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脉颗粒对老年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

乐脉颗粒对老年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

一、乐脉颗粒对老年脑梗塞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冯诗锐[1](2021)在《活血开窍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并评价活血开窍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本方应用于临床打下基础。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活血开窍方。两组分别在入院时及治疗14天后对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量表、改良Ranlin量表(m RS)、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评分。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并严格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和对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有6例基本痊愈,13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该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有3例基本痊愈,7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该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后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组总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1)组内比较:治疗前后经配对样本t检验后,两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P均<0.01),两组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改善。(2)组间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疗效大于对照组。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m 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1)组内比较:治疗前后经配对样本t检验后,两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L评分:P=0.03<0.05;m RS评分:P=0.01<0.05;中医证候积分:P=0.01<0.05),说明两组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减少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方面得到改善。(2)组间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L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残障水平方面的疗效大于对照组。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提示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评估:治疗期间,两组的生命征监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未出现明显异常,也未出现与西药、中药汤剂相关的不良发应,提示活血开窍方联合常规西药的安全性佳。结论:1、活血开窍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的疗效高于常规西药治疗。2、活血开窍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中医证候整体表现、残障水平,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3、活血开窍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在临床上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阮洪光[2](2016)在《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证型分布与头颅DWI/MRA及GCS/NIHSS评分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头颅MRI-DWI/MRA检查,观察急性脑梗死病灶的部位、大小,分辨颅内大小粗细不一致的血管分支阻塞,动脉狭窄程度;进行GCS/NIHSS评分,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量化不同中医证型病情的轻重。研究五者的关系。方法选择2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MR-DWI/MRA影像图像资料,采集梗塞灶部位、大小、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等影像信息,对每位患者进行GCS/NIHSS评分。并按照统一的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建立数据库并应用统计学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MR-DWI/MRA影像表现(部位、大小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GCS/NIHSS评分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本次研究中,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以中经络为主,其中又以风痰入络型为最常见证型;其次为阴虚风动、风阳上扰证型;中脏腑者较少,以痰热腑实最多,未收集到痰火瘀闭型病例。2大面积脑梗死中,以脑叶的病灶最多,其次为基底节,放射冠、脑干、小脑较少。局灶性脑梗死中,以基底节、脑叶、放射冠及脑干病灶较多,胼胝体最少。腔隙性脑梗死中,脑干、脑叶与基底节为多发部位,而小脑与胼胝体最少见。结果提示不同面积梗死组病灶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急性缺血病灶位于脑叶、基底节最多见,其中脑叶病灶中经络风痰入络、风阳上扰、阴虚风动三证型均较多见;其次基底节、脑干与放射冠病灶以风痰入络及阴虚风动型多见;丘脑以风痰入络型多见。本研究中中脏腑中脑叶以痰热腑实多见。结果提示不同部位梗死组中医证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急性缺血性脑梗塞证明不同大小梗塞灶组的中医证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中经络中大片脑梗塞以风阳上扰型多见,局灶性脑梗塞与腔隙性脑梗塞以风痰入络与阴虚风动型多见。中脏腑中大面积脑梗塞以痰热腑实型多见。5大面积梗死与局灶性梗死患者的MRA经卡方检验,提示大面积梗死组与局灶性梗死组异常血管类型存在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中风中经络三个证型比较,提示GCS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风中脏腑其中三个证型比较,提示三证型GC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8分认为是中脏腑痰热腑实、痰火瘀闭(无病例)、痰浊瘀闭的指标,3分认为是阴竭阳亡的指标。中经络与中脏腑组间比较,提示GC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中风中经络三个证型比较,NIHS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风中脏腑四个证型其中三个证型比较,NIHS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经络与中脏腑组间比较,NIHS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中经络与中脏腑证型间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不同病灶部位具有一定的联系,风痰入络型缺血性梗塞灶大多位于基底节、脑叶、丘脑、脑干与放射冠,可作为其证型辨证的客观参考指标,阴虚风动型病灶大多见于脑叶、基底节、脑干与放射冠,可作为其证型辨证的客观参考指标,风阳上扰与痰热腑实型缺血性梗塞灶大多位于脑叶,可作为其证型辨证的客观参考指标。2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梗塞灶病灶大小具有一定的联系,风阳上扰型与痰热腑实型缺血性梗塞灶大多呈大片性脑梗塞,可作为其证型辨证的客观参考指标,风痰入络、阴虚风动型缺血性梗塞灶大多呈局灶性与腔隙性脑梗塞,可作为其证型辨证的客观参考指标。3 DWI结合MRA,是观察及诊断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有效手段,并可综合评价病情并判定预后。4大面积梗死组血管以动脉闭塞为主,局灶性梗死组以动脉狭窄与动脉硬化为主。5可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作为中风中脏腑证型的参考指标;将NIHSS评分作为中风各证型的参考指标。

王皓琳[3](2013)在《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指标(NIHSS指数)、生化指标(血浆D-二聚体(DD))、疗效评价(疾病疗效评价)等的变化,评价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势及安全性,为针药结合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将63例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2例和电针联合药物治疗组(治疗组)31例。治疗方法:对照组:a.口服药:氯吡格雷片75mg,每晚一次;b.静滴药:生脉注射液6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丹参酮ⅡA磺胺钠注射液8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溶液250ml静滴,每日一次;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80ml/100mg静滴,每日一次(以上静滴药物任选两种);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一次。并根据患者病情予以控制血压、降糖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取穴: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血海、阳陵泉、足三里、悬钟、解溪、太冲、三阴交。配头穴:百会、四神聪;面部取穴:太阳、颊车、地仓、廉泉及其左右各1.5寸处(即咽三针),结合随证配穴。针刺操作方法:体针采用0.3*40mm一次性无菌毫针,用碘伏常规消毒腧穴,用提插、捻转行针手法使之得气后,使用XS一998B型电针治疗仪,将2对导线分别接在上肢的合谷、曲池,下肢的足三里、悬钟。选用f2频率,并以相关肌群出现节律性收缩,病人能耐受为原则,留针30min后起针。头面部穴位采用0.3*40mm一次性无菌亳针,碘伏常规消毒腧穴后进针,并轻微捻转行针使之得气。每天1次,一周治疗6次,休息1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后观察、记录两组的临床指标(四肢运动功能、语言功能、患者及医生对病情的综合评价),检测生化指标(D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临床指标进行疗效评价。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临床指标:治疗前后,治疗组、对照组组内比较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具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生化指标:治疗前后,治疗组、对照组组内比较DD值均有明显改善,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DD值改善率较对照组具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评估: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评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29例,有效2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0例。4.安全性评估: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针药结合与单纯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均有效;2.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3.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降低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

刘曼君[4](2012)在《活血化瘀药干预冠心病疗效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目前活血化瘀药干预冠心病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电子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截止于2011年12月30日的文献资料,纳入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冠心病患者,治疗组需以冠心病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活血化瘀药为干预措施,对照组可以是冠心病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及不联合安慰剂,是否使用盲法或以何种语言发表均无限制。按照Jadad评分表(随机分配方案的产生、分配方案隐藏、盲法应用、有无退出和失访的报告)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文献基本信息、研究对象、研究设计、样本量、干预措施、疗程、疗效评价指标、疗效结局、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对3个及以上具有同一疗效指标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5.1软件验证所得结果并作森林图。根据基于纳入研究的患者类型(将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视为急性期病人,将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未具体说明病人归为稳定期病人)、是否进行支架治疗、治疗组加用活血化瘀药的途径(口服或静脉加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组加用的活血化瘀药药物类型(单味制剂或复方制剂)进行亚组分析。排除高质量文献或权重最高文献行敏感性分析。采用倒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结果(1)共纳入了56个研究,包括8437例冠心病患者。其Jadad评分量表的平均得分为3.48。(2)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粘度(PV)、纤维蛋白原(Fib)、CD62P、CD63、GP Ⅱ b/Ⅲ a、血小板聚集率(PAR)、高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hs-CRP/CRP)、中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E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009、 P<0.00001、 P<0.00001、 P<0.0001、 P=0.005、 P<0.0001、 P<0.00001、 P=0.0002、 P=0.002、 P=0.001/P=0.003、 P=0.03、 P=0.0006、 P=0.0001、P=0.04、P=0.006、P=0.0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射血分数(EF)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02、P<0.00001、P=0.004、P=0.0001),终点事件中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09、P=0.01、P=0.007)。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3)。(3)根据冠心病患者类型是否进行支架治疗急性亚组分析,发现急性期且进行支架治疗的患者,LDL-C、 Fib、APTT、CD63、CD62P、GPⅡ b/Ⅲ表达、MMP、ET、vWF、LVEDD、LVESV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0001、P<0.00001、P<0.004、P<0.00001、P<0.00001、P=0.02、P<0.00001、P=0.02、 P<0.00001、P<0.0001、 P=0.05),NO、FMD、EF高于对照组(P<0.00001、P<0.00001、P=0.003),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心力衰竭、血管重建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P=0.02、P=0.02、P=0.04),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93);急性期未进行支架治疗的患者,治疗组TC、TG、PV、PAR、CD62P、GPⅡb/Ⅲa、hs-CRP、vWF、LVESV低于对照组(P=0.03、P=0.03、P<0.0001、P<0.00001、P=0.02、P<0.00001、P=0.04、P<0.00001、P<0.00001),N0、EF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001、P<0.00001),死亡、心力衰竭、恶化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2、P=0.03、P=0.02),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16);稳定期且进行过支架治疗的患者,治疗组LDL-C、Fib、hs-CRP、IL-6、vWF低于对照组(P=0.003、P=0.04、P=0.003、P=0.0001、P<0.0001),心绞痛、心力衰竭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49);稳定期且未进行支架治疗的患者,TC、TG、LDL-C、CD62P表达、 CRP、TNF-α、MMP、vWF低于对照组(P=0.0009、P=0.0009、P<0.00001、P=0.0008、P=0.007、 P=0.02、 P<0.00001、 P<0.0001),HDL-C、NO、FMD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03、P<0.00001、P<0.00001),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2)。(3)根据用药途径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加用活血化瘀药的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PV、Fib、CD62P、hs-CRP低于对照组(P<0.05),HDL-C、APTT高于对照组(P<0.05),非致死性心梗、心力衰竭事件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0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加活血化瘀药治疗的治疗组TC、TG、LDL-C、PV、Fib、CD62P、CD63、 hs-CRP、TNF-α、MMP-9、ET、vWF、LVEDD、LVESV低于对照组(P<0.05),NO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14)。(4)根据药物类型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单味制剂治疗的治疗组TC、TG、LDL-C、 PV、Fib、hs-CRP低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事件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59)。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复方制剂治疗的治疗组TC、TG、PV、Fib、APTT、PAR、GPⅡ b/Ⅲa、CD63、CD62P、MMP-9、ET、vWF、FMD、LVEDD、LVESV、LVEDV低于对照组(P<0.05),HDL-C、EF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3)。(5)敏感性分析发现排除掉高质量研究或权重最大的研究APTT、MMP-9、LVEDD、LVESV、死亡、非致死性心梗、恶性心律失常、血运重建事件、不良反应事件评价结果会改变,研究结果不稳定。(6)所有指标倒漏斗图示存在发表偏倚。结论(1)冠心病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活血化瘀中药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减轻炎症反应,有效降低患者ET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患者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减少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事件。(2)亚组分析提示,急性期并进行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西药常规治疗联合活血化瘀药获益最多。但从降低终点事件方面来看,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急性期或者行支架患者加用活血化瘀药能降低终点事件,但对于稳定期且未行支架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并不能降低终点事件,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对该类患者加用活血化瘀药是否有益则有待更多证据支持,稳定期且未行支架患者用药需谨慎。(3)口服和静脉加用活血化瘀药各有获益,无论采取何种用药途径不良反应事件均不会增加。(4)不论加用活血化瘀单味制剂还是活血化瘀复方制剂,冠心病患者均有获益,但加用活血化瘀复方制剂不良反应增加,使用单味制剂可能更为安全。

田辉[5](2010)在《小续命汤治疗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风痰上扰型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小续命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水肿(BE brain edema)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中药方剂小续命汤在“外风”所致气虚邪中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水肿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全部41例患者均为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所选患者均符合1996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符合风证风痰上扰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按卒中单元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小续命汤鼻饲,连续用药14天,并用无创动态监测仪在发病后第1、3、5、8天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左右大脑半球的扰动系数,治疗1、8天后采用颅脑CT测量,并依据多田氏计算公式计算两组患者脑水肿量的大小和梗死灶周围低密度容积的大小,采用神经病学的检查方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估积分,同时采用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对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价。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病程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西医加中药小续命汤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比单纯西药治疗,在BE、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减轻方面和神经功能缺损(NHISS)积分方面均有优势,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小续命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水肿:入院后即刻检查患侧综合扰动系数即高于健侧,随着病程推移5d时达到高峰,持续7d以上。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综合扰动系数呈不对称性改变,随病程推移呈现动态变化,反应了水肿形成过程,治疗组可显着性改善脑梗死后脑水肿形成,比单纯西药治疗在改善症状、缩短疗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表明中西医结合在中医急症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4)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可动态评估患者脑水肿演变过程,BORN-BE脑水肿无创动态监测仪在临床上对BE的监测较为准确、灵敏、实用,且为无创,可动态及时的监测,为临床明确病情和用药提供客观的数据,可作为CT, MRI的有力补充,可推广使用,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

罗钢[6](2008)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并初步探讨其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梗塞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临床部分采用随机、对照、平行试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1:1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符合病例选择标准共计60例,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中医诊断、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有关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中风中经络型中的风痰瘀阻型。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蛭龙活血通瘀胶囊4粒tid,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2周为一疗程。观察中医证候、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实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量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脂、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检测及药物安全性监测。2实验部分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10例、对照组(步长脑心通)10例、模型组10例及假手术组10例,用药7天,应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的分布及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有着显着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CSS、NIHSS、BI、MR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CSS及BI两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着(P<0.05);观察组治疗后肢体麻木、口舌歪斜、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象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仅肢体麻木、头晕目眩、脉象三项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各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TC、TG和LDL-C显着降低(p<0.01),且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值)、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p<0.01),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经治疗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检测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内皮素(ET)、血栓烷B2(TXB2)、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显着降低,并使ET/NO比值显着降低,tPA/PAI比值显着增高(P<0.05,P<0.01),而对照组在ET、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α)、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PAI-1有所改善,但观察组ET,PAI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3)整个观察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事件。2动物实验(1)实验证实了急性脑梗塞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细胞的存在,模型组脑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显着高于假手术组(P<0.01),蛭龙活血通瘀组与步长脑心通药物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细胞凋亡指数显着下降(P<0.01),但蛭龙活血通瘀组与步长脑心通药物干预组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基因bcl-2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表达。模型组脑神经细胞bc1-2和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均显着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蛭龙活血通瘀组与脑心通组明显上调bc1-2的基因表达(P<0.01),明显抑制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P<0.01),蛭龙活血通瘀组与步长脑心通药物干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较为满意,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疗效,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失调。2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急性脑梗塞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抑制Caspase-3有关。

罗钢,白雪,杨思进[7](2008)在《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灶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西医治疗目前主要以溶栓、抗凝、降纤以及脑保护为主。脑梗塞在中医属于"中风"病,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脑梗塞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在改善血流变学、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神经保护作用和针灸治疗的机理等方面,本文仅对这几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钟志英,苏海,唐昱,王伶,涂荣祖[8](2007)在《乐脉颗粒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的生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乐脉颗粒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其是否通过促进血管生成而发挥作用还不清楚。观察乐脉颗粒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子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新西兰大白兔8只,体质量2~2.5kg;新鲜白皮种蛋70只,质量50~60g。②实验方法:种蛋在(37.5±0.5)℃条件下孵育,种蛋受精率90%以上。第7天开窗暴露鸡胚绒毛尿囊膜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将60枚存活鸡胚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正常血清组、乐脉血清组、内膜损伤血清组、内膜损伤乐脉治疗组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0mg/L)组,每组10枚鸡胚。新西兰大白兔腹主动脉用球囊导管损伤建立血管内膜损伤模型,乐脉血清组及内膜损伤乐脉治疗组给予乐脉颗粒25mg/(kg·d)喂饲,各组7d后取血清。第8天,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放一直径为5mm的滤膜作为载体,分别加样5μL,1次/d,连续3d,③实验评估:第11天取鸡胚绒毛尿囊膜,数码相机拍照后平铺于载玻片上,计数载体周围血管数目及滤膜周围0.5cm范围内的血管分支点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纳入大白兔8只,存活鸡胚60枚,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与正常血清组相比较,乐脉血清组鸡胚绒毛尿囊膜周围血管总数明显增多,血管以载体为中心呈辐辏状生长,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与正常血清组相比较,内膜损伤血清组血清载体周围血管数量明显增多,差异具有极显着性意义(P<0.01);与内膜损伤乐脉治疗组相比较,血管总数差异无显着性。结论:①兔乐脉颗粒血清能够明显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上血管生成。②血管内膜损伤7d后的血清能够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上血管生成。

李可建[9](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赵东[10](2002)在《乐脉颗粒对老年脑梗塞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乐脉颗粒对老年脑梗塞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对照方法,观察43例老年脑梗塞患者服用乐脉颗粒后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乐脉颗粒能够使老年脑梗塞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并呈一定的持续性下降趋势。结论:乐脉颗粒能够对抗老年脑梗塞后的血液高凝状态,影响其继发性纤溶改变,从一个方面肯定了乐脉颗粒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良药。

二、乐脉颗粒对老年脑梗塞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乐脉颗粒对老年脑梗塞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活血开窍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基础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终止试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项目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安全性评价
        2.6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基线情况比较
        3.3 疗效分析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急性期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
        1.2 危险因素
        1.3 发病机制的研究
        1.4 西医治疗研究
    2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2.1 从五脏探讨中风的病因病机
        2.2 中医学对中风病治则治法的研究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项依据
        1.1 脑、神、窍的关系
        1.2 开窍与中风的关系
        1.3 导师治疗痰瘀阻窍型中风的立法思想
        1.4 活血开窍方的前期相关研究
    2 活血开窍方的配伍意义及方药分析
    3 活血开窍方组成的现代药理研究
    4 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4.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4.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分析
        4.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分析
        4.4 NIHSS评分分析
        4.5 安全性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活血开窍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证型分布与头颅DWI/MRA及GCS/NIHSS评分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3 中医诊断与分型标准
    2. 影像观察指标及GCS/NIHSS评分标准
        2.1 梗死灶部位
        2.2 梗死灶大小
        2.3 梗死灶分期
        2.4 定性
        2.5 GCS/NIHSS评分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采用前瞻性研究及运用单盲法
        3.2 检查的设备、参数及相关序列
        3.3 GCS/NIHSS评分
        3.4 数据采集
        3.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1 急性脑梗死各中医证型的分布
    1.2 不同面积梗死组病灶部位比较
    1.3 七个部位梗死组中医证型比较
    1.4 不同面积梗死组中医证型比较
    1.5 大、小面积梗死组异常血管类型比较
    1.6 中风证型与GCS评分(分数低病情重)的关系
    1.7 中风证型与NIHSS评分(分数高病情重)的研究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3)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1.1 病名溯源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论治
        1.4 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病机
        2.3 西医治疗
    3. 针刺治疗脑梗死机理
        3.1 增强机体免疫
        3.2 促进脂类代谢
    4. 影响脑梗死针灸效应的多因素分析
        4.1 针灸因素
        4.2 病情评估及针灸效应评价
        4.3 问题及对策
    5. 血浆D-二聚体的研究概述
        5.1 血浆D-二聚体的产生机制
        5.2 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5.3 脑梗死与血浆D-二聚体
        5.4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D-二聚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分组
        1.3 一般情况
    2. 病例的选择方法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及脱落病例
    3. 研究方法
        3.1 操作流程
        3.2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临床指标
        4.2 生化指标
        4.3 安全指标
    5. 疗效评定标准
        5.1 疗效评定说明
        5.2 疗效评定标准
    6. 统计分析处理
    7. 结果
        7.1 两组均衡性比较
        7.2 两组临床及生化指标结果比较
        7.3 疗效评价结果比较
    8. 讨论
        8.1 研究思路
        8.2 选穴的思路
        8.3 电针选择的思路
        8.4 观察方法的选择
        8.5 研究结果分析讨论
结论 问题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活血化瘀药干预冠心病疗效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文献综述
    1.1 冠心病与血瘀证的相关性
    1.2 活血化瘀药干预冠心病进行了大量研究
    1.3 目前关于活血化瘀药干预冠心病疗效系统评价
2 前言
3 资料与方法
    3.1 文献纳入
        3.1.1 纳入标准
        3.1.2 剔除标准
    3.2 文献检索
        3.2.1 检索方法
        3.2.2 中英文检索词
    3.3 文献选择
    3.4 质量评价
    3.5 文献资料提取
    3.6 统计学方法
        3.6.1 数据分析
        3.6.2 异质性分析
        3.6.3 亚组分析
        3.6.4 敏感性分析
        3.6.5 发表偏倚
4 结果
    4.1 文献筛选
    4.2 纳入研究特征
        4.4.1 研究一般情况
        4.4.2 患者基本资料
        4.4.3 干预措施
        4.4.4 疗效指标
        4.4.5 质量评价
    4.3 Meta分析结果
        4.3.1 基于TC的分析
        4.3.2 基于TG的分析
        4.3.3 基于HDL-C的分析
        4.3.4 基于LDL-C的分析
        4.3.5 基于空腹血糖的分析
        4.3.6 基于PV的分析
        4.3.7 基于Fib的分析
        4.3.8 基于APTT的分析
        4.3.9 基于PAR的分析
        4.3.10 基于CD63的分析
        4.3.11 基于GPⅡb/Ⅲa的分析
        4.3.12 基于CD62P的分析
        4.3.13 基于hs-CRP的分析
        4.3.14 基于CRP的分析
        4.3.15 基于IL-6的分析
        4.3.16 基于TNF-α的分析
        4.3.17 基于MMP-9的分析
        4.3.18 基于NO的分析
        4.3.19 基于ET的分析
        4.3.20 基于vWF的分析
        4.3.21 基于FMD的分析
        4.3.22 基于EF的分析
        4.3.23 基于LVEDD的分析
        4.3.24 基于LVESV的分析
        4.3.25 基于LVEDV的分析
        4.3.26 基于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分析
        4.3.27 基于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梗的分析
        4.3.28 基于心血管事件-复发心绞痛的分析
        4.3.29 基于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的分析
        4.3.30 基于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的分析
        4.3.31 基于心血管事件-恶性心律失常的分析
        4.3.32 基于心血管事件-再次血运重建/血运重建的分析
        4.3.33 基于不良反应的分析
5 讨论
    5.1 活血化瘀药干预冠心病对理化指标的影响
    5.2 活血化瘀药对终点事件的影响及安全性
    5.3 活血化瘀药物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5.4 活血化瘀药用药途径对冠心病治疗的影响
    5.5 活血化瘀药药物类型对冠心病治疗的影响
    5.6 结果局限性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个人简历

(5)小续命汤治疗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风痰上扰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学说
        1.2 "外风"学说在急性脑梗塞中的运用
        1.3 "外风"所致的中风与现代医学脑血管病的关联
    2. 现代医学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3. 小续命汤药物主要组成,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现代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6)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1.1 中文摘要
    1.2 英文摘要
    1.3 前言
    1.4 临床部分
        1.4.1 资料与方法
        1.4.2 结果
    1.5 实验研究
        1.5.1 材料与方法
        1.5.2 结果
    1.6 讨论
    1.7 结论
    1.8 参考文献
2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3 致谢
4 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现代研究进展(综述)

(7)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改善血液流变性
2 调整纤溶系统平衡, 防治血栓形成
3 调节血脂代谢
4 调节机体免疫
5 对缺血及再灌注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6 结束语

(8)乐脉颗粒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2.2 载体周围血管生长情况
        2.2.1 无血管损伤
        2.2.2 血管损伤
3 讨论

(9)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1.1 文献检索
        1.1.1 检索范围
        1.1.2 检索策略
        1.2 检索结果合并
        1.2.1 合并策略
        1.2.2 关键类
    2 文献选择
        2.1 文献选择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文献选择方法
        2.2.1 初筛
        2.2.2 二次筛选
        2.2.3 三次筛选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3.1 文献分组
        3.2 文献分类
        3.3 文献编号
        3.4 文献登记
    4 文献质量评价
    5 文献信息收集
    6 统计分析方法
        6.1 Q统计量检验法
        6.2 固定效应模型
        6.3 随机效应模型
        6.4 漏斗图分析
        6.5 敏感性分析
        6.6 失效安全数
    7 效应指标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7.2 需治疗病人数
结果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讨论
    1 临床疗效分析
        1.1 有效治法筛选
        1.2 有效方药筛选
        1.2.1 扶正方药筛选
        1.2.2 祛邪方药筛选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2 安全性分析
        2.1 不良反应分析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6.1 纳入研究质量
        6.2 发表性偏倚
        6.3 临床异质性
        6.4 待评价研究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7 后续研究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查新报告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详细摘要

四、乐脉颗粒对老年脑梗塞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活血开窍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的临床研究[D]. 冯诗锐.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证型分布与头颅DWI/MRA及GCS/NIHSS评分的关系[D]. 阮洪光. 福建医科大学, 2016(07)
  • [3]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D]. 王皓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5)
  • [4]活血化瘀药干预冠心病疗效的系统评价[D]. 刘曼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5]小续命汤治疗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风痰上扰型临床研究[D]. 田辉.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04)
  • [6]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罗钢. 泸州医学院, 2008(01)
  • [7]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J]. 罗钢,白雪,杨思进. 西部医学, 2008(01)
  • [8]乐脉颗粒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的生成[J]. 钟志英,苏海,唐昱,王伶,涂荣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36)
  • [9]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10]乐脉颗粒对老年脑梗塞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J]. 赵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01)

标签:;  ;  ;  ;  ;  

乐脉颗粒对老年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