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50年黄河泥沙研究进展

新中国成立50年黄河泥沙研究进展

一、新中国成立50年黄河泥沙研究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耀哲[1](2021)在《灌区泥沙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以流域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灌区建设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简要归纳了从取水头部到渠系末端,渠灌区所存在的四个方面的工程泥沙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回顾和总结了包括渠首工程泥沙问题、干渠粗颗粒泥沙处理技术、明渠挟沙水流运动理论及灌区泥沙治理方略发展沿革、实现渠灌区浑水安全输移与水沙调控目标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探讨灌区工程泥沙问题妥善解决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重点与目标,对更好解决灌区泥沙问题,保障大型灌区输配水系统长期安全可持续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陈珺,于明田,邓丽华,陆迎香[2](2021)在《黄河夺淮对淮河中下游影响及防洪治理措施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历史上黄河夺淮对淮河造成了重大影响,导致淮河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目前黄河虽已北归,但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仍延续至今。阐述了黄河夺淮对淮河水系和洪泽湖演变的影响,回顾了1949年至今中国在淮河治理方面的成就,指出了淮河流域目前存在的洪涝问题,并对今后应采取的淮河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治理淮河的洪涝灾害,应当采取扩大中游河槽、开挖引河、河湖分离、建设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工程措施,同时应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并综合考虑水资源、航运等影响,开展多目标的综合治理。

许琳娟,王森森,李军华,赵万杰,李名扬[3](2022)在《河道整治工程对游荡型河道断面形态的影响》文中认为基于1960—2014年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整治工程修建情况和实测流量及断面地形资料,分析各时期工程密度和在同流量条件下断面形态(河宽、水深、河相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整治工程的修建有效改善了河道断面形态,在河道整治工程密度较小时不能有效控制河势,整治工程对河道断面形态影响较小;随着河道整治工程密度的增大,在同流量条件下河宽减小,水深增大,河相系数减小,河道断面形态向窄深方向发展,可见河道整治工程在达到一定密度时对河道断面形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河段的游荡特性,起到了稳定主流、控制河势的作用。

杨媛媛[4](2021)在《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黄河水沙锐减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阐明黄河输沙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淤地坝作为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主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拦沙减蚀、调峰削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小流域、中尺度流域以及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3个尺度入手,基于统计分析、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以及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淤地坝的拦沙滞洪作用,构建了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模型,分析了淤地坝时空分布对流域输沙量的影响,计算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对流域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提出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阐明淤地坝对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的调控及其对径流侵蚀动力的分散消减作用。通过对比分析治理流域和未治理流域次洪水特征,发现淤地坝建设使流域水沙关系发生改变,在相同径流深条件下,治理流域的输沙模数小于未治理流域;淤地坝对降雨总量小型降雨事件的径流侵蚀动力消减作用强。基于无定河流域“7.26”特大暴雨调查结果分析,阐明了暴雨条件下淤地坝的重要拦沙作用,计算得到韭园沟流域淤地坝共拦截泥沙71.43×04t,流域泥沙输移比降至0.16,淤地坝改变了流域原来的产输沙模式,显着降低了流域泥沙输移比。(2)基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构建了淤地坝逐年拦沙量计算模型。在中尺度大理河流域,首先基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构建权重系数对骨干坝的总淤积量进行了逐年还原,其次基于淤地坝的淤积效应系数确定坝系内的中、小型坝拦沙量。基于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模型,分析了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特征。1954~2011年,大理河流域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拦沙量为0.12×108 t,其中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多年平均拦沙量分别为0.04×108 t和0.08×108t。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从1971-2001年的47.35%下降到2002~2011年31.19%。(3)解析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对黄河输沙量减少的贡献。1952~2011年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拦沙量为1.50×108t,累积拦沙量为68.63×108 t。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从1979~1998年的30.03%下降到1999~2011年19.92%。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大多数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呈减少趋势,这些流域骨干坝建设的高峰期为1970~1979年。少数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呈增加趋势,这些流域骨干坝建设的高峰期为2000~2009年。(4)预测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拦沙能力变化趋势,结合淤地坝建设潜力,提出了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当骨干坝的淤积库容达到总库容的70%~80%时,其拦沙效率降低。按80%总库容可拦沙计算,截止2011年底,在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4847座骨干坝中,已有2466座骨干坝的拦沙效率降低。根据预测,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骨干坝在2030年有53.08%完全淤满,2040年有77.49%完全淤满。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建设潜力为13813座,淤地坝建设强度为35%,建设强度较高的流域有昕水河、县川河、佳芦河、朱家川、浑河、窟野河以及无定河等。提出了河口镇-潼关区间11个主要流域骨干坝未来建设建议,在选择适当时间节点推进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的同时,还需重点考虑淤地坝除险加固。

杨红[5](2020)在《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成因分析》文中认为河道演变是河流动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河道整治、水利工程、生态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不同河型的河道演变规律不尽相同。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黄河内蒙段的来水来沙条件发生显着变化,河道演变加剧,河道持续淤积。因此,黄河内蒙段的河道演变特征也亟待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识别和研究,分析影响河道演变的主要因素,预测河道演变趋势。本文以黄河干流内蒙段不同河型的河床演变为对象,以长序列水文泥沙、河床演变实测资料和连续弯道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河道的平面形态演变规律和河道的横向、纵向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下连续弯道流速分布和含沙量分布规律,探讨了气候、水利工程、水沙条件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变化对河床演变的影响。论文成果对揭示黄河干流不同河型河床演变规律,丰富天然河道连续弯道的水沙特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遥感技术提取河道水体信息,分析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的平面形态变化,结果显示顺直型河道石嘴山至巴彦高勒段河道上段平面形态变化不大,下段蒙西镇至巴拉贡镇区间河道成八字形演变特点。游荡型河段巴彦高勒至三湖河口段各时期河道左右摆动幅度都较大,水流散乱,沙洲较多。三湖河口至昭君坟河段的起端和末端河型变化不大,其他区域河道变化比较散乱。弯曲型河段昭君坟至头道拐段的平面变化形态变化不大,河弯比较稳定。基于长序列的水文泥沙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的纵向演变特征。入流断面石嘴山站断面和出流断面头道拐断面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显着减小,采用沙量平衡法计算河道冲淤量,黄河内蒙段整体处于淤积状态,中数粒径均有增大的现象,粗化现象明显。基于长序列的水文泥沙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的横向演变特征。套绘实测的大断面地形资料,各站大断面冲淤交替,一般大断面汛前期淤积,汛后期冲刷,冲积河流中大流量是主槽位置变化的主要原因。各站流量与水力要素的关系均可用幂函数模型拟合,拟合效果较好。河相系数随流量和输沙量的增大而减小,当流量大于1000 m3/s或输沙量大于5 kg/m3时,河相系数不随流量和输沙量的增大而变化,河道趋于稳定。河道断面的流量与水位变化关系用二阶多项式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流量增大,河道的输沙率增加,由于水库的调蓄运行,来流量持续减少,河道输沙率下降。基于实测的弯道水流流速、含沙量、粒径级配和河道断面地形资料,分析连续弯道水动力特征和泥沙输移特征。冰盖的存在改变了水流的流速分布,冰封期垂线最大测点流速位置下移,垂线流速呈抛物线型或“3”型分布;畅流期垂线最大测点流速位置靠近水面。弯道断面垂线最大平均流速位置靠近凹岸,垂线最大平均含沙量位置靠近凸岸。冰封期,弯顶断面的中数粒径最大。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水沙进行突变性检验,石嘴山站和头道拐站年径流量突变点均为1990年,1998年后石嘴山站和头道拐站年径流量下降趋势显着。石嘴山站年输沙量不存在突变点,1972年后石嘴山站年输沙量下降趋势显着。头道拐站年输沙量在1985年开始突变,1987年后头道拐站年输沙量下降趋势显着。径流量的变化主要受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联合运行的影响,存在滞后响应。石嘴山站输沙量的变化受刘家峡水库运行的影响,同样存在滞后响应,头道拐的输沙的变化受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联合运行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刘家峡水库建设期已经开始显现。黄河内蒙段河道演变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主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986年之前黄河内蒙段冲淤量主要受径流量的影响,1986年之后黄河内蒙段冲淤量主要与输沙量显着相关。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改变了原有的水沙条件,也是1986年后河道演变的主要原因。

王兆印,刘成,何耘,肖祺[6](2021)在《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传承与发展》文中提出中华民族在4 000多年治理黄河的实践中,形成并传承一系列卓越的黄河治理方略,可归纳为"束水攻沙"和"宽河滞沙"两大类。结合对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迁及水沙量演变过程的分析,浅析历史上黄河治理思想与实践的传承与发展。远古的大禹治水、汉代的"贾让三策"和王景治河证明了"宽河滞沙"方略的有效性。明代潘季驯、清代的靳辅和陈潢将"束水攻沙"治河方略付诸治黄实践并取得成功,丰富了治河理论。在王化云"宽河滞沙"治河主导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人民治黄,实现了新中国成立至今70余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奇迹。在黄河水沙量与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迫切需要探索黄河水沙运动和演变规律的新变化,制定新水沙条件下的黄河治理方略。

江恩慧[7](2020)在《黄河泥沙研究重大科技进展及趋势》文中研究说明从黄河水沙情势变化、黄河水沙运动基础理论、黄河水沙调控理论与技术、河床演变与河道整治,以及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泥沙综合处理与利用方略等方面,概要地介绍了黄河泥沙研究的重大科技进展,展望了黄河泥沙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指引下应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

江恩慧,王远见,张原锋,曹永涛[8](2016)在《黄河泥沙研究新进展》文中指出黄河泥沙问题是治黄的根本问题。一代又一代泥沙科研人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直接应用或指导了治黄工程实践,也为泥沙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10 a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治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黄河泥沙研究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理论研究和定量化成果明显增多。从多沙河流泥沙运动基本规律与基础理论研究、河床演变与河道整治、黄河水沙调控技术、泥沙资源利用等方面简要介绍了黄河泥沙研究的新进展,以期在回顾过往成绩的同时,给未来黄河泥沙研究以启示。

张含玉[9](2016)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黄土高原地区侵蚀产沙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防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对研究区侵蚀产沙强度影响较大的植被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水文站实测资料、收集到的已出版或发表的有关黄土高原地区流域侵蚀产沙的资料,运用Mann-Kendall检验分析方法,研究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的演变特征;根据研究区植被、地形地貌以及土壤侵蚀类型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不同的植被分区、高程分区以及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分析不同分区的侵蚀产沙情况;选取合适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土地覆盖等指标,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排除变量间的共线性问题,定量识别影响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不同侵蚀类型分区产沙的主控因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1982-2013年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NDVI的时空分布发现,四季NDVI值分别是,0.186(春季),0.306(夏季),0.275(秋季),0.123(冬季)。研究区生长季和年平均NDVI均为0.313,另外研究区南部和东部NDVI值要高于研究区西部NDVI值。从研究区NDVI值变化趋势来看,四季NDVI年增加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夏季(0.0055)>秋季(0.0053)>春季(0.0040)>冬季(0.0004),生长季NDVI和年NDVI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0046和0.0052。通过Mann-Kendall方法检验分析发现,春季和秋季NDVI突变年份为2002年,冬季的突变年份为2008年;夏季、生长季和全年NDVI的突变年份均有两个,分别是1998至1999年之间和2002年。1982-2013年研究区气候年变化呈现降雨和温度增加的“暖湿化”趋势。利用偏相关分析发现,研究区NDVI均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冬季研究区NDVI的变化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而其它各研究时段内NDVI的变化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并且,植被生长对温度的响应存在一个月的滞后期,而降雨无滞后效应。(2)通过分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21条主要支流的平均侵蚀产沙强度发现,未治理期(1955-1969年)的研究区平均侵蚀产沙强度为9949.7t/km2?a,治理期(1970-2007年)的平均侵蚀产沙强度明显小于未治理期,平均侵蚀产沙强度仅为4710.5t/km2?a,较未治理期减少53.8%。其中,先治理期(1970-1989年)和后治理期(1990-2007年)研究区平均侵蚀产沙强度分别为6316.7t/km2?a和2925.8t/km2?a,较未治理期分别减少38.1%和71.2%。未治理期研究区侵蚀产沙强度≥5000t/km2?a的总面积是51752.5km2,先治理期研究区侵蚀产沙强度≥5000t/km2?a的总面积是36222.2km2,较未治理期减幅为30%。利用研究区8个水文站(偏关站、皇甫站、韩家峁站、横山站、青阳岔站、子长站、甘谷驿站和吉县站)1960-1989年的侵蚀产沙强度,通过mann-kendall方法检验分析发现,8个水文站年侵蚀产沙强度均呈下降趋势,突变年份大多在70年代和80年代后期。(3)利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44个水文站1955-1989年和2006-2011年的水文资料,并且将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划分为不同的植被分区、高程分区和侵蚀类型分区,通过统计不同分区的侵蚀产沙情况发现,各植被分区、高程分区和侵蚀类型分区的侵蚀产沙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从不同植被分区来看,在各时间阶段(1970年前、1970-1979年、1980-1989年和2006-2011年)侵蚀产沙强度较高的植被分区是温带森林草原亚地带;从不同流域高程分区来看,在各时间阶段(1970年前、1970-1979年、1980-1989年和2006-2011年)侵蚀产沙强度均最小的高程分区为人类活动较少的高程>1400m的流域;而侵蚀产沙强度较大的高程分区是人类活动较强烈的高程<1200m的流域;从不同侵蚀类型分区来看,在各时间阶段(1970年前、1970-1979年、1980-1989年和2006-2011年)侵蚀产沙强度均最小的侵蚀类型区是森林黄土丘陵沟壑区;而侵蚀产沙强度在各阶段均较大的侵蚀类型区是黄土平岗丘陵沟壑区、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和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4)选取降雨、径流、土壤、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指数共28个指标,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区七个侵蚀类型分区侵蚀产沙强度的主控因子进行分析和辨别。研究发现,不同侵蚀类型区侵蚀产沙强度的主控因子有所不同。但整体而言,各侵蚀类型区侵蚀产沙强度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第一和第二成分主要是由降雨、径流、平面曲率、土壤黏粒含量和砂粒含量、草地和林地百分比、最大斑块指数、蔓延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主导;通过自变量的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值)可以看出,降雨、径流、林地百分比、周长面积分维数和聚集度指数对不同侵蚀类型区侵蚀产沙强度具有较大影响。从自变量的回归系数来看,不同侵蚀类型区侵蚀产沙强度随降雨和径流的增加而增加;风沙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平岗丘陵沟壑区、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和森林黄土丘陵沟壑区侵蚀产沙强度随林地百分比的增加而减少;风沙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和森林黄土丘陵沟壑区侵蚀产沙强度与周长面积分维数呈负相关关系;风沙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和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侵蚀产沙强度与聚集度指数呈正相关关系。

陈启文[10](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认为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二、新中国成立50年黄河泥沙研究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中国成立50年黄河泥沙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灌区泥沙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渠灌区主要工程泥沙问题
2 灌区泥沙问题研究的主要进展
    2.1 渠首工程泥沙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2.2 干渠粗颗粒泥沙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3 明渠挟沙水流运动理论及灌区泥沙治理方略的研究发展
    2.4 实现灌区浑水安全输移及水沙调控目标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3 对灌区泥沙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2)黄河夺淮对淮河中下游影响及防洪治理措施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黄河夺淮历史与淮河水系的变化
2 黄河夺淮对洪泽湖演变的影响
    2.1 洪泽湖的形成与演变
    2.2 淮河入洪泽湖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变
3 1949年以来淮河洪涝灾害治理措施
4 淮河防洪排涝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探讨
5 结 语

(3)河道整治工程对游荡型河道断面形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数据来源
2 游荡型河道整治工程对断面形态的影响
    2.1 游荡型河道典型河段整治工程密度
    2.2 游荡型河道整治工程密度对断面形态影响
        2.2.1 不同时期在同流量条件下河道宽度变化
        2.2.2 不同时期在同流量条件下水深变化
        2.2.3 不同时期在同流量条件下河相系数变化
3 结 论

(4)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河水沙变化
        1.2.2 黄河中游区生态建设及其水沙效应
        1.2.3 淤地坝减水减沙效益
        1.2.4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与管理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
        2.1.2 大理河流域
        2.1.3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场次洪水
        2.2.2 侵蚀性降雨量及径流泥沙
        2.2.3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2.2.4 梯田
        2.2.5 淤地坝
    2.3 本章小结
3.淤地坝建设对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影响
    3.1 流域径流、输沙过程变化
        3.1.1 径流过程
        3.1.2 输沙过程
    3.2 淤地坝对流域水沙关系影响
        3.2.1 径流输沙相关性分析
        3.2.2 径流输沙差异性分析
        3.2.3 水沙关系变化
    3.3 淤地坝对不同降雨类型的水沙过程影响
    3.4 淤地坝对小流域泥沙输移比影响
        3.4.1 典型暴雨下淤地坝拦沙特征
        3.4.2 淤地坝对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淤地坝拦沙量模型构建及淤地坝分布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4.1 大理河水沙变化特征
        4.1.1 侵蚀性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
        4.1.2 水沙关系变化对输沙量影响
    4.2 大理河流域骨干坝时空分布
        4.2.1 建坝历程
        4.2.2 骨干坝空间分布特征
    4.3 淤地坝拦沙量模型构建与验证
        4.3.1 模型构建
        4.3.2 模型验证
    4.4 淤地坝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4.4.1 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变化特征
        4.4.2 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
        4.4.3 淤地坝时空分布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4.5 本章小结
5.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贡献率研究
    5.1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水沙变化
        5.1.1 黄河干流
        5.1.2 主要支流
    5.2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时空分布
        5.2.1 骨干坝建坝历程
        5.2.2 骨干坝空间分布
        5.2.3 主要流域骨干坝淤积特征
    5.3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变化特征
        5.3.1 淤地坝拦沙量计算及验证
        5.3.2 骨干坝与中小型坝拦沙量占比变化
        5.3.3 主要地貌区淤地坝拦沙特征
    5.4 淤地坝拦沙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5.4.1 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贡献率
        5.4.2 主要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变化趋势
    5.5 本章小结
6.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
    6.1 骨干坝拦沙能力预测
        6.1.1 河口镇-潼关区间
        6.1.2 主要流域
    6.2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潜力
        6.2.1 淤地坝建设适宜区识别
        6.2.2 淤地坝建设潜力
    6.3 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
    6.4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5)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型研究进展
        1.2.2 河道演变研究进展
        1.2.3 弯道演变特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位置
    2.2 气象条件
    2.3 地质地貌
    2.4 水文站、水利枢纽及主要支流
    2.5 冰情特征
3 材料与方法
    3.1 资料来源及方法
        3.1.1 资料来源
        3.1.2 测试断面布置及取样点布设
        3.1.3 野外采样方法及测试设备
        3.1.4 室内实验及数据处理
        3.1.5 遥感影像处理方法
    3.2 数据分析方法
        3.2.1 河床平面形态变化分析方法
        3.2.2 河床纵向演变特征分析方法
        3.2.3 河床横向演变特征分析方法
        3.2.4 流量-水位关系分析方法
4 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时空演变特征
    4.1 平面形态变化特征
        4.1.1 黄河内蒙段河型划分
        4.1.2 近40年不同形态河段平面形态变化
        4.1.3 河道主流线及主权宽度变化
        4.1.4 河心洲变化
    4.2 不同河型河道纵向演变特征
        4.2.1 来水来沙特性
        4.2.2 泥沙输移特征
        4.2.3 多年冲淤变化特征
        4.2.4 河道纵向形态变化特征
        4.2.5 粒径级配特征
    4.3 不同河型河道横向演变特征
        4.3.1 典型断面河床形态变化分析
        4.3.2 断面水力要素变化分析
        4.3.3 水流断面形态对流量的响应特征
        4.3.4 水流断面形态对含沙量的响应特征
        4.3.5 流量-水位变化特征
        4.3.6 流量-输沙响应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弯曲型河道水沙时空变化分析
    5.1 水动力学特征
        5.1.1 弯道流速分布公式
        5.1.2 垂向流速时空分布特征
        5.1.3 横向流速时空分布特征
    5.2 连续弯道泥沙输移特征
        5.2.1 弯道含沙量分布理论
        5.2.2 悬移质含沙量垂向分布特征
        5.2.3 悬移质含沙量横向分布特征
        5.2.4 悬移质含沙量颗粒级配
    5.3 断面平均流速和含沙量响应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河床演变成因分析
    6.1 自然因素影响
        6.1.1 降水条件
        6.1.2 气温条件
        6.1.3 风速条件
    6.2 人为因素影响
        6.2.1 水利工程
        6.2.2 灌区引水影响
        6.2.3 河道整治工程
    6.3 区间水沙变化
    6.4 不同河型演变主因素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迁及水沙量演变
    1.1 黄河河道历史变迁简介
    1.2 黄河水沙量历史演变
2 黄河治理方略的博弈
    2.1“宽河滞沙”治黄方略的成功
    2.2“束水攻沙”治黄方略的兴起
    2.3 现代“宽河滞沙”治黄方略的进步
3 黄河治理方略浅析
    3.1“束水攻沙”和“宽河滞沙”治理方略的效果
    3.2“束水攻沙”和“宽河滞沙”治理方略的思考
4 结语

(7)黄河泥沙研究重大科技进展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水沙变化研究重大科技进展与趋势
    1.1 黄河水沙变化情势研究
    1.2 取得的共识与差异及研究趋势
2 黄河水沙运动基础研究重大进展与趋势
    2.1 强不平衡输沙理论研究
    2.2 洪峰增值及极细沙减阻机理研究
    2.3 高含沙洪水“揭河底”冲刷机理
    2.4 床面形态对水流阻力及泥沙输移的影响机理
    2.5 泥沙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新发展
        (1) 环境泥沙研究方面。
        (2) 河流物质通量研究方面。
3 黄河水沙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重大进展与趋势
    3.1 黄河水沙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及新进展
    3.2 新形势下黄河水沙调控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4 河道综合治理理论与技术研究重大进展与趋势
    4.1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研究进展
    4.2 黄河河道综合治理发展趋势
5 黄河泥沙综合处理与利用方略研究重大进展与趋势
6 结 语

(8)黄河泥沙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多沙河流泥沙运动基本规律与基础理论研究
    2.1 强不平衡输沙理论研究
    2.2 极细沙减阻及洪峰增值机理研究
    2.3 高含沙洪水“揭河底”冲刷机理研究
    2.4 床面形态对水流阻力及泥沙输移的影响机理
    2.5 高含沙水流交汇区河床演变规律
3 河床演变与河道整治
4 黄河水沙调控技术
5 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及其有效减沙效应
6 结语

(9)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侵蚀概念
        1.2.2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1.2.3 流域土壤侵蚀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预期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2 气象及水文
        2.1.3 土壤和植被
        2.1.4 水土流失的特点及治理
    2.2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2.2.1 水文数据
        2.2.2 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2.2.3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
        2.2.4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分区图
        2.2.5 土壤侵蚀类型区
        2.2.6 土地利用数据
        2.2.7 土壤数据
        2.2.8 河网的提取及验证
第三章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NDVI数据收集及分析
        3.1.2 气象数据
        3.1.3 Mann-Kendall(MK)检验原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NDVI空间分布特征
        3.2.2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NDVI时间变化趋势
        3.2.3 研究区NDVI变化趋势分析
        3.2.4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气候的时间变化特征
        3.2.5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气候变化突变分析
        3.2.6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NDVI对水热条件的响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典型流域侵蚀产沙变化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资料收集
        4.1.2 数据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时期流域侵蚀产沙特征
        4.2.2 不同侵蚀产沙强度的流域面积及变化特征
        4.2.3 流域侵蚀强度变化趋势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地区侵蚀产沙的区域分异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收集
        5.1.2 植被分区
        5.1.3 高程分区
        5.1.4 侵蚀类型分区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植被分区侵蚀产沙情况
        5.2.2 不同高程分区侵蚀产沙情况
        5.2.3 不同侵蚀类型区侵蚀产沙情况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侵蚀类型区土壤侵蚀的主控因子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收集
        6.1.2 指标提取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侵蚀类型区侵蚀产沙强度和环境因子的基本特征
        6.2.2 侵蚀环境特征对侵蚀强度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设想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进展
    7.3 进一步研究设想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新中国成立50年黄河泥沙研究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灌区泥沙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张耀哲.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06)
  • [2]黄河夺淮对淮河中下游影响及防洪治理措施综述[J]. 陈珺,于明田,邓丽华,陆迎香. 人民长江, 2021(11)
  • [3]河道整治工程对游荡型河道断面形态的影响[J]. 许琳娟,王森森,李军华,赵万杰,李名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2(01)
  • [4]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D]. 杨媛媛.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5]黄河内蒙段不同河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成因分析[D]. 杨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6]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传承与发展[J]. 王兆印,刘成,何耘,肖祺. 泥沙研究, 2021(01)
  • [7]黄河泥沙研究重大科技进展及趋势[J]. 江恩慧.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01)
  • [8]黄河泥沙研究新进展[J]. 江恩慧,王远见,张原锋,曹永涛. 人民黄河, 2016(10)
  • [9]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D]. 张含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6(08)
  • [10]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标签:;  ;  ;  

新中国成立50年黄河泥沙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