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种源沙棘果实加工性状的比较研究

几种种源沙棘果实加工性状的比较研究

一、几种不同种源沙棘果实加工性状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麻云霞[1](2021)在《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药用植物、食用和蜜源树种,也是治理荒漠化、绿化荒山、美化城市的优良树种,广布于我国“三北”地区。但目前文冠果多数仍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类型极其混杂,种子来源不清,生长慢,产量低,生态和经济效益不高。因此,本文以26个地理种源的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冠果种子的特性、多点苗期生长特征和作为砧木造林的适用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为文冠果的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种源间文冠果含油率变异较大,在56.54~76.27%之间,脂肪酸含量丰富,共有18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和油酸,且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饱和脂肪酸含量,生物柴油特性指标均符合ASTM D6751-2010,EN 14214-2008和GB/T 20828-200等国际标准。种子内含有17种氨基酸和8种人体必需矿质元素,VB1、VB2和VE的平均含量值较高。26个种源中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最为优质的种源有内蒙古甘旗卡、内蒙古扎鲁特、内蒙古奈曼、内蒙古库伦和山东东营,这些种源的种子是生产中食用油原料和生物柴油原料俱佳的首选资源。(2)文冠果种子形态质量指标最好的种源地为内蒙古图布信,种子的活力和含水率为93.29%和13.28%,吸水特性分为急速吸水时期、平缓吸水时期和生长吸水期三个时期。且形态和质量指标在组间和组内都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整体重复力也较高。处理方式、种源地及其交互效应对文冠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时间存在极显着的影响。种子处理效果最好的为处理方式B—沙藏+5%PEG浸泡24小时,发芽性能最好的种源为内蒙古科尔沁。种子的形态质量和发芽指标整体呈现西—东梯度逐渐增大的地理变异趋势,与种子品质特性的变异模式类似。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图布信、内蒙古扎鲁特、内蒙古舍伯吐和黑龙江牡丹江为文冠果种子形态质量和发芽特性表现最好的种源。(3)辽宁彰武(东北地区)试验点的优质文冠果优质种源有内蒙古奈曼、扎鲁特和辽宁海城,山东安丘(华东地区)试验点的优质种源有山东东营、安丘和内蒙古库伦,陕西靖边(西北地区)试验点的优质种源有内蒙古科尔沁、奈曼和北京房山,这些种源可在辽宁、山东和陕西三省或与本文试验地类似的立地环境进行推广。不同试验点的优质种源并不完全相同,其苗木保存率、苗高、地径、叶干质量和枝干质量均会随着试验地点的不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同时考虑平均株高与地径的情况下,内蒙古库伦、山东东营种源的平均育种值也为最高,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4)用26个种源二年生文冠果做砧木,嫁接文冠果新品种‘中石4号‘和‘中石9号‘,总体亲和性‘中石9号‘高于‘中石4号‘。内蒙古奈曼、山东东营、内蒙古库伦砧木种源嫁接成活率最高,河北张家口最低;内蒙古奈曼种源地砧木嫁接‘中石4号‘后,果实产量最高,内蒙古科尔沁种源地砧木嫁接‘中石9号‘后,果实产量最高。综合生长、生理特性和果实产量等多个指标得出:嫁接‘中石4号‘的优质砧木种源为内蒙古奈曼、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库伦、北京房山和山东临沂,嫁接‘中石9号‘的优质砧木种源为陕西靖边、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库伦、内蒙古奈曼、北京房山和辽宁关山。

王秀青[2](2021)在《基于化感作用的长柄扁桃混交树种筛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柄扁桃是榆林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灌木树种,在当地煤矿塌陷区的生态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长柄扁桃纯林存在生长缓慢、易受沙埋、自然更新困难和单位面积生产力低等问题。与纯林相比,种间合理搭配的混交林具有维护林分稳定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促进林分生长和提高单位面积生产力等方面的功能。化感作用对种间配置至关重要,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化感作用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以长柄扁桃为研究对象,从化感角度出发,采用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和林学等多学科的技术方法,通过开展室内发芽、盆栽和田间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当地适生灌木树种(紫穗槐、踏郎、爬地柏、沙棘、蛋白桑、柠条、黑沙蒿和沙柳)和乔木树种(樟子松、杂交构树、小叶杨和油松)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作用,以及不同混交模式对长柄扁桃田间幼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与长柄扁桃互利共生的混交灌木和乔木树种,为榆林煤矿塌陷区长柄扁桃的混交造林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低以下浓度(0.025-0.05 g·m L-1)的紫穗槐叶浸提液处理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中高以上浓度时(0.15-0.20 g·m L-1)则为抑制效应,中等浓度(0.10 g·m L-1)时因长柄扁桃种源不同而异。紫穗槐叶浸提液为中低浓度时,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综合得分,按照榆阳1号(YY1)、神木6号(SM6)、神木8号(SM8)、神木7号(SM7)、榆阳6号(YY6)、榆阳3号(YY3)、榆阳5号(YY5)和榆阳4号(YY4)顺序依次降低,聚类分析表明化感促进作用最强的种源为YY1和SM6。长柄扁桃YY1和SM6作为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的优选种源。(2)中低以下浓度的踏郎、爬地柏、紫穗槐、沙柳和柠条叶浸提液处理对长柄扁桃YY1和SM6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中高以上浓度时,则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效应显着增强。8种灌木叶浸提液处理对YY1和SM6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作用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表明,紫穗槐、沙柳、爬地柏、踏郎和柠条叶浸提液处理对YY1和SM6的综合得分高于其他3种灌木,4种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YY1和SM6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综合得分表现为樟子松>杂交构树>油松>小叶杨。紫穗槐、沙柳、爬地柏、踏郎和柠条可作为初选混交灌木树种,樟子松、杂交构树和油松作为初选混交乔木树种。(3)中低以下浓度的化感作用综合评价表明,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两种灌木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综合得分表现为紫穗槐>柠条;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4种乔木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综合得分表现为樟子松>油松>杂交构树。中低以下浓度的长柄扁桃叶浸提对紫穗槐和樟子松的促进作用最强。(4)中低以下浓度的沙柳、紫穗槐、爬地柏、柠条、樟子松、杂交构树和油松叶浸提液能显着促进长柄扁桃YY1盆栽幼苗生长,中高以上浓度时则为抑制效应,中等浓度时因供体品种不同而异。初选灌木叶浸提液对YY1的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化感综合得分表现为柠条>紫穗槐>爬地柏>沙柳;初选乔木叶浸提液对YY1的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化感综合得分表现为樟子松>杂交构树>油松。柠条、紫穗槐、爬地柏可作为复选混交灌木树种,樟子松可作为复选混交乔木树种。(5)不同受体幼苗叶片的总体生理生化指标表现为,随着供体叶浸提液浓度的增加,CAT活性和根系活力呈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POD和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而MDA、细胞膜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6)柠条、紫穗槐、爬地柏和樟子松与长柄扁桃混交种植能显着促进长柄扁桃苗木生长,增加其生物量。4种混交模式幼林地土壤特性的综合得分表现为长×紫混交林>长×柠混交林>长×樟混交林>长×爬混交林>长柄扁桃纯林。(7)长柄扁桃适宜的供体浓度范围为0.025-0.05 g·m L-1,最佳的浓度为0.05 g·m L-1。适宜与长柄扁桃互利共生的混交树种选择的优先顺序依次为:紫穗槐、柠条、樟子松、爬地柏。并对年降水量为300-400 mm地区的长柄扁桃种植方式,提出了相应混交布设的建议。

阿勒合斯·加尔得木拉提[3](2020)在《新疆吉木萨尔县沙棘品种引种适应性及嫩枝扦插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雨量稀少、蒸发强烈,干旱发生频率高。沙棘(Hippophne rhamnoides)耐干旱、抗风沙、耐盐碱瘠薄、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具有改良土壤、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能力强等特性。沙棘可以适生在多种立地条件下,沙棘叶片、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研究以深秋红、状园黄、无刺丰、拟向阳、茶叶沙棘、果三角形、黑龙江2号、向阳04-01、巨人、实优、奇台优、油雌、QH-02-01、俄罗斯1号、俄罗斯2号、俄罗斯3号、俄罗斯6号、俄罗斯7号、俄罗斯11号、俄罗斯12号、俄罗斯13号、俄罗斯14号等22个沙棘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不同沙棘品种间对比实验,从沙棘植株性状、果实性状和生理抗旱性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沙棘品种的生长特性;采用隶属函数构建沙棘品种生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不同沙棘品种在本区的引种适应性,从而初步筛选在吉木萨尔县适生的沙棘优良品种,并配套适宜推广的嫩枝扦插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植株性状角度考虑,适应性最强的是壮圆黄,其次为俄罗斯3号和俄罗斯1号,这三个品种可以作为推广首选参考品种。俄罗斯1号和3号沙棘品种根瘤特性表现最好,具有良好的固氮能力,对环境适应性也很强;而俄罗斯12号、13号和QH-02-01隶属值最低且根瘤特性表现不佳,适应性较差,不建议作为良种推广参考品种。(2)从果实性状角度考虑,果实百粒鲜重在14.00±1.62–63.27±7.31g,百粒鲜重最高为黑龙江2号,其平均鲜果百粒重量为63.27±7.31g;百果烘干重在1.37±0.03–9.28±1.86g。俄罗斯1、2、3、6号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大,果形系数大,都属于卵圆形;俄罗斯7、11、12、13号、奇台优、向阳04-01、黑龙江2号、无刺丰、拟向阳果实纵径比横径大,果形系数较大,属于圆柱形。QH-02-01、油雌、壮圆黄、俄罗斯14号果实属于圆形。沙棘果实单株产量在732.57±34.69–4013.30±56.34g,果枝数在16.46±3.12–64.00±5.34个/棵,果实密度在31.20±5.52–483.10±20.98个/枝,类黄酮含量在17.03±1.96–27.81±3.21mg/g。黑龙江2号保持了大果沙棘果实大,果柄长等优良特性,其果枝数为37.67±2.37,果实密度为80.57±12.77,单株产量为1915.23±21.15g。俄罗斯7号、黑龙江2号、俄罗斯1号、俄罗斯11号、俄罗斯6号、俄罗斯12号、茶叶沙棘果实性状隶属值高,有较强的经济优势。壮圆黄、奇台优、深秋红、俄罗斯2号、向阳04-01、QH-02-01、果三角形、无刺丰果实性状隶属值较高,经济优势较强;而俄罗斯3号、实优、拟向阳、俄罗斯13号、俄罗斯14号果实性状较差,不宜以经济经营为目的的引进。(3)从沙棘生理抗旱性角度考虑,俄罗斯6号、向阳04-01、俄罗斯13号、俄罗斯3号、QH-02-01隶属值高,抗旱性强,适合生长在像新疆气候干旱、刮风较多等贫瘠环境下;而茶叶沙棘、俄罗斯2号、俄罗斯7号、深秋红、俄罗斯11号、巨人、无刺丰、实优、拟向阳、奇台优、俄罗斯12号、俄罗斯1号、油雌、壮圆黄隶属值较高,抗旱性较强,在干旱环境下能生长,但生长表现不太好;而果三角形、黑龙江2号、俄罗斯14号隶属值最低,抗寒能力较弱,不宜生长在干旱环境下。(4)从综合评价角度考虑,壮圆黄、俄罗斯1号、俄罗斯5号、俄罗斯3号、俄罗斯7号、深秋红、俄罗斯2号、无刺丰隶属值较高,这些品种适应性强、果实特性较好、抗旱能力较强,将作为优良品种推广首选参考品种;而拟向阳、俄罗斯13号、实优、俄罗斯14号隶属值较低、环境适应能力与抗旱性较弱,将不推荐为优良品种推广参考品种。(5)从不同处理嫩枝扦插技术角度考虑,不同嫩枝扦插基质黄沙、蛭石、复合基质中黄沙适合沙棘嫩枝扦插;不同插穗长度35cm、25cm、15cm中35cm的插穗成活率高;不同生根剂根宝、ABT6、吲哚丁酸中,使用根宝的沙棘苗木苗高、地径均高于其他生根剂;根宝原浆、根宝稀释30%、根宝稀释50%、根宝稀释80%、根宝稀释一倍中使用根宝原浆的沙棘苗木有较高的生根率;不同时期沙棘嫩枝扦插,沙棘苗成活率最高在7月1日,7月15日次之,7月30日最低。

夏泽臻[4](2020)在《辽西地区新疆野杏引种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从新疆伊犁地区引种到辽宁省喀左县的新疆野杏为研究对象,对其苗期生长、光合生理及抗寒生理等指标进行观测,进而对引种适应性做出评价,以期为新疆野杏种质资源保存及优良类型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新疆野杏苗期生长在6月和7月分别达到生长高峰,8月趋于平缓。苗高、地径年生长量家系高于CK,无性系低于CK。新疆野杏叶芽萌动期比CK推迟15d,落叶期比CK推迟815d,家系生长期长于无性系210d,长于CK311d。苗高、地径月生长量与温度、光照分别呈显着、极显着正相关;叶芽萌动期、落叶盛期、落叶末期与温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苗期适应性家系强于无性系和CK,无性系低于CK,综合评价筛选出973号等14个家系和J941号等5个无性系苗期适应性较好。新疆野杏净光合速率在不同月份既有单峰曲线,也有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无性系7、8、9月净光合速率分别呈单峰、双峰、单峰型的日变化模式;家系分别呈双峰、双峰、单峰型变化;净光合速率峰值分别出现在8:0010:00和14:00。不同月份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模式整体与净光合速率趋于一致,气孔导度日变化模式以单峰曲线为主。8月各光合指标的均值最大,无性系J907号、家系930号各光合指标均值高于CK。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气孔导度呈显着正相关;地径生长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呈显着正相关。新疆野杏无性系一年生枝条木质部比率、木皮比、皮层比率可作为木质化程度和抗寒性鉴定的重要解剖结构指标。无性系木质化程度高于CK,家系木质化程度高于CK4低于CK3。低温胁迫的电导率变化呈“S”型上升曲线,在-30-35℃增幅较大。无性系和家系的LT50均高于引种地山杏。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为无性系高于CK,家系高于CK4低于CK3。综合筛选出抗寒性强的种质包括无性系J907号、J923号、J902号和家系953号、935号、949号。

郁万文,罗佳亲,曹福亮,汪贵斌,谢嗣荣[5](2019)在《高含量次生代谢产物叶用沙棘种源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以沙棘自然分布区内5个省区的10个产地的一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种源沙棘叶生物量及叶中多糖和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和地理变异,采用隶属函数法对10个沙棘种源一年生苗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优良叶用沙棘种源。结果表明:沙棘种源间叶生物量及叶中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存在显着的地理变异。10个沙棘种源叶中总黄酮含量在7月达到峰值;三萜含量在9月达到峰值;多糖含量在6月达到最高值,为沙棘叶片不同多糖和主要次生代谢产物最佳利用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叶中各种多糖和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最高月份的单株叶生物量、多糖和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单株多糖和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产量,利用隶属函数法筛选特用型叶用种源,其中排名前3的种源如下,黄酮高产种源为老白沟、固阳、龙凤沟,三萜高产种源为固阳、老白沟、博克图,多糖高产种源为老白沟、固阳、龙凤沟。基于各指标最高月份的单株生物量、多糖和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进行综合优良叶用种源的筛选,排名前3的种源为老白沟、固阳、鄂托克。综上所述,无论从特用型还是综合优良型进行评价,固阳、老白沟种源的排名均位居前2位,表现为单株叶生物量大、次生代谢物质含量高和产量高,适合作为优良叶用种源推广。

余天蓝[6](2018)在《新疆野生沙棘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沙棘种质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也是沙棘属植物的分类群分化中心、原始类群中心和起源中心。沙棘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沙棘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而关于新疆野生沙棘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在新疆野生沙棘主要分布地采集6个居群共64份种质资源,通过对植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及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对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以期为其种质资源保存、优良种质资源挖掘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表型性状上,6个野生沙棘居群的20个表型特征的群体F值在0.848~36.982之间,大多数表型特征值的群体间差异极显着或显着;变异系数在10.24%~43.75%之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58.69%,6个不同居群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aver指数为0.9245和2.9844,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型多样性分析均表明昭苏居群多样性最低,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居群和哈巴河居群的较高。由主成分分析可知,种子面积、可溶性固形物、果实形状和一年生枝颜色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1.46%。相关性分析表明:一年生枝、叶片、果实和种子之间相关性显着。聚类分析将新疆野生居群聚为两大类,表明其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性。(2)17条ISSR引物共检测出248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有239个,物种水平上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6.3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3814和0.5554,居群内基因多样度(Hs)为0.2776,总居群基因多样度(Ht)为0.4006,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071,基因流(Nm)为1.1281,基因多样性分析均表明昭苏居群多样性最低,阿勒泰地区青河居群的最高。新疆野生沙棘总的基因多样性水平较高,且居群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UPGMA聚类结果显示6个居群形成2个亚类,多样化的生境是引起居群间差异的主要原因。(3)新疆野生沙棘种质资源在表型和ISSR分子水平均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其中,阿勒泰地区居群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伊犁地区昭苏居群遗传多样性较单一,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表型性状欧氏距离的亲缘关系远近程度大致吻合。

谢嗣荣[7](2017)在《沙棘优良种源的初步筛选》文中研究指明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是集药用、保健、用材和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身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前景。本研究以沙棘自然分布区内5个省份(自治区)10个产地的种子及其一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以优良种子品质和优良药用种源的筛选为目的,对不同种源的种子性状、1年生苗木的生长及叶片中药用成分的含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种源的种子品质和1年生苗木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沙棘的良种选育进一步开展及沙棘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沙棘种源种子的性状、播种品质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不同沙棘种源种子发芽率均很高,平均发芽率达到87%。各种源的种子性状,以龙凤沟和老白沟种源稳定性最高。(2)不同沙棘种源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生长和叶生物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各种源沙棘1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规律都呈明显的“S”型生长曲线,且均在6月份时月增长量最高。固阳种源苗高年增长量和叶生物量最大,鄂托克种源地径年增长量最大。(3)不同种源沙棘1年生苗木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苗木净光合速率与原产地海拔呈显着正相关,胞间CO2浓度与原产地纬度呈显着正相关。(4)各种源1年生苗木叶片中药用成分含量及产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差异水平,但不同药用成分含量高低出现的时间不同。黄酮类化合物、Fe和Mg含量最高的时间为7月份,三萜类化合物为9月份,多糖为6月份。(5)各种源沙棘1年生苗木叶片中,黄酮类、三萜以及多糖的含量与地理环境因子没有显着的相关性。Fe的含量与原产地年均降水量呈显着负相关,Mg的含量与原产地纬度呈显着正相关。(6)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龙凤沟和老白沟种源种子品质最好,固阳和老白沟种源是苗期表现较为优良的药用种源。

谢嗣荣,吴帅,蔡金峰,曹福亮[8](2015)在《内蒙古不同种群沙棘种子性状变异及其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10个采集地的162份沙棘种质的种子性状及其变异系数作为稳定性参数,对种子性状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采集地种子性状的稳定性为包头种群>呼伦贝尔种群>巴彦淖尔种群>赤峰和鄂尔多斯种群,种子指标的变异系数为百粒质量>种长>种形系数>种宽>种厚。呼伦贝尔采集地的百粒质量、种长和种宽均最大,是选择大粒种子首选种群。基于种子百粒质量、种长、种宽、种厚的聚类,将10个种群分为4类,其中第1类:1号和3号种群,表现为种粒大,百粒质量,是大粒种子筛选的首选种群。基于种子百粒质量、种长、种宽、种厚变异系数的聚类,将10个种群分为4类,其中第1类,8号种群,其百粒质量、种长和种宽的变异系数均为最大,是4类中最不稳定的种群;第4类,4、5、6、7、10号种群,百粒质量、种长、种宽和种厚的变异系数为4类最低,该类种群表现最为稳定。

兰士波[9](2011)在《中国沙棘良种选育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沙棘良种选育及遗传改良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在优良品种选育、优异种质引种及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给中国沙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在汲取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及查阅有关学术论文的基础上,综述了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选择、优良个体(品种)选育、引种驯化、杂交育种及遗传改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中国沙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其开发与应用的广阔前景。

厉月桥[10](2011)在《木本能源植物蒙古栎与辽东栎资源调查与优良种质资源筛选》文中研究说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与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是十分具有发展前景的非粮木本淀粉能源植物,有望为生物燃料乙醇工业提供稳定、充足和多元化的原料保障。本文以蒙古栎与辽东栎为研究对象,通过2009年和2010年两年间对蒙古栎与辽东栎全国资源调查和优良种质资源筛选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蒙古栎与辽东栎资源分布特征,完成了其现有林资源区划;对蒙古栎与辽东栎不同产地种子主要经济性状地理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选择出了经济性状优良的种源和区域;构建了蒙古栎与辽东栎优良单株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单一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和群体;对蒙古栎与辽东栎天然群体进行了类型划分,选择出经济性状优良的类型。为蒙古栎与辽东栎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它木本淀粉能源植物开发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蒙古栎与辽东栎在我国分布区域广阔,其中:蒙古栎分布于北纬34°39’~52°43’,东经111°12’~134°46’,我国华北、东北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其资源分布;分布区主要跨越我国寒温带、温带和暖温带3个气候带。其在我国分布界限为黑龙江漠河县–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尔山–霍林格勒–克什克腾旗–多伦县–河北蔚县–阜平县–河南济源市一线以东地区,以及河南省三门峡市–登封市–江苏省连云港市一线以北区域;蒙古栎分布内的地形地貌以中山、低山和丘陵漫岗为主,林下主要土壤类型为山地棕壤、暗棕壤、淋溶褐土和灰色森林土。辽东栎地理分布范围为北纬31°27’~41°08’和东经102°29′~126°11′,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16个、自治区和直辖市均有其资源分布。分布区跨越我国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3个气候带。其在我国分布界限为黑龙江穆棱–吉林省吉林市–通辽市–内蒙古林西县–多伦–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包头市–山西大宁–陕西延川–志丹–甘肃华池–宁夏固原–甘肃天水–临夏–青海循化–甘肃夏河–迭部–四川九寨一线以东地区以及四川理县–茂县–陕西太白–河南登封–山东青岛一线以北地区。辽东栎分布区的地形地貌以高原、中山低山及丘陵漫岗为主,林下主要土壤类型为黄绵土、淋溶褐土、山地棕壤和暗棕壤。(2)蒙古栎与辽东栎的垂直分布上限、下限均随地理经度的增加呈显着下降趋势,而随地理纬度的增加,垂直分布上、下限虽亦表现下降趋势,但这种趋势不明显。(3)依据不同地区资源集中分布程度与资源量不同,蒙古栎与辽东栎资源分布区可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集中分布区、次集中分布区、天然散生分布区和人工零星栽植区。蒙古栎集中分布区整体上呈连续状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东坡、大兴安岭南部西侧山地、小兴安岭、长白山外围低山丘陵、辽东山地和冀北山地;其次集中分布区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北段、大兴安岭南部燕山东翼、辽西冀东低山丘陵和辽南山地中、低山丘陵区,为集中分布区的外围延伸部分。辽东栎的集中分布区与次集中分布区均呈间隔状分布,其集中分布区位于陇秦晋南部山地、太行山中南部山地以及冀北山地和辽东山地,次集中分布区位于秦岭北坡西段关山山地,太行山北段和辽西冀东低山丘陵。(4)蒙古栎与辽东栎的集中、次集中分布区资源总面积分别约为672.57万公顷和124.22万公顷;其中中、幼龄林面积分别占其资源总面积的72.96%和58.27%,而近、成熟龄林仅分别占22.76%和31.07%。不同地区各龄级林分所占比例的不同。(5)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在种长、种宽、种长/种宽、单果重及淀粉含量方面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其中种长与种宽、单果重间均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种宽与单果重存在极显着正相关,种宽与淀粉含量存在显着正相关(p<0.05)关系;种宽与海拔存在显着性负相关,与7月均温存在显着正相关;单果重与7月均温存在显着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16个种源可以划分为3个类群,大果高淀粉含量类群、小果低淀粉含量类群和中果中淀粉含量类群,其中黑龙江带岭、辽宁本溪和内蒙古大杨树3个种源为优良种源。(6)不同种源辽东栎种子在种长、种宽、种长/种宽、单果重及淀粉含量方面均存在极显着差异。种长与种长/种宽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种长与单果重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种长/种宽与单果重呈显着正相关关系;7月均温与种长呈显着正相关,与单果重呈极显着正相关,种宽与年日照时数呈显着负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8个辽东栎种源可以划分为2大类群,大果高淀粉率类群和小果低淀粉含率类群,前者主要分布于辽东栎天然分布区的西部,后者主要分布于辽东栎天然分布区的东部;陕西黄陵、陕西陇县和内蒙古赤峰种源为优良种源。(7)共初选出蒙古栎优良单株41株,辽东栎优良单株21株。通过对优树单一经济性状的分析,进一步选择出了高淀粉、大果型和高单产的单一性状优良的植株和群体。(8)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蒙古栎与辽东栎优良单株综合性状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此进行多性状综合选优分析,共选择出高产、大果和高淀粉含量综合性状优良的10株蒙古栎和4株辽东栎单株和综合性状优良的群体。(9)在对天然群体类型划分基础上,共选择出蒙古栎优良类型2个,辽东栎优良类型3个。分别为蒙古栎簇生中果型和散生大果型,辽东栎簇生中果型、簇生大果型和散生大果型。

二、几种不同种源沙棘果实加工性状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不同种源沙棘果实加工性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冠果研究概述
        1.2.1 文冠果生物学特性
        1.2.2 文冠果地理分布
        1.2.3 文冠果综合价值
        1.2.4 文冠果繁殖技术
    1.3 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3.1 植物种质资源的含义
        1.3.2 种质收集状况及意义
        1.3.3 种质资源评定与利用
    1.4 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研究进展
        1.4.1 地理种源变异的研究
        1.4.2 种源试验研究
    1.5 早期选择的相关研究
        1.5.1 苗木早期选择的意义
        1.5.2 苗木早期选择的可行性
        1.5.3 苗木早期选择年龄的确定
        1.5.4 苗木早期选择的方法
        1.5.5 苗木生长与环境因子
    1.6 ASReml和 GGE双标图应用研究
        1.6.1 ASReml的应用研究
        1.6.2 GGE双标图的应用研究
    1.7 研究意义与内容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2 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1.4 环境数据测定
        2.1.5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种源文冠果油脂特性研究
        2.2.2 不同种源文冠果营养特性研究
        2.2.3 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熵值法评价
    2.3 小结
3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形态和质量指标分析
        3.2.2 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发芽能力指标分析
        3.2.3 文冠果种子生物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3.2.4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地理变异规律
        3.2.5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熵值法分析
    3.3 小结
4 文冠果苗期评价及早期选择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
        4.1.2 试验材料和设计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种源文冠果在三个试验地点的苗期生长状况观测
        4.2.2 不同种源文冠果在三个试验地点的BLUP-GGE分析
        4.2.3 文冠果苗期生长指标的相关性
        4.2.4 文冠果苗期生长性状的聚类分析
        4.2.5 文冠果苗期生长性状育种值分析
    4.3 小结
5 文冠果砧木造林表现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
        5.1.2 试验材料
        5.1.3 试验方法
        5.1.4 指标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亲和性的表现
        5.2.2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生长表现
        5.2.3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生理指标测定
        5.2.4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果实表型和产量测定
        5.2.5 不同种源砧木综合评价
    5.3 小结
6 讨论
    6.1 文冠果种质资源评价
    6.2 文冠果种源×试验地互作效应研究
    6.3 文冠果砧木嫁接新品种研究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基于化感作用的长柄扁桃混交树种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和意义
    1.3 长柄扁桃的研究现状
        1.3.1 分布、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3.2 生态价值
        1.3.3 经济价值
        1.3.4 长柄扁桃栽培存在的问题
    1.4 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1.4.1 化感作用的定义
        1.4.2 化感物质作用机理
        1.4.3 化感作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1.5 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和方法
        2.3.1 室内试验
        2.3.2 盆栽试验
        2.3.3 野外田间试验
        2.3.4 测定指标和方法
        2.3.5 数据统计分析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不同种源长柄扁桃对典型树种化感作用的敏感性分析
    3.1 叶浸提液对不同种源长柄扁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3.2 叶浸提液对不同种源长柄扁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3.3 叶浸提液对不同种源长柄扁桃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3.3.1 酶活性
        3.3.2 渗透调节物质
        3.3.3 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
        3.3.4 叶绿素含量
        3.3.5 根系活力
    3.4 叶浸提液对不同种源长柄扁桃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价
        3.4.1 化感作用综合评价
        3.4.2 化感作用的聚类分析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混交灌木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作用
    4.1 八种灌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4.1.1 长柄扁桃种子发芽势
        4.1.2 长柄扁桃种子发芽率
        4.1.3 长柄扁桃种子发芽指数
        4.1.4 长柄扁桃种子胚根长
        4.1.5 长柄扁桃种子胚芽长
    4.2 八种灌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4.2.1 长柄扁桃幼苗苗高
        4.2.2 长柄扁桃幼苗根长
        4.2.3 长柄扁桃幼苗苗鲜重
        4.2.4 长柄扁桃幼苗根鲜重
        4.2.5 长柄扁桃幼苗茎粗
    4.3 八种灌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4.3.1 长柄扁桃幼苗酶活性
        4.3.2 长柄扁桃幼苗渗透调节物质
        4.3.3 长柄扁桃幼苗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
        4.3.4 长柄扁桃幼苗叶绿素含量
        4.3.5 长柄扁桃幼根系活力
    4.4 八种灌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价
        4.4.1 化感作用综合评价
        4.4.2 长柄扁桃化感作用的聚类分析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混交乔木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作用
    5.1 四种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5.1.1 长柄扁桃种子发芽势
        5.1.2 长柄扁桃种子发芽率
        5.1.3 长柄扁桃种子发芽指数
        5.1.4 长柄扁桃种子胚根长
        5.1.5 长柄扁桃种子胚芽长
    5.2 四种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5.2.1 长柄扁桃幼苗苗高
        5.2.2 长柄扁桃幼苗根长
        5.2.3 长柄扁桃幼苗苗鲜重
        5.2.4 长柄扁桃幼苗根鲜重
        5.2.5 长柄扁桃幼苗茎粗
    5.3 四种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5.3.1 长柄扁桃幼苗酶活性
        5.3.2 长柄扁桃幼苗渗透调节物质
        5.3.3 长柄扁桃幼苗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
        5.3.4 长柄扁桃幼苗叶绿素含量
        5.3.5 长柄扁桃幼苗根系活力
    5.4 四种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价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长柄扁桃对初选混交灌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化感作用
    6.1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灌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6.2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灌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6.3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灌木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6.3.1 灌木幼苗酶活性
        6.3.2 灌木幼苗渗透调节物质
        6.3.3 灌木幼苗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
        6.3.4 灌木幼苗叶绿素含量
        6.3.5 灌木幼苗根系活力
    6.4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灌木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价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长柄扁桃对初选混交乔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化感作用
    7.1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乔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7.2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乔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7.3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乔木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7.3.1 乔木幼苗抗氧化酶活性
        7.3.2 乔木幼苗渗透调节物质
        7.3.3 乔木幼苗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
        7.3.4 乔木幼苗叶绿素含量
        7.3.5 乔木幼苗根系活力
    7.4 长柄扁桃叶浸提液对初选混交乔木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价
    7.5 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初选灌木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作用
    8.1 初选灌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长的影响
    8.2 初选灌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8.2.1 长柄扁桃幼苗酶活性
        8.2.2 长柄扁桃幼苗渗透调节物质
        8.2.3 长柄扁桃幼苗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
        8.2.4 长柄扁桃幼苗叶绿素含量
        8.2.5 长柄扁桃幼苗根系活力
    8.3 初选灌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长生理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价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初选乔木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长生理的化感作用
    9.1 初选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长的影响
    9.2 初选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9.2.1 长柄扁桃苗木酶活性
        9.2.2 长柄扁桃苗木渗透调节物质
        9.2.3 长柄扁桃苗木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
        9.2.4 长柄扁桃苗木叶绿素含量
        9.2.5 长柄扁桃苗木根系活力
    9.3 初选乔木叶浸提液对长柄扁桃盆栽幼苗生长生理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价
    9.4 讨论
    9.5 小结
第十章 复选灌木和乔木对长柄扁桃田间幼林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0.1 复选灌木和乔木对长柄扁桃田间幼林生长的影响
    10.2 复选灌木和乔木对长柄扁桃田间幼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0.2.1 幼林地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分析
        10.2.2 幼林地土壤养分分析
        10.2.3 幼林地土壤酶活性特征分析
        10.2.4 幼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评价
    10.3 讨论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室内、盆栽和田间长柄扁桃混交树种综合分析
    11.1 指标权重确定
    11.2 混交树种综合排序
    11.3 混交树种与长柄扁桃混交种植模式布设建议
    11.4 小结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结论
    12.2 创新点
    12.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历

(3)新疆吉木萨尔县沙棘品种引种适应性及嫩枝扦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沙棘研究现状
        1.2.1 沙棘生物生态学习性
        1.2.2 沙棘在我国西北地区引种适应性
        1.2.3 沙棘在新疆地区研究现状
        1.2.4 沙棘嫩枝扦插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疆吉木萨尔县沙棘品种引种适应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研究方法
        2.1.3.1 沙棘生长量指标
        2.1.3.2 沙棘生物量指标
        2.1.3.3 沙棘根瘤指标
        2.1.3.4 沙棘果实生物量指标
        2.1.3.5 沙棘果实形态指标
        2.1.3.6 沙棘果实产量与类黄酮含量
        2.1.3.7 沙棘叶片抗旱性生理指标调查
        2.1.3.8 隶属函数评价品种特性
        2.1.3.9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沙棘品种特性分析
        2.2.1.1 沙棘植株性状分析
        2.2.1.2 沙棘果实性状分析
        2.2.1.3 沙棘品种生理抗旱性分析
        2.2.2 沙棘品种特性评价
        2.2.2.1 沙棘植株性状评价
        2.2.2.2 沙棘果实性状评价
        2.2.2.3 沙棘品种生理抗旱性评价
        2.2.2.4 沙棘综品种综合特性评价
    2.3 讨论
第三章 沙棘不同条件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准备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深秋红不同条件嫩枝扦插指标分析
        3.2.2 壮圆黄不同条件嫩枝扦插指标分析
        3.2.3 无刺丰不同条件嫩枝扦插指标分析
        3.2.4 三个沙棘品种不同处理嫩枝扦插效果比较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沙棘植株性状
        4.1.2 沙棘果实性状
        4.1.3 沙棘生理抗旱性
        4.1.4 沙棘综合特性评价
        4.1.5 沙棘嫩枝扦插技术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附件

(4)辽西地区新疆野杏引种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野杏概述
        1.1.2 野杏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1.2 林木引种研究现状及适应性评价方法
        1.2.1 林木引种研究现状
        1.2.2 适应性评价方法
    1.3 杏属植物引种研究进展
        1.3.1 杏属植物引种现状
        1.3.2 杏属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1.3.3 杏属植物抗寒生理特性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引种新疆野杏苗期适应性评价
    2.1 种源地与引种地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引种地与种源地气候比较
        2.3.2 引种新疆野杏出苗率和嫁接成活率
        2.3.3 引种新疆野杏苗期生长量
        2.3.4 引种新疆野杏物候期特性
        2.3.5 引种新疆野杏抗虫害能力
        2.3.6 引种新疆野杏苗期适应性评价
    2.4 讨论与小结
        2.4.1 讨论
        2.4.2 小结
第三章 引种新疆野杏光合生理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研究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引种新疆野杏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月变化
        3.2.2 引种新疆野杏蒸腾速率日变化、月变化
        3.2.3 引种新疆野杏气孔导度日变化、月变化
        3.2.4 引种新疆野杏光合生理指标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3.2.5 引种新疆野杏光合指标平均值的差异性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引种新疆野杏抗寒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1.3 引种新疆野杏抗寒性综合评价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引种新疆野杏枝条解剖结构
        4.2.2 引种新疆野杏枝条含水量
        4.2.3 低温胁迫下引种新疆野杏电导率变化
        4.2.4 低温胁迫下引种新疆野杏无性系抗寒生理特性
        4.2.5 引种新疆野杏抗寒性综合评价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5)高含量次生代谢产物叶用沙棘种源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4 项目测定
        1.4.1 叶生物量
        1.4.2 叶中次生代谢物质含量
        1.4.3 单株叶中次生代谢物质产量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沙棘一年生苗叶生物量
    2.2 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
    2.3 沙棘叶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
    2.4 沙棘叶中多糖含量
    2.5 单株叶中多糖和主要次生代谢物质产量
    2.6 优良叶用沙棘种源评价与筛选
3 讨论与结论

(6)新疆野生沙棘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沙棘种质资源
    1.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新疆野生沙棘表型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ISSR标记的新疆野生沙棘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结论
    4.1 野生沙棘表型多样性
    4.2 野生沙棘ISSR分子遗传多样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沙棘优良种源的初步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沙棘研究进展
        1.2.1 沙棘的生物学研究
        1.2.2 沙棘的生物化学活性物质
        1.2.3 沙棘的开发利用
        1.2.4 沙棘的种源试验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沙棘种子性状
        2.3.2 苗期生长
        2.3.3 苗木光合指标
        2.3.4 叶中药用成分
        2.3.5 优良叶用沙棘种源筛选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沙棘种源种子性状
        3.1.1 沙棘种源种子千粒重与形状指标稳定性
        3.1.2 沙棘种源种子的发芽品质
        3.1.3 沙棘种源种子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
    3.2 沙棘种源苗期生长
        3.2.1 沙棘种源苗期生长规律
        3.2.2 沙棘种源1年生苗木苗高生长规律
        3.2.3 沙棘种源1年生苗木地径生长
        3.2.4 沙棘种源1年生苗木叶片生物量
    3.3 沙棘种源苗木的光合特性
    3.4 沙棘种源苗木叶片中的药用成分
        3.4.1 沙棘种源苗木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
        3.4.2 沙棘种源苗木叶片中主要矿质元素
        3.4.3 沙棘种源苗木叶片中其他药用成分
    3.5 沙棘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5.1 沙棘各指标与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3.5.2 沙棘种子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3.5.3 沙棘苗生长指标与其光合、药用成分产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5.4 沙棘苗光合指标与药用成分产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6 优良沙棘种源的综合选择
        3.6.1 优良种质种源的筛选
        3.6.2 优良药用种源的筛选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沙棘种源种子性状特性
        4.1.2 沙棘种源苗期生长
        4.1.3 沙棘种源苗木的光合特性
        4.1.4 沙棘种源苗木叶片中的药用成分
        4.1.5 优良沙棘种源的初步筛选
    4.2 结论
参考文献

(8)内蒙古不同种群沙棘种子性状变异及其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 2试验方法
    1. 3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 1沙棘种子百粒质量性状稳定性
    2. 2沙棘种子种形性状稳定性
    2. 3沙棘种子筛选聚类分析
    2. 4沙棘种子性状稳定性聚类分析
3结论与讨论

(9)中国沙棘良种选育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沙棘优良类型与良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1.1 中国沙棘地理种源和优良类型的选择
    1.2 中国沙棘优良个体及优良品种的选育
2 中国沙棘杂交育种及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
    2.1 中国沙棘的引种驯化与联合选择
    2.2 中国沙棘杂交育种及杂种的优势利用
3 展 望

(10)木本能源植物蒙古栎与辽东栎资源调查与优良种质资源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蒙古栎与辽东栎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蒙古栎与辽东栎资源调查与区划
    2.1 研究方法
        2.1.1 调查范围确定
        2.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3 相关资料收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蒙古栎、辽东栎在我国分布规律
        2.2.2 蒙古栎、辽东栎资源分布与区划
        2.2.3 蒙古栎与辽东栎在我国总体分布特征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表型性状与淀粉含量变异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蒙古栎不同种源种子形态特征及淀粉含量比较
        3.2.2 蒙古栎不同种源间种子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2.3 蒙古栎种子表型性状与淀粉含量的地理变异
        3.2.4 蒙古栎不同种源种子表型特征和淀粉含量的聚类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种源辽东栎种子表型性状与淀粉含量变异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辽东栎不同种源种子形态特征及淀粉含量比较
        4.2.2 辽东栎不同种源种子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2.3 辽东栎种子表型性状与淀粉含量的地理变异
        4.2.4 不同种源种子表型特征和淀粉含量的聚类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蒙古栎与辽东栎优良单株和优良类型选择
    5.1 选优区域概况
    5.2 研究方法
        5.2.1 初选优树方法
        5.2.2 选优标准
        5.2.3 选优步骤
        5.2.4 具体调查指标
        5.2.5 优良单株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5.2.6 天然群体类型划分与优良类型选择
        5.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优树初选结果及经济性状变异分析
        5.3.2 单性状优树选择
        5.3.3 优良单株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5.3.4 综合多性状优树选择
        5.3.5 天然群体类型划分与优良类型选择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蒙古栎与辽东栎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立
        6.2.2 利用表型与品质的相关性进行良种选择
        6.2.3 关于蒙古栎与辽东栎良种选择体制的探讨
    6.3 展望
        6.3.1 开展蒙古栎与辽东栎现有林结实量调查与开花结实机理研究
        6.3.2 蒙古栎与辽东栎现有林资源的经营管理
        6.3.3 扩大蒙古栎与辽东栎良种选择范围
        6.3.4 加大对蒙古栎与辽东栎蛀果害虫发生规律及种群数量调控研究
        6.3.5 加大对于蒙古栎与辽东栎栎实的综合利用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几种不同种源沙棘果实加工性状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D]. 麻云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基于化感作用的长柄扁桃混交树种筛选研究[D]. 王秀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新疆吉木萨尔县沙棘品种引种适应性及嫩枝扦插技术研究[D]. 阿勒合斯·加尔得木拉提.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4]辽西地区新疆野杏引种适应性研究[D]. 夏泽臻.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5]高含量次生代谢产物叶用沙棘种源的筛选[J]. 郁万文,罗佳亲,曹福亮,汪贵斌,谢嗣荣. 北方园艺, 2019(12)
  • [6]新疆野生沙棘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余天蓝.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7]沙棘优良种源的初步筛选[D]. 谢嗣荣.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内蒙古不同种群沙棘种子性状变异及其稳定性分析[J]. 谢嗣荣,吴帅,蔡金峰,曹福亮. 林业科技开发, 2015(06)
  • [9]中国沙棘良种选育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与展望[J]. 兰士波. 经济林研究, 2011(03)
  • [10]木本能源植物蒙古栎与辽东栎资源调查与优良种质资源筛选[D]. 厉月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标签:;  ;  ;  ;  ;  

几种种源沙棘果实加工性状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