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耐盐碱植物种子的油脂成分及形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麻云霞[1](2021)在《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文中研究表明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药用植物、食用和蜜源树种,也是治理荒漠化、绿化荒山、美化城市的优良树种,广布于我国“三北”地区。但目前文冠果多数仍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类型极其混杂,种子来源不清,生长慢,产量低,生态和经济效益不高。因此,本文以26个地理种源的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冠果种子的特性、多点苗期生长特征和作为砧木造林的适用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为文冠果的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种源间文冠果含油率变异较大,在56.54~76.27%之间,脂肪酸含量丰富,共有18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和油酸,且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饱和脂肪酸含量,生物柴油特性指标均符合ASTM D6751-2010,EN 14214-2008和GB/T 20828-200等国际标准。种子内含有17种氨基酸和8种人体必需矿质元素,VB1、VB2和VE的平均含量值较高。26个种源中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最为优质的种源有内蒙古甘旗卡、内蒙古扎鲁特、内蒙古奈曼、内蒙古库伦和山东东营,这些种源的种子是生产中食用油原料和生物柴油原料俱佳的首选资源。(2)文冠果种子形态质量指标最好的种源地为内蒙古图布信,种子的活力和含水率为93.29%和13.28%,吸水特性分为急速吸水时期、平缓吸水时期和生长吸水期三个时期。且形态和质量指标在组间和组内都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整体重复力也较高。处理方式、种源地及其交互效应对文冠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时间存在极显着的影响。种子处理效果最好的为处理方式B—沙藏+5%PEG浸泡24小时,发芽性能最好的种源为内蒙古科尔沁。种子的形态质量和发芽指标整体呈现西—东梯度逐渐增大的地理变异趋势,与种子品质特性的变异模式类似。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图布信、内蒙古扎鲁特、内蒙古舍伯吐和黑龙江牡丹江为文冠果种子形态质量和发芽特性表现最好的种源。(3)辽宁彰武(东北地区)试验点的优质文冠果优质种源有内蒙古奈曼、扎鲁特和辽宁海城,山东安丘(华东地区)试验点的优质种源有山东东营、安丘和内蒙古库伦,陕西靖边(西北地区)试验点的优质种源有内蒙古科尔沁、奈曼和北京房山,这些种源可在辽宁、山东和陕西三省或与本文试验地类似的立地环境进行推广。不同试验点的优质种源并不完全相同,其苗木保存率、苗高、地径、叶干质量和枝干质量均会随着试验地点的不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同时考虑平均株高与地径的情况下,内蒙古库伦、山东东营种源的平均育种值也为最高,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4)用26个种源二年生文冠果做砧木,嫁接文冠果新品种‘中石4号‘和‘中石9号‘,总体亲和性‘中石9号‘高于‘中石4号‘。内蒙古奈曼、山东东营、内蒙古库伦砧木种源嫁接成活率最高,河北张家口最低;内蒙古奈曼种源地砧木嫁接‘中石4号‘后,果实产量最高,内蒙古科尔沁种源地砧木嫁接‘中石9号‘后,果实产量最高。综合生长、生理特性和果实产量等多个指标得出:嫁接‘中石4号‘的优质砧木种源为内蒙古奈曼、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库伦、北京房山和山东临沂,嫁接‘中石9号‘的优质砧木种源为陕西靖边、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库伦、内蒙古奈曼、北京房山和辽宁关山。
王文强[2](2021)在《基于转录组学的新疆核桃脂肪及枣原花青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核桃(Juglans regia L.)和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新疆特色林果产业规模最大的两个树种。作为药食同源的果品,核桃仁和枣果实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保健功能,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虽然有关核桃和枣的功能性成分-核桃油脂和枣多酚的组成、含量及其健康益处被广泛研究,但涉及不同品种核桃油脂积累和枣原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机制却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以不同发育时期的不同核桃和枣品种为实验材料,在测定核桃油脂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以及枣理化成分的基础上,通过转录组分析揭示核桃油脂和枣原花青素合成的潜在分子机制,鉴定其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并且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主要结论如下:1、新疆不同品种核桃油脂积累期的比较转录组分析测定了“纸皮核桃”、“新乌417”、“新温81”、“新温179”和“新萃丰”5个核桃品种在整个发育阶段的油脂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这5个核桃品种油脂含量均呈现“先快后慢”的变化规律,成熟核桃的含油量接近70%,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达到了90%以上。核桃油脂中共检测到了6种脂肪酸组分,包括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和二十碳烯酸。其中,亚油酸和油酸含量最高,而且分别呈现下降和上升的同步变化趋势,推测亚油酸和油酸在核桃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相互转化关系。此外,根据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变化规律,确定了花后84天(T1)、98天(T2)和119天(T3)这3个发育时期用于后续转录组学分析。对T1时期的5个核桃品种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基于基因表达水平的样本相关性分析选择差异相对较大的3个品种,即“纸皮核桃”(ZP)、“新乌417”(W417)和“新温81”(W81)用于后续转录组学分析。对来源于3个发育阶段的3个核桃品种的27个核桃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19个基因编码的10种关键酶(ACCase、LACS6、LACS8、SAD、FAD2、FAD3、LPAAT1、DGAT2、PDAT2和PLC)与脂质生物合成高度相关。其中SAD、FAD2和FAD3在核桃仁中高度表达,这可能是核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原因。随后鉴定了5个与油脂合成相关的转录调控因子,包括WRI1、ABI3、FUS3、PKL和VAL1。进一步分析27个样品中这些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些转录因子主要的调控基因包括ACCase、KASⅡ、LACS、FAD3和LPAAT。qRT-PCR验证了ZP中9个关键基因ACCase、LACS6、LACS8、SAD、FAD2、FAD3、DGAT2、PDAT2和PLC的表达(W417和W81分别验证了5个基因),定量结果与转录组测序数据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R2=0.90889,p=1.62×10-32)。2、八个枣品种发育过程中的理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分析测定了大白铃、骏枣、骏优、酸枣、灰枣、赞皇大枣、阜帅和伏脆蜜8个枣品种在5个发育时期(S1-S5)的8个理化指标,包括水分、可滴定酸、抗坏血酸、糖类、总酚、总黄酮、酚类化合物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枣果实成熟期间,8个枣品种的水分、抗坏血酸、总酚、总黄酮、主要酚类化合物(儿茶素、表儿茶素、原花青素和芦丁)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而糖类,尤其是蔗糖含量增加。可滴定酸、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S1-S3时期几乎直线上升,然后在S5时期下降。在早期,所有枣品种之间的抗坏血酸、糖类、酚类化合物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存在明显差异,但是随着果实成熟,枣品种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这表明成熟度是影响枣果实中理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积累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品种。总之,果皮未着色的枣果富含抗坏血酸、酚类化合物和抗氧化活性,可以用作潜在的功能食品;而半红和全红枣果则富含糖,并且酚类化合物含量也相应减少,具有甜美宜人的风味。因此,应根据预期的商业目的选择合适的枣果收获时间。3、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原花青素代谢的转录组分析对S1时期的8个枣品种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基于基因表达水平的主成分分析选择3个差异相对较大的品种,即大白铃(DB)、骏枣(JJ)和阜帅(FS)用于后续转录组分析。分析这3个品种在成熟期间的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儿茶素和原花青素含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但表儿茶素含量总体上先上升后下降。根据这3个指标的变化规律,选择S1(T1)、S3(T2)和S4(T3)3个发育时期用于后续转录组分析。对来源于3个发育阶段的3个枣品种的27个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17个编码PAL、CHS、CHI、F3’H、LAR、ANR、C4H、4CL、FLS、DFR和UFGT的差异表达基因是参与类黄酮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LAR在枣中的高度表达很可能是表儿茶素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对27个枣样本进行了共基因表达网络分析(WGCNA)。结果表明,含有1620个基因的MEBlue模块与原花青素含量(r=0.90,p=1×10-10)和儿茶素含量(r=0.87,p=3×10-9)显着相关。在这个模块中鉴定了58个参与原花青素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包括49个转录因子和9个结构基因。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这些基因的相互作用,发现编码9个转录因子(MYB、bHLH、ERF、bZIP、NAC、SBP、MIKC、HB和WRKY)的16个基因具有极高的连接度,被认为是原花青素代谢调控的核心基因。qRT-PCR验证了DB中10个关键基因C4H、4CL、F3H、F3’H、LAR、GST、ERF、bHLH、MYB和WRKY的表达(FS和JJ中分别验证了5个)。回归分析结果表明,qRT-PCR数据与转录组测序数据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3286,p=6.31×10-36)。本研究通过对新疆核桃和枣的转录组分析,鉴定了油脂积累和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中的关键基因,揭示了枣中原花青素合成和调控的分子机制。这些发现有利于促进新疆特色果实的研究和当地果品产业的发展,并为核桃和枣的遗传研究及分子育种提供宝贵的理论知识。
魏天娇[3](2021)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耐盐碱性田间鉴定与抗逆生理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盐碱化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不仅严重抑制了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限制了作物产量的提升。以高Na+和高p H为特点的苏打盐碱地在我国东北的分布面积广泛,盐碱胁迫已成为制约当地作物产量和限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高产优质牧草,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因此,筛选紫花苜蓿的耐盐碱品种,提高紫花苜蓿品种的耐盐碱能力是改良和利用盐碱地的重要途径,对推动生态农业的建设和草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在盐碱地和非盐碱地分别种植50个紫花苜蓿品种并进行了耐盐碱性田间鉴定试验,筛选出几个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品种,同时结合与耐盐碱性相关的生长与生理指标的统计辅助分析,鉴定出了Ca2+/Na+比值作为评价田间条件下耐盐碱性的关键指标。此外,为了探究紫花苜蓿的耐盐碱性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本研究在0 m M和25 m M的Na2CO3模拟的碱性条件下,进行了两个紫花苜蓿品种耐碱品种和敏碱品种的生理和转录组学比较。此外,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外源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对紫花苜蓿幼苗耐碱性的潜在启动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田间耐盐碱性评价试验测定了各品种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并计算了这些指标的耐盐碱系数(SATC),运用了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综合评价法,将50个品种的耐盐碱性划分为3类:第I类由高耐盐碱性品种(WL319HQ,WL903HQ,Polarbear,等)组成,D值为0.54-0.78,相当于50个品种的24%;第II类包括中度耐盐碱性品种(Gannong NO.6,Magnum NO.7,Bingchi,等),D值为0.43-0.52,占50个品种的32%;第III类代表弱耐盐碱性品种(Zhonglan NO.1,Lnstict,WL525HQ,等),D值为0.24-0.42,这些占50个品种的近一半(44%)。2.以普遍采用的耐盐性指标为传统方法,以纳入受碱性盐影响的指标Ca2+,Mg2+及其与Na+的比值为新方法,采用逐步正向回归法对不同植物生长和生理变量进行量化,以预测苜蓿的耐盐碱性,并确定预测耐盐碱性的关键变量。即以5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综合评价D值为因变量,以植物生长和生理变量为自变量。结果表明:在传统方法下,茎长(SL)的SATC解释了对D值最大变异(67.90%),脯氨酸(PRO)的SATC是第二重要指标,对D值的解释力为13.60%,其次依次是K+/Na+比值、地上部干重(SDM)、可溶性糖(SS)、K+和Na+的SATC。然而,在新方法下,Ca2+/Na+比值的SATC是最佳预测因子,解释了D值62.50%的变异。茎长的SATC是第二个变量,其余变量依次是Mg2+、Ca2+、SDM、PRO、Na+、SS和K+的SATCs。3.在0至25 mMNa2CO3溶液模拟的碱处理下,碱敏感品种Algonguin(AG)的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鲜重显着下降,而耐碱品种公农1号(GN)的地上部鲜重和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与AG相比,在碱性条件下,GN具有较高的Ca2+和Mg2+含量、Ca2+/Na+比值和Mg2+/Na+比值、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4.转录组分析识别出两个品种间存在3类碱响应基因,其中包含48个品种共有的差异基因(CAR)、574个来自耐碱品种的差异基因(TAR)和493个来自敏碱品种的差异基因(SAR)。Gene Ontology(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表明,CAR基因主要参与苯丙素生物合成、脂质代谢、DNA复制和修复等代谢通路;TAR基因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MAPK信号通路、类黄酮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SAR基因在维生素B6代谢中特异性富集。5.在15 mMNa2CO3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经10μM ABA预处理16 h后,与对照相比,ABA预处理显着减轻了叶片损伤程度,提高了碱性条件下紫花苜蓿幼苗的鲜重、含水量和成活率。ABA预处理降低了活性氧(ROS)的积累,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维持了较高的K+/Na+、Ca2+/Na+和Mg2+/Na+的比值,增加了脯氨酸的积累。此外,ABA上调了碱性条件下脯氨酸生物合成基因(P5CS)和液泡中Na+隔离基因(NHX1和AVP)的表达。脱落酸启动剂通过维持ROS和金属离子的稳态,上调渗透保护和胁迫耐受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了紫花苜蓿对碱胁迫的耐受性。
陆建军[4](2021)在《蓖麻重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及野生种基因组组装》文中提出蓖麻,大戟科蓖麻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起源于非洲。蓖麻种子含油率高,其主要脂肪酸成分是蓖麻油酸,含量高达80%以上。蓖麻油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润滑剂、化妆品、油漆、涂料、医药和燃油等领域,具有“天然石油”的美誉。蓖麻适应性广,耐盐碱和干旱,是边际性土地利用和土壤改良的最佳经济作物,这些优良品质都为蓖麻规模化栽培提供了优势基础。然而蓖麻研究起步晚,品种良莠不齐,缺乏系统的资源评价和表型鉴定,农艺性状遗传机制存在很大的空白,严重阻碍了蓖麻的育种进程。此外,起源于非洲的蓖麻也为揭示植物适应高紫外线辐射、强光和极端干燥等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在长期的适应性进化中,野生蓖麻基因组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功能基因,为该物种适应极端环境提供了重要遗传基础,但通常由于自然选择的放松而在驯化过程中丢失。为了探讨蓖麻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变异机制以及野生蓖麻适应野生环境的内在机制,首先利用来自国内和国外405份蓖麻种质资源,开展了资源评价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其次,综合多种测序和组装方法,组装了染色体水平的野生蓖麻基因组(WT05),不仅提高了参考基因组质量,也为蓖麻研究提供精确的遗传信息。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来自非洲等地的野生蓖麻资源30份,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提供的来自中国24个蓖麻种植省份的地方品种和育种品系375份,开展种质资源评价。分别统计了包括蒴果开裂、内果皮厚度、百粒重、穗高、穗长、株高、雌雄花比、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体积、种子总含油率及种子蓖麻油酸等7种脂肪酸成分在内的一共18个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表型数据,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蓖麻群体表型组学数据库。表型数据分析发现来自非洲、中国南方、中国中部和中国北方的蓖麻品系存在较大的地理区域特征,如南方品种具有内果皮较厚,株高较高的特点,而非洲野生蓖麻资源则具有蓖麻油酸含量高,种子百粒重小等特征。(2)利用已有的上述405份蓖麻种质资源的基因组重测序结果,并结合精确的表型数据结果进行了18个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了多个影响蓖麻重要农艺性状的候选基因,其中包括表型性状株高、穗高;产量性状种子长、种子宽和百粒重;种子脂肪酸成分等。为蓖麻农艺性状改良和精准育种提供了靶标。(3)组装了一个染色体水平的野生蓖麻基因组,与之前的版本相比,在完整性和准确度方面有了显着提高。其基因组杂合率为0.337%,基因组大小为316Mb,一共10条染色体,挂载率为98.82%,组装完成后的基因组scaffold和contig N50大小分别为31.93 Mb和8.96 Mb,注释蛋白编码基因30,066个。(4)利用新获得的基因组,重新预测了两类重要的基因:蓖麻毒素编码基因和蓖麻油酸合成基因。结合RNA-seq数据分析结果对其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为这些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见解。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在蓖麻毒素A链中获得的43个蓖麻物种中特有的氨基酸肽链,这可能是蓖麻毒素毒性强的潜在候选区域。(5)通过和栽培品种NSL4773(Hale)以及其他目前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四种大戟科植物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发生正选择和家族扩张的基因明显富集在光合作用途径和DNA损伤修复通路,这与野生蓖麻适应强光强热的沙漠生境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NER)和碱基切除修复(BER)的几个关键基因,如DNA连接酶1(LIG1)、DNA损伤结合蛋白2(DDB2)和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等,受到正选择作用。综上,本课题研究结果为蓖麻品种选育及农艺性状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了重要农艺性状的潜在调控机制,为精准育种提供了靶标;组装得到的染色体水平野生基因组为研究野生资源提供了参考基因组信息;对蓖麻毒素及蓖麻油酸合成相关基因的重新预测和分析为蓖麻毒蛋白及蓖麻油酸合成提供了重要信息;最后,非洲野生蓖麻的环境适应性进化分析为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而发生的基因组演化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宋亚楠[5](2021)在《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及其介导盐胁迫响应的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色油料作物亚麻荠(Camelina sativa)不仅种子富含ɑ-亚麻酸(18:ω3),是制备高端功能性油脂产品的优质资源,而且具有生育期短(80-100天)、水肥消耗低、病虫草害少和易于简化栽培等优良农艺性状,是发展低耗高效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的一个理想作物。特别是,与油菜和大豆等作物相比,亚麻荠抵御低温、干旱和盐胁迫等逆境能力强,是挖掘优异抗逆性基因资源的突特种质。植物特有的WRKY转录因子蛋白家族,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抗逆反应等多种生命活动。然而,有关亚麻荠抗逆性机制以及WRKY转录因子种类、进化及功能还鲜见报道。本文聚焦于鉴定介导亚麻荠抗盐胁迫机制WRKY转录因子等关键基因。以亚麻荠品种SC-N1为试材,系统检测亚麻荠盐胁迫响应表征;应用RNA-seq进行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参与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亚麻荠WRKY家族成员和表达谱,解析WRKY家族系统进化和功能变异,确定介导亚麻荠盐胁迫抗性的候选WRKY转录因子;应用单细胞光自养模式植物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的遗传转化体系检测候选的亚麻荠盐胁迫响应CsWRKY的功能;培育目标CsWRKY过表达以及CRISPR-Cas9敲除的亚麻荠转基因株系,分析转基因株系生理生化表型,鉴定介导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CsWRKY及其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将为挖掘亚麻荠耐盐的相关基因、解析亚麻荠响应盐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亚麻荠幼苗盐胁迫响应的表征于水培条件下,选取6片真叶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检测幼苗形态和生理生化相关参数。与对照(1/2 Hoagland营养液)相比,盐胁迫3 d的幼苗发生叶片萎蔫和生长减缓等受害症状,且呈现剂量效应。三个不同剂量(100、150和200 m M)Na Cl处理的亚麻荠幼苗株高分别降低了25.26%、37.59%和44.58%,地上部鲜重分别降低了3.22%、13.44%和21.51%,地下部鲜重分别降低了41.18%、47.06%和50.0%,叶绿素a(Chla)含量分别降低了10.29%、27.94%和32.35%,叶绿素b(Chlb)含量分别降低了28.26%、52.17%和56.52%。盐胁迫导致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Y(II)、q P和ETR)及光合作用减低。相反,盐胁迫(200 m M)处理的幼苗抗渗物质显着增加,类胡萝卜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0.0%、10.6倍和47.0%。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和T-AOC(总抗氧化能力)比对照提高了51.86%、156.89%和50.18%。此外,盐胁迫幼苗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对照约4倍。显然,亚麻荠能通过提高抗渗物质合成积累和增强抗氧化酶活及清除活性氧(ROS)能力而抵御盐胁迫。2.亚麻荠幼苗转录组分析与盐胁迫响应的转录因子筛选为发掘亚麻荠的耐盐基因和揭示盐胁迫应答调控机制,利用RNA-Seq技术对175 m M Na Cl胁迫处理1 d的亚麻荠幼苗及其对照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亚麻荠转录组数据42.47Gb,组装得到功能注释的99402条Unigenes和590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2917个上调和2985个下调)。GO富集分析发现,较多数量的DEGs主要集中在分子功能(33.60%)、细胞组分(13.60%)和生物过程中(52.79%)。KEGG途径分析将1442个DEGs注释到44条代谢通路,其中,上调DEGs显着富集到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精氨酸脯氨酸代谢,氧化磷酸化以及苯丙烷类合成途径,下调DEGs主要参与光合作用。进一步对差异表达基因综合分析,筛选到较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包括WRKY、MYB、b HLH、AP2/ERF和b ZIP等。其中,WRKY转录因子基因上调表达数目多、水平高,预示着WRKY转录因子在亚麻荠幼苗盐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3.亚麻荠CsWRKY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应用组学分析工具从亚麻荠基因组共鉴定到242个CsWRKY蛋白成员,由不均匀分布在20条染色体的224个CsWRKY基因编码,其中15个CsWRKY基因产生33个WRKY可变剪接体。依据WRKY和锌指基序,CsWRKY家族成员分为3大类(I、II和III),其中第II大类含有149个WRKYs,又分为5个亚类(IIa、IIb、IIc、IId和IIe)。CsWRKY蛋白含有的10个保守基序,其中特有的WRKYGQK七肽最为保守。然而,多个IIc亚类的CsWRKYs检测到WRKYGXK、WRKYGKK和WRKYGEK等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导致CsWRKY蛋白功能多样化。CsWRKY基因家族进化经历了较强的纯化选择(purifying selection),未发现随机重复(tandem duplication),但发生了137个片段重复事件(segmental duplication event),构成亚麻荠CsWRKY基因家族扩张和功能变异的关键进化驱动力。此外,分别检测到166和173个CsWRKY基因对应于65个At WRKY和111个Br WRKY(Brassica rapa)直向同源基因,预示着亚麻荠WRKY基因家族扩张可能发生在拟南芥与油菜分离之后。4.亚麻荠CsWRKY基因时空表达谱分析与介导盐胁迫应答的CsWRKY筛选应用亚麻荠根、茎、叶、花和种子等12个不同组织器官的转录组数据,分析CsWRKY基因表达谱显示,54%CsWRKY基因至少在一种组织器官表达,在根、茎、成熟叶、花和发育早期种子表达的基因分别占89.11%、80.69%、78.71%、88.61%和76.73%。70个CsWRKYs在12个组织器官均表达,其中高表达基因24个。许多CsWRKY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例如,在两个组织/器官表达的,CsWRKY25和34在花序和发育晚期种子,CsWRKY174在萌发种子和根,CsWRKY73和203在花和成熟叶。仅在一个组织/器官表达的有,根组织的CsWRKY111、208和226,花组织的CsWRKY182和202,以及早期发育种子的CsWRKY204。这些结果表明CsWRKY在亚麻荠组织/器官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一部分CsWRKYs可能参与调控细胞基础生命活动,而另一部分CsWRKYs则在不同组织/器官行使差异化调控功能。应用盐胁迫亚麻荠幼苗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CsWRKY基因的表达谱,筛选出CsWRKY8、9、10、43、48、49、50、162和242共9个基因为重要的介导盐胁迫应答CsWRKYs。盐胁迫幼苗地上组织中,这9个基因均上调表达,其中CsWRKY9、CsWRKY43和CsWRKY16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织的5倍以上。在盐胁迫根组织中,CsWRKY9、43和162亦上调表达,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织6倍多。然而,CsWRKY8和10则显着下调表达(p<0.05),其他4个CsWRKYs表达量上调未达显着水平(p<0.05)。5.应用莱茵衣藻遗传转化体系鉴定亚麻荠CsWRKY9、43和162基因的功能对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WRKY转录因子家族分析发现,单细胞光自养模式植物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的基因组仅有1个WRKY基因。应用莱茵衣藻过表达异源WRKY基因研究其功能,能有效排除宿主内源多个WRKY基因的干扰。同时,我们获得了莱茵衣藻WRKY突变体LMJ605及其野生型株系CC5325。这为鉴定本文筛选到的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候选CsWRKY功能提供了独特的测试宿主种质。从上文9个候选CsWRKYs中选择最重要的CsWRKY9、43和162为目的基因,将其分别克隆入适于在莱茵衣藻细胞表达的p HR13载体多克隆位点,构建过表达载体p HR13-CsWRKY9,p HR13-CsWRKY43和p HR13-CsWRKY162。采用玻璃珠法将表达载体分别导入易遗传转化的莱茵衣藻藻株CC849,经过分子检测获得目的基因稳定有效表达的转基因莱茵衣藻株系。检测未转化的对照藻株(CC849)和转基因藻株在正常培养条件和盐胁迫下的生长表型,结果发现,正常培养条件下,转基因藻株生物量和光合作用等性状略高于对照藻株,但未达显着水平(p<0.05)。在150 m M Na Cl盐胁迫条件下培养4 d后,对照藻株CC849以及转化株CsWRKY9、43和162的生物量比正常培养条件的生物量分别降低了33.57%、25.85%、14.47%和8.63%。在175 m M Na Cl盐胁迫条件下培养4 d后,对照藻株CC849以及转化株CsWRKY9、43和162的生物量比正常培养条件的生物量分别降低了59.40%、27.22%、18.79%和16.31%。检测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盐胁迫抑制藻细胞光合作用,但转基因藻株受害程度显着低于对照CC849(p<0.05)。进一步比较藻株CC849、藻株CC5325及其WRKY突变体LMJ605和转化藻株CsWRKY162在正常培养条件和盐胁迫下的表型显示,莱茵衣藻内源WRKY基因的功能缺失(LMJ605)未明显抑制正常培养条件下藻细胞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然而,在盐胁迫条件下,突变株LMJ605生长严重受阻。在150 m M Na Cl盐胁迫条件下培养,对照藻株CC849、CC5325、LMJ605和转化藻株CsWRKY162的生物量与正常条件下相比,分别减少了33.26%、10.50%、58.04%和11.54%。在175 m M Na Cl盐胁迫条件下培养,藻株CC849、CC5325、LMJ605和转化藻株CsWRKY162的生物量分别比正常培养降低了56.69%、25.68%、67.54%和17.21%。当盐浓度达到200 m M Na Cl时,藻株CC849、CC5325、LMJ605和CsWRKY162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藻细胞生长严重阻滞直至完全死亡,其中LMJ605受害最重,转化藻株CsWRKY162则受害相对轻,存活期比对照株(CC849)延长2倍多。这些莱茵衣藻遗传转化试验结果表明,CsWRKY9、CsWRKY43和CsWRKY162均能显着提高宿主细胞的抗/耐盐性,其中CsWRKY162功效最强。6.亚麻荠CsWRKY162过表达及CRISPR/Cas9敲除突变体的构建和表型分析选择CsWRKY162分别构建其过表达和CRISPR/Cas9敲除的亚麻荠突变体,深入解析CsWRKY162介导亚麻荠盐胁迫应答机制。成功构建CsWRKY162基因过表达载体p CAMBIA1303-CsWRKY162以及敲除载体CRISPR-CsWRKY162_ta/b和CRISPR-CsWRKY162_tc/d。应用农杆菌介导的浸花法将构建的载体分别导入亚麻荠,获得T0代种子,经筛选和鉴定,获得纯合CsWRKY162转基因植株,以及CsWRKY162基因敲除植株(含敲除载体CRISPR-CsWRKY162_ta/b),CsWRKY162基因序列发生了碱基缺失和替换。转基因植株表型分析显示,正常生长条件下,CsWRKY162过表达植株生长发育与对照植株差异不明显。在175 m M Na Cl盐胁迫条件下,对照植株生长受抑制,CsWRKY162过表达植株株高和单株鲜重分别是对照株1.5倍和1.3倍多。CsWRKY162过表达植株未显受害症状。在正常条件下,CsWRKY162基因敲除植株生物量等性状与对照株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在175 m M Na Cl盐胁迫条件下,CsWRKY162基因敲除植株矮小,其受害症状显着大于对照植株,其中,株高比对照植株降低了20%左右,单株鲜重比对照植株降低了40%左右。在亚麻荠响应盐胁迫过程中,胁迫相关基因NHX2、HKT和NCED3在CsWRKY162过表达株系和敲除株系中的表达分别上调和下调。亚麻荠遗传转化试验再次证明CsWRKY162是介导亚麻荠盐胁迫应答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转录因子。有关这些亚麻荠转化体的转录组测序以及相关分析正在进行中,以期进一步阐明CsWRKY162介导的亚麻荠盐胁迫抗性表达机制和调控网络。综上所述,本文论述了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表征,全基因组系统鉴定了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及其表达谱,揭示了CsWRKY家族成员的进化特征。筛选到9个介导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CsWRKY转录因子。应用独特的单细胞模式植物莱茵衣藻遗传转化体系评价了CsWRKY9、CsWRKY43和CsWRKY162的功能,成功构建了亚麻荠CsWRKY162过表达和敲除突变体,论证了CsWRKY162是正调控亚麻荠盐胁迫抗/耐性机制的一个重要转录因子。本文为全面解析各CsWRKY家族成员的功能以及抵御盐胁迫等逆境的分子机制和培育抗逆性优良的品种提供了新知识,靶标基因及相关研究基础。
弟文静[6](2021)在《大豆芽期耐盐碱性评价及相关等位变异的发掘》文中认为全球约有1/5的耕地受到盐碱胁迫的影响,严重阻碍了世界农作物产量。合理选育耐盐碱品种,是解决盐碱条件下作物产量降低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育种工作中,对大豆耐碱性的相关研究较少,大多集中在单一的中性盐胁迫上,在同一实验中对中性盐胁迫、碱性盐胁迫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工作更少。大豆芽期是对盐碱胁迫较为敏感的阶段,也是生长周期中耐盐碱性最弱的阶段。因此,鉴定大豆芽期的耐盐碱性,发掘与其紧密相关联的标记位点,为筛选耐盐碱种质资源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对培育耐盐碱优质大豆品种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用盐碱胁迫下大豆芽期的9个性状的表型值计算出对应的相对耐盐碱系数,对其进行表型变异、相关性以及主成分分析,并评价品种的耐盐碱能力。用筛选出的210对SSR引物对318份大豆品种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连锁不平衡特点,结合大豆相对耐盐碱数据进行性状-标记的关联分析,发掘与大豆芽期耐盐碱性状关联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及载体材料。结果如下:群体品种耐盐碱性状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100mmol/L中性盐(Na Cl)胁迫下相关性状变异系数为9.99%~86.23%,相对发芽率变异系数最大为86.23%;20mmol/L碱性盐(Na2CO3)胁迫下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28%~66.19%,相对苗高变异系数最大为66.19%;318份大豆资源的耐盐性被划分为5个等级:极端耐盐品种1份(垦鉴43),占总体品种材料的0.31%,耐盐品种35份,占总体品种材料的11.01%,中等耐盐品种195份占比最大,占总体品种材料的61.32%,敏盐品种80份,占总体品种材料的25.16%,极端敏盐品种7份,占总体品种材料的2.20%;耐碱性划分为5个等级:极端耐碱品种3份(开育3号、合丰48和合丰51),占总体品种材料的0.94%,耐碱品种53份,占总体品种材料的16.67%,中等耐碱品种161份,占总体品种材料的50.63%,敏碱品种84份,占总体品种材料的26.41%,极端敏碱品种17份,占总体品种材料的5.35%。对318份大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10对SSR引物共获得1 502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平均为7.15个,变化幅度在2~21;PIC的平均值为0.537,变幅在0.006~0.908之间,其中17号染色体的平均PIC值最高(0.707),15号染色体平均PIC值最低(0.362)。随着等位变异数增加PIC值也在增加,但并非呈现线性关系,其中2号染色体的等位变异数较多但PIC值相对较低,17号染色体等位变异数较少,但是PIC值相对较高。对每个标记的等位变异和PIC值进一步分析,共发现16个严重偏分离位点。对318份大豆品种所组成的自然群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群体被划分为7个亚群,亚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亚群POP1和POP7之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2316,POP1全部为黑龙江品种,POP7全部为地方资源。亚群POP5和POP6之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0335,POP5和POP6全部为黑龙江品种。21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0 819种组合,共线性组合数993个,占总组合数的5.01%。根据成对共线性组合位点P<0.01支持的连锁不平衡对数582个,占总成对数的58.61%,D’的平均值为0.357。D’>0.5的较高水平LD主要集中在2、9、11、19和20号等染色体上。对共线位点间的LD和遗传距离进行回归分析,通过衰减图可以看出随着遗传距离增加位点间D’值不断衰减,所延伸的最小衰减距离为4.40 c M。使用GLM和MLM模型对318份大豆品种分别进行关联分析,GLM模型共检测到与9个耐盐性状相关联的位点98个,MLM模型检测到与耐盐性状相关联的位点27个,有23个位点同时在两种模型中检测到,贡献率在1.19%~16.04%之间。其中贡献率大于10%的位点有5个:Satt239(14.19%,相对发芽率)、Aw132402(15.63%,相对发芽势)、Satt357(15.93%,相对苗高)、Sat_267(12.31%,相对轴鲜重)和Satt245(13.52%,相对叶鲜重)。GLM模型共监测到与9个耐碱性状相关联的位点119个,MLM模型检测到与耐碱性状相关联的位点有28个,有26个位点同时在两个模型中检测到,贡献率在2.23%~22.51%之间。其中贡献率大于10%的位点有8个:Sat_304(11.75%,相对发芽率)、Satt301(18.25%,相对发芽势)、Satt357(22.51%,相对苗高)、Sat_355(10.83%,相对苗高)Aw132402(14.09%,相对下胚轴长)、Satt094(16.37%,相对叶鲜重)、Sat_256(14.68%,相对叶鲜重)和Satt245(13.17%,相对叶鲜重)。对检测到的位点进行表型效应值计算,9个耐盐相关性状共检测到85个增效等位变异,其中17个为稀有等位变异(分布频率<1%),增效效应值超过20的等位变异有7个,其中有5个等位变异的增效效应值大于20,且为稀有等位变异:Satt357-133(23.63)、Satt339-236(23.25)、Satt422-280(38.05)、Satt245-188(59.36)和Satt519-258(25.17),在两种模型共同检测到与耐盐性状相关联的23个位点中Sct_190增效等位变异的平均效应值最高(28.46),Satt239位点增效等位变异的平均效应值最低(0.36)。9个耐碱相关性状共检测到76个增效等位变异,其中有14个为稀有等位变异(分布频率<1%)增效效应值超过20的等位变异有20个,其中8个等位变异的增效效应值大于20,且为稀有等位变异:Satt237-232(36.19)、Satt094-138(37.24)、Satt357-133(114.72)、Satt239-207(27.09)、Satt665-312(32.04)、Satt094-138(23.66)、Satt245-188(82.14)和Sat_256-335(34.49),在两种模型共同检测到与耐碱性状相关联的26个位点中Satt245位点增效等位变异的平均效应值最高(40.63),Sat_304位点增效等位变异的平均效应值最低(1.71)。本研究筛选出的极端耐盐品种垦鉴43,极端耐碱品种开育3号、合丰48和合丰51,都是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典型载体材料,这些材料在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中均有分布,这些典型载体材料可以做为亲本材料。
胡可人[7](2021)在《三花枫翅果及种仁关键性状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三花枫(Acer triflorum)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槭属(Acer)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三省,作为秋色叶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受到分布范围和种子深休眠特性的限制,三花枫目前还未能有规模化栽培,对其生理特性的研究还未成体系,其籽油在食用和药用等方面的价值也尚未得到开发。通过对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的研究,我们可深入了解三花枫的遗传变异规律,为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以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观赏树种的多用途开发以及神经酸原料植物的可持续发展,还需探索更多有潜力发展的树种,对三花枫的籽油特性进行测定对于判断其能否成为观赏与经济兼用植物,即神经酸来源植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辽宁、吉林地区20个三花枫单株为研究对象,采集翅果并测定形态和品质性状,分析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揭示其变异规律,阐明各形态、品质性状之间以及各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种仁的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分析三花枫籽油多样性特征和变异规律,探究三花枫籽油特性与种实表型性状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结合种实表型性状和籽油特性分析结果,筛选出优良三花枫种质,并为三花枫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在单株间存在着极显着差异,19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为11.66%,种实表型性状中的形态性状尤其是果实形态性状稳定性较差,不同单株的遗传差异及对环境的适应差异导致了单株间以及各性状间变异程度的不同。三花枫种实的形态和品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性状类群,两类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每类性状内部则有着较强的相关性;除张开角、连接角、果厚和种子大小指数外,绝大多数形态性状和地理生态因子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在品质性状中,地理生态因子的变化主要对翅果百粒重产生影响。经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果实形态变异对种实表型性状的变异起主要作用。由聚类分析结果可知,三花枫种实的表型性状并非完全按照地理位置聚类,其表型性状变异具有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性,地理生态因子仅为其中一部分影响因子,表明个体间存在非环境影响的遗传差异,使得我们对三花枫优良种质的选择则更有意义。(2)三花枫的种仁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在单株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平均含油率为36.31%,主要由两种饱和脂肪酸[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和六种不饱和脂肪酸[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花生一烯酸(C20:1)、芥酸(C22:1)、神经酸(C24:1)]组成,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总含量为91.98%,神经酸的平均含量为4.69%。在13个籽油特性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含油率(12.40%),最小的是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0.47%),神经酸含量的变异系数为6.37%,三花枫具有筛选高油种质资源的基础,其籽油有着稳定的高不饱和特性,神经酸含量的稳定性相对于其他性状来说居于中等,既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含量,同时也让三花枫不乏筛选高神经酸种质的潜力。三花枫种仁的含油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性状,与脂肪酸组分含量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性,而不同的脂肪酸组分之间则有着丰富的相关性;籽油特性与部分种实表型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与各地理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则不显着,相较于环境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对籽油性状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经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花生一烯酸、芥酸、神经酸性状对籽油变异起主要作用。(3)经过对种实各表型性状的综合评价,筛选出WN181、GGC215、GGC260三个的翅果较大且种仁较为饱满的单株;综合各项籽油特性,筛选出WN181(OC:40.35%,NA:4.37%,EA:11.80%)、WN190(OC:38.44%,NA:4.47%,EA:12.15%)两个“高油低芥”单株,以及GGC260(OC:48.52%,NA:5.07%,EA:13.10%)、GGC215(OC:38.21%,NA:4.85%,EA:12.70%)两个“高油高神”单株;综合种实表型性状和籽油特性,最终筛选出WN181、GGC260、GGC215三个可开发为油料和神经酸来源树种的优良种质。
巩志勇[8](2021)在《香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文中指出为探索香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混合盐碱胁迫的适应特点,明确我国特有经济树种香椿能否适应我国各地区的盐碱地环境。以优质香椿母树种子及香椿幼苗为试材,采用2种中性盐NaCl、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模拟自然界复杂的盐碱环境。对不同盐碱胁迫下香椿种子萌发规律、幼苗形态结构及幼苗生理生态特征等一系列指标进行测定。综合分析香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盐碱胁迫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当盐浓度较低时(20-80 mmol/L),种子萌发受碱胁迫的影响很小,各碱度处理均会促进香椿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种子活力相对较高。当盐浓度较高时(100-160 mmol/L),盐碱互作效应逐渐加强,不同碱度处理下的种子萌发规律及芽苗长势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相同盐浓度时,低碱(A)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等指标均显着高于中高碱(B、C)胁迫(P<0.05)。芽苗时期地上部及地下部各形态学参数也呈现相似出的规律。此外,低碱胁迫下盐浓度高达160 mmol/L、中高碱胁迫下盐浓度高达120 mmol/L时,香椿种子仍然能够萌发。(2)(1)低盐胁迫时(50 mmol/L),不同碱处理下的香椿幼苗叶片舒展,浓绿,苗高增量均高于对照,植株整体长势良好。中盐胁迫时(100 mmol/L),随碱度的逐渐增加,植株叶尖随逐渐发黄、干枯,但总体长势较为旺盛。高盐碱胁迫下(150-200mmol/L),其叶片枯黄且掉落严重。(2)低(中)盐胁迫下(50-100 mmol/L),各碱度处理下的香椿幼苗根系生长速度快,细根数量多。高盐胁迫时,各碱度下的根系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尤其高盐高碱胁迫下,细根大量减少。(3)随着盐浓度的逐渐增大,香椿幼苗地下部的生物量先增加后下降,地上部生物量逐渐下降,根冠比先升高后下降。当盐浓度为100 mmol/L时,各碱度下的地下部生物、根冠比均达到最大值。说明低(中)盐碱胁迫促进了香椿幼苗根系的生长,从而增强香椿幼苗抵御盐碱环境的能力。(3)香椿幼苗叶片的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MDA含量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生化指标对不同盐碱胁迫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看,低(中)盐(50-100 mmol/L)低碱(A)处理下的各光合参数及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没有发生明显的下降或上升趋势,低盐(50 mmol/L)中、高碱(B、C)以及中盐(100mmol/L)中碱(B)处理下各参数虽有下降但光合效率以及生理调控潜力仍然较高。而高盐(150-200 mmol/L)中碱(B)、高盐(150-200 mmol/L)高碱(C)胁迫下,各光合参数及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发生显着的下降或上升趋势。此外,低盐(50mmol/L)胁迫时,各碱处理下的荧光参数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中盐低碱胁迫时,PSⅡ反应中心的光化学活性并未下降,表明PSⅡ反应中心没有受到损害,而中(高)碱胁迫下,PSⅡ反应中心的光化学活性逐渐下降。综上所述,香椿幼苗对盐浓度的敏感性比碱胁迫更强,盐分含量是影响香椿种苗生长的重要因素。盐碱胁迫显着抑制了香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但香椿可以通过一系列调控作用来适应盐碱胁迫环境,使其具备一定的耐盐碱能力。
王秀青[9](2021)在《基于化感作用的长柄扁桃混交树种筛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柄扁桃是榆林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灌木树种,在当地煤矿塌陷区的生态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长柄扁桃纯林存在生长缓慢、易受沙埋、自然更新困难和单位面积生产力低等问题。与纯林相比,种间合理搭配的混交林具有维护林分稳定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促进林分生长和提高单位面积生产力等方面的功能。化感作用对种间配置至关重要,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化感作用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以长柄扁桃为研究对象,从化感角度出发,采用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和林学等多学科的技术方法,通过开展室内发芽、盆栽和田间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当地适生灌木树种(紫穗槐、踏郎、爬地柏、沙棘、蛋白桑、柠条、黑沙蒿和沙柳)和乔木树种(樟子松、杂交构树、小叶杨和油松)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作用,以及不同混交模式对长柄扁桃田间幼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与长柄扁桃互利共生的混交灌木和乔木树种,为榆林煤矿塌陷区长柄扁桃的混交造林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低以下浓度(0.025-0.05 g·m L-1)的紫穗槐叶浸提液处理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中高以上浓度时(0.15-0.20 g·m L-1)则为抑制效应,中等浓度(0.10 g·m L-1)时因长柄扁桃种源不同而异。紫穗槐叶浸提液为中低浓度时,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综合得分,按照榆阳1号(YY1)、神木6号(SM6)、神木8号(SM8)、神木7号(SM7)、榆阳6号(YY6)、榆阳3号(YY3)、榆阳5号(YY5)和榆阳4号(YY4)顺序依次降低,聚类分析表明化感促进作用最强的种源为YY1和SM6。长柄扁桃YY1和SM6作为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的优选种源。(2)中低以下浓度的踏郎、爬地柏、紫穗槐、沙柳和柠条叶浸提液处理对长柄扁桃YY1和SM6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中高以上浓度时,则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效应显着增强。8种灌木叶浸提液处理对YY1和SM6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作用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表明,紫穗槐、沙柳、爬地柏、踏郎和柠条叶浸提液处理对YY1和SM6的综合得分高于其他3种灌木,4种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YY1和SM6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综合得分表现为樟子松>杂交构树>油松>小叶杨。紫穗槐、沙柳、爬地柏、踏郎和柠条可作为初选混交灌木树种,樟子松、杂交构树和油松作为初选混交乔木树种。(3)中低以下浓度的化感作用综合评价表明,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两种灌木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综合得分表现为紫穗槐>柠条;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4种乔木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综合得分表现为樟子松>油松>杂交构树。中低以下浓度的长柄扁桃叶浸提对紫穗槐和樟子松的促进作用最强。(4)中低以下浓度的沙柳、紫穗槐、爬地柏、柠条、樟子松、杂交构树和油松叶浸提液能显着促进长柄扁桃YY1盆栽幼苗生长,中高以上浓度时则为抑制效应,中等浓度时因供体品种不同而异。初选灌木叶浸提液对YY1的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化感综合得分表现为柠条>紫穗槐>爬地柏>沙柳;初选乔木叶浸提液对YY1的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化感综合得分表现为樟子松>杂交构树>油松。柠条、紫穗槐、爬地柏可作为复选混交灌木树种,樟子松可作为复选混交乔木树种。(5)不同受体幼苗叶片的总体生理生化指标表现为,随着供体叶浸提液浓度的增加,CAT活性和根系活力呈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POD和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而MDA、细胞膜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6)柠条、紫穗槐、爬地柏和樟子松与长柄扁桃混交种植能显着促进长柄扁桃苗木生长,增加其生物量。4种混交模式幼林地土壤特性的综合得分表现为长×紫混交林>长×柠混交林>长×樟混交林>长×爬混交林>长柄扁桃纯林。(7)长柄扁桃适宜的供体浓度范围为0.025-0.05 g·m L-1,最佳的浓度为0.05 g·m L-1。适宜与长柄扁桃互利共生的混交树种选择的优先顺序依次为:紫穗槐、柠条、樟子松、爬地柏。并对年降水量为300-400 mm地区的长柄扁桃种植方式,提出了相应混交布设的建议。
高晨浩[10](2020)在《甘蓝型油菜和拟南芥GLABRA3在花青素和种子油脂积累中的功能分析》文中指出油菜(Brassica napus)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目前,高油育种是油菜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提高菜籽含油量一直备受关注。花青素属于植物中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抵御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过程中行使重要功能,目前富含花青素的健康功能性食品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转录调控是种子油脂和花青素积累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调控因子,已知b HLH(basic 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GLABRA3(GL3),参与调控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花青素生物合成和表皮毛形成过程,但其在种子油脂积累过程中的功能尚不清楚。对于甘蓝型油菜同源基因BnGL3-1在表皮毛形成、花青素和油脂积累等方面的调控功能更是知之甚少。为分析拟南芥AtGL3和甘蓝型油菜BnGL3-1在花青素和油脂积累等生物学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它们是否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拟南芥突变体gl3-3和gl3-4,以及甘蓝型油菜品种秦优7号,初步分析了它们在花青素和种子油脂积累中的调控机制与功能异同。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pAtGL3:GUS载体转化拟南芥野生型,通过对筛选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GUS染色,再结合荧光定量PCR技术(q RT-PCR)检测AtGL3基因在野生型不同组织和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分析AtGL3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发现AtGL3广泛存在于拟南芥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并且在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初期的幼嫩茎尖和正在伸展的真叶中表达量较高,同时在种子胚胎不同发育阶段也大量表达。由此初步推测AtGL3可能参与幼苗薹期和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2)结合GUS染色结果和野生型、突变体之间在幼嫩茎尖和正在伸展的真叶中花青素含量和表皮毛数量的表型差异,选取拟南芥野生型和gl3-4突变体发芽20天后的幼嫩茎尖和正在伸展的真叶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全基因组水平上调查花青素生物合成及表皮毛形成过程中AtGL3调控的下游基因。然后利用q RT-PCR技术进一步验证这些潜在靶标基因的表达水平。本研究获得了多个作用于AtGL3下游并被其显着调控的参与花青素积累和表皮毛发育的重要转录因子或结构基因。(3)通过对来自不同物种中的GL3蛋白质进行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在蛋白质水平上,BnGL3-1(秦优7号)与拟南芥(AtGL3,84%)、白菜型油菜(Br GL3,98%)和甘蓝(Bo GL3,99%)中的GL3序列高度同源。推断BnGL3-1与AtGL3亲缘关系紧密,在进化上保守。烟草叶片亚细胞定位表明BnGL3-1定位在细胞核中,推测其具有转录因子特性。(4)在拟南芥突变体gl3-3背景下,过表达BnGL3-1可以恢复突变体幼嫩茎尖和正在伸展的真叶中的花青素含量和表皮毛数目均减少的表型。同时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幼嫩茎尖和正在伸展的真叶中参与花青素合成和表皮毛形成的众多相关基因被BnGL3-1显着调控。这表明,BnGL3-1与AtGL3在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和表皮毛形成过程中功能类似。(5)观察野生型、突变体以及过表达转基因植株gl3-3 35S:BnGL3-1-6HA之间种子形态、重量等表型,测定其成熟种子中的油脂和花青素含量并检测种子发育重要时期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BnGL3-1和AtGL3在调控种子油脂积累和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相似,均通过调控与种子花青素和油脂积累相关的一系列基因的表达而促进种子花青素生物合成和抑制种子油脂积累。综上所述,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BnGL3-1和AtGL3在花青素和油脂积累方面的调控机制并比较了其作用异同。该研究表明甘蓝型油菜BnGL3-1不仅有利于通过调控花青素含量与表皮毛密度而提高油菜抵御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能力,而且有利于通过增加油菜薹期叶片和嫩茎中花青素含量而开发富含花青素的功能型蔬菜—油菜薹。此外,这也为通过分子育种手段实现油菜的多功能利用和高油育种发掘了新的基因资源。
二、几种耐盐碱植物种子的油脂成分及形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耐盐碱植物种子的油脂成分及形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冠果研究概述 |
1.2.1 文冠果生物学特性 |
1.2.2 文冠果地理分布 |
1.2.3 文冠果综合价值 |
1.2.4 文冠果繁殖技术 |
1.3 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种质资源的含义 |
1.3.2 种质收集状况及意义 |
1.3.3 种质资源评定与利用 |
1.4 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研究进展 |
1.4.1 地理种源变异的研究 |
1.4.2 种源试验研究 |
1.5 早期选择的相关研究 |
1.5.1 苗木早期选择的意义 |
1.5.2 苗木早期选择的可行性 |
1.5.3 苗木早期选择年龄的确定 |
1.5.4 苗木早期选择的方法 |
1.5.5 苗木生长与环境因子 |
1.6 ASReml和 GGE双标图应用研究 |
1.6.1 ASReml的应用研究 |
1.6.2 GGE双标图的应用研究 |
1.7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4 环境数据测定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种源文冠果油脂特性研究 |
2.2.2 不同种源文冠果营养特性研究 |
2.2.3 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熵值法评价 |
2.3 小结 |
3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形态和质量指标分析 |
3.2.2 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发芽能力指标分析 |
3.2.3 文冠果种子生物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
3.2.4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地理变异规律 |
3.2.5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熵值法分析 |
3.3 小结 |
4 文冠果苗期评价及早期选择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试验材料和设计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种源文冠果在三个试验地点的苗期生长状况观测 |
4.2.2 不同种源文冠果在三个试验地点的BLUP-GGE分析 |
4.2.3 文冠果苗期生长指标的相关性 |
4.2.4 文冠果苗期生长性状的聚类分析 |
4.2.5 文冠果苗期生长性状育种值分析 |
4.3 小结 |
5 文冠果砧木造林表现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指标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亲和性的表现 |
5.2.2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生长表现 |
5.2.3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生理指标测定 |
5.2.4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果实表型和产量测定 |
5.2.5 不同种源砧木综合评价 |
5.3 小结 |
6 讨论 |
6.1 文冠果种质资源评价 |
6.2 文冠果种源×试验地互作效应研究 |
6.3 文冠果砧木嫁接新品种研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基于转录组学的新疆核桃脂肪及枣原花青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核桃概述 |
1.1.1 核桃的生产现状 |
1.1.2 核桃的营养成分及功能特性 |
1.1.3 核桃油脂的积累及组分变化规律 |
1.1.4 植物油脂的合成途径 |
1.1.5 油脂合成中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1.1.6 转录组学在植物油脂合成中的应用 |
1.2 枣概述 |
1.2.1 枣的生产现状 |
1.2.2 枣的营养成分及药理特性 |
1.2.3 原花青素的结构和分类 |
1.2.4 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 |
1.2.5 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 |
1.2.6 转录组学在原花青素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三个新疆核桃品种油脂积累期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
2.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粗脂肪的测定 |
2.2.2 脂肪酸的测定 |
2.2.3 RNA提取和质检、cDNA文库构建以及转录组测序 |
2.2.4 测序数据质控 |
2.2.5 基因的功能注释 |
2.2.6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2.2.7 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 |
2.2.8 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品种核桃仁在发育过程中油脂含量的变化 |
2.3.2 不同品种核桃仁在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分的变化规律 |
2.3.3 构建转录组文库的核桃品种选择 |
2.3.4 核桃样品RNA质量分析 |
2.3.5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2.3.6 基因功能注释统计 |
2.3.7 核桃样本间PCA分析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2.3.8 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 |
2.3.9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 |
2.3.10 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 |
2.3.11 参与油脂合成的转录因子的鉴定 |
2.3.12 参与油脂合成的候选基因的验证和分析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八个枣品种发育过程中的理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
3.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水分的测定 |
3.2.2 可滴定酸的测定 |
3.2.3 抗坏血酸的测定 |
3.2.4 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测定 |
3.2.5 总酚含量的测定 |
3.2.6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3.2.7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
3.2.8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3.2.9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枣品种在发育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
3.3.2 不同枣品种在发育过程中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 |
3.3.3 不同枣品种在发育过程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 |
3.3.4 不同枣品种在发育过程中糖含量的变化 |
3.3.5 不同枣品种在发育过程中总酚含量的变化 |
3.3.6 不同枣品种在发育过程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
3.3.7 不同枣品种在发育过程中的酚类化合物组成及其含量的变化 |
3.3.8 不同枣品种在发育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
3.3.9 枣样品及其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原花青素代谢的转录组分析 |
4.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转录组数据库样本的选择 |
4.2.2 RNA提取和质检、c DNA文库构建以及转录组测序 |
4.2.3 测序数据质控 |
4.2.4 基因的功能注释 |
4.2.5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4.2.6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
4.2.7 原花青素合成候选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构建转录组文库的枣品种选择 |
4.3.2 不同枣品种在发育过程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变化 |
4.3.3 枣样品RNA质量分析 |
4.3.4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4.3.5 基因功能注释统计 |
4.3.6 枣样本间PCA分析 |
4.3.7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4.3.8 原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 |
4.3.9 枣发育过程中原花青素代谢相关基因的共表达网络分析 |
4.3.10 原花青素合成相关候选基因的验证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耐盐碱性田间鉴定与抗逆生理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
1.2.2 植物耐盐碱性的鉴定方法 |
1.2.3 植物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 |
1.2.4 脱落酸(ABA)与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
1.2.5 脱落酸(ABA)的诱抗效应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紫花苜蓿品种的耐盐碱性田间鉴定及其鉴定指标的识别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供试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计及实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盐碱处理和非盐碱处理下植物生长和生理指标的遗传变异 |
2.2.2 基于不同方法下的紫花苜蓿耐盐碱性分类 |
2.2.3 基于不同的方法来识别反映紫花苜蓿耐盐碱性的鉴定指标 |
2.3 讨论 |
2.3.1 评价耐盐碱性预测的适宜性及耐盐碱品种的鉴定 |
2.3.2 识别预测紫花苜蓿耐盐碱性最重要的指标 |
第3章 不同耐碱性的紫花苜蓿品种响应碱胁迫的生理及转录组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计及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碱胁迫浓度和胁迫时间点的筛选 |
3.2.2 碱胁迫对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
3.2.3 碱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4 碱胁迫对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
3.2.5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识别和分类 |
3.2.6 DEGs的 GO功能分类 |
3.2.7 DEGs的 KEGG功能分类 |
3.2.8 CAR分类下的核心碱响应基因 |
3.2.9 TAR和 SAR分类下的核心碱响应基因 |
3.2.10 基因表达的定量PCR验证 |
3.3 讨论 |
3.3.1 紫花苜蓿对碱胁迫的生理调节 |
3.3.2 与细胞壁和细胞膜保护相关的核心碱响应基因 |
3.3.3 与DNA复制和修复相关的核心碱响应基因 |
3.3.4 与MAPK信号转导相关的核心碱响应基因 |
3.3.5 与ROS稳态相关的核心碱响应基因 |
3.3.6 与昼夜节律相关的核心碱响应基因 |
3.3.7 与品种特异性代谢通路相关的核心碱响应基因 |
第4章 外源脱落酸(ABA)对紫花苜蓿耐碱胁迫的诱抗效应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计及实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外源 ABA 诱抗对 MDA 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2 外源ABA诱抗对叶片枯萎率和存活率的影响 |
4.2.3 外源ABA诱抗对ROS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4 外源ABA诱抗对离子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2.5 外源ABA诱抗对胁迫耐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外源ABA诱抗缓解了紫花苜蓿的碱胁迫损伤 |
4.3.2 外源ABA诱抗增强了紫花苜蓿的抗氧化能力 |
4.3.3 外源ABA诱抗调节了紫花苜蓿的离子平衡 |
4.3.4 外源ABA诱抗增强了紫花苜蓿的渗透调节能力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蓖麻重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及野生种基因组组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蓖麻简介 |
1.2 国内外蓖麻品种培育及栽培现状 |
1.3 蓖麻农艺性状及抗性研究进展 |
1.4 蓖麻油脂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
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1.6 测序技术的发展 |
1.7 染色体辅助组装测序 |
1.8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目的及意义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1.8.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蓖麻种质资源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收集与群体构建 |
2.1.2 田间栽培与保育 |
2.1.3 重要农艺性状鉴定 |
2.1.4 表型组学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表型组统计学分析 |
2.2.2 品种的地域差异 |
2.2.3 野生和栽培品种差异 |
2.2.4 性状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蓖麻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群体过滤得到用于关联分析的变异位点统计 |
3.2.2 蓖麻种子脂肪酸关联分析 |
3.2.3 蓖麻种子大小相关性状分析 |
3.2.4 蓖麻株型相关性状关联分析 |
3.2.5 一因多效基因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野生蓖麻基因组组装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选取及测序 |
4.1.2 基因组大小估计 |
4.1.3 基因组草图组装 |
4.1.3.1 基因组初步组装 |
4.1.3.2 序列去污染 |
4.1.3.3 Hi-C辅助组装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
4.1.4 基因组注释 |
4.1.5 全基因组复制 |
4.1.6 重复序列鉴定和LTR插入时间估算 |
4.1.7 组装质量评估 |
4.1.8 基因组序列比较 |
4.1.9 基因家族及系统发育分析 |
4.1.10 GO和 KEGG分析 |
4.1.11 基因进化选择分析 |
4.1.12 蛋白三维结构建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因组大小预估 |
4.2.2 基因组组装结果 |
4.2.3 基因组注释结果 |
4.2.4 重复序列注释及插入时间估计 |
4.2.5 大戟科物种的进化树构建以及分化时间推算 |
4.2.6 基因组加倍事件分析 |
4.2.7 野生与栽培蓖麻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
4.2.7.1 共线性分析 |
4.2.7.2 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 |
4.2.7.3 基因结构注释 |
4.2.8 蓖麻毒素基因的注释 |
4.2.9 油脂合成基因鉴定 |
4.2.10 野生蓖麻响应强紫外辐射的适应性进化 |
4.2.11 基因家族扩增分析 |
4.2.12 比较基因组揭示野生蓖麻具有更强的抗性机制 |
4.3 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及其介导盐胁迫响应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特色油料作物亚麻荠 |
1.1.1 亚麻荠抗逆性及优异农艺性状 |
1.1.2 亚麻荠的广泛应用 |
1.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植物对盐胁迫的应答 |
1.3 参与植物胁迫响应的转录因子 |
1.4 WRKY转录因子与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的调控 |
1.4.1 WRKY转录因子的特征 |
1.4.2 参与植物胁迫响应的WRKY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亚麻荠对盐胁迫响应的生理生化表征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植物材料 |
2.2.2 营养液配方 |
2.3 试验方法 |
2.3.1 亚麻荠幼苗的处理 |
2.3.2 植株形态指标测定 |
2.3.3 植株生理指标测定 |
2.3.4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盐胁迫对亚麻荠幼苗生长的影响 |
2.4.2 盐胁迫对亚麻荠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2.4.3 盐胁迫对亚麻荠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2.4.4 盐胁迫对亚麻荠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2.4.5 盐胁迫对亚麻荠幼苗叶片抗坏血酸和H_2O_2的影响 |
2.4.6 盐胁迫对亚麻荠幼苗叶片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亚麻荠幼苗转录组分析与盐胁迫响应转录因子的筛选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亚麻荠转录组测序 |
3.3.2 亚麻荠测序数据分析 |
3.3.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及功能富集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
3.4.2 亚麻荠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3.4.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3.4.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3.4.5 介导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候选转录因子分析 |
3.5 讨论 |
3.5.1 参与盐胁迫响应的基因及代谢通路 |
3.5.2 转录因子介导植物盐胁迫响应 |
3.5.3 WRKY转录因子是调控植物盐胁迫应答的重要成员 |
3.6 小结 |
第四章 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鉴定与盐胁迫响应CsWRKY的筛选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2.1 植物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3 试验方法 |
4.3.1 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的筛选 |
4.3.2 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的理化性质分析 |
4.3.3 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保守结构域和基因结构及进化分析 |
4.3.4 亚麻荠WRKY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表达谱和盐胁迫表达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全基因组鉴定获得242 个亚麻荠CsWRKY家族成员 |
4.4.2 15个CsWRKY基因位点可变剪接产生33 个不同的ORF剪接体 |
4.4.3 亚麻荠CsWRKY蛋白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 |
4.4.4 CsWRKY蛋白检测到10 个保守基序 |
4.4.5 亚麻荠CsWRKY基因不均匀地分布于各染色体 |
4.4.6 亚麻荠CsWRKY基因家族扩增的进化驱动力及CsWRKY和拟南芥、油菜WRKY的共线性分析 |
4.4.7 CsWRKY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
4.4.8 CsWRKY基因在盐胁迫下亚麻荠幼苗的表达谱 |
4.5 讨论 |
4.5.1 亚麻荠WRKY成员的保守性和差异性 |
4.5.2 基因片段复制构成亚麻荠WRKY家族急剧扩增的关键进化动力 |
4.5.3 部分CsWRKYs可能是介导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核心转录因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应用莱茵衣藻遗传转化体系鉴定亚麻荠CsWRKY9、43和162 基因的功能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2.1 植物材料 |
5.2.2 试验试剂 |
5.2.3 菌株与载体 |
5.2.4 培养基的配制 |
5.3 试验方法 |
5.3.1 亚麻荠CsWRKY9、43和162 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
5.3.2 构建CsWRKY9、43和162 基因的表达载体 |
5.3.3 CsWRKY9、43和162 基因的莱茵衣藻遗传转化 |
5.3.4 CsWRKY9、43和162 转基因藻株的筛选与鉴定 |
5.3.5 CsWRKY9、43和162 转化藻株的生理指标测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亚麻荠CsWRKY9、43和162 基因的克隆及编码蛋白特性分析 |
5.4.2 CsWRKY9、43和162 基因表达载体的鉴定 |
5.4.3 阳性转化藻株的筛选及基因组DNA PCR鉴定 |
5.4.4 转化藻株目的基因CsWRKY9、43和162 表达分析 |
5.4.5 转化藻株CsWRKY9、43和162 对盐胁迫响应的表征 |
5.4.6 莱茵衣藻内源 CrWRKY敲除株系与过表达外源 CsWRKY藻株盐胁迫响应的表型比较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亚麻荠CsWRKY162 过表达及CRISPR/Cas9 敲除突变体的构建和表型分析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 |
6.2.1 植物材料 |
6.2.2 试验试剂 |
6.2.3 菌种与载体 |
6.2.4 培养基的配制 |
6.3 试验方法 |
6.3.1 构建CsWRKY162 基因的过表达载体 |
6.3.2 构建CRISPR/Cas9 敲除载体 |
6.3.3 亚麻荠的遗传转化 |
6.3.4 转基因亚麻荠的鉴定及盐胁迫处理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CsWRKY162 植物过表达载体的鉴定 |
6.4.2 CsWRKY162 CRISPR/Cas9 敲除载体的鉴定 |
6.4.3 亚麻荠最适Hyg筛选浓度的确定 |
6.4.4 亚麻荠CsWRKY162 基因过表达株系的筛选及PCR鉴定 |
6.4.5 亚麻荠CsWRKY162 基因过表达株系对盐胁迫响应的表征 |
6.4.6 过表达株系中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 |
6.4.7 亚麻荠CsWRKY162 基因敲除株系的筛选及基因组DNA PCR鉴定 |
6.4.8 亚麻荠CsWRKY162 基因敲除株系响应盐胁迫的表征 |
6.4.9 CsWRKY162 敲除株系中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附表 |
附图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大豆芽期耐盐碱性评价及相关等位变异的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危害及机制 |
1.1.1 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
1.1.2 植物耐盐碱机制 |
1.2 大豆耐盐碱胁迫能力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大豆耐盐碱胁迫能力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大豆耐盐碱胁迫能力的研究进展 |
1.3 大豆耐盐碱性的鉴定方法 |
1.3.1 田间鉴定法 |
1.3.2 室内鉴定法 |
1.4 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4.1 关联分析的基本情况 |
1.4.2 关联分析的概念 |
1.4.3 连锁不平衡 |
1.4.4 关联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运用 |
1.4.5 关联分析在大豆耐盐碱中的运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路线 |
第2章 大豆芽期耐盐碱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表型性状测定 |
2.1.4 分析方法 |
2.1.5 耐盐碱性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盐碱胁迫下大豆性状变异分析 |
2.2.2 盐碱胁迫下大豆性状相关性分析 |
2.2.3 盐碱胁迫下大豆性状主成分分析 |
2.2.4 318 份大豆品种的耐盐碱性评价 |
2.3 讨论 |
第3章 大豆芽期耐盐碱相关性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和表型性状的测定 |
3.1.2 基因组DNA提取 |
3.1.3 PCR扩增及扩增产物的检测 |
3.1.4 电泳及染色 |
3.1.5 标记的筛选 |
3.2 数据分析 |
3.2.1 遗传多样性及偏分离分析 |
3.2.2 群体结构及亲缘关系分析 |
3.2.4 连锁不平衡及LD衰减 |
3.2.5 关联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2 大豆群体偏分离分析 |
3.3.3 大豆群体结构分析 |
3.3.4 大豆群体亲缘关系分析 |
3.3.5 大豆连锁不平衡分析 |
3.3.6 相关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耐盐碱优异等位变异及相关载体材料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和表型性状的测定 |
4.1.3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耐盐碱优异等位变异及载体材料 |
4.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三花枫翅果及种仁关键性状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三花枫研究概况 |
1.1.1 三花枫的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分布 |
1.1.2 三花枫的抗逆性研究 |
1.1.2.1 抗寒性研究 |
1.1.2.2 耐盐碱性研究 |
1.1.3 三花枫育苗与栽培技术研究 |
1.1.4 三花枫的开发利用现状 |
1.1.4.1 观赏价值 |
1.1.4.2 药用价值 |
1.2 木本油料树种研究概况 |
1.2.1 整体概况 |
1.2.2 槭属油料树种研究进展 |
1.3 神经酸研究进展 |
1.3.1 神经酸的功能 |
1.3.2 神经酸的来源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采集 |
2.2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测定及统计分析 |
2.2.1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测定 |
2.2.2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统计分析 |
2.3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含量测定及统计分析 |
2.3.1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测定 |
2.3.2 三花枫籽油脂肪酸组分含量测定 |
2.3.3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含量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
3.1.1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差异性分析 |
3.1.1.1 形态性状差异性分析 |
3.1.1.2 品质性状差异性分析 |
3.1.2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变异情况分析 |
3.1.3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1.4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3.1.5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间的主成分分析 |
3.1.6 三花枫单株种实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3.2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多样性分析 |
3.2.1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差异性分析 |
3.2.2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变异情况分析 |
3.2.3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4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脂肪酸组分性状与种实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5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脂肪酸组分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6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性状间的主成分分析 |
3.2.7 三花枫单株籽油特性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特征 |
4.2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的变异规律 |
4.2.1 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 |
4.2.2 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 |
4.3 三花枫籽油特性多样性特征 |
4.4 高品质籽油三花枫种质的筛选 |
4.4.1 高油种质的筛选 |
4.4.2 不同脂肪酸特性种质的筛选 |
4.4.3 三花枫籽油中的神经酸与芥酸 |
4.5 三花枫保护策略与合理开发建议 |
5 结论 |
5.1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特征 |
5.2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多样性特征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项目情况 |
(8)香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盐碱胁迫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我国盐碱地分布及改良利用的研究概况 |
1.2.2 盐碱胁迫下植物种子萌发规律及芽苗期生长特征 |
1.2.3 盐碱胁迫下植物的形态特征 |
1.2.4 盐碱胁迫下植物的抗逆生理生态特征 |
1.2.4.1 盐碱胁迫对植物生理特征的影响 |
1.2.4.2 盐碱胁迫对植物光合荧光的影响 |
1.2.5 盐碱胁迫下植物的适应性调控策略 |
1.2.6 香椿抗逆性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4.1 盐碱胁迫下香椿种子萌发规律和芽苗期生长特征 |
1.4.2 盐碱胁迫下香椿幼苗形态与生物量分配格局 |
1.4.3 盐碱胁迫下香椿幼苗抗逆生理及光合荧光的响应 |
1.4.3.1 盐碱胁迫对香椿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
1.4.3.2 盐碱胁迫下香椿幼苗光合参数及光响应曲线的变化 |
1.4.3.3 盐碱胁迫对香椿幼苗PSⅡ功能及光能分配的影响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香椿种子萌发及芽苗试验设计 |
2.2.2 香椿幼苗期试验设计 |
2.3 试验处理 |
2.3.1 种子萌发及芽苗试验处理 |
2.3.2 幼苗期试验处理 |
2.4 指标测定 |
2.4.1 香椿种子萌发及芽苗阶段各指标的测定 |
2.4.2 香椿幼苗地上部表观形态及生物量的测定 |
2.4.3 香椿幼苗抗逆生理及光合荧光各参数的测定 |
2.4.3.1 香椿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2.4.3.2 苗期光合指标及光响应的测定 |
2.4.3.3 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与计算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盐碱胁迫对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
3.1.1 盐碱胁迫对香椿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
3.1.2 盐碱胁迫对香椿种子单日发芽率的影响 |
3.1.3 盐碱胁迫对香椿芽苗地上部形态的影响 |
3.1.4 盐碱胁迫对香椿芽苗根部形态的影响 |
3.1.5 盐碱胁迫对香椿芽苗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3.1.6 盐碱混合胁迫下香椿种子萌发与芽苗生长间的相关关系 |
3.2 盐碱胁迫下香椿幼苗形态与生物量分配格局 |
3.2.1 盐碱胁迫下香椿幼苗表观形态的变化 |
3.2.2 盐碱胁迫对香椿苗高增量的影响 |
3.2.3 盐碱混合胁迫下香椿幼苗根系形态特征 |
3.2.4 盐碱胁迫下香椿幼苗生物量分配规律 |
3.3 盐碱胁迫下香椿幼苗抗逆生理及光合荧光的响应 |
3.3.1 盐碱胁迫对香椿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
3.3.1.1 盐碱胁迫下香椿幼苗细胞膜破损程度 |
3.3.1.2 盐碱胁迫对香椿酶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3.1.3 盐碱胁迫对香椿酶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3.2 盐碱胁迫下香椿幼苗光合参数及光响应的变化 |
3.3.2.1 不同盐碱胁迫对香椿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2 盐碱胁迫下香椿叶片光合参数的变化 |
3.3.2.3 盐碱胁迫下香椿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响应的影响 |
3.3.2.4 盐碱胁迫下光响应模型拟合的特征参数 |
3.3.3 盐碱胁迫对香椿幼苗PSⅡ功能及光能分配的影响 |
3.3.3.1 盐碱胁迫下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 |
3.3.3.2 盐碱胁迫对香椿幼苗叶片吸收光能的影响 |
4.讨论 |
4.1 香椿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阶段对盐碱胁迫的响应 |
4.1.1 盐碱胁迫下香椿种子萌发特征 |
4.1.2 香椿芽苗形态结构对盐碱胁迫的适应特征 |
4.1.3 盐碱胁迫下香椿芽苗生物量调整策略 |
4.2 盐碱胁迫下香椿幼苗形态结构特征及生物量分配规律 |
4.2.1 盐碱胁迫对香椿幼苗地上及根系形态结构的影响 |
4.2.2 盐碱胁迫下香椿幼苗生物量分配规律 |
4.3 盐碱胁迫下香椿幼苗抗逆生理及光合荧光的响应 |
4.3.1 盐碱胁迫下香椿幼苗生理生态调控 |
4.3.2 盐碱胁迫香椿幼苗光合荧光变化规律 |
5 结论 |
5.1 种子萌发阶段 |
5.2 幼苗生长阶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化感作用的长柄扁桃混交树种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和意义 |
1.3 长柄扁桃的研究现状 |
1.3.1 分布、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1.3.2 生态价值 |
1.3.3 经济价值 |
1.3.4 长柄扁桃栽培存在的问题 |
1.4 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
1.4.1 化感作用的定义 |
1.4.2 化感物质作用机理 |
1.4.3 化感作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
1.5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和方法 |
2.3.1 室内试验 |
2.3.2 盆栽试验 |
2.3.3 野外田间试验 |
2.3.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3.5 数据统计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种源长柄扁桃对典型树种化感作用的敏感性分析 |
3.1 叶浸提液对不同种源长柄扁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 叶浸提液对不同种源长柄扁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 叶浸提液对不同种源长柄扁桃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3.3.1 酶活性 |
3.3.2 渗透调节物质 |
3.3.3 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 |
3.3.4 叶绿素含量 |
3.3.5 根系活力 |
3.4 叶浸提液对不同种源长柄扁桃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价 |
3.4.1 化感作用综合评价 |
3.4.2 化感作用的聚类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混交灌木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作用 |
4.1 八种灌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
4.1.1 长柄扁桃种子发芽势 |
4.1.2 长柄扁桃种子发芽率 |
4.1.3 长柄扁桃种子发芽指数 |
4.1.4 长柄扁桃种子胚根长 |
4.1.5 长柄扁桃种子胚芽长 |
4.2 八种灌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1 长柄扁桃幼苗苗高 |
4.2.2 长柄扁桃幼苗根长 |
4.2.3 长柄扁桃幼苗苗鲜重 |
4.2.4 长柄扁桃幼苗根鲜重 |
4.2.5 长柄扁桃幼苗茎粗 |
4.3 八种灌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4.3.1 长柄扁桃幼苗酶活性 |
4.3.2 长柄扁桃幼苗渗透调节物质 |
4.3.3 长柄扁桃幼苗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 |
4.3.4 长柄扁桃幼苗叶绿素含量 |
4.3.5 长柄扁桃幼根系活力 |
4.4 八种灌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价 |
4.4.1 化感作用综合评价 |
4.4.2 长柄扁桃化感作用的聚类分析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混交乔木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作用 |
5.1 四种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
5.1.1 长柄扁桃种子发芽势 |
5.1.2 长柄扁桃种子发芽率 |
5.1.3 长柄扁桃种子发芽指数 |
5.1.4 长柄扁桃种子胚根长 |
5.1.5 长柄扁桃种子胚芽长 |
5.2 四种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
5.2.1 长柄扁桃幼苗苗高 |
5.2.2 长柄扁桃幼苗根长 |
5.2.3 长柄扁桃幼苗苗鲜重 |
5.2.4 长柄扁桃幼苗根鲜重 |
5.2.5 长柄扁桃幼苗茎粗 |
5.3 四种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5.3.1 长柄扁桃幼苗酶活性 |
5.3.2 长柄扁桃幼苗渗透调节物质 |
5.3.3 长柄扁桃幼苗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 |
5.3.4 长柄扁桃幼苗叶绿素含量 |
5.3.5 长柄扁桃幼苗根系活力 |
5.4 四种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价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长柄扁桃对初选混交灌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化感作用 |
6.1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灌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
6.2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灌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
6.3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灌木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6.3.1 灌木幼苗酶活性 |
6.3.2 灌木幼苗渗透调节物质 |
6.3.3 灌木幼苗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 |
6.3.4 灌木幼苗叶绿素含量 |
6.3.5 灌木幼苗根系活力 |
6.4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灌木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价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长柄扁桃对初选混交乔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化感作用 |
7.1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乔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
7.2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乔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
7.3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乔木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7.3.1 乔木幼苗抗氧化酶活性 |
7.3.2 乔木幼苗渗透调节物质 |
7.3.3 乔木幼苗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 |
7.3.4 乔木幼苗叶绿素含量 |
7.3.5 乔木幼苗根系活力 |
7.4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乔木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价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初选灌木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作用 |
8.1 初选灌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长的影响 |
8.2 初选灌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8.2.1 长柄扁桃幼苗酶活性 |
8.2.2 长柄扁桃幼苗渗透调节物质 |
8.2.3 长柄扁桃幼苗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 |
8.2.4 长柄扁桃幼苗叶绿素含量 |
8.2.5 长柄扁桃幼苗根系活力 |
8.3 初选灌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长生理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价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九章 初选乔木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作用 |
9.1 初选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长的影响 |
9.2 初选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9.2.1 长柄扁桃苗木酶活性 |
9.2.2 长柄扁桃苗木渗透调节物质 |
9.2.3 长柄扁桃苗木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 |
9.2.4 长柄扁桃苗木叶绿素含量 |
9.2.5 长柄扁桃苗木根系活力 |
9.3 初选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长生理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价 |
9.4 讨论 |
9.5 小结 |
第十章 复选灌木和乔木对长柄扁桃田间幼林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0.1 复选灌木和乔木对长柄扁桃田间幼林生长的影响 |
10.2 复选灌木和乔木对长柄扁桃田间幼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0.2.1 幼林地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分析 |
10.2.2 幼林地土壤养分分析 |
10.2.3 幼林地土壤酶活性特征分析 |
10.2.4 幼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评价 |
10.3 讨论 |
10.4 小结 |
第十一章 室内、盆栽和田间长柄扁桃混交树种综合分析 |
11.1 指标权重确定 |
11.2 混交树种综合排序 |
11.3 混交树种与长柄扁桃混交种植模式布设建议 |
11.4 小结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结论 |
12.2 创新点 |
12.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甘蓝型油菜和拟南芥GLABRA3在花青素和种子油脂积累中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
1.1.1 油菜产业发展现状 |
1.1.2 拟南芥种子发育过程 |
1.2 植物种子油脂的代谢与调控 |
1.2.1 植物种子油脂代谢过程 |
1.2.2 影响植物种子油脂积累的因素 |
1.3 植物花青素的概述 |
1.3.1 植物花青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 |
1.3.2 植物花青素的结构和分类 |
1.3.3 植物花青素的生物合成与调控 |
1.4 bHLH转录因子GL3 的功能研究 |
1.5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和生长环境 |
2.1.1 植物材料及培养条件 |
2.1.2 拟南芥的种植 |
2.1.3 试验材料的获取 |
2.2 植物总RNA的提取和单链c DNA的合成 |
2.2.1 总RNA的提取 |
2.2.2 单链cDNA的合成 |
2.3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3.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3.2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4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和拟南芥转基因植株获取 |
2.4.1 目的基因的克隆 |
2.4.2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3 拟南芥基因组DNA的提取 |
2.4.4 拟南芥突变体鉴定 |
2.4.5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和鉴定 |
2.5 蛋白质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 |
2.5.1 GL3蛋白质的多序列比对 |
2.5.2 GL3蛋白质的系统进化分析 |
2.6 烟草叶片亚细胞定位 |
2.7 植物组织GUS染色 |
2.8 拟南芥叶片和种子表型分析 |
2.8.1 拟南芥叶片和种子花青素含量测定 |
2.8.2 拟南芥种子脂肪酸含量测定 |
2.9 转录组测序(RNA-seq) |
2.10 基因表达分析 |
第三章 在花青素生物合成和表皮毛形成过程中AtGL3下游靶标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 |
3.1 前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AtGL3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3.2.2 拟南芥gl3突变体的基因型鉴定和表型分析 |
3.2.3 在花青素合成和表皮毛形成过程中AtGL3下游靶标基因的功能分析 |
3.2.4 参与幼嫩茎尖和正在伸展的真叶中花青素合成和表皮毛形成的基因表达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BnGL3-1在花青素生物合成和表皮毛形成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
4.1 前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GL3的蛋白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 |
4.2.2 BnGL3-1的蛋白质亚细胞定位 |
4.2.3 BnGL3-1在拟南芥中的异位表达 |
4.2.4 BnGL3-1参与调控幼嫩茎尖和正在伸展的真叶中的花青素生物合成和表皮毛形成过程 |
4.3 讨论 |
第五章 BnGL3-1和AtGL3 在种子油脂和花青素积累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
5.1 前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AtGL3在种子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5.2.2 BnGL3-1和AtGL3 对种子形态和重量等表型的影响 |
5.2.3 BnGL3-1和AtGL3 参与调控种子油脂积累过程 |
5.2.4 BnGL3-1和AtGL3 参与调控种子花青素生物合成过程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和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几种耐盐碱植物种子的油脂成分及形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D]. 麻云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基于转录组学的新疆核桃脂肪及枣原花青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研究[D]. 王文强. 浙江大学, 2021(01)
- [3]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耐盐碱性田间鉴定与抗逆生理机制的研究[D]. 魏天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4]蓖麻重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及野生种基因组组装[D]. 陆建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5]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及其介导盐胁迫响应的功能研究[D]. 宋亚楠. 山西农业大学, 2021
- [6]大豆芽期耐盐碱性评价及相关等位变异的发掘[D]. 弟文静.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三花枫翅果及种仁关键性状多样性分析[D]. 胡可人.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8]香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盐碱胁迫的响应[D]. 巩志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9]基于化感作用的长柄扁桃混交树种筛选研究[D]. 王秀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甘蓝型油菜和拟南芥GLABRA3在花青素和种子油脂积累中的功能分析[D]. 高晨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