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TRAN中的同步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金付[1](2018)在《LTE小基站超密集组网系统同步算法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第五代移动通信(5G)概念提出至今,5G已经处于实质性的实验阶段,其中所引入关键技术如大规模MIMO、毫米波、多载波技术也成为业界关注焦点。5G时代是移动数据流量爆发增长的时期,可为系统吞吐量提升及用户海量设备接入提供技术支撑。为应对流量快速增长的需求,IMT-2020提出了超密集部署Small Cell的方案。但是随着小区内Small Cell的不断增多,超密集部署方案需要结合干扰协调与小区协作等技术以实现最大化提升网络的吞吐量的目标。Small Cell的网络同步是上述技术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密集小区内的网络同步是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传统2G、3G及4G中的网络同步技术,分析其场景优势及应用在超密集网络场景下的限制。3GPP组织针对室内场景提出了空口监听的方案,Small Cell可通过宏站公共信道的下行信号监听进行自身的同步,因此本文详细阐述在LTE中用于同步的信号PSS,并对CRS信号的频率同步进行理论分析,随后详细介绍空口监听的同步技术方案。针对上述的空口监听的同步技术,考虑应用在超密集网络场景下采用多跳方式的不足之处,本文提出基于空口的Small Cell分簇同步的算法,通过分簇将网络同步划分为两个同步过程,簇内同步过程和簇间同步过程。簇内同步时将同步误差低的宏站节点作为簇首,簇内节点监听的同步源依据邻区的同步等级,然后监听同步源下行PSS和CRS信号获取时间和频率上的同步,簇内网络采用多跳的方式使所有Small Cells节点满足基本的同步需求,簇间的同步过程通过合理设置MBSFN子帧来降低簇间同步的干扰,提升同步信号的检测准确度。仿真表明本算法可保证簇内多个节点达到同步精度要求,比传统的空口同步过程相比提升至少6-10us。由于Small Cell监听路径信道状况发生变化引起同步误差的变化,导致无法做到同步路径的优化,所以本文提出了基于UE辅助的Small Cell同步更新算法,使用簇同步控制器作为一个簇的控制中心,通过收集UE测量所得的参数来计算得到每一个Small Cell同步路径的权值,当权值增大或减少时根据提出的簇内同步路径更新算法取得同步的最优路径。仿真表明随着监听路径信道的变化,使用本算法可以保证簇内的节点的同步误差仍能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最后,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SDN控制器和LTE小基站之间的通信控制协议OPENSC,实现SDN控制器对小基站的参数控制、资源获取和基站同步的控制,在同步控制模块中设计了同步控制具体策略,通过协议的测试界面验证了协议的可用性,与传统同步控制方法的性能对比证明了所提出的策略对UE速率提升的优越性。
陈鹏[2](2018)在《高速铁路中LTE-R越区切换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发展,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对车-地之间的信息传输速率和带宽选择要求更为严格,由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具有信息传输速率较高、带宽可变、频谱效率较高等优点,在2010年,UIC(Internation Union of Railway,国际铁路联盟)将LTE-R(Long Term Evolution for Railway,基于LTE的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确定为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越区切换作为保障车-地之间通信不中断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车-地之间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LTE-R系统架构和影响越区切换成功率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速度触发的改进切换算法和基于模糊控制的切换算法,两种算法分别从越区切换时延和对影响越区切换过程中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角度出发,从而提高越区切换成功率,降低越区切换掉话率,保障车-地之间通信的连续性,并通过仿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首先,介绍LTE系统的整体架构,对架构中的核心网和接入网进行分析,接着对LTE系统中的上行多址技术、下行多址技术以及多天线技术的机制原理进行阐述,并对铁路网络中的基站布置方式、越区切换流程、越区切换分类以及LTE-R两种接口的不同切换信令流程进行详细解析,为后续设计LTE-R越区切换算法提供理论基础。然后,设计基于速度触发的改进切换算法,利用列车运行速度信息和基站小区测量时间对越区切换的预承载点进行计算,并根据切换测量过程中的测量周期Tm和上报周期Tu之间的滤波因子对切换触发时延进行计算,接着对该算法的两种接口信令流程进行分析和数学建模,并通过Matlab软件对改进切换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最后,考虑高速铁路运行环境的复杂多样性,在传统越区切换判决过程中,仅以列车接收到基站的信号功率作为唯一切换判决条件时,容易引成越区切换的掉话现象,因此,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切换算法,通过对列车与基站间的距离和列车接收基站的信号功率进行计算,并利用模糊控制对列车的运行速度、列车与基站的距离、列车接收基站的信号功率进行模糊处理,通过对影响越区切换判决的3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得到模糊处理后的切换值,从而减少越区切换过程中的掉话现象发生,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赵方钰[3](2017)在《基于QoS的LTE下行链路调度算法研究》文中提出无线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要求LTE系统具有高吞吐量、低时延和满足用户服务质量要求(QoS)的特性。这就使得有限的频带资源与不断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OFDM作为LTE下行链路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显着提高频带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使系统能更加灵活的调度资源。因此在OFDM技术的基础上,如何合理高效地调度资源并兼顾用户QoS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论文首先介绍了LTE系统架构、QoS机制以及LTE下行关键技术—OFDM技术原理、系统实现,分析了无线信道衰落特性,为后续建模仿真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后引入了两个资源优化分配准则,即速率自适应准则RA和余量自适应准则MA。对这两种准则下的一些资源分配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性能仿真,其中包括单用户资源分配的注水算法、贪婪算法,多用户资源分配的MaxSNR+WPA算法、RR+EPA算法、Shen算法。在分析各个算法原理和优缺点的基础上,发现现有LTE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仍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如用户间公平性较差、无法保证QoS、效率低等。重点研究了在LTE下行多用户环境下,基于QoS的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针对这个研究方向,首先基于RA准则将资源分配分为子载波分配与功率分配。在子载波分配过程中,首先依照RR算法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子载波,再结合用户目前信道状态信息、业务类型、速率约束因子分配剩余子载波,速率约束因子可根据用户业务类型动态调整,其决定了用户速率的上限;在功率分配过程中,由于已经完成了子载波的分配,此时RA优化问题可放松为一个凸优化问题,结合已完成的子载波分配方案剔除增益噪声比过小的子载波并以此作为一个约束条件简化该优化问题,化简至只有一个未知变量的情况下利用二分搜索迭代算法迭代出该问题的最优解,再利用该最优解求出系统中每个用户的动态注水线,此时采用注水思想完成功率分配。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工具,从基站、用户、噪声、路径损耗等几个方面进行建模,结合城市宏小区(Uma)场景参数配置以及3GPP 36.942协议规范设置相应仿真参数,搭建静态LTE系统级仿真环境。在小区吞吐量、用户SINR、单一业务场景下的用户容量、混合业务场景下的用户容量这几个方面对提出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算法能够在用户公平性与系统吞吐量之间进行平衡,资源分配更加灵活,可通过设置不同比例公平因子来控制用户传输速率上限,在不同业务类型下实现了差异化资源调度,分别从用户间公平性、用户通信链路质量、不同业务传输速率保证等几个方面满足了用户的服务质量(QoS)要求,同时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薛绍辉[4](2017)在《LTE FDD与TDD混合组网方案研究和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用户对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正在迅猛增长;而目前运营的3G网络已经难以有效的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因此对移动通信运营商而言,必须采用速率更快、频谱效率更高、时延更低的无线接入技术,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2G到3G,再从3G到LTE,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并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LTE网络的升级建设,必将大规模拉动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网络及配套产业的发展,并强力带动信息消费的快速升级,引领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和快速增长,从而带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转型和蓬勃发展。从接入技术角度看,LTE存在FDD和TDD两种网络制式,两者既各有优势优点,又各有瓶颈所限;因此进行FDD与TDD混合组网,既可以避开自身局限,又能在优势互补的情况下,完成高效的资源使用和更好的网络覆盖;同时,也将极大的推动LTE网络的良好建设和规模化发展。本文主要依据LTE FDD和LTE TDD的不同特质来进行方案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分析LTE FDD和LTE TDD的异同和特点,针对其特性分别制定对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从主设备及天线选型、基站设置原则、站址选择等方面,详细论证并研究设计各场景下的LTE FDD和LTE TDD建设方案,并进行无线仿真,进一步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效果评估。站点建设完成后,通过路测分析,再次对设计方案进行检查和验证。本文提出的LTE混合组网方案,将LTE FDD和LTE TDD技术进行了融合,该融合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时分双工系统与频分双工系统间的优势互补,使无线频谱资源得以最大效率的使用,同时还可以使LTE终端产业的规模效应最大化。
舒森[5](2016)在《异构蜂窝网络融合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使用这种新技术,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无线多媒体业务增加的网络流量,蜂窝网络系统的负担也在日益加重。运营商通过在宏蜂窝网络覆盖区域部署更多的小基站,来减轻宏基站的网络负载,已经成为时下解决宏蜂窝网络负载过重的主要手段。小基站是一种短范围、低功耗和易部署的无线接入点。将小基站部署在主流的宏蜂窝网络中组成融合的异构网络,可以有效地改善网络系统容量、室内深度覆盖和提升用户感知。另外,由于小基站和宏基站的网络体系结构不同,因此宏基站与小基站之间的切换和小基站接入成为异构网络之间融合的主要难题。虽然小基站的部署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数据速率需求,但小基站部署的密集性会造成覆盖区域内用户设备频繁的切换,尤其是对高速运动的用户来说有些切换完全是不必要的。宏基站比小基站的发射功率高,因此用户更倾向于接入宏基站,这就使得原本拥塞的宏蜂窝网络的负载更加严重,小基站的利用率也会降低,而且小区范围扩展CRE(Cell Range Extension)也会带来异构网络间的干扰问题。针对异构网络间切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X2接口的多准则切换判决算法。这种算法可以实现异构基站之间基于X2接口的互连,从而简化了切换过程,相应的信令花销也减少了。同时考虑到高速移动用户的切换问题,通过测量用户接收到邻近基站的信号质量,再结合驻留在小基站的时间和可利用带宽两个切换判决准则,决定是否切换到小基站。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高速移动用户的切换次数,从而也减少了系统信令花销,缓解了系统信令负载压力。针对小基站利用率比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的自适应偏移量的小区接入算法。这种算法是基于宏基站的负载即接入到宏基站上用户的数量,通过与负载因子的比较,利用对数函数的函数特性,可以动态地增加或减小偏移量的值,从而决定用户设备转移到小基站的时机和自由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提高小基站利用率的同时缓解了宏基站的负载压力,同时也改善了系统的平均吞吐量。针对CRE引起的异构网络间的干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BS(Almost Blank Subframe)的eICIC(enhanced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干扰管理优化算法,并提供了一个目标函数来优化系统性能,找出最优的小区范围扩展偏移量Offset和ABS%,在提高小基站利用率的同时缓解了干扰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明显地改善用户数据速率公平性和系统网络容量。
周永存[6](2016)在《LTEFDD无线网络性能提升的切换优化策略》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12月在多伦多的会议上,3GPP组织提出了蜂窝技术在无线接入上的一个新的进展,即LTE,全称是Long Term Evolution。最近几年,移动用户要求推出高速率数据业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加之新型无线宽带接入系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例如WiMax,使得3G系统设备商、运营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从3G发展至LTE是非常必要且紧迫的。LTE系统有着明确的目标及需求,即:尽量减少时间地延误及运营费用,使用户传输数据速率、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及系统容量得以提高、扩大覆盖范围,例如上行、下行链路分别需要达50Mb/s、100Mb/s。然而LTE制式本身又存在着TD-LTE和FDD-LTE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从技术角度来讲,TD-LTE和FDD-LTE各有千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开始离不开手机,成为"低头族",当人们在大街上行走、坐车,手机总是"机不离手"。这其中就避免不了频繁的切换,因为切换性能保障网络的移动性,避免用户在使用网络中因为掉线造成极差的感知。因此保障网络的正常切换尤为的重要,本文以中国电信的FDD-LTE为例,探讨研究LTE-FDD无线网络切换策略并结合典型网络切换优化案例的分析,包括基于覆盖的切换、基于负载的切换即负载均衡、同频切换、异频切换、异系统切换等。
徐宗标[7](2014)在《面向TD-LTE移动回传的PTN部署策略及演进方向》文中提出主要介绍了TD-LTE的组网模型及对承载网的新需求,同时对分组传送网的技术特点及其针对TD-LTE的承载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提出了面向LTE部署的城域传送网解决方案及部署策略,最后对PTN未来的技术演进和网络部署进行了展望和论证。
孔弘斌[8](2013)在《面向LTE系统的PTN承载网建设方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LTE(Long Term Evolution)下一代移动无线网络的发展,新的无线网络架构对传送网提出了几点重要要求。首先,应具有面向包处理能力的通用平台。其次,应具有极强的扩展性。最后,还应具有运营管理维护(OAM)和保护能力。面向LTE回传网业务需求及IP化数据业务需求,目前国际上有两种主流的分组传送网技术,一种是PTN技术,其基于MPLS-TP,由IETF和ITU-T联合发布。另一种是IP RAN技术,其基于IP/MPLS,由IETF发布。两种技术的目的一致,就是要实现基于分组交换的端到端连接,承载各种类型业务(以太网、TDM、ATM等),层次化及端到端OAM,支持流量控制。两种技术在演进路线上有所不同,首先,在OAM和维护管理上,PTN的OAM功能比IP RAN强大;其次,在网络安全性及可靠性上,PTN提供了完善的保护模式,IP RAN保护机制单一;再次,在开放性上,PTN的产品链和标准上比IP RAN成熟,同现网MSTP网络兼容性强;最后,在成本上,从单套设备成本和整网建设上,基于2层开发的PTN设备具有显着优势。本文主要研究LTE系统的PTN承载网建设方案。进入LTE4G阶段,LTE核心网引入EPS标准架构,从而PTN网络面临着新的挑战:无线回传的S1/X2接口的时延、更高的带宽需求、更高的QoS需求、转发的新需求、基于1588v2的时间同步,对于新的要求,需要寻找到更为可靠、可行的分组传送网络平滑演进建设方案。本文主要总结了2种演进建设思路,第一,PTN+CE的建设思路,引入路由层概念,新建CE路由器实现对LTE回传网S1/X2业务转发要求。第二,引入L3功能的PTN建设思路,在现网基础上新建PTN L3核心层及落地层,无需路由器介入,在PTN网络实现LTE回传网业务需求。PTN+CE建设模式下,测试S1/X2连接性、可靠性、CE DHCP ReLay、CE与PTN的802.3ah及Qos;PTN L3建设模式下,测试L2至L3桥接效果、PE间路由协议、S1/X2端到端承载功能、S1/X2端到端保护、OAM性能及端到端时间同步功能。通过以上测试评估这两种方案的经济性及可行性,同时吸取建设周期内的经验教训,针对分层化建设网元节点数量的选择、设备选型及设备使用原则,总结分层化的建设经验。本文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为基于PTN技术面向LTE承载演进方向提供了技术参考。
蔡明超[9](2012)在《TD-SCDMA网络的规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标准自问世以来,从一个少数人提出的十分肤浅的物理层技术,完善成为一套完整的移动通信标准,再发展到形成完整的系统产品,进而开展系统的网络规划和工程设计。本文介绍了TD-SCDMA技术标准的基础概念,包括TD-SCDMA的发展历程、系统结构、物理层、无线接口协议、无线资源管理、业务与应用等方面内容。了解TD-SCDMA的关键技术,包括时分双工、联合检测、同步技术、动态信道分配、接力切换、智能天线等,并对关键技术的特性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本文还介绍了TD-SCDMA无线网络的初步规划的一些流程以及对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进行了设计,对规划基本流程进行了讨论,对基站的典型覆盖半径、吞吐量和容量配置进行了规划。
姚佳佳[10](2012)在《TD-SCDMA无线定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无线移动定位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根据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技术特点,结合无线移动定位原理、方法与技术,本文设计了TD-SCDMA无线定位技术流程,分析了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性能指标,研究了基于上行同步序列相关峰测距的非视距(Non-Line of Sight,NLOS)信号判别及抑制算法,提出了多基站条件下的TD-SCDMA无线定位方法与位置解算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包括:(1)介绍了无线移动定位技术及TD-SCDMA无线定位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TD-SCDMA系统特点和主要优势,研究了TD-SCDMA的终端定位网络结构和相关峰测距方法,为开展TD-SCDMA无线定位方法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系统性地分析了TD-SCDMA无线定位技术实现方式与工作流程;研究了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定位精度性能指标,为进一步的设计、研究以及验证分析提供了基本思路与方法依据。(3)研究了基于上行同步序列的相关峰测距方法,模拟并仿真了TD-SCDMA信号的收发处理与信道环境,分析了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测距精度;基于相关峰测距的仿真分析,研究了视距(Line of Sight,LOS)信号与非视距信号的判别算法和基于NLOS抑制技术的LOS信号重构算法,通过建立相应条件下的仿真平台对算法性能进行了验证分析,为TD-SCDMA无线定位方法及算法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4)分析了TD-SCDMA无线定位方式,研究了单基站与多基站条件下TD-SCDMA无线定位方法;重点分析了Chan、Taylor以及Fang等位置解算方法,首次在TD-SCDMA无线定位中采用了Chan+Taylor位置信息协同解算方法;依据对定位精度影响因素及定位精度性能指标的研究与分析,建立了算法性能仿真验证与分析环境,并对相关算法进行了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二、UTRAN中的同步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UTRAN中的同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LTE小基站超密集组网系统同步算法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同步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空口同步相关原理 |
2.1 空口监听原理 |
2.1.1 CRS信号分析 |
2.1.2 PSS定时同步 |
2.1.3 CRS频率同步 |
2.1.4 空口同步方法 |
2.2 网络多跳同步拓扑及算法 |
2.2.1 多跳同步的网络拓扑 |
2.2.2 网络多跳同步的算法 |
第三章 基于空口的Small Cell分簇同步算法 |
3.1 同步需求分析 |
3.2 簇同步系统模型 |
3.3 簇内同步过程 |
3.3.1 粗时间同步 |
3.3.2 同步等级获取 |
3.3.3 同步源选择 |
3.3.4 频率补偿后时间精同步 |
3.4 簇间同步过程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基于UE辅助的Small Cell同步更新算法 |
4.1 系统模型 |
4.1.1 簇内同步路径拓扑 |
4.1.2 簇内同步模型 |
4.2 同步更新算法 |
4.2.1 辅助UE的选择 |
4.2.2 测量及权值形成 |
4.2.3 路径更新算法设计 |
4.3 算法仿真及分析 |
第五章 控制协议的设计与同步实现 |
5.1 OPENSC控制协议 |
5.2 OPENSC协议实现 |
5.2.1 核心控制模块 |
5.2.2 配置参数模块 |
5.2.3 资源参数模块 |
5.2.4 同步控制模块 |
5.3 协议功能测试 |
5.3.1 建立连接通道 |
5.3.2 配置参数获取 |
5.3.3 资源参数获取 |
5.3.4 基站同步过程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高速铁路中LTE-R越区切换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LTE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 |
2.1 LTE的系统架构概述 |
2.1.1 LTE的核心网 |
2.1.2 LTE的接入网 |
2.2 LTE的关键技术概述 |
2.2.1 LTE的下行多址技术 |
2.2.2 LTE的上行多址技术 |
2.2.3 LTE的多天线技术 |
3 LTE-R越区切换 |
3.1 铁路系统的无线覆盖方式 |
3.2 越区切换的概述 |
3.3 越区切换的分类 |
3.3.1 链路的建立途径划分 |
3.3.2 切换控制方式划分 |
3.3.3 频率关系的划分 |
3.3.4 小区归属关系的划分 |
3.4 越区切换的流程 |
3.4.1 基于X2接口的信令流程 |
3.4.2 基于S1接口的信令流程 |
4 设计基于速度触发LTE-R改进切换算法 |
4.1 改进算法的实现 |
4.2 改进算法的信令流程分析 |
4.2.1 改进算法的X2接口信令流程 |
4.2.2 改进算法的S1接口信令流程 |
4.3 改进算法的切换成功率分析 |
4.4 改进算法的数学建模 |
4.5 仿真验证及分析 |
4.5.1 仿真平台设计 |
4.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 设计基于模糊控制的LTE-R切换算法 |
5.1 算法的实现 |
5.2 算法的模型 |
5.3 仿真验证及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基于QoS的LTE下行链路调度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2 LTE系统及下行OFDM技术 |
2.1 LTE系统 |
2.1.1 LTE的系统架构 |
2.1.2 LTE协议架构 |
2.1.3 LTE系统QoS机制 |
2.2 下行OFDM技术 |
2.2.1 OFDM的基本原理 |
2.2.2 OFDM的系统模型 |
2.3 多天线无线信道特性 |
2.3.1 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
2.3.2 多天线无线信道模型 |
2.4 OFDM系统所采用关键技术 |
3 下行LTE系统自适应资源调度算法 |
3.1 LTE下行链路自适应系统模型 |
3.2 自适应资源调度原理 |
3.2.1 自适应子载波调度原理 |
3.2.2 自适应功率分配原理 |
3.3 自适应资源调度算法 |
3.3.1 速率自适应RA算法 |
3.3.2 余量自适应MA算法 |
3.3.3 现有自适应资源调度算法存在的问题 |
4 改进的基于QoS的LTE下行自适应资源调度算法 |
4.1 系统模型描述 |
4.2 改进的子载波调度算法 |
4.3 改进的自适应功率分配算法 |
5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小区容量和 |
5.2 多用户容量和比较 |
5.3 用户SINR分布 |
5.4 单用户容量比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LTE FDD与TDD混合组网方案研究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相关领域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 LTE的两种模式 |
1.4 LTE网络结构和技术 |
1.4.1 无线网络结构 |
1.4.2 物理层技术 |
1.5 LTE FDD与LTE TDD的异同 |
1.5.1 帧结构 |
1.5.2 双工方式 |
1.5.3 天线支持 |
1.6 FDD和TDD总体比较 |
1.7 LTE FDD和LTE TDD双模组网面临的问题和方案 |
1.8 本论文结构及安排 |
1.9 本章小结 |
第2章 LTE组网发展策略 |
2.1 LTE业务需求与介绍 |
2.1.1 业务需求分析 |
2.1.2 LTE需求区域分析 |
2.1.3 LTE业务介绍 |
2.1.4 LTE业务主要客户群 |
2.2 国外运营策略 |
2.3 国内LTE部署情况对比 |
2.4 LTE FDD和LTE TDD混合组网方案的可行性 |
2.5 LTE FDD和LTE TDD混合组网设计方案的关键策略 |
2.5.1 LTE FDD和LTE TDD的网络定位 |
2.5.2 LTE FDD和LTE TDD的频率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LTE混合组网的技术核心 |
3.1 LTE驻留和重选 |
3.2 切换 |
3.3 负载均衡 |
3.4 双连接 |
3.5 载波聚合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LTE FDD和TDD混合组网设计方案 |
4.1 无线网总体建设原则及目标 |
4.1.1 设计原则 |
4.1.2 设计目标 |
4.2 网络覆盖设计方案 |
4.2.1 基站覆盖能力分析 |
4.3 基站建设及设计方案 |
4.3.1 主设备及天线选型 |
4.3.2 基站设置原则 |
4.3.3 基站站址选择 |
4.3.4 基站建设方案 |
4.4 无线仿真 |
4.4.1 无线网络仿真概述 |
4.4.2 仿真方法和流程 |
4.4.3 仿真规划站点 |
4.4.4 仿真结果 |
4.4.5 仿真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源与基础配套建设方案 |
5.1 电源建设方案 |
5.1.1 技术要求及原则 |
5.1.2 电源配套建设要求 |
5.1.3 电源建设方案汇总 |
5.2 基础配套建设方案 |
5.2.1 塔桅建设原则 |
5.2.2 塔桅建设方案 |
5.3 节能减排及共建共享 |
5.3.1 节能减排 |
5.3.2 共建共享 |
第6章 设计方案验证测试 |
6.1 路测数据 |
6.1.1 道路测试准备 |
6.1.2 道路测试步骤 |
6.1.3 道路测试数据 |
6.2 用户投诉情况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异构蜂窝网络融合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异构网络融合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异构网络相关知识介绍 |
2.1 LTE-A网络 |
2.1.1 系统架构 |
2.1.2 关键技术 |
2.2 小基站技术 |
2.2.1 小基站的关键技术 |
2.2.2 小基站技术问题及挑战 |
2.3 小基站的移动性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X2接口的多准则切换判决算法 |
3.1 X2接口的异构网络切换仿真实现 |
3.1.1 X2接口简介 |
3.1.2 异构网络的X2接口互连的仿真实现 |
3.1.3 X2接口切换的仿真实现 |
3.2 基于X2接口的多准则切换判决算法 |
3.2.1 信号测量 |
3.2.2 接入控制条件 |
3.2.3 算法整体流程 |
3.3 网络仿真器NS-3 |
3.3.1 NS-3 简介 |
3.3.2 NS-3 的基本仿真模型 |
3.3.3 NS-3 支持的LTE模块 |
3.4 仿真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
3.4.1 仿真实验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负载的自适应偏移量的小区接入算法 |
4.1 异构网络的小区接入方案及干扰管理 |
4.1.1 传统的小区接入方案 |
4.1.2 基于负载的自适应偏移量的小区接入方案 |
4.1.3 干扰管理 |
4.2 仿真实验 |
4.2.1 异构网络仿真模型 |
4.2.2 目标参数定义 |
4.2.3 无线信道模型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偏移量对性能的影响 |
4.3.2 负载因子对性能的影响 |
4.3.3 QoS与负载因子的关系 |
4.3.4 干扰管理的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ABS的eICIC干扰管理优化算法 |
5.1 异构网络的干扰管理及优化 |
5.1.1 eICIC干扰管理 |
5.1.2 优化模型 |
5.1.3 优化算法 |
5.2 仿真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
5.2.1 仿真实验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LTEFDD无线网络性能提升的切换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LTE系统的演进过程 |
1.2 LTE形成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LTE无线网络理论基础 |
2.1 LTE的网络架构 |
2.2 LTE的关键技术 |
2.2.1 采用OFDM技术 |
2.2.2 采用MIMO技术 |
2.2.3 调度和链路自适应 |
2.2.4 小区干扰控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切换分类及切换流程 |
3.1 切换的基本概念 |
3.2 LTE中切换的分类 |
3.3 LTE中切换的过程 |
3.3.1 切换测量过程 |
3.3.2 切换判决过程 |
3.3.3 切换执行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切换优化策略 |
4.1 基于覆盖的切换优化策略 |
4.2 基于负载的切换优化策略 |
4.2.1 现场网络部署方案 |
4.2.2 切换优化策略 |
4.3 异频间的切换优化策略 |
4.3.1 异频切换概念 |
4.3.2 异频切换策略 |
4.3.3 异频切换策略设置目的 |
4.4 异系统间的切换策略 |
4.4.1 异系统切换的特点 |
4.4.2 重定向 |
4.4.3 异系统切换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面向TD-LTE移动回传的PTN部署策略及演进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TD-LTE对承载网的需求分析 |
1.1与2G/3G网络相比,TD-LTE网络系统架构有显着的变化 |
1.2 TD-LTE网络对承载网的新需求 |
(1)高带宽 |
(2)承载需求 |
(3)网络规模 |
(4)统一承载要求 |
(5)高Qo S要求及时延要求 |
(6)同步要求 |
2分组传送网及其解决方案 |
2.1 PTN主要技术特点 |
2.2面向LTE的PTN承载方案 |
2.3核心层L3 PTN解决方案 |
3面向LTE的PTN技术演进及部署策略 |
(1)核心层 |
(2)汇聚层 |
(3)接入层 |
4结束语 |
(8)面向LTE系统的PTN承载网建设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PTN 承载网现状分析及 LTE 演进对 PTN 承载网需求 |
2.1 MPLS-TP 标准现状 |
2.2 PWE3 技术现状 |
2.3 PTN 现网保护机制 |
2.3.1 网络对环网保护的要求 |
2.3.2 PTN 保护的分类 |
2.4 LTE 对 PTN 承载网时延要求 |
2.5 LTE 对 PTN 承载网带宽要求 |
2.6 LTE 对 PTN 承载网 QoS 要求 |
2.7 LTE 对 PTN 承载网同步要求 |
2.8 LTE 对 PTN 承载网网络可靠性要求 |
2.9 LTE 对 PTN 承载网统一承载要求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LTE EPS 系统 |
3.1 LTE EPS 系统架构 |
3.1.1 EPS 系统架构 |
3.1.2 EPS 基本概念 |
3.2 S1 接口介绍 |
3.3 X2 接口介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TN 演进方案研究 |
4.1 PTN+CE 的建设方案 |
4.1.1 某省份地市试验网 EPC 建构 |
4.1.2 某省份地市 PTN+CE 组网设计方案 |
4.1.3 某省份 PTN+CE 组网测试效果 |
4.2 引入 L3 功能 PTN 建设方案 |
4.2.1 某省份地市初期 EPC 建构 |
4.2.2 某省份地市 PTN 业务带宽估算 |
4.2.3 某省份地市 PTN L3 组网设计方案 |
4.2.4 某省份 PTN L3 组网测试效果 |
4.3 引入支持 MPLS-TP 路由器建设方案 |
4.4 IP RAN 建设方案 |
4.5 PTN+CE 与 L3 PTN 组网方案对比 |
4.6 某省份 A 地市 PTN 承载网建设问题总结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TD-SCDMA网络的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TD-SCDMA 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
1.1 TD-SCDMA 系统的发展历程 |
1.1.1 TD-SCDMA 标准的形成 |
1.1.2 TD-SCDMA 与其它 3G 标准的比较 |
1.2 TD-SCDMA 的系统结构 |
1.2.1 TD-SCDMA 网络结构模型 |
1.2.2 UTRAN 的基本结构 |
1.2.3 UMTS 核心网络结构 |
1.3 TD-SCDMA 的物理层 |
1.3.1 概述 |
1.3.2 传输信道 |
1.3.3 物理信道 |
1.3.4 物理层过程 |
1.4 空中接口协议 |
1.4.1 空中接口结构 |
1.4.2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
1.4.3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 |
1.4.4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
1.4.5 广播/多播控制协议 |
1.4.6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 |
1.5 无线资源管理 |
1.5.1 无线资源管理功能结构 |
第二章 TD-SCDMA 的关键技术 |
2.1 时分双工 |
2.1.1 概述 |
2.1.2 TDD 模式的优缺点 |
2.2 联合检测 |
2.2.1 联合检测的优缺点 |
2.3 同步技术 |
2.3.1 概述 |
2.3.2 节点同步 |
2.3.3 初始化同步 |
2.3.4 上行同步 |
2.4 动态信道分配 |
2.4.1 动态信道分配概述 |
2.4.2 主要的 DCA 形式 |
2.4.3 其他 DCA 方法 |
2.4.4 DCA 的优缺点分析 |
2.5 接力切换 |
2.5.1 接力切换的基本概念 |
2.5.2 接力切换的过程 |
2.5.3 接力切换的信令流程 |
2.5.4 接力切换性能简要分析 |
2.6 智能天线 |
2.6.1 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 |
2.6.2 智能天线的技术优势 |
2.6.3 智能天线在 TD-SCDMA 系统中的具体实现 |
2.6.4 智能天线对无线资源管理(RRM)的影响 |
第三章 TD-SCDMA 无线网络的规划 |
3.1 无线网络规划叙述 |
3.1.1 TD-SCDMA 无线网络规划目标 |
3.1.2 规划内容 |
3.1.3 规划特点 |
3.1.4 规划所需流程 |
3.2 规划数据准备 |
3.2.1 社会经济信息 |
3.2.2 地理数据 |
3.2.3 通信业发展情况 |
3.2.4 现有网络情况 |
3.2.5 竞争对手信息 |
3.2.6 业务需求 |
3.3 网络建设策略 |
3.3.1 规划目标确认 |
3.3.2 用户及业务预测 |
3.4 预规划一般需要的基本流程 |
3.4.1 设计中的区域分类 |
3.5 设计中的基站规划概述 |
3.5.1 设计所需基站的估算 |
3.6 室外覆盖 |
3.6.1 理论 |
3.6.2 方案构成要素 |
3.7 测试内容 |
第四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TD-SCDMA无线定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缩写列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无线移动定位技术发展现状 |
1.3 TD-SCDMA 无线定位技术发展现状 |
1.4 论文结构和内容 |
2 TD-SCDMA 系统简介 |
2.1 TD-SCDMA 系统主要技术特点 |
2.2 TD-SCDMA 系统优势 |
2.3 TD-SCDMA 物理层信息帧结构 |
2.4 TD-SCDMA 支持终端定位的网络结构 |
2.5 UE 定位操作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3 TD-SCDMA 无线定位技术概述 |
3.1 TD-SCDMA 无线定位技术流程 |
3.2 影响无线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 |
3.3 定位精度性能指标 |
3.3.1 定位解均方误差 MSE 和 CRLB |
3.3.2 水平精度因子 HDOP |
3.4 本章小结 |
4 相关峰测距与 NLOS 判别算法研究 |
4.1 相关峰测距 |
4.1.1 发送信息的形成 |
4.1.2 接收信息的处理 |
4.1.3 相关峰算法 |
4.1.4 仿真分析 |
4.2 LOS 和 NLOS 信号判别算法 |
4.3 NLOS 抑制算法 |
4.4 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TD-SCDMA 无线定位方法研究 |
5.1 TD-SCDMA 无线定位方式 |
5.1.1 基于网络的定位方式 |
5.1.2 基于移动台的定位方式 |
5.2 基于 TD-SCDMA 的无线定位方法 |
5.2.1 基于 DOA 和 TOA 联合的单基站定位法 |
5.2.2 基于 TDOA 的多基站定位法 |
5.3 TDOA 位置信息基本解算方法 |
5.3.1 Chan 算法 |
5.3.2 Taylor 级数展开算法 |
5.3.3 Fang 算法 |
5.4 Chan+Taylor 位置信息协同解算方法 |
5.5 仿真分析 |
5.5.1 基站的选取 |
5.5.2 仿真条件设置 |
5.5.3 LOS 环境下定位性能分析 |
5.5.4 NLOS 环境下定位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论文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UTRAN中的同步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LTE小基站超密集组网系统同步算法设计与实现[D]. 刘金付.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2]高速铁路中LTE-R越区切换算法研究[D]. 陈鹏.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3]基于QoS的LTE下行链路调度算法研究[D]. 赵方钰.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4]LTE FDD与TDD混合组网方案研究和设计[D]. 薛绍辉.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4)
- [5]异构蜂窝网络融合方法的研究[D]. 舒森.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2)
- [6]LTEFDD无线网络性能提升的切换优化策略[D]. 周永存. 黑龙江大学, 2016(06)
- [7]面向TD-LTE移动回传的PTN部署策略及演进方向[J]. 徐宗标. 电信技术, 2014(03)
- [8]面向LTE系统的PTN承载网建设方案研究[D]. 孔弘斌. 吉林大学, 2013(04)
- [9]TD-SCDMA网络的规划设计[D]. 蔡明超.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6)
- [10]TD-SCDMA无线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 姚佳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