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西禅宗对茶文化的贡献——中韩茶文化交流会

论江西禅宗对茶文化的贡献——中韩茶文化交流会

一、试论江西禅宗对茶文化的贡献——为中韩茶文化交流会而作(论文文献综述)

邵凡晶[1](2018)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文中认为民族学有关“物”的研究认为,人与物之间是相互界定的,物像人一样具有生命,物与人在共同的文化语境下互为主客体,相互定义,相互建构。民族学的研究应该追随物的本身,以它们的形式、它们的用途和它们的轨迹去描述它们的意义,通过追溯物的社会生命来探讨物如何作用于人,人如何赋予物以不同的意义。物与人的互动不仅局限于单一区域内,而是由于世界经济体系的扩张和资本的渗透,被置于历时的、世界性的范围内。通过深刻分析物的社会生命史,在一定程度上可反观一个区域的社会发展史。鉴于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产地与消费地分离的特殊性,书写茶的生命史,不仅可以理解茶在不同时期流通的商品意义,还可以以茶为媒勾连处于不同时空中的人及其社会,进而将民族学观察人类社会的视角扩展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里,以“古与今”“内与外”“上与下”为线索勾勒出与茶相关的人类社会的立体图景。六堡茶属黑茶类,因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具有“味隔宿而不变”的特质。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对东南亚地区殖民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国内沿海各地农村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大批闽粤移民以“契约华工”的形式迁往海外,并在移民之初依然保持着在迁出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形成华人在东南亚的国货消费市场。又,粤商在广州丧失“一口通商”的政策优势后,积极往来于两广、港澳及东南亚之间,从事国内土产出口和国外日用品等商品贸易活动,对广西尤其是梧州等地的商业控制尤为突出。六堡茶在此背景下,从广西山区土产的身份转换为侨乡土产,继而转换为商品,凭借六堡与粤省便利的水运交通环境,藉由粤商之手走出大山、走出国门,畅销南洋劳工市场。以往之研究多集中于东南及西南之茶,对岭南地区的茶关注得不多,以六堡茶为研究对象正可弥补这一环节的不足。因此,本研究选取鸦片战争(1840年)后至抗日战争(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前的六堡茶从萌发到繁荣的历史阶段,对六堡茶在广府地区以及东南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展开讨论,并阐释六堡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整体意义,六堡茶获得自己意义的同时将世界市场与乡村社会连接起来的意义,以及在人、物与交通的互动下,“物”的意义转换与市场、社会之间的作用关系。本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描述了六堡茶的生长环境、自然流通环境及其仰依的文化环境,以明确其区域地理状况和人文社会背景。第二章介绍了六堡茶的名称、产地、工艺、历史等基本情况,进而讨论人如何加持六堡茶的意义。第三章将视角集中在六堡茶走出大山的过程。这一过程源自于梧州商品经济发展的外部力量刺激,也包含六堡内部的经济动能释放。粤商通过对物资交换和水运交通的控制,促使内部与外部的力量形成合力,从而对山区中的六堡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使其成为粤商在梧州建立的商品经济网络中的一个分支。第四章书写六堡茶走出国门的促成要素,即在广州茶叶贸易衰落、香港转口贸易日趋完备的大背景下,粤商适时地发掘出六堡茶的商业价值,并运用发达的西江航运、远洋运输的进步和遍布中外的联庄经营,将六堡茶远销南洋以满足当地“下南洋”移民群体的生存需求和身份识别需求。第五章着重刻画六堡茶的身份转换过程。六堡茶自广西大山而出,在粤商的操作和控制下向粤省的侨乡茶转换,继而在其完成商品化后仰依华商在马来亚的商业网络深入到马来亚华人的日常生活,并在锡矿场的劳工大量消费下,被赋予劳工的身份标识成为人们口中的“劳工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随着新的区域经济环境创造出外销渠道和消费的历史契机,六堡茶的产量和销量皆达到空前。在粤商的商业运作以及交通因素的催化下,六堡茶形成“内地生产—香港转口—南洋消费”的流通路径。在生产地形成以茶为核心的一系列工作活动,加速当地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促使人们从家庭分工走向社会分工。在流通地,粤商凭借血缘、地缘建立联号经营网络,对六堡茶的各个流通环节实施掌控,使其完成从土产到商品的转换。在消费地,六堡茶成为马来亚矿工的生活必需品,被赋予人的籍贯和身份。人的认同通过茶被分享和强化,其情感的凝结与经济利益的保护在茶的选择中得到具化和彰显,而茶的意义则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得到升华。进一步地,茶不仅在区域转换中与人发生互动,还在时间的流转中将人与社会勾连起来,通过“内与外”评价话语的不同获得丰富的社会意义,凭借给人的不同感官体验实现与人的身心交流。在古今轮转中,六堡茶已由“劳工茶”华丽转身为地方的符号标识,在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之下,其历史被反复挖掘,其价值被不断评说,其意义被重新塑造,呈现出一段时间与空间交互的社会文化生命。

盛敏[2](2017)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饮茶史,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古代商道的拓展,中国茶在海外广泛流布与传播,各国茶饮风俗亦多发端于中国,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曾红极一时。然而,随着近代以来国力的衰退,中国文化失势,茶叶出口贸易一落千丈。建国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逐步恢复,但发展缓慢,基本维持在卖原料的低级阶段,出口结构极不合理。学界围绕中国茶叶出口的研究不少,如何突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成为不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分三个时期深入探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合世界茶叶贸易中各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案例,对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期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与特点的紧密关联。1.早期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存在地理与时空上的相关耦合性,陆地是早期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路径,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成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2.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都经历过历史的辉煌,中国茶文化与接受国文化融合,新的茶文化形态引导和改变着世界的茶叶消费结构和贸易格局。然而,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缺乏主动权,当国运衰退之时,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双双陷入低谷。3.现当代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交流往往成“失语”状态;茶文化对外传播与出口贸易结合不紧密,茶文化对外传播未形成文化产业,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推动有限。从世界各国的茶叶贸易和的茶文化传播来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向来不为国人所重视的茶文化和茶叶的宣传普及在各国茶叶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突显了茶文化对外传播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1.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不惜花费巨资在欧美大陆宣传本国茶叶,茶叶宣传促销和茶文化普及成为公认的促销手段,这对英国及殖民地附属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殖民地区中国台湾等地的茶叶出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各国早期开展的一系列茶叶宣传活动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引导着世界茶叶消费结构与贸易格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茶叶贸易的主体,低价竞销引导下的袋泡茶和速溶茶风靡一时。3.全球化时代商业并购现象普遍,非价格竞争成为世界知名茶叶品牌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世界茶叶贸易中茶文化的先导性和前瞻性愈加明显,这可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美国茶文化复兴”中窥见一斑。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模式”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要素,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诸要素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传播运行机制。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发挥不同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既需要政府引领、组织主导,同时需要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和强化个人广泛参与。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让多元主体有效协同与配合,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的成功,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总之,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许多方面大有可为。而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也将极大促进茶叶出口贸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陆小泥[3](2016)在《禅宗文化对当代茶器具设计的影响》文中认为禅宗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后传入中国,并且唐代、宋代逐渐吸收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最终实现了完美蜕变,形成了最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同时,它还涉及到哲学、文学、建筑、生活等各个方面。茶文化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悠久的历史的体现,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受人欢迎,有些科学家认为茶文化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禅文化和茶文化两者关系密切,文化继承的不断发展,促使两个不同的文化相辅相成,并且,对现代茶具的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禅宗文化对当代茶器具设计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够推动文化传承工作的发展。

孙嘉[4](2016)在《论中国茶文化的“和”思想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把握、汲取并弘扬包括中国茶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无论对于解决当前个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问题,还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茶文化的优良传统,寻找其对解决当今现实问题的功能和启示,本文以中国茶文化的“和”思想为研究对象展开了相关研究。论文以茶文化“和”思想的形成——表现——功能为研究框架,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理论指导下,运用文献分析法、辩证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茶文化“和”思想的形成和实质、主要内容、基本功能,以期对于当今时代正确处理人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有所裨益。全文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是文章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论文首先分析了“茶文化”、“和”、“茶文化的‘和’思想”等概念,以此划定全文研究的对象范围和主要内容。着重讨论了儒、释、道三家对中国茶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并利用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对中国茶文化“和”思想的实质进行了分析。第三章至第五章,是论文的主干部分。第三章从茶之性、茶之韵和茶之魂三方面探析了中国茶文化中“和”思想的主要表现。第四章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学所揭示的文化的社会功能为基础,利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分析了中国茶文化中“和”思想的基本功能。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对于处理人自身、人与他人、人与民族和国家、人与自然环境等方面具有的协调功能。第五章讨论了中国茶文化“和”思想的当代启示。分析了中国茶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谐中庸”、“和而不同”等思想对于培养和谐人格、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国际关系等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对茶文化“和”思想的内容、表现、社会功能及当代启示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和总结。论文的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中国茶文化始终贯穿着“和”的思想。茶味醇而不烈,不仅拥有中和恬淡的自然品性,还包含天人之和、人人之和,自我身心之和的精神追求。(2)中国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在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中,以茶养性,实现身心和谐;以茶为情感媒介,促进人人之和;以茶作为沟通自然与心灵的契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3)中国茶文化倡导的“和”的思想,在当代更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中国哲学思想基础之一,对于和谐自然的保护、和谐社会与世界的构建、和谐人生的养成,都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孙建[5](2016)在《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久以来,艾草和艾灸广泛被用来治病救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艾文化。艾文化是由中医药学、民俗学、饮食学、社会学、农学等多学科领域交叉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根植于艾文化基础上的艾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艾草、艾灸相关的民俗、医药、饮食、养生保健等各种文化遗产的总称,这其中包括诸如思想、人物、书籍、技术、器具等方面,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对艾草以及艾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考证是解读中国古代医学史乃至社会史中诸多历史现象的重要参考。艾文化的历史特征是以艾草作为基点进行解析。本文着重梳理中国古典文献中关于艾草的记载,对其名实进行考证,梳理出艾草有冰台、艾蒿、蕲艾、黄草、医草、灸草等二十几种别名,并且结合古代文献中文字与图例来探究其历史原貌,通过古今对比对艾草成分和功效在各个时期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具象化艾草以及艾草延伸的作用与艾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以便能更全面认识艾的历史作用与艾文化历史内涵。艾灸是艾文化遗产的核心,是艾和火的有效结合,历史非常悠久,是最能代表中国艾文化的文化载体。根据对古籍文献的梳理,艾灸文化的历史传承可分为起源与发展、鼎盛、稳定与衰落和再次兴起四个阶段。早在三国时期曹翕就撰写了我国史上首部灸法专着《曹氏灸方》,到了两晋至唐是灸法的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灸法大家及代表性着作。唐宋时期灸法最为盛行,达到了艾灸发展的鼎盛,此时期灸法大家的出现、涌现大量灸疗专着、灸法的专门化和普及化是灸法达到历史高潮主要标志。明清灸法继续发展,但相对唐宋有所缓和。清末至民国时期,艾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对于近现代艾灸的研究,文章以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在我国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澄江针灸学派为个案,通过研究澄江学派近百年来针灸学保护与传承中走过的艰辛和曲折,以传承人、代表作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突破口,力争找到对该学派针灸事业得以活态传承至今的原因,通过全方位的剖析艾灸文化的历史脉络,力图勾勒出艾灸文化的历史特征。同时,通过对艾灸有病治病、未病寻病、无病养生“三位一体”和驱寒邪、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四效合一”特点的古典文献进行梳理,探讨艾灸被中国古代人们所推崇,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另外,对各时期的艾灸重要传承人、传承人代表作、灸疗的重要思想、对外交流及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探究艾灸事业对于中华医学复兴、针灸学术发展以及现代针灸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参考价值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除了治病救疾之外,由于艾草无毒、温中、逐冷、除湿等药用特性而被古代人们用于日常饮食当中或进行食疗。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的梳理,考证了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发展与传承,指出艾草茶不仅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止血、凝血、镇静、抗过敏等治疗效果,同时,还有预防感冒、抗肿瘤、护肝利胆、保护心血管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艾食用在中国历史上分类以及传承情况,指出了艾草是作为中国古代人们常用食料。另外,通过对中日韩三国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使用现状,论证了中日韩三国艾饮食文化的异同点。以艾草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且与艾草紧密联系的端午节中。通过对端午挂艾历史的考证、古今挂艾的调查、挂艾的功效(辟邪、厌胜、治病)和洗艾浴的作用四方面来肯定艾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促进了以艾草为主题的具有宝贵民俗文化的文学作品的诞生,并且能进一步探讨以“艾”姓起源为着重考证基础点的姓名文化核心内容。从社会学、历史学、植物学、文化学、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又的运用分析,来探索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找寻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衍变历程中的作用,从而更为有效的解读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尤其是,对于“鲜艾入膳”的药食同源理论分析、艾草洗浴的民俗考证、“艾”字的书写方式不同辨析,都是对艾文化的有效补充。所以,对于艾草的“俗、食、药、灸”四位一体特性的考证研究,是真实反映整个艾文化的重要核心,亦能更为全面和真实描绘出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艾草使用的历史社会图景,为当今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历史借鉴。艾民俗文化是具有文化资源的区域特点分布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艾民俗文化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都具有自身的地方性民俗特色。另外,从艾文化资源的内部构成要素来看,不同属性的艾文化资源存在着非兼容性,乃至矛盾与冲突。这些艾文化资源,或者说是艾民俗文化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衡与文化资源属性的内部矛盾,会造成文化资源开发和实现资本化转向的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实现文化资源间的融合,使艾民俗文化整体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要将艾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配置、组合、交融、整合,遵循最优化的原则,既要突出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又要兼顾区域文化资源个性化的塑造与培育,将不同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的最优良方面组合为一体,使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最优化。从实际出发,寻找探索最适合本地特点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不盲目跟风,做到具有自身独立特性的艾民俗文化,但是又符合整体艾民俗文化的体系要求。针对现今艾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的现状,通过比较中日韩三国对艾草的利用和艾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异同,提出了四点对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其一,政策的持续性保护;其二,中医文化与流派的保护;其三,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其四,艾草及艾草专利的保护。在以上四点建议的基础上,构建起艾文化保护体系,提出对艾文化遗产开发应从种植加工的产业化、艾文化遗产开发的多元化和传承的国际化着手,要有意识地树立一些优秀的榜样,鼓励更多的企事业从事艾相关产品的研究,打造艾文化的知名品牌,积极将艾文化与国际接轨,搭建优质化的国际宣传平台,从而带动艾草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肖格格[6](2013)在《生活禅的形成、发展与传播 ——净慧法师的心理传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净慧法师(1933-2013)是中国当代佛教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僧侣,师承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他提出的“生活禅”理念在海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大众随之对他的了解需求也更迫切,但是到目前为止,净慧法师还没有一本正式出版的传记,本文就是在这一前提下开始写作的。净慧法师的心理传记没有前人关于他的心理传记材料可追寻,本文试图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在人物传记和心理学研究的交叉地带进行考察净慧法师人格形成的过程,对净慧法师心理特征进行前所未有的理论分析。在“时代精神的要求”和“历史必然的选择”的基础上解读净慧法师提出的生活禅。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综述。第二章论述了少儿时期的净慧法师。在这一时期,传主经历了由比丘尼抚养长大的弃婴,成长环境异于世俗的以血亲情理为基础的家庭结构,在两者的冲突的这一过程中传主学习获得宗教的超越性品格,最终促成传主认同“乘愿再来人”身份的心理历程及其与生活禅“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的心理渊源关系。第三章论述了青少年时期的净慧法师。在这一时期,传主经历了宗门转换时的“离经叛道者”与“禅宗传法人”。这一过程中传主由被动接受佛教到理性选择信仰佛教的转换,促成传主学习获得“包容”人格,最终认同“禅宗学法者”身份的心理历程及其与生活禅“感恩、包容”的心理渊源关系。第四章论述了青年早期的净慧法师。在这一时期,传主经历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视宗教及相关工作人员为“封建迷信者”与禅宗丛林学习期间得到虚云法师亲传成为“禅宗得法者”的心理冲突过程中,促成传主学习获得“内圣外王”的人格,最终认同“禅宗传法者”身份的心理历程及其与生活禅“觉悟人生”的心理渊源关系。第五章论述了青年后期的净慧法师。在这一时期,传主经历了“宗教”传统丛林学习与“科学”现代学校教育由于教育教学目标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过程中,这一过程中传主学习获得“求成型”人格,促成传主最终认同“人间佛教得法者”身份的心理历程及其与生活禅“奉献人生”的心理渊源关系。第六章论述了成年早期的净慧法师。在这一时期,传主经历了成为“被迫害的右派”与法难“反思者”的心理冲突过程中,这一过程中学习获得“结缘”的人格,最终促成传主认同“佛教改革者”身份的心理历程及其与生活禅“结缘”的心理渊源关系。第七章论述了成年中期的净慧法师。在这一时期,传主经历了对佛教强烈的“使命感与忧患意识”与“佛教现代化”的心理冲突过程中,这一过程中学习获得“创造”的人格,最终促成传主认同“佛教复兴者”身份的心理历程及其与生活禅“分享”的心理渊源关系。第八章论述了成年晚期(老年期)的净慧法师,继承传统“佛法的精神”与改革“佛教的传法形式”的心理冲突过程中,这一过程中学习获得“人成则佛成圆融”的人格,最终促成传主认同“佛教慧命承担者”身份的心理历程及提出并传播“生活禅”的心理渊源关系。结论:本文展现了净慧法师在一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在解决不同的心理冲突的过程中,其典型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脉络。他在不同年龄段的自我认同与最后成长为“人成则佛成圆融人格”的佛教慧命承担者的心理成长历程;集中地体现出生活禅的形成、发展与传播的历史必然性与时代精神的要求。净慧法师的出现以及他提出的“生活禅”对于整个社会生活而言,只是佛教改革者在佛教现代化探索中的一个行为,它却反映了中国近现代激烈的文化动荡中,佛教与之相适应的过程,净慧法师的人格养成过程,除了他个人的努力之外,也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多种教育理念尝试过程中在佛教界的一个硕果。

周琼琼,孙威江[7](2011)在《从儒释道三教的角度来看中韩茶文化》文中研究表明中韩两国茶文化的千姿百态及其盛大气象,是儒释道三家互相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融汇了三家的基本原则。儒家的人生追求、道家的自然理念、佛家的禅悟精神皆汇于其中,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精深、独绝的境界。可以说,没有这一宗教基础,茶无以形成文化。本文探讨的是,儒释道三教是如何用于茶文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中韩两国的茶文化形成盛大气象的。

杜大干[8](2010)在《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初探》文中指出我国当代马克思社会主义哲学是这样定义文化的:文化即“人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功能,茶文化其实就是人类生产、应用茶的过程中,对茶的“人化”,简单的来说,茶文化就是茶的“人化”。茶文化不仅包括茶这种物质产品本身,还包括人们对其所赋予的精神文化,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茶文化作为一种融合文化,变的更加丰富多彩,它融合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明清时期的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时候,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在广大国民心目中广泛存在;茶文化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及民俗等各传统文化分支。明清时期的茶文化是一个跳跃式发展期,无论生产、制造方法还是饮用方式上较之前代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另外,明清茶艺的巨大变革以及清饮之风的盛行更是值得重视的现象。瀹饮法的推行导致了明清时期茶文化转向自由、简约、清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明清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明清时期的茶文化内涵得到了充分发展;茶文化意义得到了更大的扩充。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明清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明清时期是世界由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转型时期。中国此时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科技得到长足进展,尤其航海技术空前发达,中西间的交往逐步增多、深入,同时两者间的贸易也因此得到较多地开展,由仰慕中华文化开始,中国的物质文化承载着传统精神文化理念大量地输入到了欧洲。茶文化就是在此时进入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高潮。茶文化在各国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然而都体现了各国的民族精神,并且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状况、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紧密相连。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形成了一股以中国趣味为时尚的热潮,历史学家们称之为“中国式风格”(Chinoiserie),形成了欧洲近代史上的“罗科科”(Rococo)时代,这种风格代表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崇尚。但是伴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开始步入现代化,中国式崇拜热潮却快速退后,而独有茶文化却依旧热潮不减,这体现了茶文化物质和精神相结合而展现出的特有生命力,这是由茶文化深厚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核决定的,也是由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物质属性决定的。研究它,有益于探讨一种文化传播的生命力、向心力,更有利于研究中西文化之间融合与贯通,这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新时期,诸国都以科学技术的提高为发展主要手段,科技和文化碰撞交织,辩证发展,科技的发展需要用文化弥补和指导,文化的发展需要科技提供物质基础。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新时期的茶文化交流会有新的价值,世界性的茶文化交流将是实现区域经济、文化合作的新亮点,茶文化所包含的诸多人文精神将会得到更进一步体现。

刘斌[9](2009)在《宜春“禅茶”文化的法律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变迁中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迫切需要加强法律保护。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是民族民间无形文化的保护主体,均应承担各自相应的保护义务,以促进和确保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本文立足于宜春本地浓厚的禅宗文化背景,以禅茶文化作为切入点,从法律的角度提出对这一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措施。

韩玉洁[10](2009)在《作家生态位与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是人学,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乡土小说”的“乡土”富有生态学意蕴。生长在“乡土”中的人,无论在哪里成长,都难以摆脱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深受地缘与文化的维系。地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文化不过是地缘的投影。“生于斯,死于斯”形象地说明了人和地的固定关系。地缘和文化是生长在“乡土”中的人们的“生态位”,生态意识是人类存在的第一意识。长期生活在农耕文明中的中华民族,对“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和与依附。然而,随着我们对西方文明或主动或被迫的学习和接收,承受着“自然之根”与“文化之根”双重断裂痛楚的知识分子的生态意识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呢?在我看来,20世纪中“乡土小说”里有最好的答案。在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当前,在我们渴望生态智慧中西融通的今天,全面的、系统地挖掘、整理和阐释“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应该说是我们文艺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基于以上认识和思考,本文尝试以生态批评的方法,对中国20世纪“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作综合性的考察和研究,以期能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那么,面对“乡土小说”这种历时性和共时性交织而成的文学现象,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其生态意识呢?由于“乡土小说”中的生态意识是作家生态意识的显性或隐形体现,而作家的生态意识又是“作家生态位“的反映,在这种意义上,“作家生态位”视角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新的理论视角。“生态位”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可以通过历史性和共时性的动态研究,可以揭示出了“乡土小说”中生态性症候,从而提升对这一文学话题的认识。本文正是在各位前辈和老师的研究的基础上,从“作家生态位”的角度出发,以与生态批评有着天然因缘的中国20世纪“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为研究对象,归纳出“乡土小说”复调的生态意识。通过对“乡土小说生态意识”的反思,指出“天人合一”理论与西方当代生态理论(深层生态学、大地伦理、整体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各自对生态理论重建的重要意义和局限。其目的在提出一种融合东西方生态智慧的生态观,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生命的理想家园,为生态批评理论大厦增砖添瓦,为自然写作或生态文学的兴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指出生态意识是“乡土小说”的灵魂。重点阐述“乡土小说”生态意识作为研究对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土”是滋养万物的原生力量,“乡”是两人以上组成的生命群落。“乡”、“土”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空间与精神的栖息地。“乡土”,是自然性和社会性并存生命有机整体。人来自于大地,来自于自然,与自然界其他物种一样,每个生存个体都是大地之子。个人内心都拥有一方“乡土”,这是一种命定,一种血缘连接,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原型”和永远的精神纠缠。自然在中国的古代文学史上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诗词歌赋皆感物吟志,表达了农耕民族对自然的依赖、顺应和亲和。然而,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农耕文明的封闭稳定,国人开始接受现代性的启蒙,我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满足、兴奋、刺激,同时也逐渐失去中国赖以生存的乡土根基,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裂变、挣扎、困惑、失望和伤痛。作家作为乡土中国肌体上最敏感的神经,对发生在母体上的每一点变化都有着最为丰富的感知。他们在“现代性焦虑”中,在悲悯、感伤、忧虑、愤懑、守望中完成了对乡土的富有生态意蕴的文化想象和对现代性的建构与批判,演绎着与现代性相克相生的关系。乡土、自然、人、文学构成完整的绿色之链,生态批评视野中的乡土小说诠释了国人对自然和现代性的双重思考,蕴藏着人与自然关系合理重建的深层力量。第二章主要分析“乡土小说”的作家“生态位”。文艺学对“生态位”的借鉴和使用凸显了生态批评异与其他批评方法的特征:跨学科、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动态的研究模式。“乡土小说”作家本身一个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复杂群体,从作家“生态位"的角度进行多维度的考察,能较准确的梳理出乡土想象的流变历程。不同的“乡土”会形成不同的地域精神和文化品格,自然不仅是人们繁衍生息的天然之所,而且是孕育人们的性格,形成地域文化的有效参与者。因而,作家笔下的“乡土”常常关涉着人的生存。当然,不同作家的“生态位“是不一样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跨度都比较大的乡土小说作家的“生态位”更是如此。我认为,“生态位”中影响创作的主要因素主要在“土”和“乡”两个方面。“土”是生态位中的自然因素,即区域地理环境;“乡”主要是“生态位”中的社会风俗和语言;而“乡土”共同氤氲成的是集体无意识和时代精神精神因素。“乡土小说作家”的自然“生态位”、“社会生态位”、“精神生态位”形成合力影响他们乡土想象中的生态意识。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这一章节主要分析归纳乡土小说中复调的生态意识。一方面,由于乡土小说作家“生态位”的共性,现当代乡土小说作家无论是“启蒙”还是“批判”,无论是“守望”还是“逃离”,他们的“乡土想象”都离不开两个词——“归心”与“返魅”。“归心”与“返魅”是人类原始朴素的生态意识。归心:归的是童心,是原始之心,是集体无意识中的神秘生命起源,归的是刮刮落地后的孩提时期经验,是生命中永远存在的家园意识。归的是最接近生命本真的状态,是力图与大地上其他生命对话最为美好的时期,是对文明进程中异化最为敏锐的感知,是对乡土强烈的依恋感或亲和感。返魅:返的是每片乡土上的独特的生命圈、生命链和文化生态。家乡独有的植物、动物、民俗、民风、民间想象、民歌、民间传说、曾被遮蔽的口头流传地方史,返回的是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另一方面,由于乡土小说作家“生态位”的区别,其乡土小说中生态意识呈现出复调的流变特征:启蒙与乡愁、理想乡土——生态乌托邦的想象、自在乡土中自然的“不仁”、大地崇拜——自觉的生态乡土书写、乡土话语的女性言说等。第四章也是本文的重点章节,本章主要是对“乡土小说”的复调生态意识进行反思。“乡土小说”的复调生态意识基本上体现了东方文明的生态智慧,是“乡土小说”作家在各自独特的“生态位”中关于“人与自然”思考的合理化表达,从而高度概括了中西方文化冲突和人与自然冲突中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态。尽管由于具体“生态位”的不同,生态意识的表达复杂多样,但由于先天的共同心理结构和人性的共同性,乡土小说复调的生态意识组成了对“乡土”和“现代文明”的双重批判及生态乌托邦的想象。乡土话语的女性言说也走了同样的心路历程。焦虑中反思,不安地寻求,20世纪乡土小说在批判和缅怀中走了百年坎坷路。总体说来,在这些批判中,对“土”断裂的批判武器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论。对“乡”断裂的批判武器是儒家为核心的乡土文化,而对“乡土”中自然和风俗对人的奴役的批判武器是作为人的感知经验和西方文明中的“人的利益”的张扬。一方面,知识分子在理性上不得不认同西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先天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濡染的知识分子,目睹西方文明本身所固有的种种弊端,又注定了他们以振兴民族文化为己任的价值选择。只是我们的批判多于建构,而在生态乌托邦想象又耽于传统文学的影响,其指向多为“过去式”和“超时间式”。理论建构和对未来生态文明的设想则比较少。与西方风行的浅层生态学和深层生态学的各种理论相比,“天人合一”有着自己与西方智慧的异曲同工之处,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在我看来,西方的“浅层生态学”是人类自私盲目的对生态危机的解救,根本完不成自我救赎。而深层生态学明显更胜一筹,但其针对在对“人类中心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抛出“生态中心主义”也未能摆脱二元对立的窠臼。如果想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完成人类的自我救赎,我们还需要继续行使文学恢弘的弱效应,吸取中西方生态智慧,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五章是对“自觉的生态意识”的构建。本文认为,“自在的生态意识走向合理地自觉”是我们构建生态批评理论的重要课题。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二律背反的关系。本质上的从属关系和现实中的主客关系要求我们既不能自私傲慢,也不能一直沉迷于生态乌托邦幻想。和谐交融也许来自远古或前世的记忆,然而,从有记载的历史看,人与自然并不存在完全的和谐交融。人是与自然灾难和其他物种抗争中获得了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因为自私和狂妄,在抗争中忘了与自然的从属关系和与其他物种的同根关系。我们要承担更多的生态责任,自觉地认识自然和遵循自然规律,树立一种“生态整体主义”文学观,培育对所有生命的爱与尊重。大地伦理、家园意识和生命对话等重要生态思想对新世纪“乡土小说”的走向和出路乃至文明的走向都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试论江西禅宗对茶文化的贡献——为中韩茶文化交流会而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江西禅宗对茶文化的贡献——为中韩茶文化交流会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视角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一、六堡茶的研究
        二、广府社会的研究
        三、民族学中“物”的研究
    第三节 六堡茶的研究意义
        一、物的意义——关于茶本身的书写
        二、流动的意义——茶船里的广府人社会
第一章 六堡茶仰依的自然与文化背景
    第一节 六堡茶的生长环境
        一、六堡茶的产地范围
        二、六堡茶产地的自然环境
        三、茶产地孰优孰劣的话语重塑
    第二节 六堡茶的自然流通环境
        一、河流分布与船行线路
        二、丰盈庙:文化意义的转换
        三、六堡茶的山路贩运
        四、公路建成后的古今对比
    第三节 六堡茶依托的茶文化环境
        一、茶食一体的茶文化观
        二、茶药一体的茶文化观
        三、茶馆与茶楼:以茶为媒的社会分层
    小结
第二章 初识六堡茶:六堡茶的身份辨析
    第一节 六堡茶的身份勾勒
        一、“六堡茶”之名辨析
        二、六堡茶的类别归属
    第二节 六堡茶的诞生——从一片叶子到一件商品
        一、茶叶的种植与管理
        二、茶叶的采摘
        三、茶叶的制法
    第三节 六堡茶的成长——人对茶的意义加持
        一、六堡茶的早期历史发展
        二、四季的味道:六堡茶品评话语的内与外
        三、老茶的“新生”
    小结
第三章 走出大山的六堡茶
    第一节 外部的力量
        一、“无市不趋东”的梧州经济
        二、密集圩市下的物资流动
    第二节 内部的力量
        一、以六堡茶为主体的物的交换
        二、茶物交换渠道下的社会关系映射
    第三节 粤商的促成:内力与外力的合成
        一、以物为媒的粤商经营:土货收购与洋货进口
        二、粤商的社会经济角色
        三、粤商影响下的社会分工和人口繁荣
    小结
第四章 走出国门的六堡茶
    第一节 粤港对六堡茶外销的影响
        一、行业基础:“一口通商”期间形成完备的茶叶流通体系
        二、逆境下的发展:粤商将茶叶出口东南亚
        三、联号经营:六堡茶在香港的转口
    第二节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
        一、西江内河航运的发展
        二、远洋运输的进步
        三、马来亚内地的铁路交通发展
    第三节 “下南洋”群体的需求
        一、“下南洋”的闽粤移民
        二、华人在马来亚的茶叶消费需求
    小结
第五章 身份转换:粤商形塑下的六堡茶
    第一节 从广西茶到侨乡土产
        一、六堡茶向侨乡茶的身份转换
        二、超低价格与竞争优势
    第二节 从土产到商品的转换
        一、粤商对六堡茶的形塑
        二、六堡茶仰依的商业网络
    第三节 矿场中的“劳工茶”
        一、华人涌入马来亚发展锡矿业
        二、恶劣环境下华人矿工的茶叶消费
    小结
结论
    一、时间里的生命:六堡茶的“两个五十年”
    二、茶船上的生命:六堡茶与交通的互动
    三、社会中的生命:六堡茶与人的互动
        (一) 粤商的商业控制
        (二) 茶农的家庭调节
        (三) 劳工的群体表达
    四、意义中的生命:六堡茶在现代话语中的重塑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地方志
    三、民国图书及期刊文献
    四、着作
    五、学术期刊
    六、报纸/杂志
    七、学位论文
    八、译文文献
    九、外文文献
    十、工具书、标准及其他历史档案资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
    1.1.2 国外研究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相关概念
    1.2.2 相关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意义
    1.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2.1 中国茶传播的主要路径
    2.1.1 丝绸之路
    2.1.2 茶马古道
    2.1.3 万里茶道
    2.1.4 海上丝绸之路
2.2 早期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贸易的历史及主要特点
    2.2.1 关于早期传播的各种说法
    2.2.2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
    2.2.3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三章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
3.1 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1.1 北传俄罗斯
    3.1.2 茶入西欧
    3.1.3 华茶在欧洲的贸易
3.2 中国茶在美洲和非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3 中国茶文化在亚洲地区的继续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3.1 茶在南亚与东南亚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3.3.2 茶在日本的继续传播与贸易往来
    3.3.3 茶在朝鲜半岛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3.4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四章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4.1 现当代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
    4.1.1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
    4.1.2 世界茶叶贸易格局与变迁
4.2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贸易
    4.2.1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状况
    4.2.2 现当代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
    4.2.3 现当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问题
4.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复兴与对外传播
    4.3.1 台湾茶文化复兴
    4.3.2 大陆茶文化复兴
    4.3.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
    4.3.4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及与茶叶出口的相互联系 第五章 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经验及启示
5.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茶叶宣传与茶文化普及
    5.1.1 各国的宣传经验
    5.1.2 启示
5.2 二战前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5.2.1 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5.2.2 英国市场
    5.2.3 美国市场
    5.2.4 启示
5.3 全球化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
    5.3.1 跨国企业并购茶叶公司
    5.3.2 美国茶文化复兴
    5.3.3 全球化时代世界一流茶叶品牌文化分析
    5.3.4 启示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分析
6.1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内容
    6.1.1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体系
    6.1.2 中国茶文化的性质与特点
6.2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主体
    6.2.1 政府
    6.2.2 社会组织
    6.2.3 企业
    6.2.4 个人
6.3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媒介
    6.3.1 实物形象
    6.3.2 书籍报刊
    6.3.3 广播影视
    6.3.4 新媒体
6.4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受众
    6.4.1 受众属性与分类
    6.4.2 东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共通性
    6.4.3 西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差异性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促进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7.1 政府引领茶文化传播
    7.1.1 纳入国家战略
    7.1.2 重构茶文化
    7.1.3 优化传播方式
7.2 组织主导茶文化传播
7.3 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
    7.3.1 加强茶文化营销
    7.3.2 打造中国茶叶品牌
    7.3.3 细分国际市场
7.4 强化个人广泛参与
    7.4.1 加强人际传播
    7.4.2 加强个人传播
7.5 案例分析--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7.5.1 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事件表
    7.5.2 案例分析
    7.5.3 评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作者简历

(4)论中国茶文化的“和”思想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国内对茶文化的研究进展
        1.2.2 国外对茶文化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中国茶文化“和”思想的一般概述
    2.1 相关概念分析
        2.1.1 茶文化
        2.1.2 “和”
        2.1.3 茶文化的“和”思想
    2.2 儒释道各家对中国茶文化“和”思想形成的影响
        2.2.1 儒家对茶文化“和”思想形成的影响
        2.2.2 道家对茶文化“和”思想形成的影响
        2.2.3 佛家对茶文化“和”思想形成的影响
    2.3 中国茶文化“和”思想的实质
3 中国茶文化中“和”思想的具体表现
    3.1 茶之性
        3.1.1 白然之“和”
        3.1.2 品德之“和”
    3.2 茶之韵
        3.2.1 味境“和”韵
        3.2.2 人茶“和”韵
    3.3 茶之魂
        3.3.1 身心之“和”
        3.3.2 人人之“和”
        3.3.3 天人之“和”
4 中国茶文化中“和”思想的功能
    4.1 身心和谐——确立人与自身关系的准则
        4.1.1 以茶养性促进身心和谐
        4.1.2 古人以茶修身养性
        4.1.3 当代人以茶净心明志
    4.2 人际和谐——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4.2.1 以茶为媒促进人际和谐
        4.2.2 以茶礼、茶俗为处世规范的人际和谐
    4.3 天人和谐——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5 中国茶文化“和”思想的当代启示
    5.1 中国茶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启示
    5.2 中国茶文化“和谐中庸”思想的当代启示
        5.2.1 培养人的和谐人格
        5.2.2 培育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
        5.2.3 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5.3 中国茶文化“和而不同”思想的启示
        5.3.1 以“茶”开展国际和谐政治、文化交流
        5.3.2 以“和”构建国际和谐新秩序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艾草名实及其种植加工
    第一节 艾草名实
        一、艾草的植物形态
        二、艾草的本草学记载
        三、艾草的种类
        四、艾草的成分与功效
    第二节 艾草的种植
        一、种植方式与技术
        二、田间管理
        三、采收和储藏
    第三节 艾草的加工
        一、艾叶的炮制
        二、艾绒的加工
        三、艾炷的制作
第二章 艾灸文化
    第一节 艾灸的基础
        一、艾绒取火
        二、艾灸材料
        三、艾灸器具
    第二节 艾灸的历史传承
        一、艾灸的起源与发展
        二、艾灸的鼎盛时期
        三、艾灸的稳定与衰落
        四、艾灸的再次兴起
    第三节 艾灸的功效
        一、艾灸分类
        二、艾灸防病
        三、艾灸治病
        四、艾灸诊治疾病谱
第三章 艾饮食文化
    第一节 艾草茶发展与传承
        一、艾草茶历史
        二、艾草茶的加工及种类
        三、艾草茶功效
    第二节 艾草汁与艾草酒
        一、艾草汁
        二、艾草酒
    第三节 艾食用文化
        一、艾食用历史
        二、艾食用分类
    第四节 中日韩艾饮食文化的比较
        一、中日韩艾草茶的交流
        二、中日韩艾食用文化的差异
第四章 艾民俗文化
    第一节 端午挂艾
        一、端午挂艾历史
        二、端午挂艾调查
        三、端午挂艾功效
    第二节 艾草浴
        一、艾草浴历史
        二、艾草浴分类
        三、艾草浴功效
    第三节 中日韩艾民俗文化的比较
        一、挂艾草
        二、戴艾虎
        三、洗艾浴
    第四节 艾其它民俗
        一、“艾”字与姓和名
        二、艾草护种
        三、艾草与文学作品
        四、艾草与礼俗和科技
第五章 艾文化遗产传承困境与保护
    第一节 艾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
        一、艾灸发展的困惑
        二、艾文化遗产的遗失和变味
        三、艾草研究不够深入
    第二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一、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二、艾相关专利的保护
        三、中医文化的保护
    第三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一、促进遗产主体的多元化
        二、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
        三、推动艾产品的开发
        四、拓宽艾草的利用领域
        五、构建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加学术会议

(6)生活禅的形成、发展与传播 ——净慧法师的心理传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净慧法师简介
    1.2 选题缘起
        1.2.1 净慧法师的身份
        1.2.2 净慧法师内圣外王的君子人格
        1.2.3 净慧法师的“生活禅”及其对自我身份的认定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选择净慧法师作为心理传记传主的原则
        1.4.2 净慧法师心理传记材料的选择原则
        1.4.3 多种可能的解释成因分析
        1.4.4 对解释推论的批判性评价
        1.4.5 可否寻找到唯一合理的解释
        1.4.6 结论与展望
    1.5 研究综述
2 弃婴与受命于天的再来人的对立—超越人格的形成—生活禅的播种
    2.1 出生时的社会背景概述
    2.2 儿童时期身份认同的主要特点
        2.2.1 儿童时期自我认同的主要矛盾
        2.2.2 净慧法师身份认同冲突的因素分析
    2.3 身份认同与人格形成的因素分析
        2.3.1 正面家庭经验的影响
        2.3.2 家庭环境提供的“文化资本”的影响
    2.4 儿童时期的人格形成与生活禅的关系
3 离经叛道者与禅宗传人的对立—包容人格的形成—生活禅的萌芽
    3.1 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
    3.2 青少年时期自我认同的主要特点
    3.3 三佛寺时学习净土宗与人格形成的因素分析
        3.3.1 学习的心理学分类
        3.3.2 青少年时期自我认同与人格养成因素分析
    3.4 “离经叛道”的包容性人格与生活禅的关系
4 封建迷信者与慧命担承者的对立-内圣外王人格的形成-生活禅的生根
    4.1 成年早期自我认同的主要特点
    4.2 影响成年早期自我认同的因素分析
    4.3 成年早期学习中国禅宗丛林传统对人格形成的因素分析
    4.4 净慧法师“内圣外王”人格成长与生活禅的关系
5 科学与宗教的对立—求成型人格的形成—生活禅的生发
    5.1 现代学校教育时期自我认同的特点
    5.2 现代学校教育对人格形成的因素分析
        5.2.1 师古好学人格与现代学校教育冲突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分析
        5.2.2 全才型人格形成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分析
        5.2.3 笃初诚美人格成因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5.2.4 慎终亦令人格成因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分析
        5.2.5 求成型人格成因的认知心理学分析
        5.2.6 人格与学校教育的反效果之思考
        5.2.7 人格成因分析的多理论应用的比较
    5.3 中国佛学院的现代学校教育与生活禅的关系
        5.3.1 现代学校教育与生活禅理念来源的关系
        5.3.2 现代学校教育技能训练与生活禅的关系
6 被迫害者与反思者的对立—结缘人格的形成—生活禅的形成
    6.1 成年中期的社会背景概述
    6.2 中国宗教心理学概述
        6.2.1 中国宗教心理学以翻译、介绍西方研究为主的萌芽
        6.2.2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停滞期
        6.2.3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原着和译着的数量均有增多的起步期
    6.3 成年中期自我认同的特点
    6.4 成年中期自我认同的因素分析
    6.5 忏悔之心与生活禅的关系
7 继承者与创造者的对立—创造人格的形成—生活禅的发展
    7.1 壮年时期自我认同的特点
    7.2 自我认同的因素分析
        7.2.1 身体力行的个人奋斗
        7.2.2 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机遇与转折点
        7.2.3 落实生活禅——对佛教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
    7.3 佛教复兴与生活禅的关系
8 人成与佛成的对立-圆融人格的形成-生活禅的传播
    8.1 成年晚期自我认同的特点
    8.2 “人成则佛成”——圆融人格自我认同的因素分析
    8.3 生活禅的形成、发展与传播的历史演进过程
    8.4 晚年自我认同与生活禅的关系
        8.4.1 佛教复兴之路的硬件设施——中兴柏林寺
        8.4.2 佛教复兴之路的软件设施——法的建设
        8.4.3 提出并传播生活禅
        8.4.4 重视佛教典籍的印制流通强加佛教文化研究和宣传的力度
        8.4.5 开办法物流通处
        8.4.6 创立“虚云印经功德藏”
        8.4.7 成立“河北禅学研究所”
        8.4.8 创办《禅》刊《中国禅学》杂志
        8.4.9 倡印大藏经
        8.4.10 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
        8.4.11 在高校设立奖学金鼓励青年学生研究佛教文化
    8.5 积极开展慈济活动利益一方和谐一方教化一方
    8.6 积极组织对外交流广结善缘扩大中国佛教的影响
        8.6.1 热情接待海内外来访者
        8.6.2 主动走出去,向海外弘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后续研究计划
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致谢

(8)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1、古代的茶文化研究
        2、现代茶文化的研究
    (三) 学术要点
        1、重点
        2、难点
        3、创新点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 相关界定
一、茶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一) 茶文化定义
    (二) 茶文化内涵
二、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
    (一) “茶”字与茶文化的发展
    (二) 物态文化异彩纷呈
        1、茶具、茶艺、茶种类、茶馆、品水
        2、茶书、茶画
        3、药茶
    (三) 制度更加完备
        1、榷茶
        2、茶法
        3、茶马互市
    (四) 精神文化多元化
        1、市井茶文化
        2、文士茶
        3、茶与儒释道
    (五) 行为文化多样性
        1、会茶
        2、送茶
        3、赐茶
        4、茶祭
三、茶文化海外传播
    (一) 海外传播的历史背景
        1、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
        2、东西交通的发展和贸易的升级
    (二) 茶文化继续东传
        1、和、清、敬、寂的日本茶道
        2、富有独创性的人、神、佛合一的朝鲜茶礼
    (三) 茶文化西传
        1、重视享受、融入生活的英国茶文化
        2、随意、实用的美国茶文化
        3、东西兼容的俄罗斯茶文化
        4、其他国家的饮茶文化
        5、茶文化海外传播的历史特点
四、余论
    (一) 茶文化的生命力
    (二) 茶文化与现代科技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目录

(9)宜春“禅茶”文化的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禅宗与宜春
二、禅文化、禅茶文化与宜春
三、法律保护“禅茶文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一)法律保护“禅茶文化”的可行性分析
    (二)法律保护宜春“禅茶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四、法律保护“禅茶文化”的途径

(10)作家生态位与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生态批评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乡土小说"研究的进展
    三、"乡土小说"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本文的研究的思路
第一章 乡土小说的生态学意蕴
    第一节 绿色之链:乡土·人·文学
    第二节 乡土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第三节 生态意识——"乡土小说"的灵魂
第二章 乡土小说作家的"生态位"
    第一节 文艺学视阈中的"生态位"
    第二节 乡土小说作家的自然"生态位":地方色彩
    第三节 乡土小说作家的社会"生态位":风俗民情
    第四节 乡土小说作家的精神"生态位"
第三章 乡土小说的复调生态意识
    第一节 启蒙与乡愁
    第二节 理想乡土——生态乌托邦想象
    第三节 自在乡土中自然的"不仁"
    第四节 生命的对话——自觉的生态乡土书写
    第五节 乡土话语的女性言说
第四章 乡土小说生态意识的文化反思
    第一节 现代性与生态危机
    第二节 "天人合一"的再思考
    第三节 重写现代性与生态乌托
第五章 乡土小说生态意识的重构:从自在到自觉
    第一节 乡土小说生态意识重构的必要性
    第二节 深层生态学的启示
    第三节 中西融通:"乡土小说"生态意识重构
    第四节 构建"生态整体主义"文学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试论江西禅宗对茶文化的贡献——为中韩茶文化交流会而作(论文参考文献)

  •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D]. 邵凡晶.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2]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盛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 [3]禅宗文化对当代茶器具设计的影响[J]. 陆小泥. 福建茶叶, 2016(11)
  • [4]论中国茶文化的“和”思想及其启示[D]. 孙嘉. 陕西科技大学, 2016(03)
  • [5]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D]. 孙建.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6]生活禅的形成、发展与传播 ——净慧法师的心理传记[D]. 肖格格. 武汉大学, 2013(07)
  • [7]从儒释道三教的角度来看中韩茶文化[J]. 周琼琼,孙威江. 福建茶叶, 2011(01)
  • [8]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初探[D]. 杜大干.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9]宜春“禅茶”文化的法律保护研究[J]. 刘斌.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09(11)
  • [10]作家生态位与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D]. 韩玉洁. 苏州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论江西禅宗对茶文化的贡献——中韩茶文化交流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