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前景及中资银行对策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前景及中资银行对策

一、入世后在华外资银行发展展望及中资银行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墨竹[1](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化经营是世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资银行转型发展的必要环节。对于银行国际化发展来说,无论是海外业务改革、国际并购或重组,都需要通过海外布局作为载体得以实施,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加强区域布局是国际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是成就一流跨国银行的基本路径。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海外布局大幅推动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使得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国际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前期的业务优势、区位优势不复存在,甚至部分老牌跨国银行选择退出次要区域市场以保存竞争实力。这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一个抢占国际市场的机遇窗口。世界银行业的彼消此涨,使中资银行不得不思考,在经历了国际化初期的快速发展后,今天要如何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强化业务管理,实现由“走出去”到“沉下去”、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中资银行正处于谋求战略发展和国际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疫情影响持续,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中国坚挺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RECP自由贸易区等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逆势表现,仍为中资银行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我国主张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为中资银行国际化开辟了崭新路径。于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也变得愈发关注和重视。梳理众多关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务虚探索多于务实研判,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银行国际化问题的主流研究重点仍集中在如何提高银行国际化竞争力、银行国际化发展影响因子分析等课题上,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区位选择布局及环境背景研究;二是对于中资银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资金融通的中坚力量,关注两者之间勾稽推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三是少有研究者会从“一带一路”沿线整体角度切入,对区位选择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探索建立系统数据模型,提供可量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平台,抢占银行国际化发展机遇,区位选择布局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整体情况的广泛整理,是对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路径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两者间关联匹配度的创新研究。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以下简称“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选取“一带一路”倡议沿线69个国家2015年至2019年政治、经济、金融、贸易、营商数据作为样本,借助SVM支持向量机模型(以下简称“SVM模型”)进行分类评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否适合中资银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银行国际化动因涉及的指标与实证结果进行差异化对标对比,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面对选择“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目标国家进行国际化布局时,中资银行可以借助研究结果,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做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选择,降低区位选择布局成本。同时,研究结论也能为不同性质、或处于不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中资银行,提供可量化的区位选择建议,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整体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梳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理论研究脉络,说明相关理论基本概念,形成文献综述,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理论运作机理,引入国内外大型银行国际化优秀案例,提炼可供借鉴的国际化区位选择经验。第3章,对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区位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中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现状,判断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优势和劣势。第4章,介绍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数据库的建立和指标选取等,并进一步阐释SVM模型原理和指标内涵。第5章,运用SV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SVM模型实验结果,回归银行国际化动因理论,结合差异化指标给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建议。第6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建议。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脉络吻合,两者发展相互助推;SVM模型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结果显示实验样本集中有47个国家适合中资银行开办分支机构或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业务。其次,从实证结果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中欧、东欧三个区域最适合中资银行开拓发展。第三,结合实证分析结论,中资银行可以综合考虑税收法律、文化维度、环境绩效等附加因素,进一步优化区位选择结果。最后,SVM模型可实现进一步延展,待“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数据进一步完善,发展更为成熟时,可在现有模型基础上直接增加指标参数,实现模型结果的实时测度,及时帮助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国际化区位最优选择。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位优势,中资银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安排:(1)统筹规划国际化区位选择布局战略;(2)做好自身区位选择布局阶段化安排,实现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网格化辐射;(3)强化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合作意识,加强公司治理,提升服务管理效率;(4)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以服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经济健康发展。

王毅[2](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提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陈鹿[3](2020)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基于我国上市银行(2008-2018)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扩大金融开放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的开放逐步深入,现今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中资银行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而历史上频频出现的银行危机使得人们愈加关注银行的系统性风险,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便指出要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在这一背景下,银行业开放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便成为意义重大且亟待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银行业开放为研究视角,重点分析银行业开放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首先,本文阅读了大量银行业开放和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文献,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可能关系;其次,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开放历程回顾、现状研究等了解我国银行业的开放特征;再次,本文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开放政策和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开放的典型案例,探讨这些案例对我国银行业开放的启示;而后,根据已有研究和相关案例梳理出银行业开放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机理;最后,基于我国银行业2008年至2018年的数据,测度了我国银行业开放水平和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并构建基准模型和交互项模型检验了银行业开放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随着我国银行业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在我国稳步扩张,发展态势总体较好;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水平偏低,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2)美国、日本和英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政策比较完善,美国和日本对外资银行的限制比较多,英国银行业开放程度相对更高;阿根廷、墨西哥和泰国在银行业开放过程中忽略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盲目引进外资,对外资入侵采取放任态度,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3)银行业对外开放会通过竞争机制、风险溢出机制、监管缺失机制和金融安全机制影响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业对内开放会通过固有风险机制和资产分散机制影响银行的系统性风险。(4)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会增加我国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业对内开放水平的提升会降低我国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业对外开放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会依赖于资本充足率等银行微观特征。文章最后从政府角度、监管机构角度、银行业内部角度三个层面为我国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体系稳定提供政策建议。

张丹枫[4](2016)在《三井住友银行在华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数量、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外资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发展力量。这其中日资银行又是外资银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中资银行、其它外资银行的实力都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经济环境前景尚不明朗,中日关系较不稳定,在这样的形势下,日资银行应该如何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结合自身优势维持其在华的可持续发展经营,将是日资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日资银行的角度出发,以三井住友银行为例,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相结合,以SWOT分析工具为依托,对三井住友银行在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首先本文对追随客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战略管理理论进行了总结,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为本文的研究确立参照系。其次,从发展过程、发展特点、经营概况等方面,全面分析三井住友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第三,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三井住友银行在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做出分析,通过总结三井住友银行的外部环境,得到其发展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通过分析其内部环境,得到其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运用分析矩阵得到三井住友银行在华发展的战略选择。最后,根据三井住友银行的最佳战略选择,制定其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策。

薛冰峰[5](2016)在《金融危机后花旗(中国)发展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早在19世纪,已经有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外资银行撤出了中国市场。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外资银行又开始返回中国市场。2001年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光鲜亮丽的外资银行逐渐失去其固有地位。近几年来,中资银行发展蒸蒸日上,不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都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在此背景下,外资银行却发展缓慢,并在国内银行体系中的地位逐渐降低。花旗银行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跨国银行之一,不论其资产规模,还是业务量,在跨国银行中都处于领先地位。早在1902年,花旗银行就在中国开展业务。2007年,花旗(中国)正式注册成立。然而,金融危机爆发后,花旗(中国)的发展进程缓慢,甚至已经出现了在华业务量占比下滑的局面。本文将分析金融危机后,花旗(中国)出现发展问题的原因。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绪论。本部分主要从研究花旗(中国)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创新与不足等方面对研究课题进行初步介绍。第二、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概述。本部分在明确外资银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论述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三、花旗(中国)在我国的经营和发展。本部分首先介绍花旗(中国)在我国的基本发展历程,其次通过分析其基本财务状况,论述其近些年的成绩和进展,最后阐述其面临的问题和不足。第四、花旗(中国)发展宏观环境分析。本部分通过pest分析,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四方面对花旗(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宏观环境分析。第五、花旗(中国)发展微观环境分析。本部分从竞争者、客户和银行自身等方面对花旗(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微观环境分析。第六、花旗(中国)发展展望和我方对策。本部分首先针对花旗(中国)的不足给出建议,其次论述中资银行对花旗(中国)变化的应对措施,最后对我国监管当局如何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提出建议。

金昭延[6](2014)在《危机后在华韩资银行发展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展战略和监管制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全球银行业发展战略模式发生变化的转折点。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正经历着双重危机,到目前为止,全球经济走势仍未启稳。同时,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和全球银行业的变化引起了中国经济政策的变化,使在华韩资银行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经营环境。与目前中资银行的较快发展相比,在华韩资银行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因此,研究危机后在华韩资银行的发展问题和发展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框架结构是: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银行发展的理论分析。阐述了银行发展的理论及影响因素,包括外资银行发展的理论和影响因素,以此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危机后全球银行业的发展变化特点及其趋势。探究危机后全球银行业和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变化,包括经营环境变化、发展策略变化和监管制度变化等;第四部分,危机后在华韩资银行的发展特点及发展问题分析。首先,考察韩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动因、历程和目前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危机后韩资银行的发展问题,最后以辽宁省三家韩资银行为例佐证其危机后的发展;第五部分,危机后在华韩资银行的发展策略。首先,进行SWOT分析,并在第四部分的基础上,提出危机后在华韩资银行的发展策略。本文认为,危机后在华韩资银行面临的发展问题为:遵守75%的存贷比率比较困难:盈利能力低;营业网点少;监管制度严格;中国经济政策变化带来的问题。因此,危机后在华韩资银行的发展策略是:扩大业务范围,加快在华发展步伐;加强本土化发展,实现在华长远发展;加强风险管理,实现稳健经营;推进差异化经营模式。

曾令美[7](2013)在《我国银行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拉美、俄罗斯和中东欧及亚洲陆续爆发金融危机以来,银行开放、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问题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007年下半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迅速席卷全球,这些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研究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打开了经济改革开放的大门,我国银行也于1979年随之开启了对外开放的进程。三十多年来,我国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客户限制和其它非审慎性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对境内所有客户提供人民币服务,境内外资银行获得了长足发展。外资银行进入是否增强了我国的银行稳定性?是否提升了我国银行的效率?是否会造成我国银行控制力被蚕食?进而是否危及我国金融安全?以往的研究存在许多局限性。本文在测度我国银行对外开放度的基础上,系统评价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稳定性、银行效率和控制力是否和怎样产生影响,进而,运用金融安全综合评价理论模型和新金融安全观来综合分析这一系列变化是否会危及我国金融安全。本文的内容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并进行相关文献综述,由第一、二章构成。第一章主要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全面综述,并指出本文的研究视角,以形成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由第三章构成。在开放经济下,外资银行进入会对东道国的银行稳定、银行效率和控制力产生显着影响,进而对东道国的金融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本部分从理论上考察了银行开放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其实现途径,并在借鉴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来综合评价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它构成本文的基本分析框架。第三部分是案例和实证分析,由第四至七章构成,是全文的重点和核心。第四章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测度了我国银行的对外开放程度,为其他三章提供背景基础。第五章运用案例分析法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拉美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及中东欧金融危机中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并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第六章先用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业效率评估框架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7年至2012年后银行开放期中经营绩效进行外部效率评价,然后用DEA技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效率进行了系统评价,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开放经济下影响银行效率的关键因素。第七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控制力的影响。第四部分是综合评价,由第八章构成。本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估算了我国金融安全指数,研究了金融安全指数的影响因素,运用金融安全综合评价理论模型和新金融安全观来综合评价了后银行开放期中银行稳定性、银行效率、银行控制力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并以平安银行为例作了案例分析。最后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一些基本结论:第一,总体而言,自银行全面开放以来,我国银行对外开放广度、深度以及综合对外开放度均趋于上升趋势,银行对外开放深度大于对外开放广度,具有不对称性。第二,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产生了正负两种不同的效应,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与中东欧金融危机案例分析的结论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总体利大于弊;就我国而言,外资银行进入将有利于东道国银行体系的稳定。第三,本文采用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业绩效评估框架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7年至2012年后银行开放期中经营绩效进行效率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整体上处于“良好”水平,接近“优秀”水平。本文还利用DEA技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效率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较高,且处于稳定的状态,规模效率基本保持平稳,配置效率和成本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改善余地较大。此外,Tobit模型分析发现,影响银行效率的关键因素是银行的获利能力、主营业务的活力、增长潜力、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性等,银行的规模和市场份额、国有资本增值能力和拨备覆盖水平等对其没有显着影响。第四,我国银行的控制力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其中,本国银行发展状况指标对银行控制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本国政府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力度,最后是外资银行发展状况指标。本国银行发展对我国控制力的贡献度在不断加大,表明我国银行的竞争力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不断提高。第五,金融安全综合评价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在后开放期中,银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提升了我国银行的稳定性,增强了银行的控制力,改善了银行的效率,从我国银行稳定性、银行效率及银行控制力的正效应可获得金融安全的综合正效应,即银行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金融安全度的提升。从估算结果看,我国金融安全指数在2001年至2011年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对金融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论显示,我国银行稳定性、银行效率和银行控制力对金融安全具有正向作用。平安银行案例分析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从“新金融安全观”来看,后开放期中已有证据均不足以支持国外资本通过控制我国银行市场来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判断。

张芳[8](2013)在《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外资银行早在清朝末年就已进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稳定发展也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其在华经营的数量、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外资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上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发展力量。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中资银行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在这样的形势下,外资银行应该如何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在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将是外资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外资银行的角度出发,以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PEST分析工具、五力模型、EFE矩阵、IFE矩阵以及SWOT分析工具为依托,对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首先本文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外资银行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为本文的研究确立参照系。其次,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阶段、进入方式、空间布局、经营概况、监管现状等方面,全面分析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第三,运用PEST分析工具对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运用五力模型对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外部行业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外部战略要素评价矩阵的研究,发现外部宏观环境对外资银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具有更强的行业竞争力。第四,在对外资银行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财务能力与营销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内部战略要素评价矩阵对其内部发展环境做出评价,发现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第五,通过总结外资银行的外部环境,得到其发展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通过分析其内部环境,得到其发展所具备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矩阵得到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战略选择。最后,根据外资银行不同的战略选择,制定其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

夏奕奕[9](2012)在《从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看在华外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以渣打银行为例》文中认为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是渣打集团在中国的独资分支机构,在华经营历史超过150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外资银行。自入世以来,渣打对中国境内居民和国内企业逐步开展了各类人民币业务,拥有了更大的客户群体,进一步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企业比入世前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如同其他外资银行在入世后的状况一样,无论是机构扩张的数量、资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还是业务领域的发展或是盈利状况,发展速度都不如预期的快速。外资银行在中国整个银行业所占的份额,也始终是微不足道的。在此背景下,本人作为外资银行的一名资深从业人员,见证了渣打(中国)入世前后的变化发展,在充分分析了外资银行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尝试从中国古典文学的管理哲学中寻求促进发展的解决之道。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三国演义的文学作品中提炼出东方管理哲学的精粹对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困境作出分析。首先,本文对外资银行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了解渣打(中国)潜在的机会和可能的威胁。其次,本文对外资银行的自身能力和内部资源进行了评估,以明确渣打(中国)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对外资银行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分析中,本文形成了对渣打(中国)的SWOT分析。最后,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最终确立了渣打(中国)在华经营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即“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深化差异化竞争”、和“优化政府、监管、同业关系”。本文尝试给出了渣打(中国)在华经营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希望这能够使渣打(中国)在日益激烈的金融业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也对其他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宋慧英[10](2012)在《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进程的稳步推进,尤其是2006年底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国内同业的竞争,还有国际强手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不仅对保证中国银行业持续发展的监管政策制定、促进市场竞争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前提下,发挥外资银行对金融发展和稳定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得到结论:第一,1996-2010年间我国银行业处于垄断竞争格局,并且偏向竞争性。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之间表现为倒U关系。外资银行进入加剧了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并且中小型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明显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当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会出现反转。现阶段属于外资银行进入初期,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仍处于倒U型阶段的上升阶段。第二,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市场的竞争比存款市场激烈。外资进入显着加剧了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的竞争,过渡期结束后,竞争虽有所缓和,但相比入世前,竞争仍比较激烈。第三,大型商业银行之间比中小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激烈,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国内银行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只体现在信贷业务领域。第四,外资银行进入对人民币业务冲击不大,外汇存款业务具有明显优势。外资银行不同的进入方式,对中资银行贷款业务竞争行为的影响不同:外资银行以参股方式进入时,在甄别客户信息上所具有的优势,使其可以更多地选择质量好的借款人进行贷款,留给中资银行的借款人质量相对较差,中资银行更多通过产品创新而不是价格作为主要竞争工具;外资银行以独资模式进入时,外资银行倾向于新客户的开发,中资银行更注重对老客户的维护。外资银行在地域上的转移,导致国内中资银行在中西部地区的信贷竞争加剧。外资银行进入所产生的竞争压力,使资本实力较为雄厚经营风格较为稳健的国内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提高,信贷供给趋于保守,使资本较为匮乏的国内银行的信贷竞争行为更为冒进。中间业务方面,外资银行进入使中资银行开始重视利用价格工具进行市场调节,促使中资银行的竞争策略从“以产品为中心”开始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二、入世后在华外资银行发展展望及中资银行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在华外资银行发展展望及中资银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背景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及经验借鉴
    2.1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1 银行国际化概念及内涵
        2.1.2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问题国内外文献综述
        2.1.3 “一带一路”下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
    2.2 外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2.2.1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2.2 美国花旗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3 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2.3.1 中国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3.2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第3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及合作现状
    3.1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识别
        3.1.1 宏观政治因素
        3.1.2 贸易发展因素
        3.1.3 投资发展因素
        3.1.4 绿色金融因素
    3.2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环境与现状
        3.2.1 “一带一路”下的金融环境情况
        3.2.2 中资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3.3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3.1 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3.3.2 国际化发展的劣势
第4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构建
    4.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方法
        4.1.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4.1.2 数据指标总库选取的基本原则
        4.1.3 最高关联度指标主成分分析
    4.2 合作评估体系的指标内涵
        4.2.1 政府管理指标
        4.2.2 经济投资指标
        4.2.3 金融发展指标
        4.2.4 贸易水平指标
        4.2.5 营商开放指标
    4.3 合作评估体系SVM模型选择
        4.3.1 线性SVM模型
        4.3.2 非线性可分SVM模型
        4.3.3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优势
第5章 评估体系SVM模型实证结果及差异化结论分析
    5.1 合作评估体系呈现的SVM模型实验结果
        5.1.1 综合角度SVM模型实验结果
        5.1.2 引入时序角度的实验结果
        5.1.3 引入地理角度的实验结果
    5.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分析
        5.2.1 沿线各国比较优势情况汇总
        5.2.2 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3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结论分析
        5.3.1 沿线各国文化维度情况汇总
        5.3.2 文化维度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结论分析
        5.4.1 社会责任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4.2 绿色金融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第6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2)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3)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基于我国上市银行(2008-2018)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概念界定
        1.2.2 银行业开放的相关研究
        1.2.3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我国银行业开放历程和现状
    2.1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历程和现状
        2.1.1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历程
        2.1.2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现状
    2.2 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历程和现状
        2.2.1 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历程
        2.2.2 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现状
3 银行业开放的国际案例与经验教训
    3.1 发达国家银行业开放的国际案例
        3.1.1 美国
        3.1.2 日本
        3.1.3 英国
    3.2 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开放的国际案例
        3.2.1 墨西哥
        3.2.2 泰国
        3.2.3 阿根廷
    3.3 银行业开放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4 银行业开放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
    4.1 银行业对外开放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
        4.1.1 竞争机制
        4.1.2 风险溢出机制
        4.1.3 监管缺失机制
        4.1.4 金融安全机制
    4.2 银行业对内开放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
        4.2.1 固有风险机制
        4.2.2 资产分散机制
5 银行业开放水平和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测度
    5.1 银行业开放水平的测度
        5.1.1 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测度
        5.1.2 银行业对内开放水平的测度
    5.2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测度
        5.2.1 CoVaR相关理论概述
        5.2.2 CoVaR的估计方法
        5.2.3 银行系统性风险CoVaR指标测度结果
6 银行业开放影响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实证研究
    6.1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6.1.1 样本与数据收集
        6.1.2 变量选取与度量
    6.2 模型设计和方法选择
    6.3 回归结果及分析
        6.3.1 银行业开放水平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回归结果分析
        6.3.2 考虑银行特征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政府部门:坚持国家金融安全至上,遵循对等开放原则
        7.2.2 监管机构:加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监管,有序推动银行业开放
        7.2.3 银行业内部:提升金融创新力和竞争力,积极进行国际化探索
参考文献

(4)三井住友银行在华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框架
    第四节 本文的贡献与价值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理论
        (一) 追随客户理论
        (二)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三) 战略管理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动因的研究
        (二) 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效应的研究
        (三) 对外资银行在华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
        (四)文献评论
第三章 三井住友银行在华发展的现状与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一节 三井住友银行在华发展的现状
        (一)在华日资银行发展概况
        (二)三井住友银行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三井住友银行在华发展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市场开拓不力,客户群狭小单一
        (二)金融创新滞后,业务结构、利润来源较为单一
        (三)总资产净利润率过低
        (四)中日关系变化对日资银行在华发展有重要影响
        (五)人才流失严重,业务拓展受限
第四章 三井住友银行在华发展的SWOT分析
    第一节 外部环境
    第二节 内部环境
    第三节 战略组合分析
第五章 三井住友银行在华进一步稳定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市场开拓,拓宽客户群
    (二)加强金融创新,拓宽业务结构
    (三)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挽留、吸引人才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金融危机后花旗(中国)发展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2.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概述
    2.1 外资银行基本概述
    2.2 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历程
        2.2.1 起步阶段
        2.2.2 扩张阶段
        2.2.3 收缩阶段
        2.2.4 入世过渡阶段
        2.2.5 全面发展阶段
3. 花旗(中国)在我国的经营和发展
    3.1 花旗(中国)发展概述
    3.2 财务指标分析
        3.2.1 流动性指标
        3.2.2 资产质量指标
        3.2.3 资本指标
        3.2.4 经营指标
    3.3 金融危机后的成绩
        3.3.1 总资产
        3.3.2 贷款额
        3.3.3 存款额
        3.3.4 所有者权益
    3.4 金融危机后的问题
        3.4.1 盈利能力分析
        3.4.2 市场覆盖率分析
        3.4.3 基本业务分析
        3.4.4 资产规模分析
    3.5 总结
4. 花旗(中国)宏观环境分析
    4.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4.1.1 加入WTO后
        4.1.2 金融危机后
        4.1.3 比较分析
    4.2 经济环境分析
        4.2.1 加入WTO后
        4.2.2 金融危机后
        4.2.3 比较分析
    4.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4.3.1 加入WTO后
        4.3.2 金融危机后
        4.3.3 比较分析
    4.4 科技环境分析
    4.5 总结
5. 花旗(中国)微观环境分析
    5.1 与中资银行比较
        5.1.1 优势
        5.1.2 劣势
        5.1.3 机遇
        5.1.4 挑战
        5.1.5 比较分析
    5.2 银行自身分析
        5.2.1 客户信任下降
        5.2.2 业务发展不利
        5.2.3 人才流失严重
    5.3 总结
6. 花旗(中国)发展展望和我方对策
    6.1 花旗(中国)展望
        6.1.1 加强与中资银行的合作
        6.1.2 更加注重本土化
    6.2 监管机构应对策略
        6.2.1 完善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体系
        6.2.2 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机构
        6.2.3 完善具体的监管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6)危机后在华韩资银行发展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
2 银行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银行发展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2.2 外资银行发展的理论及影响因素
3 危机后全球银行业的发展变化特点及其趋势
    3.1 危机后全球银行业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3.1.1 危机后全球银行业的经营现状及其特点
        3.1.2 危机后全球银行业的发展策略变化
        3.1.3 危机后全球银行业的监管制度变化
    3.2 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变化
        3.2.1 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3.2.2 危机后中国银行业发展策略的变化
        3.2.3 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的变化
4 危机后在华韩资银行的发展特点及发展问题分析
    4.1 在华韩资银行的进入动因
    4.2 在华韩资银行的发展历程
        4.2.1 发展准备期(1992-1999年)
        4.2.2 业务扩张期(2000-2006年)
        4.2.3 本土化推进期(2007-至今)
    4.3 危机后在华韩资银行的发展特点
        4.3.1 在华韩资银行设立法人银行
        4.3.2 在华韩资银行拓展人民币业务
        4.3.3 在华韩资银行转变经营模式
    4.4 危机后在华韩资银行的发展问题分析
        4.4.1 遵守存贷比率较困难
        4.4.2 盈利能力较低
        4.4.3 营业网点较少
        4.4.4 受中国监管制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4.4.5 受中国经济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大
    4.5 在华韩资银行发展的案例分析
        4.5.1 外换银行
        4.5.2 韩亚银行
        4.5.3 友利银行
5 危机后在华韩资银行的发展策略
    5.1 在华韩资银行的SWOT分析
    5.2 在华韩资银行的发展策略
        5.2.1 扩大业务范围,加快在华发展步伐
        5.2.2 加强本土化战略,实现在华长远发展
        5.2.3 加强风险管理,实现稳健发展
        5.2.4 推进差异化经营模式
附录
参考文献
韩文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我国银行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 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 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 创新与不足
        (一) 本文的创新
        (二) 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经济开放、金融开放与银行开放
        (一) 关于经济开放的研究
        (二) 关于金融开放的研究
        (三) 关于银行开放的研究
    二、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银行稳定性
        (一) 关于银行稳定性内涵的研究
        (二) 关于银行稳定性衡量的研究
        (三) 关于维护银行稳定性措施的研究
    三、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银行效率
        (一) 关于银行效率评估技术的研究
        (二) 关于银行效率高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银行控制力
        (一) 关于银行控制力正面效应的研究
        (二) 关于银行控制力负面效应的研究
    五、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
        (一) 关于外资进入对金融安全的正面效应的研究
        (二) 关于外资进入对金融安全的负面效应的研究
    六、 评论与本文的视角
        (一) 已有研究的不足
        (二) 本文的视角
第三章 银行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
    一、 引言
    二、 银行开放对金融安全影响的理论考察
        (一) 银行开放与金融安全关系的理论认识
        (二) 对已有理论认识的评价
    三、 银行开放对金融安全影响的作用途径考察
        (一) 银行开放对金融安全的正向作用途径
        (二) 银行开放对金融安全的负向作用途径
        (三) 本文对银行开放影响金融安全的再认识
    四、 银行开放影响金融安全的综合评价模型
        (一) 构建模型的基本思路
        (二) 理论模型
    五、 小结
第四章 我国银行的对外开放及其测度
    一、 引言
    二、 经济、金融和银行对外开放
        (一) 开放经济与经济开放度
        (二) 金融开放与金融开放度
        (三) 银行对外开放与银行对外开放度
    三、 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测度
        (一) 我国经济开放度测算指标
        (二) 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的测算
    四、 我国银行对外开放度的测度
        (一) 我国银行对外开放的发展阶段
        (二) 我国银行对外开放的现状
        (三) 测度指标的选取及权重确定
        (四) 测度模型构建与测度过程
    五、 小结
第五章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银行稳定性
    一、 引言
    二、 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影响的争议
        (一) 外资银行进入是银行运行的“稳定器”
        (二) 外资银行进入是银行危机的“加速器”
    三、 外资银行影响发展中国家银行稳定性的案例分析
        (一) 拉美金融危机中外资银行的影响
        (二) 亚洲金融危机中外资银行的影响
        (三) 俄罗斯及中东欧金融危机中外资银行的影响
    四、 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的综合效应
        (一) 对银行稳定性产生正负两种不同效应
        (二) 评价综合效应所用的方法——二元Logit模型
        (三) 影响东道国银行稳定性的背景因素
        (四) 外资银行进入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基于Logit模型的测度
    五、 小结
第六章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银行效率
    一、 引言
    二、 银行效率评价体系分析
        (一) 银行外部效率评价体系
        (二) 银行内部效率评价体系
        (三) 银行效率评价体系述评
    三、 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银行效率的测度
        (一) 基于财政部评价框架的外部效率测度
        (二) 基于DEA技术的内部效率测度
    四、 我国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五、 小结
第七章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银行控制力
    一、 引言
    二、 我国银行控制力的初步评价
        (一) 我国政府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力度
        (二) 本国银行市场状况
        (三) 外资银行市场状况
    三、 银行控制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构建指标体系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二) 银行控制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三)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说明
    四、 我国银行控制力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一) 样本数据及处理
        (二) 评价过程与结果
        (三) 对一级指标的进一步分析
    五、 小结
第八章 银行对外开放下我国金融安全综合评价
    一、 引言
    二、 开放经济下的“新金融安全观”
        (一) 提出“新金融安全观”的必要性
        (二) “新金融安全观”的内涵
    三、 银行后开放期中我国金融安全综合评价
        (一) 基于理论模型的金融安全评价
        (二) 基于“新金融安全观”的金融安全评价
        (三) 基于金融安全指数的综合评价
    四、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与我国金融安全——基于平安银行的案例分析
        (一) 平安银行引资概述
        (二) 平安银行引资前后经营绩效的对比
        (三) 与四家外资控制权不同的引资银行的对比
        (四) 引进战略投资者对金融安全的影响评估
    五、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一、 主要结论
    二、 对策建议
附录:第六章样本数据表
参考文献
后记

(8)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工具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战略管理理论
    2.2 国外研究综述
    2.3 国内研究综述
第3章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现状
    3.1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阶段
    3.2 外资银行在华进入方式
    3.3 外资银行在华空间布局
    3.4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概况
    3.5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现状
第4章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战略的环境分析
    4.1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外部环境
    4.2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内部环境
第5章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战略选择
    5.1 外资银行的SWOT
    5.2 外资银行在华战略选择
第6章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战略实施
    6.1 完善公司治理
    6.2 致力于走国际化和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6.3 扩大国内网络覆盖
    6.4 坚持严格的内控与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
    6.5 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保障
    6.6 坚持品牌化发展道路,树立银行品牌形象
    6.7 建立高效完善的营销网络
    6.8 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6.9 企业社会责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从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看在华外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以渣打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外资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1.1.2 外资银行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受到诸多限制
    1.1.3 外资银行的政府、监管、同业关系亟待加强
    1.1.4 渣打(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儒家、道家、兵家思想与东方管理哲学
    2.1.1 儒家的管理思想
    2.1.2 道家的管理思想
    2.1.3 兵家的管理思想
    2.1.4 东方管理哲学
2.2 战略管理的常用工具
2.3 本章小结 3 外资在华银行竞争力分析——以渣打银行为例
3.1 企业简介
    3.1.1 集团简介
    3.1.2 渣打银行在中国
3.2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环境分析
3.3 外资银行SWOT分析
    3.3.1 内部优势分析
    3.3.2 内部劣势分析
    3.3.3 外部机遇分析
    3.3.4 外部威胁分析
3.4 识别竞争对手
    3.4.1 竞争格局分析
    3.4.2 竞争重点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渣打(中国)的战略框架
4.1 战略问题总结
4.2 渣打(中国)的战略表述
    4.2.1 战略表述
    4.2.2 渣打(中国)的愿景
    4.2.3 渣打(中国)的公司使命
    4.2.4 渣打(中国)的战略目标
    4.2.5 渣打(中国)的竞争基础
4.3 本章小结 5 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的体现
5.1 三国简介
5.2 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
    5.2.1 人道行为——管理哲学
    5.2.2 人才行为——人才管理
    5.2.3 人心行为——管理心理
    5.2.4 人缘行为——管理沟通
    5.2.5 人谋行为——谋略管理
    5.2.6 和谐
5.3 本章小结 6 借鉴三国中的东方哲学,指导渣打策略实施
6.1 明晰东方管理哲学的两大主线
    6.1.1 管理者加强自身修养,体现“仁、威、信、勤”
    6.1.2 领导者努力“悟道、顺道”,实现与时俱进
6.2 以人为本,知人、用人、励人、容人
    6.2.1 识人、知人——人才吸引本土化
    6.2.2 用人、励人——人才运用要到位
6.3 以赏罚为手段,完善激励机制
    6.3.1 、建立全面、有效的激励机制
    6.3.2 注意赏罚分明
6.4 以“缘”为纽带,做好管理沟通
    6.4.1 亲缘
    6.4.2 地缘
    6.4.3 文缘
6.5 运用“谋、筹、术、器”,提高核心竞争力
    6.5.1 谋:把握未来方向,建立战略合作联盟
    6.5.2 筹:化敌为友,差异化竞争
    6.5.3 术:发挥创新优势
    6.5.4 器:用科技武装团队
6.6 “情、理、法”结合,实现权变管理
6.7 渣打(中国)战略实施的三个手段
    6.7.1 本土化
    6.7.2 差异化
    6.7.3 战略联盟
6.8 本章小结 7 结束语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本文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2.1 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研究
    2.2 商业银行竞争行为测度
    2.3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影响的研究
3 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竞争行为研究
    3.1 中国商业银行的现实考察
    3.2 存贷款市场价格竞争行为
    3.3 贷款市场非价格竞争行为
    3.4 存款市场非价格竞争行为
4 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行为研究
    4.1 市场结构
    4.2 价格竞争行为
    4.3 银行产品创新
5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影响的现实考察
    5.1 外资银行进入现状
    5.2 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
6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 PR 模型的静态、动态考察
    6.1 计量经济模型
    6.2 实证结果分析
    6.3 结论
7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7.1 计量经济模型
    7.2 实证结果分析
    7.3 结论
8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竞争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静态、动态 BL 模型的考察
    8.1 计量经济模型
    8.2 实证结果分析
    8.3 结论
9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9.1 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四、入世后在华外资银行发展展望及中资银行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D]. 张墨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2]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3]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基于我国上市银行(2008-2018)的实证研究[D]. 陈鹿. 浙江大学, 2020(02)
  • [4]三井住友银行在华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张丹枫. 苏州大学, 2016(02)
  • [5]金融危机后花旗(中国)发展问题的研究[D]. 薛冰峰.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4)
  • [6]危机后在华韩资银行发展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D]. 金昭延. 东北财经大学, 2014(12)
  • [7]我国银行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研究[D]. 曾令美.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8]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战略研究[D]. 张芳. 山东大学, 2013(11)
  • [9]从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看在华外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以渣打银行为例[D]. 夏奕奕. 复旦大学, 2012(07)
  • [10]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D]. 宋慧英. 暨南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前景及中资银行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