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报道中的“相关部门”入手

从新闻报道中的“相关部门”入手

一、从新闻报道中的“有关部门”说起(论文文献综述)

王映骞[1](2021)在《20112020年大众传媒中的幼儿教师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毛俊杰[2](2021)在《《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公众对于与疫情相关的新闻信息需求也大大增加。在深刻变化的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与传播方式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国内覆盖率最广、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节目——《新闻联播》成为公众获取权威疫情相关信息及其进展的重要来源。本文选取《新闻联播》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5月20日这段时间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为研究样本,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运用台湾学者臧国仁先生的框架分析理论,利用文本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框架。在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的文献以及研究的设计进行梳理与说明之后,文章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进行了分析。在高层次结构分析中,从宏观层面重点讨论了主题,对主题类目进行了构建与分类,介绍了主题类目的总体情况,然后指出,主题类目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第一,主题内容:突出核心议题;第二,主题题材:展现抗疫成果;第三,主题编排:强化舆论引导。中观层面对节目的新闻体裁选择、整体叙事结构与作用、新闻背景的设置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体裁上来说,消息勾勒疫情全貌,通讯刻画抗疫典型人物,评论围绕热点发声。三种体裁全方位、多维度地报道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总体上来看,新闻结构图式完整,虽然情节性框架为主,但议题性框架也占有一定比重。局部来看,运用故事化手法突出情境和后果,深化了新闻价值;议题性框架位置显着,凸显了新闻立场。在低层次结构分析中,从微观层面对节目的语言符号和报道方式进行了分析。从语言符号来看,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用精确的数字呈现间接表达立场;第二,色彩鲜明的词语表明情感和态度;第三,标题运用冒号和亮点信息强化传播效果;第四,口语化的语言增强亲和力。此外,还运用镜头语言和同期声充实新闻内容,间接表达媒体意见。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概括出了《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三个框架:形式框架——体现政治本位;情感框架——凝聚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形象框架——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最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启示,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正面宣传引导舆论;人文关怀稳定民心;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总之,面对这一场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闻联播》全领域、全方位覆盖式的报道,正面引导了社会舆论,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廖香兰[3](2021)在《《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媒介形象研究(2016-2020)》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公开发布,提出确保至202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从2016年到2020年,农村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妇女群体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生活和社会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境遇必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中国妇女报》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家面向全国发行的中央级妇女报纸,是了解女性发展的重要媒介,因此,将《中国妇女报》作为农村妇女媒介形象的研究对象更具代表性。本文以《中国妇女报》近五年(2016年-2020年)间有关农村妇女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报道进行综合数据统计分析,包括报道的版面分布、报道体裁、报道主题以及农村妇女的角色、农村妇女的职业身份以及农村妇女的性格特征等。研究发现,《中国妇女报》在关于农村妇女的报道中呈现出多样化的主题,报道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塑造了多样的农村妇女形象。采用文本分析法,选择有意义的新闻报道,从新闻文本内容和传达出来的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国妇女报》建构的农村妇女的媒介形象,根据《中国妇女报》建构的农村妇女的媒介形象分析其建构的特点以及原因。研究发现,在农村妇女媒介形象被建构时,主要有树立新时代农村妇女新形象、追求农村妇女形象多样化、消除性别偏见和促进性别平等这几个特点,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的原因主要包含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报纸在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中的积极方面和不足之处,以期能够对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金春[4](2021)在《《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闻语言是用于表述、传播新闻事实的规范化语言。《中国青年报》肩负“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之重任,在发布和传递全国“两会”新闻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特定的群体受众倾向,其新闻语言作为重要的媒介符号,连接了国家、社会和青年。本文从新闻文本研究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组合运用。语料选取自《中国青年报》2015—2020年的全国“两会”新闻,全文共计五章。第一章明确研究对象并对其做简要概述;第二章、第三章分别研究新闻语言生成中所使用到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描写阐释法等,深入研究该报所刊“两会”新闻语言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具体使用,包括词汇、句式的运用及特点,以及修辞、语篇的运用及特点;第四章分析“两会”新闻语言的语境,探讨语境因素对其生成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影响;第五章基于前文研究,结合问卷分析当前《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并结合语言学和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对新闻语言的生成和建构进行更全面的思考。《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以客观、准确为基础,以直观、通俗为原则。在语言手段运用方面,名词、动词为主要的语言连接要素,词的选用准确、客观,缩略语的使用让语言简洁、精练;句子方面,以长单句为主,冗长、信息量大是其句型最大的特点,“某某表示”的是其“两会”新闻语言句式的最大特色,同时使用了符合语言经济原则的主语隐现句,句类运用以陈述句为主疑问句为辅。在非语言手段运用方面,语篇以连接、照应、省略以及词汇手段实现语篇衔接,构成顺承型、因果型、转折型的语篇结构;表层修辞为主,深层修辞为辅的辞格运用,使得“两会”新闻语言少了些严肃多了些生动。“两会”新闻语言的生成与传播实现了言内语境与言外语境高度契合。可以说,《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在保留新闻语言正式、严谨的基础上,正尝试更加灵活的语言运用手段,贴合当下传播的语境,实现“两会”新闻语言的有效传播。

胡嫒嫒[5](2021)在《新闻报道框架与“煤老板”媒介形象变迁 ——以《人民日报》(1983-2020年)相关报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霄[6](2021)在《叠加到聚焦:媒介热点事件的新闻生产内容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热点事件的叠加和聚焦效应受到了舆论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大多数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些热点事件在叠加过程中受众的反馈和回应。比如一些学者会谈到受众在经历了热点事件叠加后会引发情绪上的叠加,群体极化现象在公众情绪中体现的愈发明显,呈现在大众传播的环境中。还有一些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对舆论中形成的热点事件叠加的过程研究,当然也通过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得出了舆论在叠加后会产生聚焦效应,但其实在探究中会发现造成舆论这种现象的主体责任人是媒体和受众,之前的研究一直集中在现象和规律分析,如果在研究中将视角转向传者那么将成为新的研究视野。所以在本文中笔者将以框架理论为基础,以热点事件中叠加-聚焦的现象为研究背景,对媒体生产出的新闻内容呈现出的规律和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析。本文首先对新闻报道的媒体进行了分类,将主流媒体中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官微报道作为第一类研究对象,以新浪、网易、搜狐和腾讯新闻为代表性的网络媒体作为第二类研究对象,以社交媒体中微博为典型作为第三类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初步将2020年热点的舆论叠加、聚焦事件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将舆情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不同媒体在叠加过程中会形成主导型框架,通过这些框架的变化寻找报道者在对热点事件叠加报道过程表现和影响,更好的通过规律性研究实现舆情的良性互动和理性发展。本研究将选取2020年的最新案例进行分析,不仅从数据和文本的获取上更全面清晰,同时案例的时新性和典型性也让研究更有意义。在对媒体所形成的框架进行分类和框架总结以后也能根据现有的舆论环境提出更合理有效的措施,构筑平稳、健康、友善的网络舆论空间。笔者通过对舆情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所形成的不同媒体在叠加聚焦效应下的主导型框架规律,并归纳出在格构柱框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的改进和优化,通过论文的写作使管理者对舆情的监管和调整有进一步的完善,形成协同合理、可知可感的舆论环境,在媒体和受众的互动下有效的提升新闻报道的环境和质量。

董子君[7](2021)在《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研究 ——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慰安妇”问题作为一个重大的战争遗留问题,关涉历史、外交、社会、性别、人权以及心理等多个领域,“慰安妇”制度受害老人们的疾呼与生活现状如今也牵动着社会上许多人的心。中国台湾作为这一制度的受害地区,于1991年起,其政府、民间团体以及媒体、民众便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跟进。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主要中介也承担着记录历史的功能,议程设置于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1991年韩籍“慰安妇”制度受害者金学顺老人站出来控诉日本政府至今的时间段内,《联合报》与《自由时报》关于“慰安妇”问题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文献考察分析及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情况。在对其相关报道的数量、时间、主题及其属性议程等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后,对两报发挥的议程设置功能进行评析,总结出其阶段性特点及其与历史现实的关系,探究影响两家媒体构建议题的社会、历史因素及其局限性,最后对媒体进行“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提出建议。研究发现,两报在“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客体倾向上有所不同,在制度或受害者直接相关事件、国际政府层面的相关言行以及民间相关言行三类主题中,《联合报》相对更倾向报道民间相关言行议题,而《自由时报》更倾向关注国际政府层面的相关议题,同时分别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议题建构方式上,两报均较多采取消息、通讯的方式介绍事实,同时辅以评论文章加强意见的表达和舆论的引导。在两报“慰安妇”议题的属性议程设置关注上,则均较多突出议题的问题阐释属性和中立情感属性。此外,两报的议程设置作用均达到了吸引公众注意力、传递事实与专业信息、表达多方意见以引导舆论乃至发挥社会公共性以呼吁理性思考的效果。此外较为创新的是,本文将两报关于“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分为了五个发展阶段,以更好地探索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关注情况与变化趋势,同时从媒介的角度梳理这一问题在台湾地区的发展。通过分析发现,台湾地区的受害者身份与日本的不道歉态度是媒体关注这一议题的根本原因,而台湾地区特有的社会环境特点包括对制度受害者的独特关注行动以及岛内历史、政治特点等均影响着两报进行议程设置,两报的属性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报立场、报道角度的差异。最后,本文建议在台湾以及其他地区媒体对“慰安妇”问题进行议程设置时,应当减少媒体政党属性的影响,并且加大报道关注的主体范围,以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广泛、专业的事实与意见,增大公众的认知广度与深度;同时,在此类私密话题、历史议题进入公共话语空间时也应当加强对问题阐释属性的重视,以更加柔和、具有人文关怀的方式传播;而对于这一议题的最终思考应该上升到反思战争和权利平等的层面,使人们能够真正收获到有利于后世发展的精神食粮。

李秉霖[8](2021)在《《新京报》对性侵事件的报道框架及人物媒介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性侵事件的报道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欧美报刊的黄色新闻,在20世纪末,性侵问题才逐渐被纳入公共议程。同时,各种社会平权运动及女性意识的觉醒,鼓舞大量受害者敢于控诉,说出自己的性侵经历,使这一议题从阴影走向前台。而媒体对性侵事件的报道,无疑逐渐成为传播性侵议题的有力文化工具,关注并理解受害者性侵经历,引导公众对其背后的制度文化进行反思。因此,本研究对媒体关于性侵事件的报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2006年-2020年十五年间《新京报》关于性侵事件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为理论支撑,对性侵事件报道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新京报》在当前的性侵报道框架下,对涉事人物的媒介形象呈现,并从该视角出发,指出《新京报》在性侵事件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研究发现,《新京报》在对性侵事件进行报道时,主要以消息体裁为主,评论为辅。在2017年反性骚扰运动兴起后,报道数量呈现为稳定的增长趋势,报道重点逐渐从调查、揭露性侵事件的基本情况转变为讨论性侵涉事者遭遇,关注法律制度与舆论争议。报道框架以“事实叙述”、“身份追问”、“法治正义”、“问责监督”框架为主,多为叙事型呈现,报道形式较为固定,一定程度上能回应“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之间的冲突。同时,《新京报》对性侵事件的报道以未成年、学生群体为主,基本塑造了主动积极维权,对嫌疑人进行公开控诉,受难形象突出,维权受阻,以及具有“不完美”倾向的受害者媒介形象。对于嫌疑人,则呈现了拥有一定资源权力,冷血、扭曲、没有人性,以及处于社会边缘,有机会实施诱骗的“普通人”等典型媒介形象。总体而言,其对性侵事件的报道体现了一定的新闻专业主义素养,但仍存在报道模式单一、过分描述性侵细节,对受害者身份探究单一、缺少对受害者权利与主体关注等问题。目前,国内新闻业界和学界对性侵报道的研究和关注多聚焦于儿童及媒介伦理,缺少对性侵事件报道变迁和当下人物媒介形象构建的探究。因此,本文选取了相对具有代表性的《新京报》,重点分析了其性侵事件报道的变化,并总结了当前报道框架下人物媒介形象的呈现,为后续的性侵议题报道提供一定的参考。

孙楝[9](2021)在《重庆市“脱贫攻坚”融媒体报道研究 ——以《重庆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王莹[10](2021)在《新冠疫情期间新闻报道对公众护士角色认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大众对于护士角色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解与偏差。2020年初在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使医护人员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此期间与护士相关的新闻报道,有助于人们对护士角色的深入理解与认知。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了解公众对护士角色认知的基础上,探究新冠疫情期间,公众媒介接触情况以及与护士相关的新闻报道对其护士角色认知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如今公众对于护士这一群体的评价较高,可以认同护士工作的意义,理解护士工作的辛劳,认可护士工作的专业性,并对临床工作中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表示乐观,但也承认护士在社会地位上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第二,新冠疫情期间,公众对于媒介有着较大的依赖性,绝大多数受访者都接触过护士相关的新闻报道。第三,影响公众对于护士角色认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否具有医学相关背景、疫情期间媒介接触时长、接触与护士相关新闻的频率和类别都会影响公众对于护士角色的认知;第四,新冠疫情期间相关报道在构建护士形象的过程中也在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报道的深度不足,且内容同质化较为严重,部分正面宣传报道用力过猛,造成了“舆论翻车”。因此,媒介在利用新闻报道建构护士形象的时候,要利用好重大突发性事件,做好深入报道;同时需要在宣传过程中利用细节增加受众的共鸣;也需要注重新闻的客观性,防止过度渲染造成的负面效应;最好可以利用好多种渠道,并利用好意见领袖对于舆论的引导作用。

二、从新闻报道中的“有关部门”说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新闻报道中的“有关部门”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2)《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框架理论
        二、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研究现状
        三、《新闻联播》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样本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高层次结构
    第一节 主题类目的构建
        一、类目构建的方法
        二、主题类目的分类
        三、主题类目总体情况
    第二节 主题类目的特点
        一、主题内容:突出核心议题
        二、主题题材:展现抗疫成果
        三、主题编排:强化舆论引导
第二章 《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中层次结构
    第一节 报道体裁
        一、消息勾勒疫情全貌
        二、通讯刻画典型人物
        三、评论围绕热点发声
    第二节 报道图式
        一、图式结构概述
        二、图式结构特点
第三章 《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低层次结构
    第一节 语言符号
        一、数字呈现间接表达立场
        二、词语使用塑造积极情感
        三、标题选择赋能传播效果
        四、口语化风格增强亲和力
    第二节 报道方式
        一、镜头语言
        二、同期声
第四章 《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框架及启示
    第一节 《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框架
        一、形式框架:体现政治本位
        二、情感框架:凝聚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三、形象框架: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二节 《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启示
        一、正面宣传引导舆论
        二、人文关怀稳定民心
        三、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3)《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媒介形象研究(2016-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缘起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
        一、媒介形象研究概况
        (一)对某一媒介中某个群体媒介形象的研究
        (二)对媒介形象理论层面的研究
        (三)对某一个媒体的媒介形象的研究
        二、对农村妇女媒介形象的研究
        (一)对农村女性的研究
        (二)对女性媒介形象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妇女报》的研究
        (一)对某一类型群体的报道分析
        (二)分析《中国妇女报》中的某个议题
        (三)对《中国妇女报》本身的分析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节 课题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文本分析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报道分析
    第一节 样本选择
    第二节 《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报道的基本概况
        一、《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报道的版面分析
        二、《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报道的体裁分析
        三、《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报道的主题分析
    第三节 《中国妇女报》报道中“农村妇女”的基本概况
        一、农村妇女身份的分析
        二、农村妇女角色的分析
        三、农村妇女性格特征分析
第三章 《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报道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生活改善者文本分析
        一、自主创业促进生活改善
        二、政企帮扶促进生活改善
    第二节 家乡建设者文本分析
        一、妇女干部带领建设家乡
        二、家乡建设之文化建设
    第三节 被救助者形象文本分析
    第四节 品格优秀者文本分析
        一、重情重义的农村妇女形象
        二、坚强乐观的农村妇女形象
    第五节 受到侵害者文本分析
第四章 《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的特点
        一、树立新时代农村妇女新形象
        二、追求农村妇女形象多样化
        三、消除性别偏见,促进性别平等
    第二节 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的原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文化因素
第五章 《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的反思
    第一节 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的积极方面
        一、构建先进的理念
        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三、紧跟时代热点
    第二节 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的不足之处
        一、报道文本的不足之处
        (一)讲述方式偏模式化
        (二)缺乏人文关怀
        二、形象建构的不足之处
        (一)主角形象的模糊
        (二)符号化的农村妇女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4)《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的缘由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三、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四、选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五、选题研究的范围及语料
第一章 《中国青年报》与“两会”新闻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概述
        一、 《中国青年报》的创刊历程
        二、 《中国青年报》的办刊特色
        三、 《中国青年报》的社会影响
    第二节 “两会”新闻概述
        一、会议新闻
        二、《中国青年报》的“两会”新闻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言手段及特点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词汇运用
        一、词类的运用
        二、缩略语的运用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句子运用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型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式
        三、《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类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非语言手段及特点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辞格运用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表层辞格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深层辞格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篇运用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篇衔接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篇结构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主观语境分析
        一、新闻语言信息传播主体因素
        二、新闻语言信息接受主体因素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客观语境分析
        一、新闻语言传播的时空语境
        二、新闻语言传播的背景语境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
    第一节 从语言传播看《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功能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传播的基础功能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传播的派生功能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现状及对策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现状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叠加到聚焦:媒介热点事件的新闻生产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界定
第一章 热点事件叠加-聚焦中新闻生产特征分析
    第一节 主流媒体在新闻生产中的表现
    第二节 社交媒体在新闻生产中的表现
    第三节 媒体在新闻生产中的框架分析
第二章 热点事件叠加-聚焦中新闻生产的成因
    第一节 媒体的生产环境
    第二节 记者报道的偏向
    第三节 文本的呈现策略
    第四节 受众的情感认知
第三章 热点事件叠加-聚焦中新闻生产的影响与反思
    第一节 新闻生产内容的影响
    第二节 新闻生产内容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主流媒体在报道中的表现
附录二 主流媒体在报道中的表现
附录三 主流媒体在报道中的表现
附录四 主流媒体在报道中的表现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研究 ——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新闻传播学领域对“慰安妇”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媒体议程设置的研究
        三、关于台湾地区报纸媒体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三、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联合报》《自由时报》关于“慰安妇”问题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第一节 报道主题的内容分析——议程设置的客体关注倾向
        一、《联合报》相对偏重民间议题,《自由时报》突出政府层面议题
        二、报道“慰安妇”制度直接相关事件——多关注受害者经历
        (一)均注重对受害者“声音”的报道但各有侧重
        (二)均关注台湾与韩国地区的受害者
        (三)均注重报道史料证言以介绍历史,《联合报》更多且集中
        三、报道国际、政府层面的表态或行为——多关注抗议的受害地区与立场模糊的日本
        (一)关注受害地区的态度和行为——两报侧重不同主体反映向日求偿统一立场
        (二)关注日本政府的相关行为或表态——两报侧重不同主体突出日本不承认强制性的态度
        (三)对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态度和行为的报道
        四、报道各地区民间的相关言行
        (一)均突出报道台湾民间的声音,多涉及人权女性组织
        (二)均突出台湾民间对制度强制性的关注与抗议呼吁
        (三)均突出民间团体协助受害者抗议、诉讼并进行调查
        (四)均关注民间纪念活动,对援助受害者生活的报道少
    第二节 报道议程的建构形式与特点
        一、报道时间:于重大事件发生时加强报道频次
        二、报道体裁:消息通讯为主介绍事实,评论为辅表达意见
        三、消息来源:自采为主,引用转载增强互动共鸣
        四、报道作者:专业记者主导,民间作者协同
    第三节 报道议题的属性分析——属性议程设置影响认知
        一、“慰安妇”议题实质属性的设置特点
        (一)两报对议题实质属性的设置倾向总体特征
        (二)不同主题报道突出的实质属性特点——均注重问题阐释,其他属性随事而变
        二、“慰安妇”议题情感属性的设置特点
        (一)两报对议题情感属性的设置倾向总体特征
        (二)不同主题报道突出的情感属性特点——均突出中立情感,负面情感随主题有不同侧重
    第四节 议程设置的功能评析
        一、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得主动反馈
        二、提供事实与专业知识,影响公众解读、理解事件
        三、展示多方意见,寻求共识以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四、坚持社会公共利益,监督施策与倡导社会理性思考
第三章 《联合报》《自由时报》关于“慰安妇”议题议程设置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注重报道史实和受害者情况以建立认知(1991-1996)
        一、报道以揭露史实与展示相关地区调查为主
        二、注重报道韩、菲受害者的求偿行动
        三、报道台籍受害者的声音多由妇援会“代言”
    第二节 聚焦台湾地区社会争议与台籍受害者本人声音(1997-2005)
        一、持续报道相关社会事件以呼吁政府、社会关注
        二、展示台籍受害者的勇敢与坚强
    第三节 突出个人微观视角下台籍受害者生活以展示人性关怀(2006-2011)
        一、两报均突出台籍受害者心灵得到疗愈
        二、较少关注日本政府的回应情况
    第四节 关注政治话语结构下的责任争论(2012-2016)
        一、关注日本摇摆言论以引导民众思考责任归属
        二、集中报道台湾地区课纲微调争议激起的社会争论
        三、日韩协议签订与台湾选举期间重视报道台湾政治争论
        四、突出受害者等不到道歉的遗憾
    第五节 关注日韩态势的转变与台湾岛内政治对立局面(2017-今)
        一、关注日韩态势的转变,《自由时报》尤为详尽
        二、两报以不同立场突出台湾地区政党言论的激烈对立
        三、两报对受害者关注渐冷,呼吁历史不能被遗忘
第四章 影响《联合报》《自由时报》关于“慰安妇”议题议程设置的要素
    第一节 “慰安妇”问题现实发展的影响
        一、作为受害方的台湾与日本政府的不道歉态度
        二、台湾地区相关社会环境特点
        (一)社会层面——民间团体与知识精英的言行引导媒体关注方向
        (二)政治层面——政党的不同史观与趋于符号化的论战工具
        (三)历史层面——与其他历史事件的类比叙述以增强理解
        三、作为“风向标”的国际态势——日韩的和解与对立
    第二节 《联合报》《自由时报》性质与特点的影响
        一、市场化后的台湾报业定位与目标
        二、扮演“把关人”角色的政党属性媒体
        (一)针对“慰安妇”问题的统一涉日立场
        (二)政治属性的差异带来议程设置的不同呈现
第五章 对《联合报》《自由时报》“慰安妇”议题议程设置的思考
    第一节 议程设置下媒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真实性、准确性不够
        二、新闻客观性有所偏离
        三、新闻标题缺乏规范性
        四、历史概念的严谨性有所欠缺
    第二节 如何更好地提高“慰安妇”议题议程设置的效果
        一、减少政党属性对媒体报道的影响
        二、增加报道主体范围以扩大公众认知视野
        三、加强引导历史议题、私密话题进入媒体公共话语空间
        四、引导公众反思战争、追求平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内容分析类目建构表
附录 B 图表目录
致谢

(8)《新京报》对性侵事件的报道框架及人物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性侵相关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样本选取
        四、类目建构
第一章 《新京报》性侵事件报道的基本特点及变化分析
    第一节 报道数量:前期较为波动,2017 年后整体呈上升趋势
    第二节 报道体裁:消息为主,新闻评论后来居上
    第三节 新闻发生地:大陆为主,欧美澳印均有涉及
    第四节 消息来源:渠道多元,检察院及警方等政府部门通报较多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京报》性侵事件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第一节 报道主题整体分析
        一、报道主题特点:聚焦事件及人物,解读质疑
        二、报道主题变化分析:重视舆论争议,主动设置议程
    第二节 《新京报》性侵事件报道的框架总结
        一、性侵事件叙述框架
        二、“身份追问”框架
        三、法治正义框架
        四、问责监督框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物媒介形象呈现
    第一节 受害者媒介形象分析
        一、受害者性别及年龄分析
        二、受害者身份分析
        三、受害者行为遭遇分析
    第二节 受害者媒介形象呈现
        一、受害者以未成年、学生为主
        二、主动积极维权,对嫌疑人进行公开控诉
        三、受难形象突出,维权受阻
        四、“不完美”的受害者倾向
    第三节 嫌疑人媒介形象分析
        一、嫌疑人身份分析
        二、嫌疑人行为遭遇分析
    第四节 嫌疑人媒介形象呈现
        一、权力与资源的支配者
        二、冷血、扭曲、没有良知的恶魔
        三、处于社会边缘,实施诱骗的普通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京报》性侵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节 《新京报》性侵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描述性侵细节,违背新闻伦理
        二、受害者处于话语弱势地位,主体形象“缺失”
        三、叙事框架单一,存在“逆标签化”现象
    第二节 对于性侵报道的思考及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新冠疫情期间新闻报道对公众护士角色认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重大疫情相关研究
        (二)角色认知相关研究
        (三)新闻报道对公众认知的影响研究
        (四)文献评述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问卷调查
        二、深度访谈
第二章 护士角色变迁与护理行业发展现状概述
    第一节 护士角色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我国护理行业发展概况
    小结
第三章 公众护士角色认知与媒介接触情况调查分析
    第一节 人口统计学描述
    第二节 新冠疫情期间公众媒介接触情况分析
    第三节 公众对护士角色认知现状分析
    小结
第四章 疫情期间新闻报道对公众护士角色认知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研究假设
    第二节 人口统计学因素与公众护士角色认知检验
    第三节 媒介接触行为对公众护士角色认知影响分析
    第四节 与护士相关新闻接触情况对公众护士角色认知的影响研究
    第五节 疫情期间与护士相关新闻报道的效果分析
    小结
第五章 新冠疫情期间相关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策略
    第一节 与护士相关的报道在护士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新闻报道中建构护士形象的策略建议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调查问卷
    附件二:访谈对象编号及一般资料
    附件三:访谈提纲
    附件四:图表目录
致谢

四、从新闻报道中的“有关部门”说起(论文参考文献)

  • [1]20112020年大众传媒中的幼儿教师形象研究[D]. 王映骞. 西南大学, 2021
  • [2]《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框架研究[D]. 毛俊杰.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3]《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媒介形象研究(2016-2020)[D]. 廖香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D]. 李金春.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新闻报道框架与“煤老板”媒介形象变迁 ——以《人民日报》(1983-2020年)相关报道为例[D]. 胡嫒嫒. 安徽大学, 2021
  • [6]叠加到聚焦:媒介热点事件的新闻生产内容研究[D]. 张霄.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7]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研究 ——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中心[D]. 董子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新京报》对性侵事件的报道框架及人物媒介形象研究[D]. 李秉霖. 兰州大学, 2021(12)
  • [9]重庆市“脱贫攻坚”融媒体报道研究 ——以《重庆日报》为例[D]. 孙楝.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10]新冠疫情期间新闻报道对公众护士角色认知的影响研究[D]. 王莹. 兰州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从新闻报道中的“相关部门”入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