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天津段施工对蓄滞洪区及沿线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分析

京沪高速天津段施工对蓄滞洪区及沿线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分析

一、京沪高速公路天津段工程建设对蓄、滞洪区及沿线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一瑾[1](2020)在《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及防控方法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快速城镇化和全球极端气候的背景下,城市下垫面硬化、自然生态格局破坏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城市暴雨愈发频繁,积水现象增加。造成了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生命健康的一系列威胁。如何应用科学、有效、绿色、系统性的方法应对内涝灾害的发生仍然有很多研究空间。本文选取了暴雨内涝灾害高发的城市泉州为研究对象,结合城乡规划学、水文学、灾害学等学科的思维方式,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水文分析模型,以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式,探讨滨海城市暴雨内涝的防控方法。论文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对比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模拟模型、评价方法、防控理论等内容,确定了在城市尺度以ArcGIS技术方法,通过指标体系评价的方式进行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在街区尺度通过SWMM技术进行汇水模拟及排水系统的风险评估;第二部分,在确定了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后进行了评价因子选取和综合权重赋值计算,构建了完整的暴雨内涝灾害评价体系。通过对指标进行归一化计算和叠加权重,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计算公式,在GIS中分析了泉州市各行政区的暴雨内涝灾害风险指数,划分出5个风险等级。通过城市建设状况和风险等级的对比关系,找出了影响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关键因素,总结了内涝灾害风险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区减弱的规律,为下文街区尺度的研究对象选取以及后文规划防控策略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高风险街区尺度的汇水模拟分析,深入研究了在不同降雨强度情况,空间要素与管网的综合作用下,街区内部积水的动态过程。根据用地现状和积水情况提出了结合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分区优化策略,并再次进行模拟检验;第四部分,笔者从城市尺度的暴雨内涝承灾规划、街区尺度的基于LID的积水管控方法、防控内涝风险管理与政策优化三个角度构建了泉州市的暴雨内涝灾害防控方法。对泉州市进行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研究和防控方法构建,不仅为该区域的风险识别和防灾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也通过探讨城市空间和暴雨内涝灾害的关系,丰富了城乡规划学科在防灾规划理论层面的研究,为滨海城市减少内涝灾害损失,保障城市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梁安琪[2](2018)在《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村由作为生态基底的水域林地,作为生产要素的耕地园地以及村庄集镇组成,受自然禀赋、经济理性以及文化理性的相互影响,乡村空间具有独特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随着快速城镇化发展,乡村农田耕地、湿地水域面积锐减,自然空间不断消失,乡村生态、生产价值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同时,近年来村庄大规模的撤并和统一的规划模式,使乡村空间传统肌理衰退、历史文化断裂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维育乡村空间特有的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文化价值,引导乡村空间合理布局、资源有效配置,探求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尤为重要。绿色基础设施整合“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相关理论,以自然环境决定土地使用为核心,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维护居民生态服务及社会经济利益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其作为土地保护利用框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宏观层面引导乡村空间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提供生态环境服务与技术的微观层面,则是营造生态宜居乡村空间的重要基础。本文首先分析研究了绿色基础设施和乡村空间规划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实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特征与属性,梳理了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主要构成要素,归纳了绿色基础设施对于乡村空间规划的重要意义。其次,基于对天津乡村空间现状的调研分析,总结了天津乡村空间结构类型和特征,从自然、生活、生产空间三方面梳理了天津乡村空间的现状问题。最后,提出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乡村空间规划原则与思路,确定镇(乡)域及村庄尺度的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乡村空间规划策略,并结合天津市黄花店镇及解口村规划进行实证研究,从乡村发展实际入手提出具体规划策略,以期为天津其他乡村空间规划提供借鉴。综上,本文以乡村绿色基础设施为视角,对天津乡村空间现状类型与特征进行了剖析,尝试解决乡村土地开发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构建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空间规划策略,为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实践经验。

王玉军[3](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李惠敏[4](2014)在《基于生态安全影响评价的滨海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文中提出滨海城市因人口密集、产业集中、生态脆弱的特殊性,其防灾减灾问题与国家重点区域城市安全的保障密切相关。快速城镇化阶段盲目过量的建设活动导致滨海城市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与破坏程度明显提高。道路作为人类建设活动进入自然生态景观的先导,在直接改变自然生境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累积破坏影响。围绕如何转变道路交通规划思路,减少道路系统生态影响的问题,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方法系统整理国内外道路生态学理论的研究进展,以及我国道路交通规划实践的发展历程。从生物种群、海岸环境、土地利用等六个方面综合阐述道路系统对滨海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作用影响,总结归纳道路空间结构属性与其生态影响的关联性。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对道路网影响域内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状况进行比较研究,量化分析各级道路的生态影响,探究道路系统的生态影响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十年来建设用地增长明显,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程度增加;道路系统的生态影响随缓冲距离的扩大而出现一定的衰减,并受到自然要素分布、道路网络特征等多重要素的影响。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从工作框架、规划策略、评估反馈机制、安全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道路规划框架,提出路段尺度、路网尺度的规划策略与生态补偿策略。通过合理的规划引导、控制实施、评估管理,实现道路系统的科学建设与运行,减少和避免其生态影响,保障滨海城市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刘艳军[5](2015)在《河北省高速公路节约用地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通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其中包括大量的耕地。我国是一个耕地相对缺乏的国家,保护土地资源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我省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指标由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占用,特别是今后几年我省高速公路还将面临大规模建设,这就势必将占用大量的土地,因此研究如何节约用地,对保证项目建设正常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论文首先说明了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走向,目前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相关政策。其次在分析土地节约和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再次通过对河北省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耕地现状、建设用地现状以及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对高速公路节约用地从规划、可研、设计、施工到施工后的土地复垦等环节建立统一的节约用地评价体系。最后以廊沧高速公路沧州段为例,给出其合理节约土地的措施,包括路线方案对比、路基横断面节约土地措施以及互通立交设计等方面,最后评价廊沧高速公路沧州段节约土地的效果。高速公路节约用地优化设计研究在分析土地节约和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各阶段中通过节约用地以及土地整理等有效措施,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这将在很大方面上促进高速公路的建设。

杨玲[6](2014)在《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向市域空间层次拓展,解决宏观生态保育和绿化建设问题,是绿地系统规划目前的研究热点。而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空间管控技术体系是市域绿地规划编研的必然趋势。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立足于我国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和制度情景,构建有较强可操作性和推广意义的,基于空间管控视角下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研技术方法体系。本文采用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规划和实践的比较,分析目前我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总结我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研实践,和我国相关市域规划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体系。本文形成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论和成果:1.梳理我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编研与实践历程,提出完善的空间管控体系是我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研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2.提出了与新版城乡用地分类标准对接的市域绿地分类体系;3.提出了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基本绿线”的概念和划定方法,并进行了市域“基本绿线”空间管控对策研究;4.提出了“基本绿线+绿化分级分区管控”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研的技术方法体系,并进行了市域“绿化分级分区管控”的分级分区划定和空间管控对策研究;5.在《昌吉市绿地系统规划(2012-2030)》编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拓展研究,全面示范了上述技术方法体系;6.总结理论研究和示范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导则。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基于空间管控视角下的市域绿地分类体系;2.提出了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基本绿线”的概念及其划定方法;3.提出了基于空间管控视角下,“基本绿线+绿化分级分区管制”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研的技术方法体系;4.提出了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导则。

吴炼石[7](2012)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对南四湖及周边地区环境和经济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广大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及地下水严重超采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大型水利工程。南四湖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中是重要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在南四湖及周边的工程项目主要有:截污导流、柳长河等渠道工程、下级湖提高蓄水位工程和上级湖湖内疏浚工程。本着“先治污后通水”的原则,截污导流工程先期实施。治污工程实施之前的2000年,黄河以南36个控制断面中,仅1个断面水质达到规划目标要求,有3个断面水质为Ⅳ类,其他32个断面水质均为V类或劣V类。2012年1月~4月,黄河以南36个控制断面中,有32个达到Ⅲ类标准。治污工程使南四湖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得到了根本改善和促进。南四湖下级湖提高蓄水位工程对南四湖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位的抬升淹没土地、房屋、各种生产和生活设施,同时对水生动植物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工程设计方案,采用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的方法,得到工程影响南四湖及周边地区的湖田、房屋、畜禽养殖场、围网、芦苇等各项实物容的具体数据。受抬高蓄水位及保护水质的要求,当地的农民、渔民需要学习采用新的生产方式。部分水生动植物在水位抬高初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蓄水位的抬升和枯水季节的输水运行给南四湖补充了大量的生态用水,可以起到扩大湖泊水体面积,补充湿地的水量,对南四湖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需要做好防止周边土地盐渍化的截渗排水等措施和煤炭塌陷区地质灾害的防范。南四湖湖内疏浚工程是南四湖~东平湖段输水与航运结合七个单元工程之其基本任务除了要与梁济运河段工程、柳长河段工程、长沟泵站、邓楼泵站、八里湾泵站一起将调入南四湖的江水逐级北送至东平湖,同时还将实现南四湖~东平湖段的通航目标。水运航道的延伸与通畅对当地经济发展有极大地促进作用。疏浚淤泥弃置形成的工程临时占地,复耕难度大、恢复作物产量时间长,在工程结束的几年时间内可能影响当地农民的收入。渠道工程从主体工程设计、占地环境容量分析、施工组织设计等角度分析,均不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造成大的影响。其中梁济运河和柳长河也同时实现通航的功能。综合来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将对南四湖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改善、航运业和旅游业的促进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水质的保证和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增加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是重要保障。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畜禽饲养需要根据《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结合当时实际,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同时需要注意防范环境地质、人群健康等风险因素。

孙奎利[8](2012)在《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文中认为绿道理念来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并成功的运用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世界着名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当中。随着全球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效应加剧等一系列的城市病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在享有城镇化产生的利好成果的同时,将其负面效应最小化,是城市规划决策者、管理者、参与者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绿道作为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在低碳、环保生活理念引导下,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已然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2010年,随着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辖区九大城市掀起了绿道建设的热潮。自此,广东率全国风气之先,拉开了我国大规模绿道建设的序幕。对天津而言,伴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津滨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天津在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然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与此同时,天津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包括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建设在内的城市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天津城市建设也遇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要求更为凸显,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土地开发强度大,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严重不足,群众亲近自然的需求日渐强烈等。为了构建天津市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天津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促进天津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天津生态城市的建设,就此本文展开了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的研究。本文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将论文分为六个章节进行论述。首先,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缺失、绿道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天津生态城市建设四个方面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并简要说明了绿道建设在构建天津生态系统网络,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同时针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其次,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道系统规划在规划目标、依据、层次、内容及建设实践等方面的异同点分析,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向绿道系统规划的转变缘由及绿道规划的相关理论依据,同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绿道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经验对天津的启示。第三,立足环津四市的研究视角,针对天津与北京、廊坊、沧州、唐山等相邻周边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市域绿道的构建达到优化天津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和结构的目的。同时,针对市域绿道的属性特征、概念、分类进行详细分析和界定,并根据绿道的属性特征,将天津市域绿道划分为运河型、交通型、湿地型、产业型四大类。在综合考虑市域范围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河流湿地、交通及城镇布局等资源要素的基础上,基于天津市域现状地理空间,结合天津各区县绿地系统和绿道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直接叠加法中的空间叠加法(overlay),辅以多因子评价以及德尔菲专家评分法,对市域绿道选线的空间适宜度进行定量分析,在绿道选线模型引导下提出了天津市域范围由5条主线、7条连接线、30条支线和3800平方公里的绿化缓冲区构成的天津市域绿道总体规划布局,并针对城际交界绿道、运河文化绿道、交通链接绿道、海岸旅游绿道、湿地联络绿道五条市域绿道主线的特点、线路走向、线路长度及服务人口进行详细说明。第四,综合分析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建设存在的问题,依据天津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布局、环外地区发展现状、郊野公园规划选址、外环线交通流量、居民出行范围及相关规划等七个方面发生的变化,在外环线绿带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外绿带的设计构想。同时在环城游憩带理论指导下,结合环外地区的现状土地利用、环外组团布局、河流水系分布、郊野公园选址等资源要素条件,界定并分析了环外绿道的概念及规划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环外绿道总体规划布局。第五,以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相洽互适性作为切入点,综合分析天津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及城市多模式出行方式存在问题,提出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城市绿道规划策略。同时,针对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与换乘接驳问题,提出了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规划模式,以期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缓解最后一公里出行矛盾。最后,为了更好完善优化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的研究,作者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道建设相结合、组织编制环渤海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建议。

寇聪慧[9](2012)在《生态、经济双视角下区域空间管制规划研究 ——以石嘴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镇用地粗放增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滥用、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灾害频发等诸多问题。国家、建设部针对这些问题,反思传统规划方法的弊病,相继出台了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乡规划法》,对原有的规划方法体系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空间管制的出现便是其中之一。但截至目前,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技术实践和政策层面,对于城市规划中的区域空间管制的论述和研究都较零散和片面,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缺乏能够运用于实践的具体操作方法,总体研究还相对薄弱。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规划实践的基础上,从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面临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出发,提出“双视角”下进行区域空间管制规划,“双视角”指空间管制区划研究的出发点,即经济视角和生态视角,强调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相互耦合,实现生态、经济综合潜力最大化。本论文在深入分析空间管制内涵,系统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双视角下区域空间管制研究体系。随后,论文结合石嘴山案例展开实证研究:首先,在自然生态视角下分析石嘴山非建设性管制要素,确保对生态环境进行强制性保护,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格局;其次,在经济视角下分析石嘴山建设性管制要素,充分考虑经济资源和经济活动,通过政府实施差别化的空间管制措施对微观主体的经济决策和资源配置行为进行引导,从而保障战略实施、战略目标的空间落实。第三,详细归纳和总结在空间管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各类要素,通过对各类空间管制要素的空间状态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为指标进行区划,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管制分区的空间管制具体内容。最后,对于空间管制分区的政策措施、管理方式以及其保障机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许熙巍[10](2012)在《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之集大成者;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科学,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通过对城市已建或待建区土地资源进行分配的手段,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所必需的空间配置要求。随着近几十年城市的生存环境被各种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危机逐步侵蚀,城市规划同其他学科一道,试图为城市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开拓蹊径,指明正确的方向。人们在探索中逐渐认识到城市文明要保持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安全的保障之上,而安全的生存空间是这个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城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虽然在市域总用地中所占比例小,但它是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集约度最高、经济社会效益最强的人工斑块,其生态安全状态优劣必然会对整体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布局及开发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生态安全目标能否最终得到物质载体的依托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立足于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辨析,探索如何将土地学、资源学、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生态安全的研究成果,与城市规划中的中心城区用地规划相结合,在量化形式的生态安全指标与图示化的用地空间配置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使这些跨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城市实际的开发建设活动中发挥直接作用,通过城市资源配置的手段使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能得到有效改善;在多学科的结合过程中,建构起“定量一定位”双平衡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法论与技术框架,以引导适合当前城市生态安全状态下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的优化。文章从了解生态安全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城市用地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技术手段层面以天津城市中心城区用地为例,提出城市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相整合,并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同时还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合天津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指标权重、因子指标与城市用地的关联度等内容,希望能有益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生态安全适应性优化,并对其他城市的用地生态安全优化在技术方法、实施策略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论文共分为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安全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集中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缘起、定义、基本理论、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以及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三章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作为两个研究单体,从城市用地和生态安全之间的效应、用地变化中的生态安全互动情况等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阐述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相互影响,又互为制约的博弈关系。第四章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验、理念和措施,以及对天津中心城区整体生态安全状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区用地生态安全的相关因子以及由这些因子整合建立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中心城区用地与生态安全目标体系的工作技术框架。第五章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land use eco-security evaluation,LUESE),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用地规划与生态安全因子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这一关联关系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用地现状进行数量结构的优化建议,即定量平衡的优化建议;再运用空间句法模拟城市中对生态安全关联度较高的几大类功能用地在城市用地中不同空间布局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影响,即定性平衡的优化建议。最后就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优化提出建策。基于土地适宜性提出天津市中心城区主要功能用地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优化方向。第六章是应用研究成果再次实证,选取中新生态城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的同时,探索在生态城镇尺度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

二、京沪高速公路天津段工程建设对蓄、滞洪区及沿线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沪高速公路天津段工程建设对蓄、滞洪区及沿线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及防控方法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极端气候和全球灾害
        1.1.2 暴雨内涝灾害对城市影响
        1.1.3 城市化对暴雨内涝灾害影响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和专业视角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相关研究综述
    2.1 暴雨内涝灾害模拟模型相关研究
        2.1.1 国外暴雨内涝灾害模拟模型研究
        2.1.2 国内暴雨内涝灾害模拟模型研究
    2.2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相关研究
        2.2.1 基于历史灾情数理统计的暴雨内涝风险评价
        2.2.2 基于RS和ArcGIS技术的暴雨内涝风险评价
        2.2.3 基于情景模拟方法的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
        2.2.4 基于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的暴雨内涝风险评价
    2.3 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理论及实践相关研究
        2.3.1 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理论相关研究
        2.3.2 暴雨内涝灾害防控实践相关研究
    2.4 既有研究经验总结与思考
        2.4.1 我国现阶段防涝研究的问题
        2.4.2 未来雨涝灾害防控发展方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技术运用
    3.1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构建流程
        3.1.1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价原理
        3.1.2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价流程
    3.2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2.2 评价指标的初定及筛选
        3.2.3 评价指标的确定与计算
    3.3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综合模型的构建
        3.3.1 灾害风险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建立
        3.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综合计算
        3.3.3 风险评价数学模型的构建
    3.4 多尺度暴雨内涝灾害评估与技术运用
        3.4.1 城市尺度风险评价
        3.4.2 街区尺度实证研究
        3.4.3 ArcGIS和SWMM技术交互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尺度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及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4.1.1 地形地貌
        4.1.2 气候与降水
        4.1.3 海洋与水域
        4.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各指标评价
        4.2.1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4.2.2 承灾体暴露性评价
        4.2.3 承灾体脆弱性评价
    4.3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4.3.1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准则层评估分析
        4.3.2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综合评价区划
    4.4 风险评价与城市建设比对分析
        4.4.1 高风险区: 高强度城市中心区
        4.4.2 次高风险区: 沿海城市副中心
        4.4.3 中风险区: 环湾区增长极核
        4.4.4 次低、低风险区: 内陆山区小城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风险街区尺度汇水模拟和分区优化
    5.1 研究区选取与模型构建
        5.1.1 模拟地块范围及概况
        5.1.2 模型构建过程
    5.2 研究区模拟积水情况分析
        5.2.1 10a一遇
        5.2.2 50a一遇
        5.2.3 200a一遇
    5.3 基于汇水模拟结果的分区优化
        5.3.1 积水情况分析
        5.3.2 分区优化策略
    5.4 优化后模拟积水情况分析
        5.4.1 10a一遇
        5.4.2 50a一遇
        5.4.3 200a一遇
    5.5 分区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内涝防控的多尺度承灾规划与管控方法
    6.1 城市尺度暴雨内涝承灾规划
        6.1.1 城市生态网络修复
        6.1.2 城市防灾系统构建
    6.2 基于LID的街区尺度积水管控方法
        6.2.1 街区公共空间产汇流管控
        6.2.2 街区LID设施网络化设计
    6.3 基于防涝的风险管理及政策优化
        6.3.1 建立内涝预警系统
        6.3.2 增强居民防灾意识
        6.3.3 管理对接与协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生态腹地构建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
        1.1.3 美丽乡村背景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
        1.1.4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介入与实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概况
        1.3.1 绿色基础设施研究综述
        1.3.2 乡村空间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绿色基础设施与乡村空间规划基础研究
    2.1 绿色基础设施基础研究
        2.1.1 绿色基础设施概念解析
        2.1.2 绿色基础设施价值功能
        2.1.3 绿色基础设施相关理论
    2.2 乡村空间规划基础研究
        2.2.1 乡村空间规划概念解析
        2.2.2 乡村空间规划内容体系
        2.2.3 乡村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2.3 乡村绿色基础设施
        2.3.1 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基本特征
        2.3.2 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分类与属性
        2.3.3 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2.4 绿色基础设施实践研究
        2.4.1 美国纽约州维克多镇(Victor,New York State)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2.4.2 美国亚利桑那州(Arizona State)社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2.5 绿色基础设施对乡村空间规划的意义
        2.5.1 提升人居空间环境的质量
        2.5.2 降低自然灾害的安全威胁
        2.5.3 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效益
        2.5.4 保护乡村的景观空间特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天津乡村空间现状分析
    3.1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天津乡村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3.1.1 天津乡村基本概况
        3.1.2 天津乡村空间结构类型
        3.1.3 天津乡村空间结构特征
    3.2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天津乡村自然空间现状分析
        3.2.1 湿地林地空间
        3.2.2 河流水系空间
        3.2.3 坑塘洼淀空间
    3.3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天津乡村生产空间现状分析
        3.3.1 农林耕地空间
        3.3.2 禽渔养殖空间
        3.3.3 工业产业空间
    3.4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天津乡村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3.4.1 开放空间
        3.4.2 街巷空间
        3.4.3 基础设施空间
    3.5 天津乡村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3.5.1 自然空间大量萎缩,生态退化
        3.5.2 生产空间无序散布,污染严重
        3.5.3 生活空间肌理消失,环境衰退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天津乡村空间规划策略探究
    4.1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天津乡村空间规划基本原则与思路
        4.1.1 规划原则
        4.1.2 规划思路
    4.2 天津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成要素
        4.2.1 镇(乡)域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成要素
        4.2.2 村庄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成要素
    4.3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镇(乡)域尺度天津乡村空间规划策略
        4.3.1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天津乡村空间发展战略
        4.3.2 强调自然空间的依托基础
        4.3.3 提升生产空间的生态效益
        4.3.4 保护生活空间的景观特质
    4.4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村庄尺度天津乡村空间规划策略
        4.4.1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天津村庄空间布局引导
        4.4.2 开放空间的保护营造与自然连接
        4.4.3 街巷空间的功能提升与尺度优化
        4.4.4 基础设施空间的生态改造与系统整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为例
    5.1 黄花店镇乡村基本概况
    5.2 黄花店镇乡村空间现状分析
        5.2.1 乡村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5.2.2 乡村自然空间现状分析
        5.2.3 乡村生产空间现状分析
        5.2.4 乡村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5.3 黄花店镇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5.3.1 镇域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5.3.2 村庄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5.4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黄花店镇规划策略
        5.4.1 镇域空间规划
        5.4.2 强调自然空间的依托基础
        5.4.3 提升生产空间的生态效益
        5.4.4 保护生活空间的景观特质
    5.5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黄花店镇解口村规划策略
        5.5.1 村庄空间规划
        5.5.2 开放空间营造保护
        5.5.3 街巷空间提升优化
        5.5.4 基础设施空间生态整合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1.3 小结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2.2.5 小结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2.3.3 小结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1 基本概念
        3.1.1 地质环境
        3.1.2 地质环境评价
        3.1.3 地质资源
        3.1.4 土地利用
        3.1.5 土地利用布局
        3.1.6 土地利用分区
    3.2 基础理论
        3.2.1 系统论
        3.2.2 灰色论
        3.2.3 区位理论
        3.2.4 人地协调理论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4.1.1 社会经济因素
        4.1.2 生态环境因素
        4.1.3 地质环境因素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3.1 地震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6.4.1 评价方法确定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6.5 实证研究
        6.5.1 研究区概况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7.5 实证研究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生态安全影响评价的滨海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滨海城市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1.1.2 滨海城市生态脆弱特征明显
        1.1.3 道路系统生态安全影响凸显
    1.2 研究内容与视角
    1.3 相关概念阐述
        1.3.1 滨海城市
        1.3.2 生态安全格局
        1.3.3 道路生态学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基础
    2.1 国内外道路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2.1.1 国外道路生态学研究进展
        2.1.2 国内道路生态学研究进展
    2.2 我国道路交通规划价值导向的演变
        2.2.1 我国道路交通规划发展历程
        2.2.2 我国道路交通规划不同阶段的价值导向
        2.2.3 道路交通规划价值观念的转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道路系统的生态安全影响分析
    3.1 滨海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3.1.1 滨海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主要特征
        3.1.2 滨海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3.1.3 滨海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3.2 道路系统的生态安全影响机制
        3.2.1 道路系统的直接作用影响
        3.2.2 道路系统的间接作用影响
        3.2.3 道路系统的累积作用影响
    3.3 道路系统对滨海城市的生态安全影响
        3.3.1 道路对生物种群与栖息环境的影响
        3.3.2 道路对理化环境的破坏
        3.3.3 道路对河流水系的影响
        3.3.4 道路对海岸及海洋环境的影响
        3.3.5 道路对土地利用的改变
        3.3.6 道路对景观格局的破坏
    3.4 道路系统生态安全影响的作用因子
        3.4.1 道路位置
        3.4.2 道路密度
        3.4.3 道路表面积
        3.4.4 道路影响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津滨海新区道路系统的生态安全影响评价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地理区位
        4.1.2 自然环境
        4.1.3 城市发展
        4.1.4 道路系统
    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研究方法
    4.3 道路系统对滨海新区土地利用的改变
        4.3.1 研究指标及涵义
        4.3.2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
        4.3.3 道路影响域土地利用变化
        4.3.4 道路系统的驱动作用分析
    4.4 道路系统对滨海新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4.4.1 研究指标及涵义
        4.4.2 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
        4.4.3 道路影响域景观格局变化
        4.4.4 道路系统的驱动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生态安全的滨海新区道路系统规划策略
    5.1 生态安全视角下道路系统规划原则
        5.1.1 生态适宜原则
        5.1.2 集约建设原则
        5.1.3 协调平衡原则
    5.2 基于生态安全的道路系统规划框架
        5.2.1 基于学科交叉的复合工作框架
        5.2.2 基于不同尺度的生态规划策略
        5.2.3 基于智慧技术的评估反馈机制
        5.2.4 基于滨海防灾的安全保障体系
    5.3 生态安全理念下道路网络规划策略
        5.3.1 道路选线维持区域生态完整性
        5.3.2 道路密度与生态敏感度相适宜
        5.3.3 道路网络生态影响补偿策略
    5.4 生态安全理念下局部路段规划策略
        5.4.1 湿地景观周边路段生态策略
        5.4.2 海岸景观周边路段生态策略
        5.4.3 农林景观周边路段生态策略
        5.4.4 沿程环境影响补偿缓解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河北省高速公路节约用地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速公路建设用地概念、现状、趋势及政策
    2.1 高速公路建设用地概念
        2.1.1 公路及其分类
        2.1.2 高速公路及其特征
        2.1.3 高速公路建设用地
    2.2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现状
    2.3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发展趋势
    2.4 我国公路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相关政策
第三章 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3.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
        3.1.1 土地节约与土地集约内涵
        3.1.2 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
    3.2 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理论
        3.2.1 土地利用分类
        3.2.2 土地集约利用与报酬递减规律
        3.2.3 最优化理论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5 科学发展观理论
第四章 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用地情况
    4.1 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现状
        4.1.1 区域土地利用状况
        4.1.2 耕地现状
        4.1.3 建设用地现状
        4.1.4 高速公路建设及用地现状
    4.2 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趋势及原因分析
        4.2.1 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趋势
        4.2.2 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趋势原因分析
    4.3 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实例
        4.3.1 承德承唐高速公路节约集约用地措施
        4.3.2 保定保阜高速公路节约集约用地措施
第五章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节约用地体系
    5.1 建立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节约用地体系
    5.2 高速公路建设节约土地因子分析
        5.2.1 规划阶段节约土地分析
        5.2.2 可行性研究阶段节约土地分析
        5.2.3 设计阶段节约土地分析
        5.2.3.1 路线及方案比选
        5.2.3.2 路线技术指标
        5.2.3.3 路线结构组成研究
        5.2.4 施工阶段节约土地分析
        5.2.5 施工后土地的复垦
    5.3 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第六章 廊沧高速公路沧州段节约用地研究
    6.1 廊沧高速公路沧州段简介
        6.1.1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6.1.2 沿线交通状况
    6.2 廊沧高速公路沧州段节约土地分析研究
        6.2.1 路线方案对比
        6.2.2 路基横断面节地措施研究
        6.2.3 互通立交设计
    6.3 廊沧高速公路沧州段节地效果评价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基础
    1.2. 研究的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
        1.2.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结构框架
        1.2.3.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阐释
    2.1. 绿地系统规划
        2.1.1. 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义
        2.1.2.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历史综述
        2.1.3. 我国现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及层次
        2.1.4. 绿地系统规划与我国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关系的评述
    2.2. 其他绿地及对其的再认识
        2.2.1. 其他绿地的概念
        2.2.2. 对其他绿地概念的再认识
    2.3.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2.3.1. 市域与市域绿地
        2.3.2. 市域绿地系统与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2.4. 空间管控与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2.4.1. 空间管控
        2.4.2. 发挥空间管控功能是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3. 国内外相关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
    3.1. 国外相关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综述
        3.1.1. 相关理论研究
        3.1.2. 相关规划建设实践
        3.1.3. 小结
    3.2. 我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3.2.1. 相关规划实践及其评述
        3.2.2. 小结
    3.3. 我国空间管控视角下的相关市域规划研究与实践
        3.3.1.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研究
        3.3.2. 四区管制规划的研究
        3.3.3. 限建区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北京
        3.3.4. 非集中建设区规划的研究——武汉
        3.3.5. 市域基本生态网络规划与实践——上海
        3.3.6. 市域基本生态控制线研究与实践--深圳
        3.3.7. 绿化隔离地区规划与实践——北京
        3.3.8. 环城绿带的相关规划管控实践——上海和广东
        3.3.9. 借鉴意义小结
    3.4. 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技术路线
        3.4.1.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定位发展定位的演变
        3.4.2. 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方法构想
4. 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分类研究
    4.1. 市域绿地相关的分类方式
        4.1.1.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的相关分类
        4.1.2. 关于其他绿地的相关分类研究
        4.1.3. 《北京市小城镇绿地规划指导办法》中的小城镇绿地分类
        4.1.4. 国内其他有关规划实践中的相关分类
    4.2. 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绿地市域分类的原则与依据
        4.2.1. 空间管控视角对市域绿地分类的要求
        4.2.2. 分类的依据与原则
    4.3. 基于空间管控视角下的市域绿地分类
        4.3.1. 市域绿地分类
        4.3.2. 市域绿地类型分析
5. 市域“基本绿线”划定方法及其管控对策设计研究
    5.1. 市域“基本绿线”概念的提出及其划定目的
        5.1.1. 市域“基本绿线”概念
        5.1.2. 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5.2. 市域绿线相关研究与规划实践评述
        5.2.1. 深圳
        5.2.2. 重庆
        5.2.3. 总结
    5.3. 市域“基本绿线”划定因素分析
        5.3.1. 市域“基本绿线”划定因素选择与分析
        5.3.2. 市域“基本绿线”划定因素分类说明
    5.4. 市域“基本绿线”的空间管控政策制定
        5.4.1. 管控政策制定原则
        5.4.2. 市域“基本绿线”空间管控政策制定
    5.5. 与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的衔接
        5.5.1.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5.5.2. 遵循上位规划,合理落实已有相关规划
        5.5.3. 协调对接在编规划
6. 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分级分区管控方法研究
    6.1. 市域绿地绿化分级分区管控的技术路线研究
        6.1.1. 相关案例研究
        6.1.2. 案例经验小结
        6.1.3. 分级分区管控的基本技术路线
    6.2.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管控分级划分研究
        6.2.1. 相关案例经验的总结与反思
        6.2.2. 国外绿带政策与城市化背景对我国的启示
        6.2.3.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管控分级划分思路
        6.2.4. 需要说明的问题
    6.3.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管控单元划定研究
        6.3.1. 相关案例经验的总结与反思
        6.3.2.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管控单元划定思路
    6.4. 绿化管控对策措施设计研究
        6.4.1. 相关案例经验的总结与反思
        6.4.2. 管控对策设计的基本思路
        6.4.3. 管控对策设计的目标与内涵
7. 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研案例示范
    7.1. 项目概况
        7.1.1. 项目组织情况
        7.1.2. 以该项目为例的原因
    7.2.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
        7.2.1. 现状和背景情况
        7.2.2. 规划编研的技术路线和空间层次划分
        7.2.3. 昌吉市域景观生态格局特征及其变迁情况研究
        7.2.4. 市域范围绿地系统规划概述
        7.2.5. 绿洲区范围绿地系统规划概述
    7.3. 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规划拓展研究内容
        7.3.1. 市域“基本绿线”的划定
        7.3.2. 市域绿化分级管控的分区划定及管控对策思路探讨
        7.3.3. 空间管控单元划定和管控对策设计示例
    7.4. 小结
8. 基于规划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研导则初探
    8.1. 总则
    8.2. 市域绿地的分类
        8.2.1. 分类依据
        8.2.2. 分类层次
        8.2.3. 分类代码
        8.2.4. 市域绿地的分类
    8.3. 市域绿地系统空间管控的技术路线
        8.3.1. 市域“基本绿线”的划定和管控对策设计
        8.3.2. 市域绿地绿化分级管控的管控层次设置和管控单元划定
        8.3.3. 市域绿地绿化分级管控对策制定
    8.4. 市域“基本绿线”的划定和管控对策设计
        8.4.1. 市域“基本绿线”划定的目的
        8.4.2. 市域“基本绿线”划定要素选择
        8.4.3. 市域“基本绿线”划定要素引导
        8.4.4. 市域“基本绿线”的管控对策研究
        8.4.5. 与政策法规和相关规划的对接协调
    8.5. 市域绿地绿化分级管控的管控层次设计和管控单元划定
        8.5.1. 管控层次设计
        8.5.2. “重点绿化控制区”的划定内容
        8.5.3. 不同管控层次的空间交叠
        8.5.4. 管控单元划定
    8.6. 市域绿地分级管控的管控单元对策制定
        8.6.1. 城市建设和活动行为限制
        8.6.2. 开发强度与绿地比例控制
        8.6.3. 生态保育和绿化建设指引
        8.6.4. 休闲游憩服务设施建设指引
        8.6.5. 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指引
9. 结语与展望
    9.1. 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可能引发的质疑
        9.1.1. 关于构建的市域(非集中建设区)绿地的分类方式
        9.1.2. 关于市域“基本绿线”划定因素及其标准
        9.1.3. 关于“基本绿线”管控政策设计的系统性
        9.1.4. 关于绿化分级分区管控及其政策设计
    9.2.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9.2.1. 进一步完善市域“基本绿线”的划定因素体系
        9.2.2. 更多层次和更多类型的市域绿化分区分级方式
        9.2.3. 更加系统的“基本绿线”和绿化分区管控单元的管控政策体系
        9.2.4. 对于保障规划编研和规划实施的作用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对南四湖及周边地区环境和经济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ATALOG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段简介
    1.2 南四湖基本情况
        1.2.1 自然地理概况
        1.2.2 自然资源概况
        1.2.3 水文气象
        1.2.4 社会经济概况
    1.3 南四湖堤防及湖内工程等情况
        1.3.1 湖西堤
        1.3.2 湖东堤
        1.3.3 湖内浅槽
        1.3.4 枢纽工程
    1.4 南四湖湖内概况
        1.4.1 湖内渔湖民生产、生活情况
        1.4.2 工程管理情况
        1.4.3 围垦情况
        1.4.3.1 围垦现状
        1.4.3.2 围垦的影响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和意义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南四湖下级湖抬高蓄水位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2.1 南四湖下级湖现状情况
    2.2 下级湖洪水调度运用办法
        2.2.1 洪水调度原则及指导思想
        2.2.2 洪水调度方案
        2.2.3 下级湖特征水位
    2.3 下级湖蓄水位控制运用原则
    2.4 下级湖输蓄水水位分析
        2.4.1 南四湖现状及输蓄水后水位变化分析
        2.4.2 输水期高水位发生天数变化分析
    2.5 抬高蓄水位的影响
        2.5.1 人口
        2.5.2 房屋
        2.5.3 湖田(湖地)
        2.5.4 水产养殖设施
        2.5.5 畜禽养殖场
        2.5.6 农田水利设施
        2.5.7 交通设施
        2.5.8 造船厂
        2.5.9 水生动植物
    2.6 抬高蓄水位对当地环境和经济影响分析
        2.6.1 搬迁移民生活影响
        2.6.2 种植业的影响
        2.6.3 畜禽养殖业的影响
        2.6.4 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2.6.5 造船业旳影响
        2.6.6 生态环境的影响
        2.6.7 地质环境的影响
3 南四湖上级湖湖内疏浚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3.1 工程概况
    3.2 工程影响各项实物数量
    3.3 疏浚工程的影响分析
        3.3.1 弃土临时占地复垦难度大
        3.3.2 疏凌排泥对水质的影响
        3.3.3 施工产生污染物的影响
        3.3.4 工程施工对生态的影响
        3.3.5 有利于航运业的发展
4 其他相关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4.1 渠道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4.2 治污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1.1 有利影响
        5.1.2 不利影响
        5.1.3 综合结论
    5.2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困境
        1.1.2 城市居民对公共开敞空间的需求日趋提高
        1.1.3 绿道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建设新的发展趋势
        1.1.4 绿道规划是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1.5 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向绿道系统的规划转变
    2.1 城市绿地系统向绿道系统的规划转变
        2.1.1 绿地系统与绿道系统的规划异同
        2.1.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1.1.2 城市绿道系统规划
        2.1.1.3 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异同
        2.1.2 城市绿地系统向绿道系统规划的转变缘由
        2.1.2.1 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
        2.1.2.2 城市规划性质的改变
        2.1.2.3 城市开敞空间的缺乏
        2.1.2.4 多模式出行方式的需求
        2.1.3 绿道系统规划的理论依据
        2.1.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2 缓冲区理论
        2.1.3.3 斑块——廊道‖理论
        2.1.3.4 景观连接度理论
        2.1.3.5 环城游憩带理论
        2.1.3.6 需求层级理论
        2.1.3.7 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
    2.2 国外绿道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
        2.2.1 国外绿道规划的理论研究
        2.2.2 国外绿道规划的建设实践
        2.2.2.1 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
        2.2.2.2 迈阿密河绿色行动计划
        2.2.2.3 英国伦敦绿链规划
        2.2.2.4 德国鲁尔工业区绿道规划
        2.2.2.5 卢布尔雅那环城绿道规划
        2.2.2.6 日本的绿道规划
        2.2.2.7 新加坡绿道规划
        2.2.3 国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对天津的启示
        2.2.3.1 绿道规划保护生态环境
        2.2.3.2 绿道规划促进城市复兴
        2.2.3.3 绿道规划整合城市功能
        2.2.3.4 绿道规划储备开敞空间
        2.2.3.5 绿道规划进行成果立法
        2.2.3.6 绿道规划重视公共参与
    2.3 国内绿道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
        2.3.1 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2.3.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过程
        2.3.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政策依据
        2.3.1.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层次体系
        2.3.2 国内绿道规划的理论研究
        2.3.2.1 绿道相关的理论着作
        2.3.2.2 绿道相关的学术论文
        2.3.3 国内绿道规划的建设实践
        2.3.3.1 生态浙江省域绿道网规划
        2.3.3.2 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
        2.3.3.3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2.3.3.4 成都市健康绿道规划
        2.3.3.5 北京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环总体规划
        2.3.3.6 廊坊市大厂县绿道网建设
        2.3.4 国内绿道建设实践经验对天津的启示
        2.3.4.1 加强绿道综合功能认知
        2.3.4.2 绿地绿道系统协调发展
        2.3.4.3 重视绿道规划学科交叉
        2.3.4.4 构建绿道系统规划层级
        2.3.4.5 制定绿道规划建设导则
    2.4 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进展
        2.4.1 天津城市绿地演化过程研究
        2.4.1.1 天津城市绿地演化的阶段划分
        2.4.1.2 天津园林
        2.4.1.3 租界公园
        2.4.1.4 公共绿地
        2.4.1.5 生态网络绿地
        2.4.2 天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2.4.2.1 涉及到城市绿地系统的专项规划研究
        2.4.2.2 涉及到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规划研究
        2.4.2.3 涉及到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学术研究
        2.4.3 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统筹视角下的天津市域绿道规划
    3.1 天津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概述
        3.1.1 城市生态圈规划
        3.1.2 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
        3.1.3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区规划
    3.2 天津市域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3.2.1 环津四市区域衔接不足
        3.2.1.1 ―环津四市‖的研究视角
        3.2.1.2 京津绿地系统规划
        3.2.1.3 津唐绿地系统规划
        3.2.1.4 津廊绿地系统规划
        3.2.1.5 津沧绿地系统规划
        3.2.2 市域绿地文化的缺失
        3.2.2.1 地域文化的缺失
        3.2.2.2 人本文化的缺失
        3.2.2.3 湿地文化的缺失
        3.2.3 生态湿地保护开发不足
        3.2.3.1 天津湿地现状概况
        3.2.3.2 湿地的功能与意义
        3.2.3.3 生态要素整合分析
    3.3 区域统筹视角下天津市域绿道规划策略
        3.3.1 绿地系统向绿道规划的转变
        3.3.1.1 规划目标的转变
        3.3.1.2 规划主体的转变
        3.3.1.3 规划范围的转变
        3.3.1.4 规划内容及深度的转变
        3.3.2 统筹区域发展
        3.3.2.1 生态统筹
        3.3.2.2 文化统筹
        3.3.2.3 经济统筹
        3.3.2.4 交通统筹
        3.3.2.5 沿海统筹
        3.3.3 优化区域环境
        3.3.3.1 功能分区与空间管制
        3.3.3.2 控制要素与生态设计
        3.3.3.3 优化策略与保护措施
        3.3.4 链接区域人文
        3.3.4.1 实现资源的融合力
        3.3.4.2 增强绿地的承载力
        3.3.4.3 发挥运河的魅力
        3.3.4.4 展现旅游的活力
    3.4 天津市域绿道规划
        3.4.1 天津市域绿道的界定及分类
        3.4.1.1 市域绿道的界定
        3.4.1.2 市域绿道的分类
        3.4.1.3 市域绿道宽度的界定
        3.4.2 天津市域绿道的影响要素解析
        3.4.2.1 自然生态要素
        3.4.2.2 历史人文要素
        3.4.2.3 河流湿地要素
        3.4.2.4 交通资源要素
        3.4.2.5 城镇布局要素
        3.4.2.6 相关规划要素
        3.4.3 基于要素叠加的市域绿道选线模型评价
        3.4.3.1 基准模型
        3.4.3.2 修正模型
        3.4.3.3 评价体系
        3.4.3.4 模型计算
        3.4.4 选线模型引导下的天津市域绿道规划选线
        3.4.4.1 城际交界绿道
        3.4.4.2 运河文化绿道
        3.4.4.3 交通链接绿道
        3.4.4.4 海岸旅游绿道
        3.4.4.5 湿地联络绿道
        3.4.5 天津市域绿道配套设施布局规划
        3.4.5.1 配套设施规划
        3.4.5.2 服务设施规划
        3.4.5.3 衔接及换乘设施规划
        3.4.6 天津市域绿道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
        3.4.6.1 组织管理
        3.4.6.2 技术支撑
        3.4.6.3 政策措施
        3.4.6.4 实施监督
        3.4.6.5 维护管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城游憩带理论导向下天津环外绿道规划
    4.1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建设过程
        4.1.1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建设过程
        4.1.1.1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建设雏形
        4.1.1.2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规划改造
        4.1.1.3 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功能提升
        4.1.2 天津外环线绿带存在的问题
        4.1.2.1 环城绿带用地性质复杂
        4.1.2.2 环城绿带功能结构单一
        4.1.2.3 环城绿带利益关系失衡
    4.2 天津环外绿带概念的提出
        4.2.1 天津环外绿带提出的依据
        4.2.1.1 单核变双核,津滨一体化趋势加强
        4.2.1.2 鸭梨变土豆,外环线绿带范围扩大
        4.2.1.3 环外地区快速发展,城市无序蔓延
        4.2.1.4 郊野公园,提供环外户外活动空间
        4.2.1.5 交通量大,抑制外环线绿带通达性
        4.2.1.6 交通工具发展,市民出行距离扩大
        4.2.1.7 相关规划,环外绿带构想的参考点
        4.2.2 天津环外绿带范围界定及内涵
        4.2.2.1 天津环外绿带的范围界定
        4.2.2.2 天津环外绿带的内涵解析
        4.2.2.3 天津环外绿带的目标、功能及作用
    4.3 天津环外绿带的规划策略
        4.3.1 增加环外绿带的综合属性职能
        4.3.2 实现环外绿带内涵的规划转变
        4.3.3 将绿道理念融入环外绿带规划
        4.3.4 环外绿带结合郊野公园规划建设
        4.3.5 加强环外绿带规划的制度化建设
        4.3.6 重视环外绿带规划的公共参与
    4.4 环城游憩带理论导向下的环外绿道规划
        4.4.1 环外绿道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4.4.1.1 环外绿道的概念界定
        4.4.1.2 环外绿道的规划特点
        4.4.2 影响环外绿道规划的资源要素
        4.4.2.1 环外组团规划要素
        4.4.2.2 城市绿地资源要素
        4.4.2.3 河流水系资源要素
        4.4.2.4 交通廊道资源要素
        4.4.2.5 郊野公园规划要素
        4.4.3 环外绿道总体布局规划
        4.4.3.1 环外绿道的规划目标
        4.4.3.2 环外绿道的指导思想
        4.4.3.3 环外绿道的规划原则
        4.4.3.4 环外绿道总体规划布局
        4.4.3.5 环外绿道专项配套规划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天津城市绿道规划
    5.1 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互适性研究
        5.1.1 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相互影响
        5.1.2 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相洽互适性
        5.1.3 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城市绿道概念的提出
        5.1.3.1 城市绿道的概念及内涵
        5.1.3.2 城市绿道的定位及功能
    5.2 天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存在的问题
        5.2.1 天津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概述
        5.2.1.1 城市公园绿地的分布现状
        5.2.1.2 天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及布局
        5.2.1.3 天津市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布局
        5.2.2 天津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5.2.2.1 公园绿地规划成果重指标轻结构
        5.2.2.2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重等级轻层级
        5.2.2.3 公园绿地服务对象重小众轻大众
    5.3 城市多模式出行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5.3.1 小汽车交通出行
        5.3.1.1 小汽车交通出行的特征
        5.3.1.2 天津市小汽车交通出行现状
        5.3.2 公共交通出行
        5.3.2.1 公共交通出行的特征
        5.3.2.2 天津市轨道交通出行现状
        5.3.2.3 天津市常规公交车交通出行现状
        5.3.3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
        5.3.3.1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的特征
        5.3.3.2 天津市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出行现状
        5.3.4 交通出行方式存在的问题
        5.3.4.1 出行结构发展趋势背离规划目标
        5.3.4.2 公共交通竞争力低于小汽车出行
        5.3.4.3 步行自行车专用道路权保障缺失
    5.4 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城市绿道规划策略
        5.4.1 构架城市绿道系统的布局
        5.4.1.1 依托城市道路系统
        5.4.1.2 整合轨道交通站点
        5.4.1.3 契合城市用地功能
        5.4.2 引导城市绿道系统的建设
        5.4.2.1 增补城市公园绿地
        5.4.2.2 分配城市道路资源
        5.4.3 构建城市绿道系统的雏形
        5.4.3.1 融入轨道站点的城市绿道节点
        5.4.3.2 协调慢行系统的城市绿道线路
        5.4.3.3 契合绿色出行的城市绿道网络
    5.5 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规划模式研究
        5.5.1 最后一公里概念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5.5.1.1 通信行业领域
        5.5.1.2 农田水利领域
        5.5.1.3 物流运输领域
        5.5.2 最后一公里概念在城市交通中的实践
        5.5.2.1 上海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
        5.5.2.2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5.5.2.3 滨海新区最后一公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5.5.3 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概念的提出
        5.5.4 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内涵的阐述
        5.5.4.1 优良的出行环境
        5.5.4.2 紧密的换乘衔接
        5.5.4.3 独立的慢行路权
        5.5.4.4 有效的管理体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主要结论
        6.1.2 不足之处
    6.2 未来展望
附录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生态、经济双视角下区域空间管制规划研究 ——以石嘴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1.1.2 政策背景
        1.1.3 实践背景——我国的区域规划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1.2 空间管制概念梳理
        1.2.1 空间管制的概念
        1.2.2 空间管制的内涵
    1.3 研究视角与内容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4.3 方法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空间管制相关理论
        2.1.1 城市增长管理理论
        2.1.2 反规划理论
        2.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空间管制相关理论的借鉴
    2.2 空间管制相关规划与实践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空间管制相关规划实践经验借鉴
    2.3 本章小结
3 石嘴山基本概况及空间发展现状
    3.1 市域整体生态环境认知
        3.1.1 市域地理区位
        3.1.2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3.1.3 市域重要生态斑块与廊道
    3.2 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3.2.1 人口与劳动力
        3.2.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2.3 土地利用情况
    3.3 市域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3.3.1 市域城镇空间问题
        3.3.2 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新的空间载体
        3.3.3 用地粗放型发展,土地节约不够
        3.3.4 生态环境压力严峻
    3.4 本章小结
4 生态视角下石嘴山管制要素分析
    4.1 资源类管制要素
        4.1.1 河湖湿地
        4.1.2 植被保护
        4.1.3 矿产资源
        4.1.4 文化遗产保护
    4.2. 环境类空间管制要素
        4.2.1 城镇绿化隔离
        4.2.2 水源地保护
        4.2.3 绿化防护
    4.3 风险避让类空间管制要素
        4.3.1 河洪灾害
        4.3.2 地震避让
        4.3.3 地面塌陷灾害避让
    4.4 本章小结
5 经济视角下石嘴山管制要素分析
    5.1 城镇空间拓展管制要素
        5.1.1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5.1.2 重点城镇发展空间
    5.2 乡村发展潜力管制要素
        5.2.1 农地保护
        5.2.2 农村居民点
    5.3 重点发展区域管制要素
        5.3.1 产业发展空间
        5.3.2 城际协调空间
    5.4 市政设施防护管制要素
        5.4.1 高压输电线路
        5.4.2 高等级公路和铁路
        5.4.3 机场
    5.5 本章小结
6 石嘴山市域空间管制分区
    6.1 空间管制分区的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6.1.1 空间管制分区类型
        6.1.2 空间管制分区的研究思路
        6.1.3 技术路线
    6.2 空间管制非建设区划分方法
        6.2.1 生态敏感性评价
        6.2.2 历史风貌因子评价
        6.2.3 非建设区分区
    6.3 空间管制建设区区划方法
        6.3.1 城乡空间增长边界
        6.3.2 经济敏感性评价
        6.3.3 建设区分区
    6.4 石嘴山市域空间管制综合区划
        6.4.1 生态控制区
        6.4.2 历史风貌区
        6.4.3 城镇建设区
        6.4.4 乡村发展区
        6.4.5 重点协调区
    6.5 本章小结
7 空间管制政策机制
    7.1 空间管制政策性分区
    7.2 空间管制的政策措施
    7.3 空间管制实施保障机制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结论
    8.2 思考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书籍类
    期刊论文类
    学位论文类
    其他资料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10)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生态安全问题频发,城市安全受到威胁
    1.1.2 不合理的城市建设开发导致越来越多的生态安全隐患
    1.1.3 现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方法缺乏对生态安全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1.3.2 生态城市研究进展
    1.3.3 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影响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界定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框架 第二章 城市生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
2.1 城市生态安全的缘起
    2.1.1 从环境问题到生态危机—人类生存面临新挑战
    2.1.2 哲学思想探源—生态环境伦理
    2.1.3 生态城市建设
    2.1.4 安全的城市
    2.1.5 城市生态足迹—低碳时代的城市生态安全
2.2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目标与主要内容
    2.2.1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
    2.2.2 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生态秩序
    2.2.3 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内容
    2.2.4 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基本因素
2.3 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模式
    2.3.1 生物物理衡量模式
    2.3.2 PSR评价模式
    2.3.3 生态健康评价模式
2.4 城市维护生态安全的实践:生态城市建设
    2.4.1 德国弗赖堡生态城市建设
    2.4.2 巴西库里蒂巴生态城市建设
    2.4.3 厦门生态城市战略规划
2.5 我国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现状存在问题
    2.5.1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逐渐降低
    2.5.2 土地不良开发对环境的污染
    2.5.3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2.5.4 全球性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2.6 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3.1 城市土地与土地利用
    3.1.1 城市土地的概念与界定
    3.1.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3.2 城市土地利用对生态安全的效应分析
    3.2.1 城市土地利用的内部生态安全效应
    3.2.2 城市土地利用的外部生态安全效应
3.3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用地变化趋势及潜在的生态安全问题诱因
    3.3.1 不同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情况
    3.3.2 顺应当前需求的城市用地布局变化的动态特征分析
    3.3.3 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中存在的生态灾难诱因
    3.3.4 我国现行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法的生态安全影响
3.4 城市生态安全对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作用
    3.4.1 生态安全的效益驱动—推力作用
    3.4.2 生态安全的理念与革新—拉力作用
    3.4.3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指导作用
    3.4.4 生态安全的技术手段—支撑作用
3.5 现有与城市用地相关的规划对生态安全问题的应对
    3.5.1 现行四区划分措施对大区域生态保证的促进作用
    3.5.2 城市生态规划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关键
    3.5.3 绿色防灾减灾规划是实现生态安全的手段
    3.5.4 景观生态规划是构建景观安全格局的技术途径
3.6 小结 第四章 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探索
4.1 确立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的理论与方法
    4.1.1 主要理论基础
    4.1.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工作框架
    4.1.3 确定生态安全目标的方法
4.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现状概述
    4.2.1 天津城市生态安全现状
    4.2.2 近30年天津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发展及现状特点
4.3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选取
    4.3.1 因子选取的原则
    4.3.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目标
    4.3.3 实现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总目标的支撑因子
4.4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的分类与分级
    4.4.1 因子的分类
    4.4.2 因子的分级
4.5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
    4.5.1 目标体系的工作过程
    4.5.2 目标体系的内容
4.6 小结 第五章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优化配置
5.1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的定量优化判断
    5.1.1 多因子关联模型的技术原理
    5.1.2 基于生态安全目标的中心城区用地生态安全评价
    5.1.3 生态安全的评价结果分析
    5.1.4 面向生态安全优化的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变化趋势
5.2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空间定位判断
    5.2.1 空间句法模拟预测城市用地布局的技术原理
    5.2.2 重点功能用地的空间优化
    5.2.3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优化的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5.3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耦合
    5.3.1 数量结构优化与空间定位优化的耦合
    5.3.2 优化耦合结果
    5.3.3 优化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的比较
5.4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建策
    5.4.1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步骤的建议
    5.4.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体控制
    5.4.3 适用于居住用地的生态安全策略
    5.4.4 绿地系统的生态安全建设
    5.4.5 工业用地的生态安全建设
    5.4.6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开发的维护与管理
5.5 小结 第六章 实证—中新生态城用地规划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建议
6.1 中新生态城概况
    6.1.1 中新生态城区位
    6.1.2 中新生态城现状分析
    6.1.3 中新生态城规划分析
6.2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分析
6.3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优化
    6.3.1 用地数量结构的生态安全优化
    6.3.2 用地生态安全的空间优化
    6.3.3 耦合优化建议 结语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京沪高速公路天津段工程建设对蓄、滞洪区及沿线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及防控方法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D]. 刘一瑾. 天津大学, 2020(02)
  • [2]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天津为例[D]. 梁安琪.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3]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4]基于生态安全影响评价的滨海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D]. 李惠敏. 天津大学, 2014(03)
  • [5]河北省高速公路节约用地优化设计研究[D]. 刘艳军.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3)
  • [6]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杨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7]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对南四湖及周边地区环境和经济影响分析[D]. 吴炼石. 山东大学, 2012(06)
  • [8]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D]. 孙奎利. 天津大学, 2012(06)
  • [9]生态、经济双视角下区域空间管制规划研究 ——以石嘴山为例[D]. 寇聪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2)
  • [10]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 许熙巍. 天津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京沪高速天津段施工对蓄滞洪区及沿线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