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奥德与SUN共建解决方案开发中心

方正奥德与SUN共建解决方案开发中心

一、方正奥德与SUN共建解决方案开发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王向前[1](1999)在《SUN:100%代理制不会变 与方正奥德合作开发中心》文中研究说明 12月2日下午,方正奥德高级副总裁周宁先生与SUN中国区渠道总监胡伯昌先生共同亲手揭开了“方正奥德——SUN解决方案开发中心”的红布。该中心是SUN在中国范围内第一家以提供金融行业的解决方案为主要方向的开

王秀丽[2](2021)在《新型循环肿瘤细胞识别界面的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直径约10-20μm,是从肿瘤患者的原发或转移性肿瘤部位自然脱落后在血液中循环的癌细胞,它是诱发癌症转移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新型的“液体活检”技术,CTCs分析提供了避免癌症诊断必须采取侵入性组织活检的可能性。因此,CTCs作为一种无侵入性的癌症检测靶标,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CTCs的数目以及特异性表面蛋白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均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然而,由于CTCs的稀缺性和大量血细胞的存在(每毫升全血中约有1-100个CTCs和数十亿个红细胞及数百万个白细胞),高纯度富集和灵敏检测CTCs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在肿瘤转移的过程中会伴有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发生,这导致CTCs的异质性,即不同表型的肿瘤细胞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目前对异质性CTCs的识别检测研究还非常有限。此外,实现对捕获CTCs的完好释放,有利于对释放后CTCs的进一步功能分析及全面准确开展癌症研究。本论文将CTCs的识别捕获以及分析鉴定作为研究工作的核心,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及宫颈癌细胞(He La)为靶细胞,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对照细胞,采用不同的策略构筑了新型的CTCs捕获界面,成功实现了对CTCs的高效捕获和灵敏检测,并进一步实现了CTCs的高效释放和释放后的细胞活力分析。本论文为CTCs捕获、分离以及识别检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近红外光开关的Mo S2纳米片@明胶生物平台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检测与无损释放研究构建了一种近红外光(NIR)开关的生物平台用于CTCs的有效分离和下游分析。首先,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表面上修饰PEG-Mo S2 NFs@明胶纳米复合材料,然后通过适配体与明胶之间的酰胺化反应,将MUC1适配体修饰到界面作为识别元件,从而实现CTCs的特异性捕获。随后,将Mo S2 NFs作为NIR调节的控制元件,在NIR光(808 nm)照射下,基于Mo S2 NFs良好的光热效应,对捕获的CTCs细胞实现了高活性释放。该平台对CTCs的捕获与释放效率分别为89.5%和92.5%。此外,电化学生物平台还可以实现对CTCs的灵敏检测,细胞检测范围为50-106个/m L,检测限为15个/m L。释放的CTCs经连续培养5天,可观察到良好的细胞形态和增殖能力。本工作设计的生物平台是一个简单通用的系统,可用于识别、捕获、释放和检测不同类型的CTCs,在癌症的相关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2.适配体功能化白细胞膜包覆UCNPs-Fe3O4@Si O2纳米生物探针用于异质性循环肿瘤细胞的有效分离与荧光检测开发了一种基于适配体与白细胞膜修饰的磁性上转换复合材料的纳米探针,实现了CTCs的有效分离和灵敏检测。设计的仿生免疫纳米生物探针具有以下特征:i)通过简单的静电作用将上转换(UCNPs)纳米材料与Fe3O4@Si O2粒子进行有效结合;ii)利用白细胞膜的包覆,减少血液样品中白细胞的干扰并实现CTCs的高纯度分离;iii)捕获的CTCs细胞经磁分离后,可利用UCNPs的荧光进行荧光成像分析。我们设计的免疫磁性纳米生物探针对CTCs的捕获率和纯度分别可达96.5%和95.3%。由于白细胞膜的包覆、适配体功能化以及磁分离和UCNPs荧光成像相结合,此纳米平台显示出对CTCs特异性识别、有效捕获、高效分离和高灵敏检测等特点。3.基于pH敏感染料的纳米生物平台对异质性循环肿瘤细胞的比色检测设计了一种用于异质性CTCs高效捕获和高灵敏度比色检测的纳米平台。该平台由两部分组成:多价适配体修饰的金纳米粒子作为捕获单元,负载适配体及pH响应染料百里香酚酞(TP)和姜黄素(CUR)的二硫化钼纳米片(Mo S2 NFs)作为检测单元,可同时检测异质性CTCs。以MCF-7和He La细胞为CTCs模型,利用多价探针的高亲和性,捕获单元能有效捕获CTCs。在碱性条件下(pH=12.5),当MCF-7和He La细胞存在时,两种变色染料能显示出明显的颜色变化,为异质性CTCs的可视化同时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的方法。由于Mo S2 NFs可以实现染料的高效负载以及染料良好的响应性能,该纳米平台对CTCs的检测具有高的灵敏度。该平台可从全血样品以及癌症病人的血样中,成功区分和定量检测出异质性CTCs,为异质性肿瘤细胞的捕获、识别与分析提供了新方法。4.基于双信号放大的超灵敏电化学适配体传感体系用于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DNA杂交链反应(HCR)技术的双信号放大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界面,实现了异质性CTCs的超灵敏检测和EMT不同阶段的监测。首先,利用电聚合的方式将聚多巴胺(p DA)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然后通过酰胺化反应,将链霉亲和素(SA)引入到电极上。之后,利用生物素与SA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将biotin-AS1411适配体固定到GCE上以捕获异质性CTCs。最后,利用适配体对异质性CTCs特异性识别捕获,将亚甲基蓝(MB)和二茂铁(Fc)标记的适配体(MB-NC3S和Fc-SYL3C)的HCR组装体结合到靶细胞表面,实现了靶细胞的高效捕获及灵敏检测。同时,我们还动态监测了MCF-7细胞在EMT过程中的信号变化,为肿瘤细胞EMT过程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马盟雨[3](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罗巍(ORLANDI GIORGIO)[4](2019)在《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欧美学者上中古音研究进行穷尽式的分析,并且强调欧美学者在上古音和中古音研究上的成绩(和局限),以及对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西方学者的构拟和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的介绍。本文以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对上古音和中古音研究为核心部分,但这一点并不代表本文将忽略近代欧美先驱者,如马士曼(Joshua Marshman)、艾约瑟(Joseph Edkins)、湛约翰(John Chalmers),等等。本文主要分六章:(一)第一章,主要讨论研究欧美汉语上中古音学史的价值、理论、方法以及创新点;(二)第二章,可被视为“中外对比视野下的中国上中古音研究回顾”。本章按照音韵学发展来分期。在回顾中国传统研究史之後,本章主要讨论中国传统学者的成绩和局限,将中国研究方法与每外形成对比,尤其是西方研究方法,即分析欧美学者大规模的研究所继承的学术传统这样就构成了下一章展开的欧美学术史背景;(三)第三章,主要讨论近代欧美人尤其是传教士对汉语上中古音研究的贡献。其中,成就最大的是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最早的汉语上古音构拟出自艾约瑟的笔下;(四)第四章主要讨论高本汉对汉语音韵学和形态学所作出的贡献。此外本章还讨论高氏系统对後人(包括中国和日本学者在内)的影响,以及後人对高氏系统的接受度和批评;(五)第五章,主要讲高本汉之後的学者,从着名的法国语言学家马伯乐(Henri Maspero)和奥德利库尔(Andres Georges Haudricourt)到加拿大汉学家和历史学家蒲立本(Edwin Pulleyblank)到苏联的雅洪托夫(Sergei Yaxontov),从俄罗斯的斯达罗斯金(Sergei Starostin)到美国汉学家白一平(William Baxter)教授;(六)第六章,主要讨论白式系统後新的研究方法和构拟系统,如许思莱(Axel Schuessler)或白沙(Baxter&Sa.gart)系统。本章还讨论有关上古音构拟的一些问题以及上中古音研究的未来。

刘宇舒[5](2018)在《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城镇化正经历一个严峻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城市扩张与建设的突飞猛进,在获得巨大经济成效的同时,环境与社会问题凸显,引发多个层面的思考与反省,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发展政策与战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以及发展观与城镇发展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乡村(村镇)作为城镇化的另外一极,同样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和发展的抉择,“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美丽乡村”“乡愁”“农民工”等无不反映出“三农”问题不仅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首要难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根基的核心问题。论文立足于村镇空间发展的政策背景及国际经验,以生态服务测度为切入点,侧重于空间视角,建立生态服务视角下村镇空间解析框架,讨论村镇自然生态空间、农林牧生产空间、人居生活空间的生态服务属性及其构成,进而从“宏观认知-价值审视-系统优化-实现途径”的研究范式展开黑龙省村镇地域的空间研究。“宏观认知”——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生态基础及绿色发展诉求,为村镇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的方向与目标提供战略指引。以国家宏观背景与政策为导向,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人口与资源、产业发展、空间体系、生态格局等层面形成黑龙江省村镇发展与建设现状的宏观认识与基本理解,并指出当前村镇发展建设的困境与矛盾症结所在,进而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区域规划与建设要求、地方居民诉求提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村镇空间发展的多层次目标体系。“价值审视”——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及其解析,为村镇空间分析与比较提供量化方法及标准平台。立足于“生态服务”视角,从人类福祉与需求角度解析村镇空间,构建村镇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和“单位服务功能价值法”进行基础模型的构建及检验,从标准当量价值、当量因子、功能异质性系数、经济社会系数、资源稀缺系数多个维度进行修订,形成适应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地域特征的测度模型,并进行多指标、多层次的空间格局测度。据此,建立应用生态服务测度结果解析村镇空间的框架,包括面向区际平衡的村镇空间均衡性评析、面向区内协调的村镇空间耦合度评析、面向效率提升的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评析,以及面向功能优化的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4个层次。“系统优化”——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实格局测度及优化格局建构,形成村镇空间结构与布局的解析与优化格局。一是,从“区际平衡”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均衡性进行测度,分析各县(市)单元生态、生产、生活及其综合空间价值的差异强度、类型,主要来源(区际或区内)及其贡献率。并从省域、片区二个层次分别提出了村镇空间均衡发展的优化格局;二是,从“区内协调”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协调度进行测度,结合村镇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分析各县(市)单元村镇空间(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解析其发展滞后的关键影响所在,进而提出村镇空间协调发展的优化格局;三是,从“效率提升”的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各县(市)单元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以及综合空间利用效率水平的梯度变化,结合地理分区解释村镇空间价值的数量结构与空间结构。继而从空间发展格局、农业生产格局、生态安全格局3个层面,构建村镇空间利用效率的优化格局;四是,从“功能优化”视角,构建村镇空间功能的评价模型,结合空间效率水平、差异水平、协调度水平在省域及片区范畴的位序及优势度,确定各县(市)单元的主导功能类型及其特征,并进行功能区划,以优化村镇空间功能格局。“实现途径”——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的目标、途径及其保障体系构建。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引申讨论,着眼于评价结果所凸显的核心矛盾问题的应对,确立与之匹配的价值提升战略目标,总体策略、空间体系规划策略。进而,从数据库构建与应用、绿色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绿色专项研究的技术应用、规划编制与表达方面构建价值提升的规划技术体系,并从统筹公共政策、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评价体系、完善公众参与方面提出支撑其实施的保障体系。论文面向特殊发展时期的村镇空间发展与转型问题,明确其绿色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要求,其内涵包括多层次的战略意义、美好愿景、政策与技术、空间环境与形态,而广域尺度的村镇地域研究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基于此认识,论文开展黑龙江省域范畴的村镇空间研究,以期在理论层面,完成支撑绿色村镇空间体系构建及其技术方法的拓展,提升村镇规划编制的质量与水平,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实践方面,增强村镇规划建设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推动黑龙江省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的开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李方正[6](2018)在《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由城市绿地、农田、林地和湿地及水域构成的绿色空间对于保障北京市中心城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宜人、居住舒适,进而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北京市中心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绿色空间发展,其绿色空间格局发生着巨大变化,通过对实际建设后的绿色空间的变化监测,理清其演变机制,提出绿色空间优化格局,通过多种情景对绿色空间未来发展进行模拟预测对于提升绿色空间状况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具有必要性和代表性,同时这对于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为研究对象,选择1992-2016年间1992年、2000年、2008年和2016年4个重要节点,对其遥感影像进行解译,通过计算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面积和景观格局指数探究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结合定性讨论,探究社会经济、自然和政策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的空间差异性,理清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以功能为导向,生态安全、游憩需求和文化保护为目标,提出绿色空间面积和空间组合优化的形式-绿色空间理想格局。进而以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为基础,耦合模拟绿色空间面积增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空间增长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中心城绿色空间的面积变化和空间变化;结合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目标,提出多种绿色空间发展的模式进行情景模拟,寻求实现绿色空间优化格局的宏观社会经济策略、空间分配和政策实施建议。研究主要创新性体现在多源数据理清绿色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力强弱、引入面积和空间模拟模型,辅助绿色空间优化格局实现方面。研究表明:(1)从绿色空间面积变化看,研究期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出现了“三减一增”的现象,即是耕地、林地和湿地及水域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24年内绿色空间大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呈现大面积圈层减少,林地面积呈现局部波动式点状增加,草地面积呈现少量稳定增加,湿地及水域面积出现降低。中心城用地间的转换主要集中在了:耕地向建设用地、林地的转换,林地和草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上。从空间上看,耕地向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四环路外,林地向建设用地更多分布在中心城北部,草地向建设用地更多分布在三环路和四环路之间,绿色空间转入主要分布在四环路到五环路之间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点状空间上。(2)研究期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具有差异性:绿色空间整体呈现破碎化和异质化趋势。其中耕地逐渐破碎,湿地及水域呈现形态简单化,林地和草地斑块逐渐连片分布,破碎度降低、连接度指数也逐渐提升。从空间上看四环路以外的边缘区域成为破碎化倾向最明显的区域。(3)研究首先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显着。建设用地蔓延是影响耕地圈层减少的最大因素,常住人口增加的需求是林地增加的核心动因,产业结构调整是林草面积增加的重要内因。从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看,地区总产值和常住人口数量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具有显着影响,城市蔓延与绿色空间多样性水平高度负相关,第二产业占比与绿色空间连接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社会经济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四环外、东酒仙桥、西苑和清河边缘集团成为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指数演变影响最大的区域。(4)研究还探讨自然因素对于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起到一定限制作用,其作用相对是静态的。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的空间差异看,高程对中心城西北地势较高区域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起到限制作用。(5)规划和政府决策机制对绿色空间空间结构形成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在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中心城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绿环、平原造林面域空间等都初具规模。研究分析了绿地规划建设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大型绿地规划建设对中心城局部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起到极其明显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点状绿色空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未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区域景观格局得到有效优化。线性绿色空间西郊三山五园绿道的建设对三山五园区域绿色空间景观斑块完整性、连接性和多样性上得到一定优化。面状绿色空间中心城东部平原造林工程的实施明显减缓了绿色空间面积的流失过程。(6)研究提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作为绿色空间优化格局的形式,以生态安全维护、游憩需求和文化遗产保护为目标,选取了高程与坡度等级、水域缓冲区、植被覆盖、农田、水土流失敏感性、地质灾害、绿色空间可达性、绿色空间500m服务半径覆盖人口密度、绿色空间使用频率与文化遗产10项指标构建绿色空间优化的高-中-低理想格局。结果表明:生态安全格局敏感性极高、较高、高和一般高的区域分别占中心城面积3.96%、7.51%、18.66%和69.70%。而游憩需求极高和较高的区域面积分别1307.87hm2和1669.76hm2,多为现状游憩资源。文化保护格局主要考虑了中心城文化遗产及其缓冲区的分布。将多因子仅叠加,获得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发现中心城绿色空间底线格局面积1630.52hm2,,满意安全格局面积20454.07hm2,理想格局面积40678.02hm2,占中心城总面积37.34%。随后对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判定空间联系,包括生态-游憩源地和源间连接-廊道。其中中心城关键生态源主要分布在中心城西北区域和东部,中心城关键游憩源分布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及周边,以及西北郊部分历史名园。通过最小积累阻力分析,形成了 51条潜在廊道和28条现状廊道构成的生态廊道系统。还通过使用频率高、风景优美的线性廊道连接游憩需求高的游憩源地,进行游憩廊道构建,最终形成19条联系游憩源地的游憩廊道。(7)最后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自上而下的数量模拟优势和元胞自动机自下而上的空间模拟优势,对中心城绿色空间进行模拟预测,提出3种情景,模拟在绿色空间高、中、低理想格局下的中心城绿色空间时空变化,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实现提供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策略和空间优化策略。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若北京市中心城继续保持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绿色空间总体面积继续减少,但可以实现绿色空间低理想格局的面积需求。若实现情景1,当北京市中心城人口在第19个步长为929万,GDP保持平均6.1%的增长率时,可实现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的绿色空间面积需求。若实现情景2,当北京市中心城人口在第19个步长减少到859万,GDP平均增长率降低到4.9%时,可实现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的绿色空间面积需求。元胞自动机对北京市中心城2035年绿色空间的模拟结果表明,当对照情景继续保持现有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时,2035年大量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当情景1模拟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绿色空间的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边缘密度都高于对照情景和情景1。当情景2模拟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到2035年各类用地最明显的变化是建设用地面积出现降低,林地、草地和湿地及水域出现增加趋势。绿色空间破碎度明显下降,而绿色空间连接度和多样性指数也明显提升,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空间明显得到优化。研究通过规划政策老城遗址公园环、一道城市公园环、二道郊野公园环、楔形绿廊、南北中轴生态空间和小微绿地的规划政策建议促进关键生态、游憩空间和廊道的建设。最后,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留白增绿”的实践为例,通过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指导其实施与落地,促进本研究的实践应用。

张青磊[7](2018)在《我国公民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发展的首要条件。公民安全与公民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公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另一方面公民面临的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国家和公民已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已成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幸福的首要价值性标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民对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长,维护和保障公民安全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使保障公民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民主法治不断完善,军事科技实力逐步增强,互利共赢的和平外交顺利推进,我国公民安全总体上得到较好保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影响,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渗透,境内不稳定因素与境外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极端贫困问题、食品不安全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生产安全事故、盗窃诈骗类侵财性刑事犯罪、城镇化进程中的强征强拆、生态环境破坏、公权力腐败等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是新时代推进公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新时代,我们必须从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的立场出发,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理念,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微观角度探寻克服公民安全困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同时,我们还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公民可持续安全理念,从宏观角度思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总体路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七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的问题和内容及研究问题的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正文第一章是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有关人的生存、人的财产、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和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及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等进行梳理分析,挖掘“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的理念、思想和观点,为科学界定公民安全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根据第一章对“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理念、思想和观点的梳理分析,结合学界对安全的不同界说,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明确公民安全的概念,核心内容和演绎路径,并分析探讨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和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的关系,为后文对我国公民安全进行系统分析奠定基础。该部分指出,公民安全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在实际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免受来自内部或外界的非法侵害,以及所拥有的一种有保证或有保障的状态。公民生命安全、公民财产安全、公民自由安全是公民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公民安全的价值所在。将自由安全纳入公民安全核心内容突破了传统上认为公民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界限。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亦可称为公民安全的萌生条件。安全问题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伴生,但公民安全作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安全的一个研究领域则是20世纪90年代“人的安全”理念提出以后的事情,这说明公民安全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需要条件的。该部分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等五个方面发生的变化来分析探讨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第四章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从我国公民安全安全核心内容的三个层面对我国公民安全概况进行现实考量,即主要从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层面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困境产生的原因,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五章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分析探讨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该部分从中国公民安全实际出发,按照“分——总”的思路提出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第一节主要是针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第二节主要是根据我国公民安全的总体概况,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对如何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进行了总体思考。通过“分——总”思路分别提出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并使之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共同保障和推进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最后一部分是结语,虽然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复杂多元,而且有些难以预测,但在中国共产党党、中国政府、社会力量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会逐步得到解决或减少,公民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也会越来越完善。

许跃峰[8](2017)在《锰氧化物的纳米结构调控及其在锂离子电池和锂氧气电池中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有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虽然能满足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小型便携式设备等的要求,但是仍然无法适应电动汽车的发展。因此,探索和发展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多电子转化反应的锰氧化物是一种具备极大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尤其是标准电势最低的MnO。本论文一方面针对MnO本身存在的体积效应大和循环性能不佳等问题结合纳米化、结构调控和碳复合的途径来优化其电化学性能。另一方面研究锰氧化物作为锂氧气电池的电催化剂。由于具有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锂氧气电池是极具应用前景的下一代电池体系。然而,开发锂氧气电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循环性能不佳、能量效率低和倍率性能差等问题都制约着锂空气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只有通过更好地认识和优化锂氧气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才能够找到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本论文在锂氧气电池的研究中主要从锰氧化物催化剂的设计入手,基于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中锰氧化物的制备基础,通过调控锰氧化物的表面结构和宏观形貌构筑适合锂氧气电池的高效电催化剂,从而改善氧电极动力学,降低充放电过程的电化学极化,显着提升锂氧气电池的性能。还结合原位和非原位方法对电催化剂的充放电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从基于多电子转化反应的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中选取电动势最低(1.032 V vs.Li/Li+)的MnO负极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热法以PEG6000为软模板制备出纳米棒与纳米八面体形貌共存的Mn304前驱体,将其与葡萄糖进一步水热反应后得到的纳米棒与纳米八面体共存的复合纳米结构多孔MnO/C。运用SEM、TEM、XRD、元素分析、BET等方法分别对其形貌、晶体结构、碳含量、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纳米棒和八面体共存的复合纳米结构多孔MnO/C以0.13 C充放电循环120周后还具有861.3 mAh/g的可逆比容量,以1.32 C充放电循环300周后仍能保持628.9 mAh/g的可逆比容量,在4.16 C的大充放电倍率下,仍能放出302.5 mAh/g的可逆比容量。还分别制备了单一多孔纳米棒形貌和多孔八面体形貌的MnO/C,通过比较电化学性能和分析电化学阻抗结果,探讨了两种复合纳米结构的形貌共存时产生的协同作用是性能提升的原因。研究证明电极材料的纳米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有显着的影响。2.以降低锂氧气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极化为目标,通过修饰RuO2纳米粒子增强锰氧化物的双功能催化活性。采用水热法先制备出MnO2纳米棒,再进一步用水热法将RuO2纳米粒子均匀地负载在MnO2纳米棒上,得到具备ORR和OER催化活性的双功能电催化剂np-RuO2/nr-MnO2。BET测试结果显示np-RuO2/nr-MnO2的比表面积为31.9 m2/g。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详细表征其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经过Ru02纳米粒子修饰的Mn02纳米棒对ORR和OER的催化活性均有显着提高,并且以其装配的锂氧气电池能够在50 mA/g的电流密度、500 mAh/g的限制容量下实现70周稳定循环,在200 mA/g的电流密度、4000 mAh/g的限制容量下实现20周稳定循环。运用同步辐射原位高能XRD和非原位扫描电镜,分析了该电催化剂充放电过程中放电产物的形成过程,解释了在不同放电深度下锂氧气电池循环性能变化的原因。3.通过纳米结构调控构筑能够促进对Li202的分散和储存的电催化剂,从而使Li2O2在电极表面可被更有效地分解。以纳米碳酸钙为模板,蔗糖为碳源合成出导电多孔碳。进一步在多孔碳表面上和孔结构中均匀负载一层MnO2纳米粒子,得到MnO2@PC双功能催化剂。运用SEM、TEM、XRD、热重分析、BET等方法分别对其表面形貌、多孔碳含量、晶体结构、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表征。BET测试结果显示MnO2@PC的比表面积为70.2 m2/g。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MnO2@PC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并且以其装配的锂氧气电池能够在50 mA/g的电流密度、500 mAh/g的限制容量下实现80周稳定循环,前60周中充电平台保持在3.4-3.5 V之间,放电平台保持在2.75-2.80V之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归结于多孔碳的良好导电性和孔结构。运用原位高能XRD和非原位的扫描电镜的表征手段,揭示了多孔碳的存在能够促进Li2O2分散,并为其提供了存储空间。通过非原位的电化学阻抗研究辅助证明了上述结论。4.结合双功能催化活性以及其对放电产物的分散和储存这两方面的考虑,通过调控电催化剂的纳米结构以进一步提升锂氧电池的性能。以球状石墨为碳源,通过水热法将其与KMnO4水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球形石墨被氧化后膨胀为具有大孔结构的片花,并且表面结合了一层Mn3O4纳米粒子膜,即Mn3O4@C。接着进一步在片花的表面负载Ru02纳米粒子,构筑高效双功能电催化剂RuO2/Mn3O4@C。运用SEM、TEM、XRD、元素分析、BET等方法分别对其表面形貌、碳含量、晶体结构、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表征。BET测试结果显示RuO2/Mn3O4@C的比表面积为26.4m2/g。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RuO2/Mn3O4@C具有出色的催化活性,并且以其装配的锂氧气电池能够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500mAh/g的限制容量下实现100周稳定循环,在100周时充电电位为3.9 V。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1000 mAh/g的限制容量下实现70周稳定循环,在70周时充电电位为3.79 V。Ru02/Mn3O4@C电催化剂优异的性能归因于其既有多孔结构用于分散放电产物,又具有高效的双功能催化活性,此外催化剂中的碳载体主要为石墨化碳,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结构调控的方法显着提升锰氧化物在锂离子电池和锂氧气电池中的性能。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中,构筑产生协同作用的复合纳米结构多孔MnO/C作为负极实现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在锂氧气电池的研究中,基于构筑双功能电催化剂和促进对Li202的分散与存储的目标,对锰氧化物进行结构调控,从np-RuO2/nr-MnO2,MnO2@PC,RuO2@Mn3O4/C,逐步优化电催化剂的纳米结构,显着提升双功能电催化性能,显示通过调控电催化剂的纳米结构,尤其是增大载体存储Li202的空间和导电性,是延长锂氧气电池循环性能的有效途径。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锂离子电池负极和锂氧气电池催化剂的探索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卢世晴[9](2017)在《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以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数字化资源为依托,通过网络向全体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深度融入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字生活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已经成为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新的文化服务形式。对我国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而言,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意义重大,不可或缺。长时间以来,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无疑是政府。然而,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不再适应百花齐放、信息爆炸的新信息环境,无法满足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样化的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及服务需求。因此,引导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与鼓励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扶持下,我国企业开始陆续参与实体空间中的公共文化服务,但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领域的实践却寥寥无几,极难一见。本文对我国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具体实践进行调查,明晰我国企业当前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具体分析,发现实践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本章内容有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剖析,界定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企业的概念。随后,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必要性的理论依据框架、最后,阐明了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意义。第三章对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本章对国内外情况进行了梳理,分别总结、介绍与分析了国内外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和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代表性实践项目。第四章是对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调查分析与问题概述。本章首先对调查设计进行了论述,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设计做出说明。随后,文章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本文以调查结果素材为依据,对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意愿与动机、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参与方式及合作模式、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成效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总结了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制约因素。最后,本章结合我国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实践中显露的问题,对我国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存在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总结。第五章是对我国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本章针对上章中总结的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力图提出具可操作性的有效对策与建议。第六章是结语。主要对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文章的有所欠缺之处进行了分析。

凡妮[10](2004)在《64位计算的“腥风血雨”》文中研究表明$T两年前的安腾,曾在64位市场荡起一丝波澜;去年4月份,AMD推出的64位Opteron则给64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但随着英特尔在美国春季IDF会上宣布推出64位至强处理器,又给这个市场制造了太多的悬念:英特尔和AMD之间的竞争,新64位与RISC的抗衡,正在演绎一?

二、方正奥德与SUN共建解决方案开发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方正奥德与SUN共建解决方案开发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2)新型循环肿瘤细胞识别界面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循环肿瘤细胞的概述
        1.1.1 循环肿瘤细胞的定义
        1.1.2 循环肿瘤细胞的异质性
        1.1.3 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意义
    1.2 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与检测
        1.2.1 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
        1.2.2 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后的研究分析
        1.2.3 循环肿瘤细胞的定量检测
    1.3 循环肿瘤细胞的释放与下游分析
        1.3.1 循环肿瘤细胞的释放
        1.3.2 循环肿瘤细胞的下游分析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近红外光开关的MoS_2纳米片@明胶生物平台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检测与无损释放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设备与仪器
        2.2.3 PEG-MoS_2 NFs的制备
        2.2.4 生物平台的构建
        2.2.5 细胞培养
        2.2.6 癌细胞的捕获
        2.2.7 细胞毒性实验
        2.2.8 电化学检测
        2.2.9 实际样品中癌细胞的检测和免疫染色
        2.2.10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表征
        2.2.11 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EG-MoS_2@明胶的表征
        2.3.2 PEG-MoS_2@gelatin的细胞毒性实验
        2.3.3 生物平台的电化学表征
        2.3.4 实验条件优化
        2.3.5 癌细胞捕获
        2.3.6 生物平台对CTCs的有效捕获
        2.3.7 癌细胞的检测
        2.3.8 生物平台对CTCs的特异性捕获
        2.3.9 全血中CTCs的加标检测与免疫细胞染色识别
        2.3.10 生物平台与免疫染色测定检测性能的比较
        2.3.11 癌症病人血液样品中CTCs的捕获
        2.3.12 释放细胞的活性与增殖能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适配体功能化白细胞膜包覆UCNPs-Fe_3O_4@SiO_2纳米生物探针用于异质性循环肿瘤细胞高效分离与荧光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设备与仪器
        3.2.3 PEI-UCNPs的合成
        3.2.4 Fe_3O_4@SiO_2的合成
        3.2.5 PEI-UCNPs与Fe_3O_4@SiO_2的静电作用
        3.2.6 细胞培养
        3.2.7 白细胞膜包覆UCNPs-Fe_3O_4@SiO_2的制备
        3.2.8 白细胞膜包覆UCNPs-Fe_3O_4@SiO_2复合材料的SDS-PAGE表征
        3.2.9 SA-WM-UCNPs-Fe_3O_4@SiO_2与biotin-C-9S/SYL3C的组装
        3.2.10 aptamer-SA-WM-UCNPs-Fe_3O_4@SiO_2的细胞毒性实验
        3.2.11 实验条件优化
        3.2.12 aptamer-SA-WM-UCNPs-Fe_3O_4@SiO_2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捕获
        3.2.13 aptamer-SA-WM-UCNPs-Fe_3O_4@SiO_2对靶细胞的分离捕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表征
        3.3.2 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荧光性能
        3.3.3 aptamer-SA-WM-UCNPs-Fe_3O_4@SiO_2的表征
        3.3.4 UCNPs-Fe_3O_4@SiO_2和SA-WM-UCNPs-Fe_3O_4@SiO_2的荧光性能
        3.3.5 aptamer-SA-WM-UCNPs-Fe_3O_4@SiO_2捕获靶细胞的可行性分析
        3.3.6 aptamer-SA-WM-UCNPs-Fe_3O_4@SiO_2的细胞毒性实验
        3.3.7 实验条件优化
        3.3.8 aptamer-SA-WM-UCNPs-Fe_3O_4@SiO_2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捕获
        3.3.9 aptamer-SA-WM-UCNPs-Fe_3O_4@SiO_2纯度和灵敏度的考察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pH敏感染料的纳米生物平台对异质性循环肿瘤细胞的比色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设备与仪器
        4.2.3 多价适配体-Au NP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4.2.4 PAA-MoS_2 NFs的合成
        4.2.5 比色纳米探针的制备
        4.2.6 细胞培养
        4.2.7 CTCs的比色检测
        4.2.8 样品分析
        4.2.9 癌细胞的免疫染色
        4.2.10 临床血液样品中CTCs的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纳米材料的表征
        4.3.2 比色纳米探针的表征
        4.3.3 比色纳米探针的性能
        4.3.4 实验条件优化
        4.3.5 多价适配体-AuNP纳米复合物对癌细胞的捕获
        4.3.6 比色纳米探针对异质性CTCs的同时性检测
        4.3.7 临床血液样品中CTCs的检测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双信号放大的超灵敏电化学适配体传感体系用于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设备与仪器
        5.2.3 传感电极的制备
        5.2.4 双信号标记适配体的HCR组装
        5.2.5 双信号标记适配体HCR组装体的PAGE表征
        5.2.6 细胞培养
        5.2.7 异质性CTCs的捕获
        5.2.8 电化学检测
        5.2.9 全血中加标CTCs的捕获与检测
        5.2.10 不同EMT阶段的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适配体传感的表征
        5.3.2 双信号标记适配体 HCR组装体 PAGE表征及检测性能
        5.3.3 捕获异质性CTCs的可行性分析
        5.3.4 实验条件优化
        5.3.5 异质性CTCs在 PBS中的捕获
        5.3.6 异质性CTCs在全血中的捕获
        5.3.7 不同EMT阶段的检测
        5.3.8 EMT传感系统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欧美汉语中上古音韵学史的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的历史与现状
        一、高本汉之前的学术成果
        二、高本汉
        三、高本汉之後继者
    第三节 研究欧美汉语上中古音韵研究史的理论与方法
        一、主要理论依据
        二、主要采用方法
    第三节 研究近代欧美汉语中上古音学史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欧美汉语上中古音韵学史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上中古音学史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中国上中古近代音学史分期及其标准
    第三节 中国传统古音学研究
    第四节 中国传统音韵学研究的特色和不足
第三章 近代欧美学者上中古音研究史
    第一节 最早的先驱者
        一、马士曼(Marshman):最早的先驱者
        1、马士曼构拟的中古声母
        2、马士曼谈中古韵母“合口”和“开口”
        3、小结
        二、艾约瑟(Joseph Edkins):当时举世闻名的语文学家
        1、艾约瑟和“中国文明西来说”
        2、艾约瑟与突雷尼超级语系(Turanian)
        3、艾约瑟对汉语音韵学的贡献
        4、小结
        三、帕克(Edward Harper Parker):最早的偶像破坏者
        1、帕克与翟理斯之间的宿怨
        2、帕克与艾约瑟之间不休的争论
        3、艾约瑟对帕克评论的回答
        4、帕克对艾约瑟的回答
        5、小结
        四、湛约翰(John Chalmers):最早的《诗经》用韵与韵书研究者
        1、湛约翰的生平
        2、湛约翰读中国韵书韵图分析的成果
        3、小结
    第二节 东方主义学派“异说”
        一、儒莲: 法国最最举足轻重的汉学家
        1、儒莲对中国音韵学的贡献
        2、儒莲的研究方法
        3、儒莲指出的梵汉音译列表
        4、如何评价儒莲的《解读梵文名词》?
    第三节 沃尔皮切粒(Zenone Volpicelli):名不见经传的学者
        一、生平
        二、沃尔皮切粒的学术成果
        1、《中国音韵学》中的突破性进展
        2、《汉语古音论》的主要成就
        三、小结:沃尔皮切粒音韵想法的遗产
    第四节 沙昂科(Schaank):欧洲中国音韵学萌芽时期中最伟大的先驱者
        一、生平
        二、沙昂科的音韵学成果
    第五节 对欧美学者对这些研究汉语音韵的学者和着作的评价
    附录一 中古音声母构拟比较表
第四章 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学理论及贡献—以高本汉为中心
    第一节 欧洲语言学概况
    第二节 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瑞典架海擎天的玉柱
        一、生平
        二、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
        三、高本汉上古汉语为屈折语之说
        四、高本汉对汉语词族的贡献
        五、高本汉的《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
    第三节 高本汉对後人的影响
        一、高本汉——打碎的偶像,高氏系统的极端批判者
        二、高氏系统的主要“示范”
第五章 现代欧美汉语上中古音学史(高本汉之後继者)
    第一节 马伯乐(Henri Maspero)
        一、《唐代长安方言研究》
        二、马伯乐系统与高本汉系统的区别
        三、上古汉语前缀和派生系统
    第二节 奥尔利库尔(Andre-Georges Haudricourt)
        一、越南语及汉语的声调形成
        二、中古汉语声调形成说
    第三节 雅洪托夫(Sergey E.Yakhontov)
        一、雅洪托夫二三等来源之说以及上古音声母的构拟
        二、雅洪托夫声调起源之说、韵母以及元音体系
        三、小结
    第四节 蒲立本(Edwin George Pulleyblank)
        一、蒲立本对上中古音研究的贡献
        1、上古汉语辅音系统研究
        2、早期中古汉语音系
        3、晚期中古汉语音系
        二、小结
    第五节 斯达罗斯金(Sergei A.Starostin)
        一、斯达罗斯金的中古音系
        二、斯达罗斯金构拟的上古音系
        三、小结
    第六节 白一平(WilliamH.Baxter)
        一、白一平对前人着述的看法与评估
        二、白一平的《汉语上古音手册》(1992)
        1、上古音系中的韵母
        2、白氏系统中的元音体系
        3、白氏系统对“重纽”问题的看法
        4、“圆唇元音”(rounded-vowel)理论
        5、白氏系统的声母体系
    第七节 罗杰瑞及其构拟的“汉语方言通语”
        一、汉语方言通语的构拟
        二、小结
    第八节 美籍华人
        一、李方桂系统
        二、张琨先生对汉语上中古音研究的贡献
第六章 欧美汉语中上古音学史研究展望及期待
    第一节 汉语上中国古音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上古音研究仍需解决的问题及思路
    第三节 欧美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对中国学界的影响
第七章 欧美学者对汉语音韵学研究的主要贡献
    第一节 “语族”的概念
    第二节 复辅音研究
        一、复声母
        二、前缀的构拟
    第三节 四等韵与介音的关系
    第四节 AB类音节的问题
        一、蒲立本和雅洪托夫的革命
        二、长短元音的对立
        三、咽音化
        四、其他观点
    第五节 上古音系中的介音系统
        一、上古汉语介音*-1-的构拟
        二、*-r-介音的构拟
        三、*-rj-介音的构拟
        四、*-j-介音的构拟
    第六节 声调起源之说
    第七节 上古汉语形态说
    第八节 出土文献和上古音研究的关系
    第九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艾约瑟学术成果(按时间顺序)
附录2 蒲立本学术成果(亚洲历史,按时间顺序)
附录3 蒲立本学术成果(当代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按时间顺序)
附录4 蒲立本学术成果(汉语语法,按时间顺序)
附录5 蒲立本学术成果(汉藏语言学及上中古音研究)
附录6 许思莱学术成果
附录7 沙加尔学术成果
附录8 List学术成果(限有审核的期刊)
附录9 韩哲夫(Zev Handel)学术成果
附录10 奥德利库尔的学术成果(按时间顺序)
附录11 斯连罗斯金的主要成就
    印欧语和当代语言学
    阿尔泰语
    叶尼塞语
    汉藏语系
    北高加索语
    超级语系

(5)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村镇与村镇空间
        1.3.2 村镇生态系统
        1.3.3 生态系统服务
        1.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理论方法与研究基础
    2.1 村镇空间研究理论支撑
        2.1.1 乡村振兴等相关理论
        2.1.2 空间均衡网络理论
        2.1.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1.4 空间格局优化理论
        2.1.5 三生空间优组理论
        2.1.6 空间信息系统理论
    2.2 生态服务理论及方法
        2.2.1 生态服务的基本特征与内涵
        2.2.2 生态服务的资源禀赋与价值属性
        2.2.3 生态服务价值分类方案与测度方法
    2.3 村镇空间生态服务属性与关联影响
        2.3.1 村镇空间生态服务属性与构成
        2.3.2 村镇空间及制衡机制
        2.3.3 村镇空间整合及优化
    2.4 理论思辨与技术工具选择
        2.4.1 理论思辨与视角选取
        2.4.2 技术工具比较与选用
        2.4.3 生态服务视角下村镇空间优化思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调查
    3.1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概况
        3.1.1 省域村镇建设基本概况
        3.1.2 省域村镇绿色发展基础
    3.2 黑龙江省村镇绿色发展诉求
        3.2.1 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定位
        3.2.2 区域层面规划与建设要求
        3.2.3 地方层面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需求
    3.3 基于发展诉求的村镇空间调研设计
        3.3.1 调查目标与思路
        3.3.2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3.4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特征及问题
        3.4.1 区域发展失衡
        3.4.2 空间发展无序
        3.4.3 资源利用低效
        3.4.4 生态环境恶化
        3.4.5 绿色技术缺失
        3.4.6 规划管理滞后
    3.5 村镇空间优化的目标框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及解析
    4.1 县域尺度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构建
        4.1.1 面向空间优化的生态服务指标体系构建
        4.1.2 基于当量因子法的指标项测度
        4.1.3 基于功能价值法的指标项测度
        4.1.4 生态服务测度模型构建及检验
    4.2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
        4.2.1 对接测度的村镇土地利用类型的重划定
        4.2.2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测度模型修订
        4.2.3 黑龙江省村镇生态服务测度及空间格局
    4.3 基于生态服务测度的村镇空间解析框架设计
        4.3.1 面向区际平衡的村镇空间均衡性评析
        4.3.2 面向区内协调的村镇空间耦合度评析
        4.3.3 面向效率提升的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评析
        4.3.4 面向功能优化的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生态服务测度的黑龙江省村镇空间格局
    5.1 村镇空间格局的目标方向
        5.1.1 空间功能协调共生发展
        5.1.2 空间利用效率整体提升
        5.1.3 空间主导功能强化发展
    5.2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
        5.2.1 基于基尼系数的优化思路
        5.2.2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测度
        5.2.3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优化
    5.3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
        5.3.1 基于耦合度模型的优化思路
        5.3.2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测度
        5.3.3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优化
    5.4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
        5.4.1 基于价值指数的优化思路
        5.4.2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测度
        5.4.3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优化
    5.5 村镇空间功能格局
        5.5.1 基于多维分析的优化思路
        5.5.2 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及区划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路径及策略
    6.1 村镇空间优化的战略指引
        6.1.1 以村镇空间为支撑的区域协调与城乡一体化格局
        6.1.2 以生态服务价值提升为导向的三产融合发展体系
        6.1.3 以生态服务底线为保障的区域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6.1.4 对接城镇经济网络的村镇三生空间特色功能提升
    6.2 村镇空间优化的总体策略
        6.2.1 省域四大地域片区功能的协调发展
        6.2.2 重要空间节点职能结构调整与优化
        6.2.3 区域村镇空间联系通道网络的完善
        6.2.4 各生态分区城镇化发展的有序推进
        6.2.5 核心片区空间协调与组织模式优化
    6.3 村镇空间优化的技术支撑体系
        6.3.1 村镇数据库构建与应用
        6.3.2 绿色资源的分析与评价
        6.3.3 绿色专项研究的技术应用
        6.3.4 村镇规划编制与表达
    6.4 村镇空间优化的规划设计体系
        6.4.1 省-县(市)双层村镇空间规划体系建立
        6.4.2 城乡空间规划整合与协调指引
        6.4.3 绿色导向下的村镇空间重构
    6.5 村镇空间优化的实施保障体系
        6.5.1 统筹公共政策
        6.5.2 创新管理机制
        6.5.3 优化评价体系
        6.5.4 完善公众参与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对象与时间节点
        1.3.1 北京市中心城
        1.3.2 绿色空间
        1.3.2.1 绿色空间的定义
        1.3.2.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
        1.3.3 绿色空间格局
        1.3.4 研究时间节点的确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绿色空间研究热点问题
        1.4.1.1 绿色空间格局研究
        1.4.1.2 绿色空间服务功能研究
        1.4.1.3 重要绿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1.4.2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1.4.2.1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1.4.2.2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方法进展
        1.4.2.3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因素分类
        1.4.2.4 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1.4.3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1.4.3.1 空间格局优化的概念
        1.4.3.2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方法
        1.4.4 基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土地面积和空间模拟预测相关研究进展
        1.4.4.1 土地模拟预测
        1.4.4.2 土地模拟预测的研究领域
        1.4.4.3 土地模拟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4.5 研究进展评述
    1.5 研究内容
        1.5.1 发现问题-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
        1.5.2 问题机制-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1.5.3 优化目标-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
        1.5.4 解决问题-提出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1.5.5 实践应用-北京市五环内“留白增绿”的实践应用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框架
    2.1 研究数据
        2.1.1 遥感数据
        2.1.1.1 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软件
        2.1.1.2 遥感数据校正和融合
        2.1.1.3 遥感解译标志
        2.1.1.4 遥感信息解译
        2.1.1.5 遥感精度检验
        2.1.2.6 遥感制图
        2.1.2 社会经济数据
        2.1.3 自然数据
        2.1.3.1 天气气象数据
        2.1.3.2 土壤数据
        2.1.3.3 地形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绿色空间的面积演变分析-动态度计算
        2.2.2 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转移矩阵模型
        2.2.3 绿色空间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2.2.3.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2.2.3.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方式及其意义
        2.2.4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2.2.4.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2.4.2 方法原理
        2.2.4.3 建模步骤
        2.2.4.4 结果的有效应检验
        2.2.5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2.2.5.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2.5.2 方法原理
        2.2.5.3 加权权重的计算方式
        2.2.5.4 回归结果的有效应检验
        2.2.6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2.2.6.1 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方法
        2.2.6.2 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2.2.7 绿色空间的面积模拟预测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
        2.2.7.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2.2.7.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步骤
        2.2.8 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预测分析-元胞自动机模型
        2.2.8.1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本构成
        2.2.8.2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模步骤
3 研究区域概述
    3.1 研究区域自然与社会概况
        3.1.1 气候概述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
        3.1.4 植被
        3.1.5 经济发展概述
    3.2 历史概述—西周以来的北京市山水格局与绿色空间变迁
        3.2.1 概述
        3.2.1.1 北平湾
        3.2.1.2 自然水系
        3.2.2 西周至唐-地理条件决定的城市景观营建
        3.2.2.1 地理条件决定的城市兴起
        3.2.2.2 围绕农业灌溉的水利初兴
        3.2.2.3 与自然山水相依的景观格局
        3.2.3 辽金元-基于人工水利建设的城市景观发展
        3.2.3.1 人工干预下的漕运开发
        3.2.3.2 城市与宫苑的营建
        3.2.4 明-集中于城市内部的景观建设
        3.2.4.1 城池与宫苑建设
        3.2.4.2 水源及水系的改变
        3.2.4.3 运河的衰落
        3.2.4.4 园林与风景区的建设
        3.2.5 清-水利工程的西移与其带动下的景观建设
        3.2.5.1 清代水利工程
        3.2.5.2 京西稻与农田灌溉
        3.2.5.3 集中于京西郊的园林建设
        3.2.6 民国时期与建国初期-城市景观建设的停滞与新生
        3.2.6.1 公园开放运动
        3.2.6.2 民国初期的行道树种植风潮
        3.2.6.3 城市规划的探索
        3.2.6.4 “大地园林化”的狂热建设期
        3.2.6.5 “文革”期间的绿化破坏
        3.2.6.6 绿色空间规划的规范化及发展
4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
    4.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的面积演变分析
        4.1.1 绿色空间的面积组成对比分析
        4.1.2 不同类型的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分析
    4.2 北京市中心城不同时期绿色空间的转换分析
        4.2.1 1992年-2000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2 2000年-2008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3 2008年-2016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4 1992年-2016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演变分析
        4.3.1 绿色空间单元特征的时空演变分析
        4.3.1.1 斑块数量(NP)
        4.3.1.2 斑块类型面积(CA)
        4.3.1.3 平均斑块面积(MPS)
        4.3.1.4 斑块类型面积百分比(PLAND)
        4.3.2 绿色空间破碎化的时空演变分析
        4.3.2.1 斑块密度(PD)
        4.3.2.2 最大斑块指数(LPI)
        4.3.2.3 景观形状指数(LSI)
        4.3.2.4 边缘密度(ED)
        4.3.3 绿色空间连接度的时空演变分析
        4.3.4 绿色空间多样性的时空演变分析
    4.4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演变中的问题
        4.4.1 绿色空间面积严重萎缩、关键绿地空间流失
        4.4.2 绿地绿色空间“大空间少而孤立、小空间分散,连接性不佳”
        4.4.3 绿色空间综合功能尚未达到市民需求
    4.5 本章小结
        4.5.1 各类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呈现“三减一增”
        4.5.1.1 耕地面积呈现大面积圈层减少
        4.5.1.2 林地面积呈现局部波动式点状增加
        4.5.1.3 草地面积呈现少量稳定增加
        4.5.1.4 湿地及水域面积出现降低
        4.5.2 各类绿色空间面积转换趋势明显
        4.5.2.1 耕地面积多转向建设用地、林地
        4.5.2.2 草地面积转自耕地、建设用地
        4.5.3 绿色空间整体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化和异质化趋势
        4.5.3.1 耕地呈现破碎化、湿地及水域呈现形态简单化
        4.5.3.2 林地、草地呈现连片化和完整化
5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社会经济因素
    5.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选择
        5.1.1 驱动因子的选择原则
        5.1.1.1 因子的代表性
        5.1.1.2 数据的可获取性
        5.1.1.3 因子间的独立性
        5.1.2 驱动因子的分类
    5.2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1 社会经济因素对各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1.1 社会经济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5.2.1.2 社会经济对林地面积的影响
        5.2.1.3 社会经济对草地面积的影响
        5.2.1.4 社会经济对湿地及水域面积的影响
        5.2.2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2.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总体斑块面积的影响
        5.2.2.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5.2.2.3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多样性的影响
        5.2.2.4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连接度的影响
    5.3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5.3.1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回归结果
        5.3.2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5.3.2.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3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连接度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4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多样性影响的空间差异
    5.4 本章小结
        5.4.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显着
        5.4.1.1 城市蔓延导致耕地圈层减少
        5.4.1.2 人口聚集促进林地面积增加
        5.4.1.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林草面积演变
        5.4.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空间差异明显
        5.4.2.1 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加速绿色空间破碎化
        5.4.2.2 城市蔓延与绿色空间多样性水平高度负相关
        5.4.2.3 二产发展减弱绿色空间连接度水平
        5.4.2.4 社会经济发展显着作用于边缘集团
        5.4.2.5 研究期末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典型商圈绿色空间面积、多样性水平增加
6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自然因素
    6.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自然驱动因子
    6.2 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1 自然因素对各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1.1 自然因素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6.2.1.2 自然因素对林地面积的影响
        6.2.1.3 自然因素对草地面积的影响
        6.2.1.4 自然因素对湿地及水域面积的影响
        6.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2.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总体斑块面积的影响
        6.2.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6.2.2.3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连接度的影响
        6.2.2.4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多样性的影响
    6.3 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6.3.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回归结果
        6.3.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6.3.2.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面积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3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连接度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4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多样性影响的空间差异
    6.4 本章小结
        6.4.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不显着
        6.4.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起到限制作用
7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政策因素
    7.1 绿色空间相关规划、政策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1.1 绿色空间规划对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
        7.1.2 绿色空间相关政策对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
    7.2 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
        7.2.1 点状空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7.2.1.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背景
        7.2.1.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概述
        7.2.1.3 奥林匹克公园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1.4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奥林匹克公园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1.5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2 线性空间-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
        7.2.2.1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建设背景
        7.2.2.2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规划建设概述
        7.2.2.3 西北郊三山五园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2.4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对三山五园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2.5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对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3 面状空间-百万亩造林
        7.2.3.1 平原造林建设背景
        7.2.3.2 平原造林规划建设概述
        7.2.3.3 中心城平原造林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3.4 中心城平原造林对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
        7.2.3.5 中心城平原造林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
    7.3 本章小结
        7.3.1 规划、政府决策引导绿色空间空间结构形成
        7.3.2 大型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推动局部绿色空间格局演变
        7.3.3 多因素共同作用城市空间消长,复杂机制推动绿色空间动态演变
8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优化格局构建
    8.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优化目标-实现绿色空间理想格局
        8.1.1 斑块的生态适宜性
        8.1.2 人口游憩使用的需求性
        8.1.3 文化遗产的传承性
    8.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理想格局构建
        8.2.1 生态安全格局
        8.2.1.1 高程与坡度等级
        8.2.1.2 植被覆盖
        8.2.1.3 农田
        8.2.1.4 水域缓冲区
        8.2.1.5 地质灾害
        8.2.1.6 水土流失敏感性
        8.2.1.7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
        8.2.2 游憩需求格局
        8.2.2.1 绿色空间使用频率
        8.2.2.2 绿色空间500m服务半径覆盖人口密度
        8.2.2.3 绿色空间可达性
        8.2.2.4 绿色空间游憩需求格局分区
        8.2.3 文化保护格局
        8.2.4 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分区
        8.3.4.1 绿色空间低理想格局-底线
        8.3.4.2 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满意
        8.3.4.3 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理想
    8.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关键空间识别
        8.3.1 关键生态-游憩源的识别
        8.3.1.1 关键生态源
        8.3.1.2 关键游憩源
        8.3.2 关键生态廊道的识别
        8.3.2.1 生态源地的确定
        8.3.2.2 设定阻力值,构建阻力面
        8.3.2.3 关键生态廊道的构建
        8.3.3 关键游憩廊道的识别
        8.3.3.1 游憩源地的确定
        8.3.3.2 潜在游憩廊道载体
        8.3.3.3 关键游憩廊道的构建
    8.4 与总体规划的对比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实现策略
    9.1 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绿色空间面积
        9.1.1 基于SD模型的社会经济-绿色空间面积复合模拟的构建思路
        9.1.1.1 绿色空间模拟的因果反馈图构建
        9.1.1.2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的方程构建
        9.1.1.3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模型的精度检验
        9.1.2 社会经济-绿色空间面积复合模拟和优化调控建议
        9.1.2.1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结果
        9.1.2.2 绿色空间面积优化的情景设计
        9.1.2.3 高-中-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实现的面积模拟结果
        9.1.2.4 高-中-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实现的社会经济调控策略
    9.2 依据自然基底优化绿色空间位置选择
        9.2.1 基于CA模型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空间模拟构建思路
        9.2.1.1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转换概率
        9.2.1.2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转换规则
        9.2.1.3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检验和修订
        9.2.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结果
        9.2.2.1 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结果
        9.2.2.2 绿色空间高、中理想格局的空间优化结果
        9.2.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与国际大都市的对比
    9.3 规划政策保证绿色空间关键空间实施
        9.3.1 重塑人文历史风貌,构建老城遗址公园环
        9.3.2 挖掘潜力空间,打造一道城市公园环
        9.3.3 限制城市发展,推进二道郊野公园环
        9.3.4 城乡环境绿色空间引入,形成楔形绿廊
        9.3.5 打造城市自然轴线,增加南北中轴生态空间
        9.3.6 引入城市森林,打造小微绿地
    9.4 现场调研辅助绿色空间规划方案深化—以北京市中心城“留白增绿”的实施为例
        9.4.1 “留白增绿”提出的背景
        9.4.2 “留白增绿”实施导则
        9.4.2.1 依据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确定腾退空间功能定位
        9.4.2.2 各留白增绿空间类型的建设策略
        9.4.3 现场调研生成节点方案-以海淀区小月河片区为例
    9.5 本章小结
10 结论
    10.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10.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0.2.1 借助多源数据理清绿色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力强弱
        10.2.2 提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概念,完善景观格局优化内容
        10.2.3 引入面积和空间模拟模型,辅助绿色空间优化格局实现
    10.3 本研究的应用前景
        10.3.1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方法支持生态红线划定
        10.3.2 绿色空间模拟预测模型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方案比选
    10.4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我国公民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2.2 国内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2.3 小结:公民安全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3 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3.2 研究问题的说明
        3.3 研究的内容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1 研究方法
        4.2 技术路线
第1章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
    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
        1.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存的基本思想
        1.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财产的基本思想
        1.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1.1.4 小结: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蕴含人的安全理念
    1.2 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
        1.2.1 西方人的安全研究的历史溯源
        1.2.2 批判安全研究
        1.2.3 “人的安全”理论
        1.2.4 小结:批判安全与“人的安全”研究为界定公民安全提供思想滋养
    1.3 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
        1.3.1 中国民本思想蕴含的安全理念
        1.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蕴含的安全理念
        1.3.3 小结: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为公民安全研究提供重要指引
    1.4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研究述评
第2章 公民安全的界定
    2.1 安全及其相关概念
        2.1.1 安全的不同界说
        2.1.2 安全相关的主要概念
    2.2 公民安全的内涵
        2.2.1 公民安全的概念
        2.2.2 公民安全的内容
        2.2.3 公民安全的演绎路径
    2.3 公民安全的基本特征
    2.4 公民安全的实现条件
        2.4.1 国家善治
        2.4.2 社会和谐
        2.4.3 公民安全意识内化于心
        2.4.4 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2.5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之关系
        2.5.1 国家安全与公民安全“对立统一”
        2.5.2 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相互交织
        2.5.3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民安全“和而不同”
第3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
    3.1 政治环境
        3.1.1 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
        3.1.2 四大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3.1.3 “依法治国”的提出和完善
    3.2 经济环境
        3.2.1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3 社会环境
        3.3.1 社会异质性增加
        3.3.2 社会转型发展
    3.4 文化环境
        3.4.1 儒家文化的历史传承
        3.4.2 “以人为本”文化生态的建立
    3.5 国际环境
        3.5.1 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3.5.2 国际公约的规制
        3.5.3 世界人权斗争的影响
        3.5.4 联合国“人的安全”的提出
    3.6 小结
第4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实考量
    4.1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
        4.1.1 公民生命安全总体得到保障
        4.1.1.1 威胁生命安全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4.1.1.2 威胁生命安全的战乱因素总体得到控制
        4.1.2 公民财产安全基本实现
        4.1.2.1 公民财产稳步增长
        4.1.2.2 国家重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安全
        4.1.2.3 保障公民合法财产安全的法律比较完善
        4.1.3 公民自由安全逐步完善并落实
        4.1.3.1 公民真实自由逐步实现
        4.1.3.2 公民政治权利逐渐完善和落实
        4.1.3.3 公民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共同发展
    4.2 我国公民安全的主要困境
        4.2.1 公民生命安全面临的威胁
        4.2.1.1 贫困威胁依然存在
        4.2.1.2 食品不安全威胁突出
        4.2.1.3 重大疾病威胁加大
        4.2.1.4 生产安全事故威胁频现
        4.2.1.5 恐怖主义威胁增多
        4.2.2 公民财产安全遭遇的挑战
        4.2.2.1 强征强拆侵犯公民财产安全
        4.2.2.2 侵财犯罪损害公民财产安全
        4.2.3 公民自由安全存在的问题
        4.2.3.1 公民真实自由存在诸多短板
        4.2.3.2 侵犯公民自由安全的现象还存在
    4.3 我国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原因
        4.3.1 经济发展不科学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根本原因
        4.3.2 民主法治不完善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关键原因
        4.3.3 公民安全理念缺位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重要原因
        4.3.4 社会安全问题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直接原因
第5章 新时代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路径
    5.1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
        5.1.1 新时代我国公民生命安全威胁的应对
        5.1.1.1 以“精准扶贫”为指引,打赢扶贫攻坚战
        5.1.1.2 以“社会共治”为主线,保障公民食品安全
        5.1.1.3 以“预防”为中心,防控重大疾病威胁
        5.1.1.4 “规范”为导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灾难
        5.1.1.5 以“去极端化”为基础,打好反恐“组合拳”
        5.1.2 新时代我国公民财产安全挑战的化解
        5.1.2.1 以“法律”为准绳,杜绝强征强拆行为
        5.1.2.2 以“打防控”为举措,制止各类侵财犯罪
        5.1.3 新时代我国公民自由安全问题的处置
        5.1.3.1 以“发展”为根本,筑牢公民自由安全的基础
        5.1.3.2 以“制度”为核心,约束公权力对公民自由的侵害
    5.2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路径的总体思考
        5.2.1 正确架构政党、国家、社会与公民安全的关系
        5.2.1.1 突出中国共产党维护公民安全的主导作用
        5.2.1.2 强化政府保障公民安全的主体作用
        5.2.1.3 发挥社会力量保护公民安全的重要作用
        5.2.2 全面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
        5.2.2.1 法治是保障公民安全的必由之路
        5.2.2.2 加快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建设
        5.2.3 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筑牢保障公民安全基础
        5.2.3.1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5.2.3.2 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
        5.2.4 科学发展军事实力和外交关系厚植保障公民安全优势
        5.2.4.1 强军兴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5.2.4.2 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外交关系
        5.2.5 提升公民安全意识,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5.2.5.1 努力提升公民安全意识
        5.2.5.2 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8)锰氧化物的纳米结构调控及其在锂离子电池和锂氧气电池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
        1.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2.2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2.3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1.2.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2.4.1 嵌入/脱出类负极材料
        1.2.4.2 合金化反应类负极材料
        1.2.4.3 转化反应类负极材料
        1.2.4.4 锰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
    1.3 锂空气电池
        1.3.1 锂空气电池的分类与工作原理
        1.3.2 锂氧气电池的优点与挑战
    1.4 锂氧气电池有机电解质体系
        1.4.1 锂氧气电池有机电解液的要求
        1.4.2 碳酸酯类有机电解液
        1.4.3 醚类有机电解液
        1.4.4 砜类有机电解液
        1.4.5 氧化还原介质的应用
        1.4.6 有机电解液中锂盐的选用
        1.4.7 金属锂的保护
    1.5 锂氧气电池电催化剂
        1.5.1 电催化剂的功能
        1.5.2 碳材料催化剂
        1.5.3 贵金属催化剂
        1.5.4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5.5 氧气阴极的优化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仪器药品与实验方法
    2.1 主要化学试剂
    2.2 锂氧气电池电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2.3 实验仪器与方法
        2.3.1 合成方法与物理性质表征
        2.3.1.1 水热法
        2.3.1.2 X-射线粉末晶体衍射技术(XRD)
        2.3.1.3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1.4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1.5 热重分析
        2.3.1.6 元素分析
        2.3.1.7 吸脱附法测定比表面积
        2.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2.1 电极制备
        2.3.2.2 电池组装
        2.3.2.3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2.3.2.4 循环伏安技术
        2.3.2.5 旋转圆盘电极测试
        2.3.2.6 计时电流法与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
        2.3.2.7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
        2.3.2.8 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纳米结构多孔MnO/C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nRO-MnO/C、nR-MnO/C和nO-MnO/C的制备及电化学测试条件
        3.2.1 nRO-MnO/C、nR-MnO/C和nO-MnO/C的制备
        3.2.2 电化学测试条件
    3.3 nRO-MnO/C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3.3.1 nRO-MnO/C的合成过程
        3.3.2 产物的XRD表征
        3.3.3 产物的SEM表征
        3.3.4 产物的TEM表征
        3.3.5 nRO-MnO/C的比表面积测试
        3.3.6 nRO-MnO/C的碳含量分析
    3.4 nRO-MnO/C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3.4.1 nRO-MnO/C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
        3.4.2 nRO-MnO/C电极的充放电曲线
        3.4.3 nRO-MnO/C电极的循环性能
        3.4.4 nRO-MnO/C电极的倍率性能
        3.4.5 nRO-MnO/C电极循环后的电极形貌
    3.5 nR-MnO/C、nO-MnO/C和nRO-MnO/C的电化学性能对比
        3.5.1 nR-MnO/C和nO-MnO/C的SEM表征
        3.5.2 nR-MnO/C、nO-MnO/C和nRO-MnO/C的电化学性能对比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非水锂氧气电池np-RuO_2/nr-MnO_2高效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电催化剂MnO_2纳米棒和np-RuO_2/nr-MnO_2的制备及电化学测试条件
        4.2.1 电催化剂MnO_2纳米棒和np-RuO_2/nr-MnO_2的制备
        4.2.2 电化学测试条件
    4.3 电催化剂MnO_2纳米棒和np-RuO_2/nr-MnO_2的结构表征
        4.3.1 XRD表征
        4.3.2 ICP-OES表征
        4.3.3 BET表征
        4.3.4 SEM表征
        4.3.5 TEM表征
    4.4 电催化剂MnO_2纳米棒和np-RuO_2/nr-MnO_2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4.4.1 水体系中的旋转圆盘电极表征
        4.4.2 有机体系中的旋转圆盘电极表征
        4.4.3 有机体系中的线性扫描伏安测试
        4.4.4 锂氧气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4.5 np-RuO_2/nr-MnO_2电极结构变化和形貌变化的表征
        4.5.1 原位高能XRD表征
        4.5.2 非原位扫描电镜表征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非水锂氧气电池MnO_2@PC高效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导电多孔碳(PC)和MnO_2@PC的制备及电化学测试条件
        5.2.1 导电多孔碳(PC)和MnO_2@PC的制备
        5.2.2 电化学测试条件
    5.3 电催化剂MnO_2@PC的结构表征
        5.3.1 XRD表征
        5.3.2 BET表征
        5.3.3 热重分析
        5.3.4 SEM表征
        5.3.5 TEM表征
    5.4 电催化剂MnO_2@PC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5.4.1 有机体系中的线性扫描伏安测试
        5.4.2 锂氧气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5.5 充放电过程中MnO_2@PC电极结构变化和形貌变化的表征
        5.5.1 原位高能XRD表征
        5.5.2 非原位SEM表征
        5.5.3 非原位电化学阻抗测试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非水锂氧气电池RuO_2/Mn_3O_4@C高效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RuO_2/Mn_3O_4@C的制备及电化学测试条件
        6.2.1 RuO_2Mn_3O_4@C的制备
        6.2.2 电化学测试条件
    6.3 电催化剂RuO_2/ Mn_3O_4@C的结构表征
        6.3.1 XRD表征
        6.3.2 BET表征
        6.3.3 非金属元素分析
        6.3.4 金属元素分析
        6.3.5 SEM表征
        6.3.6 TEM表征
    6.4 电催化剂RuO_2/Mn_3O_4@C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6.4.1 有机体系中的线性扫描伏安测试
        6.4.2 锂氧气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6.4.3 锂氧气电池放电产物的SEM表征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和展望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致谢

(9)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
        2.1.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2.1.2 企业
    2.2 理论依据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治理理论
        2.2.3 资源依赖理论
    2.3 参与意义
3 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实践
    3.1 国外发展概况
        3.1.1 鼓励性政策
        3.1.2 具体实践
    3.2 国内发展概况
        3.2.1 鼓励性政策
        3.2.2 具体实践
4 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调查分析
    4.1 调查设计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
        4.1.3 调查内容设计
    4.2 调查结果分析
        4.2.1 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意愿与动机
        4.2.2 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参与方式与合作模式
        4.2.3 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成效
        4.2.4 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制约因素
    4.3 存在的问题
        4.3.1 政府及公共文化机构存在的问题
        4.3.2 企业存在的问题
        4.3.3 总体的关键性问题
5 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政府与公共文化机构的社会合作意识
    5.2 建立健全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激励机制
    5.3 构建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5.4 营造数字文化氛围,提高群众信息素养
    5.5 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与创新意识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电话访谈提纲

四、方正奥德与SUN共建解决方案开发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SUN:100%代理制不会变 与方正奥德合作开发中心[J]. 王向前. 每周电脑报, 1999(48)
  • [2]新型循环肿瘤细胞识别界面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 王秀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D]. 罗巍(ORLANDI GIORGIO). 厦门大学, 2019(08)
  • [5]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D]. 刘宇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D]. 李方正.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我国公民安全研究[D]. 张青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8]锰氧化物的纳米结构调控及其在锂离子电池和锂氧气电池中的性能研究[D]. 许跃峰. 厦门大学, 2017(01)
  • [9]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卢世晴. 武汉大学, 2017(06)
  • [10]64位计算的“腥风血雨”[N]. 凡妮. 电脑商报, 2004

标签:;  ;  ;  ;  

方正奥德与SUN共建解决方案开发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