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信用社更新理念拓展市场

兴隆信用社更新理念拓展市场

一、兴隆信用社更新观念开拓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赵悦[1](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王怡然[2](2019)在《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提升金融服务的研究》文中指出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信用社通过投融资的金融行为,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金融交易的平台,对农村经济有着积极促进的影响,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投融资业务,为农村经济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支持,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但是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无法满足农村主体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金融需求,金融产品不合理、金融服务效率低下,资金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锡盟地区经济的建设,这就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必须着力于金融服务的发展,通过金融服务的提高,促进农村金融的活跃度,探索出一条适合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本文通过首先对合作社、金融服务概念进行了界定,利用文献分析法、案列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然后再对国内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以及金融服务进行了理论研究,对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目前的金融服务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找出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在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包括金融产品结构不合理、服务内容不全面等不足之处,并对其从体制、人员、监管、历史、科技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通过与国内外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银行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金融服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进而对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发展的市场战略进行剖析,系统的提出一系列提高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基本思路与建议对策,包括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细化服务管理以及创新金融产品服务的内容,最后针对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加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合理支持、加强相关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建立农村地区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加强农村信用社内部的人员队伍建设的途径实现对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健康有序发展的风险防控措施。

靖东阁[3](2016)在《“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下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 ——基于甘孜、果洛等地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这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原则。作为传统教育的寺院教育与作为现代教育的学校教育之间的互补合作,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也必然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是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两种教育形态。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催生了现代学校教育,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人们视学校教育为教育的代名词,忽视了传统教育的存在及其价值。传统与现代的人为隔立,导致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也出现了难以逾越的鸿沟,“传统社会接受传统教育,现代社会接受现代教育”是人们最普遍的逻辑;“传统教育守旧落后,现代教育开放先进”是人们流行的观念,对学校教育的异常重视与对传统教育的决然抛弃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藏区的个案研究,证明现代学校教育在促进人与社会发展中存在有限性,而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一定价值,可以弥补现代学校教育的不足,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寺院教育是藏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教育形式,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寺院曾经是藏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艺术中心,寺院教育也成为当时唯一的教育事业,在藏族教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尽管学校教育逐渐普及并成为藏区最主要的教育形式,但寺院教育仍然活跃在藏族社会并焕发生命力,寺院教育在维护藏族社会内部秩序、完整传承藏族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学校教育介入藏区后,不断得到普及和提高,成为藏区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担负起推动藏区社会发展和培养藏族人才的重任,然而学校教育在藏族社会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它不能完整的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弱化的倾向、培养的人都远离了藏族社会,这是学校教育不适应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但是,藏区学校教育有局限、寺院教育在当今社会仍有价值,这不能成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理由,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有现实需求。学校教育在传承藏族文化、道德教育和培养本土人才方面不尽如人意,寺院教育恰恰在这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寺院教育可以补充学校教育的缺陷;而寺院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有局限性,学校教育在这三个方面也恰恰产生积极影响,学校教育对寺院教育的补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寺院教育的消极作用,使寺院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藏区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改善民生的诉求,二者的互补合作非常必要。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相补充不仅有必要,而且可行。在理论上,教育是一个体系,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含其他教育形式,人的一生都要接受多种形式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对人施加教育影响。而且传统与现代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告诉我们,现代教育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的结果,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有天然的内在合作与统一。寺院教育作为一种宗教教育,看似与学校教育完全对立,然而宗教具有教育性,尤其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效果最佳,并且宗教知识是一种客观的知识形态,不具有价值倾向性,完全可以让学生学习、了解。在政策上,国家有三级课程管理、宗教事务条例、国家与地方有关鼓励民办教育的法规等政策文件,支持学校开发民族特色课程,鼓励寺院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并办出特色。在人民意愿上,藏族群众、寺院僧人和学校教师都赞同藏族青少年儿童既要学校现代科学知识又要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接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育。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既有必要又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考察藏区已经存在的互补实践尝试。通过田野考察发现,藏区已经出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互补的几种类型,分别是学校教育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寺院教育引入现代文化知识、宗教人士创办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福利学校。这三种形式是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初步探索,还很不成熟。通过对现有寺院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补类型的深入考察,发现存在各种问题,即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有限性,还有认识上的误区;寺院在引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上不够积极,即使引入部分现代知识也非常零散,对僧人的影响有限;宗教人士创办的福利学校生存状态堪忧,缺少资金支持,并且在办学上失去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结合的特色,还有人对宗教人士办学有些许担心和疑虑。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观念上没有辩证的看待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对立起来;寺院教育自身的封闭性,阻碍现代文化知识进入寺院,僧人不从事生产也就没有学习现代知识的动力;宗教思想根深蒂固,深刻影响藏族群众的观念和民办福利学校的办学理念;政府和社会缺乏对这些民办福利学校应有的关注和帮助。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思考促进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进一步互补的建议,学校方面正确看待藏族传统文化,加强校内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需要与家庭、社区合作,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宗教上层人士要积极引导僧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参与社会生产;政府教育部门和宗教事务部门合作,促进寺院教育的现代转换;地方政府加大对宗教人士办学的政策支持,统战、宗教和教育部门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企业和个人向民办福利学校提供经济援助。不同部门和机构通力合作,让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的互补形式能够顺利发展,实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培养现代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素养兼具的藏族人才。对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的互补研究,并不只是解决藏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互补问题,而是以藏区为案例,解决一般意义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问题。在其他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同样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共存,同样有现代学校教育存在有限性而传统教育依然发挥积极作用的现实,也同样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互补合作的类型,只是具体情况各异。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它是一个特殊问题,但其中说明的道理却是一个普遍问题,完全可以适用于其他地区。

李英[4](2013)在《基于质量安全的吉林省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稻米的要求,不仅限于数量上的满足,更开始追求质量安全上的保障。吉林省稻米由于其良好的品质和口感,倍受消费者欢迎,需求量不断增加,每年向国内销售稻米250万吨左右,向国外销售20万吨左右,在我国水稻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水稻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现象不断发生,吉林省政府认识到水稻质量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检测和管理,但其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影响水稻质量安全的环节很多,仅靠加工、流通以及销售环节的努力显然无法保障其质量安全,因此突出作为“源头”的生产环节的安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吉林省水稻生产主体仍以家庭生产的小农户为主。众多分散的小农户在生产资料的选用、生产标准采用上千差万别,导致水稻生产得不到应有的质量安全保障。国内外农业产业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农业产业组织能够有效地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监督农户的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因此通过转变生产组织模式的视角研究水稻质量安全控制问题,对于规范稻农的生产行为,提升吉林省水稻质量安全等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保障水稻的质量安全供给和消费为目标,基于稻农生产行为的视角对当前水稻质量安全生产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生产组织模式对稻农生产行为的影响,通过对国外发达地区水稻安全生产组织模式的借鉴,探讨政府政策对保障水稻质量安全的内在机制。本研究共分为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第二章为本研究的绪论、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研究评述部分。阐明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写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同时界定了本研究涉及的研究概念与范围,探讨了基础理论以及评述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第三章概括分析了吉林省质量安全稻米的需求与供给情况。吉林省稻米因其良好的品质倍受消费者欢迎,消费区域不断扩大,消费人群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更是快速提高,呈现出供不应求局面。处于世界黄金水稻带的吉林,拥有优越的自然生产条件,同时拥有日益健全、良好的基础设施,但近年来吉林省水稻质量安全生产不容乐观,农药、化肥的滥用现象十分严重。第四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稻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同时剖析影响其行为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实地调研数据和计量统计方法分析吉林省稻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结果表明:稻农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控制认知对稻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有决定性影响。同时,行为态度受到稻农特征、外部环境、产业导向的影响;主观规范受到外部环境、产业导向的影响;控制认知受到质量安全认知、外部环境和产业导向的影响。第五章对吉林省水稻生产组织模式进行大体分类,并分析水稻生产组织模式形成的动因以及比较不同生产组织模式的质量安全水平,同时以实证的方法分析吉林省稻农选择水稻安全生产组织模式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吉林省现有的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中,较为安全的生产组织模式依次为“公司+基地+稻农”、“专业合作社+稻农”、“公司+稻农”、“市场+稻农”。稻农选择质量安全生产组织模式受年龄、文化程度、种植规模、专业化程度、溢价幅度、稻米市场安全性评价、同行影响、标准技术生产情况、质量安全稻米认知、禁限化学用品认知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具体影响方向和程度有所差异。第六章是对国外发达国家水稻质量安全现状、生产组织模式以及质量安全相关政策的概要性介绍。在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上,美国根据自身自然经济条件,主要采用合同型组织模式;而日本与韩国主要采用合作型组织模式(如农业协同组合)。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对水稻质量安全关注较早,目前质量安全生产情况优于国内,同时,拥有全面、完善的水稻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强大的监管力度。第七章是对水稻质量安全生产过程中政策保障机制的分析。政府的监管与扶持等政策能够有效保障水稻的质量安全。完善的质量安全生产组织模式能够有效组织、协调稻农与产业化组织之间协作关系,以保障水稻质量安全,而政府在稻农积极参与产业化组织以及产业化组织有效纳入稻农到组织中起到倡导、推动、支持、服务作用。第八章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未来可研究的空间。

杨猛[5](2013)在《环首都经济圈产业承接力研究 ——以河北省滦平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11月,河北省开始制定"建设环北京经济圈"规划,加快与北京对接,北京市也将立足建设世界城市,将建设"首都圈"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一个主要内容提上日程。因此,已圈定的环北京十四个县(市、区)经济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在这一阶段,就有必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加以客观评价,对环北京经济圈建设中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展开前瞻性的分析和预测。滦平县作为环首都经济圈的十四个县(市、区)中的其中一员,大量企业由于紧邻北京,受到防止空气污染和下游排污政策的制约,所以滦平县一方面要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从根本上改善落后的经济;另一方面又不可以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因此,怎样使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就成为关系京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滦平县为例,从滦平县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角度分析了滦平县的现状,以产业转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定量与定性地对滦平县的核心竞争力、主导产业选择、比较优势以及产业承接的能力进行分析,并相应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京冀产业承接的重点及模式途径,进而根据滦平县实际情况、资源禀赋等提出了相应的关于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城镇发展的战略。本文对滦平乃至整个承德来说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首先县域经济是整个承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滦平县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承德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合理地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对于发展滦平县县域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背景和强大动力。第三,科学合理地分析滦平县在环首都经济圈的优劣势,有选择地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对推动整个承德的其他县域经济发展意义借鉴重大。通过研究,可以提升滦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为承德的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思路,助推承德经济增速提质。

刘敏[6](2012)在《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同时,公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社会持续进步,建筑遗产保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呼声逐渐加强。这既顺应了国际社会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一边是建筑遗产不断受到蚕食、消失在城市开发改造中;一边是公众参与阻力重重,政府自利化趋势明显,导致缺乏公众参与保障机制、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公众参与无序、专家“御用化”趋势、企业趋利现象明显等诸多不良现象。面对如此局面,笔者在研究西方国家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公共政策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对我国公众参与现状及困境加以解析,找出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采用跨学科、走访、现场考察等方法,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加以研究与分析。其次,以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为例,通过对公众参与主体的采访、现场考察调研以及媒体报道分析等,对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历程加以分析研究,建立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一手档案。尤其重点分析研究了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可行性,结合天津市专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国有企业——“整理公司”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对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优势和社会责任加以重点研究。同时结合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案例,采用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是一门专业性强、深层次、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很难解决全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历史学、法学、遗产保护等角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以分析研究,从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全面的研究,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化之路。

郭惠平[7](2011)在《湖南农业担保公司担保业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逐步建立起了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用社在内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但由于农村金融体制不完善,加上农业本身的高风险、低收益、缺乏抵押物等特点导致农业产业融资难的矛盾比较突出。为了解决农业产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湖南省把建立融资担保体系作为一项支持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给予高度重视。论文通过分析湖南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农业融资受到的制约因素,以及湖南融资担保行业的发展情况,提出充分利用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解决农业企业融资中的担保困难,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对农业的贷款力度解除风险问题。论文运用目前金融及担保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辅之以社会调查的方法,以湖南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实例,对目前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展现状及不足、公司发展的优势劣势进行剖析,提出了公司发展目标和公司发展的重点方向。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总结担保公司如何通过业务创新、模式创新来克服农业产业融资的各种制约因素,满足农业产业各主体对融资的需求问题。

张占贞[8](201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文中指出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是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越来越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东北国有林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把产业集群作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模式对提高东北国有林区经济竞争力十分迫切。本文从国有林区的特点出发,以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为切入点,以组织生态理论、演化经济学、系统动力学等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作为工具,研究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内涵及结构,通过对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各要素系统的功能及要素系统间关系的分析,从内在机理上刻画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演进阶段和动力机制。同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进行了识别、对其演进阶段进行了测度,以上研究拓展了林业经济理论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第一部分内容是绪论和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首先,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进行了评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点进行了介绍。其次,在对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界定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对该系统要素、系统结构及平衡条件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内容为国内外典型林业产业集群演进经验借鉴。以国内外典型林产业集群为例,总结归纳出产业集群演进的一般规律和经验,提出了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演进与成长研究的启示和借鉴。第三部分内容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条件与演进影响因素分析。首先,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条件和环境条件入手,分析了林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其次,从集群生态系统的各要素系统视角选择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因素指标,并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第四部分内容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机理分析。首先,分析了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演化生命周期: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升级转型或迁移衰亡;其次,基于生命周期的划分,分析了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不同演进阶段的动力机制与作用机理;再次,分析了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的网络化过程:企业无组织简单集聚-企业间纵向联结-集群中企业横向联结-集群企业分工模块化-集群企业网络化;最后,以吉林敦化木材加工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为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部分内容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识别与演进阶段测度。根据林业统计资料,利用标准区位商系数和产业波及效果系数识别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利用行业集中度、产业区域集聚度测定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演进阶段,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选择和对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最后,基于生态系统视角构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成长对策。在前述对国内外典型林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成长现状,构建了资源禀赋挖掘、龙头企业带动、园区依托、专业市场带动、多种经营主导、林业合作组织带动和森林旅游引导等成长模式,并从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各要素系统视角,提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成长对策。

李建中[9](2010)在《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文中认为解放以后,在1949至1953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信用合作化、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农村供销合作化为手段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希图以此在农村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上述四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供销合作化是重中之重。就农业生产合作化而言,从1953年至1958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农村便实现了由个体农民所有制向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至人民公社的过渡。当时,国家认为人民公社是最高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巩固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1953年至1983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表明,农业合作化的初衷未能实现,农业合作化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反,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并一度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困难局面。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唯有此,才能使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就供销合作社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1949年至1991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我国县城以下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在饮食业、服务业、纯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才日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垄断了全国农村的商品流通,虽然表面上看似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官办”性,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民群众的局部利益,有时甚至侵犯了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挫伤了生产队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工农业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避免并吸取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把三农工作搞得更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各级供销合作社日益衰落。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类合作社在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西欧、北美、南美、非洲、北欧、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各类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效用。我国要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要想顺利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想避免农民群众单家独户闯市场或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致自身利益屡受强势群体侵犯的被动局面的出现,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速各类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使农民在与其他阶层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真正的农民所有、农民治理、农民得利的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社团,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探讨改革开放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式微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复兴供销合作事业的新理论、新对策等,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史料翔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1949至2010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时间跨度很长。因此本文采取了按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以纵向的“条”为主要线索,对南阳县的供销合作事业进行论述的手法。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其他八个部分是正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1949年以前我国的合作事业发展史,第二章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四章探讨了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五章论证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七章叙述了徘徊中的二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第八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文章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阳县供销社的业务、人事、计划、统计、财务等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副业、农村集市贸易、农村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七个不同时期内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规律以及它在南阳县的农业、商业、工业、农村副业、农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现了60余年来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了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当代南阳县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局面的对策和理论。当然,本文在内容上并非只写“条”,不写“块”,在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本文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在结语部分以“块”为主,分专题从业务、体制、管理、农村副业、农村集市、农村私商、供销社与国家的关系、供销社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概括,揭示了60余年来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本论文在研究成果和立论观点方面颇具创造性,通过八章正文的详细叙述和论证,文章在结语部分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总结了60余年来,甚至100年来中国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的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改变了传统的对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全盘否定的观点。文章指出,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不仅进行官方的宣传教育,而且允许民间社团、私营报刊、民间精英等进行关于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创建等活动;注意培养和重用政权体制以外的合作社理论家和合作活动家;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合作法律、法规,而且把合作立法的基点放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关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上,如团结、互助、互利、合作、联合、自愿、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不以盈利为目的等诸多方面;在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上,政府始终坚持对各类合作社虽然“引动”,但不“代动”的政策,即政府只是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督、帮助,而不直接插手合作社的人事、业务、财务等,这使得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类合作社具有较大的“民办”性质。(二)本文秉笔直书,认为1953至1983年我国推行并维护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失误大于成功,教训大于经验。笔者指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农业大集体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徘徊和缓慢发展之中,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有一部分生产队长期以来只给社员分配口粮,而没有一点现金分配。(三)本文以不掩恶,不虚美的学风,首次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商业组织,它在实质上是“官办”企业和政府的附属物,在本质上与国营商业完全一样,都是全民所有制,在人、物、财方面都由国家实行“包配”。正是由于供销合作社的官办性质,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工作屡屡出现“政府行为化”,使供销合作社这只用来“勾连”城市和农村的“抓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屡屡违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城乡经济交流中总是以“多购、少留”、“少供、价高”的形式偏向城市、干部职工、工业,而忽略和损伤农村、农业、农民。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有损商业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并且使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陷于混乱,增大了商业企业的亏损、贪污、盗窃,加重了国家财政对商业企业的“补贴”负担。(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不是它的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衰落却是它的正常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只是一种“虚态”,它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国家依靠行政力量维持着它在饮食业、纯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对农民的家庭副业、自由市场、“私商”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绝对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干部职工弃工经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十分强大,但是全国的商业却陷入了长期的呆滞状态,整个国民经济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弃了依靠行政力量维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垄断地位的做法,并且允许农民经商、干部职工经商、无业者经商、开放自由市场、放弃对“私商”的管制,最终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衰落了,但是这种衰落正是它由“虚态”向“实态”转化的表现。因为它的衰落意味着以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为主的其它经济成分的商业主体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城乡人民群众可以随时得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优良的服务,意味着国家摆脱了因弥补供销合作社的亏损而长期背负的财政包袱,意味着我国的商业繁盛了,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表明我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弄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课题。

李占魁[10](2010)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文中指出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来说尤为重要,临夏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和四大门宦发源地,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2千多万穆斯林当中,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临夏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越了本身,具有跨区域影响和全国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临夏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归纳出解决临夏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及操作性。全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研究概况。正文共有八章。第二章总结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理论及西部民族省份近年来某一特色经济领域内超前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以后的七章着重分析了临夏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及临夏特色经济发展,原则与战略,并对临夏农业特色经济、旅游特色经济、商贸特色经济、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则、思路、方向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战略发展模式。对特色经济与国家扶持、特色经济与基础教育做了探讨。

二、兴隆信用社更新观念开拓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隆信用社更新观念开拓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2)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提升金融服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相关概念
        1.5.1 农村信用社
        1.5.2 金融服务
第二章 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现状和问题研究
    2.1 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现状分析
        2.1.1 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的概况
        2.1.2 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
    2.2 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2.2.1 金融产品结构不合理
        2.2.2 金融服务内容不全面
    2.3 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问题的成因分析
        2.3.1 体制原因
        2.3.2 环境原因
        2.3.3 人员原因
        2.3.4 监管原因
        2.3.5 技术原因
第三章 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银行金融服务的对比与借鉴
    3.1 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3.1.1 金融服务呈现网络化、信息化趋势
        3.1.2 金融服务呈现知识经济引领趋势
        3.1.3 金融服务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
    3.2 金融服务能力的比较
        3.2.1 可供金融产品相比较少
        3.2.2 研发金融产品能力较低
        3.2.3 服务创新动机不足
        3.2.4 营销体系相比太弱
    3.3 其他银行金融服务的经验借鉴
        3.3.1 重视客户关系维护
        3.3.2 重视业务流程再造
        3.3.3 重视业务整合经营
        3.3.4 重视信息科技投入
第四章 促进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金融服务基本原则
    4.2 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发展的对策
        4.2.1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4.2.2 优化金融服务流程
        4.2.3 拓展金融服务方式
        4.2.4 细化金融业务管理
        4.2.5 创建社区营销金融服务模式
        4.2.6 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第五章 提高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的风险及保障措施
    5.1 存在的风险类型
        5.1.1 信用风险
        5.1.2 技术风险
        5.1.3 市场风险
    5.2 保障措施
        5.2.1 合理实施政府支持政策
        5.2.2 完善内外部金融服务监管
        5.2.3 建立良好农村信用环境
        5.2.4 加强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下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 ——基于甘孜、果洛等地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二)民族地区传统教育被忽视但又发挥重要作用
        (三)藏区学校教育“热”与传统教育“冷”的两种境遇
        (四)对“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刻板化理解的反思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述评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三、研究的基本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藏区学校教育现状与功能局限
    一、藏区学校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教育的内容
        (二)学校教育的教学方法
        (三)学校教育的管理制度
        (四)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藏区学校教育的功能局限
        (一)传承民族文化的有限性
        (二)道德品行教育的弱化
        (三)培养现代化但非本土化的人才
第二章 寺院教育的现状与当代价值
    一、藏区寺院教育的现状
        (一)寺院教育的制度
        (二)寺院教育的管理
        (三)寺院教育的教学方法
        (四)寺院教育的内容解析
    二、寺院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维系藏族内部社会秩序
        (二)保存与传承藏族文化
        (三)塑造个人良好道德品行
第三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实需求
    一、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藏区社会与人发展的需要
        (一)寺院补充学校可完善学校功能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学校补充寺院可以削弱寺院教育的消极作用
    二、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藏区民生改善的诉求
        (一)学校教育促进民生改善
        (二)寺院教育不利于改善民生
        (三)学校补充寺院以减小寺院教育在民生改善中的消极影响
第四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对立统一性
        (三)学校教育的责任边界与功能的有限性
        (四)宗教具有教育性与宗教知识的可教性
    二、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有政策支持
        (一)设置三级课程有利于民族文化进校园
        (二)国家宗教法规支持僧人学习现代文化知识
        (三)国家法规与地方文件鼓励民办教育发展
    三、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民心所向
        (一)藏族群众认为学校教育和传统教育都不可偏废
        (二)学校教师主张学生应该多了解藏族传统文化
        (三)寺院僧侣认为现代文化知识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
第五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有实践尝试
    一、藏民族文化进校园
        (一)藏区学校实施双语教育
        (二)学校教育内容包含藏族文化
        (三)学校开设民族文化特色班
    二、寺院教育引入现代科学知识
        (一)僧人学习政策法规
        (二)僧人学习文化知识
        (三)僧众接触现代传媒
    三、寺院(活佛)办学校教育
        (一)寺院办学
        (二)活佛办学
    四、僧人与俗人共校
        (一)吉美坚赞学校的办学理念
        (二)吉美坚赞学校的学制与课程
        (三)吉美坚赞学校的教学方式
第六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实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实问题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结合的认识误区
        (二)寺院引入现代知识不积极并且知识体系零碎
        (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民办学校生存现状堪忧
        (四)部分民办福利学校失去民族特色和自身优势
        (五)宗教人士办学尚存在一些异议和担心
    二、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没有辩证看待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二)相对封闭的寺院教育将现代文化拒之门外
        (三)寺院僧人对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四)公益事业不受关注且扶持政策不完善
        (五)宗教思想影响藏族群众的观念和民办学校的教育理念
第七章 促进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思考
    一、学校正确看待传统文化进而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学习
        (一)正确认识藏族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价值
        (二)学校增加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二、学校寻求合作与转变减小传承文化的有限性
        (一)学校教育合理选择民族传统文化与家庭、社区的补充传承
        (二)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内容和方式上实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三)创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的互利共生模式
    三、宗教上层鼓励僧人学习现代知识并参与社会生产
        (一)活佛和堪布引导僧众学习现代科学知识
        (二)活佛和堪布鼓励僧人积极参与社会生产
    四、教育和宗教事务部门推动寺院教育现代转换
        (一)地方教育局和宗教事务局施加外力支持
        (二)寺院教育自觉从封闭走向开放
    五、政府部门与企业、个人分别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援助
        (一)地方政府夯实扶持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
        (二)地方统战、宗教和教育部门督导民办学校
        (三)鼓励企业和个人向藏区福利学校捐赠
        (四)藏区福利学校突出办学特色并加强自我约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基于质量安全的吉林省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范畴与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2.2 理论基础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吉林省质量安全稻米需求与生产概况
    3.1 吉林省稻米需求与贸易现状
    3.2 消费者选购质量安全稻米意愿的实证分析
    3.3 吉林省水稻生产发展历程
    3.4 水稻质量安全生产危害因子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稻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分析
    4.1 稻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4.2 稻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
    4.3 稻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水稻生产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1 水稻生产组织模式的主要类型
    5.2 水稻生产组织模式形成动因
    5.3 水稻质量安全生产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5.4 稻农质量安全生产组织模式选择行为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发达国家水稻生产组织模式及其政策保障机制借鉴
    6.1 美国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
    6.2 日本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
    6.3 韩国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
    6.4 发达国家水稻质量安全生产对中国的启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水稻质量安全生产政策保障机制分析
    7.1 水稻质量安全生产发展中政府作用
    7.2 水稻质量安全生产的政府监管与扶持
    7.3 水稻生产组织模式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5)环首都经济圈产业承接力研究 ——以河北省滦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意义
    1.2 可行性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转移概念
        2.1.2 产业承接力概念
        2.1.3 影响产业承接力的因素
        2.1.4 产业承接条件及动力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核心竞争力理论
        2.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2.3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2.2.4 比较优势理论
        2.2.5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文献评述
    2.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三章 滦平县产业发展现状综合评价
    3.1 基本概况
        3.1.1 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3.1.2 经济发展水平阶段
        3.1.3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 滦平县产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3.2.1 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标含义与主体结构
        3.2.3 滦平县产业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3.3 滦平县三次产业主导产业评价
        3.3.1 滦平县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3.3.2 滦平县第一产业主导产业评价
        3.3.3 滦平县第二产业主导产业评价
        3.3.4 第三产业主导产业评价
    3.4 环首都经济圈十四个县(市、区)竞争优劣势分析
        3.4.1 十三个县(市、区)竞争优劣势分析
        3.4.2 十四个县(市、区)竞争对手综合分析
    3.5 滦平县产业承接力分析
        3.5.1 产业吸引力分析
        3.5.2 滦平县产业选择力分析
        3.5.3 产业承接对滦平县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滦平县对接北京农业发展战略
    4.1 北京市农产品供求分析
    4.2 滦平县高效种植业发展战略
        4.2.1 高效种植业产业布局现状
        4.2.2 存在的问题
        4.2.3 战略思路
        4.2.4 发展战略
    4.3 滦平县畜牧业发展战略
        4.3.1 畜牧业产业发展布局及现状
        4.3.2 存在的问题
        4.3.3 战略思路
        4.3.4 发展战略
    4.4 滦平县林果业发展战略
        4.4.1 林果业发展现状
        4.4.2 存在的问题
        4.4.3 战略思路
    4.5 滦平县农产品对接北京市场营销战略
        4.5.1 多元化的宣传渠道
        4.5.2 推销对象群体的选择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滦平县承接北京工业产业发展战略
    5.1 北京工业产业梯度现状分析
        5.1.1 北京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5.1.2 北京市工业产业梯度的分析
        5.1.3 北京市工业产业转移类型优化选择
    5.2 滦平县重点工业产业发展战略
        5.2.1 冶金矿产业发展战略
        5.2.2 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5.2.3 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战略
        5.2.4 新型建材产业发展战略
        5.2.5 能源产业发展战略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滦平县承接北京服务业发展战略
    6.1 北京服务业现状分析
        6.1.1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6.1.2 北京旅游业发展现状
        6.1.3 北京旅游业对周边县(市、区)的积极影响
    6.2 滦平县旅游业发展战略
        6.2.1 滦平县旅游发展现状
        6.2.2 滦平县旅游发展优势和劣势
        6.2.3 滦平县旅游发展战略
        6.2.4 滦平县旅游客源市场与营销战略
        6.2.5 战略实施保障体系建设
    6.3 滦平县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
        6.3.1 现代物流业(园区)发展定位
        6.3.2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导原则
        6.3.3 现代物流业(园区)发展战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滦平县经济增长极与城镇化战略
    7.1 滦平县产业布局与未来经济增长极
        7.1.1 滦平县产业布局
        7.1.2 滦平县未来五个经济增长极
    7.2 滦平县城镇化发展战略
        7.2.1 现状分析
        7.2.2 存在的问题
        7.2.3 城镇化发展战略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上篇——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1.3 为什么以天津为例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结构
    第二章 概念释义及西方国家公众参与概述
        2.1 概念释义
        2.1.1 公众参与
        2.1.2 建筑遗产
        2.2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1 英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2 法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3 美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4 日本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3 小结
    第三章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解析
        3.1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3.2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概述
        3.3 公众参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3.3.1 存在问题
        3.3.2 应对策略
        3.3.3 小结
        3.4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研究
        3.4.1 法律法规释义
        3.4.2 建筑遗产保护立法研究
        3.4.3 公众参与立法研究
        3.4.4 小结
        3.5 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研究
        3.5.1 非政府组织(NGO)定义
        3.5.2 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分析
        3.5.3 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
        3.5.3.1 管理规定
        3.5.3.2 已注册登记建筑遗产保护组织
        3.5.3.3 未注册登记NGO组织
        3.5.4 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4.1 概念释义
        4.2 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4.2.1 知情权
        4.2.2 参与权
        4.2.3 监督权
        4.2.4 公益诉讼权
        4.2.5 小结
        4.3 公众参与回应机制
        4.3.1 定义
        4.3.2 相关规定
        4.3.3 存在问题
        4.3.4 应对策略
        4.3.5 小结
        4.4 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4.4.1 定义
        4.4.2 相关规定
        4.4.3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教育
        4.4.3.1 大众教育
        4.4.3.2 专业教育
        4.4.3.3 职业教育
        4.4.4 小结
下篇——天津篇
    第五章 天津建筑遗产概述及现状研究
        5.1 天津建筑遗产简介
        5.2 天津建筑遗产现状概述
        5.3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5.3.1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5.3.2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5.3.3 保护规划制定
        5.4 建筑遗产破坏情况
        5.5 小结
    第六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发展历程解析
        6.1 觉醒期(1980S——2003 年)
        6.2 发展期(2004 年——2009 年)
        6.3 瓶颈期(2010——今)
        6.4 小结
    第七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实践解析
        7.1 个人参与——天津市民张强先生
        7.1.1 张强先生简介
        7.1.2 呼吁保护历史街区的漫漫长路
        7.1.3 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式介绍
        7.2 社团组织——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7.2.1 穆森简介
        7.2.2 团队简介
        7.2.3 主要参与保护事件
        7.2.4 主要参与保护方式
        7.2.5 参与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7.2.5.1 天津盛锡福旧址保护事件
        7.2.5.2 和平区五大道保护事件
        7.2.5.3 解放北路“原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7.3 精英参与——专家学者
        7.3.1 旧城文化采风和抢救估衣街运动
        7.3.1.1 冯骥才先生简介
        7.3.1.2 旧城文化采风运动
        7.3.1.3 抢救估衣街运动
        7.3.1.4 比较分析
        7.3.2 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7.3.3 天津原盐业银行保护事件
        7.4 非政府组织空缺下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7.4.1 企业分类及其特征
        7.4.1.1 企业社会责任
        7.4.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研究
        7.4.2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可行性分析
        7.4.2.1 必然性分析
        7.4.2.2 问题分析
        7.4.3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7.4.3.1 企业家参与——王可有先生
        7.4.3.2 非国有企业参与——天津老城厢改造
        7.4.3.3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
        7.4.3.4 专门性国有企业
        7.4.4 比较分析
        7.4.4.1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形势分析
        7.4.4.2 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优势分析
        7.4.4.3 建筑遗产保护专门性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7.5 小结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湖南农业担保公司担保业务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农村金融理论与融资担保理论研究情况
    2.1 农村金融理论研究现状
        2.1.1 农村金融理论的主要理论类型
        2.1.2 中国农村金融研究进展
    2.2 融资担保理论研究现状
    2.3 对农村金融及融资担保理论的述评
第3章 湖南农业产业融资现状分析
    3.1 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分析
        3.1.1 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成效与特点
        3.1.2 湖南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2 湖南农业产业融资情况分析
        3.2.1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3.2.2 银行对农村和农业的贷款支持受到较大限制
    3.3 担保行业发展情况及为农业产业服务的情况
        3.3.1 国内外融资担保行业发展情况介绍
        3.3.2 湖南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状况
        3.3.3 湖南担保行业为农业产业服务的情况
        3.3.4 现有金融体制对农业融资的局限,亟待建立农业担保体系
第4章 湖南农业担保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4.1 公司成立的背景
    4.2 公司的使命——解决农业产业融资难问题
    4.3 公司发展内外部环境分析
        4.3.1 宏观环境分析
        4.3.2 行业现状
        4.3.3 市场需求
    4.4 公司优劣势分析
        4.4.1 公司发展优势
        4.4.2 公司发展劣势
    4.5 公司的发展现状
    4.6 公司的发展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4.6.1 担保业务品种的创新、反担保措施的创新不足
        4.6.2 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政府资源不足,制约了业务的发展
        4.6.3 业务来源渠道较窄,项目来源不足倒逼风险控制标准
        4.6.4 人员数量有待增加、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4.6.5 业绩考核体系不合理,影响公司主业的长远发展
        4.6.6 公司风险管理意识尚待增强
        4.6.7 公司管理的基础工作还不扎实
第5章 湖南农业担保公司担保业务发展规划
    5.1 公司发展目标
    5.2 公司担保支持的重点
        5.2.1 支持的重点行业分析
        5.2.2 重点支持的目标
    5.3 业务发展模式创新及相关案例研究
    5.4 做大做强农业担保的有关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概况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外产业集群演进研究
        1.3.2 国内产业集群演进研究
        1.3.3 国内林业产业集群研究
        1.3.4 产业集群演进理论研究评析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2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涵、结构及平衡条件分析
    2.1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2.1.1 林业产业分类
        2.1.2 林业产业集群的生态学特征
        2.1.3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内涵
        2.1.4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特征
    2.2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模型构建
    2.3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2.3.1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要素系统间的关系
        2.3.2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生态链结构
    2.4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平衡条件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典型林业产业集群演进经验借鉴
    3.1 国外典型林业产业集群演进
        3.1.1 芬兰的林业产业集群
        3.1.2 意大利家具产业集群
        3.1.3 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集群
    3.2 国内典型林业产业集群演进
        3.2.1 广东东莞厚街家具产业集群
        3.2.2 浙江安吉林业产业集群
        3.2.3 江苏邳州胶合板产业集群
    3.3 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成长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分析
    4.1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条件
        4.1.1 最终产品的可分解性
        4.1.2 最终产品的可运输性
        4.1.3 林业产业价值链条的延伸
        4.1.4 集群内产品的互补性差异
        4.1.5 本地市场需求及高级客户的存在
        4.1.6 企业所处竞争环境的动态多变性
    4.2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的环境条件
        4.2.1 自然资源禀赋
        4.2.2 根植性的地域文化
        4.2.3 企业家精神
        4.2.4 政府的制度供给
        4.2.5 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
    4.3 东北国有林区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3.2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4.3.3 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演进机理分析
    5.1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的生命周期
        5.1.1 产业种群的形成与演化
        5.1.2 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期
        5.1.3 集群生态系统的成长期
        5.1.4 集群生态系统的成熟期
        5.1.5 集群生态系统的升级(衰亡或迁移)
    5.2 基于生命周期的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机制分析
        5.2.1 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与触发机制
        5.2.2 集群生态系统的发展与自增强机制
        5.2.3 集群生态系统的衰退与"锁定"机制
        5.2.4 集群生态系统的升级与变异重组机制
    5.3 东北国有林区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网络演化
        5.3.1 企业无组织地简单集聚
        5.3.2 集群企业间的纵向联结
        5.3.3 集群企业间的横向联结
        5.3.4 集群企业分工模块化
        5.3.5 集群企业网络化
    5.4 案例分析:吉林敦化木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
        5.4.1 吉林敦化木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现状
        5.4.2 吉林敦化木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分析
        5.4.3 吉林敦化木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升级对策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识别与演进阶段测度
    6.1 产业集群识别与测度方法
        6.1.1 研究方法综述
        6.1.2 产业集群识别方法
        6.1.3 产业集群演进阶段测度方法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识别与演进阶段测度
        6.2.1 样本、数据的说明
        6.2.2 林业产业集群识别
        6.2.3 林业产业集群演进阶段测度
    6.3 实证研究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的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研究
    7.1 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7.1.1 指导思想
        7.1.2 基本原则
    7.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构建
        7.2.1 资源禀赋挖掘模式
        7.2.2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7.2.3 工业园区依托模式
        7.2.4 专业市场牵引模式
        7.2.5 多种经营主导模式
        7.2.6 林业合作组织带动模式
        7.2.7 森林旅游引领模式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的选择
        7.3.1 林木培育业
        7.3.2 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业
        7.3.3 陆生野生动植物的繁殖与利用业
        7.3.4 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业
        7.3.5 木材精深加工业
        7.3.6 森林旅游业
    7.4 本章小结
8 基于生态系统的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对策研究
    8.1 生产要素系统视角
        8.1.1 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8.1.2 延长林业产业链条
        8.1.3 发挥林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
        8.1.4 积极建设速生丰产林原料基地
        8.1.5 加强林业产业集群外向度
    8.2 服务要素视角
        8.2.1 制定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规划
        8.2.2 打造林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8.2.3 建立健全集群发展的会融服务体系
        8.2.4 建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
    8.3 环境要素视角
        8.3.1 制定林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8.3.2 制定支持林业产业集群成长的财税政策
        8.3.3 培育本地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文化
    8.4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9)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史料与方法
    四 论文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中国合作事业的历史回溯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事业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发展概况
        二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合作运动
        一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
        二 刘少奇的合作社理论
        三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运动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49-1953)
    第一节 先天不足的产儿:自上而下建立供销合作社
        一 自上而下的组导工作
        二 先天不足与后天变异
    第二节 探索之中的业务经营
        一 业务经营概况
        二 业务经营中的两个特点
        三 业务经营中的问题
    第三节 业务经营的中轴线:计划统计制度的奠基
        一 全国总社对计统制度的宏观勾勒
        二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先天计统工作的加强
    第四节 经营效益的晴雨表:财务制度的创立
        一 全国总社有关财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二 南阳县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第五节 生产救灾与增产节约
        一 生产救灾运动
        二 增产节约运动
    第六节 官办抑或民办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541957)
    第一节 业务经营范围的相对固定
        一 供销社的三大任务
        二 供应业务分析
        三 收购与推销业务分析
    第二节 领导农村市场
        一 占据农村市场领导地位
        二 领导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 合理安排农村市场
        四 开放与管理农村自由市场
    第三节 由支持生产救灾到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支持灾区生产自救
        二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第四节 年复一年的增产节约运动
        一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目的和原因
        二 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农村商业(19581960)
    第一节 商业"革新"运动
        一 商业体制的革新
        二 商业技术革新
    第二节 跳出商业圈子大办工业
        一 商办工业兴起的原因
        二 建厂情况概论
    第三节 得不偿失的支持人民公社发展多种经营运动
        一 支持人民公社大办工厂
        二 贻笑大方的副食品大生产运动
    第四节 业务分析:支持工农业大跃进掀起购销狂潮
        一 掀起生产资料供应狂潮
        二 向工农业劳动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三 农副产品收购:向农副土特废品"进军"
    第五节 评大跃进时期的商业
        一 政治挂帅的消极作用
        二 大购大销的严重后果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11965)
    第一节 业务经营
        一 商业调整概论
        二 供销社主营的大类商品的购销原则
        三 忙于救灾的1961年
        四 开始恢复的1962年
        五 恢复任务的完成
    第二节 农村私商问题
        一 农村私商问题的由来
        二 由改造到领导
        三 由领导到挤压
    第三节 开放集市贸易
        一 我国农村商业体制回溯
        二 国家有关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规定
        三 南阳县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个案分析
    第四节 饮下大跃进酿造的苦酒
        一 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二 商品"三清"运动
        三 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第五节 大队代购代销点的建立
        一 建立的背景
        二 性质和任务
        三 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
        四 代购代销员
        五 领导管理
    第六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中央政府有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方针政策
        二 供销社系统支持农村多种经营的措施
        三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四 不该消逝的副业"单干"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61976)
    第一节 商业系统的文化大革命
        一 "批"
        二 "树"
        三 "改"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服务农业生产
        二 服务农民生活
    第三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大力支持社队集体副业的发展
        二 社员家庭副业的尴尬处境
    第四节 农村私商问题
        一 对私指导思想
        二 对私政策
        三 对私商的冲击
        四 南阳县处理私商问题的个案分析
    第五节 集市贸易问题
第七章 徘徊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6-1978)
    第一节 "双学一推"运动
        一 搞好"学、揭、批"
        二 做好企业整顿
        三 大树先进典型
    第二节 集市贸易问题
        一 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哈尔套经验
        二 徘徊中的集市贸易政策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二 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
        三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工作
    第四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以购促产
        二 抓好商品基地建设
        三 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
        四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9-2010)
    第一节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一 改革的背景
        二 改革的内容
        三 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业务经营概览
        二 棉花经营
        三 农资供应
    第三节 官办转民办的尝试
        一 股金风波
        二 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三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结语
    一 百年回眸
    二 展望未来
征引文献
后记

(10)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2.3 主要创新
    1.3 研究概况
第二章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式
    2.1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竞争优势理论
        2.1.3 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均衡发展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后发优势理论
    2.2 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
        2.2.1 云南的歌舞模式
        2.2.2 新疆的石油模式
        2.2.3 青海的创意经济模式
        2.2.4 宁夏的影视文化和伊斯兰模式
        2.2.5 广西山水+民俗文化旅游模式
        2.2.6 内蒙古的牛羊模式
第三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3.1 临夏回族自治1990—2008年的农业(个案)及工业发展(个案)
    3.2 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
        3.2.1 经济发展速度
        3.2.2 经济发展水平
    3.3 临夏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发展速度慢
        3.3.2 临夏州农民人纯收入增长缓慢
第四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条件与思路
    4.1 基础条件的SWOT分析
        4.1.1 优势(S)分析
        4.1.2 劣势(W)分析
        4.1.3 机遇(O)分析
        4.1.4 威胁(T)分析
    4.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
        4.2.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思路
第五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5.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5.1.1 特色农业发展
        5.1.2 渔业的发展
        5.1.3 养殖业的发展
        5.1.4 林业的发展
    5.2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5.2.1 信息方面的问题
        5.2.2 科技方面的问题
        5.2.3 空间布局方面的问题
    5.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考研究
        5.3.1 对把临夏建成我国同中东食品贸易的加工业基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5.3.2 以创意农业促推临夏回族地区经济发展
        5.3.3 临夏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5.3.4 临夏州东乡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5.3.5 临夏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思考
        5.3.6 临夏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5.3.7 临夏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5.3.8 临夏州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第六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6.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6.1.1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资源
        6.1.2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6.2 临夏旅游经济发展的RMP分析
        6.2.1 旅游资源(R)分析
        6.2.2 旅游市场(M)分析
        6.2.3 旅游产品(P)分析
    6.3 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6.3.1 临夏回族自治州刘家峡区域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6.3.2 临夏回族自治州伊斯兰风情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6.3.3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动物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第七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7.1 特色工业的现状
    7.2 临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中制约因素
    7.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7.3.1 从广河县回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看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工业经济的策略
        7.3.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水产养殖现状及思考
        7.3.3 扶持壮大支柱产业 加快临夏地区发展
        7.3.4 抓好畜产品精深加工 获取畜产品最大利润
        7.3.5 临夏发展清真食品HALAI现状及思考
        7.3.6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砖雕产业的现状和思考
第八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8.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的形成与特点
        8.1.1 民间商贸经济的历史追述
        8.1.2 民间商贸经营的特点
        8.1.3 特色民间商贸与"河州模式"形成的机理
    8.2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现状
        8.2.1 发展取得的成就
        8.2.2 发展面临的制约和存在问题
    8.3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发展对策
第九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与国家特殊扶持政策
    9.1 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落实力度 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9.2 实施特殊扶持政策加快特困县—东乡族县特色经济发展
    9.3 加大对临夏州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兴隆信用社更新观念开拓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2]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提升金融服务的研究[D]. 王怡然.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3)
  • [3]“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下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 ——基于甘孜、果洛等地的考察[D]. 靖东阁. 西南大学, 2016(01)
  • [4]基于质量安全的吉林省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研究[D]. 李英. 吉林农业大学, 2013(11)
  • [5]环首都经济圈产业承接力研究 ——以河北省滦平县为例[D]. 杨猛.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7)
  • [6]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 刘敏. 天津大学, 2012(05)
  • [7]湖南农业担保公司担保业务发展问题研究[D]. 郭惠平. 南昌大学, 2011(04)
  • [8]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D]. 张占贞.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9]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 李建中. 南京大学, 2010(08)
  • [10]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 李占魁. 兰州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兴隆信用社更新理念拓展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