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

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

一、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论文文献综述)

黄文武[1](2021)在《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文中提出这是一个持续变革的时代,任何组织及个人的发展都处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之中,大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大变革时代需要对大学革新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大学过去发展历程中的辉煌与没落、此时此刻面对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统筹思考。基于对创新创业时代大学的转型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为改革而改革”、“为政府政策背书而改革”以及“以排名为导向建设‘双一流’”等问题的反思,促使我们思考大学究竟应该在一种什么力量和精神的引领与推动下才能实现我们所期盼的高质量发展。论文选择以“企业家精神”作为研究大学革新的概念工具和理论视角,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跳出经济学、管理学的视野,重新认识“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彰显“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的解释力,进而探究“企业家精神”在推动大学革新中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则在于揭示企业家精神在实践层面对大学革新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强调为了创造大学的未来需要特别重视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大学革新,唯有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力量以推动大学革新才能塑造大学的未来。研究首先基于“大历史观”的视野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从中世纪大学到现代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大学发展所展现出的企业家精神。基于历史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强调对于以革新求生存图发展的大学而言,企业家精神不是外在于大学这一组织的,而是其本身持续发展应该具备的核心特征和品质。从历史的角度呈现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革新的意义和作用后,研究依据现实情景论证了企业家精神对于我们时代的大学革新之所以重要的原因。立足时代变革的大环境,强调当下的大学革新所涉及的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范式革命的重要性。在明确了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的重要性,并对大学革新的过程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加以阐述后,需要追问的是大学革新需要怎样的企业家精神。研究则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从国家的企业家精神、组织的企业家精神和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进行较为详细的阐释。在横向上从大学革新的丰富事例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来说明这三种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革新的意义,即为了更好地把握大学发展的未来,需要个人的、组织的、国家的企业家精神的共同作用。在理论层面充分阐述了“企业家精神”对于大学革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后,研究的重点在于凸显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在组织结构、制度、管理模式以及行动方式等实践层面的影响。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大学革新展现出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既超越组织发展历史/传统的范畴,又突破校园的围墙。企业家精神引领和推动大学革新实践就体现在激励学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加快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治理以及推动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等几个方面。同时,研究还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实践,分析企业家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以更好地实现大学发展目标。当前,“双一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政策驱动,强调走向卓越的大学更应该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并从个人的企业家精神、组织的企业家精神和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阐明了“企业家精神”之于“双一流”建设的作用。

王美[2](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贾佳[3](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研究指明

李冠男[4](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夏之晨[5](2020)在《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科学发展方式、科技竞争方式和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高校科研团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应对交叉综合、复杂多变的研究课题时,高校科研团队具有团队作战、优势互补、合作互助的优势,能够取得高于个体效应的协同性效果。与此同时,高校科研团队肩负着科研育人的重要使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以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作为衡量科研生培养质量与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指标,旨在讨论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与机制,以指导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本研究聚焦的研究问题包括:第一,各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研究生培养的历史脉络是什么?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第二,优秀的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的路径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学习的经验?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是什么?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为解答以上问题,本研究按照“历史进程—优秀经验—现实状况—影响因素—内部机制”的研究思路,选取实证研究方法展开调研,获得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历史梳理发现,西方国家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强调联合指导、过程监控、评价的透明化,由于科研基础、教育实力和研究生培养重心方面的不同,各国的高校科研团队在培养目标、团队组成、管理制度、评价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稳中求进,高校科研团队正向着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跨学科与超学科相适应、多元化与系统化相调节的方向发展,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科研团队资助立项、国家特色教育质量评价、四面一体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不仅使得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跨越式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二,采用获选“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文本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扎根理论提出的理论构建方法,通过逐步编码整理出核心范畴、主范畴及各范畴之间的联系,形成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路径模型。本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包括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以上各因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如下:团队要素既可以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也可以通过行为过程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团队状态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概括为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品质三个维度。经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包括以下特征:(1)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整体发展水平良好,科研品质的发展情况最好,科研能力的发展水平有待提升;(2)男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均高于女生;(3)研一和研二学生的科研能力低于博一和博二学生;(4)普通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的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低于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5)26人以上团队规模的研究生科研品质低于5人及以下、6-15人、16-25人团队规模的研究生;(6)10年以上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上高于组建时间低于10年的科研团队的研究生。第四,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是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团队要素方面,团队成员深层多样性、团队成员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团队导师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团队成员表层多样性对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的影响均不显着,神经质对研究生科研品质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在行为过程方面,团队任务转换、团队任务行动、团队合作和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团队状态方面,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第五,运用多项式和响应面分析发现,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程度相当时,高水平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更能促进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养成,高水平的神经质则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具有衰减作用。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水平不一致时,随着科研团队成员个体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逐渐提高,且超过科研团队整体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时,科研团队研究生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品质和科学研究素养水平也将有所提高。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任务转换、任务行动、任务冲突、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在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在团队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为了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本研究归纳出五条具有启发意义的建议:第一,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二,实行对研究生的分类指导,在注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第三,团队导师采用“恩威并施”的领导方式。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应鼓励团队合作、知识分享等积极行为。第五,高校科研团队应充分认知到团队状态的重要性,积极塑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提升团队凝聚力、培育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李宜芯[6](2020)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文化逻辑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组织变革的实质就是在外在环境与大学传统之间寻找动态平衡。然而,一些研究却对于大学传统的、习俗的、象征的方面不甚重视,在论述中只注重事实的描述而忽略了对大学价值、大学精神的探讨,大学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场域,文化性是大学的内在属性,也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性及其组织变革的动力与归依。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关注大学组织变革的文化逻辑,并不是否定政治、经济条件对大学组织的重要或决定性影响,而是将政治、经济的逻辑纳入到更加深刻与复杂的文化场域中来探讨大学组织变革的内在规定性。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的变革行为无论在宏观的府学关系、中观的管理体系、微观的学科演化亦或是观念方面的转变都为探讨文化如何影响变革的议题提供了丰富而具有启发的样本。因此,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和概念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以组织变革理论和大学组织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为方法论,运用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在与相关教育事实对话的过程中较为系统地形成了以学术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桥梁、社会文化为模塑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文化生态复合体作为大学组织变革文化逻辑的分析框架,主要获得以下研究发现:第一,主要由学科文化、院校文化组成的学术文化逻辑是大学文化选择与创造功能得以达成的核心组织特质和要素。维多利亚时期,科学文化用开放理性的、抽象的、价值无涉的、可验证的、带有功利性的文化特质逐渐取代了宗教的、具体的、非生产的传统学术文化。学科文化的演进经历了文化的边缘与主导、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文化的筛选与整合、文化的生成与积累、文化扩散与转换五个阶段,具体表现为知识典范的科学化、科学与人文的协作、学科体系多样演化、专业知识系统化、科研成果得以运用五点。院校文化体现为四个方面,分别为,传统院校文化失范所引起的古典学院制褪色,学生社团成为导师制以外的启蒙活动,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文化涵化的结果,办学模式的变迁与认同暗含着文化代沟。第二,制度文化逻辑是源于制度又高于制度的价值和行为方式,属于一种“中介逻辑”,是大学组织内部整合功能与外部适应功能之间的桥梁、纽带、过渡与催化剂。维多利亚时期大学组织变革的制度文化从“内”学术文化到“外”社会文化的逻辑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首先,以学术为局面的学院、以学科内在逻辑为格度,大学基层组织建构了二者共存的文化差序格局;其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在日益增加的管理活动中产生了文化差异,大学采用分权治理移置差异、通过校长角色弥合差异,从而在决策流程中实现了学者作为主体的言说;最后,“程序先于权利”、“恰当援引先例”是英国大学法人制的文化内涵,这一时期公司法人的演进和信托制的延续为新大学的建立提供了法理上的正当性,古典大学按照皇家调查——议会立法——大学修章的程序依法改革。第三,社会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强大的历史惯性以及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维多利亚时期的绅士文化彰显了英国悠久的民族性格,涵盖或部分吸收其它文化形式。从直接作用来讲,作为一种道德追求的绅士文化,引领了大学对社会责任的思考,表现为学者展开有关自由教育辩论和推进大学推广运动;作为一种目标导向的绅士文化,是城市学院不断前进的时代动力;从间接作用来讲,作为一种制约因素的绅士文化,既是英国大学渐进式发展的保障机制,也导致了城市学院的“学术漂移”、学术金本位困境和世俗政府的有限关注。换言之,在多维文化利益场境的影响下,大学文化自觉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大学组织变革也引领了社会与民族文化的进步。大学组织变革的“本然”也在文化的视野下得以明晰。

郭书剑[7](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杨朔镔[8](2019)在《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态化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现代大学生成演进的历史产物,也是现代大学的制度之基和活力之源。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的臻善治理,关乎大学组织系统“学术生态力”的有效激发,关乎大学学术特质的永恒坚守,关乎现代大学制度的持续繁荣。自清末民初我国现代大学制度草创以来,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作为现代大学制度最为特出的内容和最为显在的表征,也经历了曲折而艰难的探索。无论是外在形式上还是内在功能上,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都为推进大学治理体系的变革与治理能力的提升,乃至大学实力的整体崛起,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我国现代大学改革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学科交融方兴未艾、教育现代化进程全速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以组织生态学的视野和生态的思维审视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系列问题。一方面,大学办学利益相关者过高的期待与过多的要求被叠加于其上,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内部各要素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能力,也使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出现结构碎片化与功能失耦,“以学术为志业”“以基层办大学”的主体性不断弱化;另一方面,重外力轻内生、重局部轻整体、重眼前轻长远的体制机制障碍,往往致使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学术性被行政化的科层管控遮蔽,从而偏离学术本位。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利益纠葛和复杂环境,如何切实消除生态“痼疾”,构建动态、多样、共生的生态化治理体系,以激活“学术生态力”,促进学术本位的回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态系统隐喻,借鉴组织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框架,结合系统科学、管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知识,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访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内容分析法,以激发“学术生态力”为旨归,基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演进的历时性视角和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三个层次的共时性视角,重点探讨了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个体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种群生态系统中基层学术组织之间及其与种群之间的关系、群落生态系统中基层学术组织种群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辨识和归因分析,尝试建构生态化的治理体系。本文在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历史背景下,对中西方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演进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揭示其生成演进的历时性生态逻辑是:从适应到超越的动态演替、分化与综合交替演进、从“求真”到“求力”的制度伦理变迁;共时性生态逻辑是:功能的多元共存、结构的松散联合、行为的分工协作,并提出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化治理的前提基础。本文在组织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下分析认为,基于自组织理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个体生态系统应具有自组织的样态;基于生态位理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种群生态系统应具有“共栖”或“互利”的应然样态;基于组织边界理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群落生态系统应具有共生共荣的样态。以之为参照,当前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组织个体生态系统存在组织使命缺失、对外开放不够、学术圈子“割裂”学术权力结构、内部制度的形成缺乏契约文化;种群生态系统存在组织形态过度同构导致组织间的竞争加剧,“空巢组织”“近缘组织”“山头组织”的出现,使组织种群生态系统因生态位重叠滋生了干扰性、排斥性和利用性竞争;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群落生态系统则存在学术传承中的“专业融合”不足、学术创新中的“单位身份”束缚、学术应用中的市场“转换机制”缺失等边界固化问题。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分析认为,组织使命的认知偏误、学术制度科层化导致组织相对封闭、结构圈层化导致“学术共同体”精神缺失、自上而下的制度路径依赖等问题,致使组织个体的自主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基于生态位理论分析认为,对组织生存发展的定位不清,资源依赖诱致的过度扩张,致使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种群之间存在生态位过度重叠和过度宽泛的问题;基于组织边界理论分析认为,因“单位制”造成的环境承载力下降,与组织群落外部合作过于功利化,造成组织群落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边界固化问题。上述原因最终导致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失效、失衡,使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偏离“学术本位”,脱离学术逻辑,遮蔽学术权力,使其难以在现代大学功能的实现中发挥有效支撑作用。对此,本文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治理的整体视角出发,尝试提出激发“学术生态力”的目的指向,以学术权力的优化配置为切入点,秉持目的性、过程性、整体性的生态化治理思维,促进个体生态系统功能耦合,以明确组织使命激发内生动力;创新种群生态系统竞合机制,以知识交叉融合实现良性互动;再造群落生态系统组织边界,以强化内外协同达致共生共荣。与此同时,应加强学校层面对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统筹谋划,建立超越学术绩效的组织评价制度,完善基于学术共同体的柔性化人事制度,为建构生态化治理体系提供条件保障。

冯钰平[9](2019)在《新制度主义视域下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位制度包含学位体系、学位授予标准、学位质量保障制度以及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等内容,是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学位制度的变迁逻辑,对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和新制度主义社会学,构建新制度主义理论综合分析框架,结合文献计量方法,剖析中国学位制度的变迁轨迹,分析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与影响因素,预测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逻辑归宿是中国特色学位制度。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观”和“结构观”,结合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探寻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轨迹。从历史观角度审视,发现中国学位制度变迁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突变与渐变交互出现,关键节点和阈值效应交织其中。突变完成后则以阈值效应为主,中国学位制度变迁呈现渐进性变迁的特征。从结构观视角分析中国学位制度主体的相互关系,认为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主体可以分为政府、学位授予单位和社会力量,三方主体在中国学位制度变迁中的权力结构呈现非对称性,政府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结构特征总体表现为政府强力主导,学位授予单位主动响应,社会力量些微参与。综合历史观和结构观,发现在学习效应、协作效应和适应性预期的影响下,“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已然形成路径依赖,若想弱化路径依赖效应,须利用学位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和阈值临界点。同时,运用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两种文献计量方法,使用Pajek软件对改革开放以来学位政策文本的主题词进行可视化处理,探究中国学位制度的政策热点,展现中国学位制度的变迁路径。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位政策的焦点包括“学位”、“专业学位”、“学位授权审核”、“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和“来华留学生”等内容。在政府的主导下,中国学位制度变迁呈现两条明显路径,分别是从学术至上转变为学术与职业并举,从国内承认发展为国际认可。在政府建立学位制度整体框架的基础上,经国家授权的学位授予单位根据政府出台的宏观政策制定相应的制度细则,中国学位制度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深化发展。构建新制度主义的综合分析框架,从需求和供给的进路分析影响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动力与阻力。第一,基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教育发展三个方面探究引致学位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通过测算19932017年各类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职业教育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进一步激发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潜能,须解除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阻碍,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结合技术进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双一流”建设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分析其对学位类型、学位授予标准、学位质量保障制度以及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提出的新要求。第二,从制度成本、法律因素、文化观念和政策制定者偏好四个角度分析影响中国学位制度供给的因素。就制度成本而言,制度成本影响学位制度变迁主体的参与程度,制度成本越高,政府越倾向于维持制度现状,学位授予单位越容易选择消极参与变迁。就法律因素而论,法律基础是学位制度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学位法律不完备将极大地增加学位制度变迁的不确定性。从文化观念的角度来看,文化观念能影响学位制度变迁的效果,集权计划式思想易限制学位制度变迁的灵活性,“重学轻术”思想将增大学位制度变迁的阻力,熟人社会文化易增加学位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而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框架中,政策制定者偏好能直接影响学位制度变迁的优先顺序和效率。因此,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接受教育提升自我的需求,构建学术性与职业性分化明显且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学位制度,需疏导政治、经济、法律与文化方面的阻力,增加学位制度的有效供给,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探索学位制度的中国特色。从理论层面剖析,基于制度变迁的强制同形性、模仿同形性和规范同形性,认为制度分化与创新是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从实践层面分析,通过梳理西方国家学位制度的演进历程,发现其学位制度在变迁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特色;而中国学位制度在变迁历程中初步呈现中国风格,凝练了政治性和国家性,推断中国特色学位制度是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逻辑归宿。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经济因素和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差异较大,中国学位制度变迁须基于中国国情,学习借鉴国外学位制度的先进理念和先进做法,使学位制度变迁轨迹越来越接近社会发展轨迹,变迁内容越来越符合人民实际需要,变迁方向越来越彰显中国特色。扎根中国现实情境,探索中国特色,不仅是中国学位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更是未来中国学位制度变迁须坚持的方向。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三点。第一,选择了新的研究视角。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研究中国学位制度的产生、发展及走向,构建了新制度主义理论的综合分析框架,剖析了中国学位制度演进的动态过程,分析了变迁历程中的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阐述了变迁进程中制度主体的结构关系,探讨了如何从旧的学位制度转变到新的学位制度。第二,采用了新的分析范式。将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综合运用于学位制度研究。用文献计量方法可视化地展现中国学位制度变迁路径,阐释政策背后的价值选择;用新制度主义理论探讨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轨迹、动力、影响因素和变迁方向。第三,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基于中国学位制度的历史变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求,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不同于西方学位制度的“自发演进”,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贯穿于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始末,中国学位制度在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下取得了快速发展。二是在一定条件下,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效率优于诱致性变迁。三是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是建立中国特色学位制度,在吸收国外学位制度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创新制度设计,凝练中国特色,实现从普通中国学位制度向中国特色学位制度的质性变迁。

李雄[10](2019)在《陈平原大学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平原是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第一批进入大学的大学生,随后又跟随当年西南联大毕业的吴宏聪、王瑶两位先生攻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其长期在国内外大学工作、生活,既从事大学教学、学术研究也曾从事大学行政管理工作。其先后经历“恢复高考”、1993年开启的“211工程”、1998年开启的“985工程”以及1999年开启的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等中国高等教育的众多“关键时刻”和重大历史事件。其从1994年开始的大学研究,迄今已有二十余年历史,在国内开创了以“大学故事”的叙事方法研究大学的先河。其出版各类大学研究成果凡20余部,体例多元。既涉及大学史也有大学评论,既有时评文章也有专业研究。因此,无论是从纵向节点的“关键时刻”来看,还是从横向节点的“范式创新”来看,陈平原大学研究具有重要而独特的研究价值。陈平原大学研究不同于“学院派”的教育专家,在其看来理想的教育不是专业化的、只能由教育学家说了算的“小教育”,而是所有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也都有权利介入的“大教育”并且其明确指出“从事学术史、思想史、文学史的朋友,都是潜在的教育史研究专家”。在笔者看来,陈平原大学研究特色鲜明,一方面其从大学故事中所透析出来的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管理、教学、研究、评价以及精神等层面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反省的思想资源,其认为“大学故事”同样可以成为大学史与教育学研究的课题;另一方面,陈平原大学相关研究形散而神不散,但呈现犬牙交错的状态,需要从教育学的视角进行整体构架和梳理,以彰显其基本的大学理念以及理论与实践价值。具体而言,陈平原大学理念主要从大学学者且主要是人文学者的视野,立足于传统中国千年书院和百年中国现代大学历史实践的“中国经验”,对中国大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展开的思考和理念的升华。文章对陈平原大学理念的研究主要从大学本质、大学教学、大学师生、大学管理四大维度进行理想类型的构建以及逻辑的归整。最后对其大学理念进行评价,并借助其大学理念的观照引出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大学教育的相关启示以及对地方和边疆大学的关怀和建议。首先,本文以阐述陈平原大学本质理念观起兴,从对“中国大学”概念的辨析出发,探讨现代大学与传统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之间的差异和关系,通过史实的还原与理论的论证为中国现代大学正本清源。继而从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人的关系以及大学与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敞开大学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透析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和大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其次,本文从大学职能、大学学习以及大学课堂三大维度对陈平原大学研究教学思想中的大学教学观念进行整理,揭示大学教学的地位、大学学习的内涵以及大学课堂的特点及其隐性文化。首先,陈平原揭示了大学教学职能在大学各项职能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其首要且根本性的作用;其次,陈平原认为大学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有精神气度的熏陶,大学课堂也并非只是一个自然空间的存在,更是一个身体、知识、思想、声音、想象与情感一体共融的精神场域。再次,针对目前大学教学过于专业化、功利化以及技术化的现状,陈平原提出了“读大学”和“上大学”的区别并指出大学课堂蕴含着丰富的隐性课程,大学校园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文化,告诫大学师生应当全面理解大学教学的含义,珍视大学教学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再次,在师生关系方面,文章首先整理和辨析了陈平原大学研究中大学教师的多重身份以及大学学生的特点、地位以及学习问题,并突破传统认识指出大学老师和学生不只是知识传授的关系,还有精神气度的熏陶和道德人格的默化。理想的大学师生关系具备多重内涵,即学问上:相互观摩、相互鉴赏;情感上:相濡以沫、平等相待;人格上:师严道尊、从游熏陶。大学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认识大学学生的特点与地位,理性认识大学师生关系的多重内涵,才能改变目前冰冷窒息的师生关系现状,从而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复次,在大学管理方面,文章首先指出了目前大学管理中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各自的现状与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策略,陈平原认为宏观上政府管理大学应当“抓小放大”、保持距离,而微观上大学自身管理大学不能仅仅依靠传统,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学术自由的双重意涵,即: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针对大学职称评审和科研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陈平原认为主要是因为评价中教育行政化、评价体制机械、以及忽视学科文化所致,因此要坚持学术标准、引入学科文化、改进评价机制。最后,是对陈平原大学理念的评价、启示及其对地方和边疆大学的观照价值,并据此笔者也提炼出相关建议。陈平原大学理念在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大学理念研究主体以及大学研究策略和研究内容上都有较大的突破。研究范式上,改变了以往高等教育研究将教育学包括高等教育学视为社会科学的传统观念以及高等教育研究较少看到人文学者身影的局面,弥补了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人文学短板;研究主体上,一改中国学界过去教育行政官员以及大学校长的话语垄断权及单一化局面,学者特别是人文学者之谈大学理念由于阅历、经验及位置的不同往往不同于教育官员以及大学校长,但各有视野、各有价值,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学者的声音;研究内容上,兼及理想性与可行性,特别其关于大学发展应尊重传统、注重精神、彰显个性、创新制度、呼吁均衡等理念对当代我国高等教育具有重大启示,对地方和边疆大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也有积极的观照价值。

二、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1. 关于创新创业时代大学转型发展的审视
        2. 对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再思考
        3. 对“双一流”建设的反思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的研究
        1.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研究的整体性概述
        2.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内涵和类型研究的述评
        (二) 关于大学革新的相关研究
    三、 基本概念
        (一)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二) 大学革新
    四、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 研究方法
        (一) 方法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学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
    第一节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企业家精神
        一、 中世纪大学的制度构建
        二、 中世纪大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三、 作为社会性组织的中世纪大学
    第二节 现代大学的创立与企业家精神
        一、 现代大学的早期发展
        二、 洪堡与柏林大学的创建
        三、 后洪堡时代现代大学的持续变革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的崛起与企业家精神
        一、 科研的兴盛与研究型大学典型模式的确立
        二、 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本科教育改革
        三、 走向服务社会的研究型大学
    第四节 创业型大学的繁荣与企业家精神
        一、 创业型大学中的商业性企业家精神
        二、 制度性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学革新为什么需要企业家精神
    第一节 技术变革需要企业家精神
        一、 教育和技术的赛跑
        二、 教育技术革新需要企业家精神
        三、 外部技术环境变革与大学的企业家精神
    第二节 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
        一、 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企业家精神
        二、 大学多重制度逻辑整合中的企业家精神
    第三节 大学范式革命需要企业家精神
        一、 范式与大学范式革命
        二、 创新创业: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
        三、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范式革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革新需要何种企业家精神
    第一节 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一、 哈珀的企业家精神与芝加哥大学的创建
        二、 艾略特的企业家精神与哈佛大学的转型
        三、 蔡元培的企业家精神与北京大学的再造
        四、 特曼的企业家精神与斯坦福大学的崛起
    第二节 组织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一、 麻省理工学院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型大学的兴起
        二、 香港科技大学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三、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全球性知识企业”的塑造
    第三节 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一、 美国的国家企业家精神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积聚
        二、 以色列的国家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国度中的大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家精神如何促进大学革新
    第一节 以企业家精神激励学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
        一、 企业家精神与学科建设中“学术创业”的兴起
        二、 学科建设中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的统筹
        三、 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学科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整合
    第二节 以企业家精神加快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
        一、 企业家精神助推学科-专业-产业链创建
        二、 企业家精神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协同治理
        三、 大学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以企业家精神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治理
        一、 大学治理:从正当到绩效
        二、 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大学有效治理的关键
        三、 为创新创业而治理: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治理模式变革
    第四节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一、 大学创新创业社区的内涵及其演进
        二、 大学创新创业社区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模式
        三、 以企业家精神协同推进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双一流”建设
    第一节 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一、 提升政府政策运行效能:政策工具的动态整合
        二、 掌舵而不是划桨:包容性治理理念下的“府-学”关系重塑
        三、 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创建以大学为中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四、 重塑高等教育系统:以新发展格局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 塑造企业家式政府角色:从官僚主义行为转向企业家行为
    第二节 组织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一、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 以商业性企业家精神塑造新型“产-学”关系,增强大学资源创生能力
        三、 社会性企业家精神助推社会创业实践,突出大学社会责任感意识
        四、 企业家精神引领大学自我建构与革新,实现组织创新创业范式转型
    第三节 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一、 以企业家思维代替排名思维,促进大学从优秀走向卓越
        二、 整合组织领导中的多重企业家角色,扩展大学社会关系网络
        三、 创建组织特色发展模式,形成大学独特竞争优势
        四、 科学制定组织战略规划,形塑大学未来发展愿景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一、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二、 创新之处、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反思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2)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本科教育
        (二)人才培养模式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
        (一)历史分期依据
        (二)主要研究内容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
        二、学科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科技竞争方式的转变
        四、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团队
        二、科研团队
        三、高校科研团队
        四、科学研究素养
        五、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组织层面的理论
        二、团队层面的理论
        三、个体层面的理论
    第六节 研究设想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生培养趋势: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取向
    第一节 国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一、国别选择的缘由与分析
        二、德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结构化程度不断提高
        三、美国:高校科研团队的跨学科程度不断提升
        四、英国: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保障教育精英化
        五、法国:大学组织与科研系统相互分离并影响
        六、俄罗斯:高校研究生管理举措被不断制度化
        七、日本:以国家经济发展为纲的科研团队建制
    第二节 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一、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进程
        二、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举措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二、范畴编码与模型建构
        三、模型阐述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
    第一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
        一、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结构的初步探索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测量工具的编制
    第二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发展特征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个体特征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团队特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团队要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一、团队成员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二、团队导师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第二节 行为过程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一、任务转换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二、任务行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三、团队冲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四、团队合作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五、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第三节 团队状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一、团队氛围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二、团队凝聚力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三、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第四节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调查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整合效应对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第一节 个体与团队人格特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
        一、个体尽责性与团队尽责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二、个体开放性与团队开放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三、个体外向性与团队外向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四、个体神经质与团队神经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五、个体宜人性与团队宜人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第二节 行为过程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中介作用
        一、任务转换的中介作用
        二、任务行动的中介作用
        三、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
        四、团队合作的中介作用
        五、团队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第三节 团队状态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调节作用
        一、团队氛围的调节作用
        三、团队信任的调节作用
        三、团队凝聚力的调节作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6)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文化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大学组织与大学组织变革
        1.3.2 文化逻辑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5 理论基础
        1.5.1 组织变革理论
        1.5.2 大学组织文化理论
    1.6 研究方法与实施
        1.6.1 历史文献法
        1.6.2 比较研究法
        1.6.3 史料的鉴别
        1.6.4 研究设计与研究思路
2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学术文化逻辑
    2.1 学科文化的演进
        2.1.1 学科文化的边缘与主导:知识典范的科学化
        2.1.2 学科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科学与人文的协作
        2.1.3 学科文化的筛选与整合:学科体系多样演化
        2.1.4 学科文化的生成与积累:专业知识的系统化
        2.1.5 学科文化的扩散与转换:科研成果得以运用
    2.2 院校文化的转型
        2.2.1 院校文化失范:古典学院制的褪色
        2.2.2 大学学生社团:导师制以外的启蒙活动
        2.2.3 院校文化涵化: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2.2.4 院校文化代沟:办学模式的变迁与认同
3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制度文化逻辑
    3.1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文化差序格局
        3.1.1 差:以学术为局的学院
        3.1.2 序:以学科为格的学系
    3.2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文化协商
        3.2.1 大学管理活动与差异产生
        3.2.2 大学分权治理与差异移置
        3.2.3 大学校长角色与差异弥合
        3.2.4 大学决策流程与主体言说
    3.3 大学法人制的文化内涵
        3.3.1 英国大学法人的内核
        3.3.2 新型大学的合法建立
        3.3.3 古典大学的依法修章
4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社会文化逻辑
    4.1 作为思想先导的绅士文化
        4.1.1 有关自由教育的辩论
        4.1.2 学者与大学推广运动
    4.2 作为关键动力的绅士文化
        4.2.1 中产阶级的晋升需求
        4.2.2 城市学院的发展方式
    4.3 作为制约因素的绅士文化
        4.3.1 城市学院的学术漂移
        4.3.2 “学术金本位”困境
        4.3.3 世俗政府的有限关注
5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7)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8)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态化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二)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
        (三)个体生态系统、种群生态系统与群落生态系统
        (四)生态化治理
    四、研究前提、方法与总体框架
        (一)研究假设与视角
        (二)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成演进及生态逻辑
    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成演进
        (一)国外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成演进
        (二)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成演进
    二、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成演进的生态逻辑
        (一)历时性生态逻辑
        (二)共时性生态逻辑
第二章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的应然样态
    一、自组织的个体生态系统
        (一)具有“双重目的性”的组织使命导向
        (二)具有开放性的系统结构
        (三)能够自我催化循环的系统功能
        (四)非平衡、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系统行为
    二、“共栖”或“互利”的种群生态系统
        (一)多样稳定的种群“共栖”结构
        (二)开放互补的种群“互利”行为
    三、共生共荣的群落生态系统
        (一)差异化基础上整体统一的组织结构
        (二)中心性与边缘性相互转化的组织功能
        (三)与内外部生态环境相互依赖的组织行为
第三章 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使命缺失
        (二)组织对外开放不够
        (三)圈子文化“割裂”学术权力结构
        (四)内部制度的形成缺乏契约文化
    二、种群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的过度同构导致组织间的竞争加剧
        (二)生态位重叠导致组织间的竞争异化
    三、群落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双一流”建设政策文本的组织群落边界分析
        (二)边界的固化导致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功能失调
第四章 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组织个体生态系统的自主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一)组织使命的认知偏误
        (二)学术制度科层化导致组织相对封闭
        (三)结构圈层化导致“学术共同体”精神缺失
        (四)自上而下的制度路径依赖
    二、组织种群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位重叠
        (一)定位不清导致组织“共栖”或“互利”受阻
        (二)资源依赖诱致的过度扩张
    三、组织群落生态系统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边界固化
        (一)“单位制”造成的环境承载力下降
        (二)与组织群落外部的合作过于功利化
第五章 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化治理体系的构建
    一、生态化治理体系构建的目的指向与切入点
        (一)激发“学术生态力”的目的指向
        (二)一个关键的切入点:学术权力的优化配置
    二、生态化治理体系构建的思维方式
        (一)彰显稳定持续的目的性思维
        (二)关注阶段演进的过程性思维
        (三)立足有机统一的整体性思维
    三、生态化治理体系构建的现实路径
        (一)促进个体生态系统功能耦合,以明确组织使命激发内生动力
        (二)创新种群生态系统竞合机制,以知识交叉融合实现良性互动
        (三)再造群落生态系统组织边界,以强化内外协同达致共生共荣
        (四)D大学生态化治理体系构建的案例分析
    四、生态化治理体系构建的条件保障
        (一)加强学校层面对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统筹谋划
        (二)建立超越学术绩效的组织评估制度
        (三)完善基于学术共同体的柔性化人事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在学期间主持科研课题情况

(9)新制度主义视域下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价值
        1.2.1 实践价值
        1.2.2 理论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学位制度基本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中国学位制度的研究
        1.3.3 关于外国学位制度的研究
        1.3.4 关于教育制度变迁的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路径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5.1 创新点
        1.5.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2.1 新制度主义理论及其启示
        2.1.1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及其启示
        2.1.2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及其启示
        2.1.3 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及其启示
        2.1.4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综合分析框架
    2.2 概念界定
        2.2.1 学位
        2.2.2 学位制度
        2.2.3 学位制度变迁
3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
    3.1 中国学位制度的滥觞(清朝末年)
        3.1.1 国势弱、洋学进:学位制度进入中国的背景
        3.1.2 废科举、立新学:中国学位制度的开端
    3.2 中国学位制度的发展(民国时期)
        3.2.1 民众推动政府:民国前期中国学位制度的兴起
        3.2.2 政府顽强实施:民国后期中国学位制度的发展
    3.3 中国学位制度的新生(新中国成立)
        3.3.1 破旧立新:新中国建立学位制度的初次尝试
        3.3.2 独立自主:新中国建立学位制度的再次努力
    3.4 中国学位制度的勃发(改革开放以来)
        3.4.1 借鉴模仿:中国学位制度的重建(1979~1989)
        3.4.2 充实提升:中国学位制度的成熟(1990~2010)
        3.4.3 优化创新:中国学位制度的完善(2011~至今)
    3.5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基本特点
        3.5.1 变迁方式从诱致性变迁演进为强制性变迁
        3.5.2 变迁主体的权力结构呈非对称性
        3.5.3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
    本章小结
4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
    4.1 经济增长对学位制度产生新需求
        4.1.1 经济增长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4.1.2 经济增长需要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
    4.2 技术进步对学位制度提出新要求
        4.2.1 技术进步要求调整学位授予标准
        4.2.2 技术进步要求创新质量保障制度
        4.2.3 技术进步要求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位制度形式
    4.3 教育发展对学位制度提出新诉求
        4.3.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新的学位制度支撑
        4.3.2“双一流”建设需要新的学位制度助力
        4.3.3 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新的学位制度保障
    本章小结
5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5.1 制度成本消减学位制度变迁的动力
        5.1.1 学位制度变迁的制度成本分析
        5.1.2 制度成本过高导致政府维持制度现状
        5.1.3 制度成本过高导致高校消极参与变迁
    5.2 法律因素影响学位制度变迁的基础
        5.2.1 学位法律不健全削弱学位制度变迁的法律效力
        5.2.2 立法滞后导致学位制度供给不足
    5.3 文化观念影响学位制度变迁的效果
        5.3.1 集权计划式思想限制学位制度变迁的灵活性
        5.3.2“重学轻术”观念增加学位制度变迁的阻力
        5.3.3 熟人社会文化增加学位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
    5.4 政策制定者的偏好影响学位制度变迁的效率
        5.4.1 政策制定者的偏好影响学位政策的制定
        5.4.2 政策制定者的偏好影响学位政策的执行
    本章小结
6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生成结果
    6.1 中国特色学位制度生成的理论充分性
        6.1.1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形同”
        6.1.2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质异”
    6.2 中国特色学位制度生成的现实可行性
        6.2.1 西方国家学位制度在变迁中生成自身特色
        6.2.2 中国学位制度的“中国元素”初步显现
    6.3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
        6.3.1 变迁轨迹越来越接近社会发展趋势
        6.3.2 变迁内容越来越契合人民实际需求
        6.3.3 变迁方向越来越彰显中国特色
    本章小结
7 结论
附录:关于我国学位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的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陈平原大学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与文献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陈平原大学本质理念
    引言
    一、中国大学释义:起源、定义与功能
    二、论大学与人的关系:“谈论大学,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三、论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保持守望的距离,拒绝“大跃进”
    四、论大学与知识的关系:突破学科边界,兼修“文”、“学”
第三章 陈平原大学教学理念
    一、论大学教学:大学之本、知识传授与精神熏陶
    二、论大学学习:专业训练之外,更兼“春花秋月”
    三、论大学课堂:有现场感、有生命力且五彩缤纷的世界
第四章 陈平原大学师生理念
    一、论教师:研究者、学者及导师
    二、论学生:特点、地位及学习
    三、论师生关系:不即不离,不远不近
第五章 陈平原大学管理理念
    一、论大学与政府关系:抓小放大、保持距离
    二、论行政与学术关系:管理并非万能
    三、论职称、科研与学术评价:学问不是评出来的
第六章 陈平原大学理念的评价与启示
    一、陈平原大学理念的评价
    二、陈平原大学理念的启示
    三、陈平原大学理念与地方、边疆大学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写给陈平原老师的学位论文开展研究征询信
附录二:陈平原答李雄论文开题电子邮件
附录三:陈平原简介
附录四:李雄与陈平原老师邮件往来函
附录五:硕士在读期间诗文辑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D]. 黄文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5]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D]. 夏之晨. 苏州大学, 2020(06)
  • [6]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文化逻辑研究[D]. 李宜芯.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2)
  • [7]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态化治理研究[D]. 杨朔镔.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新制度主义视域下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研究[D]. 冯钰平.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10]陈平原大学理念研究[D]. 李雄. 云南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