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必墨的性质和历史贡献

论易必墨的性质和历史贡献

一、论彝族毕摩的性质及历史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张耀丹[1](2021)在《新时期以来彝族女性文学研究 ——以汉语小说创作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彝族女性文学自新时期起开始群体性发展,至今已有较为优秀的创作实绩,但学界针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仅有少数作者被相关研究提及。因此,本文拟以彝族女性文学中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呈现当代彝族女性参与写作至今的整体文学面貌和发展脉络,以及各阶段代表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及意义,分析彝族女性作家如何在创作中表达民族和女性的双重议题。论文的主体部分共有五章,呈现出由总至分的论文结构。第一章作为总体性的描述,主要介绍了彝族女性写作发生的背景和动因,以及不同时期作家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联系。传统彝族社会的女性观使得彝族女性在经历社会变革、进入社会角色之后,自然而然地开始进行女性意识的表达,彝族女性写作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发端的。在发端之初,五零后与六零后作家便开创了“精英文学”和“地方文学”两条脉络,以其丰富的创作实绩和较长的创作生命成为这一群体的中流砥柱;七零后作家继承了“地方文学”一脉,呈现出私人口述史和地方家族史叙事的景观;八零后作家则因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异军突起地产生了更为现代性的写作模式,成为短短四十年间彝族女性文学发展的一次转向。第二章到第四章运用文本细读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别对彝族女性写作的女性意识表达、民族性表达和跨文化书写进行具体分析,展现彝族女性作家在多民族文学相互交流的背景下,如何以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创作背景,完成其个人经验与女性经验对于彝族文化共同体的建构。第五章则对其整体发展进行评述和展望。本文一方面要对彝族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历时性的梳理,一方面要具体到其具有共性的多方面的研究,以期对其群体性的把握做到完整又不失细节。彝族女性文学作为少数民族文学中被忽视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文学史意义上的补足,即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丁木乃[2](2020)在《洁净与污秽 ——凉山彝族尼木措毕中祛污洁灵仪式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向月婷[3](2020)在《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1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研究普遍出现人类学转向,在这样的趋势下,文学与人类学的交叉研究随着综合性的文化研究的兴盛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当代的“人类学”与“文学”在理论和研究范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之间的互动对话也变得更加密切,因此对文学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也变得更加清晰。学者最开始是从闻一多先生的神话研究、弗莱的“原型理论”以及以弗雷泽(J·G·Frazer)为代表的剑桥仪式学派出发去把握中国现代文学人类学的历史脉络和学术传统的。中国当代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和实践,大多是以文化人类学为切入点,对显性文化做出阐释,然后从原始思维和神话思维角度出发,深入到文化内部的隐性部分。并且,当代文学人类学对“口头传统”“文本与田野”进行了价值重估,探索出一条“原始神话思维——民间仪式叙事——人类叙事”的路径。阿库乌雾是以作家和人类学家的双重身份进行文学创作的彝族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彝族特色,大凉山彝区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自然风貌和彝族民间的史诗传说、风俗习惯、仪式展演自然地贯穿在阿库乌雾的写作中。最具有文学人类学意义的部分,是对本族人民情感与命运的深情观照。本论文将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生及发展、创作背景及创作实践放置在文学人类学视域中进行研究,以当代文学人类学理论为指导,并且结合徐新建提出的“本文与文本”理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深入研究阿库乌雾写作中的文学人类学元素、文学人类学特点和文学人类学意义。该论文的研究从五个部分依次展开:首先,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讨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方法,反思本论文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其次,本论文运用文学地理学的相关研究视角,论述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观念的发生及发展,围绕“本籍文化”和“文化身份认同”两个问题来进行讨论,在研究中发现,阿库乌雾的成长经历、教学过程和科研反思以及各类的社会实践对他的文学人类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再次,研究梳理总结了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的背景。阿库乌雾的“凉山—混血世系”是他写作的广阔背景。在这一背景之下,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的创作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探索期、塑造期和丰收期。第四,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再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分析阿库乌雾写作中蕴含的文学人类学因子。主要从他写作中涉及到的彝族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和信仰文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阿库乌雾写作的文学人类学特点和功能;第五,在后现代的价值视野和文化语境中,总结了阿库乌雾的书写方法和特点、辨析了田野与文本、口头文化与书写文化中的价值偏颇问题、肯定了阿库乌雾的书写对彝族文化“再生产”的积极作用。另外,文章还基于阿库乌雾的“多民族文学史观”,对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的文学观和价值观做一考量。通过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阿库乌雾的文学人类学写作研究对现今的文学人类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他打通文学与人类文化的内在联系,揭示文学与人类文化生活的共生性,阿库乌雾的文学人类学写作是具有全球视野的书写模式和文化实践,具有深刻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其次,阿库乌雾文本中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现代性的反思与审视,阿库乌雾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和创作手法对文学进行现代性的观照,拉近了自己的作品与世界的距离。向外,他客观从容地分析看待世界,向内他达观平和地观察剖析自心。最后,阿库乌雾的文学人类学写作体现了彝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自身管理与社会调控就是一个文化解构和建构的过程。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的成功和走向世界,标志着彝族人对自身文化阐释能力的提高和外界对于彝族文化的认识以及接受,这带给了彝族人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促进了面向未来推陈出新的文化“再生产”。

蔡小青[4](2020)在《贵阳市高坡乡苗族祭师文化及其社会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祭师是高坡苗族原始宗教祭仪的主持者,他们通晓该苗族支系的历史和各种礼俗,是地方的文化精英,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智识者和传承者,属于整个文化体系里最深层的部分,可以说是高坡苗族社会中的社会老师。而祭师文化则是由祭师和高坡苗族人民一起创造和传承的以祭词、法器和仪式为载体,以鬼神信仰和祖先崇拜为核心,以唱诵祭词和祭祀行为为主要手段,以牺牲用物为媒介,同时也蕴涵了当地苗族的宗教、哲学、伦理道德、风俗礼制、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医药等知识的一种宗教文化。作为高坡苗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祭师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涉及到苗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并对高坡苗族人民的生活、基础教育等方面形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本研究以花溪区高坡苗族乡为田野调查点,运用田野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深入高坡苗族社会,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及文献资料。在系统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社会教育作为研究的视角,牢牢围着祭师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有什么样的教育功能这一条主线进行论述,分析祭师文化中所蕴含的社会教育功能。通过对高坡苗族文化生态系统进行简要介绍,梳理该地区祭师文化的源起和发展状况,可以看出祭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当地的人们对高坡苗族的生存和延续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对高坡乡苗族祭师文化社会教育功能的探讨,得出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祭师文化对高坡苗族个体成员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思想道德的养成及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等方面具有的独特教育功能,同时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然而,如今祭师文化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困境,即随着社会变迁和当地人们生计方式的转变,一些民众的文化意识也变得淡薄,缺乏文化保护意识,阻碍了祭师文化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然而社会的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也不是人们立刻就能解决的,如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挥祭师文化的优势,将其与旅游挂钩为人们谋得利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祭师文化进行保护的工作迫在眉睫。

张健月[5](2020)在《彝族传统民俗的德育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征程。在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提出应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菁华。彝族传统民俗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流,是彝族民众数千年的厚重积累,贯穿着彝族民众的集体意志与生活的智慧,承载着彝族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精神需求、价值体系等,是彝族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的继承。彝族传统民俗全面渗透到彝族民众日常实践之中,保障着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有序开展,发挥着独特的德育功能,对其进行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宽广深厚的群众基础。本论文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彝族传统民俗与德育功能的必然关系,然后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个体五个方面对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实现方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论文还对彝族传统民俗的德育功能进行了辩证分析,认为彝族传统民俗的德育功能虽然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义道德不相同,但其中一些优秀的具体内容与现代社会是有一定相融性,因而可以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作用。正因为如此,彝族传统民俗的德育功能必须完成现代转化才能得到继承和发扬。在此基础上,论文从转变观念、优化德育环境、统筹社会资源等方面对其优化路径进行探讨。彝族传统民俗产生于彝族民众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它调节着彝族社会各种社会关系,维护社会正常运转,并以各种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为教育内容对彝族民众个体施加影响,把一定思想观点、行为准则转化为民众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因此彝族传统民俗的德育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彝族民俗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不自觉的德育功能发挥的过程。彝族传统民俗的德育功能在彝族社会“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以及对彝族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都起到深刻的影响。走进新时代,由于彝族传统民俗具有局限性,对其进行优化尤显迫切,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赋予彝族传统民俗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内容,实现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与时俱进、返本开新的发展。

李秀英[6](2020)在《彝族毕摩文献《措诺祭》中的巫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彝族毕摩(?)文献《措诺祭》(?)是彝族先民认识癞病和治疗癞病的产物。它以经书为载体,以仪式为手段,以其独特的方式预防和治疗癞病,是彝族专门用于驱咒癞魔以求祛污禳病的祭祀经书。彝族认为癞魔伴随雷电降至人间,作祟于人间,给人间带来巨大的苦难,因此邀请毕摩用具有巫术性质的仪式和咒语驱赶癞魔、治疗癞病。巫术思维贯穿在彝族先民的思想观念中,并指导彝族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行动。彝族关于巫术的文化是彝族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之一。“措诺祭”仪式通过清洁、驱咒、祈求、献祭和象征性模拟活动等方式与神灵交流,达到祛污除秽、驱赶癞魔和治愈癞病的根本目的,在拔除癞根的基础上希望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和赐福。本文以《措诺祭》为研究对象,借用英国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巫术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阐释论证的研究方法,探究《措诺祭》中的巫文化。从文献中存在的巫术解读其相应的巫文化,在巫文化的基础上探析彝族的精神世界,以及探寻巫文化在彝族生活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正向功能。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论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涉及选题缘由、彝族毕摩文献《措诺祭》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正文有三章:第一章是对《措诺祭》文献概况的研究,主要阐述该文献的内容、性质、特点和用途;第二章是解读《措诺祭》中巫文化的内涵,包括具有巫文化性质的彝族信仰文化、禁忌文化和语言艺术文化;第三章是探寻《措诺祭》中巫文化的功能,主要从巫术神话、巫术仪式、巫术禁忌和巫文化的启示四个方面来探析巫文化的功能。结论部分是对该研究的归纳总结。彝族对巫术的信仰使患癞病者看到希望的曙光,激励患癞病者积极对抗癞魔并战胜癞病,找回生活的勇气和做人的尊严。巫文化教会人们在深陷困境时要自信不怯懦,积极应对、主动冲击、战胜困难。本文对毕摩文献《措诺祭》的分析与探讨,期望对彝族巫文化研究提供充实的个案分析。

李莉[7](2020)在《双柏县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与民族图腾崇拜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它是作为一个民族发展和生存的重要力量。双柏彝族地区的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起源于云南省楚雄州境内的小麦地冲村,彝族体育“老虎跳”活动是彝族虎图腾的“活史料”,既古朴又原始,民族风格特别的深厚,它既是祭祀性的传统体育活动,又是自娱性很强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文从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的起源、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原始宗教图腾崇拜与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之间的影响和作用,研究“老虎跳”活动存在的体育功能价值,为云南双柏彝族“老虎跳”活动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际调查法与逻辑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内在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性和多重性的,彼此之间相互渗透、互相影响,我们今后要更加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发挥原始宗教图腾崇拜对民族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虽也有消极的作用,但也要发挥积极正面的影响,促进它的发扬光大,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彝族体育“老虎跳”活动的形成是经过不断的继承、发展逐渐形成的,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有关系;(2)双柏彝族“老虎跳”活动的文化特征有:山地民族的地域文化特征、古代族人对动物行为的模仿、族群神圣的宗教祭典仪式、普遍的全民信仰体系、图腾崇拜与原始体育的融合形式;(3)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与图腾崇拜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图腾崇拜对彝族体育“老虎跳”活动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老虎跳”活动提供特定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提升技艺,实现普及化,但图腾崇拜也制约着“老虎跳”活动向科学文化发展需要,向现代化需要的方向发展;(4)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的现代变迁趋势是:图腾崇拜意识的逐渐淡化、从娱神祭祀的活动向娱人活动的转变、从民间习俗向大众活动的转变、从族群祭祀活动走向体育文化舞台。

白睿[8](2020)在《彝族神话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彝族神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零散的分布在各式各类汉文典籍及彝族文献中,给人们认识和把握其全貌及特征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依据现有彝族神话文献,结合相关神话学理论,对历史上存在的彝族神话,按性质及内容进行分类研究,最终将其归纳为自然神话、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感生神话及英雄神话等五类。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将历史上的彝族神话与汉族为主体的中国神话以及域外神话,进行简单比较,根据彝族神话的表现及其思想本质,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彝族神话具有内容的包罗万象、哲学思辨性特征显着、社会现实性特色鲜明等特征。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及参考文献三大部分,正文由三章内容组成,分述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意义,学术史回顾与述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通过对彝族神话研究现状的回顾,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彝族神话研究的空缺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的研究力求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选择彝族神话的类型与特征作为研究主题,至少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中国神话是充分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途径之一,彝族神话研究是对中国神话学研究的重要补充;第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彝族各类文献的整理出版,借助文献的便利对研究彝族神话进行探讨,是进一步认识彝族历史活动轨迹的新视角;第三,彝族神话是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也是对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史的补充和完善。第一章,讨论神话的定义及彝族神话文献的主要表现。该章首先对神话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神话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自身以及周边事物进行的神秘化解释。同时,此章还对纷乱复杂的彝族神话文献进行概括归纳,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对现存彝族文献中的神话进行分类,通过分析比较将汉文文献、彝文文献及民间口头流传的神话按其性质归纳为五类,即自然神话、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感生神话和英雄神话等,并对分类依据、主要表现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进行分析和评述。第三章,本章根据彝族神话的内容及其所反映的思想含义,结合上述神话定义的讨论以及对彝族神话的分类研究,进一步挖掘彝族神话所蕴含的本质特征。通过综合考察、对比分析,得出彝族神话具有内容的包罗万象、哲学思辨性特征显着及社会现实性特色鲜明等特征。

刘旭刚[9](2020)在《纪录片《人神之间·阿细毕摩卢学珍》创作阐述》文中研究指明毕摩,是彝族族群中从事原始祭祀的祭司,其中不少又是传播民族历史文化的代表人物。在各地彝族族群生活中,自彝族支系形成时毕摩这一群体就随之产生,毕摩是真实存在的人,是彝族族群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中国民族学界对毕摩相关文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和贵州省的民族学界,讨论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反映云南省弥勒市西山一带彝族阿细支系文化的相关文献及纪录片并不多见,尤其是纪录片甚为稀缺。纪录片《人神之间·阿细毕摩卢学珍》选取了弥勒阿细支系文化中毕摩这个点,以弥勒市西一镇起飞村的一位老毕摩作为拍摄对象,展现了弥勒西山一带阿细族群中的毕摩形象、传统节日及节日中完整的祭祀仪式。本文主要是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对此次纪录片《人神之间·阿细毕摩卢学珍》的创作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此纪录片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创作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此纪录片创作的价值与意义作了说明;第二部分:对拍摄对象卢学珍的毕摩职业、日常生活,阿细传统节日及祭祀仪式等作了简单的介绍,让大家对此纪录片的内容有了大概了解;第三部分:对此次纪录片创作的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及对整个创作过程进行经验总结。本文对此次纪录片创作的全过程进行了梳理归纳,并进行了分章节详细阐述介绍,试图对后来学生或者对相关题材纪录片的拍摄者能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本论文的理论性研究也可以对同主题研究者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禄开辉[10](2019)在《四川凉山彝区毕摩文化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文中提出多年来我国中共中央颁发的一号文件,主题都是关于农村、农业和农民这“三农”问题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是我国整体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占全国面积的64%,民族地区农村的现代化,无疑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为一身的特殊区域,该区域目前已被国家纳入少数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的范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困难较多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之一,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所指的凉山彝区农村,即泛指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心区域,以“诺苏”为自称的彝族人口世代聚居、以农牧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民族传统文化保持相对完整的行政村和自然村。新中国建立70多年来,凉山彝区农村发生了巨大变迁。但这片区域目前仍面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部分地区还因毒品及艾滋病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整个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凉山彝区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现代化本身及其构成、影响因素都做出整体观察和判断,尤其是要处理好经济与文化、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等关系的平衡。长期以来,凉山彝区的现代化道路基本上是外源型的,以经济为中心,强调来自于外力的支持和帮助。而当地传统的社会、文化、生态以及当地居民的主体性和内生动力等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凉山彝区拥有悠久、深厚且完整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生长并适应于这一独特区域的生存、生活方式的文化,其内在含有丰富的地方性知识、智慧和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至今还深深扎根于凉山彝族农村社会,发挥着诸多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其中,对凉山彝区社会影响深远的毕摩文化,正是凉山彝区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亦是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和话题。毕摩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在彝族文化的各个领域,如天文地理、历史、道德法律、哲学、习俗、语言文字、农牧业、医药、建筑、艺术、文学等方面都显示出源头性及“百科全书”式的价值。其自身有完整的体系和结构,是调整彝族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整套世界观、价值观和多种意义的文化系统,甚至可以说是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标志和代表,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根基。毕摩文化生长于凉山彝区特殊的文化生态之中,并在其严格的传承制度和较为封闭的环境中一直传承延续至今,并且当前仍对彝区农村社会发挥着教育与文化传承、医疗、社会整合与心理调节等功能。毕摩文化对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当然,这些影响有利有弊。经济上,毕摩文化内蕴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与当前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毕摩文化倡导的勤劳、自立自强、诚信、考虑长远等价值观有助于彝区农民的经济发展,部分毕摩文化资源也可与相关的美丽山川河湖结合,开发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彝区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受市场经济和贫富差距拉大的影响,彝区在婚丧嫁娶方面的人情消费都普遍偏高,以至于形成攀比的风气,在毕摩文化色彩浓重的葬礼和祭祖仪式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虽然毕摩文化本身并非主要原因,但毕摩群体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和乡村精英仍可在文化和移风易俗方面做出相应的引导。在乡村治理方面,毕摩文化中对彝区民众注重品德修养、亲戚和睦、社会和谐、家人团结、人人平等、重视礼仪、离恶向善等价值观的教育,对彝区农村社会和谐关系的培育及乡村治理的改善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彝区民众日常生活中,一些毕摩仪式在缓和社会矛盾、增强家族和社区凝聚力方面发挥着稳定作用,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对彝区民众遭遇意外、突发事故时帮助缓解冲突和心理危机,无形化解社会矛盾。毕摩们还参与彝区禁毒,帮助调解社会纠纷;但毕摩文化中仍部分存在的“诅咒”“神判”等内容与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相冲突。在文化上,毕摩文化赞颂学识和贤能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彝区人民重视教育和优良品德的思想;在纵向的师徒系统传承与横向的大众教育与传播中,发挥着将彝族传统文化世代传承并不断发展的功能,保护着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同时也是凉山彝族文化认同的关键因素。但对毕摩文化的过度依赖使得人们在现代化中处于被动境地,毕摩文化的“迷信”之名与民族文化认同相矛盾,受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后又面临传承危机。生态环境方面,毕摩文化中万物有灵、万物共生共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天然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许多关于动植物和自然灾害的仪式和禁忌,都客观上保护了彝区生态环境。但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整洁、干净、卫生”标准与毕摩文化关于“洁净与污秽”和彝族传统文明观念存在差异和错位,继而造成对当地文化的误解和贬低,造成诸多建设项目收效甚微。显然,毕摩文化在凉山彝区农村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利用毕摩文化中的有益于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资源,调适它与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冲突和错位,最终实现两者的共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高度的文化自觉下推进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毕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设具有传统文化整体自觉的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将毕摩文化在内的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整体自觉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去;其次,凉山彝区的农村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建设、“文化英雄”引领彝区民众提升文化自觉,需要各个主体在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给予“文化关注”。再次,毕摩文化在自身文化自觉与反思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最后,在毕摩文化与彝区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调适中,可借力毕摩文化资源促进彝区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法治观念,辅以毕摩文化之“德治”,提高彝区乡村治理水平;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素养,利用好毕摩文化对彝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提炼毕摩文化生态观,结合彝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要求,促进彝区生态宜居。如此,在两者的对话、碰撞中,互相调整、兼容中,毕摩文化赢得自身的升级换代,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彝区农村社会,彝区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也融入传统文化价值,有望能够建设成为根基稳固的,有地方和民族传统的独特的、自信的现代化,实现两者的共赢。

二、论彝族毕摩的性质及历史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彝族毕摩的性质及历史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以来彝族女性文学研究 ——以汉语小说创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从无到有的彝族女性写作
        二、评论界的关注与不足
        三、个人原因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一)彝族文学研究现状
        (二)彝族女性文学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文本细读法
        (二)历时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新时期彝族女性写作综论
    第一节 彝族女性写作背景与动因
        一、彝族女性的历史地位和意识觉醒
        二、传统文学中的彝族女性形象
        (一)被塑造的女性:《姿子尼乍》与《妮日尔果》
        (二)被禁锢的女性:《支格阿鲁》与《阿嫫尼惹》
        (三)被赞美的女性:《甘嫫阿妞》与《阿诗玛》
    第二节 彝族女性写作发展历程
        一、从无到有:当代彝族女性写作史
        (一)彝族女性写作的开创者:李纳
        (二)五零后与六零后作家的创作情况
        (三)七零后作家的创作情况
        (四)八零后作家的创作情况
        二、从离乡到返乡:新时期彝族女性写作的共性思考
第二章 基于彝族文化的女性生命书写
    第一节 悲剧性的女性群像塑造
        一、隐忍的女性形象
        二、反抗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封闭性的女性生存空间建构
        一、山上的世界:边地
        二、山下的世界:城市
第三章 对于传统彝族文化的根性找寻
    第一节 彝族文化地域的塑造
        一、现实的生存地域
        二、虚构的死亡地域
    第二节 彝族文化符号的运用
        一、具体的文化符号
        二、隐在的文化符号
    第三节 对于彝族文化的批判与追求
第四章 关于全球化时代下跨文化现象的思考
    第一节 文化冲突的展现
        一、边地与中心
        二、本族与他族
    第二节 跨文化创作视野的延申
        一、消极的诉说:对文化冲突的疑虑
        二、积极的表达:对文化冲突的接受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下的文化流散现象
        一、全球化时代下的离乡与寻乡
        二、文化流散中的缺失与收获
第五章 彝族女性写作的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成绩:多重探索
        一、三重议题的集体探索
        二、边缘和底层群体的观照
    第二节 反思:继续前行
        一、走出地方
        二、拓展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研究思路
        二、相关研究理论
        三、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和不足
        一、研究难点
        二、本文的创新点
        三、本文的不足
第一章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生
        一、“本籍文化”对阿库乌雾及其创作的影响
        二、文化身份认同对阿库乌雾及其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创作观念的发展
        一、文学人类学创作积累与思考
        二、文学人类学创作探索与启悟
        三、文学人类学创作实践与族群书写
第二章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的写作背景及实践
    第一节 阿库乌雾的“大凉山-混血世系”
        一、凉山彝区及阿库乌雾文学世界中的“凉山彝区”
        二、混血世界及阿库乌雾文学世界中的“混血世界”
    第二节 阿库乌雾的文学人类学写作实践
        一、探索期
        二、塑造期
        三、丰收期
第三章 阿库乌雾作品中的彝族文化书写
    第一节 鲜活的彝族民间文化
        一、彝族民间生活的自然展现
        二、彝族民间神话的有机穿插
        三、彝族民间歌谣的天然撷取
    第二节 丰富的彝族民俗文化
        一、仪式
        二、彝族禁忌
    第三节 神秘的彝族宗教文化
        一、图腾崇拜
        二、自然崇拜
        三、祖先崇拜
第四章 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的功能与价值
    第一节 阿库乌雾写作的神圣治疗与祈福纳吉
        一、阿库乌雾写作与神圣治疗
        二、阿库乌雾诗作与文学禳灾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观下的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
        一、田野与文本之间
        二、口语文化与书写文化之间
        三、“多民族国家文学观”下的阿库乌雾写作
    第三节 阿库乌雾写作的文学人类学价值观
        一、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观
        二、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审美价值观
结论
    一、阿库乌雾的书写方法和特色
    二、阿库乌雾对民族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现代性审视
    三、阿库乌雾书写与彝族文化“再生产”
参考文献
附录
笔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贵阳市高坡乡苗族祭师文化及其社会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对高坡乡苗族祭师文化社会教育的初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求
        (三)研究机缘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有关社会教育的研究现状
        (二)有关祭师文化的研究现状
        (三)有关高坡苗族的研究现状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祭师
        (二)祭师文化
        (三)社会教育
        (四)社会教育功能
    五、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二)半结构访谈法
        (三)文献研究法
第一章 高坡乡苗族的文化生态系统概述
    一、自然环境
        (一)族称
        (二)分布
        (三)地势地貌
    二、社会环境
        (一)衣、食、住、行
        (二)婚姻形态
    三、精神文化环境
        (一)自然崇拜
        (二)祖先崇拜
第二章 高坡苗族社会中的祭师
    一、祭师的类别与产生
        (一)类别
        (二)产生
    二、祭师传承的基本要素
        (一)传承的主体
        (二)传承的时间规约
        (三)传承的内容及禁忌
        (四)传承的方式
        (五)祭师的社会地位
    三、祭师YWK的人生史个案分析
        (一)家庭基本情况
        (二)求学经历
        (三)辍学后的经历
        (四)祭师经历
第三章 高坡乡苗族的典型性祭师文化
    一、丧葬
        (一)丧仪活动概述
        (二)开路条件
    二、敲牛祭祖
        (一)牛祭习俗的成因
        (二)牛祭的基本仪程
第四章 祭师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
    一、传承功能
        (一)承载了传统的地域文化
        (二)承载了传统的民族文化
        (三)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二、导向功能
        (一)民族认同
        (二)文化认同
    三、教化功能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养成
        (二)促进奉先思孝教育的培养
    四、社会治理功能
        (一)维护社会和谐
        (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祭师文化社会教育功能发挥的困境
        (一)祭师传承人数量减少
        (二)部分民众文化保护意识不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部分调研图片

(5)彝族传统民俗的德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分析研究法
        (三)跨学科研究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德育功能的研究现状
        (二)少数民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的研究现状
        (三)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的研究现状
    五、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六、相关概念解析
        (一)民俗及彝族传统民俗的内涵
        (二)德育功能的内涵
第一章 彝族传统民俗的概况
    一、彝族概况及彝族传统民俗的源流
        (一)彝族概况
        (二)彝族传统民俗的源流
    二、彝族传统民俗的类型及特点
        (一)彝族传统民俗的类型
        (二)彝族传统民俗的特点
    三、彝族传统民俗与德育功能的必然关系
        (一)彝族传统民俗是德育功能的有效载体
        (二)德育功能是促进彝族传统民俗传承的有效途径
        (三)彝族传统民俗与德育功能实现的一致性
第二章 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实现形式
    一、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功能:形成政治约束,规范社会秩序
        (二)经济功能:恪守道德标准,形成伦理经济
        (三)文化功能:培养道德认知,构筑民族精神
        (四)生态功能:形成自然信仰,维持生态平衡
        (五)个体功能:引导个体发展,适应社会需求
    二、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的特点
        (一)宗教性
        (二)自发性
        (三)实用性
    三、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的实现形式
        (一)祖辈的言传身教
        (二)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
        (三)特殊人物的示范作用
        (四)礼仪环境的熏陶感染
第三章 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的现状与嬗变
    一、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的载体萎缩
        (一)生产方式的渐变
        (二)经济形式的变迁
        (三)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实效性的弱化
        (一)彝族传统民俗对彝族社会的控制力减弱
        (二)彝族传统民俗在彝族社会的传承性减弱
    三、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与现代社会的碰撞
        (一)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与现代社会的适应性
        (二)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三)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现代转化的实质
第四章 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的优化路径
    一、强化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的认识
        (一)提高彝族传统民俗的保护意识
        (二)树立彝族传统民俗的文化自信
        (三)滋养彝族传统民俗的民俗心理
    二、推动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的发挥
        (一)优化家庭育人环境
        (二)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三)优化社会组织环境
    三、促进彝族传统民俗德育功能的实现
        (一)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
        (二)依靠经济的影响力量
        (三)依靠媒体的传播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彝族毕摩文献《措诺祭》中的巫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措诺祭》概况
    第一节 内容简述
        一、内容概要
        二、内容性质
    第二节 驱咒原因
        一、肮脏和污染——排斥
        二、清除肮脏和污染——仪式
    第三节 驱咒手段
        一、驱咒对象
        二、驱咒手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措诺祭》中巫文化内涵解读
    第一节 具有巫文化性质的彝族信仰文化
        一、祖灵神祗信仰
        二、英雄神人崇拜
        三、生殖崇拜
    第二节 具有巫文化性质的彝族禁忌文化
        一、神灵禁忌
        二、性禁忌
        三、牺牲禁忌
    第三节 具有巫文化性质的语言文化
        一、巫术咒语——通往神界的媒介
        二、咒语的威力——巫术力量的来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措诺祭》看彝族巫文化的功能
    第一节 巫术神话与巫文化的信仰功能
        一、证明巫术的信仰
        二、指挥巫术的行为
    第二节 巫术仪式与巫文化的心理医疗功能
        一、情绪宣泄
        二、积极的心理暗示
        三、慰藉心灵并获得安全感
        四、言语解释
    第三节 巫术禁忌与巫文化趋利避害的功能
        一、趋利避害
        二、自我约束
    第四节 巫文化的启示
        一、坚守心灵的光——信仰
        二、树立趋吉避祸的价值取向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双柏县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与民族图腾崇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
        1.2.3 有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1.2.4 有关彝族民间习俗的研究
        1.2.5 有关彝族体育的研究
        1.2.6 图腾崇拜的史料记载及研究
        1.2.7 有关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的研究
        1.2.8 国外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实地调查法
        2.2.4 逻辑分析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双柏县彝族形成的历史概况
    3.2 双柏县彝族的自然社会环境与民间习俗
        3.2.1 自然环境
        3.2.2 社会环境
        3.2.3 生活习俗
        3.2.4 双柏县彝族民间的传统体育活动
    3.3 双柏彝族原始宗教与虎崇拜观念概述
        3.3.1 双柏彝族的原始宗教
        3.3.2 双柏彝族的虎崇拜观念
    3.4 双柏彝族体育“老虎跳”活动简介
        3.4.1 从民间传说看“老虎跳”活动的形成与起源
        3.4.2 双柏县彝族传统“老虎跳”活动的表现形式
    3.5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文化特征
        3.5.1 山地民族的地域文化特征
        3.5.2 古代族人对动物行为的模仿
        3.5.3 族群神圣的宗教祭典仪式
        3.5.4 普遍的全民信仰体系
        3.5.5 图腾崇拜与原始体育的融合形式
    3.6 双柏县彝族“老虎跳”与图腾崇拜的关系探讨
        3.6.1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崇拜活动的宗教缘由
        3.6.2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的图腾场景
        3.6.3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中的图腾意蕴
        3.6.4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与民族图腾崇拜的内在联系
    3.7 双柏县彝族“老虎跳”活动的现代变迁
        3.7.1 图腾崇拜意识的逐渐淡化
        3.7.2 从娱神的活动向娱人活动的转变
        3.7.3 从民间习俗向大众活动的变迁
        3.7.4 从族群祭祀活动走向体育文化舞台
    3.8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传承发展中的困境
        3.8.1 村民传承发展意识匮乏
        3.8.2 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开发不足
        3.8.3 传承传播渠道狭窄
        3.8.4 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3.8.5 文化缺乏创新,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3.9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的发展对策
        3.9.1 重视“老虎跳”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3.9.2 深度发掘彝族“老虎跳”活动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3.9.3 将“老虎跳”活动引入校园,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内容
        3.9.4 将“老虎跳”活动引入全民健身领域,促进民族体育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3.9.5 将“老虎跳”活动引入旅游景区,丰富旅游产品结构
        3.9.6 加强“老虎跳”活动的创新发展,推进科学化、社会化进程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双柏彝族原始宗教与图腾崇拜的形成缘由
        4.1.2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及文化特征
        4.1.3 双柏彝族“老虎跳”与图腾崇拜的内在联系
        4.1.4 双柏彝族“老虎跳”活动的现代变迁
        4.1.5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传承发展中的困境与不足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8)彝族神话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述评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神话定义与彝族神话文献概论
    第一节 关于神话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彝族神话文献概论
第二章 彝族神话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自然神话
        一、自然崇拜神话
        二、动植物崇拜神话
        三、女性始祖神话
    第二节 创世神话
        一、开天辟地神话
        二、人类起源神话
        三、文化起源神话
    第三节 洪水神话
        一、彝族洪水神话的起因分析
        二、彝族洪水神话避水工具的分析
        三、彝族洪水神话中遗民的婚姻类型
    第四节 感生神话
        一、竹王感生神话
        二、英雄感生神话
    第五节 英雄神话
        一、支格阿龙神话
        二、夷帅孟获的神话
    第六节 其他神话
第三章 彝族神话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内容的包罗万象
        一、内容丰富,叙事完整
        二、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三、浓郁的民族特色
    第二节 哲学思辨性特征显着
        一、关于社会发展形式的哲学思考
        二、关于万物存在状态的思辨性理解
    第三节 社会现实性特色鲜明
        一、社会统治思想的折射
        二、伦理道德观念的体现
        三、婚姻形态变迁的生动反映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纪录片《人神之间·阿细毕摩卢学珍》创作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缘由
    1.2 研究与创作现状
        1.2.1 研究现状
        1.2.2 创作现状
    1.3 研究和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1.4 创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创作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作品的创新点
第二章 纪录片《人神之间·阿细毕摩卢学珍》的前期策划
    2.1 前期调研
        2.1.1 调研目的
        2.1.2 调研过程
    2.2 纪录片《人神之间·阿细毕摩卢学珍》主题的确立
        2.2.1 主题确立
        2.2.2 撰写拍摄大纲
    2.3 纪录片《人神之间·阿细毕摩卢学珍》工作流程
第三章 纪录片《人神之间·阿细毕摩卢学珍》的中期拍摄
    3.1 中期拍摄设备的选取
        3.1.1 视频设备的选取
        3.1.2 录音设备的选取
        3.1.3 其它辅助设备选取
    3.2 拍摄场地的选取
    3.3 中期拍摄采访环节设计
    3.4 中期拍摄技巧的运用
    3.5 中期拍摄小结
第四章 纪录片《人神之间·阿细毕摩卢学珍》的后期制作
    4.1 素材管理
        4.1.1 素材分类
        4.1.2 采访素材整理
    4.2 影片剪辑
        4.2.1 影片剪辑思路
        4.2.2 影片的初剪与精剪
        4.2.3 声音的处理
        4.2.4 转场的处理
    4.3 影片包装
    4.4 输出成片
第五章 创作总结与反思
    5.1 创作总结
    5.2 创作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纪录片《人神之间·阿细毕摩卢学珍》旁白词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作品目录

(10)四川凉山彝区毕摩文化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一)学术价值
        (二)现实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与农村现代化关系的理论探索
        (二)关于凉山彝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研究
        (三)关于凉山毕摩文化的研究
        1.对毕摩文化的整体介绍和研究
        2.毕摩经籍文献整理与研究
        3.毕摩仪式研究
        4.毕摩及其技艺研究
        5.毕摩文化与彝区社会关系的研究
    四、所用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文化功能论
        (三)文化相对论
        (四)文化自觉理论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田野调查法
        (二)创新点
    六、田野工作情况
第一章 新时代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概述
    第一节 凉山彝区概况及相关理论阐释
        一、凉山彝区概况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第二节 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性
        一、凉山彝区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二、中国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任务
        三、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第三节 凉山彝区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及目标任务
        一、凉山彝区现代化历程
        二、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第四节 传统文化——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资源
        一、民族地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再认识
        二、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的传统力量来源
第二章 凉山彝区毕摩文化辨析
    第一节 “毕摩”及“毕摩文化”的界定
        一、毕摩
        二、对毕摩文化的界定
    第二节 毕摩文化的结构分析
        一、毕摩文化体系的三元结构
        二、毕摩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主要内容
        三、毕摩文化在行为层面的内容
        四、毕摩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内容
    第三节 毕摩文化的历史及现实社会基础
        一、毕摩及毕摩文化的历史流变
        二、当前凉山彝区社会毕摩文化的现状
第三章 毕摩文化根植并长期延续于凉山彝区农村的原因
    第一节 毕摩文化生长于彝族特殊的文化生态
        一、文化生态的概念
        二、毕摩文化生长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较为封闭的环境和严格的传承制度使毕摩文化得以传承
        一、毕摩文化处于较为封闭的地理和文化环境
        二、毕摩群体严格的传承制度
    第三节 毕摩文化尚存有满足彝区某些社会需求的功能
        一、彝区社会仍有毕摩文化的需要
        二、毕摩文化在彝区社会仍有诸多功能
第四章 毕摩文化对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之“利”分析
    第一节 毕摩文化对凉山彝区农村经济现代化的积极影响
        一、凉山彝区农村经济现状
        二、毕摩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念
        三、通过毕摩文化仪式确立并且传播的内容具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功能
        四、毕摩文化中有助于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资源
    第二节 毕摩文化对彝区乡村治理具有的积极影响
        一、毕摩文化中有益于社会和谐的观念
        二、毕摩文化仪式的乡村治理功能
        三、毕摩群体的优良品德和“德古”身份也是彝区农村社会和谐的因素
    第三节 毕摩文化在彝区农村文化现代化中的积极影响
        一、毕摩文化对凉山彝区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影响
        二、毕摩文化对彝区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贡献
    第四节 毕摩文化在彝区农村生态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凉山彝区农村生态现状
        二、毕摩文化中的生态保护观念和智慧
        三、毕摩文化中有益于彝区农村生态的仪式
第五章 毕摩文化与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冲突
    第一节 毕摩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矛盾”的内容
        一、毕摩文化仪式中献祭蕴涵的文化观念
        二、毕摩文化仪式“高消费”与彝区人情消费的紧密联系
        三、彝区人情消费高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毕摩文化中“诅咒”与当前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冲突
        一、彝区农村仍然存在诅咒观念和仪式
        二、诅咒观念和行为与当前和谐社会观念的冲突
    第三节 毕摩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
        一、对毕摩文化的依赖造成彝区民众在现代化中的被动处境
        二、现代文化对毕摩文化的冲击
        三、毕摩文化“迷信”之名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冲突
    第四节 现代化建设的“卫生”要求与毕摩文化的“洁净”观念的冲突
        一、毕摩文化中的“污染”与“洁净”观念
        二、彝区农村“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与彝区传统文化观念的冲突
第六章 对毕摩文化与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合理调适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文化自觉下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与毕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建设具有传统文化整体自觉的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
        二、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者的“文化关注”
        三、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文化英雄”引领文化自觉
        四、毕摩文化自身的“文化自觉”
    第二节 毕摩文化与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的共赢
        一、借力毕摩文化促进彝区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
        二、提高法治观念,辅以毕摩文化之“德治”,提高彝区乡村治理水平
        三、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素养,利用好毕摩文化对彝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
        四、提炼毕摩文化生态观,结合“整洁”要求,促进彝区生态宜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田野图片
致谢

四、论彝族毕摩的性质及历史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彝族女性文学研究 ——以汉语小说创作为中心[D]. 张耀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洁净与污秽 ——凉山彝族尼木措毕中祛污洁灵仪式案例研究[D]. 丁木乃.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3]阿库乌雾文学人类学写作研究[D]. 向月婷.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4]贵阳市高坡乡苗族祭师文化及其社会教育功能研究[D]. 蔡小青.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5]彝族传统民俗的德育功能研究[D]. 张健月. 大理大学, 2020(05)
  • [6]彝族毕摩文献《措诺祭》中的巫文化研究[D]. 李秀英.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7]双柏县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与民族图腾崇拜关系研究[D]. 李莉.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彝族神话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D]. 白睿.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9]纪录片《人神之间·阿细毕摩卢学珍》创作阐述[D]. 刘旭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7)
  • [10]四川凉山彝区毕摩文化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D]. 禄开辉.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论易必墨的性质和历史贡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