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桃李、想像与温柔——一芳曲吉老师

春风、桃李、想像与温柔——一芳曲吉老师

一、春风桃李 想象斯文——忆方去疾老师(论文文献综述)

冯雪冬[1](2015)在《宋代笔记词汇研究》文中认为宋代社会是我国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交往等各领域全面繁荣。尤其是理学的兴起,标志着传统思想文化的革新。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语言前进的步伐。从而,宋代成为汉语史上的关键一环,是汉语古今转变和文白此消彼长的关键时期,由此,汉语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社会上一切细微变化,也无一遗漏地反映在当时的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上面。然而,保存下来的宋代口语文献与其时代地位相比较而言却显得十分逊色,这对於学术研究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宋代笔记文献数量庞大,反映面广泛,语言文白夹杂,又多有作者精心考辨的材料,无疑令後人足以用来从各自角度汲取、利用,并加以发挥。史学家藉以证史实、补阙失,文学家藉以窥测文坛之面貌、汲取文学思想,文化学者藉以深入当时社会生活、采各地民风,语言学家则可以此为语料勾勒一时代之语言面貌、整理语言研究的零散成果、归纳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扩大语言研究的视野。这决定了我们的研究思路:以宋代笔记文献为基础语料,以汉语词汇发展史为研究视野,以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为中心,以语言、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为旨归。我们的研究是在封闭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选定宋代笔记文献中各类词汇的词语考释、词汇系统、词汇理论和词汇价值的研究;是由选定笔记覆盖至其他笔记文献,进而,结合历代文献语料的词汇史研究;是以词汇学为中心,部分地延伸至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宋代笔记文献语料,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在汉语史研究上无疑弥足珍贵。就词汇而言,宋代词汇的共时层面,是古今中外、文白雅俗历时沉淀的堆叠。浩瀚纷繁的宋代笔记文献中保存了当时语言中大量的新词新义、方俗词、宗教词、外来词、熟语和日常口语词,弥补了宋代口语文献数量上的不足,与《朱子语类》、禅宗语录等语料在语体上形成互补。针对语料特徵,我们确立了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所坚持的原则: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口语成分;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词语考释注重词义演变、成词理据和定型过程的描摹和解释;方言、俗语研究的过程中,兼顾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我们所进行的是从词汇考释到词汇系统,从事实描摹到方法论总结,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的逐层深入的研究。词语考释的工作需要以个体为基础分类进行。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工商业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完善,军事防御的内忧外困,在词汇中都有充分地体现。同时,新词、新义的内容也是宋代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等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总体看来,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在语言学上的主要特徵体现在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语言规律外的动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等几个方面;方俗词语考释既有词义及词义演变的考探,又有立足语言本身,认字辨音,参照史实,考证词语原形,揭示成词依据,追溯词汇衍生的脉络的词汇理据的解析。既有宋代方言词的考察,又有对现代北方方言词语的溯源。同时,从部分词语入手,展现了岭南地区人群概貌、物产工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际信仰等独特的风土人情;至宋代,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已有漫长的历史,“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已经形成,其间,大量的宗教词汇、外来词词汇得以沉淀。宋代笔记中既有佛、道专用词汇,又有经历从一般中土文献到佛道文献,再到中土文献中的一般词汇。专用词汇由於语体的限制,意义相对单一,即便有引申也是发生在宗教环境内部。一般词汇词义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宗教环境的引申,多半是中土词汇经过宗教熔炉提炼後而发生的两次词义“改造”。另有部分词汇是在佛道文化影响下产生并完成的词义演变。笔记中外来词汇体现了来源多样性的特徵,有伴随佛教传入者,有来自其他外国语者,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者;宋代笔记中的熟语材料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成语、谚语、惯用语和行话隐语。成语、谚语、惯用语的定型过程,以及文人隐语、民间隐语的不同特徵,体现了汉语文白雅俗对立、相融、互动发展的趋势;宋代笔记虽然以文言为主,然而,文白夹杂,其中包含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常用口语词,反映了汉语口语词发展的状态,提供了口语词的层次信息。归纳笔记文献中的日常口语词群,剥离客观存在的词汇层次,是词汇系统研究的需要,而且,断代的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与常用词演变研究可以互为补充。口语词层次研究是词汇断代、归类、探源、考辨、求理、综合的全面考察。我们以此为方法,进行了宋代笔记亲属称谓和人体名词的词群层次的个案研究。词汇理论的研究是在词汇考释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我们归纳了宋代笔记作者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研究方法,因声求义、求证方言、钩沉古注、认字辨音、追求语词源流、探究理据、古今对比、二重证据等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在考证语料中都有体现;另一方面,结合我们的研究结论,尝试揭示了几条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词义引申,“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语言俗解与词义演变,以及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等。对宋代笔记来说,其中的词汇研究必然为笔记文献整理提供语言学上的依据。我们以词汇研究结论为依据,结合调查的已整理的笔记材料,指出了其中因不明词义,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而导致的误点、误校和漏校问题。同时,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也具有极大的辞书学研究价值,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修订中的词条收录、义项设置、引证释义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付梅[2](2014)在《北宋尺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的尺牍是一种复合型艺术作品。它既是“通问讯、表情愫”的应用工具;又是“不过数行而已”,得之“可销忧”、览之“如见其人”,中蕴“扶世教、垂后法”用心的文学体裁;同时,绝大多数尺牍作品皆出于本人之手,其“笔墨之妙则可以珍藏、可以垂后、与文共传”,是书法中重要乃至主要内容。无论作为文学文本,还是艺术范式,尺牍皆是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体现着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统一,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它虽被视为小道,但却与诗歌一样无人不作,且因为“小道”的庇护比诗歌更为自由灵活,贴近文人生活和内心,因而是更能体现文人真实感受与生活实况。尺牍总是最为贴近一个时代脉搏与时代文人内心情感的体裁,因而尺牍作品对于研究一个时代的时风世俗、文人心态、思想学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然而历来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或视之为文章,或目之为书帖,往往专注一端,少有综合文学、书法、艺术各个方面整体考量从而全面揭示尺牍的真实内涵及其完整艺术性与思想价值。尺牍发展源远流长,出土秦简中的黑夫家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深深融入了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历史中尺牍曾出现过两个高峰,一是人物风流、任性逍遥的魏晋时期,另一即是群英荟萃、繁华昌盛的宋朝。作为中国尺牍文学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宋代尺牍作品达数万余篇,北宋尺牍七千余篇尤为其中精华部分。北宋尺牍不仅数量剧增,出现大量精品,且正式进入文集,甚至拥有专集刊行传世;同时还出现了范欧、苏黄、李之仪等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作家;并且带动了相关艺术形式如题跋、法帖等的发展。不论在文学上内容的充实、地位的提升,散体的确立、平淡自然风格的形成以及肇启晚明小品文的艺术短简的发展;思想上对时代课题的积极参与与响应,对士人心态情感的忠实表现与反馈,对文学功能的自觉接受与担当;还是艺术上与书法的结合,对艺术散文乃至诗词的借鉴,审美价值的拓展上,都显示出了这一时期的尺牍创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及其对整个尺牍发展史的贡献。若说宋人尺牍为尺牍历史巅峰,以苏黄为代表的北宋尺牍则是巅峰之巅峰,是辉煌的顶点。因此北宋尺牍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论文计划总分七章,各章要点安排如下:绪论:论及尺牍的历史发展与研究现状,确定论文研究范围、内容与方法;第一章:尺牍源起与名实。综合考察尺牍的起源、界定、发展历程。重点考察尺牍名称、族属的变动,即其概念的发展。讨论北宋尺牍的体裁、形制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名目的缘由与流变。重点讨论尺牍范畴在宋代的发展与新变,此时尺牍的特色表现在:形制上的短小;礼仪形式的弱化;文学性、书法功能的发展等。第二章:北宋尺牍与文学,论述文学领域中的尺牍的创作观念、文体特色、作家心态,尺牍作为文学文本的整理保存、传藏接受情况。重点论述尺牍文学性产生与表现形式。宋人尺牍主动接受正统文学观念的引导,其中包括响应古文运动言之有物、简洁明了的呼吁,确立了散体形制、内容更加充实;文学功能的突出、创作意识的自觉。此时尺牍开始进入文集,并有专集的刊刻与流传,尺牍批评中出现了“为世范”、“为后生法”的意识,尺牍之中修辞、典故、意境的营造等都体现出了作者的自觉意识与宋代文学好议论、知识性强的时代特色。第三章:北宋尺牍与书法。论述北宋尺牍与书法的关系,即法帖编选、传藏对尺牍发展的影响,尺牍观念对法帖创作的作用;以及尺牍与书帖的互动中书法盛行对尺牍的沾溉。法帖多收尺牍手迹的传统下,书学大兴对尺牍书迹的收藏传世的重大意义。于此同时,尺牍作为法帖的主要内容也从观念上影响着法帖的去取标准,进而影响宋人书学观念。第四章:北宋尺牍与党争。论述尺牍与时代政治风云的关联。通过党争这一对士大夫文人影响最大的政治事件与尺牍关系的论述,探讨时代士大夫的政治心态、处世哲学与生命历程。重点论述政治因素尤其是党争对尺牍的影响,一方面党祸将直言傥论、针砭时弊的功能由正统诗文中部分驱赶到有私密性的尺牍之中,极大扩展了尺牍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尺牍在表达上的自由无拘,以及对象之间关系的密切,又吸引了政敌的注意,引来灾祸,尺牍之中又不得不出现了“畏祸”的主题。这两方面对时代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表达都有直接影响,同时也通过影响时代文人的生活与心态进而作用于尺牍的创作。第五章:北宋尺牍与士人心态。作为私人思想、情感、事务沟通工具的尺牍,最为贴近士人内心与日常生活,因而最能详尽、真实地体现时代士大夫文人的思想观念与情感动向。这里从士人自我理想形象的建构、为“盛世”造传奇的心理诉求、“传不朽”的理想与教化功能的入侵三个方面论述尺牍向主流文化的靠拢的意义及其时代背景。宋人尺牍之中体现出文人士大夫入世、教化、行为世范的努力与自我形象的经营,一方面出于独特历史环境中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与儒学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昭示着他们对文字传远,身后不朽之名的执着与传播原理的谙熟,同时更反映着尺牍地位的切实提高。第六章:北宋尺牍与小品文。北宋尺牍尤其是苏黄尺牍无论遣词造句、构思意境、修辞表达皆极具艺术性,多有堪称美文的佳作。这些作品与现代概念上的小品文以及晚明小品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而言宋人尺牍确立了散体格局,走向古文的清新畅达;形成短篇格局,追求风神韵味;又内容大为扩展,言之有物,纸短情长,这些对后来的小品文理论发展与实际创作都大有影响。事实上,晚明小品文领袖正是奉苏黄尺赎为代表的“小文小说”为典范,开拓出了一代新风。宋人尺牍可谓晚明小品的艺术源头,有着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第七章:结论。宋人尺牍取得了超越千古的成绩,首先在于其创作数量与质量上令人叹为观止,其次在于它在体制、思想与艺术上大有开创。艺术小品式尺牍的出现、散体尺牍的确立、尺牍文学性的加强、文学地位的提升乃至于它对书法观念的浸润等等都是宋人尺赎对尺牍文化的贡献。无论是文学方面作为小道,繁荣不过题跋、文赋、记序的尺牍文,还是作为书法方面法帖取材、书帖内容之一的尺牍书迹,都无法概括尺牍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总体而言,尺牍是一种成熟的复合文化范式,其意义与影响超越了单一的文学作品或书法习作,而成为一种尺牍文化,牵连时代思想、文化、风俗、艺术、文学方方面面,是宋人文化瑰宝,也是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精华。两个个案是对正文内容细化分析。其中“北宋的家书”是尺赎之中最亲切无隐的一类,它既是反映宋代士大夫心态、情感、私人生活最为真实贴切的范本,亦是探讨宋人家族观念、教育理念、人生哲学最为直接的材料,从中可以窥见正统文人平易真实的一面与其为人处世的哲学诸方面,因而较有代表性。而“宋代的尺牍题跋”则讨论的是与尺牍相生的题跋作品,这类作品不仅在宋人擅长的杂文体裁之中占有相当比例,且因其直接针对文人交际活动实物尺牍而发,相关人物品评、史事论断、文学态度、书法观念、人情世态皆在其中。思想与艺术皆有相当可观之处,对了解时代尺赎创作与观念发展也有着莫大意义。附录四则对正文各章进行补充扩展,“八行书”考为尺赎概念发展个案分析:论宋人对典范的选取及‘以人存书’说的合理性为尺赎与书法结合的范例;论宋人的“友道”是对宋人举世重交游、结交尺牍大盛的世风的探析;“达”与“逸”——欧阳修对自我形象的维护是对北宋尺牍思想性及其文人心态结合的思考。

朱仰东[3](2013)在《朱有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朱有炖在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其杂剧更是风靡明清两代,宫廷、民间皆争相搬演,赞誉之词不绝,评价甚高。然自近代以来,因受诸多外在人为因素的干扰,朱有炖及其杂剧受到冲击,其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由此被遮蔽起来,这不仅关系到对朱有炖及其成就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对明代文学、艺术等发展流变过程真实状态的把握。鉴于此,本文拟从其生平出发、结合其本人思想、文本、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作家创作生态环境等层面,进行学理等层次的分析,借以更好地发掘朱有炖及其作品的构成、思想、审美、价值等,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抛光”“还原”,作出较为公允的评判及合理定位。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朱有炖生平研究。朱有炖生平资料稀少,且因明代史料错讹现象较多,故本章重点在于爬梳文献,考辨真伪,梳理并厘清朱有炖人生轨迹。为更好地、也更集中地勾勒出朱有炖一生行状,依其身份,该章分别择取政治、文人两个生活层面分而述之。就政治生活而言,由于朱有炖政治生涯受到其父周王橚牵连,周王橚与周藩命运也就成了该章首先要交代的问题;而其后半生,则又相继经历了因争夺王位而兄弟反目等事件,周旋于政治场上的朱有炖沉浮跌宕,实为明初政治斗争的缩影。就文人生活而言,该章依次介绍了朱有炖受教背景、文人交游及文艺创作,前两点是朱有炖能够成为文人的前提和基础,后者则是对朱有炖作为文人,其生活状态的大致描摹。全面了解朱有炖生平为合理解读其着述而不致片面提供了相应依据。第二章为朱有炖思想研究。建国之后,朱元璋恢复儒教,以儒治国,同时对释道两教也并非一味禁止,通过扶持与限制并举的政策发挥其辅助王纲的作用。作为周藩世子,且又深得祖父器重,以儒为主,释道为辅,三教并存的思想与朱元璋的熏陶有着很大关系,与明初治国策略桴鼓相应。当然,政治场上的挫折及爱情婚姻方面的失意对朱有炖崇佛重道的思想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品是作家思想的结晶,研究朱有炖思想是深入剖析、评判其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第三章旨在考索朱有炖着述。首先,该章对当下朱有炖着述中几个颇有争议的如杂剧《善知识苦海回头》、《元宫词》百章等着作权问题进行辨析;其次对朱有炖杂剧、散曲、诗词、散文、书画等作品着录、版本等流播情况逐一考订。考索朱有炖着述情况,也就明确了此后文本研究的具体范围,使操作过程有的放矢,这是文本研究的前提,也是最为基本的工作。第四章、五章、六章为杂剧文本研究。第四章为创作论。该章主要探讨朱有炖杂剧创作的外部因素,或构成朱有炖杂剧创作的外部成因。这些因素或成因包括:一、传统文化。因受众不同,传统文化又可分为大小两个不同范畴。周藩驻地开封民间文艺兴盛,“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民间元素被朱有炖汲取,融入剧中。而“大传统文化”层面,明初礼乐制度复兴、演剧制度创建等也直接影响着朱有炖杂剧创作;二、理学的兴起与台阁文风的崇尚。前者使朱有炖杂剧染上了浓厚的理学色彩,后者则使杂剧接续台阁文风而呈现出一派雍容气象;三、“家国同构”意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大一统”观念及门第情结即是朱有炖这一思想意识的具化。第五章为文本论,旨在解读朱有炖杂剧的思想意蕴。朱有炖杂剧数量较多,因此,该章的首要任务即运用类型设计理论,结合作家创作意图、文本实际,将朱有炖杂剧划分为英雄、家庭婚姻、度脱、庆赏、文人五种类型;英雄剧中,无论水浒英雄,还是三国时期的关羽,既“忠”且“义”,但“义”往往受制于“忠”;家庭婚姻剧中,女子多以妇德自励,教化色彩较浓,但因其“守节”“守志”大多以爱情为前提,故教化之中,不无对爱情的歌颂,不能简单地以封建说教为由予以定性或否定;度脱剧为杂剧传统题材,与元剧相比,朱有炖度脱剧不是远离尘世而是相反,宗教光环下,隐含着作家本人对世俗的价值追求;庆赏剧以庆寿与赏花为主,热闹繁华的背后表达了作家本人对富贵生活的津津乐道与长生久视的向往;文人剧则从正反两个方面塑造了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人格修养的规范及其对君子人格的向慕。第六章为价值论。朱有炖杂剧周藩原刻本是目前保存完好的最早杂剧刊本,具有其他杂剧无法替代的文献价值。朱有炖杂剧善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创作中有继承有突破,对于了解明初及明前艺术及杂剧面貌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戏曲文献价值;戏曲理论方面:朱有炖虽然对杂剧没有系统的专论,但从事杂剧创作,对杂剧仍不乏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皆被后代戏曲理论家吸收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建构的重要组成;戏曲小说同源异派,互有影响,由于时代特殊,朱有炖杂剧在四大名着成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他古典小说如《聊斋志异》等也从中获益匪浅,剧中所积累的创作经验、艺术技巧也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成长、成熟注入了活力,朱有炖杂剧的古代小说及理论文献价值同样值得关注。第七章为朱有炖散曲研究。散曲发展至明初已呈颓势,其颓势形成的原因及明初曲坛状况是该章首先面对的问题;其次是对朱有炖散曲思想意蕴的探讨。朱有炖调和三教的思想其实即是关于出与入的问题,而以儒为主的思想最终决定了入世思想的主导地位,朱有炖散曲的思想意蕴一方面表达了对隐逸的渴望,另一方面则仍摆脱不了入世思想的缠绕,看似矛盾的两个问题,其实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隐逸最终还是倒向了世俗;虽然明初散曲走向衰落,但朱有炖散曲仍有其特色,取材上曲与剧同生共长,语言上亦雅亦俗,风格上亦庄亦谐,体制上组章成篇。朱有炖首次提出了“散曲”概念,提高了曲体地位,其曲作成就受到后人好评,散曲在明代能够持续发展,朱有炖功不可没。第八章为朱有炖诗词及其他研究。朱有炖诗歌数量较多,该章采用类型研究的思路,将其诗歌分为悼亡诗、咏花诗、咏物诗、咏怀诗四大类,并注意与明初诗歌及明代诗歌发展走向等大背景联系起来统观考量,朱有炖诗歌既有时代特征,又自居面目,在明初诗歌饱受批评的情况下,其个性特征不仅有超越时代藩篱的趋向,而且与明代诗歌趋于健康发展的走向颇为一致;明词广受诟病,朱有炖存词不多,丰富的题材,清新自然的审美风格与批评视野中明初词坛迥异,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明词逐渐改变了以往被冷落的局面,其词史地位也应予以廓清;其他研究还包括散文、韵文及书画作品,这些作品为学界遗忘但却在明清两代同样引人注目。在对朱有炖及其着述较为全面、深入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朱有炖虽以杂剧久负盛名,但以其才学、造诣及创作成就,使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杂剧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作为杂剧家,我们应当鉴于以往研究中的经验教训,摈除成见,继续深入;对于其他方面的造诣与成就,我们也应予以恢复与发掘。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人,更好地以历史的眼光为其定位,进而客观理性地接近明初乃至有明一代文学、艺术发展之“真”。

白晓萍[4](2006)在《宋南渡初期诗人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室南渡这一历史事件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这一时代背景下文人群体的人生历程和文学命运作一整体观照,更能敏锐把握那个动荡时代的主脉。因此,笔者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试图通过考证与阐释的结合,在对南渡诗人具体的个案研究基础上,对南渡诗人群体的生活历程、生存状态、精神面貌、文化理想,创作实绩,南渡诗歌的地域特色、整体风貌等等作一全方位的研究。 本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整体研究,下编为个案研究。上编共分四章,第一章南渡初期文人生存境遇与精神风貌,试图对北宋一代士风的发展历程略如梳理,并结合其时社会政治制度、士人的生存状况等多方面因素,重点描述与分析南渡初年士人们心态历程以及士人群体中的隐逸之风、禅悦之风、谄谀之风等等,以便为南渡以后的文学创作与社会变动之间建构起一座可行的阐释桥梁。第二章南渡初年士人的文化重建理想,主要以吕本中为例,探讨南渡士大夫们在主体精神激励下,通过追缅伊洛风流、重塑故家典型、整理渡江文献等方式,积极地开展诗文唱酬、讲学授徒、关注文化大事等文化行为,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使命,重建南宋文化版图。第三章为南渡地域文学研究,主要着眼于空间的角度,对南渡以后四个重要的诗坛创作群体的文学活动,即临川文人群体、上饶文人群体、福建文人群体和台州文人群体进行实证考察,分析地域性诗人群体的生成、形态、诗歌主题、创作心态、文学记忆等,从而为南渡诗坛的重建提供一个坚实的地域基础。第四章勾勒南渡初年诗歌整体面貌,主要分析南渡诗坛的理论建构、诗风传承、诗歌题材、共同题咏等方面,对南渡诗坛的整体创作作一鸟瞰,其中涉及到两个诗歌比较,一是南渡诗人自身的诗歌在易代前后的对比,二是南渡诗歌与此前苏黄、北宋末江西诗人作品的比较以及与此后中兴诗人诗歌的比较,由此凸显南渡诗歌的独特面貌和其承上启下的文学史地位。 下编则由吕本中和曾几两个诗人的个案研究组成。为了更好的将其诗歌创作和生平遭际结合起来加以研究,笔者分别为他们编写了年谱,其中曾几年谱此前尚未有人编撰,吕本中年谱则是在王兆鹏先生所着《吕本中年谱》的基础上,就诗歌交游、作品系年、行履事迹等方面作了考辨补遗。

张小庄[5](2005)在《别有狂言谢时望,但开风气不为师 ——赵之谦生平及其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在晚清艺术史上,赵之谦(1829—1884)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在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派”,对近AI写作意花卉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清代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另外,他的诗文好,着述丰,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在清代绘画、书法、篆刻的创作发展史上,无论从哪一方面讲,赵之谦都是一位至为关要的人物,他以其出色的艺术才能,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创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本文将赵之谦的生平、书法、篆刻、绘画、诗文着述分为五章,结合具体的作品,对其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在论述的过程中拈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着重加以讨论,以便能更深入地揭示赵之谦艺术创作的本质内容,从而能借以进一步地了解晚清艺术史的发展情况,并且对当代美术的创作也能产生实际的指导意义。

吴瓯[6](2002)在《春风桃李 想象斯文——忆方去疾老师》文中研究说明二○〇一年十月二日,方去疾先生在搌转病榻十余个春秋后,离我们而去了。这不仅使我国书法界、印学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謦钦濡染、衣波传身的导师。然而,方去疾先生一生致力于印学研究的杰出成就和卓越贡献,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敬业情神以及“十年浩劫”

二、春风桃李 想象斯文——忆方去疾老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风桃李 想象斯文——忆方去疾老师(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笔记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现状
    二、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三、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宋代笔记文献的词汇学研究价值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文献语言材料的基本特征
        一、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
        二、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
        三、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
        四、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文献在词汇学研究中的价值
        一、保存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的新词新义
        二、揭示过渡时期汉语的各类词汇面貌
        三、包含丰富的词语考释材料
        四、拥有系列日常口语词群
    第三节 如何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
        一、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
        二、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的口语成分
        三、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
        四、考探方俗词语源流,做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
        五、追踪宗教词汇、外来词汇来龙去脉
        六、系连零散材料作系统研究
第二章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的语言学特徵
        一、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
        二、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
        三、外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
    第二节 新词新义与宋代社会的大发展
        一、工商业的繁荣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
        三、内忧外困下的军事防御
    第三节 新词新义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一、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
        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
        三、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
第三章 宋代笔记方俗词汇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义考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理据考
        一、认字辨音,考探原形
        二、参照史实,揭示依据
        三、立足语言本身,追溯词汇衍生脉络
    第三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研究与岭南风土人情
        一、人群概貌
        二、物产工艺
        三、衣食住行
        四、婚丧嫁娶
        五、人际信仰
    第四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与方言研究
        一、方言词
        二、方俗词汇中所见现代北方方言词
第四章 宋代笔记佛道词汇与外来词汇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中的佛道专用词汇
        一、佛教专用词汇
        二、道教专用词汇
        三、佛道共用专有词汇
    第二节 宋代笔记所见佛道一般词汇之发展演变研究
        一、中土固有而借入佛道文献的词汇
        二、生於佛道语境而跨境引申的佛道词汇
        三、佛道文化影响下的词汇演变
    第三节 宋代笔记中的外来词
        一、来自佛教的外来词
        二、来自外国语的外来词
        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外来词
第五章 宋代笔记熟语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所见成语研究
        一、成语之基本面貌
        二、前代成语之定型考
        三、新生成语之流变考
        四、同源成语考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中的惯用语、谚语
        一、惯用语考
        二、谚语考
    第三节 宋代笔记所见隐语材料研究
        一、作者对隐语的探讨
        二、文人隐语
        三、民间隐语
第六章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为什麽要进行汉语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的断代研究
        二、为什麽要进行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层次研究
        三、怎样从事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第二节 宋代笔记亲属称谓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一、父母称
        二、舅姑称
        三、兄姊称
    第三节 宋代笔记人体名称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一、脸面、牙齿和五官
        二、头脑和腿脚
        三、臀和肩臂
        四、皮和肚
第七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汉语词汇学理论
    第一节 宋代笔记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方法论
        一、因声求义
        二、求证方言
        三、钩沉古注
        四、认字辨音
        五、追求语词源流
        六、探究理据
        七、古今对比
        八、二重证据
    第二节 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几个特征
        一、“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汉语词义引申
        二、“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
        三、语言“俗解”与汉语词汇演变
    第三节 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口语词汇的发展演变
        一、“对称规约”与汉语常用词的历时替换
        二、“对称规约”与词义的发展变化
        三、“对称规约”与汉语的古今文白转换
第八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第一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文献整理
        一、不明词义者
        二、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者
        三、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者
    第二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辞书编纂
        一、补《大词典》词条
        二、补《大词典》义项
        三、补《大词典》之引证
        四、《大词典》释义、引证商榷
结语
附录:引用宋代笔记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後记

(2)北宋尺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选题理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尺牍的概念、源起与分类
    第一节:尺牍的概念与种类
        一、宋代尺牍的概念与范围
        二、宋代尺牍的族属
    第二节:尺牍的源起、属性与功能
        一、尺牍源起与属性
        二、尺牍的功能
    第三节:尺牍形制
        一、短小简明
        二、施于亲友、私密性
        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小结
第二章:北宋尺牍与文学
    第一节:北宋尺牍的新变
        一、宋人尺牍创作、传播的新变
        二、尺牍为文的传播途径
    第二节:北宋尺牍创作观念的自觉
        一、尺牍的真实与做作——观念与创作之间
        二、尺牍作为文学文本内容的复杂性与真实性
    第三节:北宋尺牍与古文运动
        一、古文运动支持北宋尺牍的发展
        二、尺牍文学推进古文运动进程
        小结:古文运动与尺牍文学的互动之意义
    小结:北宋尺牍文学性凸显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章:北宋尺牍与党争
    导入: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
    第一节:宋代时代特点与文人身份的政治性
        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的盛世、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
        二、议论争煌煌——以天下为己任的双刃剑与文学卷入党争的必然性
        三、君子有党——士大夫团结的必要性与严重后果
    第二节:尺牍中士大夫出处矛盾心理与解脱之道
        一、动成坑弈——从两次由尺牍引起的文祸看党争阴影下的尺牍发展
        二、多难畏人——尺牍之中的“畏祸”主题、敏感心理
        小结:在畏祸与担当之间——党争中文人的心态与尺牍中的矛盾主题
    第三节:最宜究心的时代与最为辉煌的尺牍之互动的意义与价值
        一、最宜究心的时代与最可照见人心的尺牍
        二、文人不幸尺牍幸——党争背景下尺牍文学的繁荣
    小结:宋代党争背景下尺牍的繁荣发展
第四章:北宋尺牍与书法
    第一节、法帖与尺牍关系考论
        一、宋代法帖的内容与编选标准
        二、法帖与尺牍之互动关系
        小结:尺牍与法帖双赢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帖与尺牍
        一、帖之名——从帖到法帖对尺牍内容的去取
        二、帖之实——帖的主要内容及尺牍在其中的分量分析
        三、尺牍之于宋帖
    小结:书法盛行,沾溉尺牍
第五章:北宋尺牍与士人心态
    第一节:君子动而为世范——士人自我理想形象的建构
        源起:尺牍之用在北宋的扩展
        一、言为世范——尺赎教化功能的一体两面
        二、君子形象的塑造——宋人尺牍教化功能的源起
        三、尺牍教化作用之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为“盛世”造传奇的心理诉求——文人主体意识在尺牍中的体现
        一、为万世开太平——宋人的入世精神与主人翁意识
        二、尺牍中“盛事”情结
        小结:尺牍之中宜扬盛事之影响
    第三节:“传不朽”——北宋文人传世意识在尺牍之中的表露
        一、不朽的实质与实现途径
        二、求不朽的意义
        三、尺牍与文人的不朽情结
    小结:尺牍向主流文化的靠拢及其意义
第六章:北宋尺牍与小品文
    第一节:北宋尺牍的艺术性
        一、尺幅寄妙——北宋尺牍的风神韵味
        二、发千里一笑——宋人尺赎的趣味性
        三、“新式古文”——尺牍艺术形式的审美性
        小结:“新式古文”与古文的区别
    第二节:北宋尺牍的小品文属性
        一、现代小品文的概念与功能
        二、尺牍文在小品文类中的地位
        三、尺牍文体特征与小品选取观念之间的契合
    第三节:北宋尺牍与晚明小品
        一、“尺牍家言”、“尺牍气”与晚明小品的“无法为法”、“信笔直寄”
        二、晚明小品对宋人尺牍创作手法与观念的自觉继承
        三、晚明小品代表作家的文学思想与渊源——以苏轼与袁宏道为例
    小结:宋人尺牍对晚明小品的肇启之功
总论:北宋尺牍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地位
    一、北宋尺牍的创作实绩与文化价值
    二、北宋尺牍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个案研究(一):北宋的家书
    一、北宋的家书创作收藏概况与主要内容
    二、宋代家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创新
    三、宋代家书的艺术
    小结:宋代家书的功能与价值
个案研究(二):宋代的尺牍题跋
    导入—尺牍与题跋的亲缘关系
    一、宋代尺牍题跋的发展概况及其内容
    二、尺牍题跋的基本内容
    三、宋代尺牍题跋的艺术
    小结:宋代尺牍题跋的价值与意义
附录一:“八行书”考
    源起:江城多暇日,能寄八行无
    一、误区一:不试八行书——八行书与八行试
    二、误区二:清末民初京师盛行的八行书
    三、殷勤逾八行——古代尺牍形制略探
    小结:八行书无可传
附录二:论宋人对典范的选取及“以人存书”说的合理性—以蔡襄、蔡京的地位之争为例
    一、蔡京的被贬抑
    二、蔡襄的被推崇
    三、二蔡升沉的动因
附录三:论宋人的“友道”
    一、友道渊源及其实质
    二、宋人“友道”的提出
    三、宋人倡友道的用心——自我完善与传世的动机
    小结:“友道”的社会价值
附录四:“达”与“逸”——欧阳修对自我形象的维护
    源起:欧阳修两封书简中“达”与“逸”的争执
    一、一言一行可传远:传播媒介的发展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二、一言之出,取信将来——欧阳修的责任意识
    三、“令名不朽”——欧阳修的“不朽之计”
    结论:欧阳修的典范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3)朱有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现状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朱有炖的家世与生平
    第一节 明初政治与周藩命运
        一、 皇权强化与宗藩制度的设立
        二、 周王橚“不轨”与周藩命运
    第二节 朱有炖的政治生涯
        一、 洪武时期:年少得宠,委以重任
        二、 建文时期:“为父释愆”,安置云南
        三、 永乐时期:有心问政,屡受牵连
        四、 宣宗时期:主政周藩,祸起萧墙
        五、 正统时期:谨慎守藩,完美谢幕
    第三节 朱有炖的文人生涯
        一、 朱有炖的学养与文人性格
        二、 朱有炖的交游与文人性格
        三、 守藩余暇:驰骋文场,儒雅风流
第二章 朱有炖的思想
    第一节 明初“崇儒”政策与朱有炖儒学思想
        一、 “立儒教率天下”:儒家思想的恢复与重建
        二、 “以儒治世”:朱有炖对儒学思想的践行
    第二节 明初宗教政策与朱有炖释道思想
        一、 “暗理王纲,于国有补”:明初对释道二教的态度
        二、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朱有炖对释道思想的汲取
第三章 朱有炖的着述
    第一节 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 《诚斋乐府》当为朱有炖散曲集而非杂剧集
        二、 《元宫词》百章作者问题
        三、 《善知识苦海回头》着作权问题
    第二节 朱有炖的着述与流传
        一、 朱有炖杂剧着录与版本
        二、 朱有炖散曲着录与版本
        三、 朱有炖诗词着录与版本
        四、 朱有炖书画着录与版本
第四章 朱有炖的杂剧(上)——创作论
    第一节 “小传统文化”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一、 民间文化的地域优势
        二、 取材趋向的民间化
        三、 对民间艺术的主动吸收
    第二节 “大传统文化”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一、 礼乐制度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二、 演剧制度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三、 主流思潮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第三节 “家国同构”意识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一、 “大一统”观念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二、 “门第”情结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第五章 朱有炖的杂剧(中)——文本论
    第一节 朱有炖杂剧的类属之辨
    第二节 英雄剧:承平治世下的“忠”“义”颂歌
        一、 对“义”的渲染与张扬
        二、 “忠”对“义”的制约与规范
        三、 创作视角对忠义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家庭婚姻剧:“贞节观”与“婚恋观”的契合与矛盾
        一、 已婚型:“成妇名,立家计”
        二、 未婚型:“淤泥浅水,长出并头莲”
        三、 契合与矛盾:朱有炖“节烈观”辩证
    第四节 度脱剧:宗教光环下的趋俗心态
        一、 借“度脱”维护“妇德”
        二、 借“度脱”惩戒人心
        三、 借“度脱”满足“俗欲”
    第五节 庆赏剧:周藩生活的礼赞与庆典之下的写真
        一、 赏花剧:文人风流与贵族高雅生活意绪的具化
        二、 庆寿剧:政治意识与富贵长生理想的双向诉求
        三、 纳吉剧:宗教仪式与当代政治的狂欢与“戏仿”
    第六节 文人剧:儒家思想视域下君子人格的价值追求
        一、 儒家对“君子人格”的设想与追求
        二、 《乔断鬼》:“君子人格”的反讽
        三、 《踏雪寻梅》:君子人格的正面建构
第六章 朱有炖的杂剧(下)——价值论
    第一节 朱有炖杂剧的艺术文献价值
        一、 为元明艺术形式研究提供了文献资料
        二、 为明初杂剧体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第二节 朱有炖杂剧的戏曲理论价值
        一、 “尊体”“辨体”
        二、 “丽则之音”
        三、 “情”“理”之辨
        四、 悲剧意识
        五、 “关目”安排
    第三节 朱有炖杂剧的小说史价值
        一、 朱有炖杂剧与古典小说创作
        三、 朱有炖杂剧与古典小说理论
第七章 朱有炖的散曲
    第一节 朱有炖散曲的创作环境
        一、 明初散曲的创作环境
        二、 明初曲坛状况概说
    第二节 朱有炖散曲的思想意蕴
        一、 隐逸之思
        二、 入世之想
        三、 “出”“入”的悖论与调和
    第三节 朱有炖散曲的艺术特点
        一、 与杂剧同生共长的取材倾向
        二、 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三、 庄谐并陈的审美意趣
        四、 “组章为篇”的体制构成
    第四节 朱有炖的曲学贡献及地位
        一、 朱有炖的曲学贡献
        二、 朱有炖的曲史地位
第八章 朱有炖的诗词及其他
    第一节 朱有炖诗歌研究
        一、 哀怨感伤的悼亡诗
        二、 “以适清兴”的咏花诗
        三、 精巧别致的咏物诗
        四、 丰富细腻的咏怀诗
        五、 朱有炖诗歌特点及诗学意义
    第二节 “诚斋词”
        一、 “诚斋词”概况
        二、 诚斋词的思想内容
        三、 诚斋词特点及词学意义
    第三节 朱有炖散文及其他
        一、 朱有炖的散文
        二、 朱有炖的韵文
        三、 朱有炖的书画
余论
附录一:朱有炖稀见资料汇编
附录二:朱有炖年谱简编
附录三:东书堂集古法帖全目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宋南渡初期诗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 整体研究
    第一章 南渡初期文人生存境遇与精神风貌
        第一节 北宋士风概论
        第二节 南渡初期衰颓士风及其在政治上的表现
        第三节 南渡初期士人的生存境遇与文学主体精神的萎靡
    第二章 南渡初期士人的文化重建理想
        第一节 “渡江文物追配中原”的文化理想
        第二节 文化重建进程中南渡士人的自觉主体精神
下编 个案研究
    第五章 吕本中研究
        第一节 吕本中诗歌创作简析
        第二节 吕本中诗歌交游与思想倾向
        第三节 吕本中年谱补正
    第六章 曾几研究
        第一节 吕本中、曾几文学思想渊源叙论
        第二节 曾几诗歌创作倾向及其风貌
        第三节 曾几年谱
附录
    一、吕本中佚文考
    二、《全宋诗》佚诗几首
参考书目
后记

(5)别有狂言谢时望,但开风气不为师 ——赵之谦生平及其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传略
    第一节 出生家世
    第二节 会稽里居
    第三节 追随缪幕
    第四节 避乱温闽
    第五节 客居京师
    第六节 鬻艺捐官
    第七节 宦游江西
第二章 书法
    第一节 前期帖派书风
    第二节 后期碑派书风
    第三节 赵之谦在清代碑学运动中的位置及影响
第三章 绘画
    第一节 花卉
    第二节 人物
    第三节 山水
    第四节 影响
第四章 篆刻
    第一节 前期印风
    第二节 后期印风
    第三节 印外求印
    第四节 边款
    第五节 印论
    第六节 结语
附录一: 赵之谦年谱〔初稿)
附录二: 赵之谦无纪年绘画作品
附录三: 赵之谦无纪年书法作品
附录四: 赵之谦无纪年篆刻作品
附录五: 诸家评议
图版
后记

四、春风桃李 想象斯文——忆方去疾老师(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笔记词汇研究[D]. 冯雪冬.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2]北宋尺牍研究[D]. 付梅. 南京大学, 2014(05)
  • [3]朱有炖研究[D]. 朱仰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13(10)
  • [4]宋南渡初期诗人群体研究[D]. 白晓萍. 浙江大学, 2006(06)
  • [5]别有狂言谢时望,但开风气不为师 ——赵之谦生平及其艺术研究[D]. 张小庄.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6]春风桃李 想象斯文——忆方去疾老师[J]. 吴瓯. 书法, 2002(01)

标签:;  ;  ;  ;  ;  

春风、桃李、想像与温柔——一芳曲吉老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