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进程

积极推进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进程

一、积极推动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进程(论文文献综述)

李爽[1](2020)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正迈向协同共建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也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进入更深、更实、更具活力的新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必须以更加开放化、国际化和互惠化的“新面貌”,来迎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合作共赢的发展方式,需要更高水平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传播途径。信息技术利用渠道成为了“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动力,也对我国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提出了新的挑战。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及经验为鉴,走信息化促产业结构优化的道路,应当打造具备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之路,依据我国信息化发展初级阶段的属性和区域特点,通过释放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技术、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首先,本文对信息化和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依据分析结果,探究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产业及技术创新和消费结构转变路径下信息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理。其次,为探究信息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影响及其空间效应,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2006-2017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3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一步,将我国“一带一路”沿线36个城市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第二步,依据第一步分析结果,将36个城市区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探究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及信息化特征。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信息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均在总体上呈现负的空间外部性,这是发达地区对其地区资源“倒吸”作用的结果,也与区域间的发展“鸿沟”有关;(2)就我国“一带一路”沿线36个城市的整体情况而言,信息化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意味着“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信息化对产业结构优化是有利的;(3)进一步将我国“一带一路”沿线36个城市,区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分析,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信息化发展均存在不显着的正外部性,反之,两者在中部地区均显示出不显着的负外部性,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呈现出显着的正外部性,信息化具有显着的负外部性。同时,东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显着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中部地区与之相反,西部地区存在两者不显着的负相关性。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要高效推进信息化促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应当扩大信息化发展格局、缩小信息化发展“鸿沟”,以求实现信息化的多方位发展,促进信息化的多产业融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信息化分区域、分模式、分阶段协同发展。

楼功利[2](2020)在《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的概念从古代的小部落中诞生,再逐渐发展,逐步变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城市。虽然现在的城市已经高度发达,但城市的智慧化仍旧是一个新型概念,就像自然界中的进化一样,城市的发展也是在不停创新改边中前进。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参与到研究智慧城市的大潮中来。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更是着重对智慧城市进行了说明指导,这无疑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也使得国内众多城市纷纷发不了具体地方特色的智慧城市发现规划,在众多国内城市的实践下,我国的智慧城市经验取得了长远的长进,为后来城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本文将从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方面入手,结合国内外优秀学者的研究理论,结合国内外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经验,对智慧城市的概念做出了定性。以借鉴国内外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为前提,对其进行认真剖析解读,并从中总结出可以借鉴学习的经验和需要警惕的问题。并且本文以义乌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为例,分析其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针对义乌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议,希望可以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起到作用。全文先对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做了系统的阐述,针对本文的研究方向深入进行了研究理论的分类,对本文的而研究思路和所采用的方法做了详细的论述。然后对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城市与信息服务进行概念解读,并指出本文主要运用的理论基础。再对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同时,对国外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实例进行分析论证,从中总结出经验。最后结合前面的问题分析和经验借鉴,从建立阶段性建设目标、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服务团队、完善相关的支持政策以及规范建设进程、加强智慧城市互动平台建设四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侯欢[3](2020)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1978-2019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大于9%,但这一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要素投入式增长,是以消耗人口红利、资本、自然资源和环境等要素为代价,最终,这种粗放式经济增长使中国资源配资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失衡、环境破坏严重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越发突出。而近年来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相继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阶段,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不得不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也能反映出以技术创新和效率进步为支撑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越来越被认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中国逐渐由“制造大国”向“服务大国”转型,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78年的24.6%提升至2018年的59.7%,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第三产业中又以生产性服务业的表现最为出色,其为各类生产活动提供专业化服务,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内的发展也因此备受关注。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城市群建设在中国越来越成为打破行政壁垒,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有助于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为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劳动分工理论、产业区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在城市和城市群层面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梳理国内外有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和城市群的相关研究;二是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三是在城市和城市群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四是采用2003-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和十大城市群层面进行实证分析,并依据城市特征变量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门槛检验。得出主要结论:(1)全国城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在拐点左侧,伴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加深,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集聚程度提高至拐点右侧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加深会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倒U型曲线拐点值为8.6389%,当前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仍处于拐点左侧,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促进作用。(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作用于技术变化来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TFP分解项的关系检验中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效率变化呈正U型关系;与技术变化呈倒U型关系;对规模变化暂无显着影响。且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主要由技术变化决定,而非效率变化和规模变化。(3)城市群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有差异化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在大部分城市群中仍表现为倒U型关系,且二者倒U型曲线的拐点在此类城市群中的排序为:京津冀城市群(10.2982%)>长江中游城市群(6.100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4.8205%)>珠三角城市群(1.9107%)>山东半岛城市群(0.2561%),其中仅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已跨过拐点,前四个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均处于拐点左侧,另外,生产性服务业在辽中南城市群的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未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表现出显着影响。(4)城市特征变量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门槛效应。城市规模、城市信息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单门槛效应,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双门槛效应。且城市规模、城市信息化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三个城市特征变量,均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出现“类倒U型”关系。最后,依据本文研究结论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2)加强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集聚效应发挥。(3)控制集聚规模,合理规划城市群产业布局。(4)匹配城市特征,制定适宜产业集聚策略。

董兆丰[4](2020)在《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镇化依托于信息化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全方位发展,但城市发展所导致的各类问题也日益凸显,城市建设对于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水平阶段—智慧城市,它的出现是解决城市发展中各类矛盾问题、促进经济转型、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信息创造价值的时代,智慧城市成为了各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规划,信息化建设则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然而,我国各地区“智慧城市”的理念还未完全理解透彻,建设过程处于初始阶段,对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也在摸索时期,所以构建较为科学统一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成为各智慧城市进一步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关注核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的背景及意义,将国内外有关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和有关智慧城市的评价系统、城市信息化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等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说明了智慧城市及城市信息化的理论概念并阐述对两者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明确了智慧城市及城市信息化两者的联系,依据理论研究提出了影响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六大要素:城市经济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创新、信息环境的安全、信息公共服务的管理。其次围绕此六大影响要素,实地调研征求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包括目标层1个、准则层6个、指标层35个在内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将客观求权重的熵权法和逼近理想排序评价法的TOPSIS法相结合,建立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体系。最后,选取了包括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在内的30个智慧城市研究样本进行评价,针对熵权结果及综合评价排名分析了我国各地区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数据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都是较为科学可行的,实证结果也符合目前国内各地区及各智慧城市发展实情,对拓展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视野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也为其他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对策。

谢承希[5](2018)在《城中村信息化现状调研及建设方案研究 ——以深圳原关外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是城中村村民和租户栖息、生存、沟通的主要场所。城中村信息化是深圳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深圳城中村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推进城中村信息化建设,将使城中村改造更加高效,政府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村民和租户居住得更加满意,对于推进深圳城市化建设,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以深圳原关外地区为例,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走访和查阅文献等方式对深圳城中村信息化现状进行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深圳城中村信息化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当前深圳城中村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所取的成果,分析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尝试探索出深圳城中村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和方案。本文做的主要工作有:1)调研了深圳原关外地区城中村的信息化建设现状。选取宝安区4个较有典型性的城中村信息化建设实践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工具使用情况、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认知程度、信息化安全水平、信息化资费情况等方面对深圳市城中村信息化建设的情况进行分析。2)分析了当前深圳城中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走访和查阅文献等方式对深圳原关外地区城中村的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分析了当前深圳城中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中村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中村信息化安全水平有待提高、城中村村民(原村民、股民)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程度低、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3)提出了深圳市城中村信息化建设对策及方案。在发现深圳城中村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城中村信息化建设方案,从强化政府主导、完善基础设施、引入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方面为城中村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策略,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宝安区城中村信息化建设方案,希望能对深圳乃至全国城中村改造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以深圳原关外地区为样本,运用问卷调研、实地走访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实证研究城中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相关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究深圳宝安区信息化建设方案,提出城中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郭则兰[6](2018)在《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各地区掀起了一股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然而因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尚未发展成熟,还处于开始阶段,目前在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城市建设相似度高,缺乏个性特色点,并没有因地制宜结合城市特色来构建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是信息化建设,统一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科学的评价模型和方法必然是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各方关注的核心,在定量测度建设水平的基础上,要合理发挥本身的资源特点,革新建设发展模式,建设可持续的特色智慧城市成为智慧城市的关键问题。首先,本文对国内外智慧城市、城市信息化建设相关文献研究进行分类梳理,介绍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阐明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和测度的概念内涵,介绍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五个基本要素内涵。其次,分析了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阐述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经济增长水平、信息产业水平、信息环境水平五个层面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解析。再次,介绍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模型的选取依据,进而构建基于灰色关联度-BP神经网络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模型,阐述模型算法的步骤,从而对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系统合理的测度评价。最后,选取13个智慧城市为研究样本,使用MATLAB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学习,对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测度。根据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现状从不断完善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体系、创新管理机制、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四个方面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薛凯[7](2012)在《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城市是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一个基本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历史阶段。它既有政府管理、政府服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管理发展,也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经济文化变革。其目的在于应用(服务),本质是(资源)共享,即通过信息化应用与共享提升城市的“智慧化”程度,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与变革,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或技术问题,而是受科技、政府和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本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国内外各学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加以整合。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内容是:综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集约环保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之上,以“12个重点应用服务系统、5大资源管理服务中心、8个重点基础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为中心,完成从“高起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的信息资源共享”到“智能化应用服务”三个层面的核心内容。本文力求通过这一“城市神经系统工程”的实施,实现城市管理、服务、运行的便捷、顺畅、高效,使“城市有机体”更加健康的发展。关于数字城市可持续发展层面的实施策略,在国内外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在研究国外数字城市实施策略及其启示的基础上,以数字曹妃甸为实证对象,围绕其整个实施过程,从六个方面提出数字曹妃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旨在为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提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决策支持系统。数字城市的实施模式仅采用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是有局限性的,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社区和个人三个层面,采用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模式与政府推动模式互补,形成一种互动实施模式。数字城市的运行过程可能面临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资金短缺、产业化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无序竞争等问题,因此宜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营、行业实践、公众参与”的模式,保障数字城市的可持续运行。

刘辉[8](2010)在《城市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长沙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国际化是指城市的资本、货物、人员、技术、信息和服务等要素进行跨国界的相互往来与交流活动,并更多地遵从全球性惯例和游戏规则,参与到全球性的竞争与合作中,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一定角色。城市国际化是与国际城市逐步接轨的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地区间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全球化形势下,城市国际化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国际化快速发展期已过去,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职能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国际化属性。当前为世界所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国际化问题,特别是全球化背景下,由信息化与高新技术发展引起的国际分工的深刻变化,现代通讯网络发展加速了资本、货物、人员、技术、信息、服务等在全球范围的极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国际化的进程面临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当前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包括中国大陆的城市,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增强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都在致力于本国城市的国际化发展,主要内容包括:①使城市的产业发展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和融入国际市场;②使城市的运行机制更好地与国际惯例或准则接轨;③使城市的环境建设更适宜于国际间的交流、联系、竞争与合作。城市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城市,作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主动联入全球化发展网络,对于促进长沙未来可持续发展以及带动全省国际化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学习与分析国内外城市国际化先进研究理论,基于中国城市的特点,结合长沙市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识别性指标与塑造性指标两个方面来测度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对其城市国际化发展所涉及的城市功能、主导产业、经济贸易、政府管理、人居环境、社会服务和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国际比较,科学评价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现状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全球化背景下长沙城市国际化功能定位和形象塑造,从城市文化、科技教育、经济贸易、人居环境、城乡一体化、主导产业等方面课题提出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对策与举措。论文选题源于长沙市市委、市政府2009年度重大软科学——《全球化背景下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系总课题下的一个专题研究。希望本研究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正在国际化”的城市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吴春芳[9](2010)在《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信息化战略及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个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城市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也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来看,城市信息化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范畴和经验总结层面,没有形成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角度入手的系统研究理论成果。基于城市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迫切的需要一套科学的战略分析理论框架和必要的战略分析方法。文章是围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多角度分析思考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战略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信息化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城市信息化所取得的成就;其次,阐述了城市信息化的内涵,描述了城市信息化要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则,并讨论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的内容;最后,提出了城市信息化规划战略规划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城市信息化规划研究的关键环节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以经济欠发达的合肥市信息化为实证加以阐述,分析了新一轮合肥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形成过程和内容框架、信息化现状、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等,并评述了该战略规划的基本特点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宋健[10](2009)在《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城市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而且在整个城市信息化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将风险管理引入到城市信息化建设之中,并结合城市信息化系统的特点,对城市信息化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目前国内外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的研究还很少,而且研究内容零散而不系统、研究方法偏重于定性、研究结果偏重于理论而缺乏可操作性等不足。本文从城市信息化风险理论的分析入手,综合运用系统分析、层次分析模糊评价方法及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对城市信息化风险进行系统研究,重点研究了城市信息化主要风险的识别、评价和控制与防范,以期为我国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的方法。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地梳理和述评,由此指出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运用系统理论对城市信息化风险进行理论分析,阐明城市信息化风险的特征、分类、量化以及管理内容与过程;第三,采用基于目标导向的方法对城市信息化风险进行识别,确定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即城市信息化战略风险、城市信息技术应用风险、城市管理风险、人员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第四,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构建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模糊评价方法对城市信息化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结合案例得出了具有操作性的结论;最后,建立基于风险要素的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提出了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的控制策略。

二、积极推动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进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极推动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4.1 本文主要创新点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第2章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概述
        2.1.1 信息及信息化
        2.1.2 产业结构优化
    2.2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融合
        2.2.1 产业合理化阶段的信息化
        2.2.2 产业高级化阶段的信息化
        2.2.3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
第3章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现状分析
    3.1 我国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3.1.1 我国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3.1.2 分省份信息化发展情况分析
        3.1.3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发展情况分析
    3.2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现状分析
        3.2.1 产业结构优化的劳动力现状分析
        3.2.2 产业结构优化的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3.2.3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现状分析
第4章 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机制分析
    4.1 信息化基础发展阶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机理
        4.1.1 优化资源配置的层面
        4.1.2 基础设施建设的层面
    4.2 信息化加速发展阶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机理
        4.2.1 技术创新的层面
        4.2.2 改变消费结构的层面
第5章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5.1 指标构建及数据来源
        5.1.1 产业结构优化指标的构建
        5.1.2 信息化指标的选取
        5.1.3 控制变量的选取
        5.1.4 数据来源
    5.2 研究设计及模型设定
        5.2.1 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LM模型)
        5.2.2 空间面板误差模型(SEM模型)
        5.2.3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DM模型)
    5.3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整体空间计量分析
        5.3.1 基于Moran’sI指数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5.3.2 LM检验结果及模型选择
        5.3.3 空间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5.4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分区域空间计量分析
        5.4.1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东中西部划分
        5.4.2 东中西部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及比较
        5.4.3 分区域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第6章 推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推进的对策建议
    6.1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信息化高质高效发展
        6.1.1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信息化发展格局
        6.1.2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缩小信息化发展“鸿沟”
        6.1.3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信息化多方融合
    6.2 推动信息化与产业发展融合,提高产业结构优化效率
        6.2.1 以信息化促劳动力结构优化
        6.2.2 以信息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6.2.3 以信息化优化产业转移
    6.3 分区域、阶段和模式,多维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6.3.1 分区域推进
        6.3.2 分阶段推进
        6.3.3 分模式推进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智慧城市
        2.1.2 信息服务
        2.1.3 城市与信息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智慧城市相关理论
        2.2.2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2.2.3 社会信息化理论
第3章 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3.1 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所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3.1.1 所采取的举措
        3.1.2 所取得的成效
    3.2 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3.2.1 形成的成果不足以体现当地特色
        3.2.2 吸引并培养的专业人才团队有所欠缺
        3.2.3 政策支持力度有所欠缺
        3.2.4 全民参与的氛围没有完全形成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规划的针对性有所缺乏且制度亟待完善
        3.3.2 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不足
        3.3.3 政策支持力度和监督力度不够
        3.3.4 未能调动社会各界全面参与
第4章 国内外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智慧城市信息建设实例分析
        4.1.1 韩国: 以科技促进信息化发展
        4.1.2 日本: 城市的物联网发展
        4.1.3 新加坡: 三维智慧城市战略
    4.2 国内其他地区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
        4.2.1 北京: 发挥政治中心作用以加强智慧城市基础建设
        4.2.2 上海: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慧城市
        4.2.3 青岛: 政府主导及社会资本参与的新模式
    4.3 经验借鉴
        4.3.1 注重社会资金的引导
        4.3.2 因地制宜建设地方特色智慧城市
        4.3.3 重视人才引进培养
第5章 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5.1 建立阶段性建设目标
        5.1.1 确定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5.1.2 实现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5.2 培养专业的人才和团队
        5.2.1 合理利用人才和团队
        5.2.2 改善人才结构
        5.2.3 建立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
    5.3 完善相关的支持政策以及规范建设进程
        5.3.1 以组织形式进行保障
        5.3.2 以法律形式进行保障
        5.3.3 以充足资本进行保障
        5.3.4 建立健全监督体制
    5.4 加强智慧城市互动平台建设
        5.4.1 建设形成全市统一的城市综合化信息管理平台
        5.4.2 开发各项便民社务管理服务系统
        5.4.3 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关研究
        1.2.2 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
        1.2.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
        1.2.4 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标、意义及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数据来源及可能创新
        1.5.1 数据来源
        1.5.2 可能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2.1.2 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2.1.3 城市群概念及政策演进
    2.2 理论基础
        2.2.1 劳动分工理论
        2.2.2 产业区理论
        2.2.3 新经济地理理论
        2.2.4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分析
    3.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3.1.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正向集聚效应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3.1.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负向拥挤效应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3.1.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总效应
    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机制分析
        3.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规模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3.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信息化水平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3.2.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第4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4.1 研究样本
    4.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测算与分析
        4.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测算方法
        4.2.2 城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分布
        4.2.3 城市群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差异分布
    4.3 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4.3.1 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4.3.2 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化
        4.3.3 全要素生产率城市群差异
第5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5.1 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5.1.1 方法选择
        5.1.2 模型构建
    5.2 变量选取与测算
    5.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5.3.1 数据来源和处理
        5.3.2 变量描述性统计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模型检验
        5.4.2 城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5.4.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TFP分解项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5.4.4 城市群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5.5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机制检验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6.2.2 加强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集聚效应发挥
        6.2.3 控制集聚规模,合理规划城市群产业布局
        6.2.4 匹配城市特征,制定适宜产业集聚策略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4)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理论综述
        1.2.2 城市信息化评价体系和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智慧城市的相关理论
        2.1.1 智慧城市概念的起源
        2.1.2 智慧城市的内涵
        2.1.3 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
    2.2 城市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2.2.1 城市信息化的概念
        2.2.2 城市信息化的建设
    2.3 智慧城市与信息化建设的联系
第三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准则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要素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第四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指标权重方法的确定
    4.2 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4.3 熵权—TOPSIS模型的分析原理
    4.4 熵权—TOPSIS模型计算步骤
        4.4.1 构建原始数据矩阵
        4.4.2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4.4.3 熵权法权重计算
        4.4.4 TOPSIS法综合评价
第五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实证分析
    5.1 城市样本选择及数据的搜集
        5.1.1 城市样本选择
        5.1.2 数据的搜集
    5.2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评价结果计算
        5.2.1 熵权计算结果
        5.2.2 TOPSIS法评价结果
    5.3 对策和建议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城中村信息化现状调研及建设方案研究 ——以深圳原关外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中村研究进展
        1.2.2 信息化研究进展
        1.2.3 城中村信息化现状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中村及深圳城中村特点
        2.1.2 信息基础设施
    2.2 城中村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深圳城中村信息化建设现状调研及分析
    3.1 深圳城中村建设基本状况
        3.1.1 城中村“三网融合”建设基本状况
        3.1.2 城中村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3.2 问卷设计及调研实施
        3.2.1 问卷调研表的编制
        3.2.2 调研对象的选取
        3.2.3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3.2.4 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3.3 深圳城中村信息化建设成因分析
        3.3.1 城中村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不完善
        3.3.2 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3.3 城中村信息化安全水平有待提高
        3.3.4 城中村村民(原村民、股民)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程度低
        3.3.5 城中村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圳城中村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4.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快打造“双宜小村”
        4.1.1 做好顶层设计规划
        4.1.2 促进政府信息化
        4.1.3 重视信息技术开发利用
        4.1.4 加快打造“双宜小村”
    4.2 打造城中村信息化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4.2.1 打造城中村信息化平台
        4.2.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4.3 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完善财政资金外有益补充
        4.3.1 积极与运营商合作
        4.3.2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4.4 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建立专业人才队伍
        4.4.1 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建设
        4.4.2 建立专业人才队伍
    4.5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信息化建设认知程度
        4.5.1 开展多元化信息化宣传教育
        4.5.2 强化信息化建设意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深圳宝安区城中村信息化建设方案初探
    5.1 总体要求
        5.1.1 指导思想
        5.1.2 基本原则
        5.1.3 建设目标
    5.2 具体建设内容及措施
        5.2.1 加强统筹规划
        5.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2.3 推进政府信息化建管平台建设
    5.3 工作机制与保障措施
        5.3.1 加强组织领导
        5.3.2 严格遵守总体规划要求
        5.3.3 建立工作联系机制
        5.3.4 强化运营维护
        5.3.5 加强专项建设资金保障
        5.3.6 加强社会合作与居民参与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论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深圳城中村信息化建设现状调研问卷
致谢

(6)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慧城市的研究综述
        1.2.2 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基于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的理论基础
    2.1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内涵的相关理论
        2.1.1 智慧城市的概述
        2.1.2 信息化建设
        2.1.3 智慧城市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2.1.4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研究
    2.2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素
        2.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2.2 公共信息服务
        2.2.3 信息产业
        2.2.4 经济增长水平
        2.2.5 信息环境
第3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1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1 可操作性
        3.1.2 客观可比性
        3.1.3 系统完备性
        3.1.4 可调整性
    3.2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
        3.2.1 主观影响因素
        3.2.2 客观影响因素
    3.3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3.3.1 文献资料查阅与整理
        3.3.2 公众访谈与专家咨询
        3.3.3 初始指标体系的建立
        3.3.4 指标体系的预试
    3.4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4.1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求
        3.4.2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第4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模型选取依据
    4.2 灰色关联度理论
        4.2.1 灰色关联度基本介绍
        4.2.2 灰色关联度算法流程
    4.3 BP神经网络理论
        4.3.1 神经网络介绍
        4.3.2 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4.4 基于灰色关联度-BP神经网络的测度模型
        4.4.1 灰色关联度-BP神经网络的构建分析
        4.4.2 灰色关联度-BP神经网络的算法流程
第5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5.1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收集
        5.1.1 样本的选取
        5.1.2 数据收集
    5.2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的测度实现
        5.2.1 评价指标的约简
        5.2.2 指标选取及归一化处理
        5.2.3 网络结构的确定
        5.2.4 模型训练及仿真
        5.2.5 对策及建议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指标原始数据
附录B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1.1 国外研究进展
        1.2.1.2 国外研究实践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2 国内研究实践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2.1 数字城市的涵义解析
        2.1.1 数字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2.1.2 数字城市的发展阶段
        2.1.3 多重视角下的数字城市
    2.2 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
        2.2.1 城市系统工程理论
        2.2.1.1 城市系统工程
        2.2.1.2 城市信息系统工程
        2.2.2 流动空间理论
        2.2.2.1 流动空间理论及其模式
        2.2.2.2 基于流动空间的数字化城市
        2.2.3 生态城市与循环经济理论
        2.2.3.1 生态城市与循环经济模式
        2.2.3.2 数字化生态城市
        2.2.4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2.2.4.2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城市的关系
        2.2.5 信息经济学测度理论
        2.2.5.1 信息化测度理论及其模型
        2.2.5.2 数字城市测度问题
    2.3 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
        2.3.1 技术支撑分类概述
        2.3.1.1 地理信息技术
        2.3.1.2 宽带网络技术
        2.3.1.3 数据存储技术
        2.3.1.4 数据分析技术
        2.3.1.5 信息展示技术
        2.3.1.6 信息安全技术
        2.3.2 关键技术的应用
        2.3.2.1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2.3.2.2 遥感技术的应用
        2.3.2.3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2.3.2.4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3.1 基础设施层
        3.1.1 基础通信设施
        3.1.1.1 城市光网
        3.1.1.2 无线城市
        3.1.1.3 城市物联网
        3.1.2 信息基础设施
        3.1.2.1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3.1.2.2 专业数据
        3.1.2.3 基础数据库
        3.1.2.4 分布式数据库
        3.1.2.5 元数据库
        3.1.3 云计算平台
    3.2 资源管理层
        3.2.1 服务支撑中心
        3.2.1.1 信息资源中心
        3.2.1.2 城市空间信息中心
        3.2.1.3 电子支付中心
        3.2.1.4 信用信息中心
        3.2.1.5 安全认证中心
        3.2.2 云服务平台
    3.3 应用系统层
        3.3.1 政府类应用
        3.3.1.1 电子政务平台
        3.3.1.2 应急指挥系统
        3.3.1.3 数字城管系统
        3.3.1.4 智能交通系统
        3.3.2 企业类应用
        3.3.2.1 电子商务系统
        3.3.2.2 现代物流系统
        3.3.3 行业类应用
        3.3.3.1 数字环保系统
        3.3.3.2 数字规划系统
        3.3.3.3 数字医疗系统
        3.3.4 市民类应用
        3.3.4.1 数字家庭系统
        3.3.4.2 城市一卡通
        3.3.4.3 城市信息亭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4.1 国外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4.1.1 美国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4.1.2 英国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4.1.3 欧盟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4.1.4 日本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4.1.5 韩国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4.1.6 新加坡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4.1.7 印度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4.2 国内外数字城市实施策略的比较
        4.2.1 数字城市实施进程比较
        4.2.2 数字城市信息共享比较
        4.2.3 数字城市服务效益比较
        4.2.4 数字城市标准化比较
    4.3 国内外数字城市实施策略的启示
        4.3.1 编制统一的数字城市整体规划
        4.3.2 建立完善的数字城市管理体制
        4.3.3 强化数字城市服务平台的顶端设计
        4.3.4 注重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开发与共享
        4.3.5 重视数字城市各政府部门的协作与共享
        4.3.6 制定数字城市的信息立法与政策保障
    4.4 数字曹妃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4.4.1 更新观念,明确建设目的
        4.4.2 因地制宜,重视整体规划
        4.4.3 循序渐进,实行阶段建设
        4.4.4 物尽其用,共享信息资源
        4.4.5 长远眼光,完善保障体系
        4.4.6 协调发展,整合城市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字城市的实施路径与模式
    5.1 数字城市的实施模式
        5.1.1 国际数字城市的实施模式
        5.1.2 数字曹妃甸的互动实施模式
        5.1.2.1 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
        5.1.2.2 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
    5.2 数字城市的实施路线
        5.2.1 集约环保
        5.2.2 规范管理
        5.2.2.1 统一的组织管理体系
        5.2.2.2 完善信息法规和标准
        5.2.3 共享服务
        5.2.3.1 信息共享的标准体系
        5.2.3.2 信息共享的运行模式
        5.2.4 信息安全
    5.3 数字城市的实施进度
    5.4 数字城市的运行模式
        5.4.1 资金投入机制
        5.4.1.1 政府财政投入
        5.4.1.2 银行贷款投入
        5.4.1.3 社会资金投入
        5.4.2 市场产业机制
        5.4.2.1 市场运营模式
        5.4.2.2 数字产业体系
        5.4.3 人才培养机制
    5.5 数字城市的测度评价体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6.1 数字城市对城市发展的提升
        6.1.1 城市产业区
        6.1.2 城市新城区
        6.1.3 城市生态环境
    6.2 数字城市对市民生活的改善
        6.2.1 生活环境智慧化
        6.2.2 居民幸福感增强
        6.2.3 社会人性化显着
    6.3 数字城市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6.3.1 数字鸿沟问题
        6.3.2 城市边缘化问题
        6.3.3 数字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1. 北京宣言
    2. 上海宣言
    3.2006 -2020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部分)
    4.2006 -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5. 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基本思路
    6. 国家测绘局“十二五”数字城市规划
    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城市信息化部分)
    8. 数字城市的标准规范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城市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长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历史进程
    1.1.2 城市全面适应经济全球化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然选择
    1.1.3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提供的战略机遇
    1.1.4 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结果
1.2 城市国际化理论综述
    1.2.1 城市国际化与国际城市概念辨析
    1.2.2 国外城市国际化评价研究综述
    1.2.3 国内城市国际化评价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来源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长沙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指标体系设立的指导思想
2.2 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条件分析
    2.2.1 区位交通优势显着,有望建成交通枢纽城市
    2.2.2 后GDP时代的科学发展为国际化建设带来重要机遇
    2.2.3 大河西先导区建设为国际化建设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2.4 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为国际化建设夯实了基础
    2.2.5 保税区的建设为国际化建设提供了口岸支撑
2.3 国内其它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2.3.1 国内其它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
    2.3.2 现行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2.4 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
    2.4.1 科学性与真实性
    2.4.2 可度量性与可比性
    2.4.3 可行性与层次性
    2.4.4 实用性与整体协调性
2.5 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5.1 评价指标框架结构
    2.5.2 指标解释 第三章 长沙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
3.1 长沙国际化绝对水平评价
3.2 长沙国际化相对水平评价
    3.2.1 数据处理
    3.2.2 评价过程
    3.2.3 评价结果
3.3 长沙城市国际化评价结果分析
    3.3.1 评价结果分析
    3.3.2 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第四章 推进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对策
4.1 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定位导向
    4.1.1 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定位原则
    4.1.2 长沙城市国际化的区域导向
    4.1.3 长沙城市国际化的职能导向
4.2 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定位选择
    4.2.1 国际化目标定位
    4.2.2 国际化形象定位
4.3 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分期目标
4.4 推动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四大战略
    4.4.1 战略一:塑造城市文化魅力
    4.4.2 战略二:营造高新产业发展环境
    4.4.3 战略三: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4.4.4 战略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社会运行机制
4.5 推进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对策举措
    4.5.1 优化空间结构,实现城市空间结构转型
    4.5.2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的国际化
    4.5.3 利用独特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
    4.5.4 构建国际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4.5.5 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推进市场国际化
    4.5.6 强化科技教育,推动人才国际化
    4.5.7 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4.5.8 优化政府服务和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制度国际化
    4.5.9 面向两型社会,创建生态文明的现化宜居城市
    4.5.10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长沙城市国际化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与建议
    5.1.1 主要结论
    5.1.2 主要建议
5.2 本文创新之处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3.1 指标体系有待改善
    5.3.2 研究框架有待充实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长沙与中国16个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指标(2007)
附录2 长沙与中国16个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指标(2008)
附录3 长沙与中国16个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指标(2009)
附录4 长沙与中国16个城市的国际化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2007)
附录5 长沙与中国16个城市的国际化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2008)
附录6 长沙与中国16个城市的国际化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2009)
附录7 关于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公众调查
附录8 市民调查问卷
附录9 长沙城市国际化发展阶段指标体系 致谢

(9)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信息化战略及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的意义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信息化发展概况
    2.1 国外城市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就
    2.2 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概况及取得的成就
    2.3 对国内外相关城市信息化研究成果的评论
    2.4 城市信息化相关文献综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3.1 国家信息化的概念
        3.1.1 信息化的含义
        3.1.2 信息化的内容
        3.1.3 信息化的层次和分类
    3.2 城市信息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定义
    3.3 城市信息化内涵
        3.3.1 城市信息化构成要素
        3.3.2 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趋势
        3.3.3 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3.4 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3.4.1 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3.4.2 政府公共服务与城市管理运行
        3.4.3 产业与经济信息化
        3.4.4 信息化发展环境(信息化发展保障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信息化战略及路径选择
    4.1 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框架
        4.1.1 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领域框架及技术框架
        4.1.2 城市信息化建设发展环境框架
        4.1.3 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维度框架
    4.2 城市信息化策略的确定与战略方法
        4.2.1 城市信息化中长期战略制定的一般路径与方法
        4.2.2 城市信息化相关的战略分析方法
    4.3 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及问题
        4.3.1 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
        4.3.2 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合肥市信息化(2009—2012)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的选择
    5.1 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5.2 合肥市《新规划》的形成过程
    5.3 合肥市《新规划》的内容架构
        5.3.1 合肥市信息化现实基础
        5.3.2 合肥市信息化指导思想
        5.3.3 合肥市信息化发展原则
        5.3.4 合肥市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形态分析
        5.2.5 合肥城市信息化需求分析
        5.3.6 合肥市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5.3.7 合肥市信息化发展重点项目
        5.3.8 合肥市信息化发展保障体系
    5.4 案例小结
        5.4.1 合肥市《新规划》的基本特点
        5.4.2 对合肥市《新规划》的思考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10)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论文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信息化风险研究述评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信息化
        2.1.2 城市信息化
        2.1.3 城市信息化风险
    2.2 关于城市信息化的现状与研究
        2.2.1 国外有关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的研究
        2.2.2 国内有关城市信息化的研究
    2.3 关于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
        2.3.1 国外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
        2.3.2 国内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其现状研究
    2.4 关于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相关的研究
    2.5 对相关研究的评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3.1 城市信息化风险的界定
    3.2 城市信息化风险的特征
        3.2.1 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3.2.2 风险系统的复杂性
        3.2.3 风险的并发性
        3.2.4 风险的动态性
    3.3 城市信息化风险分类
        3.3.1 基于信息化发展阶段的分类
        3.3.2 基于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分类
        3.3.3 基于信息化内容的分类
    3.4 城市信息化风险的数量表征
        3.4.1 风险的一般数量表征方式
        3.4.2 城市信息化风险表征方法
    3.5 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内容及实施步骤
        3.5.1 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内容
        3.5.2 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实施步骤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信息化风险识别
    4.1 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的目标
    4.2 城市信息化风险识别原则
    4.3 城市信息化风险识别方法
        4.3.1 情景分析法
        4.3.2 专家调查法
        4.3.3 流程图分析法
        4.3.4 调查表法
        4.3.5 财务报表分析法
        4.3.6 事故树分析法
        4.3.7 现场分析法
    4.4 城市信息化风险识别内容
    4.5 基于目标导向的城市信息化风险识别
        4.5.1 目标导向风险识别方法
        4.5.2 基于目标导向的城市信息化风险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
    5.1 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5.1.3 构建城市信息化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5.2 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方法
        5.2.1 层次分析法
        5.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2.3 贝叶斯网络方法
        5.2.4 故障树法
        5.2.5 动态因果图法
        5.2.6 各种评价方法比较
    5.3 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过程
        5.3.1 城市信息化风险层次分析
        5.3.2 城市信息化风险模糊评价
    5.4 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实例
        5.4.1 A城市信息化简介
        5.4.2 A城市信息化风险层次分析
        5.4.3 A城市信息化风险模糊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与防范
    6.1 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概述
        6.1.1 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的特征
        6.1.2 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的原则
    6.2 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机制
        6.2.1 战略规划控制是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的源动力
        6.2.2 技术控制是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的技术基础
        6.2.3 管理控制是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的推动力
        6.2.4 人员控制是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的保证力
        6.2.5 环境控制是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的约束力
    6.3 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策略
        6.3.1 风险回避
        6.3.2 风险转移
        6.3.3 损失控制
        6.3.4 风险自留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积极推动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进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关联性研究[D]. 李爽. 南昌大学, 2020(01)
  • [2]义乌市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D]. 楼功利.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侯欢. 西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研究[D]. 董兆丰.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5]城中村信息化现状调研及建设方案研究 ——以深圳原关外地区为例[D]. 谢承希.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6]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研究[D]. 郭则兰. 湘潭大学, 2018(02)
  • [7]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D]. 薛凯. 天津大学, 2012(07)
  • [8]城市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长沙为例[D]. 刘辉. 中南大学, 2010(02)
  • [9]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信息化战略及路径选择研究[D]. 吴春芳.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4)
  • [10]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研究[D]. 宋健. 天津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积极推进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进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