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拨号上网的安全问题

浅谈拨号上网的安全问题

一、浅谈拨号上网的安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黄茂[1](2021)在《面向智慧灯杆的目标定位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5G通信技术的不断普及,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物联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篇章,智慧灯杆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毫米波雷达、网络摄像机等传感器以智慧灯杆为载体进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不仅可以克服使用单一传感器带来的性能缺陷,还能对道路交通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异常事件精准感知定位的目的,这对于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水平意义重大。本文以智慧灯杆作为应用场景,融合了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传感器来对视频监控中的待检测目标进行检测定位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视觉传感器融合的目标检测定位方法,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5G网络通信技术传输的智慧灯杆监控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当前很多嵌入式硬件平台内存大小和计算能力有限,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YOLOv3模型压缩的实时目标检测跟踪方法。在YOLOv3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对该模型进行了稀疏化和模型剪枝,得到了YOLOv3的轻量化网络模型,之后将该模型和Deep SORT目标跟踪算法结合起来,并选取了不同场景进行检测跟踪效果测试。实验表明,模型通道剪枝后,内存占用大幅度减少,对硬件环境的依赖性大大降低,算法能够对目标进行稳定持续的跟踪定位,且能够克服一定条件下的目标遮挡和目标重叠,具有较好的鲁棒性。(2)、针对使用单一传感器存在性能缺陷,很难取得理想的环境感知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多传感信息融合目标定位方法。搭建了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的数据融合模型,完成了雷达信号和视觉信号在空间域和时间域两个维度上的融合。最后,基于提出的目标融合输出策略,对雷达和相机的数据关联匹配以及雷达视觉融合定位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雷达探测目标序列和摄像机检测结果基本能够正确关联匹配在一起,新的目标输出策略综合了两种传感器的优势,实现了对目标的检测定位跟踪。(3)、利用5G网络通信技术,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5G网络传输的智慧灯杆监控系统。本监控系统以英伟达Jetson Xavier NX作为基础开发平台,并通过该平台搭建了RTSP流媒体服务器,选择了移远通信RM500Q-GL 5G模组作为中间数据传输平台。最后,结合目标检测跟踪算法和雷达视觉融合算法,对整个监控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证明了RTSP流媒体服务器和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彭思文[2](2020)在《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协同多链路传输系统已经成为高速移动、应急场所等复杂环境下网络接入的有效解决方案。完善的网管系统关乎到协同网络的高效运行和整体性能。传统的网络管理方案未能考虑组件运行的网络环境不稳定、带宽受限等特点,存在通信信息冗余、无法满足自主探测需求等问题。另外,现有的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平台功能比较单一,IP地址随基站切换而变化,无法支持远程管理;不能满足由于组件规模扩大、网络扩容带来的服务器负载不均问题、配置管理和故障管理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协同网络组件、网管技术、负载均衡算法和故障诊断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协同网络组件的管理平台。主要实现以下目标:(1)实现组件的远程管理;(2)考虑组件特点和带宽受限的运行环境,制定适用于本系统的网管协议;(3)负载均衡,改善组件规模扩大带来的性能问题;(4)完善组件3G/4G接口、WIFI等配置管理需求;(5)故障管理,探究适用于本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案。首先,将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平台划分为远程管理、通信模块、性能管理模块、配置管理模块和故障管理模块五部分,并逐一设计。接下来,本文提出将多链路隧道技术作为远程管理的解决方案,采用双隧道模型,从而避免了组件管理对其他业务的影响;通信模块结合本文设计的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协议(CNCMP)和自动例检机制,扩充传统协议的操作原语,能够支持高速移动环境下的自主探测,改善数据采集流程,降低网络通信负担;性能管理模块依据负载评估和链路探测的数据,设计基于客户端迁移增益的组件选举、迁移方案,实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同时保障通信链路质量;配置管理模块根据业务需求,完善3G/4G接口管理、Wi Fi管理、防火墙管理等配置管理功能;本文基于k-近邻算法,引入故障征兆权重与动态k值选择的方法,将改进的k-近邻算法用于本系统的故障诊断,进一步提升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然后,依据设计方案,结合具体代码、流程图阐述了远程管理、网管协议以及各模块在实际系统中的实现。最后,搭建测试环境,验证网管系统的功能与性能。通过测试各模块的功能验证网管系统的可用性;通过对比测试,验证本文优化的数据采集方案、基于改进k-近邻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在性能上的优势。

王巨龙[3](2020)在《基于云服务器的宽频带地震仪远程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有显着提高,工业化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这就加速了能源的消耗,对能源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伴有不断发生的地质灾害,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是发生地质灾害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为了解决以上日益突出的资源、能源和地质灾害等地学难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向地球深部进军,了解地球深部的地学信息。多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中,地震探测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地质信息勘察等领域。在地震探测方法中,借助于天然地震进行探测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探测深度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并将其应用到不同的勘探项目中。天然地震信号,具有频带宽、震源深度大等特点,需要高精度天然地震记录器进行准确采集和记录。在这方面,我国长期依赖于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受制于人。因此吉林大学自主研制了GEIBSR-I型宽频带地震仪,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局面。但不可避免的是,在天然地震信号的观测过程中,仪器需要长期工作在野外环境中,同时仪器间的距离较大,仪器状态的监测和地震数据的回收都需要到达监测地点进行处理,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也不能够及时的了解仪器的工作状态和回收数据。为解决仪器监测和数据回收的实时性及使用成本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云服务器的宽频带地震仪远程数据监测系统。系统结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终端数据采集传输子系统和云服务器数据处理子系统。终端数据采集传输子系统主要是实现对地震数据的采集、预处理、传输。云服务器数据处理子系统主要是实现终端数据的接收、分析、处理。首先以原有宽频地震仪为平台对硬件电路进行改进,在其中加入了两级电压转换电路以及接口电路,移植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和4G模块拨号上网程序形成新的终端。然后,对云服务器平台软件进行设计,其中包括服务器搭建、网络客户端程序设计等。最后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终端实现了拨号上网,将所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中。云服务器端能够接收到终端上传的数据,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直观的查看仪器的各项工作状态和远程回收数据。

王媛媛[4](2020)在《异构网络族群普适接入机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可谓日新月异,在网络应用的复杂环境下,异构网络并存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智慧协同网络中,智慧协同路由器作为一种很重要的网络设备,能够融合并深度优化使用多运营商多制式移动网络,也能够智慧协同地高效使用现如今主流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先进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比如无人机的投入使用、自动驾驶的研究等等这些潮流的走向无一不是在说明人们对于当前人工智能的向往和切身需要,还有很多用于日常生活的网络需求,因为不同的场景对网络的切身要求都不同,这些使得网络选择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结合智慧协同网络的特点,秉持着减少资源浪费,尽量满足网络需求,提供不间断网络服务的原则,意在研究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的网络需求适配合适的网络资源,实现异构网络族群普适接入机制,以下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从两大层面进行研究,即组件层面和族群层面。考虑到族群的形成必然需要组件支撑这一重要关系,首先从组件层面出发,设备已经实现了 Wi-Fi网络方面的普适接入,而蜂窝移动网络的普适接入却是现存的重要问题,蜂窝网络的接入是通过拨号的重要手段来实现的,那么实现拨号的普适性即可以实现蜂窝移动网络的普适接入;族群层面的进一步研究可解释为网络族群的接入选择问题的研究。接下来介绍这两个层面的具体研究。组件层面。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智慧协同路由器的普适拨号方法,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比如高速移动环境中,移动网络基站存在网络信号覆盖存在盲区的问题等等,又因为不同运营商、不同制式在拨号时均需要满足符合其自身的条件,建立了一种拨号的模型,分别对各个层进行功能的部署,并就各个层进行详细的实现,从正常功能和差错检测两个方面进行测试,验证了普适拨号方法的智能化和普适性,提高拨号的效率,实现了蜂窝移动网络的普适接入。族群层面。针对外界用户对于网络的不同需求,综合考虑多种网络因素,本文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聚类算法,本着避免资源过于浪费,并且能够尽量为用户提供不间断的网络通信服务的原则,通过比较合理的属性综合权重分析,理智评判当前多种网络的网络质量,引入灰色关联度动态分析网络状态,再利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聚类,选择出比较合适的网络族群,并对此算法进行实现和测试,验证了不同网络族群选择的可行性。

周辰飞[5](2020)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电梯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电梯使用数量增长迅速,同时人们对电梯的安全稳定运行,乘坐舒适感以及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梯物联网依托物联网技术、计算机、通讯、大数据处理技术等实现对电梯的科学管理,并提供故障报警、困人报警、安全隐患智能诊断等实用功能,保证电梯安全运行,解决电梯维保和监管的痛点,为智慧电梯的实现提供技术基础。目前电梯行业维保人员和电梯保有量存在较大的不平衡,人员短缺使电梯维保业不堪重荷,电梯故障发生率和维修及时率越来越受社会各界关注;政府监管部门提出不仅要实现电梯的事后故障报警、应急救援,更要重视故障和电梯安全隐患的预警,做到防患于未然。国家和各地方已经出台的电梯标准中,都对安装和使用电梯物联网提出了相关要求。电梯物联网是一整套电梯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整梯制造单位提供全套的电梯物联网解决方案。整梯制造单位可以借助电梯物联网平台实现电梯内部信息互通和信息共享。一方面可有效获取现场电梯数据,另一方面也能保障电梯核心数据的安全;对于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政府监管部门,需要统一的平台来进行数据处理和统一的信息处理方式,达到数据有统一的规范的目的。物联网平台可以提供相应的数据接口,满足各地政府部门要求。因此,研究电梯物联网技术尤为重要。本系统研发的电梯物联网采用小区组网方式,局域网创造性的设计出具有自组网和自恢复功能网络维护机制,提高局域网终端在线率;运用距离矢量算法实现可靠路由,采用MESH网络架构保证终端设备稳定运行,局域网双重复位机制保证设备在异常情况下能重新搜索最优网络链路;本系统设计出7步拨号上网机制,实现拨号过程的闭环检测,提高数据传输单元的在线率;本系统优化通讯协议,设计转义机制,降低通讯数据流量;本系统优化和完善困人判断算法和故障检测算法,实现准确主动报警,保证乘客安全同时能减少维保工作量;同时,通过建立故障预警模型,实现电梯冲顶、蹲底及开门走车等安全隐患的识别;最后,本系统具有电梯年检、故障记录、维修记录、评定电梯运行质量,自动生成报表等功能。本系统能够很好的保障电梯的安全和质量性能,解决电梯维保和电梯监控缺乏数字化、智能化及平台化的问题。众多整梯厂、质监机构已使用该系统,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成功部署了 6000多个终端。稳定的网络、标准化的电梯应急报警、准确的电梯安全隐患预警功能使得电梯物联网系统为电梯行业物联网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成为实现智慧电梯的重要手段。

赵一乐[6](2020)在《高中生信息技术前概念探查与转变研究 ——以《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单元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20世纪70年代至今,各国研究者对学生头脑中的认知投入了巨大关注,关于前概念和概念转变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教学之前,学生受到日常生活经验等各种信息通道的影响,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类事物都有自己的理解,这些理解有的和科学概念一致,有的却相差甚远。在信息技术课堂也是如此,学生并不是对科学概念一无所知,学生存在的前概念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学生脑海中存在的前概念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笔者阅读大量文献,梳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前概念及概念转变的相关研究。并且依据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初步确定知识点。经过教师审议,最终确定以《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这一单元为内容展开研究。其次,笔者选择二阶选择题问卷来探查学生脑海中的前概念。问卷的编制经过教师的审议,不断优化,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测试知识点范围、形成开放式问卷并施测、形成一般二阶问卷并施测、形成二阶选择题问卷,最终编制了信度和效度有保证的二阶选择题问卷。再次,笔者依据二阶选择题问卷分析结果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分类;并且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皮亚杰的同化顺应机制,分析他人的概念转变模式与策略成果,依据多次问卷调研的现状,将前人成果与实际高中生认知发展特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情况相结合,提出针对高中生信息技术概念转变教学的教学策略。最后,从实践层面验证了概念转变策略在高中信息技术概念转变教学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对转变策略进行了总结。

杨传斌,陈龙飞,谭晓晓[7](2019)在《多出口校园网中图书馆数字资源访问统一出口的方法》文中提出为解决多出口的校园网造成访问数字资源不稳定、用户访问记录查询困难等问题,文章通过校园网账号与运营商账号绑定的PPPoE代拨方法,用DHCP实现无感知认证,达到了简化认证过程、固定数字资源访问出口和加强网络行为管理的目的,使用表明效果良好。

周遂之[8](2019)在《4G网络无人机控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近几年,民用无人机市场发展迅速,小型无人机具有构造简单、操作简易等特点,被应用于诸多领域。但由于无人机行业缺乏完善的管理监督体系,无人机造成的突发事件日益增多。为了解决无人机行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健全行业规范和适航规章,约束无人机空域范围;在此基础上构建民用无人机监管系统,采用技术手段监管空域交通规范。然而小型无人机存在无线信道资源匮乏、通信距离受限等问题,给无人机统一监管带来了挑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对小型无人机控制站及其通信链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将无人机接入TD-LTE网络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对实现4G网络无人机控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无人机端、地面控制站、TD-LTE通信承载网络为核心的系统架构,并给出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和软件线程控制设计。之后搭建了无人机模拟飞行测试平台,对无人机飞行控制功能进行模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系统控制机制以及应急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实现了以自定义通信协议完善无人机控制流程、以连续控制指令机制保障无人机实时通信、以控制指令描绘无人机飞行轨迹解决在GPS信号缺失环境下无人机无法正常返航的改进方案。最后,根据无人机飞行特点设计测试方案。采用实际飞行测试无人机飞行控制功能,模拟飞行测试来验证无人机在网络环境较差或极端情况下的表现。最终结果表明,整个系统满足设计需求。本文工作总结如下。在搭建民用无人机监管平台的背景下,提出了以TD-LTE网络承载无人机与地面站通信数据的方案,借助TD-LTE网络覆盖广、数据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解决了由于普通无人机控制距离受限而引起的跨地域监管难题。与此同时,网络的不稳定性也给无人机远程控制带来了风险,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控制指令的无人机智能返航方法,应用于无人机与控制站通信故障的情况下,解决传统无人机返航方法在GPS信号缺失的环境下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陆雨婷[9](2019)在《海上卫星通信业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远洋捕捞、水产品运输都在大规模的发展,海上船只数量日益庞大。但在发展的同时,船员的安全管理隐患也日益凸显出来。当海上风暴、台风等灾害给船民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时,传统的海上通信技术无法帮助船员与相关管理单位及时取得联系,导致部分渔业管理单位的工作进展存在障碍。VSAT卫星通信组网能够保障可靠的通信速率,拥有信号覆盖范围广泛、成本低的优点,不需要地面中继线路,可以直接安装到用户的海船上,安装简单易操作,不需要架设电缆、光缆。通过VSAT船载终端天线的卫星信道,用户的终端设备可以相互进行数据通信及语音业务。VSAT通信卫星打破了船与岸、船与船之间的通信障碍,有效的解决海上通信问题。本文借助VSAT双向卫星通信技术,设计了一款海上卫星通信业务平台。该系统实现了用户认证上网、注册、语音通话、余额查询、充值、登录、用户账号及密码修改、退出登录等功能。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将系统拆分为移动端海洋通APP和后端业务平台两个子系统。海洋通APP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和业务逻辑,业务平台对业务进程进行管理控制。移动端海洋通APP采用Android为编程模式,业务平台以JAVA为开发技术,MySQL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组织、存取、管理数据信息,海上卫星通信业务平台将海上用户与公司管理人员连接起来,实现了业务逻辑处理与平台对接的集中化。海上船员通过认证上网可以享受海上WIFI,实时了解外界信息,实现岸与船、船与船之间的信息交互。

唐灯平,凌兴宏,魏慧[10](2018)在《EVE-NG仿真环境下PPPoE和PAT综合实验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将局域网接入互联网的方式有多种,掌握这些接入方式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通过实验真正实现这些接入方式。路由器自动拨号上网是常见的接入互联网的方式,该方式主要涉及PPPoE、PAT技术。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加上传统仿真软件不能仿真该实验的不足,传统教学方式中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讲解,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新的EVE-NG仿真软件避免了传统仿真软件不足能够仿真该实验。学生通过该仿真软件能够独立完成从网络结构搭建到设备配置,直至系统测试全过程。实验过程加强了学生对路由器拨号上网进一步理解,同时为高校教师仿真类似实验提供借鉴。

二、浅谈拨号上网的安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拨号上网的安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智慧灯杆的目标定位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
        1.2.2 基于雷达的目标检测
        1.2.3 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目标检测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理论
    2.1 深度学习概述
        2.1.1 卷积神经网络
        2.1.2 反向传播算法
        2.1.3 激活函数
    2.2 模型压缩方法
        2.2.1 网络剪枝
        2.2.2 知识蒸馏
        2.2.3 模型量化
    2.3 毫米波雷达概述
        2.3.1 毫米波雷达工作原理
        2.3.2 雷达测速测距原理
    2.4 信息融合层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YOLOv3 模型压缩的实时目标检测跟踪研究
    3.1 目标检测器YOLOv3
        3.1.1 YOLOv3 算法原理
        3.1.2 YOLOv3 网络结构
    3.2 YOLOv3 模型压缩
        3.2.1 YOLOv3 通道稀疏化
        3.2.2 剪枝通道选择
        3.2.3 模型通道剪枝实现
    3.3 基于YOLOv3的Deep SORT多目标跟踪
        3.3.1 SORT跟踪算法
        3.3.2 Deep SORT跟踪算法
        3.3.3 基于YOLOv3的Deep SORT多目标跟踪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实验环境
        3.4.2 数据集介绍
        3.4.3 目标检测评价指标
        3.4.4 YOLOv3 的训练实现及模型剪枝
        3.4.5 多目标跟踪实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多源融合目标定位
    4.1 毫米波雷达选型
    4.2 雷达有效目标获取
    4.3 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空间域融合
        4.3.1 雷达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的转换
        4.3.2 世界坐标系和像素坐标系的转换
        4.3.3 相机内外参数标定
        4.3.4 毫米波雷达与相机的空间联合标定
    4.4 毫米波雷达和相机的目标关联
    4.5 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时间域融合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1 雷达与摄像机数据关联结果分析
        4.6.2 雷视融合定位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5G传输的智慧灯杆监控系统设计
    5.1 系统总体设计
        5.1.1 硬件系统设计
        5.1.2 软件系统设计
    5.2 英伟达Jetson Xavier NX平台介绍
    5.3 5G模组选型及拨号上网
        5.3.1 5G模组选型
        5.3.2 5G模组拨号上网
    5.4 RTSP流媒体服务器搭建
    5.5 系统测试与验证
        5.5.1 RTSP流媒体服务器测试验证
        5.5.2 监控系统测试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网络管理研究现状
        1.2.1 网络管理协议研究现状
        1.2.2 网管体系结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结构
2 相关技术研究
    2.1 协同网络组件研究
        2.1.1 协同网络组件实体
        2.1.2 协同网络软件资源
    2.2 网络管理相关概述
        2.2.1 网络管理系统结构
        2.2.2 网络管理基本功能
    2.3 网络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与算法
        2.3.1 服务器负载均衡
        2.3.2 故障诊断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平台的设计
    3.1 管理需求分析
    3.2 管理平台总体设计
        3.2.1 总体架构
        3.2.2 模块组成
    3.3 远程管理设计
    3.4 通信模块设计
        3.4.1 网络管理协议设计
        3.4.2 网络管理信息库设计
        3.4.3 自动例检设计
    3.5 性能管理模块设计
        3.5.1 负载评估
        3.5.2 基于迁移增益的组件选举
        3.5.3 组件迁移
    3.6 配置管理模块设计
    3.7 故障管理模块设计
        3.7.1 整体设计
        3.7.2 基于改进k-近邻算法的故障诊断设计
    3.8 本章小结
4 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平台的实现
    4.1 管理平台架构实现
    4.2 远程管理实现
    4.3 通信模块实现
        4.3.1 网络管理协议实现
        4.3.2 网络管理信息库实现
        4.3.3 自动例检实现
    4.4 性能管理模块实现
        4.4.1 负载评估实现
        4.4.2 基于迁移增益的组件选举实现
        4.4.3 组件迁移实现
    4.5 配置管理模块实现
    4.6 故障管理模块实现
    4.7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
    5.1 测试设备与环境
    5.2 功能测试
        5.2.1 通信模块功能测试
        5.2.2 性能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5.2.3 远程与配置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5.2.4 故障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5.3 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云服务器的宽频带地震仪远程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远程数据监测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技术基础
        2.1.1 物联网技术
        2.1.2 移动通信技术
        2.1.3 云服务器技术
    2.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2.2.1 系统功能分析
        2.2.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2.2.3 终端平台子系统设计
        2.2.4 云服务器端子系统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终端平台子系统设计
    3.1 终端平台硬件结构概述
    3.2 硬件电路设计
        3.2.1 4G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3.2.2 电源电路设计
    3.3 终端软件设计
        3.3.1 嵌入式软件平台搭建
        3.3.2 4G模块软件设计
        3.3.3 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云服务器端子系统设计
    4.1 云服务器搭建
        4.1.1 搭建FTP服务器
        4.1.2 安装Apache
        4.1.3 安装PHP
    4.2 网络客户端程序设计
        4.2.1 登录网页设计
        4.2.2 网络客户端首页设计
        4.2.3 数据监测网页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综合测试
    5.1 终端平台测试
        5.1.1 网络连接测试
        5.1.2 4G网络速度测试
        5.1.3 地震波数据压缩效率测试
    5.2 终端平台与云服务器端联合测试
        5.2.1 终端平台文件上传测试
        5.2.2 网络客户端程序测试
        5.2.3 地震数据回收传输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
    6.2 创新点
    6.3 进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异构网络族群普适接入机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2 相关技术研究
    2.1 智慧协同网络
    2.2 蜂窝移动网络相关理论知识
        2.2.1 AT指令介绍
        2.2.2 接入点名称APN
        2.2.3 制式切换相关理论
        2.2.4 拨号相关技术
    2.3 相关算法
        2.3.1 BP神经网络算法
        2.3.2 马尔可夫链预测算法
        2.3.3 灰色关联分析法
        2.3.4 聚类算法
    2.4 本章小结
3 异构网络族群普适接入机制的设计
    3.1 需求分析
    3.2 异构网络族群普适接入机制的总体设计
    3.3 普适拨号方法设计
        3.3.1 问题分析
        3.3.2 系统模型
        3.3.3 网络制式影响因素
        3.3.4 制式切换选择算法
    3.4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聚类算法
        3.4.1 网络选择影响因素
        3.4.2 网络选择算法研究
        3.4.3 属性综合权重设计
        3.4.4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聚类算法
    3.5 本章小结
4 异构网络族群普适接入机制的实现
    4.1 普适拨号方法实现
        4.1.1 整体架构
        4.1.2 分层实现
    4.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聚类算法的实现
        4.2.1 综合权重模块实现
        4.2.2 族群划分模块实现
    4.3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
    5.2 普适拨号方法测试
        5.2.1 正常功能测试
        5.2.2 差错检测测试
    5.3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聚类算法测试
        5.3.1 综合权重模块测试
        5.3.2 族群划分模块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电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电梯物联网实施的基础
        1.2.1 技术和行业示范基础
        1.2.2 电梯现状
    1.3 电梯物联网现状分析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电梯物联网系统方案设计
    2.1 电梯数据采集方案
        2.1.1 外加传感器方案
        2.1.2 通讯协议采集方案
    2.2 网络结构
        2.2.1 一对一方式
        2.2.2 小区组网方式
    2.3 局域网无线技术
    2.4 数据传输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梯物联网硬件设计
    3.1 局域网硬件组成
    3.2 局域网参数
    3.3 外加传感器接入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梯物联网软件功能实现
    4.1 局域网数据传输实现
        4.1.1 数据传输方式设计
        4.1.2 网络维护算法
        4.1.3 路由机制设计
    4.2 局域网调试功能设计
    4.3 数据传输单元软件功能设计
    4.4 拨号上网软件实现
    4.5 软件在线更新技术
    4.6 编解码算法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慧电梯物联网平台设计
    5.1 平台架构
    5.2 平台功能
        5.2.1 状态监控
        5.2.2 GIS地图
        5.2.3 视频监控
        5.2.4 电梯急修
    5.3 维保记录设计
        5.3.1 维保记录原理
        5.3.2 维保记录流程和报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智慧电梯物联网系统创新设计
    6.1 电梯故障智能报警算法
        6.1.1 电梯困人算法
        6.1.2 电梯不能使用故障报警
    6.2 小区自组网实现
        6.2.1 局域网网络设计
        6.2.2 路由发现选择
        6.2.3 MESH网络
    6.3 电梯安全隐患诊断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高中生信息技术前概念探查与转变研究 ——以《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对象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1.3.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前概念
        2.1.2 概念转变
    2.2 理论基础
    2.3 国内外概念转变理论的梳理与应用
        2.3.1 前概念的探查手段
        2.3.2 概念转变的模式与策略
第3章 前概念探查工具的设计与优化
    3.1 确定开发细则表
    3.2 确定测试知识点
        3.2.1 拟定测试知识点初稿
        3.2.2 教师审议并最终确定测试知识点
    3.3 开放式问卷的定型与实施
        3.3.1 开放式问卷的定型及教师审议
        3.3.2 实施开放式问卷
        3.3.3 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4 拟定一般二阶问卷并实施
        3.4.1 拟定一般二阶问卷
        3.4.2 实施一般二阶问卷调查
        3.4.3 一般二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5 拟定二阶选择题问卷并实施
        3.5.1 拟定二阶选择题问卷初稿
        3.5.2 最终确定二阶选择题问卷
第4章 前概念的分类与转变策略
    4.1 前概念的分类
        4.1.1 二阶选择题问卷调查的实施
        4.1.2 探查结果分析
    4.2 转变策略
第5章 教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5.1 前测
    5.2 概念转变教学策略的实例应用
        5.2.1 针对“以偏概全”型前概念的概念转变策略的应用
        5.2.2 针对“望文生义”型前概念的概念转变策略的应用
    5.3 后测及数据处理分析
        5.3.1 实施后测
        5.3.2 实验数据分析
    5.4 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测试知识点内容陈述表
附录2 开放式问卷题目与对应知识点细目表
附录3 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
附录4 一般二阶问卷题目及其对应测试知识点
附录5 一般二阶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
附录6 二阶选择题问卷
致谢

(7)多出口校园网中图书馆数字资源访问统一出口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QinQ技术实现多运营商共用基础网络
2 PPPoE代拨的实现方案及意义
    2.1 PPPoE代拨的流程
    2.2 PPPoE代拨的意义
    2.3 PPPoE代拨部署方案
3 无感知认证
    3.1 无感知认证实现方式
    3.2 无感知认证的实现过程
    3.3 无感知认证实现案例
4 结语

(8)4G网络无人机控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人机控制站研究现状
        1.2.2 无人机通信链路研究现状
        1.2.3 无人机轨迹返航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4G网络无人机相关技术介绍
    2.1 无人机通信系统相关技术
        2.1.1 无人机通信系统架构
        2.1.2 无人机通信协议
    2.2 无人机控制流程及指令分类
    2.3 无人机控制软件架构及相关技术
        2.3.1 无人机控制软件层次分析
        2.3.2 Qt概述及消息事件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4G网络无人机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总体框架
    3.2 硬件开发平台介绍及设计
        3.2.1 无人机端硬件及系统架构
        3.2.2 Devkit8500D硬件平台架构
    3.3 软件平台介绍及搭建
        3.3.1 Devkit8500D软件平台搭建
        3.3.2 移植DJM100 SDK开发者平台到Devkit8500D
        3.3.3 控制端GUI软件平台
    3.4 4G网络无人机控制软件总体架构
        3.4.1 软件需求分析及现有资源整理
        3.4.2 软件总体框架设计
        3.4.3 软件线程设计
    3.5 无线指令传输的设计与实现
        3.5.1 控制端界面设计与按键读取模块
        3.5.2 无线传输线程的设计与实现
        3.5.3 4G无线网络无人机控制的实现
    3.6 无人机控制方式改进
        3.6.1 4G无线网络无人机控制接口改进
        3.6.2 无人机旋转移动方式改进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人机模拟平台搭建及控制改进优化
    4.1 无人机模拟飞行测试
        4.1.1 DJ无人机模拟器环境搭建
        4.1.2 无人机飞行控制模拟测试
        4.1.3 测试结果分析及思考
    4.2 自定义通信协议帧设计与实现
        4.2.1 系统数据传输流程
        4.2.2 帧结构设计及说明
    4.3 软件模拟遥控器控制原理实现
        4.3.1 连续指令控制原理说明及分析
        4.3.2 连续指令控制的实现
        4.3.3 基于自定义协议的TCP同步机制
    4.4 基于控制指令的无人机智能返航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4.4.1 智能返航方法设计
        4.4.2 智能返航方法软件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平台及测试环境
        5.1.1 测试平台
        5.1.2 测试方案及环境
    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5.2.1 起飞前安全性测试
        5.2.2 无人机远程控制测试
        5.2.3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及分析
        5.2.4 系统应急模拟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6.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9)海上卫星通信业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开发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创新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总体功能设计
    2.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2.2 系统各功能模块
        2.2.1 用户注册与登录功能
        2.2.2 用户语音通话功能
        2.2.3 用户余额查询功能
        2.2.4 用户充值功能
        2.2.5 用户账号密码修改功能
        2.2.6 用户退出登录功能
第三章 海上卫星通信业务平台数据库设计
    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3.2 数据库表设计
        3.2.1 用户信息表
        3.2.2 用户状态信息表
        3.2.3 平台订购总表
第四章 海上卫星通信业务平台的详细实现
    4.1 海洋通APP的实现
        4.1.1 海洋通APP开发相关技术简介
        4.1.2 用户注册与登录功能实现
        4.1.3 用户语音通话功能实现
        4.1.4 用户余额查询功能实现
        4.1.5 用户充值功能实现
        4.1.6 用户账号、密码修改功能实现
        4.1.7 用户退出登录功能实现
    4.2 业务平台的实现
        4.2.1 业务平台开发相关技术简介
        4.2.2 用户注册与登录功能实现
        4.2.3 用户语音通话功能实现
        4.2.4 用户余额查询功能实现
        4.2.5 用户充值功能实现
        4.2.6 用户账号、密码修改功能实现
        4.2.7 用户退出登录功能实现
    4.3 海洋通APP与业务平台通信的实现
第五章 海上卫星通信业务平台的测试与运行状态
    5.1 测试的意义
    5.2 海上卫星通信业务平台的测试实例
    5.3 海上卫星通信业务平台的运行状态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EVE-NG仿真环境下PPPoE和PAT综合实验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EVE-NG仿真软件、PPPoE及PAT介绍
2 基于EVE-NG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现路由器拨号上网过程
    2.1 搭建实验拓扑环境
    2.2 配置电信路由器R2
    2.3 配置内部局域网出口路由器R1
    2.4 配置交换机[15-16]
    2.5 终端电脑通过DHCP获得相应网络参数
    2.6 测试网络连通性
3 结语

四、浅谈拨号上网的安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智慧灯杆的目标定位技术研究与实现[D]. 黄茂.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彭思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基于云服务器的宽频带地震仪远程监测系统研究[D]. 王巨龙. 吉林大学, 2020(08)
  • [4]异构网络族群普适接入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 王媛媛.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电梯系统设计[D]. 周辰飞. 山东大学, 2020(02)
  • [6]高中生信息技术前概念探查与转变研究 ——以《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单元为例[D]. 赵一乐.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多出口校园网中图书馆数字资源访问统一出口的方法[J]. 杨传斌,陈龙飞,谭晓晓. 图书馆学研究, 2019(15)
  • [8]4G网络无人机控制的设计与实现[D]. 周遂之.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9]海上卫星通信业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陆雨婷.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10]EVE-NG仿真环境下PPPoE和PAT综合实验设计与实现[J]. 唐灯平,凌兴宏,魏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10)

标签:;  ;  ;  ;  ;  

浅谈拨号上网的安全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