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用与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数学应用与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一、数学应用与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韩业[1](2021)在《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决赛试题研究 ——基于第13届-第22届十年试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应用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数学教育界一直倍受关注;另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相关的数学建模素养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举办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是为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深化数学教学改革以及促进学科融合采取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其题目可作为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很好的资源,但是由于题目难度大等原因,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该赛事也并没有在更大范围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分析研究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决赛试题对有效发挥该竞赛促进数学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从“试题难度”、“试题情境”、“数学核心素养”、“知识范围”、“数学模型”五个方面对第13届-第22届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决赛试题进行了分析。从“教师对加强数学知识应用教学的态度与认识”、“教师对加强数学知识应用教学采取的措施”、“教师对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的认识”三方面进行了教师问卷调查。采取“对题中关键且陌生的词汇给出提示”、“降低计算难度”、“更换试题背景”、“加入引导问题”等措施对部分试题进行了改编,用改编前后的试题对学生进行了测试,并采用极端分组法对改编前后的试题进行了难度对比分析。通过对试题的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推理能力因素和认知水平因素是造成该竞赛决赛试题难度较大的最主要因素;(2)该竞赛决赛的试题情境与个人生活联系最为密切;(3)在十套试题中,考查数学建模素养的题目占比最高,其次是数学运算素养;(4)试题考察的知识范围都是《课标》当中所要求的,其中涉及到必修课程当中的函数部分内容的题目最多,其次是选修课程当中的E类课程内容;(5)在这些题目中,需要建立函数模型和几何模型进行求解的题目最多。通过利用改编前后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成绩进行分析,发现所采取的改编试题的措施确实不同程度地使试题的难度得到了降低。另外,通过对学生调查发现:试题计算量大、题目过长、情境陌生是造成数学应用问题具有一定难度的主要原因。通过教师问卷调查,发现:(1)以《课标》指导教学的理念还没有完全落实;(2)大多数高中教师对于加强数学知识应用教学和活动持积极态度;(3)有67.28%的教师认为加强数学知识应用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有69.13%的教师认为加强数学知识应用教学需要在教材之外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4)仅21.66%的教师了解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及相关结论,从“改革评价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数学知识应用教学的研讨”以及“师范类高校数学专业应重视数学建模课程”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杨文雅[2](2021)在《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Q市A小学为例》文中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把应用意识列为核心素养之一,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过程之中。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提倡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成为当前教育者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学生、教师、学校这三个维度,对Q市A小学五年级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对五年级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现状进行深入了解。通过调查与分析,笔者发现五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学生方面,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不足、应用数学的能力欠缺;二是教师方面,教师对应用意识理解不深入、教学实施中应用意识培养不到位、数学作业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缺乏对应用意识的评价;三是学校方面,对数学教师的相关培训缺失、对学生的相关数学活动举办较少。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共分为三个方面:学生缺乏应用数学的主动性与机会;教师受制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学校对数学应用意识培养重视不够。五年级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关键时期,基于此提出以下策略: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应用数学,增加应用数学的机会;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提升应用意识的培养能力;学校加强教师相关业务培训,开展数学应用活动。希望本研究对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查亚红[3](202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项基础的科学,数学能为很多应用科学技术提供有用的指导,让这些科学技术更好的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因此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因为他们发现学生自我是否有主动应用数学知识的想法,以及能够很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息息相关。然而,在实际进行应用意识培养时,主要面临着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薄弱,积极性不高,教师引导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考虑到前人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成果,虽然关于理论研究的经验总结比较多,但是关于应用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还是比较少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希望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策略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水平。因此,本文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切入方式,提出应用意识培养策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进行实践研究。本文提出应用意识表现的四个层次,并且所研究的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表现层次之上。首先,设计了相关的问卷,并且利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了解初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所处阶段,以此为切入点,发现学生的应有意识大多处于第一和第二层次,应用意识很不好,有必要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培养进行研究。其次,再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和理论基础,提出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培养策略。最后,为了了解提出的策略是否真的能够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利用实验法进行实践研究,设计两次实验(前测和后测)证明了应用意识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的的两个班级在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后,两个班的后测成绩有显着性差异,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应用意识水平有明显提高,而对照班的应用意识水平无明显提高,该实验很好的验证了本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当前学生的应用意识所处的层次普遍在第一和第二层次,水平薄弱,影响学生应用意识的主要原因有教师忽视教学中的引导、学生缺少应用的自觉性、评价元素单一。(2)让从生活出发,渗透数学应用意识、以实际问题为依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回归生活中的应用,提升数学应用意识这三个培养阶段落实在教学实践中,然后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既要抓教师的引导作用,即加强生活化情境创设和课堂实例拓展、重视应用题教学和实践活动课、关注学生建模思想培养和相关能力的开发;又要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以及多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3)本文所提的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水平。

冷聪[4](2020)在《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课堂教学中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标要求教学中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查也趋于数学应用方向。但由于教材编排、教师观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淡薄,应用能力低下。本文针对当前教学应用价值取向缺失成因分析,结合具体实例,加强高中阶段数学应用教育,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自我教学能力的目的。其成因归纳于:(1)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割裂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重视实际问题的“数学化”,学生不能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2)教师教学能力不足,“以考试替代评价”的观念长期引导教学,迫于升学的压力、学校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没有精力也不愿把精力花在收集、整理、储备资料上,更愿意把精力用在去研读考纲、分析考点上,把教材等作为唯一的授课内容,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在于多做数学应用题,并没有从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广泛地收集教学资源;(3)评价体制的欠缺,由于当前评价机制的不完善、评价体制的不合理,教师注重考分的高低而不是应用知识能力的强弱。为此,本研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途径:(1)强化教材的应用性内容教学,数学的应用价值来源于教材,要发挥教材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材蕴涵的数学思想,使教学大纲具体化。教师要使教学贴近生活,紧跟时代节拍,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开拓学生视野,引发学生丰富联想,以人们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分析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2)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一方面,由于教师缺少用数学的意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困于知识的海洋,周而复始地做着“找题、做题、讲题”的工作。另一方面,教师整天忙于备课、批改作业,远离了现实生活,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不敏感,导致应用意识不强。因此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数学应用教学意识,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者。其次,教师要注重知识产生的背景,通过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将抽象的概念、定理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身边的现象中捕捉数学信息,寻找数学的影子,将其抽象成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4)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教学要求,培养自己从应用的角度去发现、思考问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利用几何画板、数学实验室、Excel、Flash等软件去分析问题,将现实生活的问题动态地呈现给学生。

谷忠忠[5](2020)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应用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以来,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型高水平实践人才,各领域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及其应用的支撑。强化数学的应用是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特色之一,从2003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到2016年提出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尤其“数学建模”素养,再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一次明确提出“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目标,都体现出在教学中强调数学应用的必要性。该文研究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应用的实践研究问题是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问题,其对高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引起中学数学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应用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理科班、文科班、艺术班三个班级学生进行数学应用能力以及意识问卷调查,对高中教师的数学应用教学观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较为薄弱,并存在教师教学中对数学应用的渗透不够深入等现象,进一步从教材、教师、学生、教育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剖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的结果与分析,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其中广义层面是指影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发展的四个方面,狭义层面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融入数学应用。

刘伟[6](2020)在《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数学建模进入数学课程标准和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建模能力成为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改革方向。然而,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数学建模“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仍然困扰着一线教师。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前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缺乏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也缺乏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初中生的数学建模学习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创建一种具有通用性和统摄性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理论,提出具体可行的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帮助和指导一线教师有效地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认识,本研究以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探查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又希望通过详细的课堂考察和教师深度访谈,全面调查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总结初中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以期研究并得到初中生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及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梳理,分析和研判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中的困境,透视和了解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的障碍;最后,为了有针对性地探查和寻找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本研究从提升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和为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提供系统性支持的视角,提出了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策略、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和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策略。由此可见,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通过探究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规律,解答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究竟“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构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理论雏形,可以有效改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为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此项研究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各部分的理路分别是:第一部分是导论,简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缘起与意义、核心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并对已有的研究文献做了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梳理了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为制定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重点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做了文本分析,讨论了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初步分析了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不足;第四部分通过课堂考察和教师深度访谈,详细调查了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构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透视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第五部分分析了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存在的局限性、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困境以及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的障碍,意在为探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奠定基础;第六部分主要探讨怎样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从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和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三个方面提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

雷绮华[7](2020)在《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械制造行业一跃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开设了机械类专业,这也为国家培养一线技能、技术型机械人才提供了保障。而在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开设中,由于机械专业是一门理工类学科,因此大量的专业课程学习都必须以扎实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这使得数学课程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与普通高中及高校教育不同,中职教育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学以必需够用为目标,要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因此机械类数学课程教学也必须要遵循这一原则,数学学习必须要为学生的机械专业课服务,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打好基础。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现下中职机械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目标还有所偏移,侧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教学效果与学生的专业需要有很大的差距,数学课程没有发挥服务专业的目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分析比较等方式对机械类类中职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找出了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差的原因,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中职机械专业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方案。本文的内容包括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从国家政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提出课题的研究背景;通过对国内外中职机械类专业数学教学研究综述,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意义;同时还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的核心概念的界定及本文撰写的重要基础理论。分别阐述了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概念及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三部分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现状分析。通过调研数据分析了机械类中职生及教师的应用认知情况、应用情况、及数学应用教学的看法;并提出了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差的成因主要为教师的教法不适合、教材的不足及学生本身的问题等。第四部分为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四点:转变数学在机械专业的教学观点;重构数学教材;优化数学教学方法;改变评价考核方式。同时,在重构数学教材和优化数学方法这两个节中加入了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在机械类专业的实际应用的案例分析。第五部分为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的实验成效,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增强机械类中职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与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机械类中职生在技能竞赛中和考试中初见成绩;促进机械类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希望本文能够为机械类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从而加快机械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梁馨之[8](2020)在《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金昌市某两所高中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高中数学课程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动,数学建模思想也渐渐渗透到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这表明数学建模能力发展是在学生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形成的,结合新课标的目标,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要提升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数学建模素养。但是,目前高中数学建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金昌市某两所学校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现状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提升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措施有哪些等问题。本研究主要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测试卷调查法及访谈法为研究方法,对金昌市某两所高中学校调查研究了数学建模能力的现状。首先,对国内外数学建模能力的相关资料进行筛查、整理、分析与研究,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数学建模阅读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问题表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反馈评价能力这五个维度设计并编制了“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问卷调查及测试卷”,对这两所不同层次高中学校的6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和测试卷的调查,之后对调查所得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维度统计分析。为更全面了解现状,又对这两所学校的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追踪访谈。其次,根据调查结果,找出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研究分析发现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存在不足,再结合各个影响因素,提出几点提升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本研究通过现状调查分析,从而得出:从整体上看,当地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其中,金昌市Y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高于S高中(普通高中),主要体现在数学建模阅读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问题表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上的差异;男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高于女生,理科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高于文科学生,高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高于高二年级学生,具体在各个维度中都有所体现。本研究根据调查结论及访谈结果,结合影响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学生因素、教师因素以及学校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六点提升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1)优化学校数学建模的资源配置;(2)提升教师数学建模的综合素养;(3)注重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4)促进数学建模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5)考试命题中可适当渗透数学建模的相关问题;(6)完善学校数学建模的评价机制。

刘乃嘉[9](2020)在《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进一步到来,数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数学应用已经渗入到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比如,2020年之初,钟南山团队正是应用了数学模型,预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流行趋势,有效地防控了疫情。而教育是治国之本,在2017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数学应用意识正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在表现和外在要求。因此,新时代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学会利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就迫切地需要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建设者。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各种专着及文献资料了解数学应用研究现状,并以杜威教育理论、弗赖登塔尔的教学原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设计学生调查问卷及测试卷。其次,分析了数学应用意识在近三年高考中的地位,揭示出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方向是有意识地将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成每个公民的必备素质。因此,借着教育实习的机会,笔者对延边二中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及测试卷调查,来考察学生实际已达到的数学应用水平及做数学应用题时所遇到的困难。同时,对高中部分数学教师进行访谈调查,旨在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以及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中,教学模式严重受限于应试教育,师生都还没有足够地关注数学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还比较缺乏,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因此受到消极影响。同时,研究发现影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发展的因素可以归结为:教师、学生以及教材这三方面。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影响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发展的成因,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给出了一些有效的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强化教师自身数学应用素养;鼓励学生发现和提问,增强数学应用的自信心;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建模能力;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促进实践能力提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通过此次研究,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高中数学教学任务之一,并为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做贡献。

葛秀敏[10](2019)在《渗透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实践研究 ——基于解决问题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发展必需的基本思想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总目标之一,也是培养现代化数学素养的核心。重视数学基本思想的培养是国际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变革的趋势。模型思想是数学基本思想之一,是指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决现实世界中一类问题的那种思想。可见,渗透模型思想离不开解决问题。因此,本文旨在从解决问题的视角研究渗透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相关问题,实践探索渗透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教学基本模式,调查分析教学实践后的效果,提出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预期在学生经历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意识及能力,认识到数学模型的应用性和推广性,提升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数学思维及数学素养。在学习生活中,能有意识的寻找规律,总结思想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结合《标准2011》关于“模型思想”的释义及相关文献解读,阐述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的可行性及重要性;对研究问题相关概念界定,为进一步教学实践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以问卷形式,对数学模型思想渗透现状调查研究。第三部分,结合案例片段,阐述基于解决问题教学渗透模型思想的过程模式,分析其对改善模型思想渗透现状的作用。第四部分,梳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类整理四大板块的数学模型,选取部分内容,依照基于解决问题渗透模型思想的过程模式,设计教学,结合案例具体分析、讨论基于解决问题渗透模型思想的过程模式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第五部分,通过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总结基于解决问题渗透模型思想的实践效果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建议。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案例研究三种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着作研究梳理,构建基于解决问题渗透模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模式;以问卷形式,了解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渗透现状,对比教学实践后学生与现状调查的差异。通过案例研究法,选取苏教版部分教学内容作为案例进行研究,课后分析、研究、整理,调整基于解决问题渗透模型思想的过程模式及方法使其适应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总结基于解决问题渗透模型思想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运用六步过程模式(1.创设问题情境,感知“原型”;2.形成数学问题,提出假设;3.建立数学模型,重点体悟数学思想;4.模型求解,理解模型含义;5.验证模型,回归问题情境;6.应用模型,拓展模型外延。)教学,能够改善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数学应用和建模的意识及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然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综合能力的欠缺,限制建模的有效进行;学习动机的强度,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对建模精神的错误理解,产生思维定式;现有教育评价方式,不利于建模意识及能力的发展等。针对以上可能出现问题,建议: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建模过程、模型的建构过程循序渐进、重视采取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思想与策略的应用及推广、借助思维导图,整合模型的各种变式、采用多元的评价形式。

二、数学应用与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应用与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决赛试题研究 ——基于第13届-第22届十年试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简介
        1.1.2 .STEAM教育理念简介
        1.1.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的相关要求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数学建模
        2.1.2 .数学应用意识
    2.2 .关于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研究综述
        2.2.1 .国内关于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研究
        2.2.2 .国外关于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研究
    2.3 .关于中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研究综述
    2.4 .关于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的文献综述
    2.5 .理论基础
        2.5.1 .杜威的教育本质观
        2.5.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基本思路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统计分析法
    3.4 .创新之处
4.试题多角度分析
    4.1 .试题难度分析
        4.1.1 .综合难度系数模型
        4.1.2 .各因素水平划分
        4.1.3 .各因素难度及整体难度分析
    4.2 .试题情境分析
        4.2.1 .PISA测试中的情境分类
        4.2.2 .试题情境的标定与分析
    4.3 .试题数学核心素养分析
        4.3.1 .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编码
        4.3.2 .对试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标定
        4.3.3 .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4.4 .试题知识范围分析
        4.4.1 .知识范围的划分
        4.4.2 .涉及知识范围的统计与分析
    4.5 .数学模型类别分析
        4.5.1 .模型类别的标定
        4.5.2 .模型类别的统计分析
5.数学知识应用问题的改编
    5.1 .试题的改编措施
        5.1.1 .对题中关键且陌生的词汇给出提示
        5.1.2 .降低计算难度
        5.1.3 .更换试题背景
        5.1.4 .加入引导问题
    5.2 .对学生的测试
        5.2.1 .试题改编前后难度对比
        5.2.2 .不同学校学生成绩比较
6.对教师的调查
    6.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6.2 .调查结果分析
7.研究结论、启示与建议及反思
    7.1 .研究结论
        7.1.1 .试题难度
        7.1.2 .试题情境
        7.1.3 .试题数学核心素养
        7.1.4 .试题知识范围
        7.1.5 .试题数学模型类别
        7.1.6 .数学应用问题的改编措施
    7.2 .研究启示与建议
    7.3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附录10
致谢

(2)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Q市A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1.1.2 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建议
        1.1.3 基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数学应用
        1.3.2 数学应用意识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综述
    1.5 理论基础
        1.5.1 建构主义理论
        1.5.2 弗赖登塔尔教学理论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6.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现状
    2.1 调查设计
        2.1.1 调查目的
        2.1.2 调查对象
        2.1.3 调查内容
    2.2 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2.2.1 关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2.2 关于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章 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在应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3.1.1 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不足
        3.1.2 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欠缺
    3.2 教师在学生应用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 教师对应用意识理解不深入
        3.2.2 教学实施中应用意识培养不到位
        3.2.3 数学作业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3.2.4 缺乏对应用意识的评价
    3.3 学校在学生应用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3.3.1 对数学教师的相关培训缺失
        3.3.2 举办相关的数学活动较少
第四章 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学生缺乏应用数学的主动性与机会
        4.1.1 缺乏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4.1.2 缺少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机会
    4.2 教师受制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4.2.1 专业知识欠缺
        4.2.2 过度偏向知识讲授
        4.2.3 作业设计能力不足
        4.2.4 传统评价方式影响
    4.3 学校对数学应用意识培养重视不够
        4.3.1 忽视教师在学生应用意识培养中的作用
        4.3.2 对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应用意识的认知不够
第五章 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策略
    5.1 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应用数学,增加应用数学的机会
        5.1.1 记录数学日记,在生活中主动应用数学
        5.1.2 用数学观察生活,增加应用数学机会
    5.2 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提升应用意识培养的能力
        5.2.1 自觉更新教学观念,主动学习数学应用知识
        5.2.2 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5.2.3 丰富作业形式,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
        5.2.4 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应用意识的发展
    5.3 学校加强教师相关业务培训,开展数学应用活动
        5.3.1 加强数学核心素养培训,提升教师培养应用意识水平
        5.3.2 开展应用性数学活动,拓展学生应用意识培养范围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问提纲
致谢

(3)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数学应用意识研究综述
    2.2 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研究综述
        2.2.1 问题为基础的针对性指导
        2.2.2 整体把握的方向规划
第3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数学应用
        3.1.2 应用意识
    3.2 理论基础
        3.2.1 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
        3.2.2 建构主义理论
        3.2.3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第4章 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调查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对象
    4.3 问卷编制与访谈设计
    4.4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4.5 调查结论分析
        4.5.1 教师忽视教学中的引导
        4.5.2 学生缺少应用的主动性
        4.5.3 评价元素单一
第5章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培养的策略
    5.1 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
        5.1.1 加强生活化情境创设和课堂实例拓展
        5.1.2 重视应用题教学和实践活动课
        5.1.3 关注学生建模思想培养和相关能力的开发
    5.2 调动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2.1 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2.2 多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第6章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假设
    6.3 实验设计
    6.4 实验过程及案例展示
        6.4.1 实验过程
        6.4.2 教学案例
    6.5 实验分析与总结
        6.5.1 前后测试卷分析
        6.5.2 前后测成绩分析
        6.5.3 实验结果总结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课堂教学中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意义
2.相关研究现状
    2.1 对当前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2.2 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相关研究
    2.3 对课堂教学数学应用价值体现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综述小结
3.高中数学应用教学的调查和分析
    3.1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3.2 学生调查统计情况及分析
    3.3 教师调查统计情况及分析
4.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价值缺失的成因
    4.1 教材的编排设计
    4.2 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4.3 当前的评价体制
5.优化课堂教学中数学的应用价值
    5.1 强化教材应用性教学
    5.2 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5.3 提高自身对数学应用教学意识
    5.4 对策的有效性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应用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发展的需求
        1.1.2 新课标的要求
        1.1.3 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数学应用
        2.1.2 数学应用意识
        2.1.3 数学应用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迁移理论
        2.2.2 元认知理论
        2.2.3 弗莱登塔尔教学理论
第3章 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方法
        3.1.4 问卷设计说明
        3.1.5 调查问卷实施
    3.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2.1 教师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3.2.2 学生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3.3 调查结论
        3.3.1 教师问卷统计与分析所得结论
        3.3.2 学生问卷统计与分析所得结论
    3.4 不同类型班级对比分析
        3.4.1 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对比分析
        3.4.2 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对比分析
        3.4.3 对比结果
    3.5 影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发展原因分析
        3.5.1 教材方面
        3.5.2 教师方面
        3.5.3 学生方面
        3.5.4 教育评价机制方面
第4章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的基本策略
    4.1 广义层面培养策略
        4.1.1 学校应注重开展教师学习活动
        4.1.2 教师应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
        4.1.3 家庭应注重孩子认知经验的发展
        4.1.4 教学评价体系应多样化
    4.2 狭义层面培养策略
        4.2.1 注重基础知识的深化
        4.2.2 注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4.2.3 注重数学建模活动课的研发
        4.2.4 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
第5章 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应用的案例教学设计
    5.1 导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5.2 数学建模活动实例
结语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数学教师的应用教学观调查问卷
附录二 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三
致谢

(6)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及论题说明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
        一、数学建模的兴起
        二、数学建模教育的育人价值
    第二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数学建模教育的萌芽起步阶段
        二、数学建模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
        三、数学建模教育的稳步发展阶段
    第三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问题解决理论
        二、知识迁移理论
        三、深度学习理论
第二章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对课程设计思路的要求
        二、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三、对课程实施的建议
        四、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第二节 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呈现与编排
        一、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呈现
        二、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编排
    第三节 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一、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二、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总结
第三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课堂考察
        一、课堂考察与分析
        二、教师访谈与分析
    第二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一、七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二、八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三、九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及数学建模能力结构
        一、初中生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
        二、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困境分析
    第一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分析
        一、数学建模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脱节
        二、教学内容缺少真正意义的数学建模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不适切
        四、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忽视了对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二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困境分析
        一、学校和教师对数学建模教学不够重视
        二、数学建模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三、数学建模教育理念不适应数学建模能力培养
        四、数学建模教学缺乏培训和理论指导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困难分析
        一、数学建模学习方式需要转变
        二、尚未掌握数学建模的学习路径
        三、学习进阶过渡中遇到障碍
第五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第一节 制定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的依据
        一、依据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分析
        二、依据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
        三、依据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现状
    第二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策略
        一、反映数学本质,突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贴近学生现实,体现数学建模的真实性
        三、注重数学建模过程性,体现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阶段性
        四、注重选择变式问题,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迁移
        五、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全面提升数学建模能力
        六、面向学生的长远发展选择数学建模内容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由平铺直叙转变为创建有利于数学建模的真实问题情境
        二、由教碎片化知识转变为教完整的建模知识
        三、由教会做题转变为教会解决问题
        四、由强调记忆转变为致力于知识迁移
        五、由重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
        六、由单项能力训练转变为数学建模能力综合提升
    第四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策略
        一、学习完整的数学建模知识
        二、学会条件化地储存知识
        三、学会深度加工知识
        四、掌握提取知识的路径
        五、改善数学建模的程序与方法
        六、学会类比与联想
        七、学会知识迁移
结语
附录一 七年级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八年级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九年级数学建模教师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7)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文献研究小结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机械类中职生
        2.数学应用能力
    (二)理论基础
        1.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
        2.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
三、机械类中职生数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问卷设计
        1.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2.教师调查问卷设计
    (四)问卷调查实施
    (五)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调查问卷的反馈的意见及原因分析
四、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案
    (一)转变观念是培养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前提条件
    (二)重构教材是培养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保障
        1.教材知识重构原则
        2.重构教材模块内容确定
    (三)优化方法是培养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关键核心
        1.创设应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思想方法渗透,奠定职业基础
        3.布置应用作业,拓宽应用视野
    (四)评价考核方式考核是培养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推动力量
        1.教学效果评价原则
        2.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
五、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成果
    (一)增强机械类中职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与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二)机械类中职生在技能竞赛中和考试中初见成绩
    (三)促进机械类中职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金昌市某两所高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数学模型
        2.数学建模
        3.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
    (四)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有关数学建模素养与数学建模能力概念的研究
    (二)有关数学建模教学现状的研究
    (三)有关数学建模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有关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的研究
    (五)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问卷调查法
        3.测试卷法
        4.访谈法
四、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一)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分维度现状调查及分析
        1.高中生数学建模阅读理解能力现状
        2.高中生数学建模抽象概括能力现状
        3.高中生数学建模问题表征能力现状
        4.高中生数学建模运算求解能力现状
        5.高中生数学建模反馈评价能力现状
    (二)不同类型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1.不同层次学校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比较
        2.不同性别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比较
        3.不同科别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比较
        4.不同年级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比较
五、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因素
    (二)教师因素
    (三)学校因素
六、提升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措施
    (一)优化学校数学建模的资源配置
    (二)提升教师数学建模的综合素养
    (三)注重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四)促进数学建模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五)考试命题中可适当渗透数学建模的相关问题
    (六)完善学校数学建模的评价机制
七、研究结论及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9)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述评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
    3.1 主要概念界定
    3.2 理论依据
第四章 数学应用意识在近三年高考中地位的分析
    4.1 高考考纲中数学应用意识的体现
    4.2 高考中与数学应用意识相关的题目的变化情况
第五章 对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5.1 学生问卷、测试卷调查实施及结果分析
    5.2 教师访谈调查实施及结果分析
    5.3 影响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因素分析
第六章 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
    6.1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强化教师自身数学应用素养
    6.2 鼓励学生发现和提问,增强数学应用的自信心
    6.3 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建模能力
    6.4 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促进实践能力提升
    6.5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调査问卷
附录C 高中生数学应用水平测试卷
附录D 教师访谈提纲

(10)渗透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实践研究 ——基于解决问题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提出
        0.1.1 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国际数学教育的变革
        0.1.2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对模型思想的注重
        0.1.3 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契合度和适应性
    0.2 研究的意义
        0.2.1 社会意义
        0.2.2 对实现课程目标的意义
        0.2.3 对学生自身发展的意义
        0.2.4 实践意义
    0.3 相关概念的界定
        0.3.1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涵义
        0.3.1.1 问题
        0.3.1.2 解决问题
        0.3.2 模型和数学模型
        0.3.2.1 模型
        0.3.2.2 数学模型
        0.3.3 模型思想和数学建模
        0.3.3.1 模型思想
        0.3.3.2 数学建模
        0.3.4 模型思想和解决问题
    0.4 文献综述
        0.4.1 对小学阶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的意义的研究
        0.4.2 “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定位
        0.4.3 小学模型思想与解决问题的关系
        0.4.4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
        0.4.5 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模型思想的基本模式
        0.4.6 数学建模教学在国外的现状
    0.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0.5.1 研究思路
        0.5.2 研究方法
        0.5.2.1 文献分析
        0.5.2.2 问卷调查
        0.5.2.3 案例研究
第1章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渗透的现状调查
    1.1 基本情况
        1.1.1 了解学生在学习建模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最困难的步骤
        1.1.2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分析
        1.1.3 对学生数学应用和建模意识能力的分析
        1.1.5 学生对数学思想的领悟情况的分析
    1.2 问题所在
第2章 基于解决问题渗透模型思想教学的过程模式
    2.1 创设问题情境,感知“原型”
    2.2 形成数学问题,提出假设
    2.3 建立数学模型,重点体悟数学思想
    2.4 模型求解,理解模型含义
    2.5 验证模型,回归问题情境
    2.6 应用模型,拓展模型外延
第3章 基于解决问题渗透模型思想教学的案例研究
    3.1 “数与代数”中的数学模型的课程分布和课例研究
        3.1.1 常见的数学模型
        3.1.2 苏教五下《列两部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案例及分析
    3.2 “图形与几何”中数学模型的课程分布和课例研究
        3.2.1 常见的数学模型
        3.2.2 苏教版五上《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案例及分析
    3.3 “统计与概率”中数学模型课例研究
        3.3.1 常见的数学模型
        3.3.2 苏教版五上《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及分析
    3.4 “综合实践”中数学模型的课程分布和课例研究
        3.4.1 常见的数学模型
        3.4.2 苏教版三年级上《间隔排列》教学案例及分析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学生对数学课堂参与度变化的分析
    4.2 对学生数学应用和建模意识能力的变化分析
    4.3 学生对数学思想的领悟改变情况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基于解决问题渗透模型思想的教学效果
        5.1.2 基于解决问题渗透模型思想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5.2 基于解问题渗透模型思想的教学建议
        5.2.1 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5.2.2 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建模过程
        5.2.3 模型的建构过程循序渐进
        5.2.4 重视采取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5.2.5 强调思想与策略的应用及推广
        5.2.6 借助思维导图,整合模型的各种变式
        5.2.7 采用多元的评价形式
结语
    基本结论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模型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模型思想渗透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后记

四、数学应用与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决赛试题研究 ——基于第13届-第22届十年试题[D]. 韩业. 大理大学, 2021(08)
  • [2]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Q市A小学为例[D]. 杨文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D]. 查亚红. 合肥师范学院, 2021(09)
  • [4]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课堂教学中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 冷聪. 西南大学, 2020(05)
  • [5]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应用的实践研究[D]. 谷忠忠.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6]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D]. 刘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7]机械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D]. 雷绮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金昌市某两所高中学校为例[D]. 梁馨之.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D]. 刘乃嘉. 延边大学, 2020(05)
  • [10]渗透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实践研究 ——基于解决问题的视角[D]. 葛秀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数学应用与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