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本涂片检查对微生物检查全过程的导航作用

原标本涂片检查对微生物检查全过程的导航作用

一、原始标本涂片检查对微生物检验全过程的导航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绪良[1](2021)在《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选择该中心临床送检的125例标本,在细菌培养前和培养后均实施涂片检查,分析微生物检出情况及涂片符合情况。结果125例标本中,革兰阴性菌检出率56.8%最高,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率最低,为19.2%。不同类型合格标本涂片和培养阳性符合率:痰液10/14,尿液81.0%,脓液10/11,胸腹水8/9。结论涂片检查能够明确病原菌的感染类型,且细菌培养前后涂片检查的符合率较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验水平。

郭珊珊[2](2021)在《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妊娠期孕妇阴道微生态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阴道微生态正常情况下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一般不致病。妊娠期由于雌激素增多、免疫降低等导致阴道菌群紊乱,从而引发生殖道感染的出现。孕期生殖道感染将会引起各种炎症,容易引起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等,增加母儿不良妊娠结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越来越多的在临床得以应用。本课题拟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阐明妊娠期阴道菌群变化及其与胎膜早破的关系,从而对孕期阴道微生态异常的进行早期临床识别,减少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通过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16—41周的50例胎膜早破孕妇为实验组,另外随机收集相同孕周的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别采集孕妇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分泌物分析(细菌);阴道分泌物培养及阴道分泌物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即总DNA提取,用细菌16S通用引物16S rDNA(V3+V4)区PCR扩增、Illumina MiSeq测序仪进行2×300bp的双端测序,得到原始数据,在进行质控后得到有效数据后建立feature特征表,并做Alpha、beta多样性分析,进行物种注释及统计分析,寻找组与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的物种(Biomarker),分析妊娠期阴道菌群状态及其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结果]1、通过传统的阴道分泌物分析(细菌)、阴道分泌物培养对孕期阴道菌群异常的检出率低,胎膜早破组中大部分无临床症状且传统检查无异常。2、胎膜早破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Alpha多样性小,Beta多样性显着。3、在门水平等级上,胎膜早破组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大于 80%)、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等为主;正常妊娠对照组主要以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大于95%)为主。4、在属水平等级上,胎膜早破组以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优势菌,但较之正常对照组,乳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而加德纳菌属(Gardnerella)、纤毛菌属(Sneathia)、奇异菌属(Atopobium)、脲原体属(Ureaplasma)、普氏菌属(Prevotella)等明显增多;正常对照组以乳酸杆菌属为主要菌群,且相对丰度大于95%。5、在种水平等级发现,整体阴道微生物群落类型(Community State Types,CST)主要以 L.cripatus(CST Ⅰ)为主,其次 L.iners(CST Ⅲ)、各种厌氧菌(CSTⅣ-B),而 L.jensenii(CST Ⅴ)、L.gasseri(CST Ⅱ)所占比例很少;对照组以CST Ⅰ为主,CST Ⅲ次之,另外还有少许詹氏乳杆菌(CST Ⅴ)、加德纳菌(Gardnerella)、格氏乳杆菌(CST Ⅱ)等。胎膜早破组中CSTⅠ较相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CST Ⅲ、CSTⅣ-B等增多。6、胎膜早破组与正常对照组阴道内菌群组成有明显差异,胎膜早破组菌群丰度高,多样性相对较高。未足月胎膜早破组菌群相对丰富,多样性最大,未足月正常对照组菌群丰富度小,多样性最小。7、通过LEfSe(LDA Effect Size)分析,我们发现与正常妊娠相比,未足月胎膜早破阴道菌群的标志性细菌为加德纳菌(Gardnerella)、奇异菌(Atopobium)、普氏菌(Prevotella)、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足月胎膜早破阴道内菌群的标志性细菌是加德纳菌(Gardnerella)。利用Barplot差异分析,我们发现PPROM组与足月PROM组对比中,PPROM组以詹氏乳杆菌为标志性物种,而PROM组则以假单胞菌为标志性物种,两者间有显着差异。未足月正常妊娠的标志性物种是詹氏乳杆菌,足月正常妊娠无明显标志性物种,两者间有显着差异。[结论]1、传统的阴道分泌物分析及培养无法全面认识孕期阴道微生态。2、孕期阴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小,菌群结构较为稳定,正常妊娠及胎膜早破孕妇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均小,均具有Beta多样性;相对于正常妊娠,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内微生物群落更具多样性,菌群更丰富。3、孕期阴道微生物群落可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CSTⅠ(卷曲乳杆菌)、CST Ⅱ(格氏乳杆菌)、CST Ⅲ(惰性乳杆菌)、CST Ⅳ(各种厌氧菌)、CST Ⅴ(詹氏乳杆菌),我们研究发现孕期主要以CSTⅠ为主,若孕期阴道内CST Ⅳ-B(如加德纳菌、纤毛菌、普氏菌、奇异菌等)增加,易发生BV、PROM。4、阴道内卷曲乳酸杆菌对孕期正常阴道微生态维持有关键作用,阴道内的惰性乳杆菌、加德纳菌、普氏菌、脲原体、纤毛菌、奇异菌等细菌异常增加与胎膜早破的发生有关。5、正常妊娠阴道菌群多样性随孕周逐渐增大,而未足月胎膜早破者阴道菌群多样性也最大,我们推测此时期出现正常足月阴道微生态变化即为异常状态,易引发BV,导致PPROM。6、高通量测序技术能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孕期阴道菌群分布情况。研究孕早期阴道微生态菌群变化以及孕期预防性补充阴道益生菌是否可改善阴道微生态,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李欣[3](2020)在《慢性扁桃体炎与扁桃体肥大不同部位冲洗液16S RNA基因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性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近年来对于扁桃体微生物学研究已经开展,而定植菌群被认为与慢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肥大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本文旨在使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法来探究两种疾病不同组织灌洗液潜在的微生物定植菌群分布特点。方法选取扁桃体切除术后慢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组织,分别收集表皮与隐窝组织的冲洗液,进行16S RNA基因的PCR扩增及热测序,并且进行单个样本菌落结构、组间菌落结构以及差异性分析。结果所有样本均检测出菌群分布,包括Proteobacteria Firmicutes、Bacteroidetes、Fusobacteria、Spirochaetes、Epsilonbacteraeota、Actinobacteria、Tenericutes;两种疾病的隐窝菌群与表皮菌群种类相似;扁桃体肥大的表皮与隐窝有两种菌群存在不同,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表皮与隐窝有8种菌落不同,均属厌氧菌;慢性扁桃体炎与扁桃体肥大有一种菌群存在差异性,为消化链球菌属。结论慢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均有复杂的菌落定植,厌氧菌更易定植与隐窝中,Peptostreptococcus可能参与反复炎症造成的扁桃体两种不同病理改变,慢性扁桃体炎与扁桃体肥大相比具有多微生物学性质。

方丹,余昊徵[4](2020)在《检验科管理与质量控制模式分析》文中提出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诊断科室,是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的重要部门。检验科的质量控制模式是影响管理质量的首要因素,文章对检验科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构架进行了分析,分别从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成、质量控制管理要求、与临床科室间的配合、质量控制记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周九英[5](2019)在《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检验科的100例标本作为实验对象,将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标本先进行涂片染色检查之后再展开细菌培养,分析微生物检出率,不同类型的合格标本涂片与培养阳性符合率、与培养检出微生物类型的符合率。结果 100例标本中微生物细菌培养率为96.00%,其中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为62.50%,革兰阳性菌为18.75%;真菌为12.50%;且不同类型的合格标本涂片与培养阳性符合率及微生物类型的符合率均较高(P <0.05)。结论细菌培养前开展微生物标本的涂片镜检可明显提升送检标本质量,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倪红妙[6](2019)在《医院微生物检验环节的质控管理》文中认为微生物检验是疾病诊疗的重要依据,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多重耐药菌株大量产生,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产生了明显阻碍,切实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环节质控管理,是提高临床检验医学质量、推动整体临床医学进步的基础。文章就医院微生物检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管理改进方案。

李维芳[7](2019)在《辽宁省花生主产区根瘤菌多样性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辽宁省的阜新市和彰武县采集两种土壤,种植了九种豆科植物,分别为三叶草、蚕豆、苜蓿、大豆、花生、豇豆、田菁、绿豆和紫云英,证明了花生主产区根瘤菌具有多样性。选择分离并纯化出的23株花生根瘤菌进行回接试验,同时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后续采用16S r DNA的方法进一步证明分离于两个地区的根瘤菌具有多样性,筛选出优良的菌株A5在不同施氮处理下进行接种,并且进行田间应用的研究,最后找出考种和产量效果最好的处理为N2/3A5。从生长代时、产酸碱等特性可以初步判断待测菌株为慢生根瘤菌;对其进行数值分类,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待测23株菌株存在80%的相似性,菌株聚成4个类群。类群Ⅳ拥有较多的菌株,分离来自两种土壤的多株菌株聚在该群中;群Ⅱ和群Ⅲ为3个菌株聚为一群,也包括两个地区的菌株;证明不同地区拥有同种根瘤菌并且具有多样性。通过对16S r DNA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均属于Bradyrhizobium,说明辽宁省本土的优势根瘤菌菌株为Bradyrhizobium。分析16S r DNA基因并且建立了系统发育树,把待测菌株归分成为5个类群;结合以上,可以看出23株菌株的分布有着一定的规律性,种植环境、土壤肥效、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根瘤菌的多样性及其分布。试验设置八个处理,对其在花期、结荚期的0-10cm、10-20cm、20-30cm土层的土壤铵、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及相关酶的测定的分析、花生植株各器官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余七个处理与CK相比在各项所测指标上差异显着;接菌处理效果明显好于等量氮肥的未接菌处理;铵、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土层逐渐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各处理花生植株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叶片高于茎,全钾的含量为茎高于叶片;分析以上,只有达到一定配比的施氮量并施用高效菌肥,才真正能做到在农业中减少化肥用量。在本研究的田间试验中,等量氮肥时,接种菌剂与未接种菌剂作比较,花生根瘤数发生变化,接种菌剂比未接种更能够明显的提高植株根瘤的数量;在各处理中未施加菌剂的处理的根瘤数变化不大,但是数量都较少,结果表明来自本地的花生根瘤菌数量比较少,接种根瘤有利于提升花生植株的固氮作用。在成熟期对花生大田试验的考种和产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说明:与CK相比,各个处理的测定指标均显着提高。在考种时,N2/3A5的各项指标效果均较突出,其次为N1/3A5;产量调查时,证明处理N2/3A5产量最高而且效果最明显,比对照高出24.59%,与未接菌比增产15.35%;其次是处理N1/3A5,比对照高出16.19%,与未接菌相比增产9.1%。综合以上,接菌处理在提高花生产量上十分重要,而根瘤菌与氮肥配施在处理N2/3A5时可以更好的提高花生的产量。

黄子达[8](2019)在《宽泛围PCR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在人工关节感染微生物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人工关节感染(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PJI需要多次手术和长时间抗生素治疗,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及时、准确的微生物诊断是PJI治疗成功的关键。由于微生物在假体表面形成生物膜、浮游菌量少、微生物培养困难以及采样使用抗生素等原因,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对病原微生物检出的阳性率低,且培养时间较长。临床常用的广谱的微生物分子诊断方法包括宽泛围PCR(BR-PCR)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可不依赖培养、快速检出PJI标本中的病原微生物。这两种方法对关节液、假体周围组织及超声裂解液中病原微生物检出能力以及对PJI的诊断价值如何仍未明确。第一章宽泛围PCR方法对人工关节感染的微生物诊断价值【目的】研究宽泛围PCR(BR-PCR)方法对人工关节感染(PJI)患者关节液、假体周围组织和超声裂解液标本中的病原菌检出能力和对PJ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人工关节翻修患者67例,分为PJI组和无菌性失败(AF)组。采样前均停用抗生素2周以上,每例患者均采集关节液、假体周围组织以及取出的假体的超声裂解液,所有标本类型均分别行微生物培养和BR-PCR,BRPCR扩增产物使用Sanger测序和BLAST比对。比较各种方法微生物检出结果的一致性和对PJI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纳入PJI组53例,AF组14例。所有标本中共培养出53株病原微生物,BR-PCR共检出47株细菌,BR-PCR未能检出多重微生物及真菌。超声裂解液培养、关节液PCR和超声裂解液PCR对PJI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3.0%、83.0%和84.9%,三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着高于关节液培养(69.8%)、假体周围组织培养(71.7%)以及假体周围组织PCR(34.0%)(P<0.05)。关节液培养、假体周围组织培养、超声裂解液培养、关节液PCR、假体周围组织PCR和超声裂解液PCR的诊断特异度则无显着差别(P>0.05)。【结论】BR-PCR方法检测关节液、超声裂解液诊断PJI的敏感性高,但未优于培养方法检测超声裂解液。而且BR-PCR方法会漏检真菌或多重感染标本中的细菌,且BR-PCR方法存在假阳性可能,需审慎解读检测结果。由于诊断敏感度低,假体周围组织标本不适合用于BR-PCR检测。第二章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在人工关节感染微生物诊断中的应用第一部分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检测关节液对人工关节感染的微生物诊断价值【目的】研究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mNGS)对人工关节感染(PJI)患者关节液中病原微生物的检出能力和对PJI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行翻修或清创手术的患者共70例,其中PJI组49例和无菌性失败(AF)组21例。同期纳入10例初次关节置换(PTJA)患者作为阴性对照组。采集关节液、假体周围组织和超声裂解液用于微生物培养,采集关节液用于mNGS检测。分析mNGS检测结果,计算属水平相对丰度(RAG)的筛选阈值,比较mNGS检测结果与微生物培养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不同微生物检测方法对PJI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以细菌RAG>15%和真菌RAG>30%为mNGS结果的筛选阈值。39例培养阳性的PJI病例中,37例(94.9%)mNGS检测阳性,其中在种水平上完全一致的27例(73%)、在属水平上完全一致的32例(86.5%)、部分一致的4例(10.8%),完全不一致的1例(2.9%)。mNGS可从5例培养阳性PJI病例中检出未培养出的病原微生物。mNGS可从所有10例培养阴性的PJI病例中检出病原微生物。在6例培养阳性PJI和1例AF病例中,mNGS未能检出8种培养阳性的病原微生物。取材前2周内使用抗生素的病例中,mNGS检测阳性率为94.4%,显着高于关节液培养(20.7%,P<0.01)和综合培养结果(61.1%,P<0.05)。PTJA组所有10例病例的培养和mNGS检测结果均为阴性。mNGS方法诊断PJI的敏感度为95.9%,高于关节液培养(61.2%)和综合培养(79.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NGS、关节液培养和综合培养方法对PJI的诊断特异度无显着性差别(P>0.05)。【结论】mNGS方法能够有效地检出PJI患者关节液中的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对于取样前接受抗生素治疗导致培养阴性的PJI病例,还可从培养阳性PJI病例中检出更多的病原微生物。mNGS有较高的PJI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培养方法的有效补充。第二部分宽泛围PCR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对人工关节感染微生物诊断价值的比较【目的】比较宽泛围PCR(BR-PCR)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方法对人工关节感染(PJI)关节液中的微生物检出的一致性以及对PJI的诊断价值,明确BR-PCR能否作为mNGS检测的验证方法。【方法】前瞻性纳入第二章第一部分患者,排除关节液量过少或PCR反应受抑制的患者,分为PJI组45例和无菌性失败(AF)组18例。关节液同时分别行mNGS和BR-PCR检测。比较mNGS方法和BR-PCR方法从关节液中检出微生物的一致性以及对PJI的诊断价值。【结果】以检测阳性为标准,BR-PCR方法与mNGS方法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675)。2例mNGS检出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病例,BR-PCR仅检出1种病原菌;8例mNGS检测出病原菌但BR-PCR检测阴性,其中4例培养及mNGS均检出真菌;2例BR-PCR检出病原菌但mNGS检测阴性。36例mNGS与BR-PCR检测均阳性的病例中,BR-PCR鉴定至属水平17例,其中与mNGS一致的15例;BR-PCR鉴定至种水平18例,其中与mNGS一致的15例;BR-PCR鉴定失败1例。10例培养阴性的PJI标本中,mNGS均检出细菌,而BR-PCR漏检3例。BR-PCR方法检测关节液的敏感度为82.2%,低于mNGS方法(95.6%),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特异度均为94.4%,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相对于BR-PCR方法,mNGS方法可从PJI关节液中检出更多的病原微生物。由于与mNGS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微生物检出阳性率均不够高,针对16S r RNA的BR-PCR方法不能作为验证关节液mNGS检测结果的常规方法。对于培养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PJI的病例,若有条件应优先选择mNGS作为分子诊断方法。第三部分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检测超声裂解液对人工关节感染的微生物诊断价值【目的】研究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mNGS)检测超声裂解液对人工关节感染(PJI)患者病原微生物的检出能力和对PJI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接受人工关节翻修手术的35例患者,分为PJI组20例和无菌性松动(AF)组15例。采集关节液及取出假体的超声裂解液,分别行mNGS检测。同期纳入3例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关节液行超声裂解处理,作为阴性对照组。比较超声裂解液mNGS检测结果与关节液mNGS及微生物培养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对PJI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计算筛选阈值:关节液和超声裂解液的细菌属水平相对丰度(RAG)分别为15%和30%,真菌的RAG均为30%。13例培养阳性的PJI病例中,12例关节液mNGS阳性,其中7例与培养结果在种水平完全一致,1例在属水平一致;13例超声裂解液mNGS阳性,其中9例与培养结果在种水平完全一致,1例在属水平一致。7例培养阴性的PJI病例中,其中有6例关节液与超声裂解液mNGS均阳性,且在种水平一致;1例仅超声裂解液mNGS阳性。15例AF病例中,培养及关节液mNGS均阴性,仅1例超声裂解液mNGS阳性。3例阴性对照关节液、超声裂解液的培养及mNGS均为阴性结果。所有病例中,mNGS在超声裂解液中共检出24种病原菌,关节液中检出22种。超声裂解液mNGS的微生物reads数量、病原菌种水平严格比对reads数量明显高于关节液mNGS(P<0.001)。超声裂解液mNGS和关节液mNGS对PJI的诊断敏感度无明显差别(分别为90.0%和100.0%),但均显着高于关节液培养、组织培养和超声裂解液培养(分别为40.0%、60.0%和65.0%,P<0.05)。各种微生物检测方法特异度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使用mNGS检测人工关节翻修患者的超声裂解液可准确诊断PJI和检出标本中的病原微生物;相比关节液,mNGS可从超声裂解液中检出更多的病原微生物及更高的reads数量。mNGS检测关节液已可满足大部分PJI病例的临床和病原诊断需要,部分疑难病例可采用mNGS检测超声裂解液。

凡开伦[9](2019)在《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异向的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近年来卫生事业的兴盛,国家卫计委屡次强调医疗机构建设应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主旨。医疗工艺流程作为医疗服务程序、环节的直接体现,以其为切入点,在建筑学范畴内发挥其专业性价值来指导医疗空间的合理组织设计,对于综合医院在服务效率方面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从医疗工艺流程的内在规律出发将其解构为“服务流程”与“被服务流程”,通过“系统化分级”理论将综合医院医疗空间解读为医疗行为场所,作为医疗工艺流程的设计表达载体。在明确医疗工艺流程与综合医院内不同空间范畴设计关联性的基础上,分别从一级医疗工艺流程和二级医疗工艺流程出发,就其在空间组织过程中的导向性设计作用进行分析说明,提出以各功能单元作为研究对象的医疗空间组织思路及方法。继而选取综合医院中具有代表性的医疗功能单元作为研究对象,顺应上述思路及方法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研究,以医疗工艺流程的发展沿革指导研究对象的功能定位和医疗任务,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指导功能单元位置选择和对外功能联络方式,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指导功能单元内部医疗空间秩序,结合研究对象的规范性要求、基本空间模式以及医疗工艺流程导向下的设计要素,得出各功能单元在不同设计条件下的医疗空间组织策略。该推理演绎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理论性方法的反向归纳论证。最后,结合西安前海人寿医院这项以医疗工艺流程作为设计依据的实际工程案例,解析其医疗空间组织方案作为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闭环。

周蜜[10](2019)在《原始标本涂片检验对微生物检验全过程的导航作用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析检验原始涂片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023例住院患者或门诊患者的检验标本研究导航作用,标本抽取时间段为2015年9月~2017年11月,比较涂片检验与培养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培养检验、涂片检验阳性率无显着差异。结论:检验标本涂片可有效导航微生物检验过程。

二、原始标本涂片检查对微生物检验全过程的导航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始标本涂片检查对微生物检验全过程的导航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2 原始标本的涂片检查步骤
        1.2.3 细菌培养后涂片检查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微生物检出情况
    2.2 不同类型合格标本涂片与培养阳性符合情况(表2)
3 讨论

(2)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妊娠期孕妇阴道微生态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各细菌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孕晚期阴道菌群研究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3)慢性扁桃体炎与扁桃体肥大不同部位冲洗液16S RNA基因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性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腭扁桃体病原学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4)检验科管理与质量控制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现检验科质量控制管理一体化与全面化的意义
2 检验科管理与质量控制模式构建
    2.1 组织结构
    2.2 文件化程序
    2.3 操作过程
3 质量控制管理
    3.1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
    3.2 科室人员要求
    3.3 设备管理
    3.4 试剂管理
4 科室间沟通管理
5 质量记录

(5)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测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分析微生物检出率
    2.2 分析不同类型合格标本涂片与培养阳性符合率
    2.3 分析不同类型合格标本涂片与培养检出微生物类型的符合率
3 讨论

(6)医院微生物检验环节的质控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检验环节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检验方案设计
    1.2 检验规范性
    1.3 标本采集与处理
2 微生物检验环节控制的管理建议
    2.1 加强检验培训
    2.2 标本质量控制
    2.3 强化微生物检验室间质控
    2.4 加强无菌室环境管理
    2.5 实施全程化控制
3 结语

(7)辽宁省花生主产区根瘤菌多样性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结瘤固氮
    1.2 根瘤菌的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概况
        1.2.1 表型分类法
        1.2.2 遗传分类法
    1.3 根瘤菌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1.3.1 根瘤菌肥料
        1.3.2 生物固氮在农业中的应用
        1.3.3 我国根瘤菌应用现状
        1.3.4 优良菌株的筛选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根瘤菌的富集培养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土壤采集点
        2.1.2 土壤生态条件及理化性状
        2.1.3 富集培养及各项指标测定
        2.1.4 回接试验及相应指标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理化性状
        2.2.2 富集培养及各项指标测定
        2.2.3 回接试验及相应指标测定
    2.3 结论与讨论
        2.3.1 结论
        2.3.2 讨论
第三章 根瘤菌生物学特性及数值分类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培养基及试剂
        3.1.2 表型性状测定
        3.1.3 数值分类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菌株生长情况
        3.2.2 耐盐性检测
        3.2.3 BTB产酸产碱分析
        3.2.4 耐酸碱性分析
        3.2.5 牛奶石蕊反应分析
        3.2.6 溶磷性分析
        3.2.7 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分析
        3.2.8 对染料的抗性分析
        3.2.9 硝酸盐还原反应分析
        3.2.10 3-酮基乳糖反应分析
        3.2.11 淀粉水解分析
        3.2.12 肉汤生长分析
        3.2.13 OD曲线及代时
        3.2.14 数值分类聚类结果
    3.3 结论与讨论
        3.3.1 结论
        3.3.2 讨论
第四章 根瘤菌的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分类鉴定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引物及菌株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4.1.3 形态学鉴定
        4.1.4 菌株DNA模板的制备
        4.1.5 16SrDNA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形态学鉴定
        4.2.2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4.2.3 16SrDNA的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4.3.1 结论
        4.3.2 讨论
第五章 优良菌株的田间应用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株及花生品种
        5.1.2 试验小区概况
        5.1.3 试验设计和菌剂的制作
        5.1.4 各处理的小区分布图
        5.1.5 根瘤菌肥的制作
        5.1.6 土壤基本指标以及花生植株指标的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铵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酶的测定的分析
        5.2.2 花生在各时期结瘤量和生理指标分析
        5.2.3 花生植株的全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5.2.4 花生小区考种及其产量的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5.3.1 结论
        5.3.2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宽泛围PCR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在人工关节感染微生物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宽泛围PCR方法对人工关节感染的微生物诊断价值
    1 引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第二章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在人工关节感染微生物诊断中的应用
    前言
    第一部分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检测关节液对人工关节感染的微生物诊断价值
        1 引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第二部分 宽泛围PCR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对人工关节感染微生物诊断价值的比较
        1 引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第三部分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检测超声裂解液对人工关节感染的微生物诊断价值
        1 引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典型病例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9)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异向的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提出
    1.2 现状问题提出
        1.2.1 建筑布局不够合理
        1.2.2 空间秩序不够优化
        1.2.3 用房使用不够高效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医疗工艺流程与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相关理论概述
    2.1 医疗工艺流程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解读
        2.1.1 医疗工艺
        2.1.2 医疗工艺流程
    2.2 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的相关理论概述
        2.2.1 综合医院概念阐释
        2.2.2 综合医院功能构成与业务系统建筑形态
        2.2.3 医疗空间与医疗功能单元
    2.3 本章小结
3 医疗工艺流程导向下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思路及方法
    3.1 医疗工艺流程与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的关联性、导向性
        3.1.1 关联性研究
        3.1.2 一级医疗工艺流程在设计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
        3.1.3 二级医疗工艺流程在设计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
    3.2 医疗工艺流程导向下医疗空间的组织思路与设计原则
        3.2.1 以医疗功能单元为研究对象的空间组织思路
        3.2.2 设计原则
    3.3 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组织设计方法
    3.4 典型功能单元的选取
        3.4.1 典型医疗功能单元的代表性分析
        3.4.2 典型医疗功能单元的选择
    3.5 本章小结
4 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功能单元空间组织设计
    4.1 手术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1.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1.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的手术部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1.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1.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4.1.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手术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2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2.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2.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2.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2.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4.2.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消毒供应中心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3 检验科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3.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3.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的检验科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3.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3.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4.3.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检验科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4 急诊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4.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4.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的急诊部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4.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4.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4.4.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急诊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5 分娩部(产房)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4.5.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4.5.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分娩部(产房)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4.5.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4.5.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分娩部医疗空间秩序
        4.5.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分娩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4.6 本章小结
5 以医疗工艺流程为设计导向的综合医院项目实践
    5.1 项目概况
    5.2 基于医疗工艺设计的项目建筑空间策划
    5.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场地关系处理和功能单元布局
    5.4 基于二级医疗工艺流程的典型功能单元内部空间组织
        5.4.1 急诊部(急诊急救单元)
        5.4.2 消毒供应中心
        5.4.3 中心手术部
        5.4.4 分娩部(产房)
        5.4.5 检验科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10)原始标本涂片检验对微生物检验全过程的导航作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
2 结果
3 讨论

四、原始标本涂片检查对微生物检验全过程的导航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杨绪良. 中国农村卫生, 2021(20)
  • [2]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妊娠期孕妇阴道微生态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D]. 郭珊珊.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慢性扁桃体炎与扁桃体肥大不同部位冲洗液16S RNA基因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性对比研究[D]. 李欣.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4]检验科管理与质量控制模式分析[J]. 方丹,余昊徵.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01)
  • [5]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观察[J]. 周九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30)
  • [6]医院微生物检验环节的质控管理[J]. 倪红妙.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11)
  • [7]辽宁省花生主产区根瘤菌多样性及其应用研究[D]. 李维芳.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8]宽泛围PCR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方法在人工关节感染微生物诊断中的应用[D]. 黄子达.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9]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异向的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研究[D]. 凡开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原始标本涂片检验对微生物检验全过程的导航作用探析[J]. 周蜜.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9(01)

标签:;  ;  ;  ;  ;  

原标本涂片检查对微生物检查全过程的导航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