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美食风俗积聚“鲜花”

青海美食风俗积聚“鲜花”

一、积淀于“花儿”中的青海饮食习俗(论文文献综述)

于晓陆[1](2020)在《审思与展望:青海饮食文化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青海饮食文化研究者的数量和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方法不断多样、实用性日益增强,青海饮食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从整体上看,青海饮食文化研究仍处在发展初期阶段,缺乏学术研究阵地,研究方法科学性不足。在述评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青海饮食文化研究的若干建议。

王海霞[2](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孟凡珍[3](2018)在《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当代赤峰作家以民俗情结和民俗文化认同作为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因,创新性地借鉴了民间文学的叙事手法,巧妙地书写民俗事像,展现了当代赤峰草原社会生活图景,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彰显了赤峰文学的民族精神特质。本文立足民俗文化视野,运用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理论方法,精要评点当代赤峰文学创作文本中的民俗文化现象,并对赤峰作家的文学创作与评论进行整合与提炼,分析当代赤峰作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民俗思想、民俗情结、民俗策略和民俗认同,分析民俗文化与文学文本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精神、艺术构思等方面的内部联系,把握民俗文化与当代赤峰文学创作之间的深层关系,揭示民俗文化书写的文本内外价值,总结当代赤峰文学创作的艺术审美与民族史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章指出当代赤峰文学与赤峰民间文学的文本关系。作家文学在创作与传承上具有强烈的口头性、集体性和变异性特征。当代赤峰作家立足语言民俗的文学性,创造性地借鉴史诗、民歌、传说故事等三种民间文学类型,从民间题材、故事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展现当代赤峰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文本关系,比如民歌“镶嵌”进小说文本形成“复调叙事”的“民歌式小说”,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阐释赤峰作家小说创作,评析赤峰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变异”传承等的创新。第二章评析当代赤峰文学中蒙古族物质与精神习俗文化的传承与变化。赤峰地理与历史文化资源独特,使得赤峰的蒙古族在衣、食等两大基本民生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民俗文化也别具一格。用索绪尔的非言语符号理论解读赤峰民族服饰文化,从色彩、标识、实物、纹饰图案符号特征揭示其象征意义,并指出蒙古族服饰也融入了满族和汉族服饰因子。赤峰民族饮食文化也在生态学角度上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但这些并不影响赤峰蒙古族民俗的民族特质。第三章论述当代赤峰文学对蒙古族民间信仰与图腾崇拜习俗的承袭。萨满教与喇嘛教是赤峰作家作品中呈现最多的两种民间信仰。腾格里等崇拜集中反映了赤峰蒙古族民间精神信仰和朴素的哲学观念;当代赤峰作家创作中的民间信仰与图腾崇拜是营造草原文化氛围、突显草原风俗特色的重要手段,具有内在艺术审美价值和深层的社会文化价值。第四章重点分析了当代赤峰文学中丰富的民俗事像及审美文化价值。本章重点分析当代赤峰作家作品中的民俗事像与叙事手段的深层互文关系,分析民俗事像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所起的决定作用,分析民俗活动在人物塑造和场景安排等方面的文本功能。本章节选取了六位代表作家从不同角度阐释的赤峰民俗事像。敖德斯尔的骑兵文化民俗是战争年代草原英雄的战歌;巴·布林贝赫的诗开拓了赤峰巴林地区以民间故事入诗的散文诗先河;鲍尔吉·原野的“草言草语”表达出了对草原日常民俗现象的伦理关照;申平以草原动物原型开创了小小说创作的新形式,展现了民间文化在小小说创作中的功能与价值;孙书林的漠南史诗小说运用原创性的想象将满蒙清的复杂政治与民族关系书写得荡气回肠,是现代“穿越”小说的一个践行者;赤峰民间“疯子”诗人沙格德尔以幽默的喜剧讽刺诗痛斥蒙古喇嘛与贵族的阳奉阴违,体现了对蒙古马背民族的精神观照。第五章及余论分析了当代赤峰作家创作的民间选择与民族文化坚守。他们一方面进行“乡愁”式的历史记忆与书写,双重挖掘作品中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在历史传奇中高扬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现了他们的地域认知与民族认同。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历史”与“现实”的冲突中实现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深层剖析。

白安良[4](2016)在《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以青海省河湟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地区要和谐发展,必须以和谐为价值导向的文化形态作为指导,实践证明,当前民族地区出现的大量不和谐的问题,都表明了在民族地区建设和谐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但从目前来看,在学术研究方面,理论研究还缺乏深入和前瞻性;具体实践方面,政府与社会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导向,发展缺乏全面性、和谐性。可以说,不深入研究、不更新理念就不能更好地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和谐的现实问题。鉴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通过克服传统认识与研究中忽视人民主体性、片面、狭隘的不足,希望能够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正确的文化指导。本文以和谐文化为研究视角对民族地区和谐发展进行研究,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横向与纵向,整体与局部等方面对民族地区和谐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采取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的观点和利益分析的视角。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以现实的民族利益关系为中心,深入探讨民族地区各民族、各宗教、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刻分析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质,最终把落脚点放在各民族建设利益共同体、认同统一体以及宗教和谐体上,实现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内容的完整体系,突破了现有的研究视角,构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民族地区发展的新模式,丰富了民族地区发展的理论视域,为实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找到了新的视角。论文主体依据以下思路展开论述。第一,通过对田野调查工作的概述,明确了河湟地区研究的典型性以及历史、地理、人口、民族等基本概况;第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析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第三,通过对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脉络及多元文化传统的考察,并结合目前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第四,通过分析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主体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主体问题的对策,明确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由“谁来建”的问题;第五、通过对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实质的深刻阐述,明确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应该“建什么”的问题,应该从利益的角度建设各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政治利益共同体、文化利益共同体、生态利益共同体、认同统一体以及各宗教和谐体;第六,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党的领导、教育、文化、生态等方面重点探索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明确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怎么建”的问题。总之,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它不是单独意义上的一项建设,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项建设,因为只有民族地区各项事业都发展了,各民族兄弟姐妹才会自觉融入到祖国幸福的大家庭之中,才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彼此和谐相处的可能,才会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高度统一。研究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目的正是希望通过发挥各族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克服以往片面的观念,以一种和谐的思维模式、和谐的精神贯彻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民族地区发展的片面性,避免国外某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了但依然动荡的经验教训,真正实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

许四辈[5](2014)在《城镇化背景下的花儿会民俗主体研究》文中指出民俗主体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享用者,也是民俗文化真正的操作者和持有者,但近年的花儿研究呈现出远离花儿民俗主体的倾向。本文着重论述传统花儿演唱、花儿会中民俗主体的地位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花儿会民俗主体的退位,探讨巩固(或重建)花儿会民俗主体地位的思路和途径。

魏晔[6](2011)在《西北地区花儿会的发展及区域特征(1912-1966) ——以“花儿”为切入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学术界对“花儿”及会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乐、文学、民俗等学科,其中对“花儿”的研究最为显着,花儿会仅仅是作为研究“花儿”的附属资料出现。学术界对花儿会的研究尚处空缺,选择民国至建国后几十年洮岷及河湟两大区域的花儿会,以期复原这一时期西北花儿会的分布情况及所体现的时空特征。本文运用民国至建国后的方志、专着、游记、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料,复原了民国至建国后几十年,洮岷、河湟两大区域的花儿会分布以及分析出西北花儿会所体现的时空特征,得出以下认识:1、“花儿”的流行区域比花儿会的存在区域广泛。“花儿”的流行区从民国至建国后几十年有了很大的变化,由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又新增了“花儿”飞区——新疆。花儿会也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例如数量、范围、参加人数等等。花儿会不再局限于甘肃、青海两省,宁夏也有了少数花儿会的举行。2、花儿会和传统庙会有所不同,但是和迎神赛会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花儿会是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以寺庙为依托,以说唱为形式的一种民间传统的农村文化集会活动。花儿会是变相的庙会形式。因此,早期花儿会的会址一般选在寺院等宗教建筑的周围,有着和庙会相似的会期模式,而且早期花儿会大多是在宗教活动日举行,这就说明大多数花儿会都和迎神赛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花儿会没有庙会那种严格的组织管理形式,并且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娱乐是主导因素,经济活动是次要因素。3、花儿会有着明显的时空特征。总体来看,花儿会在西北地区发展很不均衡。空间上,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征。时间上,花儿会的举行主要集中在5、6两个月份和当地的农时节令有着密切的联系。“花儿”是西北地区特有的文化事物,研究的人很多,研究的角度也各异,研究的成果自然层出不穷。而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前人研究“花儿”的附属资料——花儿会,独立出来并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分析。

苏雪芹,乔秀花[7](2005)在《近10年青海民族文化研究述略(下)》文中研究指明《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近10年来刊发了许多关于青海民族文化方面的有深度、有见地的研究成果,这对于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推动青海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刘凯[8](2000)在《积淀于“花儿”中的青海饮食习俗》文中提出“花儿”是西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由于“花儿”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在许多“花儿”中都涉及到了当地群众的饮食习俗。文章通过对“花儿”的研究,具体阐述了青海饮食文化的特点。

二、积淀于“花儿”中的青海饮食习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淀于“花儿”中的青海饮食习俗(论文提纲范文)

(1)审思与展望:青海饮食文化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海饮食文化研究述略
二、青海饮食文化研究评述
    (一)青海饮食文化研究仍处在发展初期阶段
    (二)青海饮食文化研究的学术阵地缺乏
    (三)青海饮食文化研究方法科学性不足
三、对当前青海饮食文化研究的反思
    (一)拓宽青海饮食文化研究视角
    (二)加强对青海饮食文化内涵的研究
    (三)注重青海饮食文化研究和饮食行业发展的联动效应

(2)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六、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一、体裁类型
        二、题材类型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一、唱词韵式特点
        二、唱词韵律个性
        三、语言演唱特色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一、学校教育传承
        二、激活民俗传承
        三、传统歌唱延续
        四、媒体化新视界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结论
    一、研究之结论
    二、传承之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附录三 图目录
    附录四 图表目录
    附录五 谱例目录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后记
附图

(3)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赤峰作家的形成、发展及研究现状
    二、赤峰作家的研究价值
    三、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赤峰文学与赤峰民间文学的文本关系
    第一节 英雄史诗的文本传承
        一、英雄原型的传承
        二、英雄原型的变异
        三、英雄原型的化身
        四、英雄史诗流传广泛的原因
    第二节 巴林民歌的文本价值
        一、唱响民俗仪式
        二、“民歌式小说“文本价值
        三、巴林民歌的“变异”传承——好来宝说唱民谣
    第三节 民间传说故事的互文关系解读
        一、营造浪漫气氛
        二、揭示传奇主题
        三、增强阅读兴趣
第二章 赤峰文学中习俗文化的价值阐释与美学追求
    第一节 物质民俗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变异
        一、服饰民俗的象征符号价值
        二、饮食习俗的坚守与汉化
    第二节 赤峰作家作品中的宗土习俗呈现
        一、正宗礼仪
        二、民间土习俗
第三章 赤峰文学中的民俗信仰与宗教表达
    第一节 图腾崇拜与民族特质
        一、图腾及图腾崇拜
        二、赤峰图腾崇拜及民族特质
    第二节 原始信仰与宗教心理
        一、萨满教信仰及文化基因
        二、喇嘛教“隐身”说法及成因
第四章 个案分析:赤峰代表作家的民俗事像书写及美学价值
    第一节 敖德斯尔“骑兵小说”的英雄呈现
        一、传奇的骑兵故事
        二、英雄的骑兵群像
    第二节 巴·布林贝赫诗歌民俗的浪漫书写与民族气质
        一、展现草原民俗风情
        二、唱响民间故事诗
        三、探索民族诗艺
    第三节 鲍尔吉·原野的生态民俗伦理
        一、草原日常生活的眷恋与描摹
        二、草原生态的伦理观照
        三、草原文化的痴迷与坚守
    第四节 申平动物小小说的民间审美与隐喻
        一、民间创作原型的传奇再现
        二、民间文化的内在构建
        三、民间文化形式的影响
    第五节 孙书林漠南民族传奇的浪漫“巧合”与混融
        一、草原和亲的情与悲
        三、传奇叙事的浪漫“巧合”
        三、书写漠南通俗史诗的霸气与雄浑
    第六节 沙格德尔对僧俗世界的强烈讽刺
        一、讽刺诗对准“僧”世界
        二、讽刺诗源自“俗”的民间
第五章 “冲突、抗衡与和谐”: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赤峰作家
    第一节 相冲与相谐:崇高的“神(长生天)”与俗世的“人”
        一、赤峰作家笔下的萨满教-----神与人的关系
        二、赤峰作家蒙古族哲学思想的现实态度
        三、赤峰作家的民族文化哲思
    第二节 赤峰作家的文化乡愁
        一、怀旧与归属
        二、文化认同与焦虑
    第三节 在历史传奇中高扬契丹辽文化
        一、中国文化中的传奇
        二、赤峰的历史传奇及历史传奇小说
        三、虚实相映,解读历史
余论 赤峰文学当代语境及未来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以青海省河湟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
    1.7 相关概念释义
第2章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2.1 河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2.2 调查地点的选择和实施
    2.3 河湟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概况
        2.3.1 河湟地区的地理位置
        2.3.2 河湟地区的历史概况
    2.4 河湟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2.5 河湟地区的人口和民族
第3章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撑
    3.1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
        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
        3.1.3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3.1.4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
        3.1.5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
    3.2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3.2.1 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
        3.2.2 文化共生理论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第4章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4.1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
        4.1.1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脉络
        4.1.2 河湟地区的多元和谐文化传统
    4.2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4.3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5章 谁来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
    5.1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主体的内涵
        5.1.1 各族人民群众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5.1.2 各级政府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引导力量
        5.1.3 各种宗教界人士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5.1.4 学者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智库
    5.2 当前建设主体存在的问题
    5.3 解决主体问题的措施
第6章 建什么: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
    6.1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质
    6.2 经济利益共同体建设
    6.3 政治利益共同体建设
    6.4 文化利益共同体建设
    6.5 生态利益共同体建设
    6.6 各民族认同统一体建设
        6.6.1 努力实现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6.6.2 积极促进各族群众法治意识的形成
    6.7 各宗教和谐体建设
        6.7.1 河湟地区宗教和谐的重要意义
        6.7.2 宗教与政治以及国家社会的关系问题
        6.7.3 促进宗教和谐体建设的总体要求
        6.7.4 积极促进宗教和谐建设
第7章 怎么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7.1 以经济发展促民生改善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7.2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保障
    7.3 加快教育发展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前提
    7.4 加快民族文化发展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支撑
    7.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相关情况的调查问卷

(5)城镇化背景下的花儿会民俗主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花儿会民俗主体的角色
二、花儿会民俗主体的退位
三、花儿会民俗主体地位的重建

(6)西北地区花儿会的发展及区域特征(1912-1966) ——以“花儿”为切入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相关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案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总述"花儿"与花儿会
    第一节 "花儿"概述
        一、明清及近代有关“花儿”的诗
        二、“花儿”的性质及特征
        三、"花儿"的流布及传播
    第二节 花儿会
        一、花儿会的形成及性质
        二、花儿会存在的地理环境基础
第二章 西北地区花儿会的发展过程(1912—1966)
    第一节 "花儿会"的产生
    第二节 "花儿会"的发展演变
        一、民国初年至1937年的“花儿”与花儿会
        二、1937—1949年的"花儿"与花儿会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花儿会
        四、建国后的花儿会
    小结
第三章 1912—1966年西北"花儿会"的区域特征
    第一节 1912—1966年河湟"花儿会"的复原
        一、民国时期河涅“花儿会”
        二、建国后河湟"花儿会"
    第二节 1912—1966年洮岷"花儿会"的复原
        一、民国时期洮岷"花儿会"
        二、建国后洮岷"花儿会"
    第三节 1912—1966年西北"花儿会"的特征
        一、花儿会之规模
        二、花儿会之会期
        三、花儿会之组织管理
        四、花儿会之时空特征
        五、花儿会与传统庙会之关系
        六、河湟花儿会与洮岷花儿会的区别与联系
    小结
第四章 莲花山"花儿会"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莲花山的地理环境及其演变
    第二节 莲花山"花儿会"的起因
        一、莲花山"花儿会"产生的第一个动因——拜佛祈福
        二、莲花山"花儿会"产生的第二个动因——歌唱爱情
        三、莲花山"花儿会"产生的第三个动因——自娱自乐
    第三节 1912—1966年莲花山"花儿会"的发展历程
        一、1937—1948年莲花山"花儿会"与"花儿"
        二、1949一1966年莲花山“花儿会”
    第四节 1912—1966年莲花山山场的对比研究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积淀于“花儿”中的青海饮食习俗(论文参考文献)

  • [1]审思与展望:青海饮食文化研究述评[J]. 于晓陆.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2]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3]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D]. 孟凡珍.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4]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以青海省河湟地区为例[D]. 白安良.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8)
  • [5]城镇化背景下的花儿会民俗主体研究[J]. 许四辈.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 [6]西北地区花儿会的发展及区域特征(1912-1966) ——以“花儿”为切入点的研究[D]. 魏晔.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1)
  • [7]近10年青海民族文化研究述略(下)[J]. 苏雪芹,乔秀花. 青海社会科学, 2005(06)
  • [8]积淀于“花儿”中的青海饮食习俗[J]. 刘凯.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0(01)

标签:;  ;  ;  ;  ;  

青海美食风俗积聚“鲜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