容,提出生态学视域中的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框架及策略。结果:1.界定了护理学“学科”、学科层级划分、护理学科体系概念及其内涵,提出学科的四种形态特征(知识、组织、历史、文化信念形态),逐步确立护理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为“人的健康反应”。由此推演护理实践过程的逻辑中介、核心、结果范畴及逻辑终点,提炼出人和环境这两个影响健康反应的关键因素,并沿着人、环境、照护主轴,以健康反应为结局变量,绘制出多维的、立体状的护理学科知识体系简图。2.从宏观角度描述了国内外护理学科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及组织建制状况,归纳整理出判断护理学科成熟度的基本维度:理论内涵、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并通过分析中外护理学科发展现状的差距,提炼出各维度应涵盖的基本内容,初步形成“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3.纵向梳理了中美两国护理学科体系演进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及文献内容,从中发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社会需求是影响学科体系演进的关键因素,并通过社区护理学的个案演进历程分析得到进一步确证,由此验证了所提出的“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合理性,并经35位专家讨论,逐条修订并完善了条目内容。4.揭示国内学科体系设置具有内在逻辑主线多维性特点。从护理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推演,沿着人、环境、照护三条逻辑主线,将护理学科知识划分为“人文护理知识体系”、“科学护理知识体系”。前者继续分为“护理学原理”、“跨学科护理知识”,后者分为“人的生命阶段的护理知识”、“护理诊疗知识”、“生存环境的护理知识”三个知识群,分别涵盖不同类属的护理学次级学科。按照“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结合前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及历史研究资料,筛选出10门备选二级学科,提请27位专家进行小组会议讨论。最后,专家对所构建的护理学学科体系的赞同程度均较高。5.从生态学视域提出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框架,涵盖了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并据此提出国内护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结论:1.本研究通过总结国内外大量文献中对护理学科本质属性的认识,结合对护理学“学科”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确定“人的健康反应”是护理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可按照人、环境、照护三条逻辑主线,通过科学性与人文性护理过程,描绘出复杂的、立体型的护理学科知识体系,为护理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2.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考察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现状,揭示了护理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及各学科发展前沿,提炼出影响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归结出中外护理学科发展的异同点。研究中所收集到的中美护理学发展史料将对国内护理学历史研究提供一定参考。3.本研究确立的“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将为今后的二级学科自主申报设立一定的指引方向,所构建的护理学科体系具有整体性、科学性、兼容性、现实性、扩延性特点,符合我国国情,具有现实可操作性。4.依据本研究提出的护理学学科体系生态发展框架,提出今后护理学科体系建设的策略:①巩固学科基本要素,奠定学科发展的深厚根基;②拓宽生态资源,加速护理国际化、制度化进程;③汲取跨学科知识营养,促进护理学科丛林繁荣发展。

二、中美护理教育比较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美护理教育比较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护理本科实践教育现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中美护理本科实践教育的现状
    1.1 实践培养目标
    1.2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1.3 教学方法
    1.4 评估和考核
    1.5 师资队伍
    1.6 实践教学基地
2 对我国护理本科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2.1 确立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2.2 调整课程设置, 拓展教学内容
    2.3 改进教学方法, 强化教学手段
    2.4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和考核标准
    2.5 提高护理师资队伍的质量
    2.6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3 小结

(2)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西安X卫生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国家对中等护理专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1.1.2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中等护理教育提供平台
        1.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的完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国内护理专业发展的研究
        1.3.2 关于国外护理专业发展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中等职业学校
        1.5.2 护理教育
        1.5.3 专业发展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现状分析
    2.1 问卷的编制
        2.1.1 问卷的构成
        2.1.2 问卷的发放
        2.1.3 问卷的回收
    2.2 全国护理专业发展的现状
    2.3 西安X卫生学校的发展历程
    2.4 西安X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现状分析
        2.4.1 生源分析
        2.4.2 培养目标分析
        2.4.3 课程设置分析
        2.4.4 院校合作分析
        2.4.5 师资队伍分析
        2.4.6 实习与就业分析
第3章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3.1.1 学校生源整体质量不高
        3.1.2 培养目标与市场融合度不高
        3.1.3 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校本教材
        3.1.4 “双师型”教师不足且培训时间太少
        3.1.5 学校实习实训资源匮乏
        3.1.6 学生就业观不成熟且实际就业率不高
    3.2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国家层面的原因分析
        3.2.2 社会层面的原因分析
        3.2.3 学校层面原因分析
        3.2.4 教师层面原因的分析
第4章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发展的对策
    4.1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招生规模
        4.1.1 政府应健全招生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
        4.1.2 打破传统职业教育的偏见
    4.2 培养目标要注重层次性和市场需求
    4.3 加强课程设置和教材教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4.3.1 课程设置要符合时代要求
        4.3.2 课程设置要适应市场要求
        4.3.3 教材教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4.4 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是学校长足发展的关键
        4.4.1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4.2 聘请有经验的护士,提高外聘教师数量和质量
    4.5 提高实习实训与就业升学的针对性和质量
        4.5.1 多渠道融资更新实训设备
        4.5.2 实习实训要符合现代医学模式
        4.5.3 配备专门的就业指导科室和指导教师
        4.5.4 强化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
        4.5.5 对就业升学实行分流指导
    4.6 办学模式的多元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6.1 中高职联合培养,区分中护生与普高生的培养模式
        4.6.2 升格发展大专护理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附录Ⅳ
致谢

(3)中美护理教育研究热点的可视化数据挖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近十五年美国护理教育研究热点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 结果
    2.3 讨论
3 近十五年中国护理教育研究热点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结果
    3.3 讨论
4 中美护理教育研究热点的可视化比较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结果
    4.3 讨论
5 中国护理教育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5.1 我国护理教育前沿主题分析
    5.2 中国护理教育发展趋势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中美护理学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美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的对比
    1.1 中美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理念的对比
    1.2 中美早期接触临床教育课程设置的对比
    1.3 中美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对比
    1.4 中美早期接触临床教育考核方式的对比
2 美国护理早期接触临床教育对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启发
    2.1 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早期接触临床教育重要意义
    2.2 优化课程设置,将早期接触临床教育引入课程教学中
    2.3 丰富教学方法,实现早期接触临床教育良好效果
    2.4 完善考核机制,使学生通过早期接触临床教育获得全面客观的评价
3 小结

(5)中美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案
    五、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中美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描述与解释
    一、中美所选比较院校的基本情况
    二、中美院校的课程资料
    三、中美院校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描述与解释
第三部分 中美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并列与比较
    一、课程设置理念及依据的比较
    二、课程设置模式的比较
    三、课程体系结构的比较
    四、护理核心课程的比较
    五、课程实施的比较
    六、课程评价与考核方法的比较
第四部分 对构建我国中美对接的高职护理课程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一、用先进的理念指导课程设置,提高课程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二、改革课程设置模式,与国际护理课程对接
    三、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提高其国际化水平
    四、调整核心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体系
    五、优化课程实施过程,落实综合素质培养目标
    六、建立基于教育结局和事实表现的课程评价体系
小结
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6)中美麻醉护理教育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美国麻醉护理教育内容的描述
        1.1.2 中国麻醉护理教育内容的描述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中美两国麻醉护理教育的比较
    2.2 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比较
    2.3 学生准入要求比较
    2.4 培训课程内容比较
3 讨论
    3.1 形成系统的课程是培养麻醉护理人才的前提
    3.2 职后教育是中国麻醉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3.2.1 以核心能力模型为指导培养麻醉护理人才
        3.2.2麻醉护理教育走专业学位道路是未来展望
4 小结

(7)中美护理教育的对比研究——以两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中美护理教育对比
    1.1 中美护理教育理念的比较
    1.2 中美护理教育层次和培养模式的比较
    1.3 中美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
    1.4 中美护理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比较
    1.5 中美护理教育评价的比较
2 美国护理教育模式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
    2.1 更新护理教育理念,完善教育层次
    2.2 改革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
    2.3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4 全面完善评价体系

(8)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引言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和理论及方法学基础
    一、文献回顾
        (一) 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二) 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文献回顾
    二、理论及方法学基础
        (一) 理论基础
        (二) 方法学基础
    三、操作性定义的提出
        (一) 博士学位
        (二) 博士学位论文
        (三) 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第三部分 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类目体系及框架的构建
    一、构建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类目体系
    二、构建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框架
第四部分 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
    一、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
        (一) 选取研究样本
        (二) 确定分析单元
        (三) 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结果
        (四) 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结果讨论
    二、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
        (一) 选取研究样本
        (二) 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结果及讨论
    三、研究小结
第五部分 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
    一、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
        (一) 选取研究样本
        (二) 确定分析单元
        (三) 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结果
        (四) 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现状分析结果讨论
    二、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
        (一) 选取研究样本
        (二) 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结果及讨论
    三、研究小结
第六部分 提升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策略
    一、探索改革博士研究生招生体制,优化护理学博士生源质量
    二、尝试改进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提升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三、完善博士学位论文审核机制,保障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结语
    一、本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三、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附录一 我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纳入样本
附录二 美国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部分纳入样本
附录三 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中美两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培养麻醉专科护士的必要性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案
    六、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理论基础
中美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描述
    一、 美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描述
    二、 中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描述
中美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比较
    一、麻醉护士招生与准入标准
    二、培养目标的比较
    三、课程设置的比较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比较
    五、注册麻醉护士资格认证与考核的比较
    六、中美麻醉护士培养模式比较的结论
对中国麻醉护士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一、对中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思考
    二、对中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建议
结束语
    一、主要研究成果
        1.研究的创新点
        2.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护理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研究
    一、本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学科学理论
    二、学科的相关概念
    三、护理学科的相关概念
    四、护理学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确立
    六、研究小结
第三部分 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构建
    一、护理学科知识创新现状考察
    二、护理学科知识传播载体(教材、专着)现状考察——基于内容分析研究
    三、护理学科体系的组织建制状况考察——基于网络内容分析的研究
    四、对国际成熟学科特点的总结与分析
    五、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构建
    六、研究小结
第四部分 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论证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复杂性科学理论
    二、基于史料的论证一——美国护理学科体系演进历程的影响因素与启示
    三、基于史料的论证二——中国护理学科体系演进历程的影响因素与启示
    四、基于史料的论证三——我国《社区护理学》发展历程的影响因素与启示
    五、基于复杂性科学视域的中美护理学科发展历程分析
    五、基于专家工作会议的论证——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专家会议
    七、研究小结
第五部分 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一、我国部分学科体系设置现状及启示
    二、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框架初步构建
        (一)构建护理学学科体系的原则
        (二)护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构建基于“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学科体系
    三、研究小结
第六部分 护理学科体系发展框架及策略研究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生态位理论
    二、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框架研究
        (一)护理学学科生态发展核心概念的提炼
        (二)护理学科体系发展框架的前期研究结论
        (三)护理学科体系发展框架的形成
    三、护理学科体系发展策略——基于学科体系发展框架的应用研究
    四、研究小结
结语
    一、本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三、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附录一、“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专家小组会议提纲
附录二、专家小组会议意见征集表
附录三、“护理学学科体系”专家小组会议提纲
附录四、“护理学学科体系”专家小组会议意见征集表
附录五、美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演进历程译文节录
附录六、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四、中美护理教育比较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护理本科实践教育现状及启示[J]. 高玉芳,王彩星,安慰,成彩红,吴超. 中华护理教育, 2018(08)
  • [2]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西安X卫生学校为例[D]. 刘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3]中美护理教育研究热点的可视化数据挖掘分析[D]. 程梅. 山西医科大学, 2017(02)
  • [4]中美护理学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的对比研究[J]. 姜新,Jennifer Kaiser,李春卉,王春艳,高金雪.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10)
  • [5]中美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 黄婷婷. 第二军医大学, 2015(05)
  • [6]中美麻醉护理教育比较[J]. 吴隽彦,胡嘉乐,阮洪. 护士进修杂志, 2014(24)
  • [7]中美护理教育的对比研究——以两所学校为例[J]. 沈娟. 西北医学教育, 2014(03)
  • [8]中、美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分析研究[D]. 胡静超. 第二军医大学, 2014(04)
  • [9]中美两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 孙华君. 泰山医学院, 2014(03)
  • [10]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D]. 张艳. 第二军医大学, 2013(04)

标签:;  ;  

中美护理教育的比较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